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联党建工作计划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妇联党建工作计划

篇一:市妇联党建带妇建推动事业发展经验交流

实施党建带妇建推动妇女事业发展

市妇女联合会

xx市东临武汉,西接荆襄,素有“膏都海”和“鱼米之乡”的美誉。现辖16个乡镇、414个行政村,其中社区27个;总人口68万,其中妇女35万人。近年来,我们在上级妇联的指导和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积极探索“党建带妇建”的组织原则,确立了“制度规范、带促结合、务实创新、共同发展”的工作思路,形成了“党建先导、整体联动、优势互补、注重实效”的工作态势。全市妇女综合素质进一步提高,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得到切实保障,广大妇女积极投身四个文明建设,有力地促进了我市妇女事业与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性发展,为构建和谐xx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强领导,创优妇女工作环境。

目前,我市市、镇党委都有1名领导分管妇联工作,政府都有1名领导联系妇联工作,市委建立了常委听取妇联专题汇报制度,每年听取妇女工作汇报不少于2次,及时研究妇联提请讨论的重要问题,常委的有关会议吸收妇联负责人参加或列席。每次市妇联召开会议或组织活动,在家的市“四大家”领导都能应邀出席。市、镇两级妇联经费都列入财政预算,尤其是06年是省委妇女工作会议后,我市迅速按照会议要求,确定妇女工作经费从20XX年按照全市妇女人口每人0.3元的经费标准全额增拨到位,为妇女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后盾。在全市各级党组织的重视、关心、支持下,妇女工作的

环境进一步优化,促进了妇女事业的健康发展。

(二)健全网络,扩大妇女工作覆盖面。

我们始终按照“哪里有妇女,哪里就有妇女组织”的原则,坚持立足基层,夯实基础,健全网络,不断延伸妇女工作领域。全市16个乡镇,414个行政村,妇联组织健全完善。镇、村妇联干部的任用采取了组织选配、公开竞聘、选举的形式,全市镇、村两级妇联干部呈现出年纪轻、学历高、业务强三大特点。目前,全市16个乡镇妇联共配备专职妇联干部16人,平均年龄为38岁,其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11人,占68.7%。387个行政村妇代会主任平均年龄为43岁,高中以上学历的104人,占26.8%,全部进入了村两委,村

妇代会主任的经济待遇得到了落实。在健全乡镇、村级妇联组织建设的同时,在市直9个战线相继成立了妇女工作委员会,妇委会主任平均年龄为37岁,大专以上学历的8人,占88.9%。根据形势的发展,我们及时把妇联组织向民营企业延伸,先后在宜化双环集团、久大(xx)制盐有限公司、药业、温泉等女职工较多的企业,成立了妇代会组织,确保妇女工作不留空白,不出现死角。目前,全市妇女工作的触角已延伸到不同领域,各级妇联干部队伍稳定、人心稳定,妇女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

(三)注重选育,构筑妇女干部参政议政大舞台。

我们坚持从组织、制度和机制上予以保证,在培育、选任和管理上改革创新,为优秀女干部脱颖而出广辟舞台。

1、抓推荐使用。市委先后制定出台了女干部培养选拔规划和政策意见。在乡镇和市直机关的调整配备中,设置了女干部配备的比例,明确乡镇至少配备1名女领导干部,在一些市

直部门设置了女领导干部职位,并确保这些职位不因机构改革、职数紧张而挤占。坚持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选拔女干部,对女干部能够委以重用的,不放在一般性的岗位上;能够担任正职的,不放在副职岗位上;能够破格任用的,不按部就班,为女干部成长和发挥作用提供更多的支持。在选拔使用女干部上不唯资历破格用,做到讲台阶而不抠台阶,论

资历不唯资历;群众公认大胆用,通过完善民主推荐、民主测验和民主评议,大胆使用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女干部;潜力大的及早用,确保不错过最佳使用时期,特别优秀者,敢于压重担子,促其小步快跑,快速成才。拓宽视野,实施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定向培养等措施,构建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目前,全市“四大家”领导班子中都有女性担任领导职务,全市共有副科级以上女干部90人,占副乡镇级干部总数10.01%,其中正科级干部13人,担任单位主职的有7人,16个办事处、镇、场党政班子中配备女领导干部18人。全市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女性所占比例分别为15.8%、24.4%、26%。在xx市第六次党代会和第七届人代会上,我市妇联主席先后当选为市委委员和市人大常委会委员,标志着代表全市广大妇女意愿的妇联进入了xx

市领导决策层。

2、抓培养锻炼。我们从提高女干部的政治素质、工作能力和领导水平入手,建立完善计划调训与需求培训相结合的培训机制,将全市女干部按不同类型和行业,分别制定培训计划,每年定期举办各类人才队伍培训班,规定女干部不得少于20%。市委党校、行政学校每年安排学习的干部中,女性学员达到了参训学员的30%以上。每年下半年,我市妇联积极响应

xx市妇联的号召,组织部分35岁以下的优秀妇女干部

到xx市委党校参加妇女干部班的学习。

3、抓后备培育。按照有所侧重、备用结合的原则,建立女后备干部推荐管理制度。我们结合市镇领导班子年度考核进行后备干部推荐,掌握了一批优秀女后备干部。发动各级妇联组织向组织部门推荐优秀妇女人才。对全市副科级以上女干部情况进行了调查摸底,建立了档案,对各乡镇党委推荐的每个村的女后备干部进行认真筛选。建立起全市女干部人才库,着力建设一支文化素质高、覆盖范围广、数量充足的年轻女后备干部队伍。在此基础上,按照“培养在基层、锻炼在基层、提拔在基层”的思路,切实加大上挂、下派、交流和轮岗力度,鼓励女干部到经济建设第一线去,到艰苦困难的地方去,接受挑战和考验。我们还选派了一批优秀女干部参加市重点工程建设和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促进了女干部的全面发展。同时,重视女党员的发展工作,把发展女党员和培养选拔女干部有机结合起来,全市妇女党员3175名,占全市党员总数12%。

(四)完善机制,充分发挥妇联组织的职能作用。

引导广大妇女自觉服务服从于全市工作大局,努力维护妇女合法权益,促进妇女发展,是通过开展“党建带妇建”活动,彰显妇联工作成效的具体体现。近年来,我们一是以弘扬家庭美德、提高城乡文明程度为重点,以家庭和社区为阵地,在全市开展了创建“五好文明家庭”、“学习型家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