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企业年度生产作业计划

工业企业年度生产作业计划
工业企业年度生产作业计划

生产与业务打算

1.年度生产打算

工业企业的年度生产打算要紧是明确年度内应完成的产品品种、质量、产量和产值等指标.并在时刻上对产品出产进度作出安排。

产品出产进度安排是指企业全年的生产任务,按品种、规格、数量具体地按季、按月进行分配。合理地安排出产进度打算,是生产打算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出产进度的安排应依照市场需求情况的不同,采纳不同的方式。

若市场需求比较稳定,企业可采取平均分配、分期递增、小幅度连续增长、抛物线型递增等四种分配方式。

若市场呈季节性变化,企业可采纳如下方式:

1)均衡安排方式。采纳均衡安排方式,企业各月的产量是相等的或差不多相等的,如此,有的月份产量大于销售需求,就有一部分产品作为库存储备起来,以供旺季时的需要,而有的月份则产量小于销售需求,则动用库存。如仍不足,为了不致脱销,需组织外协。

采纳均衡安排方式,有利于充分利用人力和设备,有利于产品质量的稳定,也有利于治理工作的稳定。其缺点是成品库存量大,流淌资金占用多,从而增加了库存保管费用,降低了流淌资金的使用效率。在需求高峰时,容易失去一部分市场机会。另外,当市场对花色品种的需求出现较大变化时,容易使库存成品滞销。

2)变动安排方式。采纳变动安排方式,企业各月的生产量是随市场需求量的变动而变动的。

变动安排方式的优缺点与均衡安排方式正好相反。其优点是成品库存量小,节约库存保管费用,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对市场的适应性好,能及时生产市场欢迎的新花色和新规格产品,专门好地把握了市场机会。其缺点是需要经常调整人力和设备,生产能力利用不均衡,不利于产品质量稳定,同时,增加了加班加点费用和外协费用。这种安排方式要求较高的治理水平。

3)折衷安排方式。折衷安排方式是介于均衡安排方式和变动安排方式之间的一种安排方式。

2.作业打算

生产作业打算是年度生产打算的具体落实打算,通过编制生产作业打算,把年度打算落实到月、周、日、时。

(1)期量标准

所谓期量标准,确实是为制造对象(产品及零、部件)在生产期限及数量方面规定的标准数据,它决定了生产过程各环节之间在生产数量和期限之间的衔接,保证了生产过程的连续性和均衡性,是编制生产作业打算的重要依据。

不同的生产类型有不同的期量标准,大量大批生产类型的期量标准要紧有:节拍、流水线工作指示图表、在制品定额。

成批生产类型的期量标准要紧有:批量、生产间隔期、生产周期、在制品定额、提早期。

单件小批生产类型的期量标准要紧有:生产周期、提早期。

1)批量与生产间隔期。批量是指相同产品(或零件)一次投入和出产的数量。生产间隔期是指相邻两批产品(或零件)投入的时刻间隔或产出的时刻间隔。其相互关系可用下式表示:生产间隔期=批量/平均日产量

或:

批量=生产间隔期×平均日产量

由于两者的上述关系,只要确定其中的一个,另一个也就相应确定了。

批量可采纳经济批量。所谓经济批量是指年设备调整费用与

年库存保管费用之和最小时的批量。

设:A 为一次设备调整费用;N 为年产量;Q 为经济批量;C 为单件产品(或零件)的年平均保管费用,则: 总费用=年库存保管费用+年设备调整费用=2

Q ·C +A ·Q

N 若使总费用最小,可通过求导,令上述函数的一阶导数为零,则总费用最小时的批量即经济批量可用下式求得:

Q =C

NA 2 【例】设某企业全年生产X 产品480件,每件产品年库存保管费用为200元,一次设备调整费用为30元,则该企业的经济生产批量为:

Q =C NA

2=20030

4802??=12(件)

2)生产提早期。生产提早期是指产品(零件)在各工艺时期投入产出的时刻与成品出产时刻相比所要提早的时刻,分为投人提早期和出产提早期。它是按照反工艺顺序逐个车间制定的。例如在机械加工企业,是按照装配车间-机械加工车间-毛坯车间的顺序逐个车间计算生产提早期的。当前后车间生产批量相等的情况下,投入提早期和出产提早期分不用下列公式求得:

车间投人提早期=本车间出产提早期+本车间生产周期

车间出产提早期=后车间投人提早期+车间之间保险期

3)在制品定额。在制品定额,是指在一定的技术组织条件下,各生产环节上为了保证生产衔接所必需的、最低限度的在制品占用量。

在大量流水情况下,在制品定额分为两类:①流水线内部在制品定额。②流水线之间的在制品定额。流水线内部在制品定额包括工艺在制品、运输在制品、周转在制品、保险在制品。流水线之间的在制品有运输在制品、周转在制品和保险在制品。在供应流水线的节拍(或节奏)与需求流水线的节拍(或节奏)相等时,流水线之间的在制品只包括运输在制品和保险在制品;节拍(或节奏)不一致时,则只包括周转在制品、运输在制品和保险在制品。

(2)车间作业打算的编制

不同生产类型,生产作业打算的编制方法不同:

1)大量大批生产企业采纳在制品定额法。采纳在制品定额法是按照产品的反工艺顺序,从成品出产的最后一个车间开始,逐个往前推算。计算各车间投入出产任务的公式如下:某车间出产量=后车间投入量+该车间外售量+(库存半成

品定额-期初库存半成品可能结存量)

某车间投入量=该车间出产量+本车间打算废品量+(车间在制品定额-期初车间在制品可能结存量)

2)成批生产类型企业采纳提早期法。提早期法也称累计编号法。所谓累计编号,是指从年初或从开始生产这种产品起,依成品生产的先后顺序,为每一件产品编上一个累计号码。由于成品出产量是按反工艺顺序排列编码的,因此,在同一时刻上,某种产品的累计编号越接近完成时期,其累计编号越大。在同一时刻上,产品在某一生产环节上的累计号数,同成品出产累计号数相比,相差的号数即为提早量。提早量的大小同产品的提早期成正比,它们之间的关系能够用下式表示:

提早量=提早期×平均日产量

3)单件小批生产类型企业采纳生产周期法和网络打算技术。由于篇幅限制,生产周期法不作介绍,网络技术将在下面内容中重点展开。

3.现代打算方法

本书重点介绍三种现代打算方法:线性规划法、滚动打算法、网络打算技术。其中线性规划法要紧是解决不同产品间生产数量的优化组合问题,滚动打算法要紧是解决打算的弹性问题,而网

络打算技术要紧是解决一项繁杂的单件产品的生产或工程或活动的打算编制及优化问题。

(1)线性规划法

企业生产的品种往往不是单一的,如何合理分配资源,确定不同产品的产量,以谋取最大的经济效益。是仓业在制定打算时应认真考虑的问题。

【例】某企业生产A 、B 两种产品,均需在机床1和机床2上加工。机床1的有效生产能力为24小时,机床2的有效生产能力为26小时。产品A 的销售上限为12个单位。产品A 、B 的单位产品盈利分不为6元和4元。A 、B 两种产品单位产品加工需要台时见表1-4-3。

表1-4-3

1)问题的分析与建模。问题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为此,需要确定最优的产品品种和数量,条件是满足生产资源的约束条件。能够依照一般的线性规划定义建立模型:

目标函数:

MaxZ =16x +24x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