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渭南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思考

加快渭南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思考
加快渭南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思考

加快渭南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思考

2015/9/9 8:53:00 陕西统计局

渭南市是个农业大市,建设初期全市经济主要以农业为主,改革开放以来,全市围绕“做强第一产业,壮大第二产业,全面发展第三产业”的思路,不断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着力推动转型升级,积极促进三次产业协调发展,使三次产业结构发生了逆转,形成了以第一产业为基础、第二产业为主导、第三产业迅速发展的产业格局。但是,目前,三次产业的结构还不优,产业发展不平衡,针对经济增长速度逐步放缓,经济发展过程中诸多不利因素和矛盾依然存在的现实,要保持经济全面、协调、持续地发展,就必须加快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步伐。

一、全市产业结构的现状和特点

“十二五”以来,渭南不断创新发展理念,积极转变发展方式,着力推进结构调整,经济总量规模不断扩大,人均水平继续提高,综合实力明显增强。2014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460.94亿元,比上年增长10.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07.16亿元,增长4.9%;第二产业增加值794.51亿元,增长12.1%;第三产业增加值459.27亿元,增长9.7%。人均生产总值27372元,比上年增长8.1%。一、二、三次产业结构由2010年的16.1:49.2:34.7发展为2014年的14.2:54.4:31.4,和2010年相比,一、三产业占比分别下降1.9个百分点和3.3个百分点,二产占比提高5.2个百分点。

(一)第一产业结构不断调优

全市农业属于土地依赖型,农民收入主要来源于种植业,围绕增加农民收入这个核心,全市各级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同时随着居民消费结构和层次的不断提高,进一步促进了整个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优化。农林牧渔及服务业总产值由2010年的227.61亿元发展到2014年的384.46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年均增长5.8%。农林牧渔及服务业产值比为72.2:1.9:20.8:0.9:4.3,2010年为73.4:1.6:20.1:0.7:4.2,农业占比下降1.2个百分点,牧业占比提高0.7个百分点。全市水果产量自2009年突破200万吨后一直保持在200万吨以上,2010年达到254.25万吨,2014年为292.06万吨,年均增长3.5%;蔬菜产量2010年为191.82万吨,2011年突破200万吨,达到201.35万吨,2014年238.8万吨,年均增长5.6%;2010年肉、蛋、奶产量分别为17.83万吨、8.57万吨、33.56万吨,2014年分别突破20、10、40万吨,达到22.2万吨、10.51万吨、40.23万吨,年均分别增长5.6%、5.2%、4.6%。

(二)第二产业主导地位明显

随着“工业强市”战略的实施,全市第二产业不断壮大,主导地位依然突出。全市第二产业增加值由2010年的394.55亿元发展到2014年的794.51亿元,年均增长16.8%,第二产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10年的49.2%提高到2014年的54.4%,提高了5.2个百分点。

第二产业中工业占绝对优势,目前已形成了以有色冶金、能源、化工、装备制造、食品、建材、医药和轻纺等八大行业为主、“重化工”特征明显的工业生产体系,工业经济的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全市工业增加值由2010年的339.71亿元发展到2014年的695.03亿元,年均增长17.5%,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10年的42.4%提高到2014年的47.6%,四年提高了5.2个百分点。

(三)第三产业发展相对平稳

居民收入的大幅提高、消费观念的转变、刺激消费政策的引导、消费环境的进一步改善等等促使居民消费持续升温,拉动全市消费市场。2014年境内接待游客3202万人次,是2010年的2.4倍,年均增长24.6%,旅游综合收入由2010年的67.56亿元发展到2014年的252.08亿元,年均增长39%;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2010年的237.87亿元提高到2012年的326.3亿元,突破300亿元,2014年达到441.9亿元,突破400亿元,四年年均增长16.7%。各种消费需求的增长又带动服务业的发展。2010-2014年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基本保持在10%左右,占GDP的比重也保持在30%左右,在GDP增速下降4.5个百分点,一、二产业分别下降2.4个百分点、8.6个百分点的情况下,第三产业仅下降0.9个百分点,发展相对平稳。随着第三产业的发展,第三产业吸纳就业的作用日益明显,缓解了因第一产业就业减少和第二产业就业增量有限的压力,已成为全市安排就业和吸纳下岗职工再就业的重要渠道。全市城镇单位中第三产从业人员占比近年一直保持在55%以上,2013年为56.7%。

二、制约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因素和问题

渭南经济近年虽取得长足发展,但产业结构问题仍比较突出。

(一)从三次产业之间看,农业占比过高,工业不强,三产不优

农业占比依然较高。2010-2014年四年间全市第一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6%,高于全省0.2个百分点,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虽由2010年的16.1%下降到2014年的14.2%,但仍高于全省5.4个百分点,增速和占比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表明渭南仍是传统的农业大市,一产占比较高。

工业发展后劲不足。工业投资占比下降。2010—2014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中,工业投资比重分别为53.8%、54.3%、43.3%、35.3%、27.2%,2014年比2010年下降26.6个百分点。工业投资增长缓慢。2012-2014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分别为32.6%、27.3%、21.2%,工业投资依次为5.8%、4.9%、-7.9%,工业投资增速远低于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工业项目投资对工业经济增长的支撑能力明显不足,工业发展基础还比较薄弱。从近3年渭南纳入规模以上工业统计范围企业情况看,新增和成长型企业数量少、规模小。2012年净增72户,2013年净增33户,2014年仅净增2户;企业户均产值2013年为8500万元,2014年为4258万元,规模小,拉动作用不明显,工业发展的后劲不足。

第三产业发展滞后。2010到2014年,第三产业增速均低于二产增速,2010-2014年渭

南第三产业四年年均增长10.1%,低于全省0.3个百分点,和全市二产增速比至少低6个百

分点以上;占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10年的34.7%下降到2014年的31.4%,下降3.3个百分点。

全省2010年和2014年三产占比均为36.4%,渭南低于全省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发展明显

滞后。

(二)从各产业内部来看,一产种植业比重过高,二产轻重工业严重失衡,三产现代服

务业发展不足

一产种植业占比过高,现代农业发展较慢。2014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84.46亿元,

其中种植业产值277.65亿元,占72.2%,较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设施农业发展较慢,

2014年全市设施蔬菜产量126.1万吨,同比增长3.5%,低于全市蔬菜增速2.6个百分点,

占全市蔬菜总产量的52.8%,占比较上年下降1.3个百分点。2014年果、菜、畜产值241.15

亿元,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62.7%,占比较上年下降6.2个百分点。

工业内部重工化明显,支柱产业间发展很不平衡,增长与节能降耗矛盾突出。渭南工业

仍是以煤炭、电力、冶金等资源初级加工和化工为主的重工业结构,重工业占比一直在85%

左右。2014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中重工业占86.8%,重工业中有色冶金和能源工业又“独

霸高位”,分别占规模工业的37.4%、29%,分别占重工业的43%、33.4%,使工业的发展

过多地依赖冶金和能源工业,其运行态势直接左右着工业走势。与此同时,重工业的发展导

致高能耗,高能耗又引起高污染,工业生产增长与节能降耗之间矛盾突出,近年渭南万元

GDP能耗虽在下降,但仍高居全省前列,2014年全省为0.759吨标准煤,渭南市为1.524

吨标准煤,是全省的2倍,所以对渭南来讲,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节能降耗仍然任重道

远。

2010-2014年八大产业工业总产值占比

单位:亿元、%

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

总产值比重总产值比重总产值比重总产值比重总产值比重

总计1039.83 100.00 1360.03 100.00 1634.36 100.00 1746.13 100.00 1821.49 100.00 八大产业合计984.77 94.70 1281.71 94.24 1568.32 95.96 1703.06 97.53 1784.53 97.97

⒈能源工业366.29 35.23 408.19 30.01 521.39 31.90 574.57 32.91 527.32 28.95

⒉化工工业65.74 6.32 81.29 5.98 116.46 7.13 129.17 7.40 153.20 8.41

⒊装备制造工业53.01 5.10 71.43 5.25 92.95 5.69 96.15 5.51 113.02 6.20

⒋医药制造业 5.54 0.53 4.38 0.32 4.20 0.26 4.35 0.25 6.02 0.33

⒌食品工业96.78 9.31 115.79 8.51 152.31 9.32 163.45 9.36 184.75 10.14

⒍纺织服装工业12.41 1.19 15.40 1.13 12.59 0.77 9.60 0.55 12.42 0.68

⒎非金属矿物制品业29.86 2.87 50.56 3.72 61.45 3.76 92.94 5.32 107.32 5.89

⒏有色冶金工业355.15 34.15 534.66 39.31 606.98 37.14 632.83 36.24 680.48 37.36

(注:本表2014年数据不含供电和烟草。)

在渭南八大支柱产业中,有色冶金、能源工业连续多年来占全市规模工业的比重在65%

以上,食品工业占10%左右,而能反映新兴产业的装备制造和医药制造仅占6%左右,差距较

大,发展很不平衡。

传统服务业仍占主导,现代服务业份额偏低。近年来,渭南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

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等传统服务业仍然在服务业中占主导地位,

2013年四大行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的60.3%,与2010年(58.9%)相比,传统服务业占

比未降反升,现代服务业,如信息传输计算机和软件业、金融业、房地产业占21.4%,占比

较小。

(三)从产业技术水平来看,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较少,规模偏小,高层次人才短缺

渭南高新技术发展先后经历了初创形成期、发展壮大期和转型升级期三个阶段。到2014

年末,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8家,分布在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新兴

产业领域,尤其是培育出了3D打印技术,成为高新技术的领军者。28家高新技术企业科技

活动人员达到1337人,科技活动非政府经费支出达到1.63亿元,科技研发投入占工业总产

值的比重达到4.4%,处于全国中等水平。但客观来看,渭南高新技术企业发展还存在一系

列问题和不足。一是数量较少,渭南仅28家,占全省的1.91%,而宝鸡、咸阳已达到100

家左右;二是比较分散,28家企业分布在7个县市区;三是规模较小,2014年末实现销售

收入21.07亿元,仅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1.4%,户均0.75亿元;四是高层次人才较

为缺乏,团队创新的能力不强;五是利税贡献份额偏小。2014年实现利税2.65亿元,仅占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1%。

三、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建议和对策

渭南经济发展必须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力促三次产业在更高水平上协调发展,

坚持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实现经济发展主要依靠第二产业

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的转变。

(一)科学发展特色农业,积极打造农业品牌

坚持把科学调整农业产业格局、打造农业品牌、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推进农业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按照特色明显、规模做大、品牌做强、效益提升的发展思路,以现代农业园区为载体,重点建设以设施农业、生态农业、园艺农业、观光农业、科学养殖等为特色的现代农业生产体系,以绿色安全为重点内容的农副产品安全体系,通过进一步打造五大现代农业园区集聚区,即着力打造以苹果产业为主导形成的渭北水果现代农业园区聚集区;以设施瓜菜为主导的灌区瓜菜现代农业园区聚集区;以时令特色果品为主导形成的特色果业现代农业园区聚集区;以特色干果为主导的沿山特色干果现代农业园区聚集区;以水生植物和水产养殖为主导的沿河特色水产现代农业园区聚集区。重点抓好346个农业园区(省级40个、市级105个),以一村一品为抓手,积极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不断提高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集约化、集群化水平,集中建设好粮食生产核心区,着力打造农村特色产业“板块经济”,形成农业、农产品加工、农业观光、农村服务业紧密相连的农业产业形态,通过这些措施和途径来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二)调整工业内部结构,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

工业内部结构调整,是全市经济发展的一个战略问题,必须多措并举,深入推进。

大力发展涉农工业。丰富的农产品资源为渭南发展轻工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大力发展轻工业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要求,也是加快渭南产业结构调整的有力举措,更是提升消费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的需要。要立足比较优势,充分发挥渭南农副产品丰富、质量优、品牌多的优势,大力发展食品工业,围绕农产品深度加工、本地特色资源开发及城市工业配套加工,积极发展低能耗、低污染、高附加值的涉农工业,加大技术改造力度,以工业理念发展农业,形成以农副产品深加工为主要内容的加工体系,实现农产品生产、深加工、销售一条龙,延长农业产业链,逐步改变工业生产对资源过度依赖的现状,生产出更多适销产品,切实提高食品工业的份额,打造食品工业名牌产品和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强化该行业在全市工业中的拉动作用和影响力。

加大工业投资力度。渭南工业投资不足,对工业结构的优化有必然影响,为了促进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目前还必须通过投资结构优化来带动,就全市来讲,一是着力引进一批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产业带动强,环境有保障,发展前景好的重点项目。利用国家和省上的产业政策,加大对项目的策划包装储备和服务,使其尽快落地。二是主动承接产业技改项目投资,提升企业自主发展能力。三是继续加大对重点项目的督促力度和发挥好服务职能,及时解决项目遗留疑难问题,促其早日达产达效。

改造提升传统工业。就全市来讲,就是要准确把握经济新常态下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方向和要求,整合资源,错位发展。充分发挥13个工业园区的优势,找准产业定位,形成错位发展。通过有步逐、有重点地支持有色冶金、能源、化工、电力等支柱产业的资源整合、技术改造和行业协作,采取一业一方向、一企一政策,切实加快煤、电、有色金属、钢材、焦

炭、化工产品等生产企业的改造提升和转型升级,形成新的产业和产业集群,建设新的能源化工接续地,产生新的聚集效应,深入推进循环经济。

(三)充分利用特色资源,不断壮大第三产业

为了推动第三产业的全面发展和不断壮大,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新的突破。

加快文化产业发展。以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抓手,以打造“国际山水文化旅游城市”为目标,按照“挖掘文化内涵、整合文化资源、改革文化体制、规范文化市场、打造文化品牌、完善文化设施、发展文化产业、建设文化名城”的总体思路,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结合渭南实际,进一步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加大文化发展资金投入,推进全市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加快旅游产业发展。围绕中央“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资源整合、产业融合、结构调整”为重心,依托全市“山、水、城、陵”优势,构建“一核三圈八区”的旅游发展格局,搭建统一营销、智慧旅游、投融资、人才智力四大平台,实施十大提升工程,增强发展动力。加大对文化底蕴的挖掘,突出“华夏之根、文化之源”这个大品牌,加强旅游宣传和推介活动,促进旅游产品向观光、休闲、度假并重转变,打造自然生态山水游、历史文化人文游、革命教育红色游、温泉度假休闲游四张名片,重点实施好华山、洽川、少华山、党家村等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搞好旅游服务,实现文化和旅游的融合,努力把旅游业培育成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实现转型升级的支柱产业。

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现代服务业是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其发展水平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要以产业融合为重点,积极推动制造业向价值链两端延伸,促进制造业和服务业的融合,重点推动与一、二产业转型升级相关的节能环保、融资租赁、现代交通物流、仓储、金融保险、工程设计、广告、会计、法律、服务外包、科技研发服务、专业技术服务、信息咨询、培训等与制造业密切相关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培育一批技术服务含量高、规模效益好、市场占有率高的生产性服务业的品牌企业,促进制造业企业内部服务性功能和收入比重日益提高,形成二、三产业互动发展格局,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重视发展文化休闲、职业培训、健身娱乐、社会养老、中介服务等生活服务业,使其成为地方财源的重要支撑和渭南新的经济增长点。从而使三产的总量提升、结构调优。

加快城镇化进程步伐。城镇化是扩大内需的持久动力,是当前和未来较长时期渭南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城镇化水平的提高有利于释放投资和消费潜能以及优化产业布局。一是城镇化带来了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和城镇住宅投资需求,为扩大投资创造了广阔的领域和空间,并对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提出了巨大的需求,二是城镇化带来了巨大的消费需求,包括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三是城镇化把产业布局与城镇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会形成新的产业业态和新的市场主体,推动二、三产业延伸发展,有效地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

(四)实现高新技术引领,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为了从根本上优化结构,推动转型升级,就必须加快引进和培育高新技术企业步伐,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引领各类企业转结构,促转型升级。

实施新的智力引进工程。结合三三人才工程,从单纯引才、单纯招商向“人、财、项目”打包引进模式转变,从零星人才引进向技术团队引进转变。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重点选拔引进一批科技人才,强化技术创新激励机制。鼓励科技人员经办或者领办高新技术企业,鼓励在职人员进行发明创造,对其成果(技术)进行奖励。通过各类良好的人才政策,让引进的资金、人才更适应新兴产业发展需要,形成良好的人才机制,促进更多新兴产业不断发展壮大。

加大科技投入,拓宽投融资渠道。针对技术创新的主体—企业,适时出台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持续增长奖励政策和财政资金的保障政策,鼓励企业在技术开发、设备改造等方面加大技术创新投入,提升企业的整体技术水平。

提升创新平台研发能力,促进高新技术企业持续发展。在加强企业研发机构建设的基础上。重点提升已建成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等研发机构的层次,为解决共性技术提供服务;同时继续加快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建设步伐,同时也要抓好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和加强各类科技孵化器建设,着力提高孵化能力,加快高新技术企业培育速度。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建立研发机构比重争取达到40%以上。力争在3D打印、印刷机械、光伏发电、生物医药等领域不断抢占技术制高点,为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加强产学研联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充分发挥全市的区位优势,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组织开展企业技术交流和难题招标活动,推动产学研合作形式积极转变和延伸,使转化后的层次更高,成果更新,进而通过科技成果转化培育更多更高端的高新技术企业,引领全市在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有新的突破,推动转型升级。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