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备使用管理办法

机械设备使用管理办法
机械设备使用管理办法

机械设备管理办法总则

1、总则

1.1、本办法是在贯彻国家有关设备管理与维修工作的方针、政策、法规的基础上,根据企业改革及生产经营部的需要,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制定的。目的是进一步通过技术、经济和组织措施,提高对设备的综合管理,保持设备状态的良好,不断改善和提高技术装备素质,充分发挥设备的效能,取得良好的投资效益。

1.2、设备管理实行项目部、分包单位二级管理,在机电物资部的统一管理下,各设备使用部门应该按照本办法的规定,各自承担管理、使用、运行、保养、维修等职责,努力做到合理选购、正确使用、精心维护、安全运行、确保施工需要。

2、进厂设备的要求

设备进场后,由各单位设备管理部门及安检部门和项目部共同派人组织验收。

3、设备管理机构的设置

设备管理部门,主要职责是围绕项目部生产经营目标制定设备管理计划,负责实施对设备物资的全面监督管理:各单位需设设备管理员,主要职责是按照项目工作计划盒里调拨、使用、管理本单位所属设备,负责工地设备运行的日常管理。

4、设备管理及使用:

4.1、机电设备工作一律实行岗位责任制,使用者做到责权明确,设备操作人员须经培训合格、安检、人事部门办理操作证后持证上岗,使用者必须同设备同时入档。

4.2、根据企业发展规划和月、季度生产经营目标,制定设备管理工作目标和计划指标。坚持设备使用与保养维修结合,技术管理与经济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将设备管理各项任务层层分解,落到实处。建立和完善岗位责任制度,定岗、定人、定责,责任到人,以保证设备管理工作目标的实现。

4.3、各负责司机一律严格实行交接班制度,每班认认真真填写设备运转记录及交接班记录,交清设备技术状况、运转情况、完成任务量、为下一班所做的生产准备及注意事项等项目。

4.4、各单位要拟定施工现场设备的操作规程:及时检查施工现场设备的日常保养和维修情况,以施工生产中关键设备为重点,坚强设备的状态管理,认真开展设备故障的早期预测和诊断并及时采取措施,防患于未然,以减少停机造成的经济损失。

4.5、各单位要切实加强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定期组织安全检查,将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要把机械安全教育列为职工教育的重要容,定期进行安全技术考核。严谨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和无知蛮干等不安全行为发生。各类机械都应该有可靠的安全装置和防护措施,确保人身和机械安全。

4.6、从实际出发,针对不同的施工生产条件和设备条件,采用不同的维修方式逐步推行状态监测维修,努力提高维修工作效率,充分利用生产空隙时间进行维修。

4.7、定期点检是在设备运行一定时间后需要进行的逐点检查,由专业维修人员为主,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不同设备有不同设备的检查周期,检查项目要多于日常点检项。检查的目的是发现和记录出线异常、磨损和损坏等情况,以便确定修理的部位、类别和时间等,据以安排计划修理。

4.8、各施工单位根据本工程远期的装备规划和近期的生产任务,结合单位机械设备、资金具体情况编制相关设备采购计划。

5、设备安全管理和事故处理

5.1、安全管理是设备管理工作的重要容,贯穿于设备管理的全过程,是项目部各级设备管

理部门的主要工作之一,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安全生产的全员教育,定期进行设备安全检查活动。

5.2、发生一般事故后,操作人员应向设备管理部门报告,检查分析事故原因,查清事故责任,并写出事故报告。

5.3、发生较大事故后,操作人员应保护现场,立即向项目部和单位经理报告,检查分析事故原因,查清事故责任,写出事故报告一式两份,一份报安检管理部备案。

5.4、事故必须认真坚持“三不放过”原则:

a、不查清事故原因不放过

b、不吸取教训不放过

c、不落实预防措施不去放过

机械管理部门的职责

1、贯彻执行股份有关设备的方针、政策、条例和规定并结合所辖工程实际情况制定本工程的机械管理办法。

2、掌握设备性能,根据实施性施组盒里配备设备资源。

3、建立健全的设备台账和技术档案,掌握设备的技术状况和使用情况。

4、认真统计和记录设备运转、维修、保养、大圩情况,保管好各项远水资料,做好统计分析工作,并及时填报各种报表。

5、抓好设备的管、用、养、修工作,合理安排设备的维修费用,采用先进的维修方式,使设备经常处于完好状态。

6、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推广先进的管理办法。

7、做好新机验收和技术培训工作。

8、及时处理设备故障和上报设备故障,参加事故的调查,落实处理结果。

9、做好单机核算,开展经济分析,如实反映设备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10、制定或落实设备安全操作规程。

11、做好设备退场前的整修工作。

12、负责机械设备方面职业健康安全、环境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

13、根据工程任务量和施工工期,及时组织设备进场。

14、按照工程特点,制定制定设备使用和购置计划,制定安全措施。

15、监控设备的维修保养,并提供必要的资金。

16、督促施工单位落实设备管理制度。

17、有计划地安排设备的进场和退场前的整修工作。

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

1、设备安全生产必须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对设备做到正确使用、规操作。

2、设备操作人员在工作时,精力要集中,必须有足够的睡眠,工作中不准打瞌睡,不准聊天,酒后禁止吊运工作,高空作业必须系安全带。

3、大型铺架设备在吊运过程中,遇到停电或起身机构突然失灵时,操作人员应立即通知附近人员离开,开动小车到安全地点,把梁或轨排放下,不准任其自由下落,随后进行检修,不准在吊运过程中检修。

4、各级负责人要切实加强设备安全生产的领导,经常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把安全生产列入目标管理中去。要深入现场,督促检查,纠正违章,消除隐患,使设备安全、优质、高效、低耗地完成施工任务。对长期坚持安全生产、采取措施、消除隐患、避免事故的有功人员予以表彰和奖励。

5、设备管理部门要配合安质部督促操作人员严格执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发现违章必须及时制止。凡投入使用的设备都应及时制订“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或“注意事项”。

机械设备档案的建立

(一)、机械设备台账

1、管理

2、设备名称

3、型号

4、规格

5、生产厂

6、本机编号

7、出厂日期

8、动力机名称

9、动力机型号10、动力机规格11、动力机生产厂12、动力机编号13、动力机出厂日期14、外形尺寸15、整机重量16、底盘号17、组资日期18、原值19、净值20、技术状况21、工点。在上述21项数据中,1--18为静态数据,19--21为动态数据,需机械管理人员定期收集、整理、填写。

(二)各单位机电物资部每季度与本单位财物部门对账一次,做到账(设备台账)、卡(财物固资卡)、物(设备实物)相符,以书面及电子文档的固定格式上报股份公司机电物资部进行核对。公司财务部、机电物资部每季度对机械设备台账核对一次,掌握资产分布和使用情况。

(三)机械设备履历书:是设备的历史档案,凡属于固定资产的设备均应建立机械设备履历书。机械设备履历书应详细的记录该机简历、变动、事故、运转、保养、技术改造、油质测试、状态监测等情况。机械设备履历书由设备保管单位保管,并指派专人及时认真填写。(“机械设备履历书”)

(四)随机技术资料:设备使用说明书、出厂合格证、图纸、配件目设计资料等技术文件,由设备管理部妥善保管,按规定存档。重点设备如盾构机、TBM等,股份公司机电物资部必须留一份存档。

(五)设备运转记录:应该由操作司机将该机的运转小时、油料消耗、电力消耗、完成工作量等认真如实填写,按月汇总报股份公司机电物资部。

机械设备保管

(一)机械保养单位必须严格按照机械保管规定管好再用,在途和在仓(暂时未用)的机械设备。

(二)、机械设备在保管中严谨拆套使用,杜绝附件、备品、工具、等的腐蚀、丢失或损坏现象,否则将严厉追查责任者和领导单位的责任,情节严重的将以纪律处分和经济处罚。(三)、机械保管的规定:

1、机械及随机备品附件、工具应集中存放,便于保管、使用;避免拆散、丢失或错装。

2、保管机械的地点应保证安全、干燥、通风和易于排水,并备有足够的消防器具。机械库(棚)不允许存放易燃易爆物品,防止发生火灾。

3、机械库(棚)要建立值班制度和保管责任制,制定专人保管与养护。保管单位应建立机械保管台账,逐台登记机械管理号、数量、技术状况、配套情况以及进出库记录等,做到账

物相符,防止被盗,丢失。

4、机械入库保管时,必须保持技术状况完好,并由技术人员、保管司机和管库人员对机况、型号、数量、随机备件附件和工具等进行交接,核查无误后方可入库,然后设置保管牌,注明管理、入库日期、保管人等。

5、机械保管应停放在机库(棚),不受雨水、尘土及有害气体的侵蚀,不得露天停放。因暂无机库临时露天存入的机械应委托垫放或架起,用篷布遮盖,经常排除积水;有轮胎的机械应支起离开地面,以免轮胎受压。

6、从国外进口的机械设备,如暂不使用,必须及时擦去加工表面的涂料,并涂抹防锈油(涂料是防止海水侵蚀造成加工表面生锈),以防止长期不用,涂料腐蚀加工表面。

7、机械送交保管前及保管期间,应认真进行“清洁、紧固、调整、润滑、防腐”的十字作业保养,放净存水,外漏的加工面应涂油,精密的加工面还应包缠保护。

8、将通到发动机的各管口,如加水口、通气孔、检查孔等均应盖严封闭,特别朝上方的管口,必须堵实,以防杂物掉入机。

9、所有集体上可放下的悬挂装置,应一律放下,稳妥垫好,以防发生危险。应将受载件负荷减至最小限度,以防杂物掉入机。

10、精密零件、电器仪表、怕受潮的机械等应在室保管并垫起、罩盖,以防受潮和积聚尘土。

11、燃机应按操作流程每月发动运转一次。因条件所限不能发动时,也应摇动回转,使其部润滑,防止生锈。

12、变压器应装好油枕,按规定加注合格的变压器油,并经常检查密封情况,防止渗油。

13、蓄电池必须从机械上拆下,在温度适宜的室保管。存放三个月以上时,应将电液放出并清洗,进行放电状态下的干式保管或每月按规定进行充电的湿式保管。不论保管时间长短,都应该将连接板仔细擦净,螺帽涂油保护。

14、储气筒等压力容器应保持清洁、干燥,放入干燥剂至少每月检查一次,及时更换失效的干燥剂。

15、钢丝绳应将表面涂油,有序的绕在卷盘上存放,不允许有死弯硬结。

16、胶管、胶带不得堆压放置,不能有死弯或硬折,避免损伤;应放在木架上承托平方,不许沾染油污,防止腐蚀。

17、随机备品附件和工具应点数装箱保管,并列出清单、登记编号,防止弄错或者丢失。

18、机械在运输途中的保管,除参照本《细则》有关容外,还要建立装运单及交运验收制度,必要时派押运人员,避免机械受损或零件丢失。

19、说明书另有保管规定的,则按说明书的规定办理。

机械设备的使用与保养

(一)、三检制度

1、现场管理必须坚持“三检制度”(即司机、工班长、专业公司机电物资部三级管理人员对设备的使用、维修、保养进行必要的检查)。

2、各专业公司机电物资部:(1)制定安全操作规程;(2)制定设备月、季、日常、定期维修和保养计划,并督促落实;(3)检查设备的运转情况和运转记录;(4)检查司机随设备的使用、操作;(5)了解设备情况;(6)安排设备检修、故障排除及技术指导,做好配件更换的技术鉴定工作。

3、工班长;(1)检查设备的运转情况、运转记录和司机的操作、使用。(2)组织本班人员维修设备和按计划保养设备;(3)准确掌握设备的情况,合理安排设备的作业。

4、司机:(1)做好设备运转前和运转后的检查工作;(2)负责设备日常保养工作;(3)协助本班其他人员做好设备的定期保养和维修工作;(4)做好设备的运转记录;(5)正确操作、使用设备。

(二)、岗位责任制

1、使用机械必须实行“二定三包”责任制(即定人、定机;包保管、包养修),操作人员要相当稳定。调整主要施工设备司机长及其他操作人员应征得机械部门的同意。

2、凡使用机械均应有专人负责保养,多人操作的大型机械应实行司机长负责制,小型机械可设专人监管数台。

3、机械操作人员必须坚守岗位,确保机械正常运行。

4、操作人员要做到班前检查机况、班后擦拭机况,使设备外观整洁,达到“三无”和“四不漏”(即无污垢、无碰伤、无锈蚀;不漏水、不漏油、不漏电)。

5、操作人员要严格按本机说明书要求,定质、定量、定点、定时加油,保证油路畅通,保持设备经常处于良好状态下运转。

6、操作人员要做到三懂(懂构造、懂原理、懂性能)四会(会使用、会保养、会检查、会排除故障),从而达到正确使用机械,按规定保养,严格执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三)、持证上岗制

1、设备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包括职业资格培训),考试合格后发给设备操作证或职业书,严谨无证操作。同等条件时取得由国家颁发的职业书者优先上岗。考核工作由机电部门配合人事、安监部门共同进行,每年考核一次,考核不合格者进行补课,补课后仍未达到规定要求的吊销操作证,调离岗位。

2、公路行驶的运输机械驾驶证由地方公安部门办理;起重提升设备司机操作证由地方劳动部门办理;轨道车司机的操作证由铁路局或分局办理。

(四)、交接班制度

1、交接班制度是保证设备正常运行的基本制度,必须严格执行。

2、交接班制度由值班司机执行,多人操作的单机或机组除执行岗位交接外,值班负责人或机长应进行全面交接并填写机械运转、交接记录。

3、机械交接班时,要全面检查,不漏项目,交代清楚,并认真填写“设备运转交接记录”,严格做到“六交清”即:交清设备技术状况(即设备维护保养情况及存在的问题);交清设备运转情况,燃油、润滑油、冷却液、液压油的消耗和备用情况;交清备品、附件、工具情况;交清为下一班的生产准备及卫生清洁情况;交清本班完成的任务量;交清注意事项。

4、单班作业额机械虽不进行交接,亦做好机械的清洁养护和整理工作,填写运转记录。(五)、巡回检查记录

1、为加强设备维护保养、消除隐患,保持机械的良好技术状态,必须坚持巡回检查制度。

2、机械使用交接班时,均应由操作人员按规定路线对该设备的各个部位进行一次详细、全面的巡回检查;正在使用的机械,也应利用休息停机间隙进行巡回检查。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予以纠正,并计入运转记录中,重大问题要向上级及时报告。

3、各单位机电负责人(或机电工程师),应每日到现场对所管辖的主要机械设备进行一次巡视检查,对操作人员填写的运转记录和交接班记录进行复核确认。

机械设备保养工作的实施

1、设备保养可采用就机保养综合作业的方式或定位保养专业分工的方式,有条件的单位还可采用总成互换的保养方法,以缩短保养周期。

2、采用专业分工的方式时,可实行定部位、定人员、定机具、定进度、定质量为容的“五定”责任制度;采用综合作业方式时,应视情况制定必要的责任制。

3、设备运转到保养周期时,设备管理人员依照计划把任务下达给操作者。当生产任务和维修保养发生矛盾时,可采取一些非常措施,确保按规定进行强制保养。

4、保养计划完成后,经检验合格,应将保养类别、起止时间、保养单位、主修人、保养容和质量检验情况登记在履历薄和保养登记薄,记录的容应齐全、准确。

5、各种设备每班所必须进行的例行保养,其时间已计入台班作业法定间歇时间,不再另行编制计划。

6、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手段完善、能按期或连续地对机械进行监测的,可不受保养周期的限制,但必须在编制计划时予以说明。

机械设备故障诊断和状态监测

1、运转监视:由本级操作者执行。结合仪表,随时注意设备的温度、振动、声色、气味、烟色和排烟情况、工作压力、设备输出动力及操作感觉,发现不正常现象或听到异响(异常感觉)应立即停机检查,予以排除,并计入交接记录。严重情况应及时报告。

2、状态监测:由操作人员和专业保修人员共同执行,以专业保修人员为主。依据操作人员在运转监视中发现的不正常现象,逐项进行检查或利用仪器仪表进行测试做出正确判断。

3、故障诊断:用清洗、调整、紧固等方法不能排除的故障隐患或通过状态监测必须修理后才能够使用的设备,以不拆卸或局部解决的方法,借助于仪器测定,找出故障原因及准确部位,一般由机械技师或技术人员执行,操作员和保修人员参加。

4、故障处理:诊断出的故障,一般应结合各类保养进行修理。若故障的部位损坏程度已超出就近一级保养规定的畴,可针对故障部位进行修理,使修理部位恢复原来的性能。故障的部位、原因及修理后的状况,均应记入履历薄。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