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溶液》之中考真题(十五)

初三化学《溶液》之中考真题(十五)
初三化学《溶液》之中考真题(十五)

701.(2007?福州)有关氢氧化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露置在空气中易变质

B .溶于水时放出热量

C .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

D .能做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物

702.(2007?德阳)某校化学探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测定在一定温度时某物质的溶解度,则待测液必须是该温度下该物质的( )

A .浓溶液

B .稀溶液

C .不饱和溶液

D .饱和溶液

703.(2007?达州)20℃时,向一杯不饱和的KNO 3溶液中逐步加入KNO 3晶体(温度保持不变,水分蒸发不计).下列图象能表示在这一过程中,溶液溶质质量分数随加入的KNO 3晶体质量而变化的是( )

A

. B

. C

. D

704.(2007?成都)各种洗涤剂广泛进入人们的生活中,下列洗涤中所用洗涤剂具有乳化功能的是( )

A .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

B .用餐具洗洁精清洗餐具上的油污

C .用水洗去盘子中的水果渣

D .用醋洗去水壶的水垢

705.(2007?成都)图是a 、b 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a 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小,b 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大

B .t ℃时,等质量的a 、b 饱和溶液中含有相同质量的溶质

C .当温度大于t ℃时,a 溶液一定比b 溶液浓

D .a 中含有少量b 时,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a

706.(2007?常州)如图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t1℃时,B物质的溶解度为40

B.t2℃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A>B>C

C.要将C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以采取降温的方法

D.要使A从其热饱和溶液中析出,可采用冷却溶液法

707.(2007?常州)如要将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硝酸钾溶液稀释成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钾溶液,需加入水的质量为()

A.50g B.90g C.100g D.200g 708.(2007?长寿区)市场上有一种俗称“摇摇冰”的罐装饮料,在饮料罐的夹层中分别装入一种固体物质和水,饮用前摇动使它们混合,罐内饮料温度就会降低.这种固体物质可能是()

A.生石灰B.烧碱C.食盐D.硝酸铵

709.(2007?长沙)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在t2℃时往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先后加入wg甲和wg乙(两种物质溶解时互不影响,且溶质仍是甲、乙),充分搅拌.将混合物的温度降低到t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B.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C.温度降低到t1℃时,甲、乙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得到甲、乙的不饱和溶液

D.t2℃时,甲物质的溶液为饱和溶液,乙物质的溶液为不饱和溶液

710.(2007?北京)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是()

A.浓溶液

B.稀溶液

C.含100克水的溶液

D.不能再溶解该物质的溶液

711.(2007?北京)t℃时,18克硝酸钾全部溶于水形成68克饱和溶液,则t℃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A.18 B.36 C.36克D.50克

712.(2007?北京)如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物质的溶解度大于B物质的溶解度

B.t1℃时,a点表示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C.t2℃时,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克,由t2℃降到t1℃时析出的晶体一样多

713.(2007?北京)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等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C.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D.t2℃时,甲、乙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714.(2007?北京)把10 g氯化钠的固体放入50 g水中完全溶解后,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A.10% B.16.7% C.20% D.25%

715.(2007?安徽)常温下,在两只各盛有100mL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使其充分溶解,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B.常温下,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

C.升高温度,剩余的甲固体一定能继续溶解

D.乙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也可能是不饱和溶液

716.(2006?自贡)如图是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在t1℃KNO3的溶解度是20g

B.在t2℃KNO3和NaCl的溶解度相等

C.KNO3的溶解度大于NaCl的溶解度

D.可用降温的方法把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717.(2006?自贡)“先锋Ⅵ”是一种抗生素,可用于肌肉注射.常用的“先锋Ⅵ”为粉末状固体,每瓶中有先锋素0.5g,注射时应配置成溶液,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不能高于20%,则每瓶至少需加入蒸馏水()A.1mL B.2mL C.3mL D.4mL 718.(2006?镇江)下列关于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任何溶液中只可能含有一种溶质

B.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

C.将某溶液降温后,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能不变

D.一定温度下,物质的溶解度随水的量的变化而变化

719.(2006?镇江)下列物质溶于水后,溶液温度显著降低的是()

A.氯化钠B.氢氧化钠C.硝酸铵D.浓硫酸720.(2006?镇江)某工厂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g/cm3)配制质量分数约为30%的稀硫酸供生产使用.配制时所用的浓硫酸与水的体积比最接近于()

A.1:3 B.1:4 C.1:5 D.1:6 721.(2006?云南)对于发生“禽流感”的地方,用2%的NaOH溶液喷洒禽舍能有效杀灭“禽流感”病毒.小明在实验室配制2%的NaOH溶液200g,他的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把NaOH固体直接放在天平托盘上称量

B.将4gNaOH固体溶于196g水中

C.用量筒量取200mL水溶解4gNaOH固体

D.将配好的NaOH溶液放在烧杯中存放

722.(2006?云南)结晶是分离可溶性固体混合物的一种常用方法.我国北方有许多盐湖,湖水中溶有大量的碳酸钠和氯化钠,那里的农民冬天捞“碱”(碳酸钠),夏天晒盐(氯化钠).请你判断图中能反映碳酸钠溶解度变化的曲线是()

A.a B.b C.c D.无法判断723.(2006?益阳)某温度下,向50g饱和澄清的石灰水中加入2.8g生石灰,充分反应后,恢复到原来温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沉淀的质量为3.7g

B.沉淀的质量为2.8g

C.饱和石灰水质量大于49.1g

D.饱和石灰水质量小于49.1g

724.(2006?益阳)右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任何温度下,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

B.a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比b的大

C.t1℃至t2℃之间b曲线以下区域为a、b两物质的不饱和溶液

D.对于a与b混合溶液,可利用冷却结晶的方法来分离

显示解析试题篮

725.(2006?宜昌)生活中常见的下列物质与水混合,搅拌后能形成溶液的是()

A.面粉B.泥土C.食盐D.植物油726.(2006?宜宾)配制500gNaCl质量分数为20%的食盐溶液,需要用到的溶剂()

A.400g,用托盘天平称量B.400g,用500mL量筒量取

C.100g,用量筒量取D.400g,用100mL量筒量取

727.(2006?宜宾)在t℃时,某物质的A的溶液先恒温蒸发10g水,析出2g无水晶体,再恒温蒸发20g 水,析出5g无水晶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时,原溶液是饱和溶液

B.t℃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20g

C.t℃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25g

D.t℃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30g

728.(2006?宜宾)在20℃时,KCl的溶解度是34g,该温度时,25g水中加入10gKCl晶体,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A.40% B.34% C.25.4% D.28.6% 729.(2006?扬州)50℃时,等质量的两份饱和Ca(0H)2溶液,一份冷却至20℃得溶液甲;另一份加少量CaO后,恢复温度至50℃得溶液乙.则甲、乙两溶液共同的是()

A.Ca(OH)2的溶解度B.溶液的质量

C.溶质的质量分数D.溶液中Ca2+数目

730.(2006?扬州)彬彬因身体不适去医院看病,医生在处方中给他开了三瓶生理盐水(每瓶250mL)和相关药剂.已知生理盐水是溶质质量分数约为0.9%、密度近似为1g/cm-3的氯化钠溶液,则三瓶生理盐水中所含氯化钠的质量约是()

A.2.25g B.6.75g C.7.5g D.9g 731.(2006?盐城)在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时,下列出现的操作失误,会引起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降低的是()

A.用托盘天平称量氯化钠时,将砝码放左盘,但未使用游码

B.用量筒量取蒸馏水读数时,仰视凹液面最低处

C.将量筒中的水倒入烧杯时,有水洒出

D.将配好的氯化钠溶液转移到细口瓶中时,不慎洒出部分溶液

732.(2006?烟台)室温时,有两瓶硝酸钾溶液,一瓶为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另一瓶为10%的溶液,下列实验操作中,无法区分这两种溶液的是()

A.加一定量水B.加入少量硝酸钾固体

C.略降低温度D.室温时蒸发少量水

733.(2006?烟台)将少许食盐投入到一杯水中,食盐逐渐溶解,水变咸了.若将水温提高,再投入食盐,食盐能继续溶解,且溶解速率加快,通过上述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微观粒子间是有间隔的

B.温度升高微观粒子运动速度加快

C.溶解前后,水分子的性质发生了变化

D.温度升高,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一定增大

734.(2006?雅安)将下列家庭常用的调味品分别加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食盐B.芝麻油C.食醋D.蔗糖735.(2006?徐州)2008年春节前夕,我国南方遭遇百年不遇冰雪灾害,为确保道路的畅通,有关部门向公路上的积雪撒盐以使冰雪很快融化.其原因是()

A.盐水的凝固点较低B.盐水的沸点较高

C.盐水的凝固点较高D.盐与雪发生反应

736.(2006?孝感)如图为A、B、C三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t1℃时,三种物质溶解度大小顺序为:A>B>C

B.在t2℃时,A、B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在温度大于t3℃、小于t4℃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顺序为:B>A>C

D.相同质量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温度由t4℃冷却至t1℃时,析出晶体(不含结晶水)的质量大小为A >C>B

737.(2006?湘西州)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B.植物油和蒸馏水混合不能形成溶液

C.喝了汽水以后,常常会打嗝,说明二氧化碳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D.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g,则20℃时NaCl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36%

738.(2006?湘潭)根据图回答,将t2℃时的KNO3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A.降低温度B.加入KNO3固体

C.蒸发溶剂D.加入NaCl固体

739.(2006?湘潭)根据图回答,下列比较中不正确的是()

A.t1℃时,两物质溶解度相同

B.t1℃时,两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相同

C.t2℃时,KNO3的溶解度大于NaCl的溶解度

D.t2℃时,KNO3的溶解度大于t1℃时KNO3的溶解度

740.(2006?无锡)根据右图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t1℃时,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的溶解度

B.t2℃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

C.t3℃时,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都会析出晶体

D.t1℃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3℃,都能变成不饱和溶液

741.(2006?潍坊)用固体氢氧化钠配制90g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下列仪器中不能使用的是()A.托盘天平B.100mL量筒C.250mL烧杯D.酒精灯

742.(2006?威海)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现有80℃时两者的饱和溶液各半烧杯,且烧杯中各含有少量甲和乙固体.现将温度从80℃降到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都减少

B.甲、乙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

C.烧杯中甲固体质量增加,乙固体质量减少

D.甲溶液质量变小,乙溶液质量变大,且一定都是饱和溶液

743.(2006?天津)下列物质,各取少量分别放到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得到溶液的是()

A.醋酸B.酒精C.汽油D.蔗糖744.(2006?宿迁)下列常见医用溶液中,溶剂不是水的是()

A.葡萄糖注射液B.生理盐水

C.消毒酒精D.碘酒

745.(2006?宿迁)无土栽培的某种营养液中,含硝酸钾的质量分数为7.1%,某蔬菜生产基地欲配制该营养液200kg,需要硝酸钾的质量为()

A.7.1kg B.14.2kg C.71kg D.142kg 746.(2006?石家庄)在配制10%的氯化钠溶液的过程中,导致溶液中氯化钠质量分数小于10%的可能原因是()

①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②配制溶液的烧杯用少量蒸馏水润洗

③在托盘天平的左盘称取氯化钠时,游码不在零位置就调节天平平衡,后将游码移动得到读数

④盛装溶液的试剂瓶用蒸馏水润洗

⑤氯化钠晶体不纯.

A.①②③④⑤B.只有①②④⑤C.只有①②③D.只有②③④⑤747.(2006?石家庄)“等效法”、“类比法”、“控制变量法”、“归纳法”等都是在物理、化学问题探究中常用的科学方法,下列探究实例中,运用了控制变量法的是()

A.研究电流的大小时,根据电流产生的效应大小来判断电流的大小

B.在相同温度下,比较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大小

C.在探究水的组成时,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

D.研究多个电阻组成的电路时,求出电路的总电阻,用总电阻产生的效果来代替所有电阻产生的总效果748.(2006?绍兴)把6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冷却到20℃,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解度减小B.溶液的质量不变

C.溶液由浓变稀D.溶剂的质量不变

749.(2006?韶关)右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三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t2℃时a的溶解度等于b的溶解度

C.t1℃时a的溶解度大于c的溶解度

D.t3℃时向b的饱和溶液中加水,会使b的溶解度增大

750.(2006?上海)如图是M、N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在t2℃时往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先后加入a g M和a g N(两种物质溶解时互不影响,且溶质仍是M、N),充分搅拌.将混合物的温度降低到t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2℃时,得到M的饱和溶液

B.t2℃时,得到N的不饱和溶液

C.温度降低到t1℃时,M、N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得到M、N的不饱和溶液

D.温度降低到t1℃时,M、N的溶解度相等,得到M、N的饱和溶液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