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测定试剂(盒)技术审评规范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测定试剂(盒)技术审评规范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测定试剂(盒)技术审评规范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测定试剂(盒)技术审评规范

(2014版)

一、前言

本审评规范旨在指导注册申请人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测定试剂(盒)注册申报资料的准备及撰写,同时也为技术审评部门对注册申报资料的技术审评提供参考。

本审评规范是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测定试剂(盒)的一般要求,申请人应依据产品的具体特性确定其中内容是否适用,若不适用,需具体阐述理由及相应的科学依据,并依据产品的具体特性对注册申报资料的内容进行充实和细化。

本审评规范是对申请人和审查人员的指导性文件,但不包括注册审批所涉及的行政事项,亦不作为法规强制执行,如果有能够满足相关法规要求的其他方法,也可以采用,但需要提供详细的研究资料和验证资料,相关人员应在遵循相关法规的前提下使用本审评规范。

本审评规范是在现行法规和标准体系以及当前认知水平下制定的,随着法规和标准的不断完善,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本审评规范相关内容也将适时进行调整。

二、适用范围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测定试剂(盒)用于体外定量测定人血清和/或血浆中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

从方法学考虑,本文主要指采用分光光度法原理,利用全自动、半自动生化分析仪或分光光度计,在医学实验室进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定量检验所使用的临床化学体外诊断试剂。本规范不适用于干式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测定试剂(盒)。

依据《体外诊断试剂注册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测定试剂盒管理类别为Ⅱ类,分类代号

为6840。

三、基本要求

(一)综述资料

综述资料主要包括产品预期用途、临床意义、产品描述、有关生物安全性的说明、研究结果的总结评价以及同类产品上市情况介绍等内容,应符合《办法》和《体外诊断试剂注册申报资料基本要求》(国食药监械〔2007〕609号)的相关要求。下面着重介绍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测定试剂(盒)预期用途有关的临床背景情况。

高密度脂蛋白(HDL)具有抵御斑块形成的作用,是一种抗动脉粥样硬化的脂蛋白。它的含量与动脉管腔狭窄程度呈负相关,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于0.9mmol/L(35mg/dl)是冠心病危险因素,HDL-C增高,大于1.55mml/L(60mg/dl)被认为是冠心病负危险因素。HDL-C降低也多见于心、脑血管病,肝炎,肝硬化等患者。高脂血症往往伴低HDL-C。肥胖者HDL-C也多偏低。吸烟可使HDL-C下降。饮酒及长期体力活动会使HDL-C升高。测定人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是判别低高脂蛋白血症的重要指标。

注:若注册申报产品声称临床意义超出此内容范围,应提供相关文献或临床研究依据。

(二)产品说明书

说明书承载了产品预期用途、试验方法、检测结果解释以及注意事项等重要信息,是指导实验室工作人员正确操作、临床医生针对检验结果给出合理医学解释的重要依据。因此,产品说明书是体外诊断试剂注册申报最重要的文件之一。产品说明书的格式应符合《体外诊断试剂说明书编写审评规范》的要求,结合《体外诊断试剂说明书编写指导原则》的要求,下面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测定试剂(盒)

说明书的重点内容进行详细说明,以指导注册申报人员更合理地完成说明书编制。

⒈【产品名称】

⑴试剂(盒)名称由三部分组成:被测物名称、用途、方法或原理。例如: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测定试剂(盒)(直接法-选择抑制法)。

⑵英文名称(如有)应当正确、完整、直译,不宜只写缩写。

⒉【包装规格】

⑴不得多于标准中所列的包装规格;

⑵注明装量或可测试的样本数,如××测试/盒、××mL。

⒊【预期用途】

⑴说明试剂盒用于体外定量测定人血清和/或血浆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

⑵与预期用途相关的临床适应症背景情况,如临床适应症的发生率、易感人群等,相关的临床或实验室诊断方法等。

⒋【检验原理】

本规范适用于对人血清和/或血浆中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进行定量检测的试剂(盒),以下介绍几种典型反应原理:

⑴直接法-选择抑制法:血清中乳糜微粒(CM)、低密度脂蛋白(LDL)及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在多聚阴离子及反应抑制剂作用下表面被遮蔽。HDL-C与表面活性剂、反应促进剂在胆固醇酶试剂作用下参与Trinder反应而显色,吸光度与标本中HDL-C浓度成正比。

⑵直接法-过氧化氢酶清除法:反应分两步进行,试剂1中具有特异选择性的强离子缓冲液与表面活性剂作用于血清中CM、VLDL及LDL, 使其所含的胆固醇暴露,在胆固醇酯酶(CHER)和

胆固醇氧化酶(CHOD)的催化反应下生成过氧化氢,过氧化氢被过氧化氢酶分解而被清除。试剂2中的叠氮钠抑制了过氧化氢酶活性,另一表面活性剂使HDL颗粒中的胆固醇暴露,并与胆固醇酶试剂发生反应,通过Trinder反应可测定HDL-C。

⑶直接法-PEG修饰酶法:在镁离子的存在下,α-环糊精硫酸盐与CM、VLDL、LDL形成可溶性复合物。这些复合物能抵抗变构酶的作用;PEG6000或葡聚糖右旋糖苷与胆固醇酯酶(CHER)和胆固醇氧化酶(CHOD)共价结合,引起酶的变构,变构酶对脂蛋白的大小和/或电荷具有选择性,其顺序依次为LDL、VLDL、CM和HDL。而α-环糊精硫酸盐能限制CM、VLDL颗粒进入环状的环糊状结构,从而避免酶的催化作用,这种作用还与镁离子浓度有关。因此在镁离子及少量硫酸葡聚糖存在的前提下,通过Trinder反应可测定HDL-C。

⑷直接法-抗体分离法:反应分两步进行,试剂Ⅰ中的抗人ApoB脂蛋白抗体首先与血清中的CM、VLDL、LDL结合形成不溶性抗原-抗体复合物;加入试剂Ⅱ后,抗原-抗体复合物不与酶试剂起反应,只有HDL-C与酶试剂反应,生成过氧化氢,并通过Trinder 反应可测定HDL-C含量。

⒌【主要组成成份】

⑴说明试剂盒包含组分的名称、数量、比例或浓度等信息,如果对于正确的操作很重要,应提供其生物学来源、活性及其他特性;明确说明不同批号试剂盒中各组分是否可以互换。

⑵试剂盒内如包含校准品和/或质控品,应说明其主要组成成分及其生物学来源,校准品应注明其定值及溯源性,溯源性至少应写明溯源到的最高级别,包括:标准物质的发布单位及编号,质控品应有合适的靶值范围。

⒍【储存条件及有效期】

⑴对试剂盒的效期稳定性、复溶稳定性、开瓶稳定性等信息做详细介绍。包括环境温湿度、避光条件等。

⑵不同组分保存条件及有效期不同时,应分别说明,产品总有效期以其中效期最短的为准。

注:保存条件不应有模糊表述,如“室温”。稳定期限应以月或日为单位。

⒎【适用仪器】

⑴说明可适用的仪器,并提供与仪器有关的必要信息以便用户能够作出最好的选择。

⑵应写明具体适用仪器的型号,不能泛指某一系列仪器。

⒏【样本要求】重点明确以下内容:

⑴样本采集前对患者的要求:如采集时间、采集顺序等,是否受临床症状、用药情况等因素的影响。

⑵样本采集:说明采集方法及样本类型,如有血浆样本,应注明对抗凝剂的要求。

⑶样本处理及保存:样本处理方法、保存条件及期限、运输条件等。冷藏/冷冻样本检测前是否须恢复室温,冻融次数。对储存样本的添加剂要求等。

(4)应明确当测定值超出线性上限时的稀释方法,并给出稀释最大倍数说明。

⒐【检验方法】详细说明试验操作的各个步骤,包括:

⑴试验具体操作步骤。

⑵试剂配制方法、注意事项。

⑶试验条件:温度、时间、仪器波长等以及试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⑷校准:校准品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校准曲线的绘制。应注明推荐的仪器校准周期。

⑸质量控制:质控品的使用方法、对质控结果的必要解释以及推荐的质控周期等,如质控不合格应提供相关的解决方案。

⒑【参考值(参考范围)】

⑴应注明常用样本类型的正常参考值(范围),如健康成年男性:1.16~1.42mmol/L;健康成年女性:1.29~1.55mmol/L。并简要说明参考值确定的方法。

⑵简单介绍设定该参考值(范围)所选健康人群的区域特征,建议注明以下字样“由于地理、人种、性别及年龄等差异,建议各实验室建立自己的参考值(范围)”。

⒒【检验结果的解释】

说明可能对试验结果产生影响的因素;说明在何种情况下需要进行确认试验。

⒓【检验方法局限性】

⑴说明检测结果仅供临床参考,不能单独作为确诊或排除病例的依据。

⑵说明该检验方法由于哪些原因会使测量结果产生偏离,或测量结果还不能完全满足临床需要。如:干扰(胆红素、血红蛋白、甘油三酯等)等。

⒔【产品主要性能指标】

产品性能指标应符合企业标准要求。说明该产品主要性能指标,应至少包括:外观、装量、试剂空白吸光度、试剂空白吸光度变化率、分析灵敏度、线性范围、重复性、批间差等。

⒕【注意事项】应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⑴本试剂盒的检测结果仅供临床参考,对患者的临床诊治应结合其症状/体征、病史、其他实验室检查及治疗反应等情况综合考虑。

⑵使用不同生产商的试剂对同一份样本进行检测可能会存在

差异。

⑶对所有样本和反应废弃物都应视为传染源对待,提示操作者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⒖【参考文献】

注明引用参考文献,其书写应清楚、易查询且格式规范统一。

⒗【生产企业】

包括企业名称、地址(注册地址和生产地址不同的应分别列出)、邮政编码、电话和传真号码、网址等。

⒘【其他】

如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编号、医疗器械注册证书编号、产品标准编号、说明书批准日期及修订日期等。

(三)拟定产品标准及编制说明

拟定产品标准应符合《体外诊断试剂注册管理办法》和《体外诊断试剂注册申报资料基本要求》的相关规定。如已有相应的国家/行业标准发布,则企业标准的要求不得低于其相关要求。

下面就标准中涉及的产品适用的相关标准、主要性能指标、标识标签说明书以及检验规则等相关内容做一简要叙述。

⒈产品适用的相关标准

⑴GB/T 191-2008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⑵GB/T 21415—2008 体外诊断医疗器械生物样品中量的测量校准品和控制物质赋值的计量学溯源性

⑶GB/T 26124-2011 临床化学体外诊断试剂(盒)

⑷YY/T 0316-2008 医疗器械风险管理对医疗器械的应用

⑸YY/T 0466.1-2009医疗器械用于医疗器械标签、标记和提供信息的符号第1部分:通用要求

⒉主要性能指标:

(1)外观

a)试剂盒各组分应齐全、完整,液体无渗漏;

b)包装标签文字符号应清晰。

(2)装量

液体试剂的净含量应不少于标示量。

(3)试剂空白吸光度

用指定空白样品测试试剂(盒),在说明书规定的测试条件下,

记录反应结束(T)后的吸光度(A ),测试结果即为试剂空白吸光度测定值,应不大于0.05。

(4)分析灵敏度

已知浓度在(1.00~2.00)mmol/L 的样本,记录在试剂(盒)

规定参数下的吸光度差值。换算为1.00mmol/L 的吸光度差值,两点终点法吸光度差值(ΔA )应>0.04;两点速率法吸光度差值(ΔA/min )应>0.01。

(5)线性

用接近线性区间下限的低浓度样本稀释接近线性区间上限的高

浓度样本,混合成6个稀释浓度(xi )。用试剂(盒)分别测试以上样本,每个稀释浓度测试3次,分别求出每个稀释浓度检测结果的均值(yi )。以稀释浓度(xi )为自变量,以检测结果均值(yi )为因变量求出线性回归方程。按公式(1)计算线性回归的相关系数(r )。 ∑∑∑-=2

i

2i i i )y -(y )x -(x )]

y )(y x -[(x r ……………………………………(1) 稀释浓度(xi )代入求出线性回归方程,计算yi 的估计值及

yi 与估计值的相对偏差或绝对偏差。

试剂(盒)至少在[0.20,2.50]mmol/L 的线性范围内分析性

能应符合如下要求:

①线性相关系数(r )应不小于0.995;

②[0.20,2.50]mmol/L 区间内,线性偏差应不超过±

0.10mmol/L 或不超过±10%。

(6)重复性

①批内重复性:分别用试剂(盒)重复测试(0.80±0.20)

mmol/L 和(1.50±0.50)mmol/L 的血清样品或质控样品,重复测试10次,分别计算测量值的平均值(x )和标准差(s )。所得结果的变异系数(CV )应不大于4%。

②批内瓶间差(干粉或冻干试剂适用)

用(1.50±0.50) mmol/L 的血清样品或质控样品测试同一批

号的10个待检试剂(盒),并计算10个测量值的平均值(x 1)和标准差(s1)。

用(1.50±0.50) mmol/L 的血清样品或质控样品对该批号的1

个待检试剂(盒)重复测试10次,计算结果的均值(x 2)和标准差(s2)。按公式(2)、(3)计算瓶间差的变异系数(CV )。

2221s s s -=瓶间 (2)

%

1001?=x s CV 瓶间 ……………………………………(3) 当s1<s2时,令CV=0

每个浓度下试剂(盒)批内瓶间差均应不大于4%。

(7)批间差:用(1.50±0.50)mmol/L 的血清样品或质控样

品分别测试3个不同批号的试剂(盒),每个批号测试3次,分别计算每批3次测定的均值i x (i=1,2,3),按公式(4)、(5)计算相对极差(R )。 3321x x x x T ++=

.............................................(4) 100%x T min max ?-=x x R (5)

式中:

x-i x中的最大值;

m ax

x-i x中的最小值。

m in

试剂(盒)批间相对极差(R)应不大于10%。

(8)准确度

①相对偏差

试剂(盒)测试可用于评价常规方法的有证参考物质(CRM)或其它公认的参考物质3次,测试结果记为(X i),按公式(6)分别计算相对偏差B,如果3次结果的相对偏差应不超过±10%,即判为合格。如果大于等于2次的结果不符合,即判为不合格。如果有1次结果不符合要求,则应重新连续测试20次,并分别按照公式(6)计算相对偏差,如果大于等于19次测试结果的相对偏差应不超过±10%,即判为合格。

B%=(Xi-T)/T×100% (6)

式中:Xi为测试值;

T为标准物质标示值,或各浓度人血清定值。

②比对试验

用不少于40个在检测浓度范围内不同浓度的临床样品,以生产企业指定的分析系统作为比对方法,每份样品按待测试剂(盒)操作方法及比对方法分别检测。用线性回归方法计算两组结果的相关系数(r)及每个浓度点的相对偏差。相关系数 r≥0.995,[0.20,2.50]mmol/L区间内,线性偏差应不超过±0.10mmol/L或不超过±10%。

注:

1.型式试验时,按以上优先顺序,采用上述方法之一测试试剂(盒)的准确度。

2.出厂检验时,生产企业可以选择以上检验方式,也可以使用具有溯源性的企业(工作)校准品或正确度质控物质进行准确

白蛋白(ALB)测定试剂盒(溴甲酚绿法)产品技术要求lideman

白蛋白(ALB)测定试剂盒(溴甲酚绿法) 适用范围:本产品用于体外定量测定人血清中白蛋白的含量。 1.1规格 试剂(R)5×80mL;7×60mL;5×40mL; 2×100mL;3×400mL;1×20mL。 校准品(选配):1×3mL。 1.2组成 1.2.1 试剂组成 1.2.2校准品的组成:单个水平的液体校准品,在水基质中添加牛血清白蛋白(纯度:95%以上),稳定剂0.1%。定值范围:(40-60)g/L。 2.1 外观 液体单试剂:黄绿色液体。 校准品:无色至淡黄色澄清液体。 2.2 净含量 液体试剂的净含量不得低于标示体积。 2.3 空白吸光度

在37℃、(630nm±10%范围内的)波长,1cm光径条件下,试剂空白吸光度应<0.25 ABS。 2.4 分析灵敏度 浓度为40g/L时,吸光度变化范围在(0.4-0.8)ABS之间。 2.5 线性范围 测试血清样本,试剂线性在[10.0-60.0]g/L范围内:线性相关系数(r)≥0.990;在[20.1-60.0]g/L范围内,线性偏差应不超过±10%;[10.0-20.0]g/L范围内,线性应在±4.0g/L范围内。 2.6 精密度 重复测试浓度在(40.0±5.0)g/L的控制血清,所得结果的重复性(变异系数,CV)应不大于2.0 %。 2.7 批间差 测试浓度在(40.0±5.0)g/L的控制血清,批间相对极差应不大于5.0 %。 2.8 准确度 相对偏差应不大于 6.0%。 2.9 稳定性 2.9.1效期稳定性 原包装试剂(含校准品),在(2-8)℃下有效期为18个月,取失效期的试剂盒检测其准确度和线性,试验结果满足2.5、2.8的要求。 2.9.2 开瓶稳定性 试剂(含校准品)开瓶后,在(2-8)℃保存,可以稳定14天。在第15天检测线性和准确度,试验结果满足2.5、2.8的要求。

白蛋白试剂盒产品技术审评规范2017版

附件2 白蛋白测定试剂(盒)产品技术审评规范(2017版) 本规范旨在指导注册申请人对白蛋白测定试剂(盒)注册申报资料的准备及撰写,同时也为技术审评部门对注册申报资料的技术审评提供参考。 本规范是对白蛋白测定试剂(盒)的一般要求,申请人应依据具体产品的特性对注册申报资料的内容进行充实和细化,并依据产品特性确定其中的具体内容是否适用。 本规范是对申请人和审查人员的指导性文件,但不包括注册审批所涉及的行政事项,亦不作为法规强制执行,如果有能够满足相关法规要求的其他方法,也可以采用,但需要提供详细的研究资料和验证资料。应在遵循相关法规的前提下使用本规范。 本规范是在现行法规和标准体系以及当前认知水平下制定的,随着法规和标准的不断完善,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本规范相关内容也将进行适时调整。 一、适用范围 白蛋白测定试剂(盒)用于体外定量测定人血清或血浆中白蛋白的浓度。 从方法学考虑,本规范主要指基于分光光度法原理,利用全自动、半自动生化分析仪或分光光度计,在医学实验室采用溴甲酚绿法、溴甲酚紫法进行白蛋白定量检验所使用的临床化学体外诊断试剂。本文不适用于干式或免疫比浊法的白蛋白测定试剂,但适用处可参照执行。 依据《体外诊断试剂注册管理办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令第5号,以下简称《办法》)、《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关于印发体外诊断试剂

分类子目录的通知》(食药监械管[2013]242号)白蛋白测定试剂(盒)管理类别为Ⅱ类,分类代号为6840。 二、注册申报资料要求 (一)综述资料 综述资料主要包括产品预期用途、临床意义、产品描述、有关生物安全性方面说明、研究结果的总结评价以及同类产品上市情况介绍等内容,应符合《体外诊断试剂注册管理办法》和《关于公布体外诊断试剂注册申报资料要求和批准证明文件格式的公告》(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2014〕第44号公告)相关要求。下面着重介绍与白蛋白测定试剂(盒)预期用途有关的临床背景情况。 白蛋白为含580个氨基酸残基的单链单纯蛋白质,分子量66.3kD,分子中含17个二硫键,在Ph7.4体液中为每分子可以带有200个以上负电荷的负离子。白蛋白由肝实质细胞合成分泌,是血浆中含量最多的蛋白质,约占血浆总蛋白的57%-68%,血浆半衰期约15-19天。白蛋白为体内重要营养蛋白,并参与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酸碱平衡等内环境稳定,也是血浆中多种物质的主要转运蛋白。白蛋白增高主要见于血液浓缩而致相对性增高,如严重脱水和休克、严重烧伤、急性出血、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低症。白蛋白降低常见于肝硬化合并腹水及其他肝功能严重损害(如急性肝坏死、中毒性肝炎等)营养不良、慢性消耗性疾病、糖尿病、严重出血肾病综合征等。 注:若注册申报产品声称临床意义超出此内容范围,应提供相关文献或临床研究依据。 (二)主要原材料研究资料(如需提供) 主要原材料的选择、制备、质量标准及实验验证研究资料;质控品、校准品的原料选择、制备、定值过程及试验资料;校准品的溯源性文件,包括具体溯源链、实验方法、数据及统计分析等详细资料。

肌红蛋白测定试剂盒(直接化学发光法)产品技术要求ja

肌红蛋白测定试剂盒(直接化学发光法) 组成: 适用范围:本试剂用于体外定量检测人血清、血浆中的肌红蛋白(MYO)的含量。

批特异性:每批校准品的值、质控品的质控范围具有特异性,详见瓶签。 以上校准品(选配1)、校准品(选配2)须选择一项获取校准信息。 2.1 物理性状 2.1.1外观 本试剂盒中的组分齐全、完整,液体试剂澄清,无异物、沉淀物、絮状物和无渗漏。各组分标签字迹清晰、无破损。质控品、校准品为淡黄色冻干品,用蒸馏水复溶后应为淡黄色液体。 2.1.2 装量 液体装量不少于标示值。 2.2线性 在[2,3000]ng/mL范围内,用线性拟合公式拟合,相关系数应不低于0.9900。 2.3准确度 将已知浓度的肌红蛋白(MYO)加入到低值样本中,其回收率应在85%-115%。 2.4空白限

本试剂盒的空白限不大于2ng/mL。 2.5重复性 分别用高、低2个浓度的样本,各重复检测10次,其变异系数(CV)不大于8.0%。 2.6 批间差 用3个批号试剂盒分别检测高、低2个浓度的样本,则3个批号试剂盒之间的批间变异系数(CV)不大于15%。 2.7 质控品、校准品批内瓶间差 质控品、校准品批内瓶间差CV(%)应不高于10%。 2.8特异性 检测表2中相应浓度的交叉反应物,检测结果应小于2ng/mL。 表2 被测物常见的交叉反应物 2.9 质控品赋值有效性 质控品测定结果应在本试剂盒规定的范围内。 2.10 校准品溯源性 应根据GB/T21415-2008《体外诊断医疗器械生物样品中量的测量校准品和控制物质赋值的计量学溯源性》提供所用校准品的来源、赋值过程以及测量不确定度等内容,校准信息可溯源至本公司工作校准品,工作校准品与已上市肌红蛋白检测系统比对赋值。 2.11 稳定性 2.11.1效期稳定性 将试剂盒在2℃~8℃的环境中放置12个月后,分别检测2.1、2.2、2.3、2.4、2.5、2.9项,结果应符合各项目的要求。 2.11.2复溶稳定性 质控品复溶后在2℃~8℃条件下储存28天后,产品性能应符合2.7、2.9规定的要求。校准品复溶后在2℃~8℃条件下储存28天后,产品性能应符合2.7规定的要求。

糖化白蛋白测定试剂盒(过氧化物酶法)产品技术要求北检

糖化白蛋白测定试剂盒(过氧化物酶法) 适用范围:本产品用于体外定量测定人血清或血浆中糖化白蛋白的含量。 1.1 规格 具体产品规格见下表:

1.2 组成成分 1.2.1 试剂的组成 试剂1: Tris缓冲液≥50mmol/L 酮胺氧化酶≥30U/ml N,N-双(4-磺丁基)-3-甲基苯胺≥2mmol/L 试剂2: Tris缓冲液≥50mmol/L 蛋白酶K ≥40U/ml 过氧化物酶≥60U/ml 4-氨基安替比林≥5mmol/L 1.2.2 校准品的组成(选配) 糖化白蛋白(0.40~2.00)g/dl 该校准品为血清基质冻干校准品 1.2.3 质控品的组成(选配) 水平1:

糖化白蛋白(0.40~1.00)g/dl 该质控品为血清基质冻干质控品 水平2: 糖化白蛋白(1.01~2.00)g/dl 该质控品为血清基质冻干质控品 校准品、质控品有批特异性,具体靶值见靶值表。 2.1 外观 2.1.1 外包装完整无破损; 2.1.2 试剂1:无色或淡黄色澄清液体; 2.1.3 试剂2:无色或淡黄色澄清液体; 2.1.4 校准品:白色或淡黄色冻干粉,复溶后为浅黄色溶液,无不溶物; 2.1.5 质控品:白色或淡黄色冻干粉,复溶后为浅黄色溶液,无不溶物。 2.2 净含量 净含量不低于标示值。 2.3 试剂空白吸光度 在主波长500~600nm、副波长700nm、37℃条件下,试剂空白吸光度不大于0.5。 2.4 线性 2.4.1 线性范围 [9.0%,69.0%],相关系数r>0.990。 2.4.2 线性偏差 (20.0%,69.0%]线性范围内,相对偏差不超过±10%; [9.0%,20.0%]线性范围内,绝对偏差不超过±2.0%。 2.5 分析灵敏度 检测浓度为3.27g/dl的样本时, 吸光度变化不小于0.02。 2.6 重复性 2.6.1 试剂重复性

肌红蛋白(Myoglobin)测定试剂盒(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产品技术要求lztk

肌红蛋白(Myoglobin)测定试剂盒(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 适用范围:本试剂盒用于体外定量测定人体血清样本中肌红蛋白(Myoglobin)的含量。 1.1产品型号/规格: 50人份/盒、100人份/盒。 1.2主要组成 试剂盒由磁分离试剂(M)、试剂a(Ra)、试剂b(Rb)和定标品(Myoglobin-Cal)(选配)组成。组成及含量如下: 2.1 外观 2.1.1 试剂盒各组分应齐全、完整、液体无渗漏; 2.1.2 磁分离试剂摇匀后应为棕色含固体微粒的均匀悬浊液,无明显凝集、无絮状物; 2.1.3 其它液体组分应澄清,无异物,沉淀物或絮状物; 2.1.4 包装标签应清晰、无磨损、易识别。 2.2 空白限 应不大于21.0ng/mL。 2.3 准确度 将已知浓度的Myoglobin样品加入到血清或其它相应基质中,其回收率应在(85%~115%)范围内。 2.4 线性 在[50.0,3000.0]ng/mL范围内,线性相关系数(r)应不小于0.9900。 2.5 精密度 2.5.1 分析内精密度

在试剂盒的线性范围内,浓度为(100.0±20.0ng/mL)和(1000.0±200.0ng/mL)的样品检测结果的变异系数(CV)应不大于8%。 2.5.2 批间精密度 在试剂盒的线性范围内,用3个批号试剂盒分别检测浓度为(100.0±20.0ng/mL)和(1000.0±200.0ng/mL)的样品,检测结果的变异系数(CV)应不大于15%。 2.6 效期末稳定性 本产品效期为15个月,试剂盒在2~8℃下保存至有效期末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应符合2.1、2.2、2.3、2.4、2.5.1的要求。 2.7 溯源性 依据GB/T21415-2008《体外诊断医疗器械生物样品中量的测量校准品和控制物质赋值的计量学溯源性》的要求,定标品溯源到罗氏Myoglobin定标液。

肌红蛋白测定试剂盒说明书

肌红蛋白(MYO)测定试剂盒(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 说明书 【产品名称】 通用名称:肌红蛋白(MYO)测定试剂盒(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 英文名称:Myoglobin(CLIA) 【包装规格】 2×30 人份/盒、2×50 人份/盒、2×100 人份/盒 【预期用途】 用于体外定量测定人体血清或(和)血浆中肌红蛋白的含量。 肌红蛋白(MYO)分子量为17.8 kD,由一个多肽链和一个亚铁血红素辅基组成,由人体骨骼肌和心肌细胞合成并贮存,不存在于其它细胞。实验证明由骨骼肌和心肌来源的两种肌红蛋白无免疫学上的差异。肌红蛋白的主要生理功能为携带氧气供细胞呼吸。肌红蛋白是检测急性心肌梗死(AMI) 的早期指标,具有极高的灵敏度但是特异性较差,在AMI 早期心肌细胞受损,由于MYO 的分子量小,可以很快从破损的细胞中释放出来,在AMI 发病1~3 小时后血中浓度迅速上升,6~7 小时达峰值,12 小时内几乎所有AMI 患者MYO 都有升高,升高幅度大于各心肌酶,因此可以作为AMI 的早期诊断标志物。由于MYO 也存在于骨骼肌中,而且仅从肾脏清除,所以急性肌损伤、急性或慢性肾衰竭、严重的充血性心力衰竭、长时间休克及各种原因引起的肌病患者、肌内注射、剧烈的锻炼、某种毒素和药物摄入后,MYO 都会升高。因此,采用血清MYO 水平作为诊断AMI 的早期指标,仅限于没有上述相关疾病的患者。在有急性症状的患者中,4 小时内MYO 水平不升高,AMI 的可能性极低。由于在AMI 后血中MYO 很快从肾脏清除,发病l8~30 小时内可完全恢复到正常水平。故MYO 测定有助于在AMI 病程中观察有无再梗塞或者梗塞再扩展。MYO 频繁出现增高,提示原有心肌梗死仍在延续。另外,在神经肌肉疾病如肌营养不良、肌萎缩和多肌炎时血清MYO 水平亦升高。心脏外科手术患者血清MYO 升高,可以作为判断心肌损伤程度及愈合情况的一项客观指标。 【检验原理】 肌红蛋白测定采用双位点夹心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其检测原理如下: 第一步:将样本与包被着抗肌红蛋白抗体的超顺磁性微粒(磁珠)以及抗肌红蛋白抗体-碱性磷酸酶标记物添加到反应管中,经过孵育,样本中的肌红蛋白和包被在磁珠上的抗肌红蛋白抗体结合,同时抗肌红蛋白抗体-碱性磷酸酶标记物与样本中肌红蛋白另一位点结合。反应完成后,磁场吸住磁珠,洗去未结合的物质。 第二步:将化学发光底物添加到反应管内,发光底物(3-(2-螺旋金刚烷)-4-甲氧基-4-(3-磷氧酰)-苯基-1,2-二氧环乙烷,AMPPD)被碱性磷酸酶所分解,脱去一个磷酸基,生成不稳定的中间产物,该中间产物通过分子内电子转移产生间氧苯甲酸甲酯阴离子,处于激发态的间氧苯甲酸甲酯阴离子从激发态返回基态时,产生化学发光,再通过光电倍增管对反应中所产生的光子数进行测量。所产生光子数与样本内肌红蛋白的浓度成正比。样本内分析物的量由校准曲线来确定。 【主要组成成分】

BCA蛋白浓度测定试剂盒完整版

BCA蛋白浓度测定试剂盒 说明 23225蛋白质化验试剂盒:为500试管或5000微孔板的检测提供充足的试剂 23227蛋白质化验试剂盒:为250试管或2500微孔板的检测提供充足的试剂 试剂盒组分: BCA 试剂A,1000 mL (No. 23225产品中) 或500mL ( No. 23227产品中),碳酸钠,碳酸氢钠,二喹啉甲酸,酒石酸钠溶于0.1 M氢氧化钠中。 BCA 试剂B , 25 mL, 包括4%硫酸铜 一次性标准白蛋白, 2mg/ mL, 10 × 1 mL 安瓿, 包含2 mg/ mL牛血清白蛋白(BSA) 存在于0.9% 盐和0.05%叠氮化钠中。 储存:以上试剂保持在室温下储存和装运 注意:如果试剂A 或试剂 B 在低温下运输或长期储存时出现沉淀现象,可以通过缓慢加温或轻轻搅拌溶液使沉淀物溶解。当试剂变色或确定微生物污染时请丢球试剂盒。 目录 介绍 (1) 准备标准试剂和工作试剂 (2) 准备试管 (3) 准备微型版 (3) 故障检修 (4) 有关美国热电其他产品 (5) 附加信息 (5) 参考文献 (6) 介绍 美国热电(Thermo)公司的BCA蛋白浓度测定试剂盒是基于二喹啉甲酸(BCA)通过比色检测和定量测定总蛋白的洗涤剂兼容配方。该方法通过碱性介质中的一种蛋白结合了Cu2使其显著减少转变为Cu1 (缩二脲反应)。用一种含二奎琳甲酸的试剂选择性的比色法高敏感的比色杯中的Cu1. 这种测定方法的紫色色反应产物是通过BCA的两个分子和亚铜离子螯合作用形成的。这种水溶性复合物在562nm 处有强吸收峰。在大的活性范围内(20-2000μg / mL)几乎同蛋白浓度增加呈线性关系。BCA 法不是真正的终点的方法;也就是说,最终颜色继续发展。孵化之后, 继续的颜色发展速度是足够慢以允许一起进行测定大量样本。 大分子结构的蛋白质,肽键的数量和存在的四个特定氨基酸(半胱氨酸,胱氨酸,色氨酸和酪氨酸)据说是与BCA形成颜色产物的原因。因此,蛋白浓度的测量通常要参照标准的一个常见的蛋白质如牛血清白蛋白。一系列已知浓度的蛋白质稀释液是为与之相近的未知蛋白质浓度测定准备的。因为每一个未知浓度的测定都需要基于标准曲线。如果需要将一个未知蛋白精确定量,选择一个与未知蛋白特性相似的标准蛋白是可取的。例如,当测定免疫球蛋白时牛血清丙种球蛋白可以被当做标准蛋白。以下给出了两种检测过程: 其中,试管程序需要一个较大的体积(0.1毫升)的蛋白质样品。然而,因为它使用了一个样品比例为1:20的工作试剂(v / v),所以将干扰物质的影响降到最小。在酶处理程序提供了一样品处理酶,需要体积较小(10 -25μL)的蛋白质样品。然而,由于使用了样品比例为1:8的工作试剂(v / v),所以在克服干扰物质浓度时灵活性降低,从而获得的检测水平较低。

肌红蛋白测定试剂盒(胶乳免疫比浊法)产品技术要求wtdr

肌红蛋白测定试剂盒(胶乳免疫比浊法) 适用范围:用于体外定量测定人血清中肌红蛋白的含量。 1.1 包装规格 1) 试剂1:45mL×1、试剂2:15mL×1; 2) 试剂1:45mL×3、试剂2:15mL×3; 3) 试剂1:48mL×1、试剂2:12mL×1; 4) 试剂1:48mL×3、试剂2:12mL×3; 校准品:0.5mL×5(选配); 质控品水平1:0.5mL×1(选配); 质控品水平2:0.5mL×1(选配)。 1.2 组成成分 试剂1:甘氨酸缓冲液 50mmol/L 聚乙二醇6000 3% 吐温-20 0.10% 试剂2:甘氨酸缓冲液50mmol/L 聚乙二醇6000 3% 抗人肌红蛋白抗体结合胶乳按效价确定 校准品:甘氨酸缓冲液,人血清(≥5%),肌红蛋白;肌红蛋白校准品目标浓度:水平1:0.0μg/L,水平2:100.0μg/L,水平3:200.0μg/L,水平4:400.0μg/L,水平5:800.0μg/L,批特异,具体浓度见瓶签; 质控品:甘氨酸缓冲液,人血清(≥5%),肌红蛋白;肌红蛋白质控品靶值范围:水平1:100.0μg/L~140.0μg/L,水平2:290.0μg/L~410.0μg/L,批特异,具体浓度见瓶签。 2.1 装量 试剂盒内液体装量应不低于瓶签标示装量。 2.2 外观 试剂1:无色澄清液体;试剂2:白色乳浊液体;校准品:淡黄色液体;质控品水平1:淡黄色液体;质控品水平2:淡黄色液体。 2.3 试剂空白吸光度

测定温度:37℃;测定波长:570nm;比色杯光径:1.0cm;其空白吸光度应不大于1.5。 2.4分析灵敏度 100μg/L 肌红蛋白样品吸光度差值为:0.01≤△A≤0.2。 2.5 准确度 用已上市试剂盒和本公司试剂盒同时测试至少40例线性范围内的不同浓度的血清样本,其相关系数(r)不小于0.990,斜率应在[0.9,1.1]内;[15,80]μg/L浓度线性绝对偏差不超过±8μg/L,(80,800]μg/L浓度线性相对偏差应不超过±10%。 2.6 线性 在[15,800]μg/L范围内,线性回归的相关系数应不低于0.990;[15,80]μg/L浓度线性绝对偏差不超过±8μg/L,(80,800]μg/L浓度线性相对偏差应不超过±10%。 2.7 精密度 2.7.1重复性 重复测定高低两个水平的血清样品或质控样品,其结果的变异系数(CV)应不大于5%。 2.7.2批间差 重复测定血清样品或质控样品,其结果相对极差(R)不大于10%。 2.8质控品赋值有效性 用本公司生产的肌红蛋白测定试剂盒(胶乳免疫比浊法)测定质控品,检测结果均在质控品质控范围内。 2.9 校准品、质控品重复性 测定试剂盒内校准品、质控品,其结果的变异系数(CV)应不超过10%。 2.10校准品溯源性 按照GB/T 21415-2008《体外诊断医疗器械生物样品中量的测量校准品和控制物质赋值的计量学溯源性》要求,该试剂盒溯源至本公司内部工作校准品。通过与已上市公司生产的胶乳免疫比浊法的肌红蛋白测定试剂盒比对赋值。 2.11稳定性

肌红蛋白测定试剂盒(胶乳免疫比浊法)产品技术要求lepu

肌红蛋白测定试剂盒(胶乳免疫比浊法)适用范围:用于体外定量测定人血清中肌红蛋白的含量。 1.1 规格 试剂1:60mL×1,试剂2:20mL×1; 试剂1:60mL×4,试剂2:20mL×4; 试剂1:30mL×1,试剂2:10mL×1; 试剂1:60mL×3,试剂2:60mL×1; 试剂1:32mL×1,试剂2:8mL×1; 试剂1:60mL×1,试剂2:15mL×1; 试剂1:45mL×1,试剂2:15mL×1; 试剂1:60mL×1,试剂2:30mL×1; 试剂1:60mL×1,试剂2:10mL×1; 试剂1:30mL×1,试剂2:30mL×1; 试剂1:40mL×1,试剂2:20mL×1; 试剂1:50mL×1,试剂2:10mL×1; 试剂1:3L×1,试剂2:1L×1。 1.2主要组成成分 试剂1主要成分:

试剂2主要成分: 2.1 外观 试剂1:无色透明溶液;试剂2:乳白色溶液。外包装完好、无破损,标签完好、字迹清晰。 2.2 净含量 应不低于试剂瓶标示装量。 2.3 试剂空白 2.3.1 试剂空白吸光度 在500nm处测定试剂空白吸光度应≤1.8。 2.3.2 试剂空白吸光度变化率 试剂空白吸光度变化率△A/min≤0.15。 2.4空白限 空白限为15mg/L。 2.5 分析灵敏度 测试450ng/mL的被测物时,吸光度变化率(ΔA/min)应不低于0.003。 2.6 准确度 在样品中加入一定体积的标准溶液或纯品,计算回收率,应介于85%-115%之间。 2.7 重复性

用高、低两个浓度的样本重复测试,变异系数(CV)应不超过13%。 2.8 线性; 在[1,490]ng/mL区间内,线性回归的相关系数r应不低于0.990; [1,35]ng/mL区间内绝对偏差不超过±5ng/ml;(35,490]ng/mL区间内相对偏差不超过±15%。 2.9 批间差 用3个不同批号试剂分别测试样本,所得结果相对极差(R)<15%。。 2.10 稳定性 取在2℃~8℃条件下贮存达到18个月后的试剂进行检测,应符合2.1、2.3、2.4、2.5、2.6、2.7、2.8之规定。

肌红蛋白测定试剂盒(磁微粒化学发光法)产品技术要求meiliantaike

肌红蛋白测定试剂盒(磁微粒化学发光法) 适用范围:本试剂盒用于体外定量测定人血清、血浆或全血样本中肌红蛋白(Myo)的含量。 1.1包装规格 10人份/盒 1.2主要组成成分 试剂盒由检测试剂条、质控品(冻干品)、校准品1(冻干品)、校准品2(冻干品)、盒签二维码组成。 表1 试剂盒主要组分 表2 单人份检测试剂条组分

2.1外观 试剂盒组分应齐全、完整;检测试剂条应无漏液、无破损、无污染;中文包装标签应清晰,易识别。 2.2 校准品溯源性 根据GB/T 21415-2008《体外诊断医疗器械生物样品中量的测量校准品和控制物质赋值的计量学溯源性》及有关规定提供校准品的来源、赋值过程及测量不确定度等内容,该校准品溯源至出厂商的工作校准品。 2.3准确度 将已知浓度的肌红蛋白(Myo)加入到低值样本中,其回收率应在[85%,115%]范围内。 2.4空白限 零浓度样本做20次重复,空白限应≤5ng/mL。 2.5线性 在[25, 1000] ng/mL的线性范围内,相关系数r应≥0.990。 2.6重复性 对高、低值样本各测试10次,CV≤10%。

2.7批间差 用三个批号的试剂盒对高、低值样本各测试10次,CV≤15%。 2.8 特异性 浓度为1000mg/dL 的血红蛋白交叉反应率应小于5%。 2.9质控品赋值有效性 测定值在质控品质控范围内。 2.10校准品和质控品瓶间差 校准品和质控品瓶间差CV<10%。 2.11稳定性 2.11.1效期稳定性 取效期后的试剂盒检测外观、准确度、空白限、线性、重复性、特异性,应符合2.1、2.3~2.6、2.8的要求。 2.11.2 质控品复溶稳定性 质控品开瓶复溶后,在2℃~8℃密封避光保存,可以稳定3天,在第4天检测质控品重复性和赋值有效性,应符合2.6、2.9的要求。 2.11.3 校准品复溶稳定性 校准品开瓶复溶后,在2℃~8℃密封避光保存,可以稳定3天,在第4天检测准确度和线性,应符合2.3、2.5的要求。

白蛋白检测试剂盒(BCP法)产品技术要求

医疗器械产品技术要求编号: 白蛋白检测试剂盒(BCP法) 1.产品型号/规格及其划分说明 序号规格 12×300Tests 22×2000ml 3R:5×60ml 4R:6×50ml 5R:5×80ml 6R:5×120ml 7R:10×50ml 8R:3×100ml 9R:4×54ml 2.性能指标 2.1外观 试剂R溶液褐黄色、无颗粒、无杂质。 2.2净含量 试剂盒各试剂装量应不小于标示值。 2.3试剂空白吸光度 应≤0.50。 用蒸馏水作为样品加入试剂测试,试剂空白吸光度A 600nm 2.4分析灵敏度 测试48g/L被测物时,吸光度差值(△A)应不小于0.10。 2.5线性范围 在(0~60)g/L范围内,其线性相关系数r≥0.990;浓度≥10g/L时,相对偏差≤20%;浓度<10g/L时,绝对偏差≤4g/L。 2.6测量精密度 2.6.1重复性

用控制血清重复测试所得结果的重复性(变异系数,CV)应≤6.0%。 2.6.2批间差 批间差应≤10.0%。 2.7准确度 用参考物质进行测试,其相对偏差应≤10.0%。 3.检验方法 仪器基本要求 a)波长:600nm;恒温装置温度:37℃±1℃。 b)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测试方法按说明书规定,因不同机型使用试剂最终浓度相同。在此推荐以本公司BECKMAN或HITACHI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测试。 3.1外观和性状 目测检查,试剂R溶液性状应符合2.1的要求。 3.2净含量 用通用量具进行测量,应符合2.2的要求。 3.3试剂空白吸光度 用蒸馏水作为样品测试试剂(盒),在测试波长600nm下,记录测试启动时的 吸光度(A 1)和约5min(t)后的吸光度(A 2 ),A 2 测试结果即为试剂空白吸光度测 定值,应符合2.3的要求。 3.4分析灵敏度 用48g/L的样品测试试剂(盒),记录试剂(盒)在600nm下产生的吸光度改变,换算为吸光度差值(△A),结果应符合2.4的要求。 3.5线性范围 用接近线性范围上限高浓度(活性)的样品和接近线性范围下限低浓度(活性)的样品,混合成5个稀释浓度(xi)。分别测试试剂(盒),每个稀释浓度测试3次,分别求出检测结果的均值(yi)。以稀释浓度(xi)为自变量,以测定结果均值(yi)为因变量求出线性回归方程。计算线性回归的相关系数(r)。稀释浓度(xi)代入线性回归方程,计算yi的估计值及yi与估计值的相对偏差或绝对偏差,应符合2.5的要求。

缺血修饰白蛋白测定试剂盒(DTE比色法)产品技术要求艾威德

缺血修饰白蛋白测定试剂盒(DTE比色法) 适用范围:用于体外定量测定人血清中缺血修饰白蛋白的含量。 1.1 包装规格 a) 试剂1:1×15mL 试剂2:1×5mL b) 试剂1:2×45mL 试剂2:2×15mL c) 试剂1:4×60mL 试剂2:4×20mL d) 试剂1:2×60mL 试剂2:2×20mL 1.2 主要组成成分 1.2.1试剂1主要组分 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缓冲液30 mmol/L ) 1 mmol/L 硫酸钴(CoSO 4 表面活性剂及稳定剂适量 1.2.2试剂2主要组分 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缓冲液30 mmol/L 1,4-二硫代赤藓糖醇(DTE) 1 mmol/L 表面活性剂及稳定剂适量 2.1 外观 试剂1应为无色至浅红色液体;试剂2应为无色至浅红色液体。 2.2 试剂装量 应不低于试剂瓶标示装量。 2.3 试剂空白吸光度 在505nm波长处测定试剂空白吸光度,应≤0.1。

2.4 分析灵敏度 测定IMA含量为80 U/mL样本时,其△A应≥0.005。 2.5 线性范围 2.5.1在(5,150)U/mL范围内,线性回归的确定系数应不低于0.990; 2.5.2测试浓度在(5,15] U/mL范围内,线性绝对偏差应不超过±1.5 U/mL;测试浓度在(15,150)U/mL范围内,线性相对偏差应不超过±10%。 2.6 测量精密度 2.6.1重复性:用两个水平质控血清重复测试其变异系数(CV)应不超过5%。 2.6.2批间差:抽取3个不同批号试剂,对同一份样本进行重复测定,相对极差≤10%。 2.7 准确度 在样本中加入一定量的纯品,计算回收率,应在85%~115%范围内。 2.8 稳定性 取在2℃~8℃条件下贮存达到12个月的试剂进行检测,应符合2.1、2.3、2.4、2.5、2.6.1、2.7的要求。

前白蛋白测定试剂盒(免疫比浊法)标准化操作规程

前白蛋白测定试剂盒(免疫比浊法)标准化操作规程 1 目的 规范实验室操作,保证检验工作顺利有效进行特制定此规程。 2 授权操作人经培训且考核通过的实验室检验人员。 3 适用范围本试剂适用于体外定量检测人血清中前白蛋白的浓度。 4 检验方法 本试剂盒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人血清中前白蛋白的浓度。 5 检验原理 样本中前白蛋白与抗体结合产生免疫复合物的浊度,根据浊度的高低与样本中前白蛋白的含量成正比。在340nm处测定吸光度的变化值,即可计算出样本中前白蛋白的含量。 6 标本要求 6.1标本类型: 新鲜血清标本,避免溶血。 6.2标本运输: 室温条件下运输。 6.3标本保存: 若不能及时测定,请尽快置于-20℃保存,避免反复冻融。 7 试剂及配套品 7.1试剂来源 长春迪瑞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前白蛋白测定试剂盒 7.2试剂组成 7.3试剂的稳定性与贮存 在2℃~8℃条件下,干燥、避光、密封贮存,有效期12个月;启用后在2~8?C可稳定30天,试剂不可冰冻。 8 实验仪器及性能指标 8.1 实验仪器 迪瑞CS系列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8.2试剂性能指标 8.2.1 空白吸光度:A≤0.30。 8.2.2分析灵敏度:测试30 mg/dL被测物时,吸光度变化△A≥0.015。 8.2.3 线性范围:11mg/dL~56mg/dL,线性相关系数r值≥0.9900;[11,19] mg/dL

区间内,线性绝对偏差应不超过±3.36mg/dL;(19,56] mg/dL区间内,相对偏差不超过±15%。 8.2.4 准确度:相对偏差应在±20%范围内。 8.2.5 测量精密度: 重复性:CV≤7.0%。 批间差:R≤8.0%。 8.2.6空白限≤11.00mg/dL。 9 校准 9.1校准品 前白蛋白校准品 9.2校准品存贮及使用注意事项 参见前白蛋白校准品使用说明书。 9.3 校准程序 建议使用试剂盒配套的校准品:进行5点校准测定,测定后仪器自动拟合成校准曲线。当试剂批号更换或质控失控时,需要重新校准。 10 质量控制 10.1质控品 前白蛋白质控品 10.2质控品存贮及使用注意事项 参见前白蛋白质控品使用说明书。 10.3质量控制 建议使用迪瑞公司质控品,进行质量控制。实验室应自行建立质控区间和限值,若质控值失控,应采取纠正措施。 11操作程序 11.1试剂配制 试剂1和试剂2均为液体试剂,可直接使用。 11.2 项目参数: 11.3 样本测试步骤:

【CN109991425A】肌红蛋白的化学发光定量检测试剂盒及其制备方法和检测方法【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0235330.1 (22)申请日 2019.03.27 (71)申请人 迪瑞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130103 吉林省长春市高新区宜居路 3333号 (72)发明人 韩美玉 王立英 孙成艳 高威  何浩会  (74)专利代理机构 长春众邦菁华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公司 22214 代理人 刘微 (51)Int.Cl. G01N 33/68(2006.01) (54)发明名称肌红蛋白的化学发光定量检测试剂盒及其制备方法和检测方法(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肌红蛋白的化学发光定量检测试剂盒及其制备方法和检测方法,属于体外诊断试剂技术领域,解决现有技术灵敏度较低、反应时间较长、成本高等技术问题。试剂盒包括以下试剂:R1:含有链霉亲和素包被的磁微粒的缓冲液;R2:含有化学发光标记物标记的肌红蛋白单克隆抗体的缓冲液。R3:含有偶联标记物标记的肌红蛋白单克隆抗体的缓冲液;本发明采用双抗体夹心法的原理,利用亲和素-偶联标记物体系,以及采用化学发光标记物进行化学发光,大大提高了试剂盒的检测灵敏度,减少反应时间,降低试剂成本,可用于血清/血浆中的肌红 蛋白含量的定量检测。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9页 附图1页CN 109991425 A 2019.07.09 C N 109991425 A

权 利 要 求 书1/2页CN 109991425 A 1.一种肌红蛋白的化学发光定量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试剂: R1:含有链霉亲和素包被的磁微粒的缓冲液; R2:含有化学发光标记物标记的肌红蛋白单克隆抗体的缓冲液; R3:含有偶联标记物标记的肌红蛋白单克隆抗体的缓冲液;其中,R1中链霉亲和素磁颗粒质量百分比为0.02%~1%;链霉亲和素包被的磁微粒的粒径是0.05~3μm,浓度为10mg/ ml; R2中肌红蛋白单克隆抗体与化学发光标记物的摩尔比为1:1-1:20;化学发光标记物标记的肌红蛋白单克隆抗体的浓度为≥0.2μg/ml。 R3中肌红蛋白单克隆抗体与偶联标记物的摩尔比为1:1-1:20;偶联标记物标记的肌红蛋白单克隆抗体的浓度为≥0.7μg/ml。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肌红蛋白的化学发光定量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试剂: R1:含有链霉亲和素包被的磁微粒的缓冲液; R2:含有化学发光标记物标记的肌红蛋白单克隆抗体的缓冲液; R3:含有偶联标记物标记的肌红蛋白单克隆抗体的缓冲液;其中,R1中链霉亲和素磁颗粒质量百分比为0.072%;链霉亲和素包被的磁微粒的粒径是3μm; R2中肌红蛋白单克隆抗体与化学发光标记物的摩尔比为1:3;化学发光标记物标记的肌红蛋白单克隆抗体的浓度为0.4μg/ml。 R3中肌红蛋白单克隆抗体与偶联标记物的摩尔比为1:5;偶联标记物标记的肌红蛋白单克隆抗体的浓度为1.4μg/ml。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肌红蛋白的化学发光定量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R1的制备方法为:取磁微粒,用20mM PB缓冲液清洗3次,然后稀释至10mg/ml,按照磁微粒与链霉亲和素所述的质量比添加链霉亲和素,37℃孵育18-24h后,置于磁分离架上分离磁珠,去上清,用20mM PB缓冲液清洗3次,加入封闭液,37℃孵育18-24h后,置于磁分离架上分离磁珠,去上清,用20mM PB缓冲液清洗3次,用20mM PB缓冲液稀释至10mg/ml,2-8℃保存备用,得到含有链霉亲和素包被的磁微粒的液体试剂;所述封闭液为含2~5%BSA的20mM PB缓冲液。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肌红蛋白的化学发光定量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R2的制备方法为:取肌红蛋白单克隆抗体,用20mM PB缓冲液置换肌红蛋白单克隆抗体保存液,用20mM PB缓冲液稀释至1mg/ml,按照抗体与化学发光标记物的摩尔比添加化学发光标记物,37℃孵育2-4h进行标记,然后加入封闭液,37℃孵育2-4h,最后对蛋白进行纯化,得到含有化学发光标记物标记的肌红蛋白单克隆抗体的液体试剂;所述封闭液为含2~5%BSA的20mM PB缓冲液。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肌红蛋白的化学发光定量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R3的制备方法为:取肌红蛋白单克隆抗体,用20mM PB缓冲液置换肌红蛋白单克隆抗体保存液,用20mM PB缓冲液稀释至1mg/ml,按照抗体与偶联标记物的摩尔比进行添加偶联标记物,37℃孵育2-4h进行标记,然后加入封闭液,37℃孵育2-4h,最后对蛋白进行纯化,得到含有偶联标记物标记的肌红蛋白单克隆抗体的液体试剂;所述封闭液为含2~5%BSA的20mM PB缓冲液。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肌红蛋白的化学发光定量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 2

血清白蛋白测定标准操作规程

血清白蛋白测定标准操作规程 1 检验申请 单独检验项目申请:血清白蛋白测定(缩写ALB);组合项目申请:血生化中肝功能测定项目组合。临床医生根据需要提出检验申请。 2 标本采集与处理 2.1标本采集 2.1.1常规静脉采血约2ml,不抗凝,置普通试管中。或采用含分离胶的真空采血管。 2.1.2检验申请单和血标本试管标上统一且唯一的标识符。 2.1.3急诊标本采集后,在检验申请单上填写标本采集时间。 2.1.4标本采集后与检验申请单一起及时运送至检验科。专人负责标本的接收并记录标本的状态,对不合格标本予以拒收。 2.1.5下列标本为不合格标本 2.1.5.1标本量不足:少于0.3ml的全血标本,或少于0.1ml的血清或血浆。 2.1.5.2对反应吸光度有干扰的标本,包括严重溶血、严重浑浊的标本。 2.1.5.3无法确认标本与申请单对应关系的。 2.1.5.4其他如标识涂改、标本试管破裂等。 2.2标本保存 2.2.1接收标本后在30min内将标本离心分离出血清。 2.2.2标本保存时间:室温(15~25℃)下可稳定一周,普通冰箱中(2~8℃)稳定一个月。为避免标本中水分挥发使血清浓缩,对保存时间超过1天的标本均加塞密闭或覆盖湿巾。

2.2.3已完成测试的标本保持完整的识别号,置4~8℃冰箱内保存7天。 2.3标本采集的注意事项 2.3.1采血前使受检者保持平静、松弛和空腹状态。 2.3.2不建议采集抗凝血标本,如果必须使用血浆,推荐的抗凝剂是肝素。 3 方法原理 血清中的白蛋白与溴甲酚绿在PH=4.2的条件下结合生成绿色复合物,溶液由黄色变为绿色,其颜色深浅与白蛋白浓度成正比,通过在630nm处测定其吸光度可得出白蛋白的含量。 PH=4.2 白蛋白 + 溴甲酚绿 --------------- 绿色复合物 4 试剂及其他用品 4.1试剂:溴甲酚绿法测定白蛋白试剂盒,由北京利德曼生化技术有限公司出品。 4.2试剂盒保存:保存于2~8℃,不开盖情况下至标签的失效期。开盖后放于仪器的冰箱中至少稳定14天。开盖后避免污染。变质指示:当试剂有浊度时,表明有细菌污染,不能继续使用。 4.3试剂盒准备:液态单试剂型,即开即用,无特殊准备 4.4试剂盒主要成分:缓冲液(pH 4.2)50 mmol/L,溴甲酚绿0.25 mmol/L,其中含有稳定剂与保护剂<0.1%。 5 校准品与校准模式 5.1校准品: Beckman-Coulter SYNCHRON LX MULTI 校准液(P/N 442600),其白蛋白浓度值可溯源至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所(NIST)标准参考材料。 5.2校准类型和校准点数目:线性模式,1个校准点。

肌红蛋白测定试剂盒(胶乳免疫比浊法)产品技术要求zhongshengbeikong

肌红蛋白测定试剂盒(胶乳免疫比浊法) 适用范围:本试剂用于体外定量测定人血清或血浆中肌红蛋白的含量。 1.1包装规格 液体双剂型 试剂1(R1):60mL×1,试剂2(R2):20mL×1; 试剂1(R1):45mL×1,试剂2(R2):15mL×1; 试剂1(R1):75mL×1,试剂2(R2):25mL×1。 1.2主要组成成分 1.2.1 试剂1(R1)(液体) 甘氨 酸100mmol/L 1.2.2 试剂2(R2)(液体) Mb抗体包被乳胶颗粒3mg/mL 2.1 外观 试剂盒中各组件的外观应满足: 2.1.1 试剂1(R1)应为无色透明溶液,无杂质、无絮状物,外包装完整无破损; 2.1.2试剂2(R2)应为白色乳浊液,无杂质,外包装完整无破损。 2.2 净含量 液体试剂净含量应不少于标示值。 2.3 试剂空白吸光度

在波长570nm(550nm~600nm)处(光径1cm),试剂空白吸光度(A)应≤1.300。 2.4 准确度 用中生试剂和已上市同类试剂分别测定40个在线性范围内不同浓度的样本,在[10,800]ng/mL范围内,比对两组数据的相关系数(r)及测值的偏差,要求r≥0.975;在(50,800]ng/mL区间内,相对偏差应不超过±10%;在 [10,50]ng/mL区间内,绝对偏差应不超过±5ng/mL。 2.5 分析灵敏度 对应于浓度为为400ng/mL的Mb所引起的吸光度差值(△A)的绝对值应在0.080~0.200的范围内。 2.6 重复性 重复测定高、低浓度样本,变异系数(CV)应≤ 7%。 2.7 批间差 测定同一样本,批间差(R)应≤ 10%。 2.8 线性范围 在[10,800]ng/mL范围内,线性相关系数(r)应≥0.990; 在(50,800]ng/mL范围内,线性相对偏差应不超过±10%; 在[10,50]ng/mL范围内,线性绝对偏差应不超过±5ng/mL。 2.9 稳定性 原包装的试剂盒在2℃~8℃避光贮存,有效期为12个月。试剂有效期满后3个月以内,试剂性能应符合2.1、2.3、2.4、2.5、2.6、2.8的要求。

免疫球蛋白M(IgM)测定试剂盒(免疫比浊法)产品技术要求sainuopu

免疫球蛋白M(IgM)测定试剂盒(免疫比浊法) 适用范围:用于体外定量测定人体血清中免疫球蛋白M的含量。 1.1 试剂盒包装规格 试剂1:1×25ml,试剂2:1×5ml;试剂1:2×60ml,试剂2:2×12ml; 试剂1:3×40ml,试剂2:3×8ml;试剂1:4×60ml,试剂2:4×12ml; 试剂1:2×400ml,试剂2:1×160ml;试剂1:1×10L,试剂2:1×2L; 试剂1:2×40ml,试剂2:2×8ml。 校准品(选配):1×1ml,1×1.5ml,1×3ml。 1.2试剂盒主要组成成分

2.1 外观 液体双试剂:试剂1无色澄清液体;试剂2浅黄至微红色液体。 校准品:无色至淡黄色液体。 2.2 净含量 液体试剂的净含量不得低于标示体积。 2.3 空白吸光度 在37℃、340nm波长、1cm光径条件下,试剂空白吸光度应不大于0.3。 2.4 分析灵敏度 测定浓度为0.35g/L样本时,吸光度变化值(ΔA)应在(0.01~0.10)范围内。 2.5 线性范围 在(0.20,4.00)g/L线性范围内,线性相关系数r不小于0.995。在(1.00,4.00)g/L区间内线性相对偏差不大于±10%;在(0.20,1.00]g/L区间内线性绝对偏差应不大于±0.10g/L。

2.6 重复性 重复测试两份高低浓度的样本,所得结果的变异系数(CV%)应不大于5%。 2.7 批间差 不同批号试剂测试同一份样本,测定结果的批间相对极差应不大于10%。 2.8 准确度 相对偏差:相对偏差应不大于±10%。 2.9 校准品溯源性 依据GB/T 21415-2008《体外诊断医疗器械生物样品中量的测量校准品和控制物质赋值的计量学溯源性》的要求,校准品溯源至IRMM生产的有证参考物质(ERM-DA470k)。 2.10 稳定性 效期稳定性:试剂盒在2℃~8℃下有效期为15个月,取失效期的试剂盒进行检验,试验结果满足2.3、2.4、2.5、2.6、2.8的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