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与云计算、海计算的关系(精简)

物联网与云计算、海计算的关系(精简)
物联网与云计算、海计算的关系(精简)

物联网与云计算、海计算的关系

从信息技术角度看,物联网是指具有感知和智能处理能力的可标识的物体,基于标准的可互操作的通信协议,在宽带移动通信、下一代网络和云计算平台等技术的支撑下,获取和处理物体自身或周围环境的状态信息,对事件及其发展及时做出判断,提供对物体进行管理和控制的决策依据,从而形成信息获取、物体管理和控制的全球性信息系统。物体能够在人类直接干预或无需人工干预条件下感知事件、触发动作和生成服务,通过协同的感知和互动来影响甚至控制事件向有利的方向发展。物联网充分体现了物理世界和信息空间的深度融合,使人类可以融入到一体化的智能生态环境中,实现人、机、物的协同统一。

作为崭新的综合性信息系统,物联网并不是单纯的,它包括信息的感知、传输、处理决策、服务等多个方面,呈现出自身显著的特点;首先是对客观物理世界的全面感知,它不仅表现在对单一的现象或目标进行多方面的观察获得综合的感知数据,也表现在对现实世界各种物体现象的普遍感知;其次是物联网实体间的泛在互联,表现在各种物体经由多种接入模式实现异构互联,也突出表现在物联网不仅包括互联网、电信网等公共网络,还包括电网和交通网等专用网络,错综复杂,形成"网中网"的形态;第三是智慧的信息处理和决策,它体现在物联网中从感知到传输到决策应用的信息流,并最终为控制提供支持,也广泛体现出物联网中大量的物体和物体之间的关联和互动。物体互动经过从物理空间到信息空间,再到物理空间的过程,形成感知、传输、决策、控制的开放式的循环。

物联网不同于感知信息收集的传感器网络,也不同于信息传输的互联网。它包含亿万种多样的物体,承载和处理巨海量的感知信息,容纳各种模式的接入和通信模式,实现从感知、处理到控制的循环过程。其系统架构如何构成,采用什么样的体系结构,现已成为物联网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

1.物联网和云计算

工信部电子工业标准化研究所张辉介绍,目前大部分人士都认同将物联网分成三个层次,一个是应用层,还有一个网络层,还有感知层。未来的物联网应该是一个由云+端组成的一个庞大网络,随着传感器网络大规模部署,各种终端就像蓝海一样,分布到各种各样基础设施上收集信息,在通过各种网络将这些信息发送到云端进行计算和处理,经过计算和处理的信息最后到了应用层为不同的领域各种各

样行的支撑服务。

人类通过各种信息感应、探测、识别、定位、跟踪和监控等手段和设备实现对物理世界的"感、知、控",这一环节称为物联网的"前端";而基于互联网计算的涌现智能以及对物理世界的反馈和控制称为物联网的"后端"。当下无论学术界还是工业界,目光普遍聚焦在物联网的"前端",但物联网的"后端"也同样重要。从"后端"看,物联网可以看做是一个基于互联网的、以提高物理世界的运行、管理、资源使用效率等水平为目标的大规模信息系统。该系统具备实时感应、高度并发、自主协同和涌现效应等特征。

云计算为众多用户提供了一种新的高效率计算模式,兼有互联网服务的便利、廉价和大型机的能力。它的目的是将资源集中于互联网上的数据中心,由这种云中心提供应用层、平台层和基础设施层的集中服务,以解决传统IT系统零散性带来的低效率问题。云计算是信息化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阶段,强调信息资源的聚集、优化、动态分配和回收,旨在节约信息化成本、降低能耗、减轻用户信息化的负担,提高数据中心的效率。云计算出现的初衷是解决特定大规模数据处理问题,因此它被业界认为是支撑物联网"后端"的最佳选择,云计算为物联网提供后端处理能力与应用平台。笔者认为物联网"后端"建设应从互联和行业云做起。

在研究全面和理想化战略体系的同时,应充分利用良好的前期基础,重视价值牵引作用,在特定领域的典型应用和行业云上有所突破。

云计算是互联网发展带来的一种新型计算和服务模式,它是通过分布式计算和虚拟化技术建设数据中心或超级计算机,以租赁或免费方式向技术开发者或企业客户提供数据存储、分析以及科学计算等服务。广义上讲,云计算是指厂商通过建立网络服务集群,向多种客户

提供硬件租赁、数据存储、计算分析和在线服务等不同类型的服务。云计算的主要服务形式有以亚马逊公司为代表的基础设施即服务,以Saleforce为代表的平台即服务,以及以微软代表的软件即服务等。

云计算的"云"就是存在于互联网的服务器集群上的服务器资源,包括硬件资源 (如服务器、存储器和处理器等)和软件资源(如应用软件、集成开发环境等)。本地终端只需要通过互联网发送一条请求

信息,"云端"就会有成千上万的计算机为你提供需要的资源,并把结果反馈给发送请求的终端。每个提供云计算服务的公司,其服务器资源分布在相对集中的世界上少量几个地方,对资源基本采用集中式的存放管理,而资源的分配调度采用分布式和虚拟化技术。云计算强调终端功能的弱化,通过功能强大的 "云端"给需要各种服务的终端提供支持。如同用电用水一样,我们可以随时随地获取计算、存储等信息服务。

2.物联网和海计算

海计算通过在物理世界的物体中融入计算与通信设备以及智

能算法,让物物之间能够互连,在事先无法预知的场景中进行判

断,实现物物之间的交互作用。海计算一方面通过强化融入在各物体中的信息装置,实现物体与信息装置的紧密融合,有效地获取物质世界信息;另一方面通过强化海量的独立个体之间的局部即时交互和分布式智能,使物体具备自组织、自计算、自反馈的海计算功能。海计算的本质是物物之间的智能交流,实现物物之间的交互。云计算是服务器端的计算模式,而海计算代表终端的大千世界,海计算是物理世界各物体之间的计算模式。

简言之,海计算模式倡导由多个融入了信息装置、具有一定自主性的物体,通过局部交互而形成具有群体智能的物联网系统。该系统具有以下优点:

(1)节能高效充分利用局部性原理,可以有效地缩短物联网的业务直径,即覆盖从感知、传输、处理与智能决策,到控制的路径,从而降低能耗,提高效率。

(2)通用结构通过引入融入信息装置的"自主物体",有利于产生通用的、可批量重用的物联网部件和技术,这是信息产业主流产品的必备特征。

(3)分散式结构海计算物联网强调分散式结构,较易消除单一控制点、单一瓶颈和单一故障点,扩展更加灵活。群体智能使得海计算物联网更能适应需求和环境变化。

实时信息系统一般而言,实时信息系统(Real-time Information System, RIS)由信息采集、信息传输和信息处理三个子系统组成。信息采集子系统由各种类型的采集设备所组成,如传感器、射频识别和视频、音频图像采集器等。用户以有线或无线的方式连接系统,实时信息可以由实时信息系统根据用户个性需求主动推送,也可以是用户主动发出请求后等待接收信息。实时信息系统建设的一个重要原则是保证系统的开放性,以促进实时信息的采集与共享。

(1)物理实时信息采集

针对物理世界的实时信息采集方式可以分为直接采集和间接采集。直接采集是指利用各种采集设备直接从物理世界的信源采集信息,包括自动采集、人工采集和混合采集;而间接采集是指针对事先被上传到互联网上仍然保持时效性的实时信息进行采集。物联网中大多采用自动采集的方式。自动采集是指利用各种采集设备,针对某一目标主体连续实时地采集信息。常见的采集设备包括物理传感器、化学传感器、生物传感器、射频识别标签以及识别设备、全球定位系统设备等。在物联网中,把所标记的物体的相关信息事先写入射频识别标签,通过标签接收阅读器发出的射频信号,凭借感应电流所获得的能量将存储在芯片中的物体信息发出,这样阅读器就能采集物体信息,并以此判定物体的位置和数量等实时信息。

(2)实时信息处理

实时信息处理是指把原数据加工成信息的一个过程,涉及分类实时信息收集、数据规整、实时场景重构和数据挖掘等步骤,其中分类实时信息包括可视信息、音频信息及其它物理量或化学量。实时场景重构技术是实时信息处理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实时场景重构技术是指通过一定数量的实时信息采集设备(包括无线手持设备和固定的视频图像采集设备)采集信息,并用采集到的分类实时信息进行信息源的场景重构。实时场景重构的实现涉及到分类实时信息的收集和逆向建模技术。

(3)实时信息发布

实时信息分发模型包括Pull和Push两种模型。Pull模型一般是由用户主动发起信息请求,请求经过处理后转化成采集指令,信息源采集设备将采集到的信息传回给用户;Push 模型一般是由信息源采集设备采集到实时信息,并经过处理后,根据用户的个性需求,有选择地传送。

此外,实时信息系统还有若干技术问题需要解决,如:信息精准度问题、传递延迟以及隐私问题等。

海计算(Sea Computing)是2009年8月18日,通用汽车金融服务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molina,在2009技术创新大会上所提出的全新技术概念。海计算为用户提供基于互联网的一站式服务,是一种最简单可依赖的互联网需求交互模式。用户只要在海计算输入服务需求,系统就能明确识别这种需求,并将该需求分配给最优的应用或内容资源提供商处理,最终返回给用户相匹配的结果。与云计算的后端处理相比,海计算指的是智能设备的前端处理。

物联网具有显著的异构性、混杂性和超大规模等特点。异构性表现在不同制造商、不同拥有者、不同类型、不同级别、不同范畴的对象网络共存于物联网中,网络之间在通信协议、信息属性、应用特征等多个方面存在差异性,并形成混杂的异构网络或"网中网"形态;混杂性表现在网络形态和组成的异构混杂性,多信息源的并发混杂性,场景、服务和应用的混杂性等多个方面;物联网是物理世界与信息空间的深度融合系统,是涉及全球的人、机、物的综合信息系统,其规模之大无所不包。

物联网的上述特点决定了感知层数据的特性,即异构的、混杂的、大规模的实时流感知数据。同时,感知数据还具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

时空特性,就是感知数据在特定时间和特定空间内才有意义,如果不在这个地点或过了这个时间,数据的意义可能就不大了。如中关村大街的交通相关信息,这些交通信息通过很多节点实时采集,是大数据量的随时间不断采样的实时流信息。这些信息谁需要?是在这个区域的人车才真正需要了解当时的详细拥塞或停车信息等,以便及时掌握交通动态,调整行车路线或停止地方。其他地方的人们可能不关心这个区域的交通信息,或仅仅只需要了解大概情况,实时性要求也不是很高,如了解中关村大街的历史交通信息等。另外,物联网的物体之间需要协同交互,对事件及时做出反应,这就需要实时性采集、处理和控制,如在中关村大街上前后行驶的两辆车需要实时交互,既要保持畅通行驶,又要通过保持一定的车距来保证安全性,这就需要在当前场景下局部空间内车辆之间实时通信和决策处理。

为此,我们针对物联网这些数据的特性提出了哑铃式的存储和计算模式。大量的感知信息在采集和使用的本地进行存储,经过处理后的中间或最后结果存储在互联网上(后端),放到云中的数据中心。感知信息的预处理、判断和决策等信息处理主要在当前场景下的前端完成,必要的需要大运算量的计算才通过"云端"的数据中心来处理。只有这样,才能节省通信带宽,否则网络很难传输这么多的感知数据;才能节省存储空间,数据中心再大也难存下实时流的原始感知数据,也没有必要存储原始感知数据;才能满足实时性的交互处理,如果通

过互联网或云计算来做出处理和决定,就不能满足很多实时性的应用;更重要的是能够满足物联网的大规模的扩展性。物联网一定是分布式的系统,局部空间内的高度动态自治管理才有利于扩展性。

中科院现在提出"海计算"[2]这个新的计算模式,实质是把智能推向前端。智能化的前端具有存储、计算和通信能力,能在局部场景空间内前端之间协同感知和判断决策,对感知事件及时做出响应,具有高度的动态自治性。海计算的每个"海水滴"就是全球的每个物体,它们具有智能,能够协助感知互动。亿万种物体组成物联网系统,就如同海水滴形成大海一样。

物联网与云计算、海计算的关系

2011年05月27日

来源:《物脉周刊》作者:王姣龙整理进入论坛开通博客字号:T|T TAG:物联网云计算海计算

工信部电子工业标准化研究所张辉介绍,当初提出IPv6概念的时候,就提到了要为地球上每一粒沙子分配一个地址的狂想,这样的网络所收集到的信息是惊人的,如果将这种信息量全丢给云端来计算也是不现实的。因此提出一个海计算,就是要让各种终端进行简单的信息处理,再汇总到云端,这就需要智能的传感器。然而,现在国内传感器的技术水平比国外要落后10~15年,工艺水平落后15~20年,装备水平落后20~25年,可靠性指标低1~2个数量级,基本性能指标落后3~5年。

目前传感器的成本还很高,需要不断降低成本且能跟芯片一起集成制造,能实现简单的处理并将处理后的物理信号放到后台服务系统,到那个时候物联网真正才会到来。虽然现在有人提出云计算,但我们不能把所有的传感器信息都放到云端去计算,所以还需要"海计算"来辅助,要让90%的基础信息在传感器海里面处理,云只负责处理从"海"中蒸发的复杂信息。

海计算(Sea Computing),用户置身于庞大的网络发布和获取信息(数据),该网络为用户提供解决方案,并将用户的计算机处理工程交由该网络当中的每个计算机,通过优化分配的方式,让该网络中的计算机分担处理并建立联系,返回结果,为用户提供强大的运算

服务。海计算为用户提供基于互联网的一站式服务,是一种最简单可依赖的互联网需求交互模式。它的实现,关键在于庞大的网络、共享机制以及协调(优化分配)机制的建立。

海就是一个拥有共享机制、协调机制的庞大网络,每一个用户都置身于海中,每一个用户都将自己的工程分担在海上,也分担海要求的一部分运算任务。海计算之所以能够实现,是因为每一台计算机的运算能力都没有充分的发挥,CPU的运行能力不会稳定,而会波动,在很多时候,CPU是负担很小的,但是在某些时候,CPU又在超负荷运算。实际上,这对CPU 的寿命也是有害的。通过海的优化配置,可以让每一台计算机的CPU运算都稳定在一个最健康的状态。

海计算与云计算的不同在于:用户在海计算中,置身于海中,而在云计算中,只是通过线缆(或者其他)连接到云上;用户在海计算中需要承担任务,而在云计算中不承担任务。因此,在海计算中,用户不需要为运算付费,在云计算中,需要向云服务提供商提供一定的报酬(该报酬也许是你的注意力)。用户在海计算中,你本身置身于海中,因此不需要一个框来链接,只需要一个开放的搜索工具。

搜索工具是一个来自于海的解决方案,像其他的解决方案一样,这些方案都来自于海,是开源的,并且是免费提供的。所有的解决方案是海所共有的,用户不需要在本地安装或者下载。更多的,海为用户提供信息的接入服务,用户可以通过海发布自己的在线直播、文学创作等等。

海是安全的。更加可贵的是,海是公共的,不是私有的,也不是资本的。那么,人们是不是会因此而贪恋便宜?需知道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那么海的接入应该有一定的要求和门槛(比如CPU和存储器的要求),有接入的把关人。那么把关人应该由谁担当?应该由海担当。海应该拥有这样的功能,它能审核用户,并做出是否为其接入的决定。

4.云海结合

早在2009年,腾讯和阿里也在构建类似"云计算"和"框计算"的概念,腾讯的计划命名为"海计算",阿里巴巴的计划命名为"风计算"。相对于腾讯,阿里巴巴等传统互联网,techword计划联合人人网,豆瓣网等web2.0网站,推出地球上最大的web2.0信息碎片整合平台,计划命名为"片计算",片计算能整合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留下的有价值的信息碎片。

总而言之,不管是云计算、海计算、框计算还是风计算,物联网涉及到全球的物体(包括人)规模,以及其应用需求和感知层数据的特性,决定了物联网的架构需要"云"和"海"相结合。一方面,在局部应用场景中,感知数据存储在局部现场,智能前端在协同感知的基础上,通过实时交互共同完成事件判断、决策等处理,及时对事件做出反应。另一方面,云计算的"云"的后端提供面向全球的存储和处理服务。物联网的各种前端把处理的中间或最后结

果存储到云的后端。前端在本地处理过程中,在必要时需要后端的存储信息和处理能力的支持,及时发送服务请求获得云的后端支持。这具有良好的扩展性,既满足前端实时交互,又满足全球物体的互联互动。2011年5月19日,工信部杨学山部长在云计算大会上提到的三点:第一要充分认识发展云计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第二要遵循规律。要循序渐进,符合规律。第三要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形成发展合力。物联网发展潜力无限,但物联网的实现并不仅仅是技术方面的问题,建设物联网的过程涉及到若干规划、管理、协调、合作等方面的问题,还涉及到标准和安全保护等方面的问题,这需要一系列相应的配套政策和规范的制定和完善。尽管目前物联网的应用和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并得到国家层面的高度重视,但就目前的技术水平而言还面临众多挑战。此外,物联网在不同行业中的应用各不相同,因此应将行业知识与物联网技术充分集成和融合,使物联网更好地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服务。

e-works

539

2、物联网的相关概念解析

随着信息领域及相关学科的发展,相关领域的科研工作者分别从不同的方面对物联网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物联网的概念也随之有了深刻的改变,但是至今仍没有提出一个权威、完整和精确的物联网定义.

2.1物联网的基本定义与基本特征

2.1.1 物联网的基本定义

目前,不同领域的研究者对物联网思考所基于的起点各异,对物联网的描述侧重于不同的方面,短期内还没有达成共识.下面给出几个具有代表性的物联网定义.

定义1 物联网是未来网络的整合部分,它是以标准、互通的通信协议为基础,具有自我配置能力的全球性动态网络设施.在这个网络中,所有实质和虚拟的物品都有特定的编码和物理特性,通过智能界面无缝链接,实现信息共享.

定义2 由具有标识、虚拟个性的物体/对象所组成的网络,这些标识和个性运行在智能空间,使用智慧的接口与用户、社会和环境的上下文进行连接和通信.

定义3 物联网指通过信息传感设备,按照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它是在互联网基础上延伸和扩展的网络.

对比物联网的最初概念以及上述不同的物联网定义,本文认为:狭义上的物联网指连接物品到物品的网络,实现物品的智能化识别和管理;广义上的物联网则可以看作是信息空间与物理空间的融合,将一切事物数字化、网络化,在物品之间、物品与人之间、人与现实环境之间实现高效信息交互方式,并通过新的服务模式使各种信息技术融入社会行为,是信息化在人类社会综合应用达到的更高境界.

2.1.2物联网的基本特征

从通信对象和过程来看,物联网的核心是物与物以及人与物之间的信息交互.物联网的基本特征可概括为全面感知、可靠传送和智能处理.全面感知.利用射频识别、二维码、传感器等感知、捕获、测量技术随时随地对物体进行信息采集和获取.

可靠传送.通过将物体接入信息网络,依托各种通信网络,随时随地进行可靠的信息交互和共享.智能处理.利用各种智能计算技术,对海量的感知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并处理,实现智能化的决策和控制.

近年来,CPS正在逐渐成为国际信息技术领域的研究热点.2006年2月,美国科学院发布的《美国竞争力计划》将CPS列为重要的研究项目.美国总统科学与技术顾问委员会(PCAST)于2007年把CPS作为网络与信息技术领域的第1项提案.2008年成立的美国CPS指导小组在《CPS执行概要》中,把CPS应用放在交通、国防、能源、医疗、农业和大型建筑设施等方面.除此之外,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和欧洲第7框架(FP7)的大型科研资助计划,也都投入了大量经费.我国对CPS也相当重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和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都把其作为重点.

3)M2M、CPS与物联网的关系

通过前面的分析,可以认为M2M和CPS都是物联网的表现形式.从概念内涵角度,物联网包含了万事万物的信息感知和信息传送;M2M则主要强调机器与机器之间的通信;而CPS 更强调反馈与控制过程,突出对物的实时、动态的信息控制与信息服务.M2M偏重于实际应用,得到了工业界的重点关注,是现阶段物联网最普遍的应用形式;CPS更偏重于研究,吸引了学术界的更多目光,是将来物联网应用的重要技术形态.

大数据与云计算和物联网的关系

【最新资料,Word版,可自由编辑!】 大数据与云计算和物联网的关系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是全球知名咨询公司麦肯锡最早提出的,麦肯锡称:“数据,已经渗透到当今每一个行业和业务职能领域,成为重要的生产因素。人们对于海量数据的挖掘和运用,预示着新一波生产率增长和消费者盈余浪潮的到来。” 《互联网进化论》一书中提出“互联网的未来功能和结构将于人类大脑高度相似,也将具备互联网虚拟感觉,虚拟运动,虚拟中枢,虚拟记忆神经系统”,并绘制了一幅互联网虚拟大脑结构图。 根据这一观点,我们尝试分析目前互联网最流行的四个概念————-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与传统互联网之间的关系。 从这幅图中我们可以看出: 物联网对应了互联网的感觉和运动神经系统。 云计算是互联网的核心硬件层和核心软件层的集合,也是互联网中枢神经系统萌芽。 大数据代表了互联网的信息层(数据海洋),是互联网智慧和意识产生的基础。

包括物联网,传统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在源源不断的向互联网大数据层汇聚数据和接受数据。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是全球知名咨询公司麦肯锡最早提出的,麦肯锡称:“数据,已经渗透到当今每一个行业和业务职能领域,成为重要的生产因素。人们对于海量数据的挖掘和运用,预示着新一波生产率增长和消费者盈余浪潮的到来。”近几年大数据一词的持续升温也带来了大数据泡沫的疑虑,大数据的前景与目前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是分不开的,下面就来了解一下大数据与这些热点的关系。 大数据市场格局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早在20世纪90年代“数据仓库之父”的BillInmon便提出了“大数据”的概念。大数据之所以在最近走红,主要归结于互联网、移动设备、物联网和云计算等快速崛起,全球数据量大大提升。可以说,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以及云计算等热点崛起在很大程度上是大数据产生的原因。 我们可以通过这样一张图片,形象的知道大数据与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以及传统互联网的关系。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再加上传统互联网,每天都在产生海量数据,而大数据又通过云计算的形式,将这些数据筛选处理分析,提前出有用的信息,这就是大数据分析。 大数据与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以及传统互联网

物联网与云计算

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支持、赛迪集团与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联合主办的“中国城市云计算系列现场会”(杭州站)7月13日在浙江省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本次会议的主题为“云经济助推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杭州东部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宋述东在会上发表《智慧园区云搭建创业创新环境》主题演讲。 宋述东指出,物联网是向互联网向物理世界的延伸,云计算是基于物联网的IT资源的使用和交互的模式。他认为物联网和云计算的关系是一个优势互补的关系,物联网所面临的问题正好是云计算的特点,如低成本、大规模、海量实时数据,而大数据的交互处理等问题都是云计算要解决的问题。 以下是杭州东部网络科技副总经理宋述东演讲实录: 宋述东:各位好,我今天介绍的主题是智慧园区云搭建创业创新环境。我们是东部软件园发展科技产业的载体,下面我会结合东部软件园在智慧园区实践方面的经验谈一下这方面的认识和体会,主要分为两个方面。 东部软件园建立于2001年,我们在建园之初就提出了“培育创新创业环境,加速中小企业成长,带动区域经济提升”的宗旨,经过了十几年的建设发展,目前已经成为浙江省一家有代表性品牌的科技园区,我们也相应的获得了包括浙江省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等一系列的荣誉。我们园区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以科技产业、科技投资、科技孵化为内涵,搭建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综合服务平台,通过企业集聚形成了五大特色产业集群,这里包括了电子商务、服务外包、集成电路、物联网、地理位置信息这些产业,每一个产业里都有品牌性的企业,还有大量中小型的科技企业。 今年成立的中国软件园区发展联盟大会上,我们经过工信部和软件园区一致推选,我们和国内十大园区一起成为中国软件园区发展联盟的副理事长单位,也是对我们在园区行业工作成绩的一种认可。在我们东部软件园发展过程中,我们确立了中国科技创新产业园这么一个总目标,不断在探索一条可持续发展的科技园区成功发展模式。从这个战略目标的角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归纳起来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园区的转型升级,也就是解决科技园区如何实现低碳、高效、可持续的发展问题。第二,中小企业的成长问题。这是围绕着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的建设,加快科技产业的发展。 针对这两方面的需求,我们结合在园区的实践经验,并运用物联网和云计算相关的技术,我们制订了智慧园区的系统解决方案,这个系统解决方案的意义,一方面是实施园区信息化提升工程,在提高园区基础设施和客户关系信息化水平基础上,全面深度开发园区信息资源,目的是为园区产业培育和企业发展提供增值服务,解决了科技园区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实现了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另一方面意义,带动新兴产业带动作用,刚刚也提到了我们的智慧园区主要是应用了物联网和云计算这两大新兴战略产业,物联网是向互联网向物理世界的延伸,云计算是基于物联网的IT资源的使用和交互的模式。我们认为物联网和云计算的关系是一个优势互补的关系,物联网所面临的问题正好是云计算的特点,比如低成本、大规模、海量实时数据,大数据的交互处理这些问题都是云计算要解决的问题。

物联网与云计算的结合

物联网与云计算的结合[1] 人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互联网,而人更离不开的是赖以生存的客观事物,物物相连的物联网概念深入人心,应用潜力巨大。深入浅出物联网和云计算的发展现状,探索将物联网与云计算结合起来的具体思路:即相关物理设备的对应方式,单个云计算中心对多个业务终端,多个云计算中心终端积等方式;挖掘其中的意义,提出对结合的应用的前瞻;简要分析当前面临的待解决的主要问题。 互联网在短短近几年内已经呈现出爆炸式发展,人们通过计算机等终端互相连接实现了数据信息的快速传递,各种网络通信层出不穷,万维网多姿多彩。在后在追求多方面应用的同时,人们要求互联网更加适用于生活的细节,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应运而生,从他概念的提出到如今各种应用实例的出现,表明了人们迫切需要她与现有的互联网整合起来,实现人类社会与物理系统的整合物联网把新一代IT技术充分运用在各行各业之中。计算机设备行业的迅猛发展为互联网高速化,智能化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云计算”以其超大的规模,虚拟化,高可靠性,通用性,高可扩展性,按需服务,廉价以及方便等特点,成为了互联网发展的新主题。在物联网与互联网的整合需要一个或多个强有力的计算中心,能够对整合网络内的人员、机器、设备和基础设施实施实时的管理和控制。云计算的出现恰逢其时。物联网与云计算的结合,势必是一种趋势,他们之间的关系,可以举个例子来说,而物联网则是人的五官和四肢。那么云计算就是人的大脑。 物联网与云计算是什么关系[2]? 云计算是实现物联网的核心。运用云计算模式,使物联网中数以兆计的各类物品的实时动态管理,智能分析变得可能。物联网通过将射频识别技术、传感器技术、纳米技术等新技术充分运用在各行各业之中,将各种物体充分连接,并通过无线等网络将采集到的各种实时动态信息送达计算处理中心,进行汇总、分析和处理。 从物联网的结构看,云计算将成为物联网的重要环节。物联网常见的层次结构包含:感知层,将物品信息进行识别、采集;传输层,通过现有的2G、3G以及未来4G通信网络将信息进行可靠传输;信息处理层,通过后台的云计算系统来进行智能分析和管理。物联网与云计算的结合必将通过对各种能力资源共享(包括计算资源、网络资源、存储资源、平台资源等)、业务快速部署、人物交互新业务扩展、信息价值深度挖掘等多方面的促进带动整个产业链和价值链的升级与跃进。物联网强调物物相连,设备终端与设备终端相连,云计算能为连接到云上设备终端提供强大的运算处理能力,以降低终端本身的复杂性。二者都是为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而诞生的。 物联网与云计算的结合思路: 物联网与云计算各自具备很多优势,结合方式我们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第一,一对多方式。即单一云计算中心,多业务终端。此类模式中,分布范围的较小各物联网终端(传感器、摄像头或3G手机等),把云中心或部分云中心做为数据/处理中心,终端所获得信息、数据统一由云中心处理及存储,云中心提供统一界面给使用者操作或者查看。 这类应用非常多,如小区及家庭的监控、对某一高速路段的监测、公共设施的保护等都可以用此类信息。这类主要应用的云计算中心,可提供海量存储和统一界面、分级管理等功能,对日常生活提供较好的帮助。一般此类云中心为私有云中心居多。 第二,多对多,即多个云计算中心,大量业务终端。对于很多区域跨度加大的企业、单位而言,多中心、大量终端的模式较适合。譬如,一个跨多地区或者多国家的企业,因其分公司或分厂较多,要对其各公司或工厂的生产流程进行监控、对相关的产品进行质量跟踪等

浅谈云计算和物联网的关系

浅谈云计算和物联网的关系 一、云计算概念 是由Google提出的,这是一个美丽的网络应用模式。狭义云计算是指IT基础设施的交付和使用模式,指通过网络以按需、易扩展的方式获得所需的资源;广义云计算是指服务的交付和使用模式,指通过网络以按需、易扩展的方式获得所需的服务。这种服务可以是IT 和软件、互联网相关的,也可以是任意其他的服务,它具有超大规模、虚拟化、可靠安全等独特功效。云计算的基本原理是,通过使计算分布在大量的分布式计算机上,而非本地计算机或远程服务器中,企业数据中心的运行将与互联网更相似。这使得企业能够将资源切换到需要的应用上,根据需求访问计算机和存储系统。特别是用户有海量数据需要处理,而自身的硬件设备或软件资源又无法胜任时,云计算便展现出它独有的魅力。 二、云计算的应用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我们与Internet接触的同时,就已经感受到云计算的魅力。其实,云计算就在我们身边: 在线影视、即时通讯、在线查询系统、在线交易、邮件服务、搜索引擎等等,这些都是我们身边的云计算。 当然,云计算的应用范围远不止这些。云计算在多个领域都具有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需要海量数据处理的应用领域,更是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①科研领域: 地震监测、海洋信息监控、天文信息计算处理;

②医学领域: DNA信息分析、海量病历存储分析、医疗影像处理; ③网络安全领域: 病毒库存储、垃圾邮件屏蔽、动画素材存储分析; ④图形和图像处理: 高仿真动画制作、海量图片检索; ⑤互联网领域: Email服务、在线实时翻译、网络检索服务。 三、物联网概念 定义: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概念。 “物联网概念”是在“互联网概念”的基础上,将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的一种网络概念。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这个词,国内外普遍公认的是MIT Auto-ID中心Ashton教授1999年在研究RFID时最早提出来的。在2005年国际电信联盟(ITU)发布的同名报告中,物联网的定义和范围已经发生了变化,覆盖范围有了较大的拓展,不再只是指基于RFID技术的物联网。 四、物联网应用 物联网具有广泛的应用,涉及到智能交通、环境保护、政府工作、公共安全、平安家居、智能消防、工业监测、环境监测、老人护理、个人健康、花卉栽培、水系监测、食品溯源、敌情侦查和情报搜集等多个领域。应用其实不仅仅是一个概念而已,它已经在很多领域有运用,只是并没有形成大规模运用。

基于云计算物联网的大数据搜集处理技术审批稿

基于云计算物联网的大数据搜集处理技术 YK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YKK5AB- YKK08- YKK2C- YKK18】

基于云计算物联网的大数据搜集处理技术 摘要: 随着云计算云储存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应用,人们通过社交网络电子商务平台及移动智能终端等途径搜集,处理各种数据呈爆炸型增长,在容量关系和复杂性等方面已超出了传统的处理能力和认知范围。 在解析物联网两层基本涵义的基础上, 提出了包括底层网络分布、汇聚网关接入、互联网络融合、终端用户应用四部分的物联网系统架构;设计了由网络通信协议、网络控制平台、应用终端平台组成的面向物联网的网络协议体系, 并从硬件和软件两个层面讨论了实现物联网的关键技术;在分析当前物联网标准、技术、安全以及应用方面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未来物联网发展的六个重要理念。 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数据已经成为经济增长和,社会价值创造的源泉为人们提供无限机遇。然而我们也应该注意到快速发展的数据挖掘与利用技术使个人在网络空间从匿民变成透明。 关键词: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收集与处理 引言: 近年来,社交网络、电子商务、数字城市、在线视频等新一代大规模互联网应用发展迅猛。这些新兴的应用具有数据存储量大、业务增长速度快等特点。为了解决上述问题,2006 年Google、Amazon等公司提出了“云计算”的构想。根据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的定义,云计算是一种利用互联网实现随时随地、按需、便捷地访问共享资源池(如计设施、存储设备、应用程序等)的计算模式。到2018年互联网与经济社会各领域融合发展,进一步深

化,基于互联网的新业态成为新的经济增长动力,互联网支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作用进一步增强,网络经济与实体经济协同互动的发展格局基本形成。无处不在的物联网通信时代即将来临,世界上所有的物体,从轮胎到牙刷从房顶到纸巾都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信息交换。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 , IoT)作为一种新兴网络技术和产业模式 , 在业界受到广泛关注.从国际电信联盟(ITU)在信息社会世界峰会上发布的《互联网报告2005 :物联网》中可以总结出物联网所体现的两层基本涵义:(1)目前的三大网络, 包括互联网(Internet)、电信网、广播电视网是物联网实现和发展的基础, 物联网是在三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2)用户应用终端从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互与通信扩展到了人与物、物与物、物与人之间的沟通连接, 因此, 物联网技术能够使物体变得更加智能化.从目前的发展形势看, 最有可能率先获得智能连接功能的物体包括家居设备、电网设备、物流设备、医疗设备以及农业设备, 并基于此实现人类与自然环境的系统融合开创经济,新时代。专家指出,当前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平稳度过新旧产业与核动能转化期需要强劲有力和恒久持续的支持力量。抢占经济制高点,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必须走互联网融合创新之路。 一、云计算 1.云计算基础 云计算是并行计算(Parallel Computing)、分布式计算(Distributed Computing)、网格计算(Grid Computing)的发展,或者说是这些计算机科学概念的商业实现。云计算是虚拟化(Virtualization)、效用计算(Utility

云计算与物联网

云计算与物联网 “云计算”概念由Google提出,一如其名,这是一 个美丽的网络应用模式。云计算时代,可以抛弃U盘等移动设备,只需要进入Google Docs页面,新建文档,编辑内容,然后,直接将文档的URL分享给你的朋友或者上司,他可以直接打开浏览器访问URL。我 们再也不用担心因PC硬盘的损坏而发生资料丢失事件。 1、狭义云计算 狭义云计算是指IT基础设施的交付和使用模式,指通过网络以按需、易扩展的方式获得所需的资源(硬件、平台、软件)。提供资源的网络被称为“云”。“云”中的资源在使用者看来是可以无限扩展的,并且可以随时获取,按需使用,随时扩展,按使用付费。这种特性经常被称为像水电一样使用IT基础设施。 2、广义云计算

广义云计算是指服务的交付和使用模式,指通过网络以按需、易扩展的方式获得所需的服务。这种服务可以是IT和软件、互联网相关的,也可以是任意其他的服务。 解释: 这种资源池称为“云”。“云”是一些可以自我维护和管理的虚拟计算资源,通常为一些大型服务器集群,包括计算服务器、存储服务器、宽带资源等等。云计算将所有的计算资源集中起来,并由软件实现自动管理,无需人为参与。这使得应用提供者无需为繁琐的细节而烦恼,能够更加专注于自己的业务,有利于创新和降低成本。 有人打了个比方:这就好比是从古老的单台发电机模式转向了电厂集中供电的模式。它意味着计算能力也可以作为一种商品进行流通,就像煤气、水电一样,取用方便,费用低廉。最大的不同在于,它是通过互联网进行传输的。 云计算是并行计算(Parallel Computing)、分布式计算(Distributed Computing)和网格计算(Grid Computing)的发展,或者说是这些计算机科学概念的

云计算与物联网之的关系

物联网与云计算的关系 云计算和物联网两个词经常一起出现,又同时出现在十二五规划中;解读《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还可以看出,云计算和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核心,物联网与云计算助力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见《物联网与云计算:助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推进》,人民邮电出版社2011年8月1日出版)。然而,尽管人们知道云计算和物联网之间有着紧密的关系,但却总是弄不清楚究竟是什么关系;为此说明如下: (1)物联网和云计算是国家非常重视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国家重点推动跨越发展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物联网产业有很大的市场容量,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是重大的应用领域。 (2)物联网的形成和发展会产生分布在各处的大量的数据需要协调和处理,云计算对于物联网数据处理起到重要的支持作用。没有云计算,物联网就会成为“物离网”,一个一个的信息孤岛,没有云计算平台支持的物联网价值不大。小范围的传感器数据处理和整合的技术早已就有了,如工控领域,这并不是真正的物联网。 (3)对于云计算来说,物联网是一个应用,一个国家重点推动的巨大的应用领域。但从业务层次来看,物联网与其他应用对于云计算来说没有本质的区别。云计算不关心具体的应用。 物联网产业要真正的蓬勃发展离不开云计算的支撑,物联网项目在上马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后面的支撑平台。 物联网从字面意义讲就是物物相连成网;但通常意义上是指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最早是由美国麻省理工大学Auto-ID实验室在1999年提出的,最初是为了提高基于互联网流通领域信息化水平而设计的。 物联网的产业链可以细分为标识、感知、处理和信息传送四个环节,每个环节的关键技术分别为RFID、传感器、智能芯片和电信运营商的无线传输网络。从它的产业链来看,无论是RFID技术、智能芯片技术,还是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其实都早已存在,甚至趋于成熟,开发难度应该不大。芯片技术,无线网络技术,传感器技术,全球导航系统技术等技术的一应俱全,物联网可谓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东风为何?这个问题的答案实质上就是物联网的价值所在,那物联网的价值到底在什么地方,物还是网呢? 物联网,有物也有网,物网结合,物离不开网,网也离不开物,物网孰重孰轻?一个“联”字道破天机,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互联网,而不是物。传感是容易的,信息的收集已不难,感知信息的传送也不再是问题,实质上难就难在海量信息如何在整个互联网上分析和处理,并对物体实施智能化的控制。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建立一个全国性的乃至全

大数据时代基于物联网和云计算的智能物流发展模式探析

大数据时代基于物联网和云计算的智能物流发展模式探析 摘要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之下,物联网以及云计算是一种较为重要的技术手段,对于物流行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而物联网技术就是在一些现实物品中RFID以及GPS、二维码以及机房扫描等信息检验以及各种设备为基础,通过互联网技术对其进行系统链接处理,可以实现对各种信息的交换以及信息传递,是一种智能化的物品流动模式。在智能物流发展中,必须要合理的应用云计算以及物联网,进而推动企业的持续发展。因此,文章主要对大数据时代基于物联网和云计算的智能物流发展模式进行了简单的探究分析。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物联网;云计算;智能物流;发展模式 在物流行业中应用云计算可以提升物理信息的稳定性以及安全性,保障各种信息数据信息有效传递。在我国物流行业发展中,应用合理的云计算以及物联网技术手段,可以为客户提供更为优质的信息服务,进而推动其长足发展。对此,而加强对物联网以及云计算技术在智能物流中发展模式的分析与探究,了解物联网以及云计算在大数据时代中物流行业中的应用,对于智能物流行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1 智能物流中物联网与云计算的应用 1.1 感知和定位功能 在傳统的物流行业中,物流货物信息无法真正做到实时感知以及定位处理,无法控制物流货物;而通过物联网技术在货物物流中通过RFID、红外线、GPS 以及相关传感器等芯片技术,就可以对各种信息进行实时的数据信息采集,了解货物运输现场的实时动态数据、可以对温度状况、压力因素、运输路径、运输状态以及运输类别等信息进行系统的处理与控制,传感器在获得这些信息之后,可以通过物联网信息将其与物流管理中心进行衔接,管理中心可以对各项信息数据进行系统的监控中,进而加强对物流货物等状况的系统监督[1]。 1.2 业务一体化功能 在物流货物的运输传递过程中,传统的物流中存在的最为主要的问题就是对于物流货物的具体状况无法进行精准分析,这样就会导致一些误会与矛盾问题的出现。而物联网技术主要就是利用无线网络技术手段,将一些物流货物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同步更新,用网络技术手段实现信息的共享,进而为物流企业以及客户的实时沟通奠定基础,构成统一的业务流程,实现业务一体化服务系统。在大数据时代,物联网技术以及云计算将传统的物流信息进行了系统的整合,为物流业务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1.3 智能信息处理功能

物联网与云计算的结合--文

物联网与云计算的结合 (XX大学通信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系,重庆,400044) 摘要:人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互联网,而人更离不开的是赖以生存的客观事物,物物相连的物联网概念深入人心,应用潜力巨大。深入浅出物联网和云计算的发展现状,探索将物联网与云计算结合起来的具体思路:即相关物理设备的对应方式,单个云计算中心对多个业务终端,多个云计算中心终端积等方式;挖掘其中的意义,提出对结合的应用的前瞻;简要分析当前面临的待解决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物联网;互联网;云计算 正文: 互联网在短短近几年内已经呈现出爆炸式发展,人们通过计算机等终端互相连接实现了数据信息的快速传递,各种网络通信层出不穷,万维网多姿多彩。在后在追求多方面应用的同时,人们要求互联网更加适用于生活的细节,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应运而生,从他概念的提出到如今各种应用实例的出现,表明了人们迫切需要她与现有的互联网整合起来,实现人类社会与物理系统的整合物联网把新一代IT技术充分运用在各行各业之中。计算机设备行业的迅猛发展为互联网高速化,智能化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云计算”以其超大的规模,虚拟化,高可靠性,通用性,高可扩展性,按需服务,廉价以及方便等特点,成为了互联网发展的新主题。在物联网与互联网的整合需要一个或多个强有力的计算中心,能够对整合网络内的人员、机器、设备和基础设施实施实时的管理和控制。云计算的出现恰逢其时。物联网与云计算的结合,势必是一种趋势,他们之间的关系,可以举个例子来说,而物联网则是人的五官和四肢。那么云计算人就是人的大脑。 物联网与云计算的结合思路: 物联网与云计算各自具备很多优势,结合方式我们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第一,一对多方式。即单一云计算中心,多业务终端。此类模式中,分布范围的较小各物联网终端(传感器、摄像头或3G手机等),把云中心或部分云中心做为数据/处理中心,终端所获得信息、数据统一由云中心处理及存储,云中心提供统一界面给使用者操作或者查看。 这类应用非常多,如小区及家庭的监控、对某一高速路段的监测、公共设施的保护等都可以用此类信息。这类主要应用的云计算中心,可提供海量存储和统一界面、分级管理等功能,对日常生活提供较好的帮助。一般此类云中心为私有云中心居多。

物联网与云计算、海计算的关系(精简)

物联网与云计算、海计算的关系 从信息技术角度看,物联网是指具有感知和智能处理能力的可标识的物体,基于标准的可互操作的通信协议,在宽带移动通信、下一代网络和云计算平台等技术的支撑下,获取和处理物体自身或周围环境的状态信息,对事件及其发展及时做出判断,提供对物体进行管理和控制的决策依据,从而形成信息获取、物体管理和控制的全球性信息系统。物体能够在人类直接干预或无需人工干预条件下感知事件、触发动作和生成服务,通过协同的感知和互动来影响甚至控制事件向有利的方向发展。物联网充分体现了物理世界和信息空间的深度融合,使人类可以融入到一体化的智能生态环境中,实现人、机、物的协同统一。 作为崭新的综合性信息系统,物联网并不是单纯的,它包括信息的感知、传输、处理决策、服务等多个方面,呈现出自身显著的特点;首先是对客观物理世界的全面感知,它不仅表现在对单一的现象或目标进行多方面的观察获得综合的感知数据,也表现在对现实世界各种物体现象的普遍感知;其次是物联网实体间的泛在互联,表现在各种物体经由多种接入模式实现异构互联,也突出表现在物联网不仅包括互联网、电信网等公共网络,还包括电网和交通网等专用网络,错综复杂,形成"网中网"的形态;第三是智慧的信息处理和决策,它体现在物联网中从感知到传输到决策应用的信息流,并最终为控制提供支持,也广泛体现出物联网中大量的物体和物体之间的关联和互动。物体互动经过从物理空间到信息空间,再到物理空间的过程,形成感知、传输、决策、控制的开放式的循环。 物联网不同于感知信息收集的传感器网络,也不同于信息传输的互联网。它包含亿万种多样的物体,承载和处理巨海量的感知信息,容纳各种模式的接入和通信模式,实现从感知、处理到控制的循环过程。其系统架构如何构成,采用什么样的体系结构,现已成为物联网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 1.物联网和云计算 工信部电子工业标准化研究所张辉介绍,目前大部分人士都认同将物联网分成三个层次,一个是应用层,还有一个网络层,还有感知层。未来的物联网应该是一个由云+端组成的一个庞大网络,随着传感器网络大规模部署,各种终端就像蓝海一样,分布到各种各样基础设施上收集信息,在通过各种网络将这些信息发送到云端进行计算和处理,经过计算和处理的信息最后到了应用层为不同的领域各种各

浅析大数据与云计算物联网等热点的关系

浅析大数据与云计算物联网等热点的关系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是全球知名咨询公司麦肯锡最早提出的,麦肯锡称:“数据,已经渗透到当今每一个行业和业务职能领域,成为重要的生产因素。人们对于海量数据的挖掘和运用,预示着新一波生产率增长和消费者盈余浪潮的到来。”近几年大数据一词的持续升温也带来了大数据泡沫的疑虑,大数据的前景与目前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是分不开的,下面就来了解一下大数据与这些热点的关系。 大数据市场格局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早在20世纪90年代“数据仓库之父”的Bill Inmon便提出了“大数据”的概念。大数据之所以在最近走红,主要归结于互联网、移动设备、物联网和云计算等快速崛起,全球数据量大大提升。可以说,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以及云计算等热点崛起在很大程度上是大数据产生的原因。 我们可以通过这样一张图片,形象的知道大数据与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以及传统互联网的关系。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再加上传统互联网,每天都在产生海量数据,而大数据又通过云计算的形式,将这些数据筛选处理分析,提前出有用的信息,这就是大数据分析。 大数据与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以及传统互联网

作为数据存储巨头,EMC的大数据理念是,首先从“大”入手,“大”肯定是指大型数据集,一般在10TB规模左右。很多用户把多个数据集放在一起,形成PB级的数据量。同时从数据源来谈,大数据是指这些数据来自多种数据源,以实时、迭代的方式来实现。 大数据来源 我们看到,各种行业都出现了大数据趋势,有些可能是零售业商户,要对零售业数据进行分析,或者是一些有关全球天气预报模型的数据,还有油气行业一些地理信息数据,比如基因学分析,医学中也有成像类的大数据,甚至电影、娱乐行业还有用于渲染的大型数据存在。 大数据与现实生活 大数据能带来什么变化呢?里克·斯莫兰的“大数据人类面孔”项目讲述了许多故事:海象通过头顶的触角探索海洋;借助卫星击准蚊子;加纳用短信系统防止假药销售;智能手机可以预测谁正在变抑郁;信用卡在使用者离婚前两年就能预测离婚;药片直接将信息从人的身体传给医生。 通过对卫星以及全球数亿传感器、RFID标签、带GPS的相机和智能手机实时收集的数据做可视化处理,人类就可以感知、测量、理解和影响人类的生存方式,实现先辈们遥不可及的梦想。 2012年3月,里克·斯莫兰和JenniferErwitt发动全球各地100

大数据与云计算和物联网的关系

大数据与云计算和物联网的关系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是全球知名咨询公司麦肯锡最早提出的,麦肯锡称:“数据,已经渗透到当今每一个行业和业务职能领域,成为重要的生产因素。人们对于海量数据的挖掘和运用,预示着新一波生产率增长和消费者盈余浪潮的到来。” 《互联网进化论》一书中提出“互联网的未来功能和结构将于人类大脑高度相似,也将具备互联网虚拟感觉,虚拟运动,虚拟中枢,虚拟记忆神经系统” ,并绘制了一幅互联网虚拟大脑结构图。 根据这一观点,我们尝试分析目前互联网最流行的四个概念————-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与传统互联网之间

的关系。 从这幅图中我们可以看出: 物联网对应了互联网的感觉和运动神经系统。 云计算是互联网的核心硬件层和核心软件层的集合,也是互联网中枢神经系统萌芽。 大数据代表了互联网的信息层(数据海洋),是互联网智慧和意识产生的基础。 包括物联网,传统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在源源不断的向互联网大数据层汇聚数据和接受数据。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是全球知名咨询公司麦肯锡最早提出的,麦肯锡称:“数据,已经渗透到当今每一个行业和业务职能领域,成为重要的生产因素。人们对于海量数据的挖掘和运用,预示着新一波生产率增长和消费者盈余浪潮的到来。” 近几年大数据一词的持续升温也带来了大数据泡沫的疑虑,大数据的前景与目前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是分不开的,下面就来了解一下大数据与这些热点的关系。 大数据市场格局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早在20世纪90年代“数据仓库之父”的Bill Inmon便提出了“大数据”的概念。大数据之所以在最近走红,主要归结于互联网、移动设备、物联网和云计算等快速崛起,全球数据量大大提升。可以说,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以及云计算等热点崛起在很大程度上是大数据产生的原因。

基于云计算的神经网络算法在物联网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云计算的神经网络算法在物联网中的应用研究 物联网具有将世界各地具有传感能力的事物联结到一起的能力,其主要依靠内部基站对大量数据进行处理。论文主要展开基于云计算的神经网络算法在物联网中应用的研究,首先对物联网以及神经网络算法加以概述,而后对云计算神经网络算法在物联网中的具体应用情况展开了探索。 【Abstract】The internet of things has the ability to connect things with sensing ability around the world,and it mainly relies on the internal base station to deal with a large amount of data.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application of neural network algorithm in the internet of things based on cloud computing,first of all,the internet of things and neural network algorithm are summarized,and then the application of cloud computing neural network in the internet of things is explored. 【關键词】云计算;神经网络算法;物联网 1 引言 物联网这一概念比较新颖,其主要依托于无线通信技术获得了迅速发展,与人们生产和生活存在密切关联,其能够利用地址模式将多种多样的物体和事物串联在一起,实现其相互间的交流、通讯和协作,从而达到共同目标。物联网可以视为互联网在发展当中的拓展,其在发展和运行当中必须要突破环境以及资源在数据信息处理方面的限制,因此必须依靠更加先进的数据采集、数据传输、数据处理方法减缓大量数据处理的压力。基于云计算的神经网络算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实现物联网中更加细致的数据分类与处理,因此,本文分析并研究基于云计算的神经网络算法在物联网中的应用不仅可以为该方面的研究提供更加有力的理论依据,亦可以为物联网发展更加科学地应用基于云计算的神经网络算法提供积极的实践指导。 2 物联网及神经网络算法概述 2.1 物联网内涵 进入到知识爆炸的信息化、数字化时代后,通信技术水平的提高使得人们之间的交流更加便捷,根据互联网延伸而来的物联网技术更能够实现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互联。从技术角度而言,物联网亦为传感网,其实际上将感知作为核心实现物与物之间的互联,目前其已经成为与计算机技术、互联网与通信网络技术齐名的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物联网发展中,其对无线传感技术、网络通信技术、云计算技术等关键技术均进行了合理应用,能够有机地结合信息获取、处理与传输等过程,为解放人类生产力做出了积极贡献,未来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2.2 基于云计算的神经网络算法

云计算与物联网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373358248.html, 云计算与物联网分析 作者:兰广哲过正 来源:《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5年第04期 随着移动互联网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了适应这种发展,云计算和物联网的概念被炒得如火如荼。现在云计算虽然已经开始应用,但还没有从概念完全走向普及,而为了满足物联网巨大规模的需求,也要找到更大的平台去支撑。正是这种需求,营造了两者必须的结合点。我们就从他们的结合方式、应用前景和急需解决的问题来做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云计算物联网结合点应用前景 1 云计算与物联网的结合方式 物联网和云计算本身都具备不少优势,但也面临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如果把二者结合起来,那么云计算就相当于一个人的大脑,起到中心枢纽作用;而物联网就是身体各个部分,参与到社会生产,人们的学习生活中。现在我们就简单介绍一下云计算与物联网的几种结合方式。 一是单中心,多终端。此类模式中,分布范围的较小各物联网终端(传感器、摄像头或 3G手机等),把云中心或部分云中心做为数据/处理中心,终端所获得信息、数据统一由云中心处理及存储,云中心提供统一界面给使用者操作或者查看。 1.1 第一种是一个中心连接多个终端 在这种结合方式中,云计算作为数据处理中心,各物联网终端(3G、4G手机、传感器或摄像头等)获得信息数据统一传输到云中心。这种模式在我们生活中很常见,比如交通道路的监测,工厂里的监管以及小区监控等。在这些应用里,云中心提供海量的存储、统一的界面和分级管理等功能。极大方便了我们的日常生活。 1.2 第二种是多个中心连接大量的终端 这个模式比较适合区域跨度比较大的企业。比如一个大型跨国公司,其各地分公司比较多,每个地方的公司有个云中心对各自的生产销售进行监控。很多时候,我们获取的数据需要实时分享给各个终端使用者。比如某地监测到十分钟后有地震,像这种重要的信息,越及时发布出去,就可以避免很多损失。这种模式的云中心就需要包含互联没有障碍的公共云和私有云。这样既保证了隐私,又不影响信息的传播。 1.3 第三种是信息数据、应用分层处理,连接海量终端

一张图破解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关系

一张图破解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关系标签: 云计算互联网大脑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 2013-02-01 12:43 14136人阅读评论(0) 收藏举报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文章,未经博主允许不得转载。 我们在《互联网进化论》一书中提出“互联网的未来功能和结构将于人类大脑高度相似,也将具备互联网虚拟感觉,虚拟运动,虚拟中枢,虚拟记忆神经系统” ,并绘制了一幅互联网虚拟大脑结构图。 根据这一观点,我们尝试分析目前互联网最流行的四个概念-------------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与传统互联网之间的关系。 从这幅图中我们可以看出: 物联网对应了互联网的感觉和运动神经系统。 云计算是互联网的核心硬件层和核心软件层的集合,也是互联网中枢神经系统萌芽。 大数据代表了互联网的信息层(数据海洋),是互联网智慧和意识产生的基础。

包括物联网,传统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在源源不断的向互联网大数据层汇聚数据和接受数据。” ******************************************************************** **** ****************************************** 本研究有最新进展,已作为论文发表 从脑科学的角度分析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和互联网的关系 1 脑科学与互联网 本世纪初,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不断有新的应用和概念诞生,其中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得到了研究者的重点关注,并引起广泛的研究热潮。 研究者已经从不同方面对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取得诸多成果。但还存在一些问题等待解决,例如,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与互联网是怎样的关系,它们之间又是如何区分和关联的。本世纪初开始的互联网与脑科学的交叉对比研究,为分析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与互联网的关系奠定了基础。 如果我们观察近20年来互联网出现的新应用和新功能,可以直观的发现互联网与大脑结构具有越来越多的相似性。这些现象包括:打印机,复印机的远程操控,医生通过远程网络进行手术;中国水利部门在土壤,河流,空气中安放传感器,及时将气温,湿度,风速等数据通过互联网传输到信息处理中心,形成报告供防汛抗旱决策使用; Google推出了“街景“服务,在城市中安装安装多镜头摄像机,互联网用户可以实时观看丹佛、拉斯维加斯、迈阿密、纽约和旧金山等城市的风貌等。 这些新互联网现象分别具备了运动神经系统,躯体感觉神经系统,视觉神经系统的萌芽,基于以上互联网新现象,2008年9月我们发表论文“互联网进化规律的发现与分析”,从神经学的角度分析互联网的成熟结构,将其抽象为一个与人类

internet与物联网、云计算、三网融合之间的关系

internet与物联网、云计算、三网融合之间的关系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现在的一些旧技术已经跟不上这个时代的发展。 庞大的用户数字充斥着网络,给ISP的用营带来了商机,但是也带来了问题。如何让用户能高速的连接分享资源,成为了各级服务商和设备提供商的一个必须解决的课题。3G、Wifi等技术的相继出现,一定程度的缓解了客户和服务商的供求关系。但是还不能真正的满足用户。所以又出现了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技术。 物联网是指通过各种信息传感设备传递信息的。它的核心依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上的拓展和延伸,但是它的用户端依靠物与物进行信息传递,所以可以定义为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递设备按约定协议,把任何物体与互联网相连,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物体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管理的一种网络。 云计算是基于因特网的一种超级计算模式,在远程的数据中心里,成千上万的计算机和服务器连成一片电脑云。因此云计算有时可以让你感受高速运算的速度,拥有强大的计算能力可以模拟一些实验。使普通计算机达到大型机的要求。 三网融合最早叫做三网合一,是指电信网,互联网和广播电视网之间的相互融合发展实现三网互联互通,共享资源,在同一个网络上实现语言、数据、图像的传输,实现用户能在一个网络上打电话、看电视、上网等功能。实现单一业务向多媒体综合业务方向发展以减少基础设施的投入,简化管理降低维护费用。实现用户的投资减少,收益最大化。以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 这些新技术可以最大化的服务于民,用之于民。他们的诞生加速了信息产业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进步,让internet的世界变得更加完美。internet 作为基础,物联网、云计算、三网融合等技术的彼此补充是当今信息世界的发展趋势。以实现真正的数字化世界。

基于云计算的物联网关键技术学习报告样本

基于云计算物联网核心技术学习报告 学号:姓名: 一、云计算与物联网概念与原理 1、云计算 1.1云计算概念 云计算是一种新兴基于互联网商业计算模型。它将计算任务分布在大量计算机构成资源池上,使各种应用系统可以依照需要获取计算力、存储空间和各种软件服务。云计算是并行计算、分布式计算和网格计算发展,或者说是这些计算机科学概念商业实现。 1.2云计算原理 云计算基本原理是,通过使计算分布在大量分布式计算机上,而非本地计算机或远程服务器中,公司数据中心运营将更与互联网相似。这使得公司可以将资源切换到需要应用上。依照需求访问计算机和存储系统。 3.云计算技术架构 普通来讲,云计算重要思路是对基本资源虚拟化形成资源池,进行统一调度和管理,为顾客提供涉及从下到上3个层次服务:基本设施即服务(IaaS)、平台即服务(PaaS)和软件即服务(SaaS)。云计算平台可以分为3个逻辑层次和一种云管理平

台。 最底层是基本资源层涉及物理资源和虚拟资源。它重要功能是抽象物理硬件资源,涉及计算、存储和网络等硬件资源,在资源层内实现自动化资源管理和优化,并为外部使用者提供各种各样IaaS,使得硬件资源可以很容易被访问和管理。 第二层是平台层,从云计算架构而言,平台层位于资源层和应用层之间,平台层是运营在资源层之上一种以软件为核心,为应用服务提供开发、测试和运营过程中所需基本服务,涉及WEB 和应用服务器、数据库以及管理支撑服务等层次。基本设施层所需要解决是IT资源虚拟化和自动化管理问题,而平台层需要解决是如何基于资源层资源管理能力提供一种高可用、可伸缩且易于管理云中间件平台。它涉及两某些:云平台框架和云平台服务组件。 最上层是应用层,是运营在平台层上应用集合,提供详细业务应用。每一种应用都相应一种业务需求,实现一组特定业务逻辑,并且通过服务接口与顾客交互。总来说,应用层应用可以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面向大众原则应用,例如GOOGLE文档服务Google Docs等;第二类是为了某个领域客户而专门开发客户应用,例如Salesforce CRM;第三类是由第三方独立开发商在云计算平台层上开发满足顾客多元化需求应用。 云管理平台为业务系统提供灵活布置、运营与管理环境,屏

“互联网+”与物联网关系

“互联网+”与物联网关系 对于互联网+这个2015年在中国迅速升温的新互联网概念,我们无法用上面单独的一张互联网虚拟大脑结构图表示。这是因为互联网+本质上反映互联网从广度、深度侵蚀现实世界的动态过程。 我们在互联网进化论和互联网神经学的研究过程中,提出“互联网正在向着与人类大脑高度相似的方向进化,它将具备自己的视觉、听觉、触觉、运动神经系统,也会拥有自己的记忆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另一方面,人脑至少在数万年以前就已经进化出所有的互联网功能,不断发展的互联网将帮助神经学科学家揭开大脑的秘密。科学实验将证明大脑中也经拥有Google一样的搜索引擎,Facebook一样的SNS系统,IPv4一样的地址编码系统,思科一样的路由系统。。。” 之前也根据这一研究结果所绘制的“互联网虚拟大脑结构图”对互联网与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工业4.0(工业互联网)的关系进行了阐释。

1.物联网是互联网大脑的感觉神经系统 因为物联网重点突出了传感器感知的概念,同时它也具备网络线路传输,信息存储和处理,行业应用接口等功能。而且也往往与互联网共用服务器,网络线路和应用接口,使人与人(Human ti Human ,H2H),人与物(Human to thing,H2T)、物与物(Thing to Thing,T2T)之间的交流变成可能,最终将使人类 2.云计算是互联网大脑的中枢神经系统 在互联网虚拟大脑的架构中,,互联网虚拟大脑的中枢神经系统是将互联网的核心硬件层,核心软件层和互联网信息层统一起来为互联网各虚拟神经系统提供支持和服务,从定义上看,云计算与互联网虚拟大脑中枢神经系统的特征非常吻合。在理想状态下,物联网的传感器和互联网的使用者通过网络线路和计算机终端与云计算进行交互,向云计算提供数据,接受云计算提供的服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