农业生态学试题库

农业生态学试题库
农业生态学试题库

农业生态学试题库

一名词解释。

1. ·生态学

2. 环境

3. 环境因子

4. 生态因子

5. 生存条件(生活条件)

6. 种群

7. 种群生态学

8. 密度

9. 生态密度

10. 出生率

11 .死亡率

12 .最大出生率

13 .最低死亡率

14 .实际死亡率

15.实际出生率

16. 捕食

17. 草食

18. 寄生

19. 宿生

20. 寄主

21. 偏利共生

22. 互利共生

23. 群落

24. 群落生态学

25. 优势种

26. 伴生种

27. 生物多样性

28. 群落演替

29. 原生演替

30. 次生演替

31. 生态系统

32. 系统

32. 绿带(光合层)

33. 营养结构

34. 食物链

35. 食物网

36. 营养级

37. 草木食物链

38. 腐生食物链

39. 生态金字塔

40. 生产量

41. 总生产量

42. 初级生产力

43. 次级生产力

44. 生物放大作用

45. 农业生态系统

46. 生态型

47. 人工辅助能

48. 群落的抗变能力

二、选择题

1.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是()。

A、虎

B、真菌

C、细菌

D、森林

2.物质循环中的还原者是()。

A、作物

B、家畜

C、细菌

D、昆虫

3.能量传递的1/10定律是由()提出的。

A、奥得姆

B、林德曼

C、达尔文

D、海克尔

4.在表达不同营养级上生物最合理的科学方法为()。

A、生物量金字塔

B、生物数量金字塔

C、能量金字塔

D、经济产量金字塔

5.种群的正相互作用为()。

A、偏利作用

B、寄生

C、竞争

D、捕食

6.陆生植物一般可分为湿生植物、中生植物和()。

A、水生植物

B、气生植物

C、旱生植物

D、野生植物

7.水生植物不包括()。

A、沉水植物

B、腐生植物

C、挺生植物

D、中生植物

8.种群的年龄结构可分为增长型、稳定性和()。

A、不定型

B、固定型

C、衰退型

D、生态型

9.一种生物从另一种生物的体液组织中获取营养并造成对宿主的危害称为()。

A、捕食

B、寄主

C、共生

D、腐生

10、对群落结构、群落环境的形成具有明显的作用的植物称为()。

A、优势种

B、亚优势种

C、伴生种

D、原种

11、具有代表性的生物多样性测定方法有丰富度指数和()。

A、生存指数

B、弹性指数

C、叶面积指数

D、多样性指数

12.植物群落的分层与()的利用有关。

A、热

B、光

C、水

D、土壤

13.任何一个生态系统都是由()和非生物环境两部分组成的。

A、土壤

B、水体

C、大气

D、生物

14、生物成分根据其功能不同一般分为()消费者和微生物。

A、耕作者

B、劳动者

C、牛

D、生产者

15.按人类活动及其影响程度可分为自然生态系统、人工复合生态系统和()。

A、开放生态系统

B、封闭生态系统

C、隔离生态系统

D、半自然生态系统

16.在物质循环中,下列为贮藏库的是()。

A、土壤

B、人

C、植物

D、动物

17.系统内生物组分结构复杂,营养层次多,食物链长并联系成网的农业生态系统,稳定性

A、差

B、不变

C、恶化

D、较强

18.反映群体所用的指标,如每亩基本苗数,叶面积系数和根系发达程度是指群体的()。

A、组成

B、分布

C、大小

D、长相

19.在自然界生物种群总是处在绝对、普遍的波动、变化之中,因而其表现出的种群大小,就称为()。

A、种群增长

B、种群密度

C、种群数量动态

D、种群平衡

20.地衣是()。

A、藻类

B、菌类

C、苔藓

D、既不象藻类也不象菌类的生物体

21.现实而言,交通污染源中()造成的大气污染最严重。

A、飞机

B、轮船

C、汽车

D、火车

22、环境是以生物为中心的周围自然条件的()。

A、总和

B、无机界

C、有机界

D、整个空间

23、我国年均太阳辐射量最低的地区是()。

A、青藏高原原东部

B、青藏高原西南部

C、华北地区

D、川黔地区

24.()属于农业生态系统。

A、面粉厂

B、农户

C、农产品批发市场

D、饲料厂

25.1750年到1850年百年世界人口增加约()。

A、15亿

B、3亿

C、10亿

D、5亿

26、生态金字塔中,不会发生塔形颠倒的是()。

A、生物量金字塔

B、数量金字塔

C、食物链金字塔

D、能流金字塔

27.周转率用于作物的生长叫更新率。作物生长某个阶段末期,生物的现存量相当于

A、物质的流出量

B、物质的流入量

C、物质的库存量

D、该期生产物质的总量

28.根据食物链原理()。

A、食物链越大,物质生产量越大

B、食物链加环,能提高物质能量利用效率

B、食物链越大,人的生活水平越高D、食物链简化,有利于系统稳定

29.在现代石油农业的发展中,单位农产品的能量消耗()。

A、越来越低

B、基本不变

C、越来越高

D、在发展中国家越来越小

30.根据生态位原理,()有利于系统稳定。

A、生物数量少且生态位空缺

B、生态位丰富且生态位饱和

C、生物的生态位重叠

D、生物品种单一

31.以W代表系统整体功能,Pi代表各组分功能,则系统的整合效应可表示为()。

A、W=∑Pi

B、W﹤∑Pi

C、W﹥∑Pi

D、W≤∑Pi

32、公共水域捕鱼属于()。

A、成本外滩

B、收益外泄

C、市场调节

D、社会调节

33.畜牧业比例过大,种植业生产的饲料不足,使畜牧业发展受阻,这种农牧之间的关系称为()。

A、供求关系

B、互不干涉关系

C、限制关系

D、连锁关系

34.需氧污染物存在于()。

A、大气中

B、土壤中

C、农田中

D、水体中

35.地球上一切生物的源泉是()。

A、地表温度

B、蒸发温度

C、太阳辐射

D、有机物化学能

36.农田生态系统中的环境结构包括()。

A、6个组分

B、5个组分

C、4个组分

D、3个组分

37.物质或元素经生物体的吸收作用,从环境进入生物体中,然后生物有机体又以死体、残体或排泄物形式将物质或元素返回环境,并进入5大自然圈。此过程是()。

A、地质大循环

B、生物小循环

C、大气循环

D、生物大循环

38.农作物、绿肥牧草、农田林木这些属于农田生态系统的()。

A、生态环境结构

B、物种结构

C、时间结构

D、空间结构

39.关于演替的正确说法是()。

A、演替是指群落经过一定历史时期,由一种群落取代另一种群落的顺序过程

B、演替是指一个物种取代另一个物种,无规律性

C、演替是指一个物种取代另一个物种,无方向性

C、演替以先锋物种为发展顶点

40.在人少地多地我国北方,风沙干旱、土地贫瘠,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进一步发展农业生产使之向良性循环转变的有效途径是()。

A、治理盐碱,积极发展灌溉

B、先栽树后种草

B、集约养畜,退木还林D、粮草轮作

41.水体中,溶解氧降低到()时,大部分鱼类就窒息死亡。

A、5.0毫克/升

B、1.0毫克/升

C、1.5毫克/升

D、2.0毫克/升

42. 酸雨的PH值是在( )。

A、2.8以下

B、4.3以下

C、5.6以下

D、6.0以下

43. 稳定高的群落主要是因为( )。

A、群落中物种分布呈相嵌式

B、其演替为原生演替

C、成层性明显

D、群落结构复杂,物种多样性高

44. 相邻营养级之间的能量转化效率大约是( )。

A、1/5

B、1/10

C、1/20

D、30%

45. 能源危机主要指( )的危机。

A、有机能

B、太阳能

C、化石能

D、电能

46.生态学研究的基本对象是()

A.系统

B.个体

C.种群

D.农业生态系统

2.能够产生“温室效应”的物质是()

A.SO2

B. CO2

C. CO

D.O3

3.物质的地质大循环是()

A. 碳素从植物有机体到土壤,被微生物分解后,再被植物吸收

B. CO2在植物—动物—微生物之间的循环

C. N素通过生物固N和反硝化作用,在植物—土壤—大气之间的循环

D. CO2在植物个体水平上的循环

4.可更新自然资源包括()

A. 土地资源

B.矿产资源

C. 水资源

D. 生物资源

E.光资源5.群落演替中在从未有过生物的裸地上开始的演替为()

A. 原初演替

B.旱生演替

C.次生演替

D.水生演替

6.属于气相型循环的物质有()

A.H2O

B.C

C.H

D.O

E.N

F.P

7.属于r对策的生物有()

A. 浮游生物

B. 蚯蚓

C. 食用菌

D.蜂

E.林果

8. 国外替代农业的类型有()

A.自然农业

B.石油农业

C.生物农业

D.有机农业

E.生态农业

9.下列因子中属于非土壤因子的是()

A. 土壤结构

B. 土壤理化性质

C. 地形起伏

D.土壤有机物

10.温度低于一定的数值,生物便会因低温而受害,这个数值称为()

A. 极端温度

B.有效低温

C.临界温度D 最低温度

11.生理有效辐射是指()

A. 太阳辐射中的可见光部分

B. 太阳辐射中的植物反射的部分

C. 太阳辐射中的红外部分

D. 太阳辐射中植物能够利用的部分

12.植物体大部分露出水面的植物被称为()

A. 沉水植物

B.浮水植物

C.挺水植物

D.湿生植物

13.一个种群按分布区域内最适宜的生长空间来计算的密度称为()

A. 种群密度

B.生态密度

C.最大密度

D.最小密度

14.当种群中老、中、幼的比例适当,出生率与死亡率大致相当时,该种群的年龄结构属于()型

A. 进展

B.增长

C.稳定

D.衰退

15.在群落中,对群落的结构、群落环境的形成具有明显作用的植物称为()

A. 建群种

B.优势种

C.顶极种

D.主要种

16.陆地植物群落的垂直分层主要与()的利用有关

A. 温度

B.光

C.水分

D.风

17.群落的外貌季节发生变化的现象称为()

A. 物

B.季相

C.物象

D.轮回期

18.草食动物的生产量称为()

A.第一生产量

B.第二生产量

C.第三生产量

D.净生产量

三、填空题

1. 可持续农业和农村发展的3个目标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2. 农业生态学研究的基本对象是________

3. 生态系统按受人类干扰和控制程度的不同分为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4. 农业生态系统受________和________支配

5. 根据形成生态型的主导生态因子类型的不同,可以把植物生态型划分为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6. 种群年龄锥体的基本类型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7. 种群的负相互作用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8. 种群的正相互作用可分为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9. 生态对策可分为________和_______两种基本类型

10. 根据群落演替开始时地段的性质,可分为________和_______;原初演替又可分为________和_______

11. 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12. 在生态系统中,食物链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三种类型

13. 食物链加环的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14. 在农业生产中,调节农业生物群落时间结构的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15. 农业生态系统的辅助能可分为________和_______

16. 人工辅助能包括________和_______

17. 生态金字塔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18. 物质循环的库可分为________和_______

19.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依据其循环的范围和周期可分为________和_______

20. 根据物质的主要贮藏库不同,可将物质循环分为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21. 目前国内外对畜禽粪便的处理主要有以下几种途径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22. 农业资源可分为________和_______

23. 农业自然资源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24. 根据资源的属性,农业自然资源可分为________和_______

25. 农业效益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三个方面

26. 信息系统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27. 农业生产的经济外部性可分为_______和_______

28. 农业生态系统的调控机制可分为_______和_______

29. 自然调控过程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30. 替代农业的主要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31. 依计量单位的不同,生态金字塔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32. 中国生态农业可划分为十大不同的生态区域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33. 依增加食物链环节的功能不同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34. 农业资源依据资源的直接来源不同,可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_。可更新资源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35. 农业生产的持续性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36. 持续农业的三大目标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37. 农业生态系统的组成________和_________

38.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可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_

39. 种群间的相互作用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40. 种间竞争的结果可分为三种类型,即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41. 种群调节可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_

42. 典型的旱生演替序列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43. 典型的水生演替序列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四、多项选择题下面各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有2~5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全部选出,并将其番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正确答案没有选全或有错选的,该题无分。

1.食物链因食性不同可分为()。

①捕食食物链②腐食食物链③混合食物链④寄生食物链⑤竞争食物链

2.次级生产的能量利用率()。

①初级产品的数量②微生物各类多少③光能利用率

④次级生产的能量利用率⑤土壤肥力

3.农业生发展的主要社会原因包括()。

①人口剧增②社会发展③食物短缺④环境污染⑤生物进化

4.氮素的生物小循环是由()构成。

①氮以硝酸盐、铵盐等含氮化合物被植物吸收

②有机态氮被动物取食,进入食物链

③动物残体或排泄物进入土壤被微生物分解

④以氮返回土壤

⑤以农产品形式带出系统之外

5.农业资源的有限性表现在()。

①农业资源的数量是有限的②资源组合中最大因子是有限的

③人们利用资源的能力和范围是有限的④人们对资源的保护能力是有限的

⑤资源组合中受到最小因子的限制

6.生物种群的年龄结构常用金字塔表示可分为()。

①离散型种群②增长型种群③稳定型种群④下降型种群⑤集群型种群

7.农业生产上常说的土壤质地是指()。

①紫色土②砂土③冲积土④粘土⑤壤土

8.下列廉洁正确的是()。

①太阳和地球是生物最根本的环境基础②桦树的最适生境在阴坡上

③生态环境是生态因子的总和④环境可划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⑤农业处理系统是人为干预的半自然生态系统

9.替代农业的共同特点是()。

①减少工业产品②使用增加工业辅助能投入③发挥自然生产力

④增加农业产量⑤减少环境污染

10.农业生态系统种群水平上的群体结构的自动调节是由()来共同完成的。

①群体的总光合势,光合生产率②群体的遗传组成③外因的直接作用

④正反馈作用⑤负反馈作用

11.控制大气污染源的正确途径是()。

①加强矿井瓦的回收和利用

②把硫化氢和一氧化碳排放超过千分之一的工厂安排远离农田

③发电和集中供热相结合

④把氟化氢排放1ppm的工厂安排远离城市

⑤控制汽车排放量

12.地下水中硝酸盐含量增加的主切原因有()。

①污水灌溉②大量施用有机肥③水土流失④大量施用氮肥⑤大量施用农药

13.控制和消除土壤污染的正确途径是()。

①对工业“三废”进行回收处理②减少生物农药的使用

③通过立法控制排污④发展工业的和区域的循环用水系统⑤合理施用化学肥料,多施有机肥料

14.人工辅助能的投入水平与总产出能和产投比之间的关系是()。

①当人工辅助能投入水平较低时,随人工辅助能增加,总产增加

②当人工辅助能投入水平很高时,随人工辅助能增加,总产出能和产投比都降低

③当人工辅助能投入水较高时,随人工辅助能增加,产投比先降低,总产出能后降低

④当人工辅助能投入水较高时,随人工辅助能增加,总产出能先降低,产投比后降低⑤当人工辅助能投入水较低时,随人工辅助能增加,部产出能增增加,产投比降低

15. 土壤的生态作用主要是指( )等对生物的生态作用。

①土壤质地②土壤有机质③土壤结构④土壤矿质养分⑤土壤酸碱度

五、思考题

1. 农业生态学发展的科学基础和社会动力是什么?

2. 为什么说农业生态学在中国有发展的需要和发展的基础?

3. 请分别举自然界的例子、社会的例子和人造产物的例子说明什么是系统?它们的结构和功能是否符合一般系统的特点。

4. 生态系统仅仅是一组存在同一地点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还是有坚实物质联系的整体呢?还是在两者之间?

5. 为什么说“农业生态系统是深深地打下了人类社会印记的生态系统,是被人类驯化了的生态系统”?

6. 生态环境如何影响和塑造生物?生物又如何适应自然环境并影响到自然环境?

7. 举例说明连两个种群间的相互作用类型。

8. 如何利用生命表预测种群的数量变化和期望寿命。

9. 生物次生代谢物的生态学意义是什么?

10. 在农业生态系统建设中,如何利用群落结构和演替的原理?

11. 你能举例谈一谈下列区域一个合理的农业生产结构的差别吗?

(1)山地—丘陵—平原—低洼地

(2)城市近郊—远郊—农村

(3)人口密度大—人口密度低

(4)温带—亚热带—热带

12.能够举例说明下述农业生态系统复合结构吗?

(1)农牧结合

(2)农林结合

(3)农渔结合

(4)林牧结合

(5)林渔结合

(6)渔牧结合

13.食物链加环有哪些种类,举例说明食物链结构类型?

14.如何通过对农业生态系统结构的合理安排来充分利用下述其中一个地方的全年温度、降水和地力资源?

(1)平原—片农田(2)一片山坡地(3)一个鱼塘

15.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越复杂越好吗?为什么?

16.什么叫耗散结构?农业生态系统是一种耗散结构吗?为什么?

17.进入农业生态系统的能量有什么形式?有什么路径?

18.初级生产者在能流中的地位怎样?如何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力?

19.试述次级生产中的能量平衡关系。如何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次级生产力?

20.人工辅助能在农业生态系统中有何作用?如何合理使用各种人工辅助能?

21.试用一个既养猪又种水稻的农户为例分析氮、磷、钾、碳、水等物质在农业生态系统中循环流动的途径。

22.人类活动对碳循环、氮循环、磷循环、钾循环、硫循环等干扰的方式及其生态环境后果是什么?有好的后果吗?该如何趋利避害?

23.在一个缺乏化肥投入的生态系统中,如何尽量克服氮的制约,提高系统生产力?24.请举例说明你家乡或附近地区农业生态系统可能受到影响的污染物种类和来源。

25.什么是农业资源?农业资源如何分类?

26.举例说明再生资源与不可再生资源的特点。如何处理再生资源的利用、保护和增殖三者之间的关系?

27.从产权的角度可以将资源分为自有资源与公共资源,它们在开发利用中,有什么资源经济规律?

28.什么是农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如何正确处理三大效益之间的关系?

29.根据收益递减规律,集约化高投入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如何能够提高农业投入产出效率?

30.为什么说人为因素是水土流失、沙漠化和次生盐碱化形成的重要因素?水土流失与次生盐碱化的发生与防治措施有什么异同?

31.计算题:设某种海洋鱼类的种群增长符合logistic增长模型(r=0.25,K=500t),若该鱼群目前的种群数量为300t,计算实现资源永续利用的最大持续收获量是多少?最适收获量又是多少?最适开发能力又是多少?如果开发能力E=0.1,种群稳定平衡值是多少?

32.请按生物经济平衡原理和本章公共渔场的例子计算下列问题:假如每吨位渔船成本提高到C=20元/吨位,会有什么后果?如果降低成本至C=8元/吨位,又会有什么后果?假如鱼的内禀增长速度比较大,r=0.35,会有什么结果?如果r=0.15,又会有什么结果?请比较各种结果并讨论。

33.请举3个例子说明自然生态系统的信息流与人工信息流的不同特点。

34.农业生态系统中的资金流与能物流有哪些类型的关系?是什么关系加剧了经济的外部性问题?克服经济外部性的思路是什么?如果您是县长,您会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35.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无价的问题引起无限制利用和随意破坏。参考表7-4举出不同的例子说明人为给资源与环境定价的思路和方法。

36.自然界是如何实现协调、和谐、平衡的?在农业生态系统中可以利用这些机制吗?

37.人类是如何逐步取得可持续发展的共识的?你认为可持续发展意味着什么?

38.请说明“可持续发展”与传统意义上的“发展”有什么不同?

39.人们都采用各种方式,试图寻求一种理想的农业,你认为未来理想的农业应当是什么样的?

40.您是如何理解“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这句话的?

41.要让农业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应当做些什么工作去推动这个发展?农业怎么样才算可持续发展呢?

42.有什么技术有助于农业向可持续方向发展?

43.比较世界农业发展3个阶段的特征、目标和理念,我国农业的发展现在处于哪一个阶段?

44.比较中国的生态农业与国外生态农业和可持续农业的异同。

45.为什么说中国的生态农业是实现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现实选择?

46.中国生态农业的特点是什么?

47.什么是生态农业模式?举例说明生态农业模式适应环境的变化。

48.如何促进常规农业发展模式向可持续农业发展模式转变?

49.个别技术的生态化改造与农业生态系统的整体优化之间的关系如何?在农业发展中,如何才能将系统整体的优化与技术的创新相配套?

50.由3-5个同学组成小组,请你们尝试建立全面评价一个同学的指标体系,其中包括政治思想素质、业务素质、文化素质和身心素质四个大的方面,每一个方面的具体指标项目和指标分值的计算方法由大家确定,然后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的权重。

这样,你们已经建起了一套学生素质评价系统.可以尝试给几个人作个评价,看你们的评价系统是否理,是否可行。

51.请利用附录的线性规划程序求下述问题的最优解。

一个小流域共100hm2,其中宜林地30 hm2,可发展林又可发展果的有75 hm2。发展果树每公顷要投入资金500元,将来收益为每年每公顷1200元,土壤流失量为每年每公顷3t。造林每公顷要投入资金100元,将来收益为每公顷200元,土壤流失量为每年每公顷0.8t。现在经营者的资金总量为35000元,该地生态环境规定该流域的土壤流失量每年不能超过180t。经营应如何规划小流域才能得到最大经济收益,又不违反生态环境规定?(为了简化问题,设流域土地肥力均匀)

52.请运行绿色生态农场的灌溉系统程序,如果要得到图形结果,还要作些程序的改造。请把初始状况改为X1=100m3,X2=50m3,X3=30m3,看运行的最终结果与原来的比较有变化

吗?

53.水生植物在形态和解剖学结构上有何特征?54.简述农业的整体性。

55.简述生态学对现实的意义。

56.简述生态滨定义和研究对象。

57.简述水的生态意义。

58.简述土壤的生态意义。

59.简述种群的基本特征。

60.简述种群年龄结构的类型。

61.简述群落的基本特征。

62.简述种群的基本结构。

63.简述生物多样性。

64.简述群落的垂直结构。

65.简述群落的水平结构。

66.简述群落的演替及其原因。

67.简述食物网的生态学意义。

68.简述腐生食物链在农业上的意义。

69.简述生态金字塔。

70.简述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作用。

71.简述生态系统中生产者的作用。

72.简述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73.如何判定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

六、论述题

1.保持农田养分平衡的途径有哪些?

2.试分析生物与环境相统一原理在调节农田生态系统结构中的应用。

3.试分析小麦套种棉花,棉花套西瓜,大豆接茬小麦,立体种植模式在利用上的合理性。

农业生态学试卷A及答案

东北农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考试题签 农业生态学(A)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生物群落: 2、农业生态系统: 3、食物网: 4、现存量: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 1、自然界中食物链的长度一般有多少级( ) A、4-5级 B、6-7级 C、7-8级 D、9级 2、以下哪些就是初级生产的生产者( ) A、猪 B、牛 C、羊 D、水稻 3、我国水资源分布的特点就是( ) A、南方多于北方 B、内陆多于沿海 C、平原多于山地 D、都就是 4、属于可更新资源的就是( ) A、磷矿资源 B、钾 C、钙 D、水资源 5、物质循环中,属于沉积型循环的就是( ) A、氮 B、氢 C、水 D、钾 6、草食动物牛、羊属于( ) A、初级消费者 B、次级消费者C,生产者D、分解者

7、生物防治利用某一生物种群压制另一类生物种群,使其不能为害农作物,就是利用生物种间的(A) A、负相互作用B、正相互作用C、中性作用D、偏利作用 8、消费者处于食物链的种间环节,属于异养生物,如下面的(D) A、草 B、小麦 C、水稻 D、牛 9、森林减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导致(B) A、厄尔尼塔现象 B、温室效应 C、拉尼拉现象 D、赤潮 10、利用天敌来消灭害虫就是生物种间的(C) A、原始合作 B、互利共生 C、捕食 D、共栖 11、生物学放大作用就是指有毒物质在食物链上的(A) A、浓缩 B、降低 C、平衡 D、毒害 12、农业生态系统具有生命特征就是因为其中包括(A) A、生物组分 B、环境组分 C、太阳辐射 D、水 13我国现有耕地约为(A) A、15亿亩 B、30亿亩 C、144亿亩 D、5亿亩 14目前农业上最突出的生态危机就是(A) A、污染危机 B、粮食 C、石油 D、化肥 15、农田生态系统的生产水平较高就是因为增加了(B) A、腐食食物链 B、捕食食物链 C、寄生食物链 D、其她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6分) 1、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 )

农业标准化概论模拟试题word精品

农业标准化概论模拟试题 一、名词解释 1. 农业标准化 2. 质量管理 3. 生态农业 4. 有机食品 5. 贸易壁垒 二、简答题 1. 世界的标准按层级分类可分为哪几类? 2. 质量特征包括哪些? 3. 产品认证和质量体系认证的区别? 4. 农业标准化和农业质量认证的关系? 5. 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区别? 6. 绿色壁垒的特定? 三、论述题 1. 农业标准制定、修订的原则及程序? 2.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农业标准化概论模拟试题答案 一、名词解释 1. 农业标准化:农业标准化是指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农用微生物业的标准化,即以农业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为基础,运用简化、统一、协调、选优原理,把科技成果和先进技术转化成标准,加以实施,并取得最佳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可持续过程。 2. 质量管理:确定质量方针、目标和职责,并在质量体系中通过诸如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使其实施的全部管理职能活动。 3. 生态农业:生态农业是指以农业生态学原理与方法为依据,不断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功能与配套技术,使发展生产与合理高效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相结合的整体、协调、良性循环的农业生态体系。 4. 有机食品:有机食品是指来自于有机农业生产体系,根据有机农业生产要求和 相应的标准生产加工的,并通过独立的有机食品认证机构认证的一切农副产品。 5. 贸易壁垒:一个国家为限制外国商品进口而设置的贸易障碍,是对国际间商品和服务交换活动加以限制的各种措施的总称。 二、简答题 1. 世界的标准按层级分类可分为哪几类? 答:可分为六类。国际标准、区域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公司 (企业)标准。 2. 质量特征包括哪些? 答:性能、寿命、可靠性、安全性、经济性 3. 产品认证和质量体系认证的区别? 答:产品认证的对象是特定产品,而质量体系认证的对象是供方组织的质量体系,两者的共同点是都要求对供方组织的质量体系进行体系审核。 4. 农业标准化和农业质量认证的关系? 答:(1)农业标准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标志与动力,是农业产业化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是质量农业的根本要求。 (2) 认证是产品质量的证明,是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 (3) 标准化是认证的重要依据,而认证是实现标准化的有力保障。

(完整word版)《农业生态学》试卷及答案

《农业生态学》试题 一、是非题(15分) 1、人是农业生态系统组成的中心成 分。() 2、鸟类啄食有蹄类动物身上寄生虫并为该动物提供报警属于原始合作的关系。() 3、学生和椅子就组成一个小小的生态系 统。() 4、农业生态系统受自然与经济双重规律的支 配。() 5、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环境污染基本上是由工业造成的。() 6、科技发展是农业生态学近30年大发展的最主要因素。() 7、农业生态系统调控的第二层次是经营者的直接调控。() 8、食物网是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的主要途径。() 9、植物的生长取决于数量最充足的营养物 质。() 10、森林砍伐后的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 替。() 11、自然资源的种类、范围和用途通常是一成不变的。() 12、同一生境中没有任何两个物种会占据同一个生态位。() 13、可持续发展目标是充分满足子孙后代的其需求能力。() 14、自然资源受人的影响较大,社会资源受人的影响较小。() 15、稻草→牛→蚯蚓→鸡→猪→鱼属于混合食物链类型。() 二、单项选择(15分) 1、晚稻、中稻、早稻为()生态型 A、温度 B、光照 C、土壤 D、水分 2、全球绿色植物光能利用率平均为() A、0.01% B、0.4% C、0.2% D、0.1% 3、N、P、B、Mg等元素对油菜的生长具有() A、同等重要性 B、有主次之分 C、直接作用与间接作用之分 D、可替代性 4、马—蛔虫—原生动物属于()类型食物链 A、捕食 B、腐食 C、混合 D、寄生 5、农业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不符合下列哪条定律() A、热力学第一定律 B、热力学第二定律 C、十分之一定律 D、限制因子定律 6、农业生态系统是() A、自然生态系统 B、人工生态系统 C、驯化的自然生态系统 D、人工的生态经济系统 7、构成生态系统的核心是() A、人 B、生物群落 C、大气 D、太阳辐射 8、固氮根瘤菌和豆科植物间的共生关系属于:() A、原始协作 B、偏利共生 C、互利共生 D、寄生 9、农业生态系统的开放性是指() A、高生物产量 B、高经济产量 C、高生物多样 D、输入输出特点 10、能够决定地球上动物和人口生存数量的是()

农业生态学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总结

第一章 1.请您分别从生态学危机,农业危机和还原论危机说明为什么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农业生态学必然会得到发展? 2.试述下述概念:生态学,农业生态学,生态系统,农业生态系统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及其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 农业生态学:是运用生态学和系统论的原理和方法,把农业生物与其自然和社会环境作为一个整体,研究其中的相互关系,协同演变,调节控制,和持续发展规律的学科。 生态系统:生物与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生存环境之间密切联系,相互作用,通过物质交换,能量转换和信息转换,成为占据一定空间,具有一定结构,执行一定功能的动态平衡整体。农业生态系统:是特别指以农业生物为主要组分,受人类调控,以农业生产为主要目的的生态系统。 3.请谈一谈为什么生态系统会产生其组分没有的特性?农业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有什么主要区别? 4.农业生态学与农业科学体系中其他主要学科的关系如何? 第二章 1.请谈一谈环境对生物制约的规律。生物是适应环境的结果?生物对环境只有被动适应吗? 答:1,最小因子定律:植物的生长取决于数量最不足的哪一种营养物质。 2,谢尔福特耐性定律:对植物生长而言,各种生态因子都存在着一个生物学的上限和下限。 2.描述种群的结构主要用什么参数?种群的分布主要有哪些类型? 答:1,种群大小和密度,种群大小是指在一定面积和容积内某个种群的个体总数。种群密度,单位面积内种群的数量。2,种群的年龄结构和性比,分为稳定性,增长型,衰退型,性比:一个雌雄异体的种群中所有个体或某个龄级的个体中磁性和雄性的比率。3,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4,种群的内禀增长率与环境容纳量,在没有任何环境限制的条件下,由种群内在因素决定的稳定的最大增值速率,为内禀增长率。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有限的环境条件下,种群所能达到的稳定的最大数量,5,种群的空间分布和阿利氏原则,种群的分布有随机的,均匀的和成从的(聚集的),阿利氏原则:每个生物种都有自己的最适密度,过疏或过密都产生限制影响。 3.种群增长的指数形式和逻辑斯蒂形式用什么方程描述?如何理解r对策生和K 对策生物适应环境的生活史对策? 答:1,种群在无环境条件限制下成指数增长,N T+1=λN t , λ=N 1 /N 0 , lgN T =lgN +tlg λ,dN/dT=rN呈J型增长。 2,种群在环境制约下的逻辑斯蒂增长dN/dT=rN(K-N)/K,N为变值。呈S型生长。r对策生物,个体小,繁殖速率快,成活率低,基数大,寿命短,环境变化适应性强。 K对策生物,个体大,繁殖较慢,个体成活率高,寿命一般较长,环境变化适应性差,易灭绝。

农业生态学第三章第四章重点考题

邻接效应:当种群的密度增加时,在邻接的个体之间所出现的相互影响。 最后产量衡值法则:不管初始播种密度如何,在一定范围内,在相同条件下,作物的最后产量差不多是一样的。 生态入侵:由于生态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把某种生物带入适宜其栖息和繁衍的地区,种群不断扩大,分布区逐步稳定地扩展这种过程称为生态入侵。 化感作用:指由植物体分泌的化学物质对自身或其他种群发生影响的现象。 边缘效应:由于群落交错区圣经条件的特殊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是的毗邻群落的生物可能聚集在这一生境重叠的交错区域中,不但增大了交错区中物种的多样性和种群密度而且增大了某些生物种的活动强度和生产力。 填空题: 3逻辑斯蒂曲线分为开始期、加速期、转折期、减速期、饱和期5个时期。 4种群利用空间的方式可分为分散利用和共同利用两大类。 7物种多样性可分为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三类。 11.群落呈斑块状镶嵌是由亲代散布习性、环境的异质性和种间相互关系所决定的。简答题: 1.简述逻辑斯蒂曲线的意义。(4分) 答:1.他是许多相互作用种群增长模型的基础。 2.它也是渔业、林业、农业等实践领域中确定最大持续产量的主要模型。 3.模型中的两个参数r和k,已成为生物进化对策论中的重要概念,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r表示物种的潜在增殖能力,而k表示环境容纳量即物种在特定环境中的平衡浓度8.成层的生态学意义。 答:1.生物群落的成层性使单位面积内能容纳更多的生物生物种类和数量。 2.可以产生更多的生物物质,同时以复杂的营养结构维持着系统的相对稳定。 3.为人类合理栽培作物群落提供了可贵的依据。 4.缓解不同生物对环境的利用压力扩大利用环境的范围。 四:问答题 1.试论述种群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答:种群间相互作用可分为正相互作用和负相互作用两种。正相互作用按其作用程度分为互利共生、偏利共生和原始协作三种类型,种间结合也是一种正相互作用。负相互作用包括竞争、捕食和寄生三种关系。 在农业中的应用:1.建立人工混交林,林粮间作,农作物间套种 2.稻田养鱼、养萍,稻鱼、稻萍混作 3.蜜蜂与虫媒授粉作物的互利作用 4.生物防治病虫害及杂草 2.顶级群落的定义及特征以及顶级群落理论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答:演替中群落结构变化开始较快,随着演替的进行,变化速度减慢而趋于稳定。群落演替系列最后达到稳定阶段,称为顶级,演替最终形成的稳定群落,叫做顶级群落特征:1.它是一个在系统内部和外部、生物和非生物环境之间已达到平衡的稳定系统 2.其结构和物种组成已相对恒定 3.有机物质的年生产量与群落的消耗量和输出量之和达到平衡,没有生产的净积累,其现存量上下波动不大。 4.顶级群落如无外来干扰,可以自我延续地存在下去。 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1.对撂荒地植被演替的控制 2.农田土壤肥力变化与作物演替利用

农业生态学试卷

农业生态学试卷 一、名词解释(其中6、7题任选一题。每小题2.5分,共15分) 1、生境(habitat):指生物生长的具体地段的综合环境。 2、生态位(niche):生物种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和地位通常称为生态位,又称生 态龛。 3、种群(population):指在一定时间内占据特定空间的同一物种(或有机体) 的集合体。 4、边缘效应(edge-effect):群落交错区种的数目及一些种的密度相邻群落增大 的现象。 5、生态系统(ecosystem):通常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生物与生物之间、 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密切联系、相互作用并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综合体。 (或者说是由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依存所组成的一个生态学功能单位。)6、地质大循环(geological cycle):指物质或元素经生物体的吸收作用,从环境 进入生物有机体内,然后生物有机体以死体、残体或排泄物形式将物质或元素返回环境,进入五大自然圈层的循环。 7、生物小循环(small biological cycle):指环境中元素经生物体吸收,在生态系 统中被相继利用然后经过分解者的作用,回到环境后,很快再为生产者吸收、利用的循环过程。 二、填空题(每空一分,共25分) 1、生物生长的三基点温度最低温度、最适温度、最高温度。 2、一定生育期内有效温度的总和称为有效积温(effective accumulative temperature)。 3、正相互作用按其作用程度分为互利共生、偏利共生和原始协作3种类型。 4、种群数量受4个种群参数的影响,他们分别是: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迁出率。 5、两个或多个群落之间(或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区域称为群落交错区(ec otone)。 6、生物之间通过取食与被取食的关系所联系起来的链状结构称为食物链(foo d chain) 7、生态系统的基本结构包括物种结构、营养结构、时间结构、空间结构。 8、判断农业生态系统结构合理性的标准包括农业生态系统的持续性、稳定性、高效性、协调性等几个方面。 9、衡量物质流动(或交换)效率高低的两个重要指标是周转率和周转期。 10、能量是一种做功的能力,在生态系统中主要有两种存在状态,即动能和潜能。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农业生态系统是(C ) A、自然生态系统 B、人工生态系统 C、驯化的自然生态系统 D、人工的生态经济系统

农业生态学试题库

农业生态学试题库 一名词解释。 1. ·生态学 2. 环境 3. 环境因子 4. 生态因子 5. 生存条件(生活条件) 6. 种群 7. 种群生态学 8. 密度 9. 生态密度 10. 出生率 11 .死亡率 12 .最大出生率 13 .最低死亡率 14 .实际死亡率 15.实际出生率 16. 捕食 17. 草食 18. 寄生 19. 宿生

20. 寄主 21. 偏利共生 22. 互利共生 23. 群落 24. 群落生态学 25. 优势种 26. 伴生种 27. 生物多样性 28. 群落演替 29. 原生演替 30. 次生演替 31. 生态系统 32. 系统 32. 绿带(光合层) 33. 营养结构 34. 食物链 35. 食物网 36. 营养级 37. 草木食物链 38. 腐生食物链 39. 生态金字塔 40. 生产量

41. 总生产量 42. 初级生产力 43. 次级生产力 44. 生物放大作用 45. 农业生态系统 46. 生态型 47. 人工辅助能 48. 群落的抗变能力 二、选择题 1.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是()。 A、虎 B、真菌 C、细菌 D、森林 2.物质循环中的还原者是()。 A、作物 B、家畜 C、细菌 D、昆虫 3.能量传递的1/10定律是由()提出的。 A、奥得姆 B、林德曼 C、达尔文 D、海克尔 4.在表达不同营养级上生物最合理的科学方法为()。 A、生物量金字塔 B、生物数量金字塔 C、能量金字塔 D、经济产量金字塔 5.种群的正相互作用为()。 A、偏利作用 B、寄生 C、竞争 D、捕食 6.陆生植物一般可分为湿生植物、中生植物和()。

农业生态学作业一试题及标准答案

农业生态学作业一试题及答案

————————————————————————————————作者:————————————————————————————————日期: 2

农业生态学_在线作业_1 交卷时间:2016-09-23 09:18:39 一、单选题 1. (5分) 下列()是短日照植物。 ? A. 燕麦 ? B. 油菜 ? C. 小麦 ? D. 玉米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农业生态学 展开解析 2. (5分) 不同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对策各不相同,以下哪类生物属于K对策生物?() ? A. 杂草 ? B. 细菌 ? C. 昆虫 ? D. 大型食肉动物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4.2 群落的基本特征 展开解析 3. (5分) 生态问题出现的主导因素是()。

? A. 粮食危机 ? B. 资源危机 ? C. 能源危机 ? D. 人口危机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9.1 农业资源的分类与特性 展开解析 4. (5分) 根据生态位原理,()有利于系统稳定。 ? A. 生物品种单一 ? B. 生物数量少且生态位空缺 ? C. 生态位丰富且生态位饱和 ? D. 生物的生态位重叠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4.2 群落的基本特征 展开解析 二、多选题 1. (5分) 植物成群分布的原因是()。 ? A. 天然障碍 ? B. 动物及人为活动 ? C. 微域差异 ? D. 繁殖特性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农业生态学 展开解析 2. (5分) 农业生态系统养分循环的特点包括()。 ? A. 农业生态系统的养分保持能力较强,流失率低 ? B. 养分供求同步机制较弱 ? C. 系统内部养分的库存量较低,但流量大,周转快 ? D. 农业生态系统有较高的养分输出率与输入率 纠错 得分: 0 知识点:农业生态学 展开解析 3. (5分) 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特征包括()。 ? A. 生态因子对生物的作用具有主次之分 ? B. 生态因子具有部分补偿性因此具有完全替代性 ? C. 生态因子的作用或生物对生态因子的要求具有阶段性 ? D. 生态因子的耦合(综合)作用特征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农业生态学 展开解析 4. (5分) 资源转换系统的某一必要资源的输入量从零开始不断增加,开始时系统的输出量增加很快,当输入达到一定水平后,输出量增加的速度逐步减慢、停止甚至出现负值,这种现象称之为()。

农业生态学试卷

二0一三年春学期南京农业大学本科学位 《农业生态学》复习题 一、填空题(40×0.5分=20分) 1、农业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是。 2、系统必备的三个条件是有、、。 3、系统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效应叫。 4、生态系统包括和两个组分。 5、生态系统的三大功能类群是、、。 6、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包括、、。 7、种群增长的基本型有和。 8、生态对策有和两种。 9、生态学金字塔有、、三种类型。 10、辅助能包括和两类。 11、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按元素运动范围不同有、两大部分。 12、碳循环不平衡带来的环境问题主要是。 13、自然资源按更新期的长短为、两类。 14、农业生态系统的综合效益是、、三大效益的统一。 15、农业种群间的正相互作用包括、、。 16、环境污染包括、、。 17、我国生物种属繁多,群落类型多样,品种资源丰富,仅次于和,居世界第位。 18、碳循环不平衡带来的环境问题主要是。 19、生态系统按人类干扰的程度可划分为、、。 20、系统必备的三个条件是有、、。 21、系统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效应叫。 22、种群调节有和。 23、生态系统的三大功能类群是、、。 24、按不同元素的运动规律不同可将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分为和两类。 25、稻田引入养鱼的食物链加环属于环。 26、生态对策有和两种。 27、生态学金字塔有、、三种类型。 28、农业生态系统的生物生产包括和两部分。 29、和也是种群变动两个主要因子。 30、碳循环不平衡带来的环境问题主要是。 31、自然资源按更新期的长短为、两类。 32、群落中生物钟的多样性,决定着群落的及。 33、土壤动物是最重要的和。 34、通过生化分泌物对他种植物产生的抑制作用叫。 35、生态系统中的能量的主要形态有、、和等几种。 36、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流动,是借助于和来实现的。它们便是生态系统中 的渠道。 37、农业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是。 二、判断题(15×1分=15分) ()1、生态系统同一般系统的根本区别是因为生态系统是个开放系统。 ()2、环境容纳量是指一定环境内最大种群数量。 ()3、R—对策生物种群的基本增长型通常是J—型。 ()4、土壤中C/N下降,有机质分解加速。 ()5、食物链“加环”可以改变十分之一定律。 ()6、海洋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7、在不稳定的环境中r—对策生物比K—对策生物更容易灭迹。 ()8、传统能也是一种生态上比较合理的替代农业。 ()9、固氮根瘤菌和豆科植物间的共生关系属于原始协作。 ()10、就植物而言,其生态型包括:气候生态型、土壤生态型、生物生态型。 ()11、S循环属于气相型循环。 ()12、生物组分是指生命以外的环境部分,包括大气、水、土壤及一些有机物质。 ()13、食物链“加环”可以改变十分之一定律。 ()14、氮素来源主要有两个途径:生物固氮、化学固氮。 ()15、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非自然环境。 ()16、种群的季节性波动主要受环境容纳量的调节。 ()17、环境容纳量是指一定环境内最大种群数量。 ()18、农业生态系统的研究对象是农业生态系统。 ()19、土壤中C/N下降,有机质分解加速。 ()20、负相互作用是有害的。 ()21、海洋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22、增长种群的雄性个体数常大于雌性个体数。 ()23、传统能也是一种生态上比较合理的替代农业。 ()24、生态系统同一般系统的根本区别是因为生态系统是个开放系统。 ()25、R—对策生物种群的基本增长型通常是J—型。 ()26、S循环属于气相型循环。 ()27、土壤中C/N下降,有机质分解加速。 ()28、食物链“加环”可以改变十分之一定律。 ()29、在不稳定的环境中r—对策生物比K—对策生物更容易灭迹。 ()30、传统农业是一种生态上比较合理的代替农业。 三、选择题(20×1分=20分) 1、农业生态学研究对象主要是() A、农作物 B、农业环境 C、农业生态系统 D、农业气候 _ … …

农业生态学

水体污染及其植物的影响 作者:刘鹏通讯地址:石河子大学农学院园艺08-2班 摘要: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城镇人口的密集,含有各种污染物质的工业废水和生产污水大量排入水体,再加上大气污染物质、矿山残渣、残留化肥农药等被雨水淋浴,以致各种水体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超过了水的自净能力,水质显著变劣,即为水体污染。 关键字:分类,危害,防治,措施 前言:目前,我国水体污染十分严重。据调查的全国27条河流中有15条被严重污染。污染水体物质主要包括:重金属、洗涤剂、、氰化物、有机酸、含氮化合物、漂白粉、酚类、油脂和染料等。水体污染不仅人类的健康,而且危害水生生物资源,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一般讲,环境污染中的五毒是指酚、氰、汞、铬、砷。 一、污染源分类 水体污染源分为自然污染源和人为污染源两大类型。 1、自然污染源指自然界本身的地球化学异常释放有害物质或造成有害影响的场所。 2、人为污染源指由于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对水体造成的污染。人为污染源包括工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和农业污染源。 (1)工业污染源由于不同企业、不同产品、不同工艺、不同原料、不同管理方式,排放的废水水质、水量差异很大。工业废水是水体最重要的污染源。它具有量大、面广、成分复杂、毒性大,不易净化、难处理等特点。 (2)生活污染源主要是生活中各种洗涤水,一般固体物质小于1%,并多为无毒的无机盐类、需氧有机物类、病原微生物类及洗涤剂。生活污水的最大特点是含氮、磷、硫多,细菌多,用水量具有季节变化规律。 (3)农业污染源包括牲畜粪便、农药、化肥等。农村污水具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有机质、植物营养素及病原微生物含量高;二是农药、化肥含量高。 二、水体污染对植物的危害 受污染的水从各种途径对农业生产发生影响,主要表现是:对农植物生育产生直接影响,使产量降低;污染物对土壤产生影响,间接影响农植物生育。对农产品品质产生影响,降低其食用价值,间接影响人畜健康。 (1)氮过量危害 植物生育必须吸收大量氮素,缺氮不能高产,但灌溉水中若含氮过多,造成氮过量的危害,对植物来讲,氮就是污染了。 灌溉水中如果含氮过多,可造成植物的营养失调,导致徒长、倒伏,抗逆性差,易发生病害,成熟不良等问题,从而使植物减产,品质恶化。 (2)有机物的危害 水中的有机污染物种类很多,它们的共同点是容易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进入农田后,在旱地氧化条件下,有机物分解迅速,变成二氧化碳和其它无机形态;在水田,分解过程消耗大量氧气,且氧化物(如三价铁)、硫酸根、锰等被还原,嫌气分解过程中生成的氢、甲烷等气体及醋酸、丁酸等有机酸和醇类等中间产物

生态工程测试题(附解析)

生态工程测试题(附解析) 一、基础题点练 1.下列实例与主要体现的生态工程基本原理,匹配最恰当的是( ) A.中国传统农业——物种多样性原理 B.在养分稀少的深海有物种丰富的珊瑚礁——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C.包孕吴越的太湖中水葫芦泛滥——协调与平衡原理 D.水乡的桑基鱼塘——整体性原理 解析:选C 中国传统农业主要应用了物质循环再生原理;在养分稀少的深海有物种丰富的珊瑚礁主要体现了物种多样性原理;包孕吴越的太湖中水葫芦泛滥主要违反了协调与平衡原理;桑基鱼塘主要应用了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原理。 2.下列关于生态工程的理解,错误的是( ) A.我国“三北防护林”运用物种多样性原理,取得了巨大的生态效益 B.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应用了生态工程的整体性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工程学原理等 C.在湿地周围建立缓冲带,可减少人类的干扰,使湿地依靠自然演替等恢复其生态功能 D.在对城市进行规划和布局时,要进行城市生态分区 解析:选A 我国“三北防护林”虽然取得了巨大的生态和经济效益,但是由于没有完全按照自然生态规律办事,也产生了不少问题,例如最初进行林带建设时,没有遵循物种多样性原理,单一种植了大片的樟子松林,导致松毛虫肆虐,很多地方的樟子松因此奄奄一息。 3.(2019·徐州模拟)下列有关生态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农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遵循了物质循环再生和整体性原理 B.我国南方的桑基鱼塘是运用系统整体性原理的典型实例 C.生态工程是一类少消耗、多效益、可持续的工程体系 D.“环境友好技术”及低污染清洁生产工艺可以减少城市污染的产出 解析:选B 农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改善了农村人民的生活环境,实现了多种物质的循环利用,遵循了物质循环再生的原理;在生态工程建设时,不但要考虑到自然生态系统的规律,更重要的是还要考虑到经济与社会等系统的影响力,即要遵循整体性的原理;我国南方多水地区的桑基鱼塘模式主要体现了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原理;生态工程是一类少消耗、多效益、可持续的工程体系;推广“环境友好技术”和低污染清洁生产工艺,可减少污染的产出,有利于城市生态环境的治理。 4.下列有关生态工程的实例和原理中,错误的是( )

农业生态学题库

农业生态学题库 一、填空题 1、农业的效益可分为农业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2、在农业生产实践中,农业生物常以种群或群落的状态存在。 3、农业生物即是指农业生产过程必不可少的各种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总称。 4、种群年龄结构是指不同年龄组的个体在种群内的比例和配置情况,根据年龄锥体,可将 种群分为:增长型、稳定型和衰退型。 5、依据取得种群各年龄组的个体数目和各年龄组的死亡个体数方法的不同,生命表可以分 为动态生命表和静态生命表。 6、种群的发布有3种基本类型:、、。 7、生物种间的正相互作用包括:偏利作用、原始合作和互利共生。 8、生物种间的负相互作用包括竞争、捕食、寄生和偏害作用四种。 9、就农业生产能量转化效率而言,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转化效率是由生物及其环境两方面 因素决定的。 10、农业生态系统的次级生产力,直接受次级生产者的生物种性、生产方式、养殖技术、养 殖环境所制约。 11、碳主要储藏在大气、生物体、土壤、水圈和岩石圈几个库中。 12、温室气体主要包括:CO2、CH4、N2O、臭氧、氟里昂以及水汽等。 13、全球氮素储量最多的是岩石、大气,其次是煤等化石燃料。 14、循环通常包括:氮的固定、生物体内有机氮的合成、氨化作用、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 等几个重要过程。 15、固氮的途径通常有生物固氮、高能固氮和工业固氮三种。 16、自然界中磷循环属于典型的沉积型循环。 17、钾循环是以地质大循环为主,生物小循环为辅的物质循环管。 18、酸雨是指pH低于的雨水。 19、根据杜能的农业圈层结构理论,他推断出围绕中心城市的6个同心圈层,每个圈层分别 有不同的最适农业生产结构,第一圈层为自由农作圈、第二圈层为林业圈、第三圈层为轮作农业圈、第四圈层为谷物农作圈、第五圈层为三圃农作圈、第六圈层为畜牧圈,第六圈层以外则是以休闲、狩猎为主的灌木林带。 20、根据农业圈层结构,杜能得到两个结论,分别为:生产集约度理论和生产结构理论。 21、农田水分消耗的途径主要有三个方面:植株蒸腾、株间蒸发和深层渗漏(或田间渗漏)。 22、农艺节水主要包括地面覆盖、耕作改良、水肥耦合、抗旱品种选育等。 二、选择题 1、美国科学家小米勒总结出的生态学三定律包括:多效应原理、相互联系原理、勿干扰原 理。 2、A型:凸型的存活线,表示种群在接近生理寿命前,死亡率一直很低,直到生命末期死亡率才升高。人类属于或接近这种类型。 B型:对角型的存活曲线。即种群下降的速率从开始到生命后期都是相等的,表明在各个时期的死亡率都是相等的。 C型:凹型的存活曲线。表示幼体的死亡率很高,以后的死亡率低而稳定。属于这类型的有

农业生态学考试

农业生态学考试 1.生态学:研究生物与环境的学科 2.农业生态学:是运用生态学原理及系统论的方法,研究农业生物与其自然和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的应用性科学。其研究对象:农业生态系统。 3.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非生物之间密切联系,相互作用并具有一定结构及完成一定功能的统合体,或者说是由生物环境相互依存所组成的一个生态学功能单位。 4.农业生态系统:是指在人类的积极参与下,利用农业生物和非生物环境之间以及农业生物种群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合理的生态结构和高效的生态机能,进行能量转化和物质循环,并按人类社会要求进行物质生产的综合体。 环基本结构:(组分结构,时空结构,营养结构) 基本功能:(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价值流,信息流) 5. 农业生态学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比较:(共十条) A.农业生态系统生物构成不同与自然生态系统:农业生态系统最重要的生物种类是经过人工驯化培育的农业生物以及与之有关的生物。 B.农业生态系统的环境条件不同于自然生态系统:人类在驯化改良自然生物成为农业生物的同时,也在对自然生态环境进行调控和改造 C.农业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不同于自然生态系统:人类农业劳动过程包括人类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能量交换过程。农业生态系统在自然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三大功能基础上,添加了人类社会劳动过程中的价值转化功能 D.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机制不同于自然生态系统:自然生态系统形成了自然的自我调节稳定机制。农业生态系统中需要人为的合理调节与控制才能维持其结构与功能的相对稳定性。 E.农业生态系统的生产力特点不同于自然生态系统:农业生态系统比同一地区的自然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生产力和较高的光能利用率 F.农业生态系统的开放程度高于自然生态系统:农业生态系统的这种“大进大出”现象,表明了农业生态系统的开放程度远远超过自然生态系统 G.农业生态系统能量流特征不同于自然生态系统:自然生态系统能量储存于活的生物体内或邮寄残屑中,可供系统自我维持之用。农业生态系统大量物质能量流向人类 H.养分循环特点不同:农业生态系统有较高的养分输出率与输入率。农业生态系统内部养分的库存量较低,但流量大,周转快。农业生态系统的养分保持能力较弱,流失率较高。农业生态系统养分供求同步机制较弱 I.服从的规律不同:农业生态系统的存在与发展应同时受到自然规律和社会经济规律的支配J.运行的“目标”不同:自然生态系统运行的“目标”是自然资源的最大限度生物利用,并使生物现存量达到最大。农业生态系统的“目标”是使农业生产在有限自然与社会条件制约下,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类的生存和持续发展的需要 6.最小因子定律:植物的生长取决于那些处于最少量因素的营养元素 7.耐性定律:任何一个生态,因子在数量或质量上不足或过多,当这种不足或过多接近或达到其一种生物的上下限时,就会使该生物衰退或不能生存下来 8.种群: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占特定空间的同一种物种的集合体,是有生物个体组成的,具有可与个体相类似的特征(其空间分布有:均匀型,随机型,成群型)(其相互作用:正相互作用一方得力,双方得力<互利共生,偏利共生,原始协作>负相互作用:竞争,捕食,寄生) 9.种群间相互关系在农业中的应用: A.建立人工混交林,林粮间作,农作物间套种(正相互作用,合理搭配林木及作物种群,以

农业生态学的试题

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20分。) 农业生态学;农业生态学是应用生态学原理,系统分析的方法,把农业生产作为一个整体,即农业生态系统,研究其结构、机能、生产力及其调控和管理的学科生态因子;对生物的生长发育起影响作用的环境因子。 农业生态系统;农业生态系统是在人类积极参与下,利用农业生物和环境之间以及生物种群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合理的生态结构和高效的系统机能,进行能量转化和物质循环,并按照人类理想要求进行物质生产的有机综合体。 食物连;在生态系统中,源于绿色植物的食物能,通过一系列取食与被取食的转化关系,使各个生物有机体紧密联系起来的营养序列称为食物链。 农业生态工程;农业生态工程就是有效地运用生态系统中生物物种充分利用空间和资源的生物种群共生原理,多种成份相互协调和促进的功能原理,以及物质的能量多层次、多途径利用和转化的原理,而建立的能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持生态稳定和持续高效功能的农业生态系统。

逆行演替;逆行演替就是指原来的群落在外界因素,如采伐、火烧、开垦、放牧、病虫害及其它自然灾害等的作用下,群落由比较复杂、相对稳定的阶段向着简单和稳定性差的阶段退化。逆行演替是群落次生演替的一种特殊形式,其发展的程度取决于外界作用力的强弱及持续时间,当作用力强或持续时间长时,原有群落可能一直要退化到次生裸地。 生活型;生活型是指不同种的生物,由于长期生活在相同的自然生态条件和人为培育条件下,发生趋同适应,并经自然和人工选择而形成具有类似形态、生理和生态特性的物种类群。农业资源; 农业生态系统结构;农业生态系统结构,指农业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栽培的植物、饲养的动物、微生物等)以及这些要素在时间上、空间上配置和能量、物质在各要素间的转移、循环途径。 生态位:是指物种在生物群落中的地位和作用。 三、简答题(每小题5,共50分) 1 农业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区别? 答:1. 农业生态系统除了主要依靠太阳辐射能以外,还需要人类提供辅助能源(如机械、化肥、农药、排灌、收获、运输、贮藏、加工等)。 2. 农业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是获得更多的农产品以满足人类的需要。

《农业生态学》试卷及答案

一、是非题(15分) 1、人是农业生态系统组成的中心成分。() 2、鸟类啄食有蹄类动物身上寄生虫并为该动物提供报警属于原始合作的关系。() 3、学生和椅子就组成一个小小的生态系统。() 4、农业生态系统受自然与经济双重规律的支配。() 5、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环境污染基本上是由工业造成的。() 6、科技发展是农业生态学近30年大发展的最主要因素。() 7、农业生态系统调控的第二层次是经营者的直接调控。() 8、食物网是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的主要途径。() 9、植物的生长取决于数量最充足的营养物质。() 10、森林砍伐后的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11、自然资源的种类、范围和用途通常是一成不变的。() 12、同一生境中没有任何两个物种会占据同一个生态位。() 13、可持续发展目标是充分满足子孙后代的其需求能力。() 14、自然资源受人的影响较大,社会资源受人的影响较小。() 15、稻草→牛→蚯蚓→鸡→猪→鱼属于混合食物链类型。() 二、单项选择(15分) 1、晚稻、中稻、早稻为()生态型 A、温度 B、光照 C、土壤 D、水分 2、全球绿色植物光能利用率平均为() A、0.01% B、0.4% C、0.2% D、0.1% 3、N、P、B、Mg等元素对油菜的生长具有() A、同等重要性 B、有主次之分 C、直接作用与间接作用之分 D、可替代性 4、马—蛔虫—原生动物属于()类型食物链 A、捕食 B、腐食 C、混合 D、寄生 5、农业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不符合下列哪条定律() A、热力学第一定律 B、热力学第二定律 C、十分之一定律 D、限制因子定律 6、农业生态系统是() A、自然生态系统 B、人工生态系统 C、驯化的自然生态系统 D、人工的生态经济系统 7、构成生态系统的核心是() A、人 B、生物群落 C、大气 D、太阳辐射 8、固氮根瘤菌和豆科植物间的共生关系属于:() A、原始协作 B、偏利共生 C、互利共生 D、寄生 9、农业生态系统的开放性是指() A、高生物产量 B、高经济产量 C、高生物多样 D、输入输出特点 10、能够决定地球上动物和人口生存数量的是() A、初级生产量 B、次级生产量 C、热量 D、净生产量 11、捕食性天敌的引入这一环节属于() A、生产环 B、增益环 C、减耗环 D、复合环 12、高投入、高能耗的农业为() A、有机农业 B、生物农业 C、石油农业 D、自然农业 13、金属矿产资源属于() A、可更新资源 B、不可更新资源 C、社会资源 D、工业产品资源

2018年农业生态学模拟试题A

贵州大学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考试试卷A 农业生态学 注意事项: 1. 请考生按要求在试卷装订线内填写姓名、学号和年级专业。 2. 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规定的位置填写答案。 3. 不要在试卷上乱写乱画,不要在装订线内填写无关的内容。 3.库 4.营养级 5.初级生产力 6.生态工程 7.环境污染 8.生态学 9.肥力结构 10.立体种养技术 二、填空题(共10分,每空1分) 1.生物组分按照功能分为 、 和 三种类群。 2.四大自然圈是指 、 、 和 。 3.种群增长有 和 两种增长模型。 4.农业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是 。 三、单项选择题(共10分,每小题1分) 1.我国大部分农区大量亏缺的元素是( ) A 、氮 B 、磷 C 、钾 D 、锌 2.我国森林覆盖率为( ) A 、50% B 、12.7% C 、33% D 、9%

3.生态金字塔一般指( ) A、能量金字塔 B、生物量金字塔 C、数目金字塔 D、都有 4.生态演替所能达到的最终状态称( ) A、顶极演替 B、先峰期 C、过渡期 D、衰退期 5.生物种间负相互作用为( ) A、互利共生 B、偏利共生 C、竟争 D、共栖 6.下列元素在物质循环中属于沉积循环的是( ) A、碳 B、氢 C、磷 D、氮 7.我国现有耕地面积约为( ) A、20亿亩 B、30亿亩 C、144亿亩 D、5亿亩 8.目前农业上最突出的生态危机是( ) A、污染危机 B、粮食 C、石油 D、化肥 9.农田生态系统的生产力水平较高是因为增加了( ) A、腐食食物链 B、捕食食物链 C、寄生食物链 D、其它 10.根据收益递减律,资源投入量应选择( ) A、越多越好 B、适当点 C、越少越好 D、关系不大 四、多项选择题(共15分,每小题3分,少选、多选、错选均 不得分) 1.农业生态系统的特点包括() A、生物构成特点 B、环境特点 C、稳定机制 D、开放程度 E、生产力特点 2.固氮的主要形式有() A、化学固氮 B、高能固氮 C、物理固氮 D、工业固氮 E、生物固氮 3.农业生态系统生产力的评价指标包括() A 持续性 B 协调性 C 承载力 D 均衡性 E 稳定性 4.合理的农业生态系统追求的目标是() A、生态效益 B、社会效益 C、经济效益 D、产量 E、产值 5.农业生态系统的基本组份包括() A、自然群落 B、种群 C、农业生物 D、自然环境 E、社会环境

农业生态学总复习题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 1、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及其作用机理的学科。 2、农业生态学:是人类为满足社会需求,在一定边界内通过干预,利用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的能量和物质联系建立起来的功能整体。农业生态系统是一种被驯化了的生态系统。 3、生态系统:指在一定的空间内的全部生物与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统一体,称为生态系统。 4、农业生态系统:是人类为满足社会需求,在一定边界内通过干预,利用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的能量和物质联系建立起来的功能整体。农业生态系统是一种被驯化了的生态系统。 二、填空 1、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的科学 2、英国生态学家坦斯列首次提出()的概念,把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看作是一个动态整体,受到个学派的赞同。 3、生态学是由德国科学家()首先提出来的。 4、农业生态学研究对象为()。 三、单选题 1、农业生态学是研究的对象时(C )。 A.系统 B.生态系统 C.农业生态系统 D.农田生态系统 2、农业生态学的学科基础是()。 A.植物学 B.动物学 C.微生物学 D.生态学 3、生态系统概念是由()首次提出来的。 A.赫克尔 B.坦斯列 C.林德曼 D.奥德姆 4、食物链的理论是由()提出来的。 A.赫克尔 B.坦斯列 C.林德曼 D.奥德姆 四、简答题 1、农业生态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农业生态学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第二章农业生态系统 一、名词解释 1、系统:由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2、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和化能合成细菌等。 3、消费者:是指除了微生物以外的异养生物。 4、分解者:主要是指以动物残体为生的异养微生物。 二、填空 1、生态系统是由()和环境组分构成。 2、稻米→人的食物链总共有()营养级。

生态工程练习题

生态工程复习练习 一、高考题 1.(2010年高考全国卷Ⅰ)右图是一个农业生态系统模式 图,关于该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微生物也能利用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储存的能量 B.沼气池中的微生物也是该生态系统的分解者 C.沼渣、沼液作为肥料还田,使能量能够循环利用 D.多途径利用农作物可提高该系统的能量利用效率 2.(2010年高考海南卷)有一种生态农业模式是在水稻田中养鸭,利用鸭控制稻田中的杂草和害虫,鸭粪用作肥料。下列关于该模式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杂草和水稻是生产者 B.鸭与害虫的种间关系为捕食关系 C.杂草和水稻的种间关系为竞争关系 D.水稻、鸭、害虫和杂草组成了一个农田生态系统 3.(2008年高考广东卷)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下列措施最合理的是() A.通过生物技术手段,转化淀粉生产可再生能源 B.使用化学农药防治病虫害,保证粮食稳产 C.发展生态农业,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 D.大力开垦湿地,扩大粮食种植面积 4.(2007年高考四川卷)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四川某地通过新建沼气池和植树造林,构建了新型农业生态系统(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生态系统中,处于第二营养级的生物有人和家禽家畜 B.该生态系统中,人的作用非常关键,植物是主要成分 C.该生态系统的建立,提高了各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D.沼气池的建造和植树造林,提高了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5.(2011年高考课标全国卷)现有一生活污水净化处理系统,处理流程为“厌氧沉淀池→曝气池→兼氧池→植物池”,其中植物池中生活着水生植物、昆虫、鱼类、蛙类等生物。污水经净化处理后,可用于浇灌绿地。回答问题: (1)污水流经厌氧沉淀池、曝气池和兼氧池后得到初步净化。在这个过程中,微生物通过________呼吸将有机物分解。 (2)植物池中,水生植物、昆虫、鱼类、蛙类和底泥中的微生物共同组成了________(生态系统、群落、种群)。在植物池的食物网中,植物位于第________营养级。植物池中所有蛙类获得的能量最终来源于__________所固定的________能。 (3)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有整体性、协调与平衡、________和________等原理。 (4)一般来说,生态工程的主要任务是对________进行修复,对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生产方式进行改善,并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 二、模拟题 1.下列措施,不属于物质循环利用的生态工程类型的是() A.利用蚯蚓等处理城市生活垃圾,蚓粪残渣作肥料 B.在干旱地区开展雨水和地表水的收集 C.把人畜粪便转化为复合肥 D.农作物秸秆的“过腹还田” 2.(2012年余姚质检)“退耕还林还草”是哪种生态工程建设的措施() A.小流域综合治理B.城市环境工程 C.草原生态恢复工程D.湿地生态恢复工程 3.下列不属于生态工程建设目的的是() A.对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传统生产方式进行改善 B.防止环境污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