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名词解释

天道名词解释

“天道”是一个中文名词,字面含义是天的运动变化规律。在中国哲学中,“天道”被认为是万物的规则、万物的道理,一切事物皆有一定的规则。天道具有多层含义,包括:1、犹天理,天意;2、指自然界变化规律;3、指显示征兆的天象;4、气候,天气;5、时光,时候;6、局势,形势;7、佛教所说六道之一。遵循天道并得人心,可以预知到一些事情的发展轨迹,因为所有的事物究其根本必有同一道理,这就是所谓的殊途同归。天道常与人道对称,是中国哲学的重要范畴。一些哲学家主张,天道是客观的自然规律,天人互不干预。其他理论认为天有意志,天道和人事是相互感应的,天象的变化是由人的善恶引起的,也是人间祸福的预兆。

中国哲学史名词解释

中国哲学史名词解释 天殷周人指最高的人格神,宇宙的主宰。春秋之际社会动荡,天命观发生动摇。孔子既承认主宰之天,以文之灭兴决定于天,又指自然之天。墨子非命,却提出“天志”以赏善罚恶。老庄以道生天地,否定了天的至上性,认为天即道之自然。荀子以天为自然,认为“天行有常”,主张“明天人之分”,“制天命而用之”,反对“错人而思天”。西汉董仲舒讲天人感应,又以天为最高的神灵,万物的主宰。东汉王充则认为天是自然的物质实体。唐刘禹锡提出天人不相预,反对天命论。北宋张载认为天即太虚之气。程颢提出“天者,理也,”否定了天的人格意义,代之以绝对精神。王守仁则以心规定天,“心即天,言心则天地万物皆举之矣。”反映了对天的认识的分歧和思维的进步。 道中国哲学的主要范畴之一。本义是人所行走的道路。引申为规律、原理、准则、本原等意义。春秋时“道”指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和人的行为准则。孔子少言天道,注重人道。老子首先从抽象的哲学意义把“道”规定为万物的本体。庄子继承发挥老子思想,以“道”为宇宙的本体。儒家后学则着重阐发了“道”的伦理意义,所关心的仍是人道。到《易传》,才提出“一阴一阳之谓道”,以“道”为天地万物运动变化最根本的规律。这种理论对中国古代哲学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韩非子把“道”说成是万物所依循的总规律。西汉董仲舒用道来论证三纲五常的绝对性。宋明理学家在发扬儒学之时,吸收了道家和《易传》的思想,把道规定为理,作为宇宙万物的最高本体。 德道德,品德。指人的品质或行为对他人和社会所具有的善恶价值。西周统治者提出“德以配天”。春秋以后,德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品性。儒家以德为人的本性,恭宽信敏惠,仁者爱人,主张“为政以德”,提倡德治。道家也以道为本,德为道之用,但认为大道自然无为,朴素无德,主张绝圣弃智,至德即是无德。 礼中国古代社会政治、伦理规范与礼仪的总和。 理又称天理。主要涵义有:事物运动变化的固有秩序和规律、人类社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事物的本质和本性、宇宙万物的本体等。 性中国古代初指人的天性或本性。孟子强调以人的道德素质(仁义礼智)为人性的主要特征,并认为在性中已蕴有这些道德素质之萌芽。荀子则提出性作为人生来就有的本性应是恶的,只有通过后天的改造才能产生善的德行(礼义)。宋明理学中,强调性即是理,或同时又强调心即性。因而性具有联结人的精神活动与宇宙本体的超验的性质。 气本义为云烟、云气。后用以指无形状的充塞于整个宇宙的弥漫性物质,是构成物质存在的基本元素。 天人之辩中国哲学关于天与人、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关系的争辩,涉及客观必然性与主观能动性之间的关系。 王霸之辩中国古代两种统治方法和政治理想的争辩。王指王道,即先王之正道。孟子以王道与霸道相对,认为施行仁政,以德服人者为王道。霸指霸道,即凭借武力假行仁义以征服别人的政治统治方法。霸道以武力压服别人,不能使之心悦诚服。孟子提倡王道,反对霸道。韩非则提倡霸王之道。秦汉以后王霸并用。到宋代,王霸之辩更演为社会历史观的争论。朱熹和陈亮进行了数年的争论,在中国思想史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天人合一中国古代关于天与人、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相通、相合与统一的观点。天人合一不等于天人等同。中国哲学侧重强调天人之间的统一,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与自然界有着同样的本质和规律,追求天人之间的和谐,反对把天与人相互割裂、相互对立,具有合理的因素。 六府三事:“六府三事说”先见于《尚书》,后见于《左传》。六府指的是人民生活物质中的金、木、水、火、土、榖,三事指的是治民政事之正德、利用、厚生。《书经大禹谟》则记有舜帝称赞大禹的话:“地平天成,六府三事允治,万世永赖, 时乃功。” 六府三事九德;即是伦理上的尚德主义与功利思想;其根本目的在于用中庸之德,调和功利思想。 敬德保民,以德配天相传为西周初年周公旦提出的政治伦理思想。意为统治者应崇尚道德,以保其民人固其天命。一方面为革商之命作辩护,另一方面又作为统治的手段。 太极太即大,极指极至。语出《周易系辞上》:“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认为太极是天地万物的本原,由太极产生阴阳,由阴阳生出四象,由四象生出八卦。近代孙中山吸收西方近代科学知识,用太极翻译西文“以太”,仍视为宇宙的本原:“元始之时,太极(此用以译西名以太也)动而生电子,电子凝而成元素,元素合而成物质,物质聚而成地球,此世界进化之第一时期也。”表达了物质进化论观点。 阴阳本义为日照的向背。向日者为阳,背日者为阴。后来用以指气和事物所包含的对立因素。 五行指水、火、木、金、土五种物质。中国古代思想家把自然观和人的活动归结为五种物质因素,含朴素唯物主义因素。战国秦汉间出现五行相生相克学说。五行相克是木克土,金克木,火克金,水克火,土克水。五行相生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名词解释

范例: 三公九卿 中国古代中央政府高级官员的总称,三公是古时辅助国君的最高官员,秦汉的三公是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九卿是中央政府各职能部门的长官,秦汉的九卿是主管礼仪教育的太常,主管皇室的宗正,主管进行近卫的光禄勋(秦称郎中令),主管京城护卫的卫尉,主管舆马的太仆,主管外交的大鸿胪(秦称典客),主管刑狱的大理(秦称廷尉),主管国家财政的大司农(秦称治粟内史),主管皇室财政的少府。 郡县制 春秋战国以来开始形成、帝国时代一直沿用的地方行政制度,秦朝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又增加到四十余郡,下设县,郡、县长官均由中央政府任免,成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体的一部分,郡、县二级行政建制一直为后世沿用。 焚书坑儒 秦朝为统制思想文化而制造的两起事件,焚书秦相李斯驳斥淳于越实行分封制的主张,并进一步提出禁止私学和焚毁民间藏书,以禁止民间学者议政,被秦始皇采纳。坑儒是因为方士无法为秦始皇寻觅仙药,诋毁秦始皇,相约逃亡,秦始皇下令追查诋毁秦政者,涉案的方士与儒生被活埋于咸阳。 驰道 驰道是秦汉时专供皇帝驰行的道路,秦代驰道以咸阳为中心,主要有两大干线,一条通往燕这么早齐,一条通往吴楚。臣民不得骑乘车马行驶驰道。

巨鹿之战 公元前208年,项羽率军在巨鹿(今河北平乡西南)击溃秦军主力的一次决定性战役,当时秦将章邯引兵北上击赵,围巨鹿,项羽等率军救赵,破釜沉舟,大破秦军,秦军主力丧失殆尽。 约法三章 公元前206年,刘邦率义军占领秦都咸阳后,向关中父老宣布废除秦朝严苛的律令,相约“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受到关中百姓欢迎,史称“约法三章”。 文景之治 西汉文帝、景帝时,轻徭薄赋,与民休息,促使经济得到显著恢复和发展,社会相对安定,史称文景之治。 削藩策 西汉前期时实郡国并行制,大封同姓诸侯,以图屏卫中央政权,但诸侯林立,对中央集权造成危害。汉景帝时御史大夫晁错上“削藩策”,认为削不削藩,诸侯都会造后,主张早日削弱或裁撤诸侯。景帝采纳其议,但由此引发诸侯叛乱。

中国哲学史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 1、《白虎通义》: 中国汉代讲论五经同异,统一今文经义的一部重要著作。又称《白虎通》、《白虎通德论》。班固等人根据东汉章帝建初四年(公元79)白虎观会议上进行经学辩论的结果纂辑而成,计4卷。该书以神秘化了的阴阳、五行为基础,解释自然、社会、伦理、人生和日常生活的种种现象;其所列门目,对社会生活、国家制度和伦理原则等作了基本规定,实际是一部以今文经义为依据的国家法规。主要注本有清陈立撰《白虎通疏证》等。 2、【仁】指一种高尚的美好品德。孔子以仁为最高的道德原则,以仁为核心建立起自己的思想体系。仁的核心是爱人,主张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提出“忠恕”之道。要求人们的行为符合宗法制度的礼制,并把仁爱的原则推广到政治之中。在此基础上,孟子进一步提出了仁政的学说。道家老庄则主张“绝仁弃义”,认为“大道废,有仁义”。汉以后,仁成为五德(仁、义、礼、智、信)之首。宋代学者更以天理说仁,仁具有了万物本原的意义。近代学者接受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并以之改造仁的学说,仁便从封建宗法血缘道德转变为近代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思想。 3、【天人合一】中国古代关于天与人、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相通、相合与统一的观点。天人合一不等于天人等同。中国哲学侧重强调天人之间的统一,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与自然界有着同样的本质和规律,追求天人之间的和谐,反对把天与人相互割裂、相互对立,具有合理的因素。 4、【无为】道家哲学思想。老子认为,道生万物而自然而然,不受任何意志支配的。就“道”听任自然而言,是“无为”,而就其生长万物言,又是“无不为”,所以“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人的行为也应该效法天道,顺应自然,不要任意妄为。执政者更应该以“无为”治国,才能“无败”、“无失”,达到“无不为”。老子“无为”论所含的否定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消极因素,后来被庄子所发展,而其要求人们不要任意妄为的思想,则为《淮南子》发展成“因物之所为”、“循理而举事”,从而有所作为的思想。 5、【白马非马】中国先秦名家公孙龙的命题。它是揭示个别与一般辩证关系的命题,触及到了概念的同一性自身包含着差异性的思想。另外,这一命题也触及到了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的关系问题,强调了概念之间的差异性和独立性。 6、【太极】太即大,极指极至。语出《周易?系辞上》:“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认为太极是天地万物的本原,由太极产生阴阳,由阴阳生出四象,由四象生出八卦。近代孙中山吸收西方近代科学知识,用太极翻译西文“以太”,仍视为宇宙的本原:“元始之时,太极(此用以译西名以太也)动而生电子,电子凝而成元素,元素合而成物质,物质聚而成地球,此世界进化之第一时期也。”表达了物质进化论观点。 7、【天人感应】中国古代关于天人关系的一种神秘学说。认为天和人相类相通,天具有意志,能干预人事,人的行为也能感应上天。战国时学阴阳家者有持此说。西汉董仲舒加以系统化、哲理化。后导致谶纬神学的出现,故受到王充的批判。 8、【知行合一】明王守仁的重要哲学思想王守仁吸收前人思想,针对程朱“知先行后”

道家名词解释

道家名词解释 道家是中国古代哲学流派之一,也是中国三大思想流派之一,始于春秋战国时期。道家的核心思想是“道”,即“无为而治”。 道家主张人应顺应自然,追求无为而治的境界,通过修养心性,超越善恶对立,达到心灵与宇宙的和谐。以下是对道家中几个重要名词的解释。 一、道(Dao) “道”是道家思想的核心概念,可以理解为“途径”、“方法”或者“本质”。道家认为道是宇宙的本原和最高的原则,是一切事物的根源。道是无形无象的,无法言表,超越人的认知能力。因此,道家主张追求道的境界,意味着超越世俗的善恶对立,接受事物的自然运行。 二、无为(Wu Wei) 无为是道家的重要原则,意指不为个人私利而行动,顺应自然的运行。道家认为,过于努力求得特定目标的行动会造成不必要的干扰和破坏,最好的方式是放手并顺应事物本身的发展方向。无为并不代表懒散或消极,而是在追求道的境界下的自由散发。 三、太极(Taiji) 太极是道家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意为宇宙辩证法中的“阴阳”。太极图中的黑白两色可谓是阴阳对立的象征。道家认为宇宙始终存在着一种动态的平衡状态,即阴阳相互转化、交融的状态。太极图也是道家典籍《道德经》开篇的范例,意味着追求道的境界下的至高境界。

四、自然(Ziran) 自然是道家重要的价值观,认为只有顺应自然的运行,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和和谐。道家主张个人要保持本真的自然状态,学会放下欲望和执着,合乎自然的运行。 五、无为而治(Wu Wei Er Zhi) 无为而治是道家的最高境界。传统的治理方式常常需要大量的人为干预,但道家认为当人民得到良好的道德教育,接受正确的道德规范后,就能自觉自愿地遵循天道和道德法则,形成一种无为而治的状态。这种治理方式不仅能保持社会的稳定,还能达到人人自愿的自我约束。 道家的哲学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提倡顺应自然、追求内心的宁静和放下自我的境界,对于现代社会仍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

天理的名词解释

天理的名词解释 天理,作为一个概念,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拥有着深远的影响力。尽管它的定义 因时间和地域的不同而有所改变,但天理的本质始终与道德、伦理和宇宙秩序紧密相连。本文将对天理的不同解释进行探讨,并从哲学、宗教和文化的角度加以解读。 首先,我们可以尝试从哲学的角度来理解天理。在国内外很多古代哲学体系中,天理被解读为一种超越人类认知和可理解范畴的普遍道德法则。根据这种解释,天理是人们生活的价值观和道德准则的根源。在中国古代哲学中,孔子的“天道”就是天理的一种表达。他认为,天理是一种内在的道德力量,它超越了人类的私欲和个人利益,以更高尚的道德原则指导着人们的行为和决策。 其次,宗教也是对天理的解释提供了有关参考。在许多宗教中,天理通常与创 世主宰者或神的旨意联系在一起。例如,基督教中的上帝,伊斯兰教中的阿拉,佛教中的大乘佛教等等。这些神灵或宇宙力量被认为是天理的化身,它们以万能和绝对的力量引导着人们的行为。在这种解释下,天理被看作是宇宙秩序和神圣意愿的体现,它超越了人类的理解和解释,人们只能通过信仰和参透宗教教义来学懂天理。 此外,文化背景也可以对天理的解释提供有趣的观点。在东方文化中,尤其是 中国传统文化,天理强调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中国古代文人常常将自然景色与天理联系在一起,强调人类应该遵循自然法则生活和行动。此外,一些古代文化中,天理被赋予了更加人性化的特征,与人类的善与恶、正义和公平有关。人们相信遵循天理的原则可以获得快乐、富足和幸福的生活。 综上所述,天理是一个复杂而多面的概念,其含义在不同的背景下存在着各种 解释。无论从哲学、宗教还是文化的角度,天理都被看作是一种超越人类认知的普遍道德法则和宇宙秩序。无论我们如何解读和理解天理,它都代表着人类对于伦理和宇宙秩序的追求和理解。在当今社会,尽管天理的解释因文化、信仰和价值观的差异而有所不同,但它仍然扮演着指引我们的行为和判断的重要角色。通过对天理

天演论名词解释

天演论名词解释 《天演论》是古代我国哲学家列子的著作,它将传统的中国哲学理论以及儒家之外的思想精神综合起来,从中抽取关于宇宙的普遍规律和宇宙发展的大观。全书共有六十三篇,作者以理论分析来解释物质之间的关系,构造了天地的宇宙观,深刻阐释了宇宙的统一性与发展性,在宇宙学、心理学等多个学科上都有着极大的影响。 关于《天演论》,涉及到很多相关名词,其中有一些有较为明确的含义,包括: 1.: 《天演论》将天理解为宇宙总体的宏观层面,认为天是宇宙本原,它包含着宇宙中所有现象。 2.:地被理解为宇宙总体的微观层面,被认为是宇宙形成的基础,它构成了宇宙最为基本的物质成分。 3.地调节:列子认为天地调节是宇宙发展的普遍规律,它恰当地反映了宇宙中动静、生灭的相互转换,它主宰着宇宙发展,使之得以稳定。 4.源:起源是宇宙本原,它是构成宇宙的最初原因,它是宇宙发展的基础,它构成了宇宙的原始状态,是宇宙最深层的普遍规律。 5.阳:阳是宇宙最基本的规律,它是构成宇宙的最基本的力量,它是宇宙发展的根基,它在宇宙中不断调节,保持着宇宙的稳定性和发展动力。 6.经:六经被视为宇宙发展的六个普遍规律,它们分别是:量、气、行、藏、物、理,它们构成了宇宙内部变化的六个基本属性,使

得宇宙得以持续发展。 7. 乾坎: 乾坎是宇宙中的两大本源,乾被认为是阳气的本源,坎被认为是阴气的本源,它们通过互相调节形成宇宙新的状态,它们的规律性是宇宙发展的基础。 8.阴易阳:列子认为宇宙发展需要有移阴易阳的规律性,即有阳有阴、有阴有阳,阴阳交替互动,使宇宙有机地发展,否则宇宙就无法发展。 9.位:定位被认为是宇宙中最基本的法则,它能够将宇宙中的现象与客观事物正确关联起来,从而使宇宙中的物质能够按照定位的规律运行并发展。 10.道:天道被认为是宇宙发展的最终目的,它是宇宙中的一种力量,在宇宙发展的过程中,它是宇宙发展的最终归宿,它是宇宙发展的最佳状态。 以上是《天演论》中涉及到的一些名词,它们都有着清晰的定义,在宇宙学、心理学等学科上都有着极大的影响。它们的认知深刻地改变了人们对宇宙、人类发展的看法,使得古代的思想和今天的思想以更科学的方式相结合,从而构筑出一个新的宇宙观。

大纲·中国哲学·名词解释·简化版

大纲·中国哲学·名词解释·简化版 1、百家争鸣 中国哲学主要形成于先秦时期的百家争鸣。百家争鸣指中国春秋战国时期诸子各家相互论争的风气,它集中反映了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深刻变革。其中儒、道、墨、名、法、阴阳六家最为重要。百家争鸣内容涉及天人、名实、常变、古今、义利、心性、善恶、礼法等各个方面,造就了中国哲学第一次高峰。 2、儒家 儒家是春秋末期由孔子创立的学派。由于当时“学在官府”的局面遭到破坏,孔子创办私学,广招学生,并以礼、乐、射、御、书、数“六艺”教人。因孔子曾从事“儒”这种职业,人们便把孔子学派称为儒家。 3、克己复礼 孔子关于仁、礼关系的中心命题,是“克己复礼为仁”,即希望通过各个社会成员对自己行为的自觉约束来回复到周礼的规范。“复礼”体现在社会国家关系上,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对等级名分的端正;在个人道德修养上“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孔子反对单纯采用刑罚镇压的手段来治理国家,因为“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4、爱无差等 孔子提倡“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他讲的仁是有差等的。墨子认为仁的实际涵义是“兼爱”,提倡“兼相爱,交相利”。“兼爱”的实质是爱无差等,主张“兼以易别”、以“无差等的爱”代替“爱有差等”,从而根本否定了宗法等级关系,与儒家“爱有差等”尖锐

对立。 5、形而上与形而下 《周易·系辞上》:“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认为法则是无形的,称为形而上;器用之物是有形的,称为形而下。这一概念逐渐被哲学家引申为抽象和具体、本质和现象、本原和化生的范畴。关于形而上与形而下的关系,王弼派玄学家和宋明时期的理学家都认为形而上的东西先于并决定形而下的东西。相反。王夫之认为,“有形然后有形而上”,反对玄学和理学对“形而上”为“形而下”的根据的解释。 6、一分为二 《周易·系辞上》提出了“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太极一分为二化生宇宙的理论,这一理论与老子的“道生万物”说相互发明,构成中国古代最为基本的宇宙生成模式。一分为二不止从生成的意义上讲,也从存在的意义上去讲,这便是“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的“上”道“下”器的二分说。《周易》和《老子》一起,为中国哲学奠定了变化发展观的根基。 7、道家 道家是春秋战国时期由老子所创立的学派,因其以“道”为宇宙本原,故名。又因《老子》一书以“道” 与“德”为基本的范畴并围绕“道德”而进行阐发,故道家又称为道德家。 8、道生万物 老子提出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和“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的宇宙生成模式。道为“无”而“一”(原始统一体)、“二”(阴、阳)、“三”(阴、阳、和)属于“有”,万物则是“有”的具体表现。故可总括之曰道生万物。在中国哲学史上,老子第一次明确界定了现存的万物都是由同一个单一的世俗本原

最新中国思想史考试名词解释资料

1、坐忘 庄子认为修养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指人有意识地忘记外界一切事物,甚至忘记自身形体的存在,达到与“大道”相合为一的得道境界,也指人在修炼中控制意志、排除杂念的内修方法。《庄子·大宗师》:“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这就是说,一个人如果摆脱了劳逸苦乐之情,不去思考现实世界的利害得失,超越了有限的现实世界,就可以达到真人的境界。 2、天人感应 西汉董仲舒认为,天人之间存在着一种神秘的联系,天主宰人事,人的行为也能感动天。自然界的灾异和祥瑞表示着对人们的谴责和嘉奖,人的行为(主要指帝王的行为、措施和宗教仪式)能够使天改变原来的安排。战国时学阴阳家者有持此说。西汉董仲舒对它作了从来没有的系统论证,并加以发挥目的是为了政治统治的长治久安。 3、人副天数 董仲舒《春秋繁露》篇名。认为人是天的缩影和副本,人的形体和精神都来源于天,与天类似。在形体方面,他作了许多荒唐的比附,例如人有小骨节三百六十六,与一年的天数相符合;有大骨节十二,与一月之数相符合;五脏四肢与“五行”、“四时”相符合。认为“心有计虑,副度数也;行有伦理,副天地也。”以此作为“天人感应”的依据。 4、经世致用 指学问必须能治国安民,有益于国计民生,取得实际的功效。又称经世致用之学,与空疏无用之学相对。经世致用的思想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先秦先秦思想家孔子,到了明清之际,经世致用成为一股学术思潮。顾炎武等认为学问必须有益于国事。他们认为学习、征引古人文章和行事,应以治事、救世为急务,以求达到国治民安的实效,反对理学家不切实际的的空虚之学,对后人影响很大。 5、致良知 中国明代王守仁的心学主旨。王守仁认为“良知即是天理”,作为“天理”的“良知”就在人的心中,不需要向外探求,并且良知人人具有,圣、愚皆同。“致良知”就是将良知推广扩充到事事物物。“致”本身即是兼知兼行的过程,因而也就是自觉之知与推致之行合一的过程。“良知”是“知是知非”的“知”,“致”是在事上磨炼,见诸客观实际。“致良知”即是在实际行动中实现良知,知行合一。“致良知”是王守仁心学的本体论与修养论直接统一的表现。 6、物不迁论 《物不迁论》是僧肇的代表作之一。着重讨论了动静关系的一篇论文,集中地反映了他的发展观。他认为不能把动静加以分割。即不能离开运动来研究静止,而是要从运动中来论证静止的道理;通过对于运动的分析,达到否定事物运动的目的。在论证方法上,他割裂了物质运动的连续性和间断性的对立统一的关系。把运动的间断性绝对化,而把运动的连续性说成是人们的一种幻觉,从而否定了事物的转化和发展。 7、四法界 四法界是华严宗对于世界的看法,四法界指的是:理法界、事法界、理事无碍法界、事事无碍法界。这里的法界有两个意思:一是指事物而言,界为分,就是差别。一是指理而言,界为性。前者指千差万别的事物现象,后者指法性真如。事法界就是形形色色的世界(杂),理法界指清净的本体世界(纯)。这两个世界互相包容无妨碍,就是理事无碍法界,各种事物之间也互相包容无妨碍,就是事事无碍法界。这四种法界不仅体现了宇宙万事万物的关系,也是人们了解世界的四种精神境界。 8、转识成智

中国哲学史名词解释

1、简述孔子“仁”学思想要旨及现代意义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其中最根本的有两条:一是“爱人”;二是“克己复礼为仁”。1 孔子所谓的“爱人”,一方面是说,人是最重要的,因而应当“爱人”。另一方面是说,在社会生活中,要处理好相互之间的关系,彼此相亲相爱。总之,人人都应该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们之间相安无事,天下自然也就太平了。2 孔子所谓的“克己复礼为仁”,讲的是“仁”和“礼” 的关系。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礼也是孔子思想体系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包括政治制度和道德规范。同时“忠”与“恕”近“仁”,宋儒以“尽己”诠释“忠”,以“推己”诠释“恕”。仁道是人文主义的价值理想,孔子之“仁”的不同层次圣人,成人或贤人,君子。“情”为“仁”之本。“爱人”要从本家做起。“仁”所体现的首先是伦理亲情。可见,从根本上说“仁”是维护宗法制的。“仁”既然是以“情”为本,那么,在修养上能否达到“仁”的境界,取决于人自身的主观努力。孔子关于仁的思想具有明显的进步意义 意义:1、孟子以仁发展为仁政,要求统治者不要过分剥削使老百姓能保持一定的生活水平,2、在中国历史上曾发生很大的影响,不少清官良吏在推行他们那些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改良政策时遵循的就是仁政的主张3、孔孟提出的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道德信条,成为中国历史上许多民族英雄的精神力量。 2、孔子的命是不是命定论?是。(1)孔子站在对周礼继承和改革的立场,把恢复周礼作为终生志愿,因此他在天命问题上,也持有两重性。孔子心目中的天虽然已不是殷周以来人格神的天,但还保留了天命的主宰性和必然性。孔子一方面丢掉了天的人格神的外貌,(2)保留着其具有最高意志和主宰性, 一、名词解释1、天人感应 中国古代神学术语。古代认为“天道”和“人道”、“自然”和“人为”是合一的,天人感应思想源于《尚书洪范》,孔子作《春秋》言灾异述天道,到西汉时董仲舒即强调“天人之际,合而为一”,他据《公羊传》集天道灾异说之大成。董仲舒认为,天和人同类相通,相互感应,天能干预人事,人亦能感应上天。董仲舒把天视为至上的人格神,认为天子违背了天意,不仁不义,天就会出现灾异进行谴责和警告;如果政通人和,天就会降下祥瑞以鼓励。天人感应与灾异说最终在《白虎通德论》中规定下来,给汉代政事带来很大的影响。在汉代,天人感应思想占了统治地位,刘向,刘歆、班固都承认政治得失,可以导致灾异变怪。天人感应的理论基础是“天人合一”。。宋儒程颢则说:“天人本无二,不必有合”。 二、、黄老之学 中国战国时的哲学、政治思想流派。尊传说中的黄帝和老子为创始人,故名。黄老之学始于战国盛于西汉,假托黄帝和老子的思想,实为道家和法家思想结合,并兼采阴阳、儒、墨等诸家观点而成。《史记乐毅列传赞》称其代表人物有河上丈人、安期生等。 强调“无为而无不为”,既尊重自然规律,反对盲目行动,又主张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倡导“待时而动”“因时而动”,是一种“积极无为”的哲学观: 1) 是确立“刑名” “法治”的前提下的“无为而治” 2) 无为而无不为,在遵循规律的前提下因势利导、因时制宜黄老之学继承、改造了老子“道”的思想,认为“道”作为客观必然性,将对命运的询问转向对命运的把握。在社会政治领域,黄老之学强调“道生法”,主张“是非有分,以法断之,虚静谨听,以法为符”。 三、中国哲学的精神 中国哲学主要是探究如何做人、如何做圣人,中国哲学主要是探究如何做人、如何做圣人,探究人生的价值、人生的意义,是一种现世哲学,人生的价值、人生的意义,是一种现世哲学,是一种现实哲学,是一种入世哲学,是一种实践哲学。种现实哲学,

中国思想史考试名词解释(3)

中国思想史考试名词解释(3) 中国思想史考试名词解释 先王的礼义法令是可以批评,可以否定,可以废弃的。既然“先王”不值得效法,“礼义”不见得正确,那么从现实出发制定新法便是必然的、正当的。 墨家三表说 墨子提出的认识或判定言论是非的三条标准。《墨子·非命上》:“言必有三表。”三表为:“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即“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即历史经验;“下原察百性耳目之实”,即实际大众经验;“废(发)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即政治实践。 道法自然 老子对道的性质的概括。《老子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法自然即道效法或遵循自然,也就是说万事万物的运行法则都是遵守自然规律的。任何事物都有一种天然的自然欲求,谁顺应了这种自然欲求谁就会与外界和谐相处,谁违背了这种自然欲求谁就会同外界产生抵触。所以在这里蕴含了我们看待世界的基本的认识论和方法-论。 无为而治 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二十五章》)可见,道的最根本规律就是自然,即自然而然、本然。既然道以自然为本,那么对待事物就应该顺其自然,无 为而治,让事物按照自身的必然性自由发展,使其处于符合道的自然状态,不对它横加干涉,不以有为去影响事物的自然进程。 涤除玄览 老子把握道的一种方法。就是就要把人的内心打扫得干干净净,不受一点外来的干扰,象一面清澈幽深的镜子,不沾一点灰尘,这样就能把握道了。这是一种神秘主义认识方法 抱法处势

出自《韩非子·难势》:“抱法处势则治,背法去势则乱。”比喻把法和势结合起来,用势来保证法的推行。韩非强调"法"在统治中的作用,同时突出"势"的重要性。提出要"法势合一",统治者必须同时兼备两种权威,即制订法的权威与实施法的权威,才能达到"抱法处势则治"的境界。 性三品说 西汉董仲舒把人性分为上、中、下三等。结合天人感应说,提出人性有上、中、下之别的观点。他认为,人性的根源是阳,表现于外为仁,是善;情的根源是阴,表现于外为贪,是不善。人生下来就有性和情两种质,虽然性是主,情是从,但不能说人性先天就是善的。要使人养成道德品行,达到“循三纲五纪,通八端之理,忠信而博爱,敦厚而好礼”,需要经过社会的教育。董仲舒认为:上等的“圣人之性”先天就是善的,不需教育;下等的“斗筲之性”,是经过教育,也难以转化为善的。这两种都是少数,都不可以名性,只有“中民之性”可以名性。中民是大多数,需要教育,所以董仲舒指出:“王承天意,以成民之性为任者也。”认为君王承天命,教育人民养成善德。他从人性论上论证了封建统治的合理性。 原心定罪 由董仲舒提出是春秋之义中的一项最为重要的内容,汉儒把它当成司法审判的基本原则。其内容是在审判中重点考察犯罪者的动机是否合乎儒家道德,如不合乎,必须严惩;如合乎,虽犯法亦可从轻论处。这一审判原则从道德至上的立场出发,过分强调了犯罪者的主观动机而相对忽视了犯罪的客观事实,从而为酷吏任意安置人罪打开了方便之门。 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的思想概念最早是由庄子阐述,后被汉代思想家、阴阳家董仲舒发展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中国哲学中关于天人关系的一种观点。与"天人之分"说相对立。天”就是指自然界,“人”就是指人类,“合一”就是指自然和人类和谐相处。认为"天"有意志﹐人事是天意的体现;天意能支配人事﹐人事能感动天意﹐由此两者合为

历史学基础名词解释

中国古代史名词解释(先秦时期) 1三监 周武王灭商之后,以商旧都封纣王子武庚,并以殷都以东为卫,由武王弟管叔监之,殷都以西为庸,由武王弟蔡叔监之,殷都以北为邶,由武王弟霍叔监之,管叔、蔡叔、霍叔总称三监。一说武王以邶封武庚,以庸封管叔,以卫封蔡叔,以监殷民,称为三监。 2西六师、殷八师 西周在宗周镐京有六师,主要戍守西土,兵员来自周人,故称「西六师」。后来周公在平叛过程中,认为有必要扩建国家直属武装力量,于是,对三监的武装力量进行收编,又建立了一支八师的军事编制,兵员由周人、殷人组成,八师的戍守区在殷地,故称「殷八师」。后又因其长期驻守成周,故又称「成周八师」。 3大宗小宗 西周宗法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保持严格的等级关系,它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大宗小宗是为了处理嫡长子和他的庶弟之间的关系而立长子为嫡子,由嫡长子继承王位,因此,周天子既是天下的共主,又是天下的大宗,享有主祭的权利。被分封的庶子,对嫡子的大宗来说,是为小宗,但在其封国内又为大宗,其权位也由嫡长子继承。其他的庶子被分封为卿、大夫、士,士的长子为士,庶子为平民。 4畿服制 「畿」,是指王都周围的地方。西周宗周的王畿以镐京为中心,向四周延伸各四百里;东周王畿以洛邑为中心,西与宗周王畿相接,北不过淇县,东在商丘以东,南界在江汉地区。王畿以内有封国、采邑,有畿内采邑的多为王朝的公卿大夫,他们也称诸侯。畿内封国、采邑对维护周王的统治、保障王室的财政收入极为重要。而王畿以外的诸侯,少数为王的亲戚和功臣,多数为殷商旧国或先王先臣之后。畿外诸侯国是王朝管辖区域内的行政组织,其主要职责是拱卫王室,防止外敌入侵。畿内畿外诸侯都要服事于周王,史称「畿服」。 5九鼎 九鼎是古代象徵国家政权的传国之宝。《史记》记载:「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象九州。」相传成汤迁九鼎于商邑;周武王灭商后,又把它迁到了洛邑;东周时,秦、楚觊觎周王权,曾先后兴师到周都询问九鼎大小。 6嫡庶之制 宗法制度的核心内容在于确保嫡长子继承的世袭特权,「立嫡以长」,嫡长子是嫡妻(正妻)所生的长子,其余的诸子为庶子。嫡长子继承权位和财产,庶子分别被分封为诸侯、卿、大夫、士。嫡庶之制把西周社会的统治者既区别又联系地组合起来,形成严密的宗法制度。 8嫡长子继承制 嫡长子继承制是宗法制度最基本的一项原则,即王位和财产必须由嫡长子继承,嫡长子是嫡妻(正妻)所生的长子,西周天子的王位由其嫡长子继承,而其他的庶子为别子,他们被分封到全国各重要的战略要地。由嫡长子继承的王位可以确保周王朝世世代代大宗的地位,庶子对嫡子的大宗来说,是小宗,而在自己的封地内又为大宗,其继承者也必须是嫡长子。西周的嫡长子继承制目的在于解决权位和财产的继承与分配,稳定社会的统治秩序。 9周礼 周礼相传由周公制定,其实是周公对夏商以来的礼乐进行增删、修改。周礼是等级社会的政治准则、道德规范和各项制度的总称。包括种种规则、典礼仪式和表示身分的舆服旌旗、宫室器用的规定等等。所谓周礼,是区分贵贱尊卑的等级教条。

上古神话的名词解释

上古神话的名词解释 人类文明发展至今,神话故事一直是我们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上古神 话则是我们对远古时代人类信仰与宇宙观的总结与表达。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一些上古神话中的名词解释,以期能够更好地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 1. 天道 在上古神话中,天道被认为是宇宙间最高的法则和力量。它既是创造者,也是 支配者。天道所包含的意义有很多,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平衡和秩序。天道是如何运行的呢?据神话故事讲述,天道主宰着昼夜的交替、四季的更迭,以及自然界的运行。它犹如一个能够决定生死、富贵贫穷的裁判官,让万物得以相互依存、和谐发展。 2. 神仙 神仙是神话故事中常出现的角色,他们具有超凡的力量与能力。在上古神话中,神仙被描述为居住在天界、独具神通的存在。他们能够施展法术、飞行、预测未来,有时还会帮助凡人解决困难。神仙通常是人们敬仰与祈求的对象,他们不仅能掌控自然界的力量,还能影响人类的命运。神仙是人们心灵信仰的象征,也是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 3. 龙 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特殊的地位,被赋予了吉祥、权力与神圣的象征意义。在上古神话中,龙通常是神圣的存在,与水相连。龙具有震慑力量,能够操控云雨、掌握洪涝与旱灾。除此之外,龙还具有守护的作用,保护国家与百姓的安宁。因此,龙在许多古代汉族君主的宫殿、衣饰、器物等形象上广泛出现,成为中国的象征之一。 4. 象征物

许多上古神话中的名词,都被赋予了象征性的含义。例如,在中国神话传说中,凤凰象征着吉祥与幸福;龟象征着长寿与智慧;麒麟象征着祥瑞与宁静。这些象征物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希望,成为人们生活中的精神支撑。 5. 仙山 仙山在上古神话中常常被描述为仙人居住的地方,也是神仙们修炼成仙之地。 仙山通常位于绝顶高山之上,云雾缭绕、飞仙栖息。仙山不仅象征着超凡脱俗的境地,也象征着宁静、纯净和卓越。在人们的想象中,仙山是一个充满着奇幻与神秘的地方,充满了无穷的可能性。 上古神话是中国文化中丰富多彩的一部分,它们不仅给人们提供了想象力的空间,更是温暖人心、影响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深入解读上古神话中的名词,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我们文化中的智慧与价值观。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帮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上古神话,并从中感受到神奇与美好。

中国哲学名词解释

中国哲学名词解释 ★三纲八目: 三纲:大学之道,在于“明明德”在于“亲民”,在止于“至善”。阐明高明的德行,亲爱人民,才达到最高的至善的道德境界。要求道德主体通过学习、修为来恢复本性,找回本来善良的内在本性。 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中国古代儒家道德修养的纲目序列,也是儒家所提出的君子处世所致力的崇高目标,以及达到这样目标的途径和方法。修身是中心环节,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是明明德的功夫,平天下是止于至善的显现。 ★先秦时期诸子百家百家争鸣的思想:分歧、核心、思想影响。 1、春秋战国时期各种学派纷纷涌起,“子”被认为是有学问的人的尊称。 2、中国哲学的源头活水:核心是以下的几个范畴:天人关系,(天道观本原和人道观人生哲学)古今关系、(人类社会的起源和变迁关系,历史和现实之间的关系)知行关系、(认识的来源认识的过程、求知的方法)名实关系.(名称和现实概念和实在之间的关系) 3、春秋时期:先秦儒家、先秦墨家、先秦道家、兵家,孔子、老子、墨子、孙子、孙子兵法。 4、战国时期:先秦法家、韩非子。道家、庄子。先秦名家惠施、公孙龙。先秦杂家、吕氏春秋、吕不韦。先秦儒家孟子、荀子。 韩非子法家的代表:主张“势术法”三者并用三者皆为帝王之具,不可偏废。主张人性恶,趋利避害是法度赏罚并用的人性论的前提,倡导无为而治。君子任由大臣自为,自己掌握赏罚大权。 ★仁义: 1.孟子处理宗法等级制度下的根本的人伦关系.。“仁”为安身立命之所,“义”是处事行为之规。 2.特别是“仁”发源与人们自然的恻隐之心,突出一个情字,”义”奠基与人们内在的羞恶之心,突出一个理字。(情理) 3.孟子将“仁义”相合使“仁义”成为人生之道,社会之义的同

中国哲学史_名词解释与复习参考

资料范本 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 中国哲学史_名词解释与复习参考 地点: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本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义务,仅供参考,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不需要的部分可直接删除,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中国哲学史复习参考 一、名词解释 1、《白虎通义》: 中国汉代讲论五经同异,统一今文经义的一部重要著作。又称《白虎通》、《白虎通德论》。班固等人根据东汉章帝建初四年(公元79)白虎观会议上进行经学辩论的结果纂辑而成,计4卷。该书以神秘化了的阴阳、五行为基础,解释自然、社会、伦理、人生和日常生活的种种现象;其所列门目,对社会生活、国家制度和伦理原则等作了基本规定,实际是一部以今文经义为依据的国家法规。主要注本有清陈立撰《白虎通疏证》等。 2、【仁】指一种高尚的美好品德。孔子以仁为最高的道德原则,以仁为核心建立起自己的思想体系。仁的核心是爱人,主张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提出“忠恕”之道。要求人们的行为符合宗法制度的礼制,并把仁爱的原则推广到政治之中。在此基础上,孟子进一步提出了仁政的学说。道家老庄则主张“绝仁弃义”,认为“大道废,有仁义”。汉以后,仁成为五德(仁、义、礼、智、信)之首。宋代学者更以天理说仁,仁具有了万物本原的意义。近代学者接受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并以之改造仁的学说,仁便从封建宗法血缘道德转变为近代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思想。 3、【天人合一】中国古代关于天与人、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相通、相合与统一的观点。天人合一不等于天人等同。中国哲学侧重强调天人之间的统一,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与自然界有着同样的本质和规律,追求天人之间的和谐,反对把天与人相互割裂、相互对立,具有合理的因素。 4、【无为】道家哲学思想。老子认为,道生万物而自然而然,不受任何意志支配的。就“道”听任自然而言,是“无为”,而就其生长万物言,又是“无不为”,所以“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人的行为也应该效法天道,顺应自然,不要任意妄为。执政者更应该以“无为”治国,才能“无败”、“无失”,达到“无不为”。老子“无为”论所含的否定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消极因素,后来被庄子所发展,而其要求人们不要任意妄为的思想,则为《淮南子》发展成“因物之所为”、“循理而举事”,从而有所作为的思想。

中国文化名词解释

中国传统文化名词解释 1、天人之学:是中国哲学,特别是中国古代哲学所讨论的一个主题,它提出了:“重人事轻天道”、“天道自然”、“天人相分”、“天人交相胜”四个观点,对中国古代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天道自然”:最早提出“天道自然”的是道家创始人老子,他认为“自然”就是对各种自然现象的理论概括,叫做“道”,天既然是自然之物,人与天是平等的。“天道自然”的观点对中国哲学史产生了很大影响。 3、“天人相分”:战国荀子第一次提出,是中国古代哲学上的一个重要命题,他认为在天人关系中,天是没有意志的,人是矛盾的主要方面,事在人为,人的重要任务,就在于努力认识自然、驾御和利用自然。 4、《论语》:孔子教育他的学生,讲了不少有哲理性的话,他的学生把这些话加以整理,成为《论语》一书。在《论语》中,孔子多处为“仁”规定界说,《论语》是中国文化史上影响最大、流传最广的一本书。 5、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创建于印度。该教以“四大为空,以人生为苦,以追求精神解脱”为最高目标。佛教在西汉末年从印度传入中国。 6、道教:是以“道”为最高信仰的中国古代特有的宗教,产生于东汉中叶。它是在中国古代宗教信仰的基础上,吸取方仙道、黄老道以及经学、墨家等宗教或学派的某些观点和方法逐渐形成的。该教把老子和《道德经》加以神化,其教义主张人经过一定修炼可以使精神、肉体两者长生永存。道教成为中国古代重要的宗教之一。 7、书院:是我国唐末以后逐渐兴起的具有独特办学形式的高等教育机构,在宋代得到发展,为当时的人才培养和学术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8、“六艺”:是西周官学的基本教学内容,即礼、乐、射、御、书、数六项技能。对中国古代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9、“五经”:在中国传统教育中,学校的基本教材是儒家经典“五经”,即《诗》、《书》、《礼》、《易》、《春秋》,是中国封建社会官学和私学的基本课程。 10、“四书”:在中国传统教育中,学校的基本教材是儒家经典“五经”,宋以后的儒学教育家又在“五经”的基础上新增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称为“四书”,它是中国封建社会官学和私学的基本课程。 11、《清明上河图》:是北宋张择端所作,《清明上河图》是中国风俗画的最高成就,是中国古代绘画史上的伟大杰作。 12、《内经》:是战国时期我国第一部医学经典,全称为《黄帝内经》,是一部专论医学理论的著作。《内经》完成了中医药学和养生学的理论体系。 13、《本草纲目》:是明代李时珍所作,它对药物分类做出了创造性贡献,有较高的科学价值。 14、《茶经》:植茶业在唐代相当发达,产生了一代“茶圣”陆羽,他所著的《茶经》一书关于茶的产地、种植、采制、煮、饮等方法都作了详细介绍。对中国茶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15、园林艺术:是中国建筑史上的重要部分,“师法自然”是中国园林艺术的基本法则。在中国崇尚自然的文化传统影响下,园林艺术取得了光辉灿烂的艺术。 16、“中体西用”:所谓“中体西用”,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它是十九世纪末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提出的反思。中学为体,就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作为治国之本;西学为用,就是以西方近代科技与文化,作为治国的辅助物。“中体西用”在对西方文化的认识日益加深的基础上,为中国内忧外患寻找到解救方案。 17、《海国图志》:鸦片战争时期,著名学者魏源所作。他提出“师以长技以制夷”的主张,《海国图志》对传播西方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18、《天演论》:是晚清时期著名学者严复翻译的著作。他提出了“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观点,《天演论》对传播西方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 19、“无为”:是道家提出的重要思想,对待社会,他们主张“无为”,对待自然,呼吁保护自然,不要破坏自然。这一思想引起了世界科学家的重视。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名词解释 宗法制:宗法制度是由氏族社会父系家长制演变而来的,是王族贵族放按血缘关系分配国家权力,以便建立世袭统治的一种制度。其特点是宗族组织和国家组织合而为一,宗法等级和政治等级完全一致。 甲骨文: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时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甲骨文主要指殷墟甲骨文,又称为“殷墟文字”、“殷契”,是殷商时代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19世纪末年,在殷代都城遗址(今河南安阳小屯)被发现。甲骨文继承了陶文的造字方法,是中国商代后期(前14~前11世纪)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刻(或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殷商灭亡周朝兴起之后,甲骨文还延绵使用了一段时期。 史记:《史记》是由司马迁撰写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自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哲学、政治、经济、军事等)。《史记》最初没有固定书名,或称“太史公书”,或称“太史公传”,也省称“太史公”。“史记”本是古代史书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