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及其应用 习题参考答案 第9章

人工智能及其应用 习题参考答案 第9章
人工智能及其应用 习题参考答案 第9章

第九章Agent (艾真体)

9-1 分布式人工智能系统有何特点?试与多艾真体系统的特性加以比较。

分布式人工智能系统的特点:

(1) 分布性

系统信息(数据、知识、控制)在逻辑上和物理上都是分布的

(2) 连接性

各个子系统和求解机构通过计算机网络相互连接

(3) 协作性

各个子系统协调工作

(4) 开放性

通过网络互连和系统的分布,便于扩充系统规模

(5) 容错性

具有较多的冗余处理结点、通信路径和知识,提高工作的可靠性

(6) 独立性

系统把求解任务归约为几个相对独立的子任务,降低了问题求解及软件开发的复杂性

9-2 什么是艾真体?你对agent的译法有何见解?

Agent是能够通过传感器感知其环境,并借助执行器作用于该环境的实体,可看作是从感知序列到动作序列的映射。

其特性为:行为自主性,作用交互性,环境协调性,面向目标性,存在社会性,工作协作性,运行持续性,系统适应性,结构分布性,功能智能性

把Agent 译为艾真体的原因主要有:

(1) 一种普遍的观点认为,Agent是一种通过传感器感知其环境,并通过执行器作用于该环境的实体。

(2) “主体”一词考虑到了Agent具有自主性,但并未考虑Agent还具有交互性,协调性,社会性,适应性和分布性的特性

(3) “代理”一词在汉语中已经有明确的含义,并不能表示出Agent的原义

(4) 把Agent译为艾真体,含有一定的物理意义,即某种“真体”或事物,能够在十分广泛的领域内得到认可

(5) 在找不到一个确切和公认的译法时,宜采用音译

9-3 艾真体在结构上有何特点?在结构上又是如何分类的?每种结构的特点为何?

真体=体系结构+程序

(1) 在计算机系统中,真体相当于一个独立的功能模块,独立的计算机应用系统。

(2) 真体的核心部分是决策生成器或问题求解器,起到主控作用

(3) 真体的运行是一个或多个进程,并接受总体调度

(4) 各个真体在多个计算机CPU上并行运行,其运行环境由体系结构支持。

结构分类及特点

(1) 反应式

只是简单地对外部刺激产生响应,没有内部状态

(2) 慎思式

是一个具有显式符号模型的基于知识的系统

(3) 跟踪式

是具有内部状态的反应式真体,通过找到一个条件与现有环境匹配的规则进行工作,然后执行与规则相关的作用。

(4) 基于目标

真体的程序能够与可能的作用结果信息结合起来,以便选择达到目标的行为,只要指定新的目标,就能够产生新的作用

(5) 基于效果

一个具有显式效果函数的真体能够比较由不同作用获得的效果,从而作出理性的决策

(6) 复合式

在一个真体内组合多种相对独立和并行执行的智能形态,其结构包括感知,动作,反应,建模,规划,通信和决策。

9-4 艾真体为什么需要互相通信?

一些交谈能向受话者传送信息,还有一些交谈要受话者采取行动。通信的双重目的就是建立信任和创建社会联系。

9-5 试述艾真体通信的步骤、类型和方式。

通信的步骤

在一个通信事件中,讲话者(T)要使用文字(W)向受话者(H)调查建议P

在讲话者身上发生3种作用

(1) 意向:T要H相信P

(2) 生成:T选择文字W

(3) 综合:T说话W

在受话者身上发生4种作用

(1) 感知:H感知W’(理想状态下W’=W,但可能会有错觉)

(2) 分析:H推断,W’有多个可能的含义P1, P2,…Pn

(3) 消歧:H推断,T要调查Pi(理想地,Pi=P,但误解是可能的)

(4) 总合:H决定相信Pi

通信的类型

(1) 使用TELL和ASK通信

真体分享相同的内部表示语言,并通过界面TELL和ASK直接访问相互的知识库

(2) 使用形式语言通信

外部通信语言可以与内部表示语言不同,并且这些真体的每一个都可以有不同的内部语言,只人每个真体能够可靠地从外部语言映射到自己的内部语言,它们就无须同意任何内部符号,其通信是通过语言而不是通过直接访问知识库而实现的

通信的方式

(1) 黑板结构方式

黑板提供公共工作区,真体可以交换信息,数据和知识

(2) 消息/对话方式

这是实现灵活和复杂的协调策略的基础。各真体使用规定的协议相互交换信息,用于建立通信和协调机制。两真体之间的信息是直接交换的,执行中没有缓冲。

9-6 艾真体有哪几种主要通信语言?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知识询问与操作语言KQML

KQML定义了一种真体间传递信息的标准语法及一些动作表达式,分为通信、消息和内容三个层次

知识交换语言KIF

其语法基本上类似于用LISP语法书写的一阶谓词演算

9-7 多艾真体系统有哪几种基本模型?其体系结构又有哪几种?

基本模型

(1) BDI模型

它是一个概念和逻辑上的理论模型,渗透在其它模型中,成为研究真体理性和推理机制的基础。将BDI模型扩展至多真体系统时,提出了联合意图、社会承诺、合理行为等描述真体行为的形式化定义。

(2) 协商模型

产生于经济活动理论,主要用于资源竞争,任务分配和冲突消解等问题

(3) 协作规划模型

用于制订其协调一致的问题求解规划。每个真体都具有自己的求解目标,考虑其它真体的行动与约束,并进行独立规划。

(4) 自协调模型

为适应复杂控制系统的动态实时控制和优化而提出来。自协调模型随环境变化自适应地调整行为,是建立在开放和动态环境下的多真体系统模型。

体系结构

(1) 真体网络

无论是远距离还是短距离的真体,其通信都是直接进行的,当真体数目较大时,这种一一交互的结构将导致系统效率低下。

(2) 真体联盟

若干近程真体通过助手真体进行交互,而远程真体则由各个局部真体群体的助手真体完成交互和消息发送。一个真体无须知道其它真体的详细信息,比真体网络有较大的灵活性

(3) 黑板结构

局部真体群体共享数据存储――黑板。其中控制外壳真体负责信息交互,而网络控制真体负责局部真体群体之间的远程信息交互。

9-8 试说明多艾真体的协作方法、协商技术和协调方式。

协作是保持非对抗真体间行为协调的特例,它通过适当的协调,合作完成共同目标。

协作方法

(1) 决策网络和递归建模

决策网络可看做是增加了决策节点和效益节点的贝叶斯网络。根据对环境和其它真体的观察信息和贝叶斯学习方法来修正模型,即修正对其它真体行为的信念,并预测它们的行为。

递归建模方法是,真体获取环境知识,其它真体知识和状态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建立递归决策模型,利用动态规划方法求解真体行为决策的表达

(2) Markov对策

单真体系统中真体的动态决策其实是一个Markov过程,在多真体系统中真体的Markov决策过程的扩展形式就是随机对策,即Markov对策

(3) 真体学习方法

多真体系统的协作,本质上说是每个真体学习其它真体的行动策略模型而采取相应的最优反应。

(4) 决策树和对策树

实质是将对策理论和对策过程形式化,以实现真体的自动推理过程

协商是多真体系统实现协同,协作,冲突消解和矛盾处理的关键环节

协商技术

1.协商协议

主要研究真体通信语言的定义,表示,处理和语义解释,主要处理协商过程中,真体之间的交互

2.协商策略

用于真体决策及选择协商协议和通信消息,主要修改真体内的决策和控制过程

(3) 协商处理

侧重描述和分析单个真体和多真体协商社会的整体协作行为,包括协商算法和系统分析两方面

协调是一种动态行为,是真体对环境及其它真体的适应,往往通过改变真体的心智状态来实现

协调方法

(1) 基于集中规划

至少有一个真体具备其它真体的知识,能力和环境资源知识,它作为主控真体,对系统的目标进行分解,任务进行规划,并指示其它真体执行任务

(2) 基于协商

属于分布式协调,系统中没有作为规划的主控真体

(3) 基于对策论

包括无通信协调和有通信协调两类

(4) 基于社会规划

以每个真体都必须遵循的社会规则,过滤策略,标准和惯例为基础的协调方法

9-9 为什么多艾真体需要学习与规划?

学习能力是衡量多真体系统和其它智能系统的重要特征之一。多真体系统学习比单真体学习复杂得多,因为其学习对象处于动态变化中,且其学习离不开真体间的通信。只要给计算机设定一个目标,然后计算机不断与环境交互以达到该目标。

规划是连接精神状态(打算,设想)与执行动作的桥梁。多真体系统中的规划与经典规划有所不同,需要反映环境的持续变化。

9-10 你认为多艾真体系统的研究方向应是哪些?其应用前景又如何?

研究方向?

应用领域有:多机器人协调,过程智能控制,网络通信与管理,交通控制,电子商务,远程教学,远程医疗,网上数据挖掘,信息过滤、评估和集成以及数据库管理。

9-11 选择一个你熟悉的领域,编写一页程序来描述艾真体与环境的作用。说明环境是否是可访问的、确定性的、情节性的、静态的和连续的。对于该领域,采用何种艾真体结构为好?

如何选择真体结构?

9-12 设计并实现几种具有内部状态的艾真体,并测量其性能。对于给定的环境,这些艾真体如何接近理想的艾真体?

9-13 改变房间的形状和摆设物的位置,添加新家具。试测量该新环境中各艾真体,讨论如何改善其性能,以求处理更为复杂的地貌。

9-14 有些艾真体一旦得知一个新句子,就立即进行推理,而另一些艾真体只有在得到请求后才进行推理。这两种推理方法在知识层、逻辑层和执行层将有何区别?

9-15 应用布尔电路为无名普斯世界设计一个逻辑艾真体。该电路是一个连接输入(感知阀门)和输出(行动阀门)的逻辑门的集合。

(1) 试解释为什么需要触发器。

(2) 估计需要多少逻辑门和触发器。

IATF内审员试题及答案

I A T F内审员试题及答案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November 28, 2020

部门: ____姓名: 得分: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03=30分) :2016适用于( E )组织的现场。 A.生产件 B.服务件 C.售后市场零件 D.配件 +b+d +b+c+d :2016允许删减( D )。 产品和服务的要求 B.产品和服务的设计和开发顾客和供方的财产 D.以上都不对 TS16949:2009认证证书的失效日期是( C ) 年10月1日年12月31日年09月14日年09月14日 4.过程方法采用( F )管理过程和整个体系。 A.持续改进循环 C.系统管理方法 D.基于风险的思维 +b+c+d +d 5.内部审核员应当了解( D )。 A.汽车行业的过程方法审核 B.适用的顾客特殊要求和IATF16949适用的要求 +b+c 6.组织应明确的社会责任有( D )。 A.反贿赂方针 B.员工行为准则 C.道德准则 +b+c 文件应保存的时间是( C )。 A.三年 B.当年加一个日历年 C.产品的有效期加一个日历年 D.按认证机构的要求 8.可疑产品包括( D ) : A.没有标识的产品; B. 标识不明的产品; C. 用偏离校准状态的仪器检验的产品; +b+c 9.公司生产的不合格品的处理方式有( D ) : A.返工/返修; B. 拒收和报废; C.让步和降级改作它用; +b+c 10.产品的控制计划的类型包括( E ): A.样件 B.返工 C.量产 D.试产 +c+d 二.判断题. (对. 错. 10 x 3=30分) 1. ( ) 组织应确定需要应对的风险和机遇,以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满足预期结果。 2. ( ) 内部审核须依据年度审核计划安排,对于有早晚班的公司审核可以只审核一个班次来代替。 3.( ) 公司定期的设备保养计划就是设备预见性的维护计划。 4.()关键设备就是指公司的贵重设备,并要进行现场标识与识别其易损配件进行管制。 5.()对公司没有设计责任的产品,可不进行可行性评审。 6.()为解决质量问题,质量人员都有权停止生产。 7.()IATF16949中的“应”表示要求,而“宜”表示建议。 8.()组织没有产品设计责任时,删减条款是可以的。 9.()当过程能力不足且不稳定时实施持续改进。 10.()从顾客指定的供货来源采购产品,其质量责任在于顾客。 三简答题:( 35=15分) 1.请说明哪几个方面需要实施“多方论证” 答:项目管理、供方选择、开发和确定特殊特性、工厂设施和设备的策划、制造可行性。

第九章 习题与参考答案

第九章 习题与参考答案 9-1 建筑物的外抢以10cm 厚的普通砖和2.5㎝厚的玻璃纤维制成 (普通砖的m W /.6901=λ℃,玻璃纤维的m W /.0502=λ℃)求当温差为45℃时的传热通量。 答:69.77W/㎡ 9-2 铜板厚4㎝,其一面的温度为175℃,另一面以1.5㎝厚的玻 璃纤维覆盖,且温度为80℃,假设经由此组合流出的热量为 300W ,求截面积的大小。 m W /375=铜λ℃,m W /.0480=纤维λ℃。 答:0.9872㎡ 9-3 墙以 2.0㎝厚的铜(m W /3781=λ℃)、3.0㎜厚的石棉 (m W /.6602=λ℃)和6.0㎝厚玻璃纤维(m W /.04803=λ℃)组合而成,若两面的温差为500℃,求单位面积的导热量。 答:394.32W/㎡ 9-4 墙由不锈钢(m W /16=λ℃)4.0㎜厚,两边包着塑料层所组 成,总导热系数120W/㎡℃,假如墙的外界总温差60℃,计算不锈钢两边的温差。 答: 1816 0040120160=ΔΔ=T T 得:.℃ 9-5 一热蒸汽管, 内表面温度300℃,内直径8㎝,管厚5.5mm ,包覆9㎝的绝缘层(m W /501=λ℃) ,再覆盖4cm 厚的绝缘层(m W /.3502=λ℃),最外层绝缘温度30℃,假设管子的m W /473=λ℃,计算每米长的热损失。 答:448.81W/m

9-6 一屋子的墙壁用2层1.2㎝的的纤维热板(m W /.04801=λ℃)1层8.0㎝的石棉(m W /.15602=λ℃)及1层10cm 普通砖(m W /.6903=λ℃)制作,假设两侧的α均为15W/㎡℃,试计算总传热系数。 答:0.774W/㎡℃ 9-7 墙由1㎜厚的钢(m W /3841=λ℃) ,4㎜厚的1%含C 量的钢(m W /432=λ℃),1㎝厚的石棉帛(m W /.16603=λ℃)和10㎝厚的玻璃纤维板(m W /.04804=λ℃)组成, 试求其热阻?若两面温度分别为10℃和150℃, 求其各材料之间的温度? 答: 0832.=∑R ℃㎡/W ,99981491.=T ℃,99361492.=T ℃,93331493.=T ℃ 9-8半无限大水泥地坪,初试温度为50℃,导温系数为8.33× 10-7㎡/s ,若表面温度突然降到0℃,试求距表面20㎜深处温度下降到25℃所需时间。 答:521s 9-9 一块厚20mm 的钢板(m W /45=λ℃, )加热到500℃后置于空气中冷却,设冷却过程中钢板两侧面的平均换热系数℃,试确定使钢板冷却到与空气相差10℃时所需的时间。 s m a /.2510371?×=235m W /=α 答:3633s 9-10 一块厚300mm 的板状钢坯(含C=0.5%) ,初温为20℃,送入温度为1200℃的炉子里单侧加热,不受热侧可近似

内审员考试试题 含答案

内审员考试试题(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质量 " 定义中的 " 特性 " 指的是 (A 。 A. 固有的 B. 赋予的 C. 潜在的 D ,明示的 2. 若超过规定的特性值要求,将造成产品部分功能丧失的质量特性为 (。 A. 关键质量特性 B. 重要质量特性 C. 次要质量特性 D. 一般质量特性 3. 方针目 标管理的理论依据是 (。 A. 行为科学 B. 泰罗制 C. 系统理论 D.A+C 4. 方针目标横向展开应用的主要方法是 (。 A. 系统图 B. 矩阵图 C. 亲和图 D. 因果图 5. 认为应 " 消除不同部门之间的壁垒 " 的质量管理原则的质量专家是 (。 A. 朱兰 B. 戴明 C. 石川馨 D. 克劳斯比 6、危险源辨识的含意是( A 识别危险源的存在 B 评估风险大小及确定风险是否可容许的过程 C 确定 危险源的性质 D A+C E A+B 7. 下列论述中错误的是 (。 A. 特性可以是固有的或赋予的 B. 完成产品后因不同要求而对产品所增加的特性是固有特性 C. 产品可能具有一类或多类别的固有的特性 D. 某些产品的赋予特性可能是另一些产品的固有特性 8. 由于组织的顾客和其他相关方对组织产品、过程和体系的要求是不断变 化的,这反映了质量的 (。

A. 广泛性 B. 时效性 C. 相对性 D. 主观性 9、与产品有关的要求的评审( A 在提交标书或接受合同或订单之前应被完成 B 应只有营销部处理 C 应在定单或合同接受后处理 D 不包括非书面定单评审 10、以下哪种情况正确描述了特殊工序:( A 工序必须由外面专家确定 B 工序的结果不能被随后的检验或试验所确定, 加工缺陷仅在使用后才能暴露 出来 C 工序的结果只能由特殊的时刻和试验设备标准验证。 D 工序只能随着新的技术革新出现加工测试 11.WTO/TBT协议给予各成员的权利和义务是 ( 。 A. 保护本国产业不受外国竞争的影响 B. 保护本国的国家安全 C. 保证各企业参与平等竞争的条件和环境 D. 保证各成员之间不引起竞争 12. 下列环节哪一个不是质量管理培训实施的基本环节 (。 A. 识别培训的需要 B. 编制培训管理文件 C. 提供培训 D. 评价培训有效性

第九章习题与参考答案111127

一、名词解释 1.G0期细胞 2.check point 3.四分体 4.联会复合体 5.cell differentiation 6.luxury gene 7.house keeping gene 8.Stem cell 9.tumor-suppressor gene 10.原癌基因 11.细胞周期 12.有丝分裂 13.减数分裂 14.成熟促进因子 15.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16.细胞周期蛋白 17.Cdk抑制因子 18.细胞同步化 19.有丝分裂器 20.动粒 21.收缩环 22.细胞全能性 23.细胞决定 24.去分化 25.转分化 26.差别基因表达 27.选择性剪接 28.决定子 29.细胞诱导 30.细胞抑制 二、问答题 1.细胞分裂间期的各时期发生有哪些主要事件? 2.请简述P53蛋白在G1期调控中的作用机制与意义。 3.简述基因表达的调控机制。 4.试述细胞进入M期的调控。 5.细胞增殖的调控因素有哪些?它们是如何调控细胞增殖的。 6.细胞周期调控蛋白有哪几种?它们在细胞周期调控中是如何发挥其功能的? 7.简述Cyclin-Cdk的组成与作用? 8.什么是成熟促进因子MPF,有何作用? 9.细胞周期中有哪些主要检查点?细胞周期检查点的生理作用是什么? 10.何谓细胞周期检查点?它有何作用? 11.简述分化细胞的特点。 12.为什么说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13.什么是基因的差别表达?在细胞分化中有什么作用? 14.什么是细胞决定?与细胞分化的关系如何? 15.以血细胞为例,简要说明细胞分化潜能的变化。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G0期细胞 G0期细胞又称静止期细胞或静止期细胞,是指暂时脱离细胞周期不进行增殖,但在适当的刺激下,可重新进入细胞周期的细胞。 2.check point 细胞内存在一系列的监控机制,可以鉴别细胞周期进程中的错误,并诱导产生特异的抑制因子,阻止细胞周期的进行,这些监控点称为细胞周期检查点(cell cycle checkpoint )。在典型的细胞周期控制系统中至少有三个关卡: G1 检查点、G2 检查点、有丝分裂期中期检查点。 3.四分体 每个二价体由两条同源染色体组成,而每条同源染色体包括2条姐妹染色单体,这样每个二价体包括4条染色单体,又称为四分体。 4.联会复合体 联会复合体( synaptonemal complex,SC)是在联会的同源染色体之间,沿纵轴方向,形成的一种特殊结构,在电镜下呈拉链状结构,由三个平行的部分组成,可分为两侧的侧生组分和中央组分,是一暂时性的结构。 5.cell differentiation 细胞分化(cell differentiation):在个体发育中,由一种相同的细胞类型经细胞分裂后逐渐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形成稳定性差异,产生各不相同的细胞类群的过程。细胞分化是多细胞有机体发育的基础与核心。 6.luxury gene 奢侈基因(luxury gene),即组织特异性基因( tissue - specific gene)。这类基因与各类细胞的特殊性有直接的关系, 是在各种组织中进行不同的选择性表达的基因。如表皮的角蛋白基因、肌肉细胞的肌动蛋白基因和肌球蛋白基因、红细胞的血红蛋白基因等。 7.house keeping gene 看家基因(house-keeping gene)是维持细胞最低限度功能所不可少的基因, 如编码组蛋白基因、编码核糖体蛋白基因、线粒体蛋白基因、糖酵解酶的基因等。这类基因在所有类

第9章习题参考答案

习题九 一、用适当内容填空 1.计算机系统运行和操作的最小功能单位是指令,一台计算机中全部指令的集合称为指令系统。 2.计算机能够直接识别的程序设计语言是机器语言,其直接使用机器指令或二进制格式编写程序。 3.汇编语言是一种低级语言,它是面向过程的语言。高级语言书写的源程序可以通过解释或编译方式来执行。 4.字符型是一种基本数据类型,一般程序设计语言中都采用 8位二进制位来表示,其对应值的范围是 0-255 。 5.在程序中要处理200名学生一门课的成绩信息,应该定义数组类型变量;要处理200名学生的档案资料应该定义记录或结构类型变量。 6.在程序运行过程中值不可改变的量称为常量,可改变的量称为变量。 7.结构化程序设计的3种基本逻辑结构为顺序、分支或选择和重复或循环,合理使用这3种控制结构可以表现任何复杂的控制关系。 8.过程是功能独立或需要多次调用的程序段,它也可以称为函数或子程序。 9.一段程序代码需要多次反复执行,需要使用重复或循环结构来表达;根据判断条件结果决定是否执行一段程序,应该使用分支或选择结构表示。 10.循环也称为重复,其对应两种类型,分别为当型结构和直到型结构。 11.面向过程程序设计的核心是算法和数据结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核心是类和对象。 12.结构化程序设计应遵循自顶向下、逐步求精、模块化和限制使用goto语句原则。 13.采用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能够使程序易读、易理解、易维护和结构良好。虽然这种方法具有许多优点,但它仍是一种面向过程的程序设计方法。 14.VB是一个可视化操作界面、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在VB中可以直接创建Access 数据库。 15.在VB窗口中添加的对象都具有若干属性,在窗口设计阶段改变对象属性可以在①属性窗口中操作,在程序运行时改变属性应该在相关对象事件代码中操作。 16.类是一组数据及该组数据能够实现操作的封装体。在类与对象的关系中,类是对对象的抽象,而对象是类的实例。 17.在面向对象方法中,信息隐藏是通过对象的封装性来实现的;同样的消息被不

第九章习题参考答案(重排)

第九章收入、费用、利润及其分配 一、单项选择题 1、D 2、B 3、D 4、A 5、D 6、C 7、B 8、D 9、D 10、A或B 11、D 12、B 13、B 14、A 15、C 16、D 17、D 18、C 19、C 20、B 21、C 22、B 23、B 24、B 25、C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 2、ABD 3、BCD 4、ABD 5、ACD 6、ABD 7、ABC 8、ABCD 9、ACD 10、ABC 11、ABCD 12、ABC 13、AB 14、ACD 15、ABC 16、BD 17、ABC 18、

ABD 19、BD 20、BCD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8、×9、×10、√11、×12、× 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 实务一 1、销售商品,确认收入 借:应收账款——CFT公司113 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EP1商品10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3 000 2、销售材料,确认收入 借:应收票据——CIP公司79 100 贷:其他业务收入7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9 100 3、销售退回 借:主营业务收入——EP1商品3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3 900 贷:应收账款——GMM公司33 900

同时:借:库存商品15 000 贷:主营业务成本15 000 4、CFT公司在10日内付款,享受2%的现金折扣 现金折扣=100 000 ×2%=2 000(元) 借:银行存款111 000 财务费用——现金折扣2 000 贷:应收账款——CFT公司113 000 5、销售商品,确认收入 商业折扣=100×2000×10%=20 000(元) 销售收入总额=100×2000-20000=180 000(元)

全国内审员考试试题全集(含答案)

内审员考试试题(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质量"定义中的"特性"指的是( A )。 A.固有的 B.赋予的 C.潜在的D,明示的 2.若超过规定的特性值要求,将造成产品部分功能丧失的质量特性为( B )。 A.关键质量特性 B.重要质量特性 C.次要质量特性 D.一般质量特性 3.方针目标管理的理论依据是( D )。 A.行为科学 B.泰罗制 C.系统理论 D.A+C 4.方针目标横向展开应用的主要方法是( B )。 A.系统图 B.矩阵图 C.亲和图 D.因果图 5.认为应"消除不同部门之间的壁垒"的质量管理原则的质量专家是( B )。 A.朱兰 B.戴明 C.石川馨 D.克劳斯比 6、危险源辨识的含意是( E ) A)识别危险源的存在B)评估风险大小及确定风险是否可容许的过程 C)确定危险源的性质D)A+C E)A+B 7.下列论述中错误的是( B ) 。 A.特性可以是固有的或赋予的 B.完成产品后因不同要求而对产品所增加的特性是固有特性 C.产品可能具有一类或多类别的固有的特性 D.某些产品的赋予特性可能是另一些产品的固有特性 8.由于组织的顾客和其他相关方对组织产品、过程和体系的要求是不断变化的,这反映了质量的( B )。 A.广泛性 B.时效性 C.相对性 D.主观性 9、与产品有关的要求的评审( A ) A在提交标书或接受合同或订单之前应被完成 B应只有营销部处理 C应在定单或合同接受后处理 D不包括非书面定单评审 10、以下哪种情况正确描述了特殊工序:( B ) A工序必须由外面专家确定

B工序的结果不能被随后的检验或试验所确定,加工缺陷仅在使用后才能暴露出来 C工序的结果只能由特殊的时刻和试验设备标准验证。 D工序只能随着新的技术革新出现加工测试 11.WTO/TBT协议给予各成员的权利和义务是( C)。 A.保护本国产业不受外国竞争的影响 B.保护本国的国家安全 C.保证各企业参与平等竞争的条件和环境 D.保证各成员之间不引起竞争 12.下列环节哪一个不是质量管理培训实施的基本环节( B )。 A.识别培训的需要 B.编制培训管理文件 C.提供培训 D.评价培训有效性 13.顾客需求调查费应计人( B )。 A.鉴定成本 B.预防成本 C.内部故障成本 D.外部故障成本 14.内审和外审的纠正措施费应计人( C )。 A.预防成本 B.鉴定成本 C.内部故障成本 D.外部故障成本 15.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朱兰博士提出的"质量管理三部曲"包括质量策划、质量控制和( C )。 A.质量保证 B.质量检验 C.质量改进 D.质量监督 16.认为"引起效率低下和不良质量的原因主要在公司的管理系统而不在员工"的质量专家是( A)。 A.戴明 B.朱兰 C.石川馨 D.克劳斯比 17.质量信息传递大体由( A)组成。 A.信源-信道一信宿 B.信源-信道-反馈 C.信源-信道-新信源 D.信源-信道-信源 18.质量信息系统的作业层的特点之一是(D)。 A.不可预见性 B.阶段性 C.概要性 D.可预见性 19、对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内审时发现有以下何种事实,可判不符合4.4.7要素。( E ) A)消防通道被阻塞B)操作工未按规定穿戴工作衣帽 C)急救用的药品过期D)A+B E)A+C 1.A 2.B 3.D 4.B 5.B 6. E 7.B 8.B 9. A 10. B 11.C 12.B 13.B 14.C 15.C 16.A 17.A 18.D19. E 二、填空题 1、ISO9001:2009和ISO14001:2004标准分别由(ISO/TC 176技术委员会)和(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第207技术委员会)组织制定的。

《土力学》第九章习题及答案

《土力学》第九章习题及答案 第9章地基承载力 一、填空题 1.地基土开始出现剪切破坏时的基底压力被称为荷载,当基底压力达到 荷载时,地基就发生整体剪切破坏。 2.整体剪切破坏发生时,有滑动面形成,基础急剧增加。 3.地基表面有较大隆起的地基破坏类型为剪切破坏,地基表面无隆起的地基破坏类型为剪切破坏。 4.地下水位上升到基底时,地基的临塑荷载数值,临界荷载数值。 5.地基极限承载力随土的内摩擦角增大而,随埋深增大而。 二、名词解释 1.临塑荷载 2. 临界荷载p1/3 3.地基极限承载力 三、单项选择题 1.地基的临塑荷载随 (A)φ、C、q的增大而增大。 (B)φ、C、q的增大而减小。 (C)φ、C、q、γ、b的增大而增大。 (D)φ、C、q、γ、b的增大而减小。 您的选项() 2.地基破坏时滑动面延续到地表的破坏形式为: (A)刺入式破坏 (B)冲剪式破坏 (C)整体剪切破坏 (D)局部剪切破坏 您的选项() 3.有明显三个破坏阶段的地基破坏型式为: (A)刺入式破坏 (B)冲剪式破坏 (C)整体剪切破坏 (D)局部剪切破坏 您的选项() 4.整体剪切破坏通常在下列哪种地基中发生? (A)埋深浅、压缩性低的土层 (B)埋深浅、压缩性高的土层 (C)埋深大、压缩性低的土层 (D)埋深大、压缩性高的土层 您的选项() 5.所谓临塑荷载,就是指: (A)地基土中出现连续滑动面时的荷载 (B)基础边缘处土体将发生剪切破坏时的荷载 (C)地基土中即将发生整体剪切破坏时的荷载 (D)地基土中塑性区深度达到某一数值时的荷载 您的选项()

6.临塑荷载P cr是指塑性区最大深度Z max为下列中的哪一个对应的荷载: (A)Z max=0 (B)Z max=1/4 (C)Z max=b/4 (D)Z max=l/4 您的选项() 7.在?=15?(N r=1.8,N q=4.45,N C=12.9),c=10kPa ,γ=20kN/m3的地基中有一个宽度为3m、埋深为1m的条形基础。按太沙基承载力公式根据整体剪切破坏情况,计算的极限承载力为:(A)236 kPa (B)254 kPa (C)272 kPa (D)326 kPa 您的选项() 8.采用条形荷载导出的地基界限荷载计算公式用于矩形底面基础设计时,其结果: (A)偏于安全 (B)偏于危险 (C)不能采用 (D)安全度不变 您的选项() 9.同一地基的临塑荷载p cr、界限荷载p1/3、极限荷载p u大小之间存在的关系是: (A) p cr> p1/3 > p u (B)p u > p1/3 > p cr (C)p u > p cr > p1/3 (D)p1/3> p u > p cr 您的选项() 10.考虑荷载偏心及倾斜影响的极限承载力计算公式为: (A)太沙基公式 (B)魏锡克公式 (C)赖斯纳公式 (D)普朗特尔公式 您的选项() 11.粘性土地基上的条形基础,若埋深相同,地基的极限荷载与基础宽度、地基破坏类型之间存在的关系为: (A)基础宽度大、发生整体剪切破坏的地基极限荷载大 (B)基础宽度小、发生整体剪切破坏的地基极限荷载大 (C)基础宽度大、发生局部剪切破坏的地基极限荷载大 (D)基础宽度小、发生局部剪切破坏的地基极限荷载大 您的选项() 第9章地基承载力 一、填空题 1.临塑、极限 2.连续、沉降 3.整体、冲切 4.不变、减小 5.增大、增大 二、名词解释

内审员培训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电工委员会(IEC)于2005年发布了关于 实验室能力认可第二版国际标准文件名称是检测/校准实验室通用能力,代号是ISO/IEC17025:2005。 2、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等同采用上述国际标准作为我国实验室认 可的依据,文件名称是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代号是CNAS CL01—2011。 3、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依据的文件名称是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 4、实验室或实验室作为其一部分的组织须是能承担法律责任的实体。 5、如果实验室要作为第三方实验室获得认可应能证明其公正性。 6、实验室应有政策或程序确保客户的机密信息和所有权得到保护。 7、术语“管理体系”一词是指控制实验室运作的质量、行政和技术体系。 8、实验室应建立与其工作范围相适应的管理体系,并维持管理体系的适用和 有效。 9、凡发给实验室人员使用的管理体系文件,都应是现行有效版本。 10、在合同中对包括所用方法在内的要求应予充分规定,形成文件,并易于 理解。实验室有能力和资源满足这些要求。 11、实验室需要将工作分包时,应分包给有能力的分包方,并将分包安排以 书面形式通知客户,并在适当时得到客户的准许。 12、实验室应确保所购买的影响检测和校准质量的供应品,在经检查证明符 合有关检测和/或校准方法中规定的有关要求之后才投入使用。应保存所采取得符合性检查活动的记录。 13、实验室应积极与客户或其代表合作,并收集客户的反馈意见。 14、实验室应有处理投诉的政策或程序。须保存所有与投诉处理有关的记录。 15、实验室当发现不符合工作时,应立即进行纠正。 16、实验室应通过实施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应用审核结果、数据分析、纠 正措施、预防措施以及管理评审来持续改进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17、如果不合格可能再次发生,实验室须按规定的政策和程序采取纠正措施 此程序须从调查确定问题的原因入手。 18、预防措施是事先主动确定潜在不符合的主动行动,消除可能发生不合格 的潜在原因。 19、每份记录应包含充分信息,观察结果、数据和计算须在工作进行时予以 记录,出现错误应该划改,不许涂改,以免难以辨认。 20、实验室的人员培训计划应与实验室现实和预期任务相适应。实验室应评 价这些培训活动的有效性。 21、实验室的设施须有利于检测或校准的正确实施,环境条件不会使结果无 效或对要求的测量质量产生不良影响。当环境条件危及到结果时,应立即停止检测或校准。 22、实验室应采用能满足客户需要并且适用的检测或校准方法。应优先使用 国际、区域、国家标准中颁布的方法,使用非标准方法时,或使用变更过的标准方法时应进行确认,以证实该方法适用于预期的用途。 23、用于检测、校准和抽样的设备及其软件应达到要求准确度,对结果有重 要影响的仪器的关键量或值,应制定校准计划。 24、使用外部校准服务时,须使用能证实其资格、测量能力和溯源性的实验

第九章练习题及答案

第九章练习题及答案 录入: 第九章资本结构与杠杆原理 一、单选 1、某公司经营杠杆系数为 1.5,财务杠杆系数为 1.8,该公司目前每股收益为2元,若使销售量增加20%,则每股收益将增长为(A)元。 A.3. 08B.0. 54C.1. 08D.5.4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经营杠杆系数×财务杠杆系数=每股收益增长率/销售量增长率= 1.8× 1.5= 2.7,由此可知,每股收益增长率= 2.7×20%=54%,答案为2×(1+54%)= 3.08(元)。 2.某公司当期利息全部费用化,其已获利息倍数为3,则该公司的财务杠杆系数是()。

A.1.25 B.1.5 C.1.33 D.1.2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已获利息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3,息税前利润=3×利息费用,财务杠杆系数=息税前利润/(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3×利息费用/(3×利息费用-利息费用)= 1.5。 3.关于总杠杆系数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能够起到财务杠杆和经营杠杆的综合作用 B.能够表达企业边际贡献与税前利润的关系 C.能够估计出销售变动对每股收益造成的影响 D.总杠杆系数越大,企业经营风险越大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总杠杆系数=经营杠杆系数×财务杠杆系数=边际贡献/税前利润=每股利润变动率/销售量变动率。总杠杆系数越大,不一定说明企业经营风险越大。经营杠杆系数越大,说明企业经营风险越大。 4.认为负债比率越高,企业价值越大的是()。 A.净收益理论 B.营业收益理论 C.传统理论

【参考答案】A 5.在最佳资本结构下()。 A.资本成本最低 B.每股收益最高 C.经营风险最小 D.财务风险最低 【参考答案】A 6.企业财务风险的承担者应是( C ) A.优先股股东 B.债权人 C.普通股股东 D.企业经理人 7.如果企业存在固定成本,在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不变,只有销售量变动的情况下,则(A) A.息税前利润变动率一定大于销售量变动率 B.息税前利润变动率一定小于销售量变动率 C.边际贡献变动率一定大于销售量变动率 D.边际贡献变动率一定小于销售量变动率 8.经营杠杆产生的原因是企业存在( A ) A.固定营业成本

内审员题库全含答案

内审员题库全含答案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内审员题库大全(含答案) 练习一选择题 从以下每题的几个答案中选择一个你认为最合适的,并将代号填入()中: 一、选择题:(每题2分) 1.ISO9001:2008版标准是( a ) a.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b. 基础和术语 c.业绩改进指南 d. QMS指南 2. GB/T19001:2008所关注的是质量管理体系在满足顾客要求方面的 (b) a. 适宜性 b.有效性 c. 符合性 d. a+b+c 3.组织应( c )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及其在整个组织中的应用 a.识别 b. 评价 c.确定 d. 确认 4.最高管理者应在本组织( d )中指定一名成员 a.有能力的人员 b. 质量管理人员 c. 技术人员 d. 管理层 5.在质量管理体系中承担( d )的人员可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产品要求符合性。 a. 生产任务 b. 质检任务 c. 维修任务 d. 任何任务 6.组织应在产品实现的( c ),针对监视和测量要求识别产品的状态。 a. 贮存过程 b. 生产过程 c. 全过程 d. 以上都不是 7.对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的确认包括:( d ) a. 规定准则 b. 设备认可 c. 人员资格鉴定 d. a+b+c 8.文件可采用任何形式或类型的媒介:包括( d )

a. 计算机光盘 b.照片 c. 标准样品 d. a+b+c 9.过程的监视和测量是监视和测量( d ) a.设备能力 b.过程人员的技能 c.特定的方法和程序d.过程实现所策划的结果的能力10.组织应( d )为达到产品符合要求所需的工作环境 a. 识别和确定 b. 评审和管理 c. 识别和控制 d. 确定和管 理 1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产品”适用的范围: ( c ) a. 适用于所有的产品; b. 预期提供给顾客或顾客所要求的产品; c. 产品实现过程所产生的任何预期输出; d. 硬件,软件产品; 12、ISO9001:2008标准的要求由于组织及其产品特点不适用时: ( b ) a.可以删减不适用的条款; b.仅限于删减第七章的条款; c.仅限于删减有关监视和测量的条款; d.可删减组织做不到的条款; 13、ISO9001-2008标准中提及的记录是: ( b ) a.提供产品符合要求的记录;

药物化学第九章习题及答案资料

药物化学第九章习题 及答案

第 九 章 化学治疗药 一、项选择题: 9-1、环丙沙星的化学结构为A A. N N O O OH F B. N N O O OH F F NH 2HN C. N N O O OH F O HN D. N N O OH F O N H O E. N N O OH F O CH 3F N 9-2、在下列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中具有抗结核作用的药物是C A. 巴罗沙星 B. 妥美沙星 C. 斯帕沙星 D. 培氟沙星 E. 左氟沙星 9-3、下列有关喹诺酮类抗菌药构效关系的那些描述是不正确的B A. N-1位若为脂肪烃基取代时,以乙基或与乙基体积相似的乙烯基、氟乙基抗菌活性最好。 B. 2位上引入取代基后活性增加 C. 3位羧基和4位酮基时此类药物与DNA 回旋酶结合产生药效必不可缺少的部分 D. 在5位取代基中,以氨基取代最佳。其它基团活性均减少 E. 在7位上引入各种取代基均使活性增加,特别是哌嗪基可使喹诺酮类抗菌谱扩大。 9-4、喹诺酮类抗菌药的光毒性主要来源于几位取代基D A. 5位 B. 6位 C. 7位 D. 8位 E. 2位 9-5、喹诺酮类抗菌药的中枢毒性主要来源于几位取代基C A. 5位 B. 6位 C. 7位 D. 8位

E. 2位 9-6、下列有关利福霉素构效关系的那些描述是不正确的B A. 在利福平的6,5,17和19位应存在自由羟基 B. 利福平的C-17和C-19乙酰物活性增加 C. 在大环上的双键被还原后,其活性降低 D. 将大环打开也将失去其抗菌活性。 E. 在C-3上引进不同取代基往往使抗菌活性增加, 9-7、抗结核药物异烟肼是采用何种方式发现的C A. 随机筛选 B. 组合化学 C. 药物合成中间体 D. 对天然产物的结构改造 E. 基于生物化学过程 9-8、最早发现的磺胺类抗菌药为A A. 百浪多息 B. 可溶性百浪多息 C. 对乙酰氨基苯磺酰胺 D. 对氨基苯磺酰胺 E. 苯磺酰胺 9-9、能进入脑脊液的磺胺类药物是B A. 磺胺醋酰 B. 磺胺嘧啶 D. 磺胺甲噁唑 D. 磺胺噻唑嘧啶 E. 对氨基苯磺酰胺 9-10、甲氧苄氨嘧啶的化学名为C A. 5-[[3,4,5- trimethoxyphenyl]methyl]-2,6-pyrimidine diamine B. 5-[[3,4,5- trimethoxyphenyl]methyl]-4,6-pyrimidine diamine C. 5-[[3,4,5- trimethoxyphenyl]methyl]-2,4-pyrimidine diamine D. 5-[[3,4,5- trimethoxyphenyl] ethyl]-2,4-pyrimidine diamine E. 5-[[3,4,5- trimethyphenyl]methyl]-2.4-pyrimidine diamine 9-11、下列有关磺胺类抗菌药的结构与活性的关系的描述哪个是不正确的C A. 氨基与磺酰氨基在苯环上必须互为对位,邻位及间位异构体均无抑菌作用。 B. 苯环被其他环替代或在苯环上引入其它基团时,将都使抑菌作用降低或完全失去抗菌活性。 C. 以其他与磺酰氨基类似的电子等排体替代磺酰氨基时,抗菌作用被加强。 D. 磺酰氨基N1-单取代物都使抗菌活性增强,特别是杂环取代使抑菌作用有明显的增加,但N1,N1-双取代物基本丧失活性。 E. N4-氨基若被在体内可转变为游离氨基的取代基替代时,可保留抗菌活性。

内审员题库全(含答案)

内审员题库大全(含答案) 练习一选择题 从以下每题的几个答案中选择一个你认为最合适的,并将代号填入()中:一、选择题:(每题2分) 1.ISO9001:2008版标准是(a) a.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b.基础和术语 c.业绩改进指南 d.QMS指南 2.GB/T19001:2008所关注的是质量管理体系在满足顾客要求方面的(b) a.适宜性 b.有效性 c.符合性 d.a+b+c 3.组织应(c)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及其在整个组织中的应用 a.识别 b.评价 c.确定 d.确认 4.最高管理者应在本组织(d)中指定一名成员 a.有能力的人员 b.质量管理人员 c.技术人员 d.管理层 5.在质量管理体系中承担(d)的人员可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产品要求符合性。 a.生产任务 b.质检任务 c.维修任务 d.任何任务 6.组织应在产品实现的(c),针对监视和测量要求识别产品的状态。 a.贮存过程 b.生产过程 c.全过程 d.以上都不是 7.对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的确认包括:(d) a.规定准则 b.设备认可 c.人员资格鉴定 d.a+b+c 8.文件可采用任何形式或类型的媒介:包括(d) a.计算机光盘 b.照片 c.标准样品 d.a+b+c 9.过程的监视和测量是监视和测量(d) a.设备能力b.过程人员的技能

c.特定的方法和程序d.过程实现所策划的结果的能力 10.组织应(d)为达到产品符合要求所需的工作环境 a.识别和确定 b.评审和管理 c.识别和控制 d.确定和管理 1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产品”适用的范围:(c) a.适用于所有的产品; b.预期提供给顾客或顾客所要求的产品; c.产品实现过程所产生的任何预期输出; d.硬件,软件产品; 12、ISO9001:2008标准的要求由于组织及其产品特点不适用时:(b)a.可以删减不适用的条款; b.仅限于删减第七章的条款; c.仅限于删减有关监视和测量的条款; d.可删减组织做不到的条款; 13、ISO9001-2008标准中提及的记录是:(b)a.提供产品符合要求的记录; b.提供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记录; c.提供认证机构证实体系运行的记录; d.a+b两种; 14、组织应定期进行内部审核,以确定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结果:(d) a.符合ISO9001-2008标准要求; b.符合计划的安排并得到有效实施; c.得到有效实施和保持; d.a+c 15、质量目标:(a) a.是可测量的; b.是已达到的;

应用回归分析-第9章课后习题答案

第9章 含定性变量的回归模型 思考与练习参考答案 9.1 一个学生使用含有季节定性自变量的回归模型,对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引入4个0-1型自变量,用SPSS 软件计算的结果中总是自动删除了其中的一个自变量,他为此感到困惑不解。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 答:假如这个含有季节定性自变量的回归模型为: t t t t kt k t t D D D X X Y μαααβββ++++++=332211110 其中含有k 个定量变量,记为x i 。对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引入4个0-1型自变量,记为D i ,只取了6个观测值,其中春季与夏季取了两次,秋、冬各取到一次观测值,则样本设计矩阵为: ????? ? ?? ?? ? ?=00011001011000101001 0010100011 )(6 165154143 132121 11k k k k k k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D X, 显然,(X,D)中的第1列可表示成后4列的线性组合,从而(X,D)不满秩,参数无法唯一求出。这就是所谓的“虚拟变量陷井”,应避免。 当某自变量x j 对其余p-1个自变量的复判定系数2j R 超过一定界限时,SPSS 软件将拒绝这个自变量x j 进入回归模型。称Tol j =1-2 j R 为自变量x j 的容忍度(Tolerance ),SPSS 软件的默认容忍度为0.0001。也就是说,当2j R >0.9999时,自变量x j 将被自动拒绝在回归方程之外,除非我们修改容忍度的默认值。 ??? ??? ? ??=k βββ 10β??? ??? ? ??=4321ααααα

内审员考试试题(含答案)

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培训试题(含答案) 一、填空题(24分,每题1分。) 1、在确定其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时,应考虑其风险评价和控制的效果。 2、确定重大环境因素时,必须考虑到它的环境影响。 3、水、电的节省或有效利用也是污染预防的一种方式。 4、《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劳动法》第四十九条规定,从业人员在作业的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服从管理,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5、危险源是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 6、在判断环境因素时,应考虑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全过程,应考虑三种状态:正常、异常、紧急;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将来。 7、某厂的噪音排放已经达到国家排放标准,但被识别为重要环境因素则仍然需要降低噪声的排放。 8、对危险源进行评价时,要考虑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严重性两个方面。 9、《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三条规定,职业病防治法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实行分类管理和综合治理。 10、组织用于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的方法应:提供风险的确认、风险优先次序的区分和风险文件的形成以及适当时控制措施的运用。 11、风险:发生危险事件或有害暴露的可能性,与随之引发的人身伤害或健康损害的严重性的组合。 二、判断题(30分,每题2分,对的打“√”错的打“×”。) 1、组织进行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时应考虑人的行为、能力和其他因素。(√) 2、环境因素识别就是要识别出重要的环境因素。(×) 3、组织建立职业健康安全体系就是要重新编制新文件代替所有的现有文件。(×)

4、在事故和紧急情况发生后,组织必须对应急准备和响应的程序进行评审。(√) 5、环境因素所产生的影响都是有害的,所有都应该想办法加以削减。(×) 2 6、安全生产责任制是组织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核心,它包括人员和设备的安全生产责任制。(×) 7、紧急情况也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事件。(√) 8、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是组织自我设定在职业健康安全风险控制方面要达到的目的。(×) 9、在环境法律、法规变更的情况下,要及时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更新环境因素。(√) 10、环境目标和指标应当包括污染预防的内容。(√) 11、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根本目的是使组织能够控制其职业健康安全风险、持续改进其职业健康安全绩效。(×) 12、与重要环境因素有关的关键岗位应制定具体操作的运行标准,可以用文字、图示或样品等表示。(√) 13、环境管理体系运行的过程中的监测和测量只是污染物排放的监测。(×) 14、噪声污染与其他污染相比具有暂时性,即噪声停止发声后,危害和影响随之消除,是没有长期和积累影响的。(×) 15、合规性评价就是对使用法律法规的遵守情况进行的定期评价。(×) 三、单选题:(20分,每题2分) 1、“健康损害”是指可,由工作活动和(或)工作相关状况引起或加重的身体或精神的不良状态。( C ) A 证实的 B 追溯的 C 确认的 D 诊断的 2、对于变更管理,组织应在,识别在组织内,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中或组织活动中与该变更相关的职业健康安全危险源和职业健康安全风险。( C ) A 变更后 B 变更中 C 变更前 D 设计阶段 3、为满足ISO14001标准,当识别环境因素时应考虑。( A ) A 组织应对所有产品了解生命周期的全过程 B 组织能控制并影响的所有环境因素 C 仅仅是那些在现场范围之内产生的环境因素 D 所有上述答案 4、下列不属于污染预防的内容是。( B ) A 材料替代 B 生活垃圾外运 C 工业污水处理后循环再用 D 固体废弃物分类处理 5、标准中要求检测、分析和消除实际和潜在的不符合原因的要素是。( D ) A 法律及法规要求 B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 C 运行控制 D 事故、事件、不符合纠正与预防措施 6、在考虑工作场所构成时,组织可以不考虑对如下人员的职业健康安全影响。( D ) A 差旅或运输中 B 在客户或顾客住所工作 C 在家工作 D 度假中 7、风险控制策划时原则上应首先。( C ) A 降低风险 B 采用个体防护设备 C 消除危险源 D 采用机器人

第9章 尺寸链 习题参考答案

第9章尺寸链习题参考答案 一、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尺寸链是指在机器装配或零件加过程中,由相互连接的尺寸形成封闭的尺寸组。(√) 2、当组成尺寸链的尺寸较多时,一条尺寸链中封闭环可以有两个或两个以上。(×) 3、.在装配尺寸链中,封闭环是在装配过程中形成的一环。(√) 4、在装配尺寸链中,每个独立尺寸的偏差都将影响装配精度。(√) 5、在确定工艺尺寸链中的封闭环时,要根据零件的工艺方案紧紧抓住“间接获得”的尺寸这一要点。(√) 6、在工艺尺寸链中,封闭环按加工顺序确定,加工顺序改变,封闭环也随之改变。(√) 7、封闭环常常是结构功能确定的装配精度或技术要求,如装配间隙、位置精度等。(√) 8、零件工艺尺寸链一般选择最重要的环作封闭环。(×) 9、组成环是指尺寸链中对封闭环没有影响的全部环。(×) 10、尺寸链中,增环尺寸增大,其它组成环尺寸不变,封闭环尺寸增大。(√) 11、封闭环基本尺寸等于各组成基本尺寸的代数和。(√) 12、封闭环的公差值一定大于任何一个组成环的公差值。(√) 13、尺寸链封闭环公差值确定后,组成环越多,每一环分配的公差值就越大。(×) 14、封闭环的最小极限尺寸时,封闭环获得最大极限尺寸。(×) 15、当所有增环为最大极限尺寸时,封闭环获得最大极限尺寸。(×) 16、要提高封闭环的精确度,就要增大各组成环的公差值。(×) 17、要提高封闭环的精确度,在满足结构功能的前提下,就应尽量简化结构,即应遵循“最短尺寸链原则”。(√) 18、封闭环的上偏差等于所有增环上偏差之和减去所有减环下偏差之和。(√) 19、尺寸链的特点是它具有封闭性和制约性。(√) 20、用完全互换法解尺寸链能保证零部件的完全互换性。(√) 二、选择题(将下列题目中所有正确的答案选择出来) 1、对于尺寸链封闭环的确定,下列论述正确的有_B、D、。 A.图样中未注尺寸的那一环。 B.在装配过程中最后形成的一环。 C.精度最高的那一环。 D.在零件加工过程中最后形成的一环。 E、尺寸链中需要求解的那一环。 2、在尺寸链计算中,下列论述正确的有C、E。 A.封闭环是根据尺寸是否重要确定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