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滑轮组有两种绕线方法

用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滑轮组有两种绕线方法
用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滑轮组有两种绕线方法

1.用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滑轮组有两种绕线方法。小杰和小华各选取

一种方法做实验。 (1)小杰采用了如图23甲所示的绕线方法组装滑轮组。他通过滑轮组用3N 的

拉力F 将重4.8N 的物体匀速提升了0.1m 的距离,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

(2)小华采用了另一种绕线方法组装滑轮组,请帮助小华在图22乙中画出滑

轮组的绕线。

2.图15甲是小刚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示意图。实验时,他用弹簧测

力计拉动绳子自由端,将总重为6N 的钩码从A 位置匀速提升到B 位 置,同时弹簧测力计从图中的A '位置匀速竖直上升到B '位置,在 这个过程中,弹簧测力计对绳的拉力为F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15 乙所示。则:

(1)钩码上升的高度是 cm ; (2)拉力F 做的功是 J ; (3)滑轮组机械效率是 %。(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3.小刚同学测滑轮组机械效率时所用的实验装置如图23所示。

(1)表中第1次实验数据有错误,改正后计算出其机械效率为 。 (2)根据另一组正确的数据计算出的机械效率为 ;比较两次的机械效率可

图23

甲 甲 图15 乙

0 1 N

2 3

(3)实验中拉动弹簧测力计时要注意 。 (4)小刚用弹簧测力计测力时发现示数有忽大忽小现象,

引起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造成的。为改变这种现 象,小刚让弹簧测力计静止下来读数,这样他测得的

机械效率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若将此滑轮组换一种绕绳方法,不计摩擦及绳重,滑 轮组的机械效率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图19甲是小刚测动滑轮的机械效率的示 意图。他用弹簧测力计拉动绳子自由端, 将重为6N 钩码从A 位置匀速提升到B 位 置,同时弹簧测力计从图中的A ' 位置匀 速竖直上升到B ' 位置, 在这个过程中, 弹簧测力计对绳的拉力为F ,弹簧测力计

的示数如图18乙所示。则: (1)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 N ; (2) 弹簧测力计移动的距离为 cm ; (3) 滑轮组做的有用功是 J 。

5.在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验中小文连成了如图18的滑轮组并分别测出了实

验数据。

图18 甲 9 乙

0 1 N

2

(1)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 __。

(2)实验后小文想:机械效率还应该与物重有关,并用实验

验证了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小文的实验方法是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文用滑轮组在t 秒内匀速提起重为G 的物体升高h 米 (不计绳重和摩擦),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η,动滑轮重G 动= 。 小文的功率P = 。

7.在探究“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小刚同学用图15所示的同一滑轮组

(1)实验序号2、3所对应的机械效率的值

分别为 , 。

(2)根据以上实验可得到的结论是:在滑轮

组的串绕绳子的方式不变时,机械效率与 有关,与

无关。

8.某实验小组在做“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组装了如图21所示的甲、 乙两个滑轮组(每只滑轮重都相同,不计摩擦和绳重)。

(1)实验中,在读取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时,应使钩码

上升。 (2)用甲、乙两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它们的的机械效率关系是

η甲 η乙(选 填:“>”、“<”或“=”)。

(3)对于甲图所示的滑轮组,如果没有刻度尺,只要测出钩码重G ,然后竖直

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升高,从弹簧测力计上读出拉力值F ,即可算出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 = 。

图15

图21

【精品】小学科学六年级科学 定滑轮和动滑轮 教案

定滑轮和动滑轮 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知道定滑轮固定在一个地方,不能随着物体的移动而移动。 2.知道动滑轮不固定,可以随着重物的移动而移动。 3.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不相同。 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行设计实验方案来研究定滑轮是否省力、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不同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意识到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不同作用,发展探究简单机械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滑轮的工作原理。 难点:通过实验来认识其工作原理。 三、教学准备 铁架台、滑轮、钩码、线、测力计、实验计划表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新课 1.出示书本中的情景图,思考途中的所用的工具适合吗?(提问:“升旗的时候,我们的队员是往下拉绳子,为什么国旗就往上升上去了呢?”生回答:因为旗杆顶部有一个轮子) 2.概念引入:像旗杆顶部的滑轮那样,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 (二)研究旗杆顶部的滑轮 1.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做一个定滑轮,模拟升旗的情形,并思考:当我们利用定滑轮提升重物时,需要向什么方向用力?这说明定滑轮有什么作用? 2.根据学生回答进行引导“定滑轮是否具有省力作用”。 3.请同学们自行设计研究定滑轮是否能省力的实验方案。 要研究的问题定滑轮是否能省力 预测是()否() 要改变的条件 不要改变的条件

实验设计(可附图) 学生动手操作,并将观察到的现象描述出来。 A.找来铁架台,在其上面固定好一个滑轮,并穿好线绳。 B.在滑轮两边的绳子上挂上钩码。 4.小组合作进行实验,并记录下研究的数据。 左边钩码个数右边钩码个数定滑轮的状态我们的发现 5.全班内进行交流汇报。 小结:定滑轮的作用是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但不能省力。 (三)会移动的轮子 1.播放搬运货物录像。 2.认识动滑轮的定义。明确像塔吊的吊钩上可以随着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 3.请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安装一个动滑轮。并思考:“动滑轮有什么作用?” 4.在提升重物时,我们需要向什么方向用力?这说明定滑轮能否改变用力方向? 5.用测力计研究动滑轮是否具有省力作用。 (1)学习使用测力计,认识力的单位:牛顿。并进行巩固练习,拉出3N、5N的力。 (2)教师示范用测力计测量将重物不通过动滑轮提升时的重力度数;示范用测力计测量将重物通过动滑轮提升时的重力度数。 (3)请学生小组合作,用测力计按顺序分别测量不同个数(1~5个)的钩码直接提升的重力读数和用动滑轮提升重物的重力读数,并把实验结果填写在表格内。并比较表内数据,发现了什么? (4)全班内进行交流动滑轮能否省力?能省多少力? (四)比较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的不同 定滑轮: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但可以改变拉力的方向。 动滑轮:可以省力一半,但要多费距离。

滑轮组绳子的穿绕方式及拉力计算

滑轮组绳子的穿绕方式很多,现以串联式滑轮为例,介绍几种滑轮组绳子的穿绕方式。 1.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图1.47-7)。 2.一个定滑轮和二个动滑轮(图1.47-8)。

3.二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图.47-9甲)。 4.二个定滑轮和二个动滑轮(图1.47-9乙)。

巧记“口诀”组装滑轮组 初中物理教材中,简单滑轮组的组装问题,是学生在学习这一章的一个难点。根据不同的要求,设计与组装滑轮组的方法很多。利用口诀:“奇动偶定;一动配一定;偶数减一定;变向加一定。”去解决这一问题,可以使学生准确记忆和掌握组装滑轮组的要领。 一、滑轮组的结构特点分析 1、基本结构:定滑轮、动滑轮、绳子。 2、装配结构分析:特点承担动滑轮的绳子段数设为“n”,装配结构如下表所示。 公式:已知动滑轮个数,求最大省力效果G=nF x动为动滑轮数, n为拉力放大倍数,x定为定滑轮数 n= 2x动+1 不改变方向时:x定=x动,改变方向时:x定=x动+1 一般省力效果则为:n=2x动

二、组装滑轮组的要领 1、确定“n”。根据题意确定由多少段绳子承担动滑轮重力和物体重力。 2、确定动滑轮个数。 n (1)、当n为偶数时,动滑轮的个数是: 2 1-n (2)、当n为奇数时,动滑轮的个数是: 2 3、确定定滑轮的个数。口诀:“一动配一定,偶数减一定,变向加一定。” (1)在不改变施力的方向时,以动滑轮个数为基数,按“一动配一定,偶数减一定”来确定定滑轮的个数。即:一个动滑轮配一个定滑轮;但当n为偶数时,定滑轮的个数等于“动滑轮的个数减一个”。(2)在需要改变施力的方向时,仍以动滑轮的个数为基数,按“变向加一定”的方法确定定滑轮的个数。即:在“一动配一定,偶数减一定”的基数上,再加上一个定滑轮。 4、组装滑轮组。口诀:“奇动偶定”。 确定好了动滑轮和定滑轮的个数后,再确定绳子的起始点。 (1)当n为奇数时,绳子的起始点从动滑轮开始,经定滑轮依次按画螺旋线的方法绕线。 (2)当n为偶数时,绳子的起始点从定滑轮开始,经动滑轮依次按画螺旋线的方法绕线。 三、组装滑轮组实例解析 例1某物重为5100N,现有一绳最大只能承担1200N,站在地面把重

动滑轮和定滑轮

动滑轮和定滑轮 教学目标 1.科学探究:通过实验研究定滑轮的作用,能够制定一个合理的动滑轮作用研究计划,并按照计划步骤实行研究。 2.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培养乐于探究、注重科学事实、敢于提出不同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的意识。 3.科学知识: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通过对比分析,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作用的不同。知道定滑轮和动滑轮在实际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 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 教学难点 试着用杠杆原理来解释定滑轮和动滑轮作用的不同。 器材准备 学生材料:定滑轮和动滑轮各一个,铁架台、线、便签纸、钩码、测力计等。(每组一份)老师材料:相关图片或课件、学生材料一份、实验汇报表。 教学建议 1.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如在介绍定滑轮和动滑轮时,同时演示使用定滑轮和动滑轮提升重物的动画,使学生一目了然看出它们的区别,形象生动,而且免去使用实物组装的麻烦,既节省了时间,又提升了效率。 2.在研究定滑轮是否省力时,两边的钩码不能挂得太多,否则实验效果会受到一定影响。3.如果把滑轮看成是一种杠杆,让学生找出杠杆的三个点,用杠杆的原理来解释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不同作用,这是本课中的难点,特别是动滑轮更加难找,在农村小学中建议本部分内容可做机动安排。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演示升旗仪式。 2.旗杆上有什么装置能协助我们比较容易地把旗子升上去? 学生观察描述:旗帜是怎样升到旗杆顶上的?(有轮子) 3.教师出示轮子,并介绍:安装在旗杆顶上的这种边缘有槽、能围绕轴转动的轮子叫做滑轮。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滑轮。这种固定在支架上不随重物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 二、旗杆顶部的轮子 1.让我们模拟旗的装置,来研究旗杆顶部的轮子。研究旗杆顶部的轮子模拟升旗你需要哪些材料? 2.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材料实行实验探究(材料:定滑轮、铁架台、线、便签纸),试一试,当我们向下拉动绳子时,挂有旗子的那部分绳子会怎样运动?要求小组内每位学生拉一次,体会定滑轮的作用。 3.要把旗子升上去,却把拴着旗子的绳子往下拉。这说明定滑轮有什么作用?这有什么好处?(定滑轮能够改变用力方向,使工作方便) 4.使用定滑轮升旗或提起其他重物省不省力呢?为了弄清使用定滑轮省不省力,我们怎样来研究? (1)学生讨论。 (2)将滑轮挂在支架上,使其成为一个定滑轮。把细绳套在定滑轮的槽内。 (3)在绳的一端挂2个钩码当作重物。试一试,在绳的另一端挂几个钩码能够平衡。 5.分组实验。

六年级科学《定滑轮和动滑轮》

六年级科学《定滑轮和动滑轮》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①科学探究:1、能够通过观察,描述定滑轮和动滑轮构造上的特点 会做滑轮的实验,并通过数据分析,解释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 ②科学知识:3、知道滑轮的结构特征及分类。 知道两种滑轮的功能和作用以及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意识到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不同作用,发展探究简单机械的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滑轮的工作原理。 【教学难点】:通过实验来认识其工作原理。 【教学准备】:铁架台、滑轮、钩码、线、测力计、实验计划表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新 谈话:能有机会与同学们共上一节科学课,我感到非常高兴,所以特地为同学准备了一首歌曲,请同学欣赏。 播放学校早晨升国旗的过程。并提问:“升旗的时候,

我们的队员是往下拉绳子,为什么国旗就往上升上去了呢?” 概念引入:像旗杆顶部的滑轮那样,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 二、研究旗杆顶部的滑轮 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做一个定滑轮,模拟升旗的情形,并思考:当我们利用定滑轮提升重物时,需要向什么方向用力?这说明定滑轮有什么作用? 根据学生回答进行引导“定滑轮是否具有省力作用” 请同学们自行设计研究定滑轮是否能省力的实验方案。 要研究的问题 定滑轮是否能省力 预测 是否 要改变的条件 不要改变的条件 实验设计 小组合作进行实验,并把实验结果填写在P13的表格内。并比较表内数据,发现了什么? 全班内进行交流汇报。 小结:定滑轮的作用是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但不能省力。

三、会移动的轮子 出示塔吊的滑轮图,并问:“这个滑轮是定滑轮吗?” 认识动滑轮的定义。 请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安装一个动滑轮。并思考:“动滑轮有什么作用?” 在提升重物时,我们需要向什么方向用力?这说明定滑轮能否改变用力方向? 用测力计研究动滑轮是否具有省力作用。 )学习使用测力计,认识力的单位:牛顿。并进行巩固练习,拉出3N、5N的力。 )教师示范用测力计测量将重物不通过动滑轮提升时的重力度数;示范用测力计测量将重物通过动滑轮提升时的重力度数。 )请学生小组合作用测力计按顺序分别测量不同个数的钩码直接提升的重力读数和用动滑轮提升重物的重力读数,并把实验结果填写在P13的表格内。并比较表内数据,发现了什么? )全班内进行交流动滑轮能否省力?能省多少力? 四、比较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的不同 五、趣味游戏,拓展应用 由力气大的同学拉住动滑轮的重物端,相当于重物,力气小的同学拉住动滑轮的绳子的另一端,相当于测力计,然

12.2滑轮组的绕绳规律

滑轮组的绕线问题 有关滑轮组绕线的问题,应该根据题目的具体条件和要求,灵活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滑轮组的绕线应遵循以下三条原则: 1.滑轮组绳子的绕法有两种:一是绳子先系在定滑轮的固定挂钩上,绕过下面的动滑轮,再绕过上面的定滑轮;二是绳子先系在动滑轮的固定挂钩上,绕过定滑轮,然后再绕过动滑轮。每个滑轮,绳子只能绕一次。 2.遵循“偶定奇动”的方法:若绳子段数n为偶数,绳子固定端在定滑轮上;若绳子段数n为奇数,绳子固定端在动滑轮上。 3.在判断滑轮组省力情况时,关键是确定承担总重的绳子段数n,也就是有几段绳子和动滑轮相连。最省力时绳子段数n与滑轮个数n′的关系是n=n′+1。 例1.(2012?德州)用如图1所示的滑轮组提升重物,要求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是物体上升速度的2倍,请在图上画出绕线的方法。 解析:根据题目要求,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是物体上升速度的2倍,可以知道,绳子的段数为2段,然后根据“偶定奇动”的原则,此题中的绳子段数为偶数,因此绳子的固定端要从定滑轮开始绕起。如图2所示。 例2.(2012?达州)请你在如图3中画出用滑轮组提升重物的最省力的绕绳方法。

解析:动滑轮被几段绳子承担,拉力就是物体和动滑轮总重的几分之一。要使滑轮组最省力,就是使最多的绳子段数来承担动滑轮的拉力。由图知:滑轮个数n′=2,所以绳子段数n=3,最多可由3段绳子承担物重。根据“偶定奇动”的方法,绳子从定滑轮开始绕,每个滑轮只能绕一次,如图4所示。 例3.(2012?随州)小明做“测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时,用如图5所示的滑轮组成滑轮组,请用笔画出在图中使用该滑轮组时最省力的绕法。 解析:通过比较提升物体绳子段数的多少确定最省力的绕法。对由两个动滑轮和一个定滑轮组成的滑轮组,有两种绕法:一是绳子先系在定滑轮的固定挂钩上,这种绕法滑轮组上的滑轮都使用,有四段绳子承担物重,拉力是滑轮组提升物重的四分之一;二是绳子先系在动滑轮的固定挂钩上,最后滑轮组只能使用一个动滑轮和一个定滑轮,有一个动滑轮没有使用,这种绕法只能有三段绳子承担物重,拉力是滑轮组提升物重的三分之一。由此可知,滑轮组最省力的绕法是绳子段数最多的,即四段绕线的方法。如图6所示。

定滑轮和动滑轮 教案

定滑轮和动滑轮 六年级黄翠萍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定滑轮固定在一个地方,不能随着重物的移动而移动。 2、动滑轮不固定,可以随着重物的移动而移动。 3、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不同。 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行设计方案来研究定滑轮是否省力,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不同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 发展探索简单机械的兴趣;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在操作过程中获得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 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不同作用。 教学难点 通过实验来验证定滑轮不省力、动滑轮省力。 教具学具准备 滑轮9个,铁架台9个,测力计9个,钩码9盒,细绳9根(厘米长)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播放升旗视频。“我们每周一都进行升旗仪式,你想过没有,

旗杆上的什么装置帮助我们把国旗升上旗杆顶端?”(生答滑轮)“对,滑轮。”师手拿滑轮“像这样边缘有槽,能绕中心轴自由转动的轮,称为滑轮。” (出示课件2)这是各种型号、各种颜色的滑轮。 (出示课件3)定滑轮的定义:像这样固定在一个位置,不随重物的移动而移动的滑轮叫定滑轮。(板:定滑轮) 二、科学探究 (一)模拟升旗,感受定滑轮改变用力方向的作用。 1、你愿意当升旗手吗?(出示课件4)这个同学升旗的时候,请同学们观察升旗手向哪个方向拉绳子?旗子向哪个方向运动? 2、你看清楚了吗?发现了什么?(手往下拉绳子,国旗往上升)这说明定滑轮有什么作用?(板:作用可以改变用力方向)升国旗时使用定滑轮有什么作用?(使工作方便) (二)研究定滑轮是否省力 1、师:定滑轮能不能省力呢? 2、生猜测。 3、请各小组讨论利用现有的器材怎样证明你们的猜测呢?(讨论、汇报)怎样才能证明定滑轮省力? 4、实验操作方法 (1)组装定滑轮。将滑轮挂在支架上,使其成为一个定滑轮,把细绳挂在定滑轮的槽内。 (2)在细绳的左端挂上钩码当作重物。

滑轮组组装“口诀”及绳子穿绕方式

滑轮组组装“口诀”及绳子穿绕方式 初中物理教材中,简单滑轮组的组装问题,是学生在学习这一章的一个难点。根据不同的要求,设计与组装滑轮组的方法很多。利用口诀:“奇动偶定;一动配一定;偶数减一定;变向加一定。”去解决这一问题,可以使学生准确记忆和掌握组装滑轮组的要领。 一、滑轮组的结构特点分析 1、基本结构:定滑轮、动滑轮、绳子。 二、组装滑轮组的要领 1、确定“n”。根据题意确定由多少段绳子承担动滑轮重力和物体重力。 2、确定动滑轮个数。 n (1)、当n为偶数时,动滑轮的个数是: 2 1-n (2)、当n为奇数时,动滑轮的个数是: 2 3、确定定滑轮的个数。口诀:“一动配一定,偶数减一定,变向加一定。” (1)在不改变施力的方向时,以动滑轮个数为基数,按“一动配一定,偶数减一定”来确定定滑轮的个数。即:一个动滑轮配一个定滑轮;但当n为偶数时,定滑轮的个数等于“动滑轮的个数减一个”。 (2)在需要改变施力的方向时,仍以动滑轮的个数为基数,按“变向加一定”的方法确定定滑轮的

个数。即:在“一动配一定,偶数减一定”的基数上,再加上一个定滑轮。 4、组装滑轮组。口诀:“奇动偶定”。 确定好了动滑轮和定滑轮的个数后,再确定绳子的起始点。 (1)当n 为奇数时,绳子的起始点从动滑轮开始,经定滑轮依次按画螺旋线的方法绕线。 (2)当n 为偶数时,绳子的起始点从定滑轮开始,经动滑轮依次按画螺旋线的方法绕线。 三、组装滑轮组实例解析 例1某物重为5100N ,现有一绳最大只能承担1200N ,站在地面把重物向上提升。请设计一个滑轮 组,并画出组装示意图。 【分析与解答】 (1)确定n 。根据题意n= 1200N 5100N =4.2 在这里n 不能四舍五入,n 应为5段绳子。 (2)确定动滑轮个数。n=5为奇数,则动滑轮的个数为 2 1-n = 2 1 -5=2(个)。 (3)确定定滑轮个数。“一动配一定,偶数减一定。” n=5为奇数,定滑轮应为2个。但又根据题意,站在地面把重物和向上提升,需要改变施力的方向,即:“变向加一定”。则应在2个的基础上再加上一个,即定滑轮的个数这时应取3个。 (4)组装滑轮组。按“奇动偶定”,确定绳子的起始点。n=5为奇数,绳子的起始点应从动滑轮的挂钩上开始,经定滑轮依次作螺旋线缠绕。如图所示: 例2某物重为5100N ,现有一绳最大只能承担1200N ,站在楼上把重物向上提升。请设 计一个滑轮组,并画出组装示意图。 【分析与解答】 (1)n= 1200N 5100N ≈5 (2)动滑轮个数:2 1-n =21 -5=2(个) (3)定滑轮个数:n=5为奇数,不变向。即:“一动配一定”。定滑轮个数为2(个)。 (4)组装滑轮组。按“奇动偶定”,确定绳子的起始点。n=5为奇数,绳子的起始点应从动滑轮的挂钩上开始,经定滑轮依次作螺旋线缠绕。如图所示: 例3不计轮重,绳子及摩擦力,不改变施力方向,把物体从地面向上提升,要求拉力是物重的6 1 。 请设计一个滑轮组,并作出组装示意图。 【分析与解答】 (1)设拉力为F ,物重为G ,在不计滑轮重、不计摩擦及绳重时,F=n 1G 。由题意可知F=6 1 G 。则n=6。 (2)动滑轮的个数为: 2 6 =3(个)。

六年级科学上册 定滑轮和动滑轮教案 教科版

定滑轮和动滑轮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知道定滑轮固定在一个地方,不能随着物体的移动而移动。知道动滑轮不固定,可以随着重物的移动而移动。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不相同。 过程与方法:通过设计实验方案来研究定滑轮是否省力、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不同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不同作用,发展探究简单机械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认识滑轮的工作原理。 【教学准备】铁架台、滑轮、钩码、线、测力计、实验计划表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新课 1、播放学校早晨升国旗的过程,并提问:“升旗的时候,我们的队员是往下拉绳子,为什么国旗就往上升上去了呢?” 2、引入:像旗杆顶部的滑轮那样,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 二、研究旗杆顶部的滑轮 1、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做一个定滑轮,模拟升旗的情形,并思考:当我们利用定滑轮提升重物时,需要向什么方向用力?这说明定滑轮有什么作用? 2、根据学生回答进行引导“定滑轮是否具有省力作用”(一般情况下,学生已习以为常地认为我们所学的工具都具有省力作用) 3、请同学们自行设计研究定滑轮是否能省力的实验方案。(提供实验设计方案表) 4、小组合作进行实验,并记录下研究的数据。 5、全班内进行交流汇报。 小结:定滑轮的作用是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但不能省力。 三、会移动的轮子

1、出示塔吊的滑轮图,并问:“这个滑轮是定滑轮吗?” 2、认识动滑轮的定义。 3、请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安装一个动滑轮。并思考:“动滑轮有什么作用?” 4、在提升重物时,我们需要向什么方向用力?这说明定滑轮能否改变用力方向? 5、用测力计研究动滑轮是否具有省力作用。 1)学习使用测力计,认识力的单位:牛顿。并进行巩固练习,拉出3N、5N的力。 2)教师示范用测力计测量将重物不通过动滑轮提升时的重力度数;示范用测力计测量将重物通过动滑轮提升时的重力度数。 3)请学生小组合作用测力计按顺序分别测量不同个数(1~5个)的钩码直接提升的重力读数和用动滑轮提升重物的重力读数,并把实验结果填写在P13的表格内。并比较表内数据,发现了什么? 4)全班内进行交流动滑轮能否省力?能省多少力? 四、比较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的不同 五、想一想: 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有这么大的不同,那么我们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定滑轮,什么情况下使用动滑轮?

滑轮组功率机械效率和绳子绕法专题

滑轮组功率机械效率和绳子绕法专题 一、相关公式 1、绳子段数n的确定:在定滑轮和动滑轮之间划一条虚线,将定滑轮和动滑轮隔开,然后再查出与动滑轮相连的绳子段数。 2、三个n倍关系 ①S=nh(当滑轮组处于竖直状态时)或S=nL(当滑轮组处于水平状态时) ②F= 1 (G物+G动)(不计绳子重和摩擦)n ③V绳=n V物(速度比,当滑轮组处于竖直、水平状态时通用) 3、两个机械效率公式: ①η= W有GhW有Gl =(当滑轮组处于竖直状态时)或η==(当滑轮组处于水平状态时)W总FsW总FsW有W有G物 == (不计绳重和摩擦时) G物?G动W总W有?W额 ②η= 4、两个功率公式①P= w (适用于任何状态的滑轮组)t ②P=FV绳

二、关于滑轮组的绕线方法 ①比较滑轮的个数和要求的绳子的段数,若滑轮个数等于绳子段数,则最后一段向下;若滑轮个数少于绳子的段数,则最后一段向上。 ②已知滑轮和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画绕线。画法是:根据绳子段数n确定绳子固定端的位置,按照“奇动(和激动谐音)偶定”的原则。若n为奇数,则绳子的固定端拴在动滑轮上,若n为偶数,则绳子的固定端拴在定滑轮上,连线由内向外缠绕滑轮。 ③已知滑轮和拉力的方向,画绕线。画法是:若拉力的方向向上,则绳子的末端与动滑轮相连;若拉力的方向向下,则绳子的末端与定滑轮相连;然后由末端往里缠绕,最后找出绳子起点的固定位置。 ④已知滑轮组,画最小拉力。画法是:使绳子承担物重的段数为最大, 如果滑轮组中有一个动滑轮,则拉力为物重的1或1,若滑轮组中有 23两个动滑轮,则拉力为物重的1或1。 45 例如:按要求组成滑轮组(如右图所示) F= G/3 F= G/2 F=G/4

比较定滑轮和动滑轮特点实验教案

实验10:比较定滑轮与动滑轮的特点 一、实验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 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的本质及其作用。 2 知道简单机械的一些应用。 3 知道轮轴和斜面也能省力。 (二过程与方法 1 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结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 通过探究,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培养学生探究物理规律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 多姿多彩的简单机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乐于探索物理学原理。 2 通过讨论交流、实验探究,增强学生之间的协作意识和团结精神。 3 通过了解简单机械的广泛应用,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 二、实验器材: 定滑轮、动滑轮、弹簧测力计、钩码、刻度尺、铁架台、线绳 三、实验过程: 合作探究 ㈠指导学生认识实验器材。 我们可以利用实验桌上的器材来研究滑轮的作用。 ㈡、指导学生明确实验目的、任务。 讲解实验目的、任务: ⑴、学生利用桌上的器材自己想办法组装。 ⑵、观察实验现象,做好实验记录。 ⑶、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果(即滑轮有几种它们有什么作用)

㈢、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分组实验,观察实验现象,作好实验记录,填好实验报告单。 教师巡视指导。 ㈣、指导学生研究滑轮的种类及其作用。 1、以下⑴、⑵循环进行多次。 ⑴、学生汇报实验结果。 ⑵、提问:你认为滑轮有哪几种 ⑶、给几种滑轮命名。 ⑷、提问:各种滑轮分别有什么作用 ⑸、学生讨论。 2、师生共同小结: ⑴、滑轮的种类。【板书: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 ⑵、各种滑轮的作用。(注意三个方面:①省力;②改变方向;③滑轮越多越省力) 课堂练习: 1.使用定滑轮时,沿竖直方向向下拉;跟沿斜的方向向下拉,所用拉力的大小____ ,这是因为它的力臂 ___ 。 2.动滑轮实质上是一个 __ 杠杆,使用动滑轮可以 __ ,但不可以 ___ 。 3.滑轮组是把定滑轮和动滑轮 __ 使用的装置,使用时既可以省 _ ,又可以_______ 。

滑轮绕线方法及其习题解析

简单的说就是:奇动偶定,先里后外,一动配一定。 偶定:指的是当动滑轮上的绳子段数为偶数时,绳子的起始端在定滑轮上 奇动:指的是当动滑轮上的绳子段数为奇数时,绳子的起始端在动滑轮上 解决简单滑轮组组装问题时,在承重的绳子股数确定以后,如何根据要求设计滑轮组的方法不唯一。 下面介绍“偶顶奇动”的简单法则: 当承重的绳子股数n为偶数时,顺子的固定端应栓在定滑轮上(即“偶定”)。如不改变作用力的方向,则需要的动滑轮为n/2个,定滑轮为(n/2—1)个,如果要改变作用力的方向,则需要定滑轮为n/2个,动滑轮个数=定滑轮个数=n/2个 当承重绳子的股数n为奇数时,绳子的固定端应栓在动滑轮上(即“奇动”)。如果不改变力的方向,则需要的动滑轮个数=定滑轮个数=(n—1)/2个,如果改变力的方向,则需要动滑轮个数为(n—1)/2个,定滑轮个数为(n+1)/2个 第一类:自由端绳子拉力方向已知类 对于自由端绳子拉力方向已知的滑轮组绕线问题,一般采用从自由端绳子处入手,逆着拉力方向由外向里的绕线方法。 例1 如图1所示,要求滑轮自由端的绳拉力方向向上,请在 图中用笔画线,设计出符合要求的滑轮组绕线。 解析:题中已明确要求滑轮自由端的绳拉力方向向上,则自由 端的绳一定是从动滑轮处出来的。于是可以从自由端绳子处入手, 逆着此拉力方向,按照图2中的①、②、③的顺序,由外向里绕线,

最后将绳子固定在动滑轮的挂钩上,从而设计出符合要求的滑轮组绕线,如图2所示。 例2 住楼上的瑞瑞同学家最近正在装修房子,需要搬运装修材料,但有些材料由于楼道过窄不方便搬运,于是瑞瑞建议采用如图3所示的滑轮组,这样站在地上就可以把材料运上楼。请你帮助瑞瑞画出滑轮组的绕线示意图。 解析:从题意可知,滑轮自由端的绳 头一定是从定滑轮处出来,人站在地上向 下拉绳。于是可以从自由端绳子处入手, 逆着此拉力方向,按照图4中的①、②、 ③的顺序,由外向里绕线,最后将绳子固 定在定滑轮的挂钩上,从而设计出图4所 示的滑轮组绕线方式。 第二类:自由端绳子拉力方向未知类 对于自由端绳子拉力方向未知的问题,通常采用由里向外的绕线方法。 此类问题又可细分为两小类: 1.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可确定类 当题目已知被提起重物的重G 及自由端的绳拉力F ,或者已知自由端的绳移动距离S 及重物被提升的高度h 时,可先根据题目的具体条件,运用n=G/ F 或n=S / h 确定出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n ,然后依据“奇动偶定”(当绳子的段数为奇数时,绳子的固定端系在动滑轮的挂钩上;当绳子的段数为偶数时,绳子的固定端系在定滑轮的挂钩上)的规律确定出绳固定端的位置,然后从绳固定端开始,由里向外进行绕线。 例3 用图5所示的两个滑轮组成一个滑轮组提升重物,要求拉力为物重的二分之一(忽略摩擦以及绳和滑轮的重力),请在图中画出绳子的绕法。 解析:由n=G/ F 可知,所要求的滑轮组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为2,依据“偶定奇动”规律,绳子的固定端应系在定滑轮的挂钩上。于是从定滑轮的挂钩处开始,按照图6中的①、②、③的顺序由里向外绕线,便得到符合要求的绳子绕法,如图6所示。 图3 图4 图5 图6 图7

最新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定滑轮和动滑轮》教案

5.定滑轮与动滑轮 【教材简析】 机械指的是利用力学原理组成的各种装置,杠杆、滑轮、斜面等都是机械。在本单 元的前面几课学习中,孩子们已经认识了杠杆与轮轴两种机械,本课是在此基础上认识 定滑轮与动滑轮两种机械,并将分别通过观察钩码数量和用测力计测量两种方法研究定 滑轮与动滑轮的省力情况,同时,本课也为后续的学习《滑轮组》奠定基础。 本课的教学内容共有两个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旗杆顶部的滑轮(定滑轮) 做一个模拟升旗的装置:可以用铁架台做支架,把定滑轮固定在支架顶部,用一根 细线当升旗绳,用纸做一面旗帜固定在细线上,当向下拉动绳子时,旗帜就会随着绳子 上升。这里强调通过演示让学生观察、体验这种向下拉绳子而旗帜能够向上升的现象, 初步认识定滑轮能改变用力方向的作用。 定滑轮能不能省力呢?鼓励学生设计实验方案,自主研究定滑轮是否省力。用铁架 台做支架,安好定滑轮,在定滑轮上挂一根绳子,在绳子的两端任意挂上一些钩码,当 绳子平衡时,两端的钩码数相同,由此可以说明定滑轮不能省力(请注意滑轮受到的摩 擦力不能太大,否则会产生不同数量的钩码也平衡的现象)。 第二部分:会移动的轮子(动滑轮) 人们在搬运货物时,常使用一种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来搬运,这种随重物移动的 滑轮叫动滑轮。 动滑轮有什么作用?它和定滑轮有什么不同?这里可以参照研究定滑轮的实验进行,如用铁架台做支架,把绳子的一端固定在支架上,绕过动滑轮向上提(这里可用橡筋或 测力计),动滑轮下挂重物。 【学情分析】 在前面几课的学习中,学生已经经历了杠杆与轮轴两种机械的学习过程,对机械的 学习方法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经历,知道可以用实验的方法来探究机械是否可以省力,为 本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学校里每周都要进行升旗仪式,这是孩子们非常熟悉的生活场景,但是由于定滑轮 的位置较高,真正看清的孩子不多,实际应用中动滑轮和定滑轮常组合在一起使用,因 而学生对这类机械的感性认识是比较缺乏的。

物理下册 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 《实验:探究使用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教案

探究使用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 实验目的: 使用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 实验原理: 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受到的重力,再测出通过滑轮使物体保持平衡的力,比较它们的大小和方向的关系。 实验器材: 滑轮、弹簧测力计、钩码、线、铁架台。 实验步骤: 实验一、探究使用定滑轮的特点 1.按如图1所示方式组装定滑轮。 图1 2.在定滑轮的左侧挂钩码,右侧竖直向下拉弹簧测力计,使钩码保持平衡。观察比较弹簧测力计示数与钩码所受重力的关系。(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中) 3.改变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方向,再进行观察和比较。 4.改变钩码的个数,重做上述实验。 实验次数钩码所受的重力F2/N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N 1 2 3 5.分析表中的数据,得出的结论是: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可以改变动力的方向。 实验二、探究使用定滑轮的特点 1.按如图2所示方式组装动滑轮。

图2 2.竖直向上拉弹簧测力计,使钩码保持平衡状态,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观察比较弹簧测力计示数与钩码所受重力的关系。(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中) 3.改变钩码的个数,重做上述实验。 实验次数钩码所受的重力F2/N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N 1 2 3 4.分析表中的数据,得出的结论是:使用动滑轮能省力,但不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分析评估: 通过对定滑轮和动滑轮的杠杆变形分析,理解定滑轮不省力而动滑轮省一半力的结论。 如图3(a)所示是一个定滑轮的杠杆变形示意图。假定在某一瞬间滑轮静止不动,定滑轮的轴心为支点(支点不动),动力、阻力作用点分别在绳子与轮相切的圆周边缘。显然,动力臂、阻力臂都等于圆的半径,根据杠杆平衡条件,故F=G,即使用定滑轮不省力。 图3 如图3(b)所示是一个动滑轮的杠杆变形示意图。假定在某一瞬间滑轮也静止不动。支点在一边绳子与轮相切的位置,支点上下移动,而动力作用点在绳子与轮相切的另一边,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定滑轮和动滑轮》精品教案

第1课时定滑轮和动滑轮 知识目标 1.知道什么是定滑轮、动滑轮及其特点。 2.理解定滑轮、动滑轮的实质,能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对两种滑轮进行理论分析。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定滑轮、动滑轮的特点和工作原理。 教学难点:动滑轮的支点和它的工作原理。 教具准备 弹簧测力计、动滑轮、定滑轮、钩码、多媒体课件等。 新课引入 当我们参加升旗仪式时,看到站在地面上的人向下拉绳子,国旗就徐徐升起了,如图所示。你知道旗杆顶端有一个什么器件帮助把旗升上去的吗?你了解它的作用与实质吗?你还能举出它在其他方面的应用吗?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观赏、有目的地思考、回答从而引入课题。 新课教学 探究点一滑轮 1.观察如下课件图片得出滑轮定义。 滑轮:中心有轴,周边有凹槽,可以绕装在框子里的轴转动的轮子。

2.活动:演示用定滑轮提升钩码(如图),让学生观察定滑轮在使用过程中有些什么特点。然后演示动滑轮提升钩码(如图),让学生观察动滑轮在使用过程中有些什么特点。引导学生总结定滑轮、动滑轮的概念。 教师总结:滑轮的轴心位置不移动的滑轮叫定滑轮。滑轮的轴心位置随提升的物体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动滑轮。 探究点二 定滑轮 问题1:可以直接用手将物体提升,如果高度太高手够不到怎么办呢?比如把国旗升到顶端,这个时候就可以用到滑轮了,现在我们就来模拟用定滑轮升国旗,演示使用定滑轮。 问题2:使用机械的作用在于省力或省距离,那么使用定滑轮的作用是什么呢? 问题3:斜着拉动时拉力大小还等于物体重力吗? 强调:沿任何方向拉动定滑轮力的大小都是一样的。 问题4:为什么沿各个方向拉动时拉力大小都一样呢? 定滑轮的实质是l 1=l 2的等臂杠杆(如图所示)。 ???F =G s =h 总结:定滑轮特点是不省力、不省距离,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探究点三 动滑轮 问题1:滑轮除了刚才的用法,还能有其他用法来提升物体吗? 问题2:使用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那么使用动滑轮的作用是什么呢? 演示:动滑轮。

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定滑轮和动滑轮》教案

《认识动滑轮和定滑轮》教学设计修改稿 【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让学生认识定滑轮、动滑轮,知道其各自的特点,以及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过程方法:培养学生制定计划、动手操作、观察描述等能力。 3、情感目标:使学生感悟到周围生活处处充满科学,只有掌握其规律,才能更好地为我们服务。 【教学重点】 探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 【器材准备】 学生材料:定滑轮和动滑轮各一个,铁架台、线、便签纸、钩码、测力计等。(每组一份) 老师材料:微视频、相关图片、学生材料一份、实验汇报表。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学生集体演唱《国歌》,让学生讲讲升国旗时,这国旗是怎样被升上旗杆的? 2.提出升旗手向下拉绳子为什么旗帜上升的问题,让学生开展讨论。出示滑轮,滑轮的位置是固定不变的,它没有随物体的升降而变化,所以叫做定滑轮。然后操作。让学生观察滑轮的构造。 二、探求新知 1.猜测滑轮的作用。

问:你们认为定滑轮可能有什么作用?汇报小结,引导学生要通过实验的方式来了解定滑轮的作用,如何做实验呢? 2.观看《定滑轮实验操作》微视频。 3.组装定滑轮,研究定滑轮的作用。 (1)分组做一个跟旗杆相似的滑轮装置。让他们自己设计实验来验证此装置。 ①学生分组实验(用测力计直接提升钩码;用定滑轮做提升),在学生分组实验时,教师在各组巡回指导,保证实验的有效性。 ②学生可多次改变钩码个数,并记录。(绳子一端挂钩码,一端用测力计) ③学生汇报实验结果。 ④讨论:有什么发现? (2)讨论谈话:既然定滑轮省力不明显,为什么还要在高高的旗杆上安装定滑轮呢? (3)分组讨论后汇报:向下用力,红旗向上升。工作方便。(4)教师小结:通过以上的实验和讨论,我们知道定滑轮虽然没有省力的作用,但它可以改变用力的方向,使工作方便。那么,动滑轮呢?动滑轮能省力么? 4.观看《动滑轮实验操作》微视频。 5.组装动滑轮,研究动滑轮的作用。 (1)讨论:动滑轮是否省力呢? (2)学生实验(动滑轮省力)。

用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滑轮组有两种绕线方法

1.用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滑轮组有两种绕线方法。小杰和小华各选取 一种方法做实验。 (1)小杰采用了如图23甲所示的绕线方法组装滑轮组。他通过滑轮组用3N 的 拉力F 将重4.8N 的物体匀速提升了0.1m 的距离,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 (2)小华采用了另一种绕线方法组装滑轮组,请帮助小华在图22乙中画出滑 轮组的绕线。 2.图15甲是小刚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示意图。实验时,他用弹簧测 力计拉动绳子自由端,将总重为6N 的钩码从A 位置匀速提升到B 位 置,同时弹簧测力计从图中的A '位置匀速竖直上升到B '位置,在 这个过程中,弹簧测力计对绳的拉力为F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15 乙所示。则: (1)钩码上升的高度是 cm ; (2)拉力F 做的功是 J ; (3)滑轮组机械效率是 %。(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3.小刚同学测滑轮组机械效率时所用的实验装置如图23所示。 (1)表中第1次实验数据有错误,改正后计算出其机械效率为 。 (2)根据另一组正确的数据计算出的机械效率为 ;比较两次的机械效率可 图23 乙 甲 甲 图15 乙 0 1 N 2 3

(3)实验中拉动弹簧测力计时要注意 。 (4)小刚用弹簧测力计测力时发现示数有忽大忽小现象, 引起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造成的。为改变这种现 象,小刚让弹簧测力计静止下来读数,这样他测得的 机械效率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若将此滑轮组换一种绕绳方法,不计摩擦及绳重,滑 轮组的机械效率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图19甲是小刚测动滑轮的机械效率的示 意图。他用弹簧测力计拉动绳子自由端, 将重为6N 钩码从A 位置匀速提升到B 位 置,同时弹簧测力计从图中的A ' 位置匀 速竖直上升到B ' 位置, 在这个过程中, 弹簧测力计对绳的拉力为F ,弹簧测力计 的示数如图18乙所示。则: (1)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 N ; (2) 弹簧测力计移动的距离为 cm ; (3) 滑轮组做的有用功是 J 。 5.在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验中小文连成了如图18的滑轮组并分别测出了实 验数据。 图18 甲 9 乙 0 1 N 2

画出图中滑轮组最省力的绕法

画出图中滑轮组最省力的绕法。 考点名称:滑轮组的设计与组装 ?组装滑轮组的要领: 1、确定“n”。根据题意确定由多少段绳子承担动滑轮重力和物体重力。 2、确定动滑轮个数。 (1)、当n为偶数时,动滑轮的个数是: (2)、当n为奇数时,动滑轮的个数是: 3、确定定滑轮的个数。口诀:“一动配一定,偶数减一定,变向加一定。” (1)在不改变施力的方向时,以动滑轮个数为基数,按“一动配一定,偶数减一定”来确定定滑轮的个数。即:一个动滑轮配一个定滑轮;但当n为偶数时,定滑轮的个数等于“动滑轮的个数减一个”。 (2)在需要改变施力的方向时,仍以动滑轮的个数为基数,按“变向加一定”的方法确定定滑轮的个数。即:在“一动配一定,偶数减一定”的基数上,再加上一个定滑轮。 4、组装滑轮组。口诀:“奇动偶定”。确定好了动滑轮和定滑轮的个数后,再确定绳子的起 始点。 (1)当n为奇数时,绳子的起始点从动滑轮开始,经定滑轮依次按画螺旋线的方法绕线。 (2)当n为偶数时,绳子的起始点从定滑轮开始,经动滑轮依次按画螺旋线的方法绕线。?滑轮组的绕线问题: 一般来说,在给滑轮组绕线时,首先要确定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n,然后根据“奇动偶定,由内向外”的原则绕绳。“奇、偶”是指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动、定” 是指动滑轮和定滑轮。 即如果n是奇数,则绳子起始端在动滑轮的小钩上开始绕起;如果n是偶数,则绳子起始端从定滑轮的小钩上开始绕起。需要注意的是:在绕线时,所画的线要直,并且要与两个滑轮外侧相切;在一般情况下,要在最后一股(最外层)绳子的末端用箭头标出拉力的方向。

在中考中此类问题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1)已知滑轮组的省力情况 (2)未知滑轮组的省力情况 (3)根据特定要求绕线确定滑轮组绕线时要注意一些特殊的要求,比如“最省力”、“人要站在地面上”、“向上拉”等,还要符合一定的物理情景。 例1完成图示滑轮组的绕线。 解析:根据绕线规律“奇动偶定”n=3或n=5为奇数,(1)(2)(4)绳子的起点在动滑轮上,n=4为偶数,所以(3)绳子的起点在定滑轮上。 答案:如图 组装滑轮组的方法: 要正确组装滑轮组,首先要根据题意算出承担物重的绳子的股数n,然后再根据“奇动偶定”的原则组装滑轮组,即当n为奇数时,绳子的起始端系在动滑轮上,当n为偶数时,绳子的起始端系在定滑轮上。

滑轮组组装“口诀”及绳子穿绕方式教学文案

滑轮组组装“口诀” 及绳子穿绕方式

滑轮组组装“口诀”及绳子穿绕方式 初中物理教材中,简单滑轮组的组装问题,是学生在学习这一章的一个难点。根据不同的要求,设计与组装滑轮组的方法很多。利用口诀:“奇动偶定;一动配一定;偶数减一定;变向加一定。”去解决这一问题,可以使学生准确记忆和掌握组装滑轮组的要领。 一、滑轮组的结构特点分析 1、基本结构:定滑轮、动滑轮、绳子。 绳子段数n 2 3 4 5 6 7 动滑轮个数 1 1 2 2 3 3 定滑轮个数不变向0 1 1 2 2 3 变向 1 2 2 3 3 4 示意图 公式(X动为动滑轮数, n为拉力放大倍数,X定为定滑轮数)已知动滑轮个数,求最大省力效果:G=nF n= 2X动+1 [不变向时:X定=X动,变向时:X定=X动+1] 一般省力效果则为:n=2X 动 [不变向时:X定=X动-1 ,变向时:X定=X动] 二、组装滑轮组的要领 1、确定“n”。根据题意确定由多少段绳子承担动滑轮重力和物体重力。 2、确定动滑轮个数。 (1)、当n为偶数时,动滑轮的个数是: 2 n (2)、当n为奇数时,动滑轮的个数是: 2 1-n 3、确定定滑轮的个数。口诀:“一动配一定,偶数减一定,变向加一定。”

(1)在不改变施力的方向时,以动滑轮个数为基数,按“一动配一定,偶数减一定”来确定定滑轮的个数。即:一个动滑轮配一个定滑轮;但当n 为偶数时,定滑轮的个数等于“动滑轮的个数减一个”。 (2)在需要改变施力的方向时,仍以动滑轮的个数为基数,按“变向加一定”的方法确定定滑轮的个数。即:在“一动配一定,偶数减一定”的基数上,再加上一个定滑轮。 4、组装滑轮组。口诀:“奇动偶定”。 确定好了动滑轮和定滑轮的个数后,再确定绳子的起始点。 (1)当n 为奇数时,绳子的起始点从动滑轮开始,经定滑轮依次按画螺旋线的方法绕线。 (2)当n 为偶数时,绳子的起始点从定滑轮开始,经动滑轮依次按画螺旋线的方法绕线。 三、 组装滑轮组实例解析 例1某物重为5100N ,现有一绳最大只能承担1200N ,站在地面把重物向上提升。请设计一个滑轮组,并画出组装示意图。 【分析与解答】 (1)确定n 。根据题意n= 1200N 5100N =4.2 在这里n 不能四舍五入,n 应为5段绳子。 (2)确定动滑轮个数。n=5为奇数,则动滑轮的个数为21-n =2 1 -5=2(个)。 (3)确定定滑轮个数。“一动配一定,偶数减一定。” n=5为奇数,定滑轮应为2个。但又根据题意,站在地面把重物和向上提升,需要改变施力的方向,即:“变向加一定”。则应在2个的基础上再加上一个,即定滑轮的个数这时应取3个。 (4)组装滑轮组。按“奇动偶定”,确定绳子的起始点。n=5为奇数,绳子的起始点应从动滑轮的挂钩上开始,经定滑轮依次作螺旋线缠绕。如图所示: 例2某物重为5100N ,现有一绳最大只能承担1200N ,站在楼上把重物向上提升。请设计一个滑轮组,并画出组装示意图。 【分析与解答】 (1)n= 1200N 5100N ≈5 (2)动滑轮个数: 21-n =2 1 -5=2(个) (3)定滑轮个数:n=5为奇数,不变向。即:“一动配一定”。定滑轮个数为2

《定滑轮和动滑轮》实验报告.doc

实验时间:2013年10月21日 实验名称:定滑轮和动滑轮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认识他们的作用不同。 实验器材:铁架台、长线、滑轮、钩码、测力计 内容:一、研究旗杆顶部的轮子——定滑轮 1、模拟升旗的装置,研究旗杆顶部的滑轮。 2、做定滑轮有什么用的实验,并记录数据。 二、研究会移动的滑轮——动滑轮 1、组装一个动滑轮实验装置,用它提升重物,测量用了多大的力,记录数据,看看动滑轮有什么用?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我们知道定滑轮不能改变力的大小,但是能够改变力的方向,动滑轮不能改变力的方向,但是能够改变力的大小,能省力。 实验时间:2013年10月21日 实验名称:定滑轮和动滑轮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认识他们的作用不同。 实验器材:铁架台、长线、滑轮、钩码、测力计 内容:一、研究旗杆顶部的轮子——定滑轮 1、模拟升旗的装置,研究旗杆顶部的滑轮。 2、做定滑轮有什么用的实验,并记录数据。 动滑轮作用实验表 三、研究会移动的滑轮——动滑轮 1、组装一个动滑轮实验装置,用它提升重物,测量用了多大的力,记录数据,看看动滑轮有什么用? 动滑轮作用实验表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我们知道定滑轮不能改变力的大小,但是能够改变力的方向,动滑轮不能改变力的方向,但是能够改变力的大小,能省力。 实验时间:2013年10月21日 实验名称:定滑轮和动滑轮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认识他们的作用不同。 实验器材:铁架台、长线、滑轮、钩码、测力计 内容:一、研究旗杆顶部的轮子——定滑轮 1、模拟升旗的装置,研究旗杆顶部的滑轮。 2、做定滑轮有什么用的实验,并记录数据。 四、研究会移动的滑轮——动滑轮 1、组装一个动滑轮实验装置,用它提升重物,测量用了多大的力,记录数据,看看动滑轮有什么用?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我们知道定滑轮不能改变力的大小,但是能够改变力的方向,动滑轮不能改变力的方向,但是能够改变力的大小,能省力。 实验时间:2013年10月21日 实验名称:定滑轮和动滑轮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认识他们的作用不同。 实验器材:铁架台、长线、滑轮、钩码、测力计 内容:一、研究旗杆顶部的轮子——定滑轮 1、模拟升旗的装置,研究旗杆顶部的滑轮。 2、做定滑轮有什么用的实验,并记录数据。 五、研究会移动的滑轮——动滑轮 1、组装一个动滑轮实验装置,用它提升重物,测量用了多大的力,记录数据,看看动滑轮有什么用? 动滑轮作用实验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