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旋转几何综合单元测试题(Word版 含解析)

九年级旋转几何综合单元测试题(Word版 含解析)
九年级旋转几何综合单元测试题(Word版 含解析)

九年级旋转几何综合单元测试题(Word版含解析)

一、初三数学旋转易错题压轴题(难)

1.如图,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AEF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EF=90°,连接FC,G 为FC的中点,连接GD,ED.

(1)如图①,E在AB上,直接写出ED,GD的数量关系.

(2)将图①中的△AEF绕点A逆时针旋转,其它条件不变,如图②,(1)中的结论是否成立?说明理由.

(3)若AB=5,AE=1,将图①中的△AEF绕点A逆时针旋转一周,当E,F,C三点共线时,直接写出ED的长.

【答案】(1)DE=2DG;(2)成立,理由见解析;(3)DE的长为42或32.【解析】

【分析】

(1)根据题意结论:DE=2DG,如图1中,连接EG,延长EG交BC的延长线于M,连接DM,证明△CMG≌△FEG(AAS),推出EF=CM,GM=GE,再证明△DCM≌△DAE (SAS)即可解决问题;

(2)如图2中,结论成立.连接EG,延长EG到M,使得GM=GE,连接CM,DM,延长EF交CD于R,其证明方法类似;

(3)由题意分两种情形:①如图3-1中,当E,F,C共线时.②如图3-3中,当E,F,C 共线时,分别求解即可.

【详解】

解:(1)结论:DE=2DG.

理由:如图1中,连接EG,延长EG交BC的延长线于M,连接DM.

∵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AD=CD,∠B=∠ADC=∠DAE=∠DCB=∠DCM=90°,

∵∠AEF=∠B=90°,

∴EF∥CM,

∴∠CMG=∠FEG,

∵∠CGM=∠EGF,GC=GF,

∴△CMG≌△FEG(AAS),

∴EF=CM,GM=GE,

∵AE=EF,

∴AE=CM,

∴△DCM≌△DAE(SAS),

∴DE=DM,∠ADE=∠CDM,

∴∠EDM=∠ADC=90°,

∴DG⊥EM,DG=GE=GM,

∴△EGD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DE=2DG.

(2)如图2中,结论成立.

理由:连接EG,延长EG到M,使得GM=GE,连接CM,DM,延长EF交CD于R.

∵EG=GM,FG=GC,∠EGF=∠CGM,

∴△CGM≌△FGE(SAS),

∴CM=EF,∠CMG=∠GEF,

∴CM∥ER,

∴∠DCM=∠ERC,

∵∠AER+∠ADR=180°,

∴∠EAD+∠ERD=180°,

∵∠ERD+∠ERC=180°,

∴∠DCM=∠EAD,

∵AE=EF,

∴AE=CM,

∴△DAE≌△DCM(SAS),

∴DE=DM,∠ADE=∠CDM,

∴∠EDM=∠ADC=90°,

∵EG=GM,

∴DG=EG=GM,

∴△EDG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DE =2DG .

(3)①如图3﹣1中,当E ,F ,C 共线时,

在Rt △ADC 中,AC =

22AD CD +=

2255+=52,

在Rt △AEC 中,EC =22A AE C -=22(52)1-=7, ∴CF =CE ﹣EF =6,

∴CG =

1

2

CF =3, ∵∠DGC =90°,

∴DG =22CD CG -=2253-=4, ∴DE =2DG =42.

②如图3﹣3中,当E ,F ,C 共线时,同法可得DE =32.

综上所述,DE 的长为2或2. 【点睛】

本题属于四边形综合题,考查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解直角三角形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添加常用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解决问题.

2.已知抛物线y=ax 2+bx-3a-5经过点A(2,5) (1)求出a 和b 之间的数量关系.

(2)已知抛物线的顶点为D 点,直线AD 与y 轴交于(0,-7) ①求出此时抛物线的解析式;

②点B 为y 轴上任意一点且在直线y=5和直线y=-13之间,连接BD 绕点B 逆时针旋转

90°,得到线段BC ,连接AB 、AC ,将AB 绕点B 顺时针旋转90°,得到线段BH .截取BC 的中点F 和DH 的中点G .当点D 、点H 、点C 三点共线时,分别求出点F 和点G 的坐标.

【答案】(1)a+2b=10;(2)①y= 2x 2+4x-11,②G 1(478,91-8

+),

F 1(,,

G 2,F 2,) 【解析】 【分析】

(1)把点A 坐标代入抛物线y=ax 2+bx-3a-5即可得到a 和b 之间的数量关系;

(2)①求出直线AD 的解析式,与抛物线y=ax 2+bx-3a-5联立方程组,根据直线与抛物线有两个交点,结合韦达定理求出a ,b ,即可求出解析式;

②作AI ⊥y 轴于点I ,HJ ⊥y 轴于点J.设B (0,t ),根据旋转性质表示粗H 、D 、C 坐标,应含t 式子表示直线AD 的解析式,根据D 、H 、C 三点共线,把点C 坐标代入求出

131t -

4+=,2t -4

=,分两类讨论,分别求出G 、F 坐标。

【详解】

解:(1)把A (2,5)代入y=ax 2+bx-3a-5得4a+2b-3a-5=5 ∴a+2b=10

∴a 和b 之间的数量关系是a+2b=10 (2)①设直线AD 的解析式为y=kx+c ∵直线AD 与y 轴交于(0,-7),A (2,5)

∴2k c 5{c -7+==解得k 6

{c -7

==即直线AD 的解析式为y=6x-7 联立抛物线y=ax 2+bx-3a-5与直线AD :y=6x-7 得2

y ax +bx-3a-5

{y 6x-7

==

消去y 得ax 2+(b-6)x-3a+2=0 ∵抛物线与直线AD 有两个交点 ∴由韦达定理可得:x A +x D =b-6-a =2a 2a +,x A x D =-3a 2

a

+ ∵A (2,5)∴x A =2即x D =2a -22a +∵x D =b -2a =a-104a

2a -22a +=a-104a 解得a=2∴b=10-a

2= 4 ∴此时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 2x 2+4x-11

②如图所示:作AI ⊥y 轴于点I ,HJ ⊥y 轴于点J.设B (0,t ) ∵A (2,5),∴AI=2,BJ=5-t

∵AB 绕点B 顺时针旋转90°,得到线段BH ∴AB=BH ,∠ABH=90°,∠AIB=∠BJH=90° ∵∠IAB+∠IBA=90°,∠ABH+∠IBA+∠JBH=180° ∴∠IBA+∠JBH=90°即∠IAB=∠JBH ∴△AJB ≌△BJH 即AI=BJ=2,BI=IH=5-t ∴H (5-t ,t-2)

∵D (-1,-13)∴y B -y D =t+13 同理可得:C (t+13,t-1) 设DH 的解析式为y=k 1x+b 1

∴1111-k b -13{5-t k b t-2

+=+=()解得11t 11k 6-t {t 11b -13-t-6

+=

+=

即直线AD 的解析式为t 1111

y x-13-66

t t t ++=--

∵D 、H 、C 三点共线 ∴把C (t+13,t-1)代入AD t 1111y x-13-66t t t ++=--得:t 1111

t-1t 13-13-66t t t ++=+--()

整理得2t 2+31t+82=0解得131305t +=,231-305

t =

由图可知:①当131305

t +=如图1所示: 此时H (

513054,39305-4) ,C (305-21-4,35305

-4

+)

∵点G为DH中点,点F为BC中点

∴G1(47305

+

91305

-

+

),F1(

305-21

-,

33305

-

+

由图可知:当

231-305

t-

=如图2所示:

此时H(51-305

4

39-305

-

4

),C(

30521

4

+

35-305

-

4

∵点G为DH中点,点F为BC中点

∴G2(47-305

91-305

-),F2(

30521

+

33-305

-)(14分)

∴综上所述:G1(47305

8

+

91305

-

8

+

),F1(

305-21

-

8

33305

-

4

+

G2(47-305

8

91-305

-

8

),F2(

30521

8

+

33-305

-

4

)。

【点睛】

本题为含参数的二次函数问题,综合性强,难度较大,解题关键在于根据旋转性质,用含参数式子分别表示点的坐标,函数关系式,结合韦达定理,分类讨论求解。

3.如图1,在正方形ABCD中,点E、F分别在边BC,CD上,且BE=DF,点P是AF的中点,点Q是直线AC与EF的交点,连接PQ,PD.

(1)求证:AC垂直平分EF;

(2)试判断△PDQ的形状,并加以证明;

(3)如图2,若将△CEF绕着点C旋转180°,其余条件不变,则(2)中的结论还成立吗?若成立,请加以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答案】(1)证明见解析;(2)△PDQ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理由见解析(3)成立;理由见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1)由正方形的性质得出AB=BC=CD=AD,∠B=∠ADF=90°,

∠BCA=∠DCA=45°,由BE=DF,得出CE=CF,△CE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即可得出结论;

(2)由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的性质得出PD=AF,PQ=AF,得出PD=PQ,再证明

∠DPQ=90°,即可得出结论;

(3)由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的性质得出PD=AF,PQ=AF,得出PD=PQ,再证明点A、F、Q、P四点共圆,由圆周角定理得出∠DPQ=2∠DAQ=90°,即可得出结论.

试题解析:(1)证明:∵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AB=BC=CD=AD,∠B=∠ADF=90°,∠BCA=∠DCA=45°,

∵BE=DF,

∴CE=CF,

∴AC垂直平分EF;

(2)解:△PDQ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理由如下:

∵点P是AF的中点,∠ADF=90°,

∴PD=AF=PA,

∴∠DAP=∠ADP,

∵AC垂直平分EF,

∴∠AQF=90°,

∴PQ=AF=PA,

∴∠PAQ=∠AQP,PD=PQ,

∵∠DPF=∠PAD+∠ADP,∠QPF=∠PAQ+∠AQP,

∴∠DPQ=2∠PAD+2∠PAQ=2(∠PAD+∠PAQ)=2×45°=90°,

∴△PDQ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3)成立;理由如下:

∵点P是AF的中点,∠ADF=90°,

∴PD=AF=PA,

∵BE=DF,BC=CD,∠FCQ=∠ACD=45°,∠ECQ=∠ACB=45°,

∴CE=CF,∠FCQ=∠ECQ,

∴CQ⊥EF,∠AQF=90°,

∴PQ=AF=AP=PF,

∴PD=PQ=AP=PF,

∴点A、F、Q、P四点共圆,

∴∠DPQ=2∠DAQ=90°,

∴△PDQ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考点:四边形综合题.

4.(特例发现)如图1,在△ABC中,AG⊥BC于点G,以A为直角顶点,分别以AB,AC 为直角边,向△ABC外作等腰Rt△ABE和等腰Rt△ACF,过点E、F作射线GA的垂线,垂足分别为P、Q.求证:EP=FQ.

(延伸拓展)如图2,在△ABC中,AG⊥BC于点G,以A为直角顶点,分别以AB,AC为

直角边,向△ABC外作Rt△ABE和Rt△ACF,射线GA交EF于点H.若AB=kAE,AC=kAF,请思考HE与HF之间的数量关系,并直接写出你的结论.

(深入探究)如图3,在△ABC中,G是BC边上任意一点,以A为顶点,向△ABC外作任意△ABE和△ACF,射线GA交EF于点H.若∠EAB=∠AGB,∠FAC=∠AGC,AB=kAE,

AC=kAF,上一问的结论还成立吗?并证明你的结论.

(应用推广)在上一问的条件下,设大小恒定的角∠IHJ分别与△AEF的两边AE、AF分别交于点M、N,若△ABC为腰长等于4的等腰三角形,其中∠BAC=120°,且

∠IHJ=∠AGB=θ=60°,k=2;

求证:当∠IHJ在旋转过程中,△EMH、△HMN和△FNH均相似,并直接写出线段MN的最小值(请在答题卡的备用图中补全作图).

【答案】(1)证明参见解析;(2)HE=HF;(3)成立,证明参见解析;(4)证明参见解析,MN最小值为1.

【解析】

试题分析:(1)特例发现:易证△AEP≌△BAG,△AFQ≌△CAG,即可求得EP=AG,

FQ=AG,即可解题;(2)延伸拓展:过点E、F作射线GA的垂线,垂足分别为P、Q.易证△ABG∽△EAP,△ACG∽△FAQ,得到PE=AG,FQ=AG,∴PE=FQ,然后证明

△EPH≌△FQH,即可得出HE=HF;(3)深入探究:判断△PEA∽△GAB,得到PE=AG,

△AQF∽△CGA,FQ=,得到FQ=AG,再判断△EPH≌△FQH,即可得出HE=HF;(4)应用推广:由前一个结论得到△AEF为正三角形,再依次判断△MHN∽△HFN∽△MEH,即可得出结论.

试题解析:(1)特例发现,如图:

∵∠PEA+∠PAE=90°,∠GAB+∠PAE=90°,∴∠PEA=∠GAB,

∵∠EPA=∠AGB,AE=AB,∴△PEA≌△GAB,∴PE=AG,同理,△QFA≌△GAC,

∴FQ=AG,∴PE=FQ;

(2)延伸拓展,如图:

∵∠PEA+∠PAE=90°,∠GAB+∠PAE=90°,∴∠PEA=∠GAB,∴∠EPA=∠AGB,

∴△PEA∽△GAB,∴,∵AB=kAE,∴,∴PE=AG,同理,

△QFA∽△GAC,∴,∵AC=kAF,∴FQ=AG,∴PE=FQ,∵EP∥FQ,

∴∠EPH=∠FQH,∵∠PHE=∠QHF,∴△EPH≌△FQH,∴HE=HF;

(3)深入探究,如图2,

在直线AG上取一点P,使得∠EPA═∠AGB,作FQ∥PE,∵∠EAP+∠BAG=180°﹣∠AGB,∠ABG+∠BAG=180°﹣∠AGB,∴∠EAP=∠ABG,∵∠EPA=∠AGB,∴△APE∽△BGA,

∴,∵AB=kAE,∴PE=AG,由于∠FQA=∠FAC=∠AGC=180°﹣∠AGB,同理可得,

△AQF∽△CGA,∴,∵AC=kAF,∴FQ=AG,∴EP=FQ,∵EP∥FQ,

∴∠EPH=∠FQH,∵∠PHE=∠QHF,∴△EPH≌△FQH,∴HE=HF;

(4)应用推广,如图3,

在前面条件及结论,得到,点H是EF中点,∴AE=AF,∵∠EAB=∠AGB,

∠FAC=∠AGC∴∠EAB+∠FAC=180°∴∠EAF=360°﹣(∠EAB+∠FAC)﹣∠BAC=60°,∴△AEF 为正三角形.又H为EF中点,∴∠EHM+∠IHJ=120°,∠IHJ+∠FHN=120°,

∴∠EHM=∠FHN.∵∠AEF=∠AFE,∴△HEM∽△HFN,∴,∵EH=FH,

∴,且∠MHN=∠HFN=60°,∴△MHN∽△HFN,∴△MHN∽△HFN∽△MEH,在△HMN中,∠MHN=60°,根据三角形中大边对大角,∴要MN最小,只有△HMN是等边三角形,∴∠AMN=60°,∵∠AEF=60°,MN∴MN∥EF,∵△AEF为等边三角形,∴MN为

△AEF的中位线,∴MN min=EF=×2=1.

考点:1.几何变换综合题;2.三角形全等及相似的判定性质.

5.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1,0)、B(0,2),将线段AB绕点A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至AC.

(1)点C的坐标为(,);

(2)若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C.

①求二次函数的关系式;

②当-1≤x≤4时,直接写出函数值y对应的取值范围;Z_X_X_K]

③在此二次函数的图象上是否存在点P(点C除外),使△ABP是以AB为直角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出所有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

由.

【答案】(1) ∴点C的坐标为(-3,1) .

(2)①∵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C(-3,1),

∴.解得

∴二次函数的关系式为

②当-1≤x≤4时,≤y≤8;

③过点C作CD⊥x轴,垂足为D,

i) 当A为直角顶点时,延长CA至点,使,则△是以AB为直角边的等腰直

角三角形,过点作⊥轴,

∵=,∠=∠,∠=∠=90°,

∴△≌△,∴AE=AD=2,=CD=1,

∴可求得的坐标为(1,-1),经检验点在二次函数的图象上;

ii)当B点为直角顶点时,过点B作直线L⊥BA,在直线L上分别取,得到以AB为直角边的等腰直角△和等腰直角△,作⊥y轴,同理可证

△≌△∴BF=OA=1,可得点的坐标为(2, 1),经检验点在二次函数的图象上.同理可得点的坐标为(-2, 3),经检验点不在二次函数的图象上

综上:二次函数的图象上存在点(1,-1),(2,1)两点,使得△和△

是以AB为直角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

【解析】

(1)根据旋转的性质得出C点坐标;

(2)①把C点代入求得二次函数的解析式;②利用二次函数的图象得出y的取值范围;

③分二种情况进行讨论.

6.阅读材料:小胖同学发现这样一个规律:两个顶角相等的等腰三角形,如果具有公共的顶角的顶点,并把它们的底角顶点连接起来则形成一组旋转全等的三角形.小胖把具有这个规律的图形称为“手拉手”图形.如图1,在“手拉手”图形中,小胖发现若∠BAC=∠DAE,AB=AC,AD=AE,则BD=CE,

(1)在图1中证明小胖的发现;

借助小胖同学总结规律,构造“手拉手”图形来解答下面的问题:

(2)如图2,AB=BC,∠ABC=∠BDC=60°,求证:AD+CD=BD;

(3)如图3,在△ABC中,AB=AC,∠BAC=m°,点E为△ABC外一点,点D为BC中点,∠EBC=∠ACF,ED⊥FD,求∠EAF的度数(用含有m的式子表示).

【答案】(1)证明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3)∠EAF =

1

2

m°.

【解析】

分析:(1)如图1中,欲证明BD=EC,只要证明△DAB≌△EAC即可;

(2)如图2中,延长DC到E,使得DB=DE.首先证明△BDE是等边三角形,再证明

△ABD≌△CBE即可解决问题;

(3)如图3中,将AE绕点E逆时针旋转m°得到AG,连接CG、EG、EF、FG,延长ED到M,使得DM=DE,连接FM、CM.想办法证明△AFE≌△AFG,可得∠EAF=∠FAG=

1

2

m°.

详(1)证明:如图1中,

∵∠BAC=∠DAE,

∴∠DAB=∠EAC,

在△DAB和△EAC中,

AD AE

DAB EAC

AB AC

?

?

∠∠

?

?

?

∴△DAB≌△EAC,

∴BD=EC.

(2)证明:如图2中,延长DC到E,使得DB=DE.

∵DB=DE,∠BDC=60°,

∴△BDE是等边三角形,

∴∠BD=BE,∠DBE=∠ABC=60°,

∴∠ABD=∠CBE,

∵AB=BC,

∴△ABD≌△CBE,

∴AD=EC,

∴BD=DE=DC+CE=DC+AD.

∴AD+CD=BD.

(3)如图3中,将AE绕点E逆时针旋转m°得到AG,连接CG、EG、EF、FG,延长ED到M,使得DM=DE,连接FM、CM.

由(1)可知△EAB≌△GAC,

∴∠1=∠2,BE=CG,

∵BD=DC,∠BDE=∠CDM,DE=DM,

∴△EDB≌△MDC,

∴EM=CM=CG,∠EBC=∠MCD,

∵∠EBC=∠ACF,

∴∠MCD=∠ACF,

∴∠FCM=∠ACB=∠ABC,

∴∠1=3=∠2,

∴∠FCG=∠ACB=∠MCF,

∵CF=CF,CG=CM,

∴△CFG≌△CFM,

∴FG=FM,

∵ED=DM,DF⊥EM,∴FE=FM=FG,

∵AE=AG,AF=AF,

∴△AFE≌△AFG,

∴∠EAF=∠FAG=1

2 m°.

点睛:本题考查几何变换综合题、旋转变换、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利用“手拉手”图形中的全等三角形解决问题,学会构造“手拉手”模型,解决实际问题,属于中考压轴题.

7.两块等腰直角三角板△ABC和△DEC如图摆放,其中∠ACB=∠DCE=90°,F是DE的中点,H是AE的中点,G是BD的中点.

(1)如图1,若点D、E分别在AC、BC的延长线上,通过观察和测量,猜想FH和FG的数量关系为______和位置关系为______;

(2)如图2,若将三角板△DEC绕着点C顺时针旋转至ACE在一条直线上时,其余条件均不变,则(1)中的猜想是否还成立,若成立,请证明,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3)如图3,将图1中的△DEC绕点C顺时针旋转一个锐角,得到图3,(1)中的猜想还成立吗?直接写出结论,不用证明.

【答案】(1)相等,垂直.(2)成立,证明见解析;(3)成立,结论是

FH=FG,FH⊥FG.

【解析】

试题分析:(1)证AD=BE,根据三角形的中位线推出FH=1

2

AD,FH∥AD,FG=

1

2

BE,

FG∥BE,即可推出答案;

(2)证△ACD≌△BCE,推出AD=BE,根据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即可推出答案;(3)连接BE、AD,根据全等推出AD=BE,根据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即可推出答案.试题解析:

(1)解:∵CE=CD,AC=BC,∠ECA=∠DCB=90°,

∴BE=AD,

∵F是DE的中点,H是AE的中点,G是BD的中点,

FH=

12AD ,FH ∥AD ,FG=1

2BE ,FG ∥BE , ∴FH=FG , ∵AD ⊥BE , ∴FH ⊥FG ,

故答案为相等,垂直. (2)答:成立,

证明:∵CE=CD ,∠ECD=∠ACD=90°,AC=BC , ∴△ACD ≌△BCE ∴AD=BE ,

由(1)知:FH=

12AD ,FH ∥AD ,FG=1

2

BE ,FG ∥BE , ∴FH=FG ,FH ⊥FG ,

∴(1)中的猜想还成立.

(3)答:成立,结论是FH=FG ,FH ⊥FG . 连接AD ,BE ,两线交于Z ,AD 交BC 于X , 同(1)可证 ∴FH=

12AD ,FH ∥AD ,FG=1

2

BE ,FG ∥BE , ∵三角形ECD 、ACB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CE=CD ,AC=BC ,∠ECD=∠ACB=90°, ∴∠ACD=∠BCE , 在△ACD 和△BCE 中

AC BC ACD BCE CE CD ??

∠∠???

=== , ∴△ACD ≌△BCE , ∴AD=BE ,∠EBC=∠DAC ,

∵∠DAC+∠CXA=90°,∠CXA=∠DXB , ∴∠DXB+∠EBC=90°, ∴∠EZA=180°﹣90°=90°, 即AD ⊥BE ,

∵FH∥AD,FG∥BE,

∴FH⊥FG,

即FH=FG,FH⊥FG,

结论是FH=FG,FH⊥FG.

【点睛】运用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旋转的性质等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能熟练地运用这些性质进行推理是解此题的关键.

8.(操作发现)

(1)如图1,△ABC为等边三角形,先将三角板中的60°角与∠ACB重合,再将三角板绕点C按顺时针方向旋转(旋转角大于0°且小于30°),旋转后三角板的一直角边与AB交于点D,在三角板斜边上取一点F,使CF=CD,线段AB上取点E,使∠DCE=30°,连接

AF,EF.

①求∠EAF的度数;

②DE与EF相等吗?请说明理由;

(类比探究)

(2)如图2,△AB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CB=90°,先将三角板的90°角与∠ACB重合,再将三角板绕点C按顺时针方向旋转(旋转角大于0°且小于45°),旋转后三角板的一直角边与AB交于点D,在三角板另一直角边上取一点F,使CF=CD,线段AB上取点E,使∠DCE=45°,连接AF,EF.请直接写出探究结果:

①∠EAF的度数;

②线段AE,ED,DB之间的数量关系.

【答案】(1)①120°②DE=EF;(2)①90°②AE2+DB2=DE2

【解析】

试题分析:(1)①由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得出AC=BC,∠BAC=∠B=60°,求出

∠ACF=∠BCD,证明△ACF≌△BCD,得出∠CAF=∠B=60°,求出∠EAF=∠BAC+∠CAF=120°;

②证出∠DCE=∠FCE,由SAS证明△DCE≌△FCE,得出DE=EF即可;

(2)①由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出AC=BC,∠BAC=∠B=45°,证出∠ACF=∠BCD,由SAS证明△ACF≌△BCD,得出∠CAF=∠B=45°,AF=DB,求出∠EAF=∠BAC+∠CAF=90°;

②证出∠DCE=∠FCE,由SAS证明△DCE≌△FCE,得出DE=EF;在Rt△AEF中,由勾股定理

得出AE 2+AF 2=EF 2,即可得出结论.

试题解析:解:(1)①∵△ABC 是等边三角形,

∴AC =BC ,∠BAC =∠B =60°.∵∠DCF =60°,∴∠ACF =∠BCD . 在△ACF 和△BCD 中,

∵AC =BC ,∠ACF =∠BCD ,CF =CD ,∴△ACF ≌△BCD (SAS ),∴∠CAF =∠B =60°,∴∠EAF =∠BAC +∠CAF =120°; ②DE =EF .理由如下:

∵∠DCF =60°,∠DCE =30°,∴∠FCE =60°﹣30°=30°,∴∠DCE =∠FCE .在△DCE 和△FCE 中,∵CD =CF ,∠DCE =∠FCE ,CE =CE ,∴△DCE ≌△FCE (SAS ),∴DE =EF ; (2)①∵△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ACB =90°,∴AC =BC ,∠BAC =∠B =45°.∵∠DCF =90°,∴∠ACF =∠BCD .在△ACF 和△BCD 中,

∵AC =BC ,∠ACF =∠BCD ,CF =CD ,∴△ACF ≌△BCD (SAS ),∴∠CAF =∠B =45°,AF =DB ,∴∠EAF =∠BAC +∠CAF =90°; ②AE 2+DB 2=DE 2,理由如下:

∵∠DCF =90°,∠DCE =45°,∴∠FCE =90°﹣45°=45°,∴∠DCE =∠FCE .在△DCE 和△FCE 中,∵CD =CF ,∠DCE =∠FCE ,CE =CE ,∴△DCE ≌△FCE (SAS ),∴DE =EF .在Rt △AEF 中,AE 2+AF 2=EF 2,又∵AF =DB ,∴AE 2+DB 2=DE 2.

9.已知ABC ?是边长为4的等边三角形,点D 是射线BC 上的动点,将AD 绕点A 逆时针方向旋转60得到AE ,连接DE .

(1).如图,猜想ADE ?是_______三角形;(直接写出结果) (2).如图,猜想线段CA 、CE 、CD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3).①当BD=___________时,30DEC ∠=;(直接写出结果)

②点D 在运动过程中,DEC ?的周长是否存在最小值?若存在.请直接写出DEC ?周长的最小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1)等边三角形;(2)AC CD CE +=,证明见解析;(3)①BD 为2或8时,30DEC ∠=;②最小值为423+ 【解析】 【分析】

(1)根据旋转的性质得到,60AD AE DAE =∠=,根据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定理解答; (2)证明ABD ACE ???,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BD CE =,结合图形计算即可; (3)①分点D 在线段BC 上和点D 在线段BC 的延长线上两种情况,根据直角三角形的

性质解答;②根据ABD ACE ???得到CE BD =,根据垂线段最短解答. 【详解】

解:(1)由旋转变换的性质可知,,60AD AE DAE =∠=,

ADE ∴?是等边三角形, 故答案为等边三角形; (2)AC CD CE +=,

证明:由旋转的性质可知,60,DAE AD AE ∠==,

ABC ?是等边三角形

60AB AC BC BAC ∴∠?==,=, 60BAC DAE ∴∠∠?==,

BAC DAC DAE DAC ∴∠+∠∠+∠=,即BAD CAE ∠∠=, 在ABD ?和ACE ?中, AB AC BAD CAE AD AE =??

∠=∠??=?

, ABD ACE SAS ∴??≌()

BD CE ∴=,

CE BD CB CD CA CD ∴++===;

(3)①BD 为2或8时,30DEC ∠=, 当点D 在线段BC 上时,

3060DEC AED ∠?∠?=,=,

90AEC ∴∠?=, ABD ACE ??≌,

9060ADB AEC B ∴∠∠?∠?==,又=,

30BAD ∴∠?=,

1

22

BD AB ∴==,

当点D 在线段BC 的延长线上时,3060DEC AED ∠?∠?=,=, 30AEC ∴∠?=, ABD ACE ??≌,

3060ADB AEC B ∴∠∠?∠?==,又=,

90BAD ∴∠?=, 28BD AB ∴==,

BD ∴为2或8时,30DEC ∠?=;

②点D 在运动过程中,DEC ?

的周长存在最小值,最小值为4+

理由如下:

ABD ACE ??≌,

CE BD ∴=,

则DEC ?的周长DE CE DC BD CD DE BC DE +++++===,

?的周长最小,

当CE最小时,DEC

?为等边三角形,

ADE

∴=,

DE AD

AD的最小值为23,

∴?的周长的最小值为423

DEC

+.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旋转变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灵活运用分情况讨论思想是解题的关键.

10.(问题提出)

如图①,已知△ABC是等边三角形,点E在线段AB上,点D在直线BC上,且ED=EC,将△BCE绕点C顺时针旋转60°至△ACF连接EF

试证明:AB=DB+AF

(类比探究)

(1)如图②,如果点E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其他条件不变,线段AB,DB,AF之间又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请说明理由

(2)如果点E在线段BA的延长线上,其他条件不变,请在图③的基础上将图形补充完整,并写出AB,DB,AF之间的数量关系,不必说明理由.

【答案】证明见解析;(1)AB=BD﹣AF;(2)AF=AB+BD.

【解析】

【分析】

(1)根据旋转的性质得出△EDB与FEA全等的条件BE=AF,再结合已知条件和旋转的性质推出∠D=∠AEF,∠EBD=∠EAF=120°,得出△EDB≌FEA,所以BD=AF,等量代换即可得出结论.(2)先画出图形证明∴△DEB≌△EFA,方法类似于(1);(3)画出图形根据图形直接写出结论即可.

【详解】

(1)证明:DE=CE=CF,△BCE

由旋转60°得△ACF,

∴∠ECF=60°,BE=AF,CE=CF,

∴△CEF是等边三角形,

∴EF=CE,

∴DE=EF,∠CAF=∠BAC=60°,

∴∠EAF=∠BAC+∠CAF=120°,

中考数学旋转综合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一、旋转真题与模拟题分类汇编(难题易错题) 1.在正方形ABCD中,点E,F分别在边BC,CD上,且∠EAF=∠CEF=45°. (1)将△ADF绕着点A顺时针旋转90°,得到△ABG(如图①),求证:△AEG≌△AEF; (2)若直线EF与AB,AD的延长线分别交于点M,N(如图②),求证:EF2=ME2+NF2; (3)将正方形改为长与宽不相等的矩形,若其余条件不变(如图③),请你直接写出线段EF,BE,DF之间的数量关系. 【答案】(1)证明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3)EF2=2BE2+2DF2.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旋转的性质可知AF=AG,∠EAF=∠GAE=45°,故可证△AEG≌△AEF;(2)将△ADF绕着点A顺时针旋转90°,得到△ABG,连结GM.由(1)知 △AEG≌△AEF,则EG=EF.再由△BME、△DNF、△CEF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得出 CE=CF,BE=BM,NF=DF,然后证明∠GME=90°,MG=NF,利用勾股定理得出 EG2=ME2+MG2,等量代换即可证明EF2=ME2+NF2; (3)将△ADF绕着点A顺时针旋转90°,得到△ABG,根据旋转的性质可以得到 △ADF≌△ABG,则DF=BG,再证明△AEG≌△AEF,得出EG=EF,由EG=BG+BE,等量代换得到EF=BE+DF. 试题解析:(1)∵△ADF绕着点A顺时针旋转90°,得到△ABG, ∴AF=AG,∠FAG=90°, ∵∠EAF=45°, ∴∠GAE=45°, 在△AGE与△AFE中, , ∴△AGE≌△AFE(SAS); (2)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a. 将△ADF绕着点A顺时针旋转90°,得到△ABG,连结GM.

九年级旋转单元测试题及答案.doc

旋转(90分钟,120分) 一、选择题() 1.平面图形的旋转一般情况下改变图形的() A. 位置 B.大小 C.形状 D.性质 2. 9点钟时,钟表的时针与分针的夹角是() A.30° B.45° C.60° D.90° 3. 将□ABCD旋转到□A′B′C′D′的位置,下面结论错误的是() A. AB=A′B′ B. A B∥A′B′ C.∠A=∠A′ D.△ABC≌△A′B′C′ 4.在下列图形中,既是中心对称又是轴对称的图形是() 5.如图,图形旋转一定角度后能与自身重合,则旋转的角度可能是() A. 30° B. 60° C.90° D. 120° 6.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E为DC边上的点,连接BE,将△BCE绕点 A B C D F E D C B A O F E D C B A 第5题图第6题图第8题图

C 顺时针旋转90°得到△DCF ,连接EF ,若∠BEC=60°,则∠EF D 的 度数为() A. 10° B. 15° C. 20° D. 25° 7.把一个正方形绕它的中心旋转一周和原来的图形重合() A. 1次 B. 2次 C. 3次 D. 4次 8.如图,△ABC 和△DEF 关于点O 中心对称,要得到△DEF ,需要将△ABC A.. 30° B. 90° C. 180° D. 360° 二、填空题() 9.钟表上的时针随时间的变化而转动,这可以看做的数学上的 . 10.菱形ABCD 绕点O 沿逆时针方向旋转得到四边形A ′B ′C ′D ′,则四边形A ′B ′C ′D ′是 . 11.钟表的分针经过20分钟,旋转了 ° . 12.等边三角形至少旋转 °才能与自身重合. 13.如图,△ABC 以点A 为旋转中心,按逆时针方向旋转60°,得到的△A B 1B 是 三角形。 14.如图,△ABC 绕着点C 顺时针旋转35°得到△1A 1B C ,若1A 1B ⊥AC ,则∠A 的度数是 。 15.如图,△ABC 绕点B 逆时针方向旋转到△EBF 的位 置 ,若∠A=15°,∠C=10°,E ,B ,C 在同一直线上,则∠ABC= , 13题图 C 1 B 1 C B A 14题图 A 1 B 1 C B A 15题图 F E C B A 16题图 D C B A

旋转测试题及答案

旋转测试题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32分) 1.如图,把?OAB 绕着O 点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到?OCD 的位置,那么OA= , ∠B= ,旋转角度是 . 2.如图,?ADE 是由?ABC 绕A 点旋转180度后得到的.那么,?ABC 与?ADE 关于A 点 对称,A 点叫做 . 3.如图15-22所示,ABC ?绕点A 旋转了0 50后到了'''C B A ?的位置,若0 '33=∠B , 056=∠C ,则________'=∠AC B . 4.如图,四边形OACB 绕点O 旋转到四边形DOEF ,在这个旋转过程中,?旋转中心是________,旋转角是_______,AO 与DO 的关系是________,∠AOD 与∠BOE 的关系是___________. 5.如图,AC ⊥BE ,AC=EC ,CB=CF ,则△EFC 可以看作是△ABC ?绕点________按_________方向旋转了________度而得到的. 6.如图所示,ABC ?中,0 90=∠BAC ,cm AC AB 5==,ABC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一定角度后得到ACD ?,则图中的________是旋转中心,旋转角度为_______度. 7.正六边形至少旋转______度后与自身重合. 8.图形在平移、旋转过程中,图形的______和_______不变. A B D C O E A B D C 图15-22 C'B'C B A 第1题图 第2题图 第3题图 图 图 图15-23 E A B C D D C B A 第4题图 第5题图 第6题图

9.下列四个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10.已知ABC ?经过旋转得到DEF ?,4=AB ,5=AC ,则EF 的取值范围是 _______. 11.国旗上的五角星是旋转对称图形,它的旋转角度是______(填最小的度数),请你 再举一个旋转角度与五角星相同的正多边形是_______. 12.在26个大写英文字母中,写出既是轴对称,?也是中心对称的字母______?、?_____、 _____.(写3个) 13.小明把如图所示的扑克牌放在一张桌子上,?请一位同学避开他任意将其中一张牌 倒过来,?然后小明很快辨认为被倒过来的那张扑克牌是________. 颠倒前 颠倒后 14.如下左图,等边△ABC 经过平移后成为△BDE ,则其平移的方向是_____;平移 的距离是_____;△ABC ?经过旋转后成为△BDE ,则其旋转中心是_____;旋转角度是_____. 15.如图,一块等边三角形木板ABC 的边长为1 ,现将木板沿水平线翻转(绕一个点 A . B . C . D . 第14题图 第15题图 第16题图 P'P D C B A 图15-28

数学旋转测试题附答案

第3题图E D C B A 第4题图D C B A 第5题A B 旋转测试题 一、 选择题: 1.一个图形经过旋转变化后,发生改变的是 . A.旋转中心 B.旋转角度 C.图形的形状 D.图形的位置 2.下列图形中绕某个旋转180°后能与自身重合的有 . ①正方形; ②长方形; ③等边三角形; ④线段; ⑤角; ⑥平行四边形 A. 5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3.如图所示,△ABC 中,AC =5,中线AD =7,△EDC 是由△ADB 旋转180°所得,则AB 边的取值范围是 . A. 1<AB <29 B. 4<AB <24 C. 5<AB <19 D. 9<AB <19 4.如图,已知△OAB 绕点O 沿逆时针方向旋转80°到△OCD 的位置,且∠A =110°,∠D =40°,则∠AOD 的度数为 . A. 30° B. 40° C. 50° D. 60° 5.将方格纸中的图形(如图所示)绕点O 沿顺时针方向旋转90°后,得到的图形是 6.下列图形中,是中心对称图形而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等边三角形 B.矩形 C.平行四边形 D.菱形 7.点A (-3,2)关于x 轴的对称点为点B ,点B 关于原点的对称点为C ,则点C 的坐标是 . A.(3,2) B.(-3,2) C.(3,-2) D.(-2,3) 8.已知点A 的坐标为(a ,b ),O 为原点,连结OA ,将线段OA 绕点O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得OA 1,则点A 1的坐标为 . A.(-a ,b ) B.(a ,-b ) C.(-b ,a ) D.(b ,-a ) 9.如图,△ABC 为等腰三角形,AB =AC ,∠A =38°,现将△ABC 绕点旋转,使BC 的对应边落在AC 上,则其旋转角为 . A. 38° B. 52° C. 71° D. 81° 10.如图所示,在直角三角形ABC 中,∠C =90°,AC =6,BC =8,将△ABC 绕点B 旋

九年级数学旋转几何综合单元练习(Word版 含答案)

九年级数学旋转几何综合单元练习(Word版含答案) 一、初三数学旋转易错题压轴题(难) 1.探究:如图①和②,在四边形ABCD中,AB=AD,∠BAD=90°,点E、F分别在BC、CD 上,∠EAF=45°. (1)如图①,若∠B、∠ADC都是直角,把ABE △绕点A逆时针旋转90°至△ADG,使AB与AD重合,则能得EF=BE+DF,请写出推理过程; (2)如图②,若∠B、∠D都不是直角,则当∠B与∠D满足数量关系时,仍有 EF=BE+DF; (3)拓展:如图③,在ABC中,∠BAC=90°,AB=AC=22,点D、E均在边BC上,且∠DAE=45°.若BD=1,求DE的长. 【答案】(1)见解析;(2)∠B+∠D=180°;(3)5 3 【解析】 【分析】 (1)根据已知条件证明△EAF≌△GAF,进而得到EF=FG,即可得到答案; (2)先作辅助线,把△ABE绕A点旋转到△ADG,使AB和AD重合,根据(1),要使EF=BE+DF,需证明△EAF≌△GAF,因此需证明F、D、G在一条直线上,即 180 ADG ADF ∠+∠=?,即180 B D ∠+∠=?; (3)先作辅助线,把△AEC绕A点旋转到△AFB,使AB和AC重合,连接DF,根据已知条件证明△FAD≌△EAD,设DE=x,则DF=x,BF=CE=3﹣x,然后再Rt BDF中根据勾股定理即可求出x的值,即DE的长. 【详解】 (1)解:如图, ∵把△ABE绕点A逆时针旋转90°至△ADG,使AB与AD重合, ∴AE=AG,∠BAE=∠DAG,BE=DG, ∵∠BAD=90°,∠EAF=45°,

∴∠BAE+∠DAF=45°, ∴∠DAG+∠DAF=45°, 即∠EAF=∠GAF=45°, 在△EAF和△GAF中 AF AF EAF GAF AE AG = ? ? ∠=∠ ? ?= ? ∴△EAF≌△GAF(SAS), ∴EF=GF, ∵BE=DG, ∴EF=GF=BE+DF; (2)解:∠B+∠D=180°, 理由是: 如图,把△ABE绕A点旋转到△ADG,使AB和AD重合,则AE=AG,∠B=∠ADG,∠BAE=∠DAG, ∵∠B+∠ADC=180°, ∴∠ADC+∠ADG=180°, ∴F、D、G在一条直线上, 和(1)类似,∠EAF=∠GAF=45°, 在△EAF和△GAF中 AF AF EAF GAF AE AG = ? ? ∠=∠ ? ?= ? ∴△EAF≌△GAF(SAS), ∴EF=GF, ∵BE=DG, ∴EF=GF=BE+DF; 故答案为:∠B+∠D=180°; (3)解:∵△ABC中,2BAC=90°, ∴∠ABC=∠C=45°,由勾股定理得:22 AB AC +,

初二年级数学上册旋转测试题(答案)

三一文库(https://www.360docs.net/doc/3718595994.html,)/初中二年级 〔初二年级数学上册旋转测试题(答案) [1]〕 《旋转》训练题 1、经过旋转,图形上的每一点都绕沿相同方向转动了, 任意一对对应点与的连线所成的角都是旋转角,对应点到 的距离相等.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形旋转后对应线段,对应角相等; B、旋转不改变图 形的形状和大小;C、旋转后对应点的连线的垂直平分线经 过旋转中心;D、旋转形成的图形是由旋转中心和旋转方向 决定的. 3、要使正十二边形旋转后能与自身重合,至少应将它绕中 心逆时针方向旋转() A、30° B、45° C、60° D、75° 4、如图1所示的五角星旋转多少度能与自身重合? 5、如图2所示,若正方形ABCD可由正方形CDEF旋转后得到,则图形所在平面上可以作为旋转中心的共有几个?

6、(2010年天津市)如图3,已知正方形的边长为3,为边上一点,.以点为中心,把△顺时针旋转,得△,连接,则的长等于 . 7、图4中的两个正方形的边长相等,请你指出图中可以通过绕点O旋转而相互得到的图形并说明旋转的角度. 8、如图5,△ACE、△ABF都是等腰三角形,∠BAF=∠CAE=90°,那么△AFC是以点为旋转中心,旋转度之后能与另三角形重合,点F的对应点是. 9、如图6,把一个直角三角尺ACB绕着30°角的顶点B顺时针旋转,使得点A与CB的 延长线上的点E重合.则(1)三角尺 旋转了度;(2)连接CD,可 判断△CDB的形状是三角形; (3)∠BDC的度数是度. 10、如图7,四边形A/B/C/D/是四边形ABCD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后得到的,请你作出旋转前的图形ABCD. 11、如图8所示,四边形ABCD绕某点旋转后成四边形 A/B/C/D/,请你帮助找出它们的旋转中心. 12、如图9,∠AOB=90°,∠B=25°,△A/OB/可以看做是由△AOB绕点O顺时针旋转α角度得到的,若点A/在AB上,则旋转角α的大小可以是() A、25° B、30° C、45° D、50°

第三章《图形的平移与旋转》单元测试题(含答案)教学教材

第三章 图形的平移与旋转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3分) 1.下列汽车标志中,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2.将左图中的叶片图案旋转180°后,得到的图形是( ) A B C D 第2题图 第3题图 第4题图 3.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胶滚沿从左到右的方向将图案滚涂到墙上。下列给出的四个图案中,符合图示胶滚涂出的图案的是( ) 4.如图,把其中的一个小正方形看作基本图形,这个图形中不含的变换是( ) A .相似(相似比不为1) B.平移 C. 对称 D.旋转 5.已知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两点A (-1,0)、B (1,2),连接AB ,平移线段AB 得到线段A 1B 1.若点A 的对应点A 1的坐标为(2,-1),则点B 的对应点B 1的坐标为( ) A .(4,3) B .(4,1) C .(-2,3) D .(-2,1) 6.如图,在44?的正方形网格中,MNP ?绕某点旋转?90,得到111P N M ?,则其旋转中心可以是( ) A .点E B .点F C .点G D .点H

第6题图 第7题图 7.如图,P 是等腰直角△ABC 外一点,把BP 绕点B 顺时针旋转90°到BP ′,已知 ∠AP ′B =135°,P ′A :P ′C =1:3,则P ′A :PB =【 】。 A .1:2 B .1:2 C .3:2 D .1:3 8.若P (x ,3)与P ′(-2,y )关于原点对称,则y x -=( ) A 、.-1 B.、1 C.、5 D 、-5 9.如图,点A B C D O 、、、、都在方格纸的格点上,若COD ?是由AOB ?绕点O 逆时针方向旋转而得,则旋转的角度为( ) (A )30o (B )45o (C )90o (D )135o C B ' C 第9题图 第10题图 10.把△ABC 沿AB 边平移到△A 'B 'C '的位置,它们的重叠部分(即图中阴影部分) 的面积是△ABC 的面积的一半,若AB =2,则此三角形移动的距离A A '是( ) A .2-1 B 2 C .1 D .2 1 11.把一副三角板如图甲放置,其中∠ACB =∠DEC =900,∠A -450,∠D =300,斜边AB =6, DC =7,把三角板DCE 绕着点C 顺时针旋转150得到△D 1CE 1(如图乙),此时AB 与CD 1交于点O ,则线段AD 1的长度为 A.32 B.5 C. 4 D. 31

旋转测试题及答案

旋转测试题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32分) 1.如图,把?OAB 绕着O 点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到?OCD 的位置,那么OA= , ∠B= ,旋转角度是 . 2.如图,?ADE 是由?ABC 绕A 点旋转180度后得到的.那么,?ABC 与?ADE 关于A 点 对称,A 点叫做 . 3.如图15-22所示,ABC ?绕点A 旋转了0 50后到了'''C B A ?的位置,若0 '33=∠B , 056=∠C ,则________'=∠AC B . 4.如图,四边形OACB 绕点O 旋转到四边形DOEF ,在这个旋转过程中,?旋转中心是________,旋转角是_______,AO 与DO 的关系是________,∠AOD 与∠BOE 的关系是___________. 5.如图,AC ⊥BE ,AC=EC ,CB=CF ,则△EFC 可以看作是△ABC?绕点________按_________方向旋转了________度而得到的. 6.如图所示,ABC ?中,0 90=∠BAC ,cm AC AB 5==,ABC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一定角度后得到ACD ?,则图中的________是旋转中心,旋转角度为_______度. 7.正六边形至少旋转______度后与自身重合. 8.图形在平移、旋转过程中,图形的______和_______不变. A B D C O E A B D C 图15-22 C'B' C B A 第1题图 第2题图 第3题图 图 图 图15-23 E A B C D D C B A 第4题图 第5题图 第6题图

9 .下列四个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10.已知ABC ?经过旋转得到DEF ?,4=AB ,5=AC ,则EF 的取值范围是 _______. 11.国旗上的五角星是旋转对称图形,它的旋转角度是______(填最小的度数),请你 再举一个旋转角度与五角星相同的正多边形是_______. 12.在26个大写英文字母中,写出既是轴对称,?也是中心对称的字母______?、?_____、 _____.(写3个) 13.小明把如图所示的扑克牌放在一张桌子上,?请一位同学避开他任意将其中一张牌 倒过来,?然后小明很快辨认为被倒过来的那张扑克牌是________. 颠倒前 颠倒后 14.如下左图,等边△ABC 经过平移后成为△BDE ,则其平移的方向是_____;平移的 距离是_____;△ABC?经过旋转后成为△BDE ,则其旋转中心是_____;旋转角度是_____. 15.如图,一块等边三角形木板ABC 的边长为1,现将木板沿 水平线翻转(绕一个点旋转),那么A 点从开始到结束所走的路径长度为 . A . B . C . D . 第14题图 第15题图 第16 题图 P'P D C B A 图15-28

(完整)初三数学旋转单元测试题及答案,推荐文档

旋转 一、选择题 1.将叶片图案旋转180°后,得到的图形是( ) 2.如图,在 等腰直角△ABC中,B=90°,将△ABC绕顶点A逆时针方向旋转60°后得到△AB′C′,则等于( ) A.60°  B.105° C.120° D.135° 3.(南平)如图,将△ABC绕着点C按顺时针方向旋转20°,B 点落在位置,A点落在位置,若,则的度 数是( ) A.50° B.60° C.70° D.80° 4.(安徽)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点坐标为(3,4),将OA绕原点O逆时针旋转90°得到OA′,则点A′的坐标是( ) A.(-4,3) B.(-3,4) C.(3,-4) D.(4,-3) 5.(济宁)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A1(6,1)向左平移4个单位到达点A2的位置,再向上平移 3个单位到达点A3的位置,△A1A2A3绕点A2逆时针方向旋转900,则旋转后A3的坐标为( ) A.(-2,1) B.(1,1) C.(-1,1) D.(5,1) 6.(嘉兴)如 图,8×8方格纸上的两条对称轴EF、MN相交于中心点O,对△ABC分别作 下列变换: ①先以点A为中心顺时针方向旋转90°,再向右平移4格、向上平 移4格; ②先以点O为中心作中心对称图形,再以点A的对应点为中心逆时 针方向旋转90°;

③先以直线MN为轴作轴对称图形,再向上平移4格,再以点A的对应点为中心顺时针方向旋转90°. 其中,能将△ABC变换成△PQR的是(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7.(黑龙江)在下列四个图案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8.(潍坊)如图,边长为1的正方形绕点逆时针旋转 到正方形,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 A. B. C. D. 二、填空题 9.(盐城)写出两个你熟悉的中心对称的几何图形名称,它们是____________. 10.(衡阳)如图所示的五角星绕中心点旋转一定的角度后能与自身完全重合,则其旋转的角度至 少为_____________. 11.(吉林)如图,直线与双曲线交于A、C两点,将直线绕点O顺时针旋转度角(0° <≤45°),与双曲线交于B、D两点,则四边形ABCD的形状一定是_________. 12.(邵阳)如图,若将△ABC绕点O顺时针旋转180°后得到△A′B′C′,则A点的对应点A′点的坐标是 _____________.

旋转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1.(人教版.九上.旋转.23.3分)如图,将Rt△ABC绕直角顶点C顺时针旋转90°,得到△A′B′C,连接AA′,若△1=20°,则△B的度数是() A.70°B.65°C.60°D.55° 考点:旋转的性质. 专题:几何图形问题. 分析:根据旋转的性质可得AC=A′C,然后判断出△ACA′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CAA′=45°,再根据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求出△A′B′C,然后根据旋转的性质可得△B=△A′B′C. 解答:解:△Rt△ABC绕直角顶点C顺时针旋转90°得到△A′B′C, △AC=A′C, △△ACA′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CAA′=45°, △△A′B′C=△1+△CAA′=20°+45°=65°, 由旋转的性质得△B=△A′B′C=65°.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的性质,熟记各性质并准确识图是解题的关键. ↓2.(人教版.九上.旋转.23.3分)如图,在△ABC中,△ACB=90°,△ABC=30°,AB=2.将△ABC绕直角顶点C逆时针旋转60°得△A′B′C,则点B转过的路径长为() A.B C.D.π 考点:旋转的性质;弧长的计算. 专题:几何图形问题. 分析:利用锐角三角函数关系得出BC的长,进而利用旋转的性质得出△BCB′=60°,再利用弧长公式求出即可. 解答:解:△在△ABC中,△ACB=90°,△ABC=30°,AB=2,

△cos30°=, △BC=ABcos30°=2×=, △将△ABC绕直角顶点C逆时针旋转60°得△A′B′C, △△BCB′=60°, △点B转过的路径长为:=π. 故选:B.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旋转的性质以及弧长公式应用,得出点B转过的路径形状是解题关键. ↓3.(人教版.九上.旋转.23.3分)如图,在Rt△ABC中,△ACB=90°,△B=60°,BC=2,△A′B′C 可以由△ABC绕点C顺时针旋转得到,其中点A′与点A是对应点,点B′与点B是对应点,连接AB′,且A、B′、A′在同一条直线上,则AA′的长为() A.6B4C3D.3 考点:旋转的性质. 专题:几何图形问题. 分析:利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出AB=4,再利用旋转的性质以及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得出AB′=2,进而得出答案. 解答:解:△在Rt△ABC中,△ACB=90°,△B=60°,BC=2, △△CAB=30°,故AB=4, △△A′B′C由△ABC绕点C顺时针旋转得到,其中点A′与点A是对应点,点B′与点B是对应点,连接AB′,且A、B′、A′在同一条直线上, △AB=A′B′=4,AC=A′C, △△CAA′=△A′=30°, △△ACB′=△B′AC=30°, △AB′=B′C=2, △AA′=2+4=6. 故选:A.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旋转的性质以及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等知识,得出AB′=B′C=2是解题关键. ↓↓↓4.(人教版.九上.旋转.23.3分)如图,边长为1的正方形ABCD绕点A逆时针旋转45°后得到正方形AB1C1D1,边B1C1与CD交于点O,则四边形AB1OD的面积是()

三年级下册平移和旋转单元测试题

三年级数学《平移和旋转》单元检测 学号班级姓名成绩 一、下面的运动哪些是平移哪些是旋转 1升降国旗 2拧开水龙头 3用钥匙拧开房间门 4拉动抽屉 5吊扇在空中运动 6乘坐电梯 7转动转盘 8指针运动 属于平移的有: 属于旋转的有: 二、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教室门的打开和关上,门的运动是( ) ①平移②旋转③既平移又旋转 (2)电风扇的运动是();推拉窗的运动是()。 ①平移②旋转③既平移又旋转 (3)下面()的运动是平移。 ①转动着的呼啦圈②电风扇的运动③拔算珠 (4) 左图是图形经过( )得到的。 (5)右图中,从图①到图②是( )得到的,从图②到图③是( )得到 的。 A 、向右平移7格 B 、向右平移9格 C 、向右平移11格 D 、向下平移1格 E 、向下平移5格 F 、向下平移9格 三、想一想下面的运动,是平移的打“√”,是旋转的画“○”。 1、小明向前面走了3米。() 2、树上的水果掉在了地上。() 3、汽车的轮子在不停地转动。 () 4、火箭发射升空。() 5、风扇的叶子在转动。() 6、拧开茶杯盖。() 7、大风车在转动。() 8、射箭运动员把箭射在靶子上。() 9、小明推教室的门,门被打开了。()10、窗帘被拉开了。()

四、看图填一填。 图①向( )平移了( )格。 图②向( )平移了( )格。 图③向( )平移了( )格。 图④向( )平移了( )格。 五、移一移,画一画。 (1)画出图1向下平移4格后的图形。 (2)画出图2向左平移6格后的图形。 (3)画出图 向右平移8格后的图形。 六、你能 算出下面每种 冷饮各有多少 吗 八、下面 哪里两个图形通过平移可以重合用线连一连。 九、用竖式计算。 342÷9928÷8842÷8 560÷8 十、解决问题。 1、玩具厂从1月27日到2月3日一共做了520个布娃娃,平均每天做多少个布娃娃 2、 3、超市运来青菜480千克,是运来西红柿的5倍,运来青菜、西红柿一共多 少千克 4、张师傅和李师傅平均每人每天加工8个零件,你知道他们今年2月份一共加工了多少个零件吗 雪糕 冰牛奶 蛋筒 每箱()根 每箱24瓶 每箱5筒 8箱 6箱 ()箱 200根 ()瓶 800筒 一共要安装360台空调。 我们第一季度就可以全部完成。 平均每人每月安装多少台 2 1 ② ① ③ ④

九年级旋转几何综合检测题(WORD版含答案)

九年级旋转几何综合检测题(WORD 版含答案) 一、初三数学 旋转易错题压轴题(难) 1.如图1,在Rt △ABC 中,∠A =90°,AB =AC ,点D ,E 分别在边AB ,AC 上,AD =AE ,连接DC ,点M ,P ,N 分别为DE ,DC ,BC 的中点. (1)观察猜想:图1中,线段PM 与PN 的数量关系是 ,位置关系是 ; (2)探究证明:把△ADE 绕点A 逆时针方向旋转到图2的位置,连接MN ,BD ,CE ,判断△PMN 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3)拓展延伸:把△ADE 绕点A 在平面内自由旋转,若AD =4,AB =10,请直接写出△PMN 面积的最大值. 【答案】(1)PM =PN ,PM ⊥PN ;(2)△PMN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理由见解析;(3)S △PMN 最大=492 . 【解析】 【分析】 (1)由已知易得BD CE =,利用三角形的中位线得出12PM CE = ,1 2 PN BD =,即可得出数量关系,再利用三角形的中位线得出//PM CE 得出DPM DCA ∠=∠,最后用互余即可得出位置关系; (2)先判断出ABD ACE ???,得出BD CE =,同(1)的方法得出1 2 PM BD = ,1 2 PN BD = ,即可得出PM PN =,同(1)的方法由MPN DCE DCB DBC ACB ABC ∠=∠+∠+∠=∠+∠,即可得出结论; (3)方法1:先判断出MN 最大时,PMN ?的面积最大,进而求出AN ,AM ,即可得出MN 最大AM AN =+,最后用面积公式即可得出结论.方法2:先判断出BD 最大时,PMN ?的面积最大,而BD 最大是14AB AD +=,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 解:(1) 点P ,N 是BC ,CD 的中点, //PN BD ∴,1 2 PN BD = , 点P ,M 是CD ,DE 的中点,

九年级数学上册 旋转几何综合单元试卷(word版含答案)

九年级数学上册旋转几何综合单元试卷(word版含答案) 一、初三数学旋转易错题压轴题(难) 1.探究:如图1和图2,四边形ABCD中,已知AB=AD,∠BAD=90°,点E、F分别在BC、CD上,∠EAF=45°. (1)①如图1,若∠B、∠ADC都是直角,把△ABE绕点A逆时针旋转90°至△ADG,使AB与AD重合,直接写出线段BE、DF和EF之间的数量关系; ②如图2,若∠B、∠D都不是直角,但满足∠B+∠D=180°,线段BE、DF和EF之间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写出证明过程;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2)拓展:如图3,在△ABC中,∠BAC=90°,AB=AC=22.点D、E均在边BC边上,且∠DAE=45°,若BD=1,求DE的长. 【答案】(1)①EF=BE+DF;②成立,理由详见解析;(2)DE=5 3 . 【解析】 【分析】 (1)①根据旋转的性质得出AE=AG,∠BAE=∠DAG,BE=DG,求出∠EAF=∠GAF=45°,根据SAS推出△EAF≌△GAF,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出EF=GF,即可求出答案; ②根据旋转的性质作辅助线,得出AE=AG,∠B=∠ADG,∠BAE=∠DAG,求出C、D、G 在一条直线上,根据SAS推出△EAF≌△GAF,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出EF=GF,即可求出答案; (2)如图3,同理作旋转三角形,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性质和勾股定理求出∠ABC=∠C=45°,BC=4,根据旋转的性质得出AF=AE,∠FBA=∠C=45°,∠BAF=∠CAE,求出∠FAD =∠DAE=45°,证△FAD≌△EAD,根据全等得出DF=DE,设DE=x,则DF=x,BF=CE=3﹣x,根据勾股定理得出方程,求出x即可. 【详解】 解:(1)∵把△ABE绕点A逆时针旋转90°至△ADG,使AB与AD重合, ∴AE=AG,∠BAE=∠DAG,BE=DG,∠B=∠ADG=90°, ∵∠ADC=90°, ∴∠ADC+∠ADG=90° ∴F、D、G共线, ∵∠BAD=90°,∠EAF=45°, ∴∠BAE+∠DAF=45°, ∴∠DAG+∠DAF=45°, 即∠EAF=∠GAF=45°,

九年级数学:-旋转基础知识及专题练习(含答案)

旋转及综合专题 一、旋转相关定义 * 1、定义: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点O转动一个角度的图形变换叫做旋转,点O叫做旋转中心,转 动的角叫做旋转角。 2、如果图形上的点P经过旋转变为P,那么这两个点叫做这个旋转的对应点。 3、(1)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即旋转中心在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2)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 } (3)旋转前、后图形全等。 4、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点旋转180,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关于 这个点对称或中心对称,这个点叫做对称中心。这两个图形的对称点叫做关于中心的对称点。 5、(1)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所连线段都经过对称中心,而且被对称中心平分; (2)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图形。 / 6、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点旋转180,如果旋转后的图形能够与原来的图形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中心对称图形,这个点就是它的对称中心。 二、旋转相关结论如图,将ABC 绕点A 逆时针旋转角到 ABC。点B和点B为对应点,点C 和C为对应 点。 结论1:旋转中心为对应点所连线段垂直平分 线的交点,也即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均经过旋转中心。如图,线段BB的垂直平分 线l、线段CC的垂直平分线l都经过旋转中心 点A。利用这个结论我们可以利用对应点坐标 求出旋转中心的坐标。由于对应点所连线段的 垂直平分线均经过旋转中心,因此只需求出两 组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解析式,然后 联立即可求出旋转中心坐标。 结论2: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构成的三角形均为等腰三角线,且等腰三角形顶角均等于旋转角。

如图,ABB和ACC均为等腰三角形,BAB CAC。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 第23章《旋转》单元测试(含答案)

第23章《旋转》单元测试 一、 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面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2.下列图形中,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有( ) A .4个 B .3个 C .2个 D .1个 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中,已知点 ,若将 绕原点逆时针旋转 得到 , 则点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是在(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4.已知0a <,则点(2 ,1a a --+)关于原点的对称点 在(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5.已知点、点关于原点对称,则的值为( ) A.1 B.3 C.-1 D.-3 6.下列命题中是真命题的是( ) A.全等的两个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 B.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全等 C.中心对称图形都是轴对称图形 D.轴对称图形都是中心对称图形 7.四边形ABCD 的对角线相交于O ,且AO BO CO DO ===,则这个四边形( ) A.仅是轴对称图形 B.仅是中心对称图形 C.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 D.既不是轴对称图形,又不是中心对称图形 8.如图所示,A 、B 、C 三点在正方形网格线的交点处.若将△绕着点A 逆时针旋转到如图位置,得到△ ,使 三点共线,则 的值为( ) A. 1 B. 223 C.3 10 D. 2 9.如图所示,在正方形中, ,点在 上,且 ,点是 上一动点,连 接 ,将线段 绕点逆时针旋转90°得到线段 .要使点 恰好落在 上, 则 的长是( ) A .1 B .2 C .3 D .4

10.如图,在正方形网格中,将△绕点旋转后得到△, 则下列旋转方式中,符合题意的是( ) A.顺时针旋转90° B.逆时针旋转90° C.顺时针旋转45° D.逆时针旋转45°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1.如图所示,把一个直角三角尺绕着 角的顶点顺时针旋转,使得点落在 的延 长线上的点处,则∠ 的度数为_____ . 12.正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它绕它的中心旋转一周和原来的图形重合________次. 13.如图所示,ABC △与DEF △关于O 点成中心对称. 则AB _______DE , ∥______,AC =________. 14.边长为的正方形绕它的顶点旋转,顶点所经过的路线长为______. 15.等边三角形绕着它的三边中线的交点旋转至少______度,能够与本身重合. 16. 点(34)P -,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为________. 17.已知点 与点 关于原点对称,则 的值是_______. 18.直线3y x =+上有一点,则点 关于原点的对称点为________. 三、解答题(共46分) 19.(8分)如图所示,在△ 中,90OAB ∠=?,6OA AB ==,将OAB ? 绕点O 沿逆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11OA B ?. (1)线段1OA 的长是 ,1AOB ∠的度数是 ; (2)连接1AA ,求证:四边形11OAA B 是平行四边形. 20.(8分)找出图中的旋转中心,说出旋转多少度能与原图形重合?并说出它是否是中心对称图形. 21.(8分)如图所示,网格中有一个四边形和两个三角形. (1)请你画出三个图形关于点的中心对称图形; (2)将(1)中画出的图形与原图形看成一个整体图形,请你写出这个整体图形对称轴的条数; 这个整体图形至少旋转多少度与自身重合? 22.(6分)如图所示,已知是△的中线,画出以点为对称中心,与△?成中心对称的三角形. 23.(8分)图①②均为76?的正方形网格,点A B C 、、 在格点上. (1)在图①中确定格点D ,并画出以 为顶点的四边形,使其为轴对称图形.(画出一个即可) (2)在图②中确定格点E ,并画出以为顶点的四边形,使其为中心对称图形.(画出一个即可)

人教版初三旋转测试题及答案

1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 一、 选择题 1.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2. 如图,△ABC 与△A ′B ′C ′成中心对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S △ACB =S △A ′B ′C ′ B. AB =A ′B ′,A ′C ′=AC ,BC =B ′C ′ C. AB ∥A ′B ′,A ′C ′∥AC ,BC ∥B ′C ′ D. S △A ′B ′O =S △ACO 3. 如图,已知点O 是六边形ABCDEF 的中心,图中所有的三角形都是等边三角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ODE 绕点O 顺时针旋转60°得到△OBC B. △ODE 绕点O 逆时针旋转120°得到△OAB C. △ODE 绕点F 顺时针旋转60°得到△OAB D. △ODE 绕点C 逆时针旋转90°得到△OAB 4.如图,把直角三角形ABC 绕直角顶点顺时针方向旋转90°后 到达C B A '''?,延长AB 交B A ''于点D ,则A AD '∠的度数是( ). A. 30° B. 60° C. 75° D. 90° 5.4张扑克牌如图(1)所示放在桌子上,小敏把其中一张旋转180°后得到如图(2)所示, 那么她所旋转的牌从左起是( ). A .第一张、第二张 B .第二张、第三张 C .第三张、第四张 D .第四张、第一张 (1) (2) 6.已知点A 的坐标为),(b a ,O 为坐标原点,连接OA ,将线段OA 绕点O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得1OA ,则点1A 的坐标为( ). A .),(b a - B .),(b a - C .),(a b - D .),(a b - 7. 有两个完全重合的矩形,将其中一个始终保持不动,另一个 矩形绕其对称中心O 按逆时针方向进行旋转,每次均旋转45°, 第1次旋转后得到图(1),第2次旋转后得到图(2),…,则第 10次旋转后得到的图形与图(1)~(4)中相同的是( ). A. 图(1) B. 图(2) C. 图(3) D. 图(4) 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对于平面内任一点),(b a 若规定以下三种变换: ),(),()1(b a b a f -=,如)3,1()3,1(-=f ),(),()2(a b b a g =,如)1,3()3,1(=g ),(),()3(b a b a h --=,如)3,1()3,1(--=h 按照以上变换有:)2,3()2,3())3,2((=-=-f g f 那么))3,5((-h f 等于( ). A .)3,5(-- B .)3,5( C .)3,5(- D .)3,5(- 二、 填空题 9. 点P (2,-5)关于原点对称的点Q 的坐标为________. 10. 等边△ABC 绕其三条中线的交点O 旋转,至少要旋转_____才能与原图形重合. 11. 如图,E 、F 分别是正方形ABCD 的边BC 、CD 上的点,BE =CF ,连接AE 、BF ,将△ABE 绕正方形的中心按逆时针方向转到△BCF ,旋转角为a (0°<a <180°),则a =______. 12. 如图,在Rt△ABC 中,∠ACB =90°,AC =BC =1,将Rt△ABC 绕点A 逆时针旋转30°后得到Rt△ADE ,点B 经过的路径为BD ,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___________. (第11题) A B C D F E 300 E C D A B (第12题) A ’ D B A C B ’ (第13题)

数学旋转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含答案)及答案

一、旋转 真题与模拟题分类汇编(难题易错题) 1.在等边△AOB 中,将扇形COD 按图1摆放,使扇形的半径OC 、OD 分别与OA 、OB 重合,OA =OB =2,OC =OD =1,固定等边△AOB 不动,让扇形COD 绕点O 逆时针旋转,线段AC 、BD 也随之变化,设旋转角为α.(0<α≤360°) (1)当OC ∥AB 时,旋转角α= 度; 发现:(2)线段AC 与BD 有何数量关系,请仅就图2给出证明. 应用:(3)当A 、C 、D 三点共线时,求BD 的长. 拓展:(4)P 是线段AB 上任意一点,在扇形COD 的旋转过程中,请直接写出线段PC 的最大值与最小值. 【答案】(1)60或240;(2) AC=BD ,理由见解析;(3)13+12或131 2 ;(4)PC 的最大值=3,PC 的最小值31. 【解析】 分析:(1)如图1中,易知当点D 在线段AD 和线段AD 的延长线上时,OC ∥AB ,此时旋转角α=60°或240°. (2)结论:AC =BD .只要证明△AOC ≌△BOD 即可. (3)在图3、图4中,分别求解即可. (4)如图5中,由题意,点C 在以O 为圆心,1为半径的⊙O 上运动,过点O 作OH ⊥AB 于H ,直线OH 交⊙O 于C ′、C ″,线段CB 的长即为PC 的最大值,线段C ″H 的长即为PC 的最小值.易知PC 的最大值=3,PC 的最小值31. 详解:(1)如图1中,∵△ABC 是等边三角形,∴∠AOB =∠COD =60°,∴当点D 在线段AD 和线段AD 的延长线上时,OC ∥AB ,此时旋转角α=60°或240°. 故答案为60或240; (2)结论:AC =BD ,理由如下: 如图2中,∵∠COD =∠AOB =60°,∴∠COA =∠DOB .在△AOC 和△BOD 中, OA OB COA DOB CO OD =?? ∠=∠??=? ,∴△AOC ≌△BOD ,∴AC =BD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