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商的组织管理

晋商的组织管理
晋商的组织管理

一、经理负责制

“得人者兴,失人者衰;认真察看则得人,不认真察看则不得人。”这是山西票号经理李宏龄的经验之谈。晋商于商号经理之聘用,用人唯贤,唯才是举。在这方面,总结出了一套经验,形成了经理负责制。具体做法是:经理聘用之前,先由财东对此人进行严格的考察,确认其人有所作为,能守能攻,多谋善变,德才兼备,可以担当经理之重任,便以重礼招聘,委以全权,并始终格守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之道。一旦选中聘用,财东则将资本、人事全权委托经理负责,一切经营活动并不干预,日常盈亏平时也不过问,让其大胆放手经营,静候年终决算报告。经理颇似“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一切由经理便宜处置。若遇年终结算时亏赔,只要不是人为失职或能力欠缺造成,财东不仅不责怪经理失职,反而多加慰勉,立即补足资金,令其重整旗鼓,以期来年扭亏转盈。正由于财东充分信任经理,故而经理经营业

三、人身顶股制

晋商在人事劳资上首创的人身顶股制,是一项协调劳资关系,调动工作积极性的办法。凡山西商号中的掌柜、伙计,虽无资本顶银股,却可以自己的劳动力顶股分,而与财东的银股(即资本股)一起参与分红。但顶身股者不承担亏赔责任。总经理身股多少由财东确定,商号内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分号掌柜、伙计是否顶股,顶多少,由总经理确定。身股的多少按照每个人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效率来确定。总经理一般可顶到一股(即10厘),协理、襄理(二掌柜、三掌柜)可顶七八厘不等,一般职员可顶一二厘、三四厘不等,也有一厘以下的。但不是人人都能顶身股,而是有一定资历者方可顶身股。例如,大盛魁商号顶一二厘生意者,可管点杂事、接待客商等;顶三四厘生意者,可在柜上应酬买卖,但大事尚不能做主;顶五

厘生意者,已有一定的做买卖经验,货色一看就懂,行情一看就明,生意能否成交,也敢一语定夺。顶七八厘者,已是商号的里外一把手,或来往于总号、分庄之间,盘点货物、核算亏盈,或奔波于天南海北,拍板大宗交易;顶九厘生意者,日常营业不管,专决断重大疑难。大盛魁比较特殊,没有项整股的,最高九厘。山西商人通过上述做法,把店员个人利益与商号利益、财东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下层伙计和学徒为了登高位,多顶股份,努力为商号工作,使劳资关系得以协调。当然,顶身股也有弊端的,如论资排辈顶股,限制了及时发现人才。

--------------------------------------------------------------------------------

四、订立号规

晋商号规极严,无论经理、伙计、学徒,均须遵守。晋商有谚称:“家有家法,铺有铺

晋商文化

一:简答题: 1:简述晋商的特点: 晋商文化源远流长,诚实守信,艰苦奋斗,商业金融业结合,重视行会作用,聘用同乡人。有一下特点: 第一,唐晋遗风的管理理念。 第二,关公崇拜的商业伦理。 第三,重商立业的价值观念。 第四,乡土轴心的理财文化。 第五,人本思想的企业文化。 第六,官商相维的展业思想。 2:简述明清时期票号的组织架构: 其组织结构为三种人:东家、掌柜、伙计。大掌柜具有独立的经营权,东家不能插手经营活动。掌柜和伙计可以人力入股,享有分红的权利。票号的所有人员一律是山西人。 山西票号的血脉里渗透着传统文化的浸润,“以义制利”是其基本准则。《清朝续文献通考》称:山西票号“法至精密,人尤敦朴,信用最著” 3:简述晋商的关公信仰: 什么是关公信仰呢?其实就是四个字:“忠义仁勇”。晋商坚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把关公的忠义诚信精神直接引入商界,作为经商的核心理念,提出“商与士,异术而同心”。主张经商首重信,次讲义,第三才是利。晋商以关公等山西先圣先贤为楷模,忠于国家,忠于家庭,忠于商号;在商道,讲仁义;与友交,讲信用。宽厚待人,以义取利,以利厚人,表现了商道即人道的精神,培育了晋商忠诚、崇礼、仁义、守信等共性特征。 4:简述山西文化区的划分及特点: 民俗文化的地域划分,不完全等同于行政区域划分,而是与地理环境、经济生产、方言土语、民间音乐、地方戏曲等有密切关系 晋南地区:这一带古代是耕读文化,农业生产以麦为主,饮食习俗以馍为主。 晋中地区:是古代中原民俗文化与北方民俗文化的交错之地,胡汉相融。农业生产以麦为主,辅以杂粮 晋北地区:这一带古代是草原民族与农耕居民冲突的地带,农业生产以杂粮为主;饮食习俗吃莜面、土豆; 上党(晋东南):出入河北、河南的重要孔道,太行山险峰陡立,农业生产以粟谷为主。 晋西地区:晋西地处吕梁山西侧至黄河以东,西渡黄河与陕北相交,汉时属西河郡地。农业生产以粟豆为主。 二:论述题: 1:为什么说山西是华夏文明的摇篮? 山西地区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是华夏文明的摇篮。传说中“尧都平阳,舜都蒲坂,禹都安邑”,都在这块土地上。上古时代女娲氏炼石补天、神农氏尝百草、愚公移山、精卫填海、舜耕历山,柳氏一门的祖先“和圣”柳下惠坐怀不乱等均发生于此。 山西地区历代名臣良将辈出。战国时代著名的政治家张仪、名将李牧、汉代名将卫青、霍去病、霍光、三国时期名将关羽、徐晃、唐代名将尉迟恭、薛仁贵、唐代诗人柳宗元、宋代宰相司马光、名将狄青、杨家将、明代重臣王琼、清代第一廉吏于成龙……均诞生于此。

晋商文化

晋商特征 一是封建政府把他们作为政府推行财政政策和提供军协饷供应的工具; 二是商人与封建政府之间有着不一般的相互结托关系; 三是利润的封建化。 所谓山西商人作为政府推行财政政策和军协饷供应的工具,主要是指其中的大商人,即皇商、官商、大盐商、洋铜商等。如开中法的实行,就是明政府为北方边镇军队筹集军饷,实行由商人提供边镇军队粮、布饷需,换取盐引,到指定盐场支盐和贩运盐斤。明政府通过这一办法的实施,既解决了北方边镇军饷,又收到了盐税,而山西商人也因此而兴起。 入清后,清政府则把山西视作“商贾之途”,是“财赋有出”之地,另眼看待。清王朝在为巩固其政权所进行的平定三藩之乱、平定准噶尔部噶尔丹叛乱、平定大小金川叛乱,及在镇压川楚陕白莲教大起义、太平天国、捻军起义等的军事行动中,都得到了山西商人在财政上的支持。在清代的皇商中,最著名、资本最雄厚的是山西介休范氏。范氏除了为内务府来办宫廷用品外,从康熙到乾隆年间又为清政府运送军粮,建立了功勋。当清廷制钱用铜奇缺时,范氏又作为最大的洋铜商,往返于东土与东瀛间。 山西票号创立后,山西商人又为清廷代垫代办汇兑军协饷、筹借汇兑抵还外债、代理部分省关的财政金库等。光绪二十六年(1900)庚子事变发生,西太后、光绪帝西逃,途经山西时,又由山西商人借银40万两,以解皇室经济开支燃眉之急。事后,清廷令各省解京饷款,改汇山西票号老庄——平遥、祁县、太谷,顿时山西平、祁、太票号总号成了清廷总出

纳。次年,西太后、光绪帝由陕返京,仍由山西票号继办“回銮差款”汇兑。所以有人说:“山西票号是清廷的财政部”,此话是有一定道理的。 山西商人与封建政府之间的结托关系,表现形式很多,如明代扬州盐商,商籍有山西而无安徽,正是山西商人与政府有着特殊关系,政府优待山西商人而歧视徽商之明证。入清后,借着前期对后金叛乱政权输送物资,甚至传递文书情报的关系,山西商人在政治方面的优势更加强大,徽商为了争取上风,不得不采取交际方式笼络政府官员。(参见余英时《中国近世宗教伦理与商人精神》,《内在超越之路》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山西商人也与清政府达到了如胶似漆的地步。以山西票号来说,他们先从经济上帮助穷儒寒士入都应试和走马上任。儒士一旦考中,票号便利用其关系代为运动,放任外官。这些靠票号从经济上帮助走上官场的儒士,以后便成为与票号有着特殊关系的官员。 山西票号还为一些人代办代垫捐纳官职。咸丰时,清政府为筹集军饷,大开捐纳鬻官之门,规定文官可至道台,武官可至游击、京堂二品、各部郎中,鬻实官和虚衔。山西票号乘机居间揽办,对捐官者票号予以保守秘密,而票号也得到了官僚的庇护。对于在任的王公大臣,山西票号更是施尽手段交结。陈其田《山西票庄考略》称:“票庄与官僚的私下交结,更多趣闻。……在京的几个大的票庄,拉拢王公大臣,在外省的码头,不啻为督抚的司库。”最著名者,如蔚盛长交好庆亲王,百川通交好张之洞,协同庆交好董福祥,志成信交好粤海关监督某氏,大德通交结赵尔巽和庆亲王,三晋源交结岑春煊,日升昌交结历任粤海关监督、庆亲王、伦贝子、振贝子和赵舒翘等。据说张之洞因母守制三年后,从原籍赴京想谋取更高

晋商经营管理浅析

晋商经营管理浅析 晋商在明清时期达到了鼎盛,成为全国势力最大的商帮之一。晋商之所以能够崛起,长期踞于中国商界,自有多方面的原因。从晋商自身来考察,其经营管理的成功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本文试对晋商的经营管理作一些浅要分析。 从经营观念来看,晋商并不为传统束缚,敢于大胆创新 首先,晋商一反中国封建社会“学而优则仕”的传统观念,而信奉“学面优则商”。在中国封建社会传统的观念是重本轻末,重儒轻商,儒家亚圣孟子就非常轻视商人,把他们称作“贱大夫”①。按照传统观念,读书、考取功名、步入仕途乃是正道。所谓“读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表达的正是当时的正统观念。但晋商不囿于这种陈腐观念,认为“夫商与士,异术而同心。故善商者,外财货之场,而修高明之际行,是故虽得而不污。善士者,引先王之经,而绝货得之经,是故必名而有成,故得以义制,名以清修,各守其业,天之鉴也,如此则子孙必昌,身安而家肥矣。”②在这种观念的指导下,晋商并不以经商为耻,而把经商与获取功名看作是同等重要,甚至后者更重于前者,因而出现了山西人纷纷经商的现象。清朝雍正皇帝对此就深觉怪异,不可理解。山西巡抚上奏说:“山右积习,重得之念,甚于重名。子弟俊秀者,多入贸易一途,其次宁为胥吏,至中才以下,方使之读书应试,以故世风卑糜。” ③雍正在这道奏折后批道:“山右大约商贾居首,其次者犹肯力农,再次者谋入营伍,最下者方令读书,联所悉知,习俗属可笑。”④由此看来,晋商的观念确实与当时中国的正统观念相左。然而难能可贵的是,晋商并不屈服于传统势力,而是积极从事商业活动,甚至于弃儒从商,弃官从商,终于使晋商崛起于商界,成为中国商界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 第二,以变应变观。晋商并不为那些一成不变的商业教条亿束缚,他们善于预测市场需求的变化,能根据当时国内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做出相应的决策,或是抓住时机积极进取,开拓新市场;或是采取预防措施,防范风险,从而化险为夷,转危为安。晋商经销之茶,大都来自于福建武夷山区,货源一直很好。但到了19世纪50年代,由于太平天国农民战争,进货渠道被切断,晋商当机立断,寻找新的货源。经过周密调查,他们发现两湖交界的单楼湖、单楼司一带,山峦重叠,雨水充沛,非常适宜种茶,便指导当地农民栽种,获得成功,从而顺利解决了货源问题。 第三,慎待相与。所谓“相与”就是有业务往来的商号。晋商非常重视与同业之间的关系,不随便建立相与关系,总是经过多次考察后,才与这些商号建立相与关系,这种相与关系一经建立便尽力长期维持,即使商号发生变化,无利可图,甚至对方濒临倒闭也不断交,更不打官司。他们这样做自有一番道理,一是怕频繁与人打官司会毁损自己在同行中的声誉,二是即使与濒临倒闭的商号打赢官司,经济上也得不到赔偿,不如送个人情,反落个仁义大方。民国11年(1922),包头双盛公、双盛茂商号亏赔倒闭,欠山西复盛全东家乔映霞磕了一个头,就算了事。 在市场经营方面,晋商并不抱怨市场狭小,而是积极进取,通过自身的努力不断去开拓市场,引导市场和创造市场。晋商非常关注寻找市场的“空白支票地带”。其活动并不局限于一地,从北到南,从赊到边塞,从国内到国外,不公覆盖了大半个中国,而且还深入到俄国境内,垄断了中国对俄国的恰克图贸易。他们通过长途贩运,把外省商人不曾经营或不受重视的货物及时贩运,从而能够瞧迅速占领市场的“空白地带”。大盛魁瞄准蒙古市场,组织驮队,不畏艰难,深入蒙古各地,走屯串帐篷,游动经商,就这样蒙古市场的一个个“空白地带”被大盛魁集资占领。经过多年辛勤经营,大盛魁牢牢控制了蒙古市场在中俄恰克图贸易开通后,晋商及时抓住这个机会,利用原始的运输工具——驼、马、牛将商品运至中俄边境甚至俄国腹地。在漫长的运送途中,经常遭遇风沙袭击和土匪劫财,但他们不屈不挠,知难而进。在

晋商文化学习感悟

太原师师院附中初 一年级社会 实践C1013 贺雨婷

感受晋商文化 C1013 贺雨婷 晋商的辉煌刚过去不到百年,人们就对其知之甚少了。甚至有人对晋商这一概念竟是完全没有的。直至《乔家大院》的演出,人们才通过乔致庸这个叱咤商场、经营天下的人物,才升腾起对晋商人的崇敬,由心底生出一些了解晋商的冲动。是啊,人们对晋商的了解都是从电视开始的,从《白银谷》、《龙票》、《昌晋源票号》再到《乔家大院》,人们在电视中感受到了晋商横空出世的雄壮和经营天下的豪气,那些古老的当铺、钱庄、票号、商号,是晋商留在历史上的符号和印记。带着对晋商浓厚的兴趣,我选修了谢老师的《晋商文化赏析》这门课程。经过了一个学期的学习,我从中知道了很多关于晋商的风云人物,晋商中各家族的发家事迹,个大院的文化等。我看重的是他们身上的精神。 明清山西商人称雄国内商界五个多 世纪,“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 江”,是他们的自我写照。他们的成功, 令人注目。他们是如何取得成功的,是一 个很值得研究的问题。我们知道,每一种 社会实践活动都有一种特殊的精神作为 其灵魂,这种内在的灵魂是实践活动中最 活跃的能动力量,而从事这一活动的人就 是这一特殊精神的创造者和实践者。明清 山西商人的成功,就在于他们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自觉和不自觉地发扬了一种特殊精神,它包括进取精神、敬业精神、群体精神,我们可以把它归之为“晋商精神”。这种精神也贯穿到晋商的经营意识、组织管理和心智素养之中,可谓晋商之魂。 1.诚信:货真价实的诚信。晋商出售商品讲求货真价实。在晋商的诸多事例中,祁县乔家的换油事件最为人们所津津乐道。乔家在包头的复盛油房,运胡麻油回山西销售。经手伙计为图厚利,在油中搀假。掌柜发现后,即令另行换装,并收回售出的掺假油或补其差额。经济上虽一时受了点损失,却招得近悦远来。晋商秉持的质量诚信观念,严格保证产品质量,以优质的产品赢得顾客的信赖。他们对于生产加工的商品,从原料选择、工艺制作到运送储存,都始终严格要求、十分讲究,泡制虽繁从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省物力。因此,晋商创出了许多知名品牌,至今仍颇负盛名,如六必居酱菜、杏花村的汾酒、太谷广盛药铺的龟龄集和定坤丹等。据史料记载,由于晋商提供的砖茶质量可靠,西北人曾以砖茶代替银两货币流通,作为物资交换的手段。以至于几百年过去了,前苏联人来中国时还打听祁县长裕川的名牌“红梅茶”。 经营理念的诚信。晋商十分重视商业信誉,对待顾客、商家,无论大小都以诚相待,销售商品从不以次充好、以假充真,更不缺斤短两、“宁叫赔折腰,不让客吃亏”、“秤平、斗满、尺满足”、“售货无诀窍,信誉第一条”[4]。晋商中流传的这些商谚就充分体现了他们难能可贵的经营理念。

晋商文化的内涵及现实意义

晋商文化素养: 一、儒贾相通观 把中国的传统文化延伸到商业行为中,利用传统儒家文化建立自己的约束机制,这些观念也成为晋商企业文化的核心. 在担负社会责任的同时,jinshang还包含了三层含义:先进的经营机制、优良的企业素质、灵活的经营方针。 Er,义利相通,义利并重 晋商的企业文化就是诚信。所谓“诚”就是以诚来对待自己的客户。 义,是一种道德规范,也是禁约人们行为的准则。在义利相通观的影响下,诚信戒欺,重视商誉,则成为山西商人的商业道德观。义利思想最直接的表现就是“诚”与“不欺”, “诚召天下客,义纳八方财 三、谋略竞争观 商品市场存在着激烈的竞争,深谋略,通权变,作为商场上的竞争之道,体现出明清山西商人文化观的又一个特色---进取精神。 四、修身正己现 中国古代思想家认为培养人才之道是“修身、正己、齐家、治国、平天下”,以自我修养为前提。关于这些基本素质的标准,孟子主张“仁义礼智信”,兵家对为将者的要求是“智信仁勇严”, 五、科技应用观 数学、地理、交通与商人的经商活动有着密切关系. Xianshiyiyi 一是强调法制规范,并重道德建设。对于在暴利刺激下的欺诈、假冒伪劣产品等现象无可奈何。我们yao在加强法制手段的同时,却没对道德贬值予以重视。亚当·斯密曾讲过,自爱、自律、诚实、公平以及公共道德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市场经济不仅是法制经济,更需要道德的制约,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重塑市场经济根基与法制建设一样重要。 二是发扬诚信精神,树立市场信用。市场经济即信用经济,如果放任经济失信蔓延,那么,在国际市场上中国将沦为看客。晋商依靠诚信不欺创造了中国对外贸易的神话。诚信走遍天下。 三是注重团结合作,增强国际竞争力。近几年来世界大企业之间频繁联系、组合,以便降低成本,增强竞争能力,以共同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已是当今世界企业的共识。我们更应该发扬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这样才能共同发展。

晋商诚信对企业的启示

目录 内容提要 (1) 关键词 (1) 引言 (2) 一、晋商诚信观产生的历史条件及特点 (2) (一)晋商诚信观产生的历史条件 (2) (二)晋商诚信精神的特点 (3) 二、国内企业诚信现状 (4) (一)拖欠贷款、税款问题积存很深 (4) (二)违约及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现象严重 (4) (三)企业设立及运行时的欺诈行为时有存在 (4) (四)质量及价格欺诈、商标及专利技术侵权屡见不鲜 (4) (五)虚假广告、信息造假现象严重 (4) 三、诚信的缺失导致的问题 (4) (一)诚信缺失导致经济损失严重 (4) (二)诚信缺失使企业间交易成本提高 (5) (三)诚信缺失导致交易秩序混乱 (5) (四)诚信缺失使交易的规则遭到严重破坏 (5) (五)诚信缺失使投资环境恶化 (6) (六)诚信缺失阻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 (6) 四、晋商诚信精神给解决当前问题的几点启示 (6) (一)弘扬诚信文化,提升民族素质 (7) (二)健全奖惩机制,培养企业家精神 (7) (三)加强产品品牌建设,打造“信用山西”品牌 (7) (四)道德与法律相结合 (7) 参考文献 (8)

晋商诚信对企业的启示 学生姓名:指导老师: 【内容提要】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诚信己经成为现代企业所必须面对的问题,任何背离或忽视诚信的行为都将难以被今天的社会所接受。诚信经营是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重要保证之一,也是时代的要求。晋商在诚信方面,无论是对内还是对外,都表现出积极主动的态度和超越历史时代的责任意识,这对于我国现代民营企业如何诚信经营都有很好的启示。 【关键词】诚信经营晋商启示

晋商与晋商文化总结

晋商与晋商文化 一、什么是晋商 (1)专指古代晋国经营商业和从事商品交易的商人。g-w-g (2) 凡山西从事商业工作,经营商品交易的商人,都可泛称“晋商”,包括从事国营(工)商业者和私营(工)商业者。 晋商文化: 文化: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形成了共同的认识,理念和思想,遵循着一定的规则,规范和秩序,这就是文化。 指山西商人(即晋商)在从事商业交易活动的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商品财富和经营经验的总结,以及由此衍生、发展而来的商行制度、商业道德、商会组织等商业文明。 晋商精神: 精神:宗旨;主要的意义。 指源于山西古老文化、在长期的商业活动实践中形成的个人和团体的一种信念和精神,主要体现在博大宽容的经营胸怀、兼容并蓄的经营气度、求同存异的经营策略和自强不息的经营精神等。 晋商所创造的辉煌的历史有三个显着的特点: 首先,经营范围广泛。 除盐业外,有铁业、茶业、丝绸业、棉布业、粮油业、颜料业、杂货业、木材业,以及金融业,甚至还有酱菜业(北京六必居)、饭店业(北京都一处)、药业(早于同仁堂的北京万全堂药店)、文物古玩业等,各行各业无所不包。这在当时的其他商帮中是少见的。 其次,经营范围遍及全国,甚至海外。 当时在全国各地经商的山西人到处可见。遍及全国的山西会馆正是晋商走向全国的象征,仅在北京晋商会馆就有9所,日本、俄罗斯、蒙古等也都是晋商大显身手的地方。 最后,晋商建立了一套相对完善科学的经营管理制度。 它的两权分离、激励机制、管理制度、企业文化、人才培养等成功经验,至今仍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晋商文化: 文化: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形成了共同的认识,理念和思想,遵循着一定的规则,规范和秩序,这就是文化。文字+符号+仪式。 晋商文化:山西商人(即晋商)在从事商业交易活动的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商品财富和经营经验的总结,以及由此衍生、发展而来的商行制度、商业道德、商会组织等商业文明。 晋商精神: 精神:宗旨;主要的意义。 指源于山西古老文化、在长期的商业活动实践中形成的个人和团体的一种信念和精神,主要体现在博大宽容的经营胸怀、兼容并蓄的经营气度、求同存异的经营策略、自强不息的经营精神等。 二、晋商文化的核心 (一)博大宽厚的经营胸怀。 (二)兼容并蓄的经营气度。 (三)求同存异的经营策略。

晋商文化宣传海报

旭峰科技文化有限公司制作 中国民居建筑,向有“北在山西,男在安徽”之说,皖南民居以朴实清新而闻名,晋中大院则以深邃富丽著称。在山西,元明清时期的民居现存尚有近1300处。其中最精彩的部分,当数集中分布在晋中一带的晋商豪宅大院。现在被列为山西十大名胜之一的乔家大院,是在1986年底经重修后开放的。此后,陆续又有祁县渠家大院、太古曹家大院、灵石王家大院等出现在山西省旅游名胜行列之中。 这几处晋商宅院可说是将民居建筑文化发挥到极致,体现了山西民居、甚至北方民居的精华,同时,它也是晋商500年兴衰史的见证,大院里一砖一瓦、每个细节局部都有晋商文化交织其中。 晋商宅院结构严谨,一般呈封闭结构,有高大的围墙隔离;以四合院为结构 组合单元,院院相连,沿中轴线左右展开,形成庞大的建筑群。有的构成某种图形样式,取吉祥喜庆的象征意蕴。上面提到的四个大院,占地面 积从5000多平方米到一万多平方米。其中王家大 院的开放面积1.1万平方米,这只是当年鼎盛时 期大院总面积的1/15。难得的是,这些巨型宅院 的建设虽然在几百年间持续展开,但局部设计、 工艺技术、艺术风格方面却能保持协调一致、前 后统一。 40多年前,建筑大师梁思成先生在山西考察古建筑时,深邃富丽的晋商住宅院落也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在当时的记录中写道:“这种房子在一个庄中可有两三家,遥遥相对,仍可以想象到当日的气焰, 其所占地面之大,外墙之高,砖石木料上之工艺,楼阁别院之复杂,均出于我们意料之外许多”。“由庄外遥望,十数里外犹见,百尺矗立,崔嵬奇伟,足镇山河。为建筑上之荣耀。”先后开放的这四处 晋商大院倒是各具特色,交相辉映。 家大院完全是城堡式的建筑,院墙高大如城墙,以前更夫行走起上,清脆的梆子,声闻方圆十余里。布局讲究方正和稳定,整 座大院结构是“喜喜”形。 家大院在建筑形式上十分讲究。罕见的五进式穿堂院、石雕栏杆院、十一踩木质牌楼和包厢式戏台院号称“四绝”。光是看屋顶的形制就极丰富。歇山顶、悬山顶、硬山顶、卷棚顶各不相同。院与院之间均有牌楼相隔,随处可见的匾额楹联透露出些许书香之气。 家大院充满富贵气度,整体结构是篆书的“寿”字形。主体“三多堂”,取多子、多福、多寿之意。由三座四层的堂楼组成,楼顶还分别建有亭台,这在以平房为主的北方民居中显得尤为突出。 家大院建在坡上,远望是海拔2000米的绵山山脉,近处有小河流淌;前后院落每一进都上一个高度,极具层次感。院内俯仰可见的砖、木、石雕刻异常精美。建筑构建无不精雕细刻。每个门墩、石础都堪称艺术品。这些宅院被称赞“汇末元明清之法式,集江南河北之大成”。从中足可领略传统民居建筑的精妙。 乔 渠 曹 王

晋商的组织管理

一、经理负责制 “得人者兴,失人者衰;认真察看则得人,不认真察看则不得人。”这是山西票号经理李宏龄的经验之谈。晋商于商号经理之聘用,用人唯贤,唯才是举。在这方面,总结出了一套经验,形成了经理负责制。具体做法是:经理聘用之前,先由财东对此人进行严格的考察,确认其人有所作为,能守能攻,多谋善变,德才兼备,可以担当经理之重任,便以重礼招聘,委以全权,并始终格守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之道。一旦选中聘用,财东则将资本、人事全权委托经理负责,一切经营活动并不干预,日常盈亏平时也不过问,让其大胆放手经营,静候年终决算报告。经理颇似“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一切由经理便宜处置。若遇年终结算时亏赔,只要不是人为失职或能力欠缺造成,财东不仅不责怪经理失职,反而多加慰勉,立即补足资金,令其重整旗鼓,以期来年扭亏转盈。正由于财东充分信任经理,故而经理经营业 三、人身顶股制 晋商在人事劳资上首创的人身顶股制,是一项协调劳资关系,调动工作积极性的办法。凡山西商号中的掌柜、伙计,虽无资本顶银股,却可以自己的劳动力顶股分,而与财东的银股(即资本股)一起参与分红。但顶身股者不承担亏赔责任。总经理身股多少由财东确定,商号内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分号掌柜、伙计是否顶股,顶多少,由总经理确定。身股的多少按照每个人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效率来确定。总经理一般可顶到一股(即10厘),协理、襄理(二掌柜、三掌柜)可顶七八厘不等,一般职员可顶一二厘、三四厘不等,也有一厘以下的。但不是人人都能顶身股,而是有一定资历者方可顶身股。例如,大盛魁商号顶一二厘生意者,可管点杂事、接待客商等;顶三四厘生意者,可在柜上应酬买卖,但大事尚不能做主;顶五

晋商文化论文

浅谈晋商与晋商文化 摘要:晋商又称山西商人,是明清时期崛起的以擅长商业经营活动而著称于世的商业集团。晋商之所以成功,乃是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到商业经营,在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文化精神。晋商的成功之道和她所包含的文化值得我们去研究和学习。 关键词:晋商文化精髓启示 晋商历史 晋商是指山西(中国中原地区的一个省)商人,山西的简称为“晋”。晋商首创了中国历史上票号。“票号”是当时商人通商的一种方式,商路遥远,汇通天下,曾在中国历史上显赫一时。直至如今还传颂着“山西人善于经商、善于理财”的说法。 山西的方域面积虽然不算大,但却地质地貌相对比较奇特而多样,南北气候类型跨度较大,这就为山西成为一个物产丰富、资源优裕的省份创造了前提条件,从而使山西自古以来就以盛产煤、铁、盐和丝、棉、粮而称著全国,特别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技术的不断进步,在社会生产能力提高的同时,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能力也就相应地提高了。及至明清时期,山西的资源在全国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就更加凸显和重要,以至于成为朝廷靖边抚民、发展生产的重要物源依赖。 由于地缘优势,山西人经商很是活跃,古代文献多有记载,到明代(1368年-1644年)已在全国享有盛誉。有了丰富的资源,就有了将之转化为商品的基础;有了发达的商品生产,就需要广泛进入流通领域;为了促进商品的流通,就需要商人进行转运和销售。正是在这一刚性链条逻辑的推演中,一环扣一环地促进了山西商业的发达和晋商的崛起。清代(1644年-1840年)初期,山西商人的货币经营资本逐步形成,不仅垄断了中国北方贸易和资金调度,而且插足于整个亚洲地区,甚至把触角伸向欧洲市场,从南自东南亚,北到俄罗斯莫斯科,东起日本,西到中亚欧洲,都留下了山西商人的足迹。 旧时曾有人说:“凡是有麻雀的地方,就有山西商人。”他们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他们在商界以群体的形式活跃五个多世纪,经营范围十分广泛,上至绸缎,下至葱蒜,他们在清初即创建中国最早的银行———钱庄,执中国金融界之牛耳。

晋商之道引发的现代企业管理思考完成版2完整篇.doc

晋商之道引发的现代企业管理思考完成版4 第2页 而后期财东为了取款方便,选任大掌柜的时候考虑听话等因素。因此后期票号出现离心离德现象丝毫不怪。票号鼻祖日升昌的垮台,就是选了一个组织纪律不强,能顺应财东偏好的大掌柜。 票号信用机制建立的基础是初级信用机制,与现代银行的高级信用机制有本质的区别,这是在动荡年代导致其衰败的另一个内在原因。票号的信用机制是建立在初级信用的基础上,在外部环境已经是诚信危机、社会动荡不堪的时候,晋商放出去的高利贷不能回笼,晋商坚持的的诚信文化,使其坚持对客户的汇兑,当财力出现危机,现金流不足的时候,票号业务的衰败就是顺利成章了。 依托官府,职能异化 票号的客户,最初的客户是民间贷款,商人为主;后发生太平天国运动,以及西方资本主义入侵中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对票号的发展有影响,业务收缩,其服务逐步转向与清政府的结合,汇兑政府官饷;另外的一次机遇是:慈禧住进大德通,晋商有了回报,慈禧回去后,不仅同意票号可以汇兑官饷,而且把《辛丑条约》中规定的赔款本息共10亿两银子交给票号汇兑,各省每年把应交赔款交给票号,由票号再汇给汇丰银行。1900-1910是票号的鼎盛时期,形成这种极盛的是官饷和赔款的汇兑。 随着晋商对俄贸易的衰落,一方面晋商将大量的资本转向蒸蒸日上的票号;另一方面,其业务重点从办理国内商业汇兑转向

存放款业务,其中又??而造成畸形发展及其最终的衰落。 第三次金融风暴是1897年的贴票风潮和1910年的橡皮股票的风潮。大量钱庄倒闭,钱庄是票号的主要客户之一,对票号造成很大影响。1900年的义和团和八国联军又给票号以重创,成为抢劫对象,损失惨重。辛亥革命给了票号致命一击,革了清王朝的命,也革了票号的命。靠封建王朝而生者也随着这个而亡。因此,当晋商内部问题严重时,社会的动荡就会成为“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故步自封拒绝改革 现代银行和传统的票号有很大的不同,为什么呢?传统的票号资本都很少,大概是几十万两银子就算是多的,最多的几乎没有超过40万两银子的,所以实际上资本的实力很小。而现在的银行它是什么呢,它这个资本金特别雄厚,因为什么呢,因为现代银行是广泛地在社会上实行招资。但是票号一般是针对大户,很少针对小户的。再一点,现代银行靠的是制度,靠什么呢,比如说抵押制度。而票号就是靠什么呢,就是靠一个信誉,我对你的信任。所以叫什么呢,叫做万两银子一句话,只要我觉得你这个人讲信誉,你说一句话我这银子就借给你。收不回来,收不回来就算了。而现代银行是讲究你有贷款保证,你贷我的钱我看什么呢?房子,你把房契拿来,工厂,你把工厂的地契拿来,我才贷款给你。所以这两个制度不一样。 从根本上说,我们说晋商有保守和封闭的一面,而且这一面在晋商的后期表现得特别突出。什么叫做保守和封闭呢?也就是当年的山西晋商根本不了解世界形势的变化,认为自己的钱庄、

《乔家大院》中的晋商文化

中华商魂彪炳千秋 ------以《乔家大院》为例,分析改晋商文化传播现象 摘要:由著名作家朱秀海的小说改编的电视剧《乔家大院》,以本土的晋文化为依托,以真实历史人物事件为原型,反映了晋商票号的发展过程,彰显了“诚信为先,礼义为道”的晋商精神。本文为了还原历史的真实,在调查走访事件发生地以及对历史资料的查阅后,进一步明确了影视作品对晋文话传播的作用和意义,为广大晋商文化爱好者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也为电视电影创作者提供了良好的思考创新平台。 关键词:《乔家大院》;晋商文化;传播现象 在对晋商题材影视作品的搜集整理之中,历史剧《乔家大院》引起了我的研究兴趣,这种兴趣来源于该剧的历史真实性,来源于剧中人物的感染力,更源于该剧对晋商文化的传播的不可磨灭的意义。 一、探究历史人物、事件的真实性 由胡玫导演,朱秀海编剧的电视剧《乔家大院》,一经播出便引起受众很大反响。“皇家看故宫,民宅看乔家”。乔家大院历经百年沧桑屹立于晋中大地,作家朱秀海受乔家后人乔燕和之邀,了解了乔致庸的生平事迹,人生观、价值观中所蕴含的晋商精神,深深地为这种精神所震撼,选取典型历史人物的典型事迹,创作出《乔家大院》的文学剧本,又根据剧本改编成长篇小说《乔家大院》[1]。 乔致庸,字仲登、号晓池,乔家第四代人,生于嘉庆二十三年,卒干光绪三十二年,他待人随和,处世中庸,善于计谋,是“在中堂”殷实家财真正的奠基人[2]。剧中事件的演绎是掺杂了许多戏剧性,但在历史记载中是有源可循的。如以乔致庸为代表的晋商保护矿山[3]、赈济灾民、为朝廷海防捐款、支持左宗棠收复新疆、捐款为慈禧和光绪解困、助渠本翘创设中学堂,孟步云创设女子学校等[4]。除了乔致庸外,《乔家大院》中很多人物都有原型。“山西巡抚胡聘之”角色贯穿剧情始终,历史中的胡聘之思想开放,在山西开工厂、办学校、兴建铁路、发展矿务,功勋卓著[5]。江雪瑛嫁进的何家,相当于历史上的榆次县常家。剧中的太谷陆玉菡家,就是历史上的曹家。 二、真实性与虚拟的完美结合,有力宣扬晋商文化 长篇小说《乔家大院》以真实历史人物乔致庸为原型,又虚拟了乔致庸、江雪瑛、陆玉函的三角恋关系,既有严肃的历史真实性,又有着文学的虚拟性、大众文学的可读性。 《乔家大院》演绎了中国商业、金融史上乔致庸这位商战英雄的动人传奇。从历史和现实的视野,展示了“诚信经商、胸怀天下”的晋商精神和以其为精髓的晋商文化。这部作品让我们看到了乔家大院的真实面目,更让我们体会到了晋商精神。明清时期,晋商把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融贯于商业活动,形成了一种以诚信为核心的讲义利、重管理、求创新的本土文化。这种融入在山西人血液里,在三晋儿女的血脉中默默地传承着的文化形态被我们称作晋商文化[6]。受儒家学派的影响,晋商以“诚”“信”“义”“利”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在晋商崛起和发展的过程中,晋商十分重视诚实信用,注重义利统一。晋商认为,经商“虽亦以营利为目的,凡事则以道德信义为根据,故力能通有无,近悦远来”。诚实信用是晋商成功的秘诀之一。晋商在严守诚笃与信义的同时,还坚持义利统一。晋商提出“先义后利,以义制利”。晋商把象征忠义的关羽作为他们最为仰慕和敬重的神。晋商提倡“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信义为本,禄利为末”。 在以乔致庸为代表的晋商的事迹、精神和文化里,深深地埋藏着我们这个民族特有的生命品格和精神文化气质,电视剧《乔家大院》的片头提字总结为:一篇惊心动魄的创业故事;

论晋商文化的兴衰

论晋商文化的兴衰 摘要:“晋商”是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历史产物,是以中国封建农业经济资本中独立分离出来的商业资本为经济支柱的,它的文化内涵皆出于儒教和封建礼制,经过创新形成了别具一格的特色,盛誉古今。然而,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列强侵入中国,晋商文化最终难逃封建主义的牢笼,一步步走向灭亡,雄风数百年的晋商虽已成为历史,但它从未淡出人们的视线。他们早期的创业精神,中期的敬业精神,晚期的拼搏精神,值得我们当代人传承学习,他们的经营作风和经营理念是后代商人用之不竭、取之不尽的宝藏。 关键词:晋商文化盛誉古今封建主义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灭亡传承学习 一、晋商文化溯源及兴起 山西省地处黄土高原,太行、吕梁两山脉距其两旁,土地贫瘠,水源缺乏,加之人口众多,因而自古以来山西人生活条件就比较困难。为了生存,山西人不得不外出谋生,智者经商,力者打工,依靠简陋的肩挑贩运或骡驮车推,贩卖颜料、丝绸、首饰等等。到明朝初年,山西商人,尤其是以平遥为代表的晋中商帮,已经成为全国商业的龙头,形成一定规模。 明洪武初,平遥县主簿成乐任期届满,回南京述职时,由于看到平遥商人富裕非凡,就大力鼓吹应加大商业税收以增加朝廷财政收入。其实当时全国范围内因元朝末年的暴政和战争使国家商业萎靡,这时应该减免赋税,使人民休养生息,故朱元璋斥责成乐“税有定额,若以恢办为能,是剥削下民,失吏职也”。1从这个小故事中,足以看出晋商当时的繁荣盛景。然而,从明成化年起,由于赋税加重、横征暴敛;委商采办、商家亏损以及“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社会歧视下,商人在明代举步维艰,晋商的发展困难重重。 清代时期,晋商又重新崛起。在清军入关在北京正式建立大清王朝之初,顺治皇帝就礼请当时最有名的八位山西商人,“宴便殿,赐服饰”,还把他们编入了由内务府管理的“御用皇商”的行列。有一位名叫范毓宾的晋商,是山西介休人,是晋商中的巨富,祖父就是顺治皇帝召见的八大晋商之一。康熙年间征讨葛尔丹时,他的弟弟收购米黍卖给官军,使这次战争有了得力的后勤保障,取得了彻底胜利。2在清代对商业重视的宽松条件下,已有丰富经验的山西商人向全国各地进军,开创了晋商的盛世局面。 二、晋商文化兴盛的原因 1摘录自《明史·食货》 2摘录自《清史稿·列传一百四》

对晋商文化的思考

内容摘要: 山西是面食之乡,山西人喜欢吃的面食,据不完全统计有百余种,诸如剔尖、擦面、拨面、猫耳朵、河捞、拉面、刀削面、拨鱼、揪片、浇肉面、打卤面、三和面、鸳鸯面等。面食文化的发展是与晋商的推动分不开的。晋商很注意吃,形成了晋商饮食文化,推动了饮食业的发展。而文化必有其特点,就是在晋商内部、各商号饮食、待客用饭、家宴红白喜事都有其不同的特点。弘扬晋商饮食文化,为山西的经济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晋商是中国最早的商人团体之一,其历史可远溯到春秋战国时期,明清时及至巅峰,声名远扬,纵横商界500年,在我国商业史、金融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电视剧《乔家大院》,以本土的晋文化为依托,以真实历史人物、事件为原型,以真实的故事发生地为拍摄场景,反映了晋商票号的发展过程,彰显了“诚信为先,礼义为道”的晋商精神。为了探究剧作题材的真实性、寻找历史原型,查阅县志及有关晋商的历史书籍。虽然这些作品中蕴含了丰富的晋文化,但是还有很多在现有的影视作品中没有得到再现和弘扬。所以,我们通过以后的学习,并把之前的学习系统化,专业化,把晋商文化弘扬全国,甚至世界。 关键词:面食之乡;弘扬;推动;经济发展;贡献;商人团体;山西真人真事;影视作品;晋商文化 对于晋商文化的思考 通过对“晋商文化概论”一学期的学习,让我更深刻的了解了山西,了解了山西的文化。回想在山西太原的这三年,让我感触最深的就是山西的饮食文化和影视文化,在他们的背后都有值得我们去深思的问题。 晋商饮食文化 俗话说,“世界面食在中国,中国面食在山西。”山西面食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从可考算起,已有两千年的历史了。山西面食种类繁多,一般家庭主妇能用小麦粉、高粱面、豆面、荞面、莜面做几十种,如刀削面、拉面、圪培面、推窝窝、灌肠等。到了厨师手里,更被做的花样翻新,目不暇接,达到了一面百样,一面百味的境界。据查,面食在山西按照制作工艺来讲,可分为蒸制面食、煮制面食、烹制面食三大类,有据可查的面食在山西就有280种之多,其中尤以刀削面名扬海内外,被誉为

晋商文化对现代企业的影响

晋商文化对现代企业的影响 晋商,一个中国历史上最闻名的商帮,一个生意场上的传奇故事。晋商作为商帮之首,起源最早、衰亡最晚,晋商发迹于宋代,明朝时与徽商南北并峙,至清朝晋商便独占鳌头,明清两代辉煌500年。晋商实现了货通天下、汇通天下,晋商不仅店铺遍设全国通都大邑,而且经营范围远涉日本、西亚和俄罗斯等地,控制了史上多个行业如盐、铁、茶、丝绸等,清代的票号经营更将晋商推向史上最为辉煌的顶点,在世界金融史上也据有浓墨重彩的记录。 晋商能够走向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在于培养和吸引了一大批具有商业头脑和知识储备的人才。可是,晋商又是如何吸引人才的呢?票号里那些几近苛刻的制度,为什么没有把员工吓跑,却成全了山西人口口相传的“有儿开商店,强过做知县”的民间谚语呢?而且这些对现代企业有什么样的启迪和影响呢? 概括起来,传统晋商在经营管理方面的成就和经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晋商成功告诉现代企业一:制度建设 (1)股份制。 晋商的股份制已有现代股份制的特点:一是实现了股权多元化和有相对控股的大股东;二是实现了两权分离,即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这种制度对晋商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但是两权分离中权责利是不对称的,尤其是大掌柜有权有利,但并不承担责任;东家与大掌柜之间是相互信任,以信义为先,且东家有权威,大掌柜真心诚意,这种制度是有效的, (2)内部业务运营管理制度,有效防范了风险。 一个企业管理与运行的制度化首先看内部组织架构的设置,组织结构设计的原则是:适应企业业务的需要,而且内部各个部门权力不交叉也不遗漏,每个部门和每个人权责利明确而一致。票号设计者们没有学过现代管理理论,但是理论来源于实践。票号的经营管理制度,根据时局对规模和网点进行调整,有效规避了盲目扩张的风险。 (3)激励机制-身股制,把员工的利益与商号的整体利益联系在一起。 这个身股制在晋商里边是个特殊的创造,所谓身股制,就是晋商票号里边的股份有两种称呼,一种就是前面说的银股,就是东家出的钱,出的资本,叫做银股;一种叫做身股,这个身股不是花钱买的,是东家给你的,作为你分红的一个凭据,(4)晋商的用人机制

晋商文化论文修订版

晋商文化论文修订版 IBMT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T5AB-IBMT08-IBMT2C-ZZT18】

浅谈晋商与晋商文化摘要:晋商又称山西商人,是明清时期崛起的以擅长商业经营活动而着称于世的商业集团。晋商之所以成功,乃是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到商业经营,在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文化精神。晋商的成功之道和她所包含的文化值得我们去研究和学习。 关键词:晋商文化精髓启示 晋商历史 晋商是指山西(中国中原地区的一个省)商人,山西的简称为“晋”。晋商首创了中国历史上票号。“票号”是当时商人通商的一种方式,商路遥远,汇通天下,曾在中国历史上显赫一时。直至如今还传颂着“山西人善于经商、善于理财”的说法。 山西的方域面积虽然不算大,但却地质地貌相对比较奇特而多样,南北气候类型跨度较大,这就为山西成为一个物产丰富、资源优裕的省份创造了前提条件,从而使山西自古以来就以盛产煤、铁、盐和丝、棉、粮而称着全国,特别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技术的不断进步,在社会生产能力提高的同时,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能力也就相应地提高了。及至明清时期,山西的资源在全国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就更加凸显和重要,以至于成为朝廷靖边抚民、发展生产的重要物源依赖。 由于地缘优势,山西人经商很是活跃,古代文献多有记载,到明代(1368年-1644年)已在全国享有盛誉。有了丰富的资源,就有了将之转化为商品的基础;有了发达的商品生产,就需要广泛进入流通领域;为了促进商品的流通,就需要商人进行转运和销售。正是在这一刚性链条逻辑的推演中,一环扣一环地促进了山西商业的发达和晋商的崛起。清代(1644年-1840年)初期,山西商人的货币经营资本逐步形成,不仅垄断了中国北方

晋商精神与企业管理

晋商精神与企业管理 山西人从商历史悠久,自商周、春秋以至宋元,史书屡有记载,有“晋人多从商,豪商大贾甲天下”一说,到明清两代达到顶峰。 山西商人简称晋商,大体兴起于明代初年,明中叶以后发展迅速,清中叶进入盛期,清末渐趋衰落。明代中期,随着国内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山西商人以善于从事商品交易的智慧和才能,乘势崛起,逐渐形成一股以乡土纽带为特征的商行帮会群体。他们以山西富有的盐、铁、绵、麦、皮毛、木柴和旱烟等特产进行长期的长途贩运,并设立分号于全国,套换江南的丝绸、茶米,然后转销西北和今天的蒙古、俄罗斯等地。销售活动遍及全国甚至海外,成为最有实力的北方商帮集团。明清时期,晋商作为一支重要的社会经济力量,雄踞徽商、湖商、粤商等十大商帮之首,在中国经济史上占有十分显赫的地位。 明清晋商的辉煌,不仅成就了富商巨贾和商界精英,推动山西成为当时的“海内最富”,也在长期发展实践过程中形成了晋商精神。晋商精神可以高度概括为“节俭勤奋、明礼诚信、精于管理、勇于开拓”十六个字,这是山西商人光荣传统、优良作风的精华凝炼。“节俭勤奋”是本,是晋商精神的品质。节俭朴素、勤劳致富而不是奢侈浪费、投机钻营,这种难能可贵的精神状态和性格本色,是支撑当代晋商继往开来、无往而不胜的坚实根基和有力保障。“明礼诚信”是魂,是晋商精神的精髓。“精于管理”是神,是晋商精神的核心。 晋商曾经是企业管理创新的先驱,倡导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眼光敏锐,审时度势;积极主动,适机而上;协调关系,增强友谊;既能与人宽容共处,和平共事,又能让利经营,薄利取信,并且在改革创新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经营管理机制。“勇于开拓”是志,是晋商精神的驱动力。晋商勇敢地摆脱了地域和传统观念的束缚,闯关东、下江南、越戈壁,甚至到国外发展。在有一定资本积累的基础上,大胆发展金融汇兑的票号业务,使民族资本和民族商业惠及的范围扩展到全国各地。晋商在多种行业所进行的不同的经营活动,没有既定的模式,也没有可以参照的前人经验,正是这种勇于开拓的品质,催生了他们的创造活力。 晋商精神及其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启示 晋商曾是我国明清时期最大的商帮,也是当时国际贸易中的一大商人集团,在世界商业史上可与著名的威尼斯商人、犹太商人相媲美。晋商兴盛时期,不但经营食盐,还同时经营丝、粮食、棉布、铜铁以及汇兑等业务。尤以盐商、典商、票商以及垄断对日贩铜贸易的船商最为著名。 这些辉煌成就的背后,体现出的是这个群体的一种精神和文化,其中更蕴含着晋商的管理思想和管理理念。因此,本文主要从晋商精神的角度去分析其成功的因素,并引用一些典型制度和事例对其精神进行进一步的阐述,试图找出一些对现代管理的启示和

晋商与晋商文化总结

晋商与晋商文化总结 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晋商与晋商文化 一、什么是晋商 (1)专指古代晋国经营商业和从事商品交易的商人。 g-w-g (2) 凡山西从事商业工作,经营商品交易的商人,都可泛称“晋商”,包括从事国营(工)商业者和私营(工)商业者。 晋商文化: 文化: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形成了共同的认识,理念和思想,遵循着一定的规则,规范和秩序,这就是文化。 指山西商人(即晋商)在从事商业交易活动的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商品财富和经营经验的总结,以及由此衍生、发展而来的商行制度、商业道德、商会组织等商业文明。 晋商精神: 精神:宗旨;主要的意义。 指源于山西古老文化、在长期的商业活动实践中形成的个人和团体的一种信念和精神,主要体现在博大宽容的经营胸怀、兼容并蓄的经营气度、求同存异的经营策略和自强不息的经营精神等。 晋商所创造的辉煌的历史有三个显着的特点: 首先,经营范围广泛。 除盐业外,有铁业、茶业、丝绸业、棉布业、粮油业、颜料业、杂货业、木材业,以及金融业,甚至还有酱菜业(北京六必居)、饭店业(北京都一处)、药业(早于同仁堂的北京万全堂药店)、文物古玩业等,各行各业无所不包。这在当时的其他商帮中是少见的。 其次,经营范围遍及全国,甚至海外。 当时在全国各地经商的山西人到处可见。遍及全国的山西会馆正是晋商走向全国的象征,仅在北京晋商会馆就有9所,日本、俄罗斯、蒙古等也都是晋商大显身手的地方。 最后,晋商建立了一套相对完善科学的经营管理制度。 它的两权分离、激励机制、管理制度、企业文化、人才培养等成功经验,至今仍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晋商文化: 文化: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形成了共同的认识,理念和思想,遵循着一定的规则,规范和秩序,这就是文化。文字+符号+仪式。 晋商文化:山西商人(即晋商)在从事商业交易活动的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商品财富和经营经验的总结,以及由此衍生、发展而来的商行制度、商业道德、商会组织等商业文明。 晋商精神: 精神:宗旨;主要的意义。 指源于山西古老文化、在长期的商业活动实践中形成的个人和团体的一种信念和精神,主要体现在博大宽容的经营胸怀、兼容并蓄的经营气度、求同存异的经营策略、自强不息的经营精神等。 二、晋商文化的核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