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前沿技术】“前沿机构”专题

【战略前沿技术】“前沿机构”专题
【战略前沿技术】“前沿机构”专题

【战略前沿技术】“前沿机构”专题

本专题包含“战略能力办公室“、“DARPA“、“硅谷“、“Gartner“、“谷歌“等子专题

1、“战略能力办公室”

【军事文摘】美国国防部战略能力办公室如何推动科技创新【防务观察】战略能力办公室:推动美国国防科技创新的新引擎

【防务资讯】美国战略能力办公室披露“超高速炮武器系统”项目【防务观察】美战略能力办公室的创新过程与创新机制【防务观察】美国国防部战略能力办公室:为DARPA争取时间研制下一代领先技术【防务资讯】揭秘美军神秘部门——战略能力办公室:'阿凡达'战机计划曝光【防务资讯】美国防部战略能力办公室的前沿科技创新项目

2、“DARPA”

【防务观察】DARPA 2017财年预算提案分析【防务资讯】网络空间作战:DARPA“X 计划”项目进入实战应用新阶段【防务评论】DARPA推动技术转移的举措及问题| 附一网打尽'DARPA'专题【军事文摘】DARPA加强管理与技术创新助力第三次“抵消战略”【科技评论】DARPA技术转化存在的主要问题【前沿资讯】DARPA开发新型混合计算架构,加速复杂仿真计算

【防务资讯】DARPA局长阐释支持第三次'抵消战略'的重点项目| 附'抵消战略'专题文章集锦

【防务资讯】“DARPA2016年展示日”10大前沿主题——微系统篇

【防务观察】美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2015年航空领域科技项目分析

【防务动态】DARPA近期动态(2016年4月)【防务资讯】DARPA开发用于网络空间的X计划

【科技观察】为项目起个好名字,DARPA也是拼了

【防务资讯】DARPA2016年度展示日:'致力于加快改变游戏规则的技术转型'

【防务资讯】“DARPA2016年展示日”10大前沿主题——频谱篇

【战略前沿技术】一网打尽: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主题

【防务资讯】DARPA局长再谈人工智能:人类对于新技术必须持谨慎态度

【专题报告】从DARPA 看美国军民深度融合

【防务观察】DARPA展示日上的十七项耀眼成就,照亮未来军事和生活

【防务动态】大数据追踪黑客:DARPA将开发新算法打击恐怖主义

【防务动态】DARPA:新能力的关键是算法而不是平台【防务评论】DARPA'垂直起降试验飞机'项目获胜方案:'雷击'无人机分析【防务资讯】DARPA局长详述2017财年重点投资的三个关键领域研发战略前沿技术

【防务资讯】DARPA挖掘现有技术探索新型应用潜力【前沿动态】DARPA研发不依赖GPS导航的抗振抗冲击惯性微型传感器技术

【前沿观察】DARPA就是这么任性:横跨30个数量级【防务资讯】美媒:中国正在创建自己的DARPA

【防务观察】美国国防部战略能力办公室:为DARPA争取时间研制下一代领先技术

【防务观察】智能战场——DARPA通过人工智能支撑新“抵消战略”【防务资讯】DARPA寻求利用新技术解决复杂的社会科学难题【防务评论】DARPA是如何成为DARPA的?【防务评论】'机缘巧合'在DARPA颠覆性创新中的作用【防务动态】DARPA近期动态(2016年1月)

【防务资讯】DARPA寻求突破性技术助力第三次抵消策略【防务资讯】DARPA公布2015年最受关注的十大国防科技项目事件

【防务动态】2015年DARPA最受关注的10大新闻

【防务动态】美军“原子到产品”项目——未来制造业的纳米技术

【防务资讯】DARPA发布广泛机构公告寻求七大关键军事领域的技术进步

【防务动态】DARPA和明尼苏达大学共同开发无人机防止黑客攻击技术

【精彩书摘】《DARPA 创新计划》:DARPA机构设置与重点领域| 评论赠书

【前沿动态】DARPA项目近期研究进展(2015年12月):纳米制造、自由空间光学传感器、小型激光雷达、晶片级红外探测器等

【特别推荐】DARPA“专家之声”:前沿思考着眼未来

【特别推荐】正在改变世界——DARPA局长在未来技术论坛上的致辞

【特别推荐】“为了未来的未来”——《DARPA未来技术论坛》文集及主旨演讲【防务动态】DARPA研发小型激光雷达【前沿资讯】DARPA利用增强现实技术打造未来“超级战士”【防务资讯】DARPA正式启动“X班组核心技术”项目

【防务评论】美DARPA 15大惊人发明:转弯子弹、飞行卡车

【防务动态】DARPA关注自由空间光学传感器技术【专题报告】DARPA机器人挑战赛冠军在世界机器人大会上的报告(ppt 报告词)【防务资讯】DARPA设想利用“小精灵”空射小型无人机机群压制敌防御【军事文摘】俄版DARPA——

先期研究基金会发展情况研究

【科技资讯】美国DARPA展望未来30年技术愿景

【科技动态】DARPA:脑后插管变成现实,假肢已经能获得触觉

【科技资讯】美DARPA正开发“小精灵计划”:无人机航母方案扩大征集范围

【防务资讯】DARPA举办“等等,什么?”前沿技术论坛【科技动态】DARPA推进革命性新材料研发

【特邀专栏】DARPA失败故事系列之铪弹

【特邀专栏】DARPA失败故事系列之特异功能研究【防务资讯】美陆军探索可替代GPS的未来导航技术

【防务资讯】DARPA致力于低成本运载技术研发

【科技动态】美海军陆战队测试谷歌机器狗

【防务评论】美国DARPA“先进射频地图”项目解析

【防务资讯】雷神公司完成DARPA“持续近距空中支援项目”飞行测试

【专家观点】我们从Darpa 机器人挑战赛中学到了什么?【前沿动态】DARPA着力研发无人机视觉控制系统

【防务资讯】解读DARPA“前沿技术论坛”

【特邀专栏】什么样的人可以成为DARPA的项目经理?【特别推荐】探究DARPA成功之因

【科技动态】DARPA研发飞行机器人智能腿,突破水平地

面起降

【科技资讯】DARPA提高对一切生物研究的资助【特邀专栏】DARPA成功故事系列之隐形飞机

【特邀专栏】DARPA成功故事之精确制导武器【特邀专栏】DARPA成功故事之无人机

【特邀专栏】DARPA成功故事之个人电子产品的技术基础—军民融合的典范【特邀专栏】DARPA成功故事系列之全

球卫星定位系统(GPS)

【特邀专栏】DARPA成功故事之情报、监视和侦查技术(ISR)【科技资讯】DARPA局长将其职责解释为“改变那些可能会变化的东西”

【科技资讯】DARPA发布新版《服务于国家安全的突破性

技术》报告

【科技资讯】美媒:7个超酷的美国高科技军事项目

【科技资讯】探访美DARPA机器人挑战赛:可驾驶汽车灾难救援

【科技资讯】DARPA的未来重点领域

【科技评论】细数美军正在研究的颠覆性技术

【特别推荐】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组织管理运行机制分析

【科技评论】美国DARPA十大尖端科学技术领先当代20年

【特别推荐】美国DARPA经验对我国国防科研创新的启示【科技前沿】从类人机器人到飞行汽车:DARPA十大炫酷技术

【科技资讯】美国防部强调:DARPA播下军事关键技术变革的种子

【科技资讯】DARPA公布2014年度最受公众关注的十大国防科技项目

【军事文摘】未来国防技术发展风向标——解读DARPA新版发展战略报告

【科技资讯】美国DARPA正在开发5种不依赖GPS的定位导航与授时技术

【防务资讯】DARPA组建航空航天项目办公室(APO) 【科技评论】DARPA的10个疯狂科学计划

【特别推荐】DARPA的创新过程与管理:从发现人才开始【科技动态】DARPA着眼未来开发空中无人机航母【科技评论】DARPA 机器人挑战赛里的机器人

【科技动态】DARPA近期动态:移动战术云、机器人在轨服务、柔性外骨骼、纳米级组装、硅基微芯片、不依赖GPS 的惯性导航、智能手机

【特别推荐】DARPA:美军战略优势的技术创新支柱

【科技资讯】美DARPA微系统技术办公室:为国防发起新的电子革命

【科技资讯】DARPA公布4项高风险、高回报研究项目【科技评论】盘点美国防部研发的高科技成果

【科技评论】DARPA力推的10大科技创新

【科技资讯】美国国防预先研究计划局公布2015财年预算【特别推荐】DARPA:未来战争的“预言家”

3、“硅谷”

破除对硅谷创新的盲目崇拜【防务观察】美国防部长四访硅谷,AI超级武器将助美国继续称霸25年?【科技展望】硅谷预测:计算产业的下一步将走向何方?【专题报告】硅谷银行:前沿科技五大产业2015-2020市场空间预测【特别推荐】美国开启硅谷创新新模式

【特别推荐】李开复:硅谷最前沿科技趋势及对中国创业者的建议

【精彩书摘】《全球风口:积木式创新与中国新机遇》:中国创新为什么不能学硅谷

【防务资讯】加速创新,美国防部开启在硅谷的创新试点2016创业五大风向标:看十大硅谷前沿公司都在做什么?【特别推荐】硅谷创新背后的秘密——人文精神和信仰【特别推荐】硅谷为什么只能产生在美国?

【特别推荐】读懂硅谷的科技史、文化史和金融史

【特别推荐】勇攀高峰的美国硅谷

【科技评论】戳穿硅谷的七个谎言

【科技资讯】硅谷新军备竞赛:人工智能【科技评论】硅谷创新创业文化的演变与发展

【特别推荐】硅谷顶级风投的29张PPT报告:移动互联网正在颠覆整个世界

【科技评论】硅谷深处的忧虑:时间筛选了谁

【科技专论】贝尔实验室兴衰对科研体制改革的启示

【科技资讯】硅谷见证摩尔定律的50年

【特别推荐】硅谷深处的忧虑:谁唤醒了恶魔?

【科技资讯】美媒:五角大楼深入硅谷寻'颠覆者'

【特别推荐】俄罗斯版“硅谷”的生与死

【科技评论】硅谷归来:中国在“互联网夹”,美国已进入“新硬件时代”

【科技评论】硅谷归来续:“新硬件时代”或将引发新一轮“工业革命”【特别推荐】对硅谷和硅谷科技公司的十四问,全程干货【热点推荐】美国科学家如何用政府科研经费创业【科技评论】硅谷深处的忧虑:未知的自由- Google X 【特别推荐】硅谷在中国的一百种死法

【特邀专栏】志澄观察:卡特硅谷之行的目的何在

【热点话题】创新桎梏:我们与硅谷到底差在哪里

【科技评论】硅谷亲历:哪些前沿科技在改变未来

4、“Gartner”

【科技资讯】Gartner预测2016十大战略性技术趋势

【科技评论】2015~2016年十大战略技术趋势

【科技资讯】Gartner发布2015年技术炒作周期报告

【科技资讯】Gartner发布2015年十大信息科技趋势

【科技评论】2014中国十大战略技术趋势

【科技评论】新技术炒作周期图:大数据顶峰滑落,人工智能、神经技术崛起

5、“谷歌”

【前沿评论】波士顿动力不断推出惊艳机器人产品,仍难逃被谷歌卖掉的“厄运”【前沿评论】Google放弃波士顿动力背后:多足机器人的路为什么越走越艰难?【科技观察】Google 的深度学习强在哪?谷歌首席科学家说了这些奇妙特性【前沿观察】除了Alpha?Go,谷歌的科幻级十大“黑科技”【特别推荐】谷歌CEO的公开信:人类即将进入人工智能时代【重磅推荐】Google帝国原力觉醒:2016将征战哪些新疆域?【特别推荐】Google的创新逻辑(54页PPT)【科技资讯】Google 天才未来学家关于2020 年后的8 项震撼预测【科技资讯】Google有多会玩?收购10个疯狂项目,变科幻为现实

【前沿动态】VR颠覆性革命悄然来临,谷歌今年将在安卓中嵌入VR技术【前沿动态】美科技公司研制复活术:用人工智能让死者起死回生【科技动态】美海军陆战队测试谷歌机器狗

【科技资讯】Alphabet执行总裁兼职五角大楼:帮助美国防部像科技企业一样创新

【科技评论】重组更名为Alphabet ,谷歌背后最具野心的10个项目【科技资讯】谷歌眼镜已死,智能眼镜长存【科技动态】谷歌牛津合作研制类人机器人:像人一样思考

【科技动态】谷歌推出小型机器狗可轻松应对被踢情形【科技动态】Google Titan无人机年底首飞空中互联网时代到来

【科技资讯】谷歌如何打退量子计算机的攻击

【科技评论】2015全球最顶尖机器人TOP10 谷歌Atlas排名第一

【科技资讯】让一切联网:谷歌黑科技又来了

【科技资讯】DARPA对谷歌的机器人一见倾心

【科技动态】谷歌加速发力通讯热气球

【科技资讯】谷歌Calico项目招募顶级科学家对抗死亡【科技评论】2014年八大创新:谷歌眼镜并未走红

【原创文章】人工智能不是未来,谷歌百度面临重大挑战【科技评论】盘点谷歌IPO十年来最疯狂的10个项目【热点话题】为什么说微软和谷歌互换了位置?

【科技资讯】谷歌与Space X联手射700颗卫星打造天空互联网

【特别推荐】谷歌的野心,详解26字母代表项目

【科技资讯】谷歌两创始人同台受访:人工智能是未来【科技评论】制造业未来充满变数——从谷歌收购机器人公司看端倪

【科技资讯】2015谷歌项目前瞻:智能隐形眼镜好似天方夜谭

【科技资讯】全世界都疯了!谷歌推空气操作!

【科技资讯】谷歌疯狂赌注无人机和机器人意欲何为?【科技专论】颠覆式创新:谷歌之跨界战略

【科技评论】硅谷深处的忧虑:未知的自由- Google X 【科技资讯】Google最科幻部门ATAP亮相(大量黑科技)【科技评论】Google ATAP实验室的叛逆未来

【科技评论】疯狂科学汇集地——走进神秘Google X实验室

【科技评论】用8 款终极科幻产品告诉你Google X 是什么

【科技评论】Google X实验室:丧心病狂的“失败”文化【科技评论】搜索引擎到人工智能的终极演进

【科技资讯】Google Innovation = Google X Google ATAP 【热点话题】为什么科学家需要google

【科技资讯】Google Brain:Google X 诞生的人工智能项目

电子信息类专业导论

站在时代前沿携手电子信息 ——关于对电子信息类专业认识以及今后打算 接触电子信息类专业也有接近半学年了,通过这段时间对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学习,以及老师对和该专业有关内容介绍,我对电子信息类专业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关于对该专业以后的深入学习也有一定的规划。 在未进入电子信息类导论学习之前,我对本专业学习的内容以及本专业以后可能从事的工作了解得比较局限。在导论的介绍中,有了初步的了解。首先拿咱们南航来说,由于未细分专业,因此整个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的所有同学都是相同的专业即电子信息类。我个人认为,这种做法更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同时也避免了因为专业和兴趣差距过大而产生的心理落差。等到大二下分专业时,由于我们曾系统学习过各个专业的介绍,因而也会对自己想学的学科有了更理性判断。在咱们学校中,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下设两个系(电子科学与技术系、信息与通信工程系)、五个研究所(信息工程研究所、通信工程研究所、电子工程研究所、射频技术与微波工程研究所、光电子工程研究所)以及雷达探测与信号处理实验室等15个学科实验室和专业实验室。学院学科覆盖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2个一级学科,拥有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5个工学博士学位授予点,9个工学硕士学位授予点,2个工程硕士招生领域,1个江苏省重点学科,1个国防科工委重点学科,4个本科专业(方向)。校内联合建设1个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1个国家级教学基地和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我航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前身为1960年2月根据国家发展需要成立的南京航空学院无线电系,2000年10月调整为学院。50多年来,学院机构历经调整,不断发展,在学科建设、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方面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如今学院已经成为国内享有盛誉的电子信息类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基地。这是关于我们学校四院的一些初步认识。 就拿电子信息工程这个学科本身来说,电子信息工程是一门应用计算机等现代化技术进行电子信息控制和信息处理的学科,主要研究信息的获取与处理,电子设备与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应用和集成。电子信息工程已经涵盖了社会的诸多方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集现代电子技术、信息技术、通信技术于一体的专业。本专业培养掌握现代电子技术理论、通晓电子系统设计原理与设计方法,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外语和相应工程技术应用能力,面向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和智能控制、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等电子、信息、通信领域的宽口径、高素质、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主要是学习基本电路知识,并掌握用计算机等处理信息的方法。首先要有扎实的数学知识,对物理学的要求也很高,并且主要是电学方面;要学习许多电路知识、电工基础、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计算机控制原理、通信原理等基本课程。学习电子信息工程自己还要动手设计、连接一些电路并结合计算机进行实验,对动手操作和使用工具的要求也是比较高的。譬如自己连接传感器的电路,用计算机设置小的通信系统,还会参观一些大公司的电子和信息处理设备,理解手机信号、有线电视是如何传输的等,并能有机会在老师指导下参与大的工程设计。学习电子信息工程,要喜欢钻研思考,善于开动脑筋发现问题。随着社会信息化的深入,各行业大都需要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而且薪金很高。学生毕业后可以从事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设计、应用开发以及技术管理等。信息产业是一项新兴的高科技产业,随着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转化,信息产业必然会成为世界第一大产业,而电子信息工程就是信息产业的重要基础和支柱之一。需要掌握的基本专业知识:信号与系统、电路理论与设计、数字信号处理、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原理、信息理论与编码、信息安全导论、电磁场理论、感测技术等。现在,电子信息工程已经涵盖了社会的诸多方面,像电话交换局里怎么处理各种电话信号,手机是怎样传递我们的声音甚至图像的,我们周围的网络怎样传递数据,甚至信息化时代军队的信息传递中如何保密等都要涉及电子信息工程的应用技术。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基础知识的学习认识这些东西,并能够应用更先进的技术进行新产品的研究和开发。随着社

信息技术发展展望

信息技术发展展望 [设计意图] 1、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和不断更新,引发了社会各个领域的深刻变革,信息文化成了大众参 与和关注的社会要素,信息素养成了衡量每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部分。 2、对应课标(四)信息技术与社会(1)探讨 ..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以及个人生 活与学习的影响。提升 ..对信息技术影响及其价值的认识,注意知识的迁移应用 [内容分析] 教学目标分析: 了解信息技术,感受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应用从而引发自己身边的变化和影响,同时通过寻本溯源了解信息技术的过去、现在与未来,激发对信息社会生活的关注与向往。 教材内容分析: 1.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主要讨论信息技术发展的五个阶段及各阶段的重要标志;2.针对信息技术的三大方面的发展,分别举例说明; 3.信息技术的发展展望,举例说明; 学生情况分析: 1.高一新生,对信息技术有一定的了解; 2.具备了一定计算机操作能力,会上网; 教学资源分析: 1.教师自制的课件,课程网站; 2.提供必要的网络资源。 3. [策略设计] 1.教学方法设计

问题导入,教师启发 自主探究,分组讨论 2.关于教-学流程和教-学活动的设计思路 信息技术是发展的,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 提问:信息技术的发展过程中有哪些重大发明?(启发学生回忆) 信息技术发展的三个主要方面: ●信息技术的采集技术不断发展 ●信息技术的传递技术不断发展 ●信息技术的处理技术不断发展 (分组网络探究,学生知识的迁移)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从微电子技术的发展,从应用规模上的发展,引导学生回忆探讨计算机的发展; 信息技术展望: ●虚拟现实技术 ●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的问题 思考并选择写设计主题报告,让学生从已知知识进行创新认知。 3、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情况和学生上机操作安排等

新媒体行业分析报告

新媒体行业分析报告 学院:艺术与建筑姓名:翁明杰 班级:12新媒体艺设7班学号:1206022705 一背景: 伴随人类步伐的前进,我们发现,人类在生产和交往过程中,不断创造使用新的传播媒介来进行文化的交流,这就是人类传播发展史的推动力,也为文化发展创造了渠道。伴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信息传播的手段也随之变化,新传媒产业也正在成为21世纪全球最具有商业价值和媒体创新的朝阳产业之一。数字媒体等新媒体是我国传统媒体调整和升级的重点领域,国家正在加快推动各种新型媒体传播领域的产业化进程,加快推进新传媒的研发、创新和服务平台建设,探索产业运行的新模式与新机制。随着新媒体产业和文化事业的快速发展,由此带动的新媒体产业价值也令人瞩目。 二新媒体的产生与含义: 20世纪90年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催生了网络、电脑、手机等等多种新闻媒体形态。信息具有载体依附性、可加工处理性、可存储性、传递共享性、时效性等特征,最快速度让信息不“过时”,并且还一定程度的进行储存。这就要求信息只有依附于科技所创造的先进的传媒方式,这就促生了一种具有时代特色的媒体传播技术,即新媒体传播。关于新媒体的概念是1967年由美国哥伦比亚广播电视网CBS技术研究所所长戈尔德马克率先提出的。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是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是基于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数字广播等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数字广播电视网和卫星等渠道,以电脑、电视、手机、PDA、各种电子屏幕等设备为终端向

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 三发展环境分析: A政策:过去十年,中央政府先后出台了《文化产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报告》、国务院《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文化部《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政策文件,大力推动文化产业发展。2011年10月25日,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发布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了将把文化产业建成我国的支柱产业,确立了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方向。上述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实施,必将推动中国文化产业持续高速发展。 国家“十二五”规划强调要面向经济结构转型,重点培育和发展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其中包括三网融合、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范畴,这些技术领域均是我国新媒体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是实现新媒体产业在“十二五”期间获得长足进展的必要保障。预计2012-2016年,中国新媒体行业将继续保持高速平稳增长。 B市场:2011年底,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29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网民规模突破5亿,达到了5.13亿,手机网民规模达到了3.56亿,同比增长17.5%,网络视频的用户规模达到3.25亿人,使用率提升至63.4%在从新媒体产生的影响来看,目前新媒体已经深刻的改变了人们的信息接收方式和习惯,极大的增强了媒体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并且新媒体注重个体需求,通过网络和数字电视等摆脱了按点固定收看电视广播节目的束缚,并且在网络上和手机媒体,人们能够随时随地捕捉

信息技术最前沿的应用

信息技术最前沿的应用 信息技术的运用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如车载雷达、遥感技术、机顶盒、自动化电器、掌上电脑、MP3随身听等,这些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除此之外,目前还有以下几种应用: 一、“舌头驾驶系统”助残障人活动 最近成功地研制出一种使用微小磁铁进行控制的小仪器,这种米粒大小的仪器可以植在人的舌头下,肢体残疾的人士只需要动一下舌头,就能够轻松地驾驭自己的轮椅甚至操作电脑。这套装置将可协助脊椎神经受到重创的严重残疾人,重新过着以往丰富、活跃及独立的生活。 还有霍金的轮椅装置、盖茨的家、电子骨骼服装、GPS、眼睛打字、电子耳、公交卡收费系统、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亚轨道太空飞机“山猫”号、形形色色的“记忆”商品,等等,当今社会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无处不在。 二、手机越来越“聪明” 这两年,经过科研人员的“精心调教”,手机正在将“多功能集一身”的特点发挥到极致,令“一切尽在掌握之中”。 (1)心脏病人的“求救器” 美国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BM)的研究人员日前就为手机增添了一项新功能:为高危心脏病患者发送求救信息。 IBM公司介绍说,新系统的核心是只有一盒口香糖大小的无线电信号转发装置。这一装置采用了可进行短距离、低功率无线通信的“蓝牙技术”,可与便携式心跳监测仪和手机配合使用。当使用者心跳达到“危险”水平时,这套系统能自动拨打一个预设的手机号码,以短信息的方式发出心跳数据。 (2)用手机遥控你的家 日本电信电话公司下属的移动电话系统公司新近开发出“手机遥控居家系统”。它将为终日忙忙碌碌的上班族解决不少后顾之忧。 利用这种系统,用户离家外出后,可使用手机通过因特网照顾家中的各种事务,如开关窗户和照明灯、监视人员出入等。如出现问题,家中设备会自动通过电子邮件向主人报警。 三、可对话的车

盘点电子信息工程新动态新技术 走进科技

报告题目盘点电子信息工程新动态新技术 班级11030301 学号1103030104 姓名崔小珊 2012年12月30日

盘点电子信息工程新动态新技术电子信息工程主要培养具备电子技术和信息系统的基础知识,能从事各类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研究、设计、制造、应用和开发的高等工程技术人才。 关于电子技术方面的新动态新技术 电子技术是根据电子学的原理,运用电子器件设计和制造某种特定功能的电路以解决实际问题的科学,包括信息电子技术和电力电子技术两大分支。信息电子技术包括 Analog (模拟)电子技术和 Digital (数字)电子技术。电子技术是对电子信号进行处理的技术,处理的方式主要有:信号的发生、放大、滤波、转换。 目前电子技术在不断进步,不断发展,现在让我们看看这些新动态新技术吧。 1 北斗系统正式提供服务:定位精度达到10米 据报道,中国自建北斗导航系统今日正式提供区域服务,包括定位、导航、双向授时和短报文信息服务。覆盖亚洲和太平洋的大部分地区,其位置精度可以达到10米。据介绍,和美国GPS相比,北斗是我国自主研发,不仅精确性强,还可以容纳和兼容类似美国GPS 系统。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师表示,北斗相对位置静止,人们总是能看到这颗星,因此提供的服务也是连续的。 在我国及周边地区,北斗系统基本服务性能如下: 1.位置精度:平面10米、高程10米。 2.测速精度:每秒0.2米。 3.授时精度:单向50纳秒。 4.可提供双向高精度授时和短报文通信服务。 2 2012年电子界十大科技产品新鲜出炉:iPhone 5居首 北京时间12月5日下午消息,美国《时代》杂志网络版今天公布了2012年度十大科技产品榜单,苹果iPhone 5荣登榜首,任天堂Wii U游戏主机和索尼RX100相机分列二三位。Lytro 光场相机、Windows RT版Surface平板和三星Galaxy Note II也榜上有名。

新媒体产业研究报告:用户行为分析

新媒体产业研究报告:用户行为分析 新媒体用户对新媒体的认知 中投顾问《2016-2020年中国新媒体产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指出,新媒体用户行为表现如下特征:新媒体用户对新媒体的认知仍存模糊。 新媒体相对于报刊、户外、广播、电视四大传统媒体,是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如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网络、桌面视窗、数字电视、数字电影、触摸媒体、手机网络等。 大部分人对新媒体范畴有一个较为合理的认知。但仍旧存在着对新媒体范畴理解的模糊:27.6%的人认为户外媒体是新媒体,24.0%和23.8%的人分别认为纸质杂志和纸质报纸属于新媒体,21.5%的人认为广播电台属于新媒体,20.9%的人认为不能联网的电视属于新媒体。 图表中国新媒体用户对新媒体范畴认知分布 数据来源: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 新媒体使用率 一、新媒体正在逐步取代传统媒体成为使用率最高的媒体形态 新媒体正在逐步取代传统媒体成为使用率最高的媒体形态。常使用的媒体形态中,使用视频类网站/客户端/App的新媒体用户从五年前的24.7%,提高到最近三个月的64.9%;新闻客户端从五年前的15.1%提高

到近三月的58.6%;互联网电视和音频类网站/移动电台App也有相似的趋势。相比之下,以纸质报纸,纸质杂志,电视,广播电台等传统媒体的用户使用比例下跌明显。 图表新媒体用户媒体选择分布 数据来源: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 二、互联网电视拥有率超过传统电视拥有率 我国新媒体终端普及程度已经较高,新媒体用户群体使用多种新媒体终端设备和跨屏使用行为也较高。数据显示,新媒体用户互联网电视拥有率达48.9%高于传统电视47.3%,智能手机仍然是拥有率最高的新媒体终端。目前智能手机的拥有率已经相对较高,互联网电视和平板电脑的拥有率将会进一步提升。 三、跨屏时代——近七成用户看视频的同时“玩手机” 68.5%的新媒体用户在观看视频的同时“玩手机”,38.5%的新媒体用户选择同时使用笔记本电脑或者台式电脑。看电视时“多任务”现象的普遍存在,在观看视频的同时,互联网用户会用其他设备进行在社交网络交流等行为。 针对电视媒体和视频的多任务现象,相关行业可以创造方式实现多屏互动,比如可以在社交网络上广泛传播,通过互动等方式吸引观众注意力,从而提高媒体的触达率。 图表中国新媒体用户观看视频伴随行为 数据来源: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

2018电子信息与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

附件3 电子信息及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 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 支撑“云上云”行动计划的实施,加快云计算和大数据关键技术研究开发,推进在若干重点领域的示范应用,实现科技创新推动信息制造业和服务加快发展。 一、人工智能关键技术与应用研究方向 加强人工智能新理论方法、智能问答机器人、机器翻译、虚拟现实及增强现实、区块链应用等研究,推动特定领域的问答机器人、东南亚语言器翻译、智慧学习服务及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播在相关领域应用示范,促进人工智能相关领域产业发展。 (一)人工智能新理论方法与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与视频图像理解、多模态信息处理等算法与理论,探索面向云南特定任务的人工智能新理论方法,构建大数据分析、处理与挖掘算法与模型,开发面向特定领域的机器学习及文本图像处理技术平台。 考核指标:完成面向特定领域的机器学习新方法、面向特定任务的文本及视频图像处理新方法、自然语言处理新方法、多模态信息处理新方法等的研究;完成符合云南特色、面向特定领域的机器学习与数据挖掘技术与平台、面向特定领域的大数据分析与挖掘的服务平台等的开发;申请专利3项以上,发表论文10篇以上。 (二)特定领域智能问答机器人关键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面向特定领域问答机器人的知识获取、组织与分析方法,以及知识图谱构建技术和知识图谱推理方法;

研究提出场景分析、人员分析与问答系统的结合方案,开发面 向特定领域的智能问答机器人。 考核指标:完成面向特定领域的智能机器人问答系统开发,实现问答平均精度均值达到0.7,响应速度小于200ms;完成 问答机器人对交互人员的智能分析系统开发,实现人员认证准 确率达到90%,情感分析准确率达到90%,在教育、旅游等2个以上的领域开展应用示范;申请专利4项以上。 (三)东南亚语言机器翻译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研究内容:研究汉语-东南亚语言平行语料获取、标注与评价方法,构建汉语-东南亚语言语料库方法,建设汉语-东南亚语言双语对齐语料库;研究东南亚语言词法、句法和语义分析等 自然处理技术与方法,开发汉语-东南亚语言机器翻译系统。 考核指标:提出汉语-东南亚语言机器翻译方法、东南亚语言信息处理方法,翻译准确率BLEU值不低于29,建成汉语- 东南亚语双语对齐语料库(至少2个语种,每个语种200万以上);建立东南亚语言自然语言处理系统(至少2个语种),开 发出汉语-东南亚语言双向机器翻译系统(至少2个语种),在 网络安全及电子商务等领域开展东南亚语言机器翻译信息服务 示范应用;申请专利4项以上。 (四)面向东南亚的语言信息检索关键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面向东南亚的互联网大数据获取、分析与 存储技术,建设面向东南亚语言的Web数据中心,开发跨东南亚语言信息检索系统。 考核指标:提出互联网语言信息大数据获取与存储方法, 构建面向互联网Web数据中心,覆盖中文和东南亚越南、老挝、缅甸、柬埔寨及泰国等五国主要网站;提出跨语言信息检索、 事件关联分析关键技术,准确率90%以上;提出多语言事件摘

信息技术及发展趋势

第二课《信息技术及发展趋势》 一、教材及学情分析 信息技术对信息的获取、加工、表达、发布、交流管理等的现代科学技术。初中主要学习信息科学常识和常用信息技术,学生对信息技术很感兴趣,但信息技术是什么不太明白,本节主要从总体上给学生认识信息技术。为以后学习具体的信息处理技术提供理论基础认识。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和发展趋势 2.了解利用信息技术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信息。 3.认识信息技术的重要作用与人类社会的关系。 4.激发学生了解、掌握并应用先进技术的热情。 ·技能目标 1.了解信息的发展有关知识。 2.利用网络查找有关信息知识。 3.了解信息的发展趋势 ·情感目标通过利用搜索查找信息发展、信息技术与其它科学,发展方向,让学生感受信息的重要性,体验信息时代发展快速的感受。培养同学们的团结、协作、相互交流的学习精神。 三、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如何对信息进行获取、传递、处理的各种技术 难点:知道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五次革命)。 四、教学准备 1.准备有关信息传输媒介的音像资料。 2.有条件的可用网络教室上网搜索有关知 识。 五、教学建议 建议课时:1课时。 六、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法、讲授知识、学生相互讨论、交流共同协作完成,教师辅导。 七、教学教程: (一)、温故互查 1.学生你们上过网吗?(同学们大部分回答上过?接着问下面的问题。) 2.你们知道上网是获取了什么?回答:概括起来各种信息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信息的发展和趋势的知识。 (二)、设问导读 你们是如何感受到信息?(设问导读,学生能说出信息的交流方式、媒介、形式) 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急要交流方便快捷,因此才有了电视,电话,手机。而现在我们可以在因特网上交流,突破了以往人们在信息交流中所受到的时空限制,极大的丰富了信息内容和表现形式。 对信息的获取、加工、存储、表达、管理、交流、发布等处理的信息技术,先后经历了5 次革命。 (三)、自我检测 (学生活动自我检测:分小组讨论完成下面的表格内的内容,特别对发生年代及科学家一栏提示上网查找或通过其它方法获取)

新媒体2019年财务状况报告

新媒体2019年财务状况报告 一、资产构成 1、资产构成基本情况 新媒体2019年资产总额为11,346.31万元,其中流动资产为9,452.34万元,主要分布在交易性金融资产、预付款项、存货等环节,分别占企业流动资产合计的61.87%、17%和6.45%。非流动资产为1,893.96万元,主要分布在固定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资产,分别占企业非流动资产的1.19%、0.5%。 资产构成表 2、流动资产构成特点 企业持有的货币性资产数额较大,约占流动资产的68.12%,表明企业的支付能力和应变能力较强。但应当关注货币性资产的投向。

流动资产构成表 项目名称 2019年2018年2017年 数值百分比(%) 数值百分比(%) 数值百分比(%) 流动资产9,452.34 100.00 11,254.33 100.00 7,238.33 100.00 存货609.94 6.45 1,385.86 12.31 1,534.99 21.21 应收账款582.83 6.17 709.17 6.30 1,291.44 17.84 其他应收款109.32 1.16 69.05 0.61 191.57 2.65 交易性金融资产5,848.36 61.87 0 0.00 0 0.00 应收票据0 0.00 0 0.00 0 0.00 货币资金590.79 6.25 7,404.92 65.80 2,953.12 40.80 其他1,711.1 18.10 1,685.33 14.97 1,267.21 17.51 3、资产的增减变化 2019年总资产为11,346.31万元,与2018年的11,306.96万元相比变化不大,变化幅度为0.35%。 4、资产的增减变化原因 以下项目的变动使资产总额增加:交易性金融资产增加5,848.36万元,预付款项增加997.23万元,其他应收款增加40.27万元,共计增加6,885.86万元;以下项目的变动使资产总额减少:递延所得税资产减少5.74万元,固定资产减少15万元,应收账款减少126.34万元,存货减少775.93万元,其他流动资产减少971.46万元,货币资金减少6,814.13万元,共计减少

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版

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2011版 ●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定位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是为了适应技术迅猛发展的信息时代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而设置的必修课程,是以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操作能力为主要目标,以操作性、实践性和探究性(创新性)为特征的指定学习领域。在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领域外,各省、市、自治区在保证最低要求的基础上,在课程内容、培养目标、课时安排等方面有一定的自主权。 ●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总体价值 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的有效实施可以提高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有效开展各学科学习和探究活动、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主动进行终身学习的能力;可以拓展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生活所需的信息技术技能,巩固信息素养和技术创新意识;对于培养国家建设和国际竞争所需的信息技术人才、提高全社会的科技文化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奠基作用。 ●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目标 总体而言,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的课程目标为培养—发展学生积极学习和探究信息技术的兴趣,养成—巩固良好的信息意识和健康负责的信息技术使用习惯,形成—提高信息处理能力,培养—强化学生使用信息技术、支持各种学习和解决各类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强调,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借助计算机和网络获取、处理、表达信息并用以解决实际问题、开展学科学习的过程…… ●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内容设置和选择原则 一、小学、初中、高中的信息技术教育要衔接。 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基本完成应用软件的学习;初中的信息技术教育要具有“双衔接”,初中不再是零起点。关于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的内容及目标要求的衔接,参考下表: 兴趣与特长应用技能信息素养技术创新 小学激发兴趣,保持学习动机。掌握常用软件/工具的应用技能。体验信息活动,形成信息意识。勇于质疑的问题意识,敢于尝试的创新精神。

电子信息学科前沿讲座

《电子信息学科前沿讲座》 总结报告 所谓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即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包括技术融合、产品融合、业务融合、产业衍生四个层次。技术融合促使跨学科先进技术的结合,实现技术创新;产品融合体现其自身的价值魅力;业务融合加快电子商务、网上购物等稳健发展;产品衍生带动整个行业齐头并进。现代工业飞速发展的同时,需要达到节约能源、环保、减少二氧化碳及其他污染空气的排量。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具体包括:一.技术融合 所谓技术融合是指工业技术与信息技术的融合,产生新的技术,推动技术创新。 例如,机械技术和电子技术融合产生的机械电子技术,工业和计算机控制技术融合产生的工业控制技术,生物技术和电子技术融合而产生的生物电子技术。 生物电子技术是目前以及未来一门备受关注的新兴专业。例如,随着生物和电子工程开始在纳米技术领域进行融合,本质上互不兼容的两种系统实现发展就成为乐一个现实问题,因为传统的电子系统以至许多纳米技术系统都是由上而下设计的,而生物系统则不同,它独特使用进化的方法。生物纳米技术包括信息电子技术和生物技术,其中必然会有一个跨学科跨领域的“学习实践”过程,需要一种全新的思

维方式。在现实工程领域中,我们人类按照自己的想法设计产品,而生物进化系统则不同,例如人类的神经网络变化的复杂程度,不是简单就可以理解的,就比如我们不能通过研究神经元来理解心理学一样。要实现对进化系统的模拟可能和系统进化本身一样复杂。 透视全球著名电子技术类期刊《EE Times》评选出的2010年十大新兴技术,它主要集中在硬件方面,其中包括两项生物电子技术相关的新兴技术: 一是电子装置的生物回馈(biofeedback)与思想控制。该技术是利用安装在头顶或耳机上的传感器,脑波可以被用于控制电脑系统。这类技术目前主要应用于医疗(让重度残障人士能进行沟通或控制外部环境)及军事领域,也越来越多地用在消费电子产品与电脑游戏的控制界面。目前,思维控制的人机界面已经存在,这方面的技术也在积极推广。 二是生物电子与人脑研究。目前科学家已将硬件植入动物体内,比如植入皮肤下面的动物身份标签,或是供人类患者使用的心脏起搏器,当前降低医疗养护方面的成本正变得急迫起来。由于整个行业在微机电系统(MEMS)、有机电子组件制造等技术方面的进步,组织与电子电路的整合范围得以改善。生物技术和电子技术的结合已经相对成熟,可以进行开发利用。有关个别细胞的电行为信息及其对药物的反应,是心脏与神经方面疾病研究领域的重要焦点,比如阿尔

新媒体行业投资分析报告

一、背景 伴随人类步伐的前进,我们发现,人类在生产和交往过程中不断创造使用新的传播媒介来进行文化的交流,这就是人类传播发展史的推动力,也为文化发展创造了渠道,伴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信息传播的手段也随之变化,新传媒产业也正在成为21世纪全球最具有商业价值和媒体创新的朝阳产业之一。数字媒体等新媒体是我国传统媒体调整和升级的重点领域,国家正在加快推动各种新型媒体传播领域的产业化进程,加快推进新传媒的研发、创新和服务平台建设,探索产业运行的新模式与新机制。随着新媒体产业和文化事业的快速发展,由此带动的新媒体产业价值也令人瞩目。 国家“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我国将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这无疑为文化传媒业增添了新的动力。在这一年里中国传媒产业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中央对中国传媒长期发展的总体产业布局及自上而下推动深化改革的产业政策,为未来的传媒产业大发展大繁荣奠定了制度基础。新体制下的企业运行机制更加市场化,使媒体产业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和自由度。 二、新媒体的产生与含义 20世纪90年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催生了网络、电脑、手机等等多种新闻媒体形态,信息具有载体依附性、可加工处理性、可存储性、传递共享性、时效性等特征,最快速度让信息不“过时”,并且还一定程度的进行储存,这就要求信息只有依附于科技所创造的先进的传媒方式,这就促生了一种具有时代特色的媒体传播技术,即新媒体传播。 关于新媒体的概念是1967年由美国哥伦比亚广播电视网(CBS)技术研究所所长戈尔德马克率先提出的。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是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是基于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数字广播等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数字广播电视网和卫星等渠道,以电脑、电视、手机、PDA、各种电子屏幕等设备为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 三、新媒体分类

信息技术学科发展前沿专题论文

【摘要】从学科研究思维的发展入手,简单剖析了教育技术研究的演化过程;同时结合当前的技术进步和理论发展,总结了教育技术研究思维的发展趋势,以期能够把握教育技术自身进步的内在规律,并为我国教育技术的研究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教育技术;研究思维;发展演化;趋势 教育技术随着它赖以发展的技术基础和理论基础的发展变化,其学科思维从最初的“媒体-特性-效果”研究开始,已经经历了“媒体-传播-过程”研究、“目标-设计-评价”研究、“教学-系统-设计”研究等。综观教育技术研究的发展过程,并结合其技术和理论基础的变化趋势,我们认为今后的教育技术学科研究将会呈现出以下几种发展趋向: (一)从注重“教”的技术向注重“学”的技术方向发展 AECT关于教育技术的1994 定义已经明确指出,教育技术领域的研究对象为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这表明教育技术在新定义上更加强调了“学”的技术。西尔斯和里奇(Seels & Richey, 1994)在其著作《教学技术:领域的定义和范畴》以及在为美国《教育媒体和技术年鉴》提供的有关1994定义制定过程的记录中对为何强调“学”都有明确的说。他们认为将教育技术的重心指向“学”主要有两方面的理由:一是教学技术指向教学产生了语义上的冗余;另一个更重要的理由则是合理地强调学习产出而不是教学的中间过程。至于为什么使用教学技术(Instructional Technology)而不是使用教育技术(Educational Technology)一词,这是由于它:

(a)现在在美国使用更为普遍;(b)包含了更多的实践内容;(c)更具体的描述了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d)允许在同一个定义语句中同时强调“教”(Instructional)与“学”(Learning)。从教育技术研究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从注重“教”的技术向注重“学”的技术演化始终是领域发展的一个方向。注重“学”的技术并不否认“教”的技术,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教育技术的全部。正如西尔斯和里奇所解释,1994定义指向“学”是为了强调学习产出和结果;明确学是目的,教是手段。如果手段和方法都没有了,目的又如何达到呢?所以,我们认为对教育技术的研究不应过分强调“学”或学生的“自我建构”,而应该平衡发展;否则,不仅将会对教育技术的定义理解产生歧义,引起广大教师的反感,而且容易将领域的发展引向片面化的歧途。 (二)从单一研究思维主导向多元化、综合性研究思维发展 教育技术范畴涉及到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和评价等多个领域,每一领域又都包含许多方面,单纯使用哪一种思维范式开展研究都不可能包容整个学科领域。因此,研究思维的多元化将是教育技术研究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向。教育技术研究思维的多元化不仅仅是指研究方法的多元化,同时更包含它所依赖的技术基础和理论基础的多元化。科学技术与背景学科的发展变化为教育技术研究思维多元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常规手段、视听媒体、计算机和互联网络等在教学过程中各有应用价值,教育科学、心理科学、系统科学以及传播科学等对教育技术都有指导意义;特别是

电子信息前沿技术

未来的支柱产业:电子信息产业深究计算机1304 张宁 学号:0121310870726 其实很早以前我就对这块有很浓厚的兴趣,小学时候看了很多这方面的课外书,考到武汉理工大学以后,图书馆里这方面的书更是数不胜数,于是我好几周都在图书管里看书。了解到许多这方面的历史,还有对未来的发展预测。 1957年,哈尔滨工业大学研制成功中国第一台模拟式电子计算机。 1958年,中国第一台计算机——103型通用数字电子计算机研制成功,运行速度每秒1500次。 1959年,中国研制成功104型电子计算机,运算速度每秒1万次。 1960年,中国第一台大型通用电子计算机——107型通用电子数字计算机研制成功。

1963年,中国第一台大型晶体管电子计算机——109机研制成功。 1964年,441B全晶体管计算机研制成功。 1965年,中国第一台百万次集成电路计算机“DJS-Ⅱ”型操作系统编制完成。 1967年,新型晶体管大型通用数字计算机诞生。 1969年,北京大学承接研制百万次集成电路数字电子计算机——150机。 1970年,中国第一台具有多道程序分时操作系统和标准汇编语言的计算机——441B-Ⅲ型全晶体管计算机研制成功。 1972年,每秒运算11万次的大型集成电路通用数字电子计算机研制成功。

1973年,中国第一台百万次集成电路电子计算机研制成功。 1974年,DJS-130、131、132、135、140、152、153等13个机型先后研制成功。 1976年,DJS-183、184、185、186、1804机研制成功。 1977年,中国第一台微型计算机DJS-050机研制成功。(注:该机由清华大学、安徽无线电厂等组成的联合设计组于1974年开始研制)1969年,为支持石油勘探事业,北京大学承接了研制百万次集成电路数字电子计算机的任务。这台计算机在电子部备案时编号为150,简称150机。当时,来自数力系、物理系、地球物理系、无线电电子学系等一批年轻人和来自原四机部738厂、原石油部等单位的同志一起奔赴北大200号科研基地,走上了校办工厂、厂办专业,产、学、研、用相结合的道路。面对严重的技术封锁,我们研制组手中连一本起码的

未来信息技术的展望

未来信息技术的展望 就像其他教育技术的应用一样,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是由教育和学习发展的内部需求所驱动的,并由不同历史时期的学习理论导引着信息技术的应用方向和应用方式。而信息技术领域的每一项重大革新又会刺激教育系统产生新的应用需求并反作用于学习理论和教育实践的发展。信息技术在教育中应用的发展历程可以微机在教育中的应用和因特网的应用作为两个转折点,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末为计算机辅助教育的研究试验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为计算机辅助教育的开发应用期,而20世纪90年代后期则揭开了网络时代信技术应用的序幕。 一、信息技术在教育中应用的发展简史 (一)计算机在教育领域的最早应用 1950,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利用计算机驱动飞行模拟器来训练飞行员是计算机在教育领域的最早应用。 1959年,美国纽约城市小学利用IBM650计算机帮助小学习者学习二进制算法被认为是计算机在中小学教育领域的最早应用。 序教育运动。 (二)20世纪60年代末期到70年代,计算机辅助教育系统的开发和研究 1968年,第一台专门用于教育的计算机系统“IBM 1500辅助教育系统”在斯坦福大学研制成功,使用“课程开发器”编制课程,这些课程被称为课件或教育软件,课件和教育软件的概念即起源

于此。 20世纪60年代后期,美国数字设备公司的PDP-1(1960年研制成功)被应用于教育中,标志着小型机在教育中的首次应用。斯坦福大学的帕特里克素帕斯教授对IBM 1500和PDP-1在教育中的应用开展了广泛的研究和开发工作,被誉为计算机辅助教育研究的鼻祖之一。 (三)“柏拉图系统”(PLATO)——计算机技术与教育方式结合的最初尝试 1960年,美国伊利诺大学的唐贝泽和查莫斯谢文合作研制出第一代柏拉图系统(PLATO I)。 (四)微机进入中小学教育以及教师对计算机应用的推动 1977年,第一台微机进入中小学,教育中应用的计算机开始从大型机转向桌面 办公系统。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的明尼苏达教育计算机科学联盟得到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开始大量生产和提供课件,其他教育软件公司也相继出现,出现了教育软件出版的高-潮。 (五)LOGO及问题解决运动 1968年,西蒙派珀特发明了LOGO编程语言,LOGO和问题解决运动开始。他陆续提出并发展了自己的建构主义观——“在制作中学习” (六)20世纪80-90年代的整合学习系统 20世纪80-90年代,在应用计算机开展教育的过程中,学校和教师认识到在提供计算机辅助教育方面,联网系统比单机效益更高。

新媒体行业分析报告

新媒体行业分析报告 目录 一、新媒体发展现状 ....................................................................................................................................... 1、新媒体行业基本情况 ............................................................................................................................. 3、做流量主为广告主推广。 ..................................................................................................................... 4、打赏模式 ................................................................................................................................................. 六、新媒体的服务模式 ................................................................................................................................... 一、新媒体发展现状 我国新媒体正处于快速发展期,目前新媒体产业以中小企业为主,也涌现出新媒体领军企业。新媒体市场广

光电信息技术新进展及感想

光电信息技术新进展及感想 20世纪后期是现代光学和光电技术取得辉煌成就的时代。电子学与光学的结合,产生和建立了光电信息学科,在高新技术领域里的发展势头迅猛,使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20世纪是电子的世纪,21世纪是光子的世纪”;“光电信息是朝阳产业” ;通过《光电世界》课上老师的讲解,我们了解了许多光电信息技术的内容。如沈京玲讲的:太赫兹科学与技术,何敬锁老师讲的:信息传递的载体----电和光,张岩老师讲的:光学信息处理,苏波老师讲的:太阳能光伏电池、LED应用技术,崔海林讲的:微电子技术、通信网技术。这些内容让我对光电信息技术的领域有了大致的了解,并且在老师的精彩的讲说下激发了我对于世界的兴趣。 光电 在众多光电信息技术中,我对光电子技术这一领域是十分感兴趣的,并且我也十分看好这一领域的发展前景。 光电子技术是指激光在电子信息技术中的应用而形成的技术。光电子技术确切称为信息光电子技术。20世纪60年代激光问世以来,最初应用于激光测距等少数应用,到70年代,由于有了室温下连续工作的半导体激光器和传输损耗很低的光纤,光电子技术才迅速发展起来。 在上网的查找中,我了解到世界光电子产业的总体发展情况,其结果更是让每个人欣慰。正是由于上世纪60年代激光技术的产生,极大地推动了光电子技术的发展。并由此形成规模宏大、内容丰富的光电子产业。近十余年来,光电子相关技术突飞猛进,产品种类也不断推陈出新,其应用更是无远弗届,层面扩及通讯、信息、生化、医疗、工业、能源、民生等领域。展望未来,在轻量化、便携性、低耗能、高效益、整合强的特性下,光电子产业将更深入各领域应用范围,是影响未来社会发展的战略性产业之一。

电子信息及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

附件4 电子信息及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 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 支撑“云上云”行动计划的实施,加快云计算和大数据关键技术研究开发,推进在若干重点领域的示范应用,实现科技创新推动信息制造业和服务加快发展。 一、人工智能关键技术与应用研究方向 加强人工智能新理论方法、智能问答机器人、机器翻译、虚拟现实及增强现实、区块链应用等研究,推动特定领域的问答机器人、东南亚语言器翻译、智慧学习服务及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播在相关领域应用示范,促进人工智能相关领域产业发展。 (一)人工智能新理论方法与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与视频图像理解、多模态信息处理等算法与理论,探索面向云南特定任务的人工智能新理论方法,构建大数据分析、处理与挖掘算法与模型,开发面向特定领域的机器学习及文本图像处理技术平台。 考核指标:完成面向特定领域的机器学习新方法、面向特定任务的文本及视频图像处理新方法、自然语言处理新方法、多模态信息处理新方法等的研究;完成符合云南特色、面向特定领域的机器学习与数据挖掘技术与平台、面向特定领域的大数据分析与挖掘的服务平台等的开发;申请专利3项以上,发表论文10篇以上。 (二)特定领域智能问答机器人关键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面向特定领域问答机器人的知识获取、组织与分析方法,以及知识图谱构建技术和知识图谱推理方法;研究提出场景分析、人员分析与问答系统的结合方案,开发面向特定

领域的智能问答机器人。 考核指标:完成面向特定领域的智能机器人问答系统开发,实现问答平均精度均值达到0.7,响应速度小于200ms;完成问答机器人对交互人员的智能分析系统开发,实现人员认证准确率达到90%,情感分析准确率达到90%,在教育、旅游等2个以上的领域开展应用示范;申请专利4项以上。 (三)东南亚语言机器翻译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研究内容:研究汉语-东南亚语言平行语料获取、标注与评价方法,构建汉语-东南亚语言语料库方法,建设汉语-东南亚语言双语对齐语料库;研究东南亚语言词法、句法和语义分析等自然处理技术与方法,开发汉语-东南亚语言机器翻译系统。 考核指标:提出汉语-东南亚语言机器翻译方法、东南亚语言信息处理方法,翻译准确率BLEU值不低于29,建成汉语-东南亚语双语对齐语料库(至少2个语种,每个语种200万以上);建立东南亚语言自然语言处理系统(至少2个语种),开发出汉语-东南亚语言双向机器翻译系统(至少2个语种),在网络安全及电子商务等领域开展东南亚语言机器翻译信息服务示范应用;申请专利4项以上。 (四)面向东南亚的语言信息检索关键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面向东南亚的互联网大数据获取、分析与存储技术,建设面向东南亚语言的Web数据中心,开发跨东南亚语言信息检索系统。 考核指标:提出互联网语言信息大数据获取与存储方法,构建面向互联网Web数据中心,覆盖中文和东南亚越南、老挝、缅甸、柬埔寨及泰国等五国主要网站;提出跨语言信息检索、事件关联分析关键技术,准确率90%以上;提出多语言事件摘要及对比摘要的方法与关键技术,准确率90%以上,研发完成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