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统计学-19总复习资料

2019统计学-19总复习资料
2019统计学-19总复习资料

《统计学》综合复习资料

一、单项选择题

1.统计一词的三种涵义是()。

A.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学B.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

C.统计设计.统计分组.统计预测D.统计方法.统计分析.统计预测

2.要研究某地区570家工业企业的产品生产情况,总体是()。

A.每个工业企业 B.570家工业企业

C.570家工业企业每一件产品 D.570家工业企业全部工业产品

3.为了解全国钢铁生产的基本情况,对鞍钢、武钢、宝钢等特大型钢铁企业的产量进行调查,属于

()。

A.重点调查 B.典型调查 C.简单随机抽样调查 D.整群抽样调查

4.某商品销售量的前三个季度的季节指数分别为:112%,88%,90%,则第四个季度的季节指数为()。

A.102% B.110% C.98% D.100%

5.某厂2009年完成产值2千万,2010年计划增长10%,实际完成2310万元,则计划完成程度为()。

A.105% B.5% C.115.5% D.15.5%

6.统计调查按其组织形式分类,可分为()。

A.普查和典型调查 B.重点调查和抽样调查

C.统计报表和专门调查 D.经常性调查和一次性调查

7.现有一数列:3,9,27,81,243,729,2187,反映其平均水平最好用()。

A.算术平均数 B.调和平均数 C.几何平均数 D.众数

8.第一组工人的平均工龄为6年,第二组为8年,第三组为10年,第一组工人数占总数的30%,第二组占50%,则三组工人的平均工龄为()。

A.8年 B.7.55年 C.32.5年 D.7.8年

9.直接反映总体规模大小的指标是()。

A.总量指标 B.相对指标 C.平均指标 D.变异指标

10.某商品价格比原先降低5%,销售量增长了5%,则销售额()。

A.上升 B.下降 C.不变 D.无法确定

11.统计学的两大基本内容是()

A.统计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B.统计数据的整理和展示

C.统计预测和统计决策 D.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

12. 一名统计学专业的学生为了完成其统计学作业,在《统计年鉴》中找到了2009年城镇家庭的人均收入数据。这一数据属于()

A. 分类数据

B. 顺序数据

C. 截面数据

D.时间序列数据

13.为调查某校学生的购书费用支出,从全校抽取4个班级的学生进行抽样调查,这种抽样方式是()

A. 简单随机抽样

B. 系统抽样

C. 分层抽样

D. 整群抽样

14.在样本容量一定的条件下,若增加置信度,则()

A.置信区间增大,精确度提高 B.置信区间减小,精确度提高

C.置信区间增大,精确度降低 D.置信区间减小,精确度降低

15.若已知某网站四月份平均员工人数为75人,五月份平均员工人数为72人,六月份平均员工人数为75

人,七月份平均员工人数为80人,则二季度该网站的月平均员工人数为( )。

A.74 B.80 C.77 D.73

16.对某市百货商店工作人员进行调查,总体单位是()

A.该市某百货商店 B.该市各百货商店每位工作人员

C.该市某百货商店的所有工作人员 D.该市百货商店

17.下述各项调查中属于全面调查的是()。

A.对某种连续生产的产品质量进行检验 B.对某地区对工业企业设备进行普查

C.对全面钢铁生产中的重点单位进行调查 D.抽选部分地块进行农产量调查

18.填写统计表时,当发生某项数字现在缺少资料时,应用( )符号表示。

A.O B.一 C.× D.…

19.下列相对数中,属于不同时期对比的指标有()。

A.结构相对数 B.动态相对数 C.比较相对数 D.强度相对数

20.在分组时,如遇到某单位的标志值刚好等于相邻两组上下限数值时,一般是()

A.将此标志值单列一组 B.将此值归入作为上限的那一组

C.将此值归入作为下限的那一组 D.将此值归入作为上限的组或下限的组均可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分组中属于按品质标志分组的有()。

A.职工按工龄分组 B.企业按所有制属性分组

C.教师按职称分组 D.人口按地区分组

E.人口按文化程度分组

2.下列指标中的结构相对指标是()。

A.国有制企业职工占总数的比重 B.某年人均消费额

C.大学生占全部学生的比重 D.中间投入占总产出的比重

E.某工业产品产量比上年增长的百分比

3.时间数列的影响因素有()。

A.长期趋势 B.季节变动 C.周期变动 D.不规则变动

4.三种商品的价格指数为110%,其绝对影响为500元,则结果表明()。

A.三种商品价格平均上涨10% B.由于价格变动使销售额增长10%

C.由于价格上涨使居民消费支出多了500元 D.由于价格上涨使商店多了500元销售收入E.报告期价格与基期价格绝对相差500元

5.调查方案的内容包括( )。

A.确定调查时间 B.拟订调查提纲 C.编制调查的组织计划

D.确定调查目的 E.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

6.区间估计的基本要求包括()。

A.置信度 B.一致性 C.精确度 D.无偏性

7.标志变异指标( )。

A.可反映总体各标志值分布的集中趋势 B.可说明变量数列中变量值的离中趋势C.是衡量平均数代表性大小的尺度 D.要受到数列平均水平高低的影响

E.是衡量经济活动过程均衡性的重要指标

8.下列属于负相关的现象是( )。

A.家庭收入越多,其消费支出也越多

B .某产品产量随工人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增加

C .流通费用率随商品销售额的增加而减少

D .产品产量随生产用固定资产价值的减少而减少

E .生产单位产品所耗工时随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减少 9.若X~N (μ,2

),且

2

已知,H 0:μ=μ0的拒绝域为( )

A .

B .

C .

D .

E .2

α

Z Z ≥

10.下列有关时间数列的传统分析指标,正确的是( )

A .常用的时间数列传统分析指标有水平指标和速度指标两类

B .增长量是总量指标报告期水平与基期水平之差,按对比选择的基期不同,增长量可分为逐期增长量和累

计增长量

C .常用的速度指标有平均增长量、发展速度、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平均增长速度

D .增长速度是增长量与基期水平之比,增长速度分为定基增长速度和环比增长速度两种 11.不受数列极端值数值影响的平均数有( ) A .算术平均数 B . 调和平均数 C .众数 D .中位数

E . 几何平均数

12.指出下列数列哪些属于时期数列( )。

A .某商店各月末的商品库存量

B .某商店各月的商品销售额

C .某地区历年的人口出生数

D .某企业各年年底在册的职工人数

13.某类产品的生产费用报告期为20万元,比基期多支出4000元,产品的单位成本报告期比基期降低2%,所以( )。

A .生产费用总指数为102%

B .单位成本总指数为2%

C .产品产量总指数为104%

D .生产费用总指数为125%

E .由于单位成本降低而节约0.408万元 14.下列属于数量指标指数的有( )。

A .工业企业产量指数

B .劳动生产率指数

C .职工人数指数

D .产品总成本指数

E .产品单位成本指数

三、判断题(正确命题后的括号中打“√”,错误命题后的括号中打“×”)

1.组距分组只适合于连续变量和取值多不便一一列举的离散变量。()

2.权数的实质是各组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数的比重。()

3.抽样误差在抽样推断中是不可避免的。()

4.贝努利大数定律认为实验次数无限增多,样本平均数与总体均值有较大偏差的可能性很小。()

5.在进行区间估计时,置信度和精确度往往相互矛盾,一般要求在保证置信度的条件下,尽可能提高精确度。()

6.无相关就无回归,相关程度越高,回归越好。()

7.平均增长速度不是根据各期环比增长速度直接求得的,而是根据平均发展速度计算的。()

8.环比增长率可以根据定基增长率减1来求得。()

9.数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时期一般固定在报告期。()

10.季节指数与价格指数计算方法是不同的。()

11.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在0和+1之间。()

12.某商场有160名销售员,如果大多数人的月销售额都低于平均数,意味着众数最小,平均数最大,这样的分布是右偏分布。()

13.一元线性回归方程中,斜率表示自变量每变动一个单位时,因变量的平均变动值。()

14.样本均值、样本比例、样本标准差等统称为参数。()

四、计算题(列出计算过程及相应文字阐述已知

()()

131 2

753

1

64

1

96

1

15

025

15

05

05

025

0.

t

.

t

.

Z

.

Z

.

.

.

.=

=

=

=

1.某管理局所属15个企业,某年某产品按平均成本的高低分组资料如下:

试计算

2.某企业集团公司2006年第二季度职工人数及产值资料如下

3.某企业生产的产品产量和单位成本资料如下:

要求:(1)求x,y的相关系数;

(2)计算判定系数。

4.有甲、乙两个生产小组,甲组平均每个工人的日产量为36件,标准差为9.6件,乙组工人日产量资料如下,比较甲、乙两生产小组哪个组的产量差异程度大?

5.某企业集团公司2006

6.随机抽取某品牌节能灯35只进行耐用时间试验。样本测试结果表明,这35只灯泡的平均使用寿命8000小时,标准差609小时。求该品牌节能灯平均使用寿命95%的置信区间。(Z0.05=1.65, Z0.025=1.96)

7.随机抽查了18个企业100袋茶叶,测得实际重量为:

8.某电话咨询服务部门在每次通话结束时都要记下通话的时间。从一个由16个记录组成的简单随机样本得出一次通话的平均时间为1.6分钟。已知总体服正态分布,总体方差未知,样本标准差S为0.72分钟,试求总体平均值的置信度为95%的置信区间。

9.某厂生产一种新型家用产品,厂家声称某市已有20%以上的家庭在使用这种产品,市场调查人员在该市抽选了一个由300个家庭组成的随机样本,发现有70个家庭使用了这种产品,这些数据是否为证实厂家的说法提供了充分的证据。(α=0.05)

.某企业员工9月份奖金如下:

10

要求:计算算术平均数、众数、方差。

11.某工厂生产一种新型灯泡5000只,随机抽取100只作耐用时间试验。抽样调查结果为:样本平均寿命为4500小时,样本标准差300小时。试在90﹪概率保证下,估计该新式灯泡平均寿命区间。

12.某企业集团公司2010年第二季度职工人数及产值资料如下表

要求:(1

(2)计算第二季度的月平均劳动生产率。

五、论述题

1. 通过统计课程的学习,你认为统计研究的基本方法有哪些?对每种方法作简要解释。

2. 简述统计指数的概念和作用以及指数的两种分类方法。结合现实中你所关心的两种指数简要说明指数的作用。

3. 举例说明全面调查与非全面调查的概念,进一步阐述二者的区别是什么?二者各有哪些组织形式?

4. 结合统计学课程的学习,阐述什么是变异指标?在现实工作生活中什么情况下使用变异指标?有哪些种类及其优缺点?为何有时要计算变异系数?

《统计学》综合复习资料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

题目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D A B A C C D C B 题目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C D A A D B D B C

题目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BCDE ACD ABCD ACD ABCDE AC BCDE CE ADE ABD 题目11 12 13 14

答案CD BC ACE AC

题目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目11 12 13 14

答案×√√×

1.组中值:11、13、16

平均单位成本=11×22%+13×40%+16×38%=13.7(元/件)

2.

3.4.

)

(

200

4

3

4400

4200

4000

a万元

=

+

+

=

=

n

a

i

6. )

76

.

8201

,

24

.

7798

(

35

/

609

96

.1

8000

/=

?

±

=

±n

zS

x

7.

8.

(1)(1)

22

(,)(1.6 2.131,1.6 2.131)(1.22,1.98)

1616

n n

X t X t

n n

αα

--

-+=-?+?=

9.

10.

12.

五、论述题

1. 统计工作包括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几个步骤。主要有大量观察法、统计分组法、综合指标法、时间数列分析法、统计推断法、相关回归分析法等。解释略

2. 狭义的统计指数是反映不可相加的复杂现象总体的数量变动程度的相对数。

指统计指数的作用是,第一可以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便和方向和数量变动程度;第二可以借助指数体系对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变动进行因素分析。

常见的统计指数有:CPI、股票价格指数。解释略

3.全面调查是将总体中的每个单位都进行调查,包括普查和多数的统计报表。非全面调查对其中一部分进行调查,包括重点调查、典型调查和抽样调查。

4. 变异指标是用于说明总体各单位某个数量标志差异程度大小的统计指标,可以反映社会现象的不均衡程度,衡量平均指标代表性的高低等。主要有全距、平均差、标准差、方差及变异系数等种类。变异系数是比较变量间的变异程度是利用的指标。

2014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00974《统计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2014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统计学原理试卷及答案 (课程代码 00974)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构成统计总体的每一个别事物,称为 C A .调查对象 B .调查单位 C .总体单位 D .填报单位 2.对事物进行度量,最精确的计量尺度是A A .定比尺度 B .定序尺度 C .定类尺度 D .定距尺度 3.《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对我国政府统计的调查方式做的概括中指出,调查方式的主体是C A .统计报表 B .重点调查 C .经常性抽样调查 D .周期性普查 4.是非标志的成数p 和q 的取值范围是D A .大于零 B .小于零 C .大于1 D .界于0和1之间 5.在经过排序的数列中位置居中的数值是A A .中位数 B .众数 C .算术平均数 D .平均差 6.确定中位数的近似公式是A A .d f S f L m m ?-+ -∑1 2 B .d L ??+??+ 2 11 C .∑∑? f f x D . ∑-)(x x 7.反映现象在一段时间内变化总量的是B A .时点指标 B .时期指标 C .动态指标 D .绝对指标 8.重置抽样与不重置抽样的抽样误差相比A A .前者大 B .后者大 C .二者没有区别 D .二者的区别需要其他条件来判断 9.如果总体内各单位差异较大,也就是总体方差较大,则抽取的样本单位数A A .多一些 B .少一些 C .可多可少 D .与总体各单位差异无关 10.进行抽样调查时,样本对总体的代表性受到一些可控因素的影响,下列属于可控因素的是D A .样本数目 B .样本可能数目 C .总体单位数 D .样本容量 11.在12个单位中抽取4个,如果进行不重置抽样,样本可能数目M 为B A .4 12 B . ! 8!4! 12 C .12×4 D .12 4 12.方差是各变量值对算术平均数的A A .离差平方的平均数 B .离差平均数的平方根 C .离差平方平均数的平方根 D .离差平均数平方的平方根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统计学原理》期末题库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统计学原理》期末题库及答案 考试说明:本人针对该科精心汇总了历年题库及答案,形成一个完整的题库,并且每年都在更新。该题库对考生的复习、作业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本文库还有其他网核及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统计学原理》题库及答案一 一、单项选择题(以下每小题各有四项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每小题2分,共12分) 1.下列分组中哪个是按品质标志分组?( ) A.企业按年生产能力分组 B.企业工人按日产量分组 C.人口按性别分组 D.家庭按年收入水平分组 2.某市工业企业2006年生产经营成果年报呈报时间规定在2007年1月31日,则调查期限为( )。 A.一日 B.一个月 C.一年 D.一年零一个月 3.简单分组和复合分组的区别在于( )。 A.选择的分组标志性质不同 B.选择的分组标志多少不同 C.组数的多少不同 D.组距的大小不同 4.直接反映总体规模大小的指标是( )。 A.总量指标 B.相对指标 C.平均指标 D.变异指标 5.反映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的平均误差程度的指标是( )。 A.平均数离差 B.概率度 C.抽样平均误差 D.抽样极限误差 6.如果变量X和变量y之间的相关系数为1,说明两变量之间存在( )。 A.微弱相关关系 B.显著相关关系 C.完全相关关系 D.没有相关关系 二、多项选择题(以下每小题至少有两项正确答案,全部选对得分。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8分) 7.下列调查中,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一致的有( )。 A.工业企业生产设备调查 B.人口普查

厦门大学统计学原理期末试题与答案完整版

厦门大学网络教育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 《统计学原理》复习题 、单选题 1、统计调查方法体系中,作为“主体”的是( A ) A .经常性抽样调查 B.必要的统计报表 2、考虑全国的工业企业的情况时,以下标志中属于不变标志的有( A .产业分类 B.职工人数 C.劳动生产率 3、某地区抽取3个大型钢铁企业对钢铁行业的经营状况进行调查,这种调查是 4、下列这组数列15,17,17,18,22,24,50,62的中位数是(C )。 现象之间的相关程度越低,贝刑关系数越( 接近+1 B 接近-1 接近0 8、假定其他变量不改变,研究一个变量和另一个变量间的相关关系的是( 9、已知两个同类型企业职工平均工资的标准差分别为 8元,12元,则两个企业职 工平均工资的代表性是(A ) 10、( C 。是标志的承担者。 C.重点调查及估计推算 D.周期性普查 D.所有制 A .普查 B .典型调查 C.重点调查 D .抽样调查 A.17 B.18 C.20 5、标志变异指标中最容易受极端值影响的是( A.极差 B.平均差 &简单分组与复合分组的区别在于( 总体的复杂程度不同 选择分组标志的性质不同 A. C. D.22 C. B. D. 标准差 D.标准差系数 ) 组数多少不同 选择的分组标志的数量不同 7、 A.偏相关 B.正相关 C.完全相关 D.复相关 A.甲大于乙 B.乙大于甲 C. 一样的 D.无法判断

11、 下列各项中属于数量标志的是(A ) A.年龄 B.学历 C.民族 D.性别 12、 某商品价格上涨了 5%,销售额增加了 10%,则销售量增加了( C ) A. 15% B. 5.2 % C. 4.8 % D. 2 % 13、某变量数列末组为开口组,下限是 500;又知其邻组的组中值是 480,则该组 的组 中值应为(D )0 B.时间和指标数值 C.时间和次数 20、现象总体中最普遍出现的标志值是( A ) A.变量 B.总体 C.总体单位 D.指标 A. 490 B. 500 C. 510 D. 520 14、根据最小二乘法原理所配合的一元线性回归方程,是使( B )0 无 (Y -Y?)2 为最小 送(Y -Y?) = 0 A S (Y -Y ) = 0 C 送(Y -Y )为最小 15、 以下不是统计量特点的是( A.不确定 B.已知 16、 不属于专门调查的有(A A.统计年报 B.抽样调查 C.未知 C 普查 17、 今有N 辆汽车在同一距离的公路上行驶的速度资料, Z xf B. ----- Z f C 旦 C 7 x D.不唯一 D.典型调查 m 表示路程,x 表示速度, ) D. 18、 抽样推断的特点有(B )0 A.事先人为确定好样本 C.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19、 时间数列的构成要素是( B.按随机原则抽取样本 D.事先无法计算和控制抽样误差 A.变量和次数 D.主词和宾词 A.众数 B.中位数 C.平均数 D.频数 21、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相应的各环比发展速度(C A.之和 B.之差 C.之积 D.之商 22、平均指标不包括(A ) 0 A.标准差 B.调和平均数

统计学原理测试题及答案

统计测试一 注:这是基础统计前两章的测试题;准备本月下旬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 1.要了解某班50名学生的性别构成情况,则总体是(C)。 A.每一个学生 B.每一个学生的性别 C.全体学生 D.全体学生的性别 2.要了解全国的人口情况,总体单位是(A)。 A.每一个人 B.每一户 C.每个省的人口 D.全国总人口 3.某班四名学生金融考试成绩分别为70分、80分、86分和90分,这四个数字是(A)。 A.变量值 B.标志 C.指标 值 D.指标 4.工业企业的职工人数、职工工资是(B)。 A.离散变量 B.前者是离散变量,后者是连续变量 C.连续变量 D.前者是连续变量,后者是离散变量 5.统计学与统计工作的关系是(C)。 A.理论与应用的关系 B.工作与结果的关系 C.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D.工作与经验的关系 6.某地区为了掌握该地区水泥生产的质量情况,拟对占该地区水泥总产量的90%的五个大型水泥厂的生产情况进行调查,这种调查方式是(B)。 A.典型调查 B.重点调查 C.抽样调查 D.普查 7.某地进行国有商业企业经营情况调查,则调查对象是(B)。 A.该地所有商业企业 B.该地所有国有商业企业 C.该地每一家商业企业 D.该地每一家国有商业企业

8.对企业先按经济类型分组,再按企业规模分组,属于(C)。 A.简单分组 B.平行分组 C.复合分组 D.再分组 9.某变量数列,其末组为开口组,下限为600,又知其相邻组的组中值为550,则末组的组中值是(C)。 A.100 B.500 C.650 D.700 10.统计表的宾词是用来说明总体特征的(A)。 A.统计指标 B.总体单位 C.标志 D.统计对象 11.下面属于时期指标的是(A)。 A.商品销售额 B.商场数量 C.商品价格 D.营业员人数 12.用水平法检查长期计划完成程度,应规定(B)。 A.计划期初应达到的水平 B.计划期末应达到的水平 C.计划期中应达到的水平 D.整个计划期应达到的水平 13.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我国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程度的为3611人。该数字资料为(D)。 A.绝对数 B.结构相对数 C.比较相对 数 D.强度相对数 14.某商场计划11月份销售利润比10月份提高2%,实际提高了3%,则销售利润计划完成程度为(A)。 A.100.98% B.95.10% C.99.00% D.105.10% 15.平均数反映了(C)。 A.总体分布的集中趋势 B.总体分布的离中趋势 C.总体中各单位分布的集中趋势 D.总体变动的趋势 16.中位数和众数是一种(B)。

电大统计学原理期末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本题共12分) 1.下列分组中哪个是按品质标志分组( )。 A.企业按年生产能力分组 B.企业工人按日产量分组 C. 人口按性别分组 D.家庭按年收入水平分组 2.某市工业企业2006年生产经营成果年报呈报时间规定在2007年1月31日,则调查期限为( )。 A.一日 B.一个月 C. 一年 D.一年零一个月 3.简单分组和复合分组的区别在于( )。 A.选择的分组标志性质不同 B.选择的分组标志多少不同 C. 组数的多少不同 D.组距的大小不同 4.直接反映总体规模大小的指标是( )。 A.总量指标 B.相对指标 C. 平均指标 D.变异指标 5.反映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的平均误差程度的指标是( )。 A.平均数离差 B.概率度 C. 抽样平均误差 D. 抽样极限误差 6.如果变量X和变量y之间的相关系数为1,说明两变量之间存在( )。 A.微弱相关关系 B.显著相关关系 C. 完全相关关系 D.没有相关关系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本题共8分) 1.在工业普查中,( )。 A. 工业企业总数是统计总体 B.每一个企业是总体单位 C. 固定资产总额是统计指标 D.企业设备台数是连续变量 E.企业职工人数是离散变量 2.下列分组哪些是按品质标志分组( )。 A. 职工按工龄分组 B. 科技人员按职称分组 C.人口按民族分组 D.企业按经济类型分组 E.人口按地区分组 3.影响抽样误差大小的因素有( )。 A.抽样调查的组织形式 B.抽取样本单位的方法 C.总体被研究标志的变异程度 D.抽取样本单位数的多少 E.总体被研究标志的属性 4.总指数的两种计算形式是( )。 A.个体指数 B.综合指数 C.平均指数 D.定基指数 E.环比指数 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一个工人的文化程度在标志的分类上属于数量标志。( ) 2.某地区对占该地区工业增加值三分之二的10个企业进行调查,这种调查方式是重点调查。( ) 3.某地区通过调查得知该地区每万人中拥有54名医生。此指标是一个比例相对指标。( ) 4.根据样本各单位标志值或标志属性计算的综合指标称为全及指标。( )

统计学原理试题及答案解析

统计学原理试题(6)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设某地区有200家独立核算得工业企业,要研究这些企业得产品生产情 况,总体就是( )。 A、每一家工业企业 B、200家工业企业 C、每一件产品 D、200家工业企业得全部工业产品 2、有600家公司每位职工得工资资料,如果要调查这些公司得工资水平情 况,则总体单位就是( )。 A、600家公司得全部职工 B、600家公司得每一位职工 C、600家公司所有职工得全部工资 D、600家公司每个职工得工资 3、一个统计总体( )。 A、只能有一个指标 B、可以有多个指标 C、只能有一个标志 D、可以有多个标志 4、以产品等级来反映某种产品得质量,则该产品等级就是( )。 A、数量标志 B、品质标志 C、数量指标 D、质量指标 5、在调查设计时,学校作为总体,每个班作为总体单位,各班学生人数就是( )。 A、变量值 B、变量 C、指标值 D、指标 6、年龄就是( )。 A、变量值 B、连续型变量 C、离散型变量 D、连续型变量,但在实际应用中常按离散型处理 7、人口普查规定统一得标准时间就是为了( )。 A、登记得方便 B、避免登记得重复与遗漏 C、确定调查得范围 D、确定调查得单位 8、以下哪种调查得报告单位与调查单位就是一致得( )。 A、职工调查 B、工业普查 C、工业设备调查 D、未安装设备调查 9、通过调查大庆、胜利、辽河等油田,了解我国石油生产得基本情况。这 种调查方式就是( )。 A、典型调查 B、抽样调查 C、重点调查 D、普查 10、某市进行工业企业生产设备普查,要求在10月1日至15日全部调查完 毕,则这一时间规定就是( )。 A、调查时间 B、登记期限 C、调查期限 D、标准时间 11、统计分组得关键问题就是( )。 A、确定分组标志与划分各组界限 B、确定组距与组中值

统计学原理试题及答案解析

统计学原理试题(6)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设某地区有200家独立核算的工业企业,要研究这些企业的产品生产情况, 总体是( )。 A.每一家工业企业 B.200家工业企业 C.每一件产品 D.200家工业企业的全部工业产品 2.有600家公司每位职工的工资资料,如果要调查这些公司的工资水平情 况,则总体单位是()。 A.600家公司的全部职工 B.600家公司的每一位职工 C.600家公司所有职工的全部工资 D.600家公司每个职工的工资 3.一个统计总体()。 A.只能有一个指标 B.可以有多个指标 C.只能有一个标志 D.可以有多个标志 4.以产品等级来反映某种产品的质量,则该产品等级是()。 A.数量标志 B.品质标志 C.数量指标 D.质量指标 5.在调查设计时,学校作为总体,每个班作为总体单位,各班学生人数是()。 A.变量值 B.变量 C.指标值 D.指标 6.年龄是()。

A.变量值 B.连续型变量 C.离散型变量 D. 连续型变量,但在实际应用中常按离散型处理 7.人口普查规定统一的标准时间是为了()。 A.登记的方便 B.避免登记的重复与遗漏 C.确定调查的范围 D.确定调查的单位 8.以下哪种调查的报告单位与调查单位是一致的()。 A.职工调查 B.工业普查 C.工业设备调查 D.未安装设备调查 9.通过调查大庆、胜利、辽河等油田,了解我国石油生产的基本情况。这 种调查方式是()。 A.典型调查 B.抽样调查 C.重点调查 D.普查 10.某市进行工业企业生产设备普查,要求在10月1日至15日全部调查完 毕,则这一时间规定是()。 A.调查时间 B.登记期限 C.调查期限 D.标准时间 11.统计分组的关键问题是()。 A.确定分组标志和划分各组界限 B.确定组距和组中值 C.确定组距和组数 D.确定全距和组距 12.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最小组为开口组,组限为400,又知其相邻组的组 中值为500,则下开口组的组中值为()。 A.200 B.300 C.400 D.600

电大统计学原理形考完整版答案

《统计学原理》形成性考核册作业一答案 一、判断题 1、社会经济统计工作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方面。(×) 2、统计调查过程中采用的大量观察法,是指必须对研究对象的所有单位进行调查。( × ) 3、全面调查包括普查和统计报表。( √) 4、统计分组的关键是确定组限和组距(×) 5、在全国工业普查中,全国企业数是统计总体,每个工业企业是总体单位。(×) 6、我国的人口普查每十年进行一次,因此它是一种连续性调查方法。(×) 7、对全同各大型钢铁生产基地的生产情况进行调查,以掌握全国钢铁生产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属于非全面调查。(√) 8、对某市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普查,该市工程技术人员的工资收入水平是数量标志。(√) 9、对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产区进行调查,以掌握全国主要粮食作物生长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是重点调查。√ 10、我国人口普查的总体单位和调查单位都是每一个人,而填报单位是户。(√) 二、单项选择题 1、设某地区有670家工业企业,要研究这些企业的产品生产情况,总体单位是(C)A、每个工业企业;B、670家工业企业; C、每一件产品;D、全部工业产品 2、某市工业企业2003年生产经营成果年报呈报时间规定在2004年1月31日,则调查期限为(B )。 A、一日 B、一个月 C、一年 D、一年零一个月 3、在全国人口普查中(B )。 A、男性是品质标志 B、人的年龄是变量 C、人口的平均寿命是数量标志 D、全国人口是统计指标 4、某机床厂要统计该企业的自动机床的产量和产值,上述两个变量是(D )。 A、二者均为离散变量 B、二者均为连续变量 C、前者为连续变量,后者为离散变量 D、前者为离散变量,后者为连续变量 5、下列调查中,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一致的是(D ) A、企业设备调查 B、人口普查 C、农村耕地调查 D、工业企业现状调查 6、抽样调查与重点调查的主要区别是( D )。 A、作用不同 B、组织方式不同 C、灵活程度不同 D、选取调查单位的方法不同 7、下列调查属于不连续调查的是( A )。 A、每月统计商品库存额 B、每旬统计产品产量 C、每月统计商品销售额 D、每季统计进出口贸易额 8、全面调查与非全面调查的划分是以(C) A、时间是否连续来划分的; B、最后取得的资料是否全面来划分的;

统计学原理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

统计学原理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

统计学原理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 统计学原理试卷(一)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以所有工人为总体,则“工龄”是() A、品质标志 B、数量标志 B、标志值 D、质量指标 2、在变量数列中,若标志值较小的组而权数大时,计算出来的平均数() A、近标志值较大的一组 B、接近标志值较小的一组 C、不受次数影响 D、仅受标志值的影响 3、由组距数列确定众数时,如果众数相邻两组的次数相等时,则() A、众数为零 B、众数就是那个最大的变量值 C、众数组的组中值就是众数 D、众数就是当中那一组的变量值

4、某企业产品产量增长30%,价格降低30%,则总产值() A、增长 B、不变 C、无法判断 D、下降 5、已知某厂甲产品的产量和生产成本与直线存在线性相关关系,当产量为1000件时,其生产总成本为3万元,不随产量变化的成本为0.6万元,则成本总额对产品产量的回归方程为 ()(4分) A、Yc=6+0.24X B Yc=6000+24X C、Yc=24+6000X D、Yc=2400+6X 6、在简单随机重复抽样的情况下,如果抽样误差减少一半(其他条件不变),则样本单位必须() A、增加两倍 B、增加到两倍 C、增加四倍 D、增加三倍 7、抽样误差的大小() A、即可避免,也可控制 B、既无法避免,也无法控制

C、可避免,但无法控制 D、无法避免,但可控制 8、如果时间数列环比增长速度大体相同,可以拟合() A、指数曲线 B、抛物线 C、直线 D、无法判断 9、若职工平均工资增长10.4%,固定构成工资指数增长15%,则职工人数结构影响指数为 A、96% B、126.96% C、101.56% D、125.4%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答案有选错的,该题无分;选择无错,但未选全的,每选对一个得 0.5分,共10分) 1、影响样本单位数的主要因素是 () A、总体标志变异程度 B、抽样推断的可靠程度 C、极限误差的大小 D、抽样方法和组织形式的不同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统计学原理》判断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019)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统计学原理》判断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019) 判断题 1.社会经济统计工作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方面。(√ ) 2.全面调查包括普查和统计报表。(√) 3.统计分组的关键是确定组限和组距。(× ) 4.平均指数是总指数的一种重要形式,有其独立的应用意义。(√ ). 5.计算平均发展速度有两种方法,,即几何平均法和方程式法,这两种方法是根据分析目的不同划分的。(√ ) 6.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各个方面。(× ) 7.平均指标是将一个总体内每个单位在某个品质标志上的差异抽象化,以反映总体一般水平的综合指标。(√ ) 8.与普查相比,抽样调查调查的范围小,组织方便,省时省力,所以调查项目可以多一些。(√ ) 9.同度量因素的作用是把不能直接相加或对比的因素过渡到能够相加和比较。(√ ) 10.在统计调查中,调查单位和报告单位有时是一致的。(√ ) 11.统计分组的关键是确定组限。(× ) 12.按人口平均的粮食产量是一个平均数。(× ) 13.总体参数区间估计必须具备的三个要素是估计值、抽样误差范围、概率保证程度。 (√ ) 14.数量指标指数作为同度量因素,时期一般固定在报告期。(√ ) 15.在动态数列中,时期数列各指标数值是能够直接相加的。(√ ) 16.对全国各大型钢铁生产基地的生产情况进行调查,以掌握全国钢铁生产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属于全面调查。(× ) 17.在特定条件下,加权算术平均数等于简单算术平均数。(√ ) 18.标志变异指标数值越大,说明总体中各单位标志值的变异程度就越大,则平均指标的代表性就越小。(√) 19.从全部总体单位中按照随机原则抽取部分单位组成样本,只可能组成一个样本。(×) 20.若将2000-2014年末国有企业固定资产净值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此种动态数列称为时点数列。(√) 21.在全面工业普查中,全国企业数是统计总体,每个工业企业是总体单位。(× ) 22.按数量标志分组的目的,就是要区别各组在数量上的差别。(× ) 23.某企业生产某种产品的单位成本,计划在去年的基础上降低4%,实际降低了3%,则成本降低计划的超额1%完成。(× )

2020年电大《统计学原理》期末考试资料附答案(电大Word版可编辑)

2020年电大《统计学原理》期末考试资料附答案 判断题: 1、按数量标志分组的目的,就是要区别各组在数量上的差别。( × ) 2、社会经济统计工作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方面。( ×) 3、全面调查包括普查和统计报表。( × ) 4、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是固定不变的,不能互相变换。( × ) 5、从全部总体单位中按照随机原则抽取部分单位组成样本,只可能组成一个样本。( × ) 6、利用一个回归方程,两个变量可以互相推算。( × ) 7、某地区对占该地区工业增加值三分之二的10个企业进行调查,这种调查方式是重点调查。(√ ) 8、连续型变量可以作单项式或组距式分组,而离散型变量只能作组距式分组。 ( × ) 9、相对指标都是用无名数形式表现出来的。 ( × ) 10、总体参数区间估计必须具备的三个要素是估计值、抽样误差范围、概率保证程度。( √ ) 11、统计分组的关键是确定组限和组距。( × ) 12、标志变异指标数值越大,说明平均指标的代表性越小。( √ ) 13、平均指数是总指数的一种重要形式,有其独立的应用意义。(√ ) 14、发展水平就是动态数列中的每一项具体指标数值,其表现形式只能是绝对数。( × ) 15、一个工人的文化程度在标志的分类上属于数量标志。( × ) 16、在综合指数中,要求其同度量因素必须是同一时期的。( √ ) 17、质量指标都是用相对数或平均数表示的。( √ ) 18、普查与抽样调查的划分依据是最后取得的调查资料是否全面。( X ) 19、统计分组的关键是确定分组标志。( √ ) 20、总体参数区间估计必须同时具备估计值、抽样误差范围和概率保证程度三个要素。 ( √ ) 21、统计工作的研究对象是客观现象总体的数量方面。( √ ) 22、统计分组的关键是分组标志的选择和划分分组界限,其核心问题是分组标志的选择。(√ ) 23、(甲)某产品产量与单位成本的相关系数是-0.8;(乙)产品单位成本与利润率的相关系数是-O.95;因此,(乙)比(甲)的相关程度高。( √ ) 24、某企业各月的产品产量属于时点指标。( × ) 单选: 1、连续生产的电子管厂,产品质量检验是这样安排的,在一天中,每隔一小时抽取5分钟的产品进行检验,这是(D ) D.整群抽样 2、统计分组的关键是(A ) A.正确选择分组标志 3、直接反映总体规模大小的指标是( C ) C.总量指标 4、抽样调查的主要目的是( A ) A.用样本指标推算总体指标 5、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 C ) C. -l≤r

统计学原理期末复习资料(题目及答案)

统计学原理期末复习资料汇总 一、考试题型 单选:12%,每小题2分,共12分,见平时作业手册; 多选:8%,每小题2分,共8分,见平时作业手册; 判断:10%,每小题2分,共10分,见平时作业手册; 简答题:20%,每小题10分,共20分; 计算题:50% 考试时间:90分钟,闭卷,可以带计算器 二、简答题 1、举例说明统计标志与标志表现有何不同? 答:标志是总体中各单位所共同具有的某特征或属性,即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属性和特征的名称。标志表现是标志特征在各单位的具体表现,是标志的实际体现者。例如:工人的“工资”是标志,而工资为“1200”分,则是标志表现。 2、一个完整的统计调查方案包括哪些内容? 答:一个完整的统计调查方案包括发下主要内容:(1)确定调查目的;(2)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3)确定调查项目,拟定调查表;(4)确定调查时间和时限;(5)确定调查的组织和实施计划。 3、简述调查对象、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的关系并举例说明。 答:调查对象即统计总体,是根据调查目的所确定的研究事物的全体。统计总体这一概念在统计调查阶段称调查对象。调查单位也就是总体单位,它是调查对象的组成要素,即调查对象所包含的具体单位。报告单位也成填报单位,也是调查对象的组成要素,它是提交调查资料的单位,一般是基层企事业组织。调查单位是调查资料的直接承担者,报告单位是调查资料的提交者,二者有时一致,有时不一致。例如对工业企业进行全部设备调查时,工业企业的全部设备是调查对象,每台设备是调查单位,而每个工业企业则是填报单位。 4、某地区对占该地区工业增加值三分之二的10个企业进行调查,你认为这种调查方式是重点调查还是典型调查?为什么? 答:首先,从该题内容可知该地区对工业企业进行的是一种非全面调查;第二,非全面调查包括抽样调查、重点调查额典型调查。这三种非全面调查的主要区别是选择调查单位的方法不同,抽样调查是按随机原则抽选单位,重点调查是根据单位标志总量占总体标志总量的比重来确定调查单位,而典型调查时依据对总体的分析,有意识地选取调查单位。因此,根据本题选择调查单位的方法可判断出该地区对工业企业进行调查,采用的是典型调查方式。 5、简述变量分组的种类及应用条件。 答:变量分组包括单项式分组和组距式分组。离散变量变动幅度小,分组可以选择单项式分组。如果离散变量的变动幅度较大,分组应该选择组距式分组。而对于连续变量只能用组距式分组。 6、单项式分组与组距式分组分别在什么情况下运用? 答:离散型变量如果变量值变动幅度较小,可依次将每个变量值作为一组。采用单项式分组。离散型变量如果变量值变动很大,次数又很多,或是连续性变量,采用组距式分组。 7、简述结构相对指标和比例相对指标有什么不同,并举例说明。 答:结构相对指标是以总体总量为比较标准,计算各组总量占总体总量的比重,来反映总体内部组成情况的综合指标。如:各工种的工人占全部工人的比重。比例相对指标是总体不同部分数量对比的相对数,用以分析总体范围内各个局部之间比例关系和协调平衡状况,如:轻重工业比例。 8、强度相对指标与平均指标的区别?

统计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统计学考试试题及答案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统计学原理》期末考试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1.对某城市工业企业未安装设备进行普查,总体单位是(B )。 A.工业企业全部未安装设备 B.工业企业每一台未安装设备 C.每个工业企业的未安装设备 D.每一个工业企业 2.反映不同总体中同类指标对比的相对指标是( B)。 A.结构相对指标 B.比较相对指标 C.强度相对指标 D.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 3.在组距分组时,对于连续型变量,相邻两组的组限(A ) A.必须是重叠的 B.必须是间断的 C.可以是重叠的,也可以是间断的 D.必须取整数 4.按随机原则直接从总体N个单位中抽取n个单位作为样本,这种抽样组织形式是(A)。 A.简单随机抽样 B.类型抽样 C.等距抽样 D.整群抽样 5.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抽样单位数增加一半,则抽样平均误差(A ) A.缩小为原来的% B.缩小为原来的50% C.缩小为原来的25% D.扩大为原来的四倍 6.下列哪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高(C )。 A.商品销售额和商品销售量的相关系数是0. 9 B.商品销售额与商业利润率的相关系数是0. 84 C.平均流通费用率与商业利润率的相关系数是一 D.商品销售价格与销售量的相关系数是一

二、多选题(每小题2分,共8分) 1.要了解某地区的就业情况( ABE) A.全部成年人是研究的总体 B.成年人口总数是统计指标 C.成年人口就业率是统计标志 D.反映每个人特征的职业是数量指标 E.某人职业是教师是标志表现 2.影响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因素有(AB ) A.各组频率或频数 B.各组标志值的大小 C.各组组距的大小 D.各组组数的多少 E.各组组限的大小 3.简单随机抽样(ACDE ) A.适用于总体各单位呈均匀分布的总体 B.适用于总体各单位标志变异较大的总体 C.在抽样之前要求对总体各单位加以编号 D.最符合随机原则 E.是各种抽样组织形式中最基本最简单的一种形式 4.下面哪几项是时期数列(BC ) A.我国近几年来的耕地总面积 B.我国历年新增人口数 C.我国历年图书出版量 D.我国历年黄金储备 E.某地区国有企业历年资金利税率 三、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变量按其取值的连续性可分为(离散变量)和(连续变量)两种。 2.统计调查根据(被研究总体范围)可分为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根据(调查登记时间是否连续)可分为连续调查和不连续调查。 3.总体是非标志(0,1)分布的平均数为P ,方差为P(1-P)。

2019春电大《统计学原理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

V ) 统计学小答案 作业一 (第 1-3 章) 一、判断题 1、 社会经济统计工作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方面。 (X ) 2、 统计调查过程中采用的大量观察法,是指必须对研究对象的所有单位进行调查。 (X ) 3、 全面调查包括普查和统计报表。 (V ) 4、 统计分组的关键是确定组限和组距( X ) 5、 在全国工业普查中,全国企业数是统计总体,每个工业企业是总体单位。 (X ) 6、 我国的人口普查每十年进行一次,因此它是一种连续性调查方法。 (X ) 7、 对全同各大型钢铁生产基地的生产情况进行调查,以掌握全国钢铁生产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属于非全面调查。 &对某市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普查,该市工程技术人员的工资收入水平是数量标志。V 9、 对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产区进行调查,以掌握全国主要粮食作物生长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是重点调查。 V 10、 我国人口普查的总体单位和调查单位都是每一个人,而填报单位是户。 ( V ) 二、 单项选择题 1、 设某地区有 670 家工业企业,要研究这些企业的产品生产情况,总体单位是( C ) A 、每个工业企业; B 、670家工业企业; C 、每一件产品; D 、全部工业产品 2、 某市工业企业 2003年生产经营成果年报呈报时间规定在 2004年1月31日,则调查期限为( B )。 A 、一日 B 、一个月 C 、一年 D 、一年零一个月 3、 在全国人口普查中( B )。 A 、男性是品质标志 B 、人的年龄是变量 C 、人口的平均寿命是数量标志 D 、全国人口是统计指标 4、 某机床厂要统计该企业的自动机床的产量和产值,上述两个变量是( D )。 A 、二者均为离散变量 B 、二者均为连续变量 C 、前者为连续变量,后者为离散变量 D 、前者为离散变量,后者为连续变量 5、 下列调查中,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一致的是( D ) A 、企业设备调查 B 、人口普查 C 、农村耕地调查 D 、工业企业现状调查 6、 抽样调查与重点调查的主要区别是( D )。 A 、作用不同 B 、组织方式不同 C 、灵活程度不同 D 、选取调查单位的方法不同 7、 下列调查属于不连续调查的是( A )。 A 、每月统计商品库存额 B 、每旬统计产品产量 C 、每月统计商品销售额 D 、每季统计进出口贸易额 8、 全面调查与非全面调查的划分是以( C ) A 、时间是否连续来划分的; B 、最后取得的资料是否全面来划分的; C 、调查对象所包括的单位是否完全来划分的; D 、调查组织规模的大小来划分的 9、 下列分组中哪个是按品质标志分组( B ) A 、企业按年生产能力分组 B 、产品按品种分组 C 、家庭按年收入水平分组 D 、人口按年龄分组 三、 多项选择题 1、 总体单位是总体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标志的直接承担者。因此( ABD ) A 、 在国营企业这个总体下,每个国营企业就是总体单位; B 、 在工业总产值这个总体下,单位总产值就是总体单位; C 、 在全国总人口这个总体下,一个省的总人口就是总体单位; D 、 在全部工业产品这个总体下,每一个工业产品就是总体单位; E 、 在全部固定资产这一总体下,每个固定资产的价值就是总体单位。 2、 在对工业企业生产设备的调查中( BCE ) A 、全部工业企业是调查对象; B 、工业企业的全部生产设备是调查对象; C 、每台生产设备是调查单位; D 、每台生产设备是填报单位; E 、每个工业企业是填报单位 3、 对连续变量与离散变量,组限的划分在技术上有不同要求,如果对企业按工人人数分组,正确的方法应是( A 、 300 人以下, 300-500 人 B 、 300 人以下, 300-500 人(不含 300) C 、 300人以下, 301-500人 D 、 300人以下, 310-500人 E 、 299人以下, 300- 499人

2017年1月国开(中央电大)专科《统计学原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7年1月国开(中央电大)专科《统计学原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说明:1.试卷号:2019。 2.适用专业及层次:工商管理(工商企业管理方向)、工商管理(市场营销方向)、会计学(财务会计方向)、会计学(会计统计核算方向)、金融(保险方向)、金融(货币银行方向)和金融(金融与财务方向);专科。 一、单项选择题 1.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称为(B)。 A.调查总体 B.总体单位 C.变量 D.标志 2.全面调查是对调查对象的所有单位都进行调查,下述属于全面调查的是(B)。 A.对某种连续生产的产品质量进行调查 B.某地区对工业企业设备进行普查 C.对铁路交通枢纽的货运状况进行调查 D.某地区抽选部分地块进行农产量调查 3.海关对某种出口商品质量进行检查,适于采用的调查方式是(C)。 A.重点调查 B.典型调查 C.抽样调查 D.个案调查 4.学生按考试成绩分组,有一名学生考试成绩为70分,则这名学生应归入(B)。 A.60-70分这一组 B.70-80分这一组 C.60-70或70-80两组都可以 D.作为上限的那一组 5.总量指标是用(A)表示的。 A.绝对数形式 B.相对数形式 C.平均数形式 D.百分比形式 6.反映所研究现象内部各个局部、各个分组之间的比例关系和协调平衡状况的指标是(B)。 A.结构相对指标 B.比例相对指标 C.动态相对指标 D.平均指标 7.在什么条件下,简单算术平均数和加权算术平均数计算结果相同(B)。 A.权数不等 B.权数相等 C.变量值相同 D.变量值不同 8.说明现象在较长时期内发展的总速度的指标是(C)。 A.环比发展速度 B.平均发展速度 C.定基发展速度 D.环比增长速度 9.下列属于负相关的现象是(A)。 A.商品销售量随商品价格变动的趋势 B.产品总成本随产量变动的趋势 C.市场需求量随居民收入水平变动的趋势 D.产品成本随原材料价格变动的趋势 10.若物价上涨,商品的需求量相应减少,则物价与商品需求量之间的关系为(B)。 A.不相关 B.负相关 C.正相关 D.复相关 二、多项选择题 11.下列属于调查方式中,属于非全面调查的是(ABC)。 A.抽样调查 B.典型调查 C.重点调查 D.定期统计报表 E.普查 12.下列指标中属于总量指标的有(ACDE)。 A.某地区人口数 B.某地区人口出生率 C.某城市在校学生数 D.某农场每年拖拉机台数 1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统计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2016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统计学原理试题 (课程代码 00974)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统计的基本方法包括 A .调查方法、汇总方法、预测方法 B .调查方法、整理方法、分析方法 C .大量观察法、综合分析法、归纳推断法 D .时间数列法、统计指数法、回归分析法 2.构成统计总体的总体单位 A .只有一个指标 B .可以有多个指标 C .只有一个标志 D .可以有多个标志 3.在分组时,如果某个标志值恰好等于相邻两组上下限值时,一般应 A .将此值归入下限所在组 B .将此值归入上限所在组 C .将此值归入上、下限所在组都可以 D .单独设立一组 4.反映某一事物在一定范围内的总数量的统计指标是 A .平均指标 B .动态指标 C .相对指标 D .绝对指标 5.计算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公式是 A .∑ ∑f x B. f xf ∑ C. ∑∑? )(f f x D.x x -∑ 6.算术平均数的基本形式是 A .同一总体的部分数值与全部数值之比 B. 同一总体的不同部分之间数值之比 C. 同一总体各项数值之和与数值个数之比 D. 同一总体的不同时间数值之比 7.是非标志的成数P 和Q 的取值范围是 A .大于O B. 小于O C .大于1 D. 界于O 和1之间 8.在调查之前可以事先加以计算和控制的误差是 A .登记误差 B. 抽样误差 C .系统误差 D. 调查误差 9.在抽样调查实践中,经常使用的抽样方法是 A .重置抽样 B. 不重置抽样 C .重点抽样 D. 典型抽样 10抽样单位数(n )与置信度(t )的关系为 A .相等 B .置信度(t )越低,则n 越小

2019年电大统计学原理期末考试复习试题及答案

2019年电大统计学原理期末考试复习试题及答案 判断题 1、统计工作和统计资料是统计活动和统计成果的关系。(√) 2、在统计调查过程中所采用的大量观察法,是指必须对研究对象的所有单位进行调查。(×) 3、标志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指标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 4、在全国工业普查中,全国工业企业数是统计总体,每个工业企业是总体单位。(×) 5、标志通常分为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两种。(√) 6、品质标志表明单位属性方面的特征,其标志表现只能用文字来表现,所以品质标志不能转化为统计指标。(√) 7、统计指标和数量标志都可以用数值表示,所以两者反映的内容是相同的。(×) 8、因为统计指标都是用数值表示的,所以数量标志就是统计指标。(×) 9、品质标志和质量指标一般都不能用数值表示。(×) 10、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是根据调查结果所得的资料是否全面来划分的(×)。 11、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能一致。(×) 12、在统计调查中,调查标志的承担者是调查单位。(√) 13、对全同各大型钢铁生产基地的生产情况进行调查,以掌握全国钢铁生产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属于非全面调查。(√)14、统计分组的关键问题是确定组距和组数(×) 15、按数量标志分组的目的,就是要区分各组在数量上的差别(×) 16、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是固定不变的,不能互相变换。(×) 17、相对指标都是用无名数形式表现出来的。(×) 18、众数是总体中出现最多的次数。(√) 19、国民收入中积累额与消费额之比为1:3,这是一个比较相对指标。(×)20、总量指标和平均指标反映了现象总体的规模和一般水平。但掩盖了总体各单位的差异情况,因此通过这两个指标不能全面认识总体的特征。(√) 21、抽样推断是利用样本资料对总体的数量特征进行估计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因此不可避免的会产生误差,这种误差的大小是不能进行控制的。(×) 22、从全部总体单位中按照随机原则抽取部分单位组成样本,只可能组成一个样本。(×) 23、在抽样推断中,作为推断的总体和作为观察对象的样本都是确定的、唯一的。(×) 24、抽样估计置信度就是表明抽样指标和总体指标的误差不超过一定范围的概率保证程度。(√) 25、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提高抽样估计的可靠程度,可以提高抽样估计的精确度。(×) 26、抽样平均均误差反映抽样的可能误差范围,实际上每次的抽样误差可能大于抽样平均误差,也可能小于抽样平均误差。(√) 27、施肥量与收获率是正相关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