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计算机基础2》课外实验指导书

《大学计算机基础2》课外实验指导书
《大学计算机基础2》课外实验指导书

《大学计算机基础2》实验指导书

2008版

计算机基础教研室

目录

实验一Windows操作系统操作实验 (3)

实验二Word文字处理软件实验(一) (6)

实验三Word文字处理软件实验(二) (8)

实验四Excel电子表格软件实验(一) (11)

实验五Excel电子表格软件实验(二) (14)

实验六PowerPoint演示文稿软件实验 (17)

实验七微机拆装实验 (20)

实验八计算机网络实验 (23)

实验一Windows操作系统操作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Windows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

2.掌握Windows的程序管理。

3.掌握“Windows资源管理器”和“我的电脑”的使用。

4.掌握控制面板的使用。

5.掌握文件和文件夹的常用操作。

6.掌握磁盘碎片整理程序等实用程序的使用。

二、实验内容

要求:请在桌面上建立名为“实验一”的文件夹,把本次实验中可以保存的信息保存在该文件夹下。

1.任务栏和桌面的设置

(1) 设置任务栏为自动隐藏。

(2) 设置“智能ABC”为默认输入法。

(3) 在“开始”菜单“附件”程序组中启动“记事本”、“画图”、“计算器”等程序,通过任务栏中的按钮在相应的程序中进行切换,然后对这些窗口进行层叠、横向平铺和纵向平铺操作。

2.特殊字符输入练习。

启动“记事本”程序,利用输入法的软键盘输入下列特殊字符,并以文件名为“特殊字符.txt”保存在“实验一”文件夹中。

(1)标点符号:。,、;…~

(2)数学符号:≈≠≤≮∷±

(3)特殊符号:§№☆★○●

3. 屏幕和窗口复制功能的使用。

(1)打开“附件”组中的“计算器”。

(2)按下Alt + Print Screen ,“计算器”窗口被复制到剪贴板中。

(3)启动“画图”程序,用“编辑”|“粘贴”命令将剪贴板上的内容复制到画板,

将文件保存起来,文件名为 Calc.jpg,保存在“实验一”文件夹中。

(4)在第(2)步中换成按下Print Screen,然后在“画图”程序中进行粘贴,保存文

件为Desktop.jpg,保存在“实验一”文件夹中。

4.在“实验一”文件夹中建立快捷方式和其他对象。

(1)为“控制面板”中的“系统”建立快捷方式。

(2)为“Windows 资源管理器”建立一个名为“资源管理器”的快捷方式。

(3)为Windows XP主目录(一般为C盘的windows文件夹)创建快捷方式。

(4)建立名称为Myfile.txt的文本文件和名称为“我的数据”的文件夹。

5.“我的电脑”和“资源管理器”的使用。

(1)分别选用缩略图、列表、详细信息等方式浏览Windows主目录,观察各种显示方

式之间的区别。

(2)分别按名称、大小、文件类型和修改时间对Windows主目录进行排序,观察四种

排序方式的区别。

6.文件夹和文件的创建、移动和复制。

(1)在文件夹“实验一”中创建文件夹,文件夹结构如下图所示。

(2)打开“记事本”,建立一个文本文件T1.txt保存在“实验一”中,用“快捷菜单”

|“新建”|“文本文档”命令创建文本文件T2.txt保存在“实验一”中,两个文件的内容任意输入。

(3)将T1.txt用快捷菜单中的“复制”和“粘贴”命令复制到Test1中。

(4)将T1.txt用Ctrl+C和Ctrl+V复制到Test1\sub1中。

(5)将T1.txt用鼠标拖曳的方法复制到Test1\sub2中。

(6)将T2.txt移动到C:\Test2\ABC中。

(7)将Test1\sub2文件夹移动到Test2\XYZ中,要求移动整个文件夹,而不是仅仅

移动其中的文件。

7.文件和文件夹的删除、回收站的使用。

(1)删除已经建立的“资源管理器”快捷方式和“系统”快捷方式。

(2)恢复已删除的“资源管理器”快捷方式。

(3)删除文件T1.txt。

(4)恢复刚刚被删除的T1.txt文件。

(5)用Shift+Delete命令删除文件T1.txt,观察是否送到回收站。

8.查看Test1\T1.txt文件属性,并把它设置为“只读”和“隐藏“。

9.搜索文件或文件夹。要求如下:

(1)查找C盘上所有扩展名为.txt的文件。

(2)查找C盘上文件名中第三个字符为a,扩展名为.bmp的文件。

(3)查找文件中含有文字“Windows”的所有文本文件,并把它们复制到桌面“我的

文档”目录下。

(4)查找C盘上在去年一年内修改过的所有.bmp文件。

10.桌面的设置。

(1)桌面背景选用计算中的一幅图片,并把它拉伸到整个桌面。

(2)屏幕保护程序选用“三维文字”,设置显示“计算机屏幕保护”摇摆式旋转,等

待时间为1分钟。

(3)设置屏幕分辨率。如果分辨率为1024×768像素,则设置为800×600像素,反

之设置为1024×768像素。

11.使用“附件”中的“系统工具”程序组中的“磁盘碎片整理程序”整理C盘。

三、实验思考题

1.什么是操作系统?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有哪些?

2.剪贴板的作用是什么?怎样将当前窗口或整个屏幕内容复制到剪贴板上?

3.将C盘中的文件夹myfolder1复制和移动到D盘中的操作过程分别是?

4.为D盘中的文件夹myfolder2在桌面上建立快捷方式的操作过程是?

5.选定多个连续文件或文件夹的操作过程是?选定多个不连续文件或文件夹的操作

过程是?

6.回收站的功能是什么?彻底删除D盘中的文件夹myfolder3的操作过程是?

7.如何查找C盘中所有的文件名以AUTO开始的所有文件?

四、实验总结

(自己总结本次实验的重难点及心得、体会、收获,字数不得少于100字。)

实验二Word文字处理软件实验(一)

一、实验目的

1.掌握Word文档的建立、保存与打开;

2.掌握新建、样式和格式等任务窗格的使用

3.掌握文档通过键盘和联机手写两种输入方式;

4.掌握文挡的基本编辑,包括删、改、插、复制和移动等操作;

5.掌握字符、段落、项目符号和编号、分栏的格式化;

6.掌握样式的使用和页面的排版。

二、实验内容

要求:请在桌面上建立名为“实验二”的文件夹,下载实验素材文件“W1.doc”并保存其中。

1.进入Word,熟悉其工作界面和各个组成部分。

2.请打开实验文件夹下的“W1.doc”,完成以下操作。

(1)在文本的最前面插入移行标题“5.2.1 字处理软件概述”,并将其设置为“标题3”样式;在两端之间加小标题“1.字处理软件的发展”,并将其设置为“标题8”样式。

(2)将文档分为三段,使“最早将有影响……杰出代表”、“1982年……声音与一体”,各为两段。将文本中所有的英文单词改为首字母大写;将所有的字母更改为红色的字母并加着重号。

(3)将标题“5.2.1 字处理软件概述”设置为居中、华文行楷,加2.25磅的蓝色阴影边框;将小标题“1.字处理软件的发展”设置为分散对齐。

(4)将所有正文首行缩进2个汉字、小四号字、楷体,所有英文字体设置为Courier New。

(5)将第一段前面的“文字处理信息”这几个字设置为如样张所示的拼音标注,拼音为12磅大小;将第三行的“文字处理软件”设置为“幼圆”字体,加粗,加框,加字符底纹,字符放大到200%,字体为红色;将第一段设段后间距1行。

(6)将正文第二段首字下沉2行;分两栏,加分隔线。最后一段正文删除多于的文字,分3栏,第1栏栏宽8个字符、第2栏栏宽10个字符,栏间距为3个字符,加如样张所示的双线,并加15%的灰色底纹。

(7)在正文最后添加文字:“Word功能:文件管理、文字编辑、版面设计、表格处理、图文混排、制作Web主页”。格式为小四号、黑体、字符间距设置为加宽6磅、文字分段;加如样张所示的红色项目符号,分两栏。

(8)插入页脚,内容为姓名和日期(使用日期域)

(9)将文档的纸型设置为自定义大小(宽度:17.6厘米,高度:25厘米),装订线位置设置为顶端。

实验样张如下:

三、实验思考题

1.分散对齐和两端对齐有何区别?

2.如何创建新的文档?如何选择纸张?如何打开已有的文档?

3.分页符与分节符是否为同一概念?

4.怎样使用标尺缩进?

5.怎样将字符设置为上标?怎样将字体设置为斜体?

6.怎样快速更改拼写有误的单词?

四、实验总结

(自己总结本次实验的重难点及心得、体会、收获,字数不得少于100字。)

实验三Word文字处理软件实验(二)

一、实验目的

1.熟练掌握表格的建立及内容的输入;

2.熟练掌握表格的编辑;

3.熟练掌握对表格的格式化。

4.熟练掌握插入图片、图片编辑、格式化。

5.掌握绘制简单的图形和格式化。

6.掌握艺术字体的使用

7.掌握公式编辑器的使用

8.掌握文本框的使用

9.掌握图文混排、页面排版

二、实验内容

要求:请在桌面上建立名为“实验三”的文件夹,下载实验素材文件“W3.doc”和“汽院校徽.jpg”并保存其中。

1.建立如下所示的表格,以w2.doc作为文件名保存在“实验三”中。

2.打开w3.doc,完成下面的操作

(1)插入艺术字,字体为隶书36号、样式为艺术字库第4行第3个,高和宽分别为2.2厘米和8.9厘米,放入如样张所示的位置。

(2)插入图片,在第一段正文前插入一名为“J0195384.wmf”剪贴画,大小高度为3.39 厘米、宽度保持原来的比例,浮于文字上方。在正文的最后一段插入“建筑物”类别中一剪贴画,加文字“建筑类”,宋体三号字,字符位置“提升”40磅;按样张对文字和图片加边文本框,文本框大小高度设置为3.5厘米,框线类型为“中粗两细”类型,放置在如样张所示的位置;插入“家庭用品”类别中的一剪贴画,图片大小高设为8厘米,颜色为“冲蚀”,作为水印按放在最后一段文字下方。

(3)在正文后利用自选图形绘制如样张所示的流程图,并将其组合。

(4)插入样张中的数学公式。

实验样张如下:

三、实验思考题

1.怎样在图形中插入文本?如何更改文字方向?

2.如何在文档中插入公式?怎样建立新的公式?

3.什么是样式?样式有何作用?

4.文本框的作用是什么?

5.如何在图形编辑状态下,绘制正方形?绘制图形?

四、实验总结

(自己总结本次实验的重难点及心得、体会、收获,字数不得少于100字。)

实验四Excel电子表格软件实验(一)

一、实验目的

1.掌握Excel工作簿的建立、保存与打开。

2.掌握工作表中数据的输入。

3.掌握公式和函数使用。

4.掌握数据的编辑修改。

5.掌握工作表的插入、复制、移动、删除和重命名。

6.掌握工作表数据的自定义格式化和自动格式化。

二、实验内容

要求:请在桌面上建立名为“实验四”的文件夹。

1.启动Excel,在空白工作表中输入如下所示的数据,并以“e1.xls”保存在“实验四”中。

2.利用公式和函数进行计算:先计算每个学生的总分,并求出各科目的最高分、平均分和方差,再利用IF函数按总分进行总评,评出优秀学生(总分高于平均分的10%者为优秀)。

3.工作表编辑。

(1)将每个学生的各科成绩及总分(A3:F11)转置复制到A17起始的区域,形成第二个表格。第二个表格仅保留优秀学生的情况。

(2)在Sheet3工作表前插入一张工作Sheet4表,将Sheet1表格的第二个表格的内容复制到新插入的工作表Sheet4的A5单元格开始。

(3)将Sheet1工作表改名为“成绩表”,再将其用复制工作表的方法复制到Sheet2工作表前,然后将复制的“成绩表(2)”移动到最后一张工作表的后面。

4.对“成绩表”进行如下格式化。

(1)将表格标题设置成华文彩云、24磅大小、跨列居中对齐方式。

(2)将制表日期移到表格的下边右对齐,并设置成隶书、加粗倾斜、12磅。

(3)将表格各栏列宽设置为7。列标题行行高设置为25,其余行高为最合适的行高。列标题粗体、水平和垂直居中、15%底纹。再将表格中的其他内容居中,平均分和方差保留小数1位。设置表格边框线。

(4)在表格的右边加优秀率的统计结果和“优秀率”文字。“优秀率”文字为黑体、22磅,合并单元格,垂直居中,加双线边框,列宽为最合适的列宽。

(5)对学生的每门课中最高分以粗体、蓝色字、12.5%灰色底纹显示。

(6)对转置后的工作表格中的部分内容自动套用“色彩1”格式,然后将该表格的内框线改为黄色细线。

4.对“成绩表”工作表进行如下页面设置,并打印预览。

(1)纸张大小为A4,表格打印设置为水平、垂直居中,上下页边距为3厘。

(2)设置页眉为分类汇总表,格式为居中、粗斜体、设置页脚为当前日期,靠右安放。

(3)不打印网格线,但打印工作表的行号和列号。

实验样张如下:

三、实验思考题

1.如何选取多个连续的单元格?如何选取多个不连续单元格?

2.请说出至少三种对一行或列求和的不同方法。

3.Excel在对单元格的引用时默认采用的是相对引用还是绝对引用?两者有何差别?

4.论述数据清除和数据删除的区别。

5.在单元格A1到A9输入数字1~9,A1到I1输入数字1~9,试用最简单的方法在

B2:I9区域设计出九九乘法表,简述操作步骤。(提示使用混合引用和公式复制)。

四、实验总结

(自己总结本次实验的重难点及心得、体会、收获,字数不得少于100字。)

实验五Excel电子表格软件实验(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嵌入图表和独立图表的创建。

2.掌握图表的整体编辑和对图表中各对象的编辑。

3.掌握图表的格式化

4.掌握数据列表的排序、筛选。

5. 掌握数据的分类汇总。

6.掌握数据透视表的操作。

二、实验内容

要求:请在桌面上建立名为“实验五”的文件夹,讲下载的素材文件“e2.xls”和“e3.xls”保存在该文件夹中。

1.打开e2.xls,选中表格中的全部数据,在当前工作表Sheet1中创建嵌入的条形图图表,图表标题为“学生成绩表”。

2.对Sheet1中创建的嵌入图表进行如下编辑操作。

(1)将该图表移动,放大到期A10:E20区域。

(2)将图表中数学的数据系列删除,然后再将计算机与外语的数据系列次序对调。

(3)为图表中“计算机”的数据系列增加以值显示的数据标记。

(4)为图表添加分类轴标题“姓名”。

3.对Sheet1中创建的嵌入图表进行如下格式化操作。

(1)对图表标题“学生成绩表”设置为方正舒体、18磅,按梯放置。

(2)将图表区的字体大小设置为8磅,并选用最粗的圆角边框。

(3)将图例边框改为带阴影边框。并将图例移到图表区的左下角。

(4)将数值轴的主要刻度间距改为20。

(5)去掉背景区域的图案。

(6)按样张所示,调整绘图区大小。

4.将“计算机”课程的部分学生成绩,创建独立的三维饼图图表“图表1”,对“图表1”按样张进行格式化、调整图形的大小及进行必要的编辑。

实验样张如下:

5.打开e3.xls,将数据列表的姓名右边增加性别字段,2、4、7、8记录为女同学,其它为男同学。并将数据列表复制到Sheet2中,然后进行下列操作:

(1) 对Sheet2中的数据按性别排列,男同学在上,女同学在下,性别相同按总分降

序排列。

(2)在Sheet2中筛选出总分小于200或大于270的女生记录。

6.将Sheet1 中的数据复制到Sheet3中,然后对Sheet3中的数据进行下列分类汇总操作:

(1)按性别分别求出男生和女生的各科平均成绩(不包括总分),平均成绩保留1位

小数。

(2)在原有分类汇总的基础上,再汇总出男生和女生的人数。

(3)按样张所示,分级显示及编辑汇总数据。

三、实验思考题

1.试比较数据透视表与分类汇总的不同用途。

2.独立图表和嵌入式图表有什么不同?

3.在分类汇总的分级显示区中,最上级(总计级)可能同时出现”+”、”—”等分

级显示符号吗?为什么?

4.“汉字”的数据排序可以按笔划排序吗?如何操作?

四、实验总结

(自己总结本次实验的重难点及心得、体会、收获,字数不得少于100字。)

实验六PowerPoint演示文稿软件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PowerPoint的启动

2. 掌握演示文稿建立的基本过程

3. 掌握演示文稿格式化和美化的方法

4.掌握幻灯片的动画技术

5.掌握幻灯片的超链接技术

6.掌握放映演示文稿的方法

二、实验内容

要求:请在桌面上建立名为,讲下载的素材文件“汽院校徽.jpg”保存在该文件下。

1.利用“空演示文稿”建立演示文稿。

(1)在实验文件夹中建立具有4张幻灯片的自我介绍演示文稿,将结果以p1.ppt文件保存在“实验六”中。

(2)第1张幻灯片采用“标题与文本”版式,标题处填入“简历”;文本处填写你从小学开始的简历。

(3)通过“插入|新幻灯片”命令建立第2张幻灯片,该幻灯片采用“表格”版式,标题处填入你所在的省市和高考时的中学学校名;表格由5列2行组成,内容为你高考的4门课程名、总分及对应的分数。

(4)第3张幻灯片采用“文本与剪贴画”版式,标题处填入“个人爱好和特长”;文本处以简明扼要的文字填入你的爱好和特长;剪贴画选择你所喜欢的图片或你的照片。

(5)第4张幻灯片采用“组织结构图”版式,标题处填入你高中所在地在全国所处地理位置结构图,见图4.1。右上角是“组织结构图”工具栏,通过“插入形状”下拉菜单的“同事”、“下属”等命令来增加有关结构成员。

2.对建立的P1 演示文稿进行编辑。

(1)演示文稿加入日期、页脚和幻灯片编号。使演示文稿中所显示的日期和时间会随着机器内时钟的变化而改变;幻灯片编号从100开始,字号为24磅,并将其放在右下方;在“页脚区”输入作者名,作为每页的注释。

(2)利用母版统一设置幻灯片的格式。对标题设置“方正舒体_54磅、粗体”。在右上方插入如样张所示的学校校徽图片。

(3)逐一设置格式。对第1张幻灯片的文本设置“楷体、粗体、32磅”,段前0.5,项目符号的符号为 ;对第2张幻灯片的表格外框为4.5磅框线,内为1.5磅框线,表格内容水平、垂直居中。

(4)设置背景。利用“格式︱背景”命令,在“填充效果”中选择“过度”选项卡的“雨

后天晴”预设颜色,效果见样张。

(5) 插入对象。对第2张幻灯片插入图表,内容为表中的各项数据;对第3张幻灯片,将标题文字“个人爱好与特长”改为“艺术字”库中第1行第4列的样式,加阴影。

3. 幻灯片的动画技术

(1)利用“自定义动画”设置幻灯片内动画。对建立的P1.PPT内第1幻灯片中的标题部分,采用“飞入”进入的动画效果,“单击鼠标”时产生动画效果;文本内容即个人简历,采用“棋盘”进入的动画效果,按项一条一条地显示,在“前一事件”2秒后发生。对P1.ppt 的第3张幻灯片的“艺术字”对象设置“螺旋飞入”效果;对4张图片逐一设置“进入”的效果;对文本设置“擦除”效果。动画出现的顺序首先为图片对象,随后为文本,最后是艺术字。

(2)利用“幻灯片切换”设置幻灯片间动画。使建立的P1.ppt演示文稿内各幻灯片间的切换效果分别采用“水平百叶窗”、“溶解”、“盒状展开”、“随机”等方式。设置切换速度为“快速”,换页方式可以通过单击鼠标实现或设置每隔几秒自动切换。

4.创建超级链接。

(1)将P1.ppt中第一张幻灯片前插入一张幻灯片作首页,如样张所示。幻灯片有四个按钮,依次为:简历、高考情况、个人爱好、生源所在地。利用超级链接分别指向下面的4张幻灯片。

(2) 设置动作按钮。每张幻灯片都有一个指向第一张幻灯片的动作按钮,“”这可通过在“幻灯片母版”中加入一个矩形按钮,超级链接到幻灯片首页。在演示文稿P2.ppt 内的每一张幻灯片下方放置动作按钮,分别可跳转到上一张,再在第1张幻灯片下方放置另一动作按钮,可跳转到P1.ppt。

实验样张如下:

三、实验思考题

1.建立演示文稿有几种方法?建立好的幻灯片能否改变其幻灯片的版式?

2.“幻灯片配色方案”和“背景”这两条命令有何区别?

3.如果想撤消原定义的片内动画该如何进行?撤消原定义的换片动画又该如何进

行?

4.怎样进行超级链接?代表超级链接的对象是否只能是文本?跳转的对象应该是什

么类型的文本?

四、实验总结

(自己总结本次实验的重难点及心得、体会、收获,字数不得少于100字。)

实验七微机拆装实验

一、实验目的

1.能够正确的识别微型计算机的主要部件,掌握微型计算机主要部件技术参数的含义,进一步掌握其在计算机中的作用。

2.能够根据不同的使用要求确定硬件的配置方案,并能够根据实验部件,制定详细的拆装方案,分析方案的合理性。

3.掌握计算机拆装的注意事项,掌握计算机拆装的步骤和拆装方法,能够根据给定的部件快速地、正确地组装好计算机。

4.能够对在拆装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办法。

二、实验内容

1.实验要求

(1)检查组装所需的工具是否齐全;检查及准备好组装电脑的全部组件及连接各部件的各类电缆。

(2)准备好拆装计算机的工作空间;详细熟悉组装计算机的流程;实验前释放身体上的静电。实验过程中严禁带电拆装部件。

(3)装机过程中,遵循硬件产品的安装规范,轻拿轻放所有部件,尽量只接触板卡边缘,部件对号入座,细心操作,安插到位,对需要螺钉紧固的部件,一次不可全拧紧,待所有螺钉上好后方可拧紧,切忌把螺丝拧的过紧,以免螺钉滑扣。

(4)插拔各种板卡时切忌盲目用力,以免损坏板卡。

(5)必须在全部部件组装完成,由实验教师检查完毕后方可通电试机。

(6)实验完成后,登记实验教学日志,由实验教师检查实验材料及工具是否完好以后,方可离开实验室。

2.实验用环境

工作台、组装工具、微机主机部件、计算机拆装综合性实验指导书等。

3.实验步骤(需要在实验过程中完成以下填空)

(1)识别部件:

1)CPU的生产厂家为:,型号为:,接口形式为:,

主频为:。

2)主板的生产厂家为:,型号为:,主板上的主要接口有:针的CPU插座、针的SDRAM插槽、连接显卡的插槽、连接网卡的插槽、连接硬盘的芯插座、连接软盘的芯插座、连接打印机的芯插座、分别连接键盘与鼠标的芯插座和插头连接时,都有和的要求。

3)你所拆装的内存条的型号为:,容量为: M、安装内存时,应注意要求。

最新传感器原理与应用实验指导书

传感器原理与应用实 验指导书

实验一压力测量实验 实验目的: 1.了解金属箔式应变片的应变效应,单臂电桥工作原理和性能。 2.比较半桥与单臂电桥的不同性能,了解其特点,了解全桥测量电路的优点。 3.了解应变片直流全桥的应用及电路标定。 二、基本原理: 1.电阻丝在外力作用下发生机械变形时,其电阻值发生变化,这就是电阻应变效应,描述电阻应变效应的关系式为: ΔR/R=Kε 式中ΔR/R为电阻丝的电阻相对变化值,K为应变灵敏系数,ε=Δl/l为电阻丝长度相对变化。金属箔式应变片是通过光刻、腐蚀等工艺制成的应变敏感元件,用它来转换被测部位的受力大小及状态,通过电桥原理完成电阻到电压的比例变化,对单臂电桥而言,电桥输出电压,U01=EKε/4。(E为供桥电压)。 2.不同受力方向的两片应变片接入电桥作为邻边,电桥输出灵敏度提高,非线性得到改善。当两片应变片阻值和应变量相同时,其桥路输出电压 U02=EK/ε2,比单臂电桥灵敏度提高一倍。 3.全桥测量电路中,将受力状态相同的两片应变片接入电桥对边,不同的接入邻边,应变片初始阻值是R1= R2= R3=R4,当其变化值ΔR1=ΔR2=ΔR3=ΔR4

时,桥路输出电压U03=KEε,比半桥灵敏度又提高了一倍,非线性误差进一步得到改善。 4. 电子秤实验原理为实验三的全桥测量原理,通过对电路调节使电路输出的电压值为重量对应值,将电压量纲(V)改为重量量纲(g)即成为一台原始电子秤。 三、实验所需部件:应变式传感器实验模板、应变式传感器、砝码(每只约20g)、数显表、±15V电源、±4V电源、万用表(自备)、自备测试物。 四、实验步骤: 1、根据图(1-1),应变式传感器已装于应变传感器模板上。传感器中各应变片已接入模板左上方的R1、R 2、R 3、R4标志端。加热丝也接于模板上,可用万用表进行测量判别,R1=R2=R3=R4=350Ω,加热丝阻值约为50Ω左右。 2、实验模板差动放大器调零,方法为:①接入模板电源±15V(从主控箱引入),检查无误后,合上主控箱电源开关,将实验模板增益调节电位器Rw3顺时针调节到大致中间位置,②将差放的正、负输入端与地短接,输出端与主控箱面板上数显电压表输入端Vi相连,调节实验模板上调零电位器RW4,使数显表显示为零(数显表的切换开关打到2V档),完毕关闭主控箱电源。 3、参考图(1-2)接入传感器,将应变式传感器的其中一个应变片R1(即模板左上方的R1)接入电桥作为一个桥臂,它与R5、R6、R7接成直流电桥(R5、 R6、R7在模块内已连接好),接好电桥调零电位器Rw1,接上桥路电源±4V(从主控箱引入),检查接线无误后,合上主控箱电源开关,先粗调节Rw1,再细调RW4使数显表显示为零。

测试技术实验指导书及实验报告2006级用汇总

矿压测试技术实验指导书 学号: 班级: 姓名: 安徽理工大学 能源与安全学院采矿工程实验室

实验一常用矿山压力仪器原理及使用方法 第一部分观测岩层移动的部分仪器 ☆深基点钻孔多点位移计 一、结构简介 深基点钻孔多点位移计是监测巷道在掘进和受采动影响的整个服务期间,围岩内部变形随时间变化情况的一种仪器。 深基点钻孔多点位移包括孔内固定装置、孔中连接钢丝绳、孔口测读装置组成。每套位移计内有5~6个测点。其结构及其安装如图1所示。 二、安装方法 1.在巷道两帮及顶板各钻出φ32的钻孔。 2.将带有连接钢丝绳的孔内固定装置,由远及近分别用安装圆管将其推至所要求的深度。(每个钻孔布置5~6个测点,分别为;6m、5m、4m、3m、2m、lm或12m、10m、8m、6m、4m、2m)。 3.将孔口测读装置,用水泥药圈或木条固定在孔口。 4。拉紧每个测点的钢丝绳,将孔口测读装置上的测尺推至l00mm左右的位置后,由螺丝将钢丝绳与测尺固定在一起。 三、测试方法 安装后先读出每个测点的初读数,以后每次读得的数值与初读数之差,即为测点的位移值。当读数将到零刻度时,松开螺丝,使测尺再回到l00mm左右的位置,重新读出初读数。 ☆顶板离层指示仪 一、结构简介: 顶板离层指示仪是监测顶板锚杆范围内及锚固范围外离层值大小的一种监测仪器,在顶板钻孔中布置两个测点,一个在围岩深部稳定处,一个在锚杆端部围岩中。离层值就是围岩中两测点之间以及锚杆端部围岩与巷道顶板表面间的相对位移值。顶板离层指示仪由孔内固定装置、测量钢丝绳及孔口显示装置组成如图1所示。

二、安装方法: 1.在巷道顶板钻出φ32的钻孔,孔深由要求而定。 2.将带有长钢丝绳的孔内固定装置用安装杆推到所要求的位置;抽出安装杆后再将带有短钢丝绳的孔内固定装置推到所要求的位置。 3.将孔口显示装置用木条固定在孔口(在显示装置与钻孔间要留有钢丝绳运动的间隙)。 4.将钢丝绳拉紧后,用螺丝将其分别与孔口显示装置中的圆管相连接,且使其显示读数超过零刻度线。 三、测读方法: 孔口测读装置上所显示的颜色,反映出顶板离层的范围及所处状态,显示数值表示顶板的离层量。☆DY—82型顶板动态仪 一、用途 DY-82型顶板动态仪是一种机械式高灵敏位移计。用于监测顶底板移近量、移近速度,进行采场“初次来压”和“周期来压”的预报,探测超前支撑压力高 峰位置,监测顶板活动及其它相对位移的测量。 二、技术特征 (1)灵敏度(mm) 0.01 (2)精度(%) 粗读±1,微读±2.5 (3)量程(mm) 0~200 (4)使用高度(mm) 1000~3000 三、原理、结构 其结构和安装见图。仪器的核心部件是齿条6、指针8 以及与指针相连的齿轮、微读数刻线盘9、齿条下端带有读 数横刻线的游标和粗读数刻度管11。 当动态仪安装在顶底板之间时,依靠压力弹簧7产生的 弹力而站立。安好后记下读数(初读数)并由手表读出时间。 粗读数由游标10的横刻线在刻度管11上的位置读出,每小 格2毫米,每大格(标有“1”、“22'’等)为10毫米,微读数 由指针8在刻线盘9的位置读出,每小格为0.01毫米(共200 小格,对应2毫米)。粗读数加微读数即为此时刻的读数。当 顶底板移近时,通过压杆3压缩压力弹簧7,推动齿条6下 移,带动齿轮,齿轮带动指针8顺时针方向旋转,顶底板每 移近0.01毫米,指针转过1小格;同时齿条下端游标随齿条 下移,读数增大。后次读数减去前次读数,即为这段时间内的顶底板移近量。除以经过的时间,即得

密码学基础课程设计指导书

《现代密码学基础》课程设计指导书 杨柳编 湖南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2014年12月

一、概述 本课程在简要复习数学基础知识之后,探讨了密码学研究的基本问题:通过不安全的通信媒介如何进行安全通信。也可以理解为关心任何希望限制不诚实者达到目的的问题,把度量和评价一个密码体制(协议)的安全性作为一个重点。就目前来说,密码学的研究领域已从消息加密扩大到了数字签名、消息认证、身份识别、抗欺骗协议等。无疑,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视密码学的基础,当然包括数学基础。并针对实际的密码体制(协议)强调设计与分析(攻击),对现代密码学的主要研究问题都进行了介绍。 对于密码学这样的课程,同学们一定要从理论、技术、应用三个方面进行学习与思考。密码体制(协议)无疑是我们的学习重点,密码体制(协议)也可以单纯地理解为计算机算法,从而有设计、分析、证明、实现的问题。实现密码体制(协议)就是我们经常讲的八个字:模型、算法、程序、测试。 二、课程设计步骤 课程设计步骤要求如下: 1.模型 从数学的角度看,解决任何问题都要建立一个数学模型,对于密码学来说更是如此。我们还可以认为,数据结构中的存储结构也是模型。于是这一部分的任务就是建立起问题的逻辑结构和存储结构,为算法设计和编码实现打下基础。 2.算法 这一部分对同学们的要求是能看懂书上的常用算法,并对其中的参数可以进行调整和设置,能实现和应用它们。 3.程序 编码实现得到程序。 4. 测试 5. 提交课程设计报告

三、课程设计报告编写要求 课程设计报告开头标明课程设计题目、设计者的班级、姓名、学号和完成日期,内容包括:模型、算法、程序、测试四个部分。 四、设计要求 可以只做第7题,不做第7题的要做第1题-第6题。 五、课程设计题目 大整数运算包的设计与实现 1.问题描述 大整数运算是现代密码学算法实现的基础,重要性不言而喻。大整数我们指的是二进制位512、1024和2048的数,一般的语言不支持。 2.基本要求 以类库头文件的形式实现。 3.实现提示 在选择了大整数的存储结构之后,主要实现以下运算: ①模加; ②模减; ③模乘; ④模整除; ⑤模取余。这五种运算模拟手算实现。 ⑥幂模:利用“平方-乘法”算法实现。 ⑦GCD:利用欧几里得算法实现。 ⑧乘法逆: 利用扩展的欧几里得算法实现。 ⑨素数判定与生成:概率性素数产生方法产生的数仅仅是伪素数,其缺点在于,

大型数据库实验指导书

淮海工学院计算机科学系 大型数据库实验指导书 计算机网络教研室

实验1安装配置与基本操作 实验目的 1. 掌握Oracle9i服务器和客户端软件的安装配置方法。 2. 掌握Oracle9i数据库的登录、启动和关闭。 实验环境 局域网,windows 2000 实验学时 2学时,必做实验。 实验内容 1. 在局域网环境下安装配置Oracle9i服务器和客户端软件。 2. 练习Oracle9i数据库的登录、启动和关闭等基本操作。 实验步骤 1、将Oracle 9i的第1号安装盘放入光驱,双击setup,将弹出“Oracle Universal Installer:欢迎使用”对话框。 2、单击“下一步”按钮,出现“Oracle Universal Installer:文件定位”对话框。 在路径中输入“E:\Oracle\ora92”,其它取默认值。 3、启动第1号盘的安装程序setup,具体方法同安装Oracle 9i服务器,不同的是在 选择安装产品时选择“Oracle9i Client 9.2.0.1.0”选项; 4、安装结束后,弹出“Oracle Net Configuration Assistant:欢迎使用”对话框。取 默认值。 5、登录Oracle9i数据库:选择“开始”→“所有程序”→Oracle-OraHome92→Enterprise Manager Console ; 6、系统出现“登录”对话框。选择“独立启动”。 分析与思考 (1)简述启动Oracle9i数据库的一般步骤。 (2)简述启动Oracle9i模式中三个选项的区别? (3)简述关闭Oracle9i模式中四个选项的区别?

传感器实验指导书11

实验平台介绍 传感器教学实验系列nextsense是针对传感器教学,虚拟仪器教学等基础课程设计的教学实验模块。nextsense系列配合泛华通用工程教学实验平台nextboard使用,可以完成热电偶、热敏电阻、RTD热电阻、光敏电阻、霍尔元件等传感器的课程教学。课程提供传感器以及调理电路,内容涵盖传感器特性描绘、电路模拟以及实际测量等。 图1 nextboard实验平台 nextboard具有6个实验模块插槽;提供两块标准尺寸的面包板,用户可自搭实验电路;为NI 数据采集卡提供信号路由,可完全替代NI数据采集卡接线盒功能,轻松使用数据采集卡资源;还为实验模块和自搭电路提供电源,既可用于有源电路供电,也可作为外接设备供电。 实验模块区共有6个插槽,分别为4个模拟插槽Analog Slot 1-4,2个数字插槽Digital Slot 1-2。数据采集卡的模拟通道和数字通道分配到实验模块区的Analog Slot 和Digital Slot 上。Analog Slot 模拟插槽用于那些需要使用模拟信号的实验模块。Digital Slot 数字插槽用于那些需要同时使用多个数字信号或脉冲信号的实验模块。 图2 模拟插槽和数字插槽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 (1)在使用所有模块之前,都要先区分模块的类型:带有正弦波标记的为模拟实验模块,需要插在Analog Slot 上使用;带有方波标记的为数字模块,需要查在Digital Slot 上使用。如果插错插槽,会导致模块工作不正常,甚至损坏模块。 (2)插拔实验模块前关闭nextboard电源。 (3)开始实验前,认真检查模块跳线连接,避免连接错误而导致的输出电压超量程,否则会损坏数据采集卡。 Nextboard的连线: (1)电源线,把220V的电源通过一个15V的直流变压器,送到实验台上。 (2)数据采集卡,将数据采集卡的插头与实验台可靠连接。

混凝土结构实验指导书及实验报告(学生用)

土木工程学院 《混凝土结构设计基本原理》实验指导书 及实验报告 适用专业:土木工程周淼 编 班级::学 号: 理工大学 2018 年9 月

实验一钢筋混凝土梁受弯性能试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适筋梁的受力过程和破坏特征; 2.验证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强度理论和计算公式; 3.掌握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实验方法及荷载、应变、挠度、裂缝宽度等数据的测试技术 和有关仪器的使用方法; 4.培养学生对钢筋混凝土基本构件的初步实验分析能力。 二、基本原理当梁中纵向受力钢筋的配筋率适中时,梁正截面受弯破坏过程表现为典型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弹性阶段(I阶段):当荷载较小时,混凝土梁如同两种弹性材料组成的组合梁,梁截面的应力呈线性分布,卸载后几乎无残余变形。当梁受拉区混凝土的最大拉应力达到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且最大的混凝土拉应变超过混凝土的极限受拉应变时,在纯弯段某一薄弱截面出现首条垂直裂缝。梁开裂标志着第一阶段的结束。此时,梁纯弯段截面承担的弯矩M cr称为开裂弯矩。第二阶段——带裂缝工作阶段(II阶段):梁开裂后,裂缝处混凝土退出工作,钢筋应力急增,且通过粘结力向未开裂的混凝土传递拉应力,使得梁中继续出现拉裂缝。压区混凝土中压应力也由线性分布转化为非线性分布。当受拉钢筋屈服时标志着第二阶段的结束。此时梁纯弯段截面承担的弯矩M y称为屈服弯矩。第三阶段——破坏阶段(III阶段):钢筋屈服后,在很小的荷载增量下,梁会产生很大的变形。裂缝的高度和宽度进一步发展,中和轴不断上移,压区混凝土应力分布曲线渐趋丰满。当受压区混凝土的最大压应变达到混凝土的极限压应变时,压区混凝土压碎,梁正截面受弯破坏。此时,梁承担的弯矩M u 称为极限弯矩。适筋梁的破坏始于纵筋屈服,终于混凝土压碎。整个过程要经历相当大的变形,破坏前有明显的预兆。这种破坏称为适筋破坏,属于延性破坏。 三、试验装置

密码学基础实验报告模板

西安邮电大学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密码学报告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学号(班内序号): 2015年 12月 25 日 —————————————————————————— 装 订 线———————————————————————————————— 报告份数:

实验一棋盘密码 一.实验目的 编写实现棋盘密码体制的程序并进行验证 二.实验要求 1.能对明文中出现的26个英文字母(包括大小写)及标点符号等加密。2.从键盘输入密钥并输出棋盘进行验证。 3.能对给定的明文或密文进行正确的加密和解密。 三.实验原理 古代最早的棋盘密码体制是这样的:将26个字母排列在一个5*5的方格里,其中i 和j填在同一个里,每个字母对应一数αβ,其中αβ分别是该字母所在的行、列标号。这样就可以将明文的字母集合转换成密文的数字集合。 四.实验步骤 1.编写实现棋盘密码体制的程序,包括加密和解密。 2.运行程序,输入棋盘密钥。 3.选择加密,并输入明文,根据棋盘验证加密结果是否正确。 4.选择解密,并输入密文,根据棋盘验证解密结果是否正确。 5.流程图: 五.实验结果

实验二仿射密码 一.实验目的 编写实现仿射密码体制的程序并进行验证。 二、实验要求 1 给出仿射密码的的加密程序。 2 要求密钥从键盘输入。 3 掌握仿射密码的密码译制,弄清其加密过程。 三、实验原理 令P = C = Z26 , K = { (a,b) ∈Z26 * Z26 },对任意的(a , b) ∈K,定义:加密:y = e k(x) = (a * x + b) mod 26, 解密:d k(y) = a -1 ( y - b) mod 26 . a , b 为密钥,密钥空间为26 ×26。 在加密的过程中,要使所加密有唯一的解,必须满足a 与26互素。这是由下面的定理得出。 定理:设 a ∈Z m , a 为任意的,b ∈Z m ,同余方程: a * x ≡ b mod m 有唯一解的充要条件是:a 与m 互素。 四、实验流程

大数据库应用实验指导书(1,2)

《—数据库应用—》上机指导书 数据库课程组编写 前言

“数据库应用”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专业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会使用SQL Server数据库管理系统并能进行实际应用。能熟练掌握Transact-SQL语言,能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数据库的安全,并能进行简单编程。 “数据库应用”课程上机的主要目标: 1)通过上机操作,加深对数据库系统理论知识的理解。 2)通过使用SQL SERVER2000,了解SQL SERVER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数据管理方式,并掌握其操作技术。 3)通过实际题目的上机,提高动手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据库应用”课程上机项目设置与内容 表3列出了”数据库应用”课程具体的上机项目和内容 上机组织运行方式:

⑴上机前,任课教师需要向学生讲清上机的整体要求及上机的目标任务;讲清上机安排和进度、平时考核内容、期末考试办法、上机守则及上机室安全制度;讲清上机操作的基本方法,上机对应的理论内容。 ⑵每次上机前:学生应当先弄清相关的理论知识,再预习上机内容、方法和步骤,避免出现盲目上机的行为。 ⑶上机1人1组,在规定的时间内,由学生独立完成,出现问题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独立分析、解决,不得包办代替。 ⑷该课程上机是一个整体,需要有延续性。机房应有安全措施,避免前面的上机数据、程序和环境被清除、改动等事件发生,学生最好能自备移动存储设备,存储自己的数据。 ⑸任课教师要认真上好每一堂课,上机前清点学生人数,上机中按要求做好学生上机情况及结果记录。 上机报告要求 上机报告应包含以下内容: 上机目的,上机内容及操作步骤、上机结果、及上机总结及体会。 上机成绩评定办法 上机成绩采用五级记分制,分为优、良、中、及格、不及格。按以下五个方面进行综合考核: 1、对上机原理和上机中的主要环节的理解程度; 2、上机的工作效率和上机操作的正确性; 3、良好的上机习惯是否养成; 4、工作作风是否实事求是; 5、上机报告(包括数据的准确度是否合格,体会总结是否认真深入等) 其它说明 1.在上机课之前,每一个同学必须将上机的题目、程序编写完毕,对运行中可能出 现的问题应事先作出估计;对操作过程中有疑问的地方,应做上记号,以便上机时给予注意。做好充分的准备,以提高上机的效率 2.所有上机环节均由每位同学独立完成,严禁抄袭他人上机结果,若发现有结果雷 同者,按上机课考核办法处理。 3.上机过程中,应服从教师安排。 4.上机完成后,要根据教师的要求及时上交作业。

物联网实验指导书

物联网 实验指导书 四川理工学院通信教研室 2014年11月

目录 前言 (1) 实验一走马灯IAR工程建立实验 (5) 实验二串口通信实验 (14) 实验三点对点通信实验 (18) 实验四 Mesh自动组网实验 (21) 附录 (25) 实验一代码 (25) 实验二代码 (26) 实验三代码 (28) 实验四代码 (29)

前言 1、ZigBee基础创新套件概述 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被评为是未来四大高科技产业之一,可以预见无线传感器网络将会是继互联网之后一个巨大的新兴产业,同时由于无线传感网络的广泛应用,必然会对传统行业起到巨大的拉动作用。 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主要是针对短距离、低功耗、低速的数据传输。数据节点之间的数据传输强调网络特性。数据节点之间通过特有无线传输芯片进行连接和转发形成大范围的覆盖容纳大量的节点。传感器节点之间的网络能够自由和智能的组成,网络具有自组织的特征,即网络的节点可以智能的形成网络连接,连接根据不同的需要采用不同的拓扑结构。网络具有自维护特征,即当某些节点发生问题的时候,不影响网络的其它传感器节点的数据传输。正是因为有了如此高级灵活的网络特征,传感器网络设备的安装和维护非常简便,可以在不增加单个节点成本同时进行大规模的布设。 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在节能、环境监测、工业控制等领域拥有非常巨大的潜力。目前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尚属一个新兴技术,正在高速发展,学习和掌握新技术发展方向和技术理念是现代化高等教育的核心理念。 “ZigBee基础创新套件”产品正是针对这一新技术的发展需要,使这种新技术能够得到快速的推广,让高校师生能够学习和了解这项潜力巨大的新技术。“ZigBee基础创新套件”是由多个传感器节点组成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该套件综合了传感器技术、嵌入式计算技术、现代网络及无线通信技术、分布式信息处理技术等多种技术领域,用户可以根据所需的应用在该套件上进行自由开发。 2、ZigBee基础创新套件的组成 CITE 创新型无线节点(CITE-N01 )4个 物联网创新型超声波传感器(CITE-S063)1个 物联网创新型红外传感器(CITE-S073)1个 物联网便携型加速度传感器(CITE-S082)1个 物联网便携型温湿度传感器(CITE-S121 )1个 电源6个 天线8根 CC Debugger 1套(调试器,带MINI USB接口的USB线,10PIN排线)物联网实验软件一套

土工实验指导书及实验报告

土工实验指导书及实验报告编写毕守一 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 二OO九年五月

目录 实验一试样制备 实验二含水率试验 实验三密度试验 实验四液限和塑限试验 实验五颗粒分析试验 实验六固结试验 实验七直接剪切试验 实验八击实试验 土工试验复习题

实验一试样制备 一、概述 试样的制备是获得正确的试验成果的前提,为保证试验成果的可靠性以及试验数据的可比性,应具备一个统一的试样制备方法和程序。 试样的制备可分为原状土的试样制备和扰动土的试样制备。对于原状土的试样制备主要包括土样的开启、描述、切取等程序;而扰动土的制备程序则主要包括风干、碾散、过筛、分样和贮存等预备程序以及击实等制备程序,这些程序步骤的正确与否,都会直接影响到试验成果的可靠性,因此,试样的制备是土工试验工作的首要质量要素。 二、仪器设备 试样制备所需的主要仪器设备,包括: (1)孔径0.5mm、2mm和5mm的细筛; (2)孔径0.075mm的洗筛; (3)称量10kg、最小分度值5g的台秤; (4)称量5000g、最小分度值1g和称量200g、最小分度值0.01g的天平;

(5)不锈钢环刀(内径61.8mm、高20mm;内径79.8mm、高20mm或内径61.8mm、高40mm); (6)击样器:包括活塞、导筒和环刀; (7)其他:切土刀、钢丝锯、碎土工具、烘箱、保湿器、喷水设备、凡士林等。 三、试样制备 (一)原状土试样的制备步骤 1、将土样筒按标明的上下方向放置,剥去蜡封和胶带,开启土样筒取土样。 2、检查土样结构,若土样已扰动,则不应作为制备力学性质试验的试样。 3、根据试验要求确定环刀尺寸,并在环刀内壁涂一薄层凡士林,然后刃口向下放在土样上,将环刀垂直下压,同时用切土刀沿环刀外侧切削土样,边压边削直至土样高出环刀,制样时不得扰动土样。 4、采用钢丝锯或切土刀平整环刀两端土样,然后擦净环刀外壁,称环刀和土的总质量。 5、切削试样时,应对土样的层次、气味、颜色、夹杂物、裂缝和均匀性进行描述。 6、从切削的余土中取代表性试样,供测定含水率以及颗粒分析、界限含水率等试验之用。

应用密码学实验指导书

《应用加密算法与认证技术》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加密模式(一) [实验目的] 1.了解密码算法的分组链接模式。 2.掌握和理解ECB模式、CBC模式的结构和算法原理。 [实验内容] 1. 分析ECB模式和CBC模式的加密过程。 2. 用程序设计语言将算法过程编程实现。 3. 输入明文:I do like this book 加密算法E:异或⊕,密钥为cryption; 移位,密钥为5 两种填充模式:(1)0 (2)密文挪用 初始化向量IV:goodluck 用两种模式进行加密,输出相应的密文。 [实验步骤] 1. 预习ECB模式和CBC模式加密模式的算法。 2. 写出算法流程,用程序设计语言将算法过程编程实现。 3. 输入指定的明文、密钥或初始化向量,选择相应的填充模式,输出密文,验证结果。 4. 自己选择不同的输入,记录输出结果。 [问题讨论] 1. 总结两种加密模式的特点,错误扩散进行分析; 2. 分析实验中在编辑、编译、运行等各环节中所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实验二加密模式(二) [实验目的] 1.了解密码算法的分组链接模式。

2.掌握和理解CFB模式、OFB模式的结构和算法原理。 [实验内容] 1. 分析CFB模式和OFB模式的加密过程。 2. 用程序设计语言将算法过程编程实现。 3. 输入明文:I do like this book 加密算法E:异或⊕,密钥为cryption; 移位,密钥为5 两种填充模式:(1)0 (2)密文挪用 初始化向量IV:goodluck 输出反馈位数n:8或16 用两种模式进行加密,输出相应的密文。 [实验步骤] 1. 预习CFB模式和OFB模式加密模式的算法。 2. 写出算法流程,用程序设计语言将算法过程编程实现。 3. 输入指定的明文、密钥或初始化向量,选择相应的填充模式,输出密文,验证结果。 4. 自己选择不同的输入,记录输出结果。 [问题讨论] 1. 总结两种加密模式的特点,错误扩散进行分析; 2. 分析实验中在编辑、编译、运行等各环节中所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实验三素性检测 [实验目的] 1.公钥密码算法需要素数,任何合理规模的网络也需要许多这样的素数,了解如何对产生的随机数进行素性检测的方法。 2.掌握和理解Solovag-Strassen算法、Lehmann算法和Rabin-Miller素性检测算法的原理。 [实验内容]

传感器实验指导书修订稿

传感器实验指导书 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实验 指导教师:陈劲松

实验一 金属箔式应变片——单臂电桥性能实验 一、 实验目的: 了解金属箔式应变片的应变效应,单臂电桥工作原理和性能。 二、 基本原理: 金属丝在外力作用下发生机械形变时,其电阻值会发生变化,这就是金属的电阻应变效应。 金属的电阻表达式为: S l R ρ = (1) 当金属电阻丝受到轴向拉力F 作用时,将伸长l ?,横截面积相应减小S ?,电阻率因晶格变化等因素的影响而改变ρ?,故引起电阻值变化R ?。对式(1)全微分,并用相对变化量来表示,则有: ρ ρ ?+?-?=?S S l l R R (2) 式中的l l ?为电阻丝的轴向应变,用ε表示, 常用单位με(1με=1×mm mm 610-)。若径向应变为r r ?,电阻丝的纵向伸长和横 向收缩的关系用泊松比μ表示为)(l l r r ?-=?μ,因为S S ?=2(r r ?),则(2)式可以写成: l l k l l l l l l R R ?=???++=?++?=?02121)()(ρρμρρμ (3) 式(3)为“应变效应”的表达式。0k 称金属电阻的灵敏系数,从式(3)可见,0k 受两个因素影响,一个是(1+μ2),它是材料的几何尺寸变化引起的,另一个是 ) (ρερ?,是材料的电阻率ρ随应变引起的(称“压阻效应”)。对于金属材料而言,以前者为主,则μ210+≈k ,对半导体,0k 值主要是由电阻率相对变化所决定。实验也表明,在金属丝拉伸比例极限内,电阻相对变化与轴向应变成比例。通常金属丝的灵敏系数0k =2左右。

CAD上机实验指导书及实验报告

北京邮电大学世纪学院 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报告撰写格式与要求 (试行) 一、实验报告格式要求 1、有实验教学手册,按手册要求填写,若无则采用统一实验报告封面。 2、报告一律用钢笔书写或打印,打印要求用A4纸;页边距要求如下:页边距上下各为2.5厘米,左右边距各为2.5厘米;行间距取固定值(设置值为20磅);字符间距为默认值(缩放100%,间距:标准)。 3、统一采用国家标准所规定的单位与符号,要求文字书写工整,不得潦草;作图规范,不得随手勾画。 4、实验报告中的实验原始记录,须经实验指导教师签字或登记。 二、实习报告、课程设计报告格式要求 1、采用统一的封面。 2、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手写或打印,手写一律用钢笔书写,统一采用国家标准所规定的单位与符号,要求文字书写工整,不得潦草;作图规范,不得随手勾画。打印要求用A4纸;页边距要求如下:页边距上下各为2.5厘米,左右边距各为2.5厘米;行间距取固定值(设置值为20磅);字符间距为默认值(缩放100%,间距:标准)。 三、报告内容要求 1、实验报告内容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仪器设备、实验操作过程、原始数据、实验结果分析、实验心得等方面内容。 2、实习报告内容包括:实习题目、实习任务与要求、实习具体实施情况(附上图表、原始数据等)、实习个人总结等内容。 3、课程设计报告或说明书内容包括:课程设计任务与要求、总体方案、方案设计与分析、所需仪器设备与元器件、设计实现与调试、收获体会、参考资料等方面内容。 北京邮电大学世纪学院 教务处 2009-8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计算机绘图(CAD) 实验项目AutoCAD二维绘图实验 专业班级 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实验成绩 2016年11月日

密码学基础-实验指导书

五邑大学本科生实验指导书 《密码学基础》实验指导书 课程名称:密码学基础 课程编号: 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 课程总学时:48 实验总学时:8 任课教师:高伟峰

一、实验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密码学基础》是计算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选修课,本课程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学习和了解密码学的一些基本概念,理解和掌握一些常用密码算法,包括加密和解密、认证理论及算法、安全计算原理及算法,学会进行效率分析和安全性分析。密码学是信息安全的核心技术,是实现安全通信的基础,所以实验和理论一样都很重要,实验能够让学生通过多个密码算法的程序设计实现,更好地掌握密码算法设计的机理和方法,熟悉网络攻击和防范方法。同时,基于密码系统设计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步骤,帮助学生理解密码学在信息安全中的地位,并引导了解密码学领域及信息安全领域的新进展、新方向。具体要求如下: 1.要求学生在上机前对本次实验的原理、内容、方案进行充分准备。 2.每次实验必须按要求的格式撰写《实验报告》,内容大体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内容、实验及算法原理、程序清单、结果分析、总结。 3.实验成绩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 二、实验内容及学时分配 实验一 古典密码学实验(2学时) 一、实验目的 通过实现简单的古典密码算法,理解密码学的相关概念如明文(plaintext )、密文(ciphertext )、加密密钥(encryption key)、解密密钥(decryption key )、加密算法(encryption algorithm)、解密算法(decryption algorithm)等。 二、实验内容 1)用C\C++语言实现仿射变换(Affine )加/解密算法;2)用C\C++语言实现统计26个英文字母出现的频率的程序;3)利用仿射变换加/解密程序对一段较长的英文文章进行加密,再利用统计软件对明文和密文中字母出现的频率进行统计并作对比,观察有什么规律。 放射变换: 加密:()26mod ,b am m E c b a +== 解密:()()26mod 1 ,b c a c D m b a -==- 其中a, b 为密钥,25,0≤≤b a ,且gcd(a, 26)=1 实验要求:加/解密程序对任意满足条件的a 、b 都能够处理。

传感器与自动检测技术实验指导书.

传感器与自动检测技术验 指导书 张毅李学勤编著 重庆邮电学院自动化学院 2004年9月

目录 C S Y-2000型传感器系统实验仪介绍 (1) 实验一金属箔式应变片测力实验(单臂单桥) (3) 实验二金属箔式应变片测力实验(交流全桥) (6) 实验三差动式电容传感器实验 (9) 实验四热敏电阻测温实验 (12) 实验五差动变压器性能测试 (14) 实验六霍尔传感器的特性研究 (17) 实验七光纤位移传感器实验 (21)

CSY-2000型传感器系统实验仪介绍 本仪器是专为《传感器与自动检测技术》课程的实验而设计的,系统包括差动变压器、电涡流位移传感器、霍尔式传感器、热电偶、电容式传感器、热敏电阻、光纤传感器、压阻式压力传感器、压电加速度计、压变式传感器、PN结温度传感器、磁电式传感器等传感器件,以及低频振荡器、音频震荡器、差动放大器、相敏检波器、移相器、低通滤波器、涡流变换器等信号和变换器件,可根据需要自行组织大量的相关实验。 为了更好地使用本仪器,必须对实验中使用涉及到的传感器、处理电路、激励源有一定了解,并对仪器本身结构、功能有明确认识,做到心中有数。 在仪器使用过程中有以下注意事项: 1、必须在确保接线正确无误后才能开启电源。 2、迭插式插头使用中应注意避免拉扯,防止插头折断。 3、对从各电源、振荡器引出的线应特别注意,防止它们通过机壳造成短路,并 禁止将这些引出线到处乱插,否则很可能引起一起损坏。 4、使用激振器时注意低频振荡器的激励信号不要开得太大,尤其是在梁的自振 频率附近,以免梁振幅过大或发生共振,引起损坏。 5、尽管各电路单元都有保护措施,但也应避免长时间的短路。 6、仪器使用完毕后,应将双平行梁用附件支撑好,并将实验台上不用的附件撤 去。 7、本仪器如作为稳压电源使用时,±15V和0~±10V两组电源的输出电流之和 不能超过1.5A,否则内部保护电路将起作用,电源将不再稳定。 8、音频振荡器接小于100Ω的低阻负载时,应从LV插口输出,不能从另外两个 电压输出插口输出。

《流体力学》课程实验(上机)指导书及实验报告格式

《流体力学》课程实验指导书袁守利编 汽车工程学院 2005年9月

前言 1.实验总体目标、任务与要求 1)学生在学习了《流体力学》基本理论的基础上,通过伯努利方程实验、动量方程实 验,实现对基本理论的验证。 2)通过实验,使学生对水柱(水银柱)、U型压差计、毕托管、孔板流量计、文丘里流量计等流体力学常用的测压、测流量装置的结构、原理和使用有基本认识。 2.适用专业 热能与动力工程 3.先修课程 《流体力学》相关章节。 4.实验项目与学时分配 5. 实验改革与特色 根据实验内容和现有实验条件,在实验过程中,采取学生自己动手和教师演示相结合的方法,力求达到较好的实验效果。

实验一伯努利方程实验 1.观察流体流经实验管段时的能量转化关系,了解特定截面上的总水头、测压管水头、压强水头、速度水头和位置水头间的关系,从而加深对伯努利方程的理解和认识。 2.掌握各种水头的测试方法和压强的测试方法。 3.掌握流量、流速的测量方法,了解毕托管测速的原理。 二、实验条件 伯努利方程实验仪 三、实验原理 1.实验装置: 图一伯努利方程实验台 1.水箱及潜水泵 2.上水管 3.电源 4.溢流管 5.整流栅 6.溢流板 7.定压水箱 8.实验 细管9. 实验粗管10.测压管11.调节阀12.接水箱13.量杯14回水管15.实验桌 2.工作原理 定压水箱7靠溢流来维持其恒定的水位,在水箱下部装接水平放置的实验细管8,水经实验细管以恒定流流出,并通过调节阀11调节其出水流量。通过布置在实验管四个截面上的四组测压孔及测压管,可以测量到相应截面上的各种水头的大小,从而可以分析管路中恒定流动的各种能量形式、大小及相互转化关系。各个测量截面上的一组测压管都相当于一组毕托管,所以也可以用来测管中某点的流速。 电测流量装置由回水箱、计量水箱和电测流量装置(由浮子、光栅计量尺和光电子

ACCESS2010数据库技术实验指导书3

《ACCESS2010数据库技术及应用》 实验指导(3) 学号: 姓名: 班级: 专业:

实验三窗体 实验类型:验证性实验课时: 4 学时指导教师: 时间:201 年月日课次:第节教学周次:第周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窗体创建的方法 2. 掌握向窗体中添加控件的方法 3. 掌握窗体的常用属性和常用控件属性的设置 二、实验内容和要求 1. 创建窗体 2. 修改窗体,添加控件,设置窗体及常用控件属性 三、实验步骤 案例一:创建窗体 1.使用“窗体”按钮创建“成绩”窗体。 操作步骤如下: (1)打开“教学管理.accdb”数据库,在导航窗格中,选择作为窗体的数据源“教师”表,在功能区“创建”选项卡的“窗体”组,单击“窗体”按钮,窗体立即创建完成,并以布局视图显示,如图3-1所示。 (2)在快捷工具栏,单击“保存”按钮,在弹出的“另存为”对话框中输入窗体的名称“教师”,然后单击“确定”按钮。 图3-1布局视图 2.使用“自动创建窗体”方式 要求:在“教学管理.accdb”数据库中创建一个“纵栏式”窗体,用于显示“教师”表中的信息。 操作步骤: (1)打开“教学管理.accdb”数据库,在导航窗格中,选择作为窗体的数据源“教师”表,在功能区“创建”选项卡的“窗体”组,单击“窗体向导”按钮。如图3-2所示。 (2)打开“请确定窗体上使用哪些字”段对话框中,如图3-3 所示。在“表和查询”下拉列表中光图3-2窗体向导按钮

标已经定位在所学要的数据源“教师”表,单击按钮,把该表中全部字段送到“选定字段”窗格中,单击下一步按钮。 (3)在打开“请确定窗体上使用哪些字”段对话框中,选择“纵栏式”,如图3-4所示。单击下一步按钮。 (4)在打开“请确定窗体上使用哪些字”段对话框中,输入窗体标题“教师”,选取默认设置:“打开窗体查看或输入信息”,单击“完成”按钮,如图3-5所示。 (5)这时打开窗体视图,看到了所创建窗体的效果,如图3-6所示。 图3-3“请确定窗体上使用哪些字”段对话框 图3-4“请确定窗体使用的布局”段对话框中

电磁场实验指导书及实验报告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题目利用Matlab模拟点电荷电场的分布姓名xxxx 学号xxxxxxxxxx 班级电气xxxx班 任课老师xxxx 实验日期2010-10

电磁场理论 实验一 ——利用Matlab 模拟点电荷电场的分布 一.实验目的: 1.熟悉单个点电荷及一对点电荷的电场分布情况; 2.学会使用Matlab 进行数值计算,并绘出相应的图形; 二.实验原理: 根据库伦定律:在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作用力与这两个电荷的电量乘积成正比,与它们之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两个电荷的连线上,两电荷同号为斥力,异号为吸力,它们之间的力F 满足: R R Q Q k F ? 212 = (式1) 由电场强度E 的定义可知: R R kQ E ? 2 = (式2) 对于点电荷,根据场论基础中的定义,有势场E 的势函数为 R kQ U = (式3) 而 U E -?= (式4) 在Matlab 中,由以上公式算出各点的电势U ,电场强度E 后,可以用Matlab 自带的库函数绘出相应电荷的电场分布情况。 三.实验内容: 1. 单个点电荷 点电荷的平面电力线和等势线 真空中点电荷的场强大小是E=kq /r^2 ,其中k 为静电力恒量, q 为电量, r 为点电荷到场点P(x,y)的距离。电场呈球对称分布, 取电量q> 0, 电力线是以电荷为起点的射线簇。以无穷远处为零势点, 点电荷的电势为U=kq /r,当U 取

常数时, 此式就是等势面方程.等势面是以电荷为中心以r 为半径的球面。 平面电力线的画法 在平面上, 电力线是等角分布的射线簇, 用MATLAB 画射线簇很简单。取射线的半径为( 都取国际制单位) r0=, 不同的角度用向量表示( 单位为弧度) th=linspace(0,2*pi,13)。射线簇的终点的直角坐标为: [x,y]=pol2cart(th,r0)。插入x 的起始坐标x=[x; *x].同样插入y 的起始坐标, y=[y; *y], x 和y 都是二维数组, 每一列是一条射线的起始和终止坐标。用二维画线命令plot(x,y)就画出所有电力线。 平面等势线的画法 在过电荷的截面上, 等势线就是以电荷为中心的圆簇, 用MATLAB 画等势 线更加简单。静电力常量为k=9e9, 电量可取为q=1e- 9; 最大的等势线的半径应该比射线的半径小一点 r0=。其电势为u0=k8q /r0。如果从外到里取7 条等势线, 最里面的等势线的电势是最外面的3 倍, 那么各条线的电势用向量表示为: u=linspace(1,3,7)*u0。从- r0 到r0 取偶数个点, 例如100 个点, 使最中心点的坐标绕过0, 各点的坐标可用向量表示: x=linspace(- r0,r0,100), 在直角坐标系中可形成网格坐标: [X,Y]=meshgrid(x)。各点到原点的距离为: r=sqrt(X.^2+Y.^2), 在乘方时, 乘方号前面要加点, 表示对变量中的元素进行乘方计算。各点的电势为U=k8q. /r, 在进行除法运算时, 除号前面也要加点, 同样表示对变量中的元素进行除法运算。用等高线命令即可画出等势线 contour(X,Y,U,u), 在画等势线后一般会把电力线擦除, 在画等势线之前插入如下命令hold on 就行了。平面电力线和等势线如图1, 其中插入了标题等等。越靠近点电荷的中心, 电势越高, 电场强度越大, 电力线和等势线也越密。

密码学实验讲义及实验报告2014

密码学基础 实验指导书 黑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 2013年3月

目录 前言........................................................................................................................... - 2 -要求与评分标准....................................................................................................... - 3 -1要求. (3) 2评分标准 (3) 实验1 古典密码的实现(3学时) .................................................................... - 4 -实验2 对称密钥密码体制的实现(6学时) .................................................... - 4 -实验3 公开密钥密码算法的实现(6学时) .................................................... - 5 -实验4 数字签名算法的实现(3学时) ............................................................ - 5 -附录1:实验报告格式 ........................................................................................... - 7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