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考察实习日记

实习内容:到达西递整体浏览

实习时间:5月5日

实习地点:宏村、西递

实习日志及体会:

经过充分的准备,我们在2011年5月5日早晨6点30分踏上前往安徽黄山黟县西递的旅程.沿途经过绍兴、杭州到达黄山黟县。沿途风景美不胜收,自进入安徽境内就充分感受到山区的秀丽景色。南方的山不同于北方,山上植被丰富,山下溪泉流淌。两边的古徽州村落以及现代仿古建筑密集分布,很有安徽地方特色。

下午1点左右我们到达西递桃花源写生基地。午饭条件很差,住宿条件也很差,但是我们早有心理准备。

用餐结束,我们乘车到达宏村,对宏村进行初步浏览,耗时约45分钟。具体实景鉴于摄像记录。接着我们来到了西递,那时已近黄昏时分,大部分场馆以及店家接近收市,40分钟结束行程。

回到住宿地用餐结束后,我上山寻觅一阵,再沿乡村公路行进一段后回住宿地。

实习内容:宏村承志堂测绘

实习时间:5月6日

实习地点:宏村

实习日志及体会:

一早起来,向宏村进发,前往我们的测绘点——承志堂。承志堂是宏村最有钱的盐商建筑的住宅,号称民间故宫,现今所有权归国家。可想而知我们任务重大。

安徽黟县承志堂建于1855年前后,为清末盐商汪定贵住宅。砖木结构,全屋有木柱136根,大小天井九个,七处楼层,大小60间,门60个,占地面积2100平方米,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全屋分外院、内院、前堂、后堂、东厢、西厢、书房厅、鱼塘厅、厨房、马厩等。还有搓麻将的排山阁,吸鸦片烟的吞云轩,以及保镖房、女佣住室、慈厅、小书房等。屋内有池塘、水井,用水不用出屋。前堂是回廊三间结构,分上下厅,雕梁画栋,天井四周为锡打水枧,上有"天锡钝嘏"四个大字。后堂和前堂的结构基本相同。内院有轿廊,用以停放轿子。轿廊西侧是鱼塘厅,呈三角形结构。据传当时建造承志堂,设计时靠村中水圳,多了这块三角形空地,工匠便设计了这个三角形建筑空间。鱼塘厅小天井下有一汪鱼池,圳水从外潺潺流进,又通过石栏栅向前流去。池畔设"美人靠",可凭栏观舀。多余数十平方米建成小客厅和小居室。承志堂规模宏伟,砖、木、石雕精美绝伦,其中木雕"渔樵耕读"、"百子闹元霄"、"唐肃宗宴客图"和"董卓进京"、"长饭坡"、"三英战吕布"等京剧图案,不仅雕刻槽巧,层次分明,线条清晰,而且构图宏富,场面壮观。据传当时建造承志堂花白银60万两,其中木雕上镀黄金 100两,全屋所有木雕由20个工匠雕刻四年才完成。

测绘一天结束。草草吃过晚饭后,完成分配的任务后,就上床休息了。

实习内容:西递游览、写生

实习时间:5月7日

实习地点:宏村西递

实习日志及体会:

我们在西递寻找一处地点进行写生。一个上午的时间只画了一幅,太阳很大,晒得我有点头晕。

下午我和同学在西递游览,西递的大街小巷共有99条,很容易让人迷路。

晚上去宏村举办篝火晚会。有做游戏,烤羊肉串等等,在黟县的最后一个晚上,大家都很开心,有点不舍离开,又有点期待新的旅程,总之,这是一个难忘的夜晚。

实习内容:参观中山陵、总统府

实习时间:5月8日

实习地点:南京中山陵、总统府

实习日志及体会:

早起去南京,本以为距离比较近,但到南京时已是下午了。其实过黄山之后要经过宣城、芜湖、马鞍山才可到达南京市。

下午我们在雨花台边吃饭,用餐过后经龙蟠路高架、中山东路、中山门到达中山陵。中山陵是中华民国国父、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的陵墓,位于江苏省南京市东郊紫金山南麓,西邻明孝陵,东毗灵谷寺。1926年1月动工兴建,1929年6月1日举行奉安大典,1931年全部建成。1961年中山陵成为中共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虽然已经去过多次,但学习建筑学之后应该会有不同的体会。下午天气炎热,南京四大火炉的威力显现。登顶并没有想象中那么费力,但越往上踏步越陡峭。

下山后,经中山东路、长江路抵达总统府。南京中国近代史遗址博物馆,为中华民国在大陆统治时期的总统府原址,位于中国南京市长江路292号。国民政府于1927年至1937年、1946年至1948年在此处办公;总统府在1948年5月20日成立后,1949年4月23日渡江战役前亦设置于此,为纪念中国开创共和制国家之见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总统府原址为办公用地,后改为博物馆。总统府大部分是后来修建的景点,加上旅途疲惫,没有细琢。

晚上去新街口大洋百货以及莱迪小游,晚上宿晨光宾馆。

实习内容:参观现代建筑奥体紫峰

实习时间:5月9日

实习地点:南京奥体紫峰

实习日志及体会:

早上前往奥体中心,因1班住宿问题耽误一会儿。奥体是华东地区比较新的体育中心项目了,被其形制所震撼。奥体中心主要由主体育场、热身场、体育馆(太空舱形)、游泳馆(海螺形)、新闻中心(桅杆状)、网球中心(莲花瓣)、棒球场、垒球场,以及交通工程、环境景观、能源中心等配套工程,和体育公园组成。奥体五大场馆以体育场为中心连成一个整体,可同时容纳8.7万人(主体育场6.2万人、体育馆1.3万人、游泳馆4000人、网球中心8000人)。五大场馆分别象征着体育与庆典、体育与未来、体育与海洋、体育与自然、体育与山川。奥体中心是2008年前全国最大的体育场,是2005年第十届全国运动会的主会场。

2014年第二届世界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青奥会)将在南京举办,届时,南京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和奥体中心体育场将成为第二届青奥会主赛场和主体育场。

参观完后接着去绿地广场紫峰大厦,具体实习报告里有介绍。我们在B1的赛百味用餐,接着参观周边鼓楼广场。

下午自由活动去大洋、莱迪、德基、水游城、夫子庙畅游。

实习内容:现代建筑以及古典园林参观

实习时间:5月11日

实习地点:南京大屠杀纪念馆、苏州拙政园、苏州博物馆

实习日志及体会:

早起去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现在随着中日关系紧张,纪念馆扩建多倍。以前只是小小的地面一层展馆,现在面积扩大近似于宁波博物馆的两倍。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座落在中国南京江东门街418号。该馆的所在地,是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江东门集体屠杀遗址和遇难者丛葬地。为悼念遇难者,南京人民政府于1985年建成这座纪念馆,1995年又进行了扩建。纪念馆占地面积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千平方米。建筑物采用灰白色大理石垒砌而成,气势恢宏,庄严肃穆,是一处以史料、文物、建筑、雕塑、影视等综合手法,全面展示“南京大屠杀”特大惨案的专史陈列馆。该馆正大门左侧镌刻着邓小平手书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名。陈列分广场陈列、遗骨陈列、史料陈列三大部分。广场陈列由悼念广场、祭奠广场、墓地广场等3个外景陈列场所组成。其中悼念广场内有外形如十字架,上部刻南京大屠杀事件发生的时间的标志碑、“倒下的300000人”的抽象雕塑、“古城的灾难”大型组合雕塑及和平鸽等部分组成。祭奠广场有刻有馆名的纪念石壁、郁郁葱葱的松柏和用中英日三国文字镌刻的“遇难者300000”的石壁。墓地广场有鹅卵石、枯树和沿院断垣残壁上的三组大型灰色石刻浮雕及院内道路两旁的17块小型碑雕,部分地记载着南京大屠杀的主要遗址、史实,这是全市各处集体屠杀所立遇难者纪念碑缩影和集中陈列,还有大型石雕母亲像、遇难者名单墙、赎罪碑、绿树、草坪等诸多景观,构成了生与死、悲与愤为主题的纪念性墓地的凄惨景象。

接着前往苏州,经沪宁(沪蓉)高速到达苏州。宿西园格林连锁酒店。沿途看到苏州火车站,同贝聿铭风格。

下午参观拙政园以及苏州博物馆。

拙政园:初为唐代诗人陆龟蒙的住宅,元朝时为大弘(宏)寺。明正德四年(公元1509),明代弘治进士、明嘉靖年间御史王献臣仕途失意归隐苏州后将其买下,聘著名画家、吴门画派的代表人物文征明参与设计蓝图,历时16年建成,借用西晋文人潘岳《闲居赋》中“筑室种树,逍遥自得……灌园鬻(音:yù,< 书>卖)蔬,以供朝夕之膳(馈)……是亦拙者之为政也,”之句取园名。暗喻自己把浇园种菜作为自己(拙者)的“政”事。园建成不久,王献臣去世,其子在一夜豪赌中,把整个园子输给徐氏。500多年来,拙政园屡换园主,曾一分为三,园名各异,或为私园,或为官府,或散为民居,直到上个世纪50年代,才完璧合一,恢复初名“拙政园”。拙政园全园占地78亩(52000平方米),分为东、中、西和住宅四个部分。住宅是典型的苏州民居。

苏州博物馆:这座投资达3.39亿元的新馆建筑和相伴的忠王府古建筑交相辉映,总建筑面积26500平方米,其中忠王府建筑面积7500平方米,地面一层为主,局部二层;新馆建筑面积19000平方米,为充分尊重所在街区的历史风貌,博物馆新馆采用

地下一层,地面也是以一层为主,主体建筑檐口高度控制在6米之内;中央大厅和西部展厅安排了局部二层,高度16米。“修旧如旧”的忠王府古建筑作为苏州博物馆新馆的一个组成部分,与新馆建筑珠联璧合,从而使苏州博物馆新馆成为一座集现代化馆舍建筑、古建筑与创新山水园林三位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

在整体布局上,新馆巧妙地借助水面,与紧邻的拙政园、忠王府融会贯通,成为其建筑风格的延伸。新馆建筑群坐北朝南,被分成三大块:中央部分为入口、中央大厅和主庭院;西部为博物馆主展区;东部为次展区和行政办公区。这种以中轴线对称的东、中、西三路布局,和东侧的忠王府格局相互映衬,十分和谐。新馆与原有拙政园的建筑环境既浑然一体,相互借景、相互辉映,符合历史建筑环境要求,又有其本身的独立性,以中轴线及园林、庭园空间将两者结合起来,无论空间布局和城市机理都恰到好处。

新馆正门对面的步行街南侧,为河畔小广场。小广场两侧按“修旧如旧”原则修复的一组沿街古建筑,古色古香,成为集书画、工艺、茶楼、小吃等于一体的公众服务配套区。

晚上我们几人同行前往观前街以及平江路游览。其实这次最有感受的还是平江路,喜欢那种水乡古宅与后现代艺术结合的感觉。

平江路是苏州的一条历史老街,是一条沿河的小路,其河名为平江河。却说宋元时候苏州又名平江,以此名路。河路都不阔,河上行走的是摇橹船,路上仅可过黄包车而已。故有同一路上,“水陆并行,河街相邻”,这是很典型的水乡特色。

平江路实在是非常美好的一条古道,在苏州最古老的城市地图宋代《平江图》上,就有平江路这条街道,是当时苏州东半城的主干道,800年来,平江路依然在原址保留了它河路并行的格局、肌理和长度,小桥流水、粉墙黛瓦,房屋的体量、街道的宽度和河道,比例恰当,显示出疏朗淡雅的风格;平江路两边小巷特别是东边,还较好地保留了多条水巷,是今天苏州古城最有水城原味的一处古街区。

■实习日记

实习内容:同济高校参观以及现代高层建筑参观

实习时间:5月11日

实习地点:上海同济、环球金融中心

实习日志及体会:

首先是去同济,名校就是有学习氛围,清净的校园,每个人都背着书包前往教室。我们在建筑城市规划学院参观,碰到几位教授介绍外校人士参观。在学院中庭还有钢琴演奏。

下午去环球金融中心。由于司机不识路,人民路隧道下去,到浦东后又下延安路隧道,再翻转头回浦东。上楼后才发现我们在雾里。外面白茫茫,看不见任何东西。上海环球金融中心是位于中国上海陆家嘴的一栋摩天大楼,2008年8月29日竣工。是中国目前第二高楼、世界第三高楼、世界最高的平顶式大楼,楼高492米,地上101层,开发商为“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公司”,由日本森大楼公司(森ビル)主导兴建。

参观完后踏上回宁波的路,由延安路高架进入,本应从外环线进入A4,但司机开往杭州方向,绕路了。最后,我们还是在8点回到了宁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