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档案查阅审批表

人事档案查阅审批表
人事档案查阅审批表

赣南医学院人事档案查阅审批表

填写须知:

1、查档对象,请填写**姓名,即查阅**人的个人人事档案。

2、查档人员,请根据自身情况,请组织部或者人事处工作人员签名。

3、查档事由,请按照个人情况填写,例如:报考博士研究生等。

4、查档内容,请详细填写,例如:复印硕士期间成绩单,复印《干部履历表》,复印《**年工资变动审批表》。

5、组织部(人事处)审批意见,根据自身情况,请组织部或者人事处盖章或者签字。

6、两办负责人签名,请两办主任签字。

1人事档案查(借)阅制度

人事档案查(借)阅制度 1.查(借)阅人事档案必须按照《干部档案工作条例》规定,填写《查阅干部档案审批表》,经人事部门盖章和负责人签字同意后,方可到档案管理部门办理查(借)阅手续。 2.任何组织不得批准任何个人查(借)阅本人及其直系亲属和本人公务回避对象的档案,不得凭借“调查证明材料介绍信”和其它联系工作介绍信查阅人事档案。 3.公安、司法、检察、安全部门、公证处等需查阅人事档案的,应持《查阅人事档案审批表》和查档者本人工作证,由组织人事科陪同查档。 4.亲属入党、入团、参军、升学、参加工作等政审,需了解其父母情况者,不得查阅其父母档案,而应由其父母所在单位党组织出具证明材料。 5.人事档案未经主管领导批准,不得外借,如有特殊需要借阅干部人事档案,借阅人员须在《查阅干部档案审批表》上说明理由,并经批准方可借出。借出的档案须指定专人保管,不得转借,不得把档案交无关人员或本人翻阅。借出时间最长不得超过15天,若需延长使用时间,应办理续借手续。 6.查(借)阅人事档案,使用单位应派中共党员进行查阅。非中共党员不得查借阅人事档案。 7.查(借)阅人事档案人员,应严格遵守保密制度和阅档规定,不得向无关人员泄露或擅自向外公布档案内容。 8.查(借)阅人事档案人员,查(借)档案时严禁涂改、圈划、抽取、撤换、添加档案材料,未经批准,不得摘抄、复制、拍摄档案内容。 9.查阅人事档案时,查阅人员应在档案室或管档人员指定地方进行查阅,严禁吸烟,防止档案材料被破坏。 10.查(借)阅人员在查(借)阅人事档案前,必须严格履行登记手续,进行查(借)阅登记,查阅后,应及时注销登记。

11.对未遵守以上规定的人员要给予批评,对造成损失或不良影响的人员,应给予组织纪律处分,对违犯《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密法》的人员要依法处理。

人事档案借阅制度

人事档案查阅制度 一、查阅事由: 第一条根据中共中央组织部《干部档案工作条例》的精神、XXX公司《人事档案管理办法》相关规定,凡符合下列情况的可提供查阅干部档案或查阅有关材料: (一)因对干部考察、任免、调动、聘任、审干、组织处理、入党入团、参军、出国、职级待遇、治丧等需要查阅本人档案的。 (二)政法、安全、保卫等部门因侦查、审理和取证,必需通过人事档案取得旁证材料的,可查阅有关材料。 二.查阅人员范围: 第二条查阅人事档案人员必须是党员干部。 第三条任何人不得查阅本人及其直系亲属档案。 第四条除人事、组织干部确因工作需要,任何人不得查阅同级、上级或本部门以外人员人事档案。 第五条为便于档案利用、管理和保证档案安全以及保护国家机密和个人隐私,日常接触人事档案的人员应限定在一定范围内。 三.查阅手续: 第六条查阅人事档案应填写《查阅人事档案审批表》,严格履行审批登记手续,审批表注明阅档人姓名、政治面貌、阅档原因及所阅档案的姓名、职务。未经领导批准,不得查阅同级人员的档案,下级不得查阅上级人员档案。 第七条查阅干部人事档案,查阅人将《查阅人事档案审批表》交于档案管理人员,并按下列规定办理手续: (一)档案管理人员验明《查阅人事档案审批表》及相关证件后,查阅人应在相应登记簿册上登记,然后档案管理人员将被查阅人员档案交其查阅。

(二)归还后的档案由档案工作人员检查无误后阅档人方可离开档案室。四.查阅要求: 第八条查阅人事档案一般限在人事档案阅览室。如有特殊情况需要借出时,须经档案工作人员批准,履行登记手续后方可借出。借出档案应于一周内归还,不能按期归还者应向档案办公室说明原因。 第九条休假期间人事档案停止外借,已经借出的档案在休假前应一律归还入库。第十条阅档人应严格遵守保密制度,保证档案的安全, 不得转借人人或向他人汇露档案内容。阅档时如须摘录档案内容,必须摘录到保密本上,并由组织人事部门在适当时候予以销毁。 第十一条未经人事档案管理部门批准,一律不得复制人事档案材料。因出国或升学需要复印(拍摄)相关材料时,必须向人事档案管理部门提交书面申请,经审查批准后方可办理。 第十二条阅档人必须具有高度责任感,对待档案材料要认真负责。查阅两份以上档案时,不能同时打开,以防装错或丢失。如果发现档案中有问题,应及时向档案管理人员报告,由档案管理人员按有关规定处理,阅档人不得擅自进行处理。第十四条查阅人员必须严格遵守阅档规定,严禁在档案材料附近吸烟、喝水,以免污损档案材料;严禁拆卸、涂改、圈划、污损、撤换、批注、抽取、增添档案材料。 第十五条因办理案件查阅干部人事档案,查阅人员必须是案件主办单位的干部。查阅后需作旁证的,摘录材料应与原文核对无误后,写明材料出处和日期,并加盖档案管理部门公章。 第十六条对违反制度要求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法律法规给予相应的党纪政纪处分,直至追究法律责任。

干部档案管理工作办法

干部档案管理工作办法 干部档案是组织部门按照党的干部政策,在培养、选拔和任用干部等工作中,形成的记载干部个人经历、政治思想、品德作风、业务能力、工作表现、工作实绩等内容的文件材料,是历史地、全面地考察了解和正确选拔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为了加强干部档案管理工作,提高科学管理水平,有效地保护和利用档案,更好地为干部工作服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的有关规定,特制订本办法。 一、管理范围 1、档案的管理范围按公司干部管理权限进行管理。 2、干部辞职、退职、自动离职、被辞退(解聘)后,转人才流动服务中心保管。 3、干部被开除公职以后,未就业的,其档案由原管理单位保管;另就业的,其档案转给人才流动服务中心保管。 4、干部在受刑事处分和劳动教养期间,其档案由原管理单位保管。刑满释放和解除劳教以后,重新安排工作的,其档案由人才流动服务中心保管。 5、干部出国不归,失踪,逃亡以后,其档案由原管理单位保管。 6、干部档案管理人员及其在本单位的直系亲属的档案,由所在单位组织指定有关部门专人保管。 二、干部档案管理的职责:

1、保管干部档案,保证干部档案的完整。 2、收集,鉴别和整理干部档案材料。 3、登记干部职务、工资的变动情况。 4、为有关部门提供干部的情况。 5、做好干部档案的安全、保密、保护工作。 6、做好离职干部档案转移工作。 7、应用干部档案现代化管理技术。 8、办理其他有关事项。 三、档案的保管与保护 1、干部档案管理要建立坚固的、防火、防潮的专用档案库房,配置铁质的档案柜,库房面积每千卷需20至25平方米。库房内应设置空调、去湿、灭火等设备; 2、库房的防火、防潮、防蛀、防盗、防光、防高温等设施和安全措施应经常检查;要保持库房的清洁和库内适宜的温、湿度(要求:温度14℃一24℃,相对湿度45一65%); 3、保管干部档案,应建立登记和统计制度。每年全面检查核对一次档案,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4、干部档案管理部门,要设置专门的档案查阅室和档案管理人员办公室。档案库房、阅档室和档案人员办公室应三室分开; 5、档案卷皮、目录和档案袋的样式、规格实行统一的制作标准。 6、严禁任何个人私自保存他人的档案。对利用档案材料营私舞弊的,应视情节轻重,予以严肃处理。对违犯《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秘密法》的,要依法处理。

干部人事档案管理部门职责

(一)干部人事档案管理部门职责 一、保管干部档案,为国家积累档案史料。 二、收集、鉴别和整理干部档案材料。 三、办理干部档案的查阅、借阅和转递。 四、登记干部职务、工资的变动情况。 五、为有关部门提供干部的情况。 六、做好干部档案的安全、保密、保护工作。 七、调查研究干部档案工作情况,制定规章制度,搞好干部档案的业务建设和业务指导。 八、推广、应用干部档案现代化管理技术。 九、定期向档案馆(室)移交死亡干部档案。 十、办理其他有关事项。

(二)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人员守则 一、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努力提高政治思想水平。 二、热爱本职工作,忠于职守,刻苦钻研业务,提高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积极为干部人事工作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三、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和保密规定,保护档案的安全,不得泄露档案内容。 四、坚持原则,严格按照档案管理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办事。 五、工作调动时,必须做好档案和档案材料及业务文件等的交接工作。

(三)干部人事档案借阅制度 一、查借阅单位应填写《查借阅干部档案审批表》,派2名中共党员按照查借阅干部档案的规定办理审批手续;不得越级查借阅干部档案。 二、档案管理单位,要根据规定,确定是否提供和提供什么材料。 三、只允许查阅批准查阅的内容;查借阅单位或个人需要摘抄、复制档案内容的,必须经档案管理单位同意后才能摘抄、复制。 四、查借阅档案的单位或个人,必须严格遵守保密制度和有关规定,严禁涂改、圈划、抽取、撤换、污损档案材料,不得泄露或擅自向外公布档案内容,违犯者应视情节轻重,予以批评教育直至纪律处分;属于假公济私者,按违犯《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处理。 五、任何个人不得查借阅本人及其直系亲属的档案。 六、除干部死亡撰写生平材料需要外,干部档案一般不外借;如因其他工作需要必须借出使用时,要经档案管理单位负责人批准,限15天内归还,借用期间不得擅自转借其他单位或个人。

人事档案接收证明

人事档案接收证明 人事档案是人才信息的重要载体,是人才交流的主要信息源。 人事档案接收会出具哪些证明?以下是为你整理的人事档案接收证明,希望能帮到你。 人事档案接收证明一、流动人员人事档案接收 1、接收范围(1)辞职或被辞退的机关工作人 员、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人事档案 ;(2)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或聘用合同 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人事档案 ;(3)待业的大中专毕业生的档案 ;(4)自费出国留学人员 的人事档案;(5)外商投资企业、乡镇企业、区街企业、民营科技企业、私营企业等非国有企业 聘用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人事档案 ;(6)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的中方雇员的人事档 案;(7)其他流动人员的人事档案。 2、办理手续(1)单位委托管理人事档案。 由单位携带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与人才服务机构签订档案委托管理合同, 并提供员工档案所在地。 由人才服务机构办理和代办调集员工档案手续。 档案转入后,人才服务机构提供相关人事服务。 (2)个人委托管理人事档案。 由本人携带身份证、解除工作关系证明或退工单办理调档手续,手续齐全当场办理。 待档案转入后与人才服务机构签订档案委托管理合同,人才服务机构提供相关人事服务。 3、注意事项非本市户籍人员的人事档案应委托户籍所在地的政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门所属人才服务机构管理(申办《上海市居住证》人员人事档案根据居住证受理窗口要求调入 本市管理的除外)。 二、流动人员人事档案转出 1、转出事由流动人员因录用,新单位具有保管档案资格或委 托其他人才中心或职介所保管,并要求转出的;流动人员因退工或其他原因,要求档案转至街 道的。 2、转出手续录用单位具有保管档案资格的,由单位工作人员凭档案凭证、调档函(党委盖 章)、录用证明材料(如录用名册、聘用手册等)、取档人工作证办理调档手续。 录用单位委托其他人才中心或职介所保管的,由人才中心或职介所工作人员凭档案凭证、 调档函、工作证办理调档手续。 个人要求档案退至街道的,凭档案凭证、劳动手册(如无劳动手册需带户口簿)办理手续。 档案中退工手续须齐全。 退工手续不全的,个人须补办退工手续或提供户口所在区(县)职介所开具的同意接收档案 的证明。 原工作单位已注销的,须提供工商局出具的单位注销证明。 3、注意事项新录用单位调档的,原工作单位须已办妥退工手续。 集体户口或党组织关系挂靠的须先行转出。

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情况登记表-模板

附件1: 、 : 工作单位及职务: 级别: 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情况登记表

初审人:初审时间:年月日复审人:复审时间:年月日

《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情况登记表》填表说明 1.“”栏,填写所审核档案的干部。“工作单位及职务”栏,填写干部所在单位及担任的主要职务。“级别”栏,公务员和参照管理人员填写正地厅级、副地厅级、正县处级、副县处级、正乡科级、副乡科级、科员、办事员等;事业单位按照职员级别填写;企业填写领导班子正职、副职,中层正职、副职。 2.“审核容”中“初步判断”栏,分两种情况填写:第一种情况,对所审核容作初步判断,在是“□”或否“□”划“√”。第二种情况,填写有关档案材料的具体信息。 3.“档案记载”栏,填写材料类号、材料名称和形成时间。 4.“存在问题”栏,初步判断存在问题的,在此栏填写所存在问题的具体情况。 5.“出生时间”栏至“家庭主要成员及重要社会关系”栏,通过审核,判断相应档案材料是否齐全规,缺少的主要材料要在“存在问题”栏进行登记;判断档案中干部信息记载是否一致,对不一致的按表格栏目容具体填写;判断相应档案信息真实性是否存疑,真实性存疑的按表格栏目容具体填写。档案中相关信息组织已有认定的,判断认定是否符合政策规定,不符合政策规定的要在“存在问题”栏进行登记。

6.“其他问题”栏,填写档案审核中发现的除上述情况以外的有关问题。 7.“审核意见”栏,填写对审核发现问题的初步处理意见。 8.表中栏目凡划“——”的,不用填写。 9.每卷档案须审核两遍,初审人和复审人分别在表末相应位置签名并注明审核时间。 10. 此表为基本样表,各单位可结合实际对有关栏目进一步细化,审核工作结束后,由组织人事部门集中保管。

干部人事档案管理规定

干部人事档案管理规定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制度 (一)干部人事档案材料收集制度 1.严格按照中组部《干部人事档案材料收集归档规定》,明确收集范围,认真做好干部人事档案材料的收集与补充工作; 2.档案工作人员要积极主动地与干部人事档案材料形成部门取得联系,及时掌握形成干部人事档案材料的信息,主动地索要应归档的人事档案材料; 3.干部人事档案材料的形成部门,应在形成正式材料后的一个月内,将材料送交校档案馆人事档案室归档; 4.档案工作人员对收集的干部人事档案材料,要认真进行核对,对缺少的材料要逐一进行登记,及时催要,对不符合归档要求的材料,要及时通知形成档案材料部门补送材料或补办手续,形成材料的部门要按规定认真办理; 5.对不属于归档的材料要及时退回材料形成部门。 (二)干部人事档案材料鉴别、归档制度 1.严格把好干部人事档案材料“入口关”,对收集的档案材料要认真鉴别,严格审核; 2.归档材料必须是办理完毕的正式材料; 3.归档材料必须齐全完整、真实、文字清楚、对象明确、手续完备,有承办单位的签章或个人署名,有形成材

料的日期;需经组织审查盖章或本人签字的,盖章签字后方能归入档案; 4.残缺不全、头尾不清、不符合归档要求的材料,不能归入档案,不属于归档范围的材料不得擅自归档; 5.干部人事档案材料应统一使用16开纸(19×厘米),材料左边应留出2—厘米的装订边,不得使用圆珠笔、铅笔或红色及纯蓝色墨水和复写纸书写,不得用计算机打印签名; 6.凡属于应归入干部档案的材料,应按照中组部《干部档案整理工作细则》进行整理立卷,零星档案材料每两年装订入卷一次。 (三)干部人事档案查(借)阅制度 1.查(借)阅干部人事档案必须是中共党员,并填写《查阅干部档案审批表》,由查阅单位负责人签字,档案馆领导审批后,方可查(借)阅; 2.任何个人不得查阅或借用本人及其直系亲属的档案; 3.查(借)阅档案时,档案工作人员应根据规定,确定是否提供或是确定提供材料的范围,凡与查阅内容无关的材料,不得翻阅,并对提供查阅的档案进行登记; 4.查阅人员必须严格遵守保密制度,不得泄露或擅自向外散布档案内容; 5.查阅人员未经许可,不得擅自摘录或复制档案内容;

干部人事档案审核情况登记表

干部人事档案审核情况登记表 姓名:工作单位及职务:级别: 欢迎下载

欢迎下载

欢迎下载

欢迎下载

初审人:初审时间:年月日复审人:复审时间:年月日欢迎下载

填表说明: 1.“姓名”栏,填写所审核档案的干部姓名。 “工作单位及职务”栏,填写干部所在单位及担任的主要职务。 “级别”栏,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管理人员填写正市厅级、副市厅级、正县处级、副县处级、正乡科级、副乡科级、科员、办事员等;事业单位人员按照职员级别填写;企业人员填写领导班子正职、副职,中层正职、副职。 2.“审核内容”中“初步判断”栏,分两种情况填写:第一种情况,对所审核内容作初步判断,在是“□”或否“□”内划“√”。第二种情况,填写有关档案材料的具体信息。 3.“档案记载”栏,填写材料类号、材料名称和形成时间。 4.“存在问题”栏,初步判断存在问题的,在此栏填写所存在问题的具体情况。 5.“出生时间”栏至“家庭主要成员及重要社会关系”栏,通过审核,判断相应档案材料是否齐全规范,缺少的主要材料要在“存在问题”栏进行登记;判断档案中干部信息记载是否一致,对不一致的按表格栏目内容具体填写;判断相应档案信息真实性是否存疑,真实性存疑的按表格栏目内容具体填写。档案中相关信息组织已有认定的,判断认定是否符合政策规定,不符合政策规定的要在“存在问题”栏进行登记。 6.“其他问题”栏,填写档案审核中发现的除上述情况以外的有关问题。 7.“审核意见”栏,填写对审核发现问题的初步处理意见。 8.表中栏目凡划有“——”符号处的,不用填写。 9.每卷档案须审核两遍,初审人和复审人分别在表末相应位置签名并注明审核时间。 10.此表为基本样表。 欢迎下载

借用、查阅人事档案审批表

借用、查阅人事档案审批表 借用、查阅人事档案审批表

借/查阅人事档案登记表 年月日 借用、查阅人事档案审批表

借用、查阅人事档案审批表

员工档案管理制度 ---员工档案管理制度精品篇一、目的 为了规范公司人事档案管理,加强档案管理的完整性、真实性、及时性和保密性。同时为了维护人事档案的完整,防止材料损坏,便于高效、有序的利用档案资料,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员工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的管理工作。 三、职责 公司行政人事部门为本公司员工人事档案的归口管理部门。 四、原则 借用、查阅人事档案审批表

分类标准、归档及时、排列有序、层次清楚、整理规范。 五、档案管理内容 1、员工入职档案:个人简历、员工入职登记表、应聘人员登记表、面试记录及待遇核定事项审批、笔试试题、身 份证复印件、学历学位证复印件、转正及晋级表、离职证明、各类合同及协议。 2、员工培训档案:培训通知、培训总结报告或者考评结果、培训审批表、员工外派培训合同、外出培训反馈表(证 书原件)、员工培训统计表。 3、绩效管理档案:将员工绩效考核相关资料按月归类整理。 4、员工离职档案:员工离岗包括员工与公司解除(终止)劳动关系,死亡等情形。 六、程序 1、新员工报到后,收齐新入职员工的所有手续、证件、资料后,统一装入新建的档案袋内,并在档案袋封面左上 方书写上档案袋编号、员工姓名、性别。将档案资料以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两种载体保存,纸质档案统一归入每位员工的个人档案袋,电子档案以HR管理信息系统为平台进行统一管理。员工人事档案管理人员须忠于职守,严格遵守公司《员工保密管理制度》。 借用、查阅人事档案审批表

人事档案借阅制度

人事档案查阅制度 一、???查阅事由:? 第一条根据中共中央组织部《干部档案工作条例》的精神、XXX公司《人事档案管理办法》相关规定,凡符合下列情况的可提供查阅干部档案或查阅有关材料: (一)因对干部考察、任免、调动、聘任、审干、组织处理、入党入团、参军、出国、职级待遇、治丧等需要查阅本人档案的。 (二)政法、安全、保卫等部门因侦查、审理和取证,必需通过人事档案取得旁证材料的,可查阅有关材料。? 二.查阅人员范围: 第二条查阅人事档案人员必须是党员干部。 第三条任何人不得查阅本人及其直系亲属档案。 第四条除人事、组织干部确因工作需要,任何人不得查阅同级、上级或本部门以外人员人事档案。 第五条为便于档案利用、管理和保证档案安全以及保护国家机密和个人隐私,日常接触人事档案的人员应限定在一定范围内。 三.查阅手续: 第六条查阅人事档案应填写《查阅人事档案审批表》,严格履行审批登记手续,审批表注明阅档人姓名、政治面貌、阅档原因及所阅档案的姓名、职务。未经领导批准,不得查阅同级人员的档案,下级不得查阅上级人员档案。 第七条查阅干部人事档案,查阅人将《查阅人事档案审批表》交于档案管理人员,并按下列规定办理手续:? (一)档案管理人员验明《查阅人事档案审批表》及相关证件后,查阅人应在相应登记簿册上登记,然后档案管理人员将被查阅人员档案交其查阅。

(二)归还后的档案由档案工作人员检查无误后阅档人方可离开档案室。四.查阅要求: 第八条查阅人事档案一般限在人事档案阅览室。如有特殊情况需要借出时,须经档案工作人员批准,履行登记手续后方可借出。借出档案应于一周内归还,不能按期归还者应向档案办公室说明原因。 第九条休假期间人事档案停止外借,已经借出的档案在休假前应一律归还入库。第十条阅档人应严格遵守保密制度,保证档案的安全, 不得转借人人或向他人汇露档案内容。阅档时如须摘录档案内容,必须摘录到保密本上,并由组织人事部门在适当时候予以销毁。 第十一条未经人事档案管理部门批准,一律不得复制人事档案材料。因出国或升学需要复印(拍摄)相关材料时,必须向人事档案管理部门提交书面申请,经审查批准后方可办理。 第十二条阅档人必须具有高度责任感,对待档案材料要认真负责。查阅两份以上档案时,不能同时打开,以防装错或丢失。如果发现档案中有问题,应及时向档案管理人员报告,由档案管理人员按有关规定处理,阅档人不得擅自进行处理。第十四条查阅人员必须严格遵守阅档规定,严禁在档案材料附近吸烟、喝水,以免污损档案材料;严禁拆卸、涂改、圈划、污损、撤换、批注、抽取、增添档案材料。 第十五条因办理案件查阅干部人事档案,查阅人员必须是案件主办单位的干部。查阅后需作旁证的,摘录材料应与原文核对无误后,写明材料出处和日期,并加盖档案管理部门公章。 第十六条对违反制度要求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法律法规给予相应的党纪政纪处分,直至追究法律责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