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脑炎的临床诊疗及病历分析

病毒性脑炎的临床诊疗及病历分析
病毒性脑炎的临床诊疗及病历分析

病毒性脑炎的临床诊疗及病历分析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郭冬梅

病毒进入神经系统及相关组织可以引起炎症性的和非炎症性的改变,我们称之为神经系统的病毒感染。根据病原学中病毒核酸的特点,病毒可以分为 DNA 病毒和 RNA 病毒,能够引起神经系统感染的病毒很多,具有代表性的有 DNA 病毒中的单疱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等, RNA 病毒中的常见的有脊髓灰质炎病毒和柯萨奇病毒等等。

病毒性脑炎其发病机制有三种。病毒性脑炎的发病机制为:病毒性脑炎的发病机制为急性病毒脑炎病毒直接经过血流神经轴索或细胞到细胞的传递方式侵犯脑基质,造成脑的炎症。感染后脑炎是由于病毒感染后机体免疫的变化造成静脉周围的神经纤维的脱髓鞘样改变。

病毒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可以引起急性脑炎或脑膜炎综合征,也可形成潜伏状态或者持续性的感染状态,早复发性和慢性转移。

病毒性脑炎临床有一些共同的特点,比如说它的病原都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症状前驱症状都有类似呼吸道感染的症状,也有的可以发热、全身不适等,随着疾病的进展,脑实质受累的症状比较突出,癫痫发作、意识障碍、精神症状、或者肢体的活动功能障碍等等。

在体征上我们可以查到脑炎的病人意识的障碍、肌力及肌张力的改变,椎骨受损害等等,脑适质受损的体征。脑脊液检查,颅内压正常或者可以轻度升高,脑脊液白细胞改变以淋巴细胞为主的白细胞轻到中度增多。脑脊液蛋白可以轻度增高,脑脊液的糖的含量一般正常。这和其他细菌性感染是有区别的。病毒性脑炎的实验室检查,通过血清以及脑脊液的病毒抗体检测,可以有阳性的改变。病毒性脑炎还有一个确诊的依据,就是经过脑活检可以发现非特异性的炎性的改变,而且细胞核内可以出现嗜酸性的包含体,电镜下可以发现细胞内的病毒颗粒,这也是我们确诊的依据。

病毒性脑炎,脑电图特异性的异常,或者是一个广泛性的异常。影像学可以显示出病灶,但是有些时候没有特异性。对于病毒性脑炎来说,它的治疗一方面是针对病原体的治疗,也就是抗病毒治疗,其他还有一些对症的治疗。包括降低颅内压,抗癫痫,以及脑细胞保护药物的使用。

我们下面介绍一些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病毒性脑炎类型。第一个要跟大家讲述的就是流行性乙型脑炎。我们也简称为流脑,它是由蚊虫传播导致的一个乙型脑炎病毒感染引起的脑炎。它的流行季节在每年的 7-9 月份,这个时候蚊虫比较多,病毒侵入人体大概经过 4-21 天的潜伏期以后出现了神经系统的症状,比如高热、癫痫、昏迷以及颅压高等。确诊的依据就是找到了乙型脑炎的病毒抗体。乙型脑炎的影像学特点,可以见到额叶、顶叶、颞叶多发散在的病灶。除轻型的以外,除轻型病例以外,中至重型的患者,脑膜受累比较明显。

另一个脑炎就是森林脑炎,它是通过蜱的叮咬,森林脑炎病毒进入到人体,在接触局部淋巴结或单核巨噬细胞后,病毒包膜 E 蛋白与细胞表面受体相结合,然后融合而穿入细胞内,病毒在淋巴和单核细胞内进行复制,复制的病毒不断释放而感染肝、脾等脏器。

感染后 3-7 天,复制的病毒大量释放到血液中,形成了病毒血症,病毒随血流通过血脑屏障最后侵入到神经细胞也可以通过淋巴以及神经的途径,抵达中枢神经系统,产生广泛性的炎性改变,临床上表现为明显的脑炎症状。多发生在春夏季节,也就 5-7 月份,以青壮年为主的森林工作者为多见。以上特点也就告诉我们,如果在发病的高峰季节 5-7 月份,他又是在林区工作的青壮年患者。出现类似脑炎的症状,那我们就要考虑他是不是一个森林脑炎。

另外还有一种脑炎,是在小儿比较多见的,叫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压挤性硬化性全脑炎,又称为亚急性硬化性白质脑炎,亚急性包涵体脑炎。它是由麻疹,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是由麻疹,压挤性硬化性全脑炎是由麻疹缺陷病毒感染所导致的,发病率大概是百万儿童里头有 5-10 个患者,患儿可以发病。多见于 12 岁以下儿童。患儿 2 岁前患过麻疹,经过 6-8 年的无症状期以后,隐匿起病,缓慢进展。

临床上可以分为早期、运动障碍期、强直期三期。那么在早期可以表现认知行为的改变,注意力不集中,坐立不安。运动障碍期可以在早期出现行为改变,注意力不集中等表现后的数周或者数月以后,出现了共济失调、肌真乱、肌张力障碍、癫痫发作。紧接着在运动障碍期之后,强直期的表现为肢体肌强直、腱反射亢进,病理征阳性,以及去皮质,去皮层,以及病理征阳性以及去皮层或者去大脑强直,最终死于合并感染或循环衰竭。

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的患者,脑电图有特征性的改变,表现为周期性的高幅慢波,每秒2-3 次的慢波同步性爆发,还可以有肌阵挛每 5-8 秒出现一次。影像学的表现, CT/MRI 表现为白质类多灶性的病变,还可以伴随有皮层的萎缩。血清、脑脊液当中麻疹病毒抗体滴度明显增高。目前,尚没有更有效的治疗方法,以支持疗法和对症治疗为主,并且要预防并发症。总结以上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的特点,提示我们如果遇到了小儿出现了类似脑炎的症状,那我们要想到是不是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那就需要通过脑电图以及血清脑脊液中麻疹病毒抗体的检查来确诊是否稳定。

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是由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又称为亚急性坏死性脑炎。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病毒感染性疾病。它一年四季均可发病,无明显的季节差异。任何年龄都可以发病,这个病没有季节性没有性别的差异,也没有年龄的差别。

疱疹病毒可发生于体表的不同部位,如口腔、口腔黏膜、皮肤黏膜移行部和生殖道黏膜,由于生物学和免疫学特性,疱疹病毒分为疱疹病毒 1 型、疱疹病毒 2 型两个类型。疱疹病毒 1 型主要引起非生殖道部位的皮肤、黏膜和器官感染。疱疹病毒 2 型主要引起生殖器及腰部以下的皮肤疱疹,因此常伴有生殖系统和会阴部皮肤的损害。

疱疹病毒感染的途径,人类口、眼等部位感染疱疹病毒 1 型的时候,该病毒都可以潜伏在三叉神经节的感觉细胞内,当机体抵抗力降低时发病。成人单,成人患单疱脑炎多循环,成人患单疱脑炎多由于,多,成人患单疱脑炎多循神经感染所致,病毒主要是经过嗅神经和三叉神经传至脑内,因此,疱疹病毒 1 型病变主要见于颞叶和额叶的框面。

疱疹病毒的病理改变为,病变可以遍及全脑,而且是非对称性的,特别是颞叶中下部和颞叶及基底部呈广泛的严重坏死,伴有弥漫性软化、出血。这个软化、出血也是单疱脑炎的特征性的改变。显微镜下,表现为一般的炎症变化还有典型的病理改变,细胞核内有嗜酸性的包涵体以及出血性坏死。

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的临床表现。常常急性起病,但也有一些亚急性、慢性和复发的病例。前驱期的表现常常以头晕、头疼、全身疼等表现。随后可以有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有发热、最高可以达到 38-40 度左右。有些病例还可以出现皮肤的疱疹,这个阶段我们就要称之为前驱期,一般不超过 2 周。

前驱期过后,到了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出现症状期,前驱期过后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受损害的表现,可以表现为头疼、惊厥或者抽搐,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共济失调、偏瘫、眼肌麻痹,脑膜刺激症,去大脑强直和精神症状等。有的患者精神症状异常突出,表现为神志淡漠、定向力障碍、行为异常,幻觉、躁动不安,以至于精神症状而被收至于精神科。精神症状突出的患者,往往是由于病毒损害了额叶、颞叶和边缘系统而引起的。

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的神经系统体征个表现颈项强直、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可以引出病理反射,可有肢体的偏瘫、颅神经受损,感觉减退等。有的病例脑实质坏死发展迅速,常表现为明显的颅内压增高。这一类型的患者死亡率很高,可以达到 20-70% 。

单疱脑炎的辅助检查有以下特点,脑脊液检查多数病人颅内压增高,白细胞增多,以淋巴细胞为主,脑脊液中常有大量的红细胞使脑脊液呈浅黄色,此种现象在其他的病毒性脑炎是不多见的。另外单疱病毒抗体的检测,脑脊液以及血清中抗体 IgG 增高,三份标本血与脑脊液滴度的比值为小于 1 : 40 ,间隔两周以上,双份标本抗体基部升高 4 倍以上有临床诊断的意义。

脑电图在单疱脑炎的患者,发病的早期颞叶、额叶可以出现周期性的慢波,和局限性的高波幅尖波、棘波、双侧往往不对称。

头颅 CT 扫描可以见到颞叶、额叶由于脑组织坏死,而出现区域性的改变。核磁共振在上述的部位也就是额叶、颞叶可以出现长 T1 、长 T2 的信号改变,强化以后脑组织以及脑膜都增强。

(ppt24) 我们这张 CT 上可以看到,左侧颞叶的低密度。

(ppt25) 他们在核磁上可以表现为长 T1 、长 T2 的信号。

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的治疗,首先一般治疗,加强护理、预防褥疮以及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同时根据病情采取降温、抗癫痫、脱水降颅压等处理。颅内压增高并且有颅压高危象的患者当药物治疗无效的时候,可以采取脑室引流,去骨减压及紧急缓解颅内压增高。

抗病毒治疗,也就是针对病原的治疗,我们首先选用阿昔洛韦。阿昔洛韦它只对感染病毒的细胞起作用,而不影响没有感染的细胞并参与病毒编码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阿昔洛韦它并不影响未感染的细胞,并参与病毒编码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激酶磷酸化,从而干扰病毒 DNA 聚合酶,可提高存活率和减少并发症,以成为临床的首选。

药物剂量为每 5-10 毫克每公斤,静脉点滴大概每 8 小时一次,一般疗程为 14-21 天,如果病程比较重,也可以重复一个疗程,抗病毒治疗时间太短往往容易复发,或者使病情加重,阿昔洛韦的不良反应主要可以有震颤、皮疹、血尿、短暂的肾功能不全意义转氨酶升高,所以在用药期间注意检测他的生化指标,转氨酶以及肝功能。

单纯疱疹性脑炎,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使用及存在的争论,鉴于免疫损害参与了本病的发病机制,多数学者仍然主张使用激素治疗本病,皮质激素可以减轻炎性反应、解毒和稳定溶酶体系统,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保护血脑屏障、消除脑水肿、克服脑水肿所导致的反跳作用。

所以,对于病情相对重的患者,可以考虑皮质激素的治疗,一般以地塞米松为首选,用药剂量大概 15-20 毫克每天,静脉稀释以后滴注。一般常规用量 10-14 天就开始减量。

下面是我们曾经收治的一个单疱脑炎治疗有效的一个患者。这个病例是一个女性, 59 岁,主要以反应迟钝、发作性四肢抽搐,来我们院的,住院的治疗的。患者是个中年女性,

急性起病,病情呈进行性进展,发病前四天以反应迟钝、言语不利为表现。四天后,表现出现了四肢抽搐,伴有短暂的意识丧失。没有肢体功能的活动障碍,并且没有发热的病史,入院查体神志是清楚的,反应迟钝,有不全的命名性失语表现,四肢肌力病理呈阴性。入院以后,根据查体我们考虑定位诊断患者有四肢抽搐伴意识丧失,也就是癫痫发作,考虑皮层功能受累,影像学、核磁共振表现左侧颞叶内侧以及顶叶、额叶都有一些长 T1 、长 T2 信号的改变,所以综合定位,患者除了皮层以外,颞叶、顶叶也都受累及,根据病史,起病以认知功能障碍为主,伴有癫痫发作,结合影像学,高度怀疑是一个病毒性的脑炎。

经过脑脊液的化验检查,腰穿发现,白细胞脑脊液 10 个白细胞。

脑脊液蛋白是一个轻度增高, 59 毫克每分升,糖和氯化物是正常的。

脑电图的检查表现为一个广泛中度异常,左侧可见到正向间波在双极到上还可以见到,脑电图检查表现为广泛中度异常。

影像学可以看到颞叶和顶叶都有一些长 T1 、长 T2 信号的改变。

我们首先考虑病毒性脑炎,治疗方面,根据我们考虑的病毒性脑炎给予了正规的抗病毒治疗,配合地塞米松的治疗,加上脑保护剂,经过两周的治疗,病人症状明显好转。继续抗病毒,一个月后痊愈出院。

这个病例就告诉了我们,抗病毒治疗对于病毒性脑炎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在鉴别诊断方面,对于脑炎的病人,我们要考虑到边缘性脑炎的可能,也就是在病人住院期间要进行肿瘤的排查,包括血清学的肿瘤指标,以及脑脊液的抗,肿瘤抗体,以及西药的时候可以做辅助分析、胸部分析来进一步排除。当然了现在随着检测手段的提高,那这个抗 NMDA 受体脑炎也放在了我们鉴别诊断的考虑的。另外在鉴别诊断方面如果考虑到有没有抗 NMDA 受体脑炎的可能,也需要做脑脊液以及血的相关抗 NMDA 受体抗体的检测。另外,需要和病毒性脑炎,也就是单疱脑炎,另外需要和病毒性脑炎鉴别的桥本氏脑炎,在上一讲也提到过,桥本氏脑炎,它脑除了临床表现以外,它的甲状腺抗体的检查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对于考虑到需要鉴别本病的患者,都应该常规的进行甲状腺抗体的化验、检查。

肝硬化案例分析

21.3g/L ,直接胆红素:24.4umol/L ,糖类抗原199:69.5KU/L,(考虑肝占位有关)。 凝血五项:凝血酶原时间:17s ,凝血酶原活动度:47.6%,凝血酶时间:23.4s ,(考虑与肝脏合成凝血因子有关) 根据上述特点诊断“肝硬化,肝占位性病变”成立。 治疗:低盐低脂限水饮食,休息;保肝降酶,抗病毒;抑制胃酸,预防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等,完善检查,向其家属交代病情。 肝硬化(学理支持): 病因: 引起肝硬化的病因很多,可分为病毒性肝炎肝硬化、酒精性肝硬化、代谢性肝硬护理诊断: 1、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肝功能减退引起食欲减退消化和吸收障碍有关 2、体液过多:与肝功减退、门脉高压引起水钠潴留有关 3、活动无耐力:与肝功减退、大量腹水有关 4、潜在并发症: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 护理措施: 1、心理护理,多数患者存在焦虑、恐惧、抑郁、严重情绪不安等情感障碍,部分患者感到绝望,自我封闭。入院开始,主管护士即对患者进行评估,找出存在的心理问题,消除患者消极等死、绝望等心理。 2、药物指导,包括常用治疗药物的毒副作用、不良反应、注意事项及禁忌证等。 3、饮食合理,营养得当,饮食原则:高碳水化合物、高蛋白、高维生素和适量的脂肪,少盐、少渣、易消化,少量多餐。肝功能不全昏迷期或血氨升高时,限制蛋白在每日30 g 左右。 4、合理休息,肝硬化早期,病人无明显的自觉症状,可以从事一般较轻的工作,肝功能改变较明显、有自觉症状时,就应休息。当自觉症状较重、肝脏功能损 害明显、腹水量大,或有并发症者,应严格卧床休息。尽量使肝硬化患者避免感冒等各种感染的不良刺激。

行政诉讼法案例分析-乙肝第一案

行政诉讼法案例 —张先著诉芜湖市人事局案案情摘要: 2003年6月,原告张先著在芜湖市人事局报名参加安徽省公务员考试,报考职位为芜湖县委办公室经济管理专业。经过笔试和面试,综合成绩在报考该职位的三十名考生中名列第一,按规定进入体检程序。 2003年9月17日,张先著在芜湖市人事局指定的铜陵市人民医院的体检报告显示其乙肝“小三阳”,主检医生依据《安徽省国家公务员录用体检实施细则(试行)》确定其体检不合格。张先著随后向芜湖市人事局提出复检要求,并递交书面报告。同年9月25日,芜湖市人事局经请示安徽省人事厅同意,组织包括张先著在内的十一名考生前往解放军第八六医院进行复检。复检结果显示,张先著乙肝“一、五阳”,但体检结果仍为不合格。依照体检结果,芜湖市人事局依据成绩高低顺序,改由该职位的第二名考生进入体检程序。并以口头方式向张先著宣布,张先著由于体检结论不合格而不予录取。 2003年10月18日,张先著在接到不予录取的通知后,表示不服,向安徽省人事厅递交行政复议申请书。2003年10月28日,安徽省人事厅作出皖人复字(2003)1号《不予受理决定书》。 2003年11月10日,原告张先著以被告芜湖市人事局的行为剥夺其担任国家公务员的资格,侵犯其合法权利为由,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请求法院依法判令被告认定原告体检“一、五阳”不符合国家公务员身体健康标准,并非法剥夺原告进入考核程序资格而未被录用到国家公务员职位的具体行政行为违法,并恢复录用。 案件焦点 1、人事局是否为适格被告?——体检结果由人事局负责还是由体检医院负责? 2、鉴定结论是否合法? 3、《安徽省国家公务员录用体检实施细则(试行)》是否合法有效? 争议分歧 针对焦点一:人事局是否为适格被告?——体检结果由人事局负责还是由体检医院负责? 1、体检结果由人事局负责,人事局为被告。 在芜湖市范围内进行公务员招考录用,是被告所实施的具体行政行为,其中体格检查工作由被告指定的医院完成,其行为性质应属行政委托关系,被委托方的一切行为,其责任都应当由委托方负责。因此,人事局应该对体检不合格的鉴定负责。原告对体检结果不合格不服应该以人事局为被告提起行政诉讼。 2、体检结果由体检医院负责,医院为被告 医院与人事局之间并非行政委托关系,而是委托鉴定关系。医院以其医学标准对鉴定结果负责。人事局只是使用了鉴定结果而作出不录用决定,因此原告若认为体检结果违法则应该以体检医院为被告提起民事诉讼。 针对焦点二:鉴定结论是否合法? 1、合法:人事局依照有关规定,指定医院进行体格检查行为,是委托鉴定关系,而非行政委托关系,医院作出的体格结论是鉴定结论。鉴定结论应该以医院的检验标准为依据,因

肝硬化肝性脑病病例分析

临床病例讨论 例一 患者梁某某男性,50岁,因“乏力、食欲减退2年腹胀3月,加重3天”入院。 一病例特点: 1 中老年男性,有“乙型病毒性肝炎”病史20年;否认长期饮酒史,否认有疫水疫区接触史; 2 2年前患者无诱因出现乏力、食欲减退,当时无腹痛、腹胀、腹泻,无呕血、黑便、黄疸不适,未引起注意,自觉上述症状逐渐加重,3月前患者自觉腹胀,四肢浮肿,曾到当地中医诊所就诊,于中药水煎服,具体不详,效果欠佳。近3天自觉上述症状加重,故来我院门诊就诊,门诊拟“肝硬化失代偿期”收入我科,发病以来,食欲差,小便略减少,日均600~700ml,大便一天两次,量约200g,色黄,质软,非陶土样,夜间睡眠差,体重近期少许增加。 3 查体:T36.5℃P100次/分R20次/分BP140/90mmHg体重75kg 腹围110cm 神志清,面色晦暗,无扑翼样震颤,四肢见色素沉着,前胸面颈部见数枚蜘蛛痣,双手见肝掌,全身皮肤黏膜巩膜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唇无发绀,颈静脉无怒张,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100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患者直立时下腹部饱满,仰卧时腹部两侧膨隆呈蛙腹状,见脐疝,无腹型及胃肠蠕动波,见腹壁静脉曲张,脐以上腹壁静脉血流方向向上,脐以下腹壁静脉血流方向向下,脐周静脉呈海蛇头样,剑突下轻压痛,无反跳痛,肝剑下3cm可触及,质硬,表面欠光滑,脾脏轻度肿大,

莫菲氏征阴性,液波震颤阳性,移动性浊音阳性,肝上界位于右侧锁骨中线第五肋间,肝区轻叩痛,双肾区无叩痛,肠鸣音3次/分。四肢轻度凹陷性水肿。四肢肌力正常,肌张力不高,生理发射存在,病理放射未引出。 4 辅查:ALT 380 IU/L AST 400IU/L 白蛋白25. 5 g/L, 总胆红素39μmol/L;直接胆红素:19.3 μmol/L。 讨论 1、该患的临床诊断?诊断依据? 2、应与哪些疾病相鉴别? 3、该病的诊疗计划与治疗原则? 例二 病例摘要: 男,62岁,乙型肝炎病史10年,近日出现呕血、柏油样便,继之神志恍惚来诊。检查:BP 80/50 mmHg,巩膜黄染,言语不清,定向力丧失,计算能力下降,幻觉出现,睡眠时间倒错,有扑翼震颤,肌张力↑,EEG异常,Hb 60 g/L,血pH 7.48,血清钾2.8 mmol/L,血氨↑。 分析题: 1、试分析该患者发生肝性脑病的诱发因素有哪些? 2、采用哪些治疗方法?乳果糖的作用机理? 3、患者发病过程中经历了肝性脑病几期?

病毒性肝炎教案教学文案

病毒性肝炎教案

病毒性肝炎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掌握病毒性肝炎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 2、熟悉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特征、辅助检查。 3、了解病毒性肝炎发病机制及病理特点。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病毒性肝炎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 能力目标:能运用所学知识能正确接待患者并做出合理的护理计划。 素质目标: 1.具有勤奋学习的态度,严谨求实、创新的工作作风。 2.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 3.具有博大爱心和高度责任心。 4.具有一定的科学思维方式和判断分析问题的能力。 学时 2 能力训练任务与案例 任务1:掌握病毒性肝炎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 任务2:分析案例中患者,能正确接待患者 任务3:熟悉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特征、辅助检查 任务4:能运用所学知识能正确接待患者并做出合理的护理计划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 病毒性肝炎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 难点: 1. 病毒性肝炎的发病机理。

解决方案: 从临床案例入手,引出本次工作任务,以任务为驱动引导学生共同参与完成教学目标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教学法、提问式、讨论法、情境教学法 教学资源: 教材《内科护理学》、《内科学》、课程网站教学资源:习题、作业、课件、课程录像等 教学过程设计 课程教学总计(时间: 90分钟) 【步骤一】内容引入,案例导入(时间: 5分钟) 演示病例1:患者男性, 24岁,发热、尿黄、皮肤巩膜黄染 6天入院。患者于6天前受凉后发热,头痛、咽痛、乏力、食欲减退、恶心、上腹部胀痛及右上腹隐痛,伴尿黄,渐呈浓茶样。体格检查:皮肤巩膜明显黄染,肝肋下1.5cm,质软,压痛。实验室检查:尿胆红素(+),尿胆原(+)。肝功能:TB84μmol/L,DB 60μmol/L,ALT>200u/L。入院诊断:急性肝炎(典型)。 【步骤一】简述讲授病毒性肝炎的概念、病原学(时间: 10 分钟) 教师:1. 讲授:自实行乙肝疫苗计划免疫后,我国乙肝感染率已经由过去10%下降到7.4%,按我国人口13亿计算感染人群下降率是非常明显的。这要归功于计划免疫政策的实施,崔然发病率有明显下降,但我国人口基数大,乙肝发病人数众多,仍不可掉以轻心。因此学习病毒性肝炎的护理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一、概述:

传染病考试题病例分析答案

卷1: 一.1.急性中毒性细菌性痢疾; 2.①夏季发病,急性病程,高热,呕吐、腹痛、腹泻、抽搐;②查体:高热,血压低,神志模糊,面色苍白,心率快,四肢发凉,脑膜刺激征阳性,病理征阳性;③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升高;粪常规可见大量白细胞及少量红细胞; 3.①急性阿米巴痢疾;②其他细菌性肠道感染;③细菌性胃肠型食物中毒; 4.①粪培养+药敏试验;②粪找溶组织阿米巴滋养体;③血常规+生化,肠道病毒检测;④特异性核酸检测;⑤血气分析、肝肾功能、血电解质检查; 5.①病原治疗首选喹诺酮类、匹美西林或第三代头孢菌素,并根据药物敏感试验调整;②补液、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等抗休克治疗;③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高热适当退热及物理降温;④消化道隔离至粪培养连续两次阴性。 二.1.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2.①青年患者,急性病程,无服药史;②乏力、纳差、恶心、呕吐、厌油食、小便呈浓茶样;③全身皮肤黏膜及巩膜轻度黄染,肝区叩击痛阳性;④实验室检查:转氨酶及胆红素升高,血HBsAg(+); 3.①其他类型病毒性肝炎;②梗阻性黄疸(如胆石病); 4.①凝血功能、尿常规、粪常规检查;②其他病毒性肝炎标志物及CMV、EBV标志物检查;③甲胚蛋白(AFP)监测;④腹部B超或

CT;⑤必要时肝穿刺活检; 5.①注意休息,清淡饮食,避免应用肝损害药物;②隔离、降酶、 退黄对症治疗;③补充维生素。 卷2: 一.1.水痘; 2. ①学龄前儿童,急性起病;②发热1天后出现皮疹;③头颈部及 躯干红色斑丘疹及水疱,可见溃破,疹间皮肤正常,咽部可见水疱; ④血白细胞计数正常,淋巴细胞比例增高; 3.①麻疹;②风疹;③猩红热;④药物疹或手足口病; 4.①疱疹刮片;②病毒分离;③血清学检查; 5.①休息,多饮水,进食易消化隔离至皮疹全部结痂;②避免皮肤 抓伤,局部涂炉甘石洗剂或甲紫;③抗病毒治疗,可选用阿昔洛韦; ④退热,继发细菌感染可使用抗菌药物。 二.1.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合并肝损伤; 2. ①患者症状:发热、身目黄染、恶心欲吐;②查体:巩膜黄染, 颈部淋巴结肿大,肝区叩击痛(+);③辅助检查:肝功能异常,EB 病毒(+); 3.①肝炎;②急性淋巴细胞型白血病;③伤寒; 4.①肝炎病毒检查;②外周血细胞形态及性质分析;③血培养; 5. ①注意休息,清淡饮食,避免应用肝损害药物;②隔离,抗病 毒、保肝治疗;③加强营养支持,对症治疗。

肝炎综合病例分析精选.

患者,男,35岁。 主诉:因乏力、纳差、尿黄、眼黄、腹痛3d入院。 查体:体温39℃、脉搏108次/min、呼吸22次/min、血压100/70mmHg。急性热病容,皮肤巩膜重度黄染,全身皮肤无瘀斑瘀点。牙龈出血,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腹肌紧,腹部略有膨隆,全腹无压痛及反跳痛,未触及肝脾肿大,肝区叩痛,移动性浊音(±)。既往无特殊病史。 实验室检查:抗-HBV IgM(+)、总胆红素357.3μmol/L(正常参考值1.7-17.2μmol/L)、直接胆红素219.2μmol/L(0-6.8μmol/L)、γ-谷氨酰转肽酶311U/L (11-50 U/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778 U/L(8-40 U/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477U/L(8-35 U/L)、白球蛋白比32/21(40-55/20-30 g,/L)、白细胞4.1×109/L(4-10×109/L)、红细胞 3.73×1012/L(4-5.5×1012/L)、血小板53×109/L(100-300×109/L)、血红蛋白115g/L(12-16g/L)、中性粒细胞45%(50-70%)、淋巴细胞55%(20-40%)、凝血酶原活动度23%、总胆固醇2.15mmol/L(2.86-5.96 mmol/L)、甘油三酯2.49mmol/L(0.22-1.21 mmol/L)。B超:肝体积无明显改变,胆囊壁明显水肿,囊腔缩小。胸片未见异常。心电图未见异常。 诊治经过:入院初步诊断:(1)急性病毒性肝炎;(2)发热原因待查。治疗:给予抗病毒、护肝及对症支持治疗。入院1天后患者出现烦躁、扑翼样振颤、呼吸急继之无促、少尿,尿,口腔黏膜出血,全身散在瘀斑瘀点。实验室检查:尿素氮186mmol/L(3.2-7.1)mmol/L,肌酐160.5mmol/L(53-108 mmol/L),血氨15.5μg/L(1-1.5μg/L),血钾3.0mmol/L(3.5-5.5 mmol/L),血钠132mmol/L(135-155 mmol/L)。脑电图可见节律变慢,两侧同时出现对称的高波幅δ波。经对症支持治疗,因呕血、便血、昏迷于入院后第3天抢救无效,宣告临床死亡。 尸体剖检所见(摘要) 死者发育中等,营养中等,皮肤粘膜极度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发现肿大。切开胸腔,见双侧胸腔各有淡黄色积液200-220毫升,上呼吸道、气管、支气管及两侧肺切面未见病灶,气管、支气管、肺门淋巴结未见肿大。心包腔及心脏未见明显病变。 腹部膨隆,腹腔内有淡黄色积液约300毫升。肠管高度扩张。食管和胃粘膜静脉曲张,广泛粘膜下出血,胃腔内有少许咖啡样物。肠粘膜高度水肿,粘膜下血管迂曲及出血。 肝脏:请观察并描述大体标本及切片所见。(图1~3)

病例分析

病例分析 包括:诊断及依据、鉴别诊断、进一步检查项目、治疗原则(15分钟 22分) 病种 75种: 1、呼吸系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肺炎、肺结核、肺癌、呼吸衰竭、血胸和气胸、肋骨骨折) 2、心血管系统(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冠心病、高血压、脏瓣膜病、结核性心包炎) 3、消化系统(胃食管反流病、食管癌、胃炎、消化性溃疡、消化道穿孔、胃癌、肝硬化、 肝癌、胆石病、胆道感染、急性胰腺炎、溃疡性结肠炎、肠梗阻、结、直肠癌、肠结核、结核性腹膜炎、急性阑尾炎、肛管、直肠良性病变、腹外疝、腹部闭合性损伤) 4、泌尿系统(含男性生殖系统)(急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尿路感染、尿路结石、前列腺增生、)慢性肾衰竭 5、女性生殖系统(异位妊娠、急性盆腔炎、子宫颈癌、子宫肌瘤、卵巢癌、卵巢囊肿蒂扭转) 6、血液系统(缺铁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淋巴瘤、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7、内分泌系统(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单纯性甲状腺肿、糖尿病) 8、神经系统(脑出血、脑梗死、蛛网膜下腔出血、急性硬膜外血肿) 9、运动系统(四肢长管状骨骨折、大关节脱位)

10、风湿免疫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 11、儿科疾病(小儿肺炎、小儿腹泻、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小儿常见发疹性疾病) 12、传染病(病毒性肝炎、细菌性痢疾、流行性脑脊髓炎、艾滋病) 13、其他(软组织急性化脓性感染、急性乳腺炎、乳腺癌、一氧化碳中毒、有机磷杀虫药中毒) 病例分析 1、病例分析与医疗查房相似,每份病例分析题均提供病例摘要,应试者根据摘要内容进行分析、判断(诊断和鉴别诊断)、提出诊治意见(进一步诊治方法)。 2、要得出正确答案,首先要有基本的医学知识和实践经验,但要在15分钟内用书面方式作出回答,还需要有一定的技能,即应用正确的临床思维方法,按以下步骤,做出初步诊断和鉴别,提出诊治方案。 一、初步诊断及诊断依据 1、初步诊断最难也是最关键的一项。 循序阅读、思考分析。注意病例的四个部分: (1)主诉:是浓缩的病历(性别、年龄和主要临床表现及时间)读完主诉应对病人患的是哪一类疾病有初步的了解和一个大致的范围。(2)病史:对主诉的进一步描述和说明使可疑诊断范围缩小。(3)查体:是有重点进行的,(右上腹痛伴发热、黄疸,体检:巩膜黄染、右上腹压痛,Murrphy征阳性)。 (4)辅助检查:是诊断和鉴别的客观指标。

行政诉讼法案例分析-乙肝第一案

行政诉讼法案例分析-乙肝第一案

行政诉讼法案例分析-乙肝第一案

行政诉讼法案例 —张先著诉芜湖市人事局案案情摘要: 2003年6月,原告张先著在芜湖市人事局报名参加安徽省公务员考试,报考职位为芜湖县委办公室经济管理专业。经过笔试和面试,综合成绩在报考该职位的三十名考生中名列第一,按规定进入体检程序。 2003年9月17日,张先著在芜湖市人事局指定的铜陵市人民医院的体检报告显示其乙肝“小三阳”,主检医生依据《安徽省国家公务员录用体检实施细则(试行)》确定其体检不合格。张先著随后向芜湖市人事局提出复检要求,并递交书面报告。同年9月25日,芜湖市人事局经请示安徽省人事厅同意,组织包括张先著在内的十一名考生前往解放军第八六医院进行复检。复检结果显示,张先著乙肝“一、五阳”,但体检结果仍为不合格。依照体检结果,芜湖市人事局依据成绩高低顺序,改由该职位的第二名考生进入体检程序。并以口头方式向张先著宣布,张先著由于体检结论不合格而不予录取。

2003年10月18日,张先著在接到不予录取的通知后,表示不服,向安徽省人事厅递交行政复议申请书。2003年10月28日,安徽省人事厅作出皖人复字(2003)1号《不予受理决定书》。 2003年11月10日,原告张先著以被告芜湖市人事局的行为剥夺其担任国家公务员的资格,侵犯其合法权利为由,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请求法院依法判令被告认定原告体检“一、五阳”不符合国家公务员身体健康标准,并非法剥夺原告进入考核程序资格而未被录用到国家公务员职位的具体行政行为违法,并恢复录用。 案件焦点 1、人事局是否为适格被告?——体检结果由人事局负责还是由体检医院负责? 2、鉴定结论是否合法? 3、《安徽省国家公务员录用体检实施细则(试行)》是否合法有效? 争议分歧 针对焦点一:人事局是否为适格被告?——体检结果由人事局负责还是由体检医院负责?

乙型肝炎病例诊断报告要求

乙型肝炎病例诊断报告要求 ★乙肝诊断《乙型病毒性肝炎(WS 299-2008)》 一、诊断原则 乙肝的诊断依据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病理学及影像学检查等进行初步诊断,确诊须依据血清HBV 标志和HBV DNA 检测结果。 二、诊断分类 根据临床特点和实验室检查等将乙肝分为不同临床类型,包括急性乙肝、慢性乙肝、乙肝肝硬化、乙肝病毒相关的原发性肝细胞癌等。 三、诊断 (一)急性乙肝 1 近期出现无其他原因可解释的乏力和消化道症状,可有尿黄、眼黄和皮肤黄疸。 2 肝脏生化检查异常,主要是血清ALT 和AST 升高,可有血清胆红素升高。 3 HBsAg 阳性。 4 有明确的证据表明6 个月内曾检测血清HBsAg 阴性。 5 抗-HBc IgM 阳性1:1000 以上。 6 肝组织学符合急性病毒性肝炎改变。 7 恢复期血清HBsAg 阴性,抗HBs 阳性。 ▲疑似急性乙肝病例 符合下列任何一项可诊断: ◆同时符合1 和3。 ◆同时符合2 和3。 ▲确诊急性乙肝病例 符合下列任何一项可诊断: ◆疑似病例同时符合4。(1、3、4或2、3、4) ◆疑似病例同时符合5。(1、3、5或2、3、5) ◆疑似病例同时符合6。(1、3、6或2、3、6) ◆疑似病例同时符合7。(1、3、7或2、3、7) (二)慢性乙肝 1、急性HBV 感染超过6 个月仍HBsAg 阳性或发现HBsAg 阳性超过6 个月。 2、 HBsAg 阳性持续时间不详,抗HBc IgM 阴性。 3、慢性肝病患者的体征如肝病面容,肝掌、蜘蛛痣和肝、脾肿大等。 4、血清ALT 反复或持续升高,可有血浆白蛋白降低和(或)球蛋白升高,或胆红素升高等。 5、肝脏病理学有慢性病毒性肝炎的特点。 6、血清HBeAg 阳性或可检出HBV DNA,并排除其他导致ALT 升高的原因。 ▲疑似慢性乙肝病例

第十章传染病案例分析

第十章传染病病人的护理案例分析 案例一 王某,男,40岁。发热、食欲减退10天。10天前不明原因出现发热,体温在38℃左右,伴头痛、全身乏力、食欲减退,自认为“感冒”自服“康泰克”等药物,5天后体温下降至正常,精神食欲好转,但家属发现病人皮肤发黄,遂来院。护理体检:T37.4℃,,70次/分,R20次/分,BP110/70 mmHg。巩膜及皮肤黄染,未见肝掌及蜘蛛痣,无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无肿大。颈软,心肺正常。腹软,肝右肋下2cm,质软,压痛,表面光滑,脾未及。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血红蛋白120 g/L,白细胞5.0×109/L,中性粒细胞0.66,淋巴细胞0.34。大便、尿常规正常。肝功检查:ALT450U/L,血清抗HA V-IgM(+)。 问题: (1)最可能的医疗诊断是? (2)护理评估要点? 参考答案 (1)医疗诊断:急性黄疸型甲型病毒性肝炎。 (2)护理评估要点:①流行病学史及个体免疫情况,如肝炎密切接触史,血液或血制品应用史及肝炎疫苗接种情况等。②起病的急缓和病程的长短,主要症状的特点(发热、乏力、食欲减退等)。③重点评估病人的体征:如黄疸、肝脾、有无腹水、肝掌、蜘蛛痣,与慢性肝炎鉴别。④病人出现的心理反应,社会支持系统对肝炎的认识及对病人的关心程度。⑤肝功检查和肝炎病毒标志物的监测,了解肝功情况和肝炎的类型。 案例二 王某,男,40岁。不明原因发热、消瘦、乏力3个月,腹泻20余天。病人于3个月前不明原因出现不规则发热,全身乏力,体重逐渐减轻10千克。近20天出现发热、腹胀、腹泻。过去曾有不洁性生活史。护理体检:T38℃,P125次/分,R23 次/分,BP110/70 mmHg。慢性消耗病容,手指、足趾有甲癣,颈部及双侧腹股沟可扪及多个淋巴结,直径1.2cm左右,无压痛。心率125次/分,未闻及杂音。双肺呼吸音清。腹软,肝右肋下3cm,脾未及。肠鸣音活跃。辅助检查:血常规:血红蛋白120 g/L,白细胞6.0×109/L,中性0.78,淋巴细胞0.22。免疫学检查:CD4+/CD8=比值0.5,血清学检查:抗HIV(+);尿常规:尿蛋白(+)。大便常规:粘液(+),脓细胞少许。 问题: (1)本病的医疗诊断? (2)该病晚期常可累及的脏器及表现? (3)心理护理要点。 参考答案 (1)本病医疗诊断:艾滋病(晚期)。

肝硬化的病例分析报告

肝硬化的病例分析报告

4. 腹壁静脉扩张,呈蚯蚓状改变,以脐上出现,脐下未见。进一月发现腹壁静脉扩张、迂曲静脉团较前增多,并向胸壁扩展。 5.血常规示:血小板230×10∧9/L,肝功能示:AST134u/l,DBIL24.8u/l,TBIL53.6umol/l,r-GT188u/l。 入院前诊疗经过:患者在院外行护肝治疗,一直服用拉米夫定、普耐洛尔以求护肝及防治出血并发症。现患者腹壁静脉曲张程度有加重,迂曲静脉扩张到胸壁,迂曲的静脉团增多,遂入我科以求进一步治疗。 入院后完善相关辅助检查: 血常规示:红细胞4.02×10∧12/L,白细胞5.08×10∧12/L,血红蛋白124g/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73.0%,淋巴细胞百分比16.5%,血小板210×10∧9/L,单核细胞百分比8.7%。 尿常规示:胆红素2+,潜血1+,蛋白质2+,上皮细胞57.0ul,管型11.80ul。大便常规未见明显异常。 凝示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19.3秒,血浆凝血酶原比值1.56,PT国际标准化比值1.64,纤维蛋白原含量4.78g/L。 生化示:AST135u/l,ALT115u/l,TP53.0g/l,ALB25.4g/l,A/G0.92,TBIL20.1umol/l,DBIL15.1umol/l,IBIL5.0umol/l,ALP197.5u/l,GGT32.2u/l,BUN7.388mmol/l,CREA54.2umol/l,BUN/Crea136,尿酸716umol/l,K+3.3mmol/l,Na+132.2mmol/l,CL-101.6。心肌酶谱未见明显异常。 乙肝两对半示:HBsAAg(-),HBV-DNA复制水平无。 血清肿瘤标志物: CEA、CA199、AFP及CA153均在正常范围。 心电图:未见明显异常。胸片示:心影稍增大,右膈及肋膈角显示不清。 腹部CT:见少量腹水,肝右叶见多个钙化影。 食道钡餐X线:检查见食道中下段静脉曲张。 B超:探查肝上界第5肋间,肋下及剑突下未探及肝脏,脾厚85mm,肋下80mm ×50mm,门静脉宽18mm、距体表5mm深处腹壁可探及多条弯弯曲曲宽窄不一的血管,盘曲重叠成团,内径7——18mm,肝前见夜行暗带9mm。 进一步诊断: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脾功能亢进,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腹壁静脉曲张。 诊断依据: 1.男性患者,38岁。 2. 有肝炎病史,七月前于我科住院,胆红素高,凝血功能异常。 3.腹壁静脉迂曲、扩张10余年,进行性加重。 4. 腹壁静脉扩张,呈蚯蚓状改变,以脐上出现,脐下未见。进一月发现腹壁静脉扩张、迂曲静脉团较前增多,并向胸壁扩展。 5. 血常规示:血小板210×10∧9/L。尿常规示:胆红素2+,潜血1+,蛋白质2+,上皮细胞57.0ul,管型11.80ul。凝血功能示:凝血酶原时间19.3秒;血生化示:AST135u/l,ALT115u/l,K+3.3mmol/l,Na+132.2mmol/l。 6.腹部CT见:少量腹水,肝右叶见多个钙化影。食道钡餐X线检查见食道中下段静脉曲张。B超探查肝上界第5肋间,肋下及剑突下未探及肝脏,脾厚85mm,肋下80mm×50mm,门静脉宽18mm、距体表5mm深处腹壁可探及多条弯弯曲曲宽

传染病学案例分析

传染病学案例分析 1.患者女性,16岁,因发热四天后皮肤巩膜黄染7天,于1989年3月15日扶行入院。 患者于3月4日受凉后发热,体温39摄氏度左右,伴有头痛咽痛、身痛乏力、食欲减退、恶心、上腹部胀痛及右上腹隐痛,曾诊断为“上感”及胃病。给予银翘片及胃舒平治疗,4天后热退。精神食欲稍好转,但旁人发现皮肤黄染,病后大便稀,无粘液,无明显里急后重。两天前大便呈黄白色,现已成黄色。病后尿呈黄色,渐变成浓茶样,量中等,无皮肤瘙痒、咳嗽吐痰等症状、无出血倾向。 既往体健,其母HBsAg( ),无长期服药史。未到过湖区,同学中有类似病例数人。 体查:体温:37?С,脉搏:70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00/70mmHg,发育营养可,皮肤巩膜明显黄染,皮肤未见出血点,肝掌及蜘蛛痣,全身表浅淋巴结不大,颈软,心肺正常,腹软,肝在肋下1.5cm质软,压痛,表面光滑,脾可及 0.5cm,质软,压痛,胆囊区无压痛,肾区无扣痛,膝反射存在,病理征(-)。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血色素124g/L,白细胞5.8X109/L,中性粒细胞0.62,淋巴细胞0.3;尿常规:尿蛋白(-),镜检正常,胆红素(),尿胆原();粪常规正常 问题: (1)此例患者最可能的诊断及诊断依据? (2)如何进一步检查以明确诊断? (3)请提出正确治疗意见。 1、答案 (1)该例患者的最可能诊断是: 急性黄疸性肝炎,甲型肝炎可能性大。 依据: ①有明显感染中毒症状,食欲减退等前驱期表现; ②有皮肤巩膜黄染,肝脾肿大,病程仅11天; ③有流行病资料,同学中有类似患者,支持病毒性肝炎的诊断 ④尿胆红素阳性,尿胆原阳性。 (2)检查:肝功能,凝血酶原活动度,病毒感染标志物检测,包括抗HAV-IgM、HBV-M、抗HCV、抗HDV、抗HEV等。 肝胆、脾、胰超声检查,有助诊断和阻塞性黄疸的鉴别诊断。 (3)治疗:卧床休息;继续隔离治疗2周;给予易消化、高蛋白质,维生素饮食;使用适当护肝药和对症处理;不进行抗病毒治疗。

执业医病例分析万能公式1

张博士万能公式 第一日:七、病史采集张博士万能公式张银合博士每日一分 回答病史采集类题目,即使在不会的情况下也可以写出病史采集,依据张博士万能公式写出至少得到10分以上。 病史采集张博士万能公式 (一)现病史 1.根据主诉(主要症状+时间)及相关鉴别问诊 ①病因、诱因1分 ②主要症状的特点主诉2分 ③伴随症状2分 ④全身状态,即发病后一般状态2分 2.诊+疗经过 ①是否到医院看过?作过哪些检查?1分 ②服用过何种药物?效果如何?1分 (二) 相关病史 1.其他有关病史1.5分 2.药物过敏史、手术史(一定要提及!)1.5分 黑体字为必写内容,临场只需适当发挥即得满分。 第二日:八、病例分析张博士万能公式 回答病例分析类题目,正确诊断是答题的关键,即使在不会的情况下也可以写出病例分析,依据张博士万能公式而至少得到16分以上。 病例分析张博士万能公式 (一)诊断(注意关键词,根据疾病诊断张博士关键词公式是病例分析题目诊断的关键) 1.完整有序。如梗阻性黄疸待查;胆道肿瘤,胆道结石待除外 2.常见疾病典型特征要掌握。胃溃疡的节律性、周期性上腹痛,急性阑尾炎有转移性右下腹痛等 3.诊断规范。如高血压病Ⅰ期(2级,中危组) (二)诊断依据 1.将题中信息转换为答案 2.按1)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职业等)、 2)症状、 3)体征、 4)辅助检查以及既往相关病史的顺序列出 3.一个诊断写完相应依据后,再写另一个诊断及其依据 第三日:(三)鉴别诊断(本系统,相关系统) 1.要围绕所诊断疾病的部位及特征写出最相关或最易误诊的疾病,包括已能排除和还不能完全排除的病变,一般要3~4种 2.简要说明鉴别、排除的理由 (四)进一步检查(一般+特殊检查) 1.目的是进一步明确诊断,所以一定要围绕诊断进行。心肌梗死可进一步做24h动态心电图、动态监测血清心肌酶等

案例分析题(17)

卫生应急大比武、大练兵试题 (急性中毒类) 一、单选题 试题来源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②江苏省突发中毒事件卫生应急预案 ③卫生部突发中毒事件卫生应急预案 ④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 ⑤突发中毒事件卫生应急技术方案 ⑥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1、某乡镇企业员工在处理废旧钢瓶过程中,有5人被钢瓶中释放的气体晕倒,请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修正案),卫生行政部门在本事故处理过程中的主要职责是()。 A 组织医疗救治 B 现场调查处置 C 进行危害评估 E 危害风险评估 E 事故原因查明 2、某高速公路发生一起化学槽罐车倾翻事故,导致氯气泄漏,高速公路两侧居民1500人受影响,230人住院治疗,25人死亡,请问此泄漏事故按《江苏省突发中毒事件卫生应急预案》事件分级标准,应定为()事件。 A 特别重大(I级) B 重大(II级) C 较大(III级) D 一般(IV级) E 轻微(V级) 3、某化工企业发生氯气泄漏事故,当班三名员工发生中毒性肺水肿,邻近车间5名员工出现不同程度的刺激反应,请问《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事件分级标准,应定为()事件。 A 特别重大(I级) B 重大(II级) C 较大(III级) D 一般(IV级) E 轻微(V级) 4、某钢铁厂发生一起气体泄漏事故,有十人出现昏迷,经高压氧治疗后,效果良好,但2周后有2例病人出现失语,请问该气体最可能是()。 A 氯气 B 甲烷 C 二氧化硫 D 一氧化碳 E 光气 5、某船厂在进行水压试验过程中,1人进入底舱后晕倒,先后有5人进入施救均晕倒,其中有2人抢救无效死亡,请问实施救治的医疗机构应在()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病毒性肝炎教案

病毒性肝炎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掌握病毒性肝炎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 2、熟悉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特征、辅助检查。 3、了解病毒性肝炎发病机制及病理特点。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病毒性肝炎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 能力目标:能运用所学知识能正确接待患者并做出合理的护理计划。 素质目标: 1.具有勤奋学习的态度,严谨求实、创新的工作作风。 2.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 3.具有博大爱心和高度责任心。 4.具有一定的科学思维方式和判断分析问题的能力。 学时 2 能力训练任务与案例 任务1:掌握病毒性肝炎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 任务2:分析案例中患者,能正确接待患者 任务3:熟悉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特征、辅助检查 任务4:能运用所学知识能正确接待患者并做出合理的护理计划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 病毒性肝炎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 难点: 1. 病毒性肝炎的发病机理。 解决方案: 从临床案例入手,引出本次工作任务,以任务为驱动引导学生共同参与完成教学目标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教学法、提问式、讨论法、情境教学法 教学资源: 教材《内科护理学》、《内科学》、课程网站教学资源:习题、作业、课件、课程录像等 教学过程设计 课程教学总计(时间:90分钟) 【步骤一】内容引入,案例导入(时间:5分钟)

演示病例1:患者男性,24岁,发热、尿黄、皮肤巩膜黄染6天入院。患者于6天前受凉后发热,头痛、咽痛、乏力、食欲减退、恶心、上腹部胀痛及右上腹隐痛,伴尿黄,渐呈浓茶样。体格检查:皮肤巩膜明显黄染,肝肋下1.5cm,质软,压痛。实验室检查:尿胆红素(+),尿胆原(+)。肝功能:TB84μmol/L,DB 60μmol/L,ALT>200u/L。入院诊断:急性肝炎(典型)。 【步骤一】简述讲授病毒性肝炎的概念、病原学(时间:10 分钟) 教师:1. 讲授:自实行乙肝疫苗计划免疫后,我国乙肝感染率已经由过去10%下降到7.4%,按我国人口13亿计算感染人群下降率是非常明显的。这要归功于计划免疫政策的实施,崔然发病率有明显下降,但我国人口基数大,乙肝发病人数众多,仍不可掉以轻心。因此学习病毒性肝炎的护理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一、概述: (一)定义: 1、病毒性肝炎:是指多种嗜肝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病变为主的全身性疾病。确定的肝炎病毒有甲、乙、丙、丁、戊共五型。 2、病原体不同行,但临床症状基本相似,以疲乏、无力、食欲不正、肝肿大、肝功能异常为主要表现。部分病例出现黄疸。 乙型和丙型、丁型易转为慢性。 (二)病原学: 1、甲肝(HAV):为单股正链RNA病毒,在体外抵抗力较低,低温下可长期存活,传染性高于HEV,发病有家庭聚集现象。在100℃加热5分钟可使病毒灭活,70%酒精25℃3分钟均可有效灭活HAV。 HAV仅一个血清型和一个抗原抗体系统。 抗HAV-IgM:是诊断HAV急性感染的指标抗HAV-IgG:是保护性抗体,是产生免疫力的标志。 2、乙肝(HBV):血清中抗原抗体的临床意义 1)HBsAg:出现时间:在HBV感染后2~6个月(潜伏期),持续时间:急性自限性肝炎,6个月内可消失;慢性肝炎或慢性HbsAg携带者:可持续阳性。抗—HBs:为保护性抗体,期出现标志着HBV感染进入恢复期,对HBV再感染有免疫力。但对不同亚型HBV 保护力不完全。 2)HBeAg:是病毒复制和传染性的标志。 抗-)HBe:出现时间:随着)HbeAg消失而出现。 3)HbcAg:主要存在于HBV感染的肝细胞内或者DANE颗粒核心中,到血液中被降解为HbeAg。 抗-HBc:抗-HBc-lgM:是HBV近期感染或者慢性感染者病毒活动的标志,抗-HBc-lgG:凡有过HBV感染者均可阳性。 4)HBV DNA:是病毒复制和有传染性最直接的证据。 3、丙肝: 传染源:主要为急慢性丙肝患者和慢性丙肝携带者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血液和体液传播:输血、血透、注射、针刺等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HCV感染的母亲所生婴儿感染率高。 4、简述丁戊肝炎的病原学 学生:思考并理解乙肝(HBV):血清中抗原抗体的临床意义

传染病学病毒性肝炎+流腮题库和答案

选择题A 1. 下列肝炎病毒基因组归类于DNA 病毒的是() A 甲型肝炎 B 乙型肝炎 C 丙型肝炎 D 丁型肝炎 E 戊型肝炎 2. 下列试验中反映细胞坏死严重程最有价值的指标是() A 谷丙转氨酶 B 谷草转氨酶 C 白蛋白 D 球蛋白 E 凝血酶原活动度 3. 对HBeAg 阳性母亲生下的新生儿预防处理,最好的方法是()A 丙种球蛋白B 乙肝疫苗C 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D 乙肝疫苗十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 E 乙肝疫苗十丙种球蛋白 4. 甲型肝炎的主要传播途径是() A 输血或血制品途径 B 消化道传播 C 注射途径 D 母婴传播 E 性接触传播 5. 下列哪一项不是肝性脑病的诱发因素() A 明显低钾、低钠血 B 低蛋白饮食 C 消化道大出血 D 合并感染 E 使用大量的镇静剂 6. 肝炎肝硬化的特征性病理变化是() A 肝细胞变性坏死 B 汇管区炎细胞浸润 C 纤维组织增生 D 假小叶形成 E 肝细胞再生 7. 有关肝炎病

毒血清学标志物的意义,哪项是正确的() A 抗HAV-IgM 可长期存在 B 抗HAV-IgM 阳性时可诊断为急性甲型肝CHBsAg 阳性说明患者有传染性D 抗HCV 阳性为既往感染E 抗HBe 是保护性抗体 8. 一小学三年级10 天内有5 个学生出现食欲不振、乏力、巩膜黄染、ALT增高、HBsAg(-)、抗HAVIgG(-)。最可能的诊断是() A 急性乙型肝炎 B 急性丁型肝炎 C 急性甲型肝炎 D 急性戊型肝炎 E 急性丙型肝炎 选择题B A 无传染性 B 具有免疫力 C 病毒无复制 D 注射过乙肝疫苗 E 传染性强 1. HBsAg (+),抗HBc(+),HBV-DNA (-),说明此病人() 2. HBsAg(+),HBeAg (+),抗HBcIgM(+), 说明此病人() A HAV B HBV C HCV D HDV E HEV 3. HDV 常与哪型肝炎病毒合并存在() 4. 输血后肝炎多与哪种病毒相关() A 乙肝表明抗原 B 乙肝表面抗体 C 乙型肝炎e 抗原 D 乙型肝炎e 抗体 E 乙型肝炎核心抗原 5. 存在于受感染的肝细胞核内,构成Dane 颗粒的核心部分,不游离

病理——病毒性肝炎综合病例分析

患者,男, 35 岁。 主诉:因乏力、纳差、尿黄、眼黄、腹痛3d 入院。 查体:体温 39℃、脉搏 108 次 /min、呼吸 22 次/min 、血压 100/70mmHg。急性热病容,皮肤巩膜重度黄染,全身皮肤无瘀斑瘀点。牙龈出血,全身浅表淋巴结 无肿大。腹肌紧,腹部略有膨隆,全腹无压痛及反跳痛,未触及肝脾肿大,肝区 叩痛,移动性浊音 (± )。既往无特殊病史。 实验室检查:抗 -HBV I gM(+) 、总胆红素357.3 μmol/L(正常参考值1.7-17.2μ mol/L)、直接胆红素 219.2 μ mol/L(0-6.8μ mol/L )、γ-谷氨酰转肽酶 311U/L ( 11-50 U/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778 U/L ( 8-40 U/L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477U/L ( 8-35U/L )、白球蛋白比32/21 ( 40-55/20-30 g,/L )、白细胞991212 4.1 ×10 /L(4-1010×/L) 、红细胞 3.73 ×10 /L(4- 5.510×/L) 、血小板53×109/L(100-300 10×9/L) 、血红蛋白115g/L(12-16g/L) 、中性粒细胞45%(50-70%) 、淋巴细胞 55%(20-40%)、凝血酶原活动度 23%、总胆固醇2.15mmol/L(2.86-5.96 mmol/L) 、甘油三酯 2.49mmol/L(0.22-1.21 mmol/L) 。B 超:肝体积无明显改变,胆囊壁明显水肿,囊腔缩小。胸片未见异常。心电图未见异 常。 诊治经过:入院初步诊断: (1)急性病毒性肝炎; (2)发热原因待查。治疗:给予抗病毒、护肝及对症支持治疗。入院 1 天后患者出现烦躁、扑翼样振颤、呼吸急促、少尿,继之无尿,口腔黏膜出血,全身散在瘀斑瘀点。实验室检查:尿素氮 186mmol/L ( 3.2-7.1) mmol/L ,肌酐 160.5mmol/L ( 53-108 mmol/L ),血氨15.5μg/L(1-1.5μg/L) ,血钾 3.0mmol/L(3.5-5.5 mmol/L) ,血钠 132mmol/L(135-155 mmol/L) 。脑电图可见节律变慢,两侧同时出现对称的高波幅δ波。经对症支持治疗,因呕血、便血、昏迷于入院后第 3 天抢救无效,宣告临床死亡。 尸体剖检所见(摘要) 死者发育中等,营养中等,皮肤粘膜极度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发现肿大。切开胸腔,见双侧胸腔各有淡黄色积液 200-220 毫升,上呼吸道、气管、支气管及两侧肺切面未见病灶,气管、支气管、肺门淋巴结未见肿大。心包腔及心脏未见明 显病变。 腹部膨隆,腹腔内有淡黄色积液约 300 毫升。肠管高度扩张。食管和胃粘膜 静脉曲张,广泛粘膜下出血,胃腔内有少许咖啡样物。肠粘膜高度水肿,粘膜下血 管迂曲及出血。 肝脏:请观察并描述大体标本及切片所见。(图1~3)

病毒性肝炎问答题与病案分析.doc(1)

病毒性肝炎问答题与病案分析 一、问答题 1. 试述HBV DNA定量检测的临床意义。 答案要点 HBV DNA定量检测对于判断病毒复制程度,传染性大小,抗病毒药物疗效等有重要意义。 诊断方面:①HBV DNA是HBV存在最直接的依据;②HBV DNA是HBV复制的标志;③HBV DNA是患者具有传染性的标志;④对血清学标志起补充诊断作用:a. HBeAg(﹣)/ 抗HBe(﹢)乙型肝炎(前C区变异);b. HBsAg(﹣)乙型肝炎(S区变异);c. 低水平感染,如单项抗HBc(﹢)乙型肝炎。 治疗方面:①作为用药指征,HBV DNA是决定是否用抗病毒药的重要因素;②用于疗效预测,一般情况下,HBV DNA低滴度(载量)的患者,抗病毒药的疗效较好;用于疗效评估,HBV DNA是目前判断乙肝抗病毒药物疗效最敏感的指标。 2. 试述慢性病毒性肝炎的肝组织病理学改变及其对抗病毒治疗效果的预测意义。 答案要点 ⑴基本病变:肝细胞变性:气球样变和嗜酸性变。肝细胞坏死:点状坏死,灶状坏死,碎屑状坏死,桥接坏死,融合坏死。炎症细胞浸润。纤维化。 ⑵慢性肝炎分级、分期标准 注:PN 碎屑状坏死;BN 桥接坏死。

⑶预测意义:G2S2(第二级第二期)抗病毒治疗效果较好;低于G2S2效果欠佳;高于G2S2不适合抗病毒治疗。 3. 试述重型肝炎主要的临床表现。 答案要点①黄疸迅速加深,血清胆红素高于171μmol/L;②肝脏进行性缩小、肝臭; ③出血倾向,PTA低于40%;④腹水、中毒性鼓肠;⑤精神神经系统症状(肝性脑病):有定时、定向障碍,计算能力下降,精神异常,烦躁不安,嗜睡等。早期肝昏迷可出现扑翼样震颤;⑥肝肾综合征:出现少尿甚至无尿,血尿素氮升高等。 4. 试述典型急性黄疸型肝炎的临床表现。 答案要点典型急性黄疸型肝炎的临床表现分为三个期。①黄疸前期:持续约5~7天。表现为畏寒、发热、疲乏及全身不适等。消化系统症状有食欲减退、厌油、恶心、呕吐、腹胀、腹痛和腹泻等。本期未出现尿黄。此期已可有明显肝功能异常,尤其是转氨酶的升高; ②黄疸期:可持续2~6周。黄疸逐渐加深,尿色加深如浓茶样,巩膜和皮肤黄染,约2周到达高峰,而黄疸前期的症状好转。部分病人可有大便颜色变浅、皮肤搔痒、心动过缓等肝内阻塞性黄疸的表现。体检常见肝大,质地软,有压痛及叩击痛。部分病人有轻度脾大;③恢复期:黄疸逐渐消退,症状减轻,肝脾大回缩,肝功能逐渐恢复正常。 5. 试述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 答案要点①干扰素能抑制HBV DNA的复制,使用的指征为:HBV在活动性复制中;肝炎处于活动期,但胆红素水平应在正常范围;HBV DNA血清定量水平较低。用法:500万U/次,隔天肌注一次,疗程半年至一年;②核苷类药物能较好抑制HBV DNA复制,目前常用拉米夫定(lamivudine)。用法:100mg/次,每天一次,疗程至少一年。拉米夫定的使用应严格掌握适应症,必须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使用过程中应定期(间隔1~2个月)复查肝功能和病毒学指标;③中草药山豆根制剂,如肝炎灵注射液,4ml/天,3~6个月为一疗程。 6. 试述重型肝炎的治疗。 答案要点①强调卧床休息。静脉点滴葡萄糖,补充维生素C、K1。可静脉输注人血清蛋白、新鲜人血浆等。注意保持水和电解质平衡,防止和纠正低血钾;②促进肝细胞再生:可选用肝细胞生长因子或胰高血糖素-胰岛素(G-I)疗法等;③并对症防治:a.防治出血:输入新鲜血浆或凝血因子复合物以补充凝血因子;使用泵离子抑制剂,如奥美拉唑,或H2受体药物,如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预防消化道出血。使用止血药物;消化道大出血时可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