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工程学习题-练习

交通运输工程学习题-练习
交通运输工程学习题-练习

1.交通运输在区域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请结合五种运输方式的优缺点,对粤

东(潮汕)区域交通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发展建议。(12分)

首先,讲一下五种交通方式的优缺点:铁路——线的运输;公路——面的运输,点到点的运输;水运——受自然条件(江、海、湖、河)影响较大;航空——成本高,运力不足;管道——专业性强,只适用于气体、液体,以及粉状物体加水稀释后才能“运输”。粤东(潮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史上每一次的大开放和大发展,都伴随着交通运输事业的大建设和大发展,每一次开放和发展受制,均受到交通运输事业滞后直接或间接的制约。目前,粤东(潮汕)区域交通现状的现实一是未能形成科学的城市交通发展战略。二是港口设施建设投入不足,布局不够合理。三是铁路、高速公路、国省道建设相对滞后。四是交通管理职权分散,未能形成统筹发展的交通管理格局。五是综合交通网络水平低,城区交通状况恶劣。

通过分析,对粤东(潮汕)区域交通的发展建议是,“十二五”开始,围绕高标准规划建设特区城市和东南沿海门户城市的总体定位,以建设东南沿海交通航运中心为目标,以规划引领为龙头,以重大项目为抓手,以区域合作为依托,以综合管理为手段,以融资平台为支撑,全力推进粤东交通一体化,主动对接珠三角和长三角,加快打通向粤闽赣的内陆连接通道,构建粤东1小时经济生活圈,并与珠三角、厦漳泉构建3小时经济生活圈;增强中心城市的集聚和辐射能力,实现对外交通和城市交通顺畅对接,公路、铁路、航空、水运各种运输方式有效衔接相互促进。加大市域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尽快提升城区交通设施水平,优化城市道路系统布局,形成和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和区域中心城市地位相匹配、协调发展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到“十二五”期末建成以现代化深水大港为依托,以国家级公路运输中心为支撑,铁路与高速公路网络衔接配套,客运快速化、货运物流化、智能型的区域交通航运中心。

2. 试述可持续交通概念、评价指标,并举例说明实现方法。(12分)

交通的可持续发展是指城市交通、经济、资源,环境相互协调,既能满足现在的需求,又不对未来构成危害的发展。一个可持续的城市交通系统必须为所有城市居民提供安全以及环境友好的流动性和可达性。可持续城市交通的目标是要将环境、社会以及经济因素充分融入交通决策过程中。

根据交通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和目标,其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交通需求适应性评价。主要涉及交通系统对居民出行需求的满足情况和交通网络的服务水平,主要有可达性、安全性、便捷性、经济性、公平性、可靠性等。(2)环境质量评价。主要包括交通系统对大气和声环境的影响。评价的基础是大气污染物和噪声分析模型,计算交通污染物的排放量和浓度,分析变化趋势;分析噪声值在路网上的分布状况,评价噪声对城市居民的影响程度。(3)资源消耗评价。主要包括空间资源消耗和能源消耗的评价。评价的基础是道路时空消耗和交通系统燃油消耗模型,计算城市交通能耗,分析其供求状况。

发展可持续交通的实现,我们主要从五个方面来考虑。一是建立专门的机构,完善可持续交通政策:从政府高度出发,制订宏观的发展计划,在策略上有意识地引导交通向可持续交通方向发展,提高公众意识,利用经济手段合理调节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二是做好土地利用规划和需求管理规划交通是面向大众的工程体系,需要占用很多的公共空间。因此,从土地利用的角度来看,如何保持交通与环境的和谐,保持生态的平衡是至关重要的。同时,应该考虑不同交通模式的作用,进行需求管理规划,发展一种多元化的交

通模式。三是重视公共交通的作用发展公共交通是目前许多大城市的普遍做法,在实践中证明对于缓解城市交通压力、调整城市结构是非常有效的。公共交通包括公交、轨道交通、自行车交通和步行,我们不能忽视上述任何一种交通模式。四是节约能源,保护环境使用清洁燃料是目前国际上普遍的做法。随着清洁车辆和清洁燃料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城市都开始应用清洁车辆和燃料。无论从节约成本上还是保护环境上,应用清洁燃料和技术都是未来交通发展的方向。五是关注交通对环境和人健康的影响交通行为不仅为人们提供便利,同时也会给环境和人们健康带来危害。交通过程中排放出来的尾气是构成现代城市空气污染的重要源头。交通噪声目前也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这些都是危害环境和健康的因素。同时,还应该明确,交通设施的安全与否直接与人们的健康相关。

3.试述现代信息技术在水路运输中有哪些具体应用,结合珠江水系阐述其现状及展望。(15分)(找不到。。。也不会写。。)现代交通运输的发展,是少不了通过信息化等手段来提高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实现智能化、网络化和现代化。应用在水路运输的现代信息技术主要有1、电子数据交换(EDI)。2、管理信息系统(MIS)3、无线终端。4、电子商务。5、全球定住系统(GPS)。6、地理信息系统(GIS)。

信息技术能够实时监控整个港口资源利用情况,随时发现资源配置的不合理之处,从而对全部资源的利用进行系统的安排,以实现物尽其用,发挥最佳效能。现代化集装箱码头和大型散货专用码头生产节奏快,高速度的信息处理显得尤为重要。随着信息的畅通,货物运输中仓储量将减少,仓储周期将缩短,目前港口大型库场的设置将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在今天的港口物流业务环境中要保持竞争优势,就必须与先进的信息技术结合起来。现代港口应充分利用不断更新的信息技术来完善港口物流服务,满足客户的需要,使港口为所在城市、周边地区经济发展及国际贸易货物运输中转提供最佳服务。

4.我国为何进行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建设?探讨我国海上油气管道运输发展状况以及存在的技术瓶颈。(15分)

当前世界金融危机仍在蔓延,我国经济下行压力较大。西气东输二线东段的开工凸显了中央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以及改善民生的用意,对于提高清洁能源比重,缓解天然气供应紧张局面,促进沿线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造福沿线地区人民群众,具有重要意义:(一)减少排放,改善人民生活的民生工程。(二)扩内需、保增长的重大工程。(三)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提高我国能源保障能力的重点能源工程。

随着大庆、胜利等油田的开发,我国油气管道运输业从70年代初开始有了较大发展。20多年来,已建成的原油管道超过10000km,天然气管道超过7700km,成品油管道超过

1500km。油气管道运输的货物周转量已超过610×108t.km,管道运输形成了相对独立的专业技术体系。在管道设计、施工、运行管理等方面,具备了一定的技术水平。但与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我国的油气管道技术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材料工业、加工制造业等基础工业的发展。我国管道工业起步较晚,技术基础较薄弱,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在许多方面存在较大的差距。我国大多数原油管道采用加热输送,效率较低,能源消耗量很大,对管道输油量的变化适应性差,也使安全运行受到威胁。热处理加剂输送综合处理工艺目前在大庆及胜利原油输送中的应用还有待研究;密闭输油率不足20%;管道输送设备效率低、安全性差、自动化程度低;管道运行管理自动化水平低,同国外发达国家每公里管道0.1~0.2人进行管理的水平相比,差距很大;管道设计仍主要以稳态水力和热力计算为主,研制和引进的部分管道动态分析软件,其应用水平还比较低,不能对管道运行的全过程和所有设备的特性进行分析和仿真。管道CAD技术的应用仍处在初级阶段,三维图形设计刚刚起步;模块化、机械化施工水平较低,焊接主要靠人工,缺少特殊地质区段的施工经验和技术支持,施工质量控制水平较低。

5.简述你对交通运输工程学的认识。(10分)

交通工程学科是一门正在发展中的综合性学科,它从交通运输的角度把人、车、路、环境及能源作为一个统一体进行研究,兼有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双重特点。

交通工程学是研究交通发生、发展、分布、运行与停驻规律,探讨交通调查、规划、设计、监控、运营、管理、安全的理论、方法以及有关设施、装备、法律和法规,协调道路交通中人、车、路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使交通更加安全、高效、快捷、舒适美观、方便、经济的一门工程技术学科。

交通工程学是交通工程学科研究与发展的基本理论,是从道路工程学中派生出来的一门较年轻的学科,它把人、车、路、环境及能源等与交通有关的几个方面综合在道路交通这一统一体中进行研究,以寻求道路通行能力最大、交通事故最少、运行速度最快、运输费用最省、环境影响最小、能源消耗最低的交通系统规划、建设与管理方案,从而达到安全、迅速、经济、方便、舒适、节能及低公害的目的。

6.试述船舶节能减排与绿色航运的途径及研究现状。(12分)

全球性能源紧张、运营成本的高涨,使得节能减排成为近年来世界各大航运公司的一个主要任务。07年以来,中远以降低船队平均运营航速作为节能减排的具体举措,有效地减少了船舶油耗及废气排放¨。国外的航运公司、研究机构也纷纷加大节能减排研究力度,如德国SkySails 公司的“风帆”、韩国现代重工的“方向舵翼”。除此之外,业界还对与节

油降耗有关的诸多因素进行了研究,如驾驶行为、运行性能分析以及优化船体设计等。具体来说,船舶节能减排与绿色航运的途径和最新研究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驾驶技术、改变驾驶习惯。从人为因素入手节能减排。2、提高运行性能分析能力,在实际运营中节油降耗。3、优化船舶设计,提高低速船舶的节能水平。4 、利用A I S掌握船舶排放情况。5、利用流体动力学软件优化船舶设计。降低

油耗。6、提高推进效率、增加燃油利用率。

7.试阐述物联网与智能运输系统的关系;并举一个例子说明其应用前景。(12

分)

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体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物体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物联网被视为互联网的应用拓展,应用创新是物联网发展的核心,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的创新2.0是物联网发展的灵魂。物联网与智能运输系统的关系:智能运输系统是物联网技术的应用。

物联网用途广泛,可运用于城市公共安全、工业安全生产、环境监控、智能交通、智能家居、公共卫生、健康监测等多个领域,让人们享受到更加安全轻松的生活。第一,通过物联网,物品和服务的功能都发生了质的飞跃,而这些新的功能将给使用者带来进一步的效率、便利和安全,由此将形成基于这些功能的新兴产业,这些产业既非现在所谓的制造业,也非服务业。在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中已经凸显的产业融合,在出现物联网这一新生事物后,将得到更加深刻、更加完整的体现。第二,物联网将成为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现实载体,依靠这一网络技术将生产要素和供应链进行深度的重组,以实现投入更少、成本更低和效率更高的发展。所谓新型工业化,就是以信息化、服务业化为基础的工业化,也就是更少物耗、更多绿色、更加智能化的工业化。在新型工业化的过程中,将形成一个融农业、制造业和服务业的现代产业体系。

8.阐述我国高速铁路发展状况,并分析关键技术的解决状况以及我国高铁发展在国际的地位。(12分)

我国高速铁路发展规划,是2004年经国务院批准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确定的。2008年对这个《规划》进行了调整。目前,中国是世界上高速铁路发展最快、系统技术最全、集成能力最强、运营里程最长、运营速度最高、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

近年来,中国铁路大力推进体制创新、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走出了一条自主创新、跨越式发展的成功之路。在体制创新方面,创建了合资建路的崭新模式。铁道部与31个省市自治区签订了加快铁路建设的战略合作协议,新线建设项目基本上都是与地方政府或战略投资者合资,广泛吸引各方面资金投资高速铁路建设。在管理创新方面,充分发挥我国铁路路网完整、运输集中统一指挥的优势,统筹利用铁路内外的科研力量和人力资源,形成攻关合力,大大提高了我国高速铁路网建设的效率。

在技术上,随着200 km/h、300 km/h的动车组相继研制成功和投入运营,以及我国铁路已经掌握高速铁路线型精测精调、客站功能完善、路基沉降控制、长大梁制运架、大跨

高桥长隧、无砟有砟轨道等设计与施工成套关键技术。成功开展了工务工程、通信信号、牵引供电、调度指挥、旅客服务等各专业系统的集成创新,机车车辆制造具有了比较好的基础.中国南车、北车集团已跨入世界一流的高速铁路客运装备制造基地之列。

目前,中国大陆投入运营的高速铁路已达7531公里,还有一大批高速铁路正在建设之中,运营里程和在建规模均居世界第一位。高速发展的中国高铁,不仅改变着国内的交通格局,也改

图书馆

陈瑞球楼

南二门

食堂

东川路

南大门

交通工程学期末试题及总结

《交通工程学》期末试题 专业:道桥99级学号:姓名:得分: 一、填空题 1.《交通工程学》被称为“五E”科学,“五E”指__工程_______、____执法_______、__教育__________、__环境_________、_能源____________。 2.《交通工程学》的诞生,一般认为以___交通工程师协会____________的成立为标志。 3.交通规划中的“四阶段”模型的四个阶段是交通发生、交通分布、交通方式划分和 交通分配。 4.反映道路服务水平的最重要指标是____服务交通量________。 二、选择题 1.某双向双车道公路,2001年12月19日星期三测得日交通量为14770辆/日,十二月份月变系数为,星期三的日变系数为,设计小时系数为,方向不均匀系数为,单车道通行能力取800辆/小时,则该公路需修成双向_______。 a.二车道 b. 四车道 c.六车道 d.八车道 2.时间平均车速与空间平均车速间正确的是________。 a.二者相同 b.前者大于或等于后者 c. 前者小于或等于后者 3.在交通调查区域中预估到其中几个交通区的交通产生量和吸引量将有大量的变化,此 外,若干现状还未有任何出行的交通区也将有发展,在这种情况下,采用何种交通分布方法较为合适________。 a.重力模型模型c.平均增长率模型模型 4.道路基本通行能力(N 基),可能通行能力(N可),和实用通行能力(N实)的关系为: 基>N可>N实基>N实>N可可>N基>N实可>N实>N基 5.道路交通流中车头时距可用_______来描述。 a.二项分布 b.负二项分布 c.泊松分布 d.负指数分布 三、简答题 1.简述O-D调查的主要内容及主要调查方法与步骤。 2.何谓交通密度如何得出有哪些调查方法 3.什么是行驶车速与行程车速二者有何区别各有哪些调查方法 4.简述交通需求管理的目的、内容。 5.简述离散型车流分布模型的类型、适用条件和适用情况。 四、计算题 1.设车流的速度与密度的关系为V= ,如限制车流的实际流量不大于最大流量的倍,求速度的最低值和密度的最高值。(假定车流密度<最佳密度) 2.在一条车流中有30%的车辆以60公里/小时的稳定速度行驶,有30%的车辆以80公里/小时行驶,其余40%则以100公里/小时行驶,一观测车以70公里/小时的稳定 车速随车流行驶5公里时,有17辆车净超越观测车(超越观测车数减去被观测车 超越数)。在观测车以同样速度逆车流行驶5公里时,迎面相遇的有303辆车,试 问:a.车流的平均车速和流量是多少b.试求有多少以100公里/小时行驶的车超越 观测车c.用上述观测法得到的是时间平均车速还是空间平均车速 3.某信号交叉口,其色灯周期为60秒,每周期内可通过3辆左转车辆,若左转弯车流量为200辆/小时,问是否会出现延误若有延误,这种延误占周期中的百分比是 多少(假定车流到达符合泊松分布) 4.车流在一条单向双车道公路上畅通行驶,速度为100Km/h。由于突发交通事故,交

交通运输经济学试卷及答案

交通运输经济学试卷及 答案 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

《交通运输经济学》试卷及答案 一、多项选择题(在每个小题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两个或多个正确答案,请将其代码填在题末的括号中,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总计20分) 1、构成运输需求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A、有实现位移的愿望 B、具备支付能力 C、运输方式便捷 D、路网状况好 E、运输费用省 2、如果某种运输方式运价变动1%,引起运输需求的变动不低于 ...1%时,运输方式降低运价则总运输收入将() A、降低 B、增加 C、不变 D、降低或增加 E、不确定 3、控制交通环境污染的手段有() A、制定排放标准 B、划定汽车禁行区 C、拥挤收费 D、燃油的差别税收 E、污染者付费 4、运输基建项目的主要筹资方式有() A、债券 B、转让经营权 C、股票 D、项目融资 E、银行贷款 5、交通运输的可持续发展包括 () A、环境可持续 B、经济可持续 C、社会可持续 D、资源可持续 E、人文可持续 6、运输需求的特点有() A、不可替代性 B、时间不平衡性 C、与经济相关性 D、派生性 E、空间不平衡性

7、运输市场的参与者主要有 () A、需求方 B、供给方 C、中介方 D、政府方 E、交通部 8、预测的基本原理有() A、惯性原理 B、平衡原理 C、类推原理 D、跳跃预测原理 E、相关原理 9、我国一般公路客运运价和一般公路货运运价分别属于() A、国家定价 B、国家指导价 C、企业垄断价 D、市场调节价 E、特殊定价 10、运输市场的功能主要表现在() A、促进技术进步 B、信息传递 C、资源优化 D、合理分配 E、、科学管理 二、判断改错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判断下列各题的正误,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误的打“×”,并更正错误的地方。 1、区位是决定经济活动的不同的地理位置。() 2、固定成本永远不变。() 3、运输需求在非价格因素的影响下,将引起均衡运价和运量反方向变动。() 4、一般情况下,货物价值小的运输需求价格弹性大。() 5、生产性旅行需求价格弹性大。() 6、会计成本以实际发生的成本为基础。() 7、各种运输工具装载率越高,平均运输成本越低。() 8、当运输规模收益率递减,该运输服务生产体系下的平均运输成本递增。() 9、从竞争的角度,竞争性从强到弱的顺序为完全竞争、寡头垄断、垄断竞争、完全垄断。() 10、当平均成本最小的时候,平均成本大于边际成本。()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3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2分)

《交通工程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交通工程学》习题解 习题2-1 解:⑴ 小时交通量: h Q /2493195190210195201205220219232217208201辆=+++++++++++= ⑵ 5min 高峰流率: h Q /27845 60 2325辆=? = ⑶ 15min 高峰流率: h Q /268415 60 )220219232(15辆=? ++= ⑷ 15min 高峰小时系数: 929.04 6712493 15=?=PHF 习题2-2 解:已知: % 26.131326.0082.03086.17082.086.1730 ,/h 1500C ,/d 50000AADT 3 .13.11==-?=-====--x K x 辆辆 设计小时交通量: h K AADT DHV /66301326.050000100辆=?=?= 车道数: 42.41500 6630 1=== C DHV n 该道路需修6车道。 注:此题5.0=D K 。 如果6.0=D K ,3.5=n 。

习题2-3 解: 1000606 100 =?= Q 辆/h 车头时距:6.31000/3600/3600===Q h t s/辆 车头间距:206.36 .3206.3=?== t s h V h m/辆 车流密度:5020/1000/1000===s h K 辆/km 第一辆车通过时间:2.120 24===V S t h 习题2-4 解: s t n t i i 5)3.56.47.44.53.59.42.51.58.47.40.52.50.59.41.58.4(16 1 1161=+++++++++++++++==∑= h km s m t ns V n i i S /72/2080 100 161 ==?= = ∑= h km V n V i i t /16.726.1154161 )9.673.786.767.669 .675.732.696.700.756.760.722.690.725.736.700.75(16 1 116 1=?=+++++++++++++++==∑=

(完整版)交通运输工程学试卷及答案2014

一、单项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交通密度不容易观测,通常用其他变量来代替,但是不能用来代替交通密度 【C 】A.时间占有率B.空间占有率C.车头时距D.车头间距 2.设车流的流量为Q辆/小时,车头时距h服从负指数分布。则到达的车头时距h大于t秒的概率是【C 】A.exp(3600Qt)B.exp(?3600Qt)C.exp(?Qt/3600)D.exp(Qt/3600) 3.不属于铁路信号基本色的为【B 】A.红色B.紫色C.绿色D.黄色 4.干线交通信号协调控制的基本参数不包括【A 】A.绿灯时间B.相位差C.绿信比D.周期长度 5.理想条件下高速公路在设计车速为100km/h时每车道通行能力为【B 】A.1600小客车/h B.1400小客车/h C.1250小客车/h D.1100小客车/h 二、填空:(共15空,每空2分,共30分) 1.我国道路交通标志按其含义分:警告标志、禁令标志、指示标志和指路标志。 2. 交通工程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时驾驶人、行人、车辆、道路和交通环境。 3.汽车动力性能注意可以用三方面指标评定:最高速度、加速时间或加速度和最大爬坡能力。 4.铁路车站按技术作业形式分为中间站、区段站及编组站。 5. 描述交通流特征的三参数为车度、交通量及交通密度。 三、名词解释:(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1.交通运输系统 是由铁路、道路、水路、航空和管道五种运输方式(子系统)组成的一个综合系统。 2.道路通行能力 我国对通行能力的定义是指道路设施疏导交通流的能力。即在一定的时段(通常15分钟或一小时)和正常的道路、交通、管制以及运行质量要求下,通过道路设施交通流质点的能力,也称为交通容量或简称容量。它是道路设施在一定条件下所能通过车辆的极限数值。 3.智能运输系统 是将先进的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数据通信技术、传感器技术、电子控制技术、自动

交通运输学练习题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交通运输学】练习题 一、填空题 1. 船舶运输生产的基本单元是航次,航次时间由航行时间、停泊时间 和其他时间组成。 2.我国城市道路可分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 4类。 3.在汽车包车运输中,按行驶里程包用汽车称为计程包车,按使用时间包用汽车称为计时包车。 二、单项选择题 1.万圣节前夕孩子穿的化装服,只在一年之中的特定时间内有需求,万圣节一过,这种商品 对持有者来说就没有价值了,这体现了交通运输的什么价值(B)。 A.空间效应B.时间效应C.扩大市场D.降低成本 2.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与其他部门发展的先后顺序有四种理论,“把平衡增长当作目标,不平 衡增长当作手段”是下列哪种理论反应的内容( C )。 A. 罗森斯坦?罗丹的“平衡增长大推进”理论 B. 纳克斯“温和的”平衡增长理论 C. 斯特里顿“完善”的平衡增长理论 D. 运输与经济的交替优先增长理论 3.下列不属于运输资源问题三要素的是(D)。 A.时间 B.空间 C.数量 D.质量 4.下列关于航次时间的描述错误的是(C )。 A. 航次时间是指自上航次终点港卸完所载货物(或下完旅客)时起,至本航次终点港卸完所载货物(或下完旅客)时止。 B. 航次时间是由航行时间、停泊时间以及其他时间组成。 C. 航次时间是指自上航次起点港装完所载货物(或上完旅客)时起,至本航次起点港装完所载货物(或上完旅客)时止。 D. 在航次时间里要完成基本作业和辅助作业两类作业。 5.在班轮运输中,班轮公司一定要预制班轮船期表,以下哪项内容不包含在船期表内(D)。 A. 船名、航次 B. 到港时间 C. 始发、中途、终点港口 D. 航线费率 6.港口生产作业计划体系中最基本的计划是(C)。 A. 月度生产计划 B. 旬度生产计划 C. 昼夜生产作业计划 D. 吞吐量计划

交通运输学考试试题B

交通运输学考试试题(B) 出题人: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姓名班级成绩 一、名词解释(10分) 1、运输 2、综合运输方法 3、运输价格 4、运输外部成本 5、合同 二、填空(36分) 1、管道运输就其运输对象又可分为 2、公共交通系统主要由

3、运输市场由两方面所构成 4、运输成本由三部分组成 5、运输设施的投资分为 6、四步模型由四个步骤组成,即 三、选择(18分) 1 、下列哪项不属于运输市场按运输对象分类的一种() A、交换市场 B、货运市场 C、客运市场 D、装卸搬运市场 2、下列哪项不是运输需求的特征() A、派生性 B、差异性 C、不平衡性 D、异质性 3、运输决策的参与者不包括下列哪项() A、托运人 B、收货人 C、承运人 D、消费者 4、下列哪项是企业所面临竞争的主要内容() A、消费竞争 B、顾客竞争 C、进货竞争 D、价格的竞争 5、哪项不是运输规划方法的主要类型() A、混合运输方式—标准法 B、运输需求—标准法 C、单—运输方式模拟—评价法 D、多种运输方式模拟—评价法 6、哪项不是航空运输的主要经营模式()

A、班机运输 B、包机运输 C、分散托运 D、航空快递 四、简答(36分) 1、运输成本的分类(10分) 2、影响货物需求的要素(8分) 3、简述运输的作用(6分) 4、运输市场的特征(12分) 答案: 一名词解释 1、运输:是指时间和空间效应的创造 2、综合运输方法:即多种运输方式综合协调发展,其规划就是确定综合运输发展目标,设计达到该目标的过称 3、运输价格:是指运输企业对特定货物或旅客所提供的运输劳务的价格 4、运输外部成本:运输的外部不经济就是运输的外部成本 5、合同:合同指当事人(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之间关于设立、变更和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协议 二、填空 1、液体管道气体管道水浆管道 2、公共汽车出租车地铁轻轨 3、供给需求 4、营运成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交通工程学试题及答案

《交通工程学》复习材料 一、填空题 1、人们通常称交通工程学科为“五E”学科,“五E”指的是:工程(Engineering)、 法规(Enforcement)、教育(Education)、能源(Energy)、环境(Environment)。 2、驾驶员的视觉特性从视力、视野、和色感等几个方面体现。 3、根据美国的研究,第30位最高小时交通量为设计小时交通量。 4、在该路段行驶的所有车辆中,有15%的车辆行驶速度高于此值,有85%的车 辆行驶速度在此速度以下,此速度称为85%位车速,交通管理部门常以此速度作为某些路段的限制最高车速。 5、OD调查,是一项了解交通的发生和中止在有关区域里所做的调查。 6、M/M/N排队系统是指泊松输入、负指数分布服务、N个服务台的排队系统。 7、不控制进入的汽车双车道公路路段采用三级服务水平,混合交通双车道公路采用三级服务水平。 8、交通标志分为主标志和辅助标志两大类。 二、名词解释 1、交通量; 答案:交通量是指在单位时间段内,通过道路某一地点、某一横断面或某一车道的交通实体数。 2、高峰小时系数; 答案:高峰小时系数就是高峰小时交通量与高峰小时内某一时段的交通量扩大为高峰小时的交通量之比。 3、设计车速; 答案:设计车速是指在道路交通与气候条件良好的情况下仅受道路物理条件限制时所能保持的最大安全车速,用作道路线形几何设 计标准。 4、服务水平; 答案:服务水平是描述交通流的运行条件及其对汽车驾驶者和乘客感

觉的一种质量测定标准,是道路使用者在服务程度或服务质量 方面得到的实际效果。 三、简答题 1、交通工程学科的特点有哪些? 答案:交通工程学科的特点有: (1)系统性; (2)综合性: (3)交叉性; (4)社会性; (5)超前性; (6)动态性。 2、通行能力和交通量有何区别? 答案:通行能力和交通量的区别: 1)通行能力是道路规划、设计及交通组织管理等方面的重要参数,它描述了道路交通设施的主要功能,是度量道路在单位时间内可能通过的车辆 (或行人)的能力; 2)交通量是指道路在单位时间内实际通过的或期望(预测)通过的车辆(或行人)数,而通行能力是指道路在一定条件下单位时间内所能通过的车 辆的极限数,是道路所具有的一种“能力”; 交通量一般总是小于通行能力的,当道路上的交通量接近或等于通行能力时,就会出现交通拥挤或阻塞停滞现象。 3、为什么要进行OD调查?OD调查内容包括那些? 答案:进行OD调查,目的是掌握与规划区域有关的现状;人、车和货物的起、终点和路径;出行目的、运输内容等情况。 OD调查内容包括货流和客流的调查。

交通运输市场学试题库

交通运输市场学试题库 答案一 一、名词解释:(5*4) 1、市场经济:就是让商品经济的发展依赖于市场自身运行。 2、综合运输市场:是由同一经营运输服务的企业对同一运输对象在一次运输过 程中,依据不同的路段运用两种以上运输方式进行运输而形成的供求与交易 关系。 3、交通运输市场供求机制:供不应求,价格上涨,刺激生产,抑制需求,正向 竞争加剧,使供求趋向平衡。供过于求,价格下跌,抑制生产,刺激需求, 反向竞争加剧,也使供求趋向平衡。 4、交通运输市场风险机制:就是交通运输企业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而主动地勇 敢地承担风险。风险机制适宜利益机制为基础的。 5、独立的交通运输市场主体:独立的交通运输企业是利益主体和权力主体,具 有资产权和人事权,存在着内外权利制约机制,是法人实体。 二、简答题(5*7) 1、简述交通运输市场的行业特点? (1)交易特殊产品 (2)强调安全正点 (3)价格透明度高 (4)供求调节性慢 (5)与工农业产品市场相适应 2、简答交通运输市场有序的具体表现? (1)短线运输方式生产增长,长线运输方式生产减少 (2)幼稚运输服务生产增长,劣质运输服务生产减少 (3)依法经营,交通运输市场主体具有良好的经营道德 (4)依法竞争,交通运输竞争主体具有公平竞争观念 3、简述运输市场价格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及调控内容? 价格机制是市场机制的要素,是市场机制运行的动力。市场机制存在着消极作用,而这种消极作用是由市场价格机制引起的。要限制交通运输市场价格机制的消极作用,就必须实行价格的国家的宏观调控。

运输价格宏观调控的内容: (1)运输价格总体水平调控 (2)具体运输产品价格调控 4、简述平等的交通运输市场竞争的作用? 平等的竞争环境能产生平等的竞争方式。采用平等的运输竞争方式的结果, 必然是优化市场运输方式结构,提高整体运输服务质量,充分满足运输市场 需求,提高整体运输经济效益,促进运输市场的正常运行与健康发展。 5、简述交通运输市场法制建设的意义? 市场行为、宏观调控行为、市场管理行为都得靠立法与司法来规范,因此, 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法制是市场经济的轨道,是经营者和消费者的保护 神。要建立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必须加强市场法制建设,建立起完 善的社会主义法制。 三、试述题(3*15) 1、试述各类交通运输市场竞争的特点? (1)铁路交通运输市场竞争的特点 铁路运输市场是垄断经营,属于完全垄断竞争类型,一般处于卖方市 场。铁路运输与汽车、水运相比具有速度快、运价低、安全可靠的 特点。 (2)空运市场竞争的特点 我国目前尚未形成的空运市场,同样是垄断经营,属于完全垄断竞争 类型。随着空运市场的形成,必然引起竞争类型的变化。包括经济 成分的变化和公司设立的变化。 (3)水运市场的竞争特点 近海远洋运输,投资大,生产周期长,竞争主要是国际间的,属寡头 垄断与完全垄断的竞争类型。沿海运输、河流运输、湖泊运输, 船类繁多,经济成分复杂,竞争相当激烈。 (4)公路运输市场的竞争特点 我国公路运输已处于买方市场,卖方竞争最为激烈 ①一路多公司 ②多经济成分 ③多运输方式 ④多运输工具 2、试述交通运输市场体系内部联系? (1)客、货运输市场间联系 可以说,二者是相互促进

交通工程学作业

姓名:曾颖平学号:14922888 专业:交通运输班级:交通运输2014-59班(专本) 《交通工程学》第1次作业 四、主观题 16.名词解释:平均日交通量 答:在少于一年的某个时段内,在指定地点的平均每日交通量,称为平均日交通量17.名词解释:立体视觉 答:人对三维空间各种物体远近、前后、高低、深浅和凸凹的一种视觉感知能力。18.名词解释:高峰小时交通量 答:指一天内的交通高峰时间连续1h的最大小时交通量。 19.简答题:简述交通法规的作用 答:交通法规的作用有:指引作用,评价作用,预测作用,教育作用,强制作用。20.名词解释:暗适应 答:指人的眼睛由明处进入暗处,眼睛习惯、视力恢复。 《交通工程学》第2次作业 13.名词解释:车头间距 答:指在同向行驶的车队中,两连续行驶的车辆车头驶过某一点时的时间间隔。 14.名词解释:高峰小时系数 答:高峰小时交通量与扩大高峰小时交通量之比称为高峰小时系数。 15.什么是交通工程学?它的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是什么? 答:是研究交通发生、发展分布、运动与停驻规律,探讨交通调查、规划、设计、监控、运营、管理、安全的理论、方法以及有关设施、装备、法律和法规,协调道路交通中人、车、路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使交通更加安全、高效、快捷、舒适美观、方便、经济的一门技术学科。 16.什么是驾驶疲劳?导致驾驶疲劳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答:驾驶人在长时间连续行车后,产生生理机能和心理机能的失调,而在客观上出现驾驶机能下降的现象。生活环境、睡眠质量、车内环境、运行条件、身体条件、驾驶经历。 17.交通量调查的意义、基本步骤及主要调查方法各有哪些? 答:1、确定道路设施的规模;2、确定交通控制方法;3、确定交通与运营管理依据;4、预测交通量趋势;5、用于运输经济分析;6、评价道路安全程度。 调查方法:1、人工观测法;2、自动计测法;3、乘车调查与观察法 18.交通条件对车速变化的影响有哪些? 答:1、驾驶员的影响;2、车辆的影响;道路的影响;交通条件的影响;环境的影响。 《交通工程学》第2次作业 15.影响交通延误产生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答:驾驶员自身素质,车辆性能及技术状况、道路及其车流组成情况、交通负荷转向车比例及其他干扰情况、道路服务水平及交通控制水平、道路交通环境及其他因素等。

大学交通工程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期末考试交通工程总论课程试卷答案和评分标准(A)卷 学年第一学期第1页共4页 号 学 名 姓 级 班 1 2 信 交 级 班 用 适 卷 试

的交通量扩大为高峰 1、试述时间平均速度与区间平均速度的概念及其计算公式。 答:时间平均速度是指在特定的时间段内,通过道路上某一地点的所有车辆 点速度的算术平均值。(2分) - 1 n 计算公式为:Vt =—2 V ; n i — 、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 分) 小时的交通量之比。 2、道路通行能力: 道路上某一点、某一车道或某一断面处,单位时间内可能通过的最大交通实体数, 亦称道路通行能量。 3、绝对相位差: 在联动信号中,选定一个标准路口,规定该路口的相位差为零,其他路口相对于 此路口的相位差, 称为绝对相位差。 4、服务水平: 指道路使用者从道路状况、交通与管制条件、道路环境等方面可能得到的服务程 度或服务质量。 期末考试交通工程总论课程试卷答案和评分标准 5、延误: vt :时间平均车速;V i :第i 辆车的地点车速; n :单位时间内观测到车辆总数 (3 分) 区间平均速度是指某路段的长度与通过该路段所有车辆平均行程时间之 比。 (2 分) 计算公式为: - 1 -Z - n i V i . 7 vs :区间平均车速;其他符号意义同前。(3分) 2、简述交通需求预测四阶段法以及各阶段的功能。 答:四阶段为交通发生预测、交通分布预测、交通方式划分预测、交通分配。 (2 分) 交通发生预测用于推测规划年交通量;(2分) 交通分布预测区与区之间交通流量的多少;(2分) 交通方式划分把总的交通量分配给各种交通方式; (2分) (交通分卷预测将各小学年第不同交通方期的交通量分页 到具体的路网 上。 分)

交通运输概论复习题

《交通运输概论》 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交通运输的概念 答: 交通是运输和邮电的总称。运输是人和物借助交通工具的载运,产生有目的的空间位移。邮电则是邮政和电信的总称,邮政是信件和包裹的传递,电信是语言、符号和图象的传输。这是广义的交通概念。 狭义的交通概念是和运输紧密联系的。 2、一体化交通运输 是指交通运输与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进一步融合。包括: 1.运输方式内部及运输方式之间的一体化; 2. 运输与能源环境的一体化; 3.运输与土地利用规划的一体化; 4.运输与国家、社会安全的一体化; 5.运输与教育、健康和财富创造政策的一体化。 3、现代交通运输系统的功能 答:现代交通运输系统的功能可以概括为:实现人流、物流的经济有序的流动,满足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多样化的运输需求,促进人类的活动空间和经济空间的形成和拓展。 4、交通运输流 在公路、铁路、航空及水运各种交通方式中连续运行的交通工具,往往表现出某些类似流体的特征,称为交通运输流。 5、运输组织化的概念 运输组织化是指运输系统对运输流的调节、控制和管理的规模范围和质量水平。 (1)组织化程度高的交通运输方式 航空和铁路,交通流基本上是有组织和受控的。 (2)组织化程度较低的交通运输方式 公路和城市道路,交通流量生成和分布的随机性十分明显。 (3)不同交通运输方式,其交通运输流组织的重点、方法、手段和难度各不相同。 6、运输市场的概念 市场和商品经济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商品经济条件下,运输产品同样作为一种商品而存在。运输市场作为整个市场体系的一个细分类,具有一般市场的共

性,也有其自身的特殊性。 1.运输市场是运输产品交易的场所 2.运输市场是运输产品的流通领域 3.运输市场是运输产品供求关系的总和 4.运输市场是在一定时空条件下对运输产品的需求(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总和 7、运输管制: 政府对运输行业的企业行为所制定的规定性,一般包括行业进入和退出管制、费率管制和安全管制等内容。 我国运输管制的内容主要包括加入和退出管制、费率管制、服务水准管制、补贴等。 8、所谓交通运输组织现代化, 是指随着现代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现代化,为适应不断发展的运输需求和不断提高的运输供给,交通运输组织管理理论和技术以及组织和管理系统的现代化。这一现代化进程的主要推动力,是交通运输组织的技术创新和体制创新。 9、运输需求 是指在一定的时期内,一定价格水平下,社会经济生活在货物与旅客空间位移方面所提出的具有支付能力的需要。运输需求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即具有实现位移的愿望和具备支付能力,缺少任一条件,都不能构成现实的运输需求。 二、简答题: 1、请说明地铁与轻轨的区别? 答:地铁一般采用大载客量车箱,每辆定员一般在310人左右,每小时单向交通流量在3→6万人。 轻轨采用中等载客容量的车箱,每辆定员一般在202人左右,每小时单向交 通流量在1.5→3万人左右。 2、公路现代化主要表现在什么方面?? 答:(1)建成了一个有相当规模的沟通全国的公路网; (2)有一个跨越各主要城市的具有较高标准的国家干线公路网作为骨架,以保证长途直达运输畅通无阻; (3)建立高速公路网,其中还包括超级高速公路; (4)实现了筑路养路机械化并向自动化迈进; (5)积极采用和发展先进的公路科学技术 3、简述高速公路的功能与特点。

交通运输工程学试卷及答案教学提纲

交通运输工程学试卷及答案 2 0 1 4

、单项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 ?交通密度不容易观测,通常用其他变量来代替,但是 —不能用来代替交 通 密 度 C 】 A ?时间占有率 B .空间占有率 C .车头时距 D ?车头间距 2 .设车流的流量为Q 辆/小时,车头时距h 服从负指数分布。则到达的车 头时距h 大于t 秒的概率是— A . exp(3600Qt) B . exp(-3600Qt) 3600) D . exp(Qt/3600) 3.不属于铁路信号基本色的为 A .红色 B .紫色 C .绿色 5.理想条件下高速公路在设计车速为 100km/h 时每车道通行能力为 【B 】 A . 1600小客车/h B . 1400小客车/h C . 1250小客车/h D . 1100小客车/h 二、填空:(共15空,每空2分,共30分) 1 .我国道路交通标志按其含义分:_警告标志、 禁令标志、指示标志 和指路标志。 2. 交通工程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时驾驶人、—行人、车辆 、道路 和交通环境。 3 .汽车动力性能注意可以用三方面指标评定: ____ 最高速度 、 加 速时间或加速度 和 最大爬坡能力 。 4 .铁路车站按技术作业形式分为 _中间站、 区段站 及编组 站_。 【C 】 C . exp(-Qt/ 【B 】 D .黄色 4.干线交通信号协调控制的基本参数不包括 A .绿灯时间 B .相位差 C .绿信比 【A 】 D .周期长度

5.描述交通流特征的三参数为 _车度、交通量及交通密度。 三、名词解释:(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1.交通运输系统 是由铁路、道路、水路、航空和管道五种运输方式(子系统)组成的一个综合系统。 2.道路通行能力 我国对通行能力的定义是指道路设施疏导交通流的能力。即在一定的时段(通常15分 钟或一小时)和正常的道路、交通、管制以及运行质量要求下,通过道路设施交通流质点的能力,也称为交通容量或简称容量。它是道路设施在一定条件下所能通过车辆的极限数值。 3.智能运输系统 是将先进的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数据通信技术、传感器技术、电子控制技术、自动控制理论、运筹学、人工智能等有效地综合运用于交通运输、服务控制和车辆制造,加强了车辆、道路、使用者之间的联系,从而形成一种定时、准确、高效的综合运输系统。 四、简答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 醉酒对行车安全的影响有哪些?。 (1)醉酒使人的色彩感觉功能降低,视觉受到影响。(2)醉酒对人的思考、判断能力有影响。(3)醉酒使人记忆力降低。(4)醉酒使注意力水平降低。(5)醉酒使人的情绪变得不稳定。(6)醉酒使人的触觉感受性降低。 2. 请画出具有东西向左转专用相位的十字交叉口车辆流向图和信号配时图?

《交通运输经济》复习题及答案

《交通运输经济》复习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1935年出版的《运输经济学》,标志着运输经济学从福利经济学等学科中分离出来、正式成为一门独立的应用经济学。该书的作者是: A. 李斯特 B. 马克思 C. 洛克林 D. 库普斯曼 2. 运输需求的价格弹性反映运输需求量对运价变动的反应程度。通常,在旅客运输需求中生产性旅行需求的价格弹性及在货物运输需求中价值大、季节性强的货物价格弹性分别为: A. 较小;较大 B. 较小;较小 C. 较大;较小 D. 较大;较大 3. 若物品A被生产,另一物品B如果与A一起生产要比单独生产所用的成本小,这说明物品A和B之间存在: A. 机会成本 B. 固定成本 C. 联合成本 D. 变动成本 4. 客观事物发生变化的过程往往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从而可以根据这些影响因素的变化和对客观事物的作用程度,预测未来状态。这是预测中的: A. 惯性原理 B. 类比原理 C. 类推原理 D. 相关原理 5. 现代企业是现代市场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经济组织形式。随着交通运输的发展,最早的现代工商企业的行业是: A. 铁路行业 B. 公路行业 C. 水运行业 D. 航空行业 6. 某公路项目购进钢材50万元,钢材价格中有20%的工商税,购进水泥80万元,水泥价格中有10%的国家补贴,则钢材和水泥的经济成本分别为: A. 41.7万,72.7万 B. 41.7万,88.9万 C. 62.5万,72.7万 D. 62.5万,88.9万 7.土地为稀缺资源,如计划修建一条公路,占用土地10000亩,该土地为国民经济提供的可能价值如下,则土地的影子价格应确定为: A. 种蔬菜,6亿元 B. 修建公共设施,5亿元 C. 种水果,9亿元 D. 开发房地产,14亿元 8. 送达速度是对各种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特征进行评价的一个方面。一般来说,在短途运输中,在送达速度方面较有优势的运输方式是: A. 铁路运输 B. 公路运输 C. 水路运输 D. 民航运输 9. 当内部收益率等于贴现率时,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效益成本率>1,净现值>0 B. 效益成本率>1,净现值<0 C. 效益成本率=1,净现值=0 D. 效益成本率<1,净现值<0 10. 关于需求曲线,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 完全非弹性需求曲线是一条平行于纵轴的直线 B. 完全弹性需求曲线是一条平行于纵轴的直线 C. 单元弹性需求曲线上的各点弹性相同且均大于1 D. 直线型需求曲线因其上各点斜率相同故各点的弹性也相同 11. 以部门正常营运时的平均单位成本为基础,再加上一定比例的利润和税金而形成运价的定价方法称为: A. 边际成本定价法 B. 平均成本定价法 C. 次优定价法 D. 统一定价法 12. 综合考虑运量、能耗、载重量、运距等各种因素,在运输成本方面居于有利地位的运输方式是: A. 铁路运输 B. 公路运输 C. 水路运输 D. 民航运输 13. 普通货车适运货物范围广,在运输市场上的调配较为灵活;油罐车的专用性强,较难转移到其它货类市场。可得正确的结论是: A. 普通货车的供给价格弹性较小 B. 油罐车的供给价格弹性较小 C. 二者的供给价格弹性均较大 D. 二者的供给价格弹性均较小 14. 客观事物发生变化的过程往往表现出它的延续性,从而可以根据研究对象的过去和现在的状态,预测未来状态。这是预测中的:

交通工程学试题及答案

交通工程学试题及答案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交通工程学》复习材料 一、填空题 1、人们通常称交通工程学科为“五E”学科,“五E”指的是:工程(Engineering)、法 规(Enforcement)、教育(Education)、能源(Energy)、环境 (Environment)。 2、驾驶员的视觉特性从视力、视野、和色感等几个方面体现。 3、根据美国的研究,第30位最高小时交通量为设计小时交通量。 4、在该路段行驶的所有车辆中,有15%的车辆行驶速度高于此值,有85%的车辆行 驶速度在此速度以下,此速度称为 85%位车速,交通管理部门常以此速度作为某些路段的限制最高车速。 5、OD调查,是一项了解交通的发生和中止在有关区域里所做的调查。 6、M/M/N排队系统是指泊松输入、负指数分布服务、 N个服务台的排队系统。 7、不控制进入的汽车双车道公路路段采用三级服务水平,混合交通双车道公路采用三级服务水平。 8、交通标志分为主标志和辅助标志两大类。 二、名词解释 1、交通量; 答案:交通量是指在单位时间段内,通过道路某一地点、某一横断面或某一车道的交通实体数。 2、高峰小时系数;

答案:高峰小时系数就是高峰小时交通量与高峰小时内某一时段的交通量扩大为高峰小时的交通量之比。 3、设计车速; 答案:设计车速是指在道路交通与气候条件良好的情况下仅受道路物理条件限制时所能保持的最大安全车速,用作道路线形几何设计标准。 4、服务水平; 答案:服务水平是描述交通流的运行条件及其对汽车驾驶者和乘客感觉的一种质量测定标准,是道路使用者在服务程度或服务质量方面得到 的实际效果。 三、简答题 1、交通工程学科的特点有哪些? 答案:交通工程学科的特点有: (1)系统性; (2)综合性: (3)交叉性; (4)社会性; (5)超前性; (6)动态性。 2、通行能力和交通量有何区别? 答案:通行能力和交通量的区别:

运输经济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中南大学网络教育课程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运输经济学 一、单项选择题: 1.工业区位分析的基本思想,是根据加工过程中原材料或产成品( )的程度确定加工厂的位置。[ ] A.品质 B.减重或增重 C.重量或体积 D.运输距离 2.运输业的产品和所售出的东西是运输对象的( ),而不是实体产品。[ ] A.物理变化 B.性质变化 C.化学变化 D.位置变化 3.运输网络由于其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的共同作用,运输总产出扩大引起( )不断下降的现象。[ ] A.总成本 B.边际成本 C.平均成本 D.平均变动成本 4.当代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出现了两大趋势,一是广泛采用新技术,二是运输的 [ ] A.自动化 B.法制化 C.一体化 D.科学化 5.使运输活动经济效率最大化的定价原则之一是:运价( )运输活动的机会成本。 [ ] A.高于 B.低于 C.等于 D.具体情况而定 6.目前,我国控制公路车辆排放的( )主要有可买卖的执照、差别车辆税和新车税收优惠。 [ ] A.市场手段 B.经济手段 C.行政手段 D.规章制度 7.运输管制包括社会管制和经济管制,以下各项中属于经济管制主要内容的是 [ ] A.经营者资格管制 B.运输设备条件管制 C.环境问题管制 D.价格管制 8.运输网的( )直接影响线路货物的吸引范围和各线路的通过能力及需求的适应程度。[ ] A.数量和质量 B.规模 C.密度 D.线路长度 9.影响区域发展的因素可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个方面,其中外部因素又可分为区域之 间 的要素移动和[ ] A.供给因素 B.区域之间的贸易 C.需求因素 D.区域的空间结构 10.由于运输需求和供给的时空差异,加上供需双方之间交易信息的不完全,运输需求与供给的 完全均衡很难实现,运输组织通过( )来充分利用大型载运工具的成本优势与小型载运工具 的灵活性。 [ ] A.长途运输 B.中转运输 C.短途运输 D.直达运输 11.喷气式飞机发出噪音,对于机场附近的居民来说使用价值是属于 [ ] A.噪音污染 B.空气污染 C.“纯拥挤” D.“纯污染” 12.边际成本定价法强调从客户的角度出发,客户接受某项运输服务必须满足:总支付意愿的折

交通工程学习题库1

《交通工程学》试题库 一.问答题 1. 驾驶员的交通特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它与交通安全有何关系 2. 疲劳驾驶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它与肇事的关系是什么 3. 什么是城市道路的交通特性 4. 什么是道路的平面线性其构成要素是什么如何保证 5. 交通量和流率是如何定义的二者有何区别 6. 描述信号交叉口的参数——饱和流率和损失时间是如何定义的 7. 时间平均速度和区间平均速度是怎样定义的二者有何区别相互关系如何 8. 交通量调查中数据采集的方法和技术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分别适用哪些情况 9. 叙述车辆跟驰模型。 10. 叙述交通波理论的基本内容。 11. 叙述道路通行能力的定义、作用与交通量的差别和内在关系。 12. 什么是道路服务水平划分依据是什么 13. 叙述提高道路通行能力的主要措施。 14. 平面交叉口是否采用信号灯控制主要应考虑哪些因素 15. 在交叉口信号配时中,为什么要设置黄灯和全红时间一个两相位的交叉口,其信号 周期长度的计算包括几个黄灯(或全红)时间 16. 什么是交通规划其目的是什么 17. 交通规划包括哪些内容 18. 简述增长系数法、重力模型法的区别。各有什么优缺点 19. 在交通事故原因分析中要考虑哪些因素这些因素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20. 衡量交通事故的指标有哪些各有什么优缺点 21. 常用的事故多发地点评定方法有哪些 22. 叙述城市公共交通的含义和结构 23. 如何计算公共交通客运能力 24. 叙述轻轨交通的优点。 25. 叙述道路交通环境的含义。 26. 叙述道路交通噪声的危害及控制办法。 27. 什么是智能运输系统 28. 什么是运行延误 29. 道路交通事故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30. 什么是交通流理论研究交通流理论常用方法有哪些 二.计算题 1. 一交叉口,设置了专供左转的信号相,经过研究指出:来车符合二项分布,每一周期内平均到达20辆车,有25%的车辆左转且无右转,求: (1) 到达三辆车中有一辆左转的概率; (2) 某周期不使用左转信号相的概率。 2. 车流在一条6车道的公路上畅通行驶,其速度为V=80公里/小时,路上有座4车道的桥,每车道的通行能力为1940辆/小时,高峰时车流量为4200辆/小时(单向)。在过渡段的车速降至22公里/小时,这样持续了小时,然后车流量减到1956辆/小时(单向)。试估计桥前的车辆排队长度和阻塞时间。 3. 有一公路与铁路的交叉口,火车通过时,栅栏关闭时间h t r 1.0 。已知公路上车辆

交通运输习题

一、一、填空(23分) 1、交通工程学是一门研究、、、及其相互关系的科学。 2、非自由行驶状态下的车队表现出下列特性,即、、。 3、排队系统的三个主要数量指标是:、、。 4、衡量某个地区交通事故的严重与否,可用事故的绝对指标和相对指标两种方式;相对指标一般用事故率表示,事故率根据使用基数的不同,常用的有和两种。 5、单点定时信号的三个基本参数是、和。 6、四阶段交通流预测是指、、和。 7、交通控制与管理的主要手段有、、和。 二、名词解释(20分) 1、集散波: 2、交通事故: 3、饱和流量: 4、出行: 5、高峰小时系数: 三、问答题(20分) 1、如何进行车速分布的拟合优度检验? 2、简述交通感应信号控制参数及原理。 四、计算题 1、已知某规划区域的OD表如下:(7分) 10 8 12 7 40 260 12 260 200 问:1、该规划区域有几个小区? 2、计算各小区的交通发生量与吸引量。 3、出行总量有多大?

2、某公路与铁路平交,平交道口上铁路每天来往通过84辆火车,每次平均关闭栅栏时间为3分钟,公路上交通流到达道口平均流入率为320辆/小时,栅栏开启后车辆通过路口平均流出率450辆/小时,试分析该道口排队情况。 (15分) 3、已知q16=1000辆/日,试用多路径随机配流方法配流。(15分)(配流参数 =1) ① 4 ② 4 ③ 3 4 4 ④ 4 ⑤ 2 ⑥ 一.一.名词解释(18分) 1、1、OD调查 2、2、交通分配 3、3、有效绿灯时间 4、4、车头时距 5、5、连续车流 6、6、交通密度 二.二.填空题(23分) 1、驾驶员驾车过程中的反映特性可由、、 来体现。 2、进口匝道的常用控制方式有、、 和。 3、排队系统的主要数量指标有、、。 4、感应信号控制的基本参数是、、 和。 5、非自由行驶状态下的车队表现出下列特性,

交通运输工程学pdf

交通运输工程学pdf 【篇一:交通运输工程学试卷完整版】 一、选择题 1、某条道路是客车专用快速路规定了道路的(b )分类属性 a 规划设计 b交通管理 c断面布置 d 交通控制 2、城市道路网络的特征指标一般不用( b)表示 a路网密度 b道路面积率 c人均道路长度 d路网技术等级 3、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启动阈值与( b)无关 a建筑面积 b城市用地规模 c项目性质 d 项目位置 4、确定某机场为4d或4e等级是依据( a c d) a飞机最大轮距宽度 b机场客运量 c飞机场地长度d飞机最大 5、交通改善规划tip的更新年限一般为(b ) a 一年 b 三年 c 二十年 d五年 1、简述its的基本概念,可以采用哪些its技术来缓解交通拥堵。答:智能运输系统( its)是通过对关键基础理论模型的研究将先进的信息技术、通信技术、电子控制技术和系统集成技术等有效地应用于交通运输系统,从而建立起大范围内发挥作用的实时、准确、高效的交通运输管理系统。可以采用的its技术有 1)交通诱导系统(车辆导航系统)采用了道路实时信息采集与发布等技术 提示路段拥堵情况,诱导驾驶人选择畅通路段,有利于交通流在路网上的平衡,能够有效缓解交通拥堵(通过获得实时交通信息帮助道路使用者找到一条从出发点到目的地的最优路径,通过诱导道路使用者的出行行为来改善路面交通系统) 2)停车诱导系统 采用了泊位信息采集处理发布等技术、无线通信技术等。 诱导车辆顺利停车,减少寻泊车辆在路上绕行产生的多余交通量,缓解交通拥堵。 3) etc不停车收费系统 采用了车辆自动识别技术,电子自动计费技术等。 减少车辆在高速公路出入口的排队与延误,减少高速公路出入口上的拥堵情况 1)出行者信息系统 出行者信息系统可以在出行前或者出行中提供相应的服务。其中,出行前的信息服务可以为出行者提供用于选择的出行方式、路线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