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史融入化学教学中的案例研究

化学史融入化学教学中的案例研究
化学史融入化学教学中的案例研究

化学史融入化学教学中的案例研究

摘要:化学教学不仅仅是灌输知识,而是要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

养他们的学习热情,基于此情况,在中学化学课堂教学中融入化学史教育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化学史的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各方面的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如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科学精

神和审美意识等。但如何将化学史真正融入化学课堂教学是研究的重点。通过科学足迹模式教

学案例进行研究,全面的了解科学足迹模式,包括其含义、适用范围和教学目的,通过研究案

例,体现出课堂教学中融入化学史教学的作用和效果。除了课堂教学这一主要常规的途径外,

还可以运用非课堂教学体系进行化学史教育:课外活动形式、研究性的学习模式和校园文化形

式。最后做了总结。

关键词:化学史;课堂教学;科学足迹

History of chemistry into the case studies in chemistry teaching

Abstract: Chemistry teaching is not only impart knowledge but to impart knowledge at the same time, can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and develop their passion for learning into thehistory of chemistry education in high school chemistry classroom instruction based onthis case, an extremely important role chemical history of education to train students in all aspects of qualit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such as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scientificattitude and scientific spirit and aesthetic sense.But how to really integrate into the history of chemistry to the chemistry classroom teaching is the focus of the study .Scientific footprint mode teaching case studies,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scientific footprint model, including its meaning and scope of application and teaching purposes, through a case study, reflecting the role and effectiveness into the history of chemistry teaching in the classroom teaching.In addition to classroom teaching conventional way, you can also use the system of non-classroom teaching the history of chemistry education: the form of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study of the learning mode and form of campus culture. Finally do a summary.

Keyword:History of Chemistry ,Classroom teaching ,Scientific footprint

1.化学史教育的作用与现状趋势

1.1作用

化学家傅鹰教授曾说过:“化学可以给人以知识,化学史可以给人以智慧。”[1]现今,化学教学不仅仅是灌输知识,而是要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他们的学习热情,基于此情况,在中学化学课堂教学中融入化学史教育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化学史的教育对于的科学培养学生的各方面的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如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和审美意识等。

1.2现状趋势

通过查阅有关化学史的资料,了解到关于化学史教育的意义研究的论述很多,但是通过实际的课堂教学发现,关于化学史的实际应用在课堂教学中体现的并不是很多。

上世纪50年代,在我国,化学课堂比较注重化学史的教育,在各类化学教学大纲中,都确切的要求化学史的教育教学。在改革开放以来,在化学教学课堂上引入化学史的教育再次受到教学工作者的关注及重视,尤其是新课改后,化学课本及教材中注意了化学史的教育,而且在各类参考资料和教科书中也都会穿插了一些相关的化学史料[2]。

随着社会的发展,课堂教学中融入化学史教育成为一种发展趋势,我们应该对此高度重视。

2.化学史教育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2.1化学史教育的内容分析

要确定中学化学教学的内容就要根据中学化学的培养目标和化学课程设置的目的,此外,还有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的规律以及学习的水平。化学教育内容很广,不仅包括化学知识的传授,而且还包括教学技能的传授,此外还包括科学的方法和科学的思维训练。培养科学的精神和科学价值观也同样包含其中[3]。因此在高中的化学课堂将化学史的内容引入,一定要能够有效的促进学生们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不断发展。

化学史的知识内容也非常广泛,不仅具有鲜明的科学性而且还具有趣味性和发展性。2.2意义和价值

2.2.1便于激发学习兴趣

结合中学化学史进行课堂教学,利用一些轶闻趣事,能够激发同学们对化学学习的积极性。比如在学习必修1气体摩尔体积时,先向学生们讲述分子概念是阿伏加德罗(A.Avogdarro)提出的,他对科学的发展所做的贡献是不可估量的。出生在律师世家的阿伏加德罗,对于自然科学却有着非常浓厚的兴趣,竟放弃了祖业,放弃了他已获得的法学的博士,24岁的他便开始了自然科学的研究。11年后提出了对化学科学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的分子的概念。根本动力就是源自于他对自然科学的兴趣[4]。

还有提出了“化学—人类进步的关键”著名化学家的西博也认为,他是在他的高中化学老师的引领下走上科学研究的道路的。高中化学老师的热情使一个由对化学不曾感到兴趣到成为一名十足的化学迷,甚至成为一名化学家,为此倾注了毕生的精力[5]。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不是要求每个学生将来都能成为化学家,而是希望每个学生能成为一名有着较高的科学素养水平的公民。

2.2.2培养科学意识

在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关系中,人类在不断的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同时使得化学学科和其他学科一起取得自身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融入化学史教育方便学生了解掌握人与社会的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6]。教学中讲授化学史,能够重体现出化学的社会化的教学功能,培养学生形成科学意识。

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学习和实践活动是一种合作活动的意识,还是一种长期累积的过程,同时还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和制约,比如文化、社会、技术、经济及道德伦理等等。让学生意识到科学的应用对个人及其环境发展具有利弊的双重性影响;让学生意识到科学概念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它们常常因为受到各种条件和因素的制约而成为相对真理。

在课堂教学中选择化学史素材时即要让学生感受到化学的魅力所在,又要让学生对化学产生不太成熟的感觉。化学艺术性主要表现在前人研究的前沿科研的伟大贡献的成果上。17世纪英国化学家R.波义耳提出了元素的概念。18世纪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用天平做实验开展了化学变化规律的探究,从而发现了定组成定律、质量守恒定律和当量定律。门捷列夫于1869年发表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和论文《元素属性和原子量的关系》。化学学科的魅力主要体现在化学学科的前沿研究的辉煌成果上,比如创建了“飞秒化学”、宇宙化学,并向工程学和生命科学进军。近些年来,化学学科因为受到对人类社会造成的负面影响的误解和牵连,甚至被冠上了有毒有害、危险和污染的名字。学生会因此感到化学不成熟,进而产生神圣的使命感[7],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

2.2.3促进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的培养

在特定的教学情景下,教师引领学生发现问题和研究问题,让学生对新事物能够保持一种兴奋感,将所学的化学知识当做珍贵的礼物来接受它,这样既使化学课堂教学不仅仅局限于科学知识的本身,还可以追溯它的来源以及追溯它的动态演变的过程,从而揭示出在认识过程中产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让学生能够体验科学家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进而培养主动求知的精神[8]。

如苯结构的发现的教学设计可以如下:首先要将书本上的知识还原,还原到发现其内容的历史背景,其次浓缩科学家进行发现的漫长的过程,然后按照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实验验证——得到结论——做出评价的顺序进行设计教学,最后重现苯结构的发现过程。

提出问题:在19世纪时期,欧洲的很多国家都在使用煤气来照明,而一般煤气都是压缩在桶里来运输的,后来人们发现了在桶里面总会剩余一种油状的液体,但是却没有人去研究这种液体到底是什么。直到法拉第(英国的科学家)开始对这种液体才有了研究,他用了5年的时间来提炼制取这种油状的液体,从中提炼得到了化学物质——苯,之后对苯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相关的测定,测得其中含有质量分数为92.3%的碳,同时测定了其蒸汽密度,其密度是同温同压下的乙炔气体的3倍,那么得出苯的化学式应为C6H6,下一步探究苯的结构是怎样的呢?

作出假设:启迪学生们根据所学的知识——“碳链学说”、“碳四价学说”及苯的化学式C6H6的组成和饱和烷烃的通式C6H2n+2来进行比较,写出苯所有的可能结构。

结合化学史来进行科学的实验验证:在教学中引入化学史有关凯库勒式的历史资料,对照写出关于凯库勒式的结构式。提出问题:苯分子里是不是既含有碳碳双键又含有碳碳单键,是单双键交替的环状结构还是其他机构呢?让学生根据已经学过的烯烃和炔烃的有关性质自己来设计实验验证:

实验1:苯分别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溴水混合,然后均匀震荡(实验现象为两者均不褪色)

实验2:苯与液溴在铁粉做催化剂的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并结合具体史料指出苯的一溴代物的结构有且仅有一种结构。

实验3:苯与氢气的加成反应在有催化剂的条件下也是可以发生的。

得出结论:苯分子上的碳碳键化学键,既不是单纯的碳碳单键也不是单纯的碳碳双键,而是介于其中单键和双键之间的一种特殊的化学键,而且这几个键是完全相同的。

做出评价:虽然凯库勒结构式的苯并没有真实的体现出苯的结构,但为了纪念这位科学家所做出的伟大贡献,人们将凯库勒式结构一直沿用到现在[9]。

2.2.4培养学生的科学审美意识

结合化学史,渗透科学家在实验探索过程中所体现出的对美的追求。化学家通过化学实验之美到化学现象之美,如陶弘景、马格拉夫、本生先后发现焰色反应。科学家通过丰富的想象,产生的灵感,展现物质的结够之美,如凯库勒(.FA.Kelule)提出苯环结构。勒夏特列原理体现了动静和谐、变化与永恒的哲学之美[10]。科学家们在积累物质财富的同时,也积累了精神财富,体现出了人格的魅力,也展现出了心灵之美。能够激起化学家强烈激情与灵感的事物,同样也能够使学生产生探索之情,伴随而来的呈现在学生面前的不再是枯燥乏味的化学世界,而是非常具有魅力的元素元素符号和化学方程式,一行行神奇美妙的音符。学生不但获得了对自然界的客观规律的正确认识,还感受到了自然和谐中蕴藏着无穷的美,从而培养了学生对化学的审美意识[11],以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

3.化学史教学的模式之一“科学足迹模式”研究

3.1涵义

“科学足迹”的教学模式就是将化学史料作为中学学习的背景,带领学生穿过时间隧道,穿越到科学家探索的过程中,通过连环设置疑问,来演练科学家的探索活动,然后一层一层的解决疑问,在设置疑问和解决疑问的过程中既可以学到科学的研究方法,又可以获得科学知识。

3.2适用范围

“科学足迹模式”教学适用范围是中学化学中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把学生和老师都带回到科学家开始研究活动的原点,同学和老师对于新事物是没有经验的状态,然后再以科学家认识新事物的本貌去重新认识新的事物,回归到自然和生活世界中,探索新事物性质,发现隐藏在新事物性质身后的科学原理和科学规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再因为比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凌驾在学生之上,不再以传授者的身份给学生灌输化学原理、规律和概念,从而去规范和约束学生的认知方式和探索方式[12]。教师在教学课堂中主要起引导的作用,引导学生回到研究活动的历史起点,让其产生认知上的冲突,激发起学生探究的欲望;引导学生提出猜想并作出假设,老师和学生进行交流,从而明确研究的方向,制定出研究的计划,设计出可行性的实验;然后再做实验,对实验现象和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总结实验结论;最后组织学生对实验结论进行分析论证,总结科学规律。

3.3“科学足迹模式”的使用目的

“科学足迹”模式,目的是让中学生能够经历化学概念、化学基本原理和规律发展的轨迹,也为了让中学生感受认知逻辑的过程,了解并掌握科学家在认识的自然世界过程中所采用的科学的方法。例如:类比法、假设—演绎、归纳—演绎等等,体验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体验实事求是的科学研究的品质,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

3.4"科学足迹"模式教学开发案例

科学足迹模式——《氧气》教学案例

历史足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预设设计意图

18世纪下半叶英国化学家普利斯特里喜欢阅读有关燃素说的书籍,也很喜欢研究气体。1774年普利斯特里取得了一个大凸透镜,用这个凸透镜聚光对氧化汞加热,他发现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产生了某种气体[13]。然其实普利斯特里所

发现的这种元素就

是重要的化学元素

氧元素。但非常遗憾

的是,他对燃素学说

深信不疑,认为该气

体是不能够燃烧的,

只是有很强的吸收

搜集资料,查找关

于“燃素学说”的

内容;

查找关于燃素时期

的科学家的有关实

验。

导入真实的历史

故事,激发学生的

探究欲,使学生置

身于科学探究中,

开始进行氧气的

发现过程。在教学

的过程中,把学生

带回到科学家开

后用排水集气法收集得到了这种气体,将点燃的蜡烛放在里面,蜡烛能够剧烈燃烧。他还作了这样一段实验记录:“我把一群老鼠放在了‘脱燃素气’里面,发现它们在那里面生活得很舒服,然后我又亲自加以实验。自己做实验时,用一吸管吸取这种气体。当吸入这种气体后,肺部感觉和平时吸入的普通空气的感觉是一样的;但是吸过该种气体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身心一直感觉很轻快舒畅。”燃素的能力,只是支

持燃烧。

始研究活动的原

点,学生们对于新

事物是没有经验

的状态,然后再以

科学家认识新事

物的本貌去重新

认识新的事物,回

归到自然和生活

世界中,探索新事

物性质,发现隐藏

在新事物性质身

后的科学原理和

科学规律。

1773年,瑞典化学家舍勒,在加热硝酸镁、硝酸钾、碳酸汞、碳酸银、氧化汞的时候,意外的发现了一种气体。紧接着,他又把黑锰矿和浓硫酸混合在一起加热时,也产生了一种气体。他还发现,把点燃的蜡烛放在这种新发现的气体中燃烧时,观察到的现象是点燃的蜡烛燃烧更剧烈。从两位科学家的实

验中,你能发现制备

氧气的一种方法

吗?

从舍勒制得的气体,

你能发现它的哪些

性质?

实验设计:方案一、

将硝酸镁、硝酸钾、

碳酸银、氧化汞和

碳酸汞混合后进行

加热,加热到一定

程度后产生气体,

将此气体采用排水

法进行收集,得到

产物;

方案二:用集气瓶

收集一瓶氧气,再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

入集气瓶中,观察

实验现象;

得出结论:氧气不

易溶于水,但是氧

气能够支持燃烧。

在前人的研究基

础上,进行总结,

得出氧气的理化

性质。验证氧气化

学性质的实验比

较简单,可以让学

生自己动手实验,

符合学生的认知

水平,在课堂做实

验,调动学习积极

性,主动参与到探

究活动中。

通过反复的实验探究和实验论证,科学家拉瓦锡最终大胆的提出这样的假设:煅烧金属时,放出的物质是与空气结合时生成了新的化合物而不是燃素。然后,拉瓦锡就顺着这个思路,又反复进行了多次实验设计,但是遗憾的是他还是没能得到理想的物质。可是科学探究并没有因此而终结,拉瓦锡也并没有放弃自己的想拉瓦锡的假设对

吗?为什么没得到

理想的物质?

拉瓦锡最终向世人

宣告此伟大科学成

果,即发现了氧气,

虽然在这条探究的

科学道路上,拉瓦锡

所走的道路很曲折,

但是他终于推翻了

长时间统治着化学

界的学说—燃素说,

日常生活中用到氧

气的有医疗、潜水

用于呼吸,还有动

植物的呼吸,金属

焊接等等。

设计实验:先收集

一瓶氧气,然后用

镊子夹取一小块木

炭,将木炭放在在

酒精灯的外焰上进

行灼烧,在灼烧的

过程中仔细地观察

让学生通过自主

地进行实验设计,

养成善于思考和

勤于动手做实验

的好习惯;并且通

过让学生仔细地

观察实验现象来

培养学生认真观

察事物的能力。这

是科学研究的基

本素养。而且,让

学生自己总结所

法。就在拉瓦锡束手无册遭遇瓶颈的时候,1774年,在普利斯特里在巴黎进行访问的宴会上,普利斯特里见到了拉瓦锡,并向他介绍了自己所做的加热氧化汞实验的全部详情。这又使拉瓦锡豁然开朗。拉瓦锡开始沿着普利斯特里的思路,反复进行了一系列的比较精确的定量的实验,最后他终于找到了所要寻找的那种很纯净的空气,在当时他就把这种纯净的空气命名为“氧气”。另一方面也结束了

发现氧气的蒙难史

[14]。

氧气与我们的日常

生活密不可分,你能

举出一些例子说明

日常生活用到氧气

吗?

除了以上的性质外,

氧气还有哪些性质

呢?

木炭在空气中的燃

烧现象;将正处于

燃烧状态的木炭迅

速从酒精灯上撤

离,然后,伸进盛

有氧气的集气瓶

中,再仔细观察其

在集气瓶中的燃烧

现象。反应结束后,

再将少量的澄清石

倒入集气瓶中,观

察倒入后的实验现

象。

得出结论:在氧气

中木炭燃烧的程度

较空气中燃烧得更

为的剧烈,澄清石

灰水后出现浑浊倒

入集气瓶中出现浑

浊现象。实验说明

了一个性质:氧气

具有助燃的性质。

观察到的实验现

象和由现象推导

其实验结论,进一

步地培养了学生

分析问题能力的

能力。

通过让学生自己

独立的完成实验,

体验严谨的科学

态度和科学精神,

体验实事求是的

科学研究的品质,

学习科学研究的

方法。

4.其他途径和方法

为了培养学生的具备良好的科学态度和科学品质,化学学科教学注重对学生进行化学史的教育,教育教学的方式多种多样,需要针对具体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方法,那么除了课堂教学这一主要常规的途径外,还可以运用非课堂教学体系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化学史教育。

4.1课外活动形式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聘请有关的专家进行专题讲座;也可以运用网络、电影视频、电视录象、图片、投影、广播等多媒体手段;还可以指导学生阅读有关科学史的书籍、《化学教育》、《考试报》等期刊杂志,收集、编写化学学习材料;创立相关的兴趣小组;组织与化学学科相关的主题班会、举办学生进行演讲比赛、辩论赛等;依情况组织学生进行参观和专题考察等[14]。

4.2研究性的学习模式

通过研究性学习,一方面可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探求适合的学习方式及方法;另一方面也改变老师教学的方式,可以改进教学[15]。教学案例,《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是化学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它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科学方法。传统模式的教学并没有显示出这一重要转折点的历史进程和发展,人文精神和科学方法体现得还是不够充分,甚至没有体现出来。从元素周期表的诞生开始,一直处在连续的发展变化中,那么它的终点在哪里呢?透过这些内容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激发学习兴趣,改进学习方式,增强情感体验,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等。在研究性学习实践中,学生可以体验到自主学习的快乐;培养了自主收集、查找和筛选信息的能力,被科学家们对知识、真理的追求

和所付出的艰辛的劳动所感动和征服。“激发了我们的学习兴趣,培养和提高了我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我们不仅受到科学方法的熏陶;而且还受到了人文精神的启迪”。[16]

4.3校园文化形式

校园文化相对于课堂教学来说是隐性课程,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可以很好的传播化学史教育。利用学校的新闻橱窗和黑板报等设施开辟一些科学栏目,定期定时的向学生介绍科学家的生平、轶事、格言、发明成果和相关的图片[17]。还可以在教室的走廊上悬挂科学名人的肖像画等形式。

5.总结

因为关于化学史教学的内容在中考和高考中涉及的比较少,导致一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化学史的教育不够重视,没有深入挖掘化学史丰富的教育功能,走入处理化学史素材的形式化误区,更有教师为了争取有限的课时对化学史大加删减,这也正是由于这些老师们没有真正认识到在教学中化学史教育的优势。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化学教师更应该重视化学史教育。

化学的历史渊源,不管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人类社会的发展都离不开化学,化学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化学史教育对培养学生来说不仅仅是教会他们一个历史,而是利用这些历史来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和人民,热爱生活,热爱科学,从而使他们喜欢化学、懂得化学、提高学习化学的效率。化学史以它独特的教育方式给学生以熏陶和启迪,它促进学生学会向完美的方向发展,完美的教学应当是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只有在"科技兴国"战略的正确指导下,雷厉风行地实行基础教育的改革,快速果断地转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才能够努力的跟上迅速发展时代的前进的步伐。然而,在这一过程当中我们就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化学史教育在素质教育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范杰,化学教育学.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2

[2]鲍时安、张家登,化学史教育与教学,化学教学,2000年第1期

[3]韩若慧,高中化学教学中加强化学史教育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探索,硕士学位论文,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3月

[4]孙智昌、白丝木,创造发明1000例(化学卷),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桂林),2000年版,第55页

[5]西博格,我是如何走上科学之路的,科学辅导员(京),2001年3月

[6]王旭东等,谈化学史教学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作用,甘肃科技纵横,2007年5期

[7]汤国新,中学化学社会化教学的策略研究,化学教学(沪),2003年11月

[8]马庆生,优化化学课堂设计,师道,2011年7月

[9]邱建群,将化学史知识融入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第4期

[10] 谢东俊,原来化学课堂可以更美,福建教学中学版,2011年6期

[11]孙芳莉,大学英语多媒体课堂与学生审美意识的培养,SCIENCE & TECHNOLOGY INFOMA TION,2008年第33期

[12]朱慕菊,走进新课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6月版

[13]邹德峰,氧气的发现,中国科技信息,2008年16期

[14]曹爱娟,培养民办中学学生化学学习主动性的研究,河北师范大学,2008

[15]闫丹,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探索——以沈阳市三所高师为例,硕士论文,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16]戚宝华,开展《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与思考,化学教学,2003.1-2

[17]包春华,“引出”:教学的至上境界,化学教育学,2011年7期

《走进化学科学》教学设计

《走进化学科学》教学设计 【核心素养发展重点】1.能列举事实说明化学对人类文明的伟大贡献,能自觉抵制伪科学。 2.能从原子、分子水平分析化学变化的内因,能运用化学符号说明物质的组成及其变化。【学业要求】1.能列举化学科学发展的重要事件; 2.说明其对推动社会发展的贡献; 3.能说出其中的创新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使学生知道化学是在分子层次上认识物质和制备新物质的一门科学。 (2)让学生了解20世纪化学发展的基本特征和21世纪化学发展的趋势,明确现代化学作为中心学科在科学技术中的地位。 (3)让学生了解现代化学科学的主要分支以及在高中阶段将要进行哪些化学模块的学习,以及这些课程模块所包含的内容。 (4)使学生了解进行化学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和必要技能,让学生了解高中化学的学习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查阅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概括的能力。 (2)通过探究课例培养学生学会运用观察、实验、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同时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 (3)通过对案例的探究,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从而悟出学好化学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的 (1)通过化学史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并欣赏化学科学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和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2)通过化学高科技产品及技术介绍,激发学生的科学审美感和对微观世界的联想,激励学生培养自己的化学审美创造力。 (3)介绍我国科学家在化学科学的贡献和成就,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4)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引导学生思考“化学与社会”、“化学与职业”等问题,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关注与化学有关地社会问题,引领学生进入高中化学的学习。 【教学重点、难点】 使学生知道化学是在原子、分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 【教学准备】

化学史教学案例水的组成

化学史教学案例 质量守恒定律和阿伏加德罗定律是高一学生熟悉的两大基本定律,绝大多数学生,甚至是教师都认为这些定律无非是前人的经验总结而已。事实上质量守恒定律等基本定律的发现导致了原子学说的问世,阿伏加德罗定律的确立,对于确定分子组成、进而确定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具有重大意义。可以说没有阿伏加德罗定律就没有正确的相对原子质量、就没有周期律、没有近现代化学的发展。显然向学生揭示这些原理在学科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极具教育价值。本案例以水为载体,把学生放在一个反思者的角度,在追寻元素、原子、分子等基本概念的历史生成过程中体会质量守恒定律、阿伏加德罗定律对化学发展的重大意义。 1水的组成元素的确定 疑问与反思:通过哪些实验能够确定水是由氢氧2种元素组成的? 学生:氢气与氧气燃烧的实验,以及电解水的实验都可以证明水是由氢氧2种元素组成的。 历史回眸: 1784年英国化学家凯文迪许发现氢气与氧气化合生成水; 1800年英国化学家尼科尔森电解水,在阴阳两级分别得到了氢气和氧气。 建立元素概念的艰难历程: 自古以来,人们一直认为水是组成世间万物的一种元素。例如:我国有“五行说”(金木水火土),古希腊有“四元素说”(水土气火)。英国的物理学家一化学家罗伯特·波义耳最先认识到这种物质观是错误的。早在1661年波义耳就指出物质由元素组成,元素应该是不能用化学方法再分解为更简单的物质,这样一种实物。但是这种观点真正被人们接受是在100多年以后,1784年凯文迪许发现氢气与氧气化合生成水,1800年尼科尔森电解水实验的成功,人们才认识到水不是一种元素,逐步接受波义耳的元素观念。 历史的启示: 为什么在我们现在看来,再简单不过的一种常识性的知识,其发展历程却如此漫长而艰辛? 学生:启示1:要打破人们固有的认识是很困难的。启示2:人的认识是随着科学的进步尤其是实验技术的提高而发展的。 2水分子的确定 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化学从定性研究转向定量研究,人们试图弄清化学反应中各反应物、生成物之间量的关系,由此化学计算被引入化学研究中,人们发现了很多化学基本定律。这些定律的发现,对于人们认识物质的组成有着怎样的帮助呢? 2.1化学计算的启示-近代原子学说的建立 疑问与反思:分析下面的计算,猜想科学家会从中发现哪些规律? 学生:科学家会从中发现质量守恒定律

化学史“原子”、金属化学性质案例

案例一:“原子的构成”的教学目标及达成路径 【案例1】“原子构成”的教学目标及达成路径 1.教学目标 (1)了解原子的构成(知) (2)了解原子结构的认识过程(智) (3)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情) (4)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情) 2.达成路径 (1)呈现化学史实 1803年,英国化学家道尔顿提出原子学说,其主要观点有:①物质都是由原子构成的;②原子是微小的、不可分割的实心球体;③同类原子的质量和性质都相同。 1897年,英国化学家汤姆生发现了电子,并认为一切原子中都含有电子。 1906年,英国化学家做了著名的(一种带正电的粒子),即让一束平行的α射线穿过极薄的金箔。按卢瑟福的预料,由于α粒子的质量比电子质量大7000多部,它在轰击金原子时应该一冲而过。但实验结果却发现,大部分α粒子能够沿着原来的方向穿过金箔,一部分α粒子改变了原来的直线射程,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偏转,还有极少数的α粒子(大约10000个中有1个),好像遇到某种坚实的不能穿透的东西而被弹回(多媒体模拟展示)。 (2)分析化学史实。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三位科学家的观点或实验事实,

得出系列结论: 分析内容与结论 (3)总结认识结果。在归纳表格分析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形成原子核型的表象: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得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的;原子核体积小、质量大;电子在原子核外较大的空间做高速运动。 (4)构建知识网络。介绍原子核的构成,建立原子构成的知识网络,让学生依据网络描述氢、碳、氧等原子的构成情况。 (5)交流学习感受。让学生自由表达这一学习过程中的所感所悟。

案例二:“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实施过程 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首先,带着学生乘坐“时光机”回到晋朝,开启旅行。 情景1:“以曾青涂铁,铁赤色如铜。”湿法是我国古代人民实践的结果,但当在当时无法解释其中的原理。让我们沿着史实去追寻金属化学性质的奥秘。 旅程1:认识金属与氧气反应。 情景2:火药源于中国唐代。在之后长期的实践过程中,人们发现在药剂中增加金属粉后燃烧时可产生亮光,可制成烟花。 问题1:镁粉的燃烧原理是什么?(个性) 问题2:我们还学过其他金属和氧气的反应吗?说明金属有什么性质?(共性) 问题3:怎样理解“真金不怕火炼”这句俗语?(差异性) 旅程2:认识金属与酸的反应 情景3:1625年德国化学家格劳贝尔意外发现将金属放入酸中会“消失”,这次意外让格劳贝尔有了很多想法。同学们,你们有什么想法呢? 学生实验:让学生选用锌和稀盐酸进行实验,重视历史画面。并针对锌和稀盐酸反应关系设计以下问题,引导学生像科学家一样观察、猜想、验证。 问题4:锌与稀盐酸反应有无新物质生成?(观察) 问题5:这是什么物质?(猜想) 问题6:如何进行气体检验?(验证)

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化学史教育

精心整理 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化学史教育 上海市莘格高级中学李建强 科学史是科学的产生、形成和发展及其演变规律的反映,是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历史,是人类思想宝库中十分宝贵而丰富的精神财富,也是科学教育的重要资源。重视科学史教育,把科学的思想观、典型事例、演变发展过程融入科学课程和科学教学之中,已成为当代科学教育发展的一大特点。化学史作为科学史的一个分支,与科学史一样,具有丰富的教育内涵。在化学教学中进行化学史教育,是培养学生科学思想、科学观念、科学精神、科学态度,促进掌握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技能等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 一、1.识”、周 2.1803行比较、分类、归纳、演绎等科学方法,接受科学方法的熏陶,更能让学生突破这些条条框框的束缚,从科学家的身上学到那种求真务实、脚踏实地的科学态度,体会科学家们的逻辑推理和思维发散的感觉,启发学生敢于思考、善于思考、勇于创新。 3.有助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化学史的教育有助于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和价值观的养成,化学史的教育有效融合与化学有关的自然科学以及与人类思想、社会历史有关的多学科的知识,并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中的感情态度和价值观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1)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态度 例如在学习“王水”的性质时,可讲述玻尔保护诺贝尔金质奖章的故事。再如学到碳酸钠时,

可了解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经过3年的努力,发明了“候氏联合制碱法”,成为广为流传的佳话。这些化学史的介绍可使学生树立为祖国做贡献的雄心壮志,教师应因势利导,将学生的情感向科学家刻苦钻研的精神靠拢。 (2)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化学家不畏困难、前赴后继、勇于为科学献身的精神,能使学生认识到什么是真、善、美,能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念;化学家在发明创造的同时,也创造着美。如凯库勒关于苯分子结构的美妙构思;电镀工业在发展过程中制造出了一件件精美的工艺品,不管是在视觉上还是在美学上都给人带来了全新的感受,这与化学家在创造美的过程中所产生的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是分不开的。 1. 2. 境, 3. 4. 可使学生领略到化学发展的大致轮廓,加深和拓展化学学科知识,从中吸取自然科学方法的营养,悟出世界观与科学成就的紧密关系,学生的实践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三、影响化学史教育教学的因素分析 1、化学史教育理论研究的影响 化学史研究中反映科学研究过程的成果较少,主要原因是我国化学史理论研究的数量较少、质量不高、理论深度不够,现阶段我国化学史研究范式基本上属于让学生了解一些有重大意义的化学理论的发现年代及化学家的生平简介,它所蕴涵的丰富而极具教育价值的资源没有被挖掘。正是因为我国化学史理论研究滞后,化学史料中科学家的科学态度、科研方法和创新精神等化学史重大价值没有被挖掘出来。因此,必须在加大理论研究的同时借鉴国外优秀研究成果,为我所用,提升我

硫和氮的氧化物化学史教学设计讲课稿

硫和氮的氧化物化学史教学设计

第三节硫和氮的氧化物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材分析: 1.本节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硫和氮的氧化物》是人教版《化学1》(必修)教科书第四章第三节内容,本节体现了新课程标准化学与社会,生活,健康,环境的联系,在讲述二氧化硫的性质时,以酸雨对环境的危害,培养学生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关注环境问题。 2.教学内容: 本节包括三大内容: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漂白性,可逆反应,及酸雨形成与防治。在本节之前学生已学过氧化还原反应,为这节课学习二氧化硫的性质奠定了基础,同时学生对实验探究有较浓厚的兴趣。其次本节向学生引入新慨念-可逆反应,为后面化学平衡做了铺垫。 二、学情分析: 1. 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分析: 本阶段的学生已经对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还不能很好的应用已有的知识分析,解决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与物质(二氧化硫)联系起来。 2. 从学生认知方式分析: 学生理解能力基本上没问题的,但是比较,分类,归纳,慨括等方法的能力和对信息进行加工能力较差,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实验探究方式,加强学生这些方面的能力。

三:教学设计思路: (1)总体思路:以学生活动为主体,探究学习方法为基本方法,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用实验的手段探究物质的性质。并且利用好思考与讨论,资 料卡片,科学探究等栏目。 (2)过程:图片创设情境—引入问题—提出问题—实验探究—总体升华—总结要点,巩固—思考与交流,练习 (3)方法:学习时采用观察法,分组实验,对比法,讨论探究,合作学习等方法,推测,探索物质的性质。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和用途;知道并掌握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2)了解可逆反应的概念;知道SO2的漂白性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对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探究,培养学生用已有的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动手参与,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在学生体验科学探究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了解二氧化硫的用途以及二氧化硫的功与过,引导学生关注化学在社会中的应用,知道化学对生活及社会发展的利与弊,形成辩证唯物主义世界 观。 (2)通过二氧化硫的性质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认识物质的方法,和养成勇于创新,积极实践的科学态度

初三化学史入门教学

初三化学史入门教学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化学发展史,了解炼丹术和炼金术,了解我国近代化学的启蒙者徐寿对化学发展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故事、史料认识化学的重要性,了解化学的发展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了解化学、关注化学、学好化学、热爱化学、报效祖国。教学方法提供史料→教师引导→讨论归纳→激发兴趣→培养学科素养教具准备投影仪、史料胶片、物质样品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引入新课:同学们,从今天开始我们又要学习一门新的课程,那就是化学。化学是研究什么的呢?怎样才能学好化学?这门学科有趣 味吗?这门学科是怎么发展的呢?下面我们就学习化学发 展史。板书:初三化学史入门教学引言:在学习化学发展史以前,首先请同学们听三个有趣的故事。第一个故事是发生在1994年的美国某地。那天,大学里面一座大楼失火了。“呜,呜,……”消防车问讯赶来。这时一件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大楼门口警卫森严,不许消防队员进去。“火烧眉毛了,还不许我们进去?”消防队员着急的问。“不行,没有国防部的证明,谁都不许进!”原来,大楼里面的科学家们正在极端秘密地研究一种化学元素──铀。为什么研究铀要那么保密呢?第二个故事发生在1781年,英国有位著名的化学家叫普利斯特里,他很喜欢给朋友表演化学魔术。

每当有朋友来到他的实验室参观时,他便拿出一个空瓶子,给大家表演。可是,当他把瓶口移近蜡烛的火焰时,忽然发出“啪”的一声巨响。朋友们吓了一跳,有的甚至钻到桌子底下去。原来,瓶子里事先装进氢气和氧气,点火会发出爆炸声。一次,他表演完“拿手好戏”后,在收拾瓶子时,注意到瓶子上有水。经过反复实验,他终于发现,氢气燃烧后变成了水。第三个故事发生在1890年。在庆祝德国化学会成立25周年的大会上,著名化学家凯库勒,讲述了自己怎样解决了有机化学史上一大难题。“那时侯,我住在伦敦,日夜思索着苯分子的结构是什么样的。我徒劳地工作了几个月,毫无收获。一天,我坐马车回家,由于过度劳累,在摇摇晃晃的马车上睡着了。我作了一个梦,一条蛇首尾相连,变成一个环。我从梦中惊醒,当天晚上,在梦的启发下,我终于画出了苯分子的环式结构,解决了有机化学史上的一大难题。” 提问:同学们听完了这三个故事,有什么感想呢?板书:一、从三个故事看化学发言:对同学们的发言有针对性的点评。讲述:故事一从一个很小的侧面说明化学是何等的重要。美国在1945年研制出第一颗原子弹,当年的8月6日和9日分别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下了两颗原子弹,引起世人瞩目。我国在1964年10月16日在西北上空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1967年6月17日第一颗氢弹研制成功,从而结束了我国没有核弹的历史。故事二说明研究化学一定

化学史期末论文

坚守科学救国信念的勇者——丁绪贤 20082401163李露 摘要:丁绪贤(1885~1978),字庶为,我国近代分析化学家、化学史家与化学教育家。作为坚守科学救国信念的清末留洋学者,丁绪贤重视科学基础理论研究与先进技术的引进,革新了我国半微量定性分析化学技术。更值得关注的是,他前瞻性地认识到化学与技术的发展离不开对于化学史的深刻研究,研究自然科学史是提倡科学、改进教学的有力措施,并在教学和研究中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走在了当时国内化学家的前列。作为中国第一本化学史类的著作,丁绪贤的《化学史通考》一书开创了我国化学史研究之先河。 关键词:丁绪贤化学史研究爱国热忱人格科学思维 丁绪贤的学术生涯 1885年10月11日,丁绪贤出生于安徽阜阳的一个书香门第。丁绪贤自幼聪明好学,精通文史,曾乡试为秀才。由于当时国家贫弱,屡遭列强欺凌,世风遂倡科学救国。受维新思想影响,丁绪贤决意弃科举就实学,于1904年考入由江苏、安徽在南京合办的江南高等学校,并于1908年春考取安徽省公费留学的第一名而得以前往英国深造,就读于伦敦大学化学系。在攻读期间,丁绪贤师从著名化学家拉姆塞(William Ramsay,1852~1916),受到严格训练,打下牢固的科学基础。1912年拉姆塞退休后,他又在物理化学家唐南(F.G.Donnan,1870~1956)指导下撰写论文,于1914年获得荣誉科学学士(B.Sci.Honour)称号,并继续深造于伦敦大学研究部。1917年,丁绪贤归国后,以高等院校为主阵地,积极投身于科学与教育事业,曾辗转南北,历任北京大学、安徽大学、东吴大学、浙江大学等校教授,长期从事化学科研与教学工作,为当时国内多所院校的化学研究与化学教育领域做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在治学育人之余,作为中国近代高等化学教育事业开拓者之一,丁绪贤曾担任东吴大学、安徽大学等校理学院院长,为国内有关高校化学系乃至理学院的创建与发展殚精竭虑。此外,他认为要发展科学,必须要有专门的科学组织,因此积极参与我国科学及化学的发展和传播事业,热心化学学术团体的工作。1932年8月4日,在中国化学会成立大会上,丁绪贤和陈裕光、

高中化学有机合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国家一等奖

选修五有机化学基础 第三章第四节有机合成(第二课时) 一、新课程标准要求 ⑴举例说明烃类物质在有机合成和有机化工中的重要作用。 ⑵认识卤代烃、醇、酚、醛、羧酸、酯的典型代表物的组成和结构特点,知道它们的转化关系。二、教学背景分析 1.学习内容分析: 有机合成是有机化学服务于人类的桥,是有机化学研究的中心,是化学工作者改造世界、创造未来最重要的手段。 有机合成是有机物性质的应用,要求学生在前两章及本章前三节的学习基础之上熟练掌握好各类有机物的组成、结构、性质、相互衍生关系以及重要官能团的引入和消去等基础知识,同时对本节第一课时有机合成的过程要有初步掌握。本节课教学要帮助学生学会运用逆合成分析法设计有机化合物合成路线的基本技能,旨在培养并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合成问题的能力,为学生顺利学习本模块第五章进入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时代及选修一《化学与生活》的学习奠定基础,同时使学生认识到合成的有机物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对学生渗透热爱化学、热爱科学的思想教育。 2. 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已有的认知学生已有的学习能力学生学习心理的期待群体中的个体差异 三、本节课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掌握有机物的性质及转化关系,学习逆合成基本原则及其应用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小组讨论、归纳、整理知识,培养学生对有机物性质和官能团转化方法的归纳能力。 ②通过与生活实际相关的有机物的合成方法的学习,培养学生的逆合成分析法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信息迁移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体会新物质的不断合成是有机化学具有特殊的科学魅力,对学生渗透热爱化学的教育。 ②培养学生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的意识。 ③加强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以化学主人翁的身份体会化学学科在生产、生活中的实用价值,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初中化学中的化学史教学资源 范文

初中化学中的化学史教学资源 作者:肖梅(南京晓庄学院化学专业09师范班) 指导老师:龙琪 [摘要] 本文在对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材中的化学史料的内容、呈现方式、近年来教材中化学史的比重变化、教育功能分析的基础上,给出相应实施建议并举例剖析了如何开发教材中化学史料的教育功能,对化学教育中化学史资源的利用不当之处提出了些许建议。 [关键词] 化学教材;化学史;教学资源 一. 前言在西方最早提倡科学史教育可追溯到19世纪中叶。当时的英国科学促进协会主席在1851年的一次演讲中呼吁:“我们要教给年轻人的,与其说是科学结论不如说是科学史”。二战后,以美国哈佛大学校长、着名教育家、化学家科南特为代表,一批教育家进行了以案例教学法引入学校进行科学史教育的实践,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因此全世界的教育都陆续开始重视科学史的教育,也陆续获得了成功。中国从初中三年级开始开设了化学教育,对初中学生来说,化学是一门入门课程,教材很注重启蒙的作用。而且初中学生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尚属少儿期,还是一些直观的、趣味性的东西更能刺激其大脑兴奋.化学史教育,不单纯是讲一些小故事,吸引学生注意力,适当通过一些史实的介绍,能使学生理解相关科学知识、科学过程与方法以及培养学生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我国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把化学史作为“可供选择的学习情境素材”, 化学史可以为学生提供各种真实的学习情境, 为其营造生动有趣、基于生活经验与社会文化的学习氛围,为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起促进作用。正如美国着名科学史家萨顿所说“:科学史能够帮助我们达到教学的主要目的, 它能够说明科学之意义, 科学之功能和方法, 科学之逻辑的、心理的和社会的含义, 科学之深刻的人性,以及科学对于思想净化和文化整体化之重要意义。”可知化学史是化学教育的重要资源。 二. 化学史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及呈现方式 (一)应用现状 开展化学史教育教学的重要性已经得到广大化学教育工作者的普遍承认。但是,化学史的教学功能能否得以充分发挥,必须以老师是否在化学课程教育中开展化学史的教育教学,以及得到的效果来看。而化学史教育教学开展状况可以通过化学教师在教学中引入化学史进行化学教学的频次程度得以反映。 图1 教师教学中引入化学史进行化学教学的频次 从表中可知,54%的教师从不使用化学史进行教育教学,偶然使用化学史的教师仅占调查总数的43%,而经常使用化学史进行教育教学的教师仅为3%。由此可见,当我国中学化学史教育教学的开展状况不容乐观。 针对这一状况,笔者参考了一些文献整理得出化学教师对在课堂中引入化学史教学认识。表格设计是以教学论过程为主要依据,从中学“教”与“学”的实际出发,通过人员、物质、信息3个方面来全面寻求原因。 表1:化学教师对在课堂中引入化学史教学的认识调查表 完全同意同意中立反对 ⒈教材中涉及的化学史知识范围广、知识面大12 (30 %) 6 (15 %) 2 (5 %) 20 (50 %) ⒉化学史知识中考、高考考点较少20 (50 %) 16 (40 %) 1 (2. 5 %) 3 (7. 5 %) ⒊化学史知识中考、高考考题容易24 (60 %) 15 (37. 5 %) 1 (2. 5 %) 0 (0 %) ⒋化学史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操30 (75 %) 10 (25 %) 0 (0 %) 0 (0 %) ⒌化学史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能力21 (52 %) 16 (40 %) 2 (5 %) 1 (2. 5 %) ⒍对学生来说,化学史知识是十分难学的知识12 (30 %) 10 (25 %) 2 (5 %) 16 (40 %) ⒎对教师来说,化学史知识是十分难教的内容15 (37. 5 %) 12 (30 %) 1 (2. 5 %) 12 (30 %) 通过上述调查分析表明,中学化学教师普遍认为重视和加强化学史知识的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但由于受“中考指挥”和传统的“应试”教育影响,一部分教师认为中考、高考

化学的教育价值

化学发展至今天,成为一门应用性强、研究对象广泛而深入的成熟学科,是若干代人的研究逐渐积累的结果。现代化学学科的发展,离不开以历史上人们的化学研究成果为基础。化学史是一门有关化学形成和发展历史的科学,它包括化学发展简史、化学社会史和化学思想史,它蕴含着由科学探索、科学应用而积累起来的科学思想、科学认识论及化学家深邃的思想、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积淀了极其丰厚的教育价值。化学史是科学史的一个分支。科学史反映人类进步的历史,化学史则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过程中对自然界中化学知识进行系统描述的历史。因此,化学史是化学科学中最宝贵的一部分。化学史在学生的素质教育中具有特殊的功能和教育价值。学习化学史有助于学生理解化学知识、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认识真实的科学家。 [关键字]:化学史教育价值化学知识学习兴趣科学家 化学史料对学生的教育功能早已被人们所认识法国数学家保罗·朗之万就说过,“在科学教学中,加入历史的观点是有百利而无一弊的。”我国著名的物理化学家傅鹰教授也曾提出,“化学教育给学生以知识,化学史教育给学生以智慧”。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学生学习一点化学史方面的知识,不但可以开拓其知识领域,更能使学生掌握科学方法,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从而形成科学品质和科学精神。 化学史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对自然的化学知识系统的、历史的描述,它以化学学科本身发展的历史为前提,阐述从化学萌芽开始经过漫长的岁月,怎样发展为现代化学的历史过程。化学史中不仅记录了影响化学发展的重要事件,阐述了化学发展的历程,而且向人们展示了化学家们揭开化学现象的故事及他们所具备的科学精神和态度。化学史中每一个富有魅力的故事,融合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化学史的教育价值既存在于“故事”本身,又体现于外在的功能。 一、化学史有助于学生理解化学知识 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许多学生在学习掌握化学知识时,总是被动地记忆一堆化学物质的名称、符号、化学反应方程式,然后机械地反复做练习题,直至感觉能把这些知识“灵活运用,完全理解”。但是,实际上学生并不能真正地“理解”这些知识。化学史有助于帮助学生理解化学知识的背景,感悟化学与人类生活的联系,使化学以生动的面孔出现在课堂上。教学中根据所学内容,穿插一些短小的历史故事,常起到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记忆的效果。例如《苯芳香烃》一节中,苯的结构比较特殊,学生比较难理解,尽管教师想尽办法在黑板画图、类比空间结构也难将其讲得十分透彻。在教学中将历史追溯到19 世纪:苯是在1825 年由法拉第首先发现的,并分析确定其化学式为CH,后来日拉尔等从煤焦油中推测出一种新的碳氢化合物,其为C6H6,它的不饱和程度比烯烃和炔烃大,但并不能发生加成反应,因此它的结构成了一个谜。凯库勒在1858年已认识到苯中碳原子彼此之间比大多数有机化合物中的碳之间要靠得更紧,在以后将近十年的时问,凯库勒曾提出两个假说:苯的6个碳原子形成环状闭链,即平面六角闭链;各碳原子之间存在着单双键交替形式,然而通过实验,结果并未发现。到后来凯库勒在苯的研究中,他的“建筑学”特长和“灵感”让他梦悟出苯环结构:苯分子的六个碳连成环状,碳之间以单键和双键交替结合,每个碳与一个氢相连,这样既满足了碳四价,又符合化学式 C6,后来为了纪念凯库勒,就称之为凯库勒结构式,使用至今。了解上述化学史之后,学生很容易归纳出苯分子的结构式、结构简式、分子构型,同时也能明白苯分子中没有交替存在的单、双键的原因,通过化学史故事,学生对苯分子结构的理解就不会那么抽象,这比直接从概念、定律出发去学习当然要生动有趣得多,而且印象也深刻得多。同时,化学史也从另一面展现一种动态的知识,从法拉第到日拉尔,再到凯库勒,呈现出人类对化学物质结构的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同样的在原电池的教学中,介绍意大利科学家卡尔文到伏特发明电池的过程,让学生知道了电池发明的历史,又懂得了电池的工作原理,变抽象难懂的知识为具体的、易理解的知识,展现在学生面前的就不再是枯燥

浅析化学史教育对化学教学的作用思考

浅析化学史教育对化学教学的作用思考 发表时间:2012-08-28T14:05:53.700Z 来源:《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2年第5期供稿作者:央宗 [导读] 有科学家预言:未来的文盲将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没有掌握科学研究方法的人。 央宗西藏职业技术学院 850000 摘要在化学教学中,结合化学史讲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掌握科学研究方法,有利于学生理解知识点从而提高教学效果,达到最终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化学史化学教育 在课程改革和学科交叉的今天,化学的课堂教学已不再满足于单纯的知识点的讲解,更重视学生在理解知识的同时,通过科学体系的发展过程,因而化学史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化学教学与化学史的结合,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又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还可以增强化学教学的历史感;利用化学家们在研究过程中所体现出的科学态度和追求真理的高尚品质来教育学生,无疑对学生的学习动机、思想品质乃至整个人生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1.有利于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爱因斯坦曾说过:“如果把学生的热情激发起来,那么学校所规定的功课就会被当作一种礼物来接受。”因此,在化学学习中,化学典故的讲解,令人觉得魅力无穷,深深回味。心理学研究也发现,直观的、趣味性的事物更能刺激个体的大脑兴奋。化学教学中适时地穿插一些与化学知识相关的趣闻轶事,引导学生追寻化学发展的历程,增强学生对化学的亲切感,这无疑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增强学习兴趣和动力。2003年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化学教科书(必修加选修)中,讲述苯分子结构时,就提到了德国化学家凯库勒。他终日苦思冥想,一天在书房打瞌睡时,眼前出现旋转的碳原子,碳原子的长链像蛇一样盘绕、旋转。突然一条蛇咬住了自己的尾巴,头尾相连。他猛地惊醒,由此联想到苯分子是由6个碳原子单、双键交替结合而形成环状结构。生动有趣的例子,定会激发学生用知识和智慧揭开化学发展奥秘的兴趣。碘化银可用于人工降雨;生活中的加碘盐;玻尔用“王水”收藏诺贝尔奖章,使之免于沦落敌手;居里夫人用毕生精力提炼铀等等。这些小故事,无一不带给学生无限的遐想和思考。这些生动的化学史实,就如同把学生引进了科学家进行化学研究的氛围中,怀着一种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和进行理论研究的兴奋感,同先辈们一起在化学学科这个宽广的领域里邀游,这样既引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更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同时,也有助于化学理论的理解和记忆,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效果。 2.有利于掌握科学研究方法 有科学家预言:未来的文盲将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没有掌握科学研究方法的人。化学史是一部化学科学研究方法和化学智慧的历史,化学史教育不仅可以学到知识,而且可以学到科学研究方法。英国科学哲学家波普尔认为,科学的第一特征就是“它始于问题、实践及理论问题”。他甚至认为,科学和知识的增长永远始于问题,终于问题--越来越深化的问题,越来越启发新问题的问题。科学探究的基本目的之一是解决问题,要解决问题首先必须发现问题。化学史上被称为“第三位小数的胜利”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英国科学家雷利抓住“为什么用不同的方法制备出来的氮气的密度会有差别呢?”这一问题不放,并制定了周密的研究计划进行研究,终于发现了第一种稀有气体元素一氩。问题是科学探究的动力、起点,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如果德国化学家维勒、柯尔柏不敢质疑“生命力”学说,并先后合成尿素、醋酸的话,则人类打破“生命力”学说的神话也许就要推迟若干年。介绍原子分子学说时,可以结合这个理论的确立过程掌握其中的科学抽象思维的方法。道尔顿在1803年提出原子论,由于原子是一种微观粒子,在当时还不能用直接的观察方法验证。但他却在大量的实验基础上,充分发挥科学的想像力和抽象思维能力,透过现象,深入内部揭示事物本质。不仅确认了原子的存在,而且就原子的类型、质量和性质提出科学论断,系统的提出了原子论。由此看出,以往的经验主义的研究方法是不科学的,只承认现象或经验的东西,不相信事物的抽象本质存在,如当时著名的化学家杜马就否认原子的实在性。这样通过化学史实潜移默化,就会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的思维习惯。 3.有利于学生理解知识点 历史上的化学家在形成化学概念、发现化学规律的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产生的错误想法和观点等,学生也会面临到,并阻碍了学生对正确知识的理解,成为学习上的难点。所以适当地介绍一些化学发展过程中错误理论并与正确的知识进行分析和对比,就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接受新的知识点,并能很好的运用。例如:18世纪,对于元素的分类,从德伯莱纳的“三元素组”、迈耳的“六元素表”到纽兰兹的“八音律”,都闪烁着化学家创新性思维的火花。门捷列夫面对纷繁复杂的各种元素,坚信它们之间一定存在某种规律。他抓住“原子量”,创造性地坚持以化学性质为主,修正了原子量,进而采取比较的方法寻找元素间的规律,从元素外在的多样性看到了内在的规律性,终于在1869年2月17日(即公历3月1日)冲1这一天做出了元素周期表,并预测了新元素及其性质。阿累尼乌斯的电离学说的提出就遭到了许多著名科学家的反对。他们反对的主要原因是受到戴维和法拉第的经典化学理论的束缚,认为电解质分子只有在通电之后才能发生电离,不会自动地进行分离,并对离子是如何带电及溶液中既然存在带电粒子,溶液为什么会呈现电中性等问题提出质疑,而这些正是学生难以理解的地方。在化学典故的基础上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点结合分析,可以加深学生印象,帮助他们理解记忆,并灵活运用。这样不但加深了学生对知识本身的理解,同时避免错误认识的产生,使学生走上掌握知识技能的捷径,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课”给学生以知识,“史”给学生以智慧,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在紧密联系教材体系的基础上,适当的穿插化学典故,通过化学史的讲解,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严谨的求学态度,激发学习热情,学好化学知识都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闵敏.化学史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ALL CIRCLES.2006,(12). 【2】袁翰青,应礼文.化学重要史实.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3】关婷婷,苏育志,常向阳.化学史教育的发展历程及其教育功能[J].广东化工.2005,(32):11. 【4】余天桃,刘玉玲.化学史中科学精神的探析[J].化学教育.2002,(7-8). 【5】王芳,吴星.运用化学史料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J].化学教育.2005,(26):5. 作者简介:央宗(1972.5—),女,藏族,籍贯:西藏拉萨,现任西藏职业技术学院农林系讲师,研究方向:应用化学教学研究。

基于化学史的问题链教学设计共4页

基于化学史问题链教学设计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9.02.017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创设科学、合理、逻辑性较强问题链,帮助学生不断解决问题、促进认知,培养积极思维习惯。结合化学史,从中提取问题,真实地展现科学家当年所面临问题,不仅能够带领学生进入真实问题解决情境,更能帮助学到还原当时科学家研究问题时思路与方法,真实地感受到问题解决思维历程。 一、教材剖析 《化学1》专题2中所涉及元素与物质均较为典型,注重贴近生活、结合实际,试图通过海水资源来使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与社会实际相结合,与化学学科发展新知识、新发现、新方法相结合,并加深学生对“绿色化学”、可持续发展关注。 专题2第一单元总共包括4课时内容:氯气生产原理、氯气性质、氧化还原反应及溴、碘提取,其中“氯气生产原理”为第一课。教材内容以新课程标准为编写依据,以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情感为前提,紧扣海水资源这一线索,注重从工业生产实际出发,采用图片、实验等形式引出工业制备氯气方法及原理;穿插介绍化学史内容,使学生认识科学研究过程、学习科学方法、培养科学态度。本课内容中关于工业制氯气学习有助于后续溴、碘提取方法理解与掌握,氯气实验室制取是学生在高中阶段学习实验室制气体开端。因而本课内容教学旨在完成培养学生实验素养、实验操作技能,以及剖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教学任务。 二、学情剖析 教学对象为高一年级学生。通过《化学1》专题1学习,已初步掌握研究化学物质基本思路与方法,初步养成从宏观到微观、从现象到本质思维习惯,这些为本课学习奠定必要基础。通过本课学习,学生在获取相关化学知识与实验研究技能同时,形成利用自然资源需要化学科学发展认识,也为后续学习提供帮助。 由此,确定本课时教学重难点为:从海水中获取氯气原理与方法、实验室制取氯气原理与方法、实验装置连接顺序与作用。 三、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从海水中获取氯原理与方法,正确书写对应化学方程式; (2)了解实验室用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制取氯气原理与方法,正确书写对应化学方程式; (3)能根据电解饱与食盐水实验现象,判断阴、阳两极产物; (4)能用恰当化学语言表达检查装置气密性方法。 2.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剖析实验过程,形成化学实验操作基本技能,初步了解实验室用固体、液体物质制取气体方法; (2)通过观察实验装置,了解各装置连接顺序及作用; (3)通过阅读相关化学史内容,自主获悉相关化学知识,提高剖析、解决问题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结合生活,认识到海水是人类宝贵资源,培养热爱与保护大自然情感; (2)借助化学史,感悟科学家严谨治学态度,体会实验法在研究化学物质中重要性。 四、问题链设计 五、教学过程 1. 以海洋为家乡元素――氯 [图文]宁海,是一方安乐、祥与、美丽土地,是我们家乡。在宁海东面是美丽海洋,浩瀚大海蕴含无数宝藏,有80多种元素以海洋为家乡。其中氯元素含量不可小觑。可以看出,在茫茫

(完整版)初中化学教育叙事案例3篇

初中化学教育叙事案例3篇 初中化学教育叙事案例3篇 初中化学教育叙事案例一: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既是教学过程的设计者,也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和参与者。学生既是主体,也是教师传授知识的对象。因此,教师的教学活动应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我曾上过这样一节化学课:在对实验室氧气制法的教学中,教材上是以加热高锰酸钾及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来制取,而学生极力主张用水电解来制取氧气.为此师生间进行了一场争论。学生举例力争:电解水原料取之容易,且产物无污染,同时还产生了一种无污染的燃料,符合绿色化学的主体精神,而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过程复杂,同时还有一定的危险性。二者比较当然是用水为佳,面对这种现实,如何不否定学生的想法,且还能激发的兴趣、引导学生的思维是关键。于是我问:一堂40分钟,我们要既要制取氧气,还要研究其化学性质,时间来的及吗?课堂静了下来,我灵机一动,接着开导,用水制取氧气,方法是可行的,也是很理想的,更符合绿色化学的精神,问题的关键是能否在不需要消耗大量电能的情况下,也能制得氧气呢?这样既肯定了学生的思维,又教育了学生学会节俭的好习惯,同时

又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我接下来又问:有没有既不消耗电能也不需要加热,既环保又安全而且操作又简单的制取氧气的方法呢?学生对此问题又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将课堂气氛推向了高潮,然后我适时的介绍并演示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混合制氧气的方法。就这样我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既突出了重点有突破了难点,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由于在本课题中集中了一些基本操作,而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很差,因此,主要采用教师演示实验、与学生讨论一些基本操作的要点和要求。在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分解过氧化氢的实验中,只须加绿豆体积大的二氧化锰粉未,不要像书中图示那样多,否则反应会很剧烈,难以控制。 新课程改革带来了教师教学观念和方式的改变。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一定要善于发现机会、寻找机会、制造机会,与学生一起进行探究活动,在活动中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得到磨练、升华,使学生的终生学习能力得以提高。 让学生学会学习,借助已有知识和互联网等媒体,主动探究学习所需知识。同时再把对知识的考核评价生活化,从身边的化学物质取材,构建生活化的考核题。就这样师生共同探讨的现状下结束了本节课的教学,且效果也相当的不错。由此我想,如果能把课堂也变成师生共同探讨问题的主

高中化学史的作用

高中化学史的作用 化学史是化学学科的形成、产生和发展及其演变规律的历史。化学史不仅如实地记录了影响化学发展的重要事件,系统地阐述了化学发展的历程,而且向人们展示了化学家们揭开化学现象背后的规律所进行的思维活动和所采用的科学方法,以及他们所具备的科学精神,所呈现的科学道德。关于化学史教育,我国著名化学家、教育家傅鹰教授曾经说过:“化学给人以知识,化学史给人以智慧。”在国内外,化学教育的先行者们都十分重视在课程教学中融入化学史的教育。充分认识化学史教育在化学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采用多种有效途径和方法让学生掌握化学史知识,对于我们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育人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高中化学史主要有一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1.利用化学史,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在学生自主性的学习活动中,兴趣是学生学习动机最活跃的表现形式,也是学生能够完成学习任务的重要心理品质。爱因斯坦说过:“对于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初中是学生学习化学的启蒙阶段,教师的主导作用之一是唤起学生热爱化学的情感,关键是培养、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普通化学是化学学科的基础课程,过去“填鸭式”照本宣科的教学很容易让学生觉得枯燥无味。引入化学史辅助普通化学教学是克服这种现象的有效方法和手段,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如在讲述九年级化学绪论时,穿插很多化学史的知识,从远古时代人类独有的最伟大的成就--火的发现,到用火过程中得到启示,通过实践掌握了烧制粗陶瓷的技术,到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到来,到2008 年神舟七号飞船的升空。一部化学发展史,也是一部中国发展史,由此激发了学生学习普通化学的兴趣,为以后的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如果教师只是按照书本的固定模式来讲授,会使学生认为化学就是简单的事实、定律和记忆过程, 这样会使学生产生死记硬背、机械训练, 使学习兴趣降低。若在教学中适时的穿插一些与化学知识相关的趣闻秩事, 引导学生寻求化学发展的历程, 就会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2.利用化学史知识,创设化学教学情境 创设教学情境的目的就在于把抽象、枯燥、单调的化学知识赋予具体的、生动的、丰富多彩的内涵,把化学知识的学习与化学史料联系在一起,通过化学史知识为学生创造一个自主的学习空间。化学科学具有实践性和应用性,只有用具体的生活情景和基于问题所设计的探究活动来代替单调枯燥的具体化学知识、结论的传授,为学生创设一个参与交流、表达、

氯的教育教学设计化学史

氯的教学设计化学史

————————————————————————————————作者: ————————————————————————————————日期:

化学Ⅰ第四章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 第二节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一) 一、教材分析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是我们中学阶段第一次接触到的,属于新课,目的是让我们的学生认识氯元素及其有关性质。主要学习内容有氯气的物理和化学性质,重点是化学性质的探究与学习,包括氯气与金属、非金属、水、碱等的反应、氯气及其化合物的实际用途。本节内容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活泼的黄绿色气体──氯气,二是氯气的化学性质。 二、学情分析 1、氯是海水中富集的一种元素,资源丰富;盐酸、食盐等含氯化合物大家都比较熟悉,与日常生活比较贴近,容易使学生产生亲近感,有效降低了学习难度 2、学生可以依据氯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得知氯元素最外层有7个电子,可以推测出氯元素是一种活泼的非金属元素,最常见的化合价是-1价,同时学生可以运用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知识对相关化学反应做出预测和解释,并书写离子反应方程式。 3、学生缺乏溶解平衡、电离平衡等知识,较难理解氯水中既有单质氯,又有盐酸和次氯酸等成分。因此,氯水成分的确认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的复杂性。 三、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1)了解氯气的物理性质:色、味态、水溶性、毒性。 (2)掌握氯气能与水、氢氧化钙、金属单质和非金属单质反应等化学性质。 2.过程和方法:(1)通过对Cl2有关实验现象的观察、叙述、讨论及本质的分析,提高学生实验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和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2)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及小组探究学习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1)重温科学家的氯气发现之旅,体验成功的喜悦; (2)认识科学发展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氯气的化学性质 难点:Cl2与水的反应、氯水成分的分析以及氯水漂白的原理 五、教学方法 演示法、启发法、实验探究法观察法讨论法 六、教学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