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性生活两大误区

中国人性生活两大误区
中国人性生活两大误区

中国人性生活两大误区

[导读]男人之间有一种舆论,似乎性生活次数越多,这个男人就越合格,越有阳刚之气;他的妻子也就越满意、越幸福。反过来,次数较少的丈夫被说成是“侍候不了妻子”,被认为是“不够男人气”。

一、过分重视性生活次数与频率

男人之间有一种舆论,似乎性生活次数越多,这个男人就越合格,越有阳刚之气;他的妻子也就越满意、越幸福。反过来,次数较少的丈夫被说成是“侍候不了(或对付不了)妻子”,被认为是“不够男人气”。

其实大多数妻子并不是这样认为,感情交流与性生活相比,根据专家对31个大中城市1279对夫妻的调查(以下数字均根据此项调查),78%的妻子更重视前者,而不是后者。单纯的性生活次数与性生活质量(妻子能从中获得多少性高潮)相比,85%的妻子更希望获得高质量,而不是大数量。

男人的性生活实践也并非“ 多多益善”。大约在30岁到35岁之间,一半以上的丈夫体验到自己的性需求实际上悄悄地变化了,也从需要大数量转为寻求高质量,希望获得更深切的情感交流和体验。正因如此,男人如果在观念上认为,性生活频率是夫妻和谐的主要衡量标准,甚至是唯一标准,那么他就很可能产生两种行为上的失误。

其一,他可能忽视或否认妻子的情感需求,把性生活简单化,变成一系列动作,严重的还会极大地伤害妻子的人格与情感。其二,他可能无形中加重自己的心理负担。一旦年龄较大,或偶然遇到特殊情况,不能保持他所认为的高频率,就会怀疑自己得了“阳痿”、“早泄”的“病”,会生怕“对不起妻子”,甚至会对自己的整个人格和人生目标产生怀疑或失望。结果,越是要强,越经不起意外。

其实,男子的性生活频率高低,基本上是由生理状况和年龄所决定的,全世界各民族都差不多,而且几乎每一个男人的一生中,都会有些时期少,而又有些时期多,根本谈不到“应该有多少次”这样的问题。男人的性魅力主要在于成熟的个性风采、善解人意的博厚胸怀和情感的深沉执著。如果不注意这些方面的修养,却一味关心或吹嘘性的频率,那么男人就难以走出性生活的误区。

二、过分狭隘地理解性生活

在夫妻性生活中,男性最终是会出现射精的,但这既不是性生活的全部内容,也不是它的首要目标。性生活是表达爱情的载体。它必须包括事先的心理准备阶段,而且最终结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准备阶段是否恰当,是否充分。

有些丈夫把自己的生理过程看作第一位的、不可调整的,结果常常过于急切、粗暴和简单。在我国城市夫妻中,从来没有相互亲吻过的人占到1/4,从来没有深接吻的超过一半;根本不抚摸妻子的占到41%~53%。但是与此同时,却有83%的人认为自己的婚姻很满意或比较满意。

由此可见,并不是丈夫不爱妻子,而是他不会爱,过分强调最终的生理结果,却忽视了情绪准备的过程。横向比较一下,某些高文化、高情感的夫妻,近乎100%都有过而且常有几乎一切种类的爱抚行为。他们真正把性看做一种生活,看做是在“做爱”而不是完成生理任务。这无疑有益于婚姻稳固和提高质量,值得提倡。

文言文翻译十大常见典型错误汇总

文言文翻译十大常见典型错误汇总 文言文翻译在文言文阅读题里可以说是最考验技术的,下面是历年来高考生最容易犯的高考文言文翻译的十个误区 误区一:混淆古今异义 【例1】时既与梁通好,行李往来,公私赠遗,一无所受。 误译:当时已经与梁国互通友好,背着行囊送礼的,官方赠送的、私人遗留的礼品,(贺兰祥)一概都不接受。 正译:当时已经与梁国互通友好,使者往来,官方和私人赠送的礼品,(贺兰祥)一概都不接受。 分析与对策:句中的“行李”,古义为“使者”;今义是“出行时带的箱子、包裹”等。“遗”的古义为“赠予赠送的东西”,今义为“遗失、遗漏、遗留”等。 考生以今义释古义,原因是不明古义,不知古今词义不同。要解决这个问题,考生应注意以下两点: 1、积累古今异义词。一是借助教材注释识记古义,如《烛之武退秦师》中“行李之往来,供其乏困”;二是借助成语识记古义,如成语“短兵相接”的“兵”字就保留了“兵器”这个古义;三是借助复习资料上的《古今异义词简表》识记古义。 2、翻译一个词首先想到的应该是这个词的古义,除此之外还要检验这个古义放在句中是否妥帖,句意与上下文是否相符等。 误区二:词类活用分析错误 【例2】母徐衣其女衣,袖利刃行向池呼鱼。 误译:后母的衣服也就是女儿的衣服,袖子里的那把刀也向着池塘呼唤鱼儿。 正译:后母慢慢穿上她女儿的衣服,袖子里藏着锋利的刀子走到池塘边呼唤鱼。 分析与对策:句中的第一个“衣”,名词活用为动词,应译为“穿”;“袖”,名词活用为动词,应译为“袖子里藏着”。一般情况下,“名词名词”的结构,第一个名词往往活用为动词。 要解决这个问题,考生应注意以下两点: 1、借助复习资料熟悉名词、动词、形容词的活用类别,并能通过对活用特征的识记、比较,结合语境进行正确翻译。如,形容词意动用法,表示主语认为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表示的性质或状态,可译为“认为……”“以……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表示主语使宾语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2、翻译语句的前提是读懂文章大意,而我们检验自己翻译正误的方法,就是将译文放到文段中去检验,使自己的翻译符合语境,合情合理。 误区三:误译文言虚词 【例3】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苏轼《赤壁赋》) 误译:这儿向西望是夏口,向东望是武昌,山水环绕,草木茂盛苍翠,不就是曹操围困周瑜的地方吗 正译:向西望是夏口,向东望是武昌,山水环绕,草木茂盛苍翠,这里不就是曹操被周瑜围困(打败)的地方吗 分析与对策:“困于周郎”中的“于”字,表示被动关系,译为“被”,考生的忽视造成被动者“曹操”成了主动者。同学们要注意积累“其、之、以、而、乃、乎”等《考试大纲》规定的十八个常用虚词的多种用法,根据句意,准确翻译。 误区四:漏译省略成分 【例4】但以浓墨洒作巨点,淋漓满纸。郭异之,持以白王。 误译:只是用浓墨洒作大墨点,满纸都是。郭生对此感到奇怪,拿着纸来告诉王生。 正译:(狐狸)只是用浓墨洒作大墨点,(弄得)满纸都是。郭生对此感到奇怪,拿着纸来告诉

简析中国传统美学的意义与价值

简析中国传统美学的意义与价值 作为研习中国书画的一名学生,也许对中国的传统美学体会更多更深刻一些,兴趣也更浓。可以说中国传统美学植根于中国古代文化的丰富而独特的土壤之中,体现着中国人对于人生的特有的领悟、体味、理解与展露。中国美学的实质,是为了探寻使人们的生活与生存如何成为艺术似的审美创造,它是从一个特殊的层面、特殊的角度来体现中国人对人生的思考和解决人生根本问题的努力,体现着中国人对于人的生存意义、存在价值与人生境界的思考和追寻。下面从以下几点试析:人生哲学,独特性,人生美艺术美,其价值。 人生哲学是中国古代美学的理论基础。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现了中国人在究天人之际,于天与人之间关系的思考之中,确立人的地位,思考人与人的关系、人的理想、人格的确立、人性的美善等一系列问题,而这种哲学观念又影响到中国传统美学,使其在对于人于天地间的地位、人的道德精神、人的心灵世界、人的情感体验等方面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探索的基础之上,形成独具特色的美学思想体系。以“仁学”为核心的原始儒家哲学,构成儒家美学的哲学基础。儒家美学所体现出的特征乃是以人为本,具有朴素人本主义特征的美学思想。 基于美根源于人、人心、人的义理、道德,因而,受儒家美学的影响,中国传统美学思想极为重视审美主体心理结构中的人格因素。道家美学将“道”视为美的最高境界。一方面,在道家看来,“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道是超越时空的、绝对的、无限的;另一方面道又是“无所不在”,因而中国道家的思想,体道、观道、游道,以便使人的现实生命获得安顿,转化为艺术化的人生。而道,则不过是人的安身立命的最终依据的设定而已。 中国传统美学的独特性体现在特别关注人生,重视生命,强调体验,它既是人生美学,又是生命美学,体验美学。这种美学思想是在体验、关注和思考人的存在价值与生命意义的过程中生成并建构起来的,强调由审美对象的外部形式的,深入到内部实质的领悟,并最终沉潜于深层生命意蕴的感悟,从而获得心灵的解放与自由。其认为审美体验活动是主体对心灵自由的追求,是心与物、情与景、神与形、意与象、生命与活力的融合,是生命意义的瞬间感悟。因而,中国传统美学的审美体验过程是最为重要的问题。在中国传统美学中,把审美体验概括成“味”,并发展出诸如“体味”、“玩味”、“寻味”、“品味”、“研味”等一系列丰富的范畴、理论,它们或表明审美体验的性质,或表明审美体验的深度与广度,或表明审美体验的不同方式。审美体验从根本上说是一种生命体验,是生命体验的最高存在方式,是生命意义的瞬间感悟。 中国传统美学的研究对象应该包括人生美与艺术美。如果说人生论是中国传统美学的哲学理论基础,是孕育和形成中国传统美学的文化土壤,那么,人生美则是中国传统美学(人生美学)的根与干,艺术美则是中国传统美学(人生美学)的花与果。中国传统美学发展出追求人的审美极境的审美境界论。认为美实际上是一种人生境界,是一种理想的人生审美境界。人生境界反映着人在寻求自身安身立命之所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精神状态,而审美活动,则通过澄心静虑,通过直观感悟,顿悟人生真谛,获得审美极境。因而中国传统美学的审美境界论与中国传统人学的人生境界论趋于合一。最高的人生境界(审美境界)是心灵的超越与升华。在中国传统美学中,无论是儒、道美学,还是佛教禅宗美学,都把人生的自由境界作为最高的审美理想与最高的审美境界。在道家美学中,老子把“同于道”作为人生的最高追求与一种极高的人生境界。庄子美学更有着对“无所待”而“逍遥游”的理想人生境界与审美境界的向往。佛教禅宗美学追求超越人世的烦恼,摆脱与功名利禄相干的利害计较,使心与真如合一,来达到绝对自由的人生境界。中国传统美学对于人生审美境界的追求,也

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错误翻译,让我们哭笑不得

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错误翻译,让我们哭笑不得 对于中国人来说,我们在说英语的时候,往往是先用中文思考,然后再想用英文怎么说。如果是直接翻译而不参考习惯表达,我们很容易闹出各种笑话。下面给大家盘点一些常见的翻译错误,阅读时请自行脑补各种画面。 邀请妹子参加聚会: 中文:你愿意参加我们的聚会吗? “神”翻译:Would you like to join our party?(来,亲!加入我党吧!我们是XX主义接班人……) 推荐翻译:Would you like to come to our party? 画外音:join多指加入某个组织或者党派,party除了表示聚会,还可以表示党派。党果然把你教育地很先进,遇到一个外国妹子,一上来就让人家入党。但是这样真的好么?!会把妹子吓跑的啦!英语不好,妹子会跑!T.T 在妹子面前谦虚一下: 中文:我的舞跳得不好。 “神”翻译:I don’t dance well.(我就不好好跳舞!你咬我呀!你咬我呀!) 推荐翻译:I am not a very good dancer. 画外音:导演,说好的谦虚呢?这样贱贱的台词真的好么? 中文:别对我期望太高。 “神”翻译:Don't expect me too much.(别老盼着我,太想我是不对的哟!) 推荐翻译:Don't expect too much of me. 画外音:来人,快把这个自恋狂拖走。 描述自己的住处: 中文:我的屋子比较窄,但是很整洁。 “神”翻译:My room is narrow,but it is very tidy.(我的房间可是很细很细的哟!) 推荐翻译:My room is small,but it is very tidy.

翻译中常见的错误

翻译中常见的错误 翻译是一问遗憾的学问,经常会出错。聪明的人在于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减少错误。误译的原因很多,主要是对原文理解不够透彻、缺乏译入语的表达能力和手段、拘泥于原文的框框筹。下面试分析几个导致误译的主要原因。 一、不理解导致误译 英语有些句子、词组有其固定含义,其含义与字词的本身意思有关系,但不一定都一致。翻译这类词,要知道其来源和含义。如果不知道、不理解,又不认真查考,光凭想当然、按字面意思猜测,就难免要误译。如:The world arms bazzar is a Rubik’s Cube of complex and shifting relationships and one of the world’s largest business. 初译:世界军火市场虽然像鲁比克的骰子一样错综复杂、变幻不定,都是世界上最大的买卖之一。 Rubik's Cube,是匈牙利人鲁比克发明的魔方,在这里用来形容军火市场上的复杂和多变。初译者不了解这个词组的含义,按字面直译,译得不够准确。可译为:世界上军火市场像魔方一样错综复杂、变幻不定,而且是世弄上最大的买卖之一。 二、人称、数的不一致 例1、独立后,贵国不断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社会进步。 初译:Never ceasing the efforts to explore a road to development suited to your national conditions after winning independence, your country has enjoyed political stability, economic growth and social progress. “Your country”应该被看成单数第三人称,因此用“your”这个第二人称所有格代词是不对的,应改为its.

商务英语应用中常见的用词翻译错误实例解析

商务英语应用中常见的用词翻译错误实例解析 笔者在商务英语教学中发现,外贸英语中有一些使用十分频繁的词汇很容易被误译,原因是商务英语中相同的单词在不同情况下有不同的含义。现将这些单词的不同用法和含义试加比较说明。 例一:floating that the world saw a return to exchange rate system. Central banks were no longerrequired support their own currencies. Floating policy is of greatimportance for export trade;it is, in fact, a convenient methodof insuring goods where a numberof similar export transactions are intended, e.g. where the insured has to supply an overseasimporterunder an exclusive sales agreement or maintains sales subsidiary companies abroad. 译文:在这种情况下,世界各国又恢复浮动汇率就不足为奇了。各国中央银行也就无须维持本币 的汇价了。 统保单对出口贸易至关重要。它实际上是货物保险中的一种便利的办法,特别适合于分不同的时间出口的一批类似货物, 如,当被保险方根据独家代理协书向国外的进口方供货,或在国外委任了销售代表,设立分支机构时用之。 注解:floating 在上述两个句中的意思完全不一样,floating exchange rate 意为“浮动汇率”,即可自由浮动,完全受市场力量决定的汇率制度。而floating policy 则指用以承保多批次货运的一种持续性长期保险凭证,常译为“统保单”。 例二:confirm Wed like to inform you that our counter sample will be sent to you by DHL by the end of this week and please confirm it ASAP so that we can start our mass production. Payment will be made by 100% confirmed, irrevocable Letter of available by sight draft。

大学英语汉译英典型错误分析

1. 这些工人省吃俭用,为的是为国家多积累资金 These workers save food and expenses to accumulate more funds for the country. save food---把食物放起来 * These workers live frugally to accumulate more funds for the country. 2. 全国都公认她是最杰出的科学家 She is everybody’s choice as the nation’s most outstanding scientist. ?everybody’s choice 在这里是不可能的事,用此过于夸张。 ●She is generally acknowledged as the nation’s most outstanding scientist. 3. 必须清除政府中的贪污腐化现象。 We must clear away the phenomena of graft and corruption in government. ?phenomena 是个多余的词,译文不地道。 ●The administration must be cleaned of graft and corruption. 4.我们就把这个方法建立在更加自觉的基础上了。 We established this method on the basis of more consciousness ---中国式英语,字对字的死译。 ●We must employed this method much more consciously. 5.李先生就要和他的同事们告别了。他与他们一道工作了很

中国文学的审美观

中国文学的审美观 1.审美观定义 审美观:主体对客观感性形象的美学属性的能动反映。包括人的审美感觉、情感、经验、观点和理想等。 文学审美观:中国传统的美是由作品、作者及客观环境构成的。 2.中国人主要思维方式 ⑴整体性受儒家、道家以及佛教影响,讲究天人合一,万物一体。因而中 国人思维方式为中庸,兼顾,联系,和谐和统一。 ⑵模糊性混沌状态,尤其是中国古代。与西方不同,西方认为非美即丑, 非丑即美。 ⑶直觉性注重经验,整体思考。讲究感觉、灵感、内省和内心体验。 ⑷求同性思想一元化,统一化。 3.中国文学的美学智慧 主要受儒家,道家和佛教影响 ⑴中国文学的一大特点——抒情。创造意境或者意象,其中意境分为物镜 和情境。 a.情景交融,寓情于景主要以儒家天人合一思想为基础,并兼容了道家道 通为一,及佛教人与万物为一体的思想。因此,讲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密不可分。举例,北雁南飞,代表送别,好友分离;“举头望明月”,意味思乡,思念某人。 b.虚实相生以道家有无相生的思想为基础,并兼容了儒家言近旨远尤其佛 教色不异空、空不异色等思想。举例,唐代诗人张继。 当然,中国文学作品还是注重真实。文学作品反应作者的品格和志趣,“文如其人”。举例,王维,鲁迅。 c.韵味无穷显然以禅宗不立文字作为基础,并兼容了儒家、道家言不尽意 的思想。举例,晚唐诗人,李商隐,《锦瑟》。 ⑵君子人格重视仁义礼智,这些道德标准也影响到文学的评鉴。举例,诗 圣杜甫,心系朝廷,百姓疾苦;南宋诗人陆游,年迈还担心如何收复中原。 反例,元代诗人杨维桢,诗词写得不错,影响力较大,但论者对其评价却

抑多扬少,或许是因为他个人行为放浪。 4.唐诗的审美观 唐诗以实用为目的,以儒家温柔敦厚的诗教为原则,追求自然的审美情趣和含蓄蕴籍的风格,这就是它所表现出来的审美价值倾向。 ⑴揭露政治的黑暗和批判统治阶级腐败现象的诗歌。这类诗有《丽人行》、 《车行》等数篇。 ⑵忧国伤时之作。安史之乱时期,杜甫感念国家的安危和人民的流离漂泊, 写下了许多感人至深的诗篇。如名篇《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 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 ⑶以诗言志,也是中国的传统,往往诗人作诗的目的并不在于玩赏词句,而 是借诗来表达自己的内心,言明志向。如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 炬成灰泪始干”, 还有白居易的《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历年翻译十大常见典型错误汇总

历年翻译十大常见典型错误汇总 历年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十大常见典型错误汇总 误区一:混淆古今异义 【例1】时既与梁通好,行李往来,公私赠遗,一无所受。 误译:当时已经与梁国互通友好,背着行囊送礼的,官方赠送的、私人遗留的礼品,(贺兰祥)一概都不接受。 正译:当时已经与梁国互通友好,使者往来,官方和私人赠送的礼品,(贺兰祥)一概都不接受。 分析与对策:句中的行李,古义为使者;今义是出行时带的箱子、包裹等。遗的古义为赠予赠送的东西,今义为遗失、遗漏、遗留等。 考生以今义释古义,原因是不明古义,不知古今词义不同。要解决这个问题,考生应注意以下两点: 1、积累古今异义词。一是借助教材注释识记古义,如《烛之武退秦师》中行李之往来,供其乏困;二是借助成语识记古义,如成语短兵相接的兵字就保留了兵器这个古义;三是借助复习资料上的《古今异义词简表》识记古义。 2、翻译一个词首先想到的应该是这个词的古义,除此之外还要检验这个古义放在句中是否妥帖,句意与上下文是否相符等。 误区二:词类活用分析错误 【例2】母徐衣其女衣,袖利刃行向池呼鱼。 误译:后母的衣服也就是女儿的衣服,袖子里的那把刀也向着池塘呼唤鱼儿。 正译:后母慢慢穿上她女儿的衣服,袖子里藏着锋利的刀子走到池塘边呼唤鱼。 分析与对策:句中的第一个衣,名词活用为动词,应译为穿;袖,名词活用为动词,应译为袖子里藏着。一般情况下,名词 名词的结构,第一个名词往往活用为动词。 要解决这个问题,考生应注意以下两点: 1、借助复习资料熟悉名词、动词、形容词的活用类别,并能通过对活用特征的识记、比较,结合语境进行正确翻译。如,形容词意动用法,表示主语认为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表示的性质或状态,可译为认为……以……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表示主语使宾语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2、翻译语句的前提是读懂文章大意,而我们检验自己翻译正误的方法,就是将译文放到文段中去检验,使自己的翻译符合语境,合情合理。 误区三:误译文言虚词 【例3】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苏轼《赤壁赋》) 误译:这儿向西望是夏口,向东望是武昌,山水环绕,草木茂盛苍翠,不就是曹操围困周瑜的地方吗? 正译:向西望是夏口,向东望是武昌,山水环绕,草木茂盛苍翠,这里不就是曹操被周瑜围困(打败)的地方吗? 分析与对策:困于周郎中的于字,表示被动关系,译为被,考生的忽视造成被动者曹操成了主动者。同学们要注意积累其、之、以、而、乃、乎等《考试大纲》规定的十八个常用虚词的多种用法,根据句意,准确翻译。 误区四:漏译省略成分 【例4】但以浓墨洒作巨点,淋漓满纸。郭异之,持以白王。

常见英语翻译错误

第一节望文生义型错误 1、Fight shy of the theoretical method of approach to the learning of English.误:从理论上讲,学英语的方法就是要战胜害羞。 正:学英语要避免只讲理论(而不实践)。 析:fight shy of 是习语,意为回避,避免。 2、This failure was the making of him. 误:这次失败是他造成的。 正:这次失败是他成功的基础。 析:make基本含义是造成,也可作发展或发达的过程,成功的原因或手段解,此题便是此意。making作复数是表示素质、要素,如He has in him the makings of a scholar. 3、They made an example of the boy. 误:他们以这个男孩为榜样。 正:他们惩罚这个男孩以儆他人。 析:make an example of sb=punish one as an example to others,。set an example of sb 才是树立榜样。 第二节语法关系混淆型错误 1、He tried to seem angry,but his smile betrayed him. 误:他试图看上去很生气,但是他的笑容背叛了他。 正:他假装生气的样子,但是他的笑容暴露了他的真实感情。 析:这里him 是指his true feelings.应该注意的是,英语中的人称代词并非都是指代人,所指内容要根据上下文而定,翻译时一定要指出其具体指代。又如:When he was accused of theft,he turned red.其中he=his face,不可译成...他变红了。 2、He stole her a watch. 误:他偷了她一块表。 正:他为她偷了一块表。 析:此句中her是stole的间接宾语,而watch是直接宾语。 3、It was not that he had plenty of money 误:他并不是很有钱。 正:那并不是因为他有很多钱。 析:居中it不代表that分句,而只是一个普通的代名词。此类句型中后面的it is 可省略。句中that=because。此句型的完整形式是It is not that...but it is that....。it意为the reason。 第三节由于缺乏背景知识造成的错误 1、The man is the black sheep of the family.、 误:这个人象家里的黑羊一样。 正:这个人是家里的败家子。

浅论当代中国审美观的形成

论文关键词:审美观;传统;中国论文摘要: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在几千年的发展中,形成了其独特的审美观念和习惯。而在一百多年来这种中国特有的审美观念和西方文化的融合中,则出现了现代中国审美观。一、前言审美观,简单地来说就是人们对美的看法和观点。其实这个概念是从哲学体系中分出的一个美学概念,指的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审美意识,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逐步积累起来的审美情感、认识和能力的总和。二、审美观的产生审美这一活动的产生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人类的审美是如何产生的,其二是个人的审美是如何产生的。从人类诞生之初,人们对审美这一活动就已经有了一些浅薄的意识。但是人类最早的审美活动并不是像现在这样主要体现在艺术活动中,而是体现在生产劳动中。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生产劳动是审美的母亲,最早的美与美感都孕育在生产劳动中。但是,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同样,人们的审美标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不同的时代有不同时代的审美标准与审美价值取向。就算是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对同一件事物的审美观点也是不同的,这就是审美观的时代性。三、审美观的形成那么中国普遍的审美观是怎样发展、形成的呢?中国传统哲学和美学中有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建立在很强的归纳性分析的基础之上。黑格尔在评价《周易》时说:“那些图形的意义是极抽象的范畴,是最纯粹的理智规定。”很显然“纯粹的抽象”正是大信息量的具体容纳,它抛弃了许多具体事物的形式外壳,而留其本质。我们祖先最早所认识的“象”,原本是“道”的物化形式,这个道,以依稀朦胧的物象为形式,可以说,自“象”诞生起就具有一种高度抽象从哲学层面上是要高于对事物的模仿的。或许在漫长的文明史中,这种高起点的哲学和美学的抽象是经过了长时间的积淀才形成的。但是,从我们现在可以了解到的情况看,可以认为中国传统美学自从发端就占据了一个较高的哲学立场。不同的思想理论,导致了不同的好恶标准,也就形成了不同的审美观。根据整个世界的地域来区分的话,可以分为东方和西方两种观点;而根据时代变迁则可分为传统和现代。在16世纪和19世纪,西方社会分别产生了文艺复兴和工业革命。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生活环境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从而孕育出现代文明,同时也产生了新的审美观。随着时代和国际形势的变迁,中西方文明的碰撞,最早产生于西方的“现代审美观”也对中国社会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漫长的积累形成的过程中,道家美学“真”、“味”等带有强烈民族心理的审美命题同时也在稳定地影响着传统建筑的形式,道家美学,对于纯粹的艺术发展无疑有着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道家师法于天地,抽象于自然的美学观确实为艺术审美明确了方法。”取物观象”的抽象方法需要对艺术表达方式反复推敲,这种对抽象的追寻,也是所有艺术向着更高层次发展所必须经历的阶段。[!--empirenews.page--][1][2]下一页一个民族文化总是与这一民族的心理、民族性格以及风俗、思维方法和伦理观念等方面密切相关的。作为伦理性的文化体系,中国人把人视为主体,以物相辅助,认为“人为万物之灵”,“天有四时,地有其材,人有其智”,这表明中国文化系统中,重视人与物的关系,在对自然物的摄取和创造中,又找到社会意义,使造物的真、美与善统一起来。完美的民艺品都成为真、善、美的统一体。四、中华特色的审美观华夏文化是一个多民族、多地域、多种文化思想融合的一只大的文化体系,正是这个特点,决定了华夏文化的民族特色,也决定了我国传统审美意识的民族特色。它的多元结构,形成多样化的审美观念和审美心态,在这种文化的长期熏陶下形成的审美趣味,自然也是多样的。而其特定的历史和民族的内容,在我国美学史上,表现出华夏民族所特有的文化意识和美学内涵。这一切,只有深入到深层的文化背景中才能得到解释。我国数千年传统文化史上,儒、道、佛三家,既是各自独立门户,有不同的学说,但又不断互相融合,长期共存,成为中华文化的主干。华夏文化,就其主要特征而言,可以说是人文主义的,或者说是人本主义的。当然我们这里借用人文主义、人本主义这些词语,是为了表述其以人为中心这一本质特征。至于其具体的内涵则与西方的人文主义、人本主义有很大差异。人是社会的人,他不同于一般的动物,孟子说:

六级翻译常见错误

1、How much did you have to pay down on the car? 【解析】 误:一个溺水的人抓住了一根稻草。 正:一个将淹死的人哪怕是一根稻草也会去抓。 析:catch a straw 为实际抓住了,catch at a straw 为还没有抓到手不过是努力想要抓到罢了。这句话是一个成语,比喻一个人绝望时的心情。 2、The wind blows south. 【解析】 误:他想去海边。 正:他要去当水手。 析:want作动词用时,除了要这个主要意思外,还有缺少的意思,如:He wants patience. 他缺乏耐心。作不及物动词一定表示缺少或贫困解。We mustn't let him want in his old age. 我们一定不能让他老年时贫困。wanting 无论是作形容词还是介词均表示缺乏。Many pages of this book arewanting.这本书缺少了很多页。Wanting mutual trust,friendship is impossible.没有相互信任的友谊是不可能有的。本题,go to sea 是习惯用语。 3、There is no living in the island. 【解析】 误:她不注意衣着。 正:她不爱惜她的衣服。 析:careless of 表示不重视,不修边幅怎么说呢?..想想..... 应该说careless about.

4、A drowning man catches at a straw. 【解析】 误:你(一共)花了多少钱买那辆车? 正:买那辆车你首付给了多少现钱? 析:down=in cash,在买东西时付出的现金,下面这个例句可帮助理解本题:U pay 5000 dollarsdown and the remainder in installments. 你先付5000美元现金,其余的分期付款。 5、He wanted to go to sea. 【解析】 误:风向南吹。 正:风从南边吹来。 析:表示方位的词,如东南西北,作副词时,意义为朝...方向去,如:The river flows north. 河水向北流。但是唯有说道风的时候,恰好相反,指从...方向来。如:The wind blows east. 刮东风。 6、She is careless of her dress. 【解析】 误:此岛上没有生物。 正:此岛不能住人/居住。 析:There is no + v-ing(动名词) =We can't + v(原动词) =It's impossible + to v(不定式) 1、Nobody will be the wiser.

谈中国人的传统色彩意识.

谈中国人的传统色彩意识 内容摘要:中国人的传统色彩意识是从中国传统的“五色观”、文人画的水墨色彩以及民间色彩这三大色彩体系中得以体现的。这三大传统的色彩体系充分反映出古代帝王将相、文人士大夫以及平民百姓的内在思想意识。在中国人传统的道德、思想、文化中,色彩成为社会规范的标识,成为人们内在意识外化的具体表现。中国人的传统色彩意识体现出整个民族的哲学观念、文化内涵与审美意识。了解中国人的传统色彩意识也就对中国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关键词:传统色彩意识五色观水墨色彩民间色彩 中国人的色彩意识是注重事物固有属性在内心的感受。中国传统的“五色观”理论饱含着丰厚的文化底蕴。五色系统是中国人内在意识的一种外在体现,它是人类文明进程中独特的文化现象,中国的神话传说无不贯穿着它的影响。五色系统属于帝王的专利。五色概念已知最早的记录是在公元前22世纪由舜帝提出的。五色系统的构架是夏、商、周三代推行的五行思想。五行即木、火、土、金、水,古人认为它们是组成世界的五种元素。五行思想用“五”来简化整个世界。最直接的参照,一是人的五指,二是东南中西北五个方位,三是木星、火星、土星、金星、水星五座星宿。五行学家将其推而广之,用五行规定所有的天文、地理和人事,形成一个无所不包的系统。五色系统是五行学说的外壳。虽然受到历史与文明进 程的局限,但也在局限中呈现出含蓄的智慧。 五色系统中的“色”字,在甲骨文中像刀砍跪着的人,意思同杀一样,都是砍头见血,血作为染料能直接染色。文献记载,舜帝最早用这个字。舜帝是东夷人,东夷流行杀头祭祀。“色”又同人体的颜色挂钩。中国人的面部由于喜、怒、忧、伤、哀等情绪,会呈现出发黄、发青、发赤、发白、发黑的色彩。“色”字的同义词是“彩”,古文写 为“采”,像手抓在树枝上摘果实。“彩”字大约出现在东周时期。按照汉字的造字原则,“色”同男人狩猎杀生有关,“彩”同女人采集、种植、纺织、生育有关。色彩最早的组合,不是“色彩”而是“采色”,表明负责采集的女人比负责猎杀的男人重要。

英语翻译易犯错误的50个例子

翻译易错的50个例子 1. cabinet photograph 例句:Is the cabinet photograph well taken? 误译:这张全体内阁成员的合影拍得好吗? 原意:这张六英寸照片拍得好吗? 说明:cabinet photograph (合成名词) 是"六英寸照片"之意。 2. cakes and ale 例句:She fully enjoyed cakes and ale。 误译:她充分地享用了蛋糕和啤酒。 原意:她尽享了人生乐趣。 说明:cakes and ale 意为"人生乐趣(事)". (此语出自莎士比亚著作Twelfth Night<<第十二夜>>)。 3. call 例句:He has no call to flare up。 误译:他没有发怒大叫。 原意:他没有必要发怒。 说明:本例的call (名词),意为"必要","理由". 作此解时一般用于否定句和疑问句。 4. call one names 例句:My grandpa told me not to call him names。 误译:我爷爷告诉我不要叫他的名字。 原意:我爷爷叫我不要骂他。 说明:call one names 意为"辱骂某人",用于口语. 值得注意的是,one一定要用宾格,而不是所有格,即不是one's."names" 一定是复数"names", 否则就不是此意. 如上例,若该成Mygrandpa told me notto callhis name. 则是"我爷爷叫我不要叫他的名字". call one's name中的name根据情况,可用单数和复数。 5. can 例句:Buy up all the pineapples! We can can them。 误译:买下所有的菠萝吧!我们完全能够处理它们。 原意:买下所有的菠萝吧!我们可以将它们制成罐头。

中国传统美学的独特品格及其当代价值

试论中国传挽美学的独特品格众其当代价值 论文关键词:传统美学独特品格人生当代价值 论文摘要:中国美学的实质,是为了探寻使人们的生活与生存如何成为艺术似的审美创造,体现着中国人对于人的生存意义、存在价值与人生境界的思考和追寻。中国传统美学的独特性在于特别关注人生,重视生命,强调体验,从而独具风采,它既是人生美学,又是生命美学,又是体验美学。中国传统美学的重要意义不仅在于它对于现代美学的重要理论意义与价值,并且也体现于对于当代审美与文化、社会与人生所具有的重要的实践意义。 每一个民族的审美观念,都是在一定的民族文化背景、思维模式、生存方式、哲学观念以及感知方式等等多方面因子的影响、制约下,产生、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中国传统美学植根于中国古代文化的丰富而独特的土壤之中,而中国传统文化,“从其发展的表现上说,它是一个独特的文化系统。它有它的独特性与根源性。”因而,由此而孕育生发出来的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也有着它的独特品格,体现着中国人对于人生的特有的领悟、体味、理解与展露。 中国传统美学是在一种不同于西方文化的背景下孕育生成的一种很不同于西方传统美学思想的思想体系。中国美学的质,是为了探寻使人们的生活与生存如何成为艺术似的审美创造,它是从一个特殊的层面、特殊的角度来体现中国人对人生的思考和解决人生根本问题的努力,体现着中国人对于人的生存意义、存在价值与人生境界的思考和追寻。这一特质是深契于美学的根本精神的。美学在其实质上只能是存在的诗性之思。 一、人生哲学:中国传统美学的理论基础 中国传统美学思想,总是与人学思想有着血脉相关的联系,正如许复观所指出:中国文化特征是“在人的具体生命的心、性中,发掘出艺术的根源,把握到精神自由解放的关键。”中国古代美学是一种人生美学,中国古代美学思想是以人为中心,基于对人的生存意义、人格价

句子大全之汉译英句子翻译常见问题解析

汉译英句子翻译常见问题解析 摘要: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句子的翻译一直都是学习者关注的 焦点问题。本文就英语的汉译英句子翻译中常见的、学习者容易犯 错的问题,比如词汇、句子结构、母语负迁移等进行归纳,有针对 性地给出例子,作出详细的分析与讲解。 关键词:汉译英句子翻译常见问题 学习任何一门外语,它的句子翻译总是处于关键的地位。对这 种情况,广大的英语教师都在探寻相对理想的解决途径。笔者根据 自己的教学经验,从考试及练习中抽取大学生英语句子翻译的例子,进行仔细分析,试着以目前学生英语句子翻译中存在的常见问题为 突破口,探索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并且尝试总结解决这些问题的 途径,希望对学生句子翻译水平的提高起到促进作用。 1.词汇问题 词汇是学习及翻译任何一门外语的首要基础,要清楚明白地翻 译出原来句子的意思就必须有足够的词汇量作为基础。词汇量越大,翻译出来的句子就能够更加接近原句的意思。当然,在词汇量充足 的情况下,翻译出来的句子质量更高。我国的考试模式,客观题较多,主观题较少,使得教学侧重点倾向于为考试拿高分服务,在没 有本土语言环境的条件下,很多学生对所学词汇大都只是停留在认 得的阶段,就是看见一个单词能够想起它的意思,但是不能牢固掌 握单词的用法,出现以下问题。 1.1 词性拼写错误及词性误用问题 词性是任何阶段学习英语的重点,辨清词性对正确运用语言大 有帮助。一些学生在翻译句子的过程中,常常不注意分析词性或对 词的用法不明确,表现为:介词当动词用;形容词当副词用;名词 当动词用,等等。 例1:圣诞节期间,人们过得很愉快①。 during chrismas, people are happiness②. 分析:译文中的chrismas很显然是拼写错误,应该改为,christmas,且译文中的happiness明显是名词误用为形容词。当然,译文中还存在介词的不规范使用的问题。译文应该修正为:at christmas, people are happy. 1.2措词问题

中国传统美学的人文底蕴(一)

中国传统美学的人文底蕴(一) 中国传统美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融哲学思想与文艺思想于一体,有着丰富多样的形态,映射出中华民族心灵的方方面面。中国传统美学的生生不息,是因为其中有着深厚的人文底蕴,它以人为中心,将人与自然,人与审美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因此,研究传统美学,就不能不研究它与人文的内在关系。中国传统美学的人文底蕴,首先体现在对于人生解放和人生意义的不懈追寻中。中华民族是一个热爱生命、以和为美的民族。审美活动作为人的个体生命意义的体认,在特定年代往往获得直接的表现。相对于哲学的理性思辨与伦理的实践,审美活动通过“吟咏情性”,使人的生命冲动在美的王国中得到升华,精神获取自由,意义得到形而上的超越。这一点,在魏晋南北朝表现得最为明显。汉魏以来,中国社会陷入空前的动乱分裂之中,然而人们并没有放弃对于黑暗的抗争和理想人格的追求。当时,在各种哲学思潮展开对于天道人事重新思考的同时,审美活动也成为人们重铸精神人格的创造活动,以人为本的文化观念融入美学思想之中。著名哲学史家汤用彤先生对之有过精辟的论述:“魏晋人生观之新型,其期望在超世之理想,其向往为精神之境界,其追求者为玄远之绝对,而遗资生之相对。从哲理上说,所在意欲探求玄远之世界,脱离尘世之苦海,探得生存之奥妙。”当时虽然佛教活动开始兴盛,然而在现实人生痛苦的解脱,精神人格重构方面,审美活动显然更具有人文意蕴,更能契合人生需要。当时的美学著述辉煌灿烂,泽溉后世,正是这种文

化精神的结晶。中国传统美学人文底蕴的另一个重要表现,是能够代替宗教意义上的人文关怀,独立承载民族文化心理的安顿。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存和奋斗中,形成了乐观向上的人生观,“生生之谓易”、“乐天知命而不忧”,便是这种心理的表征。不管这里面有多少消极的成份,但是这种文化心理却使得中国人在遭遇危厄与痛苦时,能够在审美活动中获得解脱。钱钟书先生曾在《诗可以怨》一文中指出,六朝人认为审美具有止痛安神的作用。“长歌可以当哭,远望可以当归”,是中国传统美学看待人生与审美关系时的基本价值观念。在中国传统美学中,渗透着中华民族对自然和人生的体验,这种体验融情感与认知于一体,它不同于宗教而又有宗教那样的超越意识,具备丰厚的审美蕴涵。西方的哲学或者是以认知为特点,或者是以超验的宗教世界为指归,这两种境界都是以主客体的分裂为特征;中国古代的哲学和美学则主张将人的价值建构在人与自然的统一之上,这种统一又以审美体验为中介。这就决定了中国文化不需要宗教也可以解决精神寄托问题,使人生获得审美超越。近代蔡元培先生提出的以美育代宗教说,也是深鉴于中华民族的文化特点而倡言的。中国传统美学的人文底蕴,还表现在它的自我教育意识。人文思想不仅表现为人格的自我完善上,同时表现在运用这种成果来对社会进行教育,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的文化素质方面。审美活动不仅是个体的经验,更主要的是一种社会性的文化创造与普及活动,是个体与群体、自由与功利的有机融合。《周易》认为,刚柔交错、文质兼备是自然现象,而人类的文明却要止以其分,

锦绣与中华传统审美文化

锦绣与中华传统审美文化 ■演讲人:古风■演讲地点:扬州大学文学院■演讲时间:二○一六年三月 作者:古风《光明日报》(2016年05月12日11版) 古风扬州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延安大学特聘教授。中国古代文论学会常务理事。主要从事中国文论和美学研究,发表论文150多篇,出版专著多部,代表作有《意境探微》和《中国传统文论话语存活论》。论文入选了第18届(北京)和第19届(波兰)世界美学大会。 图①:当代湘绣作品《东风》

图②:绣品《龙荷包》 图③:当代蜀绣作品《飞天》 图④:当代沈绣作品《贵妃》

锦绣是中华丝绸审美文化的精华 丝绸是一项古老而伟大的发明,并从东到西、从陆地到海洋铺设出了色彩斑斓、富丽堂皇和波澜壮阔的丝绸之路,是中华民族对于人类所作出的重要贡献。2009年9月30日,“中国蚕桑丝织技艺”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从此中华丝绸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丝绸薄如蝉翼,轻似云霓,美若彩霞。自古以来,人们就将丝绸作为“美物”来看待。丝绸的种类较多,包括绢、缎、罗、纱、绡、纨、绨、缯、绮、绫、锦等,宛如百花盛开,各有其美。其中织锦的出现,将丝绸审美文化提升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是中华丝绸审美文化史上的奇葩。所谓锦,就是用彩色丝线织成花纹图案的丝绸。它色彩斑斓,图案华丽,是一种具有审美价值的高等丝绸。譬如新疆出土的汉代著名的《红地韩仁绣锦》就具有重要的审美价值。它是在红色地锦上,织绣着具有汉代特征的图案,即云气纹、动物纹和吉祥语的组合。云气纹,也称为祥云纹,是汉代丝绸锦绣的标志图案,后来成为中华传统审美文化的图像符号。动物纹从右至左依次为狮、辟邪、虎、羊、龙等,吉祥语从右至左依次为“韩仁绣文衣、右子孙无亟”10字穿插在花纹的空隙处。韩仁是西汉著名的织绣艺人。“右”与“佑”通用,“亟”与“极”通用,即永远保佑子孙。这件作品色彩丰富,图案华美,是汉代织锦的代表作。后来,织锦技艺,如花绽放,形成了蜀锦(成都)、宋锦(苏州)和云锦(南京)三大名锦。蜀锦图案华美,精湛高贵;宋锦花纹精致,色彩典雅;云锦色泽光丽,灿若云霓。各有特色,美不胜收。 所谓绣,又称为刺绣,民间也叫作“绣花”,是以穿针引线的方法,将某些花纹图案缝制在织物(布料、丝绸)上。从《诗经》文献来看,诸如“素衣朱绣”(《唐风·扬之水》)、“衮衣绣裳”(《豳(bīn)风·九罭(yù)》)和“黻(fú)衣绣裳”(《秦风·终南》)等,周代在丝绸衣服上绣花已比较普遍了。这种“绣衣”的传统发展到宋代,有了革命性的转变,一是朝廷专门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