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小结:让孩子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育小结:让孩子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育小结:让孩子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育小结:让孩子成为学习的主人

现代儿童学习观认为,孩子的学习应该是主动的发现性学习而不是被动的接受性学习,是使孩子身心获得自由(主动)、全面、和谐的发展的学习,是生活体系而不是学科体系。因此,学习活动应以幼儿为主体,发挥幼儿的主体性,重视幼儿在游戏中的学习和交往中的学习。教师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促进幼儿主动活动的“引路人”。幼儿不是被动的“接收器”,而是一个主动的“探索者”,教师的责任不是简单地把结论告诉幼儿,而是指导他们去活动、去探索、去体验、去发现。“让孩子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孩子自己学习”。

激疑与猜测

“疑”就是幼儿原有的经验与新的学习任务的矛盾,教师要善于抓住矛盾,利用矛盾激起幼儿的疑问,鼓励幼儿猜测答案和结论,让幼儿在渴求答案的心理状态下开始探索。

好奇心是人的天性,求知是人的本能。幼小的孩子可以说个个好奇、好问、好探索。好奇心和探究欲是学习的原动力和内驱力,因而它是生成活动中主题内容的重要来源。

顺应幼儿的好奇心,尊重他们的兴趣和需求,帮助他们创设活动的环境,所得到的教育效果是在其他教学活动中难以达到的。事实也正是如此。在接下来的让幼儿做水果篮送给生日娃娃的活动中,孩子们表现的都非常踊跃,一个个自告奋勇,有的说是送苹果,有的说是送梨,有的说是送香蕉等等,然后让幼儿做水果贴在篮子里,这个活

动不仅使其好奇心得到满足,兴趣得到保护;而且,还为幼儿提供了主动学习的机会,促进了幼儿的动手能力,增强了语言表达力。

操作与尝试

充分利用环境材料,引导幼儿参与活动,鼓励他们动手操作,运用多种感官,获得直接的经验与感受。它包括操作、实验、种植、饲养、绘画、制作、采集、记录、拼插、构建等活动。

环境材料的色彩、形象、声响、趣味是吸引幼儿活动的外部诱因,但是有意识的操作探索活动需要教师的鼓励与引导,努力将幼儿低水平,无意识的“操作摆弄”上升为有意识的、持久的、主动的探索。

环境的创设,给幼儿带来了极大的兴趣,平时经常不乐意来园的幼儿来园了,平时天天晚来的幼儿早到了。幼儿每天早晨来园后,就可以按自己的意愿自由选择各个角进行活动,教师的语言指导多用一些“试一试”的语言,让孩子带着一定的目的和问题去活动、去尝试、去发现。

交流与讨论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对于幼儿,活动中的语言伴随尤为重要,它可以作为幼儿很多程度的一个标志。因此,应鼓励幼儿互相交流。然而,幼儿园里限制说话的现象很普遍,以致幼儿躲到厕所里去聊天。但是上课时,教师又希望幼儿说话,孩子们却闭口不语,这是为什么呢?怎样让幼儿张口说话呢?

1.寻找有趣的话题

幼儿是爱说话的,当没有感兴趣的话题时,他们不想说话,无话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