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学校社会工作概述

第一章 学校社会工作概述
第一章 学校社会工作概述

学校社会工作

教材:学校社会工作,许莉娅主编,2009年1月第一次印刷,高等教育出版社

教学目的要求:

本课程是社会工作专业的应用课程之一,也是社会工作实务领域之一,对于将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方法和技术应用到现实社会中,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其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学校社会工作的基本理念、基本知识,对学校社会工作有一个概括式的了解,并进一步掌握学校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价值观念、基本技巧和方法;具有对学校当中社会问题进行分析、理解、解决和处理的能力,通过社会实践去具体和深入地理解和掌握学校社会工作的技巧和方法。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根据本课程的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主要有多媒体教学、研讨式教学、案例分析教学法。课堂讨论:就社会热点话题,联系本专业知识进行讨论;观看专业视频后,提交观后感(联系专业知识)

主要参考书(名称、编著者、出版时间、出版社):

1.王思斌.社会工作导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2.王思斌.学校社会工作.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3.范明林、张洁.学校社会工作.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5年.

4. 林胜义.学校社会工作.台湾:巨流图书公司.1994.

第一章学校社会工作概述

主要内容:

第一节学校社会工作的概念

第二节学校社会工作的价值观、目标及功能

第三节学校社会工作的历史发展

基本要求:了解学校社会工作的定义和特征、基本性质;理解学校社会工作的基本类型、对象和实施作用的基本领域;理解学校社会工作与青少年辅导的关系。

重点:学校社会工作的含义和对象

难点:学校社会工作与青少年辅导的关系。

第一节学校社会工作基本概念

一、学校社会工作的概念界定和基本对象

学校:正规与非正规的教育机构,小学,中学,大学等。

学校对学校社会工作服务的影响:

1.学校要求社工提供的社工服务必须符合学校的教育理念和培养目标

2.学校要求社工提供的社工服务不能干扰正常的教学环节和教学秩序。

3.学校要求社工提供的社工服务必须确保专业性与科学性。

4.学校应该为社工服务提供必要的空间和平台。

5.学校的地理环境、学生结构、学生的主要问题或需要决定学校社工的理念与理论的定位及工作内容与方法的选择。

6.学校的内外部资源状况决定学校社工的运作规模及实施效果。

1、学校社会工作的概念界定和基本对象

什么是学校社会工作?目前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本书对此的界定是:学校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者依据专业的理论和方法,在学校教师和管理人员的密切配合下,主要以学校为工作范围,以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和促进学生成长为工作重点,为学生、家长、教师及相应的学校环节提供服务的一种专业活动。

这个定义指出:

(1)学校社会工作是一种专业性的服务活动,它需要专业理论和方法的背景,因此,它有别一般的思想工作和政治教育;

(2)学校社会工作的基本对象是在校学生,但为了学生问题的尽快解决和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学校社会工作者还需在教师、学校有关管理人员、家长、社区相应机构工作人员配合下开展具体服务,因此,上述人员有时不仅是学校社会工作者的合作者,有时也是学校社会工作者的工作对象。

二、学校社会工作的特征

(一)服务对象特征

以处于成长中的青少年学生为服务对象。6-18岁人群,生命力旺盛但又容易受到外界的伤害,特别是青春期少年。

对社工服务的要求

一是多提供具有保护性、支持性及排除危险因素的服务;二是设计与年龄特点相适应的服务活动;三是以与其年龄特点相适应的方式进行沟通与互动,学习、运用青少年语言和文化。

(二)服务理念特征

优势视角

需要取向:将学生的问题理解成学生的需要,反对问题学生的概念,反对对学生标签化。潜能挖掘:相信青少年具有巨大的生命潜能,强调对学生的服务目标不仅仅是解决眼前的困境,满足现实的需要,而是注重在协助其解决问题、排除困境的过程中,给学生以信心和能力的提升,探索自我挖掘自我。

(三)服务行动特征

团队合作行动

资源链接行动

三、学校社会工作与相关社会工作实务的关系

(一)学校社会工作与青少年社会工作

相近:

1、受助者年龄群体相同

2、操守的价值观相同

3、依据的理论基础相同

4、工作的目的一致

不同:

服务的平台不同

服务范围不同

服务运行机制不同

(二)学校社会工作与家庭社会工作

联系:

1、学生困境的评估需要家庭信息

2、学生困境的改善需要家人的支持

3、家访是学校社会工作经常运用的工作方式

差别:

1、工作理念的差异

2、工作重点的差异

3、工作方法的差异

(三)学校社会工作与社区社会工作

联系:

1、学生问题与困境的评估需要社区提供信息

2、改善需要社区支持

3、社区为学生提供寒暑假期间的社会工作服务

区别:

1、服务对象差异

2、服务形式差异

3、工作者要求差异

(四)学校社会工作与学校相关专业的关系

德育工作心理工作班主任工作团队工作社会工作后勤保障

知识基础伦理学、思想

政治工作心理学教育学、管理

共青团理论、

少先队理论

社会工作理

医学、营养学、

生理学

工作取向思想品德心理困扰

与障碍集体意识与行

思想觉悟发展社会工

作功能

身体健康

设计层面思想、道德心理、情绪规范、服从组织约束人与环境谋

人身安全

工作方法说教诊断、测

验、治疗谈话、会议活动个案、小组、

社区

物质提供

对象范畴个人、团队有需要的

个人班级团员、少先队

学生、家庭、

学校、社区

个人

专业资格教师资格、思

政专业教育心理、

心理咨询

与治疗

教师资格、教

育学

政治素质社工资格、

社工专业

医师、营养师、

保安、医学、营

养学

第二节学校社会工作的价值观、目标及功能

一、学校社工的价值观

(一)影响学校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

社工价值观

社会价值观

学校价值观

案主价值观

工作者价值观

(二)学校社会工作价值理念

Allen-Meares

社工价值观应用于学校社工中

重视每个人的价值和尊严每个学生都是值得尊重的个体

自主和自我实现的权利每个学生都应被允许享有共同学习的过程

尊重个人潜力并支持个人的志向使其得以实现认知个体的差异性,介入的目的是为了协助学生达到教育上的目标

每一个体与其他人不同,这些不同点应得到尊重每个孩子不论其种族、经济地位如何,均有权在学校中获得同等待遇

廖荣利

1.每个学生都有自我表达和自我实现的权利

2.学生在学习和适应上有困难是个人行为发展过程中的自然现象

3.希望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其天赋能力范围内充分发挥潜能

4.相信学生在心理和行为方面适应不良是与家庭、学校、社区等外部环境密切相关

5.认清学生除了在学校得到应有的服务外,还有赖于家庭和社区资源的充分服务

6.深信学校的各种设施与活动,应该以逐步形成学生社会化人格为目标

7.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及其对团体职责的表现

8.坚信学校社工必须具备科学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原则

9.关于学生:承认学生的价值、权利、尊严,承认独特性,相信他们的能力

10.关于群体: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平等的,同学之间的关系是连接的

11.关于学校:学校有责任关怀每个学生的福祉,为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和成长的机会

12.关于工作者:学校社工必须具备社工的基本价值理念、科学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遵守学校社工的伦理准则、并不断学习、成长。

(三)学校社工实践原则

优势取向原则

资源链接原则

提供机会原则

主动服务原则

优先性原则

二、学校社会工作的目标

终极目标

自我实现、潜能的挖掘、适应环境、有能力建立家庭、服务社会

中期目标

学习处理问题的放啊、学习与人相处、学习为自己建立支持网络、学习自我调整

具体目标

协助学生对自己问题的觉知、协助学生疏导紧张、焦虑等负面情绪

三、学校社会工作的功能

对学生的功能

1、促进学生学业的建设功能

2、学生基本权益的保护功能

3、学生问题行为的预防功能

4、学生身心障碍的治疗功能

5、学生偏差行为的矫正功能

6、学生支持资源的连接功能

7、促进学生成长的发展功能

对学校、家庭、社区的功能

对学校: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促进学校实现民主与公正,帮助学校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

对家庭:增强家庭对子女的教养功能,促进家庭关系的公正,增进家庭功能

对社区:消除社区的安全隐患,青少年可以成为社区建设与发展的参与者和贡献者,增进社区与学校的联系和合作,服务于社区居民

第三节学校社会工作的历史发展

一、历史发展阶段

访问教师时期(1906——1930)

19世纪末,移民涌入城市。移民子女的教育问题引起关注

1906、1907,民间机构雇佣友好访问员对学生的家庭进行访问

1910,友好访问员改称为访问教师

1913,纽约市政府教育局在罗切斯特设置访问教师

1916,举行第一次全国访问教师与家庭学校访问员会议

1919,成立专业组织:美国访问教师与家庭学校访问员协会,1921更名为全国访问教师协会

1921,访问教师在社区进行少年犯罪防治的试验计划

1930,美国31个州雇佣了224名访问教师

特点:

服务提供者:民间发起,雇佣访问教师

服务理念:承认家庭、社区对孩子的影响

需要的回应:传递强迫入学的观念,重视学生个别差异,关切学校教育对学生未来发展的影响

介入的焦点:学校、家庭、学生、社区及其关系

工作方法:访问和个案管理

传统临床工作时期(1930——1950)

精神分析洪流的冲击,访问教师扮演治疗者的角色

20世纪40、50年代,服务对象扩大到对家长和教师的服务,1943年,全国访问教师协会更名为全国学校社会工作者协会,1955年,与其他社工协会合并为美国社会工作者协会。

方法包:个案、小组、社区组织等

发展特点:关注服务对象心理,特别是情绪,实务模式是传统临床模式,介入的焦点是学生。

学校社区变迁时期(1960——1990)

学校社工开始协助改善学校的失功能

60年代,社区学校模式。

70年代,四种学校社工服务模式,传统临床模式,社区变迁模式,社区学校模式及社会互动模式。

1978,制定了学校社工准则,1980开始准备学校社工资格证照考试。

特点:关注学生的主要学习环境——学校的质量。

多元化发展时期(1990至今)

受生态系统理论的影响,学校社工开始关注学生、家长、教师的因应行为与所生存的生态环境的关系,注重整合性的服务。

1992,进行学校社工第一次证照考试。

特点:对学校问题以生态系统角度全面进行分析,采取整合式的服务方式,介入的焦点是学生、老师、家长之间的俄关系,以及整个生态环境。

二、学校社工在中国香港、台湾地区的发展

(一)在香港地区的发展

1、历史线索

1968,世界信义宗社会服务处(现合并为香港基督教服务处)在观塘职业训练中心退行学校社工。1971,香港社会服务联合会召开首届有关学校社工的研讨会。

1972,成立学校社工委员会

1973,召开第二次学校社工研讨会。

1974,教育司与福利署拨款在部分学校试办学校社工。

1991,出台《跨越90年代香港社工白皮书》

2001,香港所有的中学达到了一校一社工。

2、服务内容和方法

服务对象:学生及家人

服务范围:学生身心成长的适应,学校生活的适应、行为及情绪的困扰、人际关系协调。工作形式:个案辅导、小组工作、综合性活动及咨询服务。

3、推进模式

早期通过社会福利署与教育署的合作,联络有兴趣的学校,然后由有关机构与学校联络。

4、香港学校社工的聘任

大多由政府资助的非政府福利机构雇佣,进入学校提供社工服务,少数受聘于政府的福利部门。

(二)在台湾地区的发展

学术倡议时期

民间试办时期

沉默转折期

教育部及企业扶助民间期

教育部试办期

地方政府试办期

三、学校社工在中国大陆的发展

(一)专业学校社工的起步阶段

最初的探索实践是与教育辅导和社工的专业教育发展密切相关的。

1915,在学校推行职业辅导运动

1922,协助教师从事学生课业辅导、心理帮助、行为指导等

1934,家庭福利会志愿学校开展社工个案。

1944,金陵女子文理学院与华西大学医院合作成立儿童行为指导所

1946,成都基督教大学联合儿童福利人员福利委员会,训练专门人员。

(二)多元化学生工作阶段

1、个案工作方法的运用

班主任谈话

组织谈话

结对子

心理咨询与心理辅导

2、小组工作方法的运用

班会

家长会

组织生活

兴趣小组

3、社区工作方法的运用

校内综合性活动

社区综合性活动

(三)专业学校社工的恢复和发展阶段

高校——民间机构合作推进模式

政府推进模式

政府——民间机构合作推进模式

高校——学术组织——政府——民间机构——企业联合推进模式

补充:

学校社会工作的主要模式

由于国内尚无专业的学校社会工作,所以本节只是对香港一个擅长从事学校社会工作的机构——香港中华基督教青年会所推展的学校社会工作模式作一个简单介绍。

香港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多年来开展学校社会工作的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驻校社工服务

“一校一社工w”是目前香港比较普遍的学校社会工作推展形式,社会工作者分驻学校,配合不同学校的需要并与老师合作为学生提供服务,以协助受助者解决个人、学业、家庭等问题。通常采用的工作手法是面谈式的辅导、小组工作以及多元化的活动。

2、与辅导服务工作配合

学校社会工作者和校外其它辅导机构配合,能够带来三方面的作用,其一,转介个案辅导;其二,社会工作者获得工作技巧及知识的培训;其三,可以为学校社会工作者提供有效的支援和咨询。

3、与青少年中心服务工作配合

通过与青少年中心的合作,学校社会工作者能够运用更多的资源为受助者提供服务。此外,在场地的提供、活动程序的设计等许多方面,青少年中心也可以作为对学校社会工作开展的幕后支持。

4、与青少年综合服务队的配合

由于青少年综合服务队己经掌握了辖区内青少年中心及外展社会工作服务情况,并对辖区内学生在朋辈、余暇消遣方式及社区层面的动态有比较充分的了解,所以,学校社会工作与青少年综合服务队的密切配合,能使学校社会工作对在校学生的服务延伸至社区层面,并在青少年综合服务队支持和协助下制定不同的介入策略,从而更有效地解决学生问题。

社会工作概论答案

社会工作概论试卷一答案 一名词解释(4*5) 1,社会工作者:是遵循社会工作的价值准则,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从事职业性社会服务的人员。 2,社会福利:从广义上说,社会福利是指同改善公民生活素质、促进社会发展与提高社会总体文明水平相关的一切物质、活动与相关服务。从狭义上说,是指国家(或政府)针对社会中有特殊需要的个人和群体提供的津贴、物质和社会服务。 3,青少年社会工作:社会工作专业价值的指导下,根据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状态、兴趣倾向、特长嗜好、家庭背景以及智力等实际情况,予以个别的或集体的辅导,使其获得正常的发展与进步,并启发其个别的才能与志趣,使其发展之最大限度,以贡献与社会和国家。4,社会工作行政:社会工作行政是依照行政程序,妥善利用各种资源,实施社会资源,向有需要者提供社会服务的活动。社会行政的中心含义是执行、实施社会政策。也包括利用转化社会政策成社会服务所获得的经验以建议修正社会政策的过程。 二、 1,简述社会工作的专业特性 作为一门学科,社会工作具有自己独特的特点: 实务性。社会工作不是一门理论性学科,而是以解决现实问题为主的应用性学科,面对现实,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是它的主旨;综合性。社会工作面对现实任务的复杂性要求社会工作必须运用多种科学知识、多种工作方法和技能去处理社会问题,它的理论基础和知识基础都是非常复杂和多样的,甚至在他本身的实施理论模式和流派在70年代也出现了整合的趋势。 2,简述慈善组织的工作方法。 (1)成立一个中央的管理与联系机构,并将伦敦全市划分为若干区,每区成立一分支机构,每区有志愿委员会,主持救济分配工作;(2)各区办理区内所有救济机构受理申请救助案件的总登记,另特设询问部,供济贫法监护人,各慈善组织及个别的慈善家搜集有关申请救助者的资料,使许多同时向多个救济机构求助的职业乞丐暴露真相;(3)各区派员对所有申请案件进行个别详细调查,包括申请者的各种社会环境,如住房、健康、教育及工资等。(4)提高救济款物配额,使其能够满足申请人的生活需要。 3,简述团体社会工作的发展阶段。 阶段一:前属期阶段。小组刚刚开始,成员刚进入小组,试图尝试与素不相识的他人建立初步关系。成员心理状态是观察和探求身外环境,对他人既接近又回避地保持着戒备,处于矛盾的困境。工作者要创造有利的外部条件,并对他们进行鼓励。 阶段二:权力和控制期。成员间开始熟悉,开始发现在小组中如何得到安全感和回报,将试着通过权力竞争与控制的过程,形成各自不同的角色、地位,构成小组组织的初步结构。阶段三:亲密期。小组成员更为亲密,更开放、关心小组,关心其他成员,投入增强。阶段四:分辨期(差异期)。成员彼此熟识和聚合。能接纳其他成员的个性、实力、态度和需要,对小组有较高的认同。阶段五:分离期。小组进行到终结并且小组目标已经实现。成员们面临分离,开始在其他地方寻找新资源以满足他们自己的需要。 4,简述女性更年期出现的原因及其对策。

社会工作概论

1、复习资料答案由班委整理上传,仅供参考, 2、请学生打印模拟试题考试后作为作 业上交 社会工作概论模拟题1 一、名词解释 社会工作——是一种介入手段;其最直接目标是助人自助,终极目标是社会的和谐稳定;是一门专业:个案、团体、小组——三大方法;是一门职业;其四大要素是:社会工作者、受助人、价值观、助人活动。 社区工作——广义:在社区内开展的以提高社区福利、促进社区和社会协调发展的社会服务或社会管理。狭义:以整个社区和社区居民为案主,提供助人的、利他服务的一种专业手法。 怀旧——简而言之,怀旧就是缅怀过去。旧物、故人、老家和逝去的岁月都是怀旧最通用的题材。 二、简答题 1、改革后我国社会工作迅速发展的原因是什么?——80年代初,随着社会学的恢复和民政工 作的发展,建立和发展有我国特色的社会工作制度的任务就提上议事日程。社会变迁 对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的促进;经济体制改革和行政体制改革对社会工作专业的促进作用。 2、民政部门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是什么?——(1)社会福利服务,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含县以上政府部门兴办的社会福利院、儿童福利院、精神病院和由社区创办的敬老院等社会福利事业,二是由政府和社会为安置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就业而开办的社会福利企业,三是以服务设施和服务项目来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城市社区服务。 (2)救灾救济。一是救灾,民政部门主要是在灾害发生时抢救生命财产,在灾后向灾民提供必要的救济和扶持、组织生产自救和以工代赈以及倡导群众中的互助互济。二是五保工作,是指由农村集体负担保证无法定抚(赡)养人、无劳动能力、无可靠生活来源的老年人、残疾人和孤儿基本生活需求和社会援助,对他们“保吃、保穿、保住、保医、保荐(保教)”。三是扶贫,是指对农村中有一定的生产经营能力的贫困户,由民政部门予以资金扶持、政策和思想扶持、科技和信息扶持以及相应的配套制度等。四是社会救济,包括给城镇中的“三无”人员、部分农村五保对象、符合救济条件的退职职工和城乡困难户的临时救济等。 (3)优抚安置,民政部门职责范围内的优抚工作包括国家抚恤、政府补助、群众优待、退伍军人接收安置、军队离退休人员接受安置及优抚事业单位管理等。 (4)城市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即对城市社会救助对象按当地最低生活保障线标准进行救助,并开始在全国普遍建立农村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社会工作概论

一、名词解释 1.社会工作 社会工作是遵循以人为本、助人自助、平等公正的专业价值观,在社 会服务及社会管理等领域,综合利用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帮助有 需要的个人、家庭、群体和社区,整合社会资源,协调社会关系,预 防和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稳定和谐的专业和职业。 2.个案社会工作 一种以个人或家庭为对象(案主)的社会工作专业方法。社会工作者 通过与案主建立专业关系,运用专业知识与技术,协调可以利用的各 种社会资源,为案主提供直接的一对一服务,以协调案主摆脱困境, 解决问题,达到与社会、环境的良好适应。 3.人在情境中 “人”——个人内在的心理体系、人格体系 “情境”——个人生活的社会网络与物质环境 强调:人与环境的交互影响 4.个别化原则 个别化原则也称注重个别差异的原则。该原则要求重视案主在生理上、 心理上和社会环境上的独特性,相信每个案主对其所遭遇到的情境、 问题或困难皆有独特的看法与感受,工作者的处理方式亦因此而有所 不同。 5.个案管理 《社会工作百科全书》

个案社会工作是由专业社会工作者替一群或某一案主协调整合所有助人活动的一种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要使各种不同福利及相关机构的工作人员相互协调,为案主提供所需的服务,并以扩大服务成效为主要目的。 6.社会工作专业伦理 专业伦理,就是指社会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操守,是涉及“人”的守则, 包括社会工作者本身应该有的品质、行为举止以及对这份职业所拥有的 态度和观念。 伦理:人们在人际关系方面所持有的价值信念和行为原则,它包括个人的自我行为控制和调节以及对他人的行为期望标准。 7.移情 移情是求助者将自己过去对生活中某些重要人物的情感或态度投射到治疗者身上的过程。 正向移情(positive transference) 求助者把咨询师当作以往生活中某个重要人物,他们逐渐对咨询师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感情,表现的十分友好、敬仰、爱慕甚至对异性咨询师表现出性爱的成分,对咨询师十分依恋、顺从。 负向移情(negative transference) 求助者把咨询师视为过去经历中某个给他带来挫折、不快、痛苦或压抑的对象,在咨询情境中,原有的情绪转移到了咨询师身上,从而在行动上表现出不满、拒绝、敌对、被动、抵抗,不配合。 反移情 工作者对案主产生一种非现实的感情、态度与反应。这种感情

社会工作概论(王思斌)

第一章社会工作的领域和涵 社会工作的产生和发展 一、西方社会工作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 现代意义的社会工作是一种以科学的方法助人的专业活动,它首先发端于西方社会,资产阶级思想家强调天赋人权,认为所有的人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都有追求幸福和自我发展的权利。 工作革命不但使这些国家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而且也对社会关系、社会结构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第一:整个社会日益划分为两大阶级,即资本家阶级和工人阶级 第二:资本主义经济的告诉发展打破了封建时代的封闭的农村经济,也迫使农业劳动力转化为大工业生产劳动力的出卖力 第三: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及其价值的蔓延冲击着以往的社会关系,它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成赤裸裸的利害关系,利己主义得到充分的扩 第四:社会问题大量的出现(饥饿、贫穷、失业、堕落) 综上述,在资本主义的发展中,这些不期而遇的社会问题,引起了许多思想家政治家、及社会人士的关注,并致力于解决这些问题,以使社会摆脱病态,弱者免于痛苦,社会工作就是众多尝试中的一种。 二、西方社会工作的产生 对于由资本主义的经济繁荣带来的众多复杂的社会问题,在试图消灭资本主义带来的弊端的途径方面,基本上分为改良和革命两种思路。改良主义者认为,可以采用补救和协调的方法,可以通过修改社会政策来调整各阶层之间的利益关系,减少社会问题,其具体措施包括实施社会救济、提倡人道主义和博爱互助等等。总之,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要在资本主义制度围去解决自身的问题。革命主义者(马克思主义)从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社会运行规律出发,论证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已不能容纳生产力的发展,对之进行革命的改造。这不但是对资本主义制度的理论批判,而且是要进行无产阶级革命,打碎旧的人剥削人的制度,建立一种公平的、没有阶级压迫的、每个人都能自由发展的社会。 是在长期的助人活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第一章 学校社会工作概述

学校社会工作 教材:学校社会工作,许莉娅主编,2009年1月第一次印刷,高等教育出版社 教学目的要求: 本课程是社会工作专业的应用课程之一,也是社会工作实务领域之一,对于将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方法和技术应用到现实社会中,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其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学校社会工作的基本理念、基本知识,对学校社会工作有一个概括式的了解,并进一步掌握学校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价值观念、基本技巧和方法;具有对学校当中社会问题进行分析、理解、解决和处理的能力,通过社会实践去具体和深入地理解和掌握学校社会工作的技巧和方法。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根据本课程的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主要有多媒体教学、研讨式教学、案例分析教学法。课堂讨论:就社会热点话题,联系本专业知识进行讨论;观看专业视频后,提交观后感(联系专业知识) 主要参考书(名称、编著者、出版时间、出版社): 1.王思斌.社会工作导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2.王思斌.学校社会工作.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3.范明林、张洁.学校社会工作.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5年. 4. 林胜义.学校社会工作.台湾:巨流图书公司.1994. 第一章学校社会工作概述 主要内容: 第一节学校社会工作的概念 第二节学校社会工作的价值观、目标及功能 第三节学校社会工作的历史发展 基本要求:了解学校社会工作的定义和特征、基本性质;理解学校社会工作的基本类型、对象和实施作用的基本领域;理解学校社会工作与青少年辅导的关系。 重点:学校社会工作的含义和对象 难点:学校社会工作与青少年辅导的关系。 第一节学校社会工作基本概念

山东大学网络教育568—社会工作概论期末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年级________;层次________;专业________;姓名________ 新增社会工作概论a-2 一、单选题 1.某服务对象向社会工作者抱怨道:“我的班主任老师经常挑我的刺儿,故意问我最难的问题,让我在班上丢脸,我真受不了!”下列社会工作者的回应中,运用“同理”技巧的是(C)。 A.“老师为什么这样对你呢?” B.“振作起来。我相信你能处理得很好!” C.“你生老师的气,因为他让你在班上很没面子。” D.“你可能想多了,老师对每个学生都是一样的。” 2.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美国学者罗斯曼提出的社区工作三大模式:(D) A.地区发展模式 B.社会计划模式 C.社会行动模式 D.互动模式 3.在社会工作发展历史上,对慈善事业发展影响最大的是(C)。 A.《地方政府社会服务法》 B.《社会保障法案》 C.《伊丽莎白济贫法》 D.《新救济法》 4.对机构投入的人力、时间、经历和财力的评估,指的是哪种类型的评估。(B) A.过程评估 B.投入评估 C.方案评估 D.结果评估 5.社会工作者小马所在机构长期在某村庄开展社会工作服务,协助村民发展有机农业,受到村民欢迎。某电视台想采访小马并报道该服务,小马向机构负责人汇报并经同意后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小马的做法体现了社会工作者对(D)的伦理责任。 A.同事 B.专业 C.社会 D.机构 6.小组工作是社会工作的工作方法之一,与个案工作和社区工作方法相比,小组工作功能和效果上的特点是(B)。 A.帮助服务对象运用自身及其周围的资源,改善个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 B.帮助服务对象利用与其他服务对象之间的关系和动力,解决个人社会心理功能性方面的问题 C.通过组织服务对象参与机构决策的过程,培养服务对象利己利人的精神,共同解决问题 D.通过组织服务对象参与集体活动的过程,提高他们的能力和意识,共同改善生活质量 7.以下哪种情况需要个案工作的介入(B) A.小明的班级出现不团结的情况 B.小明最近因高考压力大出现焦虑的情绪 C. 小明所在的社区因卫生情况与物业发展争执 D.小明出现抑郁症的表现 复习资料,自我完善,仅供参考,考完上交!

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第2版)课后习题(第一章 社会工作的领域与内涵)【圣才出品】

第一章社会工作的领域与内涵 1.试述西方社会工作产生的背景。 答:西方社会工作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资产阶级革命及人道主义的张扬 以文艺复兴为先导的资产阶级思想革命主张恢复古代世俗的思想文化,主张以人为中心,一切为了人的利益。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进一步张扬了人道主义,把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博爱写到了自己的旗帜上。资产阶级思想家强调天赋人权,认为所有的人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都有追求幸福和自我发展的权力。而资产阶级人道主义作为西方社会的一种意识形态与宗教伦理一起为后来兴起的慈善活动和广泛的助人活动奠定了思想基础。 (2)工业革命及其引发的社会问题 18世纪60年代,英国首先完成了工业革命。接着到19世纪30年代,西欧主要国家法国、德国也相继完成了产业革命。工业革命不但使这些国家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而且也对社会关系、社会结构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表现在: ①整个社会日益被划分为两大阶级,即资本家阶级和工人阶级。阶级的两极分化也是财富和贫困、特权和无权向两极的积累,两个阶级日益尖锐地对立起来。 ②资本主义经济的高速发展打破了封建时代的封闭的农村经济,也迫使农业劳动力转化为大工业生产劳动力的出卖者。他们走出农村、进入城市,大规模的社会流动破坏了农村的社会结构和家庭结构。 ③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及其价值的蔓延冲击着以往的社会关系,它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为赤裸裸的利害关系,利己主义得到充分扩张。 ④社会问题大量出现。在资本主义的发展中,自由竞争使得竞争中的失败者沦为贫困、

无助的一群,贫穷、饥饿、失业、堕落充斥着社会。这些不期而遇的社会问题引起了许多思想家、政治家及社会人士的关注,并致力于解决这些问题,以使社会摆脱病态,弱者免于痛苦。社会工作就是众多尝试中的一种。 2.试述社会工作的领域。 答:社会工作的领域是广泛的,就它的主要方面做初步分类主要有: (1)按服务对象的生理和社会特征分类 按此标准,社会工作可分为儿童社会工作、少年社会工作、青年社会工作、老年社会工作。除了上述类别外,按生理特征,还可分为妇女社会工作、残疾人社会工作等。 (2)按服务对象遇到的困难分类 服务对象所遇到的困难大致可以分为如下几个方面: ①日常生活方面的问题 这方面的问题包括因身体不适或身患疾病而难以自理,因心理发育不健全或受挫折而形成的自我封闭和心理失调,因婚姻变故或家庭成员冲突而造成的家庭关系不睦,儿童无人抚养、老人无人赡养或在抚养、赡养方面出现问题,因住房紧张影响正常生活等。日常生活给人们特别深刻的影响,为有困难者解决日常生活方面的问题是社会工作的重要任务。 ②就业方面的问题 这方面的问题包括:失业问题,就业中的性别歧视,工伤、劳资关系不协调,职工合法利益未能有效保护,退休金不足或退休后的福利、医疗缺乏保障,工作压力过重造成的精神健康问题等。 ③个人行为方面的问题 这方面的问题包括:自我封闭、孤独与偏执,吸毒、酗酒、赌博和犯罪等。

社会工作概论选择题汇总-附答案.

社会工作概论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德国汉堡制创于( ) A.1788年 B.1852年 C.1869年 D.1884年 2.1884年在英国伦敦创设的汤恩比馆是_________的开始。( ) A.慈善组织会社 B.睦邻组织运动 C.爱尔伯福制 D.社会保障制度 3.1982年世界老龄大会把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_________当作老龄社会的标准。( ) A.5% B.7% C.8% D.10% 4.以下对社会工作与社会学之间的区别描述错误的是 ( ) A.社会学的研究领域比社会工作广 B.社会学的任务解释社会,社会工作的任务解决社会问题 C.社会工作的知识领域超越社会学的学科范围 D.社会工作的产生早于社会学 5.团体发展的四阶段模型是由_________提出。( ) A.西伦与迪克曼 B.加兰 C.克洛德尼 D.特雷克 6.社会工作者在整个工作过程中都要贯彻案主的_________原则。( ) A.自决 B.服从 C.主动 D.被动

7.以下属于社会工作间接工作方法的是 ( ) A.社会行政工作 B.社会团体工作 C.社会个案工作 D.社区社会工作 8.下列陈述与社会个案工作的特点不一致的是 ( ) A.采用直接的面对面的交流 B.是一对一的工作方法 C.协助案主完善人格和自我 D.调整和改善社会关系 9.社会工作的_________之一是:社会工作者承认每一个工作对象都有潜在的发挥自己的优势、实现自己的价值的能力。( ) A.特征 B.职能 C.价值前提 D.使命 10.下列_________不属于托马斯关于行为修正派的三大基本类别的内容。 ( ) A.社会行动 B.反应制约 C.社会学习 D.操作制约 11.社会个案工作的功能派以_________为理论基础。 ( ) A.行为科学 B.激励理论 C.学习理论 D.自我心理学 12.以下不属于社会团体工作原则的是 ( )

社会工作概论(王思斌)

第一章社会工作的领域和内涵 社会工作的产生和发展 一、西方社会工作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 现代意义的社会工作是一种以科学的方法助人的专业活动,它首先发端于西方社会,资产阶级思想家强调天赋人权,认为所有的人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都有追求幸福和自我发展的权利。 工作革命不但使这些国家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而且也对社会关系、社会结构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第一:整个社会日益划分为两大阶级,即资本家阶级和工人阶级 第二:资本主义经济的告诉发展打破了封建时代的封闭的农村经济,也迫使农业劳动力转化为大工业生产劳动力的出卖力 第三: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及其价值的蔓延冲击着以往的社会关系,它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成赤裸裸的利害关系,利己主义得到充分的扩张第四:社会问题大量的出现(饥饿、贫穷、失业、堕落) 综上述,在资本主义的发展中,这些不期而遇的社会问题,引起了许多思想家政治家、及社会人士的关注,并致力于解决这些问题,以使社会摆脱病态,弱者免于痛苦,社会工作就是众多尝试中的一种。 二、西方社会工作的产生 对于由资本主义的经济繁荣带来的众多复杂的社会问题,在试图消灭资本主义带来的弊端的途径方面,基本上分为改良和革命两种思路。改良主义者认为,可以采用补救和协调的方法,可以通过修改社会政策来调整各阶层之间的利益关系,减少社会问题,其具体措施包括实施社会救济、提倡人道主义和博爱互助等等。总之,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要在资本主义制度范围内去解决自身的问题。革命主义者(马克思主义)从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社会运行规律出发,论证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已不能容纳生产力的发展,对之进行革命的改造。这不但是对资本主义制度的理论批判,而且是要进行无产阶级革命,打碎旧的人剥削人的制度,建立一种公平的、没有阶级压迫的、每个人都能自由发展的社会。 西方社会工作形成于19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受社会思潮的强烈影响,它是在长期的助人活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2019春社会工作概论期末复习

2012春社会工作概论期末复习 第一章——第二章 单选题 1、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核心是( D )。 A、为人民服务 B、慈善和爱心 C、科学知识 D、利他主义 2、社会工作的最终目的是( C )。 A、尊重案主 B、引导案主 C、助人自助 D、为案主提供服务 3、下列对专业意义上的社会工作的含义理解正确的是(D )。 A、把社会工作视为一种个人慈善事业 B、社会工作是社会中的中上层成员出于人道主义或宗教信仰的驱使,对社会上贫苦及不幸者的施舍 C、社会工作是对被救助者物质上的扶助 D、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的服务活动 4、关于社会工作助人过程的不对称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 A、表现为互动效果上的不对称 B、社会工作者的助人过程是双方面的 C、合作的促成力量不对称 D、助人过程是社会工作者同受助者相互配合的过程 5、关于社会工作的直接功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 A、预防 B、促进个人的发展 C、推进社会公平 D、治疗 6、在中国,接受他人的帮助是很有讲究的。一般来说,人们总是先接受“自家人”的帮助,实在行不通了才会选择接受“外人”的帮助。接受“外人”的帮助对讲“面子”的中国人来说可不是一件小事,因为这会欠下很大一笔人情债。由此,在开始与案主接触阶段,下列社会工作者要注意的问题中哪个是错误的?( D ) A、建立信任 B、扮演的社会角色 C、平等的地位 D、协助案主运用其自身的内部资源 7、社会工作者的工作对象是形形色色的人,他们有着不同的成长经历,不同的个性和不同的背景,他们有着各种各样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他们身上可能有很多缺点,有适应和不适应的品质,有建设性和非建设性的态度和行为,但不管怎样,他有权成为他自己,他有权这样去想这样去做。这意味着( A )。 A、社会工作者应接纳案主 B、社会工作者有责任和义务对案主的信息进行保密 C、社会工作者应该赞同案主所做的每一件事 D、社会工作者应该帮助案主做他(她)想做的一切事情 8、社会工作的精髓在于消除案主的悲观、自暴自弃等颓废心理和行为,引导他们认清自身的长处和弱点;给案主以希望、信心和决心,充分调动案主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

社会工作概论完整版

社会工作概论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1、复习资料答案由班委整理上传,仅供参考, 2、请学生打印模拟试题考试后作为作 业上交 社会工作概论模拟题1 一、名词解释 社会工作——是一种介入手段;其最直接目标是助人自助,终极目标是社会的和谐稳定;是一门专业:个案、团体、小组——三大方法;是一门职业;其四大要素是:社会工作者、受助人、价值观、助人活动。 社区工作——广义:在社区内开展的以提高社区福利、促进社区和社会协调发展的社会服务或社会管理。狭义:以整个社区和社区居民为案主,提供助人的、利他服务的一种专业手法。 怀旧——简而言之,怀旧就是缅怀过去。旧物、故人、老家和逝去的岁月都是怀旧最通用的题材。 二、简答题 1、改革后我国社会工作迅速发展的原因是什么?——80年代初,随着社会学的恢复和民政工作的发展,建立和发展有我国特色的社会工作制度的任务就提上议事日程。社会变迁对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的促进;经济体制改革和行政体制改革对社会工作专业的促进作用。 2、民政部门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是什么?——(1)社会福利服务,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含县以上政府部门兴办的社会福利院、儿童福利院、精神病院和由社区创办的敬老院等社会福利事业,二是由政府和社会为安置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就业而开办的社会福利企业,三是以服务设施和服务项目来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城市社区服务。 (2)救灾救济。一是救灾,民政部门主要是在灾害发生时抢救生命财产,在灾后向灾民提供必要的救济和扶持、组织生产自救和以工代赈以及倡导群众中的互助互济。二是五保工作,是指由农村集体负担保证无法定抚(赡)养人、无劳动能力、无可靠生活来源的老年人、残疾人和孤儿基本生活需求和社会援助,对他们“保吃、保穿、保住、保医、保荐(保教)”。三是扶贫,是指对农村中有一定的生产经营能力的贫困户,由民政部门予以资金扶持、政策和思想扶持、科技和信息扶持以及相应的配套制度等。四是社会救济,包括给城镇中的“三无”人员、部分农村五保对象、符合救济条件的退职职工和城乡困难户的临时救济等。 (3)优抚安置,民政部门职责范围内的优抚工作包括国家抚恤、政府补助、群众优待、退伍军人接收安置、军队离退休人员接受安置及优抚事业单位管理等。

李迎生《社会工作概论》(第2版)课后习题(第四章 社会工作理论)【圣才出品】

第四章社会工作理论 1.谈谈你对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功能与重要性的认识。 答:理论是由一系列逻辑上相互联系的概念和判断组成的知识体系,是对经验知识的抽象概括和总结。 (1)理论具有描述、解释、预测一定事物或现象的存在、变化并提示解决问题的方法等多方面的功能。 ①描述。理论能对事物或现象的状态及其变化发展做出比较科学的描述,帮助人们了解一定事物或现象。社会工作涉及个人、群体、社会各个类别和不同层次的问题,社会工作者在实际介入之前,对各类问题的状态应当有比较清楚的了解。 ②解释。理论能解释事物或现象产生的原因。事物或现象间存在着多种多样复杂的关系,其中因果关系是最重要的一种关系。在社会工作中,了解问题的成因,是制定适宜的服务方案的前提性条件。 ③预测。根据理论所揭示的事物或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我们便能通过调查所掌握的事实,对特定事物或现象的未来作出比较准确的预测。在社会工作中,它能帮助工作者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同时,它也能使社会工作者在做出某种介入时,便于对其效果作出一定的预测。 ④提示方法。不少实用型理论是对实际工作经验的总结,其有效性、合理性是被前人无数次的经验证明了的。这类理论在社会工作实务领域有很多,它提示乃至提供解决同类问题的方法、程序及技巧,从而使社会工作者在面对实际问题时,成竹在胸,沉着应对。 (2)理论对社会工作的重要性 ①是否有“一个理论体系”,是衡量一个专业能否成立且获得社会承认的重要标志。

有了一套系统化的理论体系,进而对社会现象做出有说服力且符合逻辑的解释,一门专业才能赢得社会的认可。同时,也正是由于理论体系发展的系统化、复杂化,掌握这种理论体系所需要经过的教育和训练就会很长、很困难;而一旦掌握了这种理论,一个人也就可能成为一个专业的权威。 ②社会工作理论对社会工作从业人员解决案主问题能力的培养产生着重要影响。 社会工作是解决社会问题的。社会工作专业训练的目的,就是要使学生毕业后能胜任社会工作的职责。社会问题非常复杂,社会工作者所从事的服务范围广、种类多,社会工作对象的特点及问题各不相同,且不断变化,在有限的训练中还不能教会学生应对众多的问题。而要解决上述矛盾,就要使学生通过系统的社会工作理论训练,掌握应对各种社会问题的方法。 2.试述皮拉利斯关于社会工作理论结构模型的基本内容。 答:和多数学者对社会工作理论的二分法不同,皮拉利斯则提出社会工作理论的“三分模型”,即从抽象到具体将社会工作理论划分为既相互区别又密切联系的三个组成部分:宏观理论、中观理论和实践理论。 (1)社会工作的宏观理论 这一层次的理论涉及对人与社会的本质、人的行为与社会运行机制的综合性说明,其抽象程度较高,如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福利理论、结构功能主义的社会福利理论、福利经济学等就属于这个层次。 (2)社会工作的中观理论 它属于宏观理论与实践理论的中间层次,又可分为解释性理论与介入模式理论两个部分。其中解释性理论是对人的行为与社会过程某一方面作出具体解释,如解释社会问题的标

社会工作实务

第一章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 第一节接案 一、接案的步骤及核心技巧 1、接案前的准备 (1)什么是接案.(2)了解服务对象的来源,类型。(3)做好面谈的准备并拟定面谈提纲. 2、面谈 主要掌握面谈的主要任务: (1)界定服务对象的问题(2)澄清角色期望和义务。(3)激励并促进服务对象进入角色。 (4)促进和诱导服务对象态度和行为的改变。(5)达成初步协议。(6)决定工程进程. 面谈的技巧:1主动介绍自己2。沟通3。倾听 3、收集服务对象的资料 (1)收集资料的内容和范围 A:个人资料B:身体健康C:服务对象的特点与能力D:服务对象所处的社会环境 (2)收集资料的方法和途径 A:询问B:咨询C:观察D:利用已有资料E:问卷调查 4、做接案会谈记录 二、接案应注意的事项 (1)决定是否需要紧急介入。(2)权衡是否有能力处理问题。(3)决定解决问题的先后次序。 (4)保证服务对象所要求的服务符合机构的工作范围 第二节预估 一、预估的目的、任务. 目的:在于达到对服务对象、服务对象的问题以及他们所处环境的了解,并对之形

成概念化的认识,从而建构一个计划去解决或消除问题。 任务: 1.识别服务对象问题的客观因素。2。识别服务对象问题的主观因素。3.识别服务对象问题的成因及使问题延续的因素. 4.识别服务对象及环境的积极因素.5。决定提供服务的方式和内容。 二、预估的基本步骤: 1.探究服务对象的情况、问题与需要。 2。分析服务对象的资料并做出预估摘要。 A:对服务对象的问题与需要作出解释.B:列出解决问题的目标及先后次序。C:决定介入的策略。 第三节计划 一、服务计划的构成 1.目的及目标.2.关注的问题与对象。3。介入的方法和介入行动。 二、制订服务计划的原则 1.要有服务对象的参与。2。要尊重服务对象的意愿。3.详细和具体. 4。计划要与工作的总目的、宗旨相符合。 三、制订服务计划的方法 1.设定目的和目标 目标设定包括: A:确定服务对象的需要和问题。B:向服务对象解释设定目标的目的. C:共同选择适当的目标。D:与服务对象讨论目标的可行性和可的利弊。E:确定目标并决定目标的先后次序. 2.构建行动计划: A:选择进入系统。

社会工作概论综合练习参考答案

《社会工作概论》综合练习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5: B B C C B 6-10: D D C A B 11-15:C C A B A 二、多选题 1、ABC 2、ABCDE 3、ABDE 4、ABC 5、BCE 6、ABDE 7、BD 8、ABCD 9、CDE 三、判断题 1-5:√×√√× 6-10:××√×√ 11-15:××√×× 四、简答题 1、什么是社会工作?社会工作的特点是什么? 参考答案:专业社会工作的含义:(1)专业意义上的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的助人服务活动。它包括以下三层涵义:第一,社会工作作为一种助人专业必须有一定的价值观作指导;第二,科学知识在助人活动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第三,助人活动必须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运用科学的方法。 社会工作的特点包括:(1)助人自助;(2)尊重人、相信人、以平等的态度对待人;(3)总是运用社会环境资源。 2、简述社区工作的基本方法。 参考答案:作为一种专业的社会工作方法之一,社区工作在其实施的过程中也有专门的方法:(1).社区组织。(2).社区发展。(3).社区服务 社区服务也是我国目前社区工作的主要形式之一。其中,社区组织和社区发展时达到社区工作基本目标的基本手段和方法。 3、影响老年社会工作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参考答案:(1)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是促进或限制社会工作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之一。 (2)社会政策。社会政策是国家实行社会行政管理、推行社会福利和社会服务的基本手段。是社会工作行政的活动依据。 (3)文化因素。由文化观念所带来的老人赡养方式、居住方式、人际交往方式的差异,直接导致了不同文化背景下老年社会工作的区别。

社会工作概论1-3章教案

第一章社会工作的领域与内涵 第一节社会工作的缘起与发展 一、西方社会工作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 (一)思想背景 1.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助人思想,基督教的博爱思想等,是西方社会工作产生的最早的思想来源之一。 2.起源于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的人道主义是一种把人的权力、价值和尊严放在首位来考虑的价值观念,它承认人的一切权力与生俱来,包括人的生存权、发展权等,人道主义强调人的尊严、重视人的价值和平等权力,对社会工作的出现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3.社会福利观念从“个人责任观”向“社会责任观”的转变,对社会工作的发展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二)时代背景 工业化、市场经济等在欧美的推进,导致了社会经济结构的巨大变化,出现了各种社会问题,这是社会工作产生的基本的时代背景。 1.工业革命导致的社会转型加速了传统社会福利模式的解体。 2.工业化、市场经济导致了社会收入分配愈益两极分化,激烈的竞争使中小企业破产,使工人、农民变成赤贫者,激起了尖锐的社会矛盾。 3.工业革命、市场经济改变了人们传统的社会关系,将以初级关系(血缘、地缘关系等)为主的社会变成了以次级关系(业缘关系)为主的社会。 二、西方社会工作的产生(实践)▲ (一)产生:西方的社会工作形成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 (二)形成: 1.1601年,英国伊丽莎白女王颁布“济贫法”(PoorLaw)。 这部济贫法是英国第一部成文的济贫立法。这部法案的颁布一方面推动了英国社会福利的制度化进程,另一方面则直接推动了社会工作专业的前身——志愿助人活动的发展。

内容:(1)规定每一个教区每周应向地主征收济贫税,明确了政府在救济贫民问题上的责任。 (2)规定贫民救济应由地方教区举办,每一个教区设立监察员若干人,中央政府亦设置监察人员。首创国家设立机构、建立制度进行救济的先例。 (3)规定凡有工作能力的贫民,必须参加工作,以工作换取救济。 (4)禁止无家可归者及无业游民行乞游荡,设济贫所收容济贫,强迫其在济贫所里工作。 (5)规定人民有救济其家人和亲属的义务,教区即公共救济机构仅在贫民不能从其家人或亲戚那里获得救济时,方给予救助。 (6)济贫法将贫民分成三类:①体力健全的贫民,须强迫入“感化所”或“习艺所”工作;②不能工作的贫民,包括病患者、老人、残病者、精神病患者及须抚育小子女的母亲,令其进入“救济院”或施以“院外救济”;③失去依靠的儿童,包括孤儿、弃儿或父母无力抚养的儿童,设法领养或寄养。 意义: 首先,政府负起了社会救助的责任,并直接参与了社会救助活动的组织工作。 其次,伊丽莎白《济贫法》从立法的角度确立了助人自助的观念,这既是一个救助的原则,又是一个救助理念。 第三,对于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来说,伊丽莎白《救济法》最重要的作用还在于它确定由专门人员从事济贫救助活动(职业化)。 第四,伊丽莎白《济贫法》所实施的院外救济也是社会工作提供服务的一种基本形式。 第五,该法尝试用个性化的方式解决问题,为今天个案工作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德国的汉堡制与爱尔伯福制 (1)汉堡制 1788年在汉堡市实行的一种比较有特色的救济制度,史称汉堡制。对后来各国救济制度与方法影响较大。规定在该市设立中央办事处,综理全市救济业务。全市按救济需要设立若干区,每区设监察员一人,赈济员若干人。实施救济的原则是助人自助。其工作的内容或方式包括:①为失业者介绍工作;②将贫苦儿童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社会工作概论》判断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246)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社会工作概论》判断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246) 盗传必究 判断题 1.社会工作与一定领域内社会问题的出现是直接相关的。( √ ) 2.妇女社会工作的目标是提升妇女的社会地位。( × ) 3.社会工作的最终目的是让案主能够依赖自己解决问题,而不是一味依赖别人帮助。( √ ) 4.医务社会工作由综合关注疾病的预防、治疗等转变为单纯的疾病治疗。( × ) 5.帕森斯认为家庭是执行社会化的主要机构。( √ ) 6.现代社会工作与传统社会服务的一个重要区分点是社会化。( × ) 7.社会工作者只要具备爱心和耐心即可做好本职业。( × ) 8.我国社会服务机构都可以称为社会工作机构,其中的社会服务人员就是社会作者。( × ) 9.西方国家早期的慈善事业主要是由教会推动的。( √ ) 10.在助人的过程中,工作者不能越俎代庖或操纵案主。( √ ) 11.中国古代的仓储制度属于专业意义上的社会工作。( × ) 12.危机调试法大部分在行为修正模式下实施。( × ) 13.社区矫治只适合青少年犯罪以及无受害者的罪犯。( × ) 14.康复是残疾人社会工作的核心内容。( √ ) 15.医务社会工作由综合关注疾病的预防、治疗等转变为单纯的疾病治疗。( × ) 16.社会工作理论进入20世纪40年代以后,其走向逐渐多元化。( √ ) 17.机构为本的实习模式中,学院也需要有专门老师参与。( √ ) 18.在助人的过程中,工作者要注意不要养成案主的依赖心理,同时切忌家长作风,越俎代庖或操纵案主。( √ ) 19.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认为人的一生其实是解决问题的过程。( × ) 20.社会工作行政主要是一种把社会福利、社会保障政策转变为各种社会服务活动的程序。( √ ) 21.社会工作和社会保障一样针对的是个人和家庭问题。( × ) 22.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范围随着各国社会发展水平和社会工作专业发展水平的变化而变化。( √ ) 23.慈善组织会社促使了社会个案工作的产生,为社区组织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 ) 24.中国古代的社区服务事业及近代的乡村建设运动,都是现代中国社区发展的起源。 ( √ ) 25.所有的社会服务人员都是社会工作者。( × ) 26.现代社会工作与传统社会服务的一个重要区分点是社会化。( × ) 27.系统理论模式采取介入策略改造整个系统,而不是改变案主本身。( × )

社会工作者概述题库大全(附答案)

社会工作概述单选题和多选题精练和答案 单项选择题[答题要求: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代码填在( )中] 1.社会工作的定义告诉我们,社会工作是一种( )。 A.公益活动B.职业活动C.行政活动D.慈善活动E.互助活动2.一个养老机构的社会工作者为住养老人提供的社会工作个案辅导服务属A.普通社会工作B.行政性社会工作C.专业社会工作D.业余社会工作的美女编辑们E.社区社会工作 3.行政性社会工作是指在政府部门和群众团体中,专门从事职工福利、社会救助、思想工作等类型的助人活动,它是( )。 A.非专业化的社会工作B.普通的社会工作C.专业化的社会工作 D.业余的社会工作E.社区社会工作 4.2006 年10 月中央中央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提出要“建立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强调今后在中国内地要着力推进和发展的主要是指( )。 A.普通社会工作B.行政性社会工作C.业余社会工作采集者退散 D.专业社会工作E.非专业化的社会工作 5.社会工作是现代社会应对纷繁复杂的社会问题而形成的职业活动。它的目标除了解除服务对象困难和促进其发展外,还包括( )。 A.管理层面的目标B.行政层面的目标C.个人层面的目标 D.社会层面的目标E.机构层面的目标 6.社会工作坚持“助人自助”的理念,认为人是有( )的,而这一理念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通过向服务对象提供服务和帮助,逐渐达到自己能应对困难、面对生活以至预防新问题出现的状态。 A.尊严B.信心C.潜能D.个性E.需要 7.社会工作相信社会问题的产生有个体方面的原因,更重要的是( )方面的原因。 A.心理B.生理C.认知D.精神E.社会 8.社会工作所发挥的作用被称为功能,社会工作的功能主要包括对服务对象的功能和对( )的功能两个方面。 A.个人B.家庭C.社区D.社会E.组织 9.社会工作对服务对象的功能,就是通过为服务对象提供帮助,可以达到促进其正常生活、促进人与( )的相互适应。 A.社会B.心理C.经验D.生理E.能力 10.在西方社会工作专业化发展过程中,第一个被总结并被社会工作者普遍接受的社会工作直接服务方法是( )。 A.小组工作采集者退散B.个案工作C.社区工作D.社会行政 E.社会工作研究 11.社区工作作为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被接受是在20 世纪的( )。 A.20 年代B.30 年代C.40 年代D.60 年代E.70 年代12.社会工作成为一个比较成熟的专业,是从20 世纪( )开始的。 A.20 年代B.30 年代C.40 年代D.60 年代E.70 年代 13.20 世纪初至二三十年代,中国内地的一些大学开始从事社会服务教学并从事服务实践活动,现代意义上的社会工作开始出现。( )年燕京大学建立社会学与社会服务系可视为我国

《社会工作概论》练习题库参考答案

华中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社会工作概论》练习题库 一、单选题答案 1.B 2.C 3.A 4.C 5.C 6.D 7.B 8.B 9.A 10.A 11.B 12.A 13.A 14.A 15.D 16.B 17.D 18.D 19.D 20.B 21.D 22.A 23.D 24.B 25.B 二、多项选择题答案 1.ABD 2.ABCE 3.ABCDE 4.ABC 5.ABD 6.ABCD 7.ABD 8.ABCDE 9.ACDE 10.BCD 11.ACD 12.ACDE 13.BCD 14.ABCD 15.ABCD 16.ABCDE 17.ABE 18.ABCD 19.ABCD 20.ABCDE 21.ACDE 22.ABDE 23.ABD 24.ABCD 25.ABC 三、判断题答案 1.对 2.错 3.错 4.对 5.对 6.错 7.错 8.错 9.错10.错 11.错 12.错 13. 对 14.错 15.对 16.错 17. 对18.错 19.对 20.对 21.错 22.对 23.对 24.对 25.错26.错 27.对 28.对 29.错 30.错 31.对 32.错 33. 错 34.错 35.对 36.对 37.对 38.对 39.对 40.对 四、名词解释答案 1.社会工作 社会工作: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的助人服务活动。 2.社会工作者 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者是遵循社会工作的价值标准,以社会工作专业理论为指导,运用专业的方法从事职业性社会服务的人员。 3. 弱势群体 弱势群体:弱势群体是指在社会中处于较差的社会地位和缺乏获取社会资源的机会,依靠自身力量或能力无法保持个人及其家庭成员最基本的生活水准,需要国家和社会给予支持和帮助的群体。 4.社会工作伦理 社会工作伦理:就是指社会工作人员在社会工作过程中自身所应具有的伦理价值以及在处理与案主、同事、服务机构以及社会之间的关系的过程中所应遵守

最新整理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复习提纲资料讲解

第一章社会工作的领域与内涵(重点) 1、西方社会工作产生(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社会历史背景:⑴资产阶级革命及人道主义的张扬⑵工业革命及其引发的社会问题①整个社会日益被划分为两大阶级,即资本家阶级和工人阶级②资本主义经济的高度发展打破了封建时代的封闭的农村经济,也迫使农业劳动力转化为大工业生产劳动力的出卖者③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及其价值的蔓延冲击着以往的社会关系,它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为赤裸裸的利害关系,利己主义得到充分扩张④社会问题大量出现P3- 2、社会工作领域的涵义:也称社会工作范围,是指社会工作在社会生活中实施并起作用的范围。P8 3、社会工作领域随着社会进步而扩大:⑴社会进步是人类的永恒追求⑵人类对自己生活质量的关注扩大着社会工作领域P9 4、社会工作的领域:⑴按服务对象的生理和社会特征分类①按服务对象分为:儿童社会工作、少年社会工作、青年社会工作、老年社会工作②按服务对象的生理特征分为:妇女社会工作、残疾人社会工作等⑵按服务对象遇到的困难分类①日常生活方面的问题②就业方面的问题③个人行为方面的问题⑶以社会工作的特点分类:分为救助、帮助和发展三种类型P10 5、社会工作内涵:是根据一定的价值观念帮助有困难的人走出困境的活动P11联合国1960年出版《国家社会服务方案的发展》P12 6、社会工作定义: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的助人服务活动。P12 7、社会工作的要素:⑴社会工作者:是服务和帮助的提供者,是社会工作过程的首要的构成部分⑵受助者:也称服务对象、工作对象,也有人称之为案主⑶社会工作价值观:是社会工作者所持有的助人观念,包括对助人活动的看法、对自己及受助者的看法⑷助人活动:是社会工作的关键,它是助人愿望的传导者,同时也是助人和受助的实现过程。P14 8、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P8(1986年高校建立专业)当前我国社会工作的类型:⑴在社会上占主流地位的普通社会工作⑵社会福利部门所从事的社会工作⑶新出现的专业意义上的社会工作P15 第二章社会工作的功能(重点) 1、社会工作者:是遵循社会工作的价值准则,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从事职业性社会服务的人员。P21 2、助人过程特征:⑴是帮助他人获利的过程⑵是社会工作者同受助者的合作过程⑶是不对称互动①双方在信息占有方面的差异②互动效果上的不对称③合作促成力量的不对称。P22 3、社会工作者担当的角色:服务提供者、支持者、倡导者、管理者、资源获取者、政策影响人P23 4、社会工作的过程模式:是指社会工作者直接提供服务的实务模式,他是对社会工作者提供服务的经验总结。经过环节:接触问题——进一步了解和确认问题——分析和诊断——提供服务——评估服务——终结P29 第三章、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重点) 1、西方社会工作价值的基础:新教理论、人道主义和社会福利观念P44- 2、个案工作者不应该做的事项:⑴说服⑵直接改变当事人的态度和行为或操纵他们⑶做一些为了当事人或针对当事人的事情⑷控制和指导当事人⑸忠告,提供没有恳求的计划⑹为当时人承担责任⑺预先决定结论⑻批准或不批准当事人的行为P50 3、中国社会工作价值体系的建构原材料:⑴西方发达国家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⑵中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