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等三角形拔高题目练习

全等三角形拔高题目练习
全等三角形拔高题目练习

八年级全等三角形练习题

1、 已知:BC=DE ,∠B=∠E ,AB =AE ,F 是CD 中点,求证:∠1=∠2

2、.已知:AB//ED ,∠EAB=∠BDE ,AF=CD ,EF=BC ,求证:∠F=∠C

3、已知,如图:AB=AE ,∠B=∠E ,∠BAC=∠EAD ,∠CAF=∠DAF ,求证:AF ⊥CD

4、如图所示,已知在△AEC 中,∠E=90°,AD 平分∠EAC ,DF ⊥AC ,垂足为F ,DB ∥AC ,求证:BE=CF

D

C B A F

E C

F

5、如图所示,已知,AD为△ABC的高,E为AC上一点,BE交AD于

F,且有AD=BD,

FD=CD,求证:B E⊥AC

6、已知:如图,AC⊥OB,BD⊥OA,AC与BD交于E点,若OA=OB,求证:AE=BE。

7、AB=AC,DB=DC,F是AD的延长线上的一点。求证:BF=CF

8、如图:AB=CD,AE=DF,CE=FB。求证:AF=DE。

F

B

E

全等三角形拔高题目附带答案

全等三角形提高练习 1. 如图所示,△AB C ≌△ADE ,BC 的延长线过点E ,∠ACB=∠AED=105°,∠CAD=10°,∠B=50°, 求∠DEF 的度数。 2. 如图,△AOB 中,∠B=30°,将△AOB 绕点O 顺时针旋转52°,得到△A ′OB ′,边A ′B ′与边OB 交于点C (A ′不在OB 上),则∠A ′CO 的度数为多少? 3. 如图所示,在△ABC 中,∠A=90°,D 、E 分别是AC 、BC 上的点,若△ADB ≌△EDB ≌△EDC ,则∠C 的度 数是多少? 4. 如图所示,把△ABC 绕点C 顺时针旋转35°,得到△A ′B ′C ,A ′B ′交AC 于点D ,若∠A ′DC=90°, 则∠A= 5. 已知,如图所示,AB=AC ,A D ⊥BC 于D ,且AB+AC+BC=50cm,而AB+BD+AD=40cm ,则AD 是多少? 6. 如图,Rt △ABC 中,∠BAC=90°,AB=AC ,分别过点B 、C 作过点A 的垂线BC 、CE ,垂足分别为D 、E , 若BD=3,CE=2,则DE= A B'C A

7. 如图,AD 是△ABC 的角平分线,DE ⊥AB ,DF ⊥AC ,垂足分别是E 、F ,连接EF ,交AD 于G ,AD 与EF 垂直吗?证明你的结论。 8. 如图所示,在△ABC 中,AD 为∠BAC 的角平分线,D E ⊥AB 于E ,DF ⊥AC 于F ,△ABC 的面积是 28cm 2 ,AB=20cm ,AC=8cm ,求DE 的长。 9. 已知,如图:AB=AE ,∠B=∠E ,∠BAC=∠EAD ,∠CAF=∠DAF ,求证:AF ⊥CD 10. 如图,AD=BD ,A D ⊥BC 于D ,BE ⊥AC 于E ,AD 与BE 相交于点H ,则BH 与AC 相等吗?为什么? 11. 如图所示,已知,AD 为△ABC 的高,E 为AC 上一点,BE 交AD 于F ,且有BF=AC ,FD=CD ,求证: B E ⊥AC 12. △DAC 、△EBC 均是等边三角形,AF 、BD 分别与CD 、CE 交于点M 、N ,求证:(1)AE=BD (2)CM=CN (3) △CMN 为等边三角形 (4)MN ∥BC B C B B A B C

全等三角形拔高题适合尖子生

全等三角形拔高经典题(适合尖子生) 1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中,AC平分∠BAD,CE垂直AB 于E,且∠B+∠D=180度,求证:AE=AD+BE A B D C E 1 2 2..已知:如图,PA、PC分别是△ABC外角∠MAC和∠NCA的平分线,?它们交于点P,PD⊥BM 于D,PF⊥BN于F.求证:BP为∠MBN的平分线. 3.如图,等腰直角三角形ABC中,∠ACB=90°,AD为腰CB上的中线,CE⊥AD交AB于E.求证∠CDA=∠EDB. 4.在Rt△ABC中,∠A=90°,CE是角平分线,和高AD相交于F,作FG∥BC交AB于G,求证:AE=BG. A B C D E F G 1 2 A B C D E

G F E D C B A 5.如图,已知∠BAC=90o,AD ⊥BC, ∠1=∠2,EF ⊥BC, FM ⊥AC,说明FM=FD 的理由 6.如图D C B A 、、、四点在同一直线上,请你从下面四项中选出三个作为条件,其余一个作为结论,构成一个真命题,并进行证明. ①D ACE ∠=∠,②CD AB =,③ BF AE =,④ FBG EAG ∠=∠ 7.直线CD 经过BCA ∠的顶点C ,CA=CB .E 、F 分别是直线CD 上两点,且BEC CFA α∠=∠=∠. (1)若直线CD 经过BCA ∠的内部,且E 、F 在射线CD 上,请解决下面两个问题: ①如图1,若90,90BCA α∠=∠=o o ,则EF BE AF -(填“>”,“<”或“=”号); ②如图2,若0180BCA <∠

全等三角形练习题(很经典)

第十二章 全等三角形 第Ⅰ卷(选择题 共30 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形状相同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B.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C.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D.所有的等边三角形全等 2. 如图所示,a,b,c 分别表示△ABC 的三边长,则下面与△ABC 一定全等的三角形是( ) 3.如图所示,已知△ABE ≌△ACD ,∠1=∠2,∠B=∠C , 下列不正确的等式是( ) A.AB=AC B.∠BAE=∠CAD C.BE=DC D.AD=DE 4. 在△ABC 和△A /B /C /中,AB=A /B /,∠B=∠B /,补充条件后 仍不一定能保证△ABC ≌△A /B /C /,则补充的这个条件是 ( ) A .BC= B / C / B .∠A=∠A / C .AC=A /C / D .∠C=∠C / 5.如图所示,点B 、C 、E 在同一条直线上,△ABC 与△CDE 都是等边三角形,则下列结论不一定成立的是( ) A.△ACE ≌△BCD B.△BGC ≌△AFC C.△DCG ≌△ECF D.△ADB ≌△CEA 6. 要测量河两岸相对的两点A,B 的距离,先在AB 的垂 线BF 上取两点C,D ,使CD=BC ,再作出BF 的垂线DE , 使A,C,E 在一条直线上(如图所示),可以说明 △EDC ≌△ABC ,得ED=AB ,因此测得ED 的长就是AB 的长,判定△EDC ≌△ABC 最恰当的理由是( ) A.边角边 B.角边角 C.边边边 D.边边角 7.已知:如图所示,AC=CD ,∠B=∠E=90°,AC ⊥CD ,则不 正确的结论是( ) A .∠A 与∠D 互为余角 B .∠A=∠2 C .△ABC ≌△CE D D .∠1=∠2 8. 在△ABC 和△FED 中,已知∠C=∠D ,∠B=∠E ,要判定 这两个三角形全等,还需要条件( ) 第3题图 第5题图 第7题图 第2题图 第6题图 A B C D

全等三角形截长补短拔高练习(含答案)

八年级数学全等三角形辅助线添加之截长补短 (全等三角形)拔高练习 试卷简介:本讲测试题共两个大题,第一题是证明题,共7个小题,每小题10分;第二题解答题,2个小题,每小题15分。 学习建议:本讲内容是三角形全等的判定——辅助线添加之截长补短,其中通过截长补短来添加辅助线是重点,也是难点。希望同学们能学会熟练通过截长补短来做辅助线,进而构造出全等的三角形。 一、解答题(共1道,每道20分) 1.如图,已知点C是∠MAN的平分线上一点,CE⊥AB于E,B、D分别在AM、AN上,且AE=(AD+AB).问:∠1和∠2有何关系? 答案: 解:∠1+∠2=180° 证明:过点C作CF⊥AN于点F,由于AC平分∠NAM,所以CF=CE,则在Rt△ACF和Rt△ACE 中 ∴△ACF≌△ACE(HL),∴AF=AE,由于2AE=AD+AB,所以AB-AE=AF-AD ∴DF=BE,在△CFD和△CEB中所以△CFD≌△CEB(SAS),∴∠2=∠FDC,又∠1+∠FDC=180°,∴∠1+∠2=180°。 解题思路:见到角平分线就要想到作垂直,找到全等关系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 易错点:找到三角形全等的所有条件

试题难度:四颗星知识点:三角形 二、证明题(共8道,每道10分) 1.如图,已知△ABC中,∠A=90°,AB=AC,BE平分∠ABC,CE⊥BD于E,求证:CE=BD. 答案: 延长CE交BA的延长线于点H,由BE平分ABC,BE CE,得CE=EH=CH。 又1+H=90°,,2+H=90° 1= 2 在△ACH和△ABD中 HAC=DAB=90° AC=AB 1= 2 △ACH≌△ABD(ASA) CH=BD CE=CH=BD 解题思路: 根据题意,要证明CE=BD,延长CE与BA,由题意的垂直平分线可得CE的两倍长CH,只需证明CH=BD即可,很显然有全等可以证明出结论 易错点:不能正确利用题中已知条件BF平分∠ABC,CE⊥BD于E,做出辅助线,进而解答。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2. 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中,E为BC边上任意一点,AF平分∠DAE.求证:AE-BE=DF.

全等三角形拔高题目附附答案解析修订稿

全等三角形拔高题目附 附答案解析 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

全等三角形提高练习 1. 如图所示,△AB C ≌△ADE ,BC 的延长线过点E ,∠ACB=∠AED=105°,∠CAD=10°,∠B=50°,求∠DEF 的度数。 2. 如图,△AOB 中,∠B=30°,将△AOB 绕点O 顺时针旋转52°,得到△A ′OB ′,边A ′B ′与边 OB 交于点C (A ′不在OB 上),则∠A ′CO 的度数为多少? 3. 4. 如图所示,在△ABC 中,∠A=90°,D 、E 分别是AC 、BC 上的点,若△ADB ≌△EDB ≌△ EDC ,则∠C 的度数是多少? 5. 6. 如图所示,把△ABC 绕点C 顺时针旋转35°,得到△A ′B ′C ,A ′B ′交AC 于点D ,若∠A ′ DC=90°,则∠A= A B' C

7. 已知,如图所示,AB=AC ,A D ⊥BC 于D ,且AB+AC+BC=50cm,而 是多少? 8. 9. 如图,Rt △ABC 中,∠BAC=90°,AB=AC ,分别过点B 、C 作过点A 的垂线BC 、CE ,垂足分 别为D 、E ,若BD=3,CE=2,则DE= 10. 如图,AD 是△ABC 的角平分线,DE ⊥AB ,DF ⊥AC ,垂足分别是E 、F G ,AD 与EF 垂直吗?证明你的结论。 11. 12. 如图所示,在△ABC 中,AD 为∠BAC 的角平分线,D E ⊥AB 于E ,DF ⊥AC 于F ,△ABC 的面积是28cm 2,AB=20cm ,AC=8cm ,求DE 的长。 13. 已知,如图:AB=AE ,∠B=∠E ,∠BAC=∠EAD ,∠CAF=∠DAF ,求证: A B C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2章全等三角形拔高练习题

6.女口图所示,已知 AE! AB, AF 丄 AC, AE=AB AF=AC 求证:(1) EC=BF (2) EC ! BF 全等三角形拔高练习 1?已知:AD 平分/ BAC , AC=AB+BD ,求证:/ B=2 / C 2?如图,MBC 中,AB=2AC AD 平分 N BAC ,且 AD=BD 求 证:CDLAC 3?如图,四边形 ABCD 中,AB // DC , BE 、CE 分别平分/ ABC 、/ BCD ,且点E 在AD 上。 求证:BC=AB+DC 。 4..如图所示,已知△ ABC 中AB > AC , AD 是/ BAC 的平分线,M 是AD 上任意一点, 求证:MB — MC V AB — AC 4 5..如图①,E 、F 分别为线段 AC 上的两个动点,且DE 丄AC 于E, BF 丄AC 于F ,若AB=CD , AF=CE , BD 交AC 于点 M . (1)求证:MB = MD , ME=MF (2)当E 、F 两点移动到如图② 的位置时,其余条件不变,上述结论能否成立?若成立请给予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A C D A C B' D B C

7?平面内有一等腰直角三角板(/ ACB= 90° )和一直线MN过点C作CE L MNT点E, 过点B 作BF丄MN于点F.当点E与点A重合时(如图1),易证:AF+ BF= 2CE当三角板绕点A顺时针旋转至图2的位置时,上述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给予证明;若不成立,线段AF、BF、CE之间又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请直接写出你的猜想,不需证明. 10. 如图所示,△ 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Z ACB = 90°, AD是BC边上的中线,过C作 交AD 于点F ,求证:Z ADC = Z BDE . 11. 如图,AD是ABC的角平分线,H ,G分别在AC , AB上,且HD = BD.(1)求证:Z B与Z AHD互补; (2)若Z B + 2 Z DGA = 180°,请探究线段AG与线段AH、HD之间满足的等量关系,并加以证明 12. 已知,E是AB 中点,AF=BD BD=5 AC=7 求DC 8. 如图,C为线段AE上一动点(不与点A, E重合),在AE同侧分别作正三角形ABC和正三 角形CDE AD与BE交于点0, AD与BC交于点P, BE与CD交于点 论:① AD=BE ② PQ// AE; ③ AP=BQ ④ DE=DP ⑤ / AOB=60 . 恒成立的结论有________________ (把你认为正确的序号都填上). 9. 如图所示,已知/ 仁/2, EF L AD于P,交BC延长线于M,求证:2/ M= (Z ACB-Z B) yr || 3/㈤ F w A

全等三角形证明之能力拔高经典题目

全等三角形能力拔高题 姓名: 一、角度转化问题 1.已知:如图,AB⊥AE,AD⊥AC,∠E=∠B,DE=CB.求证:AD=AC. 2.已知:如图,AD=AE,AB=AC,∠DAE=∠BAC. 求证:BD=CE. 3.已知:如图,在△MPN中,H是高MQ和NR的交点,且MQ=NQ.求证:HN=PM.

4.如图,在△ABC中,∠ACB=90°,AC=BC,直线l经过顶点C,过A、B两点分别作l 的垂线AE、BF,E、F为垂足.当直线l不与底边AB相交时,求证:EF=AE+BF. 5.已知:如图,AE⊥AB,BC⊥AB,AE=AB,ED=AC. 求证:ED⊥AC. 二、二次全等问题 1.已知:如图,线段AC、BD交于O,∠AOB为钝角,AB=CD,BF⊥AC于F,DE⊥AC 于E,AE=CF. 求证:BO=DO.

2.已知:如图,AC与BD交于O点,AB∥DC,AB=DC.若过O点作直线l,分别交AB、DC于E、F两点,求证:OE=OF. 3.如图,E在AB上,∠1=∠2,∠3=∠4,那么AC等于AD吗?为什么? 4.已知:如图,DE⊥AC,BF⊥AC,AD=BC,DE=BF. 求证:AB∥DC.

M F E C B A 5、已知:如图,AD 平分∠BAC ,DE ⊥AB 于E ,DF ⊥AC 于F ,DB=DC , 求证:EB=FC 【练习】1、已知∠B=∠E=90°,CE=CB ,AB ∥CD. 求证:△ADC 是等腰三角形。 2、如图:AB=AC ,ME ⊥AB ,MF ⊥AC ,垂足分别为E 、F ,ME=MF 。 求证:MB=MC

全等三角形的三套测试卷及答案

全等三角形的三套测试卷 A 一.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 1.如图,△ABC ≌△DBC,且∠A 和∠D,∠ABC 和∠DBC 是对应角,其对应边 :_______. 2.如图,△ABD ≌△ACE,且∠BAD 和∠CAE,∠ABD 和∠ACE,∠ADB 和∠AEC 是对应角,则对应边_________. 3. 已知:如图,△ABC ≌△FED,且BC=DE.则∠A=__________,A D=_______. 4. 如图,△ABD ≌△ACE,则AB 的对应边是_________,∠BAD 的对应角是______. 5. 已知:如图,△ABE ≌△ACD,∠B=∠C,则∠AEB=_______,AE=________. 6.已知:如图 , AC ⊥BC 于C , DE ⊥AC 于E , AD ⊥AB 于A , BC=AE .若AB=5 , 则AD=___________. 7.已知:△ABC ≌△A ’B ’C ’, △A ’B ’C ’的周长为12cm ,则△ABC 的周长为 . 8.如图, 已知:∠1=∠2 , ∠3=∠4 , 要证BD=CD , 需先证△AEB ≌△A EC , 根据是_________再证△BDE ≌△______ , 根据是__________. 4 32 1E D C B A 9.如图,∠1=∠2,由AAS 判定△ABD ≌△ACD ,则需添加的条件是____________. 10.如图,在平面上将△ABC 绕B 点旋转到△A ’BC ’的位置时,AA ’∥BC ,∠ABC=70°,则∠CBC ’为________度. 二.选择题(每题3 分 ,共 30分) 11、下列条件中,不能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是 ( ) A.三条边对应相等 B.两边和一角对应相等 A B C D 12 A A' B C C'

八年级数学全等三角形拔高练习(竞赛班)

八年级数学全等三角形拔高题(竞赛班) 一、选择题. 1. 如图,已知∥∥,与交于O ,⊥于E ,⊥于F ,那么图中全等的三角形有【 】 A.5对 B.6对 C.7对 D.8对 O F E D C B A 2. 下面四个命题:①两个三角形有两边及一角对应相等,则这两个三角形全等;② 两个三角形有两角及一边对应相等,则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③两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对应相等,则这两个三角形全等;④ 两个三角形的三个角分别对应相等,则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其中真命题是【 】 A. ② ③ B. ① ③ C. ③ ④ D. ② ④ 3. 已知三角形的每条边长是整数,且小于等于4,这样的互不全等的三角形有【 】 A.10个 B.12个 C.13个 D.14个 4. 如图,在等边△中==、E 、F 不是中点,连结、、,构成一些三角形.如果三个全等的三角形组成一组,那么图中全等的三角形的组数是【 】 A.3个 B.4个 C.5个 D.6个 C ' B ' A ' F E D C B A 5.若在ABC ?中,∠的平分线交于=+,∠C =300,则∠B 的度数为【 】 A.450 B.600 C.750 D.900 6.将长度为20的铁丝为成三边长均为整数的三角形,那么不全等的三角形的个数是【 】 A.5 B.6 C.8 D.10 7.如图等边△中,∠1200,那么 【 】 A 、> B 、< C 、 D 、不确定 8.如图△中,是△中线,E ,F 分别是在,上,且⊥,则【 】 A 、> B 、 C 、 < D 、与大小不定 9.如图,△中∠600,与是角平分线且相交于点O ,则 【 】 A 、> B 、< C 、 D 、与 大小不定 10.正三角形和正三角形的边长均为,现把它们拼合起来如图,E 是上异于A ,D 两点的一动点,F 是上一动点,满足,当E ,F 移动时,三角形的形状为 【 】 A 、不等边三角形 B 、等腰直角三角形 C 、等腰三角形非正三角形 D 、正三角形 11、在直角梯形ABCD 中,AD BC ∥,90ABC AB BC E ∠==°,,为AB 边上一点,15BCE ∠=°,且AE AD =.连接DE 交对角线AC 于H ,连接BH .下列结论:①ACD ACE △≌△; ②CDE △为等边三角形; ③ 2EH BE =; ④ EDC EHC S AH S CH =△△. 其中结论正确的是【 】 A .只有①② B .只有①②④ C .只有③④ D .①②③④ 12、图(三)、图(四)、图(五)分别表示甲、乙、丙三人由A 地到B 地的路线图。 已知: 甲的路线为:A →C →B 。 乙的路线为:A →D →E →F →B ,其中E 为AB 的中点。 丙的路线为:A →I →J →K →B ,其中J 在AB 上,且AJ >JB 。 若符号「→」表示「直线前进」,则根据图(三)、图(四)、图(五)的数据,判断三人行进路线长度的大小关系为何?【 】 (A) 甲=乙=丙 (B) 甲<乙<丙 (C) 乙<丙<甲 (D )丙<乙<甲 。 13.在△和A B C '''?中, AB A B ''=,B B '∠=∠,补充条件后仍不一定能保证 ABC ?≌A B C '''?,则补充的条件是【 】 A.BC B C ''= B.A A '∠=∠ C.AC A C ''= D.C C '∠=∠ 14.若在ABC ?中,∠的平分线交于,∠300,则∠B 的度数为【 】 A.450 B.600 C.750 D.900 15.下面四个命题(1)有两条边与一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有两个角与一条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3)周长与面积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4)边和角中,有五个元素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 】 A.1个 B.2个 C. 3个 D.4个 二、填空题. 1.在不等边△中,,⊥,⊥,. ①,②∥,③△≌△,其中正确的代号是 2. 如图,如果正方形中=,∠=350,那么∠的度数是 . N M A E D C B 3.已知:4,2,D 是中点,是整数,则 . 4.如图,△和△是△分别沿着、边翻折180°形成的,若∠150°,则∠的度数为. 5.已知△中,∠45°,4,H 是高和的交点,则线段的长度为. A D B C D C B E A H F E D C B A F E D C B A O E D C B A F E D C B A 70 70 7070 5060 70 C P N M B A

全等三角形提高练习精选题及答案

全等三角形提高练习精选27题及答案 1.如图所示,△AB C ≌△ADE ,BC 的延长线过点E ,∠ACB=∠AED=105°, ∠CAD=10°,∠B=50°,求∠DEF 的度数。 2.如图,△AOB 中,∠B=30°,将△AOB 绕点O 顺时针旋转52°,得到△A ′OB ′, 边A ′B ′与边OB 交于点C (A ′不在OB 上),则∠A ′CO 的度数为多少? 3.如图所示,在△ABC 中,∠A=90°,D 、E 分别是AC 、BC 上的点, 若△ADB ≌△EDB ≌△EDC ,则∠C 的度数是多少? 4.如图所示,把△ABC 绕点C 顺时针旋转35°,得到△A ′B ′C ,A ′B ′ 交AC 于点D ,若∠A ′DC=90°,则∠A= 5.已知,如图所示,AB=AC ,A D ⊥BC 于D ,且AB+AC+BC=50cm,而AB+BD+AD=40cm , 则AD 是多少? 6.如图,Rt △ABC 中,∠BAC=90°,AB=AC ,分别过点B 、C 作过点A 的垂线 BC 、CE ,垂足分别为D 、E ,若BD=3,CE=2,则DE= 7.如图,AD 是△ABC 的角平分线,DE ⊥AB ,DF ⊥AC ,垂足分别是E 、F ,连接EF , 交AD 于G ,AD 与EF 垂直吗?证明你的结论。 A B' C A B

8.如图所示,在△ABC 中,AD 为∠BAC 的角平分线,D E ⊥AB 于E ,DF ⊥AC 于F ,△ABC 的面 积是28cm 2 ,AB=20cm ,AC=8cm ,求DE 的长。 9.已知,如图:AB=AE ,∠B=∠E ,∠BAC=∠EAD ,∠CAF=∠DAF ,求证:AF ⊥CD 10.如图,AD=BD ,A D ⊥BC 于D ,BE ⊥AC 于E ,AD 与BE 相交于点H ,则BH 与AC 相等吗? 为什么? 11.如图所示,已知,AD 为△ABC 的高,E 为AC 上一点,BE 交AD 且有BF=AC ,FD=CD ,求证:B E ⊥AC 12.△ DAC 、△EBC 均是等边三角形,AF 、BD 分别与CD 、CE 交于点M 、N , 求证:(1)AE=BD (2)CM=CN (3)△CMN 为等边三角形 (4)MN 13.已知:如图1,点C 为线段AB 上一点,△ACM 、△CBN 都是等边三角形,AN 交MC 于点E , BM 交CN 于点F (1) 求证:AN=BM (2)求证:△CEF 为等边三角形 14.如图所示,已知△ABC 和△BDE 都是等边三角形,下列结论:①AE=CD ; ②BF=BG ; ③BH 平分∠AHD ; ④∠AHC=60°; ⑤△BFG 是等边三角形; ⑥FG ∥AD , 其中正确的有( ) A .3个 B. 4个 C. 5个 D. 6个 C B B A A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12章 全等三角形拔高练习题

全等三角形拔高练习 1.已知:AD 平分∠BAC ,AC=AB+BD ,求证:∠B=2∠C 2.如图,ABC ?中,AB=2AC ,AD 平分BAC ∠,且AD=BD ,求证:CD ⊥AC 3.如图,四边形ABCD 中,AB ∥DC ,BE 、CE 分别平分∠ABC 、∠BCD ,且点E 在AD 上。求证:BC=AB+DC 。 4..如图所示,已知△ABC 中AB >AC ,AD 是∠BAC 的平分线,M 是AD 上任意一点, 求证:MB -MC <AB -AC 5..如图①,E 、F 分别为线段AC 上的两个动点,且DE ⊥AC 于E ,BF ⊥AC 于F ,若AB =CD ,AF =CE ,BD 交AC 于点M .(1)求证:MB =MD ,ME =MF (2)当E 、F 两点移动到如图②的位置时,其余条件不变,上述结论能否成立?若成立请给予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6.如图所示,已知AE ⊥AB ,AF ⊥AC ,AE=AB ,AF=AC 。 求证:(1)EC=BF ;(2)EC ⊥BF C D B A C D B A A E B M C F

7.平面内有一等腰直角三角板(∠ACB =90°)和一直线MN .过点C 作CE ⊥MN 于点E ,过点B 作BF ⊥MN 于点F .当点E 与点A 重合时(如图1),易证:AF +BF =2CE .当三角板绕点A 顺时针旋转至图2的位置时,上述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给予证明;若不成立,线段AF 、BF 、CE 之间又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请直接写出你的猜想,不需证明. 8.如图,C 为线段AE 上一动点(不与点A ,E 重合),在AE 同侧分别作正三角形ABC 和正三角形CDE ,AD 与BE 交于点O ,AD 与BC 交于点P ,BE 与CD 交于点Q ,连结PQ .以下五个结 论:① AD=BE; ② PQ ∥AE ; ③ AP=BQ; ④ DE=DP; ⑤ ∠AOB=60°. 恒成立的结论有______________(把你认为正确的序号都填上). 9.如图所示,已知∠1=∠2,EF ⊥AD 于P ,交BC 延长线于M ,求证:2∠M=(∠ACB-∠B ) 2 1P F M D B A C E 10.如图所示,△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B =90°,AD 是BC 边上的中线,过C 作AD 的垂线,交AB 于点E ,交AD 于点F ,求证:∠ADC =∠BDE . 11.如图,AD 是ABC 的角平分线,H ,G 分别在AC ,AB 上,且HD =BD.(1)求证:∠B 与∠AHD 互补; (2)若∠B +2∠DGA =180°,请探究线段AG 与线段AH 、HD 之间满足的等量关系,并加以证明. 12.已知,E 是AB 中点,AF=BD ,BD=5,AC=7,求DC A B C E D O P Q A B C D E F F A E D C B

全等三角形的提高拓展训练经典题型50题(含答案)

全等三角形的提高拓展训练 知识点睛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相等,对应边上的中线相等,对应边上的高相等,对应角的角平分线相等,面积相等. 寻找对应边和对应角,常用到以下方法: (1)全等三角形对应角所对的边是对应边,两个对应角所夹的边是对应边. (2)全等三角形对应边所对的角是对应角,两条对应边所夹的角是对应角. (3)有公共边的,公共边常是对应边. (4)有公共角的,公共角常是对应角. (5)有对顶角的,对顶角常是对应角. (6)两个全等的不等边三角形中一对最长边(或最大角)是对应边(或对应角),一对最短边(或最小角)是对应边(或对应角). 要想正确地表示两个三角形全等,找出对应的元素是关键.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1) 边角边定理(SAS ):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 角边角定理(ASA ):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3) 边边边定理(SSS ):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4) 角角边定理(AAS ):两个角和其中一个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5) 斜边、直角边定理(HL ):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全等三角形的应用:运用三角形全等可以证明线段相等、角相等、两直线垂直等问题,在证明的过程中,注意有时会添加辅助线. 拓展关键点:能通过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进而证明两条线段间的位置关系和大小关系.而证明两条线段或两个角的和、差、倍、分相等是几何证明的基础. 例题精讲 板块一、截长补短 【例1】 (06年北京中考题)已知ABC ?中,60A ∠=o ,BD 、CE 分别平分ABC ∠和.ACB ∠, BD 、CE 交于点O ,试判断BE 、CD 、BC 的数量关系,并加以证明. D O E C B A D

(完整版)(最新最全)全等三角形练习题综合证明经典题

全等三角形经典题 1. 已知:AB=4,AC=2,D 是BC 中点,AD 是整数,求AD 2. 已知:D 是AB 中点,∠ACB=90°,求证:12 CD AB 3. 已知:BC=DE ,∠B=∠E ,∠C=∠D ,F 是CD 中点,求证:∠1=∠2 4. 已知:∠1=∠2,CD=DE ,EF//AB ,求证: EF=AC A D B C

5. 已知:AD 平分∠BAC ,AC=AB+BD ,求证:∠B=2∠C 6. 已知:AC 平分∠BAD ,CE ⊥AB ,∠B+∠D=180°,求证: AE=AD+BE 7. 已知:AB=4,AC=2,D 是BC 中点,AD 是整数,求AD A D B C B A C D F 2 1 E C D B A

8. 已知:D 是AB 中点,∠ACB=90°,求证:12 CD AB 9. 已知:BC=DE ,∠B=∠E ,∠C=∠D ,F 是CD 中点,求证:∠1=∠2 10. 已知:∠1=∠2,CD=DE ,EF//AB ,求证:EF=AC 11. 已知:AD 平分∠BAC ,AC=AB+BD ,求证:∠B=2∠C 12. 已知:AC 平分∠BAD ,CE ⊥AB ,∠B+∠D=180°,求证: AE=AD+BE B A C D F 2 1 E C D B A

12. 如图,四边形ABCD 中,AB ∥DC ,BE 、CE 分别平分∠ABC 、∠BCD ,且点E 在AD 上。求证:BC=AB+DC 。 13.已知:AB//ED ,∠EAB=∠BDE ,AF=CD ,EF=BC ,求证:∠F=∠C 14. 已知:AB=CD ,∠A=∠D ,求证:∠B=∠C D C B A F E A B C D

全等三角形练习题经典综合拔高题

1. 已知:如图,点B,E,C,F 在同一直线上,AB ∥DE,且AB=DE,BE=CF. 求证:AC ∥DF . 2. 如图,已知: AD 是BC 上的中线 ,且DF=DE .求证:BE ∥CF . 3. 如图, 已知:AB ⊥BC 于B , EF ⊥AC 于G , DF ⊥BC 于D , BC=DF .求 证:AC=EF . 4. 如图,在ΔABC 中,AC=AB ,AD 是BC 边上的中线,则AD ⊥BC ,请说明理由。 5. 如图,已知AB=DE ,BC=EF ,AF=DC ,则∠EFD=∠BCA ,请说明理由。 6. 如图,在ΔABC 中,D 是边BC 上一点,AD 平分∠BAC ,在AB 上截取AE=AC ,连结DE ,已知DE=2cm , BD=3cm ,求线段BC 的长。 F G E D C B A A B C D E A B C D E F A B C D

F E D C B A 7.如图,ΔABC的两条高AD、BE相交于H,且AD=BD,试说明下列结论成立的理由。 (1)∠DBH=∠DAC; (2)ΔBDH≌ΔADC。 8.如图,已知ABC ?为等边三角形,D、E、F分别在边BC、CA、AB上,且DEF ?也是等边三角形. (1)除已知相等的边以外,请你猜想还有哪些相等线段,并证明你的猜想是正确的; (2)你所证明相等的线段,可以通过怎样的变化相互得到?写出变化过程. 9.已知等边三角形ABC中,BD=CE,AD与BE相交于点P,求∠APE的大小。 10.如图,在矩形ABCD中,F是BC边上的一点,AF的延长线交DC的 延长线于G,DE⊥AG于E,且DE=DC,根据上述条件,请你在图 中找出一对全等三角形,并证明你的结论。 11.已知:如图所示,BD为∠ABC的平分线,AB=BC,点P在BD上,PM ⊥AD于M,?PN⊥CD于N,判断PM与PN的关系. A B C D E H P D A C M N

(完整版)北师大版七年级下数学全等三角形提高练习

全等三角形提高练习 第2题第3题第4题 一、选择题 1、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cm和7cm,则此三角形的第三边的长可能是()A.3cm B.4cm C.7cm D.11cm 2.如图,CD是Rt△ABC斜边AB上的高,将△BCD沿CD折叠,B点恰好落在AB的中点E处,则∠A等于() A.25° B.30° C.45° D.60° 3.如图,△ABC中,AB=AC,∠A=36°,BD是AC边上的高,则∠DBC的度数是() A.18°B.24°C.30°D.36° 4.尺规作图作∠AOB的平分线方法如下:以O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交OA,OB于C,D,再分别以点C,D为圆心,以大于CD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P,作射线OP由作法得△OCP≌△ODP的根据是() A.SAS B.ASA C.AAS D.SSS 5.一个正方形和两个等边三角形的位置如图所示,若∠3=50°,则∠1+∠2=() A.90° B.100° C.130° D.180° 第5题第6题

6.如图,BO 、CO 分别平分∠ABC 与∠ACB ,MN ∥BC ,若AB=36,AC=24,则△AMN 的周长是( ) A .60 B .66 C .72 D .78 7.△ABC 中,AB=AC=5,BC=6,点D 是BC 上的一点,那么点D 到AB 与AC 的距离的和为( ) A . 5 B . 6 C . 4 D . 245 8.已知实数x ,y 满足,则以x ,y 的值为两边长的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 ) A . 20或16 B . 20 C . 16 D . 以上答案均不对 9.如图,AB ∥CD ,∠BAC 与∠DCA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G ,GE ⊥AC 于点E ,F 为AC 上的一点,且FA=FG=FC ,GH ⊥CD 于H .下列说法:①AG ⊥CG ;②∠BAG=∠CGE ;③S △AFG =S △CFG ;④若∠EGH :∠ECH=2:7,则∠EGF=50度.其中正确的有( )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二解答题 11.如图,在△ABC 中,AB=CB ,∠ABC=90°,D 为AB 延长线上一点,点E 在BC 上,且BE=BD ,连结AE 、DE 、DC. ①求证:△ABE ≌△CBD ; ②若∠CAE=30°,求∠BDC 的度数. A B C D E

全等三角形证明之能力拔高(经典题目)

全等三角形能力拔高题 : 一、角度转化问题 1.已知:如图,AB⊥AE,AD⊥AC,∠E=∠B,DE=CB.求证:AD=AC. 2.已知:如图,AD=AE,AB=AC,∠DAE=∠BAC. 求证:BD=CE. 3.已知:如图,在△MPN中,H是高MQ和NR的交点,且MQ=NQ.求证:HN=PM.

4.如图,在△ABC中,∠ACB=90°,AC=BC,直线l经过顶点C,过A、B两点分别作l 的垂线AE、BF,E、F为垂足.当直线l不与底边AB相交时,求证:EF=AE+BF. 5.已知:如图,AE⊥AB,BC⊥AB,AE=AB,ED=AC. 求证:ED⊥AC. 二、二次全等问题 1.已知:如图,线段AC、BD交于O,∠AOB为钝角,AB=CD,BF⊥AC于F,DE⊥AC于 E,AE=CF. 求证:BO=DO. 2.已知:如图,AC与BD交于O点,AB∥DC,AB=DC.若过O点作直线l,分别交AB、DC于E、F两点,求证:OE=OF.

3.如图,E在AB上,∠1=∠2,∠3=∠4,那么AC等于AD吗?为什么? 4.已知:如图,DE⊥AC,BF⊥AC,AD=BC,DE=BF. 求证:AB∥DC. 5、已知:如图,AD平分∠BAC,DE⊥AB于E,DF⊥AC于F,DB=DC,求证:EB=FC

M F E C B A 【练习】1、已知∠B=∠E=90°,CE=CB ,AB ∥CD. 求证:△ADC 是等腰三角形。 2、如图:AB=AC ,ME ⊥AB ,MF ⊥AC ,垂足分别为E 、F ,ME=MF 。 求证:MB=MC 3、已知,△ABC 和△ECD 都是等边三角形,且点B ,C , D 在一条直线上求证:BE=AD E A

全等三角形练习题综合拔高题

1. 已知:如图 , 四边形ABCD 中 , AB ∥CD , AD ∥BC .求证:△ABD ≌△CDB. 2. 如图,有一池塘,要测池塘两端A 、B 的距离,可先在平地上取一个可以直接到达A 和B 的点C, 连结AC 并延长到D,使CD=CA.连结BC 并延长到E,使EC=CB,连结DE,量出DE 的长,就是A 、B 的距离.写出你的证明. i. 3. 已知:如图,点B,E,C,F 在同一直线上,AB ∥DE,且AB=DE,BE=CF. 求证:AC ∥DF . 4. 如图,已知: AD 是BC 上的中线 ,且DF=DE .求证:BE ∥CF . 5. 如图, 已知:AB ⊥BC 于B , EF ⊥AC 于G , DF ⊥BC 于D , BC=DF .求 证:AC=EF . F G E D C B A

6. 如图,在ΔABC 中,AC=AB ,AD 是BC 边上的中线,则AD ⊥BC ,请说明理由。 7. 如图,已知AB=DE ,BC=EF ,AF=DC ,则∠EFD=∠BCA ,请说明理由。 8. 如图,AE 是ΔABC 的角平分线,已知∠B=45°,∠C=60°,求下列角的大小: (1)∠BAE (2)∠AEB 9. 如图,在ΔABC 中,D 是边BC 上一点,AD 平分∠BAC ,在AB 上截取AE=AC ,连结DE ,已知DE=2cm , BD=3cm ,求线段BC 的长。 10. 如图,ΔABC 的两条高AD 、BE 相交于H ,且AD=BD ,试说明下列结论成立的理由。 (1)∠DBH=∠DAC ; (2)ΔBDH ≌ΔADC 。 A B C D E A B C D E H A B C D E F A B C D A B C D

八年级数学全等三角形选择拔高专项训练

八年级数学全等三角形选择拔高专项训练 选择题 1.下列说法:①全等图形的形状相同、大小相等;②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③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④全等三角形的周长、面积分别相等,其中正确的说法为()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如图所示,,下面四个结论中,不一定成立的是 △ABD?△CDB () A.和的面积相等 B.和的周长相等 △ABD△CDB△ABD△CDB C. D. AD+AB=CD+BD AD//BC 3.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A.全等三角形的高相等B.全等三角形的中线相等 C.全等三角形周长相等D.全等三角形的角平分线相等4.下列命题①两个图形全等,它们的形状相同;②两个图形全等,

它们的大小相同;③面积相等的两个图形全等;④周长相等的两个图形全等.其中正确的个数为( ) A.个 B.个 C.个 D.个 12345.如图, 平分,,则其判定方法AB ∠CAD AC =AD △ABC?△ABD 是( ) A. B. C. D.SSS SAS ASA AAS 6.如图1所示,△ABC 中,AB =AC ,AD ⊥BC ,点E 、F 分别是BD 、DC 的中点,则图中全等三角形共有( ) A .3对 B .4对 C .5对 D .6对 7.如图,两棵大树,相距,小思从点沿走向点,行 AB CD 13m B BC C

走后她到达点,此时她仰望两棵大树的顶点和,两条视线的ts E A D 夹角正好为,且.已知大树的高为,小思行走的90°EA =ED AB 5m 速度为,则小思行走的时间的值为( ) 1m /s t A. B. C. D.13865 8.如图,,,, 三点在同一直线上,下列结论△ACD?△CBE A C B 不一定成立的是 ( ) A. B. 是的中点 ∠B =∠DCE C AB C. D. BE =CD AD //CE 9.如图2所示,若△ABE ≌△A CF ,且AB =5,AE =3,则EC 的长为( ) A .2 B .3 C .5 D .2.5 F E B A

全等三角形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P O D C B A 第11章《全等三角形》单元检测题 一、选择题 (每小题4分,共40分) 1. 下列可使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是 A.一条边对应相等 B.两条直角边对应相等 C.一个锐角对应相等 D.两个锐角对应相等 2. 如图,点P 是△ABC 内的一点,若PB =PC ,则 A .点P 在∠ABC 的平分线上 B.点P 在∠AC B 的平分线上 C .点P 在边AB 的垂直平分线上 D .点P 在边BC 的垂直平分线上 3. 如图, AD 是ABC △的中线, E , F 分别是AD 和AD 延长线上的点,且DE DF ,连结BF ,CE . 下列说法:①CE =BF ;②△ABD 和△ACD 面积相等;③BF ∥CE ;④△BDF ≌△CDE . 其中正确的有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4. 在直角梯形ABCD 中,AD ∥BC ,∠B =90°,E 为AB 上一点,且ED 平分∠ADC ,EC 平分∠BCD ,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有 A.∠ADE =∠CDE B.DE ⊥EC C.AD ·BC =BE ·DE D.CD =AD +BC 5. 使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是 A. 斜边相等 B. 两直角边对应相等 C. 一锐角对应相等 D. 两锐角对应相等 6. 如图,OP 平分∠AOB ,PC ⊥OA 于C ,PD ⊥OB 于D ,则PC 与PD 的大小关系 A.PC >PD B.PC =PD C.PC <PD D.不能确定 7. 用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下列图形:①平行四边形;②矩形;③菱形;④正方形;⑤等腰 三角形;⑥等边三角形,其中不一定能拼成的图形是 A. ①②③ B. ②③ C. ③④⑤ D. ③④⑥ 8. 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 中,AC 、BD 相交于点O ,过点O 作直线分别交于AD 、BC 于点E 、F ,那么图中全等的三角形共有 A.2对 B.4对 C.6对 D.8对 A D C B E F A E D O B F 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