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块肌肉功能与图案解析

各块肌肉功能与图案解析
各块肌肉功能与图案解析

肌肉骨骼系统

肌肉系统参与调动整个身体及内脏器官。在肌肉骨骼系统中,肌肉通过牵动附着在骨骼上的腱来完成动作。人体的多数动作要利用一组以上的肌肉来完成,而身体中数以百计的肌肉能够被意识控制。所以,从事体育运动,我们有必要了解不同的动作要动用哪些肌肉,以及每块肌肉的作用等。

此主题相关图片

夹肌

功能:使头和颈伸张自如,转动灵活。

应用:夹肌让上斜方肌和竖脊肌协调运动。

三角肌

功能:用于手臂上举的运动中。

应用:斜方肌稳定肩胛骨,手臂上举时三角肌拉伸肱骨(上臂)。

背阔肌

功能:将整个肩胛带向下拉。

应用:所有手臂下拉的动作中都会用到。

胸大肌

功能:协助背阔肌的运动,比如,体操运动员的吊环运动,手臂拉长并与身体贴近。

应用:用于俯卧撑、投掷运动和伸展手臂的运动中。

此主题相关图片

斜方肌

上斜方肌

功能:提升斜方肌(即抬起肩胛骨),伸展头部(仰视)。

中斜方肌

功能:抬起肩胛骨和内收(两肩胛骨夹紧)。

下斜方肌

功能:下斜方肌下拉肩胛骨,使肩胛骨做圆周运动。

应用:所有的斜方肌一起作用时,可以同时将肩胛骨上拉和夹紧。把某物举过头顶时,斜方肌使肩胛骨靠

拢肋骨架。

此主题相关图片

腰方肌

功能:稳定骨盆和腰椎(下脊椎)部位。

应用:用于腰部拉伸(下脊椎后屈)和腰部侧弯(下脊椎向两侧弯曲)。

腹直肌

功能:腰椎弯曲(下脊椎前屈)。

应用:脊椎弯曲。

腹横肌

功能:强迫呼气,使腹壁内压。

应用:造成强迫呼气的主要肌肉,并有腹直肌、外斜肌和内斜肌协助运动完成。这是主要的“束腹”的主要肌肉,让腹部平坦。

外斜肌

功能:两侧,腰部弯曲的运动(下脊椎前屈)。

右侧,下脊椎右屈,或者下脊椎左转。

左侧,下脊椎左弯,或者下脊椎右转。

应用:躯干任意一侧的肌肉都能独立活动。这些肌肉同时运动时,可以协助腹直肌在起床时向脊椎收缩。每侧的外斜肌都必须单独进行拉伸。

此主题相关图片

骨盆底肌

功能:压缩腹部,强迫呼吸时运动活跃,收缩女性的阴道和男性的尿道。

应用:小便时肌肉收缩,这个例子告诉你如何运用这块肌肉。

股四头肌

它由四块肌肉组成:股直肌、股外肌、股内肌、股中肌。

功能:这四块肌肉依附于膝盖上,是膝伸肌。股直肌协助臀部运动。

应用:四头肌起减速器的作用,降低速度,改变方向。弹跳能力好的人有发达的四头肌。

髂腰肌

由髂肌、腰大肌和腰小肌组成。

功能:髋部弯曲,双腿向外转动。

应用:仰卧抬腿时可以运动这块肌肉。

此主题相关图片

如果将字母A到Z分别编上26个序号,(A=1,B=2,...Z=26)那么:

知识(knowledge)得到96分,

努力(hardwork)也只得98分,

态度(attitude)才是左右生命的全部:

(1+20+20+9+20+21+4+5=100)

臀大肌

功能:髋部转动和伸展运动。下部的肌肉纤维有助于肌肉内收(向躯干中线延伸的运动)。

应用:跑、跳跃、跨越、弹跳和从下蹲回复到站立姿势时都要用到这块肌肉。

臀中肌

功能:髋部转动。

应用:步行一条腿支撑身体平衡时,防止另一侧臀部肌肉下垂。

臀小肌

功能:臀部内收(从躯干中线向两侧运动)。大腿内收时内部转动。

应用:跑步、跳跃和跨越时都要运动到臀中肌和臀小肌,这时身体的重量由两腿交替承担。

阔筋膜张肌

功能:弯曲时内部转动髋部;内收髋部(比如,侧卧时抬高腿);从髋部向前弯曲。这块肌肉有助于防止肌肉外部转动。走路或跑步你无意识地向内转动脚时,可以运动这块肌肉,这个部位比较虚弱。仰卧抬腿,腿骨向内转动时也会运动到这块肌肉。

应用:侧卧,抬起一条腿,然后慢慢放下,落于另一条腿上。

此主题相关图片

腘绳肌

腘绳肌位于大腿后侧,与股四头肌相对,控制屈膝。

腘绳肌由三块肌肉组成:

1、股二头直肌

功能:屈膝,外转膝部,拉伸臀部肌肉(拉长腿后侧肌肉)。

2、半腱肌

3、半膜肌

功能:半腱肌和半膜肌与腿弯部肌肉一起负责屈膝和内转膝部。

应用:腘绳肌常称作“奔跑肌肉”,因为它具有加速的功能。在爆发性奔跑的运动中,腘绳肌过度疲劳是常见现象。

针对提高腘绳肌的强度和韧性的特殊练习是十分必要的。

腘肌

功能:协助腘绳肌做屈膝动作。

应用:这块肌肉是位于膝部的唯一的腿屈肌,对膝的稳定性具有关键作用。它协助腘绳肌运动,用于步行和跑步中。

此主题相关图片

竖脊肌

功能:拉伸和侧屈脊椎。

应用:脊椎部位最大的肌肉。保持身体的直立。当骨盆位于正中的位置(既不向后也不向前倾斜),并且脊椎伸直时,这块肌肉会起作用。强化练习常以俯卧姿势进行。

多裂肌

功能:脊椎的拉伸和对侧运动(和侧扭转相反)。

应用:这些深层的脊肌负责每一节脊柱稳定于其下一节脊柱的上方。腹横肌参与运动时,多裂肌稳定腰部。

此主题相关图片

大多数人都有肌肉不平衡的现象,这可能会影响身体的健康。你所选择的运动方式要求你思考并了解自己的身体。只要纠正了错误的姿势,身体就能够得到改善和加强。通过运动特定的肌肉,可以重新建立正确的运动方式。

了解身体是你的责任。控制了身体从而可以控制生命。你要做的就是了解身体。

运动虚弱的部位

运动虚弱的部位,意思就是重新训练肌肉。肌肉和韧带不能正确地支撑身体时,关节会移位,压迫韧带和关节囊。这样会造成错误和不良的姿势,引起骨、关节和肌肉不适当的紧张。

每个人的情况都不相同,因此要注意分析和了解自己的不良姿势。然后花时间和精力来纠正。

肌肉超负荷运动

健身的一条基本原则就是使肌肉超负荷运动,肌肉因负重变得更强健。不过,无意识地通过超负荷运动来加强肌肉,并不总能在短期内取得好的效果。缺乏解剖学方面的知识,同时又不了解自己的强势和弱点,肌肉组织或者力量也可能得不到显著的加强。然而,如果你有明确的目标,有意识地进行锻炼,小幅度增强肌肉的有负荷运动,经过一段较长的时间,可能会取得更有益的效果。

超负荷运动并不是锻炼中的自然进程。比如,有些运动中负荷要减少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锻炼中还应该要考虑到锻炼的频率、强度和持续时间。某些肌肉疲劳时,其他的肌肉便被迫进入锻炼以顶替疲劳迟钝的肌肉——这样练习某些特定部位肌肉或肌肉群的目的就受到了影响。更重要的是,肌肉疲劳时还有可能引起肌肉劳损。

对练习要求的具体调整

时间一久,身体会逐渐适应不断产生的压力。除了通过有意识的调整来纠正不良姿势,还应当要了解自身的肌肉和骨骼的协调性,让你通过运动某些特定的肌肉来加强对虚弱部位的锻炼。了解如何运用某些肌肉来进行特定的练习,是运动方式的一个前提要求。

具体要求

不同的肌肉群力量、耐力和灵活性是不相同的,每个人体也是一样。特殊的训练有可能并不适合每个人的要求。在重复动作和力量训练时要考虑到身体的结构。做器械练习时,若不根据自身的身高、力量或者能力进行适当的调整,那这样的练习是不明智而很可能伤害到自身健康的。

人体肌肉解剖图精编版

肌肉图,肌肉解剖图,人体肌肉图,(正面背面彩图)

肌学-上肢肌(肩肌,臂肌,前臂肌,手肌,上肢的局部记载) 上肢肌---肩肌 --肩肌配布于肩关节周围,均起自上肢带骨,跨越肩关节,止于肱骨的上端,有稳定和运动肩关节的作用。 包括 三角肌 三角肌(deltoid) ◆形态位置:位于肩部,呈三角形。 ◆起、止点:起自锁骨的外侧段、肩峰和肩胛冈,肌束逐渐向外下方集中,止于肱骨三角肌粗隆。肱骨上端由于三角肌的覆盖,使肩关节呈圆隆形。 如肩关节向下脱位或三角肌瘫痪萎缩,则可形成“方形肩”体征。三角肌是肌肉注射的部位之一。 ◆作用:主要是使肩关节外展,其前部肌纤维收缩可使肩关节前屈并略旋内;后部肌纤维收缩可使肩关节后伸并略旋外

冈上肌 冈上肌(supraspinatus) ◆形态位置:位于斜方肌的深面。 ◆起、止点:起自冈上窝,肌束向外,经肩峰深面,跨过肩关节之上,止于肱骨大结节上部。此肌损伤或有炎症,当上臂外展时,肩部有疼痛感。 ◆作用:使肩关节外展。 冈下肌 冈下肌(infraspinatus) ◆形态位置:大部分被斜方肌与三角肌遮盖。 ◆起、止点:起自冈下窝的骨面,肌束向外跨过肩关节后方,止于肱骨大结节中部。 ◆作用:可使肩关节旋外。 小圆肌 小圆肌(teres minor) ◆形态位置:位于冈下肌的下方。 ◆起、止点:起自肩胛骨外侧缘后面,肌束斜向外上,跨过肩关节后方,止于肱骨大结节的下部。 ◆作用:使肩关节旋外。 大圆肌 大圆肌(teres major) ◆形态位置:位于小圆肌下方。 ◆起、止点:起自肩胛骨外侧缘和下角,肌束向上外,绕到肱骨之前,止于肱骨小结节嵴。 ◆作用:使肩关节后伸、内收和旋内。 肩胛下肌 肩胛下肌(subscapularis) ◆形态位置:位于肩胛前面。 ◆起、止点:起自肩胛下窝,肌束向上外,经肩关节的前方,止于肱骨小结节。 ◆作用:使肩关节内收和旋内。 --肩胛下肌、冈上肌、冈下肌和小圆肌在经过肩关节的前方、上方和后方时,与关节囊紧贴,且有许多腱纤维编织入关节囊壁,所以这些肌肉的收缩,对稳定肩关节起着重要的作用。 三角肌和冈上肌可使肩关节外展。三角肌前部肌束、大圆肌和肩胛下肌可使肩关节内收和旋内。三角肌后部肌束、冈下肌和小圆肌可使肩关节旋外。此外,三角肌后部肌束还可使肩关节后伸,前部肌束还可使其前屈。 ---臂肌 位于肱骨周围。臂肌可分前、后群。前群为屈肌,后群为伸肌[图示]。 ◆前群:位于肱骨前方,有浅层的肱二头肌,上方的喙突肌和下方深层的肱肌。主要为肱二头肌。 肱二头肌(biceps brachii) 形态位置:位于臂前部,呈梭形。 起、止点:起端有两个头。长头以长腱起自肩胛骨关节盂的上方,通过肩关节囊,经大、小结节之间下降;短头在内侧,起自肩胛骨喙突,两头会合成一肌腹,向下延续为肌腱,经肘关节前方,止于桡骨粗隆。另从腱上分出腱膜,向内下越过肘窝,移行于前臂筋膜。此肌肌腹的内、外侧各有一沟,分别称为肱

颈部肌群解剖及其作用

颈部肌群解剖及其作用 颈后部肌群分为五层: 第一层,最深层颈回旋肌,起于第1颈椎到第7颈椎横突. 止于各椎板上。颈回旋肌上层是颈多裂肌,起于第4到第7 颈椎关节突,止于第1到第3椎骨高度。都受脊神经支 配。如图(JH001)(JH002) 图(JH001)

图(JH002) 概况:多裂肌和回旋肌是椎骨间深层的小肌肉,存在于脊柱全长。它的制约作用大于运动作用;在较大肌肉使脊柱弯曲时,它们防止个别的椎骨过度弯曲或旋转而脱位。在颈部的回旋肌是不明显的而且不是每一个人都有。多裂肌跨越2-4个椎关节,只旋转一个或两个 关节。 功能:虽然从理论上讲可使脊柱伸展.侧屈和旋转,实际上它们的功能主要是辅助大的肌肉。这些小肌肉似乎主要参与个别椎骨位置小的调整。 第二层,颈半棘肌,头最长肌如图(JH003),斜角肌如图(JH004) ,肩胛提肌如图 (005)

图(JH003) 概况:颈半棘肌和头最长肌在提物和向前倾斜时参与支持头部。因而,它们通常是超负荷使用并常处于紧张状态,并且是头疼主要涉及的肌肉。肌连接: 1.下方,至第1到第6胸椎的横突。 2.上方,颈半棘肌至第2到第5颈椎的棘突;头最长肌恰好至头半棘肌的外侧。 功能:头最长肌:1.伸展头部,向同侧屈曲颈(侧屈)。2.当前倾时支撑头部。 颈半棘肌:1.伸展头部。2.侧屈颈部。3.使头向对侧旋转。 相关部位:1.头最长肌:头侧面带状区域,特别是顳部的前面。2.颈半棘肌:头后面(典 型的紧张性头疼)。

图(JH004) 斜角肌:是因为它容易引起疼痛。虽然它们明显的作用是使头向两侧旋转,我们也用其抬高胸廓,而且在反常的呼吸时还作为不适宜的辅助肌。因而,斜角肌承受很大的张力,大部分人都存在这一肌肉问题。胸廓出口这一词用来指由斜角肌和第一肋骨限定的整个区域,或指在浅斜角肌和中斜角肌之间的通路。液动脉(锁骨下动脉)和臂丛在至上臂的途中经过这两个肌肉之间,然后走行于第一肋和锁骨之间。当前斜角肌和中斜角肌紧张时,它们可能在这一区域的某些点受到挤压。有时很难鉴别是斜角肌引起的疼痛还是臂丛受压引起的疼痛。注意:小斜角肌不是在所有的人都能发现,而且经常仅一侧有。虽然她可能有激发点,但很难用手法使其分开,它可以作为前斜角肌的一部分被治疗。 前斜角肌,起始点:第2~5颈椎横突。止点:第1肋骨。神经支配:颈神经丛(C1-7,T1) 中斜角肌,起始点:第1~6颈椎横突。止点:第1肋骨。神经支配;同上

健身房器械使用图解大全

健身房器械使用图解大全 时间:2015-01-12 11:36 来自:未知 - 肌肉网 更多2 健身房器械使用图解大全,教你怎么使用健身房里的器材。 三角 肌 1.拉力器前平举 2.拉力器侧平举 3.反式蝶机展肩 4.拉力器俯身侧平举 5.拉力器立正划船 三角肌锻炼要点: 1.拉力器前平举 :也是针对三角肌前束的,只能举起中小重量,多用 来刻画前束的肌肉线条。 2.拉力器侧平举(站姿/坐姿) :采用适中的重量,保证整个动作要做得非常 正确,来达到雕刻三角肌中部线条的目的。 3.反式蝶机展肩 :是锻炼后束三角肌的最佳动作,相比哑铃俯身展肩,可排除 不必要的压力至背部,减少受伤的机会。 4.拉力器俯身侧平举 :在绳索机上模仿哑铃俯立侧平举,也是三角肌后束训练 较好的方法。 肱三 头肌 1.窄握双杠臂屈伸 2.拉力器屈臂下压 3.拉力器臂屈伸 肱三头肌锻炼要点: 1.窄握双杠臂屈伸:注意与锻炼下胸的双杠臂屈伸的区别。

3.拉力器臂屈伸 肱二 头肌 1.反握引体向上 2.拉力器弯举 肱二头肌锻炼要点: 1.反握引体向上:引体向上类型多样,主要用来锻炼背阔肌,但若用窄距的反握引体向上可 较好的锻炼肱二头肌。 2.拉力器弯举:与杠铃和哑铃的弯举比较起来,拉力器弯举还是有它独特的锻炼的价值,可 较好的锻炼肱二头肌、肱肌、肱挠肌。 背部 肌群 1.引体向上 2.坐姿颈后下拉 3.站姿直臂下拉 4.坐姿划船 5. 山羊挺身 背部锻炼要点: 1.引体向上:宽握引体向上主要锻炼背阔肌上侧和外侧,是增加背部宽度的好方法。 2.坐姿颈后下拉:宽握下拉主要锻炼背阔肌上侧和外侧,是增加背部宽度的好方法。 3.站姿直臂下拉:主要锻炼下背阔肌 4.坐姿划船:能锻炼整个背部肌群,而且能辅助练习手臂和肩部肌肉。 5.山羊挺身:初学者练习腰部力量的最佳选择,这一动作动作负荷比较小,腰部不容易受伤胸部 1.坐姿卧推 2.史密斯卧推 3. 蝶机夹胸

完美减脂私教健身计划

姓名:年龄:身高:计划拟定时间: 身体分析 初次成分分析时间: 体重:瘦体重: 脂肪重量:体脂百分比: BMI :腰臀比: 二,健身目标(目前训练计划周期可以达到前三个目标) 增加肌肉的密度,减小肌肉的围度,使身体各部位紧致结实 提高身体灵活性和各个关节的活动幅度 标准体重:KG A 适应阶段4周,每周3节针对课,阶段课时 12次针对训练 1, 提高身体代谢和排毒,增强体质 2, 提高心肺功能和体能,增加运动能力 3, 减去全身脂肪,尤其是腰腹脂肪堆积 4, 增加全身肌肉的力量和耐力,保持和稳定高速代谢 5, 6, 腰腹部核心力量功能,增肌塑形 三,阶段训练完整的训练计划包含:适应期进步期 (两个阶段 2 月)成效期(三个阶段2月)巩固期(四个阶段 3 月)

*饮食提高高蛋白食物的摄入提供分类食谱,饮食根据分类食谱自己搭配*取得的效果体能提高;包含心肺功能和肌肉力量运动后恢复能力提高肌肉力量提高,柔韧性提高,身体对营养的吸收能力增强体重下降1.5 —2kg, B,进步阶段4周每周3?4节针对课,阶段课时15次针对训练 *饮食根据自身饮食习惯提供标准食谱,高蛋白食物配合充足的碳水化合物 *目标体重下降2—3kg 身体形态明显改善,体型挺拔,皮肤变的紧实有线条保持较高的基础代谢日常饮食睡眠等生活习惯得到科学规范和纠正训练周期结束后预想训练规划 C成效阶段6—8周每周3~4节针对课,24―― 32次针对训练

*饮食注重自身良好饮食习惯的培养,在课程中灌输正确的营养知识,引导会员养成符合会员自身体质需求的良好的饮食习惯*目标体重下降5-6kg 肌肉功能有良好展现身体灵活性,柔韧性有所改善核心力量得到强化身体更加稳定 D,巩固阶段10周每周2节针对课程,20次针对训练 *饮食注重自身良好饮食习惯的培养,在课程中灌输正确的营养知识,引导会员养成符合会员自身体质需求的良好的饮食习惯*目标 体重基本持平会有少量下降 3.0kg 良好饮食运动习惯的保持身体精神健康状态的持续综合体能体质的提高 总结:完整训练周期3~5个月,目前规划2个月,现套餐金额元 饮食建议和注意事项 站在营养学的角度上

半小时图懂人体肌肉彩图

要了解身体肌肉的名称、起止点和功能。 图说明:1.斜方肌:上背及中背的表层肌肉,并根据其肌纤维走向分成上、中、下三部分。起点:枕外隆凸,上颈线,颈韧带,第七节颈椎至第十二节胸椎的棘突。止点:上束纤维——锁骨外侧1/3 及肩峰突,中下束纤维——肩胛棘上唇及尖端功能上束纤维——上举及外旋肩胛骨,协助头部后仰,侧屈及旋转中束纤维——内收(缩回)肩胛骨,下束纤维——下压肩胛骨 2.棘上韧带:棘上韧带,是架在各椎骨棘突尖上的索状纤维软骨组织。起 自第7颈椎棘突,止于骶中嵴。棘上韧带在颈部特别发达,构成颈部

两侧肌肉之间的中膈,故称项中膈或项韧带(据近年解剖学发现,该韧带止于第3腰椎棘突者占百分之二十二,止于第4腰椎棘突者占百分之七十三,止于第5腰椎棘突者占百分之5。从未发现骶椎上韧带附着)。棘上 韧带是由腰背筋膜、背阔肌、多裂肌的延伸(腱膜)部分组成。分3层,深层连接相邻2个棘突,且与棘间韧带交织在一起;中层跨越2到3个棘突;浅层跨越3到4个棘突。作用是与弓间韧带一起在棘间韧带帮助下限制脊柱过度前屈。棘上韧带与棘间韧带由脊神经后支的神经末梢分布,是极敏感的组织,一旦受到损伤,可通过脊神经后支传入中枢,引起腰痛或牵涉性下肢痛。 3.背阔肌:是位于胸背区下部和腰区浅层较宽大的扁肌。由胸背神经 支配。血液供应主要来自胸背动脉和节段性的肋间后动脉和腰动脉的分支,可以肩胛线为界,线的外侧由胸背动脉分支供血,线的内侧由节段性动 脉供血。起点:6-12 胸肋棘突、胸腰筋膜、髂嵴和下3-4 肋。止点: 肱骨结节间沟由胸背神经支配作用:伸展、内收、内旋肱骨,攀爬时拉起肢体 4.胸腰筋膜:胸腰筋膜在胸背区较为薄弱,覆子竖脊肌表面,向上续 项筋膜,内侧附于胸椎棘突和棘上韧带,外侧附于肋角,向下至腰区增 厚,并分为前、中、后三层。后层覆子竖脊肌后面,与背阔肌和下后 锯肌腱膜愈着,向下附于髂嵴,内侧附于腰椎棘突和棘上韧带,外侧在 竖脊肌外侧缘与中层愈 合,形成竖脊肌鞘。中层位于竖脊肌与腰方肌之间,内侧附于腰椎横突

各肌肉主要功能

各肌肉主要功能躯干主要肌肉 1、颈前屈主动肌:胸锁乳突肌 2、颈后伸主动肌:斜方肌、颈部竖脊肌 3、躯干前屈主动肌:腹直肌 4、躯干后伸主动肌:竖脊肌、腰方肌 5、躯干旋转主动肌:腹外斜肌 6、上提骨盆主动肌:腰方肌 上肢主要肌肉 (一)肩胛骨 1、肩胛骨外展及上旋主动肌:前锯肌 2、肩胛骨上提主动肌:斜方肌、肩胛提肌 3、肩胛骨内收主动肌:斜方肌中部、菱形肌 (二)肩关节 1、肩关节屈曲主动肌:三角肌的前部、肱肌 2、肩关节后伸主动肌:背阔骨、大圆骨、三角肌后部 3、肩关节外展主动肌:三角肌中部、冈上肌 4、肩关节水平后伸主动肌:三角肌后部 5、肩关节水平前屈主动肌:胸大肌 6、肩关节外旋主动肌:冈下肌、小圆肌

7、肩关节内旋主动肌:肩胛下肌、胸大肌、背阔肌、大圆肌

(三)肘关节 1、肘关节屈曲主动肌:肱二头肌、肱肌、肱桡肌 2、肘关节伸展主动肌:肱三头肌 (四)前臂 1、前臂旋后主动肌:肱二头肌、旋后肌 2、前臂旋前主动肌:旋前圆肌、旋前方肌 (五)腕关节 1、腕关节屈曲(掌屈)主动肌:桡侧腕屈肌、尺侧腕屈肌 2、腕关节伸展(背伸)主动肌:桡侧腕长伸肌、尺侧腕伸肌、桡侧腕短伸肌 3、尺偏 4、桡偏 5、旋转 (六)手 1、掌指关节屈曲主动肌:蚓状肌、掌侧骨间肌、背侧骨间肌 2、近端指间关节屈曲主动肌:指浅屈肌 3、手指外展主动肌:背侧骨间肌、小指外展肌 4、手指内收主动肌:掌侧骨间肌 5、拇指掌指关节屈曲主动肌:拇短屈肌 6、拇指掌指关节伸展主动肌:拇短伸肌 下肢主要肌肉 (一、)髋关节 1、髋关节屈曲主动肌:腰大肌、髂肌

2、髋关节伸展主动肌:臀大肌、股二头肌 3、髋关节外展主动肌:臀中肌 4、髋关节内收主动肌:内收肌群、耻骨肌等 5、髋关节外旋主动肌:闭孔内肌、闭孔外肌、臀大肌、股方肌、梨状肌 6、骨关节内旋主动肌:臀小肌、阔筋膜张肌

人体肌肉锻炼大全

人体肌肉锻炼大全(图)2008-10-16 01:09人体肌肉锻炼大全 胸部肌肉训练(附图) 平卧举 起始姿势 仰卧长凳将杠铃放在乳头上方。 动作过程 将杠铃垂直上举至两臂完全伸直,胸肌彻底收缩,静止一秒钟,慢慢下落。 呼吸方法 上举时吸气,下落时呼气。 注意要点 注意不要用过大过猛的抗力,前几次用力要小些,再逐渐加大,以避免颈部扭伤。切勿让颈部有任何旋转 -------------------------------------------------------------------------------- 上斜卧举 起始姿势 头朝上斜卧长凳30-45度, 两手正握杠铃置于胸部上方。 动作过程 把杠铃垂直上举至两臂完全伸直,静止一秒钟,慢慢下落徐徐至原位。 呼吸方法 上举时吸气,静止时呼气。徐徐下落时吸气,落到原位时呼气。 -------------------------------------------------------------------------------- 下斜卧举 起始姿势 头朝下斜卧长凳, 两手正握杠铃置于胸部下方 动作过程 把杠铃垂直上举至两臂完全伸直,静止一秒钟,慢慢下落徐徐至原位 呼吸方法 上举时吸气,静止时呼气。徐徐下落时吸气,落到原位时呼气。

-------------------------------------------------------------------------------- 仰卧飞鸟 该动作直接锻炼胸肌,可采用平卧、上斜卧、下斜卧位置 起始姿势 仰卧长凳上,两手拳心相对,持哑铃;两臂向上直伸与地面垂直,两脚平踏地面。 动作过程 两手向两侧分开下落,两肘微屈,直到不能更低时止。静止一秒钟,让胸大肌完全伸展,然后将两臂从两侧向上,回合到开始位置。 呼吸方法 两臂拉开时吸气,回复时呼气。 注意要点 两手不要紧握。分臂时,背部肌肉要收紧。意念集中在胸大肌的收缩和伸展上。 -------------------------------------------------------------------------------- 卧式直臂上拉 起始姿势 仰卧长凳上, 两手正握哑铃或杠铃,两臂直伸,与地面平行。两脚平踏在地面或长凳上。 动作过程 两臂保持平伸,将把哑铃或杠铃向上向后拉,并下落到可能的最低点。静止一秒钟,让胸大肌尽量拉伸。然后,收缩胸大肌,把两臂拉向上,拉向前,直至下落到腿侧开始位置。 呼吸方法 向上向后拉时吸气,向上向前回复时呼气。 注意要点 后拉时,让两臂充分向后直伸,前拉时,让两臂充分向前直伸。该动作也可两手并握一较重的哑铃来做,因两手握距较狭,重量集中在杠中央,对发展胸大肌靠人体中线的边沿部分有较大作用。 肩部肌肉训练(动作图片) 三角肌前部前平举 起始姿势 两腿直立,挺胸收腹。两手正握哑玲或杠铃,两臂下垂于腿前。

各块肌肉功能与图解

肌肉骨骼系统 肌肉系统参与调动整个身体及内脏器官。在肌肉骨骼系统中,肌肉通过牵动附着在骨骼上的腱来完成动作。人体的多数动作要利用一组以上的肌肉来完成,而身体中数以百计的肌肉能够被意识控制。所以,从事体育运动,我们有必要了解不同的动作要动用哪些肌肉,以及每块肌肉的作用等。 此主题相关图片 夹肌 功能:使头和颈伸张自如,转动灵活。 应用:夹肌让上斜方肌和竖脊肌协调运动。 三角肌 功能:用于手臂上举的运动中。 应用:斜方肌稳定肩胛骨,手臂上举时三角肌拉伸肱骨(上臂)。 背阔肌 功能:将整个肩胛带向下拉。 应用:所有手臂下拉的动作中都会用到。 胸大肌 功能:协助背阔肌的运动,比如,体操运动员的吊环运动,手臂拉长并与身体贴近。 应用:用于俯卧撑、投掷运动和伸展手臂的运动中。

此主题相关图片 斜方肌 上斜方肌 功能:提升斜方肌(即抬起肩胛骨),伸展头部(仰视)。 中斜方肌 功能:抬起肩胛骨和内收(两肩胛骨夹紧)。 下斜方肌 功能:下斜方肌下拉肩胛骨,使肩胛骨做圆周运动。 应用:所有的斜方肌一起作用时,可以同时将肩胛骨上拉和夹紧。把某物举过头顶时,斜方肌使肩胛骨靠 拢肋骨架。 此主题相关图片

腰方肌 功能:稳定骨盆和腰椎(下脊椎)部位。 应用:用于腰部拉伸(下脊椎后屈)和腰部侧弯(下脊椎向两侧弯曲)。

腹直肌 功能:腰椎弯曲(下脊椎前屈)。 应用:脊椎弯曲。 腹横肌 功能:强迫呼气,使腹壁内压。 应用:造成强迫呼气的主要肌肉,并有腹直肌、外斜肌和内斜肌协助运动完成。这是主要的“束腹”的主要肌肉,让腹部平坦。 外斜肌 功能:两侧,腰部弯曲的运动(下脊椎前屈)。 右侧,下脊椎右屈,或者下脊椎左转。 左侧,下脊椎左弯,或者下脊椎右转。 应用:躯干任意一侧的肌肉都能独立活动。这些肌肉同时运动时,可以协助腹直肌在起床时向脊椎收缩。每侧的外斜肌都必须单独进行拉伸。 此主题相关图片 骨盆底肌 功能:压缩腹部,强迫呼吸时运动活跃,收缩女性的阴道和男性的尿道。 应用:小便时肌肉收缩,这个例子告诉你如何运用这块肌肉。

肌肉牵伸技术图谱

肌肉牵伸技术图谱 上肢肌肉牵伸技术 一、肩部肌肉 1.肩部前屈(仰卧) 2.肩部后伸(俯卧) 3.肩部外展 4.肩部的内旋、 5.外旋 6.肩关节水平外展自我牵伸:肩前屈肩后伸肩外展 二、肘部肌肉 1.伸肘 2.屈肘 3.前臂旋前和旋后自我牵伸:屈肘 1… 伸肘(自我牵伸)屈肘与伸肘(自我牵伸)肩外展

三、腕及手部肌肉 1.腕关节伸展 2.腕关节屈曲 3.手腕桡侧偏 4.手腕尺侧偏 (自我牵伸)屈腕伸腕桡侧偏尺侧偏 掌指关节屈掌指关节伸 下肢牵伸技术与程序 一、髋部肌肉 1.屈膝时髋关节屈曲(仰卧) 2.伸膝时的屈髋(仰卧) 3.髋关节后伸○1(俯卧) 牵伸臀大肌牵伸腘绳肌牵伸髂腰肌 3.髋关节后伸○2(仰卧位) 3.髋关节后伸○3(伸髋伴屈膝)4.髋关节外展(仰卧) 牵伸股直肌。(俯卧)

5.髋关节内收(侧卧) 6.髋关节外旋(俯卧) 7.髋关节内旋(俯卧) 自我牵伸 1.屈髋 2.伸髋 3.交叉伸屈髋 4.髋内收、外展○1髋内收、外展○2髋内收、外展○3 二、膝部肌肉 1.膝关节屈曲(俯卧) 1.膝关节屈曲(坐位) 2.膝关节伸直(俯卧) 2.膝关节伸直(仰卧)㈡自我牵伸1.伸膝 2. 屈膝○1 2.增加屈膝活动范围○2

三、踝与足部肌肉 1.A 伸膝时踝关节背伸B屈膝时踝关节背伸 2.踝关节跖屈 3.踝的内翻 牵伸腓肠肌牵伸腓肠肌 4. 踝的外翻 5.足趾的屈伸㈡自我牵伸(踝背伸)1、2、3 脊柱牵伸技术 一、颈椎牵伸技术 1.颈椎前屈 2.颈椎的后伸 3.颈椎侧屈自我牵伸1.颈椎前屈、侧屈 二、腰椎牵伸技术 1.腰椎后伸 2.腰椎前屈 3.腰椎侧屈

肌肉健身图示详解

肌肉健身图示详解 胸肌肱三头肌肩、背部肌群肱二头肌群三角肌腿肌腹肌颈肌杠铃仰卧推举 A.重点锻炼部位:胸大肌、三角肌和肱三头肌。绝大多数的冠军健美运动员把仰握推举作为锻炼上身最好的动作。 B.开始位置:仰卧在平的卧推凳上,两脚平踏在地上。两手掌向上握住横杠,两手间距比肩稍为宽些,两臂伸直支撑住杠铃位于胸的上部。 C.动作过程:使两直臂向两侧张开,两臂慢慢弯屈,杠铃垂直落下,直至横杠接触到胸部(大约接近乳头线上方)。然后向上推起至开设位置,重复做。 D.训练要点:不要把背和臀部拱起或憋气,这样会使肌肉失去控制,是危险的。 哑铃卧推

A.重点锻炼部位:胸大肌、三角肌和肱三头肌。 B.开始位置:仰卧在平的卧推凳上,两脚平踏在地上。两手掌向上伸直握住哑铃。 C.动作过程:使两直臂向两侧张开,两臂慢慢弯屈,哑铃垂直落下,下降至最低处时,即做上推动作,上推时呼气。然后向上推起至开设位置,重复做。 D.训练要点:不要把背和臀部拱起或憋气,这样会使肌肉失去控制,是危险的。 双杠双臂屈伸 A、重点锻炼部位:主要是胸大肌下部,其次是肱三头肌和三角肌。 B、开始位置:双杆间距最好宽于肩,双手握杠成直臂支撑、挺胸、收腹,两腿伸直并拢放松呈下垂状。 C、动作过程:呼气,屈肘弯臂,身体下降,直至两臂弯曲降低到最低位置时,头部应向前引,两肘外展,使胸大肌充分拉长伸展。随即吸气,以胸大肌突然收缩力撑两臂,使身体上升直至两臂完全伸直;当上臂超过杆水平位置时,臀

部稍向后缩,躯干呈“低头含胸”的姿势。两臂伸直时,胸大肌处于彻底收紧状态。重复练习。D、训练要点:动作要缓慢进行,不要借身体的振摆助力完成动作;撑起时速度要快、挺胸、抬头、收腹、不耸肩;为加大训练强度可在腰间负重练习。 上斜杠铃卧推 A.重点锻炼部位:胸大肌上部,其次是三角肌前束和肱三头肌。 B.开始位置:仰卧在上斜角度为35-45度的卧推凳上。 C.动作过程:两手间距比肩稍为宽些,两臂伸直支撑住杠铃位于肩的上部。放下至胸部上方(接近锁骨处)时吸气。当横杠一接触胸部时,即做上推动作,上推时呼气。 D.训练要点:一般都采用较宽的握距,横杠放下在锁骨处,这种方法使胸部肌肉更用得上力。 上斜哑铃卧推

史上最全肌肉部位图解(上)

史上最全肌肉部位图解(上) 小编提醒你哦:要想本事好,一定要了解身体肌肉的名称、起止点和功能哈。史上最全肌肉部位图解—再找不到肌肉位置,就看这个图吧!转走吧! 上图说明:1.斜方肌:(怎么锻炼斜方肌?)上背及中背的表层肌肉,并根据其肌纤维走向分成上、中、下三部分。起点:枕外隆凸,上颈线,颈韧带,第七节颈椎至第十二节胸椎的棘突。止点:上束纤维——锁骨外侧1/3及肩峰突,中下束纤维——肩胛棘上唇及尖端功能上束纤维——上举及外旋肩胛骨,协助头部后仰,侧屈及旋转中束纤维——内收(缩回)肩胛骨,下束纤维——下压肩胛骨 2.棘上韧带:棘上韧带,是架在各椎骨棘突尖上的索状纤维软骨组织。起自第7颈椎棘突,止于骶中嵴。棘上韧带在颈部特别发达,构成颈部两侧肌肉之间的中膈,故称项中膈或项韧带(据近年解剖学发现,该韧带止于第3腰椎棘突者占百分之二十二,止于第4腰椎棘突者占百分之七十三,止于第5腰椎棘突者占百分之5。从未发现骶椎上韧带附着)。棘上韧带是由腰背筋膜、背阔肌、多裂肌的延伸(腱膜)部分组成。分3层,深层连接相邻2个棘突,且与棘间韧带交织在一起;中层跨越2到3个棘突;浅层跨越3到4个棘突。作用是与弓间韧带一起在棘间韧带帮助下限制脊柱过度前屈。棘上韧

带与棘间韧带由脊神经后支的神经末梢分布,是极敏感的组织,一旦受到损伤,可通过脊神经后支传入中枢,引起腰痛或牵涉性下肢痛。3.背阔肌:是位于胸背区下部和腰区浅层较宽大的扁肌。由胸背神经支配。血液供应主要来自胸背动脉和节段性的肋间后动脉和腰动脉的分支,可以肩胛线为界,线的外侧由胸背动脉分支供血,线的内侧由节段性动脉供血。起点:6-12胸肋棘突、胸腰筋膜、髂嵴和下3-4肋。止点:肱骨结节间沟由胸背神经支配作用:伸展、内收、内旋肱骨,攀爬时拉起肢体4.胸腰筋膜:胸腰筋膜在胸背区较为薄弱,覆子竖脊肌表面,向上续项筋膜,内侧附于胸椎棘突和棘上韧带,外侧附于肋角,向下至腰区增厚,并分为前、中、后三层。后层覆子竖脊肌后面,与背阔肌和下后锯肌腱膜愈着,向下附于髂嵴,内侧附于腰椎棘突和棘上韧带,外侧在竖脊肌外侧缘与中层愈合,形成竖脊肌鞘。中层位于竖脊肌与腰方肌之间,内侧附于腰椎横突尖和横突间韧带,外侧在腰方肌外侧缘与前层愈合,形成腰方肌鞘,并作为腹横肌起始部的腱膜,向上附于第12肋下缘,向下附于髂嵴。中层上部张于第12肋与第1腰椎横突之间的部分增厚,形成腰肋韧带,肾手术时,切断此韧带可加大第12肋的活动度,便于显露肾。前层又称腰方肌筋膜,位于腰方肌前面,内侧附于腰椎横突尖,向下附于髂腰韧带和髂嵴后份,上部增厚形成内、外侧弓状韧带。5.骶结节韧带:骶

最全的人体肌肉图解

下面简要介绍人体浅层主要肌肉群的位置与功能。 一、颈阔肌位于颈部前面皮下最浅层,收缩时拉口角向下,并拉紧颈部皮肤。二、胸锁乳突肌这是颈部浅层最显著的肌肉。下固定时,一侧作用可使头转向对侧,并向同侧倾斜;当头部处于正常姿势时,肌肉合力通过寰枕关节横轴的后面而使头前屈。上固定时,上提胸廓帮助吸气。三、斜方肌位于颈部和背部的皮下,一侧成三角形,左右两侧相合构成斜方形,称为斜方形肌。近固定时:上部下行纤维收缩,使肩胛骨上提、上回旋、后缩;中部横纤维收缩,使肩肿骨后缩(靠近脊柱);下部上行纤维收缩,使肩胛骨下降和上回旋;上下两部纤维同时收缩,则使肩胛骨向上移动,如臂上举动作。远固定时:一例收缩,使头向同侧屈;两侧斜方肌收缩使头和脊柱伸直。采用提拉杠铃耸肩、负重直臂侧上举、负重扩胸等练习,可发展该肌的力量。斜方肌充分发展时,肌肉变短,向后拉收双肩,使肩更加宽阔,保持背部正直,头部后仰,可矫正驼背、双肩内扣、头前伸等缺陷,赋予正确的直立姿势。斜方肌发达是一种健、力、美的标志,是业余健美运动员参加健美竞赛的有利条件。四、三角肌位于肩部皮下。它是一个呈三角形的肌肉,肩部的膨隆外形即由该肌形成。两侧肌肉纤维呈梭形,中部肌纤维呈多羽状,这种结构肌肉体积小而具有较大的力量。近固定时,前面肌纤维收缩,使上臂屈和旋内;中部收缩,使上臂外展;后面收缩,上臂伸。外旋,前、中、后三部分同时收缩,使上臂外展,如臂侧举动作;采用负重直臂平举和侧平举等练习,可发展该肌力量。宽阔、有力、浑圆发达的双肩,是优秀健美运动员的标志。 五、背阔肌位于腰背部和胸部后下外侧的皮下,是全身最大的阔肌。上部被斜方肌遮盖。近固定时,使上臂伸,如向后摆臂动作,还能使上臂内收和旋内。远固定时,可拉引躯干向上臂靠拢,如单杠引体向上等动作。由于背阔肌部分纤维起于肋骨,在远固定时,可提起肋骨,所以也称吸气辅助肌。采用单杠引体向上、向后拉力器、俯立划船等练习,可发展该肌的力量。背阔肌有助于体形的改善。当其高度发达时,显赫地映现出肩宽、腰细,将上体烘托的更加魁梧呈“V”型。六、骶棘肌背部一细长的肌肉称为骶棘肌。位于脊柱两侧,象两根大立柱从头部的枕骨到脊柱的最末端(骶骨),脊柱置于骶棘肌之间明显的凹形槽内,是一块强大的脊柱伸肌。下方固定时,两侧同时收缩,使头及脊柱伸,抬头、挺胸、塌腰动作;一侧收缩时使躯干向同侧屈,如体侧屈运动。七、胸大肌位于胸前皮下,为扇形扁肌,其范围大,分为锁骨、胸肋和腹三部。近固定时,可使上臂屈,内收和内旋。远固定时,拉引躯干向上臂靠拢,如跳绳和爬杆等动作。此外,该肌还能提肋,是吸气辅助肌。胸肌发达时,胸脯高挺,呼吸更为充分和畅通。采用双杠支撑摆动臂屈伸、卧推和引体向上等练习可发展该肌力量。八、前锯肌位于胸廓的外侧皮下,上部为胸大肌和胸小肌所遮盖,是块扁肌。近固定时,可使肩胛骨前伸,上回旋。采用持哑铃侧上举、提拉杠铃耸肩和负重扩胸等练习可发展该肌力量。九、腹直肌位于腹前壁正中线的两侧。上固定时两侧收缩,可使骨盆后倾或保持较高水平位置,即收腹;下固定时使脊柱前屈。采用仰卧起坐、仰卧举腿、仰卧直角坐等练习可发展该肌的力量。腹部肌肉比体内其它肌肉更易消退,缺乏运动时,因营养过剩,腹部脂肪大量堆积而下坠时,最易使腹肌松弛。腹部下垂(或下坠)和身体发胖,是人体一般健康水平开始下降的标志。而腹肌发达,呈“波浪形”肌块,则是自我健美训练者训练有素的标志。十、腹外斜肌位于腹前外侧浅层,为扁阔肌。下固定时,两

身体各部分肌肉名称及起止点的功能

1.斜方肌:上背及中背的表层肌肉,并根据其肌纤维走向分成上、中、下三部分。起点:枕外隆凸,上颈线,颈韧带,第七节颈椎至第十二节胸椎的棘突。止点:上束纤维——锁骨外侧1/3及肩峰突,中下束纤维——肩胛棘上唇及尖端功能上束纤维——上举及外旋肩胛骨,协助头部后仰,侧屈及旋转中束纤维——内收(缩回)肩胛骨,下束纤维——下压肩胛骨 2.棘上韧带:棘上韧带,是架在各椎骨棘突尖上的索状纤维软骨组织。起自第7颈椎棘突,止于骶中嵴。棘上韧带在颈部特别发达,构成颈部两侧肌肉之间的中膈,故称项中膈或项韧带(据近年解剖学发现,该韧带止于第3腰椎棘突者占百分之二十二,止于第4腰椎棘突者占百分之七十三,止于第5腰椎棘突者占百分之5。从未发现骶椎上韧带附着)。棘上韧带是由腰背筋膜、背阔肌、多裂肌的延伸(腱膜)部分组成。分3层,深层连接相邻2个棘突,且与棘间韧带交织在一起;中层跨越2到3个棘突;浅层跨越3到4个棘突。作用是与弓间韧带一起在棘间韧带帮助下限制脊柱过度前屈。棘上韧带与棘间韧带由脊神经后支的神经末梢分布,是极敏感的组织,一旦受到损伤,可通过脊神经后支传入中枢,引起腰痛或牵涉性下肢痛。 3.背阔肌:是位于胸背区下部和腰区浅层较宽大的扁肌。由胸背神经支配。血液供应主要来自胸背动脉和节段性的肋间后动脉和腰动脉的分支,可以肩胛线为界,线的外侧由胸背动脉分支供血,线的内侧由节段性动脉供血。起点:6-12胸肋棘突、胸腰筋膜、髂嵴和下3-4肋。止点:肱骨结节间沟由胸背神经支配作用:伸展、内收、内旋肱骨,攀爬时拉起肢体 4.胸腰筋膜:胸腰筋膜在胸背区较为薄弱,覆子竖脊肌表面,向上续项筋膜,内侧附于胸椎棘突和棘上韧带,外侧附于肋角,向下至腰区增厚,并分为前、中、后三层。后层覆子竖脊肌后面,与背阔肌和下后锯肌腱膜愈着,向下附于髂嵴,内侧附于腰椎棘突和棘上韧带,外侧在竖脊肌外侧缘与中层愈 合,形成竖脊肌鞘。中层位于竖脊肌与腰方肌之间,内侧附于腰椎横突尖和横突间韧带,外侧在腰方肌外侧缘与前层愈合,形成腰方肌鞘,并作为腹横肌起始部的腱膜,向上附于第12肋下缘,向下附于髂嵴。中层上部张于第12肋与第1腰椎横突之间的部分增厚,形成腰肋韧带,肾手术时,切断此韧带可加大第12肋的活动度,便于显露肾。前层又称腰方肌筋膜,位于腰方肌前面,内侧附于腰椎横突尖,向下附于髂腰韧带和髂嵴后份,上部增厚形成内、外侧弓状韧带。 5.骶结节韧带:骶结节韧带是由骶尾骨至坐骨结节之间的韧带,是构成骨盆出口后壁肛三角的重要韧带。 1.肩胛提肌:位于颈项两侧,肌肉向上部位于胸锁乳突肌深侧,下部位于斜方肌的深面,为一对带状长肌,起自上位C3.4横突的后结节,肌纤维斜向后下稍外方,止于肩胛骨上角和肩胛骨脊柱缘的上部。 2.菱形肌:位置,位于斜方肌深层,肩胛骨内侧缘和脊柱之间,肌纤维由内上向外下斜行。起点,起于下2颈椎和上4胸椎的棘突。止点,止于肩胛骨内侧缘。功能,近固定,使肩胛骨上提、后缩和下回旋。远固定时,两侧收缩使脊柱伸。 3.棘上韧带:棘上韧带,是架在各椎骨棘突尖上的索状纤维软骨组织。起自第7颈椎棘突,止于骶中嵴。棘上韧带在颈部特别发达,构成颈部两侧肌肉之间的中膈,故称项中膈或项韧带(据近年解剖学发现,该韧带止于第3腰椎棘突者占百分之二十二,止于第4腰椎棘突者占百分之七十三,止于第5腰椎棘突者占百分之5。从未发现骶椎上韧带附着)。棘上韧带是由腰背筋膜、背阔肌、多裂肌的延伸(腱膜)部分组成。分3层,深层连接相邻2个棘突,且与棘间韧带交织在一起;中层跨越2到3个棘突;浅层跨越3到4个棘突。作用是与弓间

【史上最全肌肉分解图】健身必备!

【史上最全肌肉分解图】健身必备! 仰卧转身 动作描述:上半身慢慢蜷曲向上,躯干屈曲并转向左侧,带动右侧肘关节转向左膝,弓背抬肩,下背部仍躺在垫子上,坚持片刻后还原。 以上动作重复进行。左右侧交替进行。 保持姿势技巧:缓慢进行可控制的全方位运动,不要做强力运动。当身体向上蜷曲时,下颌和颈部不要前伸。 略微收下颌,维持脊柱颈部居中。尽量不要用力牵拉躯干向上蜷曲,且不要通过肩部力量牵拉肘关节转向,最好由腹肌单独完成此项训练。 不要耸肩。保持挺胸,双肩下沉。向上屈身时呼气。 坐式反握腕弯举 动作描述:让杠铃从手掌滚落到手指前端,然后握住并向上屈腕,使杠铃的重量回落于手掌上,还原。重复以上动作。保持姿势的技巧:身体始终保持一个姿势,保持脊柱居中。缓慢地进行可控制运动,不要做强力运动。 屈腿上提 动作描述:通过伸膝关节&髋关节,结合背部、髋部以及大腿部分的力量,上提杠铃,之后还原。以上动作重复进行。保持姿势的技巧:得到正确指导后方可进行此项训练。在增

加重量之前,要掌握正确的姿势。在上提过程中,保持头部和肩部在上,髋部在下。 当杠铃上提至膝部时,前推髋部。在训练过程中,始终让杠铃紧贴身体。保持挺胸。始终保持身体平衡。 上提时吸气以增加腹内压,保持挺胸,防止脊柱弯曲。放下杠铃时呼气。 直立弯举 动作描述:通过屈肘关节上举杠铃,让前臂与上臂紧贴,然后放下降杠铃至收臂完全伸展,还原。以上动作重复进行。 保持姿势的技巧:保持脊柱居中。缓慢地进行可控制运动,不要做强力的运动(最曲型的是以下背部为轴心作摇摆运动)。 进行全方位运动,前臂不要停止在与地面平行的位置。上抬哑铃时吸气,下降哑铃时呼气。 不要含胸和耸肩。上臂的位置始终固定。当肘关节完全弯曲时,肘关节应该稍微前伸,使前臂不处于垂直位置。 通过肱二头肌的力量上举,而不是通过手的牵拉,或是摇摆下背部。上斜卧杠铃推举 动作描述:从器械架上抓取杠铃,屈肘,使杠铃下降至上胸部,向下推举杠铃至手臂伸直,还原。以上动作重复进行。 保持姿势的技巧在增加重量之前要保持住正确的体位。不要做强力运动,缓慢地进行可控制运动。

人体肌肉解剖图

肌肉解剖图说明 出处:汇健身 | 点击数:138965 | 文章录入:爱健 身 (一)胸大肌 位于胸前皮下,为扇形扁肌,其范围大,分为胸 上肌和胸大肌两部分。其功能是使上臂向内、向前、 向下和向上;臂部向内旋转。可通过所有角度的卧推; 所有角度的飞鸟;双杠臂屈伸;仰卧上拉;俯卧撑; 重锤双臂侧下拉来训练。 (二)肱二头肌 位于上臂前面皮下。其功能是弯屈肘部;掌心向 上放下前臂;使前臂向前弯起至肩部。训练方法是各 种方式的弯举;划船动作。 (三)胸锁乳突肌 这是位于颈部浅层最显著的肌肉,其功能是使头 和颈向侧曲;头和颈部旋转,颈向前或后弯屈。可通过戴练颈帽动作;摔角的角力桥;助力和自我抗力动作来锻炼。 (四)前臂屈指肌 位于前臂前面的内侧皮下,能使手屈和外展。采用正缠重锤和正握负重腕屈伸等练习可发展此肌肉。 (五)斜方肌 位于颈部和背部的皮下,一侧成三角形,左右两侧相合构成斜方形,称为斜方肌。其功能是上举和放下肩带;移动肩胛骨;头部倒向后和侧面。可通过耸肩,力量上举,颈后推举,侧平举,划船动作来训练。 (六)三角肌 位于肩部皮下。它是一个呈三角形的肌肉,肩部的膨隆外形即由该肌形成。两侧肌肉纤维呈梭形,中

部纤维呈多羽状,这种结构肌肉体积小而具有较大的力量。它的功能是使手臂举到水平位置;手臂分别向前、中、后举到一定方向的高度。可通过各种哑铃和杠铃推举、卧推(前束),哑铃上举到前、后和背后;引体向上来训练。 (七)肱三头肌 位于上臂后面皮下。其功能是使手臂伸直和拉向后方。可通过臂屈伸,屈臂下拉,窄握仰推,各种手臂屈伸动作,划船来训练。 (八)肱橈肌 位于前臂肌的最外侧皮下,呈长扁形。近固点时,可使前臂屈。远固点时,可使上臂向前靠拢。采用负重弯举和引体向上等练习可发展该肌肉的力量。 (九)肱肌 位于肱二头肌下半部的深面。起于肱骨体下半部前面,止于尺骨粗隆。作用是为屈肘。训练方法同肱二头肌。 (十)背阔肌 位于腰背部和胸部后下侧的皮下,是全身最大的阔肌。上部被斜方肌遮盖。其功能是使手臂拉向下和后;肩带下压;躯干侧向一边。训练动作是各种方式的引体向上重锤下拉;划船动作;仰卧上拉。 (十一)上背肌群(大圆肌,小圆肌,冈下肌,菱形肌) 位于人体上背部。可使手臂向内和向外旋转;手臂向后划;肩胛上升,旋转,向下。训练动作有深蹲,硬拉,划船等。 (十二)前锯肌 位于胸廓的外侧皮下,上部为胸大肌和胸小肌所遮盖,是块扁肌。其功能是使肩胛下转;使肩胛拉向一侧;帮助扩展胸部;帮助两臂举过头部。训练动作为仰卧上拉和站立推举。 (十三)腹直肌(上腹肌+下腹肌) 由上腹肌和下腹肌两部分组成。位于腹前壁正中线的两侧。其功能是使脊柱向前弯屈;压缩腹部;压迫肋骨训练方法是各种仰卧起坐;直腿上举。

全身肌肉图解

1.斜方肌: 上背及中背的表层肌肉,并根据其肌纤维走向分成上、中、下三部分。 起点:枕外隆凸,上颈线,颈韧带,第七节颈椎至第十二节胸椎的棘突。 止点:上束纤维——锁骨外侧1/3及肩峰突,中下束纤维——肩胛棘 上唇及尖端 功能: 上束纤维——上举及外旋肩胛骨,协助头部后仰,侧屈及旋转 中束纤维——收(缩回)肩胛骨, 下束纤维——下压肩胛骨 2.棘上韧带: 棘上韧带,是架在各椎骨棘突尖上的索状纤维软骨组织。 起点:自第7颈椎棘突, 止点:于骶中嵴。 棘上韧带在颈部特别发达,构成颈部两侧肌肉之间的中膈,故称项中膈 或项韧带(据近年解剖学发现,该韧带止于第3腰椎棘突者占百分之二 十二,止于第4腰椎棘突者占百分之七十三,止于第5腰椎棘突者占百 分之5。从未发现骶椎上韧带附着)。棘上韧带是由腰背筋膜、背阔肌、 多裂肌的延伸(腱膜)部分组成。分3层,深层连接相邻2个棘突,且 与棘间韧带交织在一起;中层跨越2到3个棘突;浅层跨越3到4个棘 突。 作用:是与弓间韧带一起在棘间韧带帮助下限制脊柱过度前屈。 棘上韧带与棘间韧带由脊神经后支的神经末梢分布,是极敏感的组织, 一旦受到损伤,可通过脊神经后支传入中枢,引起腰痛或牵涉性下肢痛。- 总结

3.背阔肌: 是位于胸背区下部和腰区浅层较宽大的扁肌。由胸背神经支配。血液供 应主要来自胸背动脉和节段性的肋间后动脉和腰动脉的分支,可以肩胛 线为界,线的外侧由胸背动脉分支供血,线的侧由节段性动脉供血。起 点:6-12胸肋棘突、胸腰筋膜、髂嵴和下3-4肋。 止点:肱骨结节间沟由胸背神经支配 作用:伸展、收、旋肱骨,攀爬时拉起肢体 4.胸腰筋膜: 胸腰筋膜在胸背区较为薄弱,覆子竖脊肌表面,向 上续项筋膜, 侧附于胸椎棘突和棘上韧带, 外侧附于肋角, 向下至腰区增厚,并分为前、中、后三层。 后层覆子竖脊肌后面,与背阔肌和下后锯肌腱膜愈着,向下附于髂嵴, 侧附于腰椎棘突和棘上韧带,外侧在竖脊肌外侧缘与中层愈合,形成竖 脊肌鞘。 中层位于竖脊肌与腰方肌之间,侧附于腰椎横突尖和横突间韧带,外侧 在腰方肌外侧缘与前层愈合,形成腰方肌鞘,并作为腹横肌起始部的腱 膜,向上附于第12肋下缘,向下附于髂嵴。中层上部于第12肋与第1 腰椎横突之间的部分增厚,形成腰肋韧带,肾手术时,切断此韧带可加 大第12肋的活动度,便于显露肾。 前层又称腰方肌筋膜,位于腰方肌前面,侧附于腰椎横突尖,向下附于 髂腰韧带和髂嵴后份,上部增厚形成、外侧弓状韧带。 5.骶结节韧带: 骶结节韧带是由骶尾骨至坐骨结节之间的韧带,是构成骨盆出口后壁肛 三角的重要韧带。 - 总结

史上最全面健身房器械使用图解 训练计划

史上最全面健身房器械使用图解训练计划 今天为小伙伴们全面介绍了健身房各种器械的锻炼方 式以及不同肌肉部位对应的锻炼动作,后面还给出了一份详尽的锻炼计划,大家可根据自己的个人情况来做调整,么么哒!价值至少2000元的健身入门教学之器械篇肩部、三角肌 1.器械推肩 2.哑铃侧平举 3.反式蝶机展肩 4.坐姿哑铃推举 5.杠铃立正划船 6.哑铃前平举功效:改善肩部形体肩窄溜肩穿衣不好看现象强化肩周,增加肩部功能性,以防肩周疾病产生肱三头肌 1.拉力器屈臂下压 2.哑铃颈后臂屈伸 3.俯身单臂哑铃臂屈伸功效:塑造手臂曲线,紧致手臂肌肤,避免拜拜肉的产生增肌手臂力量及功能性,避免手无缚鸡之力及功能退化肱二头肌1.反握引体向上2.哑铃弯举3.绳索弯举 4.杠铃弯举功效:塑造手臂曲线,紧致手臂肌肤,避免拜拜肉的产生增肌手臂力量及功能性,避免手无缚鸡之力及功能退化背部肌群1.器械高位下拉2.哑铃俯身单臂划船3.反握高位下拉4.坐姿划船 5. 山羊挺身功效:改善背部形体,以防圆肩驼背,影响姿态气质加强背部功能性训练,增加脊柱保护,以免产生腰肌劳损,颈椎疾病的产生胸肌 1.坐姿卧推 2.跪姿俯卧撑 3.蝴蝶机夹胸 4.拉力器夹胸 5.哑铃

平板卧推6.直臂夹胸器功效:上体前侧胸部形体塑造,强化胸部功能性,以防肌肉衰退进程腹肌1.器械卷腹2.器械扭腰3.健身球卷腹4.垫上腹部训练5. 悬垂举腿6. 仰卧起坐功效:塑造腹部形体,减少腰围。强化腹部肌肉及腹部功能性,增加腹部对脏腑器官的保护功能腿部肌肉 1. 45°倒蹬机 2.坐姿腿屈伸 3.俯身腿弯举 4. 站姿提踵 5.杠 铃或哑铃弓步蹲6.史密斯蹲起功效:塑造腿部形体,打造腿部曲线,增加腿部功能性,以防腿部功能衰退进程价值至少3000元的男女通用训练计划一周减脂训练计划训练介绍无 氧部分:我们进行分肌群的力量训练,分别是胸,肩,背,腿臀,腹,胳膊六大部分。有氧部分:我们进行跑步,跑步(随着训练的适应,时间要慢慢增长)或有一次早上空腹,我每周还会给你加一次爬楼训练,找一栋教学楼进行爬楼,模拟登山训练。周期安排:一周我们进行5次训练,两天休息,其中一天为饮食放纵日。器材准备:准备两个装满沙的矿泉水瓶子模拟哑铃,当然有哑铃最好。(哑铃重量:1.25kg,2.5kg,5kg)时间安排:两个时间段。早上和晚上。(晚上 运动的时间自定,一般下班后稍微准备一下就可以开始运动了。下班前的三小时你可以补充一点碳水,也就是主食,因为你吃进去的碳水完全储备成糖原大概要3小时。)周末运 动时间“跟随心情即可”。训练内容胸部+背部+跑步摘要:晚上回宿舍或下班后做力量,做完去操场或者小区跑步

(完整版)囚徒健身图文教程和计划表完美记录版

第一式 _______年 __月___日 腰围____cm 胸围____cm 体重___ kg _______年 __月___日 腰围____cm 胸围____cm 体重___ kg _______年 __月___日 腰围____cm 胸围____cm 体重___ kg 墙壁俯卧撑 肩倒立深蹲 垂直引体 坐姿屈膝 短桥 顶墙倒立 初级 1组 10次 初级 1组 10次 初级 1组 10次 初级 1组 10次 初级 1组 10次 初级 30秒 20 15 中级 2组 各25次 中级 2组 各25次 中级 2组 各20次 中级 2组 各25次 中级 2组 各25次 中级 1分钟 升级 3组 各50次 升级 3组 各50次 升级 3组 各40次 升级 3组 各40次 升级 3组 各50次 升级 2分钟 开始__年__月__日 过关__年__月__日 开始__年__月__日 过关__年__月__日 开始__年__月__日 过关__年__月__日 开始__年__月__日 过关__年__月__日 开始__年__月__日 过关__年__月__日 开始__年__月__日 过关__年__月__日 第二式 _______年 __月___日 腰围____cm 胸围____cm 体重___ kg _______年 __月___日 腰围____cm 胸围____cm 体重___ kg _______年 __月___日 腰围____cm 胸围____cm 体重___ kg 上斜俯卧撑 折刀深蹲 水平引体向上 平卧抬膝 直桥 乌鸦式 初级 1组 10次 初级 1组 10次 初级 1组 10次 初级 1组 10次 初级 1组 10次 初级 10秒 中级 2组 各20次 中级 2组 各20次 中级 2组 各20次 中级 2组 各20次 中级 2组 各20次 中级 30秒 升级 3组 各40次 升级 3组 各40次 升级 3组 各30次 升级 3组 各35次 升级 3组 各40次 升级 1分钟 开始__年__月__日 过关__年__月__日 开始__年__月__日 过关__年__月__日 开始__年__月__日 过关__年__月__日 开始__年__月__日 过关__年__月__日 开始__年__月__日 过关__年__月__日 开始__年__月__日 过关__年__月__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