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地球的自转

第三节 地球的自转
第三节 地球的自转

第三节地球的自转

自转的方向和周期

1.我们每天看到太阳和星星东升西落,这是因为( B )

A.太阳和星星围绕着地球转

B.地球自西向东自转

C.地球自东向西自转

D.地球自西向东围绕太阳转

2.地球自转的周期是( B )

A.一小时

B.一天

C.一个月

D.一年

昼夜更替

3.关于昼夜现象产生的叙述,错误的是( A )

A.昼夜现象的产生和地球的大小有关

B.昼夜现象的产生和地球本身不透明有关

C.昼夜现象的产生和太阳的照射有关

D.昼夜更替和地球的自转有关

4.地球自转形成了( C )

A.四季的变化

B.昼夜长短变化

C.昼夜的更替

D.地球上的五带

时间的差异

5.2019年1月28日(除夕)22时,全球华人同步参与央视春晚微信抢红包,法国巴黎的华人同时参与则是当地时间14时,造成这种时间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D )

A.四季的变化

B.月球公转

C.地球公转

D.地球自转

6.关于地方时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我国统一使用北京所在经线的地方时

B.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

C.同一纬线上,地方时相同

D.相对位置偏东的地方时间要晚些

7.下列对日界线的描述,正确的是( B )

A.东侧为东经度

B.向东越过日界线,日期减一天

C.日界线就是180°经线

D.日界线西侧为西十二区

1.关于地球自转的说法正确的是( B )

A.地球绕着太阳不停地旋转叫作自转

B.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叫作自转

C.我们看到太阳东升西落是因为地球自东向西旋转

D.地球在一天中转过两周

2.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D )

3.在赤道上,地球自转的速度约为( B )

A.2 000千米/小时

B.1 667千米/小时

C.3 000千米/小时

D.2 555千米/小时

某地理小组在学习中做了一个演示实验,实验过程如图所示。读图,回答4~5题:

【演示实验】

在暗室里,将一盏电灯放在桌子上代表太阳,在

电灯旁放置一个地球仪代表地球,拨动地球仪模

拟地球自转运动,观察地球仪上的受光区域及其

变化。

4.该实验目的是演示( B )

A.地球形状和大小

B.昼夜交替

C.四季变化

D.五带划分

5.自西向东缓缓拨动地球仪,会发现图中甲点( D )

A.一直处于白天

B.一直处于黑夜

C.由黑夜变成白天

D.由白天变成黑夜

6.下列现象主要由地球自转产生的是( C )

A.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

B.夏季日出时间比冬季早

C.山东的学生通常比新疆的学生上课时间早

D.地球上五带的形成

7.下列哪种现象可以证明地球在自转( C )

A.四季的变化

B.冬去春来

C.太阳从东方升起

D.一年有365天

8.我们的日常生活与地球自转息息相关,如:在以下现象中离不开地球自转的是( C )

①日出而作,日落而息②我们吃早餐时,给美国的朋友打电话要说“晚上好!”③每天大家都读书看报学习知识④北京人到新疆去开始很不适应,原因很多,比如:在北京吃晚餐时,新疆太阳还老高,大家都还要工作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9.地球自转出现了各地时间的差异,下面叙述正确的是( A )

A.北京比伦敦更早见到日出

B.北京处于正午时分,华盛顿(西五区)正是日落

C.莫斯科(东三区)比东京(东九区)的时间早

D.赤道上的各地时间相同

10.贝贝于北京时间9月17日18时30分从北京起飞,飞往夏威夷某岛(西十区),飞行时间为18小时,到达时当地时间是( B )

A.9月17日0时30分

B.9月17日18时30分

C.9月18日18时30分

D.9月16日16时30分

11.【核心素养·地理实践力】在光线较暗的地方用手电筒模拟太阳光照射地球仪,并自西向东拨动地球仪。观察记录结果并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北京正处于黑夜(填“白天”或“黑夜”)。

(2)东京和北京相比, 东京先看到日出。

(3)下列哪些现象与地球自转有关(双选题)( AC )

A.太阳每天东升西落

B.夏天热,冬天冷

C.我们每一天都经历白天和黑夜

D.夏天日出早,冬天日出晚

(4)根据地球的自转周期进行推算:地球每小时转过的角度是15°。经度每相差15°,时间相差 1 小时,为1个时区,这样全球可以划分为24 个时区。地球上“今天”和“明天”的分界线是国际日期变更线。

第一节地球的自转

第三章地球的运动 教学目的:1.掌握地球自转、公转的规律。 2.掌握地球自转、公转的后果。 3.了解地球运动的证据。 教学重点:地球运动的规律。 教学难点:1.极移和进动。 2.周年运动和光行差。 课时:8课时。 教学过程: 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作为一颗行星,地球在宇宙中不停的运动。 第三章地球的运动 地球的运动包括地球本身的自转运动,在太阳系中绕太阳的公转运动,随太阳绕银心的转动,在地月系中的绕转运动等。在所有的运动中,与地理学关系最大,对人类影响最深刻的是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因此本章及下一章内容主要是地球自转及公转运动的特点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地理意义。 人类生活在地球上,感觉不到地球的运动。但地球既然在宇宙中运动,它与其他天体的位置关系必然要发生相应的变化。根据相对运动的原理,在运动的地球上可以看到其他天体在天球上位置的改变。由于这种变动是由地球运动而引起的视觉上的运动,故称为天体的视运动。 由于地球自转而引起的天体视运动叫天体的周日视运动;由于地球公转而引起的天体视运动叫天体的周年视运动。 人们正是从这些天体的视运动中来分析地球的运动的。 第一节地球的自转 地球自转即地球本身的绕轴旋转,这种运动是不以另一天体的存在和吸引为条件的,因此叫自转。 一.自转的发现及证明 (一)地球自转的发现 人类无法直接感到地球的自转。地球自转的发现是从观测天体的周日运动开始的。 1.概念:日月星辰以日为周期在天球上绕地球自东向西运动的现象。 太阳的周日运动:每天清晨从东方升起,自东向西逐渐升高,正午时h⊙最大,此为上中天。然后开始下落,傍晚沉入西 方地平线。第二天周而复始,循环不已。

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地球第3节《地球的自转》教案

【课题】七上第一章地球第3节地球的自转(第二课时) 【课型】新授课 【课标要求】 ◎用地理现象说明地球的自转。 ◎学会简单的区时计算,了解国际日期变更线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课标解读】 “用地理现象说明地球的自转。”有意用“地理现象”代替“地理意义”,其目的是降低学习难度。可理解为学生能用地理现象说明地球的运动,也可理解为地球运动产生了哪些地理现象。即如果学生能够用地理现象(哪怕是一种)说明地球的自转,或者说学生能够说明哪些地理现象(哪怕是一种)是由地球自转产生的,可以说就达到了“课标”的要求。 通过第1课时的学习,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小学学过的知识,已能用简单的方法演示地球的自转,感悟到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有了一定的理性认识,但仍然需要克服学生空间思维的不足,通过不断地演示、观察、纠错,来克服观察视觉带来的干扰,形成正确稳定的空间认识。在本课的学习中,要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的能力,宜采用小组合作、动手画图的方式,主动交流,教师尽可能结合实例,从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体验到学习地理的价值。 【教学目标】 1.了解地区的时间差异产生的原因,理解感悟时时区、区时和国际日期变更线的含义。 2.通过读图分析,总结出简单的区时计算和日期变更的相关技巧和方法。 3.学生能举例说出国际日期变更线在日常生活中的重大作用。 ◎教学重点:运用简单工具演示地球自转,感悟时间的差异。 ◎教学难点:用简单方法推算时差,举例说出国际日期变更线在日常生活中的重大作用。【教学模式】自主探究——当堂评价 【教学方法】演示观察、读图思考、讨论分析。 【教具准备】地球仪、手电筒、多媒体课件。

第2节地球的自转

地球的自转实验说课稿 介绍 大家好,我是来自浙江省诸暨市应店街镇中的孟金良,我将从教材学情分析、教材 教学目标、教材实验分析、改进后实验过程、反思与评价这5 个方面进行今天的实验说 一、教材和学情分析 本节内容选自浙教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下册第四章第2 节《地球的自转》,教学核心是地球的自转及自转方向、昼夜现象和昼夜交替现象的产生。该内容看似简单,但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因为地球这个研究对象无法直接进行研究,必须通过建立模型,利用模拟实验来研究其本质和规律,而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最困难的就是模型的构建和理解。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地球自转的特征,知道地球自转的方向。 2.了解昼夜现象和昼夜交替现象的产生,知道晨昏线(圈)的含义和昼夜交替周期。 3.能通过地球仪等模型对昼夜现象和昼夜交替现象的产生进行解释。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模型的构建和理解,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了解地球是不断运动的,地球上许多科学现象都与地球的运动有关,树立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 以上是本节课的三维目标。通过教学实践我发现,本节内容对于学生而言,难点并非是知识的掌握,而是模型的构建和理解。能够构建和理解天体模型不仅仅是为了达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也是之后更好地学习地球的公转、月相等内容的前提。 三、教材实验分析 而本节课的教材只设置了这一个模拟实验来达成对地球自转方向、昼夜现象和昼夜交替现象的知识讲解,这个模拟实验看似简单,但在实际教学中我却发现了一些问题。其中第一个问题就是教学内容的编排问题。 1.教学内容的编排 该实验中的A、C 点刚好位于晨昏线上,B 点位于昼半球,学生在进行该实验模型 构建的时候已经开始思考昼、夜半球及其分界线的问题,并且为了更好地确定A、B、C

高中地理自然地理 第二章 第4讲《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复习讲义练习附答案

第4讲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 [课程内容] 1.结合相关示意图,说出地球运动的基 本特征。 2.结合实例,说明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思维导图] 1.读下图,回忆下列知识。 (1)方向:A、B、C三幅图中自转方向为A自西向东、B逆时针、C顺时针。 (2)速度:图中甲、乙、丙三点,线速度的大小关系是甲>丙>乙,角速度的大小关系是甲=丙=乙。丁处数值为837。 (3)周期:甲地连续两次看到日出的时间间隔为24小时,为一个太阳日;乙地连续两次看到北极上空某恒星出现在同一位置的时间间隔为23时56分4秒,为一个恒星日。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为一个恒星日。 综合思维影响地球自转线速度变化的因素

因素影响关系 纬度(同一海拔)纬度相同,线速度相同;纬度越低, 线速度越大 负相关 海拔(同一纬度)海拔越高,线速度越大正相关 2.读下图,完成相关问题。 (1)昼夜半球:甲位于夜半球,乙位于昼半球。其形成原因是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 (2)晨昏线:图中弧AOB为晨线(填“晨”或“昏”)。 (3)昼夜交替的原因在于地球自转,其周期为1个太阳日。 方法技巧 晨昏线上的点随地球自转下一刻进入白昼的线为晨线,进入黑夜的线为昏线。 3.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1)请用虚线箭头在图中分别画出其运动过程中的偏转方向。 答案画图略。(分别画出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赤道上不偏转) (2)南、北半球沿地表做水平运动物体发生偏转的原因是受到地球自转产生的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3)结合图示信息,总结沿地表做水平运动物体发生偏转的规律。 答案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不偏转。 拓展延伸 北极星的高度(仰角)等于观测点的地理纬度数;南半球观测不到北极星。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自转习题(2)(新版)商务星球版

《第三节地球的自转》习题 一、选择题 1.昼夜交替的周期是() A.12小时 B.24小时 C.1年 D.36小时 2.我们每天看到日月星辰东升西落现象是因为() A.太阳和星星都绕着地球转B.地球绕太阳自西向东运动 C.地球自东向西自转D.地球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 3.读图,判断图中A地在B地的方向是() A. 正南方向 B. 西北方向 C. 正北方向 D. 东南方向 4.给朋友发电子邮件,顺便问他们当地当天昼夜长短情况,结果甲朋友说他那里昼比夜长6小时,乙朋友说他那里昼比夜长4小时,丙朋友说他那里昼比夜短10小时。据此回答甲、乙、丙朋友所处的纬度,从低向高依次是() A.甲、乙、丙 B.乙、丙、甲 C.乙、甲、丙 D.丙、甲、乙 5.在同纬度的地区,相对位置偏东的地点要比偏西的地点( ) A.先看到日出 B.后看到日出 C.时刻晚 D.时刻相同 6.地球自转的现象是 ( )

A.四季的变化 B.昼夜长短的变化 C.昼夜交替 D.五带的划分 7.随着地球的自转,在东西方向上由于经度的不同而形成的不同时间为() A.一天 B.区时 C.地方时 D.北京时间 8. “坐地日行八万里”中的“日”是指() A.15小时 B.20小时 C.24小时 D.36小时 9.在赤道上,地球自转的速度约为() A.2000千米/小时 B.1666千米/小时 C.3000千米/小时 D.2555千米/小时 10.下面四幅图中, 地球自转方向正确的是:() A. B. C. D. 11.仔细观察,你发现地球仪上没有表示出来的事物是()A.赤道 B.地球公转轴 C.极点 D.经线和纬线 二、读图综合题 12.读下页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太阳光线的照射情况,在图上画出晨昏线,并用斜线画出夜半球; (2)、图上昼夜半球的界线是____________线(晨、昏); 13.读下图,完成问题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1章 第3节 地球的自转(第1课时)教案 (新版)商务星球版

商务星球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第3节地球的自转 【课标要求】 ●用简单的方法演示地球自转。 ●用地理现象说明地球的自转。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能利用地球仪正确演示地球的自转,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动手能力。(重点) 2.多角度观察地球自转,归纳总结出地球自转方向和周期的特点,逐步培养并形成空间思维能力。(难点) 3.利用手电作太阳,通过学生演示、观察、讨论,体会地球自转时各地昼夜变化的现象。(重点) 4.能用日常生活中的常见地理现象说明地球自转及产生的地理现象。 【教学模式】学案导学。 【教学方法】演示观察法、小组合作学习。 【教具准备】手电筒、地球仪、多媒体课件。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复习提问 导入新课 展示学习目标 自主学习(多媒体出示提问问题) 教师鼓励学生回答,并根据学生回答情 况作点评。 师:地球上的人们生生不息,日出而作、 日落而息。现在我们大家是早晨起床来 上学,晚上回家休息。是什么原因导致 了这种昼夜不断更替现象。今天我们就 来学习相关知识。 (多媒体出示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能利用地球仪正确演示地 球的自转,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 动手能力。 2.多角度观察地球自转,归纳总结出 地球自转方向和周期的特点,逐步培养 并形成空间思维能力。 3.利用手电作太阳,通过学生演示、观 察、讨论,体会地球自转时各地昼夜变 化的现象。 4.能用日常生活中的常见地理现象说明 地球自转及产生的地理现象。 (多媒体展示自主学习问题) 日常生活中我们观察到太阳、月亮的东 升西落,这种现象据你理解是天在转还 是地在转?它又是怎样转动的呢? 看出示问题,积极举手回答教 师提问。 1、纬线的特点是什么? 2、纬度是怎样划分?其变化规 律怎样? 3、请说出A、B、C三点的经纬 度。 学生自读学习目标。 根据自己知识储备,有重点的 学习。 学生独立阅读教材P11,完成后 面问题。 对有疑问问题作标记质疑。 巩固上节所 学,达到温故 知新的目的。 通过日出、日 落这种昼夜不 断更替的生活 现象引入新课 自然顺畅。 学生任务明 确,重点突出, 利于高效课堂 实施。 从生活现象入 手,便于培养 学生的观察和 完成能力。

2018_2019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二节地球的运动第1课时地球的自转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课题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二节地球的运动 科目地理设计者授课者 授课班级七年级授课时间课时数 第一课 时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教材研究的内容是地球的本质属性——地球运动。包括地球自转,以及由此引起的昼夜交替和时差现象。地球公转以及由此引起的四季交替,五带的划分。本节教材知识点多,难点多,而且都是重点内容。 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初步建立起了地球的静态角度的知识,地球的形状,大小,经纬度。本节教材涉及到的地理现象,具有动态变化的特点,这给学生理解和接受都带来一定的困难。好在教材中很多内容是学生日常能观察和体验得到的自然现象,它能帮助学生理解这些课文。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了解地球自转方向、周期及产生的地理现象。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演示地球的自转运动,初步建立地球自转的空间概念,认识地球自转的特点(绕转中心、方向和周期)。 2.通过演示、观察地球的自转过程,理解昼夜更替、各地时间差异等现象与地球自转的关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树立客观世界物质运动变化的观点,逐步养成实事求是、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重点:地球自转的方向、昼夜更替、时间差异。。难点:地球自转产生的时间差异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 学生 活动 设计 意图 时 间 安 排 导入 [设问]请问我们每天都可以看到太阳东升西落,这是什么原因?提问、直奔主 题 思 考、 回答 设疑 激趣 明确学习1.了解地球自转方向、周期及产生的地理现象。 2.用地球仪正确演示地球的自转,并解释基本运动规律, 解析学习目标识记 明确 学习

目标用简单的工具正确演示昼与夜以及昼夜更替。 3.初步树立客观世界物质运动变化的观点,逐步养成实事 求是、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 学案展示 (一)自主学习(阅读课文完成下列问题) 知识点一:地球的自转 1、地球的自转是指地球绕着地轴的旋转运动。地球的自转造成了太阳每天东升西落,昼夜也随着交替的现象。 2、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约为24小时,也就是一天。 (二)合作探究 活动一:阅读课本P11图1.14“昼与夜”、演示地球的自转,观察后完成下列问题: 1、何为昼半球?何为夜半球?为什么会分为昼、夜 半球? (由于地球是个球体,太阳光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 被太阳照亮的半球是白天,大家现在看到的这个半球就 是昼半球;另一面未被照亮的半球就是夜半球。) 2、假设地球不自转,而是静止的,还会有昼夜之分 吗?那样地球上会造成什么后果?假设地球是透明的, 还会有昼夜之分吗? (没有,被太阳照亮的部分将很热,未被照亮的部分将很寒冷,地球上的生命可能就不存在了。如果地球是透明的,地球将永远是白天,没有黑夜。) (昼与夜的形成的两个基本要素) 3、教材中“自东方迎来黎明的曙光,由西方送走黄昏的落日”这句话反映了什么?(地球的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你能列举出反映地球自转方向的一些自然现象吗? (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东边的地点时刻早于西边的地点)(时差原因) 4、归纳:地球的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有昼夜更替和时间的差异(东边地点时刻早,西边地点时刻晚)。 活动二:教师演示有光照的转动着的地球仪,让学生找到北京、东京、纽约三个城市,比较它们的位置,分析: (1)当北京是白天时,纽约、东京哪个是黑夜,哪个是白天? (2)三个城市随着地球仪的转动昼和夜是怎样变化的? (3)北京和东京哪个地方先见到太阳?这说明了哪个地方时间早?可见东边的地方和西边的地方哪个时间早? (4)教材P13图1.17,完成活动题3

第4讲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第4讲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考纲展示核心素养定位考查方向 1.地球自转的特征。 2.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人地协调观:结合地球自 转的规律,调控人类活动, 协调人地关系。 综合思维:能够分析地球 自转的特征、晨昏线的特 征及其应用,进行相关计 算,地转偏向力的应用。 区域认知:说明地球自转 速度的地区差异,地方时、 区时的划分及计算,日期 变更线的特征。 地理实践力:利用地方时 的原理推算当地经度;观 察水流漩涡的特点,并分 析成因。 1.以示意图、景观图等为 背景,考查地球自转的特 征及其应用。 2.以示意图、统计图表、 地理事件为背景,考查地 方时、区时的计算,分析 日期变更。 3.以示意图、光照图为背 景,考查晨昏线、光照图 的判读。 4.以示意图、区域地图为 背景,考查地转偏向力的 应用。 基础全面梳理 一地球自转的一般特征(规律)

项目内容图示 方向自西 向东 (A) 北极上空俯视,呈01逆时 针方向旋转(B) 南极上空俯视,呈02顺时 针方向旋转(C) 周期 03恒星日(A):23时56分4秒,地球 自转的真正周期 太阳日(B):0424小时,05昼夜交替 的周期 速度 角速度:除极点外,各地均为0615°/h 线速度:由07赤道向08两极逐渐减小 地球表面的自转线速度与纬度位置、海拔高低有关 (1)同海拔的两地,纬度越高,线速度越小;反之越大。 (2)同纬度的两地,海拔越高,线速度越大;反之越小。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产生昼夜交替 (1)昼夜半球 地球既不发光,也不透明,被太阳照亮的一半为01昼半球,如图中02乙所在半球;背向太阳的一半为03夜半球,如图中04甲所在半球。 (2)晨昏线:05昼夜半球的分界线,分为06晨线和昏线,图中AOB 线为07晨线。 (3)交替周期:1个08太阳日(24小时)。 2.产生时差 (1)地方时 ①成因:因09经度不同,时刻不同。 ②特点:东早西晚,上图中C 点地方时比O 点10早。 ③计算: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上图中O 、C 两地地方时相差112小时。 (2)时区和区时 ①时区:全球共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1215°。 ②区时:每个时区中央经线的13地方时即为该时区的标准时。 (3)日界线????? 自然日界线:地方时为1424时(或150时)的经线人为日界线:又称“国际日界线”(大致沿16180°经线) 3.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1)偏转原因:地球自转产生17地转偏向力。 (2)偏转规律:北半球向18右偏,南半球向19左偏,赤道上20不偏转。

人教版初中地理第三节 地球的自转名师精编教学设计

第三节地球的自转 【课标要求】 ●用简单的方法演示地球的自转。 ●用地理现象说明地球的自转。 【教学目标】 1.运用地球仪(或简单的器具)演示地球自转,并感悟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2.运用简单工具演示昼与夜和昼夜更替,并感悟其产生的条件及晨昏线的存在。3.用简单方法推算时差,用实例说明生活中应具备的基本的时差知识。 【教学模式】问题导学。 【教学方法】演示观察法、小组讨论法。 【教具准备】地球仪、手电筒、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通过小学阶段对地理知识的 转。

图上补画地轴、南北极点、自转图上画出地球自转方向) 结论:从北极上空看,地球作逆时针方向旋转 从南极上空看,地球作顺时针方向旋转 绕轴中心:地轴 学生观察思考:

理,另一方 面激发学生 学习兴趣。 大家通过对昼夜交替现象的观察还有没有发现,不同的地 点经历的时间不同,同一时刻不同地点处在不同的晨、午、昏、 夜等时间,东边地点比西边地点要先看到日出呀?下面我们就 推算 释说明。(图 否学以致用,来解释其他的地理现象呢?

利用简易时区划分图判断各地时间 围绕 【当堂达标】 1、下列自然现象由地球自转造成的是() A.昼夜长短的变化 B.四季的变化 C.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D.昼夜交替现象 2、昼夜交替的周期() A.12小时 B.24小时 C.一年 D.36小时 3、下面四幅图中, 地球自转方向正确的是( ) A. B. C. D. 4、我们日常生活与地球自转息息相关,如:在以下现象中离不开地球自转的是() ①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②我们吃早餐时,给美国的朋友打电话要说“晚上好!” ③每天大家都读书看报学习知识 ④北京人到新疆去开始很不适应,原因很多,比如:在北京吃晚餐时,新疆太阳还老高,大家都还要工作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教学反思】 初一年级的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经对地球的自转有了基本的了解,所以本节课主要是从操作实验和动画演示两个方面来加深学生对地球自转和地球自转产生的一些地理现象的理解和掌握。基于这点目标我认为是实现了,学生的学习氛围较浓,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始终是和谐的,教学思路较为清晰,有流畅的教学内容与教学组织流程。但我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存在以下问题: 1、小组合作演示和探讨问题只记住了一些简单的规律,结合图形灵活运用的能力较差; 2、学生不会从演示和图形的理解中总结规律;

高中地理鲁教版选择性必修1练习:第一单元第一节 地球自转的意义

第一单元地球运动的意义 第一节地球自转的意义 基础过关练 题组一地球自转运动的一般特点 下图所示照片是摄影师在北半球晴朗的夜晚,把照相机固定好,采用连续曝光技术拍摄的星空照片,照片中的每一段弧线均为不同恒星视运动轨迹。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1.图中北极星的位置应在( ) A.左上角附近 B.中心附近 C.右上角附近 D.左下角附近 2.若图中甲恒星视运动转过的角度约为60°,则摄影师连续拍摄的时间约为() A.2小时 B.4小时 C.6小时 D.8小时 2019年国庆期间,小明乘火车从南昌到北京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庆典。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3.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一天是指() A.地球自转的周期 B.23时56分4秒 C.1恒星日 D.1太阳日 4.火车行进时,经过地区的地球自转线速度的总体变化是( ) A.越来越快 B.先变快后变慢 C.越来越慢 D.先变慢后变快 地球表面有甲、乙、丙、丁四点(如下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5.甲、乙、丙、丁四点中地球的自转线速度最小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6.下面为在乙点上空俯视绘制的地球自转运动投影图的是( ) 题组二昼夜交替与晨昏线 读下面四幅图,回答下面两题。 7.图中①②③④四点处于黄昏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8.图中①②③④四点所在晨昏线与太阳光线垂直的是( ) A.①③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将一盏电灯放在桌子上代表太阳,在电灯旁放置一个地球仪代表地球,拨动地球仪模拟地球自转运动。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9.该实验能够演示的地理现象是( ) A.昼夜的交替 B.区时的差异 C.运动物体偏向 D.地方时差异 10.图中P点所在的线( ) A.为晨线 B.为昏线

2021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部分第1章宇宙中的地球第4讲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学案中图版

第4讲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 考纲考点 知识细化能力要求 应用实践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地球自转与航 天基地选址 地球自转的方向 灵活判断自转方 向 实例分析自转速 度的影响因素及 其在航天基地选 址中的应用 周期与速度 理解自转速度的 变化规律、影响因 素 地球自转与运动 偏向 会判断运动物体 的偏转方向 时间计算与日 期变更 时差产生原因 地方时、区时的 计算 地方时 比较判断地方时 的早晚 时区与区时 掌握时间计算、日 期变更技巧 日期的变更 晨昏线的判读 与应用 昼夜交替的成因、 周期 通过晨线、昏线 的判断,解答实 际问题 晨昏线的特点判 断 判断晨线、昏线及 意义 (对应学生用书第24页) 一、地球的自转特点 1.地球自转方向 甲乙丙 甲图为侧视图,方向为自西向东;乙图为北极上空俯视图,呈逆时针方向;丙图为南极上空俯视图,呈顺时针方向。 2.周期 时间意义

恒星日 23时56分4秒 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 太阳日 24小时 昼夜交替的周期 3.速度 角速度 除极点外,任何地点都相等,约为15°/小时 线速度 由赤道向两极递减,南北两极点为零 [特别提醒] 赤道的自转线速度最大,为1 670千米/小时;南北纬60°的线速度约为赤道的一半。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交替 (1)图中甲为夜半球,乙为昼半球,线AOB 为晨昏线。 (2)昼夜现象的成因:地球是一个既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 (3)昼夜交替的成因及周期 ①成因:地球自转。 ②周期:1个太阳日或24小时。 2.产生时差 (1)地方时 图中C 点和O 点因经度不同,地方时不同。C 点在O 点的东方,地方时比O 点早,且两地经度相差30°,地方时相差2小时。 (2)时区和区时 ①时区:全球共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15°。 ②区时:每个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即为该时区的标准时。 (3)日界线 ???? ?自然界线:地方时为24时(或0时)的经线。 人为界线:又称“国际日期变更线”(大致沿 180°经线)。 3.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第1章第1节《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教案

《第一节地球的自传和公转》教案 一、学习与导学目标 1、用地球仪正确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并熟悉其基本的运动规律。(重难点) 2、用简单的工具正确演示昼与夜,以及昼夜更替。(重点) 3、利用图或亲身体验,分析二分二至日食太阳照射情况的差异,说明四季的变化。(重难点) 4、用实例解释时差现象,在现实生活中具备时差的知识。 5、利用图说明五带的界限,并举例说明各自的特点。(重点) 二、学程与导程活动 教学准备:投影仪投影片 (一)、引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同学们知道了地球是一个球体,下面请看---------(教师演示地球活动) (二)、阅读书本,自主学习 1、地球运动的形式有哪些?方向是怎么样的? 2、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完成下列表格的填写。 3 (三)、合作学习,分析成因 1、教师演示投影片,讲解昼夜形成有两个最基本的要素,一是地球为不透明的球体,二是太阳光线是平行光。图中的虚线是昼夜的分界线,叫做晨昏线,且与太阳光垂直的大圆圈。提问:观察投影片,看此时除中国是白天,还有那些国家是白天,有哪些国家是黑夜? 2、教师将地球仪转动180度,再让学生观察:中国和美国分别处在白天还是黑夜? 3、请学生上来用投影片来演示中国和美国昼夜交替的情况,思考昼夜更替的原因是什么? 4、让学生结合生活体验计算:每天我们在夜半球和昼半球大体经过多少时间?每完成一次昼夜更替需多少时间? 5、思考产生时间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6、教师总结:可见,地球自转还使地球上位于不同经度的地区产生了时刻的差异,在地球上,不同经度的地方,就有不同的时刻。 (有兴趣的学生课后计算一下伦敦、北京、新加坡、东京、莫斯科等几个城市之间的时差各相差多少小时?经度每隔15度,时间相差1小时,计算时采用“东加西减”的方法) 1、教师提问: (1)在同一天中,早晨或傍晚与中午三个时段相比哪个时段我们感觉到太阳光照射得最厉害?那么你能从这一现象中总结出什么规律来吗?(教师用投影片演示阳光的直射和斜射)(2)与太阳光热能量在一天中的变化规律同理,太阳光热能量在一年中的变化有什么规律呢?请结合我们的日常生活体验来说明。 教师演示地球的公转投影片,让学生完成表格 2、教师指导学生阅读书中“地球的五带图”,观察投影片,总结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

陕西省高考地理一轮专题第4讲地球的自转运动及其地理意义(I)卷

陕西省高考地理一轮专题第4讲地球的自转运动及其地理意义(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16题;共42分) 1. (2分) (2013高一上·厦门月考) 下列关于地球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地球公转轨道面与赤道平面的夹角为23°26’ B . 地球公转的周期是365天 C . 地球公转的速度在远日点附近比在近日点附近快 D . 地球的公转与自转方向相反 2. (2分) (2017高一上·乾安月考) 当地球公转到远日点附近时,澳大利亚的季节应为() A . 春季 B . 夏季 C . 秋季 D . 冬季 3. (2分) (2013高一上·天津月考) 如果用a表示晨线,b表示昏线,下列各图表示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4. (2分)下图中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A . ①④ B . ②③ C . ②④ D . ①③ 5. (2分) (2013高一上·安溪月考) 如图是以北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读图回答下题. (1) 若图中劣弧AB为夜弧,则C点日出地方时为()

A . 3时 B . 6时 C . 9时 D . 8时 (2) 若图中阴影部分为10月10号,非阴影部分为10月11号,则此时北京时间为() A . 10月11号14时 B . 10月11号2时 C . 10月10号14时 D . 10月10号2时 6. (2分) (2013高一上·宝鸡期中) 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为() A . 23小时56分4秒 B . 24小时 C . 365天6小时9分10秒 D . 365天5小时48分46秒 7. (2分) (2017高一上·桂林月考) 读下图“太阳直射点周年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当太阳直射点位于②点后的一周内() A . 地球公转速度越来越慢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一章 第二节《地球的运动》教材习题解析 新人教版

《地球的运动》 自转活动 1.在暗室里,用手电筒或蜡烛等作为光源,照射地球仪。自西向东缓缓拨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并观察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布。 【答案】本题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通过实验来验证昼夜交替的现象。 演示要领:左手拿地球仪底座,右手向外(右)拨动(自西向东)地球仪。 演示口诀:左手持球右外拨,自西向东细琢磨;不同角度定方向,北逆南顺不用说。 演示结果:多角度观察地球自转的方向并现象记录下来:从赤道上空看,为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方向。 2.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说说一天中,人们的作息时间与地球自转的关系。 【答案】我们自古就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即日出开始了白天活动,日落时应结束劳作回来休息,通过一晚的体力恢复,以备第二天的劳作。这反映出人们在顺应与遵循着地球自转的运动规律。昼半球时提供光和热,利于人们活动、工作;夜半球时人们活动因黑暗受限。由此可知,人们的生活、工作及学校的作息时间安排都与地球的自转现象息息相关。

3.读图1.17,在同一时刻,姨妈和畅畅互致问候时,为什么会有时间的差异? 【答案】由图可知,两人是以对方的实际时刻互致问候的。纽约与北京的经度相差很大,处于相对的两半球,昼夜和晨昏变化相反,图示时刻纽约已位于黄昏后,即将转入夜半球;而北京则位于晨昏线东边,旭日升起,处在昼半球范围内。 公转活动 演示地球公转,说明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1.参照图1.20,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公转。 【答案】演示要领 (1)演示时,保证地轴总是指向北极星方向。(2)演示时,确保地球仪的转动方向自西向东转动(逆时针转动)。(3)演示时,在光源固定的情况下,地球仪要围绕光源在同一平面上进行移动。(4)注意观察,及时记录直射点(最亮点)的位置。以上实验选在暗室或晚上进行效果最好。 2.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回答下列问题。 (1)一年中什么季节中午太阳升得高一些?什么季节比较低?

内蒙古高考地理一轮专题 第4讲 地球的自转运动及其地理意义

内蒙古高考地理一轮专题第4讲地球的自转运动及其地理意义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16题;共42分) 1. (2分) (2019高二上·阜新月考) 2017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暨第二十一届西洽会于7月7日在西安落幕。下图示意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日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接近图中的() A . ① B . ② C . ③ D . ④ (2)下列关于该日地球公转的轨道位置和速度的描述,正确的是() A . 离远日点较近,地球公转速度较慢 B . 离近日点较近,地球公转速度较快 C . 离远日点较近,地球公转速度较快 D . 离近日点较近,地球公转速度较慢 (3)今天,太阳直射点在地表的位置和移动方向是() A . 在北半球向北移 B . 在南半球向南移

C . 在北半球向南移 D . 在南半球向北移 2. (2分) (2013高一上·回民月考) 读“太阳光照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这一天是北半球的夏至日 ②这一天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 ③这一天地球公转的速度较快 ④A和C地太阳刚刚落山.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②④ 3. (2分) (2019高一上·会宁期中) 下列各图正确表示12月22日日照情况() A . B .

C . D . 4. (2分) (2018高一下·黄陵开学考) 下图是“地球自转等线速度示意图”,R、T在同一纬线上。据此回答以下各题。 (1)该区域所在的半球位置和纬度位置是() A . 北半球中纬度 B . 南半球低纬度 C . 南半球中纬度 D . 北半球高纬度 (2) R点地形最有可能是() A . 丘陵 B . 高原 C . 盆地 D . 山地 (3)当伦敦大本钟,新年钟声敲响的时刻,地球上进入新的一年的地区范围是() A . 占世界一半多的地方

第三讲地球自转与时差

基础导读 一、地球自转概况 1.地球自转方向是①。 2.地球自转周期是②。 3.地球自转速度 (1)地球自转的角速度,除极点为零外,其余各地都是约③。 (2)地球自转线速度,赤道上为④,极点为0。 二、地球自转的意义 1.地球自转产生昼与夜交替,其交替周期为⑤ 小时。 2.地球自转产生地方时,地方时是东方早西方晚,经度相差1°地方时相差⑥。 3.地球自转是地球上水平运动的物体产生偏向,沿物体运动方向,北半球向⑦偏,南半球向⑧偏,赤道上物体运动方向⑨偏。 【探究活动一】地球自转方向、速度 ●合作探究 思考一取地球仪并按照由西向东的方向转动,分别从北极上空和南极上空观察地球的运动方向。 请画出下图中的地球自转方向: 地轴指向,自西向东自转;从北极上空看呈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看呈方向旋转。 思考二地球自转角速度是指地球上的点单位时间转过的角度;地球自转线速度是地球上的点单位时间运行的距离。观察下图,结合地球自转的特点分析

1.地球上除南北极点外任意一点自转一周(360°)都用时23时56分4秒(略计24时)。所以每小时约转过度。南北极的角速度为,其他地方角速度都相等。 2.地球上各点(除南北极点)都沿各自的圈运动,转一周用时相同。纬线圈周长不同所以线速度也不相同,纬线圈周长越长,线速度越大。 ●创新探究 他山之石 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已知赤道线速度为Lkm/h,求纬度为M的点的线速度。(提示:如图,球心为O,地球半径为R,M为纬线圈,半径为r) ●探究结论 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自转,除南北极点外都相同,每小时约15度;地球自转线速度南、北极为,其他地点线速度最大,向递减。 【探究活动二】昼夜交替和晨昏线 ●合作探究

初中地理七上《第三节地球的自转》教案

第3课地球的自传教学目标 1、了解昼夜更替现象的原因。 2、理解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和几个现象。 3、联系日常生活,解决简单的问题。 教学重点 地球自转的现象 教学用具 大地球仪,小地球仪,手电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新课导入,我们每天早晨起床上学,晚 上休息,有哪位同学想过,什么原因导致了昼夜不断的更替。今天就来学习一下。 2、(拿出手电筒和大地球仪要求学生演示 昼夜的更替) (提问你们找出昼夜更替的原因了吗? (提问)如果地球不转了,昼夜还能更替吗?还存在昼夜现象吗在地球上? (讲解)昼夜现象和昼夜更替是不同的两个概念,昼夜现象的产生是由于地球的形状所致,因为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所以太阳只能照亮它的一半,因此出现了昼夜现象,而昼夜的更替则是地球自转的结果,一定要分清楚两个概念。 板书: 一、昼夜更替 下面我们具体了解地球自转的几个特点(读课本11页,找出自转的方向、周期。 (引导)地球自转的方向在不同的位置观察是不同的,如从中间和南北极。首先在地球仪上找出中国的位置,用红点标出,然后一个同学用手电筒照着地球仪,另一个转动地球仪,其他同学观察中国所在的位置的昼夜变化。 齐答:由于地球自转造成的 不能 学生不能回答 学生阅读课本,讨论得出结论: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周期:一天。 学生用自己手中的小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

(总结)从赤道观察是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是逆时针,从南极上空是顺时针,可以总结为北逆南顺。但是都是自西向东。 板书:二、自转的方向和周期 1、方向:自西向东 2、周期:一天(24小时) (转呈)因为的确自转的方向,东面的 人总是比西面的先看到日出,也就是说 东边的时间比西面的时间要早,这就引 起了时间的不同。 板书:三、时间的差异 (根据地球自转的周期,和地球的经度 推算时间和经度的规律) (总结)这种因为经度不同而形成的时 间称为地方时,还有一种国际通用的时 间,这一点是选学内容,有兴趣的同学 可以去看一下。这里有几句话可以帮助 记忆 自西向东绕轴转 一圈便是一整天 北逆南顺看时针 方向判定它指点 昼夜交替它形成 东早西晚辩时间 作业设计转方向,几个同学配合从不同位置观察。 学生用地球仪演示,当中国处于白昼时,美国的位置,正好是黑夜,由此得出全球的时间不相同 根据12页的活动,得出每小时地球自转15°,经度相差15°,时间相差1小时,东早西晚。

2020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1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4讲 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课后达标检测 湘教版-精装版

教学资料范本 2020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章宇宙中的地球第4讲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课后达标检测湘教版-精装版 编辑: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精选】20xx最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章宇宙中的地 球第4讲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课后达标检测湘教版 选择题读下面的日照图,完成1~2题. 1.关于图中信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下一刻D点将进入白昼 B.C在昼半球 C.D、E两点的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 D.AB是昏线 2.此时,地方时为0:00的经线是( ) A.120°E B.100°W C.20°W D.60°E 解析:第1题,由图中信息可知,C在夜半球,D、E两点的自转角速度相同,线速度不同,AB是晨线.第2题,由图可知180°经线的地方时为8:00,故地方时为0:00的经线为60°E. 答案:1.A 2.D (20xx·佛山一中模拟)读某日晨线图,a、c两点为晨线的顶点,b点为晨线的中点,晨线在地球上为西北—东南走向,b点的经度为50°E.据此回答3~4题. 3.根据图中信息,判断此时有关各地时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国际标准时间是2时40分 B.a点地方时是12时 C.b点地方时是14时

D.c点地方时是0时 4.假设一自然运动的物体从a点过b点到c点,其运动过程中的方向偏转表现是( ) A.东—西—东 B.西—东—西 C.右—不偏转—左 D.左—不偏转—右 解析:第3题,ac为晨线,b点为晨线的中点,因此b点应位于赤道上,b点的地方时应为6时;b点所在经线的经度为50°E,根据经度相差15°,地方时相差1小时,计算出国际标准时为2时40分.a、c两点为晨线的顶点,则a点地方时为0时,c点地方时为12时.第4题,ab段位于北半球,bc段位于南半球,b点在赤道上,在北半球运动的物体向运动方向的右侧偏转,在南半球运动的物体向运动方向的左侧偏转,赤道上不偏转. 答案:3.A 4.C (20xx·湖南师大附中月考)我国有一艘科学考察船进行国土资源调查时,停泊在某海域.当地凌晨2时44分(北京时间3时)从船上测得北极星的地平高度为10°.据此回答5~6题. 5.该船所在的地理位置是( ) A.(10°N,112°E) B.(10°N,116°E) C.(10°S,116°E) D.(10°N,124°E) 6.此时属于东半球且与该船所在地点属于同一日期的范围,约占全球的( ) A.大于1/2 B.大于1/3 C.小于1/4 D.小于1/5

第一章第三讲 地球的运动 自转

一、选择题 1.(2016·浙江金华十校联考)图示照片是某摄影师在夜晚采用连续曝光技术拍摄的,照片中的弧线为恒星视运动轨迹。若O是北极星,则P恒星的视运动方向,在图中应表示为() A.自上而下B.自下而上 C.顺时针D.逆时针 解析: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则在地球上看日月星辰都是东升西落的,即向北极星方向看,恒星呈逆时针方向运动。 答案:D 2.(2016·北京101中学测试)从南极上空向下看,飞机甲沿南纬60°逆时针方向飞行;从北极上空向下看,飞机乙沿北纬60°顺时针方向飞行,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都是自东向西飞行B.都是自西向东飞行 C.都是向低纬飞行D.都是向高纬飞行 解析:地球自西向东运动,从北极上空看为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为顺时针。故A项正确。 答案:A (2016·岳阳一中检测)下面为北印度洋(局部)洋流图。读图,完成3~4题。 3.当新一天的范围正好占全球的四分之三时,图中①地的区时为() A.7时B.9时

C.12时D.21时 4.如果图中的虚线为晨昏线,则此时北京时间为() A.8时B.10时 C.18时D.22时 解析:第3题,当新一天的范围正好占全球的四分之三时,新的一天从90°W开始,即西六区区时为0时,则①地(45°E,东三区)区时为9时。第4题,此时北印度洋洋流呈顺时针方向,应是北半球的夏季,向北昼长增加,则图示晨昏线是昏线,与赤道交于60°E,则60°E为18时,北京时间为22时。 答案:3.B 4.D (2016·天津南开模拟)日晷是我国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一般由晷针和晷盘组成。晷针垂直于太阳视运动的轨道平面,上端指向北极星方向。在晷盘面上刻画出12个大格,每个大格代表两个小时,当太阳光照在日晷上时,晷针的影子就会投向晷盘面,以此来显示时刻。读图,回答5~6题。 5.天津校园内日晷仪晷针的影子,在夏至日晴天时移动的方向应是() A.由西北逆时针转向东北 B.由西北顺时针转向东北 C.由西南逆时针转向东南 D.由西南顺时针转向东南 6.若图示日晷仪由天津移至上海使用时,晷盘与地面的夹角应该() A.增大B.减小 C.不变D.按日期作调整 解析:第5题,夏至日太阳日出于东北方、正午在正南方、日落于西北方,影子与太阳方位相反,则影子由西南—晷针正下方—东南移动,故D项正确。第6题,北半球各地看北极星的仰角等于当地的纬度,又因为晷针指向北极星、垂直于晷盘,故晷盘与地面的夹角=90°-当地纬度;天津纬度高于上海,则移到上

第一节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第一章地球的运动 第一节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基础过关练 题组一地球的自转 1.(2020黑龙江哈尔滨六中高一上期中)下列四幅图能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2.下面四点中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 A.1°N,30°E B.30°N,180° C.45°S,45°W D.60°S,2°E 3.2019年11月5日1时4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49颗北斗导航卫星,标志着北斗三号系统3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全部发射完毕。该卫星与地面上的对应点相比() A.运动方向相同,角速度不同 B.运动方向不同,角速度相同 C.运动方向不同,线速度相同 D.运动方向相同,线速度不同 4.地球自转线速度对卫星发射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四个卫星发射基地中,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 A.酒泉(约40°N) B.太原(约38°N)

C.西昌(约28°N) D.文昌(约19°N) 5.关于北京(40°N)和广州(23.5°N)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的比较,正确的是() A.角速度和线速度均相同 B.角速度相同,线速度北京大于广州 C.角速度相同,线速度北京小于广州 D.两地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不相同 题组二地球的公转 6.下列节日中地球公转速度最快的是() A.春节 B.端午节 C.劳动节 D.国庆节 7.(2020吉林长春实验中学高一上期中)唐代僧一行在受唐玄宗之命编制《大衍历》时发现:“日南至(冬至),其行最急,急而渐损,至春分及中,而后迟,迨日北至(夏至),其 行最舒,而渐益之,以至秋分又及中,而后益急。”这实际是() A.精确地测量了地球的冬至和夏至时间 B.精确地测算出地球公转周期 C.发现了地球自转周期 D.反映了一年中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 题组三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8.下图为某同学演示地球公转的示意图(十字架代表太阳光线)。该同学在演示地球公转的过程中需要做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