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数学公式、规律

二年级下册数学公式、规律
二年级下册数学公式、规律

1、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第五位是万位。

2、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

十位满十,向百位进1。

百位满十,向千位进1。

千位满十,向万位进1。

3、9+1=10

99+1=100

999+1=1000

9999+1=10000

4、10个一是十。

10个十是一百。

10个一百是一千。

10个一千是一万。

计数单位:个、十、百、千、万。

读作、写作的规律:

1、读数写数都是从最高位起,按照数位顺序读或写。

2、写数时中间或末尾哪一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

3、读数时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只读一个零;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

比较大小的规律:

1、数位越多,数就越大。

2、数位相同,就比最高位,最高位上的数字大的那个数就大。

3、如果最高位上的数字相同,就比后面一位,一位一位往后比。

长度单位:毫米mm、厘米cm、分米dm、米m、千米km。

1厘米=10毫米1cm=10mm

1分米=10厘米1dm=10cm

1米=10分米1m =10dm

1千米=1000米1km=1000m

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

1m=10dm=100cm=1000mm

1分米=10厘米=100毫米

1dm=10cm=100mm

小学二年级数学找规律练习题及答案

小学二年级数学找规律练习题及答案 1.按照下面所绘图形的排列规律,第25个图形是________.(画出草图) □△○△□△○△□△○△…… 2.仔细观察下面的图,想一想,第3幅图问号处应填什么图形? 3.仔细观察下面的图形,想一想,第4幅图应画怎样的图形? 4.根据下面前三幅图的变化规律,在第4幅图中画出阴影部分. 5.想一想,方框内应有多少个小圆点? 6.按照图形的变化规律,在“?”处画出相符的图形. 7.观察图的排列规律,在“?”处填上恰当的图形.

8.下面哪个图形和其他几个图形不一样,找出来,并打上“√”. 9.观察下列黑白小球的排列规律,然后回答方框内有几个白球,几个黑球? 10.四个小动物排座位,如下图:一开始,小老鼠坐在第1号,小猴子坐第2号,小兔坐第3号,小猫坐第4号.以后它们多次地交换位子:第一次上下两排交换,第二次(在第一次交换之后)左右两列交换,第三次上下两排交换,第四次左右两列交换,……这样换下去,问:第十次交换后,小兔子坐在第几号位子上?

参考答案 1.□ 提示:在这列图形中出现的图形有:正方形、三角形、圆,且三种图形出现的规律是:按照正方形→三角形→圆→三角形的顺序4个一组循环出现.因25÷4=6……1,所以横线上应填第一个图形,即正方形. 2.☆△ 提示:观察前两组图形可知,第一、二组都是由□○☆△组成,但顺序不同.第一组中的左边两个,在第二组中变为右边两个,而另外三个按原来的顺序移到了最左边.按此规律,“?”处应分别填上“☆”“△”. 3.提示:观察前三幅图,大圆内都是■○△◇组成的,第一幅图中的图形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可得到第二幅图形,第二幅图形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可得到第三幅图形,同理可推得第四幅图形. 4.提示:第一幅图的阴影部分均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一格便可得到第二幅图,第二幅图中的阴影部分均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一格便可得到第三幅图,由此,第三幅图中的阴影部分均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一格便可得到第四幅图.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找规律》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找规律》教 学设计

《找规律》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页,本课时的教学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二年级下册第九单元第一课时内容。 教学设计理念: 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的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教材分析: “找规律”一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简单的图形和数的排列规律的基础上,继续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去发现图形的排列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及推理能力。与一年级下册相比,本节课最大的变化就是图形排列规律稍复杂一些,它们的排列呈现形状和颜色的循环变化。本课在内容的选择上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学生提供积极思考与合作交流的空间。 学情分析: 鉴于学生对周期排列规律的了解,我充分为学生提供猜想、活动、交流的机会,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使学生在描述、思考和讨论交流活动过程中充分感受图形循环的规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知道并且能找到图形的排列规律,知道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会用数学。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的排列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运用数学去创造美的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知道并且能找到图形的排列规律,知道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会用数学。

二年级数学公式大全

二年级数学公式大全 1、乘法的两种意义:⑴、表示:几个几相加是多少。⑵、表示:几个几相加是多少。 2、除法的三种含义:⑴表示: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几。(平均除法的意义)⑵表示: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包含除法的意义)⑶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倍数除法的意义) 3、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 4、已知一个数是另一数的几倍,求一个数用乘法 5、已知一个数是另一数的几倍,求另一个数用除法 6、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 7、平均除法的公式:总数÷份数=每份数 8、包含除法的公式:总数÷每份数=份数 9、熟练掌握乘除法各部分的名称和怎样读算式。3 × 4 = 12 乘数乘号乘数积 12 ÷ 4 = 3 被除数除号除数商 读作:3乘4等于12。读作:12除以4等于3。 10、在地图上一般都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11、如果你面向东后面就是西,左边是北右边是南。如果你面向西后面就是东,左边是南右边是北。如果你面向南后面就是北,左边是东右边是西。 12、1时=60分、1分=60秒。

13、经过时间=结束时间-开始时间开始时间=结束时间-经过时间结束时间=开始时间+经过时间 14、常用的时间单位有时、分、秒。 15、在钟表上有12个大格、60个小格,时针走一个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一个小格是1分钟,分针走一个大格是5分钟。 16、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里,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17、根据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可以导出这样几种公式: 被除数=除数×商+余数除数=(被除数—余数)÷商商=(被除数—余数)÷除数余数=被除数—除数×商 18、在一道没有括号的算式,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如果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时,要从左到右计算。再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19、我们通常所说的四面八方是指:“东、西、南、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20、10个一千是一万;10个一百是一千;10个十是一百。 21、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第五位是万位。 22、读数时要注意:末尾不管有几个零都不读,中间有一个零或两个以上的零只读一个零。写数时要注意:哪一个数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填零占位。 23、比较数的大小应注意:1、数位多的数比数位少的数大;2、当数位相同时,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大的数就大;当最高位也相同时,就依次向下,一个数位一个数位的比,哪个数位大就说明那个数比较大。 24、在读数时,从(最高)位读起,按照(从高位到低位)的顺序读。 25、长度单位: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 用字母表示是: km、 m、 dm、 cm、 mm 。

部编版新二年级下册数学公式概念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公式概念 1、统计数据的时候,可以用举手、画“正”字、画“√”和画圆圈等方法。 2、分物体的时候,可以1个1个地分,也可以2个2个地分,还可以多个多个地分。 3、分物体,如果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4、被除数÷除数=商商×除数=被除数被除数÷商=除数 5、可以用乘法口诀来求商,计算时,看除数和几相乘得被除数,就用几的口诀求商。被除数和除数相同时,商是1. 6、“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和“把一个数按照每几个为一份来分,求能分成几份”都用除法来解答,最后结果还要写上单位名称。 7、“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属于等分除[总数÷份数=每份数] “把一个数按照每几个为一份来分,求能分成几份”属于包含除,即求一个数里有几个另一个数[总数÷每份数=份数] 8、对称: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如果直线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抓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对称轴。对称轴用虚线表示。9、把图形对折时,可以是左右对折、上下对折、还可以是对角对折,要根据图形的特点采用合适的对折方式。 10、平移:物体或图形沿着直线方向运动,而本身的大小和方向不变,这种运动现象是平移。 11、平移的物征:平移是物体沿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移动,移动过程中本身的方向、大小、形状都不发生变化。 12、旋转:物体或图形绕同一个点(或同一条直线转动),这种运动现象是旋转。 旋转时,物体或图形的形状、大小都不改变,只是本身的方向和位置发生了变化。 13、表内除法求商的方法:因为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所以只要想除数乘几得 被除数,再根据乘法口诀就能计算出商。 14、被除数相同,交换除数和商的位置,可以用同一名乘口诀来求商。 15、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先找出已知条件,再根据已知条件之间的关系,提出 用乘法或除法解决的问题。如果求几个几是多少就用乘法;如果是平均分就

二年级数学下册找规律

二年级数学下册《找规律》练习题 1.仔细观察图形,第(4)幅图应怎样画?答案:这一题时可以制作一个如图(1)的圆形纸片,这题的规律就是把这个圆形纸片,按顺时针方向每次旋转90度,依次可得图(2)、图(3)、图 1.仔细观察图形,第(4)幅图应怎样画? 答案:这一题时可以制作一个如图(1)的圆形纸片,这题的规律就是把这个圆形纸片,按顺时针方向每次旋转90度,依次可得图(2)、图(3)、图(4)、图(5)。第(4)幅图应该是: 2.根据下面一串黑白珠子的排列规律,看应该把哪些珠子涂黑?第30个珠子是什么颜色? 答案:这串珠子有两种颜色,黑白珠子相间排列。分开来看,黑珠子从1 颗开始,珠子的颗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依次排列,白珠子从5颗开始,珠子的颗数按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排列,接下来的排列,如图: 我们把每组黑珠子和紧接着后面的一组白珠子看作一大组,可以看出每大组都是黑珠子开头,白珠子结尾,每大组都是六颗珠子,第30颗珠子正好在第五组的最后一颗,是白珠子。

3.如图所示,将自然数从小到大沿三角形的边成螺旋状,排列起来,2在第一个拐弯处,4在第二个拐弯处,7在第三个拐弯处,……,问在第十个拐弯处的自然数是几? 答案:此题比较简单,把图形画出来,按要求把自然数排列在三角形的边上,答案也是56。 观察图,仔细分析找规律. 第一个拐弯处 2=1+1 第二个拐弯处 4=1+1+2 第三个拐弯处 7=1+1+2+3 第四个拐弯处 11=1+1+2+3+4 第五个拐弯处 16=1+1+2+3+4+5 发现规律:拐弯处的数是从1开始的一串自然数相加之和再加1,在第几个拐弯处,就加到第几个自然数,所以第十个拐弯处的数是: 1+1+2+3+4+5+6+7+8+9+10=56。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概念和公式汇总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概念和公式 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 1、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数据。 2、用统计图表来表示数据的情况。 3、根据统计图表可以做出一些判断。 4、数据收集---整理---分析表格。 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 一、平均分 1、平均分的含义:把一些物品分成几份,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2、平均分的方法: (1)把一些物品按指定的份数进行平均分时,可以一个一个的分,也可以几个几个的分,直到分完为止。 (2)把一些物品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分时可以想:这个数可以分成几个这样的一份。 二、除法 1、除法算式的含义:只要是平均分的过程,就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 2、除法算式的读法:通常按照从前往后顺序读,“÷”读作除以,“=”读作等于,其他读法不变。 3、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在除法算式中,除号前面的数就被除数,除号后面的数叫除数,所得的数叫商。 三、用 2~6 的乘法口诀求商 1、求商的方法: (1)用平均分的方法求商。 (2)用乘法算式求商。 (3)用乘法口诀求商。 2、用乘法口诀求商时,想除数和几相乘的被除数。 四、解决问题 1、解决有关平均分问题的方法: 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被除数=商×除数、 被除数=商×除数+余数、除数=被除数÷商、因数×因数=积、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2、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1)所求问题要求求出总数,用乘法计算; (2)所求问题要求求出份数或每份数,用除法计算。 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一) 1、轴对称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两边完全重合。对折后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对称轴。 2、平移:当物体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运动,并且物体的方向不发生改变,这种运动是平移。只有形状、大小、方向完全相同的图形通过平移才能互相重合。 3、旋转:物体绕着某一点或轴进行圆周运动的现象就是旋转。 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 一、用 7、8、9 的乘法口诀求商 求商方法:想“除数×()=被除数”,再根据乘法口诀计算得商。 二、解决问题 求一个数里有几个几,和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都用除法计算。 第五单元混合计算 一、混合计算 混合运算,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到右按顺序计算。 二、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1、想好先解决什么问题,再解决什么问题。 2、可以画图帮助分析。 3、可以分布计算,也可以列综合算式。 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 一、有余数的除法 1、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在平均分一些物体时,有时会有剩余。 2、余数与除数的关系: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必须比除数小。最大的余数小于除

小学二年级数学单位换算公式大全93127

二年级数学单位换算公式大全 (长度、面积、重量、人民币、时间) 在小学数学的学习中,单位换算贯穿始终。无论是在小升初数学考试中,还是在生活方面,都会涉及单位换算的问题。在小学阶段,主要涉猎的单位换算包括长度、面积、体积、重量、人民币以及时间方面的换算。 由于换算值的不统一,导致很多小学生容易把这些换算值混淆,导致考试出错丢分,有时还会在生活中闹笑话。 对此,下面家长看点将分享小学阶段数学单位换算的所有公式,非常齐全,希望能帮助各位孩子记忆,以免出现运用上的差错。 重量单位换算 1吨=1000千克 1吨=1000 000克 吨:吨是重量单位,公制一吨等于1000公斤:计算船只容积的单位,一吨等于2.83立方米(合100立方英尺)。 1千克=1000克 500克=1斤 千克:克,(符号kg或㎏)为国际单位制中量度质量的基本单位,千克也是日常生活中最常使用的基本单位之一。一千克的定义就是国际千克原器的质量,几乎与一升的水等重。 1千克=1公斤 1公斤=2斤 公斤,或称千克,(符号kg或㎏)为国际单位制中量度质量的基本单位,千克也是日常生活中最常使用的基本单位之一。 人民币单位之间的换算 方法:人民币单位之间是十进制关系。 1元=10角 元:货币单位,人民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大陆地区的法定货币符号,人民币的单位为元,人民币辅币单位为角、分。人民币货币符号为“¥”,譬如,人民币100元,可写作,RMB¥100(区别于日元),或¥100。 1角=10分 角:货币单位,一元钱的十分之一。 1元=100分

分:货币单位,一元钱的百分之一。 时间单位换算 1世纪=100年 1年=12个月 世纪:计算年代的单位,一百年为一个世纪。 大月(31天)有:18月 大月:指阳历(公历)有三十一天的月份,公历每年一﹑三﹑五﹑七﹑八﹑十﹑十二这七个月为大月,均三十一天。 小月(30天)的有:49 月 小月:指阳历一个月三十天或农历一个月二十九天的月份。 平年2月28天,闰年2月29天 平年:阳历或阴历中无闰日的年,或阴阳历中无闰月的年。 平年全年365天,闰年全年366天 闰年:阳历或阴历中有闰日的年,或阴阳历中有闰月的年。 1日=24小时 1时=60分 日:以地球自转周期为基准的时间单位,等于86400s。 分:时间的辅助单位。 1分=60秒 1时=3600秒 秒:时间的基本单位。 长度单位换算 长度单位中最常见的有千米(km)、米(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他们之间的换算关系为: 1千米(km)=1000米(m),1米(m)=10分米(dm)。 1千米(km)=1000米(m)=10000分米(dm)=1000 00厘米(cm)=1000 000毫米(mm) 1米(m)=10分米(dm)=100厘米(cm)=1000毫米(mm) 1分米(dm)=10厘米(cm)=100毫米(mm) 1厘米(cm)=10毫米(mm) 面积单位换算 1平方千米=100公顷 平方千米:平方千米(符号为k㎡)是面积的公制单位(SIUnit),其定义是「边长为1千米的正方形的面积」。 1公顷=10000平方米 公顷:公顷的单位符号用“h㎡”表示,其中hm表示百米,h㎡的含义就是百米的平方(英文为squarehectometer),也就是10000平方米,即1公顷。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找规律 :第一课时 说课稿》两篇

找规律:第一课时说课稿一 一、说教材 本课时的教学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二年级下册第九单元第一课时内容。在一年级下册教材中,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图形和数的简单排列规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继续让学生通过操作、观察、实验、猜测等活动探索图形和数列的排列规律。与一年级下册教材相比,本册教材最大的变化就是图形和数列的排列规律稍复杂一些,如图形和排列呈现形状和颜色的循环变化。教材的内容选择注意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积极思考与合作交流的空间,而且活动性和探究性较强。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使学生知道并且能找到图形的排列规律,知道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会用数学。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的排列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运用数学去创造美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知道并且能找到图形的排列规律,知道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会用数学。 2.难点: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操作、推理等找出图形的排列规律,并能设计一定的图形规律。 四、说教法和学法 1.激发学习兴趣,体会数学就在身边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它们提供参与的机会,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在教学中努力挖掘学生身边的学习资源,为他们创建一个发现、探索的思维空间,使学生能更好地去发现、去创造。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我以请学生到老师家做客为线索,整个教学过程围绕到老师家中做客一系列活动展开,选取贴近生活的素材为教学资源。 2.观察讨论,互动合作法。 新课程提倡自主、探究、合作、实践的学习方式,要求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教师要紧扣学生已有的经验,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通过比较、互动、合作、讨论等活动探索新知。 3.动手操作,积极活动法。 教学中通过让学生动手摆一摆、画一画等方法体会图形的排列规律,同时让学生动手设计有规律的图案,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应用能力。

二年级数学下册找规律

第九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第九单元(找规律)(第115—118) 单元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和数的排列规律。 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及归纳推理的能力。 2、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 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3、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运用数去创造美的意识,使学生知 道生活中事物有规律的排列隐含着数学知识。 单元教学重、难点、关键: 1、在教学中用主题图找规律的方法。 2、数列相邻两项的差组成一个新的数列,这个数列是一个等差数列。 3、培养学生交流、比较、探索、归纳的意识和能力。 单元课时安排:约4课时

第一课时:找规律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15页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使学生发现图形和数的排列规律。 2、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充分感受数学的价值,知道生活中事物有规律的排列隐 含着数学知识,初步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德意识。 3、通过教学活动,初步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推理等活动去发现图形的排列规律,知道生活中事物有规律的排列、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德意识。 教学准备: 有规律的图形及数字卡片若干张。 教学过程: 一、观察引入: 1、观察(出示教科书第115页墙面图、地面图) 师:小东家厨房装饰得真漂亮,你能发现瓷砖的排列有什么规律吗? (先让学生自己观察,如果学生只看到斜行的规律,则教师酌情启发学生注意横行、竖行的规律,要是还有困难,教师可进一步启发) a、每行有几种瓷砖? b、这几种瓷砖排列的顺序是怎样的? (1)学生交流 (2)揭示课题:找规律 二、合作探究,发现规律: 1、让学生小组合作找出墙面和地面装饰的瓷砖的图形排列规律,并用规范的语 言来描述规律,帮助总结: (1)从看的方向不同来寻找规律 (2)从图形的不同来寻找规律 (3)从图形的排列来寻找规律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公式法则儿歌口诀汇总

二年级数学下册公式法则儿歌口诀汇总 除法的竖式计算口诀和法则 1、除号写端正,数位要对齐,被除数里面藏,除数对面站,商在上面看。 2、用乘法口诀试商,又快又准确; 3、有余数除法口诀 一试:除数和几相乘的积最接近被除数,又比被除数小,上就是几。 二乘:商和除数的积写在被除数下面。 三减:被除数减去商和除数的积。 四比:余数和除数比,余数要比除数小。 有余数的除法运用规律 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问题时,有图的要先看图,明确题意,再找出相关信息进行计算,最后根据余数确定最终答案。 生活中的方向歌 早晨起来,面向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 地图中的方向歌 画图要面北,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读数写数要牢记 读数要大写,写数要小写,读数写数都从最高位起。 写数时要注意,哪位有几就写几,没有数时有“0”记; 读数时,要牢记,末尾零,都舍去,中间无论几个零,读出一个就可以。 比较数的大小法则儿歌 首先看,看数位,数位多的它就大; 数位同,看高位,高位大的它就大; 高位同,下一位,下位大的它就大; 按规律,往下推,比较大小无所谓。 长度单位换算公式 1千米=1000米 1km=1000m 1米=10分米=100厘米 1分米=10厘米 1dm=10cm 1厘米=10毫米 1cm=10mm 1米=1000毫米 1m=1000mm 竖式计算加法法则 1.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 2.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十位满十向百位进1,得数的数位也要对齐。

竖式计算减法法则 1.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 2.个位不够减向十位借一,当十相加后再减,借走的数位要减掉1后,再计算。十位不够减向百位借一,回来后当十相加再做减法计算。 加减法验算方法 (一般加法用减法验算,减法用加法验算,乘法用除法验算,除法用乘法验算) 加法:加数+加数=和 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减法:被减数-减数=差 减数=被减数-差 被减数=减数+差 乘法:乘数×乘数=积 一个乘数=积÷另一个乘数 除法:被除数÷除数=商 除数=被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图形有关知识 1、角的大小与边长无关,与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 2、锐角<直角<钝角 3、长方形有四条边,对边相等,邻边不相等,较长的边叫做“长”,较短的边叫“宽”,有四个角每个角都是直角。 4、正方形有四条边,每条边都相等,有四个角,每个角都是直角。 5、平行四边形有四条边,对边平行且相等,有四个角,对角相等,有一组钝角,一组锐角。 时间单位换算 1小时=60分 1分=60秒 1小时=60分=360秒

最新二年级数学找规律练习题及答案

数学找规律练习题 1.按照下面所绘图形的排列规律;第25个图形是________.(画出草图)□△○△□△○△□△○△…… 2.仔细观察下面的图;想一想;第3幅图问号处应填什么图形? 3.仔细观察下面的图形;想一想;第4幅图应画怎样的图形? 4.根据下面前三幅图的变化规律;在第4幅图中画出阴影部分. 5.想一想;方框内应有多少个小圆点?

6.按照图形的变化规律;在“?”处画出相符的图形. 7.观察图的排列规律;在“?”处填上恰当的图形. 8.下面哪个图形和其他几个图形不一样;找出来;并打上“√”. 9.观察下列黑白小球的排列规律;然后回答方框内有几个白球;几个黑球?

10.四个小动物排座位;如下图:一开始;小老鼠坐在第1号;小猴子坐第2号;小兔坐第3号;小猫坐第4号.以后它们多次地交换位子:第一次上下两排交换;第二次(在第一次交换之后)左右两列交换;第三次上下两排交换;第四次左右两列交换;……这样换下去;问:第十次交换后;小兔子坐在第几号位子上? 答案 1.□ 提示:在这列图形中出现的图形有:正方形、三角形、圆;且三种图形出现的规律是:按照正方形→三角形→圆→三角形的顺序4个一组循环出现.因25÷4=6……1;所以横线上应填第一个图形;即正方形. 2.☆△

提示:观察前两组图形可知;第一、二组都是由□○☆△组成;但顺序不同.第一组中的左边两个;在第二组中变为右边两个;而另外三个按原来的顺序移到了最左边.按此规律;“?”处应分别填上“☆”“△”. 3.提示:观察前三幅图;大圆内都是■○△◇组成的;第一幅图中的图形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可得到第二幅图形;第二幅图形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可得到第三幅图形;同理可推得第四幅图形. 4.提示:第一幅图的阴影部分均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一格便可得到第二幅图;第二幅图中的阴影部分均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一格便可得到第三幅图;由此;第三幅图中的阴影部分均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一格便可得到第四幅图. 5.方框内应填25个圆点. 6.提示:观察前三幅图可知;前一幅图按逆时针方向旋转一格便可得到下一幅图.

小学二年级数学找规律题

课前预习导航 1.通过观察、实验、猜测、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或数字简单的排列规律。 2.培养初步的观察、推理能力,以及发现、欣赏数字美的意识。 【例题1】找规律填数(1)1,2,4,(),16,32 ;(2)5,9,10,8,15,7,(),(); 规律: 跟踪训练找规律填数 (1)2,4,7,11,16,(),();(2)3,4,7,12,19,(),(),52 (3)15,5,12,5,9,5,(),()(4)8,7,10,6,12,5,(),()(5)16,3,8,6,4,(),()(6)(),(),5,4,9,6,13,8 【例题2】在空格中填上合适的数。 规律: 跟踪训练找规律填方框 【例题3】找规律填数 3 12 6 4 16 8 5 20 □ 6 □ 12 7 8 6 1 2 5 4 3 4 5 6 9 9 15 13 23

规律: 规律: 跟踪训练1跟踪训练2 A基础达标 1.猜一猜,填一填。 (1)●●○○○●●○○○●●○○○从左往右,第23个是()。 (2)□■△▽▇□按这样的顺序重复排列,第17个图形是(),第25个图形是()。 2 7 9 3 5 8 15 4 6 7 4 18 16 12 9 9 6

2.按规律画一画。 3.按规律填数 4.分析空白处应该填什么?

5.按规律填出下面括号中的数。 (1) 4,5,7,10,( ),( ),… (2) l,2,5,10,( ),( ),… (3) l,2,4,5,7,8,10,( ),( ),… (4) 19,9,17,8,15,7,( ),( ),… (5) 2,5,6,9,10,13,14,( ),( ),… (6) 18,9,10,5,6,( ),( ),… B能力提升 1.与其他三组排列规律不同的数列是( )。 A.1,4,7,10,13,16 B.2,4,6,8,10,12 C.2,3,5,8,13,2l D.1l,15,19,23,27,31 2.右图空白处小方形框中应填下面图形中的哪一个?把它找出来。( ) A B C D 3.某商店门口挂了79个彩色气球,如果它们按“2红3黄4蓝”的顺序排列,那么最后一个气球是什么颜色?红、黄、蓝气球各有多少个? 4.—只蜗牛从12厘米深的杯底往上爬,每爬3厘米要用3分钟。然后停1分钟,求蜗牛从杯底爬到杯口时要用多少时间。

人教版数学一至六年级概念公式大全

人教版小学数学概念公式大全 一、图形计算公式 1、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公式 S= a×h÷2 2、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公式 S= a2或S=a×a 3、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公式 S= ab 4、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公式 S= ah 5、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公式 S=(a+b)h÷2 6、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 7、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公式:V=abh 8、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公式:V=Sh 9、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公式:V=aaa=a3 10、圆的周长=直径×π公式:L=πd=2πr 11、圆的面积=半径×半径×π公式:S=πr2 12、圆柱的侧面积:圆柱的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公式:S=ch=πdh=2πrh 13、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再加上两头的圆的面积。公式:S=ch+2s=ch+2πr2 14、圆柱的体积: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公式:V=Sh 15、圆锥的体积=1/3底面×积高。公式:V=1/3Sh

二、数量关系 1、单价×数量=总价 2、单产量×数量=总产量 3、速度×时间=路程 4、工效×时间=工作总量 5、加减乘除 加数+加数=和 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被减数-减数=差 减数=被减数-差 被减数=减数+差 因数×因数=积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被除数÷除数=商 除数=被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有余数的除法: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三、计算法则 1、加法交换律: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和不变。

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要点归纳

1 第一单元除法 1、横式 2、竖式 3、注意 ①余数和除数的关系:除数>余数 ②验算方法:除数×商+余数=被除数 ③试商方法:利用乘法口诀,两数相乘的积最接近被除数,而又比被除数小。

4、有余数除法应用题可分为两种类型: 类型一:商需要加1才能得到答案的情况 题目特征:需要把人或东西装完、运完或凑齐等 字眼特征:至少、最少等 典型题目情境:租船、租车、分组、分桌子、存钱、装物等 例题: ① 21个人去划船,每条船限乘4人,至少要租几条船? ② 有23个同学参加赛跑,每5人一组,至少分为几个小组? ③ 小明每周可存4元钱,他要买一本27元的书,至少需要存几周的钱? ④ 淘气有20光碟,每个盒子能装6,最少要多少个盒子? 类型二:商不用加1就能得到答案的情况 题目特征:按照要求使用材料制作、购物等 字眼特征:最多、可以、能够等 典型题目情境:买东西、制作衣服、剪绳等 例题: ① 淘气有20元钱,每朵花6元,他最多能买几朵花? ② 每条船每时租金3元,10元最多可以划几时? ③ 有43个扣子,每件衣服要用4个扣子,可以做几件衣服? 2 第二单元方向与位置 1、方向板

2、地图上(东、南、西、北)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3、教室里(东、南、西、北) 早上起来,面向太阳, 前面是东,后面是西, 左面是北,右面是南。 东对西,南对北。 3 第三单元生活中的大数 1、万以数的数位顺序: 从右起第一位开始依次为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即:

2、读数法则 ① 从高位起,按数位顺序读; ② 千位是几读几千,百位是几读几百,十位是几读几十,个位是几读几; ③ 中间有一个0或几个0,只读一个0;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 3、比较大小 ① 位数多的数大。 ② 位数相同时,从最高位比起。 ③ 最高位相同,比下一位。 4、写数法则 ① 从高位起,按数位顺序写; ② 几千在千位上写几,几百在百位上写几,几十在十位上写几,几个在个位上写几; ③ 中间或末尾哪一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在哪一位上写0。 5、其他 ①999再添1就是一千。 ② 万以计数单位间的关系: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一百是一千;10个一千是一万。 4 第四单元测量 5 第五单元加与减

最新的小学二年级数学公式大全

最新的小学二年级数学公式大全 二年级数学公式 ①加数+加数=和 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②被减数-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差+减数=被减数 ③因数因数=积 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④被除数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商除数=被除数 除数商+余数=被除数.比 比的意义:两个数相除又叫作两个数的比。 根据比的意义可以求比值;求比值的方法:用前向除以后项。 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都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可以化简比。 .四则混合运算 ①在四则运算中,加法和减法称为第一级运算,乘法和除法称为第二级运算。 ②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含有同一级运算,要从左往右一次计算;如果含有两级运算,要先做第二级运算,再做第一级运算。 ③在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如果既有小括号又有

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 39.分数、百分数应用题 单位1已知,用乘法。单位1未知,用除法。 ①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百)分之几? 最新的小学二年级数学公式大全:基本公式:前一个数后一个数(比较量标准量) ②求一个数的几(百)分之几或几倍是多少?(单位1已知) 基本公式:单位1的量分率=分率对应的量 ③已知一个数的几(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单位1未知用除法或方程) 基本公式:分率对应的数量分率=单位1的量或者列方程解。 ④已知两个数,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分之几。 已知两个数,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百分之几。 已知两个数,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几分之几。 已知两个数,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百分之几。 基本公式:两个数的差单位1的量(标准量本金:存入银行的钱叫本金。利息:取款时银行多支付的钱叫利息。利率:利息与本金的百分比叫做利率。 分享到:新浪微博腾讯微博 QQ空间 QQ好友人人网百度贴吧复制网址 ②利息计算公式:利息=本金时间利率 利息税=本金时间利率5%

二年级数学下册重要知识点:找规律填数的方法

找规律填数 知识导航 找规律在奥数题目中属于常见题型,主要分为找规律填图和找规律填数。在之前的课程里面我们已经接触过这一类型的题,这一讲我们继续加深对这一类型题目的认识和理解。小朋友们,要认真观察、勇敢地去探索规律,相信你们都能找出空缺的数。 精典例题 例1 :找规律填数 1)1,3,5 ,7,(),() 。 2 )65, 60 55 , 50 ,(),()。 3)1, 10 ,1 00 ,1000 ,() , ( )。 4)1,2, 4 , 7,11,(),()。 5)1,2, 4 , 8,(),( ) 。 6 )1,3,4 ,7,11,(),(),() 思路点拨 第( 1 )题,从左往右依次增加;第( 2 )题从左往右依次减少;第( 3 ) 题,从左往右依次在末尾添加一个,或者说依次乘;第(4)题从左往右,相邻两个数相差1,2,3,4 ??第( 5 )题中, 1 ×2=2,2 ×2=4,4 ×2 =8 ,所以,8×2 =??第(6)题中,从第三个数开始,每个数都等于前面两个数的和。

模仿练习 找规律填数。 1)2,4 , 6,8,())。 2 ) 1, 5 , 9, 13 , ( ) , ()。 3 ) 2, 20 , 200 , 2000 , (),()。 4 ) 1, 2 , 2,4,3,6,4,8 ,(),()。 5 ) 49 ,4 2 ,35 ,()(),()。 6 ) 4, 6 , 9, 13 , ( ) , 24 ,()。 7 )10081 ,64 ,( ) , 36 ,25 ,(),9,4, 1 例2 :仔细观察下列组图,在每一组的“?”处填上合适的数 3)

二年级数学公式大全

1、乘法的两种意义:⑴、表示:几个几相加是多少。⑵、表示:几个几相加是多少。 2、除法的三种含义:⑴表示: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几。(平均除法的意义)⑵表示: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 (包含除法的意义)⑶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倍数除法的意义) 3、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 4、已知一个数是另一数的几倍,求一个数用乘法。 5、已知一个数是另一数的几倍,求另一个数用除法。 6、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 7、平均除法的公式:总数÷份数=每份数 8、包含除法的公式:总数÷每份数=份数 9、熟练掌握乘除法各部分的名称和怎样读算式 3×4=1212÷4=3 乘数乘号乘数积被除数除号除数商 读作:3乘4等于12。读作:12除以4等于3。 11、如果你面向东后面就是西,左边是北右边是南。如果你面向西后面就是东,左边是南右边是北。如果你面向南后面就是北,左边是东右边是西。 12、1时=60分、1分=60秒。 13、经过时间=结束时间-开始时间开始时间=结束时间-经过时间结束时间=开始时间+经过时间14、常用的时间单位有时、分、秒。

15、在钟表上有12个大格、60个小格,时针走一个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一个小格是1分钟,分针走一个大格是5分钟。 16、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里,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17、根据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可以导出这样几种公式: 被除数=除数×商+余数除数=(被除数—余数)÷商商=(被除数—余数)÷除数余数=被除数—除数×商 18、在一道没有括号的算式,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如果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时,要从左到右计算。再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20、10个一千是一万;10个一百是一千;10个十是一百。 21、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第五位是万位。 22、读数时要注意:末尾不管有几个零都不读,中间有一个零或两个以上的零只读一个零。写数时要注意:哪一个数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填零占位。 23、比较数的大小应注意:1、数位多的数比数位少的数大;2、当数位相同时,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大的数就大;当最高位也相同时,就依次向下,一个数位一个数位的比,哪个数位大就说明那个数比较大。 24、在读数时,从(最高)位读起,按照(从高位到低位)的顺序读。 25、长度单位: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用字母表示是:km、m、dm、cm、mm 。 26、常用的“相邻”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相隔”1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相隔”2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0”。我们又从中导出了7个单位转换的公式分别是:1米=10分米1m=10dm 1分米=10厘米1dm=10cm 1厘米=10毫米1cm=10mm 1米=100厘米1m=100cm 1分米=100毫米 1dm=100mm 1米=1000毫米1m=1000mm 1千米=1000米1km=1000m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找规律》教学设计

《找规律》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115-116页,本课时的教学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二年级下册第九单元第一课时内容。 二、教学设计理念: 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的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 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三、教材分析: “找规律”一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简单的图形和数的排列规律的基础上,继续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去发现图形的排列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及推理能力。与一年级下册相比,本节课最大的变化就是图形排列规律稍复杂一些,它们的排列呈现形状和颜色的循环变化。本课在内容的选择上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学生提供积极思考与合作交流的空间。 四、学情分析: 鉴于学生对周期排列规律的了解,我充分为学生提供猜想、活动、交流的机会,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使学生在描述、思考和讨论交流活动过程中充分感受图形循环的规律。 五、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知道并且能找到图形的排列规律,知道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会用数学。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的排列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运用数学去创造美的意识。 六、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知道并且能找到图形的排列规律,知道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会用数学。 2.难点: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操作、推理等找出图形的排列规律,并能设计一定的图形规律。 七、教学方法:尝试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活动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 八、教学准备:多媒体,五角星、方块、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纸片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今天羊村要过羊羊儿童节,邀请我们去参加,你们愿意吗? 生:愿意! 师:老师请了爱探险的朵拉一起去,你们高兴吗? 生:高兴! 师:跟随着朵拉,我们现在来到羊村大门口,羊村的大门可不是一般的大门,它上面设计有密码,现在朵拉已经把前三组密码输入进去,再输入第四组密码大门才可以打开,小朋友们你们有信心打开它吗?(出示羊村门口图片) 生:有。 师:现在大家仔细观察一下前三组密码,它的排列有没有规律,然后才出第四组密码。 生:前三组分别是1、3、5、7重复,所以最后一组也是1、3、5、7。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公式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公式 【导语】公式,在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自然科学中用数学符号表示几个量之间关系的式子。具有普遍性,适合于同类关系的所有问题。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公式篇一 1、每份数×份数=总数 总数÷每份数=份数 总数÷份数=每份数 2、1倍数×倍数=几倍数 几倍数÷1倍数=倍数 几倍数÷倍数=1倍数 3、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 4、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 5、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6、加数+加数=和 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7、被减数-减数=差被

减数-差=减数 差+减数=被减数 8、因数×因数=积积÷一个 因数=另一个因数 9、被除数÷除数=商被 除数÷商=除数 商×除数=被除数 10、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 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公式篇二 追及问题: 追及距离=速度差×追及时间 追及时间=追及距离÷速度差 速度差=追及距离÷追及时间 流水问题: 顺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逆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静水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 水流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公式篇三 植树问题: 1、非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形:

⑴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 全长=株距×(株数-1) 株距=全长÷(株数-1) ⑵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一端要植树,另一端不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全长÷株距 全长=株距×株数 株距=全长÷株数 ⑶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不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 全长=株距×(株数+1) 株距=全长÷(株数+1) 2、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的数量关系如下 株数=段数=全长÷株距 全长=株距×株数 株距=全长÷株数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公式篇四 一、算术方面 1、加法交换律: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和不变。 3、乘法交换律:两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