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搬运与防护实施细则

产品搬运与防护实施细则
产品搬运与防护实施细则

1 目的

为了规范产品流转过程中的搬运与防护操作,保证生产料件、顾客财产和产品在生产过程中不受损,确保产品的完好性。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集团制造部下属各车间、工段的生产料件、半成品和成品的搬运、防护控制。

3 职责

3.1集团制造部负责生产过程中材料、产品的搬运与防护的监控。

3.2车间和工段负责生产过程中材料、产品的搬运与防护按规范实施。

4 工作程序

4.1生产料件的搬运与防护

4.1.1金属类料件的搬运与防护

4.1.1.1从仓库领出的金属类料件应按照标识牌,根据《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管理实施细则》要求,将料件分区存放在塑料托盘或工位器具上并做好标识。

4.1.1.2料件流转过程搬运工具的选用,必须考虑其最大承载重量,不得超出搬运工具的最大承载重量且每层堆高不超过1.5米。

4.1.1.3有贴膜保护的料件如不锈钢板,为了避免在生产过程中对在制品造成划伤,需要保留表面保护膜。

4.1.1.4在流转过程中根据金属料件的重量考虑选用合适的搬运工具,如果料件重,应选用手动或电动铲车等省力的搬运工具;如果料件轻则可以选用工位器具,如手推车等。4.1.1.5为了避免对金属表面造成刮花、划伤等现象,在搬运过程中需要注意防止摩擦,轻拿轻放,严禁拖曳。

4.1.2电器类料件的搬运与防护

4.1.2.1从仓库领出的电器类料件,在流转过程中尽量保证其外包装的完好性并根据料件的重量选择合适的搬运工具。

4.1.2.2料件流转到生产现场后尽量将其放置在现场的货架、小车等工位器具上且堆高每

层不超过1.5米。

4.1.2.3生产过程中对电器件应遵循轻拿轻放的原则,避免过度震动造成元器件的损坏,影响外观和性能。

4.1.2.4领用的生产元件应分区放置在所要生产的产品区域,以便取拿。

4.1.2.5生产流转周期超过一周且已打开外包装的电器件需用塑料贴膜或无防布进行防尘保护并做好标识。

4.1.3顾客提供料件的搬运与防护

4.1.3.1顾客提供料件在生产过程中的管理按照《顾客财产控制实施细则》执行。

4.1.3.2顾客提供料件据材料性质不同按照4.1.1和4.1.2的要求,在生产过程中对其进行搬运与防护。

4.1.3.3根据顾客要求或文件规定对生产过程中的顾客提供料件进行特殊搬运和防护处理(必要时)。

4.1.4辅助材料和化学品的搬运与防护

4.1.4.1辅助材料根据其特性,属于易碎、贵重、化学品等需要轻拿轻放、严禁摔、扔和磕碰等,确保其完好性。

4.1.4.2辅助材料的堆高也不应超过1.0米,同时根据最大承载选择合适的工位器具存放。

4.1.4.3一般情况下也尽量保证辅助材料的包装的完好性,使其达到更好的防尘、防水等防护效果。

4.1.4.4如需要避光保存、低温保存等特殊要求的化学品根据其特性和MSDS要求,对其进行搬运和防护,具体参考《危险化学品管理实施细则》执行。

4.1.4.5根据材料特性和要求对其进行防尘、避光、密封等防护。搬运时也必须根据产品特性考虑采用正确的搬运方法和搬运工具。

4.2生产过程中产品的搬运与防护

4.2.1生产过程中金属类产品的搬运与防护

4.2.1.1生产过程中的金属半成品不落地存放,须放置在塑料托盘或适合存放的工位器具上。

4.2.1.2生产过程中需要对表面进行特殊防护的产品必须增加防护措施,如对油漆的防护采用透明薄膜。

4.2.1.3生产过程中金属产品的搬运应根据重量选择合适的搬运工具,同时搬运过程中应保证产品与产品之间有可靠的间隔,防止相互摩擦、撞击而导致产品损坏或有划痕。

4.2.1.4大件产品在流转过程中一般不采用叠放的方式,如需叠放应考虑叠放的相对稳定性并保证不能产生相互摩擦。

4.2.1.5生产过程中,流转期超出1周的产品应做好防护措施,如根据产品的特性进行防尘、防氧化、防尘、防锈或防水等基本防护。

4.2.1.6选择行车等大型起吊工具进行搬运时,应注意操作规范并在过程中对产品进行一定的防护。

4.2.1.7用手推车进行搬运时,应注意产品不能堆高超出1.0米,否则会由于相互摩擦和以外冲击力导致产生搬运事故发生。

4.2.2生产过程中电器类产品的搬运与防护

4.2.2.1所有电器产品在生产过程中不得直接落地放置(有包装箱的除外)。

4.2.2.2根据所要搬运的产品重量选择合适的搬运工具并保持搬运过程中速度平稳,不急转弯,使用搬运工具时不野蛮操作。

4.2.2.3对有特殊要求的电器件的搬运和防护要求根据技术、工艺文件的规定执行。

4.2.2.4其他搬运与防护的要求与4.2.1同。

4.3成品的搬运与防护

4.3.1成品的包装应根据不同产品的包装要求进行包装和防护。

4.3.2使用叉车搬运成品时必须用绳或胶带适当绑扎,以防止受震掉落。

4.3.3成品发货过程中的搬运与防护参照《仓库成品发货管理实施细则》执行。

4.4生产过程中产品的搬运与防护的其他要求,参照《产品防护的规定》执行。

5 相关文件

5.1《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管理实施细则》

5.2《产品防护的规定》

产品防护规范

1 目的 通过对公司产品及制造过程的适当防护,确保产品在制造过程、包装和交付的全过程中质量不发生变化,符合顾客要求。 2 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对从原材料、加工制造、包装和交付的全过程的控制。 3职责 各相关部门负责产品防护工作。 5 工作程序 5.1 搬运 5.1.1 所有产品在搬运时应轻拿轻放,防潮防雨,确保产品、包装或标识不受损坏。 5.1.2 选择适合的搬运工具和设备,避免颠覆等安全事故的发生。 5.1.3 材料到库 原材料进厂卸车一般采用人工卸车,工作中应听从库管员的安排将原材料到指定位置,同时应注意轻拿轻放,严禁野蛮装卸。 其它材料卸车时先将材料放到木托盘上整齐码放,用液压推车或叉车运送到库管员指定的储位上。材料堆放高度一般不能超过每层货架的高度,对于体积小但重量较重的材料应注意考虑木托盘和液压推车的载重要求。严禁超载,并堆放在低层。 瓶装气体如:氧气、乙炔、氮气等应使用专用运输车搬运,严禁在平地上滚动搬运。 5.1.4 过程搬运 原材料的搬运。各车间原材料搬运较重的(如铜棒、铜杆等)用叉车搬运,较轻的用液压手推车或专用小推车搬运,搬运时避免撞击,以防碰伤。 胶块、铜杆的搬运。胶块应整齐叠放在木托板上用液压车搬运,木托板上应加棉布垫,以防胶块被污染,同时胶块间也应用棉布垫隔开,以防胶块粘在一起;铜杆整齐码放在木托板上用液压车搬运,已清洗好的铜杆应采取表面保护措施;已涂胶的铜杆应用周转箱盛放,以免搬运时表面磕碰划伤同时也防止因沾水、油或灰尘而被污染,周转箱应整齐叠放在木托板上用液压车搬运。 锌块、铅块、钢带的搬运。在装卸锌块、铅块、钢带时用铲车搬运,领用锌块、铅块、钢带用液压拖车搬运,拖车上放木托盘,以免产品掉地。防止野蛮操作,以免出现安全事故。 制造过程中的产品零件(包括电镀、抛光的零件)一律放入周转箱中用液压推车或专用小推车进行搬运。产品周转箱叠放不得超过三层并整齐叠放,以防周转箱倒地。 已包装待入库的产品,应整齐叠放在木托盘上,搬运用液压推车。搬运时较重产品堆放高度不得超过3

搬运及装卸作业指导书

搬运及装卸作业指导书 WTD standardization office【WTD 5AB- WTDK 08- WTD 2C】

2014 搬运及装卸作业指导书 (D版) 发布日期:2014年 12月16 日实施日期:2014年12 月 16日 1 目的 指导产品及物料搬运工作,规范物料的移动、堆放、移库及装卸,保障供给客户品质稳定的产品。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广西北海玉柴马石油高级润滑油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海公司”)所有产品及生产物料的搬运、堆放、移库及装卸工作。广西南宁玉柴马石油润滑油有限公司、重庆长安玉柴高级润滑油有限公司可参照执行。 3 职责 调度中心 3.1.1调度中心是生产产成品、包装材料及生产所需原材料的归口管理部门。 3.1.2 负责原材料入库、产成品出库的搬运及装卸工作。 生产部 3.2.1 负责厂区内添加剂、基础油、成品油、包装材料领用及产成品入库的搬运。技术研发中心 3.3.1 负责化验室所使用的化学试剂贮存、领用的搬运及管理。 4 引用文件 《仓库管理规定》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制度》 5 搬运作业指导 生产产成品、包装材料及生产所需原材料的搬运应避免出现以下状况: 5.1.1 压伤、压坏、碰伤、损伤。 5.1.2 受雨、受潮。 5.1.3 撞击、过压、过量。 5.1.4 产品流程中的所有工序移动产品时,不可直接将产品置于地面推拉移动。 5.1.5 所有工序中使取产品时,必须小心轻放、轻取轻入,严禁不文明搬运。

搬运分类要求 各搬运人员,应视搬运对象的状况,选择适当搬运工具,并将产品整齐摆放于指定区域。 5.2.1 人工搬运 5.2.1.1 应考虑搬运物品的重量负荷,当负荷超出时应考虑使用工具。 5.2.1.2 以省力、安全为原则。 5.2.1.3 参照职业健康安全要求,人工搬运一次不能超过15公斤。人工搬运一次超过15公斤时,应选择搬运工具。 5.2.1.4 在搬运化学药品、有毒、腐蚀性物品时,应使用防护劳保工具(防护手套、防护面具等)。 5.2.2 手推车搬运。 5.2.2.1 必须堆置平衡,重的物品应放置于下方以避免物品掉落。 5.2.2.2 物品重量不可超过手推车、液压车额定重量。 5.2.2.3 产品堆置高度不可妨碍推车人的视线,宽度不可宽于行经路线,以避免碰撞。 5.2.2.4 应以安全速度匀速推车,以避免速度过快而将其翻倒。 5.2.3 叉车、汽车搬运 5.2.3.1 叉车、汽车司机应持有国家承认的驾驶执照。 5.2.3.2 驾驶叉车、汽车需注意路面及行人情况,控制车速,以确保安全。 6 装卸作业指导 作业要求 6.1.1 工作前应认真检查所用工具是否完好可靠,不准超负荷使用。 6.1.2 装卸时应做到轻装轻放,重不压轻,大不压小,堆放平稳、牢固。 6.1.3用机动车辆装运货物时,不得超载、超高、超长、超宽。如遇必须超高、宽、长装运时,应按交通安全管理规定,要有可靠措施和明显标志。 产品装车规则 6.3.1 装运人员根据所装运产品的结构数量,确定产品的装放顺序和结构,堆放合理,确保在运输过程中不发生倾斜,坍塌事故。 6.3.2 纸箱小包装(1*4*4L)堆高不能超过10层;塑料桶包装(16L~18L)堆高不能超7层。 200KG及以上的包装油品上要堆放20L及以下油品时,必须用适宜板材分隔,以免产生磨破或压坏产品现象产生。

产品防护管理规定

产品防护管理规定 1.制定目的 为规范产品防护作业以利生产作业顺畅,防止采购产品、在制品、成品在生产过程和最终交付时损坏,确保产品品质特制定本规定。 2.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公司产品生产与交付全过程中采购产品、在制品、成品等的防护作业。 3.定义 3.1 产品防护:为防止产品在生产过程和最终交付时损坏而采取的保护。 3.2采购产品:钢板、型材、嵌件、塑粉、焊丝等与产品质量有关的其他物资。 3.4 在制品:生产过程中的成品及半成品。 3.5 最终产品:完工交付前的成品。 4. 权责部门 4.1 生产部负责本规定制定、修改、废止之起草工作。 4.2 总经理负责本规定制定、修改、废止之核准。 4.3 公司各部门严格遵守本规定。 4.4 质量部负责对本规定实施过程进行监督、检查。 5.管理规定 5.1 原材料流转和防护管理规定

4.1 4.1.1流转和防护时机 1)原时。 2)产品订单增加,模具产能不足时。 3)旧模具寿命期满,维修后仍无法正常使用时。 4)其他原因必须增加新模具时。 4.1.2开模申请单位 1)新产品开发时,由开发部申请开模。 2)其他状况,由使用单位申请开模。 4.1.3开模申请流程 1)申请单位提出开模申请书,经总经理核准后,方准予后续作业。 2)技术部提供模具图纸或制品图纸,会生产部、质量部检讨后,确定开模方 案。 3)模具外购由技术部联络厂商提供开模方案及报价。 4)技术部应将报价、议价结果呈总经理核示。 5)经总经理核示后,技术部与厂商签订开模协议书。 6)协议书应明确规定双方责任,尤其要明确模具材质、表面处理、模具结构、 模具规格、模具数量、交货日期、验收标准、不合格处理等事项。 4.2模具验收 1)技术部负责模具材质、表面处理、结构、体积、交货日期等事项之验收;

仓库管理作业指导书

1.0目的 通过对仓库实话严格、规范、安全、有效地管理,合理地调节物品的使用提高物品的使用率,降低成本,达到控制物品质量完好、库房安全和相关人员的健康安全,防止环境污染,保证应用于物业管理服务中的物品质量合格。 2.0适用范围 适用于管理处仓库管理。 3.0职责 3.1监控中心值班员负责对仓库物品的领用管理; 3.2管理处主任助理负责物品的入库验收、汇总、统计工作; 3.3管理处主任助理负责库存物品的标识、安全和防护等工作; 3.4管理处主任助理负责仓库的安全管理(防火、防盗)和库房的环境控制(防潮、防腐、 防霉、防污染等)。 3.5监控中心值班员负责监督员工遵守物品搬运、取用等相关要求,制止违规操作,防止物 品损坏及人员伤害。 4.0作业用具 4.1记录单据:《入库单》、《物品标识卡》、《领料单》、《物品申购单》、《工具领用登记表》4.2作业工具:平板车、手电筒 4.3清洁用品:扫把、垃圾斗 4.4消防用品:安全警告标识、灭火器 4.5劳保用品:防护手套、口罩等 5.0作业准备 5.1搬运贵重物品和易碎物品时,应熟悉物品的注意事项、准备好防震、防碰措施及搬运工 具; 5.2搬运有毒有腐蚀性的化学药品时,应戴防护手套和口罩;搬运有毒气体时应检查有无泄 漏情况。 6.0作业内容: 6.1库房管理作业内容:

6.1.1仓库内物品根据数量、大小、性质选用合适存放方式,存放方式主要有:垫板式、 货架式、储柜式等。 6.1.2物品采购到库后,管理处主任助理要根据《申购单》物品的数量、规格、型号进行 外观检查和技术资料的检查,然后通知申购班组、使用人对物品进行质量的验收; 6.1.3物品验收合格后,由主任助理填写《入库单》,并由使用人详细填写《领料单》进 行领用。领料人在领用物品时要认真清点,检查物品的数量和质量。对贵重、易碎、易爆、腐蚀性强的物品领用时,监控中心值班人员应督促领用人在搬运时谨慎,做好防护措施,防止物品损坏或人员伤害; 6.1.4所有更换的废旧品和工具回收时应登记在《废旧品回收单》; 6.1.5一般情况下,物品领出后三周内发现质量不合格的可进行退换货,因超过规定期限 而千万不能退货的,责任由领用人承担。 6.1.6对有毒的药品、气体应做好隔离、密封工作,防止药品、气体泄漏,保证仓库环境 无污染。 6.2制度管理作业内容 6.2.1借用仓库工具设备时应填写《工具借用登记表》,归还时监控中心值班员要对物品 进行检查,发现损坏或丢失应作好记录,并由归还人签名认可,填写归还日期。 6.2.2监控中心值班员应保持库房的清洁,对忌尘、裸露的物品应每天小扫一次,每周大 扫一次,防止积尘过多。 6.2.3仓库内应设置“严禁烟火”等警告牌,应配备足量的灭火器,无关人员严禁随意进 入仓库,仓库内严禁吸烟或携带火种入内。 6.3物品管理作业内容 6.3.1贮存的物品要做好防腐、防潮、防火、防污染等工作,对有特殊贮存要求的物品, 应昼保存在适宜的环境中,对化学危险品和有毒药品应按其贮存要求和注意事项进行存放,并做好相应安全措施。 7.0异常情况处理 7.1搬运时,发现贵重物品挂应请专业人员进行检测,并向管理处主任汇报; 7.2搬运时,发生碰、压伤人员时,伤势轻可先作外表消毒和包扎处理然后再送医院治疗, 如果伤势较重应立即送往附近医院诊断治疗。 7.3搬运时,如果有毒有腐蚀性液体不慎接触人体皮质时,如熟悉物品的性质,对人体伤害

运输保障措施

根据拉萨市城市供暖项目集中供暖设备供应商入围招标文件提供资料,我公司现做出以下运输保障措施。 建设方案 一、运行安全控制 1、GPS监控机制 设备产品在运输过程中必须进行严密管制,全程进行GPS监控; 2、运输机械启动前的检查:运输机械启动前必须对遮盖货物油布和加固情况作详细的检查,杜绝隐患,并做好记录。有问题必须在启动前排除; 3、运行过程中的检查:弯道检查:通过弯道大于90°的道路,必须慢行,确保设备处于相对水平的状态; 二、运输保障控制 对准备运输的设备产品做好防护措施,以防损伤。对运输的控制应该分四步进行: 装载前的验证:装载前,必须对要运输的货物进行核对验收; 有效地执行细则——执行防雨加固方案;——到货后立即执行接收条款。 选取和维护运输工具——正确选用运输工具;——对运输工具进行维护; 正确选取运输路线(在运输前再次对路线进行勘查,确保运输条件与实际情况相符等)。 人员的安排和考核——明确人员的职责——进行有关细则的内容、作用、使用方法的宣传教育。

三、技术安全措施 采取项目经理负责制;对参加该项目的操作人员进行质量、安全和施工的技术要求进行培训,对运输人员进行技术交底;运输机械人员在作业过程中按照国家劳动防护法规要求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针对项目进行科学、合理的风险评估,确定实际需要的运输设备工具;在装、卸港口作业时,项目部将派遣专业技术人员会同货主有关人员在港口负责监装、监卸等工作;在接货时,严格检查,如有残损,及时将残损情况报告客户,并按照客户意见处理,并做好相应交接记录;运行前必须检查大件设备装载与捆扎情况;做好超限运输标志;装卸过程中严格执行配载方案;在运输途中,定时检查大件设备的绑扎加固情况是否完好,如有不安全的隐患及时采取措施清除,以确保大件设备、运输工具的安全;运输前必须对运输运输机械进行严格检查;严格按照安全质量操作规程和实施方案作业;夜间作业,运输机械各种灯光必须正常开启,最大限度地确保运输机械人员以及设备的安全;安全质量监控人员全程跟踪,作好安全记录。 四、应急预案及处理 1、组织保障: 项目部下设专门的应急支持小组,建立内部和外部沟通机制。物流部亲自指导、指挥应急支持小组的日常工作,直接听取应急支持小组的各种报告。在特定的紧急状况下将召集会议,组织临时机构或者亲赴现场处理,直至紧急状况解除。各分组组长负责其职责范围内应急预案措施的组织、落实、实施。 2、基本应急措施:

仓储搬运工岗位职责

仓储搬运工岗位职责 1、仓储搬运工岗位职责 1、负责仓库货物的验收、入库、保管等工作; 2、负责仓库日常货物的拣选、发运及装车; 3、负责仓库内物品和环境的清洁。 2、仓库搬运工岗位职责 1、物料入库前挂好物料标示卡。 2、严格执行操作规程,认真做好本职工作。 3、严格按照产品及物料要求进行搬运,防止野蛮作业及搬运过程中的擦伤、碰伤等现象的出现。 4、对搬运不当,造成产品及物料碰巧、损坏等情况负责。 5、负责搬运之后场地的卫生打扫,并保持原辅材料,成品等物料的整齐堆放。 6、严格遵守公司规章制度,坚持工作岗位,服从调度。 7、合理使用劳动工具,保管和维护好搬运工具。

8、保持道畅通。 9、完成上级交办的其他工作。 10、仓库搬运工调动或离职前,要办理移交手续,如有异常,必须限期查清,方可移交,移交双方及上级主管人员必须签字确认。 3、仓储物流搬运工班岗位职责 1、严格遵守冷库各项制度,了解公司冷库的冻藏特点以及业务操作流程。 2、服从班长的指挥,执行仓管员的工作指令,配合叉车司机,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对货物进行装卸、搬运作业。禁止无指令作业。 3、装卸过程中应文明作业、安全第一。不得有踩、踏、摔、踢、扔、蹬等野蛮作业行为。应轻装轻放,重不压轻,大不压小,堆放平稳,捆扎牢固,高度适当,整齐有序。 4、工作前认真检查所用作业工具是否完好可靠,不准超负荷使用、损坏作业工器具,严禁违反工器具的作业指导书进行作业。 5、禁止在库区吸烟,携带易燃、易爆等违禁物品进入库区,不准衣冠不整,赤膊拖鞋作业。不准随地吐痰、乱扔垃圾、废弃物,不准偷拿、偷食仓库货物或将货物据为己有。 6、进入冷库作业时,必须穿着冷库工作服、头戴安全帽。 7、未经允许,不准随意进入办公、机房重地。非作业期间,不得随意出入库房。不得随意操作或碰触库房、机房内的装置或设施。

产品防护作业规范1

1、目的 為使成品,半成品,原材料等物料在生產,搬運過程中有效的保護品質所制定的產品擺放作業方法 2、適用範圍 適用於公司所有制造部門管理。 3、權責 略.......... 4、管制重點 4.1總則要求: 產品之擺放以不超過棧板、工作台車遍界為原則;以保護材料﹑產品為目的,最終達到方便搬運材料﹑產品;避免物料混淆﹑產品數量不確切之作用. 4.2.3擺放作業要求. 4.2.3. 1所有物品必須在指定位置上堆放. 4.2.3. 2物品堆放必須重心居中,嚴禁傾斜. 4.2.3.3整體物品堆放時,必須疊放整齊,按規格之大小擺放. 4.2.3.4物品堆放分類:易燃易爆等危險物品必須擺放在指定專用位置,嚴禁與其他物品混堆. 4.2.3.5散件物品堆放時,應盡可能按規格擺放,減少混亂. 4.2.3.6所有物品堆放區域不得占用其他通道或作業場地,以免影響其他生產作業正常進行. 4.2.3.7物品堆放時必須遵循下重上輕之規則. 4.2.3.8物品堆放時嚴禁擠壓,以免物品變形. 4.2.3.9物品堆放時必須注意防火、防潮、防盜、防爆晒. 4.3 產品搬運作業標準 產品搬運以不改變原保護措施為原則;任何可能引起產品變形﹑產品划傷等隱患均不可取. 4.3.1現場產品搬運主要使用拖車、工作台車;其使用要求如下: 4.3.1.1運行前,必須先檢查物品擺放安全及通道安全. 4.3.1.2運行時,應緩慢啟步,以免加速過快而導致物品滑落. 4.3.1.3行至狹道、彎道或作業場所中時應減速慢行,以免與人與物或與其他車輛相撞. 4.3.1.4拖車上、下坡道時嚴禁沖行,以免發生意外,下坡車須讓上坡車先行,做到禮讓先行. 4.3.1.5裝載重物上、下坡時,應增加人手護物. 4.3.1.6行至車間門口、路口處,必須做到“先停再看后通過”之規則. 4.3.1.7拖車、工作台車載貨運行時,嚴禁急轉彎,以免傾覆,發生意外. 4.3.1.8嚴禁把拖車搖杆壓下后,放手任其反彈,造成拖車損壞. 4.3.1.9嚴禁用拖車、工作台車載人,嚴禁玩耍性行走. 4.3.1.10拖車、工作台車停放應在指定地點,嚴禁亂丟亂放. 4.3.1.11拖車、工作台車出現故障,應及時報修,嚴禁擅自拆裝,以免造成損壞,拖車、工作台車作業時嚴禁動作粗魯.

产品防护措施

产品防护措施 1目的 对物料、半成品、成品等在标识、搬运、包装、贮存、交付的过程中进行防护,不至于受损和变形,以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 2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所有物料、半成品、成品的防护 3职责 3.1仓库、生产车间负责防护的实施与检查。 3.2品管部负责产品防护的检查与监督。 3.3储运科负责运输至交付给客户的搬运、交付过程的防护控制。 4工作程序 4.1标识 各相关部门负责物料、半成品、成品的唯一性标识工作,尤其是做好状态标识。标识管理具体按《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执行。 4.2搬运 4.2.1搬运时重物放于底部,重心置中,并注意各层面之防护,堆放整齐于卡板上,用车叉入匀速推行。 4.2.2各使用部门应妥善保养、维护搬运工具,以防搬运途中因工具的异常,造成搬运的损害。严禁超高、超快、超量搬运物资。 4.2.3物资堆叠,以不超出规划道路宽度为限,高度不得超过1.2米为原则。4.2.4人力搬运时应注意轻拿轻放,放置地面应平稳,下雨时应对搬运的物资做好防淋措施。 4.2.5装车时应轻拿轻放,不能有抛、掷、丢动作,以保证成品出货时外观无变形、破损现象。 4.2.6机动抱(叉)车在搬运过程中应注意操作安全,防止压伤、撞伤、滑倒等现象。 4.3包装 4.3.1物资进仓前仓管员应对包装进行检查,是否有破损、变形等现象,对不合要求的物资包装有权要求改正或拒收。 4.3.2车间在产品包装之前应进行自检,以防止不合格品入库。 4.4贮存 4.4.1物资在贮存放置时,底部应垫上叉板,防止受潮、污染变形等。4.4.2物资放置应有利于存取并防止误用,应按要求摆放,严禁混合堆放。4.4.3物资摆放时不能挡住电源开关或消防器材的位置,物资堆放高度应离电源至少1米的距离,且应远离火源。 4.4.4 仓库室内要经常保持干燥,尽量做到避光保存。温度保持常温,湿度控制在≤65%以下,仓管员每天对温湿度进行检查,发现温湿度不在规定标准范围时,立即开启所有抽风机抽风2小时以上。并将检查和处理结果记录在《仓储温湿度记录表》,品管部每月不定期(每周至少1次,雨天每天抽检)对仓储温湿度进行抽查,并将抽查结果也记录在记录表上。 4.4.5仓库、车间贮存间不得擅自使用电炉等带危险性的电器,并严禁烟火。

产品搬运贮存防护的控制规定

产品搬运贮存防护的控 制规定 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产品搬运、贮存、防护控制规定 一、目的和适用范围: 产品的搬运、贮存、防护应按规定的要求进行, 以保护产品的质量,直至被投入使用。 本规定适用于产品原材料、外购件、外协件、半成品(在制品) 、成品等的搬运、贮存和防护的全过程。 二、职责: 1、产品搬运、贮存、防护由生产部归口管理,并对车间、部门进行检查。 2、仓库负责原材料、外购件、外协件的搬运、贮存及库房内产品的防护。 3、生产部负责成品、半成品(在制品)的搬运、贮存及仓库内产品的防护。 4、各车间负责生产过程中及库房内产品的搬运、贮存和防护。 三、方法与步骤: 1、产品的搬运: 1)原材料、毛坯搬运到现场后,在核对数量、编号和几何形状无误情况下, 必须按定置管理的要求,整齐、安全按区存放。 2)半成品的转运工作必须使用合适器具及合理的搬运方法进行搬运、防止跌落、碰撞、拉毛、挤压,转移到的每道工序都必须堆放整齐、安全。

3)加工件在加工完毕后,经质检员检验合格后,由车间开出《托工明细表》,并核对数量后方可转下一道工序或搬入库房。 4)在搬运中,要注意保护产品标识和有关检验、试验状态标记,防止丢掉或被擦掉。 5)外部发货搬运由供应部负责联系外部运输单位,并在委托运输合同中提出应由承包运输单位负责沿途对产品的防护,直至到达目的地。 6)搬运中要正确使用各种起重装卸工具,驾驶员、起重吊运人员应有国家劳动部门颁发的上岗证,持证上岗。搬运工具、运输车辆和起重设备,应按相应制度进行定期检查、维修和保养。 7)根据需要对搬运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使其掌握必需的作业规程要求,以保证产品的质量。 2、产品贮存: 1)经检验合格的产品由车间负责人凭《屏柜检验单》,到仓库办理入库手续,并签收。 2)进库后,产品应按指定的场地和库房贮存,贮存场地、库房应具备必要的器具和适当的设备(抽风、换气、消防设备等),以保持安全适宜的贮存环境。 3)产品进库应按品种、规格分区堆放,有标识的产品应注意将标识处于明显位置,产品应整齐有序堆放,帐、卡、物相符。 4)仓库保管员应对贮存品进行日常巡检,发现有质量问题应及时与质管部联系,求得质量问题解决;发现有余缺的应查清原因,及时调整,保证帐、卡、物一致。

仓库装卸搬运工安全操作规程

仓库装卸搬运工安全操 作规程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装卸搬运工安全操作规程 1、严格遵守易燃、易爆及化学危险物品装卸运输的有关规定。装卸粉散材料及有毒气散发的物品,应配戴必要的防护用品。 2、工作前应认真检查所用工具是否完好可靠。不准超负荷使用。 3、装卸时应做到轻装轻放,重不压轻,大不压小,堆放平稳,捆扎牢固。 4、人工搬运、装卸物件应视物件轻重配备人员。杠棒、跳板、绳索等工具必须完好可靠。多人搬运同一物件时,要有专人指挥,并保持一定间隔,一律顺肩,步调一致。 5、堆放物件不可歪斜,高度要适当。对易滑动件要用木块垫塞。不准将物件堆放在安全道内。 6、用机动车辆搬货物时,不得超载、超高、超长、超宽。如遇必须超高、宽、长装运时,应按交通安全管理规定。要有可靠措施和明显标志。 7、装车时,随车人员要注意站立位置。车辆行驶时,不准站在物件和前栏板之间。车未停妥不准上下。 8、装卸货物应挂规定吊点。起吊装箱件时应先检查箱体底脚是否牢固完好,按吊线标志吊挂,并经试吊确认稳妥后方能起吊。 9、使用卷扬机、钢管滚动滑移货物时,要有专人指挥。路面要坚实平整,绳索套结要找准重心,保持直线行进,有棱角快口部位应设垫衬,卸车成下坡应加保险绳,货物前后和牵引钢丝绳边不准站人。

10、装运易燃易爆化学危险物品严禁与其他货物混装。要轻搬轻放,搬运场地不准吸烟。车厢内不准坐人。 11、装卸时,应根据吊位变化,注意站立位置。严禁站在吊物下面。 12、铁路车辆装运物件,不得超过车厢允许高度和宽度。铁路两侧一米五以内。不得堆放装卸物件,不准在车厢底下或顶上休息。 13、在高栏板车厢装卸货物起重驾驶员无法看清车厢内的指挥信号时,应设中间指挥,正确传递信号。 1.工作场地和库房严禁烟火。操作者应熟悉灭火器材的位置和使用方法。 2.要保持工作环境的卫生与通风。浸漆、喷漆量较大的连续作业线,必须安设抽风罩和废漆处理装置。操作时必须戴防毒口罩或通风面具。 3.高处作业应扎好安全带,防止滑跌。工具、漆桶要稳妥放好。在容器内作业,必须采取有效通风措施或戴通风面具。 4.在油漆作业场所10米以内,不准进行电焊、切割等明火作业。 5.需油漆、喷漆的工件,应放置稳固,摆放整齐。 6.带电设备和配电箱周围一米以内,不准喷漆作业。在装配试车地点进行工作,要间隔一定距离。严禁在运转的设备上刷漆或喷漆。装配输送线上的产品或悬链上的工件喷漆时,应在喷漆室内进行。操作时,必须戴好口罩或面具。

产品防护管理规程

1.目的 在产品的整个形成以及直到完成交付的过程中,对产品的搬运、包装、贮存、交付和保护进行控制,以防止产品的变质、损坏和误用,确保产品符合规定要求。 2.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外购产品、物料、中间品、半成品及成品的标识、搬运、包装、贮存和保护的控制。 3.职责 3.1.技术部负责包装的策划及有特殊要求物资的搬运、贮存、包装、防护和交付过程的指导。 3.2.质保部负责监督各部门各环节产品防护是否按规定执行,并负责对库房超期限物质、半成品及成品进行复检。 3.3.采购部负责外购产品及物料的搬运、包装、送检、入库的管理。 3.4.销售部及客服部负责顾客提供产品的搬运、包装、贮存和保护及发出产品质量信息的反馈。 3.5.物资部负责最终产品交付、库房产品、运输的控制,履行交付手续。 3.6.生产各车间负责中间品的包装、防护及内部流转,所领用物料、外协外购件的搬运、防护。 4.规程 4.1.搬运的控制 4.1.1.有特殊要求或易于损坏的产品,技术部应根据产品的实际需要,在技术文件中确定搬运工具和方法。 4.1.2.生产车间各环节根据产品特点,按下列要求选用适宜的搬运设备和工具,提供必要的防护措施,防止产品在搬运过程中发生磕碰、划伤、腐蚀、污染等。 1)应符合产品特性要求并与所搬运的产品相适应,其工具(包括车辆、容器等)处于完好状态; 2)不会给搬运人员带来危害,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3)便于使用和维护;

4)有利于产品标识和检验状态标识的保护及产品的防护。 4.1.3.搬运交接的产品必须保证 1)产品或包装标识清晰、完好; 2)产品包装完好无损坏; 3)检验状态标识清晰,易于识别; 4)产品的数量和批次清楚。 4.1.4.搬运产品的交接 1)外购产品或物料运到公司后,由采购部人员进行核对,符合4.1.3条规定后办理交接手续。 2)生产领用人员与仓库管理人员对领用产品进行核对,符合 4.1.3条规定办理交接手续; 3)工序现场流转产品中装入工序与转出工序人员,按工序流转卡的内容对周转产品进行核对,符合4.1.3条规定办理交接手续; 4)仓库接收各环节入库产品或物料时,应进行核对,符合4.1.3条规定办理交接手续; 4.2.贮存 4.2.1.产品入库验收必须保证 1)外购产品或物料符合合同或技术质量标准的要求; 2)自制产品符合工艺文件要求; 3)经检验合格并有质量管理部出具的放行文件; 4)必须符合4.1.3和4.1.4的规定。 4.2.2.质保部按产品检验规范及工艺策划要求,实施入库前的检验,并提供客户所需的报告及质量证明材料。 4.2.3.仓库管理员对检验合格的产品核对无误后,填写入库单,将产品放置在指定区域并进行标识,建立台账。对检验不合格的产品或物料,按《不合格品管理规程》执行。 4.2.4.贮存产品的存放要求 1)按产品属性分类分区定点存放,产品标识清晰醒目; 2)贮存产品摆放整齐,便于存取,器具、货架必须适合产品的存放要求; 3)有特殊防护要求(防潮、防腐蚀、防静电、防变色等)的产品按规定进行有效防护;

产品防护控制程序(含记录)

产品防护控制程序 (ISO13485-2016) 1.0目的 对于产品从接收、加工、放行、交付直到预期目的地的所有阶段,应针对产品的符合性提供防护,防止产品损坏和错用。 2.0范围 适用于针对产品符合性及顾客要求对其提供防护,应包括标识、搬运、包装、贮存和保护(包括隔离)等,防护也适用于产品的组成部分。 3.0职责 3.1质量管理部及各相关部门负责产品标识的实施和控制。 3.2产品所在现场的责任人负责产品搬运的实施和控制。 3.3生产部负责产品包装的实施和控制。 3.4库房管理员负责原材料库、成品库的产品贮存的实施和控制。 3.5生产部负责成品交付的实施和控制。 4.0程序 建立对产品符合性提供防护的作业指导书,控制有存放期限或特殊贮存条件要求的产品。 4.1产品标识的控制 质量管理部负责制定《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对其实施进行监督和检查;并负责对产品的监视和测量状态加以标识。 包装箱上应有产品名称、型号、厂名、地址、产品注册证号、企业标准号、体积、毛重、防潮、防震等。

对返回再处理的产品应作明显的标识,以便在任一时刻均能被识别,并与正常生产的产品区分开来。 各相关部门按照《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执行。 4.2产品搬运的控制 产品所在现场的负责人根据产品的特点,配置适宜的搬运工具,规定合理的搬运方法,应考虑: a) 不得破坏包装,防止跌落、磕碰、挤压; b) 按照包装箱外标识的要求进行搬运;保持搬运通道畅通;搬运过程中注意保护好产品,防止丢失或损坏; c) 对易损坏物品应使用专用的搬运工具。 4.3包装控制 a) 研发部负责确定包装材料、包装设计和要求;并编制《包装作业指导书》; b) 生产部包装人员在包装过程中应注意核对产品《合格证》;保持产品外观清洁、完整,按装箱单核对随机配件及各种技术文件,包装后加上正确的标识; c) 产品应有符合医疗器械法规要求的使用说明书、检验合格证和标签。 4.4贮存控制 a) 编制《库房管理制度》,规范原材料库、半成品库和成品库的管理,按规定分类码放; b) 库房应配置适当的设备(消防设备等),以保持安全适宜的贮存环境; c) 对有存放期限或特殊贮存要求的物品的环境及安全,按其明确要求加以控制并记录; e) 所有贮存物品应填写《入库单》、《出库单》并建立台帐,库房每月定期盘点,

产品防护作业指导书

RG 深圳容光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为确保所有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等资产在搬运、贮存、包装、防护和交付过程中不受损坏和变质。 2.0 适用范围: 适用于对公司各种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搬运、贮存、包装、防护和交付工作。 3.0 职责: 3.1 仓库:负责组织和管理仓库的各种物料、半成品、成品的搬运、贮存、包装和防护工作。 3.2 品质部:负责对搬运、贮存、包装和防护工作质量进行监督。 3.3 工程部:负责对产品包装和防护要求进行设计。 3.4 生产部:负责对产品加工过程中的搬运、包装和防护工作。 3.5 送货员:负责对产品发货及客户签收前过程中的搬运、防护工作。 4.0 规定: 4.1 搬运注意事项 4.1.1 根据物料的不同性质采取不同的运输方式及防护措施,注意搬运前物品置放方向或各层面 之间防护材料置放,保证物料在运输途中不受损、变质、碰撞、划伤、挤压、受潮、污染等。 4.1.2 不同品种或规格的物料须分批搬运,避免引起混料、错料等现象,贵重物品应推叠稳当、 轻拿轻放、层层防护。 4.1.3 对人力无法执行搬运时,应考虑予以分散包装或运用适当的手推车、油压拖板叉车等搬运 工具,各部门、车间应对其所使用的搬运工具进行性能维护与保养,以预防搬运之意外损害。 4.1.4 各部门在负责自己的搬运范畴时,以自己搬运为主,特殊情况可申请其他部门协助。 4.1.5 任何搬运过程的装卸必须将物料按其外形规则叠放整齐,严禁随意堆放。 4.1.6 仓储物料的搬运调整必须注意结合“先进先出”及“适时进出”的办法执行。 4.2 搬运范畴 4.2.1 送货员的搬运范畴 a、在外采购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及客户提供物料的运回,至暂放到仓储指定的物料划 “来料待检区”为止,“来料待检区”内难以存放的大件物料以存放在仓库指定的“暂存区”内。

产品防护管理办法(20100607初稿)

1 目的 本管理办法规定了产品包装、标识、搬运、储存和保护的方法,针对产品特性提供有效防护措施,防止产品受到损坏或变质,确保产品的质量。 2 范围 本管理办法适用于北汽控股乘用车事业部株洲分公司所有原辅材料、配套件、外协件、自制件(半成品)、成品的防护。 3 引用文件 Z/PD 07.04.0-2010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Z/OP 05.10.0-2010 《零部件库房管理办法》 4术语/定义 4.1产品防护:为防止产品在生产过程和最终交付时损坏而采取的措施; 4.2中间产品:车辆生产和制造过程中的半成品及成品。 5职责 5.1总装厂物流管理科归口管理外购零部件的包装、标识、搬运、储存、保护以及制定包装规范。 5.2零部件供应商负责外购零部件的包装设计及制作,并应得到总装厂物流管理科确认。 5.3零部件供应商或其委托的第三方物流负责由生产地至北汽株洲分公司指定地点的搬运,物流管理科负 责监督、协调和管理。 5.4各专业厂负责在制品(中间产品)的产品标识、搬运、储存及保护等管理工作。 5.5市场部负责整车入库后(最终产品)的搬运、存储及防护。 5.6公司各部门均有产品防护责任,应避免和制止各种可能造整车或零部件损坏的行为发生。 6管理内容 6.1产品包装 6.1.1包装要求考虑安全、质量、零部件特性、人机工程、储存及运输条件,确保零部件的质量不受损坏,满足防震、防水、防尘和防碰撞的要求。

6.1.2专用包装器具有零部件定位及缓冲防碰装置。 6.1.3零部件外包装有一定的坚固性、耐用性,确保包装箱码放时不发生翻倒、倾覆等现象。 6.1.4包装内衬能对零部件有效的保护和定位,对零部件受到的冲击起到缓冲作用,确保在运输搬运过 程中零部件质量不受影响。 6.1.5对于有防锈要求的零部件,应采取适当的防锈措施,如气相防锈袋包装、表面涂防锈油等。 6.1.6对于表面质量要求严格的零部件,应采用表面贴膜等措施避免表面划伤等缺陷的产生。 6.1.7包装箱上必须在醒目的位置上标出搬运、发送中的注意事项。 6.2产品标识 6.2.1所有外购零部件外包装应粘贴包装标签,并根据要求在零部件或包装箱表面粘贴批号标签。 6.2.2外购零部件应具备合格证,且须经质量检验并标识合格后方可入库。 6.2.3只允许标识清楚的零部件入库或投入生产,顾客有权拒收标识和包装不合格的产品。 6.2.4各专业厂根据生产需要建立适宜的在制品、半成品贮存仓库或场地,并对中间产品进行状态标识。 6.2.5各专业厂在生产过程中发现不合格品时,应及时进行记录、隔离存放,标识处理,具体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执行; 6.3产品搬运 6.3.1零部件运输及装卸 6.3.1.1零部件运输应采用厢式货车,以在运输过程中防尘、防雨水。 6.3.1.2零部件包装容器在运输过程中应有效固定,避免因包装容器翻倒或跌落对零部件质量产生影响。 6.3.1.3运输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剧烈颠簸,以免影响零部件品质。 6.3.1.4零部件应尽量采用集束化包装,用叉车装卸。 6.3.1.5如采用叉车装卸,应确保叉齿插入包装容器的叉孔,长度不小于容器长度的三分之二。 6.3.1.6如采用人工装卸,应保证轻拿轻放,严禁直接抛落等行为。 6.3.2零部件出库及投放 6.3.2.1零部件所在现场的负责人根据零部件的特点,配置适宜的搬运工具,制定合理的搬运方法: a)不得破坏包装,防止跌落、磕碰和挤压; b)按照包装箱外的标识要求进行搬运,保持运输通道畅通,搬运过程中注意保护好零部件,防 止丢失或损坏; c)对易损、危险物品制定专门的作业指导书,或使用特殊的搬运工具; d)叉车、牵引车等操作工必须持有国家劳动部门颁发的相应上岗证,并按规定对运输搬运设备 进行维护保养。 6.3.2.2在搬运过程中,操作人员严格按相关规定进行作业,确保零部件不受损伤。 a)零部件的搬运采用规定的搬运工具,并由所属仓库的专职人员负责搬运工作。 b)搬运过程中,如发生物资碰落失散或包装箱破损,应重新报检。 c)露天搬运时,如遇雨雪天气,应采取雨布遮盖、暂停搬运等防护措施,防止零部件生锈和损坏。 6.5.2.4 保持搬运物料的标识完好无损。 6.3.3中间产品的搬运 6.3.3.1在制品或半成品(如白车身\涂装车身等)应采用专用工位器具(含设备)进行转运或搬运,部分中间产品搬运应遵循时效等特殊要求,搬运过程应做好防护措施。 6.3.3.2整车的搬运或转移必须由专职司机或具备公司内部资格人员进行。 6.3.3.3中间产品搬运过程中应注意安全,对车身及零部件做好防护措施,避免搬运过程造成不合格。6.4产品储存 6.4.1零部件入库后储存必须有清楚的标识,分类存放,防止混淆和丢失。

产品运输防护标准要求

产品运输管理制度 编号:Q/YJ-CC/GL -14.5-2012 -4 1 目的 为了加强车辆的运输及保证产品的质量。 2 适用范围 本流程适用于公司产品运输。 3 产品防护及车辆要求 (1)运输产品的车辆需符合运输产品标准要求,运输车辆确保车内无异味,无灰尘,运输产品不得与有毒有害物质同时运输(包括运输完有毒有害物质的车辆仓储部保管在装车前需对车 辆进行详细检查,确保对产品不能造成污染)。 (2)在运输车辆根据天气变化,需必备防雨、防潮、防晒措施。如:苫布、塑料布等,确保运输途中产品的质量。 (3)运输的车辆的产品码放必须分类摆放、要求摆放整齐、 有序,完整无损。按照产品的本身要求,合理装车。如两种以上 品相混装时,应遵循承压值大的产品装底层,承压值小的产品装

上车,总高度不得超过产品最大码放高度。 (4)产品入车遵循轻拿轻放原则,杜绝野蛮操作。 (5)运输产品装车前运输人员与仓储保管再次检查确认产品 的质量及数量,核对准确无误后运输人员在出库单签字确认。 4 运输过程及运输人员要求 (6)对驾驶规范的要求,驾驶人员携带证件要齐全、自觉遵 守交通规则,安全行车,确保产品能够正常时间到货。 (7)运输人员必须熟悉公司经营的商品名称、规格,确保配送工作的顺利进行,到达客户处时需全力配合客户人员对产品的 检验工作。 (8)产品检验合格后运输人员配合客户将货物卸车,并与客户人员共同核对数量后在送货单签字确认数量,将回执单带回公司仓储保管处;如产品部分不合格或全部不合格客户退回产品 时,运输人员与客户人员确认数量后签字确认,保证产品完好无损的运回。 (10 )送货到客户处时运输人员要主动、热情按客户要求将 货物摆放整齐。要和客户一起验收,办完一切交接手续并确认。 (11 )对客户提出的不满意见或投诉,要耐心听取。如当时 知道原因的,要耐心解释清楚。如解释不了,要做好记录,并告 诉客户回去尽快给予答复。回到公司应及时向仓储部汇报。绝对不允许与客户发生争吵,说消极言语,破坏公司形象和信誉。 (9)送货往返途中,不搭乘与公司工作任务无关人员随车往返,更不能将车交给别人驾驶,往返路途要按照规定路线行驶,

仓库作业指导书

仓库作业指导书 1.目的 为使原材料、零件及成品有良好的仓储环境,确保品质,提高收发时效,并确保料帐吻合性等作业有据可依 2.范围 本公司所有原材料、辅料、成品之进出、退货、搬运、储存管理均适用 3.定义 3.1原材料:指生产本公司销售产品所用到之材料,如导光板、胶铁框等 3.2辅料:指通过采购供应商提供的卡通箱、吸塑盒等,经我司包装产品才能销售者 3.3成品:指从原材经过完成组装及加工可出货销售者 3.4呆料: 3.4.1以各类原材料、辅料及成品规定之储存期限3个月未出货者 3.4.2客户、工程变更后不再使用之原材料、辅料及成品 3.4.3品质异常、设计变更修正后之遗留旧产品 3.4.4呆滞料活用方法可分为:以旧换新:拆零利用:转用、代用或降级用:加工变更用途,发展新产品时再利用(备注特定客户和特定料号),独家让价出售 3.4.5佘料:各类组装件材料因订单数量和其本身量之最小单位限制,发料生产而生产未用完之原材料 4.职责和权限

4.1仓库(原材料仓、辅料仓、成品仓):负责公司所有原材料、辅料、电子类成品之进出、退货、搬运、储存管理及超期物料和呆滞料之提报处理 4.2PMC:负责原材料、辅料、成品出库的通知及单据提供 4.3品质部:负责所有物料检验及库存超期物料之重检,判定及品质异常处理4.4采购部:负责原材料及外购零件或成品采购单据、退货单据的提供及退货通知 4.5财务部:负责所有出货及收货单据的收发准确性。 5作业内容 5.1物料点收入库 5.1.1原材料点收入库 5.1.1.1原材料仓管员于供应商交货时,要求供应商送货员出示“送货单”应注意以下几点: A:将供应商送货单据与我司采购所分发之相应【采购单】进行对照,确认送之原材料与我司【采购单】内容相合符 B:确认供应商之“送货单”内容与其送之原材料品名规格、数量(重量)是否相符合 C:供应商送货之原材料包装方式是否符合我司要求 5.1.1.2仓管员确认以上事项无误后盖章签收,并要求送货人员将来料卸放于指定的“待检区”待检,若发现有少交及错交现象,有权要求其改单或拒收且及时反应采购负责人员

产品防护控制程序

产品防护程序 1. 目的和适用范围 1.1目的 为了保证在产品生产过程中和产品交付过程中不至于受到损坏,特制定本程序。 1.2 适用范围 适用于产品加工、贮存、处置、流通过程中的防护。 1.3 发放范围 本公司各职能部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条款通过本程序引用而成为本程序的条款,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程序。 质量手册 YY/T 0287-2017 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用于法规的要求 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总局公告2014年第64号)(2015年3月1日起施行) 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附录无菌医疗器械(2015年第101号)(2015年10月1日起实施)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无菌医疗器械现场检查指导原则(食药监械监〔2015〕218号附件2)(2015年9月25日发布实施) 3.组织和职责 3.1主责部门 本程序的主责部门为生技部,主管领导为管理者代表。 ——生技部负责按照法规和标准要求建立本程序; ——生技部负责确定适当和统一的方法对产品进行防护 ——生技部负责实施和保护生产现场使用的防护标识并实施监督; ——管理者代表负责防护过程的协调和重要性文件的审批。 3.2 相关部门 各部门配合生计部做好过程确认的各项事务。 ——采购部负责实施原材料采购过程中的防护; ——销售部负责实施产品流通和交付过程的防护; ——仓库人员负责实施原材料和成品在仓储过程中的防护。 4.步骤和方法 4.1 原材料采购阶段 1)原材料进厂必须经由质量部按规定进行检查,核对数量,检验质量。并根据材料情况进行分类

标志,标志应醒目。检查合格的原材料,应放置于规定的区域内储存。储存过程中应注意防腐防潮防火防虫防鼠。对于一些有特殊要求的原材料如猪皮运输过程中需使用冷藏运输车,验收合格后需要防腐冷藏处理,以防止猪皮腐败变质。 2)生计部应实现灭菌前产品包装的防护,针对产品的特点,选择适宜的包装方法和包装材料,按照法规要求进行外盒、外箱的设计和标识,可采用图形、文字等方式,表明产品的防护要求。 4.2 生产加工阶段 不同工序之间移交原材料、半成品时应用容器存放,并标志。移交时应仔细检查材料的数量和质量,防止损坏的材料流入到下一道工序。原材料或半成品进入洁净室后,工作人员应配戴手套,不得直接接触物料。 4.3产品交付阶段 1)采用适宜的搬运方法和工位器具、车辆、运输设施,防止产品特性降低、损坏或变质。搬运、转运人员要进行岗位培训。 2)提供专门的仓库,对原材料、待检品及成品等需按照库房管理规定进行管理。对环境安全、储存条件、储存期限、货物进出等进行控制,做到防潮、防损、防丢; 3) 由公司将产品交付到顾客指定的合同地点,可选择合适的发货方式,根据货物的多少,路途的远近,顾客的要求,如需要第三方运输企业进行运输,应该选择实力、信誉较好的公司并办理必要的货运保险。 5.相关文件 6.相关记录 7.编制、修订、审核、批准记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