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市生态示范区建设总体规划

XX市生态示范区建设

总体规划

(修订稿)

XX市人民政府

XX环境科学研究所

目录

1 总论 (4)

1.1 指导思想与规划原则 (4)

1.2 规划依据与主要参考资料 (6)

1.3 规划范围与规划期限 (8)

1.4 规划程序与技术路线 (8)

2 基础条件分析 (11)

2.1 自然、社会、经济现状 (11)

2.2 环境质量现状与评价 (18)

2.3 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状况 (23)

3 生态示范区建设的指导思想和规划目标 (28)

3.1 规划目标 (28)

3.2 指标体系 (28)

4 生态示范区建设方向及生态经济功能分区 (30)

4.1 生态示范区建设优势与制约因素 (30)

4.2 示范区建设方向定位 (32)

4.3 生态经济功能区划 (32)

5 生态产业建设规划 (38)

5.1 生态农业建设规划 (38)

5.2 生态林业建设 (43)

5.3 生态型工业建设规划 (47)

5.4 生态型第三产业建设规划 (58)

5.5 生态旅游业建设规划 (61)

6 生态城镇建设规划 (67)

6.1 生态城镇建设现状 (67)

6.2 生态城镇建设的基本思路 (67)

6.3 生态城镇建设的控制指标 (68)

6.4 市区生态建设 (69)

6.5 重点镇生态建设规划 (71)

7 区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73)

7.1 指导思想与规划目标 (73)

7.2 大气污染控制规划 (74)

7.3 水污染控制规划 (75)

7.4 声污染控制规划 (77)

7.5 固体废弃物污染控制规划 (78)

8 水利设施的生态服务功能规划 (79)

8.1 水利建设基本情况 (79)

8.2 水利生态服务功能的制约因素 (79)

8.3 水利建设规划原则与目标 (80)

8.4 分区建设重点 (81)

8.5 规划建设项目与重点工程 (82)

9 土地资源利用与保护规划 (88)

9.1 土地利用现状、特点和问题 (88)

9.2 指导思想与规划原则 (89)

9.3 土地规划目标 (90)

9.4 重点工程规划 (90)

10 生态文化建设 (93)

11 近期重点生态工程建设 (96)

11.1重点生态工程项目及经费投入概算 (96)

11.2预期效益评价 (98)

12 实施规划的保障措施 (100)

附图

附图1 XX市区位图

附图2 XX市行政区图

附图3 XX市水系图

附图4 XX市主要污染源分布图

附图5 XX市生态经济功能分区图

附图6 XX市生态农业工程项目图

附图7 XX市XX湖风景区分级保护图

附图8 XX市近期部分重点生态工程分布图

1 总论

生态示范区建设是我国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是实现经济和社会整体、协调、高效发展的有力保证。建设生态省是我省发展经济的重要战略选择,是关系到我省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全局、关系到全省人民的根本利益以及子孙后代的生存和发展的一个跨世纪宏伟工程。为了响应国家和省政府的号召,XX 市政府认真、积极地贯彻生态示范区建设的有关精神,积极申报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单位并成为国家环保局批准的第七批生态示范区试点县(市)(2001年)。为此,XX市政府委托XX环境科学研究所编制XX市生态示范区建设规划,我所在基础资料收集、现场勘察和初步分析的基础上,编制了XX市生态示范区建设规划大纲并通过评审,随后对示范区进行了资料的进一步收集、整理与分析,并根据大纲评审意见加以修改,在此基础上完成本报告和规划文本,以此作为开展XX市生态示范区建设工作的依据。

1.1 指导思想与规划原则

1.1.1 指导思想

生态示范区建设是以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为指导,促进社会、经济、环境三者协调、健康、稳定地发展。依据国家环保总局于2000年制订的《生态示范区建设规划编制导则(试行)》,对XX市的自然资源、区位特性、生态环境现状、社会经济状况以及发展趋势进行综合分析,确立以下的指导思想:

(1)区域整体优化和协调发展

这是生态示范区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因此必须树立科学发展观,在规划建设中应从整体、系统的角度研究区域经济、环境和社会三者之间的整体协调发展,对其中任何一者均不偏废。建设中必须同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产业结构的优化、社会经济的发展等有机结合起来。

(2)提倡大力发展内涵式、集约型的生态产业

通过大力发展内涵式、集约型的生态产业尽可能减少污染物排放,减轻生态

破坏,并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并带动相关生态产业的发展,为整个产业逐步实现高效益、低污染起到示范作用。

(3)生态示范区建设必须做到政府、部门和大众共同参与

即坚持以政府为主导、各有关单位配合实施、环保部门监督管理、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的方针,只有这样才能使示范区建设工作得以顺利实施并取得成功。1.1.2 编制原则

(1)可持续发展原则

把生态环境、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三方面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保证生态示范区在这三方面得到稳步、和谐、持续的发展,这是生态示范区建设的最高目标和核心思想,也是生态示范区建设应遵循的最重要的基本原则。在示范区建设中必须严格按照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做到合理开发利用与有效保护自然资源并重,切忌为贪图眼前利益再出现掠夺式的资源开发与利用,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协调发展。

(2)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

生态示范区是一个相对独立、又相对开放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充分利用示范区系统内、尤其是其中各生态工程子系统物质周而复始循环再生的特性,使系统内的空间、时间、副产品、废物和能量等均作为原料被最充分利用和节约,同时增加产品和产量,实现高产、低耗、高效、优质、持续发展,并使污染物减少到最低程度。

(3)因地因类制宜原则

生态示范区建设必须从当地的自然、社会和经济条件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当地资源特点合理确定可持续发展模式,即根据当地区域生态环境特点,以社会经济和科技文化发展水平为基础,通过产业结构优化,培育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生态型产业,带动全区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在规划建设项目时不仅要注意项目必须满足当地的生态适宜性与环境适宜性,而且还要满足当地的经济适宜性与技术适宜性,从而保证项目实施的可操作性。

(4)政府宏观把握与社会共同参与相结合的原则

生态示范区建设是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基础上强化生态保护与建设,也是在生态可持续的基础上对国民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计划的补充与完善,

三者间紧密相连,相辅相成,相互影响,因此要使三者协调、持续发展,必须将三者共同纳入当地生态建设、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近、中、长期规划计划中,要达到这个目标,只有通过政府对宏观综合目标的制定。同时应当意识到示范区建设是一项长期艰巨的系统工程,在组织实施过程中,政府应负责宏观管理、指导和扶持。对规划中优先发展的生态产业项目应在政策和经济上给予适当的优惠或扶持,让其“锦上添花”,真正起到示范与辐射的效果。同时还应当清楚地意识到各项具体工作的实施离不开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因此应当在经济和环境保护等方面使当地人民充分认识到示范区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与实惠性,使大家以各种不同的方式主动投入到示范区的建设中,并对示范区建设的健康、持续发展给予督促。

(5)城乡一体,共同推进的原则

城乡一体化是社会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它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时,城市和乡村成为一个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统一体。因此,要充分发挥城市和乡村各自的优势和作用,城乡的劳动力、技术、资金资源等生产要素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合理交流与组合。城区与乡村环境的恶化与改善都会直接影响或改善相应的环境,因此城乡两者的共同推近,有助于区域的协调发展。

(6)坚持示范区建设必须同上级相关规划相协调、与行业规划相衔接的原则生态示范区规划是一个以生态环境、生态产业和生态文化建设为中心的区域规划,它不能脱离于其它规划。上级及同级相关规划是编制生态示范区规划的基本依据,只有相互协调,方有助于本规划的顺利实施,同时达到科学地整合行业规划生态目标及建设工程项目,加强建设目标和建设项目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1.2 规划依据与主要参考资料

1.2.1 规划法规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12)

(2)《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国发(2000)38号

(3)《全国生态示范区建设规划编制导则(试行)》(2000)

(4)《全国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验收标准》(2001年)

(5)《全国生态示范区建设规划纲要》(环然{1995}444号)

(6)《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98修订)

(7)《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1991.6)

(8)《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1998修订)

(9)《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1988.11)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10)

(11)《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1986.1)

(12)《XX省环境保护条例》(省人大常委会[1997])

(13)《关于加强环境综合整治推进生态省建设的决定》(省人大[2001])

(14)《关于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意见》(苏发[2003]7号)

(15)《XX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省人大1998)

(16)《XX省环境保护“十五”计划和2010年规划纲要》

(17)《XX省XX水污染防治条例》(省人大常委会[1996])

(18)《XX水污染防治“九五”计划及2010年规划》

(19)《关于限制开山采石的决定》(省人大2001,3号)

(20)《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批准第七批全国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地区及调

整部分试点地区的通知》(环发[2001]88号)

1.2.2 规划主要技术参考资料

(1)《XX省沿江开发总体规划》

(2)《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规划(草案)》

(3)《XX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

(4)《XX市农村经济“十五”计划和10年规划》

(5)《XX市生态农业建设总体规划》

(6)《XX市绿色生态工程规划》

(7)《XX市农业机械化“十五”计划》

(8)《XX市主要特色产业现状及发展设想》

(9)《XX市“十五”科技发展计划和10年规划》

(10)《XX市第三产业“十五”发展规划》

(11)《XX市沿江地区开发总体战略规划》

(12)《XX市“十五”交通发展总体规划》

(13)《XX市农田水利“十五”规划》

(14)《XX市县乡河道疏浚规划》(2003-2007)

(15)《XX市“十五”省级节水灌溉示范片规划》

(16)《XX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6-2010)

(17)《XX市环境质量报告书》(1996-2002)

(18)《XX市统计年鉴》(2000-2002)

(19)《XX古今》

(20)《XX县志》

1.3 规划范围与规划期限

1.3.1 规划范围

规划范围包括XX市现所辖全部行政区和练湖农场内(1048 km2)所有的镇村土地、水体、植被等,同时还涉及与生态环境密切相关的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资源开发与利用、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等各种人类活动。

1.3.2 规划期限

规划基准年:2002年

规划近期:2002-2007年

规划中远期:2008-2015年

1.4 规划程序与技术路线

1.4.1 规划程序

规划任务落实后,在市政府和环保局等主要部门的配合下,广泛收集XX市有关自然、社会、经济、环境等方面的基础资料,工业、农业、城镇等领域的发展规划以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近远期规划目标等详细材料,在对资料详细分析与现场调研的基础上,分析规划区农业、工业及其它产业的资源利用以及对环

境的影响程度等,重点分析示范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和潜在优势。在此前提下,以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理论为指导,提出适合当地区域发展的战略定位与规划目标、生态经济功能分区以及各分区的主要建设方向、各领域的具体规划建设目标等,设计有利于示范区整体优化和协调发展的、适合当地产业特征和环境保护与生态文化建设的各种生态工程,并进行可持续发展前景的预测。在形成初步规划方案的基础上,再多方征求意见,修改完善,形成规划报告与规划文本,提交专家组评审,并依据修改意见进行修改,形成最终稿,报请审批。

1.4.2 技术路线

见图1-1

图1-1 规划编制技术路线图

2 基础条件分析

2.1 自然、社会、经济现状

2.1.1自然环境

(1)自然地理概况

地理位置:XX市位于XX省南部、长江三角洲西端,东临武进、南毗金坛,西北与丹徒县交界,东北濒临长江分流―夹江,与扬中县隔江相望。市地域界于北纬31°44’-32°08’、东经119°23’-119°53’之间。东西直线距离32.5 km;南北直线距离44 km。全市总面积为1048 km2,其中陆地面积占90.6%;水域面积占9.4%。

地质地貌:XX位于XX省南部,地处宁镇低山丘陵和XX平原交替地段。XX地区的地层单元属扬子区下扬子地层分区。自上元古界震旦系至新生界第四系发育良好,除寒武系和奥陶系未见露头外,其余各时代地层均有外露,主要分布于县境北部和西部的宁镇低山丘陵区,平原地区都为第四系沉积层所覆盖,其地层自老到新为上元古界、古生界、中生界、新生界。XX一面环江,三面陆地,地形地貌以平原为主,镶嵌着部分丘陵,是XX平原和宁镇丘陵的交接地带,土壤肥沃,气候温和,雨量丰沛,既有水乡平原的风光,又有丘陵山区的特色。境内北部和西部多低山丘陵和山前岗地,东部和南部为平原。其中海拔10米以下的平原、圩田共132.7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84.4%;其余为丘陵、岗地,约占15.6%。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全境平均海拔7米左右。北部属宁镇丘陵东段及山前岗地,该地区低山丘陵、岗地和平原、洼地交替分布;南部属XX平原的湖西部分,该地区地形低平,一般在海拔10米以下。最高山是水晶山,海拔166.1米。

气候特征:XX市位于中纬度北亚热带,属海洋性气候。由于季风环流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季风气候特征。春季和秋季为冬、夏季风,寒暑干湿变化显著;夏季受温暖潮湿的海洋气团控制,天气炎热多雨;冬季多受极地大陆气团控制,以寒冷、少雨天气为主。具有气候湿润、光照充足、雨量丰沛、无霜期长、四季

分明的气候特征。年均气温15.8℃,全年大于或等于10℃的活动积温为4761.4℃;1月份月均气温为1.7℃,极端最低气温为-18.9℃;7月份月均气温为27.8℃,极端最高气温为38.8℃。常年日照总时数1916.2小时,年日照率平均43.7%,全年太阳辐射总量111.3千卡/cm2。年平均降水量1050 mm,无霜期229天。风向因季节不同有很大变化,春秋两季多偏东风,夏季多偏南风,冬季多偏北风,历年最多风向为东南风,年平均风速在3.2 m/s左右。灾害性天气有雨涝、高温干旱、低温寒潮和台风、龙卷风、雷雨大风等。

水文水系特征:XX境内河道纵横,湖塘星罗棋布。XX水系、长江水系以宁镇山脉为分水岭,分布在南部和北部,北部的长江水系流域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10.7%,该区域河流短小,发源于宁镇丘陵,大多由西流向东,注入长江。夏季流量多而急,冬季流量少而慢。南部的XX水系流域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89.3%,该区域河流自北向南,汇集了宁镇丘陵低山南麓和茅山东北麓的地表水,注入金坛市的长荡湖和常州市的滆湖,具有流量大、流速慢、水位变化小等特点。XX 水系的南部和东部地区,多天然湖塘。京杭运河和九曲河将两大水系连为一体。其中京杭运河XX境内长28.6 km,流域面积543 km2;九曲河全长27.6 km,流域面积326 km2,都是XX境内骨干河道。XX水系的主要河流有丹金溧漕河(境内长18.4 km,流域面积120 km2)、香草河(境内长22.45 km,流域面积112 km2)、简渎河(境内长16.5 km,流域面积84 km2)、鹤溪河(境内长19.5 km)、新鹤溪河(境内长10.07 km,两河流域面积144 km2)、越渎河(两支流分别长10.5、13.7 km)、新河(全长10.6 km,流域面积51 km2)和中心河(全长5.6 km)等;长江水系主要河流有夹江(长12.5 km)、太平河和超瓢港等。

土壤:全市土壤分4个土类,7个亚类,10个土属,30个土种。4个土类分别为水稻土、黄棕壤、石灰(岩)土和潮土。其中水稻土是境内面积最大,分布最广的一个土类,该土类是由沼泽、草甸和地带性起源类型,经脱沼脱潜水耕熟化发育而成,分渗育型、潴育型和脱潜型三个亚类。黄棕壤类是由地带性起源类型,经粘化耕种熟化发育而成的旱地土壤,分粘盘黄棕壤和黄棕壤两个亚类,前者主要分布在丘陵岗地。石灰(岩)土类为石灰岩溶蚀风化、碳酸盐基淋溶流失和补充、钙与腐殖质集聚发育而成的山地土壤,土属分棕色石灰土和褐色石灰土两个土种,主要分布低山腰和低山山顶,土壤肥力较差。潮土土类是在长江新冲积物母质上受地下水活动影响,经人为旱作熟化发育而成的旱地土壤,下有旱作油沙土

土种,主要分布在后巷镇沿江圩区的高田,该土种的肥力在旱地土壤中属上等类型。

植被:XX地区植被有自然和人工植被两类。XX境内自然森林植被遭人类长期破坏,后经自然恢复成为次生林,主要分布于低山丘陵区。主要有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马尾松林、落叶阔叶林、灌丛等。

人工用材林和薪炭林在境内平原地区和沿江圩区,利用河岸、道路、渠道、隙地已营造农田林网。主要树种有意杨、枫杨、柳、水杉、池杉和柳杉等。在后巷、埤城等地,特别是埤城林场,用材林和薪炭林的分布更为集中。主要树种有马尾松、湿地松、火炬松、侧柏、桧柏、杉木、水杉、池杉、柳杉、槐、栎、榆、杨和毛竹等。人工经济林主要有杞柳、桑、茶、果等。杞柳主要分布于沿江圩区的低田和滩地,以及河岸沟旁、渠道两侧。桑园主要分布在没有灌溉条件的旱地和岗旁田块。茶园主要分布在气候温暖湿润、土壤呈微酸性的丘陵岗地。市内屯甸茶场和后巷、埤城等地为茶园主要集中地。果树分布较广,平原地区以桃、梨、葡萄为主,大多散布于房前屋后;丘陵地区以桃、梨、板栗、银杏、枣、柿为主,云阳有大面积葡萄种植;沿江圩区有枇杷分布。

(2)自然资源

气候资源:XX市地处北亚热带中部北缘季风气候区,气候资源的主要特征是:①四季分明。②气候温和。常年平均气温15.8℃,南北气温相差0.5℃。全年大于或等于10℃的活动积温为4761.4℃。③雨水充沛。年均降水日数123天,年平均降水量1050 mm,在正常情况下,全年有4个相对集中的降水期,即4月中旬~5月中旬的“桃花雨”、6月中旬~7月上旬的“梅雨”、8月上旬~9月上旬的“台风雨”和9月中旬~10月上旬的“早秋雨”。④日照充足。年平均日照1916.2小时,日照百分率43.7%。年辐射总量111.27千卡/平方厘米。⑤无霜期长。年平均无霜期229天;⑥光、温、水基本同步,气候资源适宜多种种植业和养殖业发展。

土地和土壤资源:XX市是苏南地区土地资源较为丰富的县市之一。全市土地总面积为157.1万亩,2002年末耕地面积83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52.8%;此外还有林园地面积13.2万亩、水域面积21.4万亩、城镇及工矿用地20.8万亩、交通用地4.2万亩、村基地2.95万亩、牧草地0.15万亩、未利用地2.4万亩。2002

年末,按农业人口计算,人均耕地面积为1.35亩,低于全国人均1.7亩水平,但高于本省人均耕地1.1亩水平。近十年来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特点是耕地大量减少,园地基本稳定,林地有所增加,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与交通用地增长较快。XX境内成土母质以区域划分,洮隔区多为黄泥土,孟河与沿江区多为粉沙土,丘陵区多为黄白土和马肝土,共有4个土类,7个亚类,10个土属,30个土种。境内耕地30%分布在洮隔区,40%分布在孟河沿江区,30%分布在丘陵区。全市

一、二、三、四、五级耕地分别占总耕地面积10.1%、21.85%、52.21%、9.36%、

5.68%。耕层土壤有机质平均为18.8 g/kg,pH值在

6.5-8.0之间,全氮含量1.2 g/kg,速效磷平均为5.7 mg/kg,速效钾75 mg/kg。土壤虽普遍缺钾,但宜稻宜麦的土壤面积达64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70%,是全市粮食作物的高产土种。

水资源:XX市水资源较为丰富,水气调节较为适宜。全市共有水面14.9万亩。共有大小河流110余条,总长603.3 km。这些河道交织成水网,互相沟通,为水资源的蓄、引、提、调、排发挥巨大作用。其中流域性骨干河道8条,总长155.8 km。境内京杭大运河、丹金漕河纵贯南北,九曲河、香草河横穿东西,沟通河、河连江、涝能排、旱能灌,正常年景平原年均径流量9.2 亿m3,丘陵年均径流量0.8295亿m3,合计地表年均径流量3.126亿m3。中小水库9座,塘坝800个,中小型水库总库容量0.13亿m3,塘坝河沟储水量约0.3亿m3,地表总蓄水量可达9.1亿m3,除部分丘陵岗地水资源矛盾比较突出外,基本能满足人类生活和动植物生长所需。但干旱年景单靠地表蓄水,生产和生活用水仍发生困难,需引过境水解决。市内地下水储量约4亿m3,可供开采量约1.2亿m3/a,天然补给量约1亿m3/a。目前因地表水基本够用,地下水除少量开采用于工业和生活外,其他利用不多。

生物资源:XX市地处北亚热带中部北缘季风气候区,自然气候十分有利于多种动植物生长发育。初步查明的植物种类有75科、252属、360种。主要大田作物有水稻、三麦、油菜、棉花、玉米、芝麻、山芋及豆类等;农田绿肥作物有红花草、黄花苜蓿等;蔬菜瓜果有青菜、白菜、韭菜、菠菜、水芹、茼蒿、萝卜、莴苣、苋菜、茄子、药芹、芋头、菜瓜、黄瓜、西瓜、葱、蒜、草莓、西红柿等;水生作物有藕、荸荠、茨菇、菱角、茭白等;经济林木有桃、李、杏、梨、柿、石榴、板栗、银杏、无花果、核桃、葡萄、桑、茶、竹等。经济动物有猪、羊、鸡、鸭、鹅、猫、狗、兔等;经济水生动物有青鱼、草鱼、鲢、鳙、鲤、鳊、鳗、

鳅、鳝、虾、蚌、刀鱼、河豚等;野生动物有野兔、野鸡、野鸭、老鼠、黄鼠狼、蝙蝠、麻雀等;作物病虫天敌有赤眼蜂、青蛙、蛇、螵虫、蜘蛛等。

矿产资源:XX境内有少量金属矿产及大量非金属矿产。金属矿产有:铁矿,分布于北部丘陵地区,如水晶山黄铁矿和褐铁矿、螺丝庵褐铁矿;锰矿,分布于倪山和石龙山;方铅矿,分布于倪山西坡石英脉中。非金属矿产有:石英,主要在后巷镇丘陵北部;陶土,主要分布在倪山、九灵山、大烂石弄、石龙口等地,其中倪山储量540万吨;白云质灰岩和石灰岩,分布于石壁峰、独山、冒山等地,总储量分别为1110万吨和2260万吨;斧劈石和奇石,不仅储藏量多达亿万吨,而且还以石种奇美绝伦著称;境内泥炭资源丰富,总储量为192.9万吨。

(3)自然灾害

XX市处于季风影响的海洋性气候区,气象要素年际变化大,灾害性天气频繁。春季冷暖多变,时阴时雨,天气变化无常;夏季炎热多雨,初夏为梅雨天气盛夏为伏旱天气;入秋以后,冷空气日趋活跃,暖空气势力减弱,降温迅速;冬季,北方的冷空气频繁南下,气温急剧下降,常伴有大风或雨雪天气过程。主要的灾害性天气有雨涝、高温干旱、寒潮低温、台风、龙卷风、雷雨大风、冰雹等。

2.1.2 社会概况

(1)行政区划

XX市总面积1048 km2。目前辖23个乡镇,一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和5个国营场圃,总计有527个村民委员会,6181个村民小组,6138个自然村,43个居民委员会。其中,国营练湖农场虽处XX境内,但直隶XX省农林厅。

(2)人口

2002年末,XX市城区总人口20.88万人,各乡镇总人口80.37人,其中农业人口613639人,占乡镇总人口76.35%,男女比100:99.8,人口出生率0.74%,死亡率0.62%,净增率0.12%,人口密度767人/km2,是典型的人口密集型县(市)之一。全市各乡镇人口及经济发展状况见表2-1。

(3)交通

XX市交通四通八达,沪宁铁路、高速公路、312国道、101省道和京杭大运河横贯市境,内河航道和公路蛛连成网,距市区20 km的常州机场在市境内,班机可通北京、广州、西安等大城市,市北紧邻镇江大港港口,万吨轮经长江出

海可抵五洲四海的通商口岸。全市范围交通便利,交通区位优势突出。

(4)邮电通信

近年来XX市邮电通信事业快速发展,2002年全年完成邮政业务总量0.48亿元,电信业务收入1.50亿元,移动通讯业务收入1.48亿元,邮政储蓄业务收入达2533.9万元。到2002年,交换机总容量达31.84万门,全市市话用户数7.26万户,农话用户数15.88万户,移动用户17万户,全市电话主线普及率达每百人35.78部,XX信息港、宽带网络、数据通讯等业务快速发展。

(5)科技、教育

XX市科教兴市战略步伐不断加快。XX市注重培育高新技术产品群,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全市顺利通过了科技进步先进县(市)复查,率先在镇江市建立“国家火炬计划XX新材料产业基地”。被省确认的高新技术企业7家,省市确认的高新技术产品25个。2002年全市高新技术产品销售收入24.36亿元;科技兴农成效显著,全年共组织实施各类农业科技项目70项,依靠科技进步,推广农业新技术,延陵镇的引智项目“稻鸭共作”技术在全省推广。

XX市目前拥有普通中学39所,小学103所,幼儿园36所,职业高中6所。中小学在校学生121481人,其中高中13568人,初中41262人,小学66651人。高中阶段普及率达到92.1%,幼儿入园率达97.3%。高考本科录取人数占全市人口的比例达到0.22%。计算机教育普及面提高,人机之比达到16:1,有62%的学校完成了校园网络建设,100%的学校实现宽带接入。2002年顺利通过了“XX省教育现代化先进市”的评比验收。

(6)文化、卫生、体育

2002末全市拥有影剧院30个,文化服务中心25个,市图书馆藏书19.7万册;拥有电视台1座,广播电台1座。全市有线电视行政村联网率达100%,自然村联网率89%。新发展有线电视用户2.1万户,总用户达13万户。文化市场繁荣稳定。

2002年末全市有卫生机构32个,医院床位1660个,卫生技术人员2369人,其中:中、西医师1280人,护师、护士731人。医疗卫生条件不断改善,初级卫生保健得到了巩固,预防保健水平继续提高,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0.094%。

群众体育和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发展。在校学生体育达标率达98.6%,优秀率达30%。

2.1.3 经济发展状况

(1)经济概况

2002年全市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70.31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12万元;第一产业生产总值13.77亿元,第二产业生产总值93.06亿元,第三产业生产总值63.48亿元,分别国内生产总值的8.09%、54.65%和37.27%,财政总收入12.64亿元;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持续增加,在岗职工人均工资1137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710元;城乡居住条件不断改善,2002年末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20.4 m2,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45.3 m2。

(2)农业

2002年XX市农业总产值达25.6亿元。全年粮食种植面积104.0万亩,总产量44.29万吨,棉花总产量137吨,油料种植面积略增,总产量1.77万吨,其中油菜籽1.60万吨,蔬菜21.3万吨。

全年蚕茧总产量2811吨,茶叶429吨,水果3382吨,完成造林0.78万亩,新建农田林网2.1万亩,四旁植树105.2万株。主要畜产品中,肉类产量26625吨,禽蛋产量4663吨,水产品产量29326吨。

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新成绩。一批经济林果、优质无公害大米、花卉苗木、草食畜禽、茶叶等生产逐步形成规模,已成为XX市农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生产条件继续改善。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39.73万千瓦,综合机械化水平达83.0%。重点水利工程进展顺利,进一步提高了沿江防汛抗洪能力。

(3)工业

2002年,全市完成工业总产值378.6亿元,其中乡镇工业总产值288.4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76.2%;实现工业增加值84.2亿元,其中市属工业完成增加值22.2亿元,乡镇工业完成增加值62.0亿元;全部国有和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54.3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中,重工业完成增加值29.99亿元,轻工业完成增加值24.30亿元。一些传统行业的技术装备和产品科技含量提高,纺织、化学、金属制品业三大支柱产业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42.1%。全年用电量15.2亿千瓦时,其中工业用电量12.5亿千瓦时。工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2002年全市工业企业完成销售收入255.9亿元,实现利税总额17.05亿元。

(4)第三产业

2002年,实现了社会商品零售总额41.24亿元,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26833万美元,其中出口19031万美元,进口7801万美元。商品交易市场活跃。年末全市有各类消费品市场89个,其中城区26个,年成交额49亿元,其中亿元市场6个,界牌灯具市场年成交额达18亿元,是华东地区重要的灯具集散地。2002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13.3亿元;2002年XX市共有保险机构5家,保费收入2.82亿元。完成劳务合作合同507.7万美元,劳务合作营业额373.1万美元。

(5)人民生活水平

2002年XX市城镇在岗职工工资总额6.66亿元,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137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710元,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222元。城镇居民人均住宅使用面积为20.4 m2,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45.3 m2。

2.2 环境质量现状与评价

2.2.1 大气环境质量现状与评价

(1)大气污染源状况

2002年XX市工业废气排放总量530160.2万标立方米,达标排放量457214.3吨,经处理排放量509191.4吨,占工业废气排放总量的96.0%,处理后达标排放量455594.3吨,净化处理达标率为89.5%。全年共耗煤515784.5吨,其中燃料煤482452.5吨,原料煤33332吨,燃料油消耗为2462吨。全市工业废气中,二氧化硫,烟尘等排放情况如下:二氧化硫排放量:6331.8吨,其中二氧化硫去除量1392.68吨,去除率为22.0%;烟尘年排放量2265.5吨,其中烟尘去除量967.9吨,去除率42.7%;全年排放的烟尘和二氧化硫等标负荷合计为49764。市域主要大气污染源及其分布见表2-2和附图4。

(2)大气环境质量

2002年XX市环境空气质量总体上良好,年日均值和点日均值均符合国家空气环境质量的二级标准。城市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的年日均值分别为0.030mg/m3、0.047 mg/m3和0.099 mg/m3,三项数据均未超过国家二级标准;自然降尘量年月均值为20.1吨/km2·月,符合参照标准。降尘量、可吸

入颗粒物、二氧化氮的污染负荷各占41%、37%、14%,三项之和达92%,二氧化硫污染负荷仅占7%。2002年空气中主要污染物仍然是降尘和可吸入颗粒物,表明XX市空气污染类型仍为煤烟污染型,这除受工业废气中的烟气、粉尘排放影响外,汽车尾气污染,车流量的增加所引起的扬尘污染已逐步呈现;此外,市区近年来大搞基础建设和旧城改造,进行道路拓宽改造也是影响上述污染的重要因素。比较2000、2001和2002年各项监测数据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市区空气中二氧化氮呈上升趋势,其他各项污染指数均无明显变化。

表2-2 2002年XX市主要污染源大气污染物排放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