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物理学练习题

医学物理学练习题
医学物理学练习题

医学物理学练习题

单选题

1、用光栅做实验时,在观测屏上,波长为λ1=600nm和波长为λ 2 =500nm的条纹重合,则

重合的级数可能是λ1的:( D )

A、第一级; B. 第二级;C. 第四级; D.第五级; E.以上均不对。

2.葡萄糖溶液放在长为40cm的管中,用糖量计测得钠光的振动面旋转了4.5度,已知该

溶液的浓度为0.15g.cm-3 ,则其旋光率为( C )度.cm3.g-1.dm-1

A. 5; B、50 ; C、7.5 ; D、75; E、120

3.一自然光,通过两块偏振化方向成600的偏振片后,透射光的强度为I0,则该自然光的强

度为I0的(E)倍。

A.1/8 ;

B. 1/4;

C.4 ;

D. 2;

E. 8.

4.已知某光栅1毫米有500个缝,每一条缝的宽度a=400nm,若用波长为600nm的光照射,

光强无限强,屏无限大则能在屏上观察到( C)条亮纹

A、 10 ;

B、9 ;

C、7;

D、 5;

E、以上均不对。

5.质点参与X=12cos(3t-π/6)cm及X=16cos(3t+π/3)cm两个同方向的简谐振动,其合振幅为(C)

A.4cm;

B. 10cm;

C. 20cm;

D. 28cm ;

E.以上均不对。

6.开动一个喇叭时,声场中某处的强级为30dB,若在同一位置同时开动全同的10个喇叭,

则该处的声强级为:( C )

A、300dB ;

B、 30dB ;

C、40dB ;

D、45dB ; E. 以上均不对;

7.利用多普勒效应来研究心脏运动时,以20MHz的超声波直射心壁(即入射方向与心壁运

动方向一致),测出接收与发射的频率之差为400Hz, ,此时心壁的运动速度0.02m/s,则超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为( B ):

A、1500m/s; B.2000m/s; C.2500m/s; D.1000m/s; E.以上均不对。

8.某一强度的光通过长度为L的溶液,其光密度为D1,当溶液换相应的浓度为C2的标准溶

液后,其光密度为D2,则开始使用的溶液的浓度为( A )

A. D1C2/D2;

B. D2C2/D1;

C.D1/C2D2;

D.C2 lgD2/lgD1;

E.C2lgD1/lgD2

9.截面积为5cm2的圆柱形密质骨受到500N拉力时,其张应变为0.1%.其杨氏模量为( B )

A .1×106 Pa; B.1×109 Pa; C.1×1012 Pa; D. 1.5×106 Pa; E.1.5×109 Pa。

10.一只X射线管的管电压为200kV,则其产生的X射线的最短波长为(B)A0

A. 0.621;

B.0.0621;

C. 0.00621;

D. 0.000621;

E. 0.0000621

11.在医学上,X射线的硬度常用( D )表示

A.管电压;

B.管电流;

C.毫安数;

D.管电压的千伏数;

E.管电流的毫安数。

12.波长为520nm的光垂直入射到放置于空气中镀有薄膜的玻璃上,其反射光加强,若薄膜的折射

率n=1.3,玻璃的折射率n=1.5,则该薄膜的最小厚度为:(A)

A、200nm;

B、125nm;

C、250nm;

D、500nm;

E、以上均不对;

13. 在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中,以波长为500nm的平行光垂直照射到双缝上,在一个缝上贴一

折射率为1.5,厚度为d的薄膜片后,原来的第8级亮纹变为了第3级(在空气中),则该玻璃的厚度为:(D)

A、2.5um;

B、3.2um;

C、6.4um;

D、5um;

E、以上均不对;

14.在密度为ρ、表面张力系数为α的液体表面下h处,有一半径为r的气泡,其泡内的压强为(A)

A.P0+ρgh+2α/r;

B. P0+ρgh+4α/r;

C. ρgh+2α/r;

D. P0+4α/r; E、+2α/r.

15.关于斯托克司定律叙述不正确的是(C)

A.它研究的是流体中小球的运动规律;

B.医学中利用该定律使用离心机来加大药物的沉降速度;

C.它研究的是流体中作高速运动小球的运动规律;

D.流体中的小球的收尾速度与液体粘度成反比;

E.流体中的小球的收尾速度与小球半径的平方成正比。

16.粘性流体在半径为R的等粗水平管中作层流,体积流量为Q, 若半径变为1/2R,在其余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其体积流量应为( A )

A. Q/16; B. Q/2; C. 2Q; D. 4Q; E. 16Q;

17.弹性模量分杨氏模量、切变模量和(C)

A. 线变模量;

B.切变模量;

C. 体变模量;

D. 胡克模量;

E. 以上都不对;

18、在液面上,某一小面积S周围表面对S有表面张力,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A.表面张力与液面垂直;

B.表面张力与S的周边垂直;

C.表面张力沿周边与表面相切;

D.表面张力的合力在凸液面指向液体内部(曲面球心);

E.表面张力的合力在凹液面指向液体外部.

19.电容器充电过程中,电流和电压随时间变化正确的是:(A)

A.电流随时间减小,电压随时间增大。

B.电流和电压都随时间减小。

C.电流和电压都随时间增大。

D.电流随时间增大,电压随时间减小。

E.以上说法均不对。

20、下列图中,电阻单位为欧姆,则U BA为:(C)V.

A、90;

B、-90;

C、70;

D、-70;

E、以上均不对;

21.在作定常流动的流体中,空间各点速度的函数关系为( A )

A .v=f(x,y,z); B.v=f(x,y,z,t); C. V=f(t); D. V=f(x,y,t); E .不能确定。22.理想流体在水平管中稳定流动时,截面积S,流速V,压强P的关系是(D)

A. S小处,V小 P大;

B. S小处,V小P小;

C. S小处,V大 P大;

D.S小处,V大 P小;

E. S大处,V大 P小。

E.

23.标识X射线是由(B)电子跃迁产生。

A.原子外层;

B.原子内层;

C.原子核;

D. 原子外层;

E. 以上均不对.

24. 应变是物体受外力作用时,其尺寸的( D )

A. 线变化率;

B.切向变化率;

C. 体积变化率;

D. 相对变化量;

E. 以上都不对;

25.三段截面积相同长度相同的圆柱形导体串联在一起, 三者电阻率的关系为ρ1>ρ2>ρ3 ,当恒定电流通过时, 三段导体中场强值的关系为( A )

A.E1>E2>E3;

B. E1=E2=E3;

C. E1

D. E1=E2>E3;

E. E1 = E2< E3 .

26. 截面积为5cm2的圆柱形密质骨受到500N拉力时,其张应变为0.1%.其杨氏模量为( B )

A .1×106 Pa; B.1×109 Pa; C.1×1012 Pa; D. 1.5×106 Pa; E.1.5×109 Pa。

27.两只X射线管的管电压分别为U1=20kV, U2=30kV,两X管产生的X射线的最短波长之比λ1:λ2为(E)

A. 1:2;

B. 2:3;

C. 3:4;

D. 4:5;

E. 3:2

28.一个玻璃毛细管分别插入25℃和75℃的水中,则毛细管中的水在两不同温度水中上升的高度(C)(不考虑密度变化)

(A) 相同;(B) 无法确定;

(C) 25℃水中高于75℃水中;(D) 75℃水中高于25℃水中。

29.如图所示,一支玻璃毛细管插入水中,有一段水柱,水柱内b处的压力p b为:(A)

(A) p b = p0 ; (B) p b = p0 + ρg h ;

(C) p b = p0-ρg h ; (D) p b = ρg h。

30. 在空间轨道站中,飘浮着一个足够大的水滴,当用一内壁干净,外壁油污的毛细管接触水滴时:(C)

(A) 水不进入毛细管; (B)水进入毛细管并达到一定高度;

(C) 水进入直到毛细管另一端;(D)水部分进入并从另一端出来,形成两端有水球。

31. 一根毛细管插入水中,液面上升的高度为h,当在水中加入少量的NaCl,这时毛细管中液面的高度为(B)

(A) 等于h;(B) 大于h;(C) 小于h;(D) 无法确定。

32. 在天平的左盘持一根铁丝,右盘放一砝码,且铁丝浸于液体中,此时天平平衡,

如图所示,现将左端液体下移使铁丝刚刚露出液面,则(C)

A.天平仍然平衡;B.由于铁丝离开水面沾上液体,重量增加而使天平平衡被破

坏,左端下降;C.由于铁丝刚离开液面,和液面间生成一液膜,此液膜的表面张力

使天平左端下降;D.以上说法都不对

33. 一根粗细均匀的自来水管弯成如图所示形状,最高处比最低处高出h=2米。当正常供水时测得最低处管中的压强为2×105Pa,则管道最高处的压强为(C)(g

=10m/s2) 。

(A)2×105Pa; (B)105Pa;

(C)1.8×105Pa; (D)2.2×105Pa。

34. 容器内水的高度为H,水自离自由表面h深的小孔流出,在水面下多深的地方另开一小孔可使水流的水平射程与前者相等(A)

(A)H-h; (B) H/2; (C) h/2 ; (D) (h)1/2

35. 一粗细均匀的竖直水管中有水自上而下持续流动。管壁上不同高度的A 、 B 、C 三处 开有相同的很小的孔,如图所示。设这些小孔对管中水流影响很小,且已知B 孔无水流出,也无气泡进入水中( A )

(A)A 孔有气泡进入水中,C 孔有水流出; (B)A 孔有水流出,C 孔有气泡进入水中;

(C)A 、C 孔均有气泡进入水中; (D)A 、C 孔均有水流出。

36. 一小钢球在盛有粘滞液体的竖直长筒中下落,其速度—时间曲线(v-t 曲线)如图所示,则作用于钢球的粘滞力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为( C )

37. 装置如图所示,出水口堵塞时,竖直管内和容器内的水面在同一高度,打开塞子后,水即

流出,视水为理想流体,等截面的水平管直径比筒径小很多,则管内的液面高度正确的说法有( D )

(A) 0;2/312==h h h ;

(B) 4/;2/1312h h h h == ;

(C) 1312;h h h h ==;

(D) 0;02==h h 。

38.质点参与X=6cos(3t-π/6)cm 及X=8cos(3t+π/3)cm 两个同方向的简谐振动,其合振幅为( C )

A.2cm ;

B.14cm ;

C.10cm ;

D. 48cm ;

E.以上均不对。

39. 一质点的振动方程是X=10cos(100t+π/3) cm ,已知该质点的振动是两个同方向同频率的两个简谐振动合成的,其中一个简谐振动为X 1=10cos100t cm ,则另外一个简谐振动的振幅为:B

A 、20cm;

B 、103cm;

C 、10cm ;

D 、205cm; E.以上均不对.

40. 一个作简谐振动的物体的振幅为A, 它的动能与势能相等, 该物体的位移为

( D )

41.已知某横波的波动方程为S=5cos(80πt+0.01πx -π/6)cm,则该波的传播速度和传播方向分别为:C

A . 2000m/s 和正方向 ; B. 8000m/s 和正方向; C. 8000m/s 和负方向;

D. 2000m/s 和负方向;

E. 以上均不对.

42.已知某横波的波动方程为S=5cos(40πt -0.05πx +π/6)cm,则由该横波引起坐标.

. 2/ .. 2/... 3/ . 4/..A E A D A C A B A A ±±±±±

X=100m处的质元振动速度的最大值和频率分别为:A

A . 2πm/s和20Hz ; B. 800m/s和20Hz; C. 800m/s和40πHz;

D. 16π2m/s和20Hz;

E. 以上均不对.

43.利用多普勒效应来研究心脏运动时,以20MHz的超声波直射心壁(即入射方向与心壁运动方向一致),测出接收与发射的频率之差为800Hz,此时心壁的运动速度0.02m/s,则超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为D

A.1500m/s;

B.2000m/s;

C.2500m/s;

D.1000m/s;

E.以上均不对。

44.频率为2000Hz声强级为50dB的声波,其响度级为( D )

A、20phon ;

B、50phon ;

C、60phon ;

D、由条件无法确定;

E、以上均不

对。

45. 某一声源的声强级增加40dB,则其声强为原来的( E )倍

A、10; B.40; C.100; D.400; E. 以上均不对。

46.两声波的声强级之差L1-L2 = 30dB , 则两声强的比I1 : I2为(E)

A.30;

B. 300 ;

C. 600 ;

D.900 ;

E. 1000.

47.频率为1000Hz和3000Hz的声强级为均为20dB的两声波,其响度级分别为( D )

A、20phon和20phon ;

B、30phon和20phon ;

C、20phon和60phon ;

D、20phon和由条件无法确定;

E、以上均不对。

48. 某机械波的波动方程为 y = 6cos2π(5t – 0.1x)cm. 它的波长为( C )

A. 2cm ;

B. 4cm ;

C. 10cm ;

D. 20cm ;

E. 以上均不对.

49.关于红外下列那一种说法正确( D )

A.红外光是外层电子跃迁产生的;B.红外光是次外层电子跃迁产生的;C. 红外光是内层电子跃迁产生的;

D、红外光是分子振动动能跃迁产生的; E. 以上均不对。

50.关于紫外下列那一种说法正确( A )

A.紫外光是外层电子跃迁产生的;B.紫外光是次外层电子跃迁产生的;C.紫外光是内层电子跃迁产生的;

D.紫外光是分子振动动能跃迁产生的;

E. 紫外无生物热效应。

51.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A )

A.激光是利用受激辐射的原理产生的;

B. 要产生激光,不一定需要出现粒子数反转;

C. 激光的工作物质一定是液体;

D.激光的工作物质一定是气体;

E.激光的工作物质一定是固体。

52.关于红外线描述不正确的是(D)

A. 红外线与温度有关;

B.任何有温度的物体均会发射红外线;

C. 红外线的主要生物效应是热效应;

D.红外线的波长比红光短;

E.可以利用红外线测量物体的温度;

53.关于原子光谱不正确的是(E)

A.原子光谱是线状谱;

B. 原子光谱是由原子的电子由较高能级跃迁到较低能级是发射的;

C. 原子光谱是包括光学光谱和标识伦琴射线谱;

D.原子光谱的波长比分子光谱的波长短;

E. 原子光谱均在可见光范围;

54.α射线的本质是(D)

A.电子流 B.高速电子流 C.光子流 D.高速氦核流

55.A、B两种放射性元素,它们的半衰期分别为t A=10 h,t B=30 h,经60 h后,测得两种放射性元素的质量相等,那么它们原来的质量之比为(D)阿伏加德罗常数

A.3∶1 B.48∶63 C.1∶16 D.16∶1

56.关于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原子核全部衰变所需时间的一半; B.原子核有半数发生衰变所需的时间

C.原子量减少一半所需的时间; D.放射性样品质量减为一半所需的时间

57.一个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放射出一个α粒子和一个β粒子后,其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的变化是(C)

A.质子数减少3,中子数减少1; B.质子数减少2,中子数减少1;

C.质子数减少1,中子数减少3; D.质子数减少1,中子数减少2。

58.14C是一种半衰期为5730年的放射性同位素。若考古工作者探测到某古木中14C的含量为原来的1/4,则该古树死亡时间距今大约(B)

A.22920年;

B.11460年;

C.5730年;

D.2865年

59.某放射性元素经过6 次α衰变和8次β衰变,生成了新核.则新核和原来的原子核相比 ( D )

A.质子数减少了12; B.质子数减少了20; C.中子数减少了14; D.核子数减少了24

60.放射性同位素的样品经过6h以后还剩下没有衰变,它的半衰期是(A)A.2h B.1.5h C.1.17h D.0.75h

61.目前MRI用哪种元素原子核来成像(C)

A.氦

B. 氧

C. 氢

D.氮

62.MRI的成像基础是(BD)

A.组织间吸收系数的差别;

B.组织间密度高低的差别;

C.组织间形态的差别;

D.组织间驰豫时间上的差别

63.关于电解质导电的情况,在导体内部是电子定向移动,液体内部是带电粒子定向移动,那么在什么地方交换电荷(B)。

A.电源内部: B.电极表面: C.电极内部; D. 电源外部: E.液体内部;

64.电源电动势是(E)把单位正电荷从负极通过电源内部移到正极所做的功。

A. 电力; B、磁力; C、水力 ; D、电磁力; E、非静电力

65.电容是存储电能的器件,它的电能是靠(D)存储的.

磁场 ; B. 电荷; C.电子 ; D. 电场; E. 以上都不对.

66.电容存储电能的多少与电容两极板电压有关,其放电时间与(C)有关。

A、电压;

B、电流;

C、电阻;

D、电源;

E、以上均不对。

67.电流密度是单位时间垂直通过导体中某处单位面积的( B )。

A.电流强度;

B. 电荷量;

C. 电子;

D.电场 ;

E.以上均不对。

68.欧姆定律的微分形式描绘了电流密度与导体中某点单位电荷受到( C )和该点材料的导电性能之间的关系.

A 、磁力;

B 、电磁力;

C 、电场力 ;

D 、非静电力 ; E. 电势;

69.图中,电阻单位为欧姆,则U AB 为( D )V.

A 、90;

B 、-90;

C 、70;

D 、-70;

E 、以上均不对;

70.电容器充电过程中,电流和电压随时间变化正确的是( A )

A.电流随时间减小,电压随时间增大。

B.电流和电压都随时间减小。

C.电流和电压都随时间增大。

D.电流随时间增大,电压随时间减小。

E.以上说法均不对.

71.三段截面积相同长度相同的圆柱形导体串联在一起, 三者电阻率的关系为ρ1<ρ2<ρ3 ,当恒定电流通过时, 三段导体中场强值的关系为( C )

A.E 1>E 2>E 3;

B. E 1=E 2=E 3;

C. E 1

D. E 1=E 2>E 3;

E. E 1 = E 2 < E 3

72.关于电解质导电的情况,在导体内部是电子定向移动,液体内部是带电粒子定向移动,这两种运动必然会交换电荷;那么必然在两极发生( D )

A. 电解反应;

B.合成反应;

C. 分解反应;

D. 氧化还原反应;

E. 以上都不对;

73.如图所示,虹吸管截面均匀,水(理想流体)自开口处流出,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CD )

A .因为c b a 、、三点位于同一高度,所以c a p p p b ==;

B.设e ,f 点位于同一高度,水平管中水流动的原因是 f e p p >;

C . ;gh p p c d ρ=-

D .0p p p d a ==

E .C 点处的流体微团在重力作用下有加速度。

74、 下列关于机械波和机械振动描述中正确的有( ABCDE )

A .机械波是由机械振动在弹性介质中传播产生的;

B .由机械波传播所引起的质元振动,其振动过程中,振动动能和势能相等;

C. 机械波的频率与引起该机械波的机械振动的频率相同;

D. 机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与波源的频率无关,与介质有关;

E .在固体中既可以传播横波,也可以传播纵波,在液体和气体中只能传播纵波;

75、下列关于X 射线描述正确的有( ABDE )

A. 连续X 射线谱的产生机理和标识X 射线的产生机理不相同;

B. X 射线的产生可以利用高速运动的电子和阻碍其运动的靶来产生;

C. 标识X 射线谱的位置与X 射线管的管电压有关。

D 、标识X 射线是由原子内层电子跃迁产生的;

E. 连续X 射线是由韧致辐射产生的;

填空题

1. 利用多普勒效应来研究心脏运动时,以5MHz 的超声波直射心壁(即入射方向与心壁运动方向一致),测出接收与发射的频率之差为500Hz,已知超声波传播速度为1500m/s,此时心壁的运动速度 0.075m/s 。

2.提高显微镜的分辨本领的措施有 增加物镜孔径数 和 减小入射光波

长。

3.当光线从光疏媒质到光密媒质的界面反射时将产生半波损失。

4.强度为I0的自然光,通过两块偏振化方向成600的偏振片后,透射光的强度为I0的1/8倍。

5.粘性流体在等粗水平管内作层流时,Q=πR4(P1-P2)/8ηL。

6.电容器充电时间常数为10ms,当充电电阻为5欧,则电容器电容量为2×10-3 F。

7.血液由主动脉?小动脉?毛细血管?静脉?腔静脉的流动过程中血压逐渐降低的主要原因是黏滞力做负功损耗能量克服外周阻力做功。

8.在医学上,X射线的硬度和强度常用_______管电压千伏数_____和_______管电流毫安数______来表示。

9.在本学期所做的医学物理实验中采用比较法的实验有________液体粘滞系数的测定

_____________。

10. X射线的透视成像与X-CT成像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_X射线透视成像是在荧光屏上成像,X-CT成像是数字化的分层成像_________。

医学影像物理学题库(含答案)

一填空题 1、X射线管的负极,包括灯丝和聚焦罩两部分。 2、想获得大的管电流需要选取大的管电压和灯丝的温度。 3、在普通X射线摄影中,用钨作为阳极靶。 4、高速运动的电子与靶物质相互作用时,其能量损失分为__碰撞损失__和__辐射损失__. 5、X射线在空间某一点的强度是指单位时间通过垂直于X射线传播方向上的单位面积上的光子数量与能量乘积的总和。 6、在医学应用中,常用X射线的量和质来表示X射线的强度,量是质是光子数。 7、在X射线野中靠近阳极侧的有效焦点比靠近阴极侧的要小。 8、光电质量衰减系数与原子序数、光子能量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_ μτ/ρ Z3/(hυ)3_____。 9、康普顿质量衰减系数与入射光子能量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_ μc/ρ 1/(hυ)3____。 10、康普顿效应发生的概率与原子序数Z无关,仅与物质的___每克电子数___有关。 11、电子对质量衰减系数与原子序数的光子能量的关系可表示为__ 当hυ>2m e c2_时,__μp/ρ Z hυ 当hυ>>2m e c2 _时,μp/ρ Zln(hυ)________________。 12、在X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时,整个诊断X射线的能量围都有__ 10keV-100keV __产生,所占比例很小,对辐射屏蔽的影响不大。

13、在X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时,总的衰减系数μ/ρ=_μτ/ρ+μc/ρ+μp/ρ+μcoh/ρ____。 14、在X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时,在10keV~100MeV能量围的低能端部分_____光电__效应占优势,中间部分____康普顿___效应占优势,高能端部分___电子对___效应占优势。 15、宽束X射线是指含有____散射____的X射线束。 16、滤过是把X射线束中的____低能成分___吸收掉。 17、滤过分为___固有滤过___和___附加滤过___。 18、X射线传播过程中的强度减弱,包括距离所致的____扩散___衰减和物质所致的_____吸收____衰减. 19、X射线影像是人体的不同组织对射线____衰减___的结果。 20、增感屏—胶片组合体在应用时,胶片的光密度直接取自X射线的能量不足___10%__,其余的光密度都是靠___增感屏受激后发出的可见光获得的。 21、量化后的___整数灰度值__又称为灰度级或灰阶,灰度级之间的最小变化称为____灰度分辨率___。 22、每个单独像素的大小决定图像的____细节可见度____. 23、CR系统X射线照射量与发射的荧光强度呈___五位数___的直线相关。 24、X-CT的本质是___衰减系数___成像. 25、窗口技术中的窗宽是指___放大的灰度围上下限之差____ 26、窗口技术中的窗位是指大围的中心灰度值

(完整word版)医学影像物理学__复习大纲整理

医学影像物理学复习整理 (四种成像技术的物理原理,基本思想等) 第一章:X射线物理 第一节:X射线的产生 医学成像用的X射线辐射源都是利用高速运动的电子撞击靶物质而产生的。 1. 产生X射线的四个条件:(1)电子源(2)高速电子流(3)阳极靶(4)真空环境 2.X射线管结构及其作用(阴极,阳极,玻璃壁) (1)阴极:包括灯丝,聚焦杯,灯丝为电子源,聚焦杯调节电流束斑大小和电子发射方向。(2)阳极:接收阴极发出的电子;为X 射线管的靶提供机械支撑;是良好的热辐射体。(3)玻璃壁:提供真空环境。 3.a.实际焦点:灯丝发射的电子,经聚焦加速后撞击在阳极靶上的面积称为实际焦点。 b.有效焦点:X射线管的实际焦点在垂直于X射线管轴线方向上投影的面积,称为有效焦点。 c.有效焦点的面积为实际焦点面积的sinθ倍。(θ为靶与竖直方向的夹角) 补充:影响焦点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答:灯丝的形状、大小及在阴极体中的位置和阳极的靶角θ有关。 4.碰撞损失:电子与原子外层电子作用而损失的能量。 5.辐射损失:电子与原子内层电子或原子核作用而损失的能量。 6.管电流升高,焦点变大;管电压升高,焦点变小。 7.a.标识辐射:高速电子与原子内层电子发生相互作用,将能量转化为标识辐射。 b.韧致辐射:高速电子与靶原子核发生相互作用,将能量转化为韧致辐射。 6.连续X射线的短波极限只与管电压有关。且与其成反比。 7.X射线的产生机制:电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X射线是高速运动的电子在与物质相互作用中产生的。韧致辐射是产生连续X射线的机制。 (1)X射线的穿透作用(2)荧光作用(3)电离作用(4)热作用(5)

医学物理学习题

P 2 选择题 1. 动物骨骼有些是空心的,从力学角度看主要是因为: ( B ) A. 减轻骨骼质量,减少体内能源消耗; B. 骨骼中间层附近各层的组织所受的应力和应变都比较小,对抗弯、抗扭转所起作用 不大; C. 可以充气,利于关节活动; D. 中空的骨骼可以容纳骨髓,使人体具有造血功能。 2. 骨骼肌伸缩时的张力: ( C ) ① 为主动张力和被动张力之和; ② 休息长度时的主动张力最大; ③ 被动张力随着长度的增大而增大; ④ 总张力和形变严格成正比关系。 A. 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 3. 以下仪器中根据伯努利原理来设计的是 ( A ) A. 汾丘里流量计 B. 超声多普勒血流仪 C. 高速离心机 D. 碎石机 4. 机械波在传播过程中,能量变化描述以下正确的是:( D ) A. 单位体积元的总机械能量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B. 单位体积元的动能和势能的幅值不等; C. 动能密度和势能密度的变化是反相的; D. 动能密度和势能密度的变化是同相的。 5. 由于波源或观测者相对于介质运动,造成观测频率与波源频率不同的现象,称为多普 勒效应。在波源静止观察者运动的情况下,频率的改变是由于 ( A ) A. 观测者观测到的波数增加或减少造成的; B. 波长的缩短或伸长; C. 波速的增大或减小; D. 能量的增大或减小。 6. 在超声波的应用当中,对下列哪种人体组织可以采用超声成像技术:(C ) A. 肺部 B. 骨骼 C. 肝脏 D. 大脑 7. 如图所示,肥皂泡的内外半径为R 1,R 2,R 1≈R 2=R ,则肥皂泡的内外压强差P 1-P 2为 ( A ) B. R 4α; B. R 2α; C. R 2α- D. R 4α-; 8. 若H 2和He 的温度相同,摩尔数相同,那么,这两种气体 的 ( B ) A. 平均动能相等; B. 平均平动动能相等; C. 平均转动动能相等; D. 内能相等。 9. 作静脉注射时,应特别注意不能在注射器中留有气泡,以 免在微血管中发生栓塞。如图所示,血管中气泡保持不动, 请问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 ) A. P 1>P 2; B. P 1<P 2;

医学影像物理学题库

一填空题 1、X射线管的负极,包括灯丝与聚焦罩两部分。 2、想获得大的管电流需要选取大的管电压与灯丝的温度。 3、在普通X射线摄影中,用钨作为阳极靶。 4、高速运动的电子与靶物质相互作用时,其能量损失分为__碰撞损失__与__辐射损失__、 5、X射线在空间某一点的强度就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垂直于X射线传播方向上的单位面积上的光子数量与能量乘积的总与。 6、在医学应用中,常用X射线的量与质来表示X射线的强度,量就是质就是光子数。 7、在X射线野中靠近阳极侧的有效焦点比靠近阴极侧的要小。 8、光电质量衰减系数与原子序数、光子能量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_ μτ/ρ Z3/(hυ)3_____。 9、康普顿质量衰减系数与入射光子能量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_ μc/ρ 1/(hυ)3____。 10、康普顿效应发生的概率与原子序数Z无关,仅与物质的___每克电子数___有关。 11、电子对质量衰减系数与原子序数的光子能量的关系可表示为__ 当hυ>2m e c2_时,__μp/ρ Z hυ 当hυ>>2m e c2 _时,μp/ρ Zln(hυ)________________。 12、在X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时,整个诊断X射线的能量范围内都

有__ 10keV-100keV __产生,所占比例很小,对辐射屏蔽的影响不大。 13、在X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时,总的衰减系数μ/ρ=_μτ/ρ+μc/ρ+μp/ρ+μcoh/ρ____。 14、在X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时,在10keV~100MeV能量范围的低能端部分_____光电__效应占优势,中间部分____康普顿___效应占优势,高能端部分___电子对___效应占优势。 15、宽束X射线就是指含有____散射____的X射线束。 16、滤过就是把X射线束中的____低能成分___吸收掉。 17、滤过分为___固有滤过___与___附加滤过___。 18、X射线传播过程中的强度减弱,包括距离所致的____扩散___衰减与物质所致的_____吸收____衰减、 19、X射线影像就是人体的不同组织对射线____衰减___的结果。 20、增感屏—胶片组合体在应用时,胶片的光密度直接取自X射线的能量不足___10%__,其余的光密度都就是靠___增感屏受激后发出的可见光获得的。 21、量化后的___整数灰度值__又称为灰度级或灰阶,灰度级之间的最小变化称为____灰度分辨率___。 22、每个单独像素的大小决定图像的____细节可见度____、 23、CR系统X射线照射量与发射的荧光强度呈___五位数___的直线相关。 24、X-CT的本质就是___衰减系数___成像、 25、窗口技术中的窗宽就是指___放大的灰度范围上下限之差____

医学影像物理学练习题

第一章普通X射线影像 (一)单项选择题 A 1.伦琴发现X射线是在 A.1895年 B.1795年 C.1695年 D.1885年 E.1875年 C 2.关于X射线的产生,下述哪项不正确 A.需要有自由电子群的发生 B.电子群的高速由阴极向阳极行进 C.绝大部分(99%以上)动能转变为X线 D.高速电子流突然受到阻挡 E.同时产生了大量的热能 A 3.标识X射线的波长仅取决于 A.阳极靶物质 B.管电压 C.管电流 D.灯丝温度 E.阴极材料 B 4.X线管是 A.真空荧光管 B.真空二极管 C.真空五极管 D.真空四极管 E.真空三极管 A 5.产生标识X射线的最低激发电压U必须满足的关系是 A.eU≥W B.eU≤W C.eU≈W D.eU≠W E.eU∝W C 6.下列关于X射线的本质的描述,正确的是 A.只有X射线管球才能产生X线 B. 凡是X射线都可用于影像诊断 C.X射线是一种波长很短的电磁波 D.比红外线波长长E.波长范围为5~10 nm A 7.对于给定的靶原子,各线系的最低激发电压大小排列顺序为 A. U K> U L>U M B.U K < U L < U M C. U K > U M > U L D.U K < U M < U L E.U K = U L= U M D 8.焦片距对成像的影响 A. 与半影大小成正比 B.与半影大小无关 C.与所用X线量成反比 D.与所用X 射线量成正比 E.近距离投照,焦片距为20~35cm E 9.X射线的特性,下列哪项在临床上的应用最不重要 A.电离效应 B.荧光效应 C.穿透性 D.摄影效应 E.以上都不是 E 10.X射线成像的基础基于 A.荧光效应 B.感光效应 C.电离效应 D.生物效应 E.穿透性 A 11.透视检查的基础基于 A.荧光效应 B.感光效应 C.电离效应 D.生物效应 E.穿透性 B 12.X射线摄影的基础基于 A.荧光效应 B.感光效应 C.电离效应 D.生物效应 E.穿透性 C 13.X射线产生过程中,电子高速运动所需能量主要取决于 A.靶物质原子序数 B.管电流 C.管电压 D.旋转阳极转速 E.灯丝焦点大小 B 14.下列哪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A.X射线图像由不同灰度影像构成 B.X射线影像不会发生形状失真 C.X射线束是锥形束投射的 D.X射线影像有一定放大效应 E.X射线影像可产生伴影D15.在产生通常诊断条件下的X射线时,大部分的能量都转化为热能,产生X射线的能量只占 A.1% B.5% C.0.1% D.0.2% E.0.5% E 16.医用胶片最常用的感光物质是 A.氯化银 B.溴化银 C.碘化银 D.氯化银+碘化银 E.溴化银+碘化银 E 17.不属于X射线装置的是 A.X线管 B.变压器 C.操作台 D.检查床 E.光学照相机

医学影像物理学题库(配合第3版).doc

医学影像物理学题库 第一章第一节第一部分X射线管 一、填空题 1.X射线管的负极,包括和两部分。 2.想获得大的管电流需要选取大的和。 3.在普通X射线摄影中,用作为阳极靶。 二、名词解释 1.管电压———— 2.管电流———— 3.有效焦点———— 三、选择题 1.关于X射线管阳极正确的说法是() A. 阳极是一个导电体。 B. 阳极一定是固定的。 C. 阳极为X射线管的靶提供机械支撑。 D. 阳极是一个良好的热辐射体。2.影响X射线有效焦点的因素有() A.灯丝尺寸 B.靶倾角 C.管电流 D.管电压 四、简答题 1.产生X射线必须具备那些条件? 第二部分X射线的产生机制 一、填空题 1. 高速运动的电子与靶物质相互作用时,其能量损失分为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三、选择题 1.下面有关连续X射线的解释,正确的是() A.连续X射线是高速电子与靶物质的原子核电场相互作用的结果。 B.连续X射线是高速电子与靶物质轨道电子相互作用的结果。 C.连续X射线的质与管电流无关。 D.连续X射线的最大能量决定于靶物质的原子序数。 E.连续X射线的最大能量决定于管电压。 2.下面有关标识X射线的解释,正确的是() A.标识X射线的产生与高速电子的能量无关。 B.标识X射线是高速电子与靶物质轨道电子相互作用的结果。 C.滤过使标识X射线变硬。 D.标识X射线的波长由跃迁电子的能级差决定。 E.靶物质原子序数越高,标识X射线的能量就越大。 3. 能量为80keV的电子入射到X射线管的钨靶上产生的结果是() A. 连续X射线的最大能量是80keV。 B. 标识X射线的最大能量是80keV。 C. 产生的X射线绝大部分是标识X射线。 D. 仅有1%的电子能量以热量的形式沉积在钨靶中。 4.影响X射线能谱的大小和相对位置的因素有() A.管电流 B.管电压 C.附加滤过 D.靶材料 E.管电压波形

《医学影像物理学》1-9章课后习题答案(精心整理)

第一章 X 射线物理 1-1 产生X 射线需要哪些条件? 答:这个题目实际上把高速电子轰击靶产生X 射线这一事实在条件上予以明确。首先要有产生电子的阴极和被轰击的阳极靶,电子加速的环境条件即在阴极和阳极间建立电位差,为防止阴极和阳极氧化以及电子与中性分子碰撞的数量损失,要制造压强小于4-Pa 的真空环境,为此要有一个耐压、密封的管壳。 1-2 影响X 射线管有效焦点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答:影响有效焦点大小的因素有:灯丝大小、管电压和管电流、靶倾角。 1-3 在X 射线管中,若电子到达阳极靶面的速度为1.5?8 10ms -1,求连续X 射线谱的最短波长和相应的最大光子能量。 答:此题的思路是由动能公式22 1v m 求出电子的最大动能,此能量也是最大的光子能量,从而求出最短波长。但当速度可与光速c=3?810ms -1 相比较时,必须考虑相对论效应,我们可以用下面公式求出运动中电子的质量 kg 302 3122010052.1)2/1(11011.9/1--?=-?=-=c m m e v keV 8.731018.1)105.1(10052.12 1211428302max =?=????==--J m h e v ν nm 0169.0max min ==νλh hc 此题的结果告诉我们,管电压为73.8KV 。反过来,如果知道管电压,求电子到达阳极靶表面的电子速度时,同样需要考虑相对论效应。 1-4 下面有关连续X 射线的解释,哪些是正确的? A .连续X 射线是高速电子与靶物质轨道电子相互作用的结果; B .连续X 射线是高速电子与靶物质的原子核电场相互作用的结果; C .连续X 射线的最大能量决定于管电压; D .连续X 射线的最大能量决定于靶物质的原子序数; E .连续X 射线的质与管电流无关。 正确答案:B 、C 、E 1-5 下面有关标识X 射线的解释,哪些是正确的? A .标识X 射线是高速电子与靶物质轨道电子相互作用的结果; B .标识X 射线的质与高速电子的能量有关; C .标识X 射线的波长由跃迁电子的能级差决定; D .滤过使标识X 射线变硬; E .靶物质原子序数越高,标识X 射线的能量就越大。 正确答案:A 、C 、E 1-6 影响X 射线能谱的因素有哪些? 答:电子轰击阳极靶产生的X 射线能谱的形状(归一化后)主要由管电压、靶倾角和固有滤过决定。当然,通过附加滤过也可改变X 射线能谱的形状。 1-7 影响X 射线强度的因素有哪些? 答:X 射线在空间某一点的强度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垂直于X 射线传播方向上的单位面积上的光子数量与能量乘积的总和。可见,X 射线强度是由光子数目和光子能量两个因素决定的。影响X 射线强度(量与质)的因素很多,主要有:增加毫安秒,X 射线的质不变、量增加,X 射线强度增加;增加管电压,X 射线的质和量均增加,X 射线强度增加;提高靶物质原子序数,X 射线的质和量均增加,X 射线强度增加;增加滤过,X 射线的质增加、但X 射线的量减少,X 射线强度减少;增加离X 射线源的距离,X 射线的质不变,X 射线的量减少,X 射线强度减少;管电压的脉动,X 射线的质和量均减少,X 射线强度减少。 1-8 原子放出X 射线前是静止的,为了保持活动不变,当它发射X 射线时,原子经历反冲。设原子的质量是M ,X 射线的能量为h ν,试计算原子的反冲动能。 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利用X 射线的动量和能量的关系: c h p ν=。 根据动量守恒,可知:c h p M ν ==v

生物物理学发展史

生物物理学的发展史 从16世纪末开始,人们就开展了生物物理现象的研究,直到20世纪40年代薛定谔(Schr?dinger)在都柏林大学关于“生命是什么”的讲演之前,可以 算是生物物理学发展的早期。19世纪末叶,生理学家开始用物理概念如力学、流体力学、光学、电学及热力学的知识深入到生理学领域,这样就逐渐形成一个新的分支学科,许多人认为这就是最初的生物物理学。实际上物理学与生物学的结合很早以前就已经开始。例如克尔肖(Kircher)在17世纪描述过生物发光的现象;波莱利(Borrelli)在其所著《动物的运动》一书中利用力学原理分析了血液循环和鸟的飞行问题。18世纪伽伐尼(Galvani)通过青蛙神经由于接触两种金属引起肌肉收缩,从而发现了生物电现象。19世纪,梅那(Mayer)通过热、功和生理过程关系的研究建立了能量守恒定律。 20世纪40年代,《医学物理》介绍生物物理内容时,涉及面已相当广泛,包括听觉、色觉、肌肉、神经、皮肤等的结构与功能(电镜、荧光、X射线衍射、电、光电、电位、温度调节等技术),并报道了应用电子回旋加速器研究生物对象。著名的量子物理学家薛定谔专门作了“生命是什么”的报告中提出的几个观点,如负熵与生命现象的有序性、遗传物质的分子基础,生命现象与量子论的协调性等,以后陆续都被证明是极有预见性的观点,而且均得到证实。这有力地说明了近代物理学在推动生命科学发展中的作用。 20世纪50年代,物理学在各方面取得重大成就之后,物理学实验和理论的发展为生物物理学的诞生提供了实验技术和理论方法。例如,用X射线晶体衍射技术对核酸和蛋白质空间结构的研究开创了分子生物学的新纪元,将生命科学的许多分支都推进到分子水平,同时也把这些成就逐步扩大到细胞、组织、器官等,

《医学物理学》(第八版)复习题分析

复习题 第一章刚体转动 1名词解释:刚体,力矩,转动惯量,进动 2填空: (1) 刚体转动的运动学参数是、、。 (2) 刚体转动的力学参数是、。 (3) (4) 陀螺在绕本身对称轴旋转的同时,其还将绕回转,这种回转现象称为进动。 3. 问答: (1) 有一个鸡蛋不知是熟还是生,请你判断一下,并说明为什么? (2) 地球自转的角速度方向指向什么方向?作图说明。 (3) 中国古代用指南针导航,现代用陀螺仪导航,请说明陀螺仪导航的原理。 (4) 一个转动的飞轮,如果不提供能量,最终将停下来,试用转动定律解释该现象。 第二章物体弹性 1. 名词解释:应力,应变,抗张强度,杨氏模量 2. 填空: (1) 物体变形分为和两类。 (2) 物体变形是由于有的作用而产生了变化。 (3) 物体的应力与应变,经历、、、四个阶段。 (4) 物体在颈缩阶段会发生,当弹性阶段与颈缩阶段较近时,材料表现为。 3. 问答: (1) 用什么力学指标评价骨骼硬度较为合适?为什么? (2) 骨质疏松的力学特性表现是什么? 第三章流体的运动 1. 名词解释:可压缩流体,黏性,流场,层流,湍流 2. 填空: (1) 伯努利方程表明,任何一处流体的和之和总是恒定的。 (2) 文丘里流量计是利用原理设计,测量的流量值与成正比。 (3) 流体流动状态是根据判断,当它<1000,流体的流动状态是。 (4) 等截面管道中流体的流量与成正比,与成反比。 3. 问答: (1) 血压测量时,为什么袖带要与心脏平齐? (2) 痰液吸引器的管子粗细对吸引痰液有什么影响?为什么? (3) 呼吸道阻力对呼吸通气功能有什么影响?为什么? (4) 用柯氏音法测量无创血压,为什么用听诊手段来判断血压? 第四章机械振动 1. 名词解释:谐振动,阻尼振动,受迫振动,共振,谱线 2. 填空: (1) 谐振动的特征量是、和。

医学影像物理学教学大纲12版(详细)

医学影像物理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医学影像物理学 学时: 80 理论/实验学时:60/20 课程属性:必修课 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医学物理学 开课学期:第4学期 适合专业:医学影像学 二、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为专业基础课。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历程和该领域的最新发展方向,掌握医学成像的主要方法和物理原理,以及医学图像质量保证和控制的物理原理,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为以后更深入地了解和有效使用医学影像设备,很好地控制医学图像的质量,正确利用医学图像进行诊断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 (一)理论课 在各章节内容中,按“了解”、“熟悉”、“掌握”三个层次要求。“掌握”是指学生能根据不同情况对某些概念、原理、方法等在正确熟悉的基础上结合事例加以运用,能够进行分析和综合。“熟悉”是指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把学过的知识加以叙述、解释、归纳,并能把某一事实或概念分解为若干部分,指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或与其它事物的相互关系。“了解”是指学生应能辨认的科学事实、概念、原则、术语,知道事物的分类,过程及变化倾向,包括必要的记忆。 重、难点用下划线表示。 一、绪论 1、课程的主要内容、性质特点、学习目的、参考书目和学习网站。

2、专业现状及发展前景。 3、医学影像的发展历程。 X线成像、磁共振成像、超声成像、放射性核素成像。 教学要求: 了解医学成像技术发展概况,使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目的、学习方法、课程性质和特点,以及学时安排等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 二、X射线物理 1、X射线的产生 X射线管、X射线产生的机制。 2、X射线辐射场的空间分布 X射线的强度、X射线的质与量、X射线强度的空间分布。 3、X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X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系数、X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的两种主要形式: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X射线的基本特性。 4、X射线在物质及人体中的衰减 单能X射线在物质中的衰减规律、连续X射线在物质中的衰减规律、X射线的滤过和硬化、混合物和化合物的质量衰减系数、化合物的有效原子序数、X射线在人体组织内的衰减。 教学要求: 掌握:掌握X射线产生的条件及机制,影响X射线强度的因素,X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的两种主要形式,X射线的衰减规律, X射线的滤过与硬化。 熟悉: X射线管的焦点及焦点对X线成像质量的影响, X射线的基本特性,X射线量与质的概念,X射线强度的空间分布。 了解: X线管的结构,阳极效应,混合物和化合物的质量衰减系数、化合物的有效原子序数。 三、X射线影像 1、模拟X射线影像 (1)普通X射线摄影 投影X射线影像的形成、X射线透视、X射线摄影。

医学生物物理学最终版

1、一级结构(Primary Structure):多聚体中组成单位的顺序排列。含义主要包括 1、链的数目; 2、每条链的起始和末端组分; 3、每条链中组分的数目、种类及其顺序; 4、链内或链间相互作用的性质、位置和数目。测定方法:1、生化方法:肽链的拆开、末段分析、氨基酸组成分析、多肽链降解、肽顺序分析 2、质谱技术(Mass Spectrometer)和色谱层析分析技术。 2、二级结构(Secondary Structure)是指多聚体分子主链(骨架)空间排布的规律性。测定方法:1、圆二色技术(Circular dichroism CD)、红外光谱(Infrared spectrum)和拉曼光谱(Raman spectrum )技术。 3、水化作用 (Hydration):离子或其他分子在水中将在其周围形成一个水层。 笼形结构(cage structure):疏水物质进入水后水分子将其包围同时外围水分子之间较容易互相以氢键结合而形成笼形结构。 4、能量共振转移(energy resonance transfer): 将分子视为一个正负电荷分离的偶极子,受激发后将以一定的频率振动,如果其附近有一个振动频率相同的另一分子存在,则通过这两个分子间的偶极-偶极相互作用,能量以非辐射的方式从前者转移给后者,这一现象称为~。 5、脂多形性(lipid polymorphism):不同的磷脂分子可形成不同的聚集态或不同的结构,称为“相”,同一磷脂分子在不同的条件下也可以形成不同的聚集态,这一性质称为脂多形性。 6、相分离(phase separation):由两种磷脂组成的脂质体,当温度在两种磷脂的相变温度之间时,一种磷脂已经发生相变处于液晶态,另一种磷脂仍处于凝胶态,这种两相共存的现象称为相分离。 7、相变:(phase transition):是指加热到一定稳定时脂双层结构突然发生变化,而脂双层仍然保留的现象。这一温度成为相变温度,温度以上成为液晶相,相变温度以下称为凝胶相。 8、协同运输(cotransport):细胞利用离子顺其跨膜浓度梯度运输时释放的能:量同时使另一分子逆其跨膜浓度梯度运输。 9、被动运输(passive transport):是指溶质从高浓度区域移动到一低浓度区域,最后消除两区域的浓度差,是以熵增加驱动的放能过程。这种转运方式称为被动运输。 10、主动运输(active transport):主动运输是指物质逆浓度梯度,在载体的协助下,在能量的作用下运进或运出细胞膜的过程。Na+、K+和Ca2+等离子,都不能自由地通过磷脂双分子层,它们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同时还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 11、易化扩散(facilitated diffusion):在双层脂分子上存在一些特殊蛋白质能够大大增加融资的通透性,溶质也是从高浓度侧向低浓度侧运输,这种运输方式被称为易化扩散。这些蛋白质被称为运输蛋白。 12、离子通道(ion channel):是细胞膜的脂双层中的一些特殊大分子蛋白质,其中央形成能通过离子的亲水性孔道,允许适当大小和适当电荷的离子通过。 13、长孔效应(longpore effect):当一个离子从膜外进入孔道,要与孔道内的几个离子发生碰撞后才能通过孔道,这种现象称为长孔效应。 14、双电层(electrical double layer ):细胞表面的固定电荷与吸附层电荷的净电荷总量与扩散层电荷的性质相反,数值相等,形成一个双电层。 15、自由基( free radical FR ):能独立存在的、具有不配对电子的原子、原子团、离子或分子。 16、基团频率( group frequency ):一些化学基团(官能团)的吸收总在一个较狭窄的特定频率范围内,是红外光谱的特征性。在红外光谱中该频率表现基团频率位移,即特征吸收峰。 17、infrared spectroscopy(红外光谱):以波长或波数为横坐标,以强度或其他随波长变化的性质为纵坐标所得到的反映红外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的谱图。 18、圆二色谱(circular dichroism spectrum, CD):记录的是物质对紫外光与可见光波段左圆偏振光和右圆偏振光的吸收存在的差别与波长的关系,是分子中的吸收基团吸收电磁波能量引起物质电子能级跃迁,其波长范围包括近紫外区、远紫外区和真空紫外区。 19、圆二色性(activity of circular dichroism):手性物质对左右圆偏振光的吸收度不同,导致出射时左右圆偏振光电场矢量的振幅不同,通过样品后的左右圆偏振光再次合成的光是椭圆偏振光,而不再是线性偏振光,这种现象称为~。 20、旋光性(activity of optical ratation):左右圆偏振光在手性物中行进(旋转)速度不同,导致出射时的左右圆偏振光相对于入射光的偏振面旋转的角度不同,通过样品后的左右圆偏振光再次合成的光相对于入射光的偏振面旋转了一定的角度,称为~。 21、荧光(fluorescence):受光激发的分子从第一激发单重态的最低振动能级回到基态所发出的辐射。寿命为10-8~ 10 -11s。由于是相同多重态之间的跃迁,几率较大,速度大,速率常数kf为106~109s-1。分子产生荧光必须具备的条件(1)具有合适的结构(2)具有一定的荧光量子产率。

医用物理学练习题答案

医用物理学练习题答案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1.《医用物理学》教学要求骨骼肌、平滑肌的收缩、 张应力、正应力、杨氏模量、 2.理想流体、连续性方程、伯努利方程 3.黏性液体的流动状态 4.收尾速度、斯托克斯定律 5.附加压强 6.表面张力系数、表面活性物质 7.毛细现象 8.热力学第一定律 9.热力学第一定律在等值过程中的应用(等压、等温) 10.热力学第二定律 11.电动势、稳恒电流 12.一段含源电路的欧姆定律 13.基尔霍夫定律应用 14.复杂电路:电桥电路 15.简谐振动的初相位

16.平面简谐波的能量、特征量(波长、频率、周期等) 17.光程、相干光 18.惠更斯原理 19.双缝干涉 20.单缝衍射 21.光的偏振 22.X射线的产生条件 23.X射线的衰减 24.标识X射线的产生原理 25.X射线的短波极限 26.放射性活度 27.放射性原子核衰变方式 28.半衰期、衰变常数、平均寿命 29.辐射防护 医用物理学练习题 练习一

1-1.物体受张应力的作用而发生断裂时,该张应力称为( D ) A .范性 B .延展性 C .抗压强度 D .抗张强度 1-2平滑肌在某些适宜的刺激下就会发生( A ) A .自发的节律性收缩 B .等宽收缩 C .不自主收缩 D .等级收缩 1-3.骨骼肌主动收缩所产生的张力和被动伸长所产生的张力的关系是( C ) A .不等于 B .小于 C .大于 D .近似等于 1-4.头骨的抗压强度为×108Pa ,如果质量为1kg 的重物,竖直砸到人的头上,设重物与头骨的作用时间为1×10-3s ,作用面积为0.4cm 2,问重物离头顶至少多高下落才会砸破人的头骨 解: 头骨的抗压强度N 108.6104.0107.1348?=???==-S F σ 根据机械能守恒可得 22 1v m mgh = 因此有 g h 22 v = 根据动量定理有v m t F =? 求v 代入上式得 1-5.说明正应力、正应变和杨氏模量的定义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答:垂直作用在物体某截面上的内力F 与该截面面积S 的比值,称为物体在此截面处所受的正应力。物体在正应力作用下,长度改变量△l 和物体的原长度l 0

医学影像物理学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0.5分,共6分) 1、关于X 线性质的叙述哪个是错误的( D ) A、X线与红外线紫外线一样,均属电磁波; B 、X线具有波动性和微粒二重性 C 、X线的干射衍射现象证明它的波动性,康普顿效应证明它的微粒性D、光电效应证明它的波动性E、X线不具有质量和电荷。 2、一般摄影用X 线胶片中不包括下列哪些物质( D ) A、片基 B、保护层 C、乳剂层 D、防反射层 E、防静电层 3、IP板描述错误的是( D ) A、IP中荧光物质对放射线、紫外线敏感,所以要做好屏蔽; B、IP中光激励发光物质常用材料是掺杂2价铕离子的氟卤化钡的结晶 C 、IP使用时要轻拿轻放 D、曝光后的IP,其信息不随时间延长而消退 4、非晶态氢化硅型平板探测器单个像素尺寸是( C ) 5、A、0.139cm B、0.143cm C、0.143mm D、0.139mm 6、5/X线信息是哪一个阶段形成的( A ) 7、A、X线透过被照体以后B、X线照片冲洗之后C、X线到达被照体之前 D、视觉影像就是X 线信息影像 E、在大脑判断之后 6、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中,为使图像的边界轮廓清晰,可采用的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为( B ) A、图像平滑 B、图像锐化 C、图像缩小 D、图像放大 7、数字化X线成像技术与传统X线成像技术相比说法错误的是(B ) A、量子检测效率高 B、动态范围小 C、空间分辨力低 D、对比度分辨力高。 8多选、产生X线的条件应是下列哪几项(ABDE ) A、电子源 B、高真空 C、旋转阳极 D、高速电子的产生 E、高速运行的电子突然受阻 9多选、在医学放射诊断范围内,利用了X 线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哪几种形式(BCD ) A、相干散射 B、光电效应 C、康普顿效应 D、电子对效应 E、光核效应 10 X线照射物质时衰减程度与(D)无关 AX线的能量B原子序数 C 密度 D 每克电子数 D X线灯丝的温度 11 DDR那个定义错(D) A 在计算机控制下工作B用一维二维探测器 C X线信息转化为数字图像 D 使用高强度磁场成像 12、CR的基本成像过程不包括(B) A影像信息的采集B远程传输C 读取D 处理 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8分) 1、医用X线与物质产生的效应主要有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电子对效应。 2、医用放射检查的手段有X射线,X-CT、ECT(SPECT、PET)、MRI、超声四种。 3、透视检查主要利用X线的(穿透)作用和(荧光)作用。 4、晶态氢化硅平板探测器是由闪烁发光晶体,将X射线光子能量转化为可见光光子,再由薄膜非晶态氢化硅制成的光电二极管,完成光电转换。

医用物理学习题集

医用物理学习题集(理论课72学时适用) 大学物理课部 2007年8月

目录 练习一矢量分析位移速度加速度角量和线量圆周运动┄┄┄┄┄┄┄┄┄┄┄┄5 练习二转动定律角动量守恒定律┄┄┄┄┄┄┄┄┄┄┄┄┄┄┄┄┄┄┄┄┄┄┄6 练习三物体的弹性骨的力学性质┄┄┄┄┄┄┄┄┄┄┄┄┄┄┄┄┄┄┄┄┄┄┄7 练习四理想流体的稳定流动┄┄┄┄┄┄┄┄┄┄┄┄┄┄┄┄┄┄┄┄┄┄┄┄┄┄8 练习五血液的层流┄┄┄┄┄┄┄┄┄┄┄┄┄┄┄┄┄┄┄┄┄┄┄┄┄┄┄┄┄┄9 练习六液体的表面性质┄┄┄┄┄┄┄┄┄┄┄┄┄┄┄┄┄┄┄┄┄┄┄┄┄┄┄┄10 练习七力学习题课┄┄┄┄┄┄┄┄┄┄┄┄┄┄┄┄┄┄┄┄┄┄┄┄┄┄┄┄┄┄10 练习八简谐振动┄┄┄┄┄┄┄┄┄┄┄┄┄┄┄┄┄┄┄┄┄┄┄┄┄┄┄┄┄┄┄12 练习九简谐振动的叠加分解及振动的分类┄┄┄┄┄┄┄┄┄┄┄┄┄┄┄┄┄┄┄13 练习十波动方程┄┄┄┄┄┄┄┄┄┄┄┄┄┄┄┄┄┄┄┄┄┄┄┄┄┄┄┄┄┄┄14 练习十一波的能量波的干涉┄┄┄┄┄┄┄┄┄┄┄┄┄┄┄┄┄┄┄┄┄┄┄┄┄15 练习十二声波┄┄┄┄┄┄┄┄┄┄┄┄┄┄┄┄┄┄┄┄┄┄┄┄┄┄┄┄┄┄┄┄16 练习十三超声波的基本性质传播规律衰减规律┄┄┄┄┄┄┄┄┄┄┄┄┄┄┄┄┄17 练习十四超声诊断的物理原理┄┄┄┄┄┄┄┄┄┄┄┄┄┄┄┄┄┄┄┄┄┄┄┄┄18 练习十五波动及超声波习题课┄┄┄┄┄┄┄┄┄┄┄┄┄┄┄┄┄┄┄┄┄┄┄┄┄19 练习十六电场电场强度┄┄┄┄┄┄┄┄┄┄┄┄┄┄┄┄┄┄┄┄┄┄┄┄┄┄┄20 练习十七高斯定理及其应用┄┄┄┄┄┄┄┄┄┄┄┄┄┄┄┄┄┄┄┄┄┄┄┄┄┄21 练习十八电场力做功电势┄┄┄┄┄┄┄┄┄┄┄┄┄┄┄┄┄┄┄┄┄┄┄┄┄┄22 练习十九心电静电场中的电介质电场的能量┄┄┄┄┄┄┄┄┄┄┄┄┄┄┄┄┄┄23 练习二十磁感应强度磁通量毕奥-伐尔定律┄┄┄┄┄┄┄┄┄┄┄┄┄┄┄┄┄┄24 练习二十一安培环路定律┄┄┄┄┄┄┄┄┄┄┄┄┄┄┄┄┄┄┄┄┄┄┄┄┄┄┄25 练习二十二磁场对电流的作用┄┄┄┄┄┄┄┄┄┄┄┄┄┄┄┄┄┄┄┄┄┄┄┄┄27 练习二十三电动势生物膜电位直流电路┄┄┄┄┄┄┄┄┄┄┄┄┄┄┄┄┄┄┄28 练习二十四电磁学习题课┄┄┄┄┄┄┄┄┄┄┄┄┄┄┄┄┄┄┄┄┄┄┄┄┄┄┄29 练习二十五眼睛的屈光系统球面屈光┄┄┄┄┄┄┄┄┄┄┄┄┄┄┄┄┄┄┄┄30 练习二十六透镜的屈光眼睛的屈光不正及其物理矫正┄┄┄┄┄┄┄┄┄┄┄┄┄┄31 练习二十七光的干涉┄┄┄┄┄┄┄┄┄┄┄┄┄┄┄┄┄┄┄┄┄┄┄┄┄┄┄┄┄32 练习二十八光的衍射┄┄┄┄┄┄┄┄┄┄┄┄┄┄┄┄┄┄┄┄┄┄┄┄┄┄┄┄┄33 练习二十九光的偏振┄┄┄┄┄┄┄┄┄┄┄┄┄┄┄┄┄┄┄┄┄┄┄┄┄┄┄┄┄34 练习三十激光的基本原理关键参数与特性┄┄┄┄┄┄┄┄┄┄┄┄┄┄┄┄┄┄┄35 练习三十一激光生物效应及临床应用┄┄┄┄┄┄┄┄┄┄┄┄┄┄┄┄┄┄┄┄┄┄35 练习三十二光学习题课┄┄┄┄┄┄┄┄┄┄┄┄┄┄┄┄┄┄┄┄┄┄┄┄┄┄┄┄36 练习三十三原子核物理核磁共振┄┄┄┄┄┄┄┄┄┄┄┄┄┄┄┄┄┄┄┄┄┄┄37 练习三十四X射线成像的物理基础┄┄┄┄┄┄┄┄┄┄┄┄┄┄┄┄┄┄┄┄┄┄┄38 3

生物物理学发展史与分支

生物物理学的发展史17世纪A.考伯提到发光生物荧火虫。 1786年L.伽伐尼研究了肌肉的静电性质。 1796年T.扬利用光的波动学说、色觉理论研究了眼的几何光学性质及心脏的液体动力学作用。 H.von亥姆霍兹将能量守恒定律应用于生物系统,认为物质世界包括生命在内都可以归结为运动。他研究了肌肉收缩时热量的产生和神经脉冲的传导速度E.H.杜布瓦-雷蒙德第一个制造出电流表并用以研究肌肉神经,1848年发现了休止电位及动作电位。 1895年W.C.伦琴发现了 X射线后,几乎立即应用到医学实践。 1899年K.皮尔逊在他写的《科学的文法》一书中首次提到:“作为物理定律的特异事例来研究生物现象的生物物理和生物物理学……”,并列举了当时研究的血液流体动力学、神经传导的电现象、表面张力和膜电位、发光与生物功能、以及机械应激、弹性、粘度、硬度与生物结构的关系等问题。 1910年A.V.希尔把电技术应用于神经生物学,并显示了神经纤维传递信息的特征是一连串匀速的电脉冲,脉冲是由膜内外电位差引起的。 19世纪显微镜的应用导致细胞学说的创立。以后从简单显微镜发展出紫外、暗视野、荧光等多种特殊用途的显微镜。电子显微镜的发展则提供了生物超微结构的更多信息。 早在1920年 X射线衍射技术就已列入蛋白质结构研究。W.T.阿斯特伯里用 X射线衍射技术研究毛发、丝和羊毛纤维结构、α-角蛋白的结构等,发现了由氨基酸残基链形成的蛋白质主链构象的α-螺旋空间结构;20世纪50年代J.D.沃森及F.H.C.克里克提出了遗传物质 DNA双螺旋互补的结构模型。1944年的《医学物理》介绍生物物理内容时,涉及面已相当广泛,包括听觉、色觉、肌肉、神经、皮肤等的结构与功能(电镜、荧光、X射线衍射、电、光电、电位、温度调节等技术),并报道了应用电子回旋加速器研究生物对象。物理概念对生物物理发展影响较大的则是1943年E.薛定谔的讲演:“生命是什么”和N.威纳关于生物控制论的论点;前者用热力学和量子力学理论解释生命的本质引进了“负熵”概念,试图从一些新的途径来说明有机体的物质结构、生命活动的维持和延续、生物的遗传与变异等问题(见耗散结构和生物有序)。后者认为生物的控制过程,包含着信息的接收、变换、贮存和处理。他们论述了生命物质同样是物质世界的一个组成部分,既有它的特殊运动规律,也应该遵循物质运动的共同的一般规律。这就沟通了生物学和物理学两个领域。现已在生物的各个层次,以量子力学和统计力学的概念和方法进行微观和宏观的系统分析。 生物物理学的分支生物物理学研究的内容十分广泛,涉及的问题则几乎包括生物学的所有基本问题。由于生物物理学是一门正在成长着的边缘学科,其具体内容和发展方向也在不断变化和完善,它和一些关系特别密切的学科(生化、生理等)的界限也不是很明确。现阶段,生物物理的研究领域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分子生物物理。分子生物物理是本学科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个分支。它运用物理学的基本理论与技术研究生物大分子、小分子及分子聚集体的结构、动力学,相互作用和其生物学性质在功能过程中的变化,目的在于从分子水平阐述生命的基本过程,进而通过修饰、重建和改造生物分子,为实践服务。 生物大分子及其复合物的空间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是分子生物物理的核心问题。自从50

医学物理学习题

大学物理习题集 医用物理学 物理教研室 年月

目录 部分物理常量 习题一矢量分析质点运动的描述角量和线量 习题二转动定律角动量守恒 习题三转动定律角动量守恒旋进 习题四物体的弹性骨力学性质 习题五理想流体的稳定流动 习题六血液的层流 习题七简谐振动 习题八简谐振动的叠加 习题九阻尼振动受迫振动共振波函数 习题十波的能量波的干涉驻波 习题十一超声波及其应用 习题十二狭义相对论基本假设及其时空观 习题十三狭义相对论动力学 习题十四液体的表面性质 习题十五静电场强度 习题十六高斯定理及其应用 习题十七电场力的功电势 习题十八静电场中的电介质 习题十九静电场习题课 习题二十磁通量磁场的高斯定理毕奥萨伐定律 习题二十一毕奥萨伐定律、磁场的环路定理 习题二十二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习题二十三欧姆定律的微分形式电动势 习题二十四直流电路电容的充放电 习题二十五球面的屈光透镜的屈光 习题二十六透镜的屈光眼睛的屈光不正及矫正 习题二十七光的干涉 习题二十八光的衍射 习题二十九光的偏振

部分物理常量 引力常量×-··-重力加速度9.8m-阿伏伽德罗常量×- 摩尔气体常量·-·- 标准大气压× 玻耳兹曼常量×-·- 真空中光速×108m 电子质量×-31kg 中子质量×-27kg 质子质量×-27kg 元电荷×-19C 真空中电容率×-121m-真空中磁导率π×-×- 普朗克常量×? 维恩常量× 斯特藩玻尔兹常量× 说明:字母为黑体者表示

习题一 矢量分析 质点运动的描述 角量和线量 一填空: 1. 已知j i A ??+-= ,k j i B ?2?2?+-= 则A 与B 的夹角为 . .悬挂在弹簧上的物体在竖直方向上振动,振动方程为ω ,其中、均为常量,则 () 物体的速度与时间的函数关系为 ; () 物体的速度与坐标的函数关系为 . () 物体的加速度与时间的函数关系为 。 .质点沿半径为的圆周作运动,运动方程为2 23t +=θ()则在时刻质点的角速度为 角加速度为 切向加速度为 法向加速度为 二.单项选择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C A B C B A ??-=??②))(())((B B A A B A B A ??=??③)()(C B A C B A ?=? ④)(C B A C B A ??=??⑤若0=?B A 则0=A 或0=B ⑥若0=?B A ,且0 ,0≠≠B A 则A 与B 平行。 .①②③④⑸⑥ .①②③④ .②⑥ .①⑥ .一质点沿轴作直线运动,其—曲线如图所示,如时,质点位于坐标原点,则时,质点在轴上的位置为( ) . .5m . .2m . .-2m . . -5m . .直径为20cm 的主动轮,通过皮带拖动半径为50cm 的被动轮转动,皮带与轮之间无相对滑动, 主动轮从静止开始作匀角加速转动. 在内被动轮的角速度达到,则主动轮在这段时间内转过了( )圈. . 三.计算 .湖中有一条小船,岸边有人用绳子通过岸上高于水面的滑轮拉船,设人收绳的速率为,求 船的速度和加速度 ? .如图所示,质点在水平面内沿一半径为2m 的圆轨道转动. 转动的角速度 与时间的关系为 ( 为常量), 已知 时质点的速度为32m.试求 时, 质点的速度与加速度的大小? 习题二 转动定律 角动量守恒 图 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