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小学语文钱学森教案

2018小学语文钱学森教案
2018小学语文钱学森教案

《钱学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课时目标】:

1.感悟人物语言所包含的情感,使学生受到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的熏陶。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中朴素生动的词语,感知文字的魅力。

3.初步认识倒叙手法的作用,练习运用语言、心理等刻画人物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抓住钱学森的语言进行朗读品味,体会钱学森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突出爱国情

1.同学们,这会儿听的这首歌听过吗?(知道歌名吗?)歌名是《我的中国心》。

2.《我的中国心》演唱者香港著名歌唱家张明敏,他唱出了无数海外游子的心声。是啊,从古至今,有无数的仁人志士,他们难舍故土,他们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倾其一生。

3.钱学森就是其中一位,今天这节课,我们将继续走近《钱学森》(齐读课题)

4.他,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他,被评为2007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上节课,我们已经初读了课文,你们觉得钱学森感动国人,感动中国的是什么?归根到底是因为他有一颗?(板书:爱国)爱国是本课的情感主线。

5.古语说得好,“言为心声”“识其人,听其言”。这节课,就让我们通过人物的语言,走近钱学森的内心世界,感受他的赤子之心。

二、品读语言,感悟爱国情

(一)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轻声地读课文,用笔划出描写钱学森语言的句子,轻轻读几遍,并且想一想这些话他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你都感受到了什么?

集体交流汇报。(找到了钱学森说的话了吗?谁给大家读读。)

我们一起读读钱学森说的话吧。

先看第一段话:

(二)品读第一处话。

出示:

“我是中国人。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作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

1.课文中的人物语言最难读,怎样才能读好呢?首先,我们要知道他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这句话钱学森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呢?到课文中找找相关的语句。谁来读读你找的句子(当时,钱学森享受着优厚的待遇,有富裕的生活和优越的工作条件。)

2.钱学森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为祖国作准备。那么他做了怎样的准备?也就是说他都做了些什么呢?请同学们再读第二小节。

3.做了怎样的准备,找到答案了吗?根据学生回答出示:钱学森193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随后赴美留学,师从美国著名空气动力学教授冯·卡门,成为冯·卡门教授最得意的学生和最得力的助手。

你觉得我们读这句话时需要突出哪些词呢?请你再读。

4.钱学森是冯卡门最得意的学生和最得力的助手。知道冯.卡门教授吗?一起看关于他的介绍。请一位同学为大家读一下。(出示冯.卡门教授有关资料,指名读。)

5.名师出高徒,钱学森居然能成为这么一位科学奇才最得意的学生和最得力的助手!由此可见钱学森——他非常?

6.是呀,钱学森很优秀,所以得到了冯·卡门教授的高度评价。他说:“钱学森是一位天才,他所做的工作对发展高速空气动力学和火箭推进技术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7.同学们,冯卡门这么器重钱学森,如果钱学森继续在美国,在恩师身边,意味着他将得到什么?(金钱、地位、荣誉、优越的工作条件,更早地获得成功……这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

8.事实正是如此,文中有句话是这样说的——(齐读)

出示:

9.是呀,这么优越的条件,钱学森为什么还要回去呢?(出示填空)结合课文完成填空。

尽管在美国拥有,拥有,拥有,但我还是选择了,这意味着我可能,然而我却,那是因为在我心中只有一个信念:。

谁来表白钱学森的心声?

请看屏幕,谁再次来表白钱学森的心声。

10.这就是钱学森的心声,在这么优越的条件面前,钱学森没有被迷惑,正如孟子所说——富贵不能淫!

我是中国人是一句宣言,更是一句誓言。

11. 再读钱学森这句话以什么语气读?(宣言、誓言,什么语气来读)大家一起读,试着读出这份坚定、这份深情。

(三)品读第二处话。

过渡:钱学森的第二段话又是在什么时候说的?读34小节。(是在什么特殊的日子、或者说什么时期说的)

1.出示:

“我们日夜盼望着的,就是祖国能够从黑暗走向光明,这一天终于来到了。祖国现在是很穷,但需要我们大家——祖国的儿女们共同去创造。我们是应当回去的。”

是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之夜,海外游子分外思念自己的祖国。

谁还想补充?(新中国刚刚成立)这意味着什么?(中国很贫穷,需要人才建设祖国)

2.自由读读这句话,再圈圈画画,哪些词能让你感受到那份沉甸甸的爱国之情?同桌可以讨论。

汇报一下,哪些词引起了你的注意?感受到了什么?

“日夜盼望”:这个词让你感受到了什么?钱学森时时刻刻都在思念着自己的祖国。(就请你读这句话,读出这份深深的思念之情。)

“终于”:从终于你读懂了什么?钱学森盼望新中国成立已经很久了,“终于”写出这一天来之不易,此时此刻钱学森会是怎样的心情?激动、喜悦。就请你再读这句话,读出钱学森内心的那份激动与喜悦——)

“应当”:应当是什么意思?(理所当然、天经地义)“应当”,让我们体会到钱学森把回国看成是一种职责,一种责任。是呀,正如顾炎武所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3.可当时的中国十分贫穷,所以有些留学生这样劝他(出示留学生的话)

“祖国刚解放,要钱没钱,要设备没设备,现在回去搞科学研究,只怕有困难。”

4.然而钱学森却诚恳地说——齐读句子。

5.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钱学森既回复了留学生们的劝说,又表明了自己的心迹。他的这份爱国情并没有因为祖国贫贱而动摇,正如孟子所说——贫贱不能移(板书)

换位思考,假如你们就是钱学森,结此时此刻说这番话的心情是?合这些关键词语体会。你们的心情是?(激动诚恳坚决果断)

体会得好。

带着你们的激动,诚恳,坚决和果断齐读。

7.引读:

师:钱学森的爱国之心一刻也没有动摇过,虽然在美国享受着优厚的待遇,可是他朴实而坚定地说——生:我是中国人。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做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

师:当他倾诉情怀,有人劝他不要回国时,他诚恳而又坚决地说——

生:我们日夜盼望着的,就是祖国能够从黑暗走向光明,这一天终于来到了。祖国现在是很穷,但需要我

们大家——祖国的儿女们共同去创造。我们是应当回去的。

(四)归国坎坷,激发爱国情

1.正是这份拳拳爱国心,促使钱学森毅然决然地回国。出示:

“1955年9月17日,钱学森终于踏上了归国的航程。”

第一组读。

2.同学们,在这句话中,有一个普通但又特别意味深长的词,知道是哪一个吗?终于告诉我们钱学森回国?钱学森想回国不是那么容易的事,请用文中语句告诉大家。

3.出示:“钱学森无论到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绝不能让他离开美国!”

第二组读。

4.你们知道一个师有多少人吗?猜猜看。部队的编制分甲种、乙种,乙种师5000人是一个师,甲种师一个师就是10000人,你们说五个师相当于多少人?钱学森一个人可以抵得上25000人—50000人啊!

这个数据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钱学森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钱学森抵得上五个师,几万人,那可是多少个诸葛亮,由此可见?钱学森的价值很大,他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所以美国海军的高级将领说――(第三组第四组一起读)

5. “绝”在课文中是什么意思?(绝对坚决不允许)

这句话中的潜台词就是——?

这么杰出的人才,怎能让他回国呢?当然要想尽一切办法阻止他。他们也确实这样做的:课前老师给你准备的补充阅读,读了吗?

师:作为高年级的学生,我们阅读时,还应该学会在阅读中提取并概括信息,你们能概括出美国当局想尽了哪些办法阻止他回国的吗?谁来给大家说一说?

(生1:美国当局扣除了他全部的行李。监视他的所有行动。

生2:还诱惑他留在美国。

师:怎么诱惑他的,说一说?

生3:在看守所里受到了种种折磨。

师:一共找到了四条,你找对了吗?)

是啊,这5年钱学森饱经沧桑,这5年钱学森备受煎熬,这5年钱学森望眼欲穿,然而始终没有改变钱学森回国的决心,因为他说我是中国人。这就叫——威武不能屈。

我们捧起书一起读一读课文的第六小节,“然而,钱学森回国的决心一刻也没有动摇过。……”

(五)学习第一小节

1.同学们,5年的等待,5年的坚持,5年的抗争,这一天终于到了!我们一起欣赏一下他归国时的画面。出示第一自然段。

2.师引读:他眺望着前方——想到前方……(出示文章第一小节)此时钱学森的心情是——

师评:我听到了你们归心似箭的心情,能不能再读一读?

3. 这段话中哪个词最能体现他的爱国之心和思乡之情?魂牵梦绕魂牵梦绕的意思。

4.师:当钱学森在国外享受优厚的待遇时,他魂牵梦绕的是他的祖国,他诚恳地说——我是中国人。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做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

师:当有人劝阻钱学森时,他魂牵梦绕的还是他的祖国啊,他诚恳地说——我是中国人。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做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

师:当美国政府百般阻挠的时候,他魂牵梦绕的还是他的祖国啊,他诚恳地说——我是中国人。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做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

3.如果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这一小节应放在哪儿?把后面的内容提到前面来写,这种写法方法叫倒叙。倒叙有什么好处、什么作用?不知道吧、那我告诉你们吧!设置悬念,可以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既然倒叙有这么多的优点,那么我们写作文时,也可以尝试运用倒叙这种方法。。

(六)感悟卓越贡献

1.钱学森回国后,马上开始了科学研究,并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让我们齐读最后一段——一

2.钱学森回国对新中国具有划时代的伟大意义,他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他被评为“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让我们来到晚会现场,(出示视频)这就是感动中国组委会授予钱学森的颁奖词,我们一起深情地读一读:

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5年归国路,10年两弹成。他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

三、总结全文,表达心声。

1.学到这里,大家齐声告诉我,钱学森是一个怎样的人?对,他是一个爱国的人(出示小诗,集体朗读)2.总结:钱学森是一个爱国的人。正是因为这“赤子情怀”,可以放弃富贵荣华,正是因为这“赤子之心”可以战胜重重阻挠,他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诠释了孟子的千古绝唱——“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四、作业设计:

1.搜集钱学森的有关资料,仿照前一课的“作家卡片——巴金”,制作一张“科学家卡片——钱学森”2.学习本文写人的手法,写身边熟悉的一个人,突出人物的特点。题目自定。

板书设计:

富贵不能淫

钱学森爱国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

冯·卡门:

“超音速时代之父”——美国空军科技奠基人冯·卡门,冯·卡门是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是“全世界闻名的工程力学和航空技术权威”。冯·卡门在一生艰苦研究的基础上,对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有过很多重要的预见,后来都一一成为现实,例如超音速飞行、远程导弹、全天候飞行、卫星……

结合课文完成填空。

尽管在美国拥有,拥有,拥有,但我还是选择了,这意味着我可能,然而我却,那是因为在我心中只有一个信念:。

钱学森宁死也要回国

新中国成立之初,钱学森为了报效新生而落后的祖国,从1950年起在美国向其当局正式提出回国申请。但是,美国当局却百般阻挠和迫害,没收了钱学森的各种资料和书籍,并诬蔑陷害他为“间谍”,对他进行审讯和监禁,将他关押在一个孤岛上,进行惨无人道的折磨和迫害,仅半个月,就使他的体重减轻了10多公斤,当时美国当局声称,只要钱学森放弃回国念头,就照常给他提供实验室和仪器设备。可是,钱学森宁死也要回国。

后来,他虽被科学界知名人士保释,但他的办公室、住宅、电话、信件等都要受到严密检查。钱学森被美国当局整整迫害达五年之久,但他始终没有屈服。

颁奖词: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5年归国路,10年两弹成。他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

他是个爱国的人

他是个爱国的人——

待遇再好

却不忘自己的祖国。

他是个爱国的人——

祖国再穷

也动摇不了他回国的决心

他是个爱国的人——

困难再多

也难挡归国的脚步。

他是个爱国的人——

全部的智慧和才华

成就了“中国导弹之父”的美誉。

让我们记住这个充满魅力、流光溢彩的名字————钱学森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