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中的中国劳工的历史与影响

一战中的中国劳工的历史与影响
一战中的中国劳工的历史与影响

战中的中国劳工的历史与影响

——读《中国劳工与第一次世界大战》有感

经过一个学期的近代史学习,我对近代史中中国人民所遭受的列强与殖民政府的压迫有了更深的了解,更体会到人民群众在追求自由和民主中作出的巨大牺牲。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十四万华工在中国政府的安排下,远涉重洋,作为苦力来到战火纷飞的欧洲,为协约国集团所谓的“文明之战”贡献“苦”与“力”。这是人类文明史上东西方交流的重要一章。但长期以来,这一特殊群体似乎被遗忘了。

这本书分为四个章节收录了20篇中外学者研究一战华工的论文,主要介绍了华工与中国国际化,东线华工(赴俄),个案研究,外交与学术史研究。

背景

1914年一战打响,德国在八月占领布鲁塞尔,1914年时的中国,民国三年,中华革命党在日本成立。12月袁世凯称帝,盗取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中国北洋政府处于协约国一方,开始派出劳工参加敌后生产。1917年段祺瑞辞职,出走天津,张勋复辟失败,护法运动开始,北京政府正式向德意志帝国和奥匈帝国宣战,废除中德、中奥条约。新文化运动开始。

1917年的山东还是德国人的地盘,此刻德国人在欧洲战场上和英国人、法国人打得不可开交。在欧洲战场上,以英法为首的协约国一方在德国的步步紧逼下损失惨重,仅仅1916年7月发生的索姆河之战,英军伤亡就达40万人。随着战争的演进,协约国一方面临着严重的人力资源危机。由于当时胶东半岛还在德国的管辖之下,劳工招募活动采取半官方的形式,由西方传教士配合招募。

当我们现在再回望一战时,正如《双城记》写的那样,“那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那是智慧的时代,也是愚昧的时代。那是信仰的时代,也是怀疑的时代。那是光明的季节,也是黑暗的季节。那是希望的春天,也是绝望的冬天。我们似乎拥有一切,我们好像又一无所有。我们会直接进入天堂,我们也可能进入地狱。”

当第一批中国劳工到达法国马赛港的时候,法国报纸《L’Excelsoir》在1916年8月22号的头版新闻上这样描述:“这些华工是通过仔细挑选招来法国的。他们大部分来自中国的北方。他们比安南人更加能忍受我们国家的气候。另外,医疗体检报告结果认为绝大部分的华工身体健壮,这对我们国家继续在那儿招工是一个好消息。”可以看出,法国人对华工的到来充满了期待。

法国人的期待是有理由的。因为,英法两国对华工的选拔非常严格,凡患有眼病、肺结核、性病及牙病者均被拒绝。招募的华工以山东人、湖北人为主,此外还有一部分人来自辽宁、吉林、江苏、湖南、安徽,甚至甘肃。选拔后的华工被集中在威海卫进行简单的军事训练,等待乘船离开中国前往法国。

从离开中国那一刻起,华工们就面对着生死未卜的命运,死亡的危险如影随形。1917年2月24日,德国潜艇在地中海海域击中运送华工的邮轮,船上543名华工全部葬身大海。

按照最初约定,华工的工作是以工代兵,并不参战,但事实上华工的工作几乎都是处于最前线。在工作安排上,法招华工多被安排到军工企业,受雇于法国的华工由法国军事当局负责。通过分包系统,对劳工有需求的企业开始使用这些人。因此,从布雷斯特到马赛,从里昂到敦刻尔克,不管是在国有兵工厂中还是在冶金、化工、建筑行业的私营企业中,都有华工的身影。

华工有的受雇于重工业企业,例如施奈德公司,有的受雇于汽车公司,例如雷诺公司,还有的被推荐至港口管理部门。而英招华工则几乎全部被投放到前线,挖掘战壕、修筑工事、野战救护、掘埋尸体、清扫地雷、筑路架桥、解运粮草、装卸给养……但凡战争所需,几乎无处不往、无所不为。另一些则替代了被派往法国的英国码头工人和运输工人,这样就使得英国工人能够回到英国从事他们的职业。但无论是在前线还是后方,华工从事的都是最艰苦、最繁重的工作。

在1917年8月中国向德国宣战以后,法方监管下的中国劳工开始在前线挖掘尸体以便于日后把他们埋入军人公墓。许多华工在掘埋尸体或者抬运伤兵的时候,精神遭受刺激,被关进了专门的疯人院。有的华工还向前线运送弹药,另一

些人就留在了法国兵和英国兵的战壕中修缮掩体,维护机枪阵地。在1917年法国皮卡第的一场战斗中,英军士兵全部负伤,修缮战壕的华工们就拿着手中的工具冲入阵地与德军搏斗,当援军赶到时,大部分华工已经战死。

同时,还有很多被派往加拿大和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华工。

在一战之前,在美国,一群广州来的中国人修筑了贯通美国东西的中央铁路,“中国的茶和爱尔兰的酒建造了贯穿美国东西的铁路”他们和黑奴一样被运往美洲。一个当时在美国作仆人的华人积累起他在美国人家做工的所有报酬,他的主人应他的要求在纽约建立了一所汉语学校,传播中国文化,这就是今天的哥伦比亚大学汉语学院。

二战时,也有很多中国劳工被派往日本,从事最重的生产活动,却过着奴隶一样的日子。他们中的有些人,现在还在坚持要求日方的赔偿。

而今天,也有很多去国外做工的中国人,时不时就会有他们一些不好的消息。

几个论点

在这本书中收录的《华工与大战及中国国际化》一文中,作者提出,中国参加一战,从小处看,是为了应付日本,为了在战后和会上占一席之地。但从长远看,是为了加入国际社会,为了国际化,为了在新的世界秩序中有发言权。正是当时一群有远见的外交工作者,才促成了东西方思想的交流,也间接地促成了之后的无产阶级革命。

在《战争史背景与华工教育的伦理观问题》一文中,记录了蔡元培和李石曾等人对于劳工的教育,最重要他们对于“劳工神圣思想”的传播,在法国方面的帮助下,对于劳工的教育发展迅速,很多华工都学会了法语,了解到了法国文化。

在此期间一大批年轻人远渡重洋来到法兰西大地,他们之中有周恩来,有邓小平,他们后来都成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主要力量,也建立了中国特色的理论体系。

本书也详细介绍了英法在华招募华工的细节。

结论

1918年11月11日,第一次世界大战最终以协约国胜利而告结束,十几万华

工为中国争取了战胜国的地位,朝野伤心莫不振奋。虽然中国的战胜国地位更多的是精神层面的,但它毕竟给这个风雨飘摇的国家增加了自信。这些贫苦的劳工,也以其勤勉和坚韧的精神,给异国的人们带去了最初的中国人的印象,也给中国知识界带来了新的强国之梦。一战结束后,太平洋会议召开前夕,《东方杂志》又发表了《太平洋会议保侨案提出之旨趣与华侨之觉醒》,提出了华侨、在外华工在侨居国应享受平等待遇的保侨方案,把知识界对华工问题的关注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当《东方杂志》宣扬泛劳动主义,主张“今日下层苦力之民”“减少其劳动时间”。读书宝,听讲演,讨论政治,探索真理;当蔡元培、李大钊欢呼“劳工胜利”,宣传“劳工神圣”,声称“此后的世界,全是劳工的世界”时,借着十月革命的东方,中国进步知识分子开始重视劳动人民,并且其中一些人逐渐深入地认识到,所谓社会问题,核心其实就是劳动问题,并因此积极引导劳动运动,宣传劳工神圣,客观上对于广大激进知识分子和激进的青年学生了解刚刚开始在政治上崭露头角的中国工农群众力量,促使他们中一部分深入到工人、农民中去,走与工农结合的道路,都有重要的启蒙作用。

土木一班万泽文

1204010121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