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樟行道树复壮措施研究成果汇报

香樟行道树复壮措施研究成果汇报
香樟行道树复壮措施研究成果汇报

香樟行道树复壮措施研究成果汇报

(常州市绿化管理指导站赵卫华)

香樟,樟科、樟属常绿乔木。因其四季常绿、生长迅速、病虫害少等优点,成为城市绿化建设重要应用树种。开放公园绿地、道路绿化、小区绿化,大量引植香樟。但近年来,香樟树出现了新的问题:一是香樟病虫害的发生与为害逐年上升;二是香樟树叶片缺铁性黄化加重,香樟长势差,影响了绿地景观效果。

一、香樟树势衰弱表现症状

香樟行道树在种植2-3年后,树叶黄化症状逐渐明显:失绿的叶片最初在叶脉间出现失绿黄化症,而叶脉仍然保持绿色。随病情的加重,叶片变为黄白色,叶脉也逐渐变黄。严重缺铁时,叶片上出现坏死斑点,叶片逐渐焦枯甚至整株死亡。

图1 香樟叶片黄化的症状表现

通过2-3年对延陵西路148棵香樟行道树调查发现(见表1):29%以上有黄化现象,60%以上受虫害侵染。医药公司门口生长在树穴内的 28 棵香樟生长状态较差,黄化现象严重;其中11棵

发现提前大量落叶,虫害多且严重,新发叶片不正常,叶形小、叶色黄白;有5棵濒临死亡。发现引起香樟长势衰弱的因素比较复杂,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表1 延陵西路香樟行道树树势调查

1、病虫害的影响

香樟树叶有特殊香气,对蚊虫有一定驱避作用,香樟木有一定的防虫功效。但不表示香樟树没有病虫害。近几年来,随着香樟种植面积的扩大,香樟上病虫害的发生、危害程度也呈现加重趋势。4月-10月份是香樟病虫害发生的高发期。普遍发生的病虫害种类如黑刺粉虱、樟脊冠网蝽、樟巢螟、香樟黄化病、香樟霉污病等发生的比例比较高。有的植株上有多种病虫害的危害,共同加重了香樟树势的衰退。

根据调查发现,常州地区危害香樟的主要虫害有10种,主要病害有5种(见表2)。其中危害严重需要防治的虫害种类主要有3种,病害2种。

主要的虫害有:黑刺粉虱、樟脊网蝽、樟巢螟。其中黑刺粉虱、樟脊网蝽均为刺吸类害虫,共同的特点是在叶背面群集为害,造成叶面上失绿的黄斑,影响叶片的光合作用,严重时引起非正常落叶;而樟巢螟主要以幼虫将叶片吐丝缀合,形成“鸟巢”状虫苞,严重时吃光叶片,植株枝条上形成上百个“鸟巢”

状虫苞。严重影响植株生长和景观效果。

主要的病虫有:香樟霉污病、香樟根腐病。樟脊网蝽大量发生的植株上,香樟的霉污病也发生较重。香樟根腐病的发生往往造成香樟树势的衰退,严重时造成香樟的死亡。

表2 常州市香樟行道树病虫害调查表

2、环境条件影响

环境条件对香樟的长势影响也十分显著。环境影响因子如:气温的影响、树池的大小、土壤的影响、管理的水平等。香樟树为亚热带树种,生长快、深根性、抗逆性强,但香樟的耐寒性比较差。香樟受到冻害后,表现嫩枝枯死。土球种植浅的植株根部易受到冻害,主要是因为土壤冰冻导致根被拉断或变褐色。新植香樟规格大而树穴小,香樟根系生长空间狭小,也是导致香樟长势衰弱的原因。栽植时,种植土壤把关不严,用工程上碱性土壤回填,不但没有养份,而且也为将来香樟的黄化病的发生埋下了隐患。在日常的管理上,对冬季施肥和整形修剪等工作能少则少,管理上监管力度不足,导致植物长势逐年下降。

3、缺素症的影响

香樟的黄化病主要是因为植物缺铁。香樟在新种和管理养护工作中,很少注重对铁肥的施用,对酸性肥料的施用量较少,在管养工作中发现,有的用速效化肥代替有机肥,反而加速了香樟根际土壤的碱化,影响了植物对铁元素的吸收。

4、其它因素影响

雪灾对香樟树树势的影响。香樟生长迅速、枝条密集、对雪灾的抵抗力不强。如2008年一场大雪将香樟树的枝条压断,未断的枝条弯曲下垂,韧皮组织受到损害,对枝条的发育受到严重的影响。

三、香樟树势衰弱采取措施

1、改良立地条件

以道路提升为契机,对延陵西路原有绿化带进行景观改造。香樟根系一般在种植后第2、3年可生长到原土球外围50cm以外,遇外围碱性土壤后树叶开始出现黄化;针对此种情况,结合日常养护管理措施,增施有机肥料,改善土壤结构,促进铁元素的有效性,注意掺合猛、铜等微量元素。具体做法:(1)对未栽植的香樟要重视种植前土壤处理。一是因地制宜,坚持大穴、深塘原则;二是清理碱性垃圾,回填无垃圾的本地土壤。有条件的可回填酸性山泥;三是在地下水位高的地区,坚持浅栽原则,否则长期渍害也会影响根系功能。造成叶片黄化。(2)对已栽植树木的根际土壤进行酸化处理,采用根际四周打孔施肥,在冬、春季施肥时采用有机铁肥加酸性肥料。可选用的酸性肥料有:磷酸二胺或磷酸二氢钾,不能使用尿素,尿素中的碳酸会抑止香樟对铁元素的吸收。每株施用200g硫酸亚铁+200g柠檬酸,配成2%溶液四周打孔灌入。在新叶展开时(3月中旬),叶面喷施用0.1%高效螯合铁肥。观察发现,经过土壤改良的香樟行道树根系生长迅速,黄化叶片逐渐转绿。

2、合理疏枝修剪

2008年雪灾对延陵路香樟造成了比较严重的破坏。我站及时组织了人力对香樟的枝条进行了修剪。修剪的时间一般在早春3—4月香樟萌芽前或10—11月树木长势相对缓慢时进行修剪。香樟

修剪不宜过重,主要以保持原有自然形态适当轻修为主,具体手法:(1)修去枯枝、病虫枝,处理好枯桩、烂桩。(2)对树冠内部适当加以疏枝处理,使其达到通风透光、层次分明,减少病虫害的发生。(3)修去树冠底部下垂枝条,抬高树势,进一步发挥好行道树功能(4)处理好与公用设施之间矛盾枝条。

3、无公害防治措施

延陵路为市中心重要交通要道,人流量大,如采用传统的喷药防治,一是污染环境,二是喷药的时间受到限制。所以我们采用“树虫一针净”来防治。树干胸径在10-20cm,用量2-3支;树干雄径在20cm以上,用量在4-5支。使用方法:①在树干基部用电钻斜向下打一直径5mm,深度30-50mm于树成45°角的小孔。②用剪刀斜着剪注药顶端1-3mm,并用针头扎破盲孔。③轻甩注射器,使药液充满注药管,然后插入钻孔。④待药液完全进入树体后,收回药瓶集中处理,用泥封口。

通过采取措施进行防治,使得延陵路得香樟在衰退一定程度上得到抑制。单在工作中,我们发现城市景观量化工程中,在香樟树上绑缚了较多的各种色彩的灯光对香樟树的生长不利:一是绑缚物扎在树干上,时间一长容易将树勒死,二是灯光打乱了树的生物周期,同时容易引诱害虫前来为害。对此,我们将做进一步的调查。

绿化种植工程施工技术方案

绿化种植工程施工技术方案 1.1种植工序流程 (1)种植工序 场地清理→土方回填→平整土地→定点放线→苗木栽植→花卉栽植→草坪及地被栽植。 (2)工序流程图(1-1) (3)对绿化种植工程的要求 植物栽植具有季节性,由于本年正值春季植树最佳时期,大多树木均适合时下栽植。 (4)种植时机的选择和对策 只要符合规范要求,操作规程正确,并注意养护管理,树木种植工作终年均可进行。但非季节移植会因土球过大,养护困难等而加大施工费用。所以在满足合同要求的前提下,选择合适的移树时间,对降低施工费用至关重要。 ①种植时机的选择 在原则上应选在树木休眠期,也就是晚秋或早春进行。最佳移植时间应在春季树液开始活动尚未发芽或刚要发芽时最佳。此时落叶树可以裸根栽植;常绿乔木松柏类7月份停止生长,正赶上雨季,也可以进行移植,如常绿乔木(如油松、白皮松、云杉、旱园竹等)和部分落叶乔木及灌木。 在深秋与初冬,乡土树种的落叶树树木开始落叶,地上部分处于休眠状态,而地下部分尚未完成停止活动。移植被切断的根系能进行愈合,给来年春季生长创造了有利条件,从而能提高移植的成活率,如国槐、元宝枫、臭椿及部分花灌木。故这时是移植落叶树的最佳时间。但对耐寒较差的树种,应尽量避免在冬季移植。 ②种植对策 裸根移植适用于秋末至次年春季落叶树,、土球移植适用于常绿树、干径15~25cm的大树移植及干径在15cm以下的非季节带冠移植。 在生长季节,树木处于生长旺盛状态,蒸发量大,此时移植成活率低,须采取较复杂的技术措施,如加大土球、加强修剪、遮荫等。 1.2土方工程

(1)清理现场 将施工现场内的建筑渣土、杂物、杂草清出现场,事先与市政、电讯、公用、交通有关部门配合好,为下一步的施工提供必要条件。 平整绿化用地园林绿地的地形堆筑完成后,还要进行精细整地,应使整个地形的坡面曲线流畅、保持排水通畅;对建筑弃土、砖石瓦块等杂物要清除,补充适宜生长的种植土。对一般土壤可采用原土过筛。 (2)土壤改良 种植土需进行试验室土壤检测,对不适宜树木生长的土壤进行改良。 种植土成分有:草炭土、山皮沙、有机肥等。 1.3苗木准备 (1)苗木选择 各种规格的施工用苗,应符合本工程所用苗木的规格和形状,且在北京市及周边地区定植三年以上,并经过移植过的苗木。苗木质量要求,应具备生长健壮、枝叶繁茂、冠形完整、色泽正常、根系发达、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无冻害等基本要求。

大树移植保活及养护技术_secret

大树移植保活技术是一种通过科学移植大树,辅以药物治疗来帮助大树成活的一种技术。广泛应用于园林绿化,古树名木复壮,珍稀树种的保护等。 1.1 大树移植保活技术:是一种通过科学移植大树,辅以药物治疗来帮助大树成活的一种技术。广泛应用于园林绿化,古树名木复壮,珍稀树种的保护等。 1.2 大树移植保活技术规范: 1.2.1 移植前的准备: 1 选树 在选择要移植的大树时,既要按设计要求选用生长良好,姿态优美,无病虫害,无毒、无臭、无刺激的树木,达到绿化、美化、香化、彩化的目的,更要坚持“适地适树”的原则,充分考虑所选树木的生态学要求是否与栽植地的环境条件相符合。 2 断根缩坨 先根据树种的习性、年龄和生长情况判断移植成活的难易。一般提前1—2个月断根(移植珍贵树种及规格较大的树木时要提前1—3年断根),断根后用园林生根粉浸包2—3分钟,立即填土浇水。保证树木在移植时,能够带走大量的吸收根。 3 修剪 修剪是提高大树移植成活率的关键措施,可以加大根茎比,降低水分蒸腾,使地上、地下水分尽快达到平衡。根据树种的不同分枝习性、萌芽力、成枝力大小,修剪伤口的愈合能力及修剪后的反应不同,

采取不同的修剪方式。修剪方式有全苗式、截枝式和截干式3种。全苗式主要适用于常绿树种或萌芽力弱的树种(如桂花、广玉兰、棕榈、木棉等),原则上保留原有的枝干树冠,只将徒长枝、交叉枝、病虫枝及过密枝剪去。截枝式主要适用于中央领导枝明显,萌芽力较强的树种(樟树、银杏、柿、细叶榕等);只保留树冠的一级分枝,将其上部枝条截去。截干式主要适用于中央领导枝弱,生长快、萌芽力、成枝力及愈合力强的树种(悬铃木、合欢、栾树、国槐、元宝枫等)。将整个树冠全部截去,只保留一定高度的树干。注意修剪的刀口要平整,剪口要用创可涂涂抹消毒,以防腐、防干、促进愈合。 1.2.2 移植季节 1 春季移植 当土壤开始解冻但树液尚未开始流动时立即进行。春季移植适期较短,应根据苗木发芽的早晚,合理安排移植顺序。落叶树早移,常绿树后移。南方(喜温暖)的树种(如柿树、香樟、乌桕、喜树、枫杨、重阳木等)应在芽开始萌动时移植,才易成活。 2 秋季移植 在树木地上部分生长缓慢或停止生长后,即落叶树开始落叶、常绿树生长高峰过后至土壤封冻前进行。北方冬季寒冷的地区,秋季移植应早。 3 雨季移植 南方在梅雨初期,北方在雨季刚开始时,适宜移植常绿树及萌芽力较强的树种。此时雨水多空气湿度大,大树移植后蒸腾量小,根系

行道树的整形修剪方案

行道树的整形修剪方案 1、概述 行道树是指在道路两旁整齐列植的树木。城市中,行道树主要以道路遮阴为主要功能,同时具有防尘、降温、减轻机动车废气污染、美化道路环境等作用。行道树所处环境比较复杂,首先多与车辆交道有关系,有的受街道走向、宽窄、建筑高低等影响,在市区、老城区与架空线多有矛盾,在所选树种合适的前提下,必须通过修剪来解决这些矛盾,达到冠大阴浓的效果。 2、修剪季节 落叶行道树修剪一般在冬季落叶后或春季发芽前进行。上海地区一般在12月中、下旬至翌年3月份,因为冬季树木休眠时修剪可重新调整枝条的组合,使树体内的贮藏养料在第二年春季发芽后能得到合理的分配,并使新发的枝条有适当的空间取得阳光进行光合作用,促使树木的生长,从而实现行道树的庇荫降温等功能,并使行道树有统一整齐的树形,达到整齐美观的作用。 行道树除冬剪外,每年还要在5-6月间进行2-3次的剥芽。除此外,对一些病虫枝、干扰架空线等的枝条还必须随时修剪,对冬剪切口上萌发的一些新枝如密生一簇者,也要适当进行疏剪。 常绿行道树一般在春季第一次生长高峰之前及秋季最后一次生长高峰之后进行修剪为最好。上海地区一般为早春3-4月份及秋季10-11月份。 3、修剪方法

3.1 疏剪 对树上的枯枝、病虫枝、交叉枝、过密枝的枝条基部全部剪掉,以改善冠内通风透光条件,避免或减少膛内枝产生光脚现象。疏剪时,切口部分必须靠节,剪口应在剪口芽的反侧,呈45度倾斜,剪口应平整。如果簇生枝与轮生枝需全部去除的,应分次进行,以免伤口过多,影响树木生长。 3.2 短截 主要剪去枝条先端的一部分枝梢,促发侧枝,并防止枝条突长。生长期一般轻剪,休眠期一般重剪。 3.3 截干 对于比较粗大的主枝、骨干枝进行截断,这种方法有促使树木更新复壮的作用。为缩小伤口,应自分枝点上部斜向下锯,保留分枝点下部的凸起部分,这样伤口最小,且易愈合。为防止伤口因水分蒸发或病虫害侵入而腐烂,应在伤口处涂保护剂或用蜡封闭伤口,或包扎塑料布等加以保护,以促进愈合。 4、常用整形修剪技术 4.1杯状形修剪 杯状形修剪多用于架空线下,具有典型的“三股六杈十二枝”的冠形结构。主干高2.5-4米。即定干后,选留3个方向合适(相邻主枝间角度呈120o,与主干约呈45o)的主枝。再于各主枝的两侧各选留2个近于同一平面的斜生枝,然后同样再在各二级枝上选留2个枝,这个过程要分数年完成,才可形成杯状形树冠。行道树采用杯

绿化种植施工方案

绿化种植工程施工方案 1 施工前准备 绿化工程必须按照批准的绿化工程设计及有关施工文件施工。施工单位同设计单位准备进行图纸会审及技术交底,施工人员应按设计图纸进行现场核对。根据设计要求对各施工队伍明确施工内容、范围,交叉工程协作与分工,准备施工过程中各项技术资料、表格。 2 施工步骤及主要施工方法 场地移交及施工前准备 加种植土及肥料 安装灌溉系统 平整场地 种植乔木工程 竣工验收 绿化保养期 验收移交 3 场地移交清理杂物: 清除绿化范围内原有建筑垃圾,按《园林绿化施工规范》对绿化范围内现有

垃圾土(包括原园路垃圾、混凝土块、杂草层)进行清理。 3.1绿地平整(绿地造形) 绿地造形:绿地造形相当重要,造形的效果直接影响种绿化的层次感,此项工作是种植中的重点之一,具体措施如下: 轮廓尺寸定位要准。根据设计要求采用方格网划出地形定出边脚轮廓线,撒上灰线后用人工抽沟挖出。 确定薇丘脊点:根据土丘形成的自然规律和设计标高的要求确定脊点,用木桩打入作为控制依据。 完成回填后的微地形 4种植土壤改良 种植前应对该区域的土壤理化性质进行化验分析,采用相应的消毒、施肥、及客土等措施。使种植土肥沃,PH值 5.5~7.5,疏松,不含建筑和生活垃圾,必须满足园林植物生长所需的水、肥、气、热等肥力条件。 消毒:用熟石灰干洒于原平整的表土,并浅翻耕一二次即可。 施肥:堆沤过的蘑菇肥或发酵过的鸡粪+3%过磷酸钙 客土:运一些外来质地好的土壤混合 园林种植必须的最低土层厚度

烧根。而灌木与地被植物铺撒肥料后要进行一次最少深度为20cm的深翻,将肥料充分混合入土壤中,避免过于集中的肥料对植物根系造成的烧根现象。其施用量按下表的标准,基肥的含水量标准,应以手轻抓能成团,但不流出水为合格。 树木基肥施用量表 5起苗与修剪 5.1起苗:起苗的质量直接影响树木栽植的成活和绿化效果。选苗时除按设计的规格、树形要求外,还要注意选择树干通直、树冠开展、根系发达、生长健壮、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和树形端正的苗木。对土球规格必须符合设计要求。露根苗必须保护大根不劈裂,多留须根;带土球的苗木必须保证土球完整,外表平滑,上部大下部略小,形成苹果状,包装严密,草绳紧实不松脱,土球底部要严封不漏土。设计图纸明确要求采购。假植苗必须在苗圃断根或移植三个月以上的苗木,否则,一律不准栽种。土壤过干时,要浇水后呈半干状才能起苗;雨后过湿时不能起苗,以防土球开裂掉落。 5.2修剪:按照设计要求保留树高、树冠、分枝高的规格进行适当修剪。方法有疏枝和短截。对行道树的树高、分枝高应基本一致。树形按设计要求进行修

移植大树的复壮措施

移植大树的复壮措施 移植大树的复壮措施涉及地下和地上两部分。地下复壮措施包括大树生长的立地条件的改善,大树根系活力诱导,通过地下系统工程创造适宜大树根系生长的营养物质条件,土壤含水通气条件,并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诱导根系发育;地上复壮措施以树体管理为主,包括树体修剪、修补、靠接、树干损伤处理、填洞、叶面施肥及病虫害防治,结合复壮措施,同时进行大树生理生化指标测定,判断复壮措施的有效性。 1.地下复壮措施 地下部分复壮目标是促使根系生长,可以做到的措施是土壤管理和增施肥料及激素。如果是土壤密实度过高,透气性不良的原因造成的生长不健壮。改善这些条件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1)土壤管理 ①深耕松土。操作范围应比树冠宽大,深度要求在40cm以上。园林假山上不能深耕时,要观察根系走向,用松土结合客土、覆土保护根系。土表若有杂物垃圾,需在深耕或松土前清除干净。 ②开挖土壤通气孔。在大树树林中,挖深1m,四壁用砖砌成40cm ×40cm的孔洞,上覆水泥盖,盖上铺浅土并植草。也可以利用毛竹,截成1m左右,打通节隔,沿树冠外缘隔50cm埋插一根。 ③地面铺梯形砖和草皮。下层做法与上述措施相同,在地面上铺置上大下小的特制梯形砖,砖与砖之间不勾缝,留有通气道,下面用石灰砂浆衬砌,砂浆用石灰、沙子、锯末配置,比例为1:1:0.5。

同时还可以在埋树条的上面种上花草,并围栏杆禁止践踏,或在其上铺带孔的或有空花条纹的水泥砖或铁色盖。 ④加塑料。深耕松土时埋入聚苯乙烯发泡塑料(可利用包装用的废料),撕成乒乓球大小,按15%-20%拌入土中,以埋入土中不露出土面为度。聚苯乙烯分子结构稳定,目前无分解它的微生物,故不会刺激根系。渗入土中后土壤密度减轻,气相比例提高,有利于根系生长。复壮效果十分理想,又具有操作方便,费用低等优点。 ⑤挖壕沟。一些大树,由于所在地理位置不同不易截留水分,常受旱灾,可以在上方距树10m左右处的缓坡地段沿等高线挖水平沟壕,深至风化的岩层,平均为1.5m,宽为2-3m,长为7.5m,向外沿翻土,筑成截留雨水的土坝,底层填入嫩枝、杂草、树叶等,拌以表土。这种土坝在正常年份可截留雨水,同时待填充物腐烂后,可形成海绵状的土层,更多地积蓄水分,使树木根系长期处于湿润状态,遇到大旱之年,则可人工担水浇入壕内。 ⑥换土。大树长期生长在同一地点,土壤里面养分有限,有时会呈现缺肥症状;再加上人为踩踏,透气不良,排水也不好,对根系生长极为不利,因此呈现大树地上部分日益萎缩的状态。为促进大树的复壮,可以采用换土的方法。具体做法是在树冠投影范围内,对大的主根部分进行换土。换土时挖深0.5m(随时将暴露出来的根用浸湿的草袋子盖上),以原来的旧土与沙土、腐叶土、有机肥、锯末、少量化肥混合均匀之后填埋其上。 如果排水不良,在树冠外围可挖深达2m以上的排水沟,下层填

树修剪方案课件.doc

棕榈泉国际花园一期至四期乔木修剪工程 项目修剪方案 一、工程概况 重庆棕榈泉国际花园位于重庆市北部新区金开大道88 号,项目交付约10 年。乔木的整形修剪作为小区绿化养护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提高遮荫功能,提升景观效果、调整树势、减少病虫害、防 灾减灾等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现场管理人员 为优质高效率的完成本次修枝项目工程,我司结合工程实际情况配备具有类似工程经验丰富的管理团队。 序号姓名技术职称分工 1 徐刚工程师项目经理 2 李云海工程师安全员 3 胡江技术员设备员 三、主要设备及材料 采用欧洲原装进口的曲臂式升降机,具有电动和柴油发动机作为动力源,工作高度从12 米至50 米,可以把您送到您需要的高度进行维修、安装或者修剪工作。使用柴油机或者蓄电池动力驱动,配合有效的几何设计和超长的跨越半径,使该款机型可以有效地避开棘手的障碍物。紧凑的工业设计底盘,优异的原地零尾摆旋转能力,因此低 于20 米的曲臂式升降机能在有限的空间灵活操作。曲臂式升降机是

(3)、修剪工具(曲臂式升降机、枝剪、高枝剪、手锯、高枝锯、 油锯、长梯、长杆、安全绳索)应运转正常,进行修剪操作时,应有 工作区域警示标志和围挡设施。 2 、行道树修剪的方法 l 、剪枝 (1) 疏剪树上的伤残枝、干枯枝、病虫枝、徒长枝、交叉枝、过 密枝的枝条基部完全剪除,使枝条分布趋于合理和匀称,加强树冠内膛的通风和透光,使枝叶生长健壮。疏剪时,切口部必须靠节,剪口 应在剪口芽的反侧,呈45 度倾斜,剪口应平整。如果簇生枝与轮生枝需全部去除的,应分次进行,以免伤口过多,影响树木生长。 (2) 短截就是剪去当年生枝条的一部分,保留枝条的一定长度和 一定数量的芽。刺激剪口下的侧芽萌发,抽发新梢,增加枝条数量, 多发叶多开花。生长期一般轻剪,休眠期一般重剪。 2 、截干对于比较粗大的主枝、骨干枝进行截断,这种方法有促 使树木更新复壮的作用。进行截干时为缩小伤口,应自分枝点下部先向上锯入1/3-2/5 ,再从上方向下锯,如此可避免树干劈裂,这样伤 口最小,且易愈合。为防止伤口因水分蒸发或病虫害侵入而腐烂,应 在伤口处涂保护剂、桐油或用油漆封闭伤口等加以保护,以促进愈 合。除以上常用修剪方法外,还可采用抹芽、长放、断根、去蘖等 措施来缓和调整树势。

城市绿化养护技术规范及等级标准(养护标准)

城市绿化养护技术规范及等级标准 1总贝y 1.1 为提高城市绿化养护水平,规范绿化养护管理,确保绿化养护质量,特制定本规范。 1.2 本规范适用于城市公园绿地、道路绿地、居住绿地、附属绿地、防护绿地、风景林地等工程的养护施工、管理和监理。 1.3 本规范划分养护内容:浇水排水、施肥、修剪、病虫害防治、松土除草、补栽、扶正支柱、绿地景观、设施维护等。 2术语 2.1 绿化养护指在绿化工程竣工验收之后,为使园林绿地达到整洁美观,园林植物正常生长而采取的管理措施。 2.2 乔木指树身高大的树木,由根部发生独立的主干,树干和树冠有明显区分。 2.3 色块灌木指绿地中成片栽植的彩叶植物或花灌木。 2.4 造型灌木指用修剪、捆扎等方法整修成特定形状的灌木。 2.5 花卉指木本观花植物及草本观花植物的总称。 2.6 盆草花指盆栽草花及地栽草花(含宿根花卉)的总称。 2.7 花灌木指观花类灌木及小乔木。 3养护要求 3.1 长势树木长势旺盛。

3.2 叶片叶色正常、叶大而肥厚,不黄叶、不焦叶、不卷叶、不 落叶,无明显虫屎、虫网,被虫咬食叶片数量每株在10%以下。 3.3 枝干树干挺直、倾斜度不超过10度,树干基部无蘖芽滋生、枝干粗壮、无明显枯枝、死桩,基本无蛀干害虫的活卵、活虫,介壳虫在主、侧枝上基本无活虫。 3.4 树冠树冠完整美观、分枝点合适、侧枝分布均匀、枝条疏密适当,内膛不乱,通风透光。 3.5 行道树分枝点高度、树高、冠幅基本一致,无连续两株缺 株,相邻5株的高差V 10% 3.6 花灌木着花率高、开花繁茂、无落花落蕾现象。色块灌木无 缺株断行、覆盖度达100%色块分明,线条清晰流畅。 3.7 绿篱、造型灌木形状轮廓清晰,表面平整、园滑,不露空缺、不露枝干、不露捆扎物。 3.8 藤本藤蔓分布合理、枝叶覆盖均匀、附着牢固、覆盖度达85% 以上。 3.9 盆草花生长健壮、花繁叶茂、无残花败叶。 3.10 草坪生长茂盛、叶色正常,基本无秃斑、无枯草层、无 杂草、无病虫害、覆盖度达98%以上,留茬高度经常保持在6-8 cm, 暖型草不高于5 cm。 4技术措施 4.1 浇水排水

乔木灌木种植专项施工方案

种植专项施工方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__ 国欣生态建设有限公司 年月日 目录 一、乔、灌木施工方案 0 1、................................... 乔、灌木的质量要求 2、............................... 苗木与花灌木的施工顺序 1 3、地下管线及其他地上设施的加固和安全措施 (3) 二、养护管理的技术操作方法 (3) 1、.........................................绿地日常管理 3 2、....................................... 文明安全养护: 3 3、............................... 具体养护技术操作方法: 4 一、乔、灌木施工方案 1、乔、灌木的质量要求 (1)、乔木:主干通直,有主头,根系发达,无偏根现象;杆径与分支应基本一 致,干形饱满、完整、整齐一致,无偏冠,树冠展开,无断枝;主侧枝分布均匀,

生长健壮,无机械或人为损伤。无任何病虫害,达到设计要求。 (2)、灌木:树冠完整,树形整齐一致,长势良好,无病虫害,冠形饱满,经过 多次修剪,达到设计要求。 (3)、各类苗木根系发达,生长良好,大根无破损、病状。 所有由外地调入的苗木,调入之前必须进行现场检疫,并出示检疫证书和运输证后,方能调运入场。 2、苗木与花灌木的施工顺序 (1)、定点放线 1)行道树的定点放线:严格按设计图纸进行定点放线,防止错位、漏点;2)植物造型和自然式栽植、定点、放线。按比例在设计图上和现场分别划出等距的方格。(2)、挖穴 树穴的直径应大于土球直径30—40cm如果土壤质量不符合植物长生要求,更应加大树穴的直径,直到满足树木生长需求。 (3)、起苗 起苗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树木栽植的成活和绿化效果。按照规范要求,落叶乔木土球直径为树干胸径的5-7 倍。常绿乔木土球直径为树干胸径的7-8 倍。全部树木均带土球,在起挖大苗时,如遇大根,用锋利的剪刀或手锯进行断根,以免造成土球松动或导致根系破裂而影响成活。 (4)、苗木与花卉的运输 装车前仔细核对苗木、花卉的品种、规格、质量等、对不合规格质量要求的苗木,立即更换,装车时,应树根朝前,树梢向后,顺序码放,车后厢板应铺草袋、蒲包等物,以防碰伤树皮,树梢不得拖地,必要时要用绳子围拢吊起,捆绳子的地方也要用蒲包垫上,以防勒伤树皮,装完后用棚布将树根盖严,以防失水。 (5)、施工方法 1)场地准备 表土材料:回填种植土要求客土有一定的肥力,有利于植物生长,切忌回填建筑渣土,局部乔木要求施足基肥,以保证植物良好的长势。 场地清理:清理杂草、杂物、砖瓦石砾等杂物,并将清理物运到指定地点。地表面准备:

大树移植技术操作规程

大树移植技术操作技术 一、总则 1、大树移植是城市绿化建设中的一种重要技术手段,为了统一技术标准,提高施工质量,使移植大树工程纳入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轨道,特制定本规程。 2、本规程适用于移植移植胸径在20cm以上的落叶乔木和胸径在15cm以上的常绿乔木。(以下简称大树) 3、为了保证施工安全和树木移植成活率,上岗人员必须是有经验的技术人员或经过园林部门的培训审核技术工人方可参与该工程。 二、大树移植前的准备工作 1、大树选择 (1)选择原生长地域环境条件与定植地生境条件相符合的苗木。尤其是土壤酸碱度和质地、温度、湿度、光照等因素。 (2)尽量选择乡土树种及经苗圃培育多年的大树或移栽三年以上的大树,少用实生苗。 (3)选择生长健壮、无偏冠、无病虫害及未受机械损伤的苗木。 2、移植季节 落叶树应在早春,常绿树应在树木开始萌动前进行为宜。 3、移植前技术处理。 (1)对根部进行试探挖掘,了解根系分布及土质情况,决定树木是否适合移植。 (2)在土壤干燥地,应提前2天灌足水,使大树的根系,树干储存足够水分,以弥补移栽造成的根系吸水不足,并且土球容易扎紧,在运输过程中也不易松散。 (3)对常绿树种或易挥发香油及树脂的树种,应在移植前一周进行梳枝修剪。 (4)选定移植树木后,应在树干北方做出明显标记,以便找出树木的朝阳面,同时采取树木挂牌,编号,并做好登记,以利对号入座。 三、挖、运、栽 移植树木应做到当天挖、当天运、当天栽 1、挖树 (1)土球直径大小一般按干径1.2m处的8-10倍,土球高度一般为土球直径的2/3左右。 (2)挖掘高大乔木或冠幅较大的树木前,应先设立好支柱,支稳树木。 (3)挖时先去表土,见表根为准,再进行下挖,挖时遇粗根,必须用锯锯断再削平,不得硬铲,以免造成散坨。 (4)土球应修成上大下小呈截头圆锥形,土球底部一般为土球直径的 1/3左右。收底时遇粗大根系应锯断。 (5)用浸好水的草绳,将土球腰部缠绕紧,随绕随拍打勒紧,腰绳宽度视土球土质而定。一般为土球的1/5左右。围好腰绳后,在土球底部向内挖一圈5-6cm宽的底沟,以利打包时兜绕底沿,草绳不易松脱。 (6)用包装物,(蒲包、麻袋片等)将土球包严,用草绳围接固定。 2、运输、修枝 (1)运输 a、装卸和运输过程要尽量保护枝叶和土球,树冠要捆拢,树干要包装保护,其次,在吊带着力处的树干一圈钉木条,以免造成书皮拉伤,对根部、枝叶要进行防风、保湿处理,争取当天起挖,当天运,当天栽。装车时土球向前,树冠朝后。 b、装卸树木时,要尽量应保护好土球完整,不散坨。为此装卸时应用粗麻绳捆绑,同时在绳与土球间,垫上木板,装车后将土球放稳,用木板等物卡紧,不使滚动。 c、树冠凡翘起超高部分应尽量围拢。树冠不要拖地,为此在车厢尾部放稳支架,垫上

园林树木修剪和整形技术设计规范方案参考标准

---------------------考试---------------------------学资学习网---------------------押题------------------------------ 范文范例指导参考 园林树木修剪与整形技术规范 (参考标准) 一、园林树木修剪的目的与作用 (一)调整树势,促进生长 树木通过修剪,可使水分、养分集中供应留下的枝芽,促使局部生长;若修剪过重,对树体又有消弱作用。因而可以通过修剪来恢复或调节均衡树势,即可使衰弱的部分壮起来,也可使过于旺盛的部分弱下来。对潜芽寿命长的衰弱树和古树,适当修剪,结合施肥、浇水,促使潜芽萌发,进行更新复壮。 (二)美化树形 中国园林属于自然园林范畴,树形以自然为美,但因环境和人为的影响,使树形遭到破坏,通过整形修剪,使树木的自然美与人为干预后的艺术揉为一体。园林建筑的艺术美与整形修剪后的树木的自然美进一步发挥出来。 从树冠结构来说,经过人工整形修剪过的树木,各级枝序的分布和排列会更科学、更合理,使各层主枝上排列分布有序、错落有致,各占一定位置和空间,互不干扰,层次分明,主从关系明确,结构合理,必然是很美的树形。 (三)协调比例

在园林景观的许多环境中,园林树木有时主要和某些景点或建筑小品相互烘托,起存托作用,因此不需要过于高大,所以就必须要进过整形修剪,及时调整树木与环境的比例,达到良好的效果。对于树木本身来说,通过整修可以控制植株一定的形体与高度,协调树冠比例,确保其观赏需要。 (四)调节矛盾 城市中,由于市政建设设施复杂,常与树木发生矛盾,尤其是行 整理分享资料word 范文范例指导参考 为保证树木上下不摩擦架地面上人流车辆问题。道树上面架有电线,空电线,不妨碍交通,主要靠修剪解决,而且应做到及时、合理。(五)改善通风透过条件 自然生长和通风不当的树木,往往枝条密生,树冠郁闭,内膛枝 细弱老化、枯死,树冠顶部枝密、叶茂,下部光脱,而且冠内湿度相对较大,易发生病虫害。通过修剪树枝,使树冠内通风透光,促使下部枝条健壮生长,对开花、结果有利,可促使花粉分化,减少病虫害发生,提高树木的观赏性。(六)舒枝干,减轻自然灾害 通过疏密和缩冠修剪,可抵御大风,可减少冰雪危害。 (七)增加开花结果量,提高观赏性 对于观花、观果植物,正确修剪可使养分集中到保留的枝条,促 从而达到着花繁使大部分短枝和辅养枝成为花果枝,形成较多花芽,密、增加结果量的目的。通过整形修剪,还可以调节树木生长节律,

行道树种植施工设计方案

润洋大道行道树 施 工 方 案 乐活控股 宿迁市洋河旅游度假区景观绿化及生态休闲农业PPP项目 2017年11月20日 行道树施工技术方案 一、编制依据

1、润洋大道施工图纸及合同。 2、国家现行的有关施工技术规、验收标准。 3、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环境保护等有关规定。 4、多个类似工程成熟的施工经验。 二、编制原则 1、遵循设计、规及合同的原则,在编写主要项目的施工方法严格按设计要求,执行现行的施工规和验收标准、科学组织施工,确保工程的质量、进度。 2、坚持实事,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在制定施工方法中根据本公司的施工能力、经济实力、技术水平,坚持科学组织,合理安排,确保高速度、高质量地完成项目建设。 3、坚持施工过程中严格管理的原则,在各工序施工中严格执行监理工程师的指令。 4、坚持积极推广应用“四新”成果的原则,在各项工序施工中,对于能够提高或保证施工质量、施工进度的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积极采用,发挥科技在施工中的先导作用。 5、坚持专业化作业与综合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在施工组织方面,以专业作业队的作业形式,充分发挥专业人员的专用设备的优势,同时采取综合管理手段,合理调配,以达到整体优化的目的。 6、遵循既全面又简练的编制原则,对本工程的工程量进行统计,并仔细编制施工进度计划;由于施工工期很紧,所以对劳动力供应和原材料进场做统一安排,并安排充足的施工机械进场施工。 7、保证施工过程的协调性,在施工过程中各阶段、各工序之间的施工能力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不发生脱节和比例失调的现象,充分利用人力、设备、资

源达到缩短和调整施工期限的目的。 8、保证施工过程的均衡性,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均应按照施工计划的要求在计划的时限完成工程量,各施工班组及设备配备均应保持相对稳定,不发生时松时紧甚至停工现象,实现均衡性原则,必须保持施工的协调性。加强计划管理,强化项目部的指挥系统,认真做好施工设备、材料调配和技术指导,施工能力的准备工作。 9、保证施工过程的经济性,施工必须讲究经济效益,花最小的消耗,尽可能取得符合质量要求效益最高的实绩,通过施工过程的连续性,协调性、均衡性达到最好的经济效益。 三、工程概况 1、项目概况 润洋大道(南大街~路)位于宿迁市洋河新城,宿淮铁路东侧,总体呈南北走向,本项目南起于南大街,向北分别与路、徐淮路和街相交,最后终止于路,路线全长2.733km。 润洋大道行道树树种为刺槐,树径要求为15-16cm,间距为8m。本项目行道树约670棵。 2、气候 宿迁市属于暖温带季风气候区,光热资源比较优越,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4.1℃,年均日照2315小时,年太阳总辐射量约为117千卡/平方厘米,全年日照数2271小时。无霜期较长,平均为211天,初霜期一般在10月下旬,降雪初日一般在12月中旬,活动积温5189℃,全年作物生长期为310.5天。年均降水量为892.3毫米,由于受季风影响,年际间变化不大,但降水分布不均,易形成春旱、夏涝、秋冬干天气。 3、行道树树种

大树移栽后的养护管理

大树移栽后的养护管理 一、浇定根水 大树移栽后应立即浇1次透水,以保证树根与土壤密接,促进根系发育。一般春季移植后,应视土壤墒情每隔5-7d浇一次水,连续浇3-5次水;生长季节移栽的大树则应缩短间隔时间、增加浇水次数;如遇特别干旱天气,进一步增加浇水频次。 夯实的树穴,用一头尖的铁棍,在树穴周围深扎1米深的洞10-20个。这样不仅有利于水分下渗,而且可以使根系通透性良好,有利于快速生根。这个时候可以搭配使用根部浇灌液,促进植物迅速生根发芽,使叶面变绿并使大树迅速生长,恢复活力,促进大树复生根生长,扎人土中,从而能大幅度提高大树的成活率。 根部浇灌液是用各种方法使液体浸透到植物泥球内部和根部,在树木生长季节使用根部浇灌液效果尤为明显;休眠期使用对提高成活率有作用,并能促进来年大树的生长。

二、喷施蒸腾抑制剂 在大树移植后,为了提高大树的成活率,就要减少大树水分的蒸发。这个时候可以包裹树干,用草绳等软材料将大树主干全部包裹到分枝处,每天早、晚喷1次水于树干上,保持草绳湿润;也可以搭遮阴网,减少水分蒸发。 另一项重要措施就是向大树喷洒蒸腾抑制剂。由于不同植物甚至于同一植物的不同无性系之间的蒸腾能力都有差别,对蒸腾抑制剂的反应也十分复杂,在使用蒸腾抑制剂的喷施时要注意几点: 1、要喷的均匀,要十分细致和周到,每片叶子都要尽量喷到; 2、要重点喷到叶子的背面因为叶子的气孔主要集中在叶子背 面; 3、蒸腾抑制剂喷的量要足够和适量,过少可能起不到应有的 作用,过多也会产生不好的影响。喷完之后要及时清洗喷 雾器,以免造成堵塞。 三、大树养护药剂措施

移栽过程中,为了较少水分过多消耗,多数大树都要进行大面积的断根和修剪,造成了大树吸收器官和生产器官受损严重,无法从土壤中吸收足够的水分和养分供树体生长,如不及时处理,势必会造成树木的死亡。 既然大树自己养活不了自己,人类要帮一把。可以对刚移栽的大树进行树体输液技术。该方法对于古树复壮意义重大,对于普通的大树移栽保活也有其特有的作用。 可以使用大树活力素来给树体提供多种微量元素、维生素和调节剂。大树活力素能迅速被树杆吸收上下传导,促进根系发育,提高水、肥利用率;增加叶绿素含量,提高光合作用强度,特别是能提高植物抗病毒病害、抗寒、抗旱、抗干热风、抗涝、抗盐、解毒害等多种抗逆能力,大幅度提高移栽成活率。 好了,对于大树移栽后的养护管理,暂时先讲这么多吧。

行道树冬季修剪方案

城区行道树冬季修剪造型实施方案 为了保证行道树树形美观及道路的整体绿化效果,提升绿化美化水平,展现冠县城区面貌的亮丽景观,根据县委主要领导和督查室的工作安排,我们组织专业人员去聊城参观了城区行道树法桐、白蜡、国槐的修剪方法,总结了经验,结合我县城区行道树的现状,特编制如下修剪方案: 一、修剪原则: 1、根据树木不同树龄的各种生长变化规律,通过修剪协调平衡,保证树冠完整。 2、根据树木生物学特性和绿化功能需要,在顺应和满足树种分枝方式的基础上,通过修剪改善通风透光条件,满足生理需要,提高抗逆能力。 3、根据各树种修剪反应和生长立地条件及周边环境对树木修剪反应的影响,通过修剪使树木在冠型、线条等方面美观协调。 4、修剪方案应保证修剪技术措施的延续性和修剪工作的连续性。 5、根据树木生长状况,在保证绿化和景观功能的前提下,通过修剪确保行人、车辆和邻近道路附属设施安全。 二、修剪方法: 首先对树木进行常规修剪,疏除下垂枝,重叠枝,交叉

枝,病虫枝,干枯枝,细弱枝。然后,根据各条道路及行道树现状,在保证树木生长势,兼顾造型美观的基础上,结合行道树现有树形,对不同路段的行道树制定不同的修剪方法,体现一路一造型的不同景观效果。 红旗路(北环路-南环路)、振兴路西段(西环路-三干渠桥): 1、现状:行道树法桐栽植年限17-20年。由于路西侧有高压线树形已定型为开心型,街道两侧为商业门面。 2、修剪方法:修剪本着通、透的原则,将高5.5米以下的二级分枝及萌条全部疏除,抬高枝下高,根据树况疏除或回缩下垂枝及水平枝。 3、效果:通过修剪使稍显狭窄的道路略显宽敞,体现法桐的开心型修剪效果。 冠宜春东路(红旗路-东环路): 1、现状:行道树国槐,栽植于1994年,国槐成枝力较强,一个剪口多萌出4-5个枝条,造成主枝下垂,树形为自然杯状型。国槐栽植于分车带内,分支点较低,已影响部分车辆通行。 2、修剪方法:疏除部分开张角度较大的主枝,抬高树势,对于二级分枝,本着逢三去一,逢五去二的原则进行疏除。 3、效果:通过修剪,增加道路的通透性,体现国槐的

大树移植后日常管理技术及常见疑问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大树移植后日常管理技术及常见疑问 第三篇大树移植后日常管理技术及常见疑问 第一节大树移植日常养护管理技术 大树栽植是“三分种,七分养”,在移植后1-3年里日常养护管理很重要,尤其是移植后的第1年管理更为重要,主要工作是喷浇水、排水、树干包扎、保湿防冻、搭棚遮荫、剥芽除嫩梢、病虫防治等。 一、输液与浇水 栽植后立即浇一次透水,待2-3天后,浇第二次水,过一周后浇第三次水,以后应视土壤墒情浇水可适当拉长时间,每次浇水都要做到"干透浇透",表土干后要及时进行中耕,以利于土球底部的湿热能够散出以免影响根系呼吸。除正常浇水外,在夏季高温季节还应经常向树体缠绕的草绳或保湿垫喷水,一般每天要

浇4-5次水,早晚各喷水1次,中午高温前后2-3次,每次喷水,以喷湿不滴水不流水为度,以免造成根部积水,影响根系的呼吸和生长,使根部土壤保持湿润状态既可。 现代先进的养护技术是以给大树吊注输液为主,输液最大的优点是不会造成根部积水影响根系呼吸和和生长,因为常规浇水法很难控制水量,易造成水的浪费和根部积水,使用吊注输液能节水节工节能达90%以上。 二、捆扎保湿 对树皮呈青色或皮孔较多的树种以及常绿树种,应将主干和近主干的一级主枝部分用草绳或保湿垫缠绕,减少水分蒸发, 同时也可预防干体日灼和冬天防冻,但所缠的草绳不能过紧和过密,以免影响皮孔呼吸导致树皮槽朽,待第二年秋季可将草绳解除。 三、搭棚遮荫 夏季气温高,树体蒸腾作用强,为了减少树体水分散失,应搭建遮荫棚减弱蒸腾,并防强烈的日晒。注意:高温天气在运输途中和栽植养护时大树遮荫不能过严,更不能密封,也不能直接接触树体,必须与树体保持50厘米的距离,保证棚内空气流通,以免影响成活率。 同时,利用现代先进的蒸腾抑制技术(抑制蒸腾剂)来减弱树体的蒸腾作用,防止水分过度蒸发。 四、支撑固树 树大招风,大树移植后,必须稳固大树,避免其晃动,和被大风吹摇树干和吹歪树身,常采用的立支撑杆(一般成品字形三杆支撑)和拉细钢绳的方法(细钢绳拉树应为品字形三方拉树,并注意系安全标识物)稳固树,若采用支撑杆,支撑点一般应选在树体的中上部2/3处,支撑杆底部应入土40-50cm。 注意:“晃树必死”。 五、剥芽除萌除梢 大树移植后,对萌芽能力较强的树木,应定期、分次进行剥芽除萌,除嫩梢(切忌1次完成),以减少养分消耗,及时除去基部及中下部的萌芽,控制新梢在顶端30cm范围内发展成树冠。 注意:有些大树移植后发芽是在消耗自身的养分,是一种成活的假象,应及时判断是否为假成活并采取相应措施。

行道树的整形修剪方法

行道树的整形修剪方法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行道树的整形修剪方案 1、概述 行道树是指在道路两旁整齐列植的树木。城市中,行道树主要以道路遮阴为主要功能,同时具有防尘、降温、减轻机动车废气污染、美化道路环境等作用。行道树所处环境比较复杂,首先多与车辆交道有关系,有的受街道走向、宽窄、建筑高低等影响,在市区、老城区与架空线多有矛盾,在所选树种合适的前提下,必须通过修剪来解决这些矛盾,达到冠大阴浓的效果。 2、修剪季节 落叶行道树修剪一般在冬季落叶后或春季发芽前进行。上海地区一般在12月中、下旬至翌年3月份,因为冬季树木休眠时修剪可重新调整枝条的组合,使树体内的贮藏养料在第二年春季发芽后能得到合理的分配,并使新发的枝条有适当的空间取得阳光进行光合作用,促使树木的生长,从而实现行道树的庇荫降温等功能,并使行道树有统一整齐的树形,达到整齐美观的作用。 行道树除冬剪外,每年还要在5-6月间进行2-3次的剥芽。除此外,对一些病虫枝、干扰架空线等的枝条还必须随时修剪,对冬剪切口上萌发的一些新枝如密生一簇者,也要适当进行疏剪。 常绿行道树一般在春季第一次生长高峰之前及秋季最后一次生长高峰之后进行修剪为最好。上海地区一般为早春3-4月份及秋季10-11月份。 3、修剪方法 3.1疏剪 对树上的枯枝、病虫枝、交叉枝、过密枝的枝条基部全部剪掉,以改善冠内通风透光条件,避免或减少膛内枝产生光脚现象。疏剪时,切口部分必须靠节,剪口

应在剪口芽的反侧,呈45度倾斜,剪口应平整。如果簇生枝与轮生枝需全部去除的,应分次进行,以免伤口过多,影响树木生长。 3.2短截 主要剪去枝条先端的一部分枝梢,促发侧枝,并防止枝条突长。生长期一般轻剪,休眠期一般重剪。 3.3截干 对于比较粗大的主枝、骨干枝进行截断,这种方法有促使树木更新复壮的作用。为缩小伤口,应自分枝点上部斜向下锯,保留分枝点下部的凸起部分,这样伤口最小,且易愈合。为防止伤口因水分蒸发或病虫害侵入而腐烂,应在伤口处涂保护剂或用蜡封闭伤口,或包扎塑料布等加以保护,以促进愈合。 4、常用整形修剪技术 4.1杯状形修剪 杯状形修剪多用于架空线下,具有典型的“三股六杈十二枝”的冠形结构。主干高2.5-4米。即定干后,选留3个方向合适(相邻主枝间角度呈120o,与主干约呈45o)的主枝。再于各主枝的两侧各选留2个近于同一平面的斜生枝,然后同样再在各二级枝上选留2个枝,这个过程要分数年完成,才可形成杯状形树冠。行道树采用杯状形整枝,可视情况,根据树种而有变化。 骨架构成后,树冠很快扩大,疏去密生枝、直立枝,促发侧生枝,内膛枝可适当保留,增加遮阴效果。上方有架空线路的,切勿使枝与线路触及,一定要保持安全距离。行道树的枝条与架空线路间的安全距离含水平间距和垂直间距,视线路类别而异。一般情况下,1千伏以下的电力线路安全间距为1米,1—20千伏线路下为3米,30—110千伏高压线路下为4米,150—220千伏超高压线路下要求达5米。枝条与通讯明线间的安全距离为2米,与通讯电缆的安全距离为0.5米。近建

行道树种植施工方案

行道树种植施工方案 1、定点、放线 (1)行道树的定点放线 规则整齐的道路两侧,成行列式规则整齐种植的树木称行道树。行道树要求种植位置准,尤其是行位必须准确无误。 行道树行位按设计的横断面规定的位置放线,在有固定马路牙的道路以路牙内侧为准,没有路牙的道路,以道路路面的中心线为准。用钢尺(或皮尺)测准行位,然后按设计图规定的株距,大约每10株左右钉一个行位桩。通直且距离长的道路,首尾用尺量距定行位,中间段可用测竿进行三竿测定位,这样可加快进度。行位确定之后,用皮尺或测绳定出株位。株位中心用铁锹铲出一小坑,撒上白灰,作定位标记。 (2)成片绿地定点放线 成片绿地定点放线的具体方法介绍如下。 1)仪器法利用测量仪器定点、放线。 2)网格法用皮尺、测绳等在地面上按照设计图的相应比例等距离划好正方格(如10m×10m,15m×15m,20m×20m等),方格可用白灰画线,也可钉柱挂绳。这些方格线称为纵横坐标线。这样可以正确地在地面上定点定位,并撒上白灰标明。 3)交会法此法适用面积较小的地段。具体作法是:找出设计图上与施工现场上两个完全符合的基点(如建筑物、电线杆等),量准植树点位与该两基点的相互距离,分别从各点用皮尺在地面上画弧交出种

植点位,撒上白灰或钉木桩,做好标记。 4)目测法对于设计图上无固定点的绿化种植,如灌木丛、树群等可用上述方法划出树群树丛的栽植范围,其中每株树木的位置和排列可根据设计要求在所定范围内用目测法进行确定,定点时应注意植株的生态要求并注意自然美观。定好点后,多采用白灰打点或打桩,标明树种,栽植数量(灌木丛树群)、坑径。 定点时如遇电线杆、管道、涵洞、变压器等障碍物应躲开。不应拘泥于设计的尺寸,而应遵照与障碍物相距的有关规定来定位。 二、栽植前的准备工作 1、种植穴、糟的挖掘 无论种花还是栽树,均需挖坑。这项工作看似简单,但其质量好坏,将直接影响植株的成活和生长。在种植穴、槽挖掘前,应向有关单位了解地下管线和隐蔽物埋设情况。种植穴、槽的定点放线应符合下列规定: (1)种植穴、槽定点放线应符合设计图纸要求,位置必须准确,标记明显; (2)种植穴定点时应标明中心点位置,种植槽应标明边线; (3)定点标志应标明树种名称(或代号)、规格; (4)行道树定点遇有障碍物影响株距时,应与设计单位取得联系,进行适当调整。挖种植穴、槽的大小,应根据苗木根系、土球直径和土壤情况而定。 按规定的尺寸,先在地面上用白灰或锹画圆,再沿四周垂直向下挖穴。

名木古树复壮方案

名木古树复壮方案 古树名木是自然与人类历史文化的宝贵遗产,是民族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佐证,它们几经沧桑,展现古朴典雅的身姿,具有很高的观赏和研究价值。所以说,古树是活着的古董,是有生命的国宝。中国环保局对名木古树的定义为:“一般树龄在百年以上的大树即为古树;而那些稀有、名贵树种或具有历史价值纪念意义的树木可称为名木。” 对名木古树的养护是一个长期性、系统性的工作,名木古树的拯救和复壮更是园林界一个全新的课题,只有科学的养护管理,根据不同植物、不同时期,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才能降低大树和名木古树的死亡率,真正做到节约成本,养护得当。 名木古树衰老的原因: 任何树木都要经过生长、发育、衰老、死亡等过程,这是客观规律,不可抗拒,但是通过探讨古树衰老的原因,可以采取适当的措施来推迟衰老阶段的到来、延长树木的生命。 一、古树生长条件差 (1)生长空间不足 树木的生长空间包括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有些古树栽在殿基土上,植树时只在树坑中换了好土,树木长大后,根系很难向坚土中生长,由于根系的活动范围受到限制,营养缺乏,致使树木衰老。古树名木周围常有高大建筑,严重影响树体的通风和光照条件,迫使树干生长发生该向,造成树体偏冠。这种畸形生长,

不仅影响美观,而且造成重心偏移,如遇雪灾、大雨、大风等自然灾害,易造成枝折树倒。 (2)土壤板结、通气不良 据分析,名木古树大多位于旅游区、庙宇、宫苑等人员量极大的地方,致使地面受到大量践踏,土壤板结,密实度高,透气性降低,机械阻抗增加,限制了根系的发展,甚至造成根系吸收根大量死亡。 (3)土壤侵蚀、根系外露 古树历经沧桑,土壤裸露,表层剥蚀,水土流失严重。不但使土壤肥力下降,而且表层根系易遭干旱和高温伤害死亡,还易造成人为擦伤,抑制树木生长。 (4)挖方和填方影响 挖方与土壤剥蚀的危害相同,填方易造成根系缺氧死亡。 (5)树下地面的不合理铺装 由于游人增多,为方便观赏,多在树干周围用水泥砖或其他硬质材料进行大面积铺装,仅留下较小的树池。铺装地面不仅加大了地面抗压强度,造成土壤通透性下降,也形成了大量地面径流,大大减少了土壤水肥的积蓄能力,致使大树长期处于透气、营养及水分极差的环境中,使其长势衰弱。 (6)土壤营养不良 名木古树长期固定生长在某一个地方,持续不断的消耗土壤中各种必需的营养元素,几乎没有什么枯枝落叶归还给土壤,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