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工大2020年4月《质量控制及可靠性》作业机考参考答案

西工大2020年4月《质量控制及可靠性》作业机考参考答案
西工大2020年4月《质量控制及可靠性》作业机考参考答案

西工大2020年4月《质量控制及可靠性》作业机考参考答案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要答案:wangjiaofudao

一、单选题(共40 道试题,共80 分)

1.在质量管理中,DPO是()的缩写。

A.机会缺陷率

B.缺陷机会

C.单位产品缺陷率

D.百万机会缺陷数

正确答案:A

2.()的原理就是利用量化的语言来描述产品的质量特性,通过关注过程的稳定性,降低产品质量特性的波动。

A.全面质量管理

B.六西格玛管理

C.质量控制规划

D.质量功能展开

正确答案:B

3.当工序能力指数的范围为Cp>1.67时,工序能力等级为()级。

A.特

B.1

C.2

D.3

正确答案:A

4.质量主次因素排列图中,曲线表示各因素大小的累计百分比,那么,称为次要因素的累计频率分布在()区间。

A.0-50%

B.0-80%

C.90-100%

D.95-100%

正确答案:D

5.提高产品设计和开发过程的质量经济性的途径不包括()。

A.作好市场需求的预测

B.严格采取措施控制质量特征值的稳定性

C.进行可行性分析

D.注意质价匹配

正确答案:

6.由正态分布的理论,当规格上下限内只能镶入(μ- 3σ,μ+ 3σ)时,质量特性值落在其间的可能性有()。

A.99.937%

B.99.73%

C.95.45%

D.62.87%

正确答案:

7.()是指由组织的最高管理者正式颁布的该组织总的质量宗旨和方向。

A.质量管理

B.质量保证

C.质量目标

D.质量方针

正确答案:

8.以下对质量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质量是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B.质量只针对产品

C.20世纪60年代,朱兰指出“质量就是适用性”

D.术语“质量”可使用形容词如“差”、“好”来修饰

正确答案:

9.以下不属于质量检验阶段的特点的是()。

A.质量检验属于事后把关

B.能够减少因废品而造成的损失

C.对避免因不合格品出厂而给用户造成的损失起到了很好的质量把关作用

D.不能预防废品产生

正确答案:

10.以下对全面质量管理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A.质量管理方法多样化

B.对产品质量的产生过程的管理

C.只需要相关质量管理人员参与

D.质量管理方法单一

正确答案:

11.()是指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活动。

A.产品

B.工作

C.过程

D.以上均不正确

正确答案:

12.()是一种立足于在产品开发过程中最大限度地满足顾客需求系统化、用户驱动式的质量管理方法。

A.试验设计

B.质量功能展开

C.控制图

D.抽样检验

正确答案:

13.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朱兰提出的质量管理的三部曲是指()。

A.质量计划、质量控制、质量改进

B.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改进

C.质量控制、质量保证、质量改进

D.质量策划、质量保证、质量改进

正确答案:

14.()是一种在产品设计和开发过程中用于表明顾客要求的质量特性与产品功能间关系的简明图表,是描述质量展开过程和结果的有效工具。

A.QC工序表

B.因果图

C.质量表

D.方差分析表

正确答案:

15.()是质量手册的支持性文件,是质量手册总原则性要求的进一步展开和落实。

A.质量文件

B.报告

C.作业指导书

D.质量管理体系程序

正确答案:

16.影响工序质量的主要因素是()。

A.三全一多样

B.5W1H

C.4M1E

D.6S

正确答案:

17.下列关于质量功能展开(QFD)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QFD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起源于日本

B.QFD于80年代初传入欧美

C.QFD坚持“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的原则

D.QFD不利于缩短开发周期

正确答案:

18.将一组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排在中间的那个数被称为()。

A.频数

B.中位数

C.众数

D.算数平均值

正确答案:

19.6σ管理的过程设计模式中,()是6σ改进方法的核心,该阶段主要工作时在分析的基础上应用专业方法找出可行的改进方案,并予以实施。

A.分析阶段

B.测量阶段

C.改进阶段

D.定义阶段

正确答案:

20.以下对质量管理体系基本内涵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组织形式不唯一

B.质量管理的有机整体

C.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和客观呈现

D.内容的全面性

正确答案:

21.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使组织各项质量活动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它可以划分A、B、C三种层次结构,则层次B的文件内容是()。

A.详细的工作文件

B.用于描述质量方针和目标及质量管理体系

C.用于描述实施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相互关联的过程和活动

D.指导如何做好规定的作业或活动

正确答案:

22.质量管理的发展,按照所依据的手段和方式来划分,一般分为()。

A.质量检验、统计质量控制和全面质量管理

B.统计质量控制、质量检验和全面质量管理

C.质量检测、质量控制和全面质量管理

D.质量检验、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

正确答案:

23.质量检验的作用就是通过严格的把关使不合格品()。

A.不维修、不放行和不交付

B.不投产、不转序和不交付

C.不隔离、不放行和不交付

D.不维修、不接受和不交付

正确答案:

24.()是一种消极的检验方法,它通过剔除不合格品的方法来保证质量。

A.抽样检验

B.全数检验

C.计数检验

D.计量检验

正确答案:

25.工序能力是指()。

A.工序处于控制状态下的实际加工能力

B.表示工序能力对产品设计质量要求的保证程度

C.反映工序能力能否满足客观的技术需求

D.通过产品的规格、公差范围等指标表示的质量技术要求

正确答案:

26.QFD中关系矩阵某列关系符号弱,则表示()。

A.删除此项技术需求

B.补充新的技术需求

C.重新配置顾客需求

D.增加新的顾客需求

正确答案:

27.

如下排列图所示,影响产品质量的主要因素是()。

A.毛刺

B.毛刺、缺边

C.毛刺、缺边、磕碰

D.毛刺、缺边、磕碰、起皱

正确答案:

28.

下图表示工序处于()。

A.完全失控状态

B.受控状态

C.不稳定失控状态

D.稳定失控状态

正确答案:

29.下列不属于描述样本分散程度统计量的是()。

A.样本极差

B.样本标准差

C.样本均值

D.样本方差

正确答案:

30.以下属于质量检验阶段的特点的是()。

A.质量检验属于事中把关

B.不能够减少因废品而造成的损失

C.对避免因不合格品出厂而给用户造成的损失起到了很好的质量把关作用

D.能预防废品产生

正确答案:C

31.下列()项不属于并行工程的基本原则。

A.突出人的作用

B.关注早期设计阶段

C.重视顾客需求

D.独立工作

正确答案:

32.典型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层次中不包含()层次。

A.表格、报告和作业指导书等

B.质量手册

C.企业组织结构

D.质量体系程序

正确答案:

33.产品设计和开发是一项创造性很强的工作,大量的设计通常由设计人员凭借经验及直观感觉进行原创性设计和评价,这体现了并行工程()基本原则。

A.重视顾客需求

B.突出人的作用

C.协同工作

D.综合优化设计

正确答案:

34.质量主次因素排列图中,曲线表示各因素大小的累计百分比,那么,称为主因素的影响分歧在()区间。

A.0-50%

B.0-80%

C.80-95%

D.95-100%

正确答案:

35.三次设计是日本学者田口玄一在实验设计技术的基础上独创的一种面向质量的设计方法,以下()阶段不属于三次设计。

A.系统设计

B.参数设计

C.评审设计

D.容差设计

正确答案:

36.“以数据和信息的逻辑分析或直觉判断为基础”是质量管理原则中的()原则。

A.领导作用原则

B.全员参与原则

C.互利的供方关系

D.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

正确答案:

37.()又称价值分析,是通过集体的智慧和有组织的活动,对产品进行功能分析,力求以最低的总成本,可靠地实现产品的必要功能。

A.QC工序表

B.价值工程

C.质量表

D.质量展开

正确答案:

38.散布图中相关系数r = -1说明两变量之间的关系为()。

A.不相关

B.完全正相关

C.正相关

D.完全负相关

正确答案:

39.“如果没有得到满足,顾客就会很不满意;相反,当得到完全满足时,顾客也不会表现出特别的兴奋”,指的是KANO模型中()类型的顾客需求。

A.基本型需求

B.基础型需求

C.期望型需求

D.兴奋型需求

正确答案:

40.全面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中,()包括检测、化验和分析等多项工作,它是保证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

A.标准化工作

B.计量工作

C.质量责任工作

D.质量教育工作

正确答案:

二、多选题(共5 道试题,共10 分)

1.质量管理新、老工具比较,属于新工具的特点的有()。

A.数理统计为主

B.语言资料,整理分析

C.思考法为主

D.数据及因果分析

正确答案:

2.并行工程的关键技术包括()。

A.产品数字化定义

B.项目管理方法

C.面向X的设计

D.集成开发团队

正确答案:

3.以下属于质量管理体系的四大要素是()。

A.管理职责

B.资源管理

C.产品的实现

D.测量、分析和改进

正确答案:

4.ASI的四阶段模式的四个阶段包括()。

A.产品规划

B.零部件配置

C.工艺规划

D.加工过程规划

正确答案:

5.质量管理新、老工具比较属于新工具的特点的是()。

A.思考法为主

B.语言资料,整理分析

C.数理统计为主

D.开发较晚,需要完善

正确答案:

三、判断题(共5 道试题,共10 分)

1.过程建模属于并行工程的一种非关键技术。()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2.偶然性原因是可以避免的。()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3.收集的数据按照性质和使用目的的不同分为计数值和计量值。()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4.在实际应用中,根据具体要求的不同,质量屋结构可能不设置屋顶。()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5.5W1H中的“H”代表了顾客需求。()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西工大-有限元试题(附答案)

1、针对下图所示得3个三角形元,写出用完整多项式描述得位移模式表达式。 2、如下图所示,求下列情况得带宽: a)4结点四边形元; b)2结点线性杆元。 3、对上题图诸结点制定一种结点编号得方法,使所得带宽更小。图左下角得四边形在两种不同编号方式下,单元得带宽分别就就是多大? 4、下图所示,若单元就就是2结点线性杆单元,勾画出组装总刚后总刚空间轮廓线。系统得带宽就就是多大?按一右一左重新编号(即6变成3等)后,重复以上运算。 5、设杆件1-2受轴向力作用,截面积为A,长度为L,弹性模量为E,试写出 杆端力F 1,F 2 与杆端位移之间得关系式,并求出杆件得单元刚度矩阵 6、设阶梯形杆件由两个等截面杆件错误!与错误!所组成,试写出三个结点1、2、 3得结点轴向力F 1,F 2 ,F 3 与结点轴向位移之间得整体刚度矩阵[K]。 7、在上题得阶梯形杆件中,设结点3为固定端,结点1作用轴向载荷F 1 =P,求各结点得轴向位移与各杆得轴力。 8、下图所示为平面桁架中得任一单元,为局部坐标系,x,y为总体坐标系,轴与x轴得夹角为。 (1) 求在局部坐标系中得单元刚度矩阵 (2)求单元得坐标转换矩阵 [T]; (3) 求在总体坐标系中得单元刚度矩阵

9、如图所示一个直角三角形桁架,已知,两个直角边长度,各杆截面面积,求整体刚度矩阵[K]。 10、设上题中得桁架得支承情况与载荷情况如下图所示,按有限元素法求出各结点得位移与各杆得内力。 11、进行结点编号时,如果把所有固定端处得结点编在最后,那么在引入边界条件时就就是否会更简便些? 12、针对下图所示得3结点三角形单元,同一网格得两种不同得编号方式,单元得带宽分别就就是多大?

西工大2016数电实验报告1

实验1 TTL集成门电路逻辑变换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各种TTL门电路的逻辑功能。 (2)掌握验证逻辑门电路功能的方法。 (3)掌握空闲输入端的处理方法。 二、实验设备 (1)数字电路实验箱 (2) 74LS00集成门电路 三、实验原理 门电路是数字逻辑电路的基本组成单元,门电路按逻辑功能可分为与门、或门、非门及与非门、或非门、异或门等。按电路结构组成的不同,可分为分立元件门电路、CMOS集成门电路、TTL集成门电路等。集成门电路通常封装在集成芯片内,一般有双列直插和表面贴装两种封装形式。实验中常用的封装形式为双列直插式。每个集成电路都有自己的代号,与代号对应的名称形象地说明了集成电路的用途。如74LS00是二输入端四与非门,它说明了这个集成电路中包含了四个二输入端的与非门。 四、实验内容 (1)测试74LS00四个与非门逻辑功能是否正常。用MULTISIM软件仿真之后,搭接实际电路图测试。 (2)用与非门实现“与”逻辑,用MULTISIM软件仿真之后,搭接实际电路图测试。

(3)用与非门实现“或”逻辑,用MULTISIM软件仿真之后,搭接实际电路图测试。 (4)用与非门实现“异或”逻辑,用MULTISIM软件仿真之后,搭接实际电路图测试。

五、实验结果 通过计算机仿真和搭建实际的电路图可得如下的真值表。 (1)测试74LS00四个与非门逻辑功能

(2)用与非门实现“与”逻辑 (3)用与非门实现“或”逻辑

(4)用与非门实现“异或”逻辑 思考题:用与非门实现 Y=AB+AC+BC,创建逻辑测试电路,记录测试真值表. (做了的同学请将电路图和真值表记在实验报告中.) (1)电路图如下:

凸轮机构大作业___西工大机械原理要点

大作业(二) 凸轮机构设计 (题号:4-A) (一)题目及原始数据···············(二)推杆运动规律及凸轮廓线方程·········(三)程序框图········· (四)计算程序·················

(五)程序计算结果及分析·············(六)凸轮机构图·················(七)心得体会··················(八)参考书··················· 一题目及原始数据 试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完成偏置直动滚子推杆盘形凸轮机构的设计 (1)推程运动规律为五次多项式运动规律,回程运动规律为余弦加速度运动规律; (2)打印出原始数据; (3)打印出理论轮廓和实际轮廓的坐标值; (4)打印出推程和回程的最大压力角,以及出现最大压力角时凸轮的相应转角;(5)打印出凸轮实际轮廓曲线的最小曲率半径,以及相应的凸轮转角; (6)打印最后所确定的凸轮的基圆半径。 表一偏置直动滚子推杆盘形凸轮机构的已知参数 题号初选的 基圆半 径 R0/mm 偏距 E/mm 滚子 半径 Rr/m m 推杆行 程 h/mm 许用压力角许用最小曲率半径 [ρamin] [α1] [α2] 4-A 15 5 10 28 30°70?0.3Rr 计算点数:N=90 q1=60; 近休止角δ1 q2=180; 推程运动角δ2 q3=90; 远休止角δ3 q4=90; 回程运动角δ4 二推杆运动规律及凸轮廓线方程推杆运动规律: (1)近休阶段:0o≤δ<60 o s=0;

ds/dδ=0; 2/δd 2 d=0; s (2)推程阶段:60o≤δ<180 o 五次多项式运动规律: Q1=Q-60; s=10*h*Q1*Q1*Q1/(q2*q2*q2)-15*h*Q1*Q1*Q1*Q1/(q2*q2*q2*q2)+6*h*Q1*Q1*Q 1*Q1*Q1/(q2*q2*q2*q2*q2); ds/dδ =30*h*Q1*Q1*QQ/(q2*q2*q2)-60*h*Q1*Q1*Q1*QQ/(q2*q2*q2*q2)+30*h*Q1*Q1*Q 1*Q1*QQ/(q2*q2*q2*q2*q2); 2/δd 2 d=60*h*Q1*QQ*QQ/(q2*q2*q2)-180*h*Q1*Q1*QQ*QQ/((q2*q2*q2*q2))+1 s 20*h*Q1*Q1*Q1*QQ*QQ/((q2*q2*q2*q2*q2)); (3)远休阶段:180o≤δ<270 o s=h=24; ds/dδ=0; 2/δd 2 d=0; s (4)回程阶段:270≤δ<360 Q2=Q-270; s=h*(1+cos(2*Q2/QQ))/2; ds/dδ=-h*sin(2*Q2/QQ); 2/δd 2 d=-2*h*cos(2*Q2/QQ); s 凸轮廓线方程: (1)理论廓线方程: s0=sqrt(r02-e2) x=(s0+s)sinδ+ecosδ y=(s0+s)cosδ-esinδ (2)实际廓线方程 先求x,y的一、二阶导数 dx=(ds/dδ-e)*sin(δ)+(s0+s)*cos(δ);

西工大有限元试题(附答案)

1.针对下图所示的3个三角形元,写出用完整多项式描述的位移模式表达式。 2.如下图所示,求下列情况的带宽: a) 4结点四边形元; b) 2结点线性杆元。 3.对上题图诸结点制定一种结点编号的方法,使所得带宽更小。图左下角的四边形在两种不同编号方式下,单元的带宽分别是多大? 4.下图所示,若单元是2结点线性杆单元,勾画出组装总刚后总刚空间轮廓线。系统的带宽是多大?按一右一左重新编号(即6变成3等)后,重复以上运算。 5. 设杆件1-2受轴向力作用,截面积为A ,长度为L ,弹性模量为E ,试写出杆端力F 1,F 2与杆端位移21,u u 之间的关系式,并求出杆件的单元刚度矩阵)(][e k 6.设阶梯形杆件由两个等截面杆件○ 1与○2所组成,试写出三个结点1、2、3的结点轴向力F 1,F 2,F 3与结点轴向位移321,,u u u 之间的整体刚度矩阵[K]。 7. 在上题的阶梯形杆件中,设结点3为固定端,结点1作用轴向载荷F 1=P ,求各结点的轴向位移和各杆的轴力。 8. 下图所示为平面桁架中的任一单元,y x ,为局部坐标系,x ,y 为总体坐标系,x 轴与x 轴的夹角为θ。 (1) 求在局部坐标系中的单元刚度矩阵 )(][e k (2) 求单元的坐标转换矩阵 [T]; (3) 求在总体坐标系中的单元刚度矩阵 )(][e k 9.如图所示一个直角三角形桁架,已知27/103cm N E ?=,两个直角边长度cm l 100=,各杆截面面积210cm A =,求整体刚度矩阵[K]。 10. 设上题中的桁架的支承情况和载荷情况如下图所示,按有限元素法求出各结点的位移与各杆的内力。 11. 进行结点编号时,如果把所有固定端处的结点编在最后,那么在引入边界条件时是否会更简便些? 12. 针对下图所示的3结点三角形单元,同一网格的两种不同的编号方式,单元的带宽分别是多大? 13. 下图所示一个矩形单元,边长分别为2a 与2b ,坐标原点取在单元中心。

哈工大机械原理大作业凸轮机构第四题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机械原理大作业二 课程名称:机械原理 设计题目:凸轮机构设计 姓名:李清蔚 学号:1140810304 班级:1408103 指导教师:林琳

一.设计题目 设计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其原始参数见表 1 表一:凸轮机构原始参数 升程(mm ) 升程 运动 角(o) 升程 运动 规律 升程 许用 压力 角(o) 回程 运动 角(o) 回程 运动 规律 回程 许用 压力 角(o) 远休 止角 (o) 近休 止角 (o) 40 90 等加 等减 速30 50 4-5-6- 7多 项式 60 100 120

二.凸轮推杆运动规律 (1)推程运动规律(等加速等减速运动) 推程F0=90° ①位移方程如下: ②速度方程如下: ③加速度方程如下: (2)回程运动规律(4-5-6-7多项式) 回程,F0=90°,F s=100°,F0’=50°其中回程过程的位移方程,速度方程,加速度方程如下:

三.运动线图及凸轮线图 本题目采用Matlab编程,写出凸轮每一段的运动方程,运用Matlab模拟将凸轮的运动曲线以及凸轮形状表现出来。代码见报告的结尾。 1、程序流程框图 开始 输入凸轮推程回 程的运动方程 输入凸轮基圆偏 距等基本参数 输出ds,dv,da图像 输出压力角、曲率半径图像 输出凸轮的构件形状 结束

2、运动规律ds图像如下: 速度规律dv图像如下: 加速度da规律如下图:

3.凸轮的基圆半径和偏距 以ds/dfψ-s图为基础,可分别作出三条限制线(推程许用压力角的切界限D t d t,回程许用压力角的限制线D t'd t',起始点压力角许用线B0d''),以这三条线可确定最小基圆半径及所对应的偏距e,在其下方选择一合适点,即可满足压力角的限制条件。 得图如下:得最小基圆对应的坐标位置O点坐标大约为(13,-50)经计算取偏距e=13mm,r0=51.67mm.

西工大2003年硕士研究生入学有限元试题A-有限元

在平面三结点三角形单元中的位移、应变和应力具有什么特征? 在平面四结点单元中,位移模式能否取为: (1) 2 872 65243221),(),(y xy x y x v y xy x y x u αααααααα+++=+++= (2)2 876524321),(),(y y x y x v x y x y x u αααααααα+++=+++= 试写出下列单元的位移模式,并求出其形函数矩阵[]N 设图 所示三结点轴力杆件单元 ijm 的位移函数为2 321)(x x x u ααα++=,该位移函数是否满足收敛准则? 求出其形函数矩阵[]N 。 i EA j )(ξx 在1–2 图1–2所示平面三角形桁架,结点坐标为:1(0,0),2(2l ,2l ),3(l 2,0),E 、A 为弹性模量及截 面积。用有限元素法求: (1)结点位移; (2)元素内力; (3)支座反力; 图1–2

1–5 用有限元素法对结构问题进行静力分析中,协调条件、平衡条件、以及物理关系是如何体现的? 3–12 有中心椭球孔的矩形板,两个侧边受线性分布的侧压p ,如图3–12所示。如何利用对称面条件减少求解的工作量,并画出计算模型,列出计算步骤。(5.5) 3–13 高度为h 、宽度为a 9的矩形板,2/h 高度上有3个尺寸相同的矩形孔 (如图3–13所示),侧面受线性分布侧压。如何利用其自身的几何特点减少计算工作量,并画出计算模型、列出计算步骤。(5.6) 4–1 三结点三角形元素ijm 的位移函数能否选为: (1) ()()2 6543221,,y a x a a y x v y a x a a y x u ++=++= (2) ()()2 652 423221,,y a xy a x a y x v y a xy a x a y x u ++=++= 4–2 推导三结点平板元素在局部坐标系xoy 中的元素刚度矩阵? 4–3 正方形平板,厚度为t ,边长为a ,弹性模量E ,材料泊桑比μ,载荷P ,按图4–3所示分元,求1、3点的位移? 4–4 图4–4所示的矩形板1234,分成四个常应变三角形元素 (1)形成这些元素集合的刚度矩阵? 图4– 2 图4–3

西工大试题

西北工业大学考试试题(A卷) 2004 - 2005 学年第一学期 一、填空题:(每题 3 分,共计 30 分) 1. 塑性是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金属的超塑性可分为 _____ 超塑性和 _____ 超塑性两大类。 3. 金属单晶体变形的两种主要方式有: _____ 和 _____ 。 4. 影响金属塑性的主要因素有: _____ , _____ , _____ , _____ , _____ 。 5. 等效应力表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常用的摩擦条件及其数学表达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 π平面是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8. 一点的代数值最大的 __________ 的指向称为第一主方向,由第一主方 向顺时针转所得滑移线即为 _____线。 9. 平面变形问题中与变形平面垂直方向的应力σz=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在有限元法中:应力矩阵 [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单元内部各点位移{U}=[ ]{ } 二、简答题(共计 30 分) 1. 提高金属塑性的主要途径有哪些?( 8 分) 2. 纯剪切应力状态有何特点?( 6 分) 3. 塑性变形时应力应变关系的特点?( 8 分) 4. Levy-Mises 理论的基本假设是什么?( 8 分) 三、计算题(共计 40 分) 1 、已知金属变形体内一点的应力张量为Mpa ,求:( 18 分)(1)计算方向余弦为 l=1/ 2 , m=1/2 , n= 的斜截面上的正应力大小。(2)应力偏张量和应力球张量;

机械原理大作业3 凸轮结构设计

机械原理大作业(二) 作业名称:机械原理 设计题目:凸轮机构设计 院系:机电工程学院 班级: 设计者: 学号: 指导教师:丁刚陈明 设计时间: 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设计

1.设计题目 如图所示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根据其原始参数设计该凸轮。 表一:凸轮机构原始参数 序号升程 (mm) 升程运动 角(o) 升程运动 规律 升程许用 压力角 (o) 回程运动 角(o) 回程运动 规律 回程许用 压力角 (o) 远休止角 (o) 近休止角 (o) 12 80 150 正弦加速 度30 100 正弦加速 度 60 60 50 2.凸轮推杆运动规律 (1)推杆升程运动方程 S=h[φ/Φ0-sin(2πφ/Φ0)]

V=hω1/Φ0[1-cos(2πφ/Φ0)] a=2πhω12sin(2πφ/Φ0)/Φ02 式中: h=150,Φ0=5π/6,0<=φ<=Φ0,ω1=1(为方便计算) (2)推杆回程运动方程 S=h[1-T/Φ1+sin(2πT/Φ1)/2π] V= -hω1/Φ1[1-cos(2πT/Φ1)] a= -2πhω12sin(2πT/Φ1)/Φ12 式中: h=150,Φ1=5π/9,7π/6<=φ<=31π/18,T=φ-7π/6 3.运动线图及凸轮线图 运动线图: 用Matlab编程所得源程序如下: t=0:pi/500:2*pi; w1=1;h=150; leng=length(t); for m=1:leng; if t(m)<=5*pi/6 S(m) = h*(t(m)/(5*pi/6)-sin(2*pi*t(m)/(5*pi/6))/(2*pi)); v(m)=h*w1*(1-cos(2*pi*t(m)/(5*pi/6)))/(5*pi/6); a(m)=2*h*w1*w1*sin(2*pi*t(m)/(5*pi/6))/((5*pi/6)*(5*pi/6)); % 求退程位移,速度,加速度 elseif t(m)<=7*pi/6 S(m)=h; v(m)=0; a(m)=0; % 求远休止位移,速度,加速度 elseif t(m)<=31*pi/18 T(m)=t(m)-21*pi/18; S(m)=h*(1-T(m)/(5*pi/9)+sin(2*pi*T(m)/(5*pi/9))/(2*pi)); v(m)=-h/(5*pi/9)*(1-cos(2*pi*T(m)/(5*pi/9))); a(m)=-2*pi*h/(5*pi/9)^2*sin(2*pi*T(m)/(5*pi/9)); % 求回程位移,速度,加速度

西工大有限元试题(附答案)

1.针对下图所示的 3 个三角形元,写出用完整多项式描述的位移模式表达式。 2.如下图所示,求下列情况的带宽: a) 4 结点四边形元; b) 2 结点线性杆元。 3. 对上题图诸结点制定一种结点编号的方法,使所得带宽更小。图左下角的四 边形在两种不同编号方式下,单元的带宽分别是多大? 4. 下图所示,若单元是2 结点线性杆单元,勾画出组装总刚后总刚空间轮廓线。系统的带宽是多大?按一右一左重新编号(即 6 变成3 等)后,重复以上运算。

5. 设杆件 1-2 受轴向力作用,截面积为 A ,长度为 L ,弹性模量为 E ,试写 出杆端力 F 1 ,F 2 与杆端位移 u 1 , u 2 之间的关系式,并求出杆件的单元刚度矩阵 [ k ] (e) 6. 设 阶 梯形杆件由两个等截面杆件○ 2所组成,试写出三个结点 1、2、3 的结 点轴向力 F 1,F 2,F 3 与结点轴向位移 u 1 , u 2 , u 3 之间的整体刚度矩阵 [K]。 7. 在上题的阶梯形杆件中,设结点 3 为固定端,结点 1 作用轴向载荷 F 1 =P , 求各结点的轴向位移和各杆的轴力。

8. 下图所示为平面桁架中的任一单元,x, y 为局部坐标系,x,y 为总体坐标系,x 轴与x 轴的夹角为。 (1)求在局部坐标系中的单元刚度矩阵[ k ] (e) (2)求单元的坐标转换矩阵[T]; (3)求在总体坐标系中的单元刚度矩阵[k ] (e) 9. .如图所示一个直角三角形桁架,已 E 3 10 7 N / cm 2 ,两个直角边长度 知 l 100cm ,各杆截面面积 A 10cm2 ,求整体刚度矩阵[K]。

西工大作业机考《有限元及程序设计》标准

试卷总分:100 得分:96 一、单选题 (共 11 道试题,共 22 分) 1.下列关于高精度单元描述正确的是()。 A.等参元的位移模式和坐标变换采用不同的形函数 B.矩形单元形状规则,因而使用范围较广 结点三角形单元、10结点三角形单元、8结点矩形单元和12结点矩形单元的单元刚度矩阵的建立过程是不一样的 结点三角形单元较容易模拟物体的边界形状 正确答案: 2.φ=cxy能解决矩形板()问题。 A.左右均布拉压 B.上下均布拉压 C.纯剪切 D.纯弯曲 正确答案: 3.下列关于等参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精度较高 B.能较好的模拟边界条件 C.输入的信息量较少 D.输入的信息量较多 正确答案: 4.薄板的边界不包括()。 A.简支边界 B.固定边界 C.自由边界和荷载边界 D.非固定边界 正确答案: 5.下列属于平面应力问题的是()。 A.平板坝的平板支墩 B.挡土墙 C.重力水坝 D.受内水压力作用的圆管 正确答案: 6.在应力函数上任意增减一个(),对应力分量无影响。

B.二次项 C.三次项 D.常数项 正确答案: 7.下列不属于提高单元精度的方法是()。 A.增加单元结点数目 B.在单元内增设结点 C.减少单元结点数目 D.设等参元 正确答案: 8.空间问题的基本平衡微分方程有()个。正确答案: 9.φ=by2能解决矩形板()问题。 A.左右均布拉压 B.上下均布拉压 C.纯剪切 D.纯弯曲 正确答案: 10.下列属于不规则单元的有()。 A.正四面体单元 B.正三棱体单元 C.任意四面体单元 D.正六面体单元 正确答案: 11.空间问题的基本未知位移分量有()个。

2016-2017学年西工大附中七年级(上)语文期末试卷

2016-2017学年西工大附中七年级(上)语文期末试卷 (测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共6小题,计19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匿.笑(nì)诀.别(jué)哺.乳(pǔ)孤苦伶仃.(dīng) B.着.落(zháo)胆怯.(qiè)庇.护(bì)小心翼翼.(yì) C.虐.待(nuè)狭隘 ..(ài)惩.戒(chéng)截.然不同(jié) D.莅.临(lì)坍.塌(tān)荫.蔽(yīn)畏罪潜.逃(qián) 【答案】B 【解析】A项:哺(bǔ)乳,注意“哺”只有“bǔ”一个读音,“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C项:虐(nüè)待,注意是üe不是ue,答题需细心。 D项:荫(yìn)蔽,现在统读yìn。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纯粹殉职翻来复去咄咄逼人 B.慷慨飘渺人迹罕至人声鼎沸 C.蜷伏帐蓬众目睽睽煞有介事 D.炫耀晕眩废寝忘食害人听闻 【答案】B 【解析】A项:翻来覆去,多次做某事,也指来会翻身。覆,重复的意思。 C项:帐篷,用来遮风挡雨的设备,多用用篾(miè)席或布制成。篾席,桃枝竹所编,所以为竹字头。蓬,草本植物,飞蓬,叶似柳叶。 D项: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害怕(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凶残的事情)。骇:震惊。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能否营造人人敬业奉献的浓厚氛围,关键是提升公民的道德修养。 B.通过老师的教导,使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C.只有走好人生的每一步,我们才能真正拥有灿烂的明天。 D.为防止水灾之后无疫情,医务人员日夜巡查,吃住都在堤岸上。 【答案】C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西工大附中第六次适应性训练理科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西工大附中第六次适应性训练 数学(理)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设复数z 满足11z i z +=-,则z =( ) A .1 B . C D .2 2.我国古代数学名著《数书九章》有“米谷粒分”题:粮仓开仓收粮,有人送来米1534石,验得米内夹谷,抽样取米一把,数得254粒内夹谷28粒,则这批米内夹谷约为( ) A .134石 B .169石 C .338石 D .1365石 3.设x R ∈ ,则“21x -< ”是“220x x +-> ”的( ) 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4. 已知圆C :22230x y x ++-=,直线l :20()x ay a a R ++-=∈,则( ) A .l 与C 相离 B .l 与C 相切 C .l 与C 相交 D .以上三个选项均有可能 5.一个正方体被一个平面截去一部分后,剩余部分的三视图如右图,则截去部分体积与剩余部分体积的比值为( ) A .81 B.71 C.61 D.5 1 6.已知三棱锥S ABC -的所有顶点都在球O 的球面上,ABC ?是边长为1的正三角形,SC 为球O 的直径,且2SC =,则此三棱锥的体积为( ) A . 6 B . 6 C . 3 D . 2 7.ABC ?的三内角,,A B C 所对边长分别是c b a ,,,若sin sin sin B A c C a b -+=+,则 角B 的大小为( ) A .6π B .65π C .3π D .3 2π 8.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均需用A ,B 两种原料,已知生产1吨每种产品需原料及每天原料的可用限额如表所示,如果生产1吨甲、乙产品可获利润分别为3万元、4万元,则该企业每天可获得最大利润为( ) A .12 9

哈工大机械原理大作业凸轮

机械原理大作业二 课程名称: _______ 设计题目: 凸轮机构设计 院 系: ------------------------- 班 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 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哈尔滨工业大学 Harbin I nstituteof Techndogy

设计题目 如右图所示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选择一组凸轮机构的原始参数, 据此设计该凸轮机构。 凸轮机构原始参数 二.凸轮推杆升程、回程运动方程及推杆位移、速度、加速度线图 凸轮推杆升程运动方程:冷3唱—亦(中] 156 12 .. v 」1 - cos()] 兀1 5 374.4 2 12 ? a 1si n( ) 兀 1 5 % t 表示转角, s 表示位移 t=0:0.01:5*pi/6; %升程阶段 s= [(6*t)/(5*pi)- 1/(2*pi)*si n(12*t/5)]*130; hold on plot(t,s);

t= 5*pi/6:0.01:pi; %远休止阶段 s=130; hold on plot(t,s); t=pi:0.01:14*pi/9; %回程阶段 s=65*[1+cos(9*(t-pi)/5)]; hold on plot(t,s); t=14*pi/9:0.01:2*pi; %近休止阶段 s=0; hold on plot(t,s); grid on % t表示转角,令3 1=1 t=0:0.01:5*pi/6; %升程阶段v=156*1*[1-cos(12*t/5)]/pi hold on plot(t,v); t= 5*pi/6:0.01:pi; %远休止阶段

西工大有限元试题附答案68872

1.针对下图所示的3个三角形元,写出用完整多项式描述的位移模式表达式。 2.如下图所示,求下列情况的带宽: a)4结点四边形元; b)2结点线性杆元。 3、对上题图诸结点制定一种结点编号的方法,使所得带宽更小。图左下角的四边形在两种不同编号方式下,单元的带宽分别就是多大? 4、下图所示,若单元就是2结点线性杆单元,勾画出组装总刚后总刚空间轮廓线。系统的带宽就是多大?按一右一左重新编号(即6变成3等)后,重复以上运算。

5. 设杆件1-2受轴向力作用,截面积为A,长度为L,弹性模量为E,试写出杆端力F1,F 2与杆端位移21,u u 之间的关系式,并求出杆件的单元刚度矩阵)(][e k 6、设阶梯形杆件由两个等截面杆件\o \a c(○,1)与错误!所组成,试写出三个结点1、2、3的结点轴向力F 1,F 2,F3与结点轴向位移321,,u u u 之间的整体刚度矩阵[K]。 7. 在上题的阶梯形杆件中,设结点3为固定端,结点1作用轴向载荷F 1=P,求各结点的轴向位移与各杆的轴力。 8、 下图所示为平面桁架中的任一单元,y x ,为局部坐标系,x,y 为总体坐标系,x 轴与x 轴的夹角为 。 (1) 求在局部坐标系中的单元刚度矩阵 )(][e k (2) 求单元的坐标转换矩阵 [T]; (3) 求在总体坐标系中的单元刚度矩阵 )(][e k

9.如图所示一个直角三角形桁架,已知27/103cm N E ?=,两个直角边长度cm l 100=,各杆截面面积210cm A =,求整体刚度矩阵[K ] 。 10. 设上题中的桁架的支承情况与载荷情况如下图所示,按有限元素法求出各结点的位移与各杆的内力。

哈工大机械原理大作业

H a r b i n I n s t i t u t e o f T e c h n o l o g y 大作业设计说明书 课程名称:机械原理 设计题目:凸轮机构 院系:机电学院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丁刚 设计时间: 哈尔滨工业大学 1.设计题目 2.运动方程式及运动线图 由题目要求凸轮逆时针旋转 (1)确定凸轮机构推杆升程、回程运动方程,并绘制推杆位移、速度、加速度线图。升程第一段:(0 <φ< pi /4)φ0=pi/2; s1 = 73*φ^2; v1=146*w*φ; a1 = 146*w^2;

升程第二段:(pi/4 <φ< pi /2) s2 =90-73*(pi/2-φ)^2; v2=146*w*( pi/2-φ); a2 =-146*w.^2; 远休止程:(pi/2 <φ< 10*pi/9) s3 = 90; v3 = 0; a3 = 0; 回程:(10*pi/9)< φ< ( 14*pi/9) s4 =45*(1+cos(9/4*(φ-10*pi/9))); v4 =*w*sin(9/4*(φ-10*pi/9)) ; a4 =*w^2* cos(9/4*(φ-10*pi/9)); 近休止程:(14*pi/9)< φ < ( 2*pi); s5 =0; v5 =0; a5 =0; 1.由上述公式通过编程得到位移、速度、加速度曲线如下:(编程见附录). 2. 凸轮机构的线图及基圆半径和偏距的确定 凸轮机构的线图如下图所示(代码详见附录): 因为凸轮逆时针旋转,,所以滚子从动件右偏,但由于绘图原因,采用向左为正方向,由此 确定凸轮基圆半径与偏距: 基圆半径为r0 = (50^2+100^2)=112mm,偏距e = 50mm。 3.凸轮实际轮廓,理论轮廓,基圆,偏距圆绘制

哈工大机械原理大作业24题

班级 1013102 学号 6 机械原理大作业说明书 题目 1、连杆机构运动分析 2、凸轮机构设计 3、齿轮传动设计 学生姓名

1连杆机构运动分析1.设计题目:

一、先建立如下坐标系: 二、划分杆组如下,进行结构分析: 该机构由I级杆组RR(如图1)、II级杆组RPR(如图2、3)和II级杆组RRP(如图4)组成。 (1)(2) (3)(4)

三、运动分析数学模型: (1)同一构件上点的运动分析: 如右图所示的原动件1,已知杆1的角速度=10/rad s ω,杆长1l =170mm,A y =0,A x =110mm 。可求得下图中B 点的位置B x 、B y ,速度xB v 、yB v ,加速度xB a 、yB a 。 θcos 1l xB =,θsin 1l yB = θωυsin 1l xB -=,θωυcos 1l yB =, 222B 2==-cos =-B xB i d x a l x dt ω?ω 222 2 ==-sin =-B yB i B d y a l y dt ω?ω。 (2)RPRII 级杆组的运动分析: a. 如右图所示是由2个回转副和1个移 动副组成的II 级组。已知两个外运动副C 、B 的位置(B x 、B y 、c x =110mm 、C y =0)、速度(xB υ,yB υ, xC υ=0, yC υ=0)和加速度 (0,0,,==yC xC yB xB a a a a )。可确定下图中D 点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确定构件3的角位移1?、角速度1ω、角加速度1α。 1sin 31..??l x dt dx C B -= 1sin 131cos 13.....2????l l x dt x d C B --= 1cos 31..??l y dt dy C B += 1cos 131sin 13.....2????l l y dt y d C B +-= 根据关系:1111d 122..11. α??ω??====dt d dt , 故可得出: D x =)1cos( 4β?++l x C

哈工大机械原理大作业

连杆的运动的分析 一.连杆运动分析题目 图1-13 连杆机构简图 二.机构的结构分析及基本杆组划分 1.。结构分析与自由度计算 机构各构件都在同一平面内活动,活动构件数n=5, PL=7,分布在A、B、C、E、F。没有高副,则机构的自由度为 F=3n-2PL-PH=3*5-2*7-0=1 2.基本杆组划分 图1-13中1为原动件,先移除,之后按拆杆组法进行拆分,即可得到由杆3和滑块2组成的RPR II级杆组,杆4和滑块5组成的RRP II级杆组。机构分解图如下:

图二 图一 图三 三.各基本杆组的运动分析数学模型 图一为一级杆组, ? c o s l A B x B =, ? sin lAB y B = 图二为RPR II 杆组, C B C B j j B E j B E y y B x x A A B S l C E y x S l C E x x -=-==-+=-+=0000 )/a r c t a n (s i n )(c o s )(?? ? 由此可求得E 点坐标,进而求得F 点坐标。 图三为RRP II 级杆组, B i i E F i E F y H H A l E F A l E F y y l E F x x --==+=+=111)/a r c s i n (s i n c o s ??? 对其求一阶导数为速度,求二阶导数为加速度。

lAB=108; lCE=620; lEF=300; H1=350; H=635; syms t; fai=(255*pi/30)*t; xB=lAB*cos(fai); yB=lAB*sin(fai); xC=0; yC=-350; A0=xB-xC; B0=yB-yC; S=sqrt(A0.^2+B0.^2); zj=atan(B0/A0); xE=xB+(lCE-S)*cos(zj); yE=yB+(lCE-S)*sin(zj); a=0:0.0001:20/255; Xe=subs(xE,t,a); Ye=subs(yE,t,a); A1=H-H1-yB; zi=asin(A1/lEF); xF=xE+lEF*cos(zi); vF=diff(xF,t); aF=diff(xF,t,2); m=0:0.001:120/255; xF=subs(xF,t,m); vF=subs(vF,t,m); aF=subs(aF,t,m); plot(m,xF) title('位移随时间变化图像') xlabel('t(s)'),ylabel(' x') lAB=108; lCE=620; lEF=300; H1=350; H=635; syms t; fai=(255*pi/30)*t; xB=lAB*cos(fai); yB=lAB*sin(fai); xC=0;

2016年西工大小升初数学真卷

1、 甲数是8,乙数比甲数多2,甲数比乙数少 % 2、 请在算式 1 ÷ 2 × 3 ÷ 4 × 5 + 6 中添上适当的一个小括号,使算式的得数最小,最小的得数是 。 3、 小明在上学乘车的路上,因堵车,车速降低了20%,那么他在上学路上的时间是原来的 倍。 4、 如图,两个边长为12厘米的正方形相互错开3厘米,那么图中阴影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 cm 2。 5、 一个长20厘米、宽10厘米、高30厘米的无盖长方体玻璃容器,里面盛有一些 红色溶液。小明想知道溶液的深,他将一根底面是正方形且边长4厘米,长1 米的长方体木条行走插入到容器底部,取出后量得木条被染红的部分长25厘米。 原来容器内红色溶液深 厘米。 6、 一列数是按以下条件确定的:第1个是3,第2个是6,第3个是18,以后每一个数是前面所有数的和的2倍, 从这列数的第 个数开始,每个都大于3565。 7、 有一座四层楼房,每个窗户的4块玻璃,分别涂上红色和白色,每个窗户代表一个 数字。每层有三个窗户,由左向右表示一个三位数。四个楼层表示的三位数有:791, 275,362,612;第三层表示的三位数是 。 8、 一个分数,分子和分母的和是67,如果分数的分子加上4,分母加上9,得到的新分数约分后是 53,原分数 。 二、 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9、 若三年期的年利率是2.70%,小远三年前将100元钱存入银行,定期三年,到期小远可得的利息是 元。 A 、8.1 B 、8.3 C 、7.7 D 、7.9 10、 某班13位同学参加每周一次的卫生大扫除,按学校的卫生要求需要完成总面积为80m 2的三个项目的任务, 三个项目的面积比例和每人每分钟完成各项目的工作量如图所示:从统计图中可知:16个擦完全部玻璃的时间是 。 A 、2 B 、3 C 、4 D 、5 11、 已知三年前小明的父亲的年龄是他的年龄4倍,而三年后父亲的年龄是小明年龄的3倍,若设三年前小明 的年龄为X ,则下列式子正确的是 。 A 、)6(364+=+x x B 、)3(34+=x x C 、)3(334+=+x x D 、3334+=+x x 12、 有1989位同学坐成一排,从左至右依次编号:1、2、3┉1989,第1次老师让编号是双数的同学站起来, 如此重复做5次,这里有 名同学站着。 A 、1925 B 、1927 C 、1926 D 、1928

哈工大机械原理大作业三上传版

哈尔滨工业大学 机械原理大作业三 齿轮传动系统设计说明书 题目:(3) 课程名称:机械原理 学院:外国语学院 姓名:XX 班号:XXX 学号:XXX

一:设计题目 二:传动比的分配计算 根据传动系统的原始参数可知,传动系统的总传动比为: 667.9615 14501 3===n n i 048.692114502 2===n n i 769.552614503 1===n n i 传动系统的总传动比由带传动、滑移齿轮传动和定轴齿轮传动三部分实现。设带传动的传动比为5.2max =p i ,滑移齿轮的传动比为321,v v v i i i 和,定轴齿轮传动的传动比为f i ,则总传动比: f v p i i i i 1max 1 = f v p i i i i 2max 2 = f v p i i i i 3max 3= 令: 4max 3 ==v v i i 则可得定轴齿轮传动部分的传动比: 677.94 5.2677 .96max max 3=×== v p f i i i i 滑移齿轮传动的传动比: 305.2677 .95.2769.55max 11 =×==f p v i i i i

854.2677 .95.2048 .69max 22 =×= = f p v i i i i 定轴齿轮传动由3对齿轮传动组成,则每对齿轮的传动比为 4≤131.2677.9max 33====d f d i i i 三:齿轮齿数的确定 根据滑移齿轮变速传动系统中对齿轮齿数的要求,可大致选择齿轮5、6、7和8为角度变位齿轮,其齿数分别为:22,51,19,54它们的齿顶高系数为1径向间隙系数 25.0*=c ,齿轮9与10齿顶高系数为0.8,C=0.3,采用短齿。分度圆压力角α=20°, 实际中心距75' =a 。 根据定轴齿轮变速传动系统中对齿轮齿数的要求,可大致选择齿轮11、12、13和14为角度变位齿轮,其齿数:42,20,42,2014 131211 ====z z z z 。它们的齿顶高系数* a h =1, 径向间隙系数* c =0.25,分度圆压力角α=20°,实际中心距93' =a mm 。圆锤齿轮15和16 选择为标准齿轮42,202515 ==z z ,齿顶高系数 * a h =1,径向间隙系数* c =0.2,分度圆压力 角α=20°(等于啮合角' α)。 四:滑移齿轮变速传动中每对齿轮几何尺寸及重合度的计算 表1 滑移齿轮5、6参数 序号 项目 代号 计算公式及计算结果 1 齿数 齿轮5 Z 5 22 齿轮6 Z 6 51 2 模数 m 2 3 压力角 α 200 4 齿顶高系数 *a h 1

西工大结构有限元习题库.

有限元法基础及应用 习题集

一、填空 1. 有限元法是求解连续场力学和物理问题的一种 方法。用有限元法求解连续体或结构的力 学问题的三个主要步骤是:① ;② ;③ 。 2. 离散化就是把连续体或结构分割成若干个在 处相互连接,尺寸有限的 结合体来 代替原来的连续结构。 3. 单元分析阶段导出的单元刚度方程建立了 和 之间的关系。单元刚度方 程的核心是 矩阵。该矩阵具有 性和 性,且主对角元素 。 4. 建立实体单元(一维杆单元、三节点三角形平面单元等)的刚度方程时,须应用 作为 平衡条件。 5. 弹性力学几何方程反映弹性体变形时 和 之间的关系。 6. 单元位移模式[]{}e N v u δ=? ?? ??? 中[]N 称为 矩阵。该方程的含义是 。 7. 单元某节点i 的形函数N i 在该点的值为 ,在其它节点的值均为 。一个单元所有节点 形函数之和等于 。 8. 作用在单元上的载荷须按 的原则移置到节点上,因 为 。 9. 单元刚度矩阵奇异性的力学意义 是: 。 10. 结构有限元平衡方程[]{}{}Q K =δ建立了有限元离散结构中节点的 和 之间的关 系。该方程的力学意义是有限元离散结构中节点的 和 之间的平衡。 11. 整体刚度矩阵具有如下性质:① ② ③ ④ 。 12. 对一定的有限元网格,整体刚度矩阵的半带宽与 有关。半带宽越小,求解时占用计算机 资源 。 13. 为保证有限元解的收敛性,单元位移模式应满足 和 。 14. 建立任意形状和方位平面四边形单元和空间六面体单元时,需要采用与单元位移模式中相同的用局 部坐标表示的节点形函数对节点坐标进行插值以获得一种坐标变换,这种变换称为 , 采用等参变换的单元称为 。 15. 节点数越多的单元,其位移模式多项式 ,单元 的能力越强, 所以精度 。 16. 弹性力学几何方程反映弹性体变形时 和 之间的关系。 17. 弹性力学边界条件包括 和 。 18. 弹性体的虚位移是假想在弹性体上发生的满足 条件的微小位移场。弹性体的虚功原理可 以概括为 等于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