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参与国际贸易的机理分析

中小企业参与国际贸易的机理分析
中小企业参与国际贸易的机理分析

中小企业参与国际贸易的机理分析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活动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由于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中小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纷纷走出国门,积极开拓海外市场,逐渐成为了我国对外贸易的生力军,但是,我们也看到了它们在开拓国际市场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阻碍了企业的发展。因此,本文基于前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详细论述中小企业参与国际贸易的原因、机遇与挑战,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关键词:中小企业、国际贸易、国际化

1引言

中小企业是我国异常活跃的市场主体之一,它不仅数量众多,而且经营方式灵活,在促进我国经济增长解决社会就业问题,增加出口等方面均具有着既独特又关键的作用,同时,在改革开放程度的深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的大背景下,我国必然会有数量巨大,规模不等,行业各异的中小企业参与到国际贸易当中,并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生力军,虽然在国际贸易中中小企业的知名度,资源支配能力以及核心竞争力等要弱于大型企业,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际市场开放程度的不断扩大以及市场机制的日益完善,中小企业必然能够在国际贸易舞台之上大放异彩,在人们的印象中,大型跨国企业才是国际贸易的主角,而整体实力要弱于大型跨国企业若干等级的中小企业不具备参与到国际贸易当中,与大型跨国企业一较高下的资格,但是基于网络通信技术的电子商务获得了迅猛发展,消费个性化的趋势也是越加明显,小批量,多种类的生产方式日渐流行,在以上这三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中小企业积极地参与到国际贸易的竞争当中,不仅增强了自己的经济实力,而且也实现了经济增长,解决了社会就业问题,增加了出口额,这些经验证明了中小企业在国际贸易当中的强大生命力和独特的竞争优势,为了促进中小企业自身。

2国内外研究现状

长期以来,理论界关于企业出口贸易的理论研究有两个显著特征:一是侧重

于解释大型企业的出口贸易问题,对于中小企业出口贸易的研究相对薄弱,二是

侧重于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的研究,对于发展中国家的研究相对薄弱,同时,对中

小企业国际化的微观理论基础解释不足,与当前我国的社会经济现实缺

乏密切的

联系,中小企业由于自身有着与大型企业不同的特点,决定着中小企业开展国际

贸易也有着自身的规律"关于中小企业国际贸易理论,国内外已经有了很多成果,概括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企业国际化的阶段理论。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以约翰逊和瓦尼[1]为代表的北欧学派,使用企业行为理论研究方法,提出了企业国际化阶段论,也有学者称之为,乌普萨拉国际化模型(UppsafaIntemationalizationModel)约翰逊和瓦尼对瑞典四家企业的海外经营过程进行比较时发现,企业海外经营的不同发展阶段具体为:不规则的出口活动,通过代理商出口)建立海外销售子公司,从事海外生产和制造企业海外经营活动从第一阶段向第四阶段的演进说明其资源投入量的增加,同时也表明其对海外市场信息渠道的控制能力的变化。米勒[2]把国际化过程分为十个阶段,即:(l)评估企业是否准备好进入国外市场;(2)企业分析;(3)对国内业务计划再评估;(4)评估国际市场和竞争; (5)制定国外市场进入计划;(6)识别和选择国外合作伙伴;(7)依从国外规则;(8)选择双方市场的服务支持提供者;(9)企业产品进入市场;(10)在国外市场设立机构。乔治[3]运用结构方程对美国68个近期开展国际化的中小企业进行了研究,发现这些新兴的国际化企业并没有平均遵循某一系统化的步骤。

(2) 企业国际化的网络模型

网络模型认为企业的国际化是企业在国际市场网络中建立发展网络关系的过程"企业国际化程度决定了其在国际生产(市场)网络中的地位,一个高度国际化的生产网络,意味着拥有众多在国际分工下的企业的紧密联系,约翰逊和麦特森[4]把国际化的企业划分为四种类型:(l)早行动企业(earlystarter);(2)孤独的国际化企业:(3)晚行动企业(latestarter);(4)全球企业(intemationalamongothers),早行动企业很少有机会从国内的商业网络获得有关海外市场的信息和知识,最好的办法是通过代理商进入海外市场,从而降低海外经营的风险和成本"/孤独的国际化企业的特点是开拓海外市场主要依赖企业自身的资源和能力,导致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较低,晚行动企业在其他企业拥有丰富的海外市场经验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商业网络关系向国际市场发展全球企业是己经高度国际化发展变化的跨国公司,它们不仅积累了大量国际市场经验,并善于利用已经形成的国际商业关系网络,以最快的速度和合理的资源配置,在全球范

围内建立了国际生产体系"中小企业处于天然的网络之中,其国际化经营受其所处的企业网络中的其他参与者国际化程度的影响。

(3) 企业国际化的资源论基础。资源基础论的核心观点是,企业之所以可以

赢利,是因为它们拥有企业特有的稀缺资源,可以生产出成本很低或质量很高的产品;这种资源依附于企业的内在组织中,具有无形性和知识性,难以模仿,为企业专有,同时,这种内生的优势存在路径依赖依此理论,企业确定国际化经营战略时就会受到企业特有资源的影响为回答这个问题,巴尼把企业资源分为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组织资本三类物质资本指的是土地投入的原材料和其他稀缺的物质资源;人力资本则是指员工的经历,培训情况以及管理人员的能力;组织资本指公司的组织结构,包括公司的运营结构以及与相关公司的关系等。布拉德古德[5]的研究表明,中小企业进入海外市场的能力与其累积的有形,无形资源储备有直接关系有着宝贵的不可模仿,不可替代的资源储备的企业比其竞争者更具有优势,更易国际化,卡热泽戈鲁和林代尔[6]研究了美国34个小型的科技企业,发现44%的企业缺乏管理经验和开拓国际市场的机会,44%的企业存在收集国际市场信息的困难,犯%的与国际竞争者相比存在资源获取方面的困难,从而讨论了资源和能力的限制是小型企业进行国际竞争面临的主要困难。

3中小企业参与国际贸易的原因

3.1中小企业的概念界定

“中小企业”的称谓最早出现是在19 世纪末,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完成,资本主义的大工业体系和现代商业体系的形成,大企业、大公司开始在经济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与大企业相对应,出现了小企业的概念。中小企业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概念。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产业部门,人们对中小企业的判断都有着不同的标准。

建国以来,我国在企业的界定方面经历了六次大的调整。最新的标准是 2003 年 2 月 19 日,我国颁布了《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国经贸中小企[2003]143 号),对我国大中小企业的划分作了明确的说明。中小企业一般是指规模较小的或处于创业阶段和成长阶段的企业,包括规模在规定标准以下的法人企业和自然人企业。中小企业标准是根据企业职工人数、销售额、资产总额等指标来界定的。工业中小型企业须符合以下条件:职工人数2000 人以下,或销售额30000万元以下,或资产总额为 40000 万元以下。建筑业中小型企业须符合以下条件:职工人

数 3000 人以下,或销售额 30000 万元以下,或资产总额 40000 万元以下。根据以上标准目前我国外贸企业中 80%以上均为中小外贸企业,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必不可少的经济成分,更是促进我国外贸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3.2中小企业参与国际贸易的必要性

(1) 国际贸易使中小企业得以生存和持续发展

我国加入WTO后使国内市场国际化,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有专家认为,我国前20年的开放是TOP对TOP0的开放,到我国来的外国企业只能是经济巨头,这些巨头进入我国市场只能和中国银行、中国石油、中粮等国有大型企业合作,不会与中小企业有直接的生意上的竞争,而国外的小公司不熟悉我国国情,进入新市场的成本也太高,所以,只是在观望状态,而加入WTO后,意味着中国将进一步开放国内市场,根据WTO的有关规定,我国在入世后,除保留少量世界贸易组织允许进口限制措施外,大部分非关税壁垒将被取消,而关税也将大量减免,它的保护程度也将逐步降低,国外的中小企业将会大量涌入我国,直接加入到我国市场的竞争中来,我国中小企业不得不与其正面交锋"面对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国内市场,走出国门,扩大市场范围,积极发展国际贸易才能使中小企业在这个全球化的浪潮下得以生存和发展。

(2) 国际贸易改善了中小企业的企业结构和管理模

中小企业可以通过参与国际贸易获得很多的收益,这些收益使中小企业不仅

在国际市场,而且在国内市场上也具有一定的优势,在国际市场中,中小企业为了站稳脚跟,努力地改变自己的企业结构和管理模式,以适应不断变幻的国际市场"目前,我国的中小企业的企业结构正逐步由原来的橄榄型向哑铃型转变,所谓橄榄型的企业结构就是指企业产品研发能力差,服务能力不足,而生产加工能力很强的两头小的企业结构,我国的中小企业长期以加工贸易作为生产经营的主要模式,一般以低程度的生产和加工为主,并不重视技术研发和服务"但在产品同质化严重的今天,企业如果仍然以生产加工为主,就会使企业间的竞争异常激烈,利润降低,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近年来,在国际贸易中,创新所获得的收益上升,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利润往往要远远高于劳动密集型的产品,同时这些产品在贸易中都受到进出口国的扶持,在政策上能得到很多的优惠,这些都大大鼓励了中小企业积极地进行产品的创新和研发"在以往,我国企业对服。

(3) 国际贸易提高了中小企业的生产规模和产品质量

很多中小企业不再局限于国内市场,通过积极开拓海外市场,产品的市场容

量大大提高,生产规模不断扩大,规模效应明显,生产成本降低,利润空间有所提高,企业得到迅速的发展,温州东艺鞋业公司的发展历程就很具有代表性"温州东艺鞋业有限公司的前身是成立于1986年6月的温州东风工艺皮鞋厂,当年的东艺,注册资本只有.46万元,十来个职工,每日生产皮鞋20多双,产品无名无牌,仅是一个小小的作坊式的企业"通过这些年的国际贸易,东艺已发展成为年销售额超过3亿元的制鞋大企业,产品畅销俄罗斯、东欧各国,日本、韩国、东南亚数国,少量出口美国、约旦、西欧等国、并远销中非、南非等地、成为浙江制鞋行业中最大的企业之一、全国制鞋业的出口大户和创汇大户,东艺就是在国际化经营中受益并茁壮成长的企业,他的发展道路就是许许多多我们的中小企业发展壮大的道路。

4中小企业参与国际贸易的现状

(1) 我国中小企业在国际贸易中面临的机遇

第一,巨大的市场和无限的商机,生产力水平的大幅度提升让我们进入了过剩经济时代,过剩的产能虽然为我们提供了异常丰富的物质财富,但是也在极大程度上加剧了市场的竞争程度,激烈的竞争让统一领域当中的中小企业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市场空隙越来越小,利用传统方式进行市场开发的难度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选择管理创新,技术创新以及营销创新等方式来开发新市场,优势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中小企业不仅需要面对国内同行的竞争,更加需要应对国外工行抢占市场,通过创新来提升企业竞争力扩大市场份额也成为中小企业面对国内外竞争的最佳选择之一,但是外贸经营权的开放无疑又给众多的中小企业提供了更大的市场空间和更多的商机。

第二,能够更加直接地借鉴和学习国外同行的先进模式和经验,国内的中小企业在参与国际贸易的过程中!与国外同行进行竞争和合作的机会均会大幅度提升,直接的交流和沟通可以让国内中小企业更加生动地感觉国外企业的经营理念,行为方式,管理模式等,这些必然会给国内中小企业带来冲击,使其在竞争和合作中自觉地进行变革以便使其符合国际市场的要求,中小企业参与国际贸易,不仅是经济贸易的过程!同时也是学习和提升自身实力的过程,例如,在国际贸易过程中,中小企业可以学习和借鉴国外企业的先进技术、管理模式、企业战略、营销

方式、市场拓展策略等。

第三,国际电子商务让企业获得新的获利模式"世纪就是信息化时代,以因特网为代表的网络通信技术获得了飞快发展,利用网络进行商业贸易的活动已经普遍化,并形成了一种新颖的贸易模式,即电子商务贸易,在国际贸易中,电子商务模式也具有非常之高的普及度!相对于传统的贸易方式,国际电子商务模式显然省略了更多的中间环节,降低了企业的额外开支,中小企业的规模通常比较小生产和管理方式比较灵活,所生产的产品种类也比较多,但是通常处于产品价值链的低端,绝大多数的利润被多个中间商获取,因此,不但在无形中增加了企业的交易成本,更是降低了交易效率,较长的贸易周期对于追求资金周转速度的中小企业而言显然并不合算,

(2)我国中小企业在国际贸易中面临的挑战

第一,我国中小企业的管理理念守旧!管理模式落后、管理理念守旧、管理模式落后是目前限制我国中小企业不断发展和扩大经营规模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在参与国际贸易时的最大挑战之一,目前我国许多中小企业均是家族式企业,在管理理念上崇尚传统的个人集权与行政命令式的管理理念!既没有落实现代企业管理的相关制度和机制,也没有企业权力分配和监督的制衡!管理模式比较落后,这样的局面直接导致我国众多的中小企业在参与国际贸易时没有一定的战略规划!更加没有深刻认识到开拓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的激烈性和长期性,不仅仅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更加需要企业大量的智力投入。

第二,未能深刻认识国际贸易的风险性,尤其是没有制定任何应对国际贸易风险的方案,由于过分高估国外贸易伙伴或者国外客户的诚信水平!我国不少中小企业在与国外贸易伙伴或者国外客户签订合同之前没有对他们的合法性"诚信等级深入的调查!使不少国外诈骗分子乘虚而入,最终蒙受了本可以避免的损失#就其原因!主要就是我国的中小企业没有树立国际贸易风险意识。

第三,我国中小企业外贸产品的附加值过低,并且产品结构缺乏变化性,导致我国中小企业国际贸易竞争力过低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他们的外贸产品的附加值过低,并且产品结构缺乏变化性,过于单一的产品类型会使自己的国际市场限制在某个特定的区域,一旦出现竞争者便会疲于应付’过低的产品附加值会严重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最终使自己的产品沦为(鸡肋)。

5中小企业参与国际贸易的政策建议

(1) 中小企业需要得到政府和社会的扶持和帮助

由于外部环境是中小企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因此企业在国际贸易中需

要政府和社会力量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重新认识到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和摆正中小企业的地位后,我国近年来也陆续出台了一些积极的政策和措施,旨在改善中小企业发展环境,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发向,但将我国现有中小企业促进政策与发达国家的相比,仍有相当大差距,通过比较借鉴欧盟,美国和日本的经验和做法,结合我国中小企业的实际情况,政府应该可以在以下方面完善法规和政策,促进中小企业更好地开拓国际市场:①为中小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②完善中小企业国际化的各项支持体系,有效发挥政府的作用。

(2) 中小企业需要加强创新和研发力度

我们这里所说的技术创新是广义上的技术创新,既包括自然科学技术的创

新,也包括社会科学技术的创新,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前者包括生产设备更新,新产品开发,革新工艺,改进产品设计,提高产品质量等;后者则主要指经营管理方面的观念,制度,管理方式等方面的创新,创新是增强企业竞争能力的基础,也是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保证,中小企业具有经营灵活的优势,但能不能做到灵活,关键就在于创新是灵活的灵魂,加入WTO后,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着一个崭新的竞争环境,因而不能墨守成规,要摒弃旧观念,尽快地接受新事物,使企业在管理和技术方面尽快适应新变化,勇于创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灵活多变,就企业而言,所有创新都可以归结到管理和技术两方面,管理的核心是规范人的行为,改变雇员的价值观,使得企业中能形成鼓舞雇员积极上进的文化氛围,真正把以物为中心的管理转移到以人为中心的管理上来,实现人本管理"同时,要大力推进技术进步,鼓励开发新产品,采用新技术、改进产品设计、材料节约代用、加强工艺革新等,大力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增强开发原创性技术的能力,使企业具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优势。

(3) 中小企业应该增强自主品牌建设,考虑企业的长期发展

我国的中小企业在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中,缺乏自主品牌意识,主要以OEM

等形式为国外公司加工生产,虽然出口量很大,但利润极薄,而使自己处于产业链底端,企业要生存,要在国际市场上站稳脚跟,需要向市场

提供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培育适应国际市场的核心产品,利用核心产品创立企业品牌形象,最终提高企业整体形象,历来是国际跨国公司用来取得竞争优势和扩大市场份额的一种手段,在产品同质化严重的今天,企业必须将自己的产品与其它厂商生产的产品区别开来,树立自己的品牌,树立企业的核心优势"中小企业为国外大公司贴牌生产产品,虽然对企业的成长初期有一定的好处,但对管理、技术和销售网络等方面的促进并不大,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如果没有自己的品牌,对企业的长远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因此企业在利用OEM做大规模的同时,一定要重视积累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经验,并为自主品牌的树立和培育做好准备。

(4) 中小企业之间应该加强联合,充分利用团体组织的力量来规

避风险

我国中小企业在经济社会发展及国际化中的地位和作用日趋突出和重要,而

目前小而散,小而弱,小而乱,组织化程度低己经成为影响我国中小企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和制约因素,国际上,特别是发达国家,各类中小企业团体组织十分普遍,比如目前日本的中小企业大都通过中小企业团体组织享受着全面有效的服务,中小企业普遍能实现自律、自治和自理,这对中小企业发展与提高相当重要,我国也应该借鉴发达国家有益的经验,除了大力完善各种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团体和中介组织外,我国的中小企业也应该意识到联合的重要性,积极响应相关团体和组织的邀请,接受这些机构的帮助和协调,中小企业应该改变以往不讲道德,违反市场规则,不守信用的做法,摈弃同行间恶性竞争的手段和方式,拒绝仿冒加工和侵权夺利的行为,加强联合,优势互补,相互扶持,一致对外,形成团体优势和群体优势,中小企业只有这样,才能克服单个企业势单力薄的劣势,解决以往单个企业无法解决的问题,办到以往单个企业无法办到的事情,相互之间结成利益共同体、提高抗风险能力和对环境的应变能力,有利于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上的生存和发展。

[1] Johanson J, Vahlne J-E.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process of the firm-a model of knowledge development and increasing foreign market commitments[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1977: 23-32 [2] Miller MM. The 10-step road map to success in foreign markets[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arketing, 1993: 89-106

[3] Yip GS, Biscarri JG, Monti JA. The role of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process in the performance of newly internationalizing firms[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arketing, 2000,8(3): 10-35

[4] Johanson J, Mattsson L-G. Marketing investments and market investments in industrial network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search in Marketing, 1985,2(3): 185-195

[5] Tsai W-c. The Study on Performance for International New Ventures with Organizational Culture Perspective-Entrepreneurial Management Team, International Market Orientation and Capability Accumulation as Mediator[J]. 2006:

[6] Lindell M.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technology-based firms: an exploratory study[J]. Journal of Small Business Management, 1998,(January):

国际贸易 案例分析含答案

(第七章) 问题1:本案例是涉及FOB价格术语下船货衔接的问题。按照FOB术语成交的合同属于装运合同,这类合同中卖方的一项基本义务是按照规定的时间和地点完成装运。然而,由于FOB 条件下是由买方负责安排租船订舱,所以,就存在一个船货衔接问题,处理不当,自然会影响到合同的顺利执行。根据有关法律和惯例,如果买方未能按时派船,卖方有权拒绝交货,而且由此产生的各种损失均由买方负担,因此,在FOB术语下成交的合同,对于装运期和装运港要慎重规定,订约之后,有关备货和派船事宜,双方要加强联系,密切配合,保证船货衔接。 在此案例中,我方作为卖方尽到了自己的责任。在装运期临近时,卖方电告催促买方派船接货,但买方仍没有及时派船接货。根据《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规定,卖方有解除合同之权利,并要求买方赔偿损失。 问题2:本案中我方公司据理力争,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做法是值得提倡的。后来从有利于交易的角度出发,我方公司未行使解除合同之权而继续履行合同义务也是适当的。如果行情发生了变化或其他原因使合同给我方带来损失时,我方当然可断然行使解除合同之权。[案例2] 问题1:卖方完全有权利凭合同规定的单据要求买方付款,而买方无权拒付。 问题2: (1)CIF条件成交,是象征性交货,卖方交单就完成了交货责任,而无需保证到货。(2)CIF条件成交,卖方承担货物越过船舷以前的风险、损害和灭失,越过船舷后的损坏和灭失属于买方的责任。 (3)CIF条件成交,是单据买卖,只要卖方提交了全套合格单据,买方就应该凭单付款。所以,买方以货物已全部损失为由拒绝接受单据,拒付货款,是没有道理的。 第八章国际贸易商品的品名、品质、数量和包装 1.(1)仲裁应裁定卖方赔偿买方600英磅;虽然合同中规定的品质以具体规格来表示,但卖方后又向对方寄送样品,并且电告对方,“成交货物与样品相似”。这样的做法使得卖方的交货变成了既凭规格、又凭样品交货,卖方交货必须既符合合同的规定,又与样品一致。 卖方有中国商品检验局签发的品质规格合格证书,但这不排除买方的复验权,买方出具了所交货物平均品质比样品低水平%的检验证明,向买方提出了索赔600英磅的要求,是合理的。 (2)从本案例中,我们应吸取如下的教训: ①凭样品交货是严格的交货方式,不易轻易采用; ②寄送样品的行为要注意,如不凭样品成交,应注明为“参考样品”或“仅供参考”。2.(1)我公司一方面应抓紧时间更换包装,如不更换,可能会造成违反合同,无法收回货款的情况;另一方面应和客户再进行沟通,争取让对方负担更换包装的费用,或让其承担一部分;还可做好仲裁或诉讼处理的准备,让对方付出违反合同的代价。 (2)我方公司应注意,在包装条款的制订上,应更为详细。如买方提供包装,应规定提供包装的最迟时间,迟于规定的时间应向卖方支付违约金,另外,如不能按时提供包装,卖方有权自行处理,但相关的费用应由买方承担。 (3)对客户提出的合同变更,如案例中公司代表的意见应以书面的方式确认。 第九章国际货物运输 [案例1] 我方的做法属分批装运,将导致银行拒付的结果。

国际贸易术语专题案例分析

国际贸易术语专题案例分析:1.关于DAP的案例分析:

案例:西安某公司以FOB条件出口一批冻鸡。合同签订后接到买方来电,称租船较为困难委托我方代为租船,有关费用由买方承担。为了方便合同履行,我方接受了对方的要求。但时至装运期我方在规定装运港无法租到合适的船只,且买方又不同意改变装运港。因此,到装运期满时货仍未装船,买方因销售季节即将结束便来函以我方未按期租船履行交货义务为由撤销合同。此情此景,我公司该何去何从? 分析:我方应该拒绝买方撤销合同的无理要求。按照FOB成交的合同,应由买方负责租船订舱。买方可以接受买方的委托,并由买方自负风险和费用条件下,代买方办理租船订舱,但卖方不承担租不到船的责任及其由为租到船带来的延误装运的责任,所以买方撤销合同的理由不成立。

案例:西安阳光公司从韩国月牙公司进口一批货物,签定“CFR烟台”合同,货物在鲁东半岛附近海域沉没。韩国月牙公司未及时向我方发出装船通知,我方未办理投保,无法向保险公司索赔。故我方要求对方承担责任,但韩国月牙公司以货物离港,风险已经转移给我方为由拒绝承担责任。问:韩国月牙公司的行为是否合理,究竟由谁承担责任?为什么? 分析:韩国月牙公司的行为不合理,应由韩国月牙公司承担责任。按照CFR条件达成的交易,卖方在货物装船后必须及时向买方发出装船通知,以便买方办理投保。如果货物在海运途中遭受损失,由于卖方未发出装船通知使买方漏保,那么卖方不能以风险在装运港船上转移为由免除责任,在此案例中,月牙公司未及时向我方发出装船通知使我方未办理投保,

货轮沉没,韩国月牙公司应承担责任。 4.关于CIF的案例分析:作业题 案例:2012年11月11日,我上海明珠出口公司按CIFCanberra向澳大利亚某商出售一批云花,由于商品季节性比较强,双方在合同中约定到货期限条款:卖方保证运货船只不得迟于12月12日驶抵目的港。如货轮迟于12月12日抵达目的港,买方有权降价或拒收货物。问这一合同的性质是否属于CIF合同? 分析:本案合同性质已不属于CIF合同。因为:CIF合同是“装运合同”,卖方必须在合同规定装运期内在装运港将货物交至运往指定目的港的船上,即完成了交货义务,对货物运输途中发生损失的风险、交货后的费用及货物是否及时安全到达目的地,卖方概不负责。而本案合同条款规定:“卖方保证运货船只不得迟于12月12日驶抵目的港。如货轮迟于12月12日抵达目的港,买方有权扣价或拒收。”不符装运合同的性质反而变更为到达合同。

中小企业对外贸易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引言 中小企业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构造市场经济主体,促进社会稳定的基础力量。特别是当前,在确保国民经济适度增长、缓解就业压力、实现科教兴国、优化经济结构等方面,均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此,研究国有中小企业对外贸易方式转型,大力扶持各类中小企业发展,已成为当前一项刻不容缓的战略任务。 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五大以来,我国的中小企业发展迅速,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增强。美国次贷危机使欧美消费能力急剧萎缩,使我国很多中小企业订单锐减,由于资金缺乏,大量中小型企业破产倒闭。加工贸易和一般贸易的非均衡增长导致了我国对外贸易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加工贸易进出口的比重超过了一般贸易。改变过去对外贸易数量扩张型的增长方式,注重提高对外贸易的质量和效益,实施科技兴贸和品牌战略,促使对外贸易方式的转型和升级。我国中小型企业对外贸易要实现健康发展,转型升级势在必行。中国的对外贸易方式多种多样,除一般贸易外,有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补偿贸易和进料加工等多种方式,寄售、代销、包销、独家代理、租赁、拍卖、招标、投标以及期货贸易等在具体业务中也有所采用,在技术进出口中还采取了提供技术许可、顾问咨询、技术服务、合作生产等多种方式。在各种新发展起来的贸易方式中,加工贸易已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方式. 针对我国目前中小企业的问题和出路,山东师范大学经济学教授卜爱华指出经济危机使许多客户把目光从欧美国家转向了质优价廉的中国商品,这是我国中小企业前所唯有的机遇,我国中小型企业一定要加强与大学和研究机构的合作,提高创新能力。政府方面要加强中小企业创新要素投入,应以激励为主线,强化对知识、资金、人力等各类要素的鼓励。由于多种因素对我国中小企业对外贸易方式的影响,我国中小企业对外贸易方式也发生了变化,许多中小企业凭借此次对外贸易方式的转变,在跨国经营领域崭露头角,成为我国加入经济全球化进程的重要方面。在这次贸易方式转型的过程中,突出了我国粗放型外贸增长的一些问题,国内外的贸易摩擦逐渐显露出来。但是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财经学院杭言勇指出,浙江省中小企业“抱团”取暖共克时艰的生动案例充分体现了其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特质,不仅有效地解决了中小企业在对外贸易转型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也为进一步研究中小企业战略联盟模式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素材。总之,我国进口贸易方式变化对经济增长产生了重要影响,中小企业要走出目前世界性的经济困境,转“危”为“机”,必须树立信心,提高创新能力,拓宽融资渠道,实现产业结构升级,新加坡经济学家克里斯托佛·尼尔拉认为,中国受全球经济

国际贸易术语案例分析

有关国际贸易术语案例分析 FOB贸易术语案例 案例一: 1996年11月,我国F省粮油进出口公司与巴西某公司签订一份出口油籽的合同。合 同采用FOB 价格术语,买方需于1997年2月份派船到厦门港接货。合同还规定:“如 果在此期间内不能派船接货,卖方同意保留28天,但仓储、利息、保险等费用皆由买方承担。” 3月1日,卖方在货物备妥后电告买方应尽快派船接货。但是,一直到3月28日,买 方仍未派船接货。于是卖方向买方提出警告,声称将撤销合同并保留索赔权。买方在没有与 卖方进行任何联系的情况下,直到1997年5月5日才将船只派到厦门港。这时卖方拒绝 交货并提出损失赔偿,买方则以未订到船只为出拒绝赔偿损失,双方争议不能和解、卖方选 起诉到法院。 法院经取证调查,认为买方确实未按合同规定的时间派船接货、因此法院判决:卖方有 权拒绝交其,并提出赔偿请求、后经双方协商,卖方交货,但由买方赔偿仓储、利息、保险 等费用。 本案例是涉及FOB价格术语下船货衔接的问题。按照FOB术语成交的合同属于 装运合同,这类合同中卖方的一项基本义务是按照规定的时间和地点完成装运。然而,由于FOB条件下是由买方负责安排租船订舱,所以,就存在一个船货衔接问题,处理不当,自 然会影响到合同的顺利执行。根据有关法律和惯例.如果买方未能按时派船,卖方有权拒绝 交货,而且由此产生的各种损失均由买方负担,因此,在FOB术语下成交的合同,对于装 运期和装运港要慎重规定,订约之后,有关备货和派船事宜,双方要加强联系,密切配合, 保证船货衔接。 在此案例中,我方作为卖方尽到了自己的责任。在装运期临近时,卖方电告催促买方派 船接货.但买方仍没有及时派船接货。根据《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规定,安方 有解除合同之权利,并要求买方赔偿损失。 本案中我方公司据理力争,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做法是值得提倡的。后来从有利于交易 的角度出发.我方公司未行使解除合同之权而继续履行合同义务也是适当的。如果行情发生 了变化或其它原因使合同给我方带来损失时,我方当然可断然行使解除合同之权。 案例二: 我国某内陆出口公司于2000年2月向日本出口30吨甘草膏,每吨40箱共1200箱,每吨售价1800美元,FOB新港,共54000美元,即期信用证,装运期为2月25日之前,货物必须装集装箱。该出口公司在天津设有办事处,于是在2月上旬便将货物运到天津,由天津办事处负责订箱装船,不料货物在天津存仓后的第二天,仓库午夜着火,抢救不及,1200箱甘草膏全部被焚。办事处立即通知内地公司总部并要求尽快补发30吨。否则无法按期装船。结果该出口公司因货源不济,只好要求日商将信用证的效期和装运期各延长15天。

国际贸易案例分析

案例4.3 双重质量担保案例(案例讨论) 我国某外贸公司向德国出口花生一批,合同规定最低含油量不低于44%,杂质不超过1%。但在成交前我方曾向对方寄过样品,合同订立后我有电告对方“成交货物与样品相似”。货到德国后,买方出具了货物品质比样品低7%的检验证明,并要求赔偿600英镑的损失。我方拒绝赔偿,并陈述理由说:货物在交货时是经过挑选的。因为是农产品,不可能做到与样品完全相符,但也不至于低7%。 问:我方失误在哪里?是否可以以货物非凭样成交理由而不予理赔? 答:(1)此案例是凭卖方样品交易,在合同中应定名品质以卖方样品为准。日后,卖方所交整批货的品质,必须与其提供的样品相同。但允许卖方交付某些商品的质量指标在一定的幅度内有变化,在之前要约定一定幅度的品质公差。在本案例中卖方在达成合同后,有电告对方“成交货物与样品相似”,此举有欠妥当,应当在双方商定品质条款时,可加订“交货品与样品大体相同或相似”之类的条文,以避免争议和便于履行合同。同时本案例涉及两个质量担保:合同担保,样品担保。合同规定最低含油量不低于44%,杂质不超过1%,样品担保允许5%偏差,但是7%已超过,尽管此样品担保是成交货物与样品相似允许5%偏差。同时买方出具品质比样品低7%的证明,卖方则认为买方出具的证明不符合实情。如果卖方拿不出留存样品,也要赔偿600英镑。

(2)我方应该理赔。 凡以样品表示成交商品质量并以此作为交货一句的,则为凭样品买卖,我方已寄给卖方样品,则为样品担保,同时双方已订立合同,则为合同担保。所以我方不可以以货物非凭样成交理由而不予理赔 案例4.9 冻羊肉案例(讨论) 我国某公司向科威特出口冻羊肉20吨,每吨FOB价400美元。合同规定数量可增减10%。国外按时开来信用证,证中规定金额为8000美元,数量约20吨。结果我方按22吨发货,但持单到银行办理议付时遭拒绝。 问:原因何在? 答:《公约》第37条和52条对卖方交货数量大于约定数量时有明确规定:如卖方交货数量大于约定的数量,买方可以拒收多交的部分。数量机动幅度的选择,应视成交条件和双方当事人的意愿而定,本案例采用FOB成交,应由派船接货的买方来选择。同时本案例虽然规定数量可增减10%,即为22吨,但国外按时开来的信用证,证中规定金额为8000美元。按照ucp500规定,受益人(卖方)所提交的单据不仅要做到“单证相符”,还要做到“单单不得互不一致”二本案例单表明为 8800美元,则单据不符,导致银行拒绝信用证支付也是极为普遍的现象。简单来说,单据总金额为8800美元,超过了信用证的金额,而信用证的金额在没有约数的情况下是不允许超证支付的。

中小企业对外贸易现状

我国中小企业对外贸易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中小企业是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迅猛,其总量已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0%以上,在国民经济和外贸出口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在当前剧烈的市场竞争形势面前,中小企业在扩大外贸出口中遇到诸多困难,面临着严峻挑战。 一、我国中小企业开展国际贸易现状分析 由于我国中小企业大都是在改革开放以后产生的,发展历史较短,无论是私营企业还是国有企业改制后形成的各种股份制企业,大都是只有十几年甚至几年的历史,总的来讲除个别企业有了发展、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实力以外,大多数企业底子薄、基础差,特别是在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方面,仍然处于相对落后的阶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㈠、信息不畅 我国中小企业一直以来都主要立足国内市场,为大企业加工零部件或生产“非标”产品居多,有些中小企业虽然进行独立生产一种或几种产品但往往也只是拾遗补缺而已。中小型企业定位的局限性使得其在对外经济贸易活动中,对推销自己产品,引进国外资金技术方面信息重视程度不够或者根本不重视国际市场情况。因此,我国的中小企业生产的产品,很多根本没有国际市场需求,自然也就谈不上出口贸易了。即使有的中小型企业想打入国际市场,也往往求助于一些中间商,特别是为了节约成本求助于一些信誉不佳的中间商,一旦受骗这些企业对国际市场就会望而却步、畏缩不前。 ㈡、进出口贸易量小、品种单一 我国中小企业在出口方面,除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之外,大约只占我国进出口贸易额的20%左右。即使在进出口贸易较为发达的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地区,在出口贸易中,居主导地位的仍是低附加值、品种单一的服装、鞋类、玩

具、家具、小型电子产品或附件,以及小礼品、小五金劳动密集型产品,而且其中还有相当一部分属于来料或来样加工形式,贸易额不大、生命力短、竞争力差、利润不高,受国外市场主导性强,市场不具有稳定性。 ㈢、人才相对匮乏 中小企业在招聘过程中更重视对生产必需的生产技术人员或推销人员的选择,对懂得国际经济贸易的人才不重视,甚至不招聘此类员工。中小企业的管理者更注重企业当前的既得利益,没有长远的发展目标和战略。企业走向国际市场就必须有了解市场行情、懂得国际贸易操作程序和规则的专业人才,而专业人才匮乏已经成为制约我国中小企业走向国际市场 文档冲亿季,好礼乐相随mini ipad移动硬盘拍立得百度书包 的最大障碍之一。 ㈣、国内政策和国际环境的限制 1、国内政策 ⑴人民币升值,出口成本上升。 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浮动汇率制度。最近几年,人民币基本上每年都在升值。人民币升值意味美元贬值,直接导致出口成本直线上升,价格上扬,竞争力下降,对企业出口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⑵国家出口退税下调。从2007年1月1日起,国家多次调低了部分出口商品的出口遇税率,因而导致企业出口成本提高、利润下降,对自营出口业务、产品附加值较低的传统商品及产品销往欠发达地区的企业影响更大,特别是对纺织业。目前我国纺织行业的平均利润率3%左右,中小企业则更低。

[我国,中小企业,参与]我国中小企业参与国际贸易的优化对策

我国中小企业参与国际贸易的优化对策(1)论文 1 中小企业参与国际贸易的现状 1.1 中小企业出口占全部工业企业出口现状 1998年全部独立核算国有工业企业中,中型企业的出口产品交货值达到454亿元,小型企业的出口产 品交货值达到230亿元。而当年全国乡及乡以上工业企业的出口产品交货值中,全部独立 核算国有工业企业的出口产品交货值为2051.6亿元。也就是说,大中小企业出口产品交货值在其中所占的比重分别为67.7%,21.3%和11.2%。 1.2 中小企业出口及增长现状 20 05年在国家海关总署登记注册、出口额100~2000万美元之间、年均增长率25%以上,满 足条件的中小企业共有732家,累计出口总额24.68亿美元,较上年平均增长了2207.26%,到2007年,这732家中小企业出口总额达?80.02?亿美元,比2005年增长了324.27%。 1. 3 中小企业出口地区分布的现状从地区分布看,沿海地区的出口中小企业主要分布在以 山东、辽宁为主的环渤海,以上海、浙江、江苏为中心的长三角和以广东和福建为中心的珠三角地区。这些地区充分利用了自身的窗口地位,发挥地域优势,积极引导中小企业走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之路,从而推动地区经济的持续不断发展。 2 制约中小企业发展国际 贸易的障碍 2.1 外部环境障碍(1)政策歧视问题。我国各级政府一直强调发展大企业,对大企业在税收、资金筹集、土地使用等方面都有诸多优惠。在“抓大放小”的过程中,各地区,各部门仅仅对组建大型企业,大型集团有兴趣,所有的资源,不论是政策、法规还是服务体系等都向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倾斜,使得中小企业与大企业之间的竞争处于不公平的状态。(2)资金短缺,融资困难。中小企业在发展初期和进入快速增长期后,对资金的需要非常的迫切。但是由于融资困难,企业得不到它发展所需要的大量资金。这是因为中小企业规模相对较小,抵御风险的能力差、寿命短、信用度较低。银行出于降低信贷风险的考虑,中小企业的贷款条件要远远高于大企业,一般都要求企业提供连带担保和财产抵押,又由于抵押财产变现困难等风险因素,银行一般不接受财产抵押,而信誉度高的企业为了避免资产风险,大多不愿意提供贷款担保。中小企业的信用度较低,资本运作能力差,企业上市融资等方式更是遥不可及。(3)政府的管理方式和制度不够合理。一是外贸经营许可制度限制过高。在我国现行的对外贸易体制下,进出口权的限制过高,一般要求注册资本必须要达到850万元,且要连续两年出口供货额在1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才能获得进出口权。对于这个规定,大部分中小企业都达不到上述条件。二是专项扶植过少。中小企业在出口渠道、信用保险、信息咨询、海外市场调研等方面,得到政府的扶植较少。同时实行的部分专项扶植,限制过多,导致很多中小企业没有办法享受到这种优惠政策。三是缺少对树立品牌意识的鼓励。在以往,我国政府和社会对品牌的重要性了解不够,导致不仅在国内市场还是国外市场,企业对品牌的塑造和树立都不重视,有很多很好的老牌子都因此销声匿迹。四是审批手续繁琐。我国政府对中小企业的优惠和扶持需要经过许多部门层层审批,导致企业需要为此付出很大的成本。 2.2 企业内部障碍(1)出口贸易 商品的结构不合理。一是产品竞争优势不足。我国中小企业出口产品主要集中在资源密集型行业和劳动密集型行业,企业生产的初级产品居多,产品加工度低,而高级产品则极为少数。新技术革命所带来的初级产品价格的下降,会使我国一部分资源密集型的中小企业逐渐失去竞争优势。二是利润空间低。由于出口的产品附加值低,技术含量小,企业利润空间非常低,企业没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创新和开发中去,使产品技术创新能力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如此循环作用,使我国企业的创利空间得不到较大提升,这也是我国中小企业

国际贸易术语(习题及答案)

第二章国际贸易术语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术语中卖方不负责办理出口手续及支付相关费用的是()。 A、FCA B、FAS C、FOB D、EXW 2、象征性交货意指卖方的交货义务是()。 A、不交货 B、既交单又实际性交货 C、凭单交货 D、实际性交货 3、CIF Ex Ship’s Hold 属于()。 A、内陆交货类 B、装运港船上交货类 C、目的港交货类 D、目的地交货 4、我方出口大宗商品,按CIF新加坡术语成交,合同规定采用租 船运输,如我方不想负担卸货费用,我方应采用的贸易术语变形是()。 A、CIF Liner Terms Singapore B、CIF Landed Singapore C、CIF Ex Ship’s Hold Singapore D、CIF Ex Tackle Singapore 5、在以CIF和CFR术语成交的条件下,货物运输保险分别由卖方 和买方办理,运输途中货物灭失和损坏的风险()。 A、前者由卖方负担,后者由买方负担 B、均由卖方负担 C、前者由买方负担,后者由卖方负担 D、均由买方负担 6、按照《2010年通则》的规定,以FOBST贸易术语的变形成交, 买卖双方风险的划分界限是()。

A、货交承运人 B、货物在装运港船上 C、货物在目的港卸货后 D、装运港码头 7、《1932年华沙—牛津规则》是国际法协会专门为解释()合同 而制定的。 A、FOB B、CFR C、CIF D、FCA 8、CIF Ex Ship’s Hold 与 DAP相比,买方承担的风险()。 A、前者大 B、两者相同 C、后者大 D、买方不承担任何风险 9、在交货地点上,《1990年美国对外贸易定义修订本》中对() 的解释与《2010年通则》中对FOB的解释相同。 A、FOB Under Tackle B、FOB C、FOB Vessel D、FOB Liner Terms 10、某外贸公司对外以CFR报价,如果该公司先将货物交到货站或 使用滚装集装箱运输时,应采用()为宜。 A、FCA B、CIP C、CPT D、DDP 13、按CIF Tianjin 成交的进口合同中,卖方完成交货任务的地点 最有可能是在()。 A、纽约港 B、纽约市 C、天津港 D、天津市内 14、就卖方承担的费用而言,下列术语排列顺序中,正确的是()。

中小企业参与国际贸易的机理分析

中小企业参与国际贸易的机理分析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活动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由于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中小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纷纷走出国门,积极开拓海外市场,逐渐成为了我国对外贸易的生力军,但是,我们也看到了它们在开拓国际市场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阻碍了企业的发展。因此,本文基于前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详细论述中小企业参与国际贸易的原因、机遇与挑战,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关键词:中小企业、国际贸易、国际化 1引言 中小企业是我国异常活跃的市场主体之一,它不仅数量众多,而且经营方式灵活,在促进我国经济增长解决社会就业问题,增加出口等方面均具有着既独特又关键的作用,同时,在改革开放程度的深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的大背景下,我国必然会有数量巨大,规模不等,行业各异的中小企业参与到国际贸易当中,并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生力军,虽然在国际贸易中中小企业的知名度,资源支配能力以及核心竞争力等要弱于大型企业,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际市场开放程度的不断扩大以及市场机制的日益完善,中小企业必然能够在国际贸易舞台之上大放异彩,在人们的印象中,大型跨国企业才是国际贸易的主角,而整体实力要弱于大型跨国企业若干等级的中小企业不具备参与到国际贸易当中,与大型跨国企业一较高下的资格,但是基于网络通信技术的电子商务获得了迅猛发展,消费个性化的趋势也是越加明显,小批量,多种类的生产方式日渐流行,在以上这三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中小企业积极地参与到国际贸易的竞争当中,不仅增强了自己的经济实力,而且也实现了经济增长,解决了社会就业问题,增加了出口额,这些经验证明了中小企业在国际贸易当中的强大生命力和独特的竞争优势,为了促进中小企业自身。 2国内外研究现状 长期以来,理论界关于企业出口贸易的理论研究有两个显著特征:一是侧重 于解释大型企业的出口贸易问题,对于中小企业出口贸易的研究相对薄弱,二是 侧重于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的研究,对于发展中国家的研究相对薄弱,同时,对中 小企业国际化的微观理论基础解释不足,与当前我国的社会经济现实缺

国际贸易综合案例分析

国际贸易综合案例分析 1. 【案情】我方A公司向美国旧金山B公司发盘某商品100公吨,每公吨200美元CIF旧金山,写明收到信用证后两个月内交货,以不可撤销即期信用证支付,限三天内答复。第二天收到B公司回电称: “Accept your offer shipment-immediately”(接受你发盘,立即装运),A公司未作答复,又过两天B公司由旧金山花旗银行开来即期信用证,注明:“shipment immediately”,当时该货国际市场价格上涨20%,A公司拒绝交货,并立即退回信用证,试问这种做法有无道理?有何依据? 2. 【案情】我出口企业对意大利某商发盘10日到有效。9日意商用电通知我方接受该发盘,由于电报局传递延误,我方于11日上午才收到对方的接受通知,而我方在收到接受通知前已获悉失常价格上涨。对此,我方应如何处理? 3. 【案情】香港A商行于5月20日来电向上海B公司发盘出售木材一批,发盘中列明各项必要条件,但未规定有效期。B公司于20日收到来电,经研究后,于22日上午11整时向上海电报局交发对上述发盘表示接受的电报,该电报于22日下午1时整送达香港A商行。在此期间,因木材价格上涨,香港A商行于22日上午9时15分向香港电报局交发电报,其电文如下:“由于木材价格上涨,我5月20日电发盘撤销。”但上海B公司在22日下午3时才收到该电报。试问:(1)根据有关国际贸易法律,A商行是否已成功地撤销了5月20日的发盘?(2)A商行与B公司之间是否已成立了合同? 4. 【案情】由于不可抗力事件影响履行合同,按惯例可免除一定的责任。1976年7月我国唐山发生地震,在之前某外贸企业与日商订有三份煤炭出口合同,合同中商品名称分别为:“现货开滦煤”、“在某堆场存放的开滦煤”、“中国煤”。试就以上情况分别说明我如何向日方提出免责要求。

(完整版)国际贸易术语案例分析全

国际贸易术语案例分析 案例一:某公司向外商出售一级大米300公吨,成交条件FOB 上海。装船时货物经检验符合合同要求,货物出运后,卖方及时向买方发出装船通知。但是航运途中,因海浪过大,大半被海水浸泡,大米的品质受到影响。货物到达目的港后,只能按三级大米价格出售,于是买方要求卖方赔偿差价损失。 从案例一来看,采用FOB贸易术语,卖方按时将货物交到买方指定船上即履行了交货义务,货物的风险已从卖方转移到买方。至于买方货物受损,如果属于保险公司承保责任范围内的损失,则应向保险公司提出索赔,卖方可协助办理。 案例二:1958年8月,某公司从巴基斯坦购买棉纱。其中“三马”牌四十支棉纱300包,“金鱼”牌二十支棉纱200包,合计金额9.35万美元,价格条件CIF香港。货物装船后,卖方向买方提交全套有效单据。同年12月,进口商提货时,部分棉纱已被污损,经检验公证,共计损失2932.68美元。于是买方要求如数赔偿。在协商不能解决纠纷的情况下,买方向法院起诉。 从案例二来看,CIF合同决定了卖方凭单交货、买方凭单付款的象征性交货性质。

案例三:某年,某公司出售一批核桃给英国客户,共计1700公吨,价格条件CIF伦敦。因核桃属于季节性较强的商品,因此,按照行业惯例,合同订有“到货期限”条款,如届时货物未到,买方有权扣价或拒收。后来货物果然延迟到达,英国客商要求扣价。 从案例三来看,贸易术语的使用,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合同的性质,但是还要兼顾合同中是否还有与该贸易术语相抵触的条款,如果有它就可能改变合同的性质。 案例四:某出口公司按CFR贸易术语与法国一家进口商签订一笔抽纱台布出口合同,价值8万美元,即期托收方式支付。货物于1997年1月8日(周三)上午装“昌盛轮”完毕,当天业务员工作较忙,忘记发出装船通知(shipping advice),1月9日(周四)上午才向买方发出通知。法商收到装船通知向保险公司申请投保时,不料该保险公司已获悉“昌盛轮”9日凌晨在海上遇难,拒绝承保。于是法商立即来电:“由于你方迟发装船通知,致使我方无法投保,现货轮已罹难,该批货物损失应由你方负担并赔偿我方利润及费用8000美元”。不久,我方通过托收行(出口地银行)寄出的全部货运单证也因进口商拒付,被代收行(进口地银行)退回。 从案例四来看,CFR条件卖方遗忘了装船通知,等于货物风险没有转移给买方,由此导致的货物损失,卖方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国际贸易外文翻译---中小企业出口成功的根源探究:公共服务的影响

Appendix: International Business Review 13 (2004) 383–400 Sources of export success in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the impact of public programs Roberto Alvarez E Department of Economics, University of Chile, Santiago, Chile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differences in firm exporter performance for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SMEs). Traditionally, it is argued that these firms face several disadvantages for competing in international markets. Few studies, however, exploit the fact that successful exporters exist within this group. Using data for Chilean firms, we study various explanations for differences between sporadic and permanent exporters.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greater effort in international business, process innovation, and the utilization of export promotion programs contribute positively to export performance in SMEs. In addition, we find that some forms of intervention are better than others: trade shows and trade missions do not affect the probability of exporting permanently, but exporter committees show a positive and significant impact. Key words: Export performance; Export promotion;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国际贸易案例分析题及答案

国际贸易案例分析题及答案 篇一:国际贸易实务案例分析题库(带详解答案) 案例分析题库(含分析) 1.我公司与国外一家大公司签订一笔进口精密机床合同,该公司在欧盟区内共有3家工厂生产这种机床。临近装运日期时,对方一工厂突然发生火灾,机床被烧毁,该公司以不可抗力为由要求撤销合同。问:可否撤销?说明理由。 原则上不能撤销合同。此案涉及到不可抗力的后果。一般说来,不可抗力的后果有两种,一种是撤销合同,一种是延期履行合同。什么情况下解除合同,什么情况下履行合同要看所发生事故的原因、性质、规模以及履行合同所产生的影响程度。 本案中,火灾虽然是当事人无法预料的,应该属于不可抗力的范围,但由于对方还有两家工厂可以生产合同项下的产品,因此,我方要求对方延期履行合同。 2.我国某公司与外商签订了一份CIF出口合同,我国公司在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办理了保险。货物发出后,银行议付了货款,但货到目的港后发现严重破损,而保险中没有投保破损险(因为买方没有指明),买方要求我国公司到保险公司办理索赔事宜。问:我方应否办理? 买方要求不合理。此案涉及到CIF合同的性质。

①根据《2000年通则》,CIF属于象征性交货术语,即卖方只要交出符合合同或信用证规定的正确完整的单据,就算完成了交货义务,而无须保证到货,所以不是到岸价。 ②CIF虽然由卖方办理保险,但投保金额和险别必须事先约定,如果没有约定,只能按照国际惯例办理,即按FOB货价×(1+10%)投保平安险。 ③在CIF术语下,卖方办理保险仅为代理性质,应由买方处理索赔事宜。如果买方要求卖方代替办理索赔事宜,但责任和费用用由买方承担。 本案例,买方显然是在推卸责任。因此我方不能答应对方要求。 3.某年11月,我国某外贸公司与一外商签订了出口5000公吨钢材的合同,价格条款为CIF温哥华。支付方式为即期不可撤销信用证。我方按合同规定办理了租船定舱和保险并支付了相关费用,取得了全套合格单据并到议付行付货款,不料货物在航行途中遭遇海啸,全部灭失。外商以货物灭失为由拒绝付款赎单,问我方如何处理? 这是一起并不复杂案例。在CIF术语中,买卖双方风险划分地点是装运港船舷,越过船舷后的风险由买方承担,卖方办理保险仅仅是代理性质,出险后应由买方办理索赔事宜。另外CIF属于象征性交货,即凭全套合格单据,买方就不得拒付货款。还

国际贸易术语的含义和实践操作技巧

国际贸易实务操作及法律风险防范 ≡≡≡≡≡≡≡≡≡≡≡≡≡≡≡≡≡≡≡≡≡≡≡≡≡≡≡≡≡≡≡≡≡≡≡≡≡≡ 【培训时间】2010 年 08 月 07-08 日北京 2010 年 08 月 14-15 日上海 2010 年 08 月 21- 22 日深圳 【培训对象】进出口,国贸等部门,企业经理、采购部、物流部、销售经理、市场部、财务 部、销售等 【培训费用】¥2800 元/人(含课程费、饮用水、午餐、参考资料等) 【会务组织】上海智瑾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世博特惠:世博期间来上海参加公开课学习的学员均可获赠世博门票一张;特惠课程除外! ≡≡≡≡≡≡≡≡≡≡≡≡≡≡≡≡≡≡≡≡≡≡≡≡≡≡≡≡≡≡≡≡≡≡≡≡≡≡ 【课程背景】 在当今全球化采购的大潮中,专业的采购人士掌握全面的国际贸易知识、操作流程和技 巧及国际采购中的风险规避、降低成本等方面对组织来说是非常必要的。目前由美国次贷危 机所引发的金融危机,使国际间合作的运行速度和运作模式都正在并将继续发生着深刻本质 性的变化。面对这些深刻而快速变化,我们应该更进一步规范国际采购中国际贸易的操作, 以及迅速掌握市场行情及政策变化,及时做采购策略的调整。另外,对新兴的跨国采购企业 来说,挑战更大,掌握相关知识更为重要。企业学习网课程研发团队经过缜密分析和研究采 购在国际贸易活动中所出现的问题,设计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规避政策风险,以及在金融 危机下如何规避风险的技巧,帮助企业实现利益的最大化。 ≡≡≡≡≡≡≡≡≡≡≡≡≡≡≡≡≡≡≡≡≡≡≡≡≡≡≡≡≡≡≡≡≡≡≡≡≡≡ 【课程目标】 系统掌握国际贸易术语的含义和实践操作技巧! 掌握各种常用结算技巧与方法及单证,对进出口操作流程有充分的掌握,规避风险!降 低进出口成本! 设计国际供应链方案,设计最佳运输方式和承运人以及报关地点,降低运做成本和运输 风险! 掌握最新国际与国内贸易方面的法律法规,从而设计合同条款,防范法律风险! 掌握各类进出口各种单证的填制与使用技巧,规避贸易单证风险! 理顺企业进出口的业务流程,预先完成各种文件的报关的准备!降低进出口操作的成本! 规范产品进出口时产品的检验检疫的报检流程,规避进出口及海关事务处理的意外风险! ≡≡≡≡≡≡≡≡≡≡≡≡≡≡≡≡≡≡≡≡≡≡≡≡≡≡≡≡≡≡≡≡≡≡≡≡≡≡ 【课程大纲】 一.国际贸易理论与实践特点 1.国际贸易理论体系 案例分析:国家贸易政策与公司赢利的契机。 下的国际贸易常见的三种争端2. WTO

[合同协议]FOB贸易术语案例国际贸易术语案例分析

FOB贸易术语案例-国际贸易术语案例分析 FOB 贸易术语案例一: 1996年11月,我国F省粮油进出口公司与巴西某公司签订一份出口油籽的合同。合同采用FOB 价格术语,买方需于1997年2月份派船到厦门港接货。合同还规定:“如果在此期间内不能派船接货,卖方同意保留28天,但仓储、利息、保险等费用皆由买方承担。” 3月1日,卖方在货物备妥后电告买方应尽快派船接货。但是,一直到3月28日,买方仍未派船接货。于是卖方向买方提出警告,声称将撤销合同并保留索赔权。买方在没有与卖方进行任何联系的情况下,直到1997年5月5日才将船只派到厦门港。这时卖方拒绝交货并提出损失赔偿,买方则以未订到船只为出拒绝赔偿损失,双方争议不能和解、卖方选起诉到法院。法院经取证调查,认为买方确实未按合同规定的时间派船接货、因此法院判决:卖方有权拒绝交其,并提出赔偿请求、后经双方协商,卖方交货,但由买方赔偿仓储、利息、保险等费用。 本案例是涉及FOB 价格术语下船货衔接的问题。按照FOB 术语成交的合同属于装运合同,这类合同中卖方的一项基本义务是按照规定的时间和地点完成装运。然而,由于FOB条件下是由买方负责安排租船订舱,所以,就存在一个船货衔接问题,处理不当,自然会影响到合同的顺利执行。根据有关法律和惯例.如果买方未能按时派船,卖方有权拒绝交货,而且由此产生的各种损失均由买方负担,因此,在FOB术语下成交的合同,对于装运期和装运港要慎重规定,订约之后,有关备货和派船事宜,双方要加强联系,密切配合, 保证船货衔接。在此案例中,我方作为卖方尽到了自己的责任。在装运期临近时,卖方电告催促买方派船接货.但买方仍没有及时派船接货。根据《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规定,安方有解除合同之权利,并要求买方赔偿损失。 本案中我方公司据理力争,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做法是值得提倡的。后来从有利于交易的角度出发.我方公司未行使解除合同之权而继续履行合同义务也是适当的。如果行情发生了变化或其它原因使合同给我方带来损失时,我方当然可断然行使解除合同之权。 FOB贸易术语案例二 我国某内陆出口公司于2000年2月向日本出口30吨甘草膏,每吨40箱共1200箱,每吨售价1800美元,FOB新港,共54000美元,即期信用证,装

国际贸易实务案例分析一

《国际贸易实务案例分析》 第一部分商品质量、数量和包装 1、【案情】我与美商凭样成交一批高档瓷器,复验期为60天。货到国外经美商复验后未提出任何异议。但是隔一年后买方来电称瓷器全部出现釉裂,只能销价销售,因此要求我方按原价赔偿60%。我接电后立即查看留存之复样亦发现秞下有裂纹,问我可否考虑? 【分析】我方应考虑。 《公约》第35条规定:货物适用于订立合同时曾明示或默示地通知卖方任何特定的目的,即卖方所交货物不仅要适用于同一规格货物通常使用的目的,而且要对所交货物品质提供默示担保,也就是说卖方所交货物不应存在合理检验时不易发现的、导致不合商销的瑕疵等。 2、【案情】我向德国出口大麻一批。合同规定水份最高为15%杂质不得超过3%。但在成交前我曾向买方寄过样品订约后又电告对方成交货物与样品相似。货到德国后买方提出货物的质量比样品低7%,检验证明确实如此,据此要求赔偿600英磅的损失。问我是否可以该批业务并非凭样买卖而不予理采? 【分析】(1)《公约》规定,在进出口交易中,买卖双方以商品的规格作为表示商品的方法,只要卖方所交货物符合合同的规定规格,卖方就算已经履行了合同。 (2)但在本案例中,在成交前,我方已向对方寄送样品,并未声明时参考样品,签约后又电告对方成交货物与样品相似,这样,对方就有理由认为该笔交易既凭规格买卖又凭样品买卖。而在国际贸易中,凡属于凭样买卖,卖方所交货物必须与样品完全一致,否则,买方有权拒收货物或提出索赔。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我方很难以该笔交易并非凭样买卖为由而不予理赔。 (3)应注意注明“仅供参考之用”。 3、[案情]某外商欲购我“菊花”牌手电钻,但要求改用“鲨鱼”牌商标,并在包装上不得注明“Made in China”字样。问我是否可以接受?并注意什么问题? 【分析】国外这一要求本质是定牌中性包装,一般来说可以接受,不过在接受指定牌名或指定商标时应注意起牌名或商标是否在国内外已有第三者注册。在无法判明的情况下,为安全起见应在合同中列明“如发生工业产权争议应由买方负责”的条款,以防不测。 4、[案情]我出口自行车800辆,合同规定木箱装。来证亦为Packed in Wooden case 。但case之后有C、K、D三个缩写字母(CKD即将自行车拆散后装入木箱)。我方不知,所有单据均按来证以打自行车整车发运。结果货到目的港被海关罚款并多上税。问我方有无责任? 【分析】我方有责任,CKD( complete knock down),全拆卸。 因为散件与整件的税率不同,故海关要罚款。 5、[案情]我向埃及出口冻羊肉20公吨,每公吨FOB价400美元。合同规定数量可增减10%。国外按时开来信用证,证中规定金额为8000美元,数量约20公吨。结果我按22吨发运装货,但持单到银行议付时遭到拒绝。问原因何在? 【分析】(1)我们凭单证向银行议付时遭到拒付,因为单证不符。

国际贸易术语案例

国际贸易术语案例 1、我某出口企业按FCA Shanghai Airport条件向印度A商出口手表一批,货价5万美元,规定交货期为8月份。自上海运往孟买;支付条件:买方凭由孟买某银行转交的航空公司空运到货通知即期全额电汇付款。我出口企业于8月31日将该批手表运到上海虹桥机场交由航空公司收货并出具航空运单。我随即用电传向印商发出装运通知。航空公司于9月2日将该批手表空运至孟买,并将到货通知连同有关发票和航空运单交孟买某银行。该银行立即通知印商收取单据并电汇付款。此时,国际手表价格下跌,印商以我交货延期,拒绝付款、提货。我出口企业坚持对方必须立即付款、提货。双方争执不下,逐提交仲裁。如果你是仲裁员,你认为应如何处理?说明理由。 2、印度孟买一家电视机进口商与日本京都电器制造商洽谈买卖电视机交易。从京都(内陆城市)至孟买,有集装箱多式运输服务,京都当地货运商以订约承运人的身份可签发多式运输单据。货物在京都距制造商5公里的集装箱堆场装入集装箱后,由货运商用卡车经公路运至横滨,然后再装上船运至孟买。京都制造商不愿承担公路和海洋运输的风险;孟买进口商则不愿承担货物交运前的风险。试对以下问题提出你的意见,并说明理由: (1)京都制造商是否可以向孟买进口商按FOB、CFR、CIF术语报价? (2)按以上情况,你认为京都制造商应该采用何种贸易术语? 3、我某公司以FOB条件出口一批冻鸡。合同签订后接到买方来电,称订舱较为困难委托我方代为订舱。为了方便合同履行,我方接受了对方的要求。但由于船期比较紧张,时至装运期我方在规定装运港无法订到合适的舱位,且买方又不同意改变装运港。因此,到装运期满时货仍未装船,买方因销售季节即将结束便来函以我方未按期订舱履行交货义务为由撤销合同。试问:我方应如何处理。 4、某年,中国某出口商以CIF魁北克价格向加拿大某进口商出口500公吨核桃仁,由于核桃仁属季节性商品,进口商要求且双方同意订立如下合同条款: 信用证开证日期:9月底 装运:不迟于10月31日,不允许分装和转船 到达日期:不得迟于11月30日。否则,买方有权拒收货物 支付条件:信用证下90天远期汇票 由于天气恶劣,班轮于12月5日才到达魁北克。因此,进口商拒绝提货,除非按货物总价值打20%折扣以赔偿进口商所发生的损失。经过多轮痛苦谈判,该交易以出口商损失360,000美元,即货物总价值的15%折扣而告终。问:该案例的症结何在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