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中校志编写方案

三中校志编写方案
三中校志编写方案

《大冶市第三中学志》编纂工作实施方案

值临大冶市第三中学建校60年之际,经学校研究决定编纂出版《大冶市第三中学志》。计划于2016年6月底定稿。因时间紧、任务重,为保证材料及时到位和编纂工作顺利进行,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本志编纂坚持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实事求是地记载建校以来(1956-2016)学校的历史和现状,以“资政、教育、存史、传承”为目的,力求思想性、资料性与科学性相统一,为学校今后的发展提供真实、详尽的材料。

二、组织领导

校志编纂设计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必须加强领导,明确分工。为此,学校决定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编纂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如下:组长:汪中强

副组长:王江平刘立强柯贤生段灿如

成员:石树林姜新水彭火明樊启佳石文柯红卿

下设办公室

主任:段灿如

副主任:石树林石文李卫兵

成员:王国祥李儒法方子文陈学证陈治广陈金荣

方英华吴国良祝太平

为了便于工作,落实好责任,促进编志工作的有效开展,学校领导进行如下分工:

汪中强校长全面负责校志的编纂工作;工会主席段灿如具体负责大冶三中校志的编纂工作和与工会、行政办公室、后勤基建、少年宫相关的工作;王江平副校长具体负责与学校安全、学生管理相关的工作;刘立强副书记具体负责与党支部、团委相关的工作;柯贤生副校长具体负责与教务处、教科处相关的工作;

三、编纂时限

本志以1956年初建为上限,以2016年6月底为下限。按照略古详今的原则,记述内容侧重于进入本世纪(2000年以后)学校的发展变化、突出成就,以体现时代特点。

四、体裁

囊括述、记、志、传、图、表、录等,以志为主。

五、进度计划

第一阶段:材料准备

2015年3月25日——9月30日,各处室及个人提供材料。

2015年10月1日——2016年2月29日,编志人员审定材料。

2016年3月1日——6月25日,查缺补漏,完备材料。

第二阶段:编辑初稿

2016年6月26日——7月25日,编写初稿。

2016年7月26日——8月10日,采访、搜集、校正、补充,出版第二稿,印发各位领导、处室主任及有关人员,征求修改意见。

第三阶段:定稿出版

2016年8月11日——8月25日,完成修订稿,向主管部门领导、老领导和离退休职工征求修改意见。

2016年8月26日——9月10日,修改、完成第四稿。

2016年9月11日——9月20日,校对、润色、定稿、出版。

六、几点说明

1、本志的时间跨度为1956年至2016年,所以各小项材料提供者必须体现内容的历史过程,时间、地点、参与人要准确,大事、要事要记录详细,重要成果尽量突出记述。

2、所有材料的提供(照片除外)要以时间为序,不缺不漏(过程或变化),装订成册后务必于2015年9月1日前交校志办方子文老师,过期不交者,请向分管领导说明情况。

3、2010年前的材料各部门要重点准备。

校志编写工作,既是一所学校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总结回顾,更是一所学校文化的积淀、精神的升华,功在当代,利在后人。成功的编

写好校志将继承发展千人的好传统、好作风,更会激励鞭策后人承上启下,再铸辉煌。

校志编写工作是我校近期工作的重点之一,望各处室、各级部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完备材料,规范交稿,确保校志编纂工作顺利完成。

2015年3月20日

【附】校志内容及提供材料分工

各处室、各负责人提供材料,须始于1956年建校初。内容要求:过程完整,时间准确,阶段分明,要事详尽。由办公室主任段灿如负责材料的审核把关。

1、学校管理

⑴教职工管理(责任人:柯贤生、姜新水)

制度、措施:历年聘任情况,并附教职工基本情况表;调离(入)学校的教职工名单。

⑵教学管理(责任人:柯贤生、石树林)

常规管理:各种制度严格;教研活动及成果;教改项目(变革过程)及成果;各学科(各教研组)改革典型;教师辅导获奖情况表;历年高考情况统计;职工获荣誉称号名单。

⑶学生管理(责任人:王江平、樊启佳)

管理制度(守则、常规);管理措施;检查制度;开展活动情况;学生受表彰情况;学生先进事迹典型;德育工作机构、制度、成绩;受市级以上表彰学生名单。

⑷艺术工作(责任人:段灿如、陈江)

管理制度和措施;艺体设施建设(沿革);历届运动会情况及创市级记录统计表;历次艺术比赛获奖情况统计表;历届艺术节、重大节日庆祝活动、音体美特长生培养情况。

⑸电化教学工作(责任人:石树林、唐政委)

微机室、多媒体教室创建(沿革)情况;微机班升学情况;网络中心及电视台建设情况;学校办公场所微机配备情况;电化教学开展情况。

⑹总务管理(责任人:彭火明、柯红卿)

基本情况、基本建设;管理措施(含教职工公寓);校产设施(含劳动技术器材、劳动设备等);财务管理。

⑺档案管理(责任人:段灿如、方子文、张剑)

建档、整档情况;档案管理措施;学校获奖情况统计。

2、大事记(责任人:陈治广)

3、党组建设(1956-2016年)(责任人:刘立强、陈绪中)

党组织发展状况,支部活动,队伍扩大等情况,历任干部、制度职责(各时期不同),精神文明建设情况。

4、行政机构(1956-2016年)

校行政领导:(责任人:陈学证):历届领导、任职时间。

5、群众团体

⑴工会(责任人:段灿如、李卫兵)

组织沿革、历任干部、活动情况、历届教代会情况。

⑵团委(责任人:祝夭文)

组织沿革、历任干部、活动情况、历届团代会情况。

(3)学生会(责任人:樊启佳)

组织沿革、历任干部、活动情况、历届学生会情况。

6、图片整理搜集(责任人:唐政委)校舍变化、现在校舍情况。

7、大冶三中校友通讯资料统计(责任人:陈金荣)

8、历届毕业生花名册(1997---2010)

高中毕业生:负责人方英华吴国良

初中毕业生:负责人陈治广祝太平

9、教师花名册:(1956--2010)负责人:陈学证陈金荣

10、形成几个编委会:

⑴校志编委会

主编:汪中强

副主编:段灿如王国祥

成员:李如法方子文唐政委

⑵校友通讯录

主编:陈金荣

副主编:陈绪中

⑶二中画册

主编:唐政委

副主编:李儒法

⑸教师论文集(整理2006年以来作品)主编:陈学证

副主编:石树林

⑹校友回忆录

主编:陈治广

副主编:张剑

⑺学校制度

主编:段灿如

副主编:李卫兵

⑻影像宣传

主管:石文

副主管:唐政委

地方志书编纂的原则和要求模板

地方志书编纂的原则和要求 梅森 一、体例要求 志书体例包括结构、体裁与章法。它涉及到志书的类型和名称、时间断限、体裁、篇目结构、记事、立传、文体、叙事等方面的要求。 体例是志书编纂的准则,是体现志书特征的关键。 (一)坚持志体 横排门类,纵述史实。除总述卷、分志(分卷)概述外,其他正文一般坚持述而不论。 体例科学、规范、严谨,适合本分志、分卷内容记述的要求。 地方志体例有五个基本特征:1时空界限明确;2事以类从,类为一志;3横排竖写,以横为主,宜横则横,宜纵则纵;4综合性资料文献为特征,门类齐全,内容全面;5述而不论。 坚持这五个基本特征就是坚持了志书体例。 (二)体裁运用得当 述、记、志、传、图、表、录体裁运用得当,以志为主。 1、总述、综述、概述、无题序(述体) (1)总述、概述、综述

概全貌、概轨迹、概特点。 用概括性语言对事物作全面深入、简洁精当的记述。注意选择概括性事实、概括性(含结构性)数据、概括性的语言。 以述为主,以论为辅,议论力避空泛。如夹叙夹议,须论从事出,不空喊口号不唱高调。各个方面(板块)的记述,分别遵循顺时记事的原则。举要综述,把握重点要点节点和标志性事物及精华事物,不面面俱到。 注意反映事件活动的阶段,阐明事物间的内在联系,彰明因果。恰当评说利弊得失。源于高于各分志、卷内容或本分志、卷篇章内容。行文言简意赅、文约事丰,语言流畅,凝练意深。 总述卷对全志内容进行概述,分志综述与分志、分卷概述对本部分内容进行概述。 (2)无题序 一般放在篇一级,特殊的,个别的也可以放在章节之下。 对本篇(或章节)进行全面概括,包括发展沿革、彰明因果、沟通联系、基本特点、经验教训。 2.大事记、专记、编纂始末(记体) (1)大事记 大事记卷选录大事要得当,要事不漏,既要突出重点,纵不断主线,又要覆盖全面,横不缺要项(从事条组合后整体看)。 事条时间、地点、人物(单位)、结果等要素齐备。

地方志的体例及文风

地方志的体例、语言及文风 编史修志讲体例、读志用志观文风,这是历代方志名家特别讲究和看重的大事,是个至关重要的问题。续修新志启动之后,各级做了大量工作。搜集了大量资料,进行了谋篇布局,但是,在编写过程中,如果体例把握不住,语言和文风问题解决不好,那就很难编出一部好志。因此,要使你笔下的文稿成为一部良志佳作,首先要有得体的结构,精当的语言和朴实的文风。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即使你的框架设计得再高明,你的篇目搞得再精细,你的门类排得再严整,也将会成为空楼一座,或许出现满楼垃圾,资料泥沙俱下,志体似象非象,层次杂乱无章,修志将毁于一旦。相反,如果你能驾驭语言,精于编写,那么,框架、篇目、门类、章节、语言就会相得益彰,使人展卷便得一方之史情,使我们的志书成为经的住时代风雨剥蚀的佳志良作。因此,方志的语言文风比之于体例,是肌肤与骨骼的关系。孰不知:无有坚实的砖瓦,哪有巍峨的建造?无有琳琅的商品,哪有满载的货架?无有丰满的血肉,何谈健美的躯体?血肉不存,骨之安在?世人皆知:丰神炯异者,方显骨骼不凡;体瘦如柴者,其必萎靡不振;体态不丰者,显为残疾之人,谈不上健美。所以,志书的体例、语言与文风,形同骨肉,类似上比。它是根基所在、生命之源,也是资料之基,是赖以依附、运转的载体,故而为成书之本、全书之根,须下大力而为之。 一、志体的体例 志书有自己特定的文体,它不同于文艺,不同于论文,不同于公

文,也不同于新闻。因此,必须努力辨析,找出异同,才能把握文体,用好语言,修好志。“方志”作为短语始见于《周礼》,“外史掌书外令,掌四方之志”。成书于战国之后,如《鲁之春秋》、《吕氏春秋》等。释义于秦后汉初,汉朝郑玄作注曰:“方者四方也,志者记也”。“方志”作为专有名词出现于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此后,一直沿用至今。历朝历代的文学、历史、地理等著作都大量征引、取材于地方志书,并把修志视为一项重要文化事业和官府行为。既然“方志”作为一项重要的学科和题材出现于社会,那么,它作为一定地域的自然与社会、历史与现状的资料性著述,它的品位又是如何呢?宋代方志学家王象之在其名著《舆地纪胜》中讲得非常精辟:“收拾山川之精华,以借助于笔端”。清代方志巨匠章学诚也主张,方志记述,不仅要做到“简”、“严”、“核”,还要做到雅,即规范、典雅、精当、简明、高尚、风趣,成为历史长河中的文汇精品。 (一)志体与史体语言 志有志体,史有史体,尽管是同类项,但却是两码事,绝不能混为一谈。史书是述史、志书是存史。因此编修手法也不相同。志书与史书除了在统纂的目的与任务、记述的方法与体裁、搜集资料的范围等方面的大相径庭、大有不同外,在语言表述上也存在着很大的区别。史书重在论述,所以在编写过程中,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语言的表述是十分明确的。论述事实,阐明事理,反映得失成败,褒贬功过是非,都用非常明确的语言表述清楚,直接表明著作者的态度和观点。而志书的记述,方志的体例虽然分述、记、志、传、图表、录6大块,但特别强调要述之当头,特别在语言表述上要求始终坚持述而不议、

庆华镇镇志编修工作实施方案

庆华镇镇志编修工作 实施方案 为贯彻市《地方志工作实施方案》,更好地推动我镇镇志编修工作,结合我镇实际情况,制定如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统筹规划,扎实工作,全面系统、客观准确地记述辖区内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历史与现状,充分反映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和成果。坚持与时俱进,树立精品意识,在继承基础上大胆创新。突出时代特点、地方特色,使新一轮志书成为观点正确、资料翔实、文风端正,集资料性、科学性、著述性、可读性于一体的精品佳志,为推动庆华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贡献。 二、目的意义 做好地方志工作是全面系统地记述地方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的重要途径,是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是传承和彰显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是提高文化软实力的需要,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各部

门要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进一步提高对. 镇志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切实增强历史使命感、工作责任感和事业自豪感,落实工作责任,落实各项保障措施。 三、组织保障 1、加强组织领导。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持、地方志机构组织实施”的工作体制,建立健全镇续修志工作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保证必要的工作条件,充实续修志工作队伍,落实续修志工作经费。镇党委书记王东任编修委员会顾问,镇长张力文、人大主席刘建明任主任,镇党委副书记李军、刘礼云及副镇长梅欢、王鹤杰、陈朝健任副主任,委员由镇各办公室主任担任。委员会下设办公室,镇长张力文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日常工作。编修委员做好督促指导、协调解决遇到的各种问题,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定期听取办公室汇报,提出意见、建议,确保编修工作顺利开展。 2、加强队伍建设。积极充实政治思想好、业务水平高的年轻人员和具有一定业务专长的各部门骨干力量进入修志队伍,加强对修志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和业务培训,为了做好编修工作,镇各部门确定一名人员,负责编纂责任资料、报送,修志人员坚持“求实、创新、协作、奉献”精神,增强使命感、荣誉感;坚持质量第一,树立精品意识,争创名志佳志。各部门要关心修志人员的生活和工作,保持修志队伍的相对稳定。

学校修志方案及分工

附件1 区地方志办《校志编修参考篇目(纲目)》概述 第一章建置沿革(从置校起,分时期记述学校的变迁、规模含村校的发展变化。) 第二章学校的机构 第一节党群组织 一、党支部(或党总支) (一)政治思想工作 (二)组织建设 (三)历任书记 二、群团组织 (一)工会 (二)教代会 (三)共青团少先队 (四)妇代会 (五)退休协会(小组) 第二节学校行政 一、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二、校长负责制 三、学校管理 四、历任校长 第三节内设机构 一、教导处(工作职能、各教研组工作) 二、德育处(工作职能) 三、后勤处(工作职能) 第三章教学工作

第二节课程设置(各个时期) 第三节教学方法(应试教学向素质教育转变) 第四节特色教学 第五节教研教改成果 第六节课外活动(各种兴趣小组) 第七节教学设备 第八节图书资料管理 第九节“普六普九”“两基普实” 第十节教学效果(入学率、普及率、及格率、优生率等横向比较情况) 第四章德育工作 第一节办学理念、校训、校歌 第二节学生校规校纪(学生守则的贯彻) 第三节思想品德教育活动 第四节好人好事 第五章体育工作 第一节体育课 第二节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达标情况 第三节课外体育活动 第四节传统体育项目(体育训练基地) 第五节运动会(单项体育比赛) 第六章卫生工作 第一节教室环境卫生 第二节健康知识教育 第三节疾病防治 第七章师资队伍建设 第一节师资培训(思想、业务培训)

第三节教师资格考核 第四节职称评定 第八章后勤工作 第一节学校基建 第二节经费管理 第三节师生福利 第九章安全保卫 第一节安全教育 第二节门卫保安 第十章人物 第一节人物传 第二节英雄劳模 第三节成功人士 第十一章获奖情况 第一节集体 第二节个人 附录 后记 永川区朱沱镇跃龙小学校志编修工作实施方案根据永川区教委、区地方志办《关于开展中小学校志编修工作的通知》(永教办〔2011〕31号)的要求和我校创建重庆市重点中学的需要,为了真实地再现学校的发展历史,保存学校丰富的教育文化资源,彰显学校办学内涵和特色,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站在教育发展的角度,全面客观地反映学校的历史进程和发展现状,做到思想观点正确,体例科学严谨,资料翔实可靠,内容客观全面,特色鲜明突出,文辞朴实规范、构件完整有序。立足现在,回顾历史,展望未

地方志基本知识及资料采集要点

地方志基本知识及资料采集要点 流渡中学严庄坤 一、地方志的概念(什么是地方志) 地方志书是指全面系统地记载一定行政区域自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和社会各方面的历史与现状的资料性文献,包括地方志书、地方综合年鉴。 地方志作为地方资料汇集,成为各部门、各学科获取原始资料的重要来源。无论是追忆先贤,记述沿革、探寻风物,还是利用方志蕴藏的宝贵资料开展科学研究,为现实服务,地方志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二、地方志的种类 从行政区划的角度看,现在主要是省志、市志、县志(包括旗志、盟志)三级志书,以及乡(镇)、村志。 三、地方志的特征 1、地域性。这是地方志的首要特征。地方志自古以来都是特定的地理区域为记载范围的,即便是一些山水志、寺庙志、行业志、企业志也是以特定区域为记载范围的。 2、资料性。地方志之所以历经两千多年而经久不衰,根本原因就在于它保存大量珍贵的资料。编纂地方志主要目的是客观、详实地记录一个地方自然和社会发展变化的状况,让人们通过对历史资料的分析和研究,去探寻和发现事物的规律性。地方志的资料主要来源于政府文献、馆藏档案、图书报刊、金石碑刻、实地采访、口碑调查、测绘勘探等方面,资料包罗万象、丰富详实。 3、广泛性。地方志综合记载一个地方自然和社会发展变化的基本面貌,其内容上自天文,下至地理,覆盖了各个行业、各个学科、各个部门,范围之广是其他任何著作不能替代的。 4、时代性。时代性主要是说地方志的内容与形式具有时代烙印、时代特征、时代差异。地方志都是特定时代的产物,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地方志所以能够不断发展和存在,就在于它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变更其形式、充实其内容,以适应时代的要求。

续志编写基本标准

续志编写基本标准

————————————————————————————————作者:————————————————————————————————日期:

安达市志(1985~2005年)编写的基本规范 一、序凡例 1.序:序言的主要内容来自修志的实践。序言是最能反映当地修志特点,提纲挈领的内容:一要横陈地理大势,纵述历史概貌;二要简述修志历史,评介旧志史料;三要简介成书经过,记载领导经验;四要抒发编纂心得,展示方志理论;五要提示志书内容,表述作者意愿。序言的撰写,要从序言的目的出发,避免与凡例或概述的内容相重复,要紧紧抓住本地修志特点;允许扼要地勾勒地情轮廓,写成虚实结合,文情并茂的文章。 2.凡例:凡例是规范编纂者编纂行为的规定。一般具备以下内容:指导思想、编纂体裁、编目结构、时间断限、门类设置、专业术语、结构章法、主要文体、基本内容和其他原则。 二、书名体裁文体结构层次标题小序 1.书名:《安达市志》(1985~2005年) 书眉:志稿印刷成书时,单页码书眉排篇名,双页码书眉排书名 2.体裁:志书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七种体裁。述(主要指概述);记(大事记);志(志书的主要部分);传(人物传);录(附录);图、表。 3.文体:《概述》采用叙议结合的方式;《大事记》为编年体和纪事本末体(以事件为纲,将材料集中在一起;每一历史事件按时间独立记叙);其余均用语体文,记叙体,只叙不议。 4.结构层次:篇、章、节、目排列,目亦可用条目体排列。(篇、章、节、目、子目,子目下还有小目可排序号)

5.标题:篇章节目均采用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不加修饰语,不宜过长。 6.小序:篇章下设的无题小序,节一般不设。设与不设要看行文需要,灵活掌握。 三、语言的使用 遵照2000年通过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使用。尽量避免使用含糊不清或易出现歧义的词语(上级的指示、群众反映、多数人的意见、组织上的派遣等);志稿编写中,不使用“据×××××记:”、“据××××××载:”等词句,不能大段地照抄前人的记载。 四、使用第三人称记述 1. 志稿编写中,应使用第三人称进行记述。不应使用第一人称“我”字进行记述,如:“我国”、“我军”、“我市”等。(大事记采用“本年”、“同月”、“同日”,正文不采用“本年、本市”等) 2. 各时期的机构官员或负责人名称,应直书其名,不应使用“同志”“先生”之类的称呼。为反映历史事实,必要时可加职务。 3. 不应使用“敌人”、“敌军”、“对敌斗争”等词语。 五、名称的使用 1. 志稿编写中,各种名称在第一次出现时一律用全称。如全称过长,可在第一次出现时将简称用()注明,以便后文使用,如老县志16页“中国共产党满洲省委员会(简称中共满洲省委)”。(以篇为单位,在某一篇中第一次出现时将简称用()注明) 2. 志稿编写中,有些约定俗成的简称,如“四化”、“两个文明”、“五讲”、“四美”等,之后均应括注具体内容。 3.对于不同时期的国家、机构、职务、地名等,均以当时名称为准,不以今称代替。(乡镇合并之前,就应采用原名称,第一次出现时用括号

双井街道第二轮修志工作方案(精)

双井街道第二轮修志工作方案 为做好第二轮地方志书编纂工作,根据国务院颁布的《地方志工作条例》和《北京市实施 <地方志工作条例 >办法》 ,按照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北京市第二轮地方志书编纂工作的通知》 (京办字… 2008? 16号和区委、区政府《关于开展朝阳区第二轮地方志书编纂工作的通知》 (京朝办发… 2009? 36号的要求,结合街道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目的意义 地方志书是全面系统记述本行政区域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的资料性文献, 编纂地方志书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系统工程,是承上启下、继往开来、服务当代、有益后世的千秋大业。此次修志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充分运用现代科学理论和方法,全面、客观记述 1996年至2010年本行政区域内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变化过程,更好地为地区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二、工作任务 按照区第二轮志书编纂工作总体安排, 收集、整理和归档在街志编纂过程中获得的文字、图表、照片、音像和实物等资料; 按时、保质完成本街道第二轮街志编纂工作; 同时注重街志资源的开发利用。 三、编纂原则 (一继承中华民族历代修志的优良传统, 贯彻存真求实的编纂原则,重视调查研究和资料搜集工作,通过全面、系统、详实的资料来反映事物的基本面貌与发展过程, 做到信息性、科学性和资料性的统一。 (二遵循志书的基本体例,篇目设臵力求科学,做到分类合理、事以类从、归属妥当、层次分明、排列有序。

(三树立精品意识,坚持高标准,尤其要深刻认识地情, 注重突出时代特征、地方特色和专业特点, 同时要精编精校, 确保志书的编纂质量。 四、编纂体例 (一体裁:街志正文以述、记、志、传、图(照片、表、录、补、考为主,书前设凡例、书后设索引和后记。 (二断限:上限与第一轮志书下限相衔接(1996年 1月 1日 ,下限到 2010年 12月31日。 (三结构:按编、章、节、目编排,标题简明,准确规范, 题文相符,各级标题不交叉重复。 五、组织领导 (一机构设臵 第二轮修志工作按照“党委领导、政府主持、地方志编委会组织实施”的修志体制,成立街道修志工作领导小组,设臵办公室(设在 309办公室、监督考评组和顾问组; 并根据编写目录, 下设概况汇编组、党建工作组、区域经济组、辖区建设组、维护稳定组、社会管理组、社区服务组、精神文明组八个工作组(名单附后。 (二主要职责: 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对修志工作的全面领导和指导; 负责对办公室、工作组等有关问题的协调和解决; 负责对修志工作重点问题的决策和总体协调;负责审定街道组织史的上报稿及定稿; 负责街道修志工作的讲评等工作。 办公室:主要负责落实领导小组和实施方案中提出的各项具体工作任务和要求; 及时沟通、上传下达、协调和通盘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具体问题; 负责修志相关工

地方志的基本知识

地方志的基本知识 2007-04-18 14:47:58 大中小 地方志的基本知识 一、地方志的性质 1、什么是地方志。地方志,古代又称地志、地记等。方者,方域, 地方;志者,记也,述也。地方志是以一定地域(主要是行政区划)为范围,按一定体例综合记载一定时期自然、社会各方面的现状和历史的资料性著述。新方志是全面、系统、科学地反映一个地方自然、社会各方面的现状与历史,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的综合性地方科学文献(或者说综合性地情资料书)。 2、方志的基本特征。 (1)地方性(地域性):历代各类方志,均以一定地域为记述范围,又因地域不同,所记风物人文亦不同。表现出特有的地方色彩。 (2)资料性:方志任务不是探索历史规律,而是为认识地情、科学研究积累资料,为决策提供依据。其价值与功能即体现于资料性。 (3)纪实性(实录性):历来要求修志要实事求是,据实而书,“夫志,为一邑实录”。不实则无用,甚至起反作用。志书所录,又多为经过分析考证的一二手资料。

(4)综合性:内容是综合的,兼具史、地、自然、社会各方面,容纳古今百科记述方法和体裁是综合的,有概括提炼而非单纯资料汇编;又综合运用各种体裁。 (5)实用性:方志“非示观美,将求其实用”(章学诚),也正因其资料丰富,史实可靠,实用性强,而历代不衰。 3、史志关系。志与史,可谓同源异流,殊途同归,既有共性,更各有特点。史、志有密切联系。上古史、志不分,即所谓“古者记事之史谓之志”(郑樵《通志序》)。梁启超也认为“最古之史,实为方志,如孟子所称“晋《乘》、楚《寿杌》、鲁《春秋》,庄子所称‘百二十国宝书’比附今著,则一府州县志而已。”(《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方志发展过程中在内容、体例方面吸收了史书的不少特点,有着基本相同的治学要求和编写原则,均有资政、鉴戒的作用。从内容和体例看,可谓史中有志,志中有史。志又为史提供资料,“有良方志,然后有良史”(梁启超《龙游县志序》)。 但史、志有别,不能以史代志。其区别在于:(1)对象和任务不同:历史记述研究的主要是社会现象,目的是为提示历史发展规律;方志则自然、社会并重,主要反映本地自然、社会的基本情况,提供有关系统资料。(2)内容不同:史重宏观,举大弃小,志的内容更广泛详备,宏微俱备;史重分析论述,志重资料说明;史重过去,志重现状,所谓“隔代修史,当代修志”。(3)体例不同:史纵志横,即史以时间为经,纵向论述一个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志则横分门类记述各方面情况。史、志均有纵横,但史以纵为主,志以横为

司法局司法志实施方案

姓名:XXX 部门: XX部YOUR LOGO Your company name 2 0 X X 司法局司法志实施方案

司法局司法志实施方案 根据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和省、市、区政府关于编修地方志和做好部门志的编纂要求,现对编修《方志》(司法行政部分)和《区司法志》编纂工作提出如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严格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真实、全面、科学地记述我区司法行政工作的历史与现状,认真总结经验,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力争编纂出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和时代特点,能够起到存史、资政、教化作用的精品志书,更好地为我区“三个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服务。 二、志书体例 设计篇目:横分篇目,综述始末。依次分为:概况、基层基础建设、社区矫正和帮教安置、法制宣传、人民调解、法律援助、法律服务、总结。 选用体裁:记述各项重点工作,对重大情况和典型事实,对工作特色和主要成绩翔实记述。 语言章法:白话文记述体。 三、实施步骤 司法志编纂工作大致分为五个阶段: 第 2 页共 5 页

1、制定编纂方案阶段。XX年3月~5月,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成立区局司法志编纂工作领导小组;聘请编纂人员;落实工作经费;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出编修《方志》(司法行政部分)和司法志具体编纂方案,报区方志办审批; 2、征集资料阶段。XX年5月~8月,按照区志篇目分工,广泛收集资料,并对资料进行系统的整理、修证和补充,各分卷承编科室和单位完成初稿任务。 3、编写志稿阶段。XX年9月~11月,司法志各章节承编人员在修改加工的基础上,进行总纂合成,完成编纂初稿并报审。 4、评审修改阶段。XX年12月,编纂人员对志稿进行自审并根据报审意见反复修改,组织评审验收。同时根据评审意见,对志稿再次进行修改,并上报验收,完成《方志》(司法行政部分)终审稿。 5、交付出版阶段。XX年1月,进入出版前1-4校程序。区地方志(司法行政部分)经验收合格后报请区人民政府批准出版。 四、编修要求 1、司法志编修工作要在区委、区政府及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领导下进行,具体编纂工作将在局党组领导下组织实施。区局将把机关各科室承编志稿完成情况列为年度岗位业绩考核,整个局志工作结束时,将对有关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予以表彰奖励。 2、实行领导分工负责制,编纂人员责任制。所有有组稿任务的科室都要明确司法志编写人员,区局设立专职编修司法志领导小组,由局 第 3 页共 5 页

村志编写的一般原则

村志编写的一般原则 (一)必须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 1、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把握重大事件,鉴别历史资料,科学编纂社会主义新方志。 2、遵循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充分反映本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巨大成就,客观记述经济转型时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以史为鉴,资政育人,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 3、坚持继承与创新的统一。要突出志书的时代特点、地方特点和行业特点。 4、树立精品意识,坚持质量第一的观点。 (二)必须严守志体 一是记述要真实,是什么就记什么,不要妄加分析。在一些方志初稿中,当记述某一事件时,首先分析发生这一事件的背景和条件,再记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最后总结经验教训,结果写成了史体。 二是要反映规律,但不要总结规律。只以科学的方法,把各行业各事物的原本始末记述清楚,其中就包含了规律,即使所谓寓规律于记事之中。研究和总结事物的发展规律,不是志书的任务,而是专门学科、专门论著的任务。 三是只记事业本身,不作专业知识介绍。编写地方志只需把每一行业、每项事业的发展脉络记述清楚即可,即使一些非常特殊的行业,也不必作专业知识介绍。 四是重在自身行业或事业记述,不记或尽量少记有间接关系的事物。 五是要写出事物的动态,即事物产生、发展的过程,不能把事物记成死的静态的东西。 六是要采取点面结合的记述方法,力避“只见森林不见树木”或“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现象。如对公路桥染的记述,先对总的建设情况作全面记述,再分别对一些有特点的桥梁予以介绍。 七是要图文并茂。 (三)必须采用史笔 史笔也称秉笔直书,是史志家直言记载史实的一种笔法。采用史笔主要应注

地方史志事业发展规划

地方史志事业发展规划 为推进我市地方史志事业科学发展,充分发挥地方史志工作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作用,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X—X年)的通知》(国办发〔X〕64号)、《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X省地方史志事业发展规划(X—X年)的通知》(X政办〔X〕47号),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与机遇 编修地方史志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历史悠久,连绵不断。地方史志在储存信息、传承文化、服务当代、垂鉴后世等方面具有独特作用。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X省地方史志办公室的指导下,经过全市地方史志工作者的不懈努力,我市地方史志工作取得明显成就,形成以修志编鉴为主业、各项工作协调开展的事业格局,拓展了方志文化的内涵,提升了我市文化软实力。 (一)工作体制机制基本建立。我市基本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持、负责地方史志工作的机构组织实施、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工作体制;逐步形成将地方史志工作纳入市、县(市、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政府工作任务,“认识、领导、机构、编制、经费、设施、规划、工作”到位(以下简称“一纳入、八到位”)的工作机制。 (二)依法治志取得新进展。在国务院公布施行《地方志工作条例》和省政府《X省地方志工作规定》(省政府令第140号)的基础

上,结合X实际,制定了《X市地方志工作规定》(市政府令第22号),进一步明确了政府对地方志工作的领导责任,加强地方志工作机构履行组织、指导、督促和检查地方志工作的职责,确保地方志工作依法开展。 (三)编修成果不断丰富。目前,我市首轮修志和第二轮修志全面完成,已出版20多部市、县(市、区)地方志书,86部行业志、部门志、军事志、专题志、乡镇(街道)志、村志等,《X年鉴》自1999年至今已出版16部,各县(市、区)综合年鉴已出版68部,并出版了《X古艺文选集》、《邺文化探踪》等20余部地情文献。这些与现存的24种、360多卷旧志及其整理成果,共同构成了一座以市情地情为主要内容并不断丰富的地方志资源宝库。《X大事月报》自X年创办以来,至今已编印117期,信息1万余条,及时准确地反映了X改革发展的重大事件,为政府决策发挥了应有作用。 (四)存史育人资政作用日益彰显。通过修志编鉴、开发利用地方志资源,地方史志在记录当代、保存历史、传承文明、发展文化、推动我市文化交流与合作、提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借鉴和智力支持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目前,我市地方史志事业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但也存在着制约事业发展的一些问题,主要是:事业发展不平衡现象比较突出;少数县区和部门对地方志工作重要性认识不够;相关法规规章落实不到位;机构不健全,编制、人员和经费不足;志书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人才队伍青黄不接,人员素质亟待提升;信息化与方志馆建设相对滞

第二轮地方志书编纂资料收集工作方案

附件一 第二轮地方志编纂资料收集工作方案 石景山区第二轮修志工作已全面展开,根据区地方志编委会的部署安排,2010年1月至6月,我委要做好资料收集工作。为确保资料收集工作稳妥有序进行,现制定资料收集工作方案: 一、资料收集的范围 地方志资料是指客观反映、记录本行政区域内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的信息载体,形式包括档案资料、文字资料、图表资料、音像资料和实物资料等。以上资料包括纸质、光盘、录音带、录像带、数码储存产品、电子文件及实物等载体形式。 第二轮志书的记述上限为1996年1月1日,下限为2010年12月31日,时间跨度为15年。各部门要广收博采15年间的地方志资料,如遇到篇目中未涉及的重要资料也应充分收集。 二、资料收集的主要内容 (一)大事记、综合年鉴和各项专业年鉴。 (二)重大事件、重大活动的文件、当事人的记述和回忆、会议记录、工作信息、简报、新闻报道以及相关的图书、丛书、报刊等资料。

(三)涉及全局性工作的专题资料、年度总结和年度数据统计资料。 (四)各类档案资料汇编、文件汇编、正式和非正式的出版物。 (五)内容与我委工作和发展有关的考察报告、调研报告和研究成果。 (六)有关的重要人物的专门记述材料(非文学性作品)、有关领导人、著名人士关于我委、我委工作、本部门工作的重要活动记录及相关图片资料。 (七)口述资料记录(包括文字、录音、录像)。 (八)内容与我委工作和发展有关的图表、照片、地图、音像资料等。 (九)承载历史信息、曾具有社会功用的,其他载体形式不好替代的、易于保存的实物。 (十)其他相关资料。 三、资料收集的方式 (一)资料信息的收集可通过查阅、摘抄、复制、征集、购买等方式进行。 (二)建立资料卡片。凡抄录的资料要做到一事一卡,避免盲目、重复和遗漏。注明建卡人、建卡时间、页序、卡片编号及类别,以及资料的来源和出处,包括卷宗字号、文件名称、发文单位、时间或者书名、作者、版本、卷册页码等。

志书编写地基本步骤

志书编写的基本步骤 第一步:志书篇目的制定 如果把志书编写比作建造高楼大厦的话,那么,篇目就是志书的设计蓝图,是纂写的提纲,也是搜集资料的向导。制订一个比较科学的篇目,可以作为收集资料的路径,指导志书资料收集工作,做到有的放矢,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制订篇目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篇目拟订得好,编纂工作路路通畅,篇目拟订不科学,则会导致编纂思绪杂乱,矛盾层出不穷,严重影响编写志书的进程。 篇目的制定可分三个阶段进行:一是为指导资料搜集的篇目。这一阶段的篇目主观成分居多,是编者对未来志书的设想,也可以叫理论模式。这时的篇目又可以叫做搜集资料的提纲;二是试写篇目。这时的篇目已有大量客观成分加入,根据搜集到的资料逐步掌握的实际情况,对第一阶段的篇目进行修订,增加设想中没有的容,这时的篇目成为编写志稿的志纲;三是定型篇目,即志书目录,这时的篇目在编写过程中将篇、章、节间的交叉、缺漏或归属不当的容进行调整,对各层标题进行加工,趋于完整,这时的篇目成为志书的目录。 制定篇目时要遵守三项基本原则: ①横分门类原则:横分门类,纵述史实,是志书的最大特点。“横”就是以事业构成的基本要素作为分类的基础。“纵”就是以时间段落作为分类基础。 ②囊括全部的原则:囊括全部,在篇目上的要求就是横不缺项。要做到囊括全部,首先要了解行业有哪些部门,每个部门的业务围

是什么,要做调查研究,否则容易缺项。其次,在了解本事业所囊括的所有业务围后,要进行筛选,将那些非本专业的、附属的去掉。 ③突出特色原则:这里涉及到一个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的问题,也就是共性和个性问题。对地方志来说,共性的容可以作为背景,交代大环境;个性是一个地方具体的发展历程,放在共性的大背景下写出自己具体是怎么做的,做得怎么样,这是地方志的基本要求,否则就没有地方特色,就不能成其为地方志。 第二步:资料收集整理 在志书篇目框架基本拟定之后,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工作之一,就是要努力做好资料工作。概括地说,资料是修志的基础,是志书的生命。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因此,资料工作做得好不好,关系到志书质量的高低,关系到修志的成与败。 1.凡属一个地方或部门在志书断限各个方面重要的、有价值的资料,都要收集。就资料的来源来分,有文字资料、实物资料、口头资料和其他资料,其中文字资料占主导地位。 ①文字资料,也叫文献资料,主要包括:一是档案。这是历史活动的原始记录,容丰富,包涵面广,资料可靠,收藏集中。这是修志收集资料的主要来源。二是图书。凡是有关本地区、本部门历史现状的重要容的图书,都应该收集查阅。三是报刊。现在报纸刊物很多,重要活动、重大事件都及时作了报导,这也是历史活动的记录,是我们修志资料的重要来源。此外,还有日记、笔记、函电、手稿、讲稿以及章程、条例及家谱、族谱等。

史志工作规划

史志工作规划 史志工作规划 史志工作规划 永州市党史与地方志征集编纂办公室 (20xx年3月19日) 为了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全市史志工作,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转发<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20xx-20xx年工作规划>的通知》(中办发〔20xx〕23号)和《中共湖南省委办公厅关于转发省委党史研究室<湖南省20xx-20xx年党史工作规划>的通知》(湘办发〔20xx〕29号)精神,结合永州实际,特制定永州市20xx-20xx年史志工作规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党委、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史志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着眼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着眼于党和政府的工作大局,结合永州实际,抓住机遇,开拓进取,充分发挥史志工作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作用,更好地为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服务,为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服务,为培育“四有”新人服务,为建设速度永州、和谐永州、活力永州服务。 二、主要目标 坚持把以史鉴今、资政育人作为根本任务。党史工作在继续做好民主革命时期党史资料征集研究工作的同时,以社会主义时期包括改革开放新时期为重点,认真研究总结中国共产党在永州的各级组织领导本地群众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经验,全面做好党史资料征编、党史重要事件和人物研究、党史宣传教育、

党史工作的联络指导等工作;地方志工作要继续宣传贯彻《地方志工作条例》,重点做好年鉴的征集编纂和第二轮县区志的修编指导工作;要创新史志工作机制和方法,拓展史志工作领域,树立史志成果精品意识,出一批有一定思想高度、有一定学术价值、有一定社会影响的精品力作,进一步发挥史志工作在全局工作中的作用,扩大史志工作的影响力;要加大为现实服务的力度,用党的伟大成就激励人,用党的优良传统教育人,用党的成功经验启迪人,用党的历史教训警示人,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断前进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要加强对县区史志工作的业务指导和组织协调工作;要加强史志部门的内部建设,不断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和研究水平,实现全市史志工作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三、主要任务 (一)全面推进以党史正本编写出版为重点的党史征研工作 1.继续抓紧做好《中国共产党永州历史》第一卷的修改编写工作,20xx年底出版发行;第二卷在20xx年初审定提纲、20xx年初完成初稿、20xx年出版发行;第三卷在20xx年底审定提纲,20xx年底形成初稿、20xx年出版发行。 2.协调、指导县区全面启动党史正本编写工作,并在20xx年全面完成县区党史正本的编写工作。 3.加强资料征集的基础工作,重点做好社会主义时期党史专题资料的征集和研究。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广泛征集新中国成立以来包括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党史资料,有计划地系统地整理编纂永州社会主义时期党史专题资料丛书,每1-2年出版一本。 4.进一步加强重要党史人物研究。重点做好陶铸、江华等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活动的有关工作,完成《江华传》、《陶铸的人生之路》的有关承编任务。

地方志编纂工作方案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地方志编纂工作方案 篇一:区政府第二届地方志编纂工作实施方案 区政府第二届地方志编纂工作实施方案 **区政府第二届地方志编纂工作实施方案 根据《鹤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全面开展第二届地方志编纂工作的通知》(鹤政办发〔20XX〕61号)精神,结合**区实际,将从20XX年开始全面开展第二届地方志编纂工作。为很好地完成此项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坚持存真求实的方针,运用现代科学和方法,全面系统、实事求是地记录地情,记述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振兴**经济服务。 二、目标任务 承编任务自20XX年开始到20XX年12月前完成志稿编

写任务。 编纂志书实行承编责任制和主编负责制。编纂委员会全面领导修志工作,按照国家“一纳入、五到位”(即纳入各地社会发展计划和各级政府的任务之中,做到领导到位、机构到位、经费到位、队伍到位、条件到位)的要求落实,并对志稿提供的史实和体现的观点负全责。 三、组织机构(略) 修志办公室设在政府办公室。 办公地点:二楼档案室。 修志办室主任: 副(:地方志编纂工作方案)主任: 成员: 四、要求 (一)要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有针对性、前瞻性、实效性地为社会发展服务,为领导决策服务,为基层群众服务。 (二)“修志为用,用而修志”。深入开发方志资源,挖掘用志潜力,加大用志力度,扩大用志范围,注重用志效果,实现地方志的成果价值和“资治、存史、教化”的三大社会功能。 (三)要加强对修志人员的培养,努力提高其政治和业务素质。修志人员要发扬“求实、创新、协作、奉献”的修

地方志编写的一般原则

地方志编写的一般原则 (一)必须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 1、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把握重大事件,鉴别历史资料,科学编纂社会主义新方志。 2、遵循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充分反映本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巨大成就,客观记述经济转型时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以史为鉴,资政育人,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 3、坚持继承与创新的统一。要突出志书的时代特点、地方特点和行业特点。 4、树立精品意识,坚持质量第一的观点。 (二)必须严守志体 一是记述要真实,是什么就记什么,不要妄加分析。在一些方志初稿中,当记述某一事件时,首先分析发生这一事件的背景和条件,再记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最后总结经验教训,结果写成了史体。 二是要反映规律,但不要总结规律。只以科学的方法,把各行业各事物的原本始末记述清楚,其中就包含了规律,即使所谓寓规律于记事之中。研究和总结事物的发展规律,不是志书的任务,而是专门学科、专门论著的任务。 三是只记事业本身,不作专业知识介绍。编写地方志只需把每一行业、每项事业的发展脉络记述清楚即可,即使一些非常特殊的行业,也不必作专业知识介绍。 四是重在自身行业或事业记述,不记或尽量少记有间接关系的事物。 五是要写出事物的动态,即事物产生、发展的过程,不能把事物记成死的静态的东西。 六是要采取点面结合的记述方法,力避“只见森林不见树木”或“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现象。如对公路桥染的记述,先对总的建设情况作全面记述,再分别对一些有特点的桥梁予以介绍。 七是要图文并茂。 (三)必须采用史笔 史笔也称秉笔直书,是史志家直言记载史实的一种笔法。采用史笔主要应注

地方志书的内容对记述语言的一般要求

地方志书的内容对记述语言的一般要求 本来,地方志书的语言文字与其他文章、著作的语言文字并没有什么两样,更无特别之处,都是用规范的现代汉语表述各自的内容。但从第一届修志实践和当前修志实际工作看,志书写得不像志书的情况还很普遍。为什么用规范的现代汉语写出的志书不像志书,问题到底在哪里呢?如此说来,志书的语言文字似乎有其特别的要求,回答是肯定的。也就是说,在规范的现代汉语范畴里,不同性质的文章、不同性质的著作,所要求使用的文体、表述方式是不相同的。因此,使用规范的现代汉语表述的志书,像不像志书,也就是符不符合志书的要求,关键是在于其语言是否符合志书的文体要求。从第一届修志实践看,参与修志的都是各行各业的专家和“笔杆子”,语言文字功夫都是很好的。但正因为是各行各业的专家、学者、笔杆子,他们对本专业、行业都是专家、权威,但对志书的特点和要求则各自理解不同,写出的志稿也就千差万别,总结报告式的、教科书式的、论文式的、科学专著式的都有。 要了解地方志书与其他著作到底有什么区别,首先要解决的是一个最原始、最根本的问题,即地方志书的要求是什么,地方志书到底应记载哪些内容,而不需要哪些内容。只有根据内容的需要才能选择适当的文体和表述的语言。

一、地方志书内容的一般要求 地方志是一方之全史,是一个地方的百科全书,这种观念已普遍为人们所接受。从这个角度说,地方志书的内容广得没有边际,应该是无所不收。不过,这所谓的百科全书,是说它在门类上几乎无所不包,但在具体门类的记述上,却有较具体的范围。地方志书是科学的资料著述,其重点在资料性,是地方各门类的史料。因此,就某一门类而言,地方志书所要记载的是该门类的一般的、基本的情况。以具体的水产行业中的“鱼类资源”来说,地方志书需要的主要是该地鱼类资源的一般情况:有多少类、多少种属等等,而一般不需要从生物学的角度去详细描述某一种鱼的生理结构特征以及每种结构的生理功能,那是教科书和科学专著要做的事情。又以“茶叶”为例,志书需要的是该地茶叶种植的历史情况、茶叶的品种、品质、产量、销售市场等,而茶叶自身的消食解渴、提神醒脑、甚至治病防癌等药理功能则不是地方志书所要详记者。总之,说地方志书是地方百科全书,主要是指所包含的门类而言,决不是说它在内容上包罗万象,能代替其他所有一切书籍的功能。说到底,地方志书从分类学上说,它是书的一种,有其特定的功能和范围。因此,地方志书与科学专著或教科书的区别在于,志书只记某一事物在该地的“有”与“无”,而不对该事物进行解释或论证等。如“煤”,地方志书一般只记述该地“煤”的“有”与“无”,有哪些种,其矿床地质特征、有多大储量、开采情况等等,而不写“什么是煤”,也不写“煤”有哪些功能等情况,这些是由别的书去解决的问题。而有些志稿,对“煤”(此处仅举例

关于地方志工作的一些问题思考

关于地方志工作的一些问题思考 发表单位:方志办发表时间:2007-01-12 佛山市高明区史志办公室陈纲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宋朝哲学家张载的这几句话,今天用来概括我们的地方志工作,最为合适不过。作为一种特殊体例的历史资料性著述,地方志全面、系统地记录了一个地区的政治、经济、社会、人文以及自然环境等方面历史变迁和时代变革的过程,具有独特的文化学术价值。编史修志,是绵延中华民族优良文化传统的需要,也是弘扬和发展先进文化的客观要求,通过编史修志,记述民俗淳风、灿烂文化、英杰人物,为人民群众树碑立传,抑恶扬善、去伪存真、弘扬美德,可以陶冶人民群众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然而,“地方志是一项不容易引起重视的工作”,各级政府对修志工作的态度、重视程度,很大程度影响修志工作的开展。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第一届修志工作开展以来,我国的修志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空位”、“松位”、“移位”、“偏位”、“错位”等现象。联系到国务院新颁发的《地方志工作条例》,笔者觉得,这些问题对于我们正在开展的第二届修志工作,值得思考。

新中国成立以前编史修志工作的经验启示编修地方志是中华民族的优良文化传统,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我国的地方志编修工作,最早起源于春秋战国,公元前8世纪周朝建立后,为了加强统治,中央及诸侯国都设立史官负责记言记事,史官将其编纂成书,便是诸侯国的历史。周朝设五史:大史、小史、内史、外史、御史。东汉是方志的发展时期,时有叫兰台(中央档案馆性质)的机构,保存了不少郡国的志书、地志。自西汉开始,地方志便一直是朝廷和地方官员了解掌握政情、民情、地情的重要渠道,成为传承中华文明的一个重要载体。魏晋南北朝,私修地方志蔚然成风,反映一些风土人物、各种形式的地记接踵而出。隋唐时期,国家统一,经济繁荣,方志事业得到极大的发展,隋文帝开皇十三年(593年),明令禁止私人编史,实行官修志书制度,大规模、有组织的纂修地方志从此开始。唐朝由朝廷编纂全国性志书,地方志剧增。自宋代以后,方志发展进入成熟阶段,宋徽宗大观年间,朝廷设置“九域图志局”,命令全国各地编修图经,报送志局,地方设局或馆修志,成为制度。到了元代,在前代的基础上取得新的成就,特别修“一统志”,开了历代之先例。明代方志编纂更为兴盛,从朝庭到地方官吏,都极为重视,明开国之初即着手修志,整个明代全国修志2890宗(广东有224种)。清代是我国地方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