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的护理演讲稿

肺癌的护理演讲稿
肺癌的护理演讲稿

肺癌的护理

一、教学目标:

1.详述对肺癌病人的护理评估和护理措施。

2.说出肺癌病人存在的护理诊断

3.概述肺癌年病人的护理目标和护理评价。

4.能对肺癌病人进行护理评估,并能应用护理程序实施整体护理。

5. 初步养成自觉地关心、爱护、尊重护理对象,全心全意为护理对象服务的观念与行为意识。

二、概述:

肺癌(lungcancer)多数起源于支气管粘膜上皮,因此也称为支气管肺癌,可向支气管腔内或(和)邻近的肺组织生长,并可通过血液、淋巴或支气管转移扩散。肺癌的分布以右肺多于左肺,上叶多于下叶。起源于主支气管、肺叶支气管的癌肿,位置靠近肺门者称为中心型肺癌;起源于肺段支气管以下的癌肿,位置在肺的周围部分者称为周围型肺癌。肺癌发病年龄大多在40岁以上,以男性多见,男女比例约3~5:1,近年来,女性肺癌的发病率也明显增加。肺癌按细胞类型分为四种类型:

1.鳞状细胞癌(鳞癌):在肺癌中最多见。

2.小细胞癌(未分化小细胞癌):预后最差。

3.腺癌:多发生血行转移。

4.大细胞癌。

三、解剖生理:

分布:右肺多于左肺,上叶多于下叶

中央型:起源于主支气管、肺叶支气管,位置靠近肺门,占60-70%

周围型:起源于肺段支气管以下,在肺的周围部分,占30-40%

四、临床表现:

肺癌的临床表现与肺癌的部位、大小、是否压迫、侵犯邻近器官以及有无转移等密切相关。

1、早期周围型肺癌多无症状。肿瘤增大后,常出现:

(1)刺激性咳嗽;

(2)血性痰,痰中带血点、血丝或断续地少量咯血;

(3)少数肺癌病人,由于肿瘤造成支气管不同程度的阻塞,可出现胸闷、哮鸣、气促、发热和胸痛等症状。

2、期除食欲减退、体重减轻、倦怠及乏力等全身症状外,可出现癌肿压迫、侵犯邻近器官、组织或发生远处转移的征象:

(1)压迫或侵犯膈神经:同侧膈肌麻痹。

(2)压迫或侵犯喉返神经:声带麻痹、声音嘶哑。

(3)压迫上腔静脉:面部、颈部、上肢和上胸部静脉怒张,皮下组织水肿,上肢静脉压升高。

(4)侵犯胸膜:胸膜腔积液,常为血性;大量积液可引起气促。

(5)癌肿侵犯胸膜及胸壁:有时可引起持续性剧烈胸痛。

(6)侵入纵膈,压迫食管:引起吞咽困难。

(7)上叶顶部肺癌:亦称Pancoast肿瘤。可侵入纵膈和压迫位于胸廓上口的器官或组织,如第一肋间、锁骨下动静脉、臂丛神经、颈交感神经等而产生剧烈胸肩痛、上肢水肿、

臂痛、上肢静脉怒张和运动障碍,同侧眼脸下垂、瞳孔缩小、眼球内陷、面部无汗等颈交感神经综合征(Horner’ssyndrome)等。

五、诊断方法

(一)X线检查

通过X线检查可以了解肺癌的部位和大小,可能看到由于支气管阻塞引起的局部肺气肿、肺不张或病灶邻近部位的浸润性病变或肺部炎变。

(二)支气管镜检查

通过支气管镜可直接窥察支气管内膜及管腔的病变情况。可采取肿瘤组织供病理检查,或吸取支气管分泌物作细胞学检查,以明确诊断和判定组织学类型。

(三)细胞学检查

痰细胞学检查是肺癌普查和诊断的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原发性肺癌病人多数在痰液中可找到脱落的癌细胞。中央型肺癌痰细胞学检查的阳性率可达70%~90%,周围型肺癌痰检的阳性率则仅约50%。

(四)剖胸探查术

肺部肿块经多种检查和短期诊断性治疗仍未能明确病变性质,肺癌的可能性又不能除外者,应作剖胸探查术。这样可避免延误病情致使肺癌患者失去早期治疗的机会。

(五)ECT检查

ECT骨显像可以较早地发现骨转移灶。X线片与骨显像都有阳性发现,如病灶部成骨反应静止,代谢不活跃,则骨显像为阴性,X线片为阳性,二者互补,可以提高诊断率。需要注意的是ECT骨显像诊断肺癌骨转移的假阳性率可达20%~30%,因此ECT骨显像阳性者需要作阳性区域骨的MRI扫描。

(六)纵隔镜检查

纵隔镜检查主要用于伴有纵隔淋巴结转移,不适合于外科手术治疗,而其他方法又不能获得病理诊断的病人。纵隔镜检查需在全麻下进行。在胸骨上凹部做横切口,钝性分离颈前软组织到达气管前间隙,钝性游离出气管前通道,置入观察镜缓慢通过无名动脉之后方,观察气管旁、气管支气管角及隆突下等部位的肿大淋巴结,用特制活检钳解剖剥离取得淋巴结组织送病理学检查。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诊断依据包括:症状、体征、影像学表现以及痰癌细胞检查。六、治疗

(一)化学治疗

化疗是肺癌的主要治疗方法,90%以上的肺癌需要接受化疗治疗。化疗对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无论早期或晚期均较肯定,甚至有约1%的早期小细胞肺癌通过化疗治愈。化疗也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主要手段,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肿瘤缓解率为40%~50%。化疗一般不能治愈非小细胞肺癌,只能延长患者生存和改善生活质量。化疗分为治疗性化疗和辅助性化疗。化疗需根据肺癌组织学类型不同选用不同的化疗药物和不同的化疗方案。化疗除能杀死肿瘤细胞外,对人体正常细胞也有损害,因此化疗需要在肿瘤专科医生指导下进行。近年化疗在肺癌中的作用已不再限于不能手术的晚期肺癌患者,而常作为全身治疗列入肺癌的综合治疗方案。化疗会抑制骨髓造血系统,主要是白细胞和血小板的下降,可以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血小板刺激因子治疗。化疗分为治疗性化疗和辅助性化疗。

(二)放射治疗

1.治疗原则

放疗对小细胞肺癌疗效最佳,鳞状细胞癌次之,腺癌最差。肺癌放疗照射野应包括原发灶、淋巴结转移的纵隔区。同时要辅以药物治疗。鳞状细胞癌对射线有中等度的敏感性,病变以局部侵犯为主,转移相对较慢,故多用根治治疗。腺癌对射线敏感性差,且容易血道转

移,故较少采用单纯放射治疗。放疗是一种局部治疗,常常需要联合化疗。放疗与化疗的联合可以视病人的情况不同,采取同步放化疗或交替化放疗的方法。

2.放疗的分类

根据治疗的目的不同分为根治治疗、姑息治疗、术前新辅助放疗、术后辅助放疗及腔内放疗等。

3.放疗的并发症

肺癌放疗的并发症包括:放射性肺炎、放射性食管炎、放射性肺纤维化和放射性脊髓炎。上述放射治疗相关并发症与放疗剂量存在正相关关系,同时也存在个体差异性。

(三)肺癌的外科治疗

外科治疗是肺癌首选和最主要的治疗方法,也是惟一能使肺癌治愈的治疗方法。外科手术治疗肺癌的目的是:

完全切除肺癌原发病灶及转移淋巴结,达到临床治愈;

切除肿瘤的绝大部分,为其他治疗创造有利条件,即减瘤手术;

减状手术:适合于少数病人,如难治性胸膜腔和心包积液,通过切除胸膜和心包种植结节,切除部分心包和胸膜,治愈或缓解心包和胸膜腔积液导致的临床症状,延长生命或改善生活质量。减状手术需同时作局部和全身化疗。外科手术治疗常常需在术前或术后作辅助化疗、放疗治疗,以提高外科手术的治愈率和患者的生存率。肺癌外科治疗的五年生存率为30%~44%;外科手术治疗的死亡率1%~2%。

1.手术适应症

肺癌外科治疗主要适合于早中期(I~II期)肺癌、IIIa期肺癌和肿瘤局限在一侧胸腔的部分选择性的IIIb期肺癌。

(1)I、II期肺癌;

(2)IIIa期非小细胞肺癌;

(3)病变局限于一侧胸腔,能完全切除的部分IIIb期非小细胞肺癌;

(4)IIIa期及部分IIIb期肺癌,经术前新辅助化疗后降期的病人;

(5)伴有孤立性转移(即颅内、肾上腺或肝脏)的非小细胞肺癌,如果原发肿瘤和转移瘤均适合于外科治疗,又无外科手术禁忌证,并能达到原发肿瘤和转移瘤完全切除者;

(6)诊断明确的非小细胞IIIb期肺癌,肿瘤侵犯心包、大血管、膈肌、气管隆突,经各种检查排除了远处或/和微转移,病变局限,患者无生理性手术禁忌证,能够达到肿瘤受侵组织器官完全切除者;

2.手术禁忌症

(1)已有广泛转移的IV期肺癌

(2)伴有多组融合性纵隔淋巴结转移,尤其是侵袭性纵隔淋巴结转移者;

(3)伴有对侧肺门或纵隔淋巴结转移的IIIb期肺癌;

(4)伴有严重内脏功能不全,不能耐受外科手术者;

(5)患有出血性疾病,又不能纠正者。

3.肺癌外科手术术式的选择

手术切除的原则为:彻底切除原发灶和胸腔内有可能转移的淋巴结,且尽可能保留正常的肺组织,全肺切除术宜慎重。

(1)肺楔形及局部切除术是指楔形癌块切除及部分肺段切除。主要适合于体积较小、年老体弱、肺功能差或癌分化好恶性度较低的早期肺癌;

(2)肺段切除术是解剖肺段的切除术。主要适合于老年、心肺功能较差的周围型孤立性早期肺癌,或病变局限的位于肺癌根部的部分中心型肺癌;

(3)肺叶切除术肺叶切除术适合于肺癌局限于一个肺叶内的周围型和部分中心型肺癌,

中心型肺癌必须保证支气管残端无癌残留。如果肺癌累及两叶或中间支气管可行上中叶或下中叶两叶肺切除术;

(4)支气管袖状成型肺叶切除术这种术式主要适合于肺癌位于肺叶支气管或中间支气管开口的中心型肺癌。该术式的好处是即到达了肺癌的完全切除,又保留了健康的肺组织;

(5)支气管肺动脉袖状成型肺叶切除术种术式主要适合于肺癌位于肺叶支气管或中间支气管开口、肺癌同时侵犯肺动脉干的中心型肺癌。手术除需要进行支气管切除重建外,还需要同时进行肺动脉干的切除重建。该术式的好处是即到达了肺癌的完全切除,又保留了健康的肺组织;

(6)气管隆突切除重建术肺瘤超过主支气管累及隆突或气管侧壁但未超过2cm时,可作气管隆突切除重建术或袖式全肺切除,若还保留一叶肺叶时,应力争保留肺叶的气管隆突切除重建术。

(7)全肺切除术全肺切除术是指一侧全肺,即右侧或左侧全肺切除术,主要适合于心肺功能良好、病变较为广泛、年龄较轻,不适合于肺叶或袖式肺叶切除术的肺癌。全肺切除术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均较高,患者的远期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均不如肺叶切除术,故需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

4.复发性肺癌的外科治疗

复发性肺癌包括外科手术后局部残留癌的复发和肺部新发生的第二个原发性肺癌。对于支气管残端残留癌复发,应争取再手术,施行支气管袖状成型切除残留癌。

对于肺癌完全切除术后发生的第二个原发性肺癌,只要肺癌适合于外科治疗,病人内脏功能能耐受再手术治疗,同时也不存在外科技术上的问题,就应该考虑再施行开胸手术切除复发性肺癌。

七、护理

(一)术前护理

1.护理评估

a.健康史及相关因素

(1)一般情况:年龄、性别、婚姻和职业、有无吸烟史、吸烟的时间和数量等。

(2)家族史:家庭中有无肺部疾患、肺癌或其他肿瘤病人。

(3)既往史:有无其他部位肿瘤病史或手术治疗史,有无其他伴随疾病,如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慢性支气管炎等。

b.身体状况

(1)全身:病人有无咳嗽、是否为刺激性;有无咳痰,痰量及性状;有无痰中带血,咯血,咯血量、次数;有无疼痛,部位和性质,如有无放射痛、牵涉痛;有无呼吸困难;营养状况。

(2)局部:病人有无发绀、贫血;有无杵状指(趾)。

(3)辅助检查:痰细胞学检查、血液肿瘤学检查、有无低蛋白血症;心电图、X线胸片、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肺功能、骨扫描、消化系统和泌尿系统B超、CT、支气管纤维内镜及其他检查有无异常发现。

c.心理和社会支持状况

(1)病人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对手术有何顾虑,有何思想负担。

(2)亲属对病人的关心程度、支持力度,家庭对手术的经济承受能力。

2.护理措施

(1)戒烟:指导并劝告病人停止抽烟。因为抽烟会刺激肺、气管及支气管,使气管支气管分泌物增加,妨碍纤毛的清洁功能,使支气管上皮活动减少或丧失活力而致肺部感染。

(2)保持呼吸道通畅:若有大量支气管分泌物,应先行体位引流。谈液粘稠不易咳出

者,可行超声雾化,必要时经支气管镜吸出分泌物。同时注意观察痰液的量、颜色、粘稠度及气味;遵医嘱给予支气管扩张剂、祛痰剂等药物,以改善呼吸状况。

(3)减轻焦虑:给病人发问的机会,认真耐心地回答病人所提出的任何问题,以减轻其焦虑不安或害怕的程度。给予情绪支持,关心、同情、体贴病人,动员亲属给予病人已心理和经济方面的全力支持。

(4)纠正营养和水分的不足。

(5)手术前指导

练习腹式呼吸、有效咳嗽和翻身,可促进肺扩张,利于术后配合。

练习使用深呼吸训练器,以便在手术后能有效配合术后康复,预防肺部并发症的发生。

介绍胸腔引流的设备,并告诉病人在手术后安放引流管(或胸管)的目的及注意事项,指导患者在停留胸腔引流管时翻身的方法。

床上大小便训练

告诉患者术后可能出现的伤口疼痛,指导疼痛时的放松方法例如冥想放松技巧、听音乐和深呼吸等。

(6)按医嘱常规术前准备如普鲁卡因皮试、青霉素皮试、手术区域皮肤准备等。

(二)术后护理

1.护理评估

(1)生命体征

(2)伤口和引流管情况

(3)术后有无大出血、感染、肺不张、支气管胸膜瘘等并发症。

2.护理措施

a.合适的体位

(1)麻醉未清醒时取平卧位,头偏向一次,以免呕吐物、分泌物吸入而致窒息或并入性肺炎。

(2)血压稳定后,采取半卧位。

(3)肺叶切除者,可采取平卧或左右侧卧位。

(4)肺段切除术或楔形切除术者,应避免手术侧卧位,尽量选择健侧卧位,以促进侧肺组织扩张。

(5)全肺切除术者,应避免过度侧卧,可采取1/4侧卧位,以预防纵膈移位和压迫健侧肺而导致呼吸循环功能障碍。

(6)有血痰或支气管瘘管者,应取患侧卧位。

(7)避免采用头低足高仰卧位,以防因横膈上升而妨碍通气。若有休克现象,可抬高下肢及穿弹力袜以促进下肢静脉血液回流。

b.观察和维持生命体征平稳

(1)手术后2—3小时内,每15分钟监测生命体征1次。

(2)脉搏和血压稳定后改为30分钟至1小时测量1次。

(3)注意有无呼吸窘迫的现象。若有异常,立即通知医生。

(4)手术后24—36小时,血压常会有波动,需严密观察。若血压持续下降,应考虑是否为心脏疾病、出血、疼痛、组织缺氧或循环血量不足所造成。

c.呼吸道护理

(1)氧气吸入。

(2)观察呼吸频率、幅度及节奏,双肺呼吸音;有无气促、发绀等缺氧征象以及动脉血氧饱和度等情况,若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给予处理。

(3)对术后带气管插管返回病房者,应严密观察导管的位置,防止滑出或移向一侧气管,造成通气量不足。

(4)病人清醒拔气管插管后,鼓励病人深呼吸及咳嗽:每1—2小时1次。定时给病人扣背,扣背时由下向上,由外向内轻叩震荡,使存在肺叶、肺段处的分泌物松动流至支气管并咳出。病人咳嗽时,固定胸部伤口,减轻疼痛。手术后最初几日由护士完成,以后可指导病人自己固定。方法有两种:1、护士站在病人术侧,一手放在术侧肩膀上并向下亚,另一手置于伤口下支托胸部协助。当病人咳嗽时,护士的头转向病人身后,以避免被咳出的分泌物溅到。2、护士站在病人健侧,双手紧托伤口部位以固定胸部伤口。固定胸部时,手掌张开,手指并拢。指导病人先慢慢轻咳,再将痰咳出。

(5)稀释痰液:若病人呼吸道分泌物粘稠,可用糜蛋白酶、地塞米松、氨茶碱、抗菌药物行药物超声雾化,以达到稀释痰液、解痉、抗感染的目的。

d.术后维持体液平衡和补充营养

(1)严格掌握液体的量和速度,防止前负荷过重而导致肺水肿。全肺切除术后应控制钠盐摄入量,24小时补液量宜控制在2000ml内,速度以20—30滴/min为宜。

(2)记录出入水量,维持体液平衡。

(3)当病人意识恢复后且无恶心现象,拔除气管插管后即可开始饮水。

(4)肠蠕动恢复后,即可开始进食清淡流质、半流质饮食;若病人进食后无任何不适可

改为普食,饮食宜为高蛋白、高热量、丰富维生素、易消化。以保证营养,提高机体抵抗力,促进伤口愈合。

e.减轻疼痛增进舒适

(1)遵医嘱使用止痛药。注意观察患者的呼吸频率,是否有呼吸受抑制的征象。

(2)安排舒适的体位,半卧位时可在病人的头、颈下置枕头,以促进舒适。

(3)根据病人的需要及病情的允许,协助并指导病人翻身,以增加病人的舒适度,并有助于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f、伤口护理:检查敷料是否干燥,有无渗血,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师。

g、维持胸腔引流通畅。

(1)密切观察引流液量、色、和性状,当引流出多量血液(每小时100—200ml)时,应考虑有活动性出血,需立即通知医师。

(2)对全肺切除术后所置的胸腔引流管一般呈钳闭状态,以保证术后患者胸腔内有定的渗液,减轻或纠正明显的纵膈移位。一般酌情放出适量的气体或引流液,维持气管、纵膈于中间位置。每次放液量不宜超过100ml,速度宜慢,避免快速多量放液引起纵膈突然移位,导致心脏骤停。

(3)术后24-72小时病人病情平稳,无气体及液体引流后,行胸片检查确定肺组织已复张,可拔除胸腔引流管。

h、活动与休息

(1)鼓励别人早期下床活动:目的是预防肺不张,改善呼吸循环功能,增进食欲,振奋精神。术后第1日,生命体征平稳,鼓励及协助病人下床或在床旁站立移步;带有引流管者要妥善保护;严密观察病人病情变化,出现头晕、气促、心动过速、心悸和出汗等症状时,应立即停止活动。术后第2日起,可扶持病人围绕病床在室内行走3—5分钟,以后根据病人情况逐渐增加活动量。

(2)促进手臂和肩关节的运动:预防术侧胸壁肌肉粘连、肩关节强直及失用性萎缩。病人麻醉清醒后,可协助病人进行臂部、躯干和四肢的轻度活动,每4小时1次;术后第2日开始做肩、臂的主动运动。全肺切除术后的病人,鼓励取直立的功能位,以恢复正常姿势。

i心理护理:认真细心地回答病人所提出的任何问题,向病人说明各项治疗和护理的意义,关心同情、体贴病人。

四、并发症的预防

(1)手术后血胸、脓胸及支气管胸膜瘘:其发病率很低。手术后血胸是一种后果严重的并发症,须紧急救治,必要时应及时再次剖胸止血。肺部手术时,支气管或肺内分泌物污染胸腔而至脓胸。此时除选择有效抗生素治疗外,及时而彻底的胸腔穿刺抽脓极为重要。效果欠佳者可考虑胸腔闭式引流。肺切除术后支气管残端癌存留,低蛋白血症及手术操作不当等可致手术后支气管残端愈合不良或形成瘘管。近年来此类并发症的发生已大为减少。

(2)心血管系统并发症:年老体弱、手术中纵隔与肺门的牵拉刺激、低钾、低氧及大出血常成为其诱因。常见的心血管系统并发症有手术后低血压、心律失常、心包填塞、心力衰竭等。对于老年病员,手术前已有心脏疾患,心功能低下者手术指征应从严掌握。手术者注意操作轻柔。手术后保持呼吸道通畅及充分给氧,密切观察血压、脉搏变化,及时补充血容量。手术后输液速度应慢速、均衡,防止过快、过量诱发肺水肿。同时作心电监护,一旦发现异常,根据病情及时处理。老年病员常伴有隐性冠心病,手术创伤的多种刺激可促使其急性发作,但在临床医护人员严密监护和及时处理下是可以转危为安的。

(3)呼吸道并发症:如痰液潴留、肺不张、肺炎、呼吸功能不全等。尤以年老体弱者、原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者发病率较高。因手术后伤口疼痛,患者不能做有效咳嗽,痰液留积造成气道阻塞、肺不张、呼吸功能不全。预防在于病员能充分了解和合作,积极做好手术前准备工作,手术后鼓励督促其作深呼吸及用力咳嗽以有效地排痰,必要时可行鼻导管吸痰或支气管镜吸痰。并发肺炎者应积极抗炎治疗,出现呼吸衰竭时,常需机械辅助

胸腔镜肺癌根治术的手术室护理配合对策探讨

胸腔镜肺癌根治术的手术室护理配合对策探讨 发表时间:2019-05-22T10:51:23.347Z 来源:《中西医结合护理》2019年第04期作者:王晓平 [导读] 胸腔镜肺癌根治术配合有效的手术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提升手术治疗效果,减少手术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提升手术成功率,改善预后,应用临床应用价值良好。 苏州大学附属常熟医院(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手术室,江苏常熟 215500 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胸腔镜肺癌根治术配合实施手术室护理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80例在我院接受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各40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手术室护理配合,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展开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各项临床治疗情况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拔管时间、手术时间均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研究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12.5%)明显低于常规组(32.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胸腔镜肺癌根治术配合有效的手术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提升手术治疗效果,减少手术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提升手术成功率,改善预后,应用临床应用价值良好。 关键词: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手术室护理;配合;实施 针对肺癌患者传统临床治疗手段是将患者全麻实行肺癌根治术,这使手术方式具有较大的创伤性,对患者功能损伤大,且术后并发症较多[1]。同时肺癌患者其早期症状并不明显,在临床发现确诊时已发展至中晚期阶段,其病情发展迅速,死亡率较高。近年来随着胸外科及胸腔镜技术的发展,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成为胸外科肺癌治疗的标准治疗方式。这一治疗手段为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出血量小、患者恢复快的特点。为了增强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手术治疗效果还需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优化手术效果,减少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本文就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手术室护理配合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现做出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与方法 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80例在我院接受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各40例。常规组男26例,女14例,年龄36~77岁,平均年龄(57.23±11.39)岁;疾病临床分期,Ⅰ期11例、Ⅱ期22例、Ⅲ期7例;病历类型,鳞癌16例、腺癌24例。研究组男29例,女11例,年龄35~79岁,平均年龄(58.43±11.22)岁;疾病临床分期,Ⅰ期13例、Ⅱ期22例、Ⅲ期5例;病历类型,鳞癌14例、腺癌26例。上述两组的一般资料统计学对比均无显著的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经CT检查疾病为向远处转移。(2)术前未进行放疗或化疗。(3)通过术前检测结果显示肿瘤可以完整切除。(4)所有认知情绪,不存在沟通障碍,知情并同意此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交流沟通障碍的患者排除。 1.2方法 1.2.1手术方法 给予患者气管插管全身麻醉,采用侧卧式体位,手术床上摇呈折刀型,增强肋间隙宽度。于腋中线第6或第7肋间设置观察孔,置入胸腔镜,使用冷光源探查胸腔,于腋前线第4肋间设置操作孔,于腋后线第6或第7肋间设置辅操作孔,明确肿块位置后,使用细长器械、超声刀、电刀等游离相应肺动脉、肺静脉及气管,并使用切割缝合器处理。将淋巴结群与软组织彻底清除干净,确保无残留。手术结束在患者胸腔置入引流管,逐渐缝合肌肉、皮肤。 1.2.2护理方法 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包含常规饮食指导、功能性锻炼等。 研究组给予手术室护理配合:(1)术前一日对患者进行术前访视,评估危险因素,使患者对手术和麻醉有初步的认识,缓解恐惧心理,制定压疮的预防措施,术日于晨会上做好交班。(2)术日当天使用碳水化合物的营养液,热情接待患者,并根据手术患者交接单对患者信息进行术前核查,心理、精神状态、手术史、术前准备情况等[2]。(3)术前设定适宜的环境温度、术中采用加温毯、输液加温装置、温水冲洗胸腔等措施做好低体温预防工作。(4)在进行护理操作之前,首先为患者讲解各项操作的目的和意义,获取患者知情权。通过轻松与愉快的话题,分散患者的注意力,以适当的鼓励和关心逐渐消除患者的内心恐惧。信息核对正确无误后建立静脉通道,三方核对准确后在安全核查表上进行签字,然后协助麻醉师麻醉。(5)患者全麻后由巡回护士、手术医生、麻醉师三方再次核对,摆放正确的体位[3],用硅胶垫、泡沫敷料等设施做好防压疮措施。(6)术前提前对各项仪器进行检测,保证其处于功能状态。术中加强巡视,密切关注手术进程,随时做好意外情况的准备。(7)手术结束后,巡回护士将病人送往恢复室,和恢复室护士做好交班。 1.3观察指标 (1)针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情况进行记录,包含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拔管时间、手术时间对比评估[4]。 (2)这对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对比评估,不良反应包含:渗血、感染、疼痛、肺水肿[5]。 1.4统计学分析 以SPSS19.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n(%)表示,行卡方检验和秩和检验;以()表示,t检验。统计值有统计学差异的判定标准参照P≤0.05。 2.结果 2.1临床治疗情况评价 研究组患者各项临床治疗情况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拔管时间、手术时间均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手术配合

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手术配合 一、适应症 1、临床分期为Ⅰ、Ⅱ及ⅢA期的非小细胞肺癌,也就是T级不>3,肿瘤仅仅侵及膈肌、胸壁、胸膜、心包、接近隆突伴有全肺不张时。淋巴结上限为N2,同侧纵隔内有转移,而尚未扩到更远处时。M为0,尚无远处转移。 2、小细胞肺癌的适应证要求更严即分期限于Ⅰ及Ⅱ期。至于手术中始确立的N2病变,如果尚能达到根治性切除,则不应放弃手术的努力。小细胞肺癌术后一律辅助化疗。 3、尚无细胞病理佐证的肺内阴影,根据病史、体检、影像学等表现癌的可能性较良性病变为大时,应手术探查,如开胸后宏观仍不能肯定性质可做快速病理或细胞学检查。 4、虽然病期已经偏晚,T达到4级N达到3级,甚至M为1(如孤立的脑转移时)则对于无法控制的肺内并发炎症高热不退或肺不张影响到换气功能产生血氧合低下时,为了减状也可以施行姑息性手术。 二、用物准备 1、物品准备:常规4包、中单、开胸器械、胸腔镜器械(6件)、胸双关节器械(7件)备用:胸撑(大、中、小)、肋骨剪、HOMELOKE钳(绿色、紫色)、单级电凝线、腹腔镜镜头、推结器、。 2、一次性物品:腔镜纱布、纱布、纱条、超声刀、取物袋、止血纱、4-0可吸收(三角针)、4-0、5-0血管缝线、0号鱼钩针、肝胆套针、3-0丝线、2-0丝线、1-0丝线、洁净袋、沙皮、切口保护器、电刀、吸引器、腔镜套* 3、输液器、切割闭合器、配45型号白钉、45型号蓝钉、60型号蓝钉、胸腔闭式引流瓶、胸腔闭式连接管(壳是绿色的)。 三、麻醉方式: 双腔气管插管全身麻醉 四、手术体位:健侧卧位(头下垫一软枕,上置头圈,腋下垫腋垫,竖着两侧半圆形垫子、髋部垫子、脚下垫被子、两腿间垫被子) 五、仪器准备:STORZ腔镜机组、电刀、吸引器、超声刀

完全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手术护理配合分析

完全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手术护理配合分析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完全胸腔镜下根治术的护理配合。方法:此次抽取本院做完全胸腔镜根治术的肺癌患者(53例)做为分析对象,以入院顺序分为甲组、乙组,甲组有27例,乙组有26例。此次研究患者均一般护理,研究甲组加用手术护理配合,总结并发症、满意度、手术情况。结果:甲组并发症的总发生率小于乙组,P<0.05;甲组总满意度大于乙组,P<0.05;甲组的手术用时小于乙组,差异显著,P<0.05。甲组的术中出血量小于乙组,P<0.05。结论:在肺癌患者的完全胸腔镜下根治术中,良好的手术护理配合可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提高满意度、缩短手术用时、减少术中出血量。 标签:肺癌;完全胸腔镜;根治术;护理配合;效果 临床中,肺癌患者的治疗方法主要是手术,传统根治术是在胸部后外侧做一切口,切除肺叶和清扫淋巴结,切口大、痛苦大、出血多[1]。而随着科学技术以及微创概念快速发展,完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已在临床广泛应用,属于一种微创胸腔外科手术,切口小、痛苦轻、创伤小、引流量少、患者恢复快、对心肺功能产生的影响小、住院时间短,但还是需有效的手术护理配合[2]。为了探讨肺癌患者的完全胸腔镜下根治术的护理配合,笔者此次抽取2016年1月至2018年5月在本院做完全胸腔镜根治术的肺癌患者(53例)做为分析对象,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此次抽取2016年1月至2018年5月在本院做完全胸腔镜根治术的肺癌患者(53例)做为分析对象,以入院顺序分为甲组、乙组,甲组患者为27例,乙组患者为26例。男性31例,女性22例;患者年龄40~80岁,平均为(59.42±3.62)岁。比较两组详细资料的差异,结果P>0.05,可进行组间比较。 1.2方法 此次研究两组患者均接受一般护理:做好术前准备工作、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和饮食指导等。研究甲组在此基础上接受手术护理配合:在术前给予患者访视,了解基本情况、病情、心理状态,向患者介绍环境、设备、注意事项和手术优越性,建立良好护患关系,提高患者自信心和安全感,消除不良情绪,主动配合手术。术中配合,术前15min器械护士洗手,整理器械台,同巡回护士对器械、敷料等进行清点,协助消毒铺巾,准确连接仪器,检查仪器状态;在术中胸腔镜的镜头雾化时立即通过碘伏纱布进行擦拭。无菌操作,在肺叶切除和纵膈淋巴结清扫后,取出标本并妥善保存,同巡回护士对切除淋巴结的个数进行核对。严密止血,对膨肺但未见明显漏气的进行出血漏气检查,用灭菌注射用水冲洗胸腔,并实施双肺通气实验,加压膨肺,当漏气或者出血,实施电凝止血。胸腔引流管放

胸腔镜下右下肺癌根治术护理查房

胸腔镜下右下肺癌根治术护理查房 时间:2010年1月16日下午15时 地点:护理办公室 手术病例:小儿气管异物 科室:五官科 住院号:277641 姓名:林燕 麻醉方法:全身麻醉 查房种类:个案查房 物品:病历,术前访视记录 参加人员:护士长、陈小霞、杨雁伦、赵志强、刘善红 物品准备:病历,术前访视记录单 参加人员:护士长,器械护士:黄艳巡回护士:刘善红,陈怡洁,麦惠珍,陈小霞陈小霞护士:各位同事下午好,此次讨论针对五官科38床林燕病人(查房者)术中护理进行术前讨论,该病人诊断为:气管异物。此次的目的是了解巡回护士,器械护士对病种护理问题的评估,护理计划是否完善及落实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薄弱环节及意外情况进行讨论,下面请巡回护士介绍病人的病情及术前访视记录。 杨雁伦护士:五官科38床,姓名:林燕,女,2岁,于2010-01-16入院,因咳嗽、气促1天,怀疑是吃花生时误吞,体查:T:36.2℃,P:122次/分,R:28次/分,.实验室检查WBC:12.80X109/L, RBC386 X1012 /L,HGB106g/L。体重10KG,。乙肝标志物阴性,血型“O”,皮肤完整无皮肤病,无过敏史。拟与1月16日在全麻下行气管异物取出术,术前访视已向患者家属交待注意事项,手术过程,患者家属对术前访视内容,手术过程表示基本了解。巡回护士通过术前访视与手术医生,麻醉医生的交流对患者的术中护理提出问题及解决措施如下: 赵志强护士问题1:心理压力大 陈小霞措施:患者家属因担心异物取不出停手术,术前访视时对患者情绪焦虑主要是对手术及病情有顾虑,将患者接入手术室后,全身麻醉前与患者多交谈,分散其注意力,缓解其心理压力。镇静后车床接进手术室。 杨雁伦问题2:摆放体位不当引起神经损伤的可能 刘善红措施:该手术体位为仰卧位,摆放体位时肩胛与手术台端缘相对齐,头后仰,因小儿个子小难固定,手术时由一名巡回护士在患者头部专用手托住头部方便手术医生手术。 赵志强护士问题3:物品准备

胸腔镜肺癌根治术的手术配合

胸腔镜肺癌根治术的手术配合 王雪梅 摘要:总结了28例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的手术配合,即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及手术间、器械、仪器的准备,术中配合麻醉师行双腔气管插管,根据需要正确摆放手术体位,熟悉手术步骤,密切配合手术医生,严格无菌操作及无瘤技术操作,以防止手术后感染及肿瘤细胞扩散;术后做好各种管道护理工作。结果病人手术顺利完成,术后康复出院 关键词:胸腔镜;肺癌;手术配合 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4-4748.2012.029.042 文章编号:1674-4748(2012)10B-2742-02 传统的开胸肺癌根治术在胸外科手术中是很常见的手术,其创伤大,给病人造成的痛苦多。而电视胸腔镜手术创伤轻、危险小、恢复快、疗效可靠,又具有美容的优点,深受外科医生和病人的欢迎,在胸部手术的诊断和治疗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1]。我院胸外科2011年1月—2011年12月在胸腔镜下行肺癌根治术28例,取得良好的疗效。现将手术配合及护理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 2011年1月—2011年12月完成28例肺癌病人行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其中男21例,女7例,年龄44岁~74岁,术前检查和准备同常规手术,手术前均经纤维支气管镜及病理检查确诊为肺癌,术前常规行胸部增强CT检查,并通过检查了解肿瘤的大小、位置等,进行筛选,从而判断行微创手术切除肿瘤的可能性。所有手术均行淋巴结清扫,手术结束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后均康复良好。 2 麻醉与手术方式 2.1 麻醉方式 病人在全身麻醉下行双腔气管插管,以便于术中双肺分段通气和吸除气道分泌物。 2.2 手术方式 病人取健侧卧位,于患侧腋中线第6肋间隙或第7肋间隙作一约1.5cm切口,放置胸腔套管,置入胸腔镜头;与腋前线第4肋间隙或第5肋间隙、腋后线第6肋间隙作同样大小的切口,分别放置穿刺套针并插入操作杆。行肺叶切除术时可将腋前线第4肋间隙或第5肋间隙切口延长至5cm~7cm[2]。在电视监视下用超声刀、电凝钩分离气管,丝线结扎肺动脉、静脉,清扫周围淋巴结,用各种切割缝合分离器离断病变的组织,从切口取出。检查无出血点、无漏气后放置胸腔引流管,连接闭式引流瓶,缝合切口。 3 手术配合 3.1 术前准备 3.1.1 心理护理 术前1d下午巡回护士至病房访视病人,查阅病历,了解病人的一般情况、化验结果等,面带微笑自我介绍,说明访视目的,向病人介绍手术室环境及手术流程,让病人了解手术目的、麻醉方式与配合、手术体位、术前准备要点及微创手术的优点[3]。由于本组均为肿瘤病人,护士在了解病人病情的同时理解病人的心理,恰如其分地向病人介绍有关手术方面的知识,给予正确的引导和心理上的支持,使之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手术。 3.1.2 手术间及物品准备 因为手术所用的设备、仪器及物品较多,手术宜选在40m2以上的手术间,室内保持适宜的温度 、

肺癌护理查房

肺癌 一、概述:肺癌是最常见的肺部原发性恶性肿瘤,绝大多数肺癌起 源于支气管粘膜上皮,故亦称支气管肺癌。其中男性发病率大 于女性,比例为2~3:1。重度吸烟者是肺癌的高发人群。国内 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占城市恶性肿瘤之首位。 二、病因:肺癌的病因至今尚未完全明确,其中主要有以下几个原 因: 1、吸烟。长期吸烟可引起支气管粘膜上皮细胞增生,鳞状上皮增生 诱发鳞状上皮癌或未分化小细胞癌。每天吸烟大于40支者 发病率是不吸烟者40倍以上。无吸烟嗜好者虽然也可患肺 癌,但腺癌较为常见。纸烟燃烧时也会释放致癌物质。 2、大气污染。 3、职业因素。长期接触铀、镭等放射性物质及其衍生物致癌性碳氢化合物等物质均可诱发肺癌。 4、肺部慢性疾病。如肺结核、尘肺 矽肺等。 5、人体内在因素。家族遗传、免疫机能降低、代谢活动内分泌功能失调等。 三、病理 基本类型:1、小细胞肺癌2、非小细胞肺癌 临床分型:1、中央型肺癌:生长在主支气管或叶支气管靠近肺门者。 2、周围型肺癌:生长在肺段支气管及其分支以下者位于肺周边。

病理分型:1、鳞状细胞癌2、未分化癌3、腺癌4、肺泡细胞癌 扩散及转移:1、直接扩散2、淋巴转移3、血行转移 肺癌的分布情况:右肺多于左肺,上叶多于下叶,从主支气管到细支气管均可发生癌肿。 四、临床表现 1、早期:早期症状不明显,随着病程进展可出现:咳嗽(刺 激性干咳)、低热、胸部胀痛、痰血。肺外表现:骨关节 症状(杵状指)、肩背痛、声音嘶哑(压迫喉返神经)。 2、晚期:肺癌疼痛、声音嘶哑、面颈部水肿(压迫上腔静脉)、 气促。 五、诊断检查 1、X线 2、支气管镜检查 3、放射性核素检查 4、细胞学检查 5、ECT 六、治疗 1、化学治疗 2、放射治疗 3、生物免疫治疗 4、外科治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