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青海师范大学附属第三中学初中物理教师教学论文 关于初中物理教学的点滴体会

青海省青海师范大学附属第三中学初中物理教师教学论文 关于初中物理教学的点滴体会
青海省青海师范大学附属第三中学初中物理教师教学论文 关于初中物理教学的点滴体会

关于初中物理教学的点滴体会

当前,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素质教育,创新教育,首要的是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打铁必须自身硬”。物理是综合课程,涉及面广,可以说是包罗万象,因而学生对物理教师的要求总是高于其它学科的教师。这就要求物理教师一定要有爱岗敬业的工作热情,不断学习,汲取新的知识,扎实做好工作。下面结合使用新教材,谈谈自己的教学体会。

一、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

成功的教学不是强制,“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现代教学要“使人愉快,要让一切教育活动具有兴趣,富有感情色彩”。因而,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物理学习习惯,显得举足轻重。

学生爱学,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就会充分发挥自己能动作用的积极性,创造性,进而能取得较快的进步,较好的成绩。

兴趣的进一步发展就是爱好,爱好对人的素质的养成、能力的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密切关系。在现代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能力的培养远比传授知识重要,所以培养学生的兴趣具有深远的意义。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活动的双边过程,只有二者的有机结合,才能完成学习任务。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创造了个活跃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寓教于乐的教学效果。

1.教学设计,激发兴趣

不难发现,每学期的开始,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高,而八年级学生刚接触物理,感到神秘、好奇,学习兴趣浓厚、高涨。这样,就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一种动力。

物理课中的第一课是关键。新鲜感是引起学生兴趣的主要因素,好奇心是学生的特点,越是新鲜的东西越能引起学生的好奇,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因而教师要特别注意仪表、语言、教态、板书等。给予学生以新鲜感,且结合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问题,来诱导学生的好奇心。根据课堂大胆创新、积极采取挂图、模型、或媒体等,达到声、情、色、形并茂,同时配以物理科技、小故事、小游戏,史料等辅助材料。这样,学生就会产生新鲜感,从而引起学生的兴趣;新的教具、新的挂图、新的演示都能增添课程的新鲜感。因而课堂上充分利用教具,尽量让学生有动手实验的机会,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即便是复习课也不简单地重复讲过的东西。通过概括、归纳、类比、排列、分析、综合找出规律,形成系统的知识,以更新的面貌出现,从而提高学生的兴趣。

2.互动关系,支持兴趣

教学是双边活动,是师生的共同参与,师生感情的相互作用会激发学生的兴趣。有的学生喜欢某一门课程是因为对那位任课教师印象好,喜欢那位任课教师;有的教师对学生耐心教育,无微不至的热情关怀,使学生感动,随之对他担任的课程产生兴趣;有的教师知识渊博,工作态度认真,得到学生的尊重,能使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教师和蔼可亲,师生关系密切,他教的课学生爱学。因而物理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利用可能利用的因素。同时,教师的表扬、期望和信任,可以使学生的潜力和热情得以释放。优生勉励他们

更上一层楼;中等生鼓励他们稳中求进;后进生激励他们奋进。这样,学生的兴趣才能保持,学生的学习成绩自然好会提高。

3.学用结合,强化兴趣

有用是学生对学习的理解,也是学生学习兴趣的根本。只有当学生认识到学习的作用,真正感到学习的需要时,才能培养起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动摇的强烈学习兴趣,才会由被动变主动。自行车、缝纫机为什么要加润滑油?洗衣机、电风扇为什么应该用三脚插头?照明电路出了毛病,灯泡不亮,故障发生在哪里……要懂得这些与物理密切相关的事情,更好的使用现代生活中日益普及的机械、电器,都需要懂得物理知识。

物理课本中的“小制作”、“课外活动”会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情趣。通过动手制作,使学生对知识更加系统、熟练。同时,教师应注意联系实际,努力创造条件,利用参观、访问、座谈等多种活动形式,丰富学生课外生活,使学生感到今天在校学到的东西确实是将来实际应用中所不可缺少的。这样,学习的兴趣自然就能长盛不衰。

4.情感激化,巩固兴趣

“用情感来激发人,好像磁力吸铁一样,有多大分量的磁便引导多大分量的铁,丝毫容不得躲闪。”这极其深刻地提示了情感激励对人们心理引力的作用。“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一种点燃学生思想火花,进而开发智力的教学艺术。”学习兴趣支配着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注意和集中而稳定。兴趣又调节着情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呈现巨大的热情,从而增强学习效率。

教师与学生的情感的培养,单凭课堂四十五分钟是不够的。课余时间教师要经常与学生谈心,消除学生对教师的“畏惧”隔阂,注意学生的衣食住行,对他们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师生之间的情感会得到激化,随之学习兴趣会得到巩固。

总之,“兴趣”创设的途径非常广泛,只要我们给予足够的重视,认真研究方法,力辟新径,就完全可以创造一个宽松、和谐、愉快的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兴趣。这样,不但使整个教学过程充满乐趣,而且使学生在欢乐的学习氛围中进步成才。

二、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理念。

当前,中学教育教学中,任然存在着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现象。加重了学生负担,妨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导致部分学生厌学、辍学,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所以,教育必须彻底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即从传授知识和为分数而教的观念转变为学生的探究获取知识、方法,培养能力,挖掘学生的潜能,教会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1.从“知识本位”转向“育人为本”

传统教学中注重的是知识的传授,当代教育应致力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以育人为本。要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协作的能力,发展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另外还要求让每个学生拥有健康的身心、优良的品质和终身学习的愿望与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从而实现全体学生的发展,以及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为此,教师要发挥自己在课程建设中的能动作用,要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要变“经师”为“人师”,要变“教书”为“教书铸魂并重”,通过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在知识、技能的传授过程中实现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实现育人的功效。

2.由“以教定学”转向“以学定教”

传统教学中教师的讲是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围绕教师转。这是以教定学,让学生配合和适应教师的教。长此以往,学生习惯被动学习,学习的主动性也渐渐丧失。显然,这种以教师“讲”为中心的教学,使学生处于被动状态,不利于学生的潜能开发和身心发展。新课程提倡,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教学评价标准也应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为主。教师要根据“学情”施教,建立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师要变“传声筒”为“对话者”,变“知识权

威”为“平等中的首席”。创设基于师生交往的互动,互惠和对话的教学关系,是每个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

3.从“重结果”转向“重过程”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只重视知识的结论,忽略知识的来龙去脉,有意无意压缩了学生对新知识学习的思维过程。只注重结果的做法导致学生一知半解,似懂非懂,造成思维断层,降低了教学的质量。教师如果直接告诉学生结论,并要求学生马上应用,只会导致“消化不良”,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重过程就是教师在教学中把重点放在揭示知识形成的过程上,暴露知识的思维过程,让学生通过感知----概括----应用的思维过程去发现真理,掌握规律。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训练思维,增长知识,发展能力。为此,教师要加强书本知识同现实生活以及实践经验的联系,要变“书中学”为“既从书中学,更从做中学”。

4.从“统一规格”转向“个性化教学”

让学生全面发展,并不是让每个学生及其每个方面都按统一规格平均发展。传统的大一统的“机器生产模式”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的培养,导致了许多课堂教学问题和矛盾的产生。教师去关注、去研究学生的差异,以便找到适合每个学生发展的个性化教学方法。为此,要努力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程运行体系,要变“教案剧”为“教育诗”,变“计划性课堂”为“计划性和生成性相结合的课堂”。

三、进行学法指导

在物理教学中,学生普遍反映物理与其他学科相比,感到难学。从而使学习的兴趣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这除了由于在思想上不重视外,还在于他们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还习惯于小学的学习方法,对较深层次知识的学习就难以适应。所以应努力寓学习方法于物理教学之中。

1、指导学习物理学的观察方法

从认知规律看,学习是从感性认识开始,以感知为基础。而观察是感知的一种特殊形式。俗话说,处处留心皆学问。观察不仅能获得丰富的感性材料,还能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巴甫洛夫把“观察、观察、再观察”作为自己的座右铭。观察是学生掌握知识和学习物理学的重要环节。教师在教学中应努力创设情境,充分利用实验仪器、挂图、多媒体等直观教具和演示实验以及探究实验等,进行观察方法的指导。如在讲水的沸腾时,可指导学生在沸腾前观察什么;沸腾时观察什么;怎样观察;并比较沸腾前与沸腾时所发生现象的异同。

2.指导学习物理学的阅读方法。

阅读能力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通过看书阅读,既培养了自学能力,也可减轻课外的学习负担。

(1)通过阅读加深对物理概念的理解。

切实掌握物理学的概念,是学好物理学的关键。教师可通过阅读课文并进行分析说明,来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记忆。

(2)通过阅读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阅读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学习过程。教师应事先设计好阅读提纲,让学生根据提纲阅读教材并提出问题,然后配以观察、实验解决问题。同时,要注意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插图、“信息窗”。指导阅读前,教师应根据教材特点,确定恰当的方法,集中阅读或分步阅读,重点阅读概念、原理、循序渐进,逐步提高要求。

3.指导学习物理学的归纳方法

由于物理自身的特点,许多概念术语在教材中重复出现率较低,这就要求学生善于归纳,形成概念系统、概念网,以增强理解和减少记忆难度。教师在板书中应注意对有关各类知识用表解进行归纳和概括,同时指导学生在作表解,以便理解和记忆,并发现知识内在的本质的联系。如在学习“从水之旅谈起”之

后,指导学生把三态变化的内在规律归纳

成物质三态变化示意图(见图一)。

4.指导在物理学学习中理论联系实际

掌握知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能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加强与社会问题和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如学习“内能与热能”之后,可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热岛效应”的成因,如何减弱“热岛效应。”这样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物理学的兴趣,加深了印象,也逐渐培养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态度。

以上几种学习方法,都是在学习过程中必须逐渐培养起来,并能使学生终身受益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学习方法要素,有机地把握几种学习方法,并能将其结合起来,寓学习方法于物理教学之中。

四、精选习题,培养思维能力

在教学中,精心设计、巧妙安排习题,不仅巩固和复习学过的知识,检验学生掌握知识的水平,而且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进一步促使他们把知识转化为能力,从而把训练的重心移到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上。

1.设计有“误区”的习题,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

分析、判断能力不仅要从正面去培养,而且要注意从反面给以训练。教学实践证明,适时地设计有“误区”的习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在课堂上,教师有意布设陷井,诱使学生“上当”、“中计”会在其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使学生在失败中吸取教训,幡然醒悟。在醒悟中,学生变得越来越聪明,思考问题越来越深刻,思维的批判能力也随之而生了。

[例题1]质量为7.9千克的正方体铁块,静止放在面积为0.5

米2的水平面上时,对水平面产生的压强是多少?(ρ铁=7.9×103千克/米3, g=10牛/千克。)

一些学生根据题给的条件,直接代入压强公式求解。即:

P=F/S=mg/s=7.9千克×10牛/千克/0.5米2=158帕

这是错误的结果。问题出在没有仔细考虑铁块与水平面的接触面积----受力面积。此题的受力面积不是水平面的面积0.5米2,而是正方体铁块的面积。虽然题中没有直接给出,但可以根据已知条件求出:

由密度知识求铁块的体积V=m/ρ=7.9千克/(7.9×103千克/

米3)=1×10-3米3

又知铁块是正方体,V=l3,所以正方体的边长l=10-1 米,其面积s=l2=10-2米2,在此面积上受到压力在数值上等于铁块受到的重力即:

F=G=mg=7.9千克×10牛/千克=79牛

故压强为: P=F/S=79牛/10-2 米2=7.9×103帕.

这是此题的正确答案.通过分析错例,纠谬扶正,不仅加深学生对物理概念、公式的理解和运用的条件,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分析、判断的思维能力。

2.设计发散式的习题,培养学生的灵活思维能力。

学生的思维能力灵活与否和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有关。在教学中,通过对优等生和中等生解题过程的观察分析,发现对优等生和中等生解题过程的观察分析,发现优等生可以从一道题产生不同的假想。然后对每一种假想进行合理的思维推理,一旦受阻,能立即转换思维方式,而中等生则不然,他们思维单一,而且缓慢,一旦思维受阻,不能马上转换思维方式,甚至中途放弃解答。为此,必须适时合理地设计发散式问题,一题多解,引导学生多角度、多方面地思考问题,着意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例题2]一个铝球质量为81克,放入装水的量筒后,水面由100毫升上升到150毫升处,

试判断铝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ρ铝=2.7×103千克/米3)

不同的学生可能采用不同方法(可比较质量、体积和密度三者之一),要求每个人都用多种方法,从而提高知识的掌握程度。

3.设计相近式的习题,培养学生的类比思维能力。

由于学生智力发展是一个把新知识同化和顺应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去的过程。要使新知识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同化和顺应的愉而自然,就必须加强学生的类比思维能力培养。教学实践表明:设计相近式的习题,充分利用学生原有的知识,去吸收新知识,可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用利于培养学生类比思维能力。

教学中,应当努力挖掘教材的内在联系,精心设计相近式习题,优化新知识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的同化和顺应过程,培养了学生的类比思维能力。因此,物理习题设计的好坏对学生思维能力培养有着很大的影响,教师在加强基本概念、规律教学的同时必须认真钻研习题教学,让其发挥更大的作用。

人们常说学海无涯,我说教海也无涯。在短暂的教学生涯当中,只有不断地创新,不断地充实自己,才能更好地为学生服务,为未来的教育发展贡献力量。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努力。

初中物理有效教学策略(继续教育论文)

浅谈初中物理有效教学策略 面对信息社会对教育的挑战,教育受到人们空前的重视。在各国教育改革的大潮中,有效教学被提到日程上来。然而,要将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切实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去,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因此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是国内外教育工作者的一个大趋势。有效教学是与低效教学或无效教学相对应的。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与西方教学和传统教学有不同的要求,有效教学的标准和实现有效教学的策略也是不同的。但是,西方教学和传统教学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我们不能完全摒弃,而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随着新课程实施的深入发展,以往一些研究和教学实践中许多教师对有效教学内涵的理解已不能完全适应时代的要求,主要表现在对“有效”内涵的理解很局限,以知识传授和考试分数为教学是否“有效”的唯一评判标准。初中物理新课程规定了三大课程目标领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意味着学生知识掌握程度不再是判断教学有效性的唯一标准。有效教学必须促使学生在这三大目标领域上得到全面的、充分的发展,有效教学要求教师将学科的目标定位在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上。因此,在新的形势下,我们必须对有效教学做出符合新课程理念的科学阐述。基于国内外关于有效教学的研究,以及教学本质的研究,结合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初中物理有效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中遵循物理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发挥教师

自身的作用,关注学生的学习,关注学生的进步与发展,关注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尽可能多地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的学习,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上获得积极、和谐、有效的进步和发展,从而相对有效地达到预期教学效果的教学,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教学活动。 在初中物理课堂教中看教学是否有效,关键必然是看教学活动是否能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看学生通过学习取得的学习效果,取得了怎样的进步和发展,以及是否引发了学生继续学习的愿望;看有多少学生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有效学习。学生通过有效学习,从而积极、和谐、有效地实现教学的“三维目标”,是学生进步和发展的基本内涵。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并不只是传统教学强调的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而是指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上获得积极、和谐、有效的进步和发展,是注重全面教学目标的进步和发展。其中积极的进步和发展是指学生能主动参与学习,并能积极主动思考表达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关键是在课堂上激发学生表现的欲望,并产生一定的竞争意识。只有学生开口,才能及时表达自己的思考;只有开口,才能及时得到自己想要的反馈;只有开口,才能及时更新自己的认识;只有交流,才能使自己的认识更深刻,使自己的学习更有效。和谐的进步和发展是指学生

物理教学类论文题目

附录:物理各类毕业论文题目 二、实验类 1、复摆实验仪的研究 2、杨摸量实验仪研究 3、落球法液体粘滞系数测定仪的改进 4、浅议氦氖激光器在光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5、全息照相实验技巧探讨 6、实验数据的处理和测量不确定度计算 7、标准不确定度合成中应注意的问题及讨论 8、钢丝的切变模量与扭转角度关系的研究 9、物理实验测量和分析的基本方法10、向心力实验装置研究11、重力加速度测量实验装置研究12、液体表面张力实验装置研究13、MATLAB在声学实验中的应用 10、镜像声波演示装置的设计与制作11、静电起电盘电荷收集装置的研制 12、非平衡电桥在非电量测量中的应用13、载流圆线圈平面内任意一点磁场的测试与理论分析14、非线性电阻特性的实验研究15、简易万用表的设计制作及校准 16、体效应管负阻特性的测量研究17、微波光学实验研究 18、组合测量在物理实验中的应用19、用电阻应变片测量微小形变实验方法的改进与研究20、偶氮染料掺杂聚乙烯醇薄膜的光致双折射的理论与实验研究21、偶氮染料掺杂聚乙烯醇薄膜的四波混频特性的实验研究22、演示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23、如何做好学生分组实验24、如何测定弹簧的有效质量25、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尝试26、固体激光器的光束质量分析 27、光学谐振腔的优化设计28、对大学物理改革的思考:用电脑模拟实验过程29、理想实验在物理学中的作用30、物理学中的科学研究方法31、光电效应伏安曲线研究32、物理实验对学生科学好奇心的培养33、大学物理实验专题课件研究34、激光全息实验分析 35、设计性实验研究 36、物理模型与中学物理教学37、CCD技术及其应用38、考研对我院物理本科教学的影响及对策39、塞曼效应实验研究40、H-D原子光谱实验的误差分析及其优化41、如何实现电机的变速42、实验教学的改革探讨43、计算机在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三、教法类 1、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探讨 2、谈谈中学物理课堂教学艺术 3、兴趣——学生学习物理最好的老师 4、物理习题隐含条件的探讨 5、中学物理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探讨 6、高中“课题研究”教学案例总结 7、中学物理课程的基本理念分析8、论物理教育中的科学素养培养 9、新的中学物理课程目标分析(择其某一项)10、中学物理教学中的美育素材研究 11、物理教学中的创造人格培养12、物理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培养探究 13、试论物理教学中的科学探究14、对高考“理科综合”科目的改革的思考 15、未来中学物理教师素质结构之设想16、现行物理教学大纲及教材的有关评价 17、对高中某一物理概念或物理规律的教学研究(电磁学,光学方面)18、中学物理教师继续教育问题的思考 19、高一物理新教材的比较与评价20、论非智力品质在物理学习中的形成与作用 21、中学物理光电实验如何适应新课标的改革22、中学物理教学中互动作用的深入探讨23、用FLASH制作自由落体运动的课件及在教学中的应用24、多媒体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5、在物理教学中Powerpoint应用经验及技巧26、如何用Authware互动性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27、中学物理兴趣培养初探28、在中学中开展设计性实验可行性初探 29、用Flash制作课件效果评析30、Powerpoint物理课件实用性与演示实验剖析 31、物理教师课程能力的结构分析32、物理教师课程能力现状及其改进策略

[参考实用]初中物理教学论文10篇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10篇 1、把握复习要点 1.1将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物理课程内容都是从生活出发,解答生活中出现的现象.所以在复习的时候就要把握这样的思想,因为考题往往就是那些最常见的生活现象.例如:剪刀的杠杆、自行车的力学等等都可以作为考题的素材.通过这几年的中考题目就可以总结出这些题目的出处、以及解答技巧.通过平时的积累,多观察、多思考.这样一来就可以把握这样的题目要点,将实际问题转化成自己熟悉的物理知识,并作出准确的解答.1.2把握开放性的题目 现在越来越多的能力拓展题都是针对学生开放性解题思路的训练.首先学生应当不要对这类的题目产生惧怕心理.仔细的分析和观察,在平时也要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意识,让学生学会从多角度、多方面来分析解答问题,这样在中考的考试当中就不会手足无措了. 1.3将知识总结联系起来 在复习的时候,很多教师都会进行模块的复习,这样会让学生记了这一块忘了那一块,复习效果欠佳.所以,在复习的时候,应当把知识点总结成专题,然后将前后的知识充分串连起来,寻求各个知识点的联系,将物理知识编织成一个知识点网,这样一来,就可以充分掌握每一部分的知识,不会有盲点. 2、关注热点问题 这几年各地的中考试卷都还是包含很多现阶段的热点问题,从这些问题入手,进行物理知识的梳理和分析,可以有效押题,通过对这些热点问题的分析和总结,让学生不至于在考试的时候无从入手.同时,平时还要培养学生的积极主动的思考能力,根据试

卷上给的内容和材料,可以自己分析得到试题涉及的知识点.近几年的热点问题仍旧是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最新的科学技术现状,例如:嫦娥一号奔月实验、磁悬浮列车等等. (2)时事新闻当中出现的奇闻奇事. (3)通过一张图片或者漫画,让学生从中找到涉及的物理知识,并作出相应的解答. 3、分析题型结构 只要把握题型结构,学会分析,就可以掌握.中考比较困难的题型就是简答题,这样的题目要求学生有一定的表达能力,并不是用公式等作出解答就可以的,而是要求学生从概念的分析和理解出发进行解答.这样一来.学生往往不容易抓住重点,很容易跑偏,导致失分.所以,在复习这样的题型的时候就不要总是想着要死套概念和公式,要掌握解答的要领,灵活地解出答案.一般可以从这几个方法来进行分类解答: (1)知识类型.例如:运动问题、光的问题、力的问题等等,这样的题目都有各自基本的答题模式,可以按照这样的方式进行分析解答. (2)题目类型.按照题目的不同来分类,例如:直接叙述题、公式解答题、图表解答题等等.这样的踢门就要认真分析,以回答要点为答题重点. 4、注意复习中的误区 4.1不要盲目地使用复习资料 很多学生都会喜欢在考前买一大堆的复习资料,这样虽然可以大量的练习,但是却有着很大的缺陷:很多资料的内容和题型都不是最新的,学生没有判断能力,这样复习的结果就是找不到真正考试的重点.所以学生一定要在教师的帮助下选择好的复习资料,准备好与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相对应的习题册. 4.2不要总是做新题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10篇【论文】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10篇 第一篇:情景创设下初中物理教学 一、初中物理教学中有效物理问题情景创设的具体方 1.利用物理实验进行物理问题情景的创设 在初中物理学的课堂教学中,物理实验是必不可少的一种教学方法,也是最直观、最形象、最能够被学生所理解以及掌握的教学方法之一。因此,教师们可以利用物理实验,来针对相关的物理知识点、教学大纲所要求的教学目标进行分析,并且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学习能力,从而创设一些适当的、能够有效的帮助学生理解物理知识的相关物理问题的情景。在利用物理实验初进行有效物理问题情景创设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所创设的问题情境与物理教学的教学目标之间需要保持高度的一致性,切不可单方面的为了提高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动力而产生偏题跑题的课堂教学的现象;第二,对于所创设的物理实验问题的情境,需要具有高度的趣味性、创新性、以及直观性,要求能够符合初中生对于物理知识的学习情况进行教学,能够充分的调动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学习的积极性;第三,对于所选择的相关的物理实验,其难度需要由低到高,循序渐进的提高实验的难度,保证能够使得学生拥有比较良好的可操作性,切不可直接选择高难度的实验,导致学生对于物理知识

的理解以及掌握程度大大下降,甚至使得学生产生对于物理知识的学习的抗拒性、失去对于理解其知识点的自信心。以上三点是初中物理教学中根据相关的物理实验从而进行有效的物理问题情景的创设需要注意的三个方面。 2.利用生活实际进行物理问题情景的创设 初中物理学教学的主要教学目标是通过教师对于相关物理知识的讲解以及传授,对于学生在学习方法、学习兴趣、以及学习能力方面的引导以及指导,通过学生自身的努力以及付出,从而达到共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思考问题,在问题中获得需要掌握的知识以及能力,从而充分的挖掘学生的潜能,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技巧的最终目标。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利用物理问题,从而进行有效物理问题情景的创设,需要能够充分的调动学生的思考积极性。例如,在进行“水的蒸发”的相关物理知识点学习中,教师们可以根据将要讲解的知识点(水的蒸发的性质)而提出相关的问题,如“:当我们使用扇子的时候,同学们会有什么感觉?”或者“当我们刚刚洗澡结束,走出浴室会有什么感觉?”从而通过学生“会感觉很冷”的类似回答中引入水的蒸发的相关性质———“水蒸发的时候会吸走热量”。类似于这样的课堂问题的提出,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轻松的将学生的思维引到课堂教学中来,并且十分自然的将物理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体现了物理知

初中物理有效教学论文10篇【论文】

初中物理有效教学论文10篇 第一篇 一、“温故而知新”———做好预习工作 对于物理课来说,虽然难度系数较大,但是也有自身的学习规律,只要学生经常温习学过的知识,再进行有效的总结,势必会大大促进物理课的学习,同时也有利于新知识的学习,所谓“温故而知新”。如果学生熟知学习的新课内容就会感觉轻松,容易理解,由此可见,预习在初中物理学习过程中的作用是十分巨大的。在具体的预习过程中,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对于新知识,学生要结合以往的知识进行有效的链接,形成一定的知识框架;在预习后,要结合一定的例题,去解决相关的问题;另外,还要学会总结,总结前后知识的联系和做题方法的联系。教师对预习工作也要加以重视,进行一定的检查和验收工作以及奖惩制度,激发学生预习的兴趣和欲望。 二、强调探究过程,努力发展探究能力 探究教学中应让学生把注意力放在求证上,不要忙于得出结论。要让学生头脑中形成正确的科学态度,就必须把学生的猜想与假设进行推测与验证。例如,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一节时,让学生提出像与物的关系的猜想,可列举出“像小于物,像大于物,像等于物;像距小于物距,像距大于物

距,像距等于物距”等等的假设,学生各持己见,相互争议,表明他们对此是模糊不清的。通过本节的探究实验,让学生观察现象,记录数值,比较分析后,得出自己总结的正确结论,学生既有成就感,又在探究中获得了各种能力。探究过程的教学应循序渐进,可采用“先牵着鼻子走,后放手走”的教学步骤,由简单到复杂,学生既要思考别人的意见,又要改进自己的探究方案;既要独立完成探究方案,又要认识到在科学探究中必须要有合作精神。查缺补漏,培养学生归纳、总结问题的能力,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但要注意,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学生探究或都采取完整的探究环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探究方式与传统的教学方式有机地结合起来,取长补短,运用最佳教学方法和手段,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三、结合实际多加练习 练习与反馈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提高物理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教师一定要把课堂练习与反馈看做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确立课堂练习与反馈的意识。反馈训练作为一个教学环节,一般安排在课堂教学结束前;作为一种教学活动和要素,可以穿插在课堂教学的全过程。通过练习即时反馈,学生没有掌握的内容当堂可以认识到并可以有意识地去解决,起到强化、督促、纠正学生学习的作用。这种即时反馈也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

初中物理小课题论文新选

初探“创设情境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性” 物理课堂教学中创设适当难度的生活化情境,使学生感到物理就在生活中,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应用物理知识的能力。 一、问题的提出 1、当前物理课堂教学现状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实际的联系不太紧密,阻碍着学生自主、投入地学习。究其原因,一是学生问题意识较弱,对生活环境中的物理现象不太注意观察,找不到适合自己的探究内容。二是学生应用意识薄弱,学习知识时不能很好地联系生活实际。 2、创设生活化情境理论依据 其一,物理课程标准中教学理念第一条就是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物理新教材竭力寻找与学生生活相关的实例,让物理从生活中走来,有目的地将物理问题提炼出来,再将物理知识回归生活。 其二,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其主体就是“生活即教育”,它为我们指明了物理教学活动的方向。 二、创设生活化情境的实践 (一)、创设生活化情境的原则 创设生活化情境应符合生活性、探索性、适当性、开放性、生成性等原则。 1、生活性:创设的情境要贴近学生的生活,使学生感到物理学习的现实意义,认识到知识的价值,因而使学生具有探究的能动性。 2、探索性:有价值的问题情境应当具有较强的探索性,能启发学生思维,它要求学生具有某种程度的独立见解、判断力、能动性和创造精神。 3、适当性:设置的情境要符合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更要与学生的知识范围、能力标准、认知程度相一致,即要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4、开放性:创设的生活化情境既要学生课前进行探究活动又要有课后延伸的余地。 5、生成性:学生在教师创设的生活化问题情境中,与教师进行沟通和交流,由于思维火花的碰撞,学生可能会产生出更有趣、更有价值的问题,因此,教师要及时调整原有的部署,使创设的情境沿着学生发展的方向迈进。 (二)、创设生活化情境的方法 1、阶梯法:是在学生已有知识难以理解有关问题时,将问题化整为零,层层深入设置一系列问题的教育情境。如在讲轮轴时,我先设置了一个用圆形饮料桶提水的情景,然后,进一步提问,如果水桶过重,可以借助哪种简单机械省力呢?学生能想到杠杆,那我就在上面插一只铅笔充当杠杆提水,但很快发现转到一定角度,就没法用力了,学生们马上想到再插一根铅笔,此时我就加以引导,以此类推,可以插任意数量的铅笔,甚至形成一个面,这样形成一个新的简单机械——轮轴。这样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层层深入的引入了一个新的物理知识,学生们更易接受,理

初中物理论文物理分层教学论文:浅析初中物理分层教学

初中物理论文:浅析初中物理分层教学摘要:在初中物理教学中面对学生的学习差异实施分层教学,能够有效的帮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更好的发展。本文简单的探讨初中物理分层教学。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分层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几乎每个物理教师都面临这样的难题:对于优秀学生讲授浅显内容效率不高,甚至是浪费宝贵时间。对于中低成绩的学生讲授较难内容又消化不了,容易挫伤他们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如何解决这个难题,值得我们每个物理教师不断地探究与思考,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因材施教”的思想就给我们很大的启示,那就是我们应该根据因材施教原则实施分层教学。下面结合本人教学经验谈一谈初中物理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的具体做法。 一、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的原则 (一)因材施教原则 因材施教是分层教学的核心,由于每个学生都存在个体差异,而且在不同时期,这种差异也不尽相同。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时刻关注学生的变化,了解学生的知识、能力差异,从实际出发。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及时、灵活调整自己的教学安排,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适时、适度的帮助。

(二)主体性原则 物理学习,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物理知识的认识过程,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这一过程的主体是学生。教师的一切教学活动都要为学生的物理知识认识服务。在分层教学中,教师需要充分认识到,教学的主体不是仅仅知道差生或是优生,教学的主体应该包括所有的学生,教师的任务就是要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学有所得,从所有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正视学生间存在的个体差异,启发他们自觉地学习,积极地思考,培养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知道他们学习知识的正确方法。 二、初中物理实施分层教学的优点 (一)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关于非智力因素对学生学习效果的作用,有很多文章作了论述。但在实施分层教学时,我们却发现,原来不愿在课堂上开口说话或回答问题的学生现在对物理问题感兴趣了,能跟着其他同学一起来表述一个物理结论,或能较自信地解答老师提出的对他们来说难度适中的问题。他们改变了以前的消极学习态度,逐步培养起了积极的学习态度。有学习需要,才会有学习动机,当课堂中老师精心设计的不同层次问题,给了不同层次学生回答正确后,这些学生成功体验越多,他们产生的向高一层次发展的需求也就越强烈,激发了强烈

初中物理的有效性教学论文10篇【论文】

初中物理的有效性教学论文10篇 (一) 一、吸引学生参与课堂 有效性的课堂教学必然是一个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浓郁,师生交流频繁的课堂。在当前的初中物理教学之中,笔者发现一个普遍性的问题就是学生在课堂的参与积极性并不高,而且学生的课堂学习气氛也不浓烈。因此,实现初中物理有效性教学的第一步就是要注意引导学生去认识、去喜欢这个课堂。要将学生吸引到课堂之中,让学生融入到课堂之内,让学生深度地认为自己是课堂学习的一份子。这样才可以实现教学的有效性发展,也才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认识。在初中物理教学之中,要想吸引学生参与到课堂之中,笔者认为关键是导入教学这一环节的工作要做好。导入教学是整个教学的第一个步骤,也是将整堂课的内容传达给学生的第一步。所以,这一步的成功与否,这一步的顺利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有效地融入到课堂之中。因此,在导入教学这一环节中,笔者认为教师应该充分地去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电路》这个部分的学习之中,教师就可以采取生活化的方式来导入教学。在教学之中,教师首先可以拿出一个手电筒、一个带插头的台灯,然后分别将手电筒中放入电池再摁亮,与此同时又将台灯的插头插入插座,然

后打开台灯。接着要学生就自己观察到的、看到的、听到的一切进行一个发言:教师:刚才老师分别把手电筒和台灯打开了,那么刚才老师一系列的动作,大家认为台灯和手电筒有什么区别呢?学生1:手电筒要电池,台灯不要电池。学生2:但是台灯要插在插座上才可以点亮。教师:如果把台灯的电线剪断,大家会观察到什么?说明了什么呢?学生2:台灯不会亮。教师:很好。下面我们就来探究一下为什么台灯要借助一根电线才可以点亮。这也和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电路息息相关。通过这样的一个生活化的内容的实物呈现式教学就可以让学生在心理上缩短与物理之间的距离,同时教师这种实验与设问相结合的方式也很好地引导学生对这个问 题进行了讨论,继而进入到“电路”的学习之中。这样的一个课堂导入无疑是成功的,而这一个教学导入也很好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二、丰富课堂实施 为了让课堂对学生更加富有吸引力,也为了更好地开展初中物理的教学工作。笔者认为教师可以创新课堂的表现形式,来丰富课堂的内容,顺利地推进有效性的教学实施。在初中物理的教学中丰富课堂的表现形式,笔者认为主要可以采取多媒体设备协助教学、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借助多媒体设备来协助教学主要是指对某些内容的教学为了达 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也为了更好地吸引学生,教师就可以运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 营造快乐的物理课堂

营造快乐的物理课堂 许多初中的学生感到物理难学,课堂上不愿听,教师费尽心思,学生成绩难以提高,甚至出现不少学生反感物理老师的不正常的现象,造成师生关系僵化的现象,教学效果差。新课标的出台呼唤教学的改革,物理教学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发动学生主动学习,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要想使学生能体验到物理学习的快乐,在教学过程中就必须有使学生愉快的因素。本文试从以下几点进行讨论。 一、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发现快乐 一直以来,师道尊严束缚了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往与交流,也束缚了学生个性和思维的发展。新课改要求,物理教师要和学生平等交往,教师要爱护学生,使学生喜欢老师,相互建立亲密平等的师生关系。同时,利用自身优势,发挥自己特长,与学生建立深厚的师生感情,创设融洽的氛围。这样,在教学中利用爱的迁移,使学生由喜欢物理老师到喜爱物理学科。在学习物理过程中,能转化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动力,把以和物理老师交往为快乐迁移到以学习物理为快乐。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亲其师,信其道”。 二、投其所好,使学生得到快乐 有了良好的师生关系还不够,要学好物理的另一点是教师必须投学生所好,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了解到以下的课学生都不愿听,因此,使课堂的学习效果很差。1、老调重弹的复习课、试卷分析课。2、是新课,但大部分同学都能看懂的内容。3、实验课,教师课前喋喋不休的交待。鉴于此,针对本班学生的特点,在复习课,试卷分析课的教学中,把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自己讲解,因为我了解到,每考完试学生都急于知道正确答案,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做错题。每个同学都会将自己的错题进行分析,因此,在课堂时给学生提供这样的机会,给学生留空间,能使他们很好的展示自己,课堂效果也显而易见。至于对新课的教学,我放手让学生自己当老师,这样可以将简单的内容学的更透,当然,有学生讲解,也有学生为老师进行评价,教师只是作适当的点拨,这样一来,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同时也让学生体验到了做教师的辛苦,课下要查资料,写教案,课堂上要关注每一个学生,每节课都要倾注老师的心血,这项任务交给学生,使他们真正寻找到了学习物理的快乐。对实验课的教学,是学习物理的重点,所以实验课前老师总不放心孩子,怕弄坏这,碰坏那,但学生不这样认为,因此我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他们不仅能顺利地完成实验要求,还能进行一些合理的探索,看到这种情况,老师高兴,学生不仅玩得高兴有趣,而且还能学到知识。 三、实验探究,让学生体验快乐 物理,即从自然现象中悟出道理。也就是说它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不仅绝大部分物理概念和自然规律都由实验归纳得出。而根据初中学生的特点,对实验特别充满兴趣。因此,物理实验,能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获得心理上的愉悦,有利于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有利于否定思维定势,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例如,在浮力教学中,教师可提出问题“为什么有时浮力大的可以浮起一艘万吨巨轮,而有时小到却托不起一枚铁针?再如,学习摩擦时,我们学生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假如没有摩擦,我们的生活将会怎样呢?”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不论成绩好坏,都能积极思维,参与讨论,表达自己见解。 1、师生共同探讨。初中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逐步形成。物理学中有一些概念、规律很抽象,光靠教师讲解很难让学生理解,教师可收集或自制相关教具、学具,在授课时演示或让学生操作,把抽象的概念或规律直观形象地演示出来。如在学习分子运动、磁感线、电流、电压等一些抽象的概念时,必须借助想象才能理解的,初中学生更难理解。要帮助学生理解,可凭借科学手段,利用多媒体制作相关课件,模拟这些物理学过程,或上互联网搜集相关资料并下载,播放给学生观看,师生共同讨论,既便于学生理解,也使学生从中体会到学习物理的乐趣。 2、学生分组讨论。在学习压强一章内容时,在研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

初中物理教育教学论文

初中物理教育教学论文 一、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以学定教” 在物理教学中,讲究“以学定教”。“以学定教”就是指物理教师在教学中按照新课 程标准的要求,从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出发,处处以学生为本确定教学内容。在教学设计上,不一味照搬书本上的内容,不只是拿生活中的简单例子来验证课本上的结论;在教学 内容上,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了如指掌,如哪些知识学生已经熟练掌握,哪些知识学 生只是掌握了一星半点,哪些知识学生还完全没有掌握,必须心里有数。只有这样,教师 才能快而准地确定下节课的教学方案。同时,在教学中,教师还要多多地鼓励学生进行课 前预习,对预习的知识也要给学生划定内容与范围。如果学生在预习中遇到了一些难题, 要告诉学生这是很正常的,这些难题恰恰就是在下节课堂上要注意听讲的,带着问题听课 的效果,远比盲目地听课好得多。当然,教师也可以在课堂上让学生将自己在预习中遇到 的问题提出来,与大家进行交流。也许学生解决问题的办法比教师还好,还高明。 二、要精心设计物理情景,“以景激趣” 刚刚接触物理学科的学生,头脑中对物理知识的了解总会有些“前科学概念”。这些“前科学概念”是指学生在接受正式的科学教育之前,在现实的生活中,经过长期的经验 积累与辨别式的学习所获得的一些感性印象、所积累的一些缺乏概括性和科学性的经验。 这些印象与概念有一些是与科学知识相悖或不尽一致的,这就给学生造成了一定的误解。 比如,在教学“光的折射”现象时,我就给学生设置了这样一个实验场景:在一玻璃槽中 装满水,在水中插上一个用塑料泡沫制成的片,在片上将一条用塑料纸剪成的鱼粘上。准 备完毕,再选几个爱出“风头”的学生上讲台用我事先准备好的钢丝猛刺水中的鱼。因为 学生总认为自己眼睛所看到的鱼的位置跟在空气中的相同,很容易出现在日常生活实践中 对一些自然现象凭自己的经验或者直觉而形成的错误判断。接着,我把泡沫从水中提起来,展示给学生看,学生看到的结果是有好几根钢丝都刺到了鱼的上方。这时,我轻轻地问学生:“你们明明看得那么准确,为什么会刺偏?”“假如你是用鱼叉叉鱼的渔民,你又能 叉到几条鱼?”“你们想不想知道其中的秘密?”学生一个个都显得急不可耐,尤其是那几 个爱出“风头”的学生。这样就很自然地引入了“光的折射”现象的教学。如此可操作性强、设计又简单的实验,将光学原理融入到了日常生活中,融入到了渔民叉鱼的情景中, 不仅符合学生对新鲜事物好奇、好动的特点,而且能很快地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同 时还为接下来用实验研究光的折射结论创造了良好的认知起点。实践告诉我们,只要教师 肯下功夫精心创设物理情景,就一定能使教学内容变得更活、更美,更能深入学生的心灵 之中,实现物理教学的情感转移,使学生对物理学的情感转移为学习的动力,如此产生的 艺术效果是无可比拟的。 三、要教会学生独立学习,“以渔授人” 独立学习的本领,一旦学会,便会终身受益,且受益无穷。那么,什么是独立学习? 独立学习指的是学生离开教师、离开学校、步入社会的大课堂中也能学习。在初中物理教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

《以学生为中心的实验教学课堂组织形式研究》——通过学生探究实验的形式以学生为中心组织课堂教学 以学生为中心,就要从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出发,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兴趣和科学探索精神,就需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而教学中注重科学探究实验,是实现学习方式多样的重要手段之一。 一.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的多样化 新课程标准中强调以物理知识和技能为载体,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精神和实践能力及创新意识。这就要求过去以书本为主、以实验为辅的传统教学模式,真正实现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比如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物理《物态变化》一节中。传统的教学是以学科的知识为核心的。一般都是通过教师做演示实验,根据实验现象再讲解晶体熔化和凝固的条件以及过程特征。而按照新的教育理念,我们应该以熔化和凝固知识的内容为载体,引导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因此不能只将教学的重点放在熔化和凝固概念的规律本身上,更应该注重学生对凝固和熔化过程的经历和体验上。首先应该从学生熟悉的事例出发,如“水结成冰、冰熔化成水”这样的典型事例引出熔化和凝固这种现象;然后结合事例引导学生猜想熔化和凝固的条件,然后让学生自己探究熔化和凝固的条件。猜想不是瞎想,应该让学生根据教材中所给的事例和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猜想或者对一些可能性做出假设。可以让学生对自己的猜想做出记录,以便在验证之后和开始时猜想情况进行对比,这也是一种学习。有了猜想之后就要进行验证,看猜想是否正确。可以让学生自己提出实验方案,用什么方案进行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并组织学生对设计方案进行交流。由于学生刚刚开始学物理,教师应根据探究的方案进行较多的指导,在学生交流方案的基础之上教师要进行适当的评价、归纳和总结。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实验装置,提出如下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如:“1.在做海波熔化的实验时为什么不能用酒精灯直接对试管加热而要把试管放在水中,通过烧杯对水进行加热?2.烧杯中要放多少水才合适呢?3.温度计的测温泡放在什么位置才比较合适?4.怎样才能把温度计的测温泡放在合适的位置?5.实验当中需要记录哪些数据,怎样记录?6.实验操作的程序是什么样的?7.怎样才能保证实验的过程安全操作?”学生清楚这些问题以后实验方案也就已经确定了。方案确定后放手让学生进行操作并收集证据。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搜集学生操作过程当中的所有问题,包括学生操作是否规范、学生的参与程度是否积极主动、学生的操作是否有安全隐患等等。在学生完成实验探究以后,学生通过实验所得出的结果可能并不十分理想,如熔化的温度偏差较大,所画的图像并不能明显地看出来熔化过程等一些问题。出现这

中学物理实验教学论文题目选题参考

https://www.360docs.net/doc/375723242.html, 中学物理实验教学论文题目 一、最新中学物理实验教学论文选题参考 1、乌鲁木齐市重点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现状调查报告 2、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现状调查与改革探析 3、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目标的分类、测量与评价初探 4、对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体会 5、对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与中学物理实验教学内容衔接的设想 6、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目标分类、测量与评价体系 7、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8、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条件和实施过程的调查研究 9、对中学物理实验教学进行改革的尝试 10、如何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1、新课标下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对策思考——基于黔东南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 12、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13、新理念下中学物理实验教学探索 14、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与素质教育的探讨 15、继承与创新——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几点建议 16、新课程下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模式探讨 17、关于新课标下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对策的思考 18、新课标下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模式探究 19、包头市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现状调查研究

https://www.360docs.net/doc/375723242.html, 20、Origin在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二、中学物理实验教学论文题目大全 1、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如何体现新课标理念 3、新课程标准下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研究 4、新课标下中学物理实验教学方法的探讨 5、我国中学物理实验教学史上几大冲击与教训 6、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合作探究性学习的实践与研究 7、浅议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技巧 8、探讨如何提高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9、新课标下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方法的探讨 10、农村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 11、农村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问题与对策 12、新疆南疆维吾尔族普通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现状调查及改革措施 13、新课程实施中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模式探究 14、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之我见 15、新课标下湖北省农村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现状分析 16、农村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研究 17、以伏安法测电阻为例谈大学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衔接 18、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研究 19、基于DIS的上海二期课改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现状调查及分析 20、IYPT赛题解决中的多因素分析及对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启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