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原理》教案

《管理学原理》教案
《管理学原理》教案

《管理学原理》教案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学时:48

学分:

考核方式:考试

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

《管理学原理》是经济、管理学科的专业基础课,是管理学的基础课程之一。它是管理学基本规律、基本原理的概括、抽象、提炼和综合,是各门具体管理学的共同基础。

本课程主要介绍企业或一般社会、经济组织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学习本课程要求学生熟悉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数学和统计分析的基本方法。同时,只有在掌握了本课程的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学生才能准确地理解和把握市场营销、生产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以及财务管理等课程的基本内容。

在学习中,重点培养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能力,使学生学习本课程后对管理有基本的认识,并能够利用相关的技能与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学时安排

第一章导论

教学要求

了解学习管理学的重要性和管理学的学习方法;理解管理概念、管理者的角色和技能、管理学的概念及特点;熟知管理的基本职能;掌握管理的性质、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通过本章学习,在掌握以上知识点的基础上,能够根据管理的特征与性质,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能够运用管理的基本职能解决现实中的管理问题。

教学重点

管理的概念,管理的职能,管理者的技能,管理学的特点,管理学研究的对象和内容教学难点

管理的性质

课时安排

本章安排4课时,理论讲授4课时。

教学大纲

第一节管理的内涵

一、管理的概念

二、管理的职能

三、管理的性质

四、管理者的角色和技能

第二节管理学的特点、研究对象和内容

一、管理学的概念

二、管理学的特点

三、管理学研究的对象和内容

四、学习管理学的重要性

第三节管理学的学习方法

一、唯物辩证法

二、系统方法

三、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四、归纳演绎法

主要概念

1.管理

2.管理学

3.自认属性

4.社会属性

5.技术技能

6.人际技能

7.概念技能

第二章管理学的演进与发展

教学要求

了解人类管理思想和管理活动的发展历史,包括国内外早期的管理思想和管理实践,早期管理活动的特点;理解管理学形成的历史背景及其原因以及管理学理论发展的脉络;熟知古典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理论、管理科学理论以及现代管理丛林众多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和理论观点;掌握“经济人”和“社会人”的管理含义。

教学重点

古典管理理论以及行为科学理论的代表人物、理论观点和理论评述。

教学难点

管理理论的评述及发展脉络。

课时安排

本章安排5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早期管理思想和管理实践阶段

一、国外早期管理思想与实践

二、国内早期管理思想与实践

三、早期管理活动的特点

第二节管理理论的产生与形成

一、古典管理理论

二、行为科学理论

三、管理科学理论

第三节现代管理理论丛林

一、管理过程学派

二、社会合作系统学派

三、经验或案例学派

四、社会技术系统学派

五、人际关系行为学派

六、群体行为学派

七、决策理论学派

八、沟通(信息)学派

九、管理数学(管理科学)学派

十、经理角色学派

主要概念

1.古典管理理论

2.弗雷德里克·泰罗

3.科学管理理论

4.亨利·法约尔

5.一般管理理论

6.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

7.行为科学

8.乔治·埃尔顿·梅奥

9.霍桑试验

10.人际关系学说

11.管理科学理论

12.现代管理理论丛林

13.管理过程学派

14.社会合作系统学派

15.经验或案例学派

16.社会技术系统学派

17.人际关系行为学派

18.群体行为学派

19.决策理论学派

20.沟通(信息)学派

21.管理数学(管理科学)学派

22.经理角色学派

第三章决策

教学要求

了解决策理论,包括古典决策理论、行为决策理论和当代决策理论;了解决策的基本要求、决策的标准;理解决策的涵义,决策的程序;理解并掌握决策的类型,定性决策方法,定量决策方法。

教学重点

有关决策的各种理论的主要内容与基本特征,决策过程每个步骤所要注意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定性和定量决策方法。

教学难点

有关决策的各种理论的主要内容与基本特征,应用各种决策方法分析实际中的决策问题。课时安排

本章安排5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决策概述

一、决策的定义

二、决策的基本要求

三、决策的标准

第二节决策的类型与程序

一、决策的类型

二、决策的程序

第三节决策的方法

一、定性决策方法

二、定量决策方法

1.决策

2.古典决策理论

3.行为决策理论

4.决策的类型

5.头脑风暴法

6.名义小组技术

7.德尔菲技术

8.提喻法

9.判断选择法

10.定性决策方法

11.定量决策方法

12.判断选择法

13.盈亏平衡法

14.确定型决策方法

15.不确定型决策方法

16.风险型决策方法

第四章计划

教学要求

了解计划以及计划工作的含义和内容,计划工作的特征、作用、程序;理解目标管理的概念与特点,战略管理的概念、基本特征和制定战略的方法;理解并掌握计划的类型,计划的编制方法,目标管理的局限性、实施程序。

教学重点

计划的类型、编制方法和程序;目标管理法的特点、实施程序。

教学难点

各种不同类型计划在实际计划制定中的内在一致性;目标管理法的实施程序。

课时安排

本章安排4课时。

第一节计划与计划工作

一、计划的含义

二、计划工作的含义及内容

三、计划工作的特征

四、计划工作的作用

五、计划的类型

六、计划工作的程序

七、计划编制的方法与技术

第二节目标管理

一、目标管理的概念与特点

二、目标管理的局限性

三、目标管理的实施程序

第三节战略管理

一、战略的概念与特征

二、战略管理

三、制定战略的方法

主要概念

1.计划

2.计划工作

3.计划的类型

4.滚动计划法

5.投入产出法

6.综合平衡计划法

7.运筹学方法

8.计量经济学方法

9.目标管理

10.战略管理

11.公司层战略

12.SWOT分析法

13.波士顿矩阵方法

14.事业层战略

15.竞争战略

第五章组织

教学要求

理解组织和组织工作的含义、组织工作的特点和内容;了解人员配备的含义、重要性与原理;掌握组织设计的原则、组织设计的权变因素以及主要组织结构形式的特点;熟知组织设计的任务,人员配备的内容;掌握职权的种类及相互关系、集权与分权的影响因素及授权的要点;

教学重点

组织设计的基本原理、原则;各种不同类型组织结构的运行特点及适用条件;职权的种类和职权分配。

教学难点

对各种不同类型组织结构的运行特点进行分析并提出这些结构的适用条件;如何正确处理职权关系。

课时安排

本章安排4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组织与组织工作

一、组织的含义

二、组织工作的含义、特点与内容

第二节组织设计

一、组织设计的任务

二、组织设计的原则

三、组织设计的权变因素

四、组织设计的类型

第三节人员配备

一、人员配备的含义

二、人员配备的重要性

三、人员配备应遵循的原理

四、人员配备的内容

第四节职权分配与职权关系

一、职权的种类

二、正确处理三种职权之间的关系

三、职权分配

四、集权与分权

五、授权

主要概念

1.组织

2.组织工作

3.组织设计

4.组织结构

5.管理幅度

6.机械式组织

7.有机式组织

8.人员配备

9.内部招聘

10.外部招聘

11.直线职权

12.参谋职权

13.职能职权

14.集权

15.分权

16.授权

第六章组织变革与组织文化

教学要求

了解组织协调的类型、组织变革的原因、企业文化产生的背景;理解组织变革的征兆、企业文化的含义、内涵及企业文化的功能;熟知组织生命周期理论的各个阶段特点和相应的管理方式以及企业文化的塑造过程;掌握组织变革的类型、过程、变革的程序、企业文化的结构层次。

教学重点

组织变革的类型、过程与程序;企业文化的结构层次。

教学难点

组织变革的类型、过程与程序;企业文化的结构层次。

课时安排

本章安排4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组织协调与组织变革

一、组织协调

二、组织变革

三、组织的生命周期理论

第二节企业文化

一、企业文化理论产生的背景

二、企业文化的概念与内容

三、企业文化的功能

四、企业文化的塑造

主要概念

1.组织协调

2.组织变革

3.组织生命周期理论

4.企业文化

5.精神文化

6.制度文化

7.物质文化

第七章激励

教学要求

了解激励的概念和重要性,激励的模式和要素;熟知各种具体的激励方法,可以有效识别实践中激励的形式;掌握各种激励理论的提出者、理论观点以及意义,能够运用本章介绍的理论建立一般的组织激励机制。

教学重点

各种激励理论的内容及其对管理的启示。

教学难点

各种激励理论的内容及其对管理的启示。

课时安排

本章安排4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激励概述

一、激励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二、激励过程模式

三、激励要素

四、工作动机与工作效率

第二节激励理论

一、内容型激励理论

二、过程型激励理论

三、行为改造型理论

第三节当代激励理论

第四节激励方法

一、物质利益激励

二、社会心理激励

三、工作激励

1.激励

2.需要

3.动机

4.行为

5.内容型激励理论

6.过程型激励理论

7.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

8.物质利益激励

9.社会心理激励

10.工作激励

第八章领导与沟通

教学要求

了解领导方式,认识不同领导方式的特点和领导特质理论的内涵;理解领导、协调、沟通的概念与本质,领导与管理的关系,人性假设理论,沟通的过程、沟通的障碍;熟知领导的作用、协调的作用和沟通的意义,协调的原则与内容,不同沟通类型的特点;掌握领导行为理论和领导权变理论,协调的方法与途径,有效沟通的实施方法。通过本章学习,能够通过对周围的组织进行领导职能的观察,分清领导者与管理者;能够有效的运用领导方式和领导理论解决实践中的问题;能够熟悉地运用沟通原理实现有效沟通,解决沟通中存在的问题。

教学重点

领导的概念及本质,领导的地位和作用,领导者的权力构成,人性假设理论,领导行为理论,协调的概念与作用,沟通的概念与过程,沟通的障碍

教学难点

领导权变理论,协调的方法与途径,有效沟通的实现

课时安排

本章安排6课时,理论讲授6课时。

第一节领导与领导职能

一、领导的概念及本质

二、领导与管理的关系

三、领导的地位和作用

第二节领导者权力和影响力来源

一、领导者的权力构成

二、领导者影响力的来源

第三节人性假设理论

一、“经济人”假设

二、“社会人”假设

三、麦格雷戈的X&Y理论

四、“复杂人”假设

第四节领导方式

一、怀特和李皮特的观点

二、利克特的观点

第五节领导理论

一、领导特质理论

二、领导行为理论

三、权变领导理论

第六节协调

一、协调的概念与作用

二、协调的原则

三、协调的内容

四、协调的方法与途径

第七节沟通

一、沟通的概念与过程

二、沟通的意义

三、沟通的类型

四、沟通的障碍

五、有效沟通的实现

主要概念

1.领导

2.法定权力

3.奖赏权利

4.强制权力

5.专家权利

6.参照权利

7.经济人

8.社会人

9.复杂人

10.协调

11.沟通

第九章控制

教学要求

了解预算控制,认识预算控制的局限性;理解控制的含义、控制在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控制的分类;熟知控制的基础前提和原则、控制的过程、前馈控制、同期控制和反馈控制的特点;掌握甘特图、计划评审法、质量控制和平衡计分卡等非预算控制的技术。通过本章学习能够用控制理论、方法分析身边发生的事情或管理案例;能够采用科学合理的控制技术对个人和组织工作进行有效管理。

教学重点

控制的含义,控制在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控制的基础与前提,控制工作的基本原则,反馈控制、同期控制和前馈控制,控制的过程

教学难点

运用有效的控制方法解决实际中的管理问题。

课时安排

本章安排4课时,理论讲授4课时。

第一节控制与控制工作

一、控制的含义

二、控制在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三、控制的基础与前提

四、控制工作的基本原则

第二节管理控制的类型

一、根据控制的时机和目的不同分类

二、根据控制标准值的性质分类

三、根据控制的手段分类

第三节控制的过程

一、确立衡量标准

二、对照标准,衡量绩效

三、采取措施,纠正偏差

第四节控制的技术和方法

一、预算控制

二、非预算控制

主要概念

1.控制

2.反馈控制

3.同期控制

4.前馈控制

第十章创新理论

教学要求

了解创新性思维的含义、创新的原则、阻力;熟知管理创新的概念及含义,创新性思维的表现形式、创新阻力的克服、创新的过程;掌握创新职能在管理中的重要意义,创新和维持的关系,管理创新的基本内容。能够分析特定组织的创新现状,根据所学理论将组织创新的阻力减至最小化。

创新与维持的关系;创新的基本内容;管理创新的阻力与克服,创新的过程。教学难点

创新与维持的关系;管理创新的阻力与克服;创新的过程。

课时安排

本章安排3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管理创新概述

一、创新的概念及含义

二、管理创新的意义

三、创新和维持的关系

第二节创新性思维

一、创新性思维的含义

二、创新性思维的表现形式

三、创新的原则

第三节管理创新的阻力与克服

一、管理创新的阻力

二、创新阻力的克服

第四节管理创新的内容与过程

一、管理创新的基本内容

二、创新的过程

主要概念

1.创新

2.创新性思维

3.理论思维

4.多向思维

5.侧向思维

6.逆向思维

7.目标创新

8.技术创新

9.制度创新

10.组织创新

11.环境创新

12.观念创新

第十一章管理新思潮

教学要求

了解当前企业管理创新的趋势,熟知企业流程再造、学习型组织、知识管理、企业资源计划、顾客关系管理、供应链管理的理论观点;掌握比较管理的含义及其意义,能够初步地运用比较管理的方法分析实际问题或案例。

教学重点

企业流程再造、学习型组织、知识管理、企业资源计划、顾客关系管理、供应链管理的理论观点。

教学难点

运用比较管理的方法分析实际问题或案例。

课时安排

本章安排3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企业管理创新的八大趋势

一、由追求企业利润最大化向追求企业可持续成长观转变

二、企业竞争由传统的要素竞争转向企业运营能力的竞争

三、企业间的合作由一般合作模式转向供应链协作、网络组织、虚拟企业、国际化战略联盟等形式

四、员工的知识和技能成为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重要资源

五、从传统的单一绩效考核转向全面的绩效管理

六、信息技术改变企业的运作方式

七、顾客导向观念受到重视并被超越

八、由片面追求企业自身利益转变为注重履行社会责任,实现经济、环境、社会协调发展

第二节企业流程再造

一、企业流程再造的概念

二、企业流程再造理论产生的背景

三、企业流程再造的特点

第三节学习型组织

一、学习型组织的概念

二、学习型组织的内涵

三、学习型组织的特点

四、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

第四节知识管理

一、知识管理的内涵

二、知识管理的特点

三、知识管理的内容

四、知识管理的实施

第五节企业资源计划

一、企业资源计划的提出

二、企业资源计划的结构

三、企业资源计划的经营理念

第六节顾客关系管理

一、消费者运动

二、产品信息问题

三、产品问题

四、消费者意见的处理

第七节供应链管理

一、供应合作伙伴的选择

二、信息共享

三、共同实施物流战略

四、横向联盟关系管理

第八节比较管理

一、比较管理概述

二、比较管理的意义主要概念

1.企业流程再造

2.学习型组织

3.知识管理

4.企业资源计划

5.顾客关系管理

6.供应链管理

7.比较管理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