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疲劳性能研究进展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疲劳性能研究进展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疲劳性能研究进展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疲劳性能研究进展

宋磊磊李嘉禄

(天津工业大学复合材料研究所天津市和教育部共建先进纺织复合材料重点实验室天津

300160)

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作为一种新型材料越来越多的应用于众多领域。然而,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疲劳性能对应用具有重要影响。本文根据近年来国内有关复合材料疲劳性能的研究和探索,综述了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疲劳性能的定义、机理以及影响因素,并提出了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疲劳

1 前沿

随着科技的进步,很多工业特别是高新技术工业对材料的要求不断提高。复合材料由于比强度和刚度高、质量轻、耐磨性和耐腐蚀性好等优点,广泛应用于船舶、汽车、基础设施和航空航天等领域,以及文体用品、医疗器械、生物工程、建筑材料、化工机械等方面。

在复合材料构件的使用过程中,由于应力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会逐渐产生构件的损伤以至破坏,其主要破坏形式之一是疲劳损伤。疲劳损伤的产生、扩展与积累会加速材料的老化,造成材料耐环境性能严重下降以及强度与刚度的急剧损失,大大降低其使用寿命,甚至报废。为了使复合材料的应用更加广泛和深入,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在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疲劳性能方面的研究。

2 复合材料疲劳性能及损伤机理

在周期性交变载荷作用下材料发生的破坏行为称为疲劳,它记述了材料经受周期应变或应变时的失效过程。复合材料疲劳主要是指复合材料构件在交变荷载作用下的疲劳损伤机理、疲劳特性(强度、刚度随着时间变化规律及其破坏规律)、寿命预测及疲劳设计。

复合材料是非均质(在大尺度上)和各向异性的,它以整体的方式积累损伤,且失效并不总是由一个宏观裂纹的扩展导致。损伤积累的微观机构机理,包括纤维断裂基体开裂、脱粘、横向层开裂和分层等,这些机理有时独立发生,有时以互相作用的方式发生,而且材料参数和试验条件可能强烈影响其主要优势。多种损伤及其组合,使疲劳损伤扩展往往缺乏规律性,完全不像大多数金属材料那样能观察到明显的单一主裂纹扩展,复合材料不仅初始缺陷/损伤大,而且在疲劳破坏发生之前,疲劳损伤已有了相当大的扩展。

3 影响复合材料疲劳性能的主要因素

3.1 基体材料

Boller研究了基体材料对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疲劳性能的影响,研究证明,不同的基体材料具有完全不同的疲劳性能。一般情况下,疲劳性能最好的是环氧树脂。

很多复合材料的疲劳试验证明,基体和界面是薄弱环节。尽管树脂含量的变化在106次循

环下对疲劳性能强度的影响很小,但在玻璃钢中反应活性较低的树脂会导致较高的低应力疲劳寿命,最佳的树脂体积含量为25%~30%。相反,树脂性能的变化对复合材料疲劳强度的影响并不大,提高基体抗裂纹扩展能力或者改善界面粘结性能都可能改善疲劳性能。

3.2 纤维材料

3.2.1 纤维性能

吴金荣等指出,由于纤维是复合材料中传递载荷和承受载荷的主要单元,因此纤维的强度、弹性模量、断裂应变和环境稳定性等是影响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疲劳特性的决定性因素。

3.2.2 混杂复合材料

赵谦等在对各种混杂比例的碳/玻璃复合材料进行拉伸试验后,指出影响混杂复合材料疲劳性能的因素很多,如组分材料的力学性能、混杂比例、混杂方式、纤维/基体界面强韧性等。而相同比例条件下,混杂方式对强度和破坏延伸率的影响不大,夹芯结构的强度略高于分散结构。

3.2.3 短纤维

短纤维可以显著提高复合材料的韧性,由于疲劳性能部分依赖于强度,部分依赖于抵抗裂纹能力,因此短纤维有利于改善复合材料的疲劳性能。Lavengood和Gulbransen测定了短切硼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失效循环次数,发现在低于失效应力的任一应力下循环,疲劳寿命随纤维的长径比增大而迅速增大,在长径比大约为200时达到稳定。这意味着存在一个临界长径比,当长径比大于临界长径比后,疲劳强度正比于弯曲强度。

3.3 铺层方式

胡静等研究了拉-拉疲劳载荷作用下三种不同铺层的层合板复合材料的疲劳性能。研究指出,0°铺层比例大的正交异性板,破坏时刚度临界值分散性较大,其疲劳寿命分散性也较大。随着应力水平的降低,各种铺层复合材料的分散性变化不尽相同,准各向同性板的疲劳寿命分散性一般不变或稍有增大;而各向异性板疲劳寿命分散随应力水平的降低而有所降低。

随铺层方向外,铺层顺序也影响疲劳寿命。Foye和Baker观察到当[±15/±45]s层合板中铺层顺序改变时,疲劳强度约产生175MPa的差异。Pagano和Pipes通过层间应力分析指出,改变铺层顺序使层合板自由边的层间拉伸应力变为压缩,避免了边缘分层,提高了疲劳寿命。

3.4 纤维含量

材料中纤维的体积含量不仅对其静态力学性能影响很大,对弯曲疲劳性能同样起到决定性作用。在一定范围内,增强纤维组分的体积百分数越高,疲劳寿命也高,疲劳极限增大,裂纹扩展速率下降。一般认为体积百分数在60%~70%左右较好。

3.5 温度

张亚军在自然冷却和风扇冷却条件下进行了两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拉一拉疲劳性能试验。结果表明,自然冷却时,由于加载频率过高而引起试验材料工作部分过热,使其疲劳寿命明显比采用风扇冷却时测试出的值偏低。

3.6 载荷形式

刘宇艳等利用自行建立的疲劳试验系统,以单向聚酯帘线增强橡胶复合材料为对象,研究了循环载荷作用下影响橡胶复合材料疲劳性能的因素。研究指出,应力幅值和加载频率对橡胶复合材料疲劳性能影响较大,平均应力影响较小。

4 结语

复合材料疲劳性能对复合材料的广泛应用影响深远,但由于不同材料不同结构的复合材料疲劳形式都不尽相同,因此,很难使其疲劳性能系统化。尽管近几十年以来,对于多种材料和结构的复合材料疲劳性能的探索取得了较大突破,但是仍需要发展和完善。目前研究复合材料疲劳性能还是有很多问题,需要给以足够的重视,其中有以下几点。

(1)复合材料宏微观损伤结合分析。(2)低频、高载下的弹塑性行为研究。(3)混杂纤维疲劳问题研究。(4)特殊疲劳研究。复合材料结构件的工作状况很过是受环境影响的,这包括高温度,高湿度,介质等等。(5)组建复合材料疲劳性能数据库。(6)建立复合材料疲劳性能多参数模型。

复合材料实习报告总结

复合材料实习报告总结 复合材料实习报告总结 ,隔离膜的铺放顺序,应为抽真空的缘故,我们要住辅助材料的边角不能覆盖至制品上,因为受压会使制品表面有压痕影响之间的工艺性能。一般的是隔离膜在制品的表面,然后是吸胶材料,最后是透气毡,而打真空袋是要明确以不能能漏气也就是要保证真空袋通过腻子胶条和模紧密贴合不漏气,另外一个是要是真空袋抽正空后要与模具和制品紧密贴合不能有褶皱。手糊成型的有点很多,如其一不需要复杂的设备,只需要简单的模具,工具,投资少,成本低。其二生产技术易掌控,人员只需经过短期的培训即可生产。其三复合材料产不受尺寸,形状的限制。其四可以与其他材料同时复合制成一体和对于一些不宜运输的大制品等。缺点就是产品质量不够稳定,生产环境差,气味大,加工时粉尘过多。不能用来制造高性能产品,生产效率低下。这是我感受到的,我对于手糊成型的理解。我们不仅要提高制品的工艺性能,更要减少制品的生产成本和提高工做卫生的环境条件。注重团队合作,时间的分配,设计的和理性的。 而手糊成型完了就接着是热压罐成型工艺过程: 一,模具的准备。模具要用软质材料轻轻搽拭干净,并检查时候漏气。然后在模具上涂布脱模剂。 二裁剪和铺叠。按样板裁好带有离型纸的预浸料,剪切时必须注意纤维方向然后将才好的预浸料揭去离型纸按照规定顺序和方向铺叠,每一层要用橡胶辊等工具将预浸料压实,赶出空气。

三组合和装袋,在模具上将预浸料胚料和各种辅助材料组合并装袋,应检查真空袋周边是否良好。 四热压固化,将真空袋系统组合到热压罐中,接好真空管路,关闭热压罐,然后按确定的工艺要求抽真空、加热、固化。最后就是出罐脱模,固化完成后,冷却到室温后,将真空移除热压罐,去除各种辅助材料后进行修整。 典型的热压罐固化工艺过程五个阶段: 1升温阶段; 2吸胶阶段; 3继续升温阶段 4保温热压阶段; 5冷却阶段。 我们小组遇到问题主要有裁剪时不一,就是尺寸不统一。在进行磨具合拢是不能很好的贴合,模具夹合时有缝隙需要要纤维预浸料填补。我们贴挡胶胶条是要注意把要流胶的位置都挡上。 再次,要深化自己的工作任务。熟悉每一件制品的制作方法,细节。做到烂熟于心。学会面对不同的困难,采用不同的操作技巧。力争让每一件制品都能然自己感到称心如意,更力争增加操作经验,提高产品质量。 最后,端正好自己心态。其心态的调整使我更加明白,不论做任何事,务必竭尽全力。这种精神的有无,可以决定一个人日后事业上的成功或失败,而我们的工作中更是如此。如果一个人领悟了通过全力工作来免除工作中的辛劳的秘诀,那么他就掌握了达到成功的原

橡胶耐疲劳性能影响因素

橡胶耐疲劳性能影响因素 就橡胶材料而言,疲劳寿命是指橡胶材料在重复变形的过程中,当其承受的局部变形应力超过橡胶的延伸率或应力极限时,疲劳过程开始,以至于最后达到破坏。这种疲劳破坏的开始点是由于橡胶表面或内部的不均匀性所造成的。 橡胶材料的破坏主要是由于其内部的缺陷或微裂纹引发的裂纹不断传播和扩展而导致的。按照分子运动论的观点,橡胶材料的动态疲劳破坏归因于材料本身分子链上化学键的断裂,即试样在受到周期应力一应变作用过程中,应力不断地集中于化学键能比较弱的部位而产生微裂纹,继而发展成为裂纹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步扩展开来。裂纹发展是一个随着时间而发展,涉及到橡胶材料的分子链连续断裂的粘弹性非平衡动态变化过程。这一微观发展过程在宏观上的表现是,橡胶材料在动态应力一应变的疲劳过程中,裂纹穿过试样不断扩展,直到断裂以及产生与之所伴随的热效应。 橡胶材料的动态疲劳过程一般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应力剧烈变化,出现橡胶材料在应力作用下变软的现象;第二阶段是应力缓慢变化,橡胶材料表面或内部产生微裂纹,经常称之为破坏核;第三阶段是微裂纹发展成为裂纹并连续不断地扩展开,直到橡胶材料完全出现断裂破坏现象,最后这一阶段是橡胶材料疲劳破坏的最重要的阶段。 使用炭黑填充的天然橡胶硫化胶在一定负荷下多次拉伸变形时,橡胶的物理机械性能在疲劳过程中,拉伸强度先是逐步上升的,经过一个极大值后再开始下降,而撕裂强度、动态弹性模量和力学损耗因子的变化则相反。在疲劳过程中,胶料的拉伸强度几乎保持不变。300%定伸应力的疲劳开始阶段明显增大,然后增大趋于缓慢;扯断伸长率则随疲劳周期的变化而下降,在高应变疲劳条件下,具有拉伸结晶性的橡胶抗疲劳破坏性能较好。未使用补强剂补强的橡胶材料,其破坏形态一般表现为塑性破坏,而使用炭黑或其它活性填料作补强剂的橡胶材料则表现为脆性破坏,且随着各种防老剂的加入,其破坏形态由脆性破坏逐步向准塑性破坏形态转变。 天然橡胶在受到一定频率的应力作用的条件下,由于分子链的内摩擦而生热是其动态疲劳破坏的另外一种因素。当疲劳生热的温度低于120℃时,天然橡胶制品内部将发生化学交联键的结构变化,主要是发生交联键及链段的热裂解反应,首先是多硫交联键减少,而单、双键逐渐增加。总的表现是交联键的密度在增加,宏观的表现为胶料的硬度和定伸应力增加。由于胶料内部发生了以上微观结构的变化,从而进一步造成产品内部的生热继

复合材料的发展和应用

复合材料的发展和应用 复合材料的发展和应用 具有重量轻、强度高、加工成型方便、弹性优良、耐化学腐蚀和耐候 论文格式论文范文毕业论文 全球复合发展概况复合材料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物质以不同方式组合而成的材料,它可以发挥各种材料的优点,克服单一材料的缺陷,扩大材料的应用范围。由于复合材料具有重量轻、强度高、加工成型方便、弹性优良、耐化学腐蚀和耐候性好等特点,已逐步取代木材及金属合金,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电气、、健身器材等领域,在近几年更是得到了飞速发展。另外,纳米技术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开发也成为新的热点。以纳米改性塑料,可使塑料的聚集态及结晶形态发生改变,从而使之具有新的性能,在克服传统材料刚性与韧性难以相容的矛盾的同时,大大提高了材料的综合性能。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增强材料树脂基复合材料采用的增强材料主要有玻璃纤维、碳纤维、芳纶纤维、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等。 1、玻璃纤维目前用于高性能复合材料的玻璃纤维主要有高强度玻璃纤维、石英玻璃纤维和高硅氧玻璃纤维等。由于高强度玻璃纤维性价比较高,因此增长率也比较快,年增长率达到10%以上。高强度玻璃纤维复合材料不仅应用在军用方面,近年来民用产品也有广泛应用,如防弹头盔、防弹服、直升飞机机翼、预警机雷达罩、各种高压压力容器、民用飞机直板、体育用品、各类耐高温制品以及近期报道

的性能优异的轮胎帘子线等。石英玻璃纤维及高硅氧玻璃纤维属于耐高温的玻璃纤维,是比较理想的耐热防火材料,用其增强酚醛树脂可制成各种结构的耐高温、耐烧蚀的复合材料部件,大量应用于火箭、导弹的防热材料。迄今为止,我国已经实用化的高性能树脂基复合材料用的碳纤维、芳纶纤维、高强度玻璃纤维三大增强纤维中,只有高强度玻璃纤维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且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形成了小规模的产业,现阶段年产可达500吨。 2、碳纤维 3、芳纶纤维 20世纪80年代以来,荷兰、日本、前苏联也先后开展了芳纶纤维的研制开发工作。日本及俄罗斯的芳纶纤维已投入市场,年增长速度也达到20%左右。芳纶纤维比强度、比模量较高,因此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的高性能复合材料零部件(如火箭发动机壳体、飞机发动机舱、整流罩、方向舵等)、舰船(如航空母舰、核潜艇、游艇、救生艇等)、汽车(如轮胎帘子线、高压软管、摩擦材料、高压气瓶等)以及耐热运输带、体育运动器材等。 4、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比强度在各种纤维中位居第一,尤其是它的抗化学试剂侵蚀性能和抗老化性能优良。它还具有优良的高频声纳透过性和耐海水腐蚀性,许多国家已用它来制造舰艇的高频声纳导流罩,大大提高了舰艇的探雷、扫雷能力。除在军事领域,在汽车制造、船舶制造、医疗器械、体育运动器材等领域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该纤维一经问世就引起了世界发达国家的极大兴趣和重视。 5、热固性树脂基复合材料热塑性树脂基复合材料热塑性树脂基复合材料是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主要有长纤维增强粒料、连

基于填充橡胶中炭黑分散程度的橡胶疲劳破坏模型

第38卷第6期2011年6月世界橡胶工业World Rubber Industry Vol.38No.6:20 23 Jun.2011 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殎殎 殎 殎 理论研究基于填充橡胶中炭黑分散程度 的橡胶疲劳破坏模型 关兵峰,马国富,魏荣梅,陈兵勇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四院四十二所,湖北襄樊441003) 摘要: 该文研究了炭黑分散程度对橡胶疲劳性能的影响,利用SEM (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了 橡胶疲劳前后炭黑形态的变化。从断裂力学理论角度,提出了一种基于炭黑分散程度对橡胶疲劳寿命影响的橡胶疲劳破坏模型,结合已报道过的实验对此模型的合理性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炭黑分散程度;疲劳;模型 中图分类号:TQ 330.1+ 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232(2011)06-0020-04橡胶制品具有独特的高弹性因而在各种减振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了解橡胶材料的疲劳破坏机理有助于人们设计出疲劳寿命更长的橡 胶材料[1] 。目前, 被人们广泛接受的疲劳机理主要是断裂力学理论及唯象理论 [2] 。尽管出 发点不同,但这二种理论均认为疲劳破坏源于 外加因素的作用,使橡胶内部的微观缺陷或薄弱处逐渐遭到破坏。由于橡胶材料的疲劳寿命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3] ,破坏机理可能大相径 庭,本文从炭黑分散程度对疲劳寿命影响的实验出发,借助SEM (电子显微镜)研究了橡胶疲劳前后微观结构的变化,综合文献中报道的一些实验,提出了一个基于炭黑分散程度对疲劳性能影响的橡胶疲劳破坏模型。 1 实验 1.1 基本配方及试样制备 胶料基本配方:NR , 100;促进剂CZ ,1.5;促进剂M , 1.2;硫磺,2;防老剂D ,2;硬脂酸,2.5;氧化锌,5;N330,50。原材料牌号及产地为天然橡胶,标准胶5# ,云南农垦产品;炭黑,N330,龙星炭黑公司产品;其他配合剂均为市售工业品级。 使用XK160型开炼机按常规步骤制备混炼胶,硫化条件为:160??t 90?20MPa ,试片放 置24h 后进行疲劳寿命测定。 1.2仪器及性能测试 疲劳寿命 使用江都明珠实验机械厂生产 的立式疲劳试验机测定试样的定伸疲劳,测定条件:温度25?;80%定伸;频率, 4Hz 。混炼胶应变扫描采用美国TA 公司生产 的ARES 高级扩展流变仪进行测试,测试条件:温度80?,频率1Hz ,试样厚度为2?0.1mm 。采用日本JSM —6030LV 型SEM ,在试样新 切出的断面表面喷金后进行观察,疲劳后试样切面与拉伸方向平行。 2 疲劳模型的提出 2.1 炭黑分散程度对橡胶疲劳寿命的影响 根据Palmegren 的观点[4] ,填料与橡胶的 混炼工艺可分混入、分散、混合和塑化四个阶 段。通常使用开炼机进行混炼的步骤为:生胶使用小辊距薄通使之包辊后,逐步放大辊距,加入各种配合剂进行混炼。待胶料吃粉完毕后再进行薄通使填料均匀分散。混入阶段可理解为 橡胶在较大辊距下的“吃粉” 过程。因此,可以通过控制薄通次数来获得不同分散程度的样品,制备大批混炼胶至吃粉结束后,将其分为八 份,每份进行X 遍薄通后编号FX ,对不同薄通次数的样品进行应变扫描,结果如图1所示。

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外文文献翻译

毕业设计外文资料翻译 题目POLISHING OF CERAMIC TILES 抛光瓷砖 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 专业复合材料与工程 班级复材0802 学生 学号20080103114 指导教师 二〇一二年三月二十八日

MATERIALS AND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17(3), 401–413 (2002) POLISHING OF CERAMIC TILES C. Y. Wang,* X. Wei, and H. Yuan Institute of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Guangdong University ofTechnology, Guangzhou 510090, P.R. China ABSTRACT Grinding and polishing are important steps in the production of decorative vitreous ceramic tiles. Different combinations of finishing wheels and polishing wheels are tested to optimize their selec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urface glossiness depends not only on the surface quality before machining, but also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eramic tiles as well as the performance of grinding and polishing wheels. The performance of the polishing wheel is the key for a good final surface quality. The surface glossiness after finishing must be above 208 in order to get higher polishing quality because finishing will limit the maximum surface glossiness by polishing. The optimized combination of grinding and polishing wheels for all the steps will achieve shorter machining times and better surface quality. No obvious relationships are found between the hardness of ceramic tiles and surface quality or the wear of grinding wheels; therefore, the hardness of the ceramic tile cannot be used for evaluating its machinability. Key Words: Ceramic tiles; Grinding wheel; Polishing wheel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疲劳性能研究进展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疲劳性能研究进展 宋磊磊李嘉禄 (天津工业大学复合材料研究所天津市和教育部共建先进纺织复合材料重点实验室天津 300160) 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作为一种新型材料越来越多的应用于众多领域。然而,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疲劳性能对应用具有重要影响。本文根据近年来国内有关复合材料疲劳性能的研究和探索,综述了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疲劳性能的定义、机理以及影响因素,并提出了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疲劳 1 前沿 随着科技的进步,很多工业特别是高新技术工业对材料的要求不断提高。复合材料由于比强度和刚度高、质量轻、耐磨性和耐腐蚀性好等优点,广泛应用于船舶、汽车、基础设施和航空航天等领域,以及文体用品、医疗器械、生物工程、建筑材料、化工机械等方面。 在复合材料构件的使用过程中,由于应力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会逐渐产生构件的损伤以至破坏,其主要破坏形式之一是疲劳损伤。疲劳损伤的产生、扩展与积累会加速材料的老化,造成材料耐环境性能严重下降以及强度与刚度的急剧损失,大大降低其使用寿命,甚至报废。为了使复合材料的应用更加广泛和深入,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在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疲劳性能方面的研究。 2 复合材料疲劳性能及损伤机理 在周期性交变载荷作用下材料发生的破坏行为称为疲劳,它记述了材料经受周期应变或应变时的失效过程。复合材料疲劳主要是指复合材料构件在交变荷载作用下的疲劳损伤机理、疲劳特性(强度、刚度随着时间变化规律及其破坏规律)、寿命预测及疲劳设计。 复合材料是非均质(在大尺度上)和各向异性的,它以整体的方式积累损伤,且失效并不总是由一个宏观裂纹的扩展导致。损伤积累的微观机构机理,包括纤维断裂基体开裂、脱粘、横向层开裂和分层等,这些机理有时独立发生,有时以互相作用的方式发生,而且材料参数和试验条件可能强烈影响其主要优势。多种损伤及其组合,使疲劳损伤扩展往往缺乏规律性,完全不像大多数金属材料那样能观察到明显的单一主裂纹扩展,复合材料不仅初始缺陷/损伤大,而且在疲劳破坏发生之前,疲劳损伤已有了相当大的扩展。 3 影响复合材料疲劳性能的主要因素 3.1 基体材料 Boller研究了基体材料对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疲劳性能的影响,研究证明,不同的基体材料具有完全不同的疲劳性能。一般情况下,疲劳性能最好的是环氧树脂。 很多复合材料的疲劳试验证明,基体和界面是薄弱环节。尽管树脂含量的变化在106次循

材料成型毕业论文范文2篇

材料成型毕业论文范文2篇 材料成型毕业论文范文一:金属材料加工中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 摘要:本文以金属材料为例,对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中的加工技术进行细化分析,首先,理论概述了金属材料的选材原则,然后具体分析了铸造成型、挤压与锻模塑性成型、粉末冶金以及机械加工四种加工方法,旨在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有借鉴性的参考资料,进一步提高我国制造业的加工水平与整体质量。 关键词:材料成型;控制工程;金属材料;加工工艺 0引言 对于我国制造业而言,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是其实现长期健康发展的根本保障,不仅如此,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也是我国机械制造业的关键环境,因此,相关企业必须对其给予高度重视。无论是电力机械制造,还是船只等交通工具制造,均离不开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的水平与质量将会直接决定机械制造水平与质量。因此,对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中的金属材料加工技术进行细化分析,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金属材料选材原则 在金属复合材料成型加工过程中,将适量的增强物添加于金属复合材料中,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高材料的强度,优化材料的耐磨性,但与此同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扩大材料二次加工的难度

系数,正因此,不同种类的金属复合材料,拥有不同的加工工艺以及加工方法。例如,连续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构件等金属复合材料便可以通过复合成型;而部分金属复合材料却需要经过多重技术手段,才能成型,这些成型技术的实践,需要相关工作人员长期不断加以科研以及探究,才能正式投入使用,促使金属复合材料成型加工技术水平与质量实现不断发展与完善。由于成型加工过程中,如果技术手段存在细小纰漏,或是个别细节存在问题,均会给金属基复合材料结构造成一定的影响,导致其与实际需求出现差异,最终为实际工程预埋巨大的风险隐患,诱发难以估量的后果。所以,相关工作人员在对金属复合材料进行选材过程中,必须准确把握金属材料的本质以及复合材料可塑性,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其可以顺利成型,并保证使用安全。 2金属材料加工方法 2.1机械加工成型 当前,金属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中,应用最为广泛的金属切割刀具便是金刚石刀具,以金刚石刀具对铝基复合材料进行精加工,与其他金属基复合材料,例如,钻、铣以及车等,均是现代社会中广而易见的。铝基复合材料的金刚石刀具加工形式可以细化为三种:其一,车削形式;其二,铣削形式;其三,钻削形式。其中,钻削即通过镶片麻花钻头对铝基复合材料进行加工,常见的有b4c以及sic颗粒钻削,然后添加适量的外切削液,可以有效强化铝基复合材料。铣削即通过 1.5%-2.0%(w+c)粘结剂,8.0%-8.5%pcd的端面铣刀对铝基复合材料进行加工,常见的有sic 颗粒铣削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然后添加适量的切削液进行冷却。

(完整版)含穿孔损伤复合材料层合板刚度降模型毕业设计论文

中国民航大学 本科生毕业论文 含穿孔损伤复合材料层合板刚度降模型 院系:航空工程学院专业:飞行器动力工程班级:040141 D 姓名:李伟

学号: 指导教师:卢翔二零零八年六月

基于疲劳损伤两段论的复合材料层合板刚度降模型 李伟 摘要:复合材料在静态和动态载荷作用下的损伤是十分复杂的,对损伤的精确建模是关系到复合材料力学行为描述的关键问题。精确的模型能更深刻地认识复合材料的损伤机理。本文从实际工程背景出发,利用疲劳累积损伤模型,结合疲劳损伤两段理论,对复合材料层合板的寿命问题开展了较为系统深入的研究。主要内容包括: (1)在刚度降模型的基础上,根据疲劳损伤的两阶段理论,将复合材料的疲劳损伤划分为两个阶段。并且用两种不同的函数分段描述疲劳损伤的过程,建立了疲劳损伤演化两阶段模型。通过查阅相应的试验数据,运用多元函数的最小二乘法,得到了模型中的各个拟合参数。最后以75%的强度极限应力水平为例,对模型进行了验证。 (2)在无孔层合板疲劳累积损伤模型的基础上,运用“点应力准则”概念,提出了带圆孔复合材料层合板的疲劳累积损伤模型,定义了应力修正因子。通过查阅相关的试验数据,获得了特征点应力修正因子,并建立了该带孔板疲劳累积损伤模型。用该模型对孔径为5mm层合板的S-N(应力-寿命,S-N)曲线进行了疲劳寿命预测与验证。 关键词:复合材料刚度降疲劳损伤寿命预测S-N曲线

Stiffness reduction analysis for composite laminates with circular of laminated composite. In this paper, starting from a practical engineering background, using the fatigue accumulation damage theory, together with the two-stage theory for fatigue damage, a in-depth study for the fatigue life ofcomposite laminates are carried on. The research work in this paper is included following: 1、On the basis of the stiffness reduction model, According to the two-stage fatigue damage theory, a damage process is divided into two stage。In order to express the fatigue damage accurately, the two-stage model for fatigue accumulation damage is presented. Through accessing to the corresponding test data, using of the least squares method for multi-function, the parameters in the model are finally got. In the end, the fatigue tests of the composite materials under 75% ultimate strength are investigated experimentally. Based on the stiffness reduction model of imperforate composite laminates, using the concept of “characteristic dimension”stress, a fatigue model is presented for the fatigue of notched laminates, and the concept of the

复合材料研究及其应用

郑州华信学院毕业论文 课题名称:复合材料研究及其应用 系部:机电工程学院 班级:09机电班 姓名: 指导老师: 时间:2012年3月28日

复合材料研究及其应用 摘要 复合材料是指除机械性能以外而提供其他物理性能的复合材料。如:导电、超导、半导、磁性、压电、阻尼、吸波、透波、磨擦、屏蔽、阻燃、防热、吸声、隔热等凸显某一功能。统称为功能复合材料。功能复合材料主要由功能体和增强体及基体组成。功能体可由一种或以上功能材料组成。多元功能体的复合材料、可以具有多种功能。同时,还有可能由于复合效应而产生新的功能。多功能复合材料是功能复合材料的发展方向。 一、全球复合材料发展概况 复合材料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物质以不同方式组合而成的材料,它可以发挥各种材料的优点,克服单一材料的缺陷,扩大材料的应用范围。由于复合材料具有重量轻、强度高、加工成型方便、弹性优良、耐化学腐蚀和耐候性好等特点,已逐步取代木材及金属合金,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电子电气、建筑、健身器材等领域,在近几年更是得到了飞速发展。 随着科技的发展,树脂与玻璃纤维在技术上不断进步,生产厂家的制造能力普遍提高,使得玻纤增强复合材料的价格成本已被许多行业接受,但玻纤增强复合材料的强度尚不足以和金属匹敌。因此,碳纤维、硼纤维等增强复合材料相继

问世,使高分子复合材料家族更加完备,已经成为众多产业的必备材料。目前全世界复合材料的年产量已达550多万吨,年产值达1300亿美元以上,若将欧、美的军事航空航天的高价值产品计入,其产值将更为惊人。从全球范围看,世界复合材料的生产主要集中在欧美和东亚地区。近几年欧美复合材料产需均持续增长,而亚洲的日本则因经济不景气,发展较为缓慢,但中国尤其是中国内地的市场发展迅速。据世界主要复合材料生产商PPG公司统计,2000年欧洲的复合材料全球占有率约为32%,年产量约200万吨。与此同时,美国复合材料在20世纪90年代年均增长率约为美国GDP增长率的2倍,达到4%~6%。2000年,美国复合材料的年产量达170万吨左右。特别是汽车用复合材料的迅速增加使得美国汽车在全球市场上重新崛起。亚洲近几年复合材料的发展情况与政治经济的整体变化密切相关,各国的占有率变化很大。总体而言,亚洲的复合材料仍将继续增长,2000年的总产量约为145万吨,预计2005年总产量将达180万吨。 从应用上看,复合材料在美国和欧洲主要用于航空航天、汽车等行业。2000年美国汽车零件的复合材料用量达14.8万吨,欧洲汽车复合材料用量到2003年估计可达10.5万吨。而在日本,复合材料主要用于住宅建设,如卫浴设备等,此类产品在2000年的用量达7.5万吨,汽车等领域的用量仅为2.4万吨。不过从全球范围看,汽车工业是复合材料最大的用户,今后发展潜力仍十分巨大,目前还有许多新技术正在开发中。例如,为降低发动机噪声,增加轿车的舒适性,正着力开发两层冷轧板间粘附热塑性树脂的减振钢板;为满足发动机向高速、增压、高负荷方向发展的要求,发动机活塞、连杆、轴瓦已开始应用金属基复合材料。为满足汽车轻量化要求,必将会有越来越多的新型复合材料将被应用到汽车

材料成型毕业论文范文2篇

材料成型毕业论文范文2 篇 材料成型毕业论文范文一:金属材料加工中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 摘要:本文以金属材料为例,对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中的加工技术进行细化分析,首先,理论概述了金属材料的选材原则,然后具体分析了铸造成型、挤压与锻模塑性成型、粉末冶金以及机械加工四种加工方法,旨在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有借鉴性的参考资料,进一步提高我国制造业的加工水平与整体质量。 关键词:材料成型;控制工程;金属材料;加工工艺 0 引言 对于我国制造业而言,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是其实现长期健康发展的根本保障,不仅如此,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也是我国机械制造业的关键环境,因此,相关企业必须对其给予高度重视。无论是电力机械制造,还是船只等交通工具制造,均离不开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的水平与质量将会直接决定机械制造水平与质量。因此,对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中的金属材料加工技术进行细化分析,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金属材料选材原则 在金属复合材料成型加工过程中,将适量的增强物添加于金属复合材料中,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高材料的强度,优化材料的耐磨性,但与此同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扩大材料二次加工的难度

系数,正因此,不同种类的金属复合材料,拥有不同的加工工艺以及加工方法。例如,连续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构件等金属复合材料便可以通过复合成型; 而部分金属复合材料却需要经过多重技术手段,才能成型,这些成型技术的实践,需要相关工作人员长期不断加以科研以及探究,才能正式投入使用,促使金属复合材料成型加工技术水平与质量实现不断发展与完善。由于成型加工过程中,如果技术手段存在细小纰漏,或是个别细节存在问题,均会给金属基复合材料结构造成一定的影响,导致其与实际需求出现差异,最终为实际工程预埋巨大的风险隐患,诱发难以估量的后果。所以,相关工作人员在对金属复合材料进行选材过程中,必须准确把握金属材料的本质以及复合材料可塑性,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其可以顺利成型,并保证使用安全。 2金属材料加工方法 2.1机械加工成型当前,金属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中,应用最为广泛的金属切割刀具便是金刚石刀具,以金刚石刀具对铝基复合材料进行精加工,与其他金属基复合材料,例如,钻、铣以及车等,均是现代社会中广而易见的。铝基复合材料的金刚石刀具加工形式可以细化为三种:其一,车削形式; 其二,铣削形式; 其三,钻削形式。其中,钻削即通过镶片麻花钻头对铝基复合材料进行加工,常见的有b4c 以及sic 颗粒钻削,然后添加适量的外切削液,可以有效强化铝基复合材料。铣削即通过1.5%- 2.0%(w+c) 粘结剂,8.0%-8.5%pcd 的端面铣刀对铝基复合材料进行加工,常见的有sic 颗粒铣削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然后添加适量的切削液进行冷却。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疲劳性能测试方法 第2部分:线性或线性化应力

I C S83.120 Q2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 B/T35465.2 2017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疲劳性能测试方法第2部分:线性或线性化应力寿命(S-N)和应变寿命(ε-N)疲劳数据的统计分析 T e s tm e t h o d f o r f a t i g u e p r o p e r t i e s o f p o l y m e rm a t r i x c o m p o s i t em a t e r i a l s P a r t2:S t a t i s t i c a l a n a l y s i s o f l i n e a r o r l i n e a r i z e d s t r e s s-l i f e(S-N)a n d s t r a i n-l i f e(ε-N)f a t i g u e d a t a 2017-12-29发布2018-11-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前言 G B/T35465‘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疲劳性能测试方法“分为3个部分: 第1部分:通则; 第2部分:线性或线性化应力寿命(S-N)和应变寿命(ε-N)疲劳数据的统计分析; 第3部分:拉-拉疲劳三 本部分为G B/T35465的第2部分三 本部分按照G B/T1.1 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三 本部分由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提出三 本部分由全国纤维增强塑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 A C/T C39)归口三 本部分主要负责起草单位:北京玻钢院复合材料有限公司三 本部分参加起草单位: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二中材科技风电叶片股份有限公司二明阳智慧能源集团股份公司二泰山玻璃纤维有限公司二上海玻璃钢研究院有限公司二四川东树新材料有限公司二山东非金属材料研究所二德劳工业服务(上海)有限公司三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彭兴财二李小明二高克强二王艳丽二刘利锋二姜侃二杨德旭二张旭二孙林二孙秀平三

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毕业论文

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发展与挑战 金属材料、高分子合成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与人们的衣、食、住、行关系非常密切。材料是人类生活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没有感光材料,我们就无法留下青春的回忆;没有特殊的荧光材料,就没有彩色电视;没有高纯的单晶硅,就没有今天的“奔腾IV”;没有特殊的新型材料,“神舟号”宇宙飞船就无法上天。随着科学和生产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的需要,一些具有特殊结构、特殊功能的新材料相继研制出来,如半导体材料:超硬材料、耐高温材料、发光材料等,我们称这些材料为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水泥、玻璃、陶瓷等都属于传统的非金属材料,像玻璃刀上的人造金刚石、作为手表轴承的人造红宝石、煤气炉中用于电子打火的压电陶瓷、传输信息的光导纤维都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在材料中,有一类叫结构材料主要制利用其强度、硬度韧性等机械性能制成的各种材料。金属作为结构材料,一直被广泛使用。但是,由于金属易受腐蚀,在高温时不耐氧化,不适合在高温时使用。高温结构材料的出现,弥补了金属材料的弱点。这类材料具有能经受高温、不怕氧化、耐酸碱腐蚀、硬度大、耐磨损、密度小等优点,作为高温结构材料,非常适合。 氧化铝陶瓷(人造刚玉)是一种极有前途的高温结构材料。它的熔点很高,可作高级耐火材料,如坩埚、高温炉管等。利用氧化铝硬度大的优点,可以制造在实验室中使用的刚玉磨球机,用来研磨比它硬度小的材料。用高纯度的原料,使用先进工艺,还可以使氧化铝

陶瓷变得透明,可制作高压钠灯的灯管。 高温氧化物结构陶瓷指熔点高于1728℃的氧化物(如氧化硅晶体)或某些复合氧化物(如氧化铝、氧化锆、氧化镁、氧化钙和氧化钍等)。它们的重要特点是高温下的化学稳定性好,尤其是抗氧化性能好。但弱点是脆性较大,耐机械冲击性差。利用氧化锆相变作用增韧氧化物陶瓷在20世纪70年代末获较大进展,氧化锆增韧氧化铝,断裂韧性参数由2.9MPa/m2提高到15MPa/m2,抗折强度由350MPa 提高到1200MPa。加有氧化钇的半稳定氧化锆,断裂韧性参数也高达9~16MPa/m2。增韧氧化物陶瓷可用于制造锤子、水果刀、剪刀、轴和发动机部件等,可以承受一定冲击而不碎裂。高温氧化物陶瓷可用作高温炉衬,熔炼稀有金属和纯金属的坩埚,以及磁流体发电装置的高温电极材料和热机材料。 氧化铝结构陶瓷的生产,采用γ-氧化铝(见氧化铝)为原料与少量添加剂(如MgΟ等),经粉碎和混合后按产品的形状,尺寸及用途,采用不同的方法成型。干压成型时需先将混合后的坯料造粒,然后用油压机压制成坯样。采用注浆成型时,则将混合后的粉料制成悬浮料浆,注入石膏模中成型。采用热压注时,用适量石蜡与混合料制成料浆,用热压注机成型。烧成的坯体需按使用的要求,进行机械加工或研磨。

橡胶材料疲劳断裂特性研究进展_李晓芳

第19卷第3期2010年9月 计算机辅助工程Computer Aided Engineering Vol.19No.3Sept.2010 文章编号:1006-0871(2010)03-0064-06 橡胶材料疲劳断裂特性研究进展 李晓芳1,2,张春亮 3 (1.大庆油田公司采油工程研究院,黑龙江大庆163453; 2.哈尔滨工业大学力学博士后流动站,哈尔滨150001; 3.大庆油田公司采油二厂,黑龙江大庆163414) 摘 要:由于橡胶材料的动态疲劳特性对保证橡胶制品使用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综述机械载荷、环境和橡胶配方等因素对橡胶材料疲劳寿命的影响,总结用疲劳裂纹萌生寿命法和基于断裂力学的疲劳裂纹扩展法预测橡胶材料动态疲劳寿命方法的优缺点,并展望这2种方法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橡胶;疲劳;裂纹萌生;断裂力学;裂纹扩展中图分类号:O346.2;TQ330文献标志码:A Research advance on rubber material fatigue and fracture characteristics LI Xiaofang 1,2 ,ZHANG Chunliang 3 (1.Research Institute of Production Eng.,Daqing Oilfield Co.,Daqing Heilongjiang 163453,China ; 2.Mechanics Postdoctoral Station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Harbin 150001,China ; 3.No.2Oil Production Plant ,Daqing Oilfield Co.,Daqing Heilongjiang 163414,China ) Abstract :Due to the importance of the dynamic fatigue characteristics of rubber materials that ensure the safety and reliability of rubber products in service ,the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fatigue life of rubber materials are reviewed ,such as mechanical load ,environment and rubber formulation and so on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fatigue crack nucleation approach and crack growth approach based on fracture mechanics are summarized ,which are usually used to predict fatigue life for rubber.The current development trends of two analysis approaches are described. Key words :rubber ;fatigue ;crack nucleation ;fracture mechanics ;crack growth 收稿日期:2009-10-14 修回日期:2010-01-19 作者简介:李晓芳(1977—),女,湖北天门人,博士,研究方向为采油机械设计, (E-mail )lixiaofang226@https://www.360docs.net/doc/371731770.html, 0引言 橡胶材料能承受的应变很大且不会导致永久变 形与断裂, 经过适当配方设计可满足的材料性能要求范围十分广,是振动隔离器、轴承、轮胎、密封件、 软管和垫圈等的理想选择材料.橡胶通常适合3种特殊的使用情况:密封、减振和承受负荷,它们几乎都涉及到动态响应.在交变载荷的反复作用下,即使 应力远低于断裂强度极限, 材料也极易发生疲劳破坏,而疲劳断裂性能往往决定这些制品的疲劳寿命.因此,为保证橡胶制品使用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研究橡胶材料动态疲劳特性的意义十分重要. 1 影响橡胶疲劳断裂的因素 1.1 机械载荷 多数情况下,作用在结构或机械上的载荷随时

飞机的复合材料及应用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设计)诚信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论文(设计)是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论文中引用他人的文献、数据、图表、资料均已作明确标注,论文中的结论和成果为本人独立完成,真实可靠,不包含他人成果及已获得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论文(设计)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毕业论文(设计)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毕业论文(设计)作者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设计)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设计)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青岛农业大学可以将本毕业论文(设计)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毕业论文(设计)。本人离校后发表或使用该毕业论文(设计)或与该论文(设计)直接相关的学术论文或成果时,单位署名为。 论文(设计)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年月日

飞机的复合材料及应用 【摘要】 本文重点讲述了复合材料的构成、种类、性能以及在飞机上的应用。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原材料,通过各种工艺方法组合成的新材料。对于一个现代飞机来说复合材料的应用对减重﹑耐腐蚀和降低成本有着重要的作用。对飞机结构轻质化、小型化和高性能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复合材料结构特点和应用效果,在高性能战斗机实现隐身、超声速巡航、过失速飞行控制,前翼飞机先进气动布局的实际应用。 关键词:复合材料层合板 Application of composite materials and aircraft 【Summary】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composition of the composite material, type, performance and aircraft applications. Composite material is composed of two or more kinds of raw materials, process methods combined into a variety of new materials. For a modern aircraft, the application of composite materials, corrosion resistance and weight loss、cos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Light of the aircraft structure, miniaturization and high performance plays a vital role. Composite material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application results in high-performance fighter aircraft to achieve stealth, supersonic cruise, stall flight control, front-wing aircraft,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advanced aerodynamic layout. Keyword:Composite materials Laminates

复合材料的疲劳损伤模型---英文

A fatigue damage model of composite materials Fuqiang Wu *,WeiXing Yao Key Laboratory of Fundamental Science for National Defense-Advanced Design Technology of Flight Vehicle,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Nanjing 210016,China a r t i c l e i n f o Article history: Available online 20February 2009Keywords:Composite Fatigue Accumulative damage Predicted life a b s t r a c t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composite materials degrade progressively with the increasing of the num-ber of cyclic loadings.Based on the stiffness degradation rule of composites,a phenomenological fatigue damage model is presented in this paper,which contains two material parameters.They are proportional to the fatigue life of materials and inversely proportional to the fatigue loading level.Thirteen sets of experimental data of composite stiffness degradation were employed to verify the presented model,and the statistical results showed that this model is capable of describing the damage evolution of com-posite materials.The characteristics of damage development and accumulation of composite materials subjected to variable loading were studied in this paper.Four sets of two-level loading experimental data were cited to verify the damage model,an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redicted life is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experimental ones. ó2009Elsevier Ltd.All rights reserved. 1.Introduction The damage evolution mechanism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fo-cuses of fatigue behavior investigation of composite materials and also is the foundation to predict fatigue life of composite struc-tures for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As known,the fatigue damage and failure mechanism of composites is more complex than that of metals and four basic failure types will occurr in composites un-der cyclic loading,which are matrix cracking,interfacial debond-ing,delamination and ?ber breakage.Based on a great deal of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s,many damage models [1–8],which have been,respectively,de?ned by strength degradation,stiffness degradation and energy dissipation of composites,have been em-ployed to describe the damage development of materials in the re-cent decades.The cognition to damage evolution mechanism had been developed from linear model to nonlinear model.However,most models are just suited to a special composite and are not capable of ?tting others.To obtain the parameters of the models,a mass of fatigue experimental data is necessary.The fatigue dam-age mechanism of composites has not yet been recognized wholly.In this paper,the factors related to fatigue damage development of composites were analyzed and a phenomenological fatigue damage model de?ned by material stiffness degradation is de-scribed.Thirteen sets of experimental data were employed to ver-ify the model,an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odel can describe the damage evolution of composite laminates under the different fati-gue loadings.And it is also veri?ed that the model can predict residual fatigue life of composite laminates quite well by four sets of two-level experimental data.2.Damage model Under cyclic stress or strain,the non-inverse structural change will occur in micro local ?eld in composite materials and these changes lead to fatigue damage of composites.With an increase in the number of loading cycles,the quantity of this change will in-crease and the damage will cumulate synchronously.The accumu-lation of damage leads to a change in the macroscopic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composites,such as the degradation of strength or stiffness of the material.Based on the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Reifsnider [1]concluded that fatigue damage evolution is nonlin-ear in composite materials.During the initial period of fatigue life,many non-interactive cracks occur in the matrix.When the matrix crack density reaches saturation,the ?ber failure,interfacial deb-onding and delamination occur in the composites.Damage will rapidly develop and the material causes ‘‘sudden death”in the end period of fatigue life,as shown in Fig.1. To test the change in Young’s modulus of materials,the damage development of composite materials can be described by stiffness degradation of materials in fatigue behavior investigation.Based on this technique that spends less experimental time and cost,many nonlinear damage evolution models [8]were presented.And the models de?ned by stiffness degradation of composite lam-inates are widely investigated theoretically and experimentally and they fairly described the damage progress in the initial or/and middle period of the fatigue life.However,they are not capable of ?tting the damage progress in the whole period,as shown in 0142-1123/$-see front matter ó2009Elsevier Ltd.All rights reserved.doi:10.1016/j.ijfatigue.2009.02.027 *Corresponding author.Tel.:+862584892576.E-mail address:stonefuq@https://www.360docs.net/doc/371731770.html, (F.Wu).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atigue 32(2010) 134–138 Contents lists available at ScienceDirec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atigue journal homepage:w w w.e l s e v i e r.c o m/l o c a t e /i j f a t i g u 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