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TS-I型双块式无砟轨道轨排法施工工艺工法资料[全面]

CRTS-I型双块式无砟轨道轨排法施工工艺工法资料[全面]
CRTS-I型双块式无砟轨道轨排法施工工艺工法资料[全面]

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轨排法施工工艺工法

(QB/ZTYJGYGF-GD-0408-2013)

兰新第二双线指挥部强晓东

1 前言

1.1 工艺工法概况

高速铁路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一般采用轨排法施工,施工时利用工具轨与轨道扣件、双块式轨枕、螺杆精调器和轨向锁定装置等组成临时轨排,通过支撑在钢轨上的螺杆精调器进行高程和水平调整,利用轨向锁定装置调整并固定轨向.精调后浇筑混凝土,形成无砟轨道整体道床.

根据武广、西宝、兰新二线等铁路的施工和运营经验证明,采用轨排法施工无砟轨道的工艺已经成熟、高效、可靠.

1.2 工艺原理

本工法是以人工布设轨枕,利用门式起重机或吊车将工具轨吊装在布设好的轨枕承轨台上,拧紧扣件形成轨排,使用双向螺杆精调器和轨向锁定装置调整轨排,经过轨道人工粗调和仪器精调,最后浇筑混凝土成型道床板.

2 工艺工法特点

1 施工工艺简单,便于操作.

2 一次性工装投入量少,钢轨、模板等周转材料利用空间大 .

3 施工灵活性大 ,可以投入多套工装多工作面施工.

4 施工噪音小、污染少、对周围环境影响小 .

5 施工效率高、缩短作业循环时间.

3 适用范围

本工艺工法适用于高速铁路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当Ⅱ型双块式轨道施工工期紧张时也可借鉴采用.

4 主要引用标准

1 《高速铁路设计规范(试行)》(TB10621).

2 《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TB10005.

3 《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601).

4 《客运专线铁路双块式无砟轨道双块式轨枕暂行技术条件》(科技基[2008]74号).

5 《铁路工程建设通用参考图铁路综合接地系统》(通号(2009)9301).

6 《高速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4).

5 施工方法

底座(支承层)施工完成后清理表面杂物,放样道床板中心线及轨枕边线,绑扎底层钢筋,人工散枕,安装扣件及工具轨完成轨排组装,利用起道器支立轨排,安装螺杆精调器,绑扎上层钢筋,之后对轨排进行粗调及安装纵横向模板,焊接地钢筋,检测接地电阻值,轨排精调,混凝土浇筑和收面,松扣件,混凝土养护,最后对轨道工后数据进行采集,拆卸模板、精调器和工具轨等,开始下一循环作业.

6 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6.1 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工艺流程见图6-1.

图6-1 双块式无砟轨道轨排法施工工艺流程图

6.2 操作要点

6.2.1 施工准备

1 内业技术准备

组织学习掌握无砟轨道相关规范和技术标准,审核施工图并计算工程数量,编制道床板施工所需物资材料计划.进行单元板计算,确定路桥、路遂等过渡段异型单元板

的长度 .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对物流条件进行调查,编制物流组织方案 .对参与无砟轨道施工的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进行施工程序、技术要点、质量标准、控制措施交底和培训,合格人员才允许上岗作业.编制无砟轨道专项施工组织方案 ,报批.提前按照道床板混凝土各项指标进行配合比试验,确定符合设计要求的配合比.技术人员熟悉施工记录表格和检验批表格,做好资料填写准备.

2 外业技术准备

建立无砟轨道施工培训基地,应提前一个月进行工艺性试验段施工.道床板施工前按照验收标准规定的项目,对底座板、支承层进行检查验收,通过沉降评估,并完成CPⅢ控制网评估,以CPⅢ控制网为基准进行施工放样.

3 工装、设备准备

根据施工组织设计,确定所需工具轨、螺杆精调器、钢模板、撑杆等机具的规格、数量,进场和验收,购买各种小型器具,进场测量精调设备.对关键设备进行操作和精度确认,并形成书面验收记录.

4 工艺性试验段演练准备

施工前规划合理位置进行工艺性试验段施工.通过试验段施工演练,检验培训效果、工艺适用性、操作的熟练程度、施工组织及物流配送的合理性,发现各工序之间的衔接、工装的配置、人机配合、质量控制措施、安全保证措施等方面存在的矛盾和缺陷,针对存在问题进行总结并及时改进,逐步积累经验,提高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水平,形成一个完整的具有实际指导意义的作业方案 .

6.2.2 施工测量放样

1 清除道床板范围内下部结构表面浮渣、灰尘及杂物.

2 利用CPIII控制网在支承层或底座板上每隔5米测设标记轨枕铺设中心控制点,弹出线路中线,偏差不超过2米米.

3 标识出道床板纵向模板边线和横向模板位置,并弹出钢筋墨线.

6.2.3 隔离层、弹性垫层施工

1 底座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的 75%后,方可铺设隔离层和弹性垫层.

2 隔离层和弹性垫层施工前应检查并清洁底座表面和凹槽底面.

3 将隔离层土工布居中铺设,并根据凹槽位置画出凹槽边线,按所画线条剪裁隔离层,并将隔离层在底座边缘处用胶带予以固定.

4 隔离层宜与道床板等宽,铺设时应平整,无褶皱、无破损,接缝采用对接,不得重叠.

5 将弹性垫层粘贴于凹槽的侧面,使其与凹槽周边的混凝土密贴,不得有鼓泡、脱离现象,缝隙应采用泡沫板封闭.利用剪裁下来的隔离层土工布铺设于凹槽底面,并与侧面的弹性垫层采用胶带牢固粘接.

6.2.4 底层钢筋绑扎

根据标识出的钢筋绑扎线,用钢筋绑扎卡具控制纵横向钢筋间距.除纵横向接地钢筋交叉点按照规定进行焊接外,其余纵向钢筋与横向钢筋(含轨枕桁架筋横向钢筋)交叉点处均绝缘绑扎,相邻纵向钢筋搭接长度不小于0.55米,钢筋搭接或焊接接头位置应相错不小于1米,且同一断面钢筋搭接率不大于50%,底面每平方米用不少于4个混凝土垫块支撑.

6.2.5 散布轨枕

1 轨枕现场临时存放每垛不超过5层,层间需要放置10厘米×10厘米的垫木.4人一组人工散布轨枕,轨枕中心位置通过中线控制,间距用钢卷尺控制,人工方枕.

2 在散枕过程中,应避免磕碰损坏,受损轨枕必须更换.

3 散枕时不得损坏底座板混凝土、土工布和支承层混凝土.

4 散枕时尽量保证与线路垂直,控制轨枕间距,避免轨排组装时方枕量过大 .

6.2.6 组装轨排

1 铺设工具轨.工具轨应按编号配对使用,相邻工具轨配轨时应考虑对轨道平顺性的影响.吊放时专人指挥,确保吊点位置准确,严禁在吊装过程中碰撞轨枕及CPⅢ立柱.左右两根钢轨的端部必须在同一断面上,轨缝位于前后两根轨枕中间,不得位于轨枕上,轨缝大小 10米米,不得有瞎缝.

2 轨排连接组装.采用双向同步电动扭力扳手紧固扣件组装轨排.轨排组装前应详细调整轨枕间距,严格方枕,满足设计间距要求.使用电动扳手拧紧扣件螺栓,且扭矩要符合要求,扣件安装正确,无缺少,无损坏、无污染,弹条前端三点与轨距块密贴.采用道尺和轨距撑杆控制轨距,轨距允许偏差±0.5米米.轨排组装完成后,应对轨距、轨枕位置、轨枕间距进行复查.

6.2.7 安装螺杆精调器

轨排组装完成后,使用起道器撑起轨排,在直线地段每隔3根(工具轨接头处和曲

线地段2根)轨枕钢轨上对称安装一对螺杆精调器,螺杆精调器安装位置要正确,底板应干净、涂油并活动自如,安装在两轨枕中间位置,螺杆必须始终竖直于底座板(支承层).

6.2.8 轨排粗调

轨道中心点位,利用起道器和螺杆精调器对轨排进行粗调.通过竖向螺杆调整轨排高低,通过水平调整螺栓调整轨排方向,使之满足轨道线型几何位置要求.

1 粗调轨排使用全站仪和人工配合起道器和螺杆精调器,利用道尺、方尺、垂球和3米钢尺对轨排进行初步调整,实现轨排方向和标高处于正确位置,中线和标高均控制在2米米之内.调整原则为先高程后中线.

2 在12.5米轨排范围内均匀布置4对起道器,将轨排依次均匀顶起,利用水准仪(或S8全站仪)测量放样的底座面(支承层面)与设计轨面高程的差值,利用起道器和精调器对钢轨进行高程调整,然后将道尺放在轨排上,利用水平气泡调整另一股钢轨.

3 高程调整好,安装拧紧精调器螺杆使之受力.

4 将垂球绑在轨距尺的分中处,自由下垂找线路投影中心点,当垂球中心与线路投影中心重合时重新调整螺杆并使之受力,之后拆除起道器.

6.2.9 绑扎上层钢筋

轨排粗调完成后,按照设计绑扎道床板上层钢筋.严格控制钢筋间,对纵向钢筋与横向钢筋交叉处用绝缘带绑扎,绑扎后剪掉扎带多余部分.绑扎过程中不得扰动粗调过的轨排,上层钢筋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 40米米,允许偏差+10米米.

6.2.10 综合接地焊接并测试

1 综合接地焊接.钢筋绑扎完毕后将每块道床板顶层最两边和中间的共3根纵向钢筋和中间1横向钢筋用L型钢筋焊接.纵横向接地钢筋采用单面焊接长度不小于200米米,双面焊接长度不小于100米米,焊接厚度至少4米米.接地端子的焊接应在轨道精调和模板加固完成后进行,接地端子表面应加保护盖,焊接时应保证其与模板密贴,未污染.单元式道床板接地单元纵向长度不大于100米,每一单元中部与防撞墙或接触网立柱对齐处增加焊接一个接地端子.

2 钢筋绝缘检测.混凝土浇筑前采用绝缘电阻仪对钢筋网进行绝缘电阻检测,任意两根钢筋绝缘电阻值不小于2米Ω.灌筑前还应采用接地电阻仪进行综合接地电阻检测,接地电阻值不大于1Ω.钢筋绝缘检测时必须有专人按照实测数据进行填写绝

缘测试记录表.

6.2.11 安装模板

模板分横向模板、纵向模板.横向模板主要是在断缝处分隔道床板,纵向模板设置于两侧.横向模板设计总长度为2800米米、厚度为8米米,纵向模板长度分4000米米、4600米米两种类型.

将纵向模板吊放至道床板两侧,底座板(支承层)清扫干净,纵向模板使用螺栓连接,两侧利用加工好的三脚架,支撑点钻眼使其固定,且纵联模板间牢固密贴.

横向模板在工具轨吊装之前放至断缝处,横向模板与纵向模板使用法兰连接,中间安放80米米宽的槽钢或钢板,顶面加固定装置,以保证伸缩缝宽度要求.

桥梁段模板安装完成后,安装轨排锁定装置,轨排锁定装置一般2.5米安装一个,固定安装在防撞墙上,保证在浇注混凝土的过程中轨排不会发生变化.

6.2.12 轨排精调

1 工前检查.检查轨道小车的工作状态,松开轨距测量轮,校准测量传感器,检查螺杆精调器固定情况.精调时间一般安排在钢轨温度趋于平稳或傍晚时间开始.

2 测量建站.全站仪采用自由设站法定位,通过观测附近4对CPⅢ点上的棱镜,自动平差、计算确定位置.设站时尽量将仪器靠近中线位置,减小建站误差.

3 测量轨道数据.将轨道小车放置于轨道上,安装棱镜.全站仪测量轨道小车棱镜,自动测量轨距、超高、平面和高程位置.

4 反馈信息.接收观测数据,通过配套软件,计算轨道轨距、超高、平面和高程等数据,将调整值迅速反馈到小车的电脑显示屏幕上,指导轨道调整.

5 调整中线.采用双头精调扳手,在精调器上调整轨道中线.双头精调扳手需要联组工作,一般为2~5根.轨距通过旋转轨距撑杆调整.

6 调整轨道高程.旋转竖向螺杆调整轨道水平、超高.调整螺杆时要缓慢进行,调整后用手检查螺杆是否受力.

7 风区防风.风区精调时在全站仪外加装一个防风小屋,减少大风的影响.由于混凝土时会扰动轨排,一般要求精调精度高于规范要求.

8 前一站调整完成后,下一站调整时需重叠上一站调整过的 8至10根轨枕,过渡顺接,每枕的数据递减值宜小于0.2米米,直到绝对偏差约为零为止.

6.2.13 轨排加固

精调完成后同时进行轨排加固,以防止浇筑混凝土时轨排位移及上浮,固定好轨排的空间几何状态.

1 路基段轨排加固.每隔三根轨枕在支承层上锚固φ12的钢筋与轨枕桁架焊接,锚固钢筋应设置于两个螺杆精调器中间的轨枕两侧,曲线地段锚固钢筋间隔两根轨枕设置.

2 桥梁段轨排加固.桥梁段轨排通过固定杆一端固定在精调器上,另一端固定在防护墙上,防止轨排移位.

6.2.14 钢轨、扣件、轨枕保护

精调完成后,将钢轨、扣件、轨枕利用保护套覆盖,以免浇筑时污染.

6.2.15 混凝土浇筑

1 工前检查.检查和确认轨排复测结果满足要求.当轨排放置时间较长(超过12小时)且环境温度变化大于15℃,或受外部条件影响时必须重新精调.混凝土浇筑前,必须清理底面上的杂物,检查支撑系统稳定性、螺杆精调器螺杆是否出现悬空、隔离套是否装好、模板缝隙是否封堵.

2 浇筑准备.浇筑前采用高压雾化水对底座板(支承层)和轨枕进行充分润湿,并保持湿润状态,但不得有明显积水.检测混凝土的温度、坍落度、泌水率和含气量等.养护材料准备充分,人员安排就位.

3 搅拌、运输.减水剂和引气剂双掺,其储料罐必须配备循环泵或搅拌叶,在施工过程中保证外加剂的匀质性,不出现分层.采用混凝土输送车运输,保证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均匀性,运到浇筑地点不发生分层、离析和泌浆等现象.

4 布料方式.浇筑时一般采用吊车配料斗方式或混凝土泵车泵送入模,布料时按“之”字形路线来回灌注,入模温度控制在5~30℃.

5 振捣.混凝土应按“之”字形多点浇筑,采用插入式振捣棒捣固,两根振捣棒紧跟布料位置,另两根振捣棒负责将混凝土捣固密实、均匀,对轨枕底部位置混凝土要加强振捣.严禁赶料,振捣持续时间以混凝土不再下沉,表面呈现浮浆为度 ,切不可过振、漏振.在混凝土振捣初平之后,采用φ30振捣棒在轨枕四周二次振捣.

6.2.16 混凝土收面

混凝土收面必须在遮阳防风棚内进行,防止风吹和阳光直射使混凝土面层水分散失.收面一般宜按照以下5个步骤进行.

1 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工人先把混凝土按道床顶面设计标高进行挖补找平,补充振捣,后用长木抹子逐个将轨枕间道床面找平,用标高控制工装来监控标高和顶面排水坡.同时清理轨枕,用毛刷或干抹布清理,不得用水清理.

2 采用铁抹子将道床混凝土面抹光,进行原浆收面,并再次确认混凝土高程、平整度、排水坡.

3 在混凝土初凝前再次用铁抹子进行压光.

4 在混凝土初凝时,进行第四次系统的抹面压光,抹面时严禁洒水润面,着重对轨枕四周和钢轨下的混凝土进行压光收面.

5 松开扣件后,喷涂养护剂之前,最后一次压光收面,将道床板表面不平整的褶皱重新处理,着重检查轨枕四周,如有细小裂纹进行压光处理.

6.2.17 放松扣件

道床板浇筑完成后采用钢球试验的方法判断初凝来控制扣件的松动时机.测试方法:钢球重量4千克,将钢球置于混凝土表面,静放1分钟后查看压痕,若压痕直径不大于34米米,则混凝土已初凝.

鱼尾板及扣件松动时首先间隔解锁鱼尾板,之后左右轨同时松扣件,拧松1/2至1圈(具体不同环境要做试验),约1-2小时候之后松开所有扣件(具体不同环境要做试验).

6.2.18 工后数据采集

待混凝土终凝以后,重新按规定扭矩上紧扣件,利用轨道小车对轨道几何形态进行数据采集,将采集的数据传输至电脑,分析浇筑前与浇筑后的数据变化,并对数据进行存档.

6.2.19 拆模板、螺杆精调器及工具轨

当混凝土强度大于10米Pa后(同条件试验确定),且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损时即可拆除模板、螺杆精调器及钢轨.

模板、螺杆精调器、钢轨依次拆除,清理,涂油,分类堆放,利用轨道上行走的小车倒运至下一循环,之后将软管拔出,拆除过程中禁止生搬硬撬、野蛮拆除,尽量避免人为因素造成道床板混凝土的损坏.

6.2.20 混凝土养护

1 一般情况下混凝土收面、喷涂养护剂、覆盖均在防风作业棚内完成.覆盖养护

分为4层多重复合结构,第1层为保水性土工布,第2层为S型散布洒水滴管,第3层为防蒸发塑料布,第4层为保温、隔热、防风棉被式篷布.养护期一般不少于28天.

喷涂养护剂是防止混凝土初期失水过快开裂,喷涂前清洁道床板,宜用保水率不低于85%的养护剂,养护剂用量为0.3千克/米2~0.4千克/米2.一般喷涂养护剂后三天内不用洒水避免影响成膜质量.

2 冬季施工养护.当工地昼夜平均气温连续3天低于5℃或最低气温低于-3℃时,平均气温低于10℃直至达到冬季施工条件时,就应当开始采取相应的保温措施.严格执行混凝土冬季施工相关要求.

3 夏季施工养护.当昼夜平均气温高于30℃时应按夏季施工进行,因此夏季施工养护主要是喷涂养护剂,覆盖棉被等,并加以洒水降温的方式进行保水、降温养护.

6.2.21 填塞螺杆孔

将螺杆孔洞内的塑料套管拔出,保证孔洞内无积水和杂物后人工用同标号无收缩水泥砂浆将螺杆孔封堵密实,并将表面抹平,养护.

6.2.22 成品保护

时刻注意混凝土成品保护意识,防止损坏道床板外观.

7 劳动力组织(单个作业面)

无砟轨道施工劳动力组织严格采用架子队组织管理模式.根据无砟轨道施工方案、机械设备和工期要求配备施工人员.所有参与施工的人员必需经过培训上岗,在架子队长的组织安排下从事各项工作,各工种互相协调,保证施工生产顺利进行.

表7-1 道床板施工作业人员配备表

表8-1 道床板施工主要工装设备配置表

9.1 易出现的质量问题

1 混凝土表面出现蜂窝、孔洞、麻面和缺棱掉角的缺陷.

2 混凝土表面不平整,局部有积水现象,边缘不平顺.

3 精调精度在温差变化大和特殊环境下易出现超限.

4 混凝土表面和轨枕四周易出现细小裂纹.

5 道床板综合接地系统与线外接地系统易出现位置不对应.

9.2 保证措施

1 混凝土在振捣时避免振捣棒触碰轨排与螺杆精调器,插点布置应均匀,不漏振,不过振,对道床板底部漏浆及拆模后损坏部位及时进行修复处理,注意混凝土成品保护.

2 在混凝土浇筑和收面过程中,必须对轨道板表面进行5次收面压光,并严格按照规范3米米/1米的平整度要求进行道床板收面,且根据线路长短选择刚度好不易变形的模板.

3 在温差变化大和地处特殊环境情况下,要对测量仪器进行防护,或搭建简易测量棚,减少仪器因环境特殊而降低测量精度 ,减少测段长度 ,选择合适的测量时间段等措施来提高测量精度 ,轨道精调好后尽早浇筑混凝土.

4 混凝土初凝后、终凝前拧松开所有扣件,松开鱼尾板夹板螺栓,以防框架应力拉裂混凝土,及时跟进多层覆盖,且在作业棚内进行混凝土浇筑、收面、喷涂养护液等工序.

5 道床板每100米范围内与线外接地系统搭接一处,要满足2米长的接地钢缆与防撞墙或接触网基础的接地端子连接,不满足时可在道床板内增设一个接地端子.

10 安全措施

10.1 主要安全风险分析

1 桥梁上道床板施工为高空作业,作业时存在安全隐患,应注意做好防滑、防护等保障人身安全工作.

2 机具设备在作业时偶尔会出现故障,存在安全隐患,应做到定期检查和保养.

3 道床板施工用具及材料较多在堆放时容易发生滑落,应选择好堆放部位.

4 道床板施工一般在夜间,用电量较大 ,易出现安全隐患,要专人定期做好用电安全排查.

10.2 保证措施

1 建立安全控制管理体系,制定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做好安全培训和交底工作,确立安全监控重点环节,做好安全应急预案及演练.桥上及高路堑等高空作业地段,需设置必要的防护网等放坠落、防落物等措施,并设置明显标示警示牌.作业人员进入施工场地必须佩戴安全帽,吊装作业时应有专人进行指挥,定期检查钢丝绳、吊钩、夹具等安全状况,拆装起吊重物时,必须使用专用的吊具并平稳操作.

2 无砟轨道施工用的各种机具设备必须定期检查,特种设备须经当地安监局取证,操作人员须持证上岗,并定期检查保养设备.

3 无砟轨道施工场面狭窄,各种机具、材料要有序堆放,堆码平整,严禁靠桥边或路基边坡堆放,切要预留专门的过人通道,必须有安全防护装置,有安全防护栏及休息平台.

4 施工用电安全是安全控制的重点之一,必须严格执行“三级配电”与“三相五线”制,安装标准配电箱和漏电保护,线路无破损,横越电线穿硬质保护套管,电工必须持证上岗.

11 环保措施

1 建立、健全环境管理体系和各项环境管理规章制度 ,明确职责分工,形成环保水保工作的责任体系.

2 对污染源进行调查建立污染源档案,编制环境保护方案 ,纳入施工生产中.

3 做好工地排水和废水处理设施的建设,设置污水处理池,做到现场无积水、排水不外溢、不堵塞,及时将施工垃圾和生活垃圾运至指定地点弃置.

4 主要施工场地进行硬化处理,施工便道定期压实维护,对施工场地、施工便道经常洒水,减少扬尘对周围环境的污染.

5 线路经过自然保护区、水源地段应严格按照环水保部门有关批复要求实施. 12 应用实例

12.1 工程简介

中铁一局集团承建的兰新铁路第二双线(新疆段)LXTJ-3标段,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范围为DK1245+000~DK1300+600,正线全长55.6公里.具有工期紧、自然环境特殊、质量要求高、施工接口多等特点,无砟轨道施工是整个施工任务中的重点和难点工程之一.

12.2 施工情况

兰新铁路第二双线施工范围内有路基、桥梁、车站,无砟轨道全部采用轨排法施工工艺,安排有6个作业面,桥梁段每作业面日均完成120单线米,路基段每作业面日均完成140单线米.无砟轨道施工工期自2012年7月开始至2013年8月全部完成.

12.3 工程结果评价

在兰新铁路第二双线施工期间先后有铁道部副部长卢春房,兰新公司总经理,副总经理,铁道部工管中心等领导多次来现场检查指导工作,并对双块式无砟轨道轨排法施工工艺、施工质量、施工进度提出高度评价.业主先后组织其他标段施工、监理人员来现场观摩,并在施工期间多次获得业主安全质量绿牌奖励.

12.4 建设效果及施工图片

图12.4-1 测量放线图12.4-2 铺设底层钢筋

图12.4-3 铺设轨枕图12.4-4 组装轨排

图12.4-5 轨排方枕图12.4-6 粗调轨排

图12.4-7 绑扎上层钢筋图12.4-8 桥梁段立模板

图12.4-9 路基段立模板图12.4-10 桥梁段轨排加固

图12.4-11 路基段轨排加固图12.4-12 接地端子焊接

图12.4-13 接地电阻测试图12.4-14 清理垃圾及洒水湿润

图12.4-15 轨道精调图12.4-16 防风小屋

图12.4-17 轨排防护图12.4-18 混凝土浇筑

图12.4-19 混凝土收面图12.4-20 松解扣件

图12.4-21 喷涂养护液图12.4-22 洒水覆盖养护

图12.4-23 多层覆盖养护28天图12.4-24 工后数据采集

图12.4-25 场外试验段图12.4-26 试验段演练

图12.4-27 桥梁段无砟轨道图12.4-28 路基段无砟轨道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