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复习重点整理

社会心理学复习提纲

1.社会心理学的定义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与社会,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以及群体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学科.

2.马斯洛总结的自我实现者的特征

能够了解并跟上现实

能够接纳自己,别人和环境

能够超越环境,而不只是适应环境

有自发而不流俗的思想

入乡随俗但能够保持独立性,能欣赏生活的宁静

有个人的处事哲学和道德标准

社会兴趣广泛

能与他人建立深厚的友谊并乐于助人

能够容忍他人,具有民主的风度

有幽默感,能够在生活中化解紧张

能够承受欢乐与悲伤的情感冲击

3.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步骤

一.提出问题:两个方面:从理论中演绎出要研究的问题(个体集体主义文化和人格推论中国人比美国人在团体中跟容易达成一致)从实践中提出问题(中国1986到2001入世)

二.查阅文献

三. 选择研究方法1.相关研究:探寻自然关系(两个或多个因素之间的自然关系)正相关,负相关和零相关(身高衣服颜色)优势:通常使用真实情境,更容易收集到资料(温度和犯罪的关系);劣势:通常因果关系是模糊的2。实验研究:人为安排两种或多种在同一维度上的不同情境,并把被试随机分配到这些情境中,然后探寻感兴趣的行为,并探寻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的方法。(通过操纵一些因素来考察他们对其他因素的影响)可分为实验室研究和现场研究。优势:可以通过控制变量和随机分配来探寻因果关系研究

四.收集资料的方法1.观察法(老师鼓励对孩子表达态度的影响)2。调查法(被试自我报告):失真,应用最多3。实验:无法重现情景4。档案

五.研究中应注意的问题1.样本的代表性:随机取样,异质性2。实验者偏差:实验者和情景标准化3.被试偏差4.伦理问题:斯坦福大学津巴多教授监狱实验改编的电影《死亡实验》4.人际关系定义

广义的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包括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法律关系、角色关系、文化关系、心理关系等一切方面.社会心理学上所研究的人际关系是狭义的人际关系,是指人们在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心理关系。

5.人际关系的维度与模式

(1)人际关系的两个基本维度:A情感上的“亲疏”与地位上的“尊卑”是人际关系中两个最基本的维度。B当互动双方在“尊卑”维度上表现出互补性,而在“亲疏”维度上表现出对等性时,双方关系比较和谐;相反,当互动双方在“尊卑”维度上表现出对等性,而在“亲疏”维度上表现出对立性时,双方关系容易紧张。C差序格局、尊卑有序。

(2)社会关系的四种模式:A美国心理学家费斯克社会互动的四种模式:1)共享:由团体成员共享情感与资源,不分彼此。家人关系、亲密朋友等关系。2)权威排序:依据年龄、阶层、地位等形成不对等的权威与顺从关系,如长幼关系、上下级关系等。3)对等互惠:双方平等,强调对等回报与交易的平衡.4)市场定价:双方基于理性,进行得失衡量,考虑成

本与收益的比率,商业关系往往如此。B克拉克与米尔斯两种不同的人际关系

交换关系(exchange relationship)与共享关系(communal relationship)。

前者强调礼尚往来,讲究平衡与对等;后者关心对方的幸福,讲究需求法则,而且不期望对方做出对等的回报.P47。C美国舒兹人际关系行为模式的研究:

他认为:每个个体都有进行人际交往的需要,并且不同的人可能会有各自不同的需要。

1)包容的需要:愿意与他人交往建立与维持和谐关系,沟通、融合、参与和排斥、对立、疏远

2)控制的需要:权力的基础上建立和维持良好关系的愿望

3)情感的需要:在友爱的基础上建立并维持某种良好的关系D美国霍尼的研究

依据个人对他人的态度将人际关系行为模式分为三类:

1)谦让型-—朝向他人,“他喜欢我吗?”

2)进取型-—对抗他人,该人力量大小,有无用处

3)分离型——疏离他人,保持距离

6。中国社会中的人际关系类型

(1)既有关系与交往关系(既有关系是指在某一时间点上两人关系中经由社会既定或认可的一些连带而形成的一个交往基础。例如,同乡、同事、校友等都属于既有关系。交往关系则是在某一时间点上两人实际交往的状态。)

(2)情感关系、工具关系与混合关系(情感性关系通常存在于家人、亲密朋友之间,是一种长久、稳定的关系,它可以满足个人在关爱、温情、安全感、归属感等情感方面的需求。需求法则。工具性关系通常存在于陌生人之间,是一种短暂的、不稳定的关系。店员与顾客之间、公共汽车司机与乘客之间的关系.公平法则。混合性关系介于情感性关系与工具性关系之间,双方有一定程度的情感关系,但是没有达到可以随意表现出真诚的行为的地步。亲戚、邻居、师生、同学、同事等关系.人情法则、对等互惠)

(3)家人关系、熟人关系和生人关系:在家人关系中,双方要讲责任,不太在意对方的回报;在熟人关系中,双方要讲人情;在生人关系中,双方都讲利害。

(4)核心区、可靠区及有效区:核心区域由一个人的家庭成员构成,是一个人亲属网络的中心.可靠区域由一个人的好友们组成。有效区域由一般亲友组成,包括的人数较多,在吸收新成员方面也更加开放。

7。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

(1)相貌的吸引:人类长期的进化过程中获得了对美貌的偏好;文化环境对美的塑造和影响;外貌常使人发生认知偏差,产生晕轮效应,小女孩和法官的实验;荣耀;对于相貌美的标准,人们通常有大体一致的看法。但是,也存在文化差异、时代差异、个人差异与关系差异。(2)正面的互动:交往本身就可以产生人际吸引,曝光效应;对他人表达赞美、表现出喜欢是增进人际吸引的有效途径,得失效应,决定对赞美者喜欢程度的,不只是总量,还有赞美的变化量;阿伦森指出得失效应的两个条件:同一属性和渐进的相似性

(3)相似性:相似主要指在价值观、态度、信念、兴趣、文化程度、社会背景等方面的相似。相似导致吸引的原因1)物以类聚2)强化理论3)人们以为与自己相似的人会喜欢自己(4)互补性

1)互补是建立在态度、价值观等相似基础上的,在脾气性格等方面的互为补充,是以两个人的特征可以相互满足对方的需要为前提条件的。高雅与平庸、独立与依赖

2)角色相同是相似对人际关系起较大作用,不同角色时,互补起重要作用

(5)能力:能力强很有用;与能力强的人在一起,能显示自己的价值与能力;有能力的人的言行会使人感到恰到好处而赏心悦目,令人感到愉悦; 犯错误效应:犯了错误的能力超凡的人被认为是最有吸引力的人。自尊心强弱和性别的态度不同

(6)邻近与喜欢:邻近是有用的;邻近增加交往频率;邻近导致熟悉、熟悉是产生喜欢的重要前提(查荣克);邻近易产生积极偏见、导致吸引;邻近是产生吸引的必要条件但非充分条件

8.密切关系的特征

第一,相互依赖,即双方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相互影响。第二,共同活动。第三,自我与密切伙伴之间的界限被打破,对方成为自己个人心理自我的一部分。第四,交往动机的转变,由注重交易转变为追求共享。第五,亲密感,即心理上的密切感。第六,承诺.双方对关系的投入与承担是关系延续的主要因素,双方都会表现出自己是可靠的、负责的、可以信任的.

9.利他行为和侵犯行为

一、利他行为概述

1)定义:是一种自发形成的把帮助别人当作唯一的目的,且不期望任何外在酬赏的社会行为。内在酬赏是指自我给予的强化,是一种精神上的和道德上的强化,如帮助他人的行为而感到自我满足、骄傲、愉快等.亲社会行为包括利他行为和偿还行为

2)四个特征:第一,利他行为的目的是有益于他人;第二,利他行为是一种自觉自愿的行为;第三,利他行为不求任何外在酬赏的期望;第四,利他行为具有自我牺牲性。

3)利他行为的影响因素:1*个人因素(1)社会角色及身份特征。性别:女性的利他行为比男性低的原因是受到身体条件的限制和受社会文化影响.年龄: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1965年分胡桃实验(2)个性特征。社会责任感是一个人利他行为的出发点,是激发一个人行动起来以实现一定道德目的的内在动机。责任感是个体对社会和旁人对客观要求的主管认识和内心体验.2*情景因素.(1)助人者的心境(2)他人利他行为的示范作用,1975年拉舍顿儿童捐款(3)先前的利他经验3*被救者的特征(1)性别(2)年龄(3)相貌4*社会文化因素,利他行为受制于具体的社会制度和具体文化背景下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4)利他行为的决定步骤

A可能的助人者知觉到有人需要帮助

(1)有被助者主动、直接提出(若求助方式使得被求助对象觉得没有可以拒绝的余地,反而会激起求助对象维护自己自由选择权利的心理抗拒;求助他人是所使用的语词、也会影响到个人得到帮助的机会)

(2)由助人者自己发现

(3)有被助者作出被动的求助要求

B可能的助人者决定要不要给予帮助,判断造成被助者需要他人帮助的原因——责任归因判断和判断帮助人可能得到的酬赏与需要付出的代价—-对损失与酬赏的评价

(1)责任归属

社会心理学家科维茨(1969)实验证实了内外因归属的判断对利他行为的影响,第一、一个人因外因陷入困境,能够获得帮助的机会较多,因为具有较高的合法性。第二、个体由于自身的疏忽而导致必须求助于他人,并不会激起他人对社会责任规范的意识感。

(2)损失-—酬赏分析

损失:时间的损失和精力的消耗

酬赏:光荣感、自尊的提高、精神舒畅等个人感觉

格罗斯志愿者问卷调查实验

C提供什么样的帮助作出利他行为

5)紧急情况下的利他行为与旁观者效应:1*非紧急情况下的利他行为(没有危害生命财产的威胁存在;是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碰到的普通事件;有明显的线索表明人需要帮助;这种需要帮助的情况,不产生紧急情况下对心理和行为的压力)2*紧急情况下的利他行为(1963纽约,基帝.吉诺维斯)(1)特点:紧急情况含有伤害生命与财产的威胁成分在内,给利他

带来很高的代价;紧急情况下的事件通常是很独特的,因此需要有广博知识与非凡的能力的人参与干涉;紧急情况下的事件是不寻常少见的,一般人在正规的日常生活中很少碰到,因此大多数人很少或者没有应付这种情况的经验;紧急情况通常是不能预见的,因此不可能有事先干预计划,一旦事情发生,常使人措手不及;紧急情况需要即刻的干预,稍微一延误就可能造成不幸的后果,因此使前去救助者产生紧张压力感

旁观者效应:在需要助人的情境中,存在所谓的“旁观者效应”:在有人需要紧急救助时,在场目睹此情景的人数越多,任何一个人出面相助的可能性就越小。产生原因:1)社会的抑制2)社会影响的结果:从众3)多数的忽略4)责任的扩散

二、侵犯行为:

1.定义:又称作攻击行为,是一种有意伤害他人,引起他人生理或心理痛苦的行为1)是一种外显行为2)是有意图有目的的行为3)所造成的伤害包括身体和精神两个方面

2。侵犯行为的原因:1)本能的表现2)生化因素:神经学因素、雄性激素、酒精、痛苦与不适(暴乱答题)3)挫折——攻击理论:1939,美耶鲁大学多拉德、米勒、杜博莫厄尔和西尔斯《挫折与攻击》4)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玩具娃娃实验

3。对侵犯行为的应对:自持行为是指在不侵犯别人权利的情况下维护自己的权利。一方面,它不同于放弃自己权利的过分顺从行为,敢于坚持自己的正当权利;另一方面,它又不同于在追求自己的权利或利益时侵犯别人的权利的攻击行为.

4、减少侵犯行为的途径:1)宣泄:活动宣泄、想象性宣泄、直接进攻(黑人电击实验)2)规范的抑制与惩罚3)惩罚攻击性榜样,奖励非攻击性的榜样4)减少社会坏境中的攻击性线索

10。社会知觉的含义

1)社会知觉就是指个人在社会环境中对他人(某个个体或某个群体)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社会特征和社会现象)做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包括:对人知觉(包括对他人和自我的知觉)、人际知觉、角色知觉、因果关系知觉

2)与对物的知觉相比,社会知觉有一些独特性:(1)认知对象的独特性。社会知觉的主体可能同时还是社会知觉的对象.(2)对他人行为的期望会影响社会知觉过程。社会知觉的主客体能够理解彼此间的行为对对方的利害关系,于是知觉者和被知觉者都可以有意识地操纵和利用彼此。人能有意识的影响环境,能为达到自己的目的而力图控制环境(3)社会知觉加工过程的特殊性。(4)社会知觉包含着自我知觉,即根据他人对自己的认知来认知自身(5)对人的认知稳定性不如对物的认知,因为人比物更倾向于随着时间和环境而变化,使得社会知觉变得不可靠(6)社会知觉的精确性比对物的知觉的精确性更难于检验(7)对人的认知更可能失真

11.影响社会认知的因素

(1)认知者因素(原有经验:制约认知角度,并经验参与认知过程,墨西哥美国棒球斗牛场实验;价值观念:奥尔波特对于背景不同的被试兴趣不同;情感状态:影响认识活动的积极性,墨雷小女孩恐吓实验)(2)认知对象因素(魅力、知名度、自我表演)(3)认知情境因素(空间距离、背景参考、交往次数)

12。印象形成过程的要素和组织结构

(一)信息要素1、外表:2、非言语线索:表情、目光与姿势3、行为(二)印象的组织结构:1、持维度观的学者认为,评价、力量与活动水平三个维度,其中评价还分为社会性方面和智慧性方面2、类型观

13、印象形成过程中信息加工整合的一些规律

(一)规律1、“中心特质"效应(不同特征在印象形成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某一特性是否成为中心特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与此特性同时呈现的的其他特性和要做哪方面的判断。)2、首

因效应和近因效应(首因效应是指人们比较重视最先得到的信息,据此对他人做判断。近因效应则是指最新得到的信息对他人的印象形成起较强作用的现象。)3、晕轮效应(光环效应)当我们认为某人具有某种特征时,就会推断他也具有其他相似的或相互关联的特征,这种倾向被称为晕轮效应或光环效应。4、人们比较重视负性信息,但却倾向于对他人做正性评价,原因可能有:(1)人们希望自己的周围都是好人好事,这样自己会感觉舒服些;(2)在大多数文化中,正性词汇比负性词汇更常见;(3)人们通过对他人的宽容来显示自己的大度与仁慈。5、投射效应:认知者从自身出发对他人进行认知的情况

14、印象整饰的定义

人们在社交中总是要选择一定的装束、言辞、表情或者动作,以给他人留下一个独特的印象,这种有意地控制别人对自己形成各种印象的过程。作用:可以润滑与调节人际关系,使人们交往能够顺畅地维持下去.澎湃;消极方面:谋取私利。现实中的应用:得寸进尺效应

15、影响刻板印象唤起与使用的因素

(1)一个人类别的特征越明显,与此类别相联系的刻板印象越易浮现在脑海中。(2)对待匿名的、可互换的群体成员,易用刻板印象来知觉他们,从而忽略个人的特征。(3)当时间紧迫,需快速对他人做出判断时,易使用刻板印象。(4)当所获得的信息很复杂,不易分析加工时也易使用刻板印象。(5)当人们处于极端的情绪状态,如勃然大怒时。(6)当人们意识到对个体的判断重要,人们也许会进一步收集有关个体的信息,而不是只用有关群体的刻板印象来认识个体。

16、改变刻板印象的方法

1、人们在抵制刻板印象变化时所使用的策略:(1)把不一致的信息解释掉。(2)把不一致的信息区隔开来.(3)把不一致的信息归于群体中不典型的成员。

2、改变刻板印象的方法:(1)为了避免与刻板印象不一致的信息被归于特殊的环境与时间,要使不一致的信息不断重复(2)为了避免与刻板印象不一致的信息被归于群体中的亚群体成员,要与有刻板印象的群体成员广泛交往。(3)为了避免把与刻板印象不一致的信息归于群体中非典型的成员,要与群体中有代表性的、典型的成员交往.(4)人们必须有意识地去寻找不一致的信息,有意识地校正自己的判断,这才是改变刻板印象的根本与前提。

17、归因理论及各种理论(了解)

18、什么是动机

动机就是在自我调节的作用下个体使自身的内在要求(本能、需要、驱力等)与行为的外在诱因(目标、奖励等)相协调,从而形成激发、维持行动的动力。动机是一种内部心理过程,所以它无法观察,也不能直接测量。

19、自我调节的定义

它介于动机内在起因和外在诱因之间,是连接内在需求、驱力与外部目标、奖惩的桥梁.大体分为四个阶段,即期望、自我效能、意志和反馈

20、动机性质

1、人是一个一体化的、有组织的整体,动机是完整的个人的动机,而不是人的某个部分的动机。

2、动机总是指向人类的一些基本目标或需求,有关动机的研究在某种程度上必须是人类的终极目的、欲望或需要的研究。

3、人类学的研究表明,人类的基本动机是相同的,但是,用来满足这些动机或需求的方式可以因人而异、因文化而异。

4、人类的动机是复杂多样的,个体的动机与行为之间的关系不是一一对应的,而是错综复杂的。

5、人类存在无意识动机,或潜意识动机。

6、动机是一个动态过程,它是连续不断的、无休止的。

7、并非所有行为或反应都是有动机的。分为表现性和反应性行为

8、不同性质的动机在支配和影响人的行为方面强度不同

9、动机具有更替性

21、动机分类

一是生理性动机与心理性动机,二是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

(一)内在动机

内在动机是指人们对某些活动感兴趣,从活动中得到了满足,活动本身成为人们从事该活动的推动力。布鲁纳认为,内在动机主要由三种内驱力引起:一是好奇心,即对于求知和探索的兴趣;二是好胜心,即胜任工作、表现能力的欲望;三是互惠的内驱力,即与他人和睦相处、相互协作的需求。五种工作特性激发人们的内在动机:

(二)外在动机

外在动机是相对于内在动机而言的.

(三)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的关系:“过度辩护效应”,即当人们认为自己的行为是由很强的外在原因引起时,他们会低估内在原因对行为的影响程度.

人们的内在动机与社会奖励机制:

1、奖励并非在所有的情况下都降低内在动机,只有内在动机本来就比较高的情况下,才有这种效果。

2、不同的奖励类型有不同的效果。任务型奖励和表现性奖励

3、适当的干预和培训可以减少直至避免奖励的负面作用

22、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一)人类的主要动机

1、生理需要

2、安全需要

3、归属和爱的需要

4、尊重需要

5、认知需要

6、审美需要

7、自我实现的需要

(二)需要层次论

1、较低层次的需要优先于高层次的社会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如果低层次需要能够长期得到满足,它们对行为就不再有激励作用。

2、马斯洛认为,人类价值体系存在两类不同的需要,一类是沿生物谱系上升方向逐渐变弱的本能或冲动,称为低级需要和生理需要。一类是随生物进化而逐渐显现的潜能或需要,称为高级需要.

3、人都潜藏着不同层次的需要,但在不同的时期表现出来的各种需要的迫切程度是不同的。人的最迫切的需要才是激励人行动的主要原因和动力。人的需要是从外部得来的满足逐渐向内在得到的满足转化。

4、在高层次的需要充分出现之前,低层次的需要必须得到适当的满足。

马斯洛还认为:在人自我实现的创造性过程中,产生出一种所谓的“高峰体验”的情感,这个时候是人处于最激荡人心的时刻,是人的存在的最高、最完美、最和谐的状态,这时的人具有一种欣喜若狂、如醉如痴、销魂的感觉。

23、各种动机定义

1、成就动机是个体为了取得较好成就、达到既定目标而积极努力的动机。影响成就动机的因素很多。在宏观层面上,有社会文化因素;在微观层面上,有个人的成长经历、教育程度、个性特征等。

2、亲和动机:又称为结群动机,是指个人要与他人在一起,或者要加入某个团体的需要。

3、权力动机:权力动机是指个体要在某些方面取得一定的支配地位的需要。

24、态度的定义、特点

所谓态度,是指人们对一定对象相对稳定、内部制约化的心理反应倾向,包括认知、情感、意向三个方面.是一种心理反应倾向、一种特殊的心理过程,对主体即将采取的行动具有指导性和动力性的影响.态度是一个复杂的心理活动体系,由认知、情感、意向三个因素构成,缺一不可。认知是指态度主体对对象的知觉、理解、信念和评价。情感是主体对于对象的情感体验。意向是指认知因素、情感因素所决定的对于态度对象意欲表现出来的行为。在态度三个因素中,认知是基础,态度来源于价值.情感因素对态度有调节作用意向制约人们对某一事物的行为放向,可以测量

态度的特点:(1)态度的社会性(2)态度的对象性.(3)态度的稳定性(4)态度的内在性(5)态度的协调性:认知情感和意向的协调,情感与意向的相互关联程度高于认知与意向或情感与认知的相关程度(6)态度的系统性

25、态度的功能

1、态度的社会性判断

固定的无弹性的态度会影响人们对个体差异的辨别,影响正确的社会判断

拉姆波特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做的加拿大英裔和法裔实验

2、态度与学习效率

与既存态度相吻合的资料,容易被吸收、同化和记忆(黑白)

3、态度与行为方式

态度会支配人们按什么方式对待特定事物采取什么行动

宗教对大学生耐痛性的影响

4、态度与工作效率

良好的态度必然导致高的工作效率,但情况并非这么简单:工作效率只是手段,人的需要多样性

26、影响态度与行为不一致的条件和因素

1、态度的一般性和行为的特殊性

2、社会规范:领导讲话

3、动机、能力等个人心理因素:态度与原来的动机发生冲突时,可能破坏态度与行为的一致性;心有余而力不足;性格

4、情境压力:劳动者权益保护法

5、价值与代价:吃药,持刀行凶

27、态度变化理论

一、平衡理论

海伦这一理论的特点是在揭示态度改变的规律时,比较注重人与人之间在态度上的相互影响。

1、有联系的两个对象组成的整体叫单元,单元内的两个对象,由于类似、接近等而结成的关系叫做单元关系。

2、人在与对象发生心理上的联系时,都会对对象产生一定的评价和情感,他把这叫作感情关系。

3、单元关系和感情关系相联系,就形成了特定的模式和结构

二、和谐理论

1、一致性原则支配所有人的思维.在一个基本态度改变的情景中有三种成分,每一种成分都与评价有关.这三种成分是(1)其他人;(2)这个人所表示的态度;(3)他自己对所表示的意见的感情.

2、这三种成分的三种评价之间有两个负号,就形成了和谐状态,若不和谐就会产生某种压力而趋于一致,这与平衡理论是相似的。它考虑了每一评价的强度不同

三、认知不协调理论

1、美国的费斯汀格于1957年提出的。

2、Leon Festinger:费斯汀格(1919—1989),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主要研究人的期望、抱负和决策,并用实验方法研究偏见、社会影响等社会心理学问题。他提出的认知失调理论有很大影响。1959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1972年当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士.

3、认知元素是指有关环境、个人及个人行为的任何认知、意见、信念等。认知元素之间存在三种关系,即协调关系、不相关联关系和不协调关系。

4、任何时间只要个人发现有两个认知彼此不能调和一致时,就会感觉到心理冲突。因冲突而引起的紧张不安,转而形成一种内在的动机作用,促使个人放弃或改变认知之一,而迁就另一认知,借以消除冲突,恢复调和一致的心态。

1、改变某一认知元素,是之与其他认知元素趋于协调

A我喜欢抽烟,b 抽烟容易得癌症

2、增加新的认知元素,改变认知不协调的状况

3、强调某一认知元素的重要性

四、霍夫兰的信息理论

在信息传递过程中,影响态度变化的主要因素有:发信者提供信息的可信度、信息的内容结构、收信者特点、收信者参与传递活动等。

28、态度转变方法

(一)说服宣传

1、提高宣传说服者的可信度

2、说服宣传要求实事求是

3、要晓以利害

4、有针对性

5、逐步提出要求

(二)积极参加活动赌博

(三)强迫接触:白人与黑人接触

(四)群体规定:勒温德动物内脏做菜实验

29、群体的定义和特征

1、群体:他们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内相互作用,直接或间接地使有效的相互作用在持续性、广泛性和融洽性上达到密切的程度,并自发形成一个内部准则,指导价值的实现。

2、群体具有以下特征:(1)群体首先必须是一群人,家庭、小组、公司、国家、民族都可以是一个群体.(2)群体存在着一个结构,比如角色分工。(3)有一定的目标。(4)群体成员要明确意识到自己是属于某个群体的,以及群体的界限。(5)要有共同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30、群体心理对个体的作用

1、群体归属感

这是个体自觉地归属于所参加群体的一种情感.个体以这个群体为出发点进行自己的活动、认知和评价,自觉地维护群体的利益,与群体内的其他成员在情感上发生共鸣,表现出相同的情感、一致的行为及所属群体的特点和准则。群体内聚力越高,归属感越强.

2、群体认同感

群体认同感,即群体中的成员在认知和评价上保持一致的情感。分为自觉的和被动的

3、群体的促进和干扰作用

31、群体压力的概念和阶段

1.概念:是指群体对生活在这个群体中的成员的特有的约束力,他是通过大多数人的意见左右个体的行动。

2.阶段:黎维特描述的群体压力的不同阶段(辩论阶段、规劝阶段、攻击阶段、心理隔离阶段)

32、群体规范

1、在每个成员的相互作用中产生并制约着每个成员达成共同意见的行为准则。谢里夫的光点实验

2、分类

正式规范与非正式规范

所属规范与参照规范:过家家游戏

专制型群体规范和民主型群体规范

一般社会规范和反社会规范:讨薪现象、医闹

3、作用

A、群体规范制约着每个成员的行为,使之保持感情和认知上的一致,它还维护群体的整体性,保证了群体得以生存、巩固和发展

B、群体规范在向每一个成员提供行为准则的同时,也提供了成员判断和评价具体事物的统一标准。

C、群体的特点和表现这个特点的群体规范还为群体成员的活动划定了范围,确定了各个成员的活动放向,具有行为导向功能

D、一方面约束了成员的行为,另一方面也维持了自身生存的需要

33群体凝聚力及影响因素

(一)群体内聚力的含义

群体凝聚力是指多数群体成员凝聚为一体,合力于群体或组织目标活动的心理结合力。

群体凝聚力既指群体成员与整个群体的吸引程度,又包括群体成员之间的吸引.

(二)影响群体凝聚力的因素

1、成员间的相似性;伯恩实验

2、领导者与成员的关系

3、群体内部的协作:道奇同学讨论问题的实验

4、群体间的竞争:迈顾斯三人一组步枪射击小组实验

34、几种群体现象定义

(1)社会促进:奥尔波特的研究,社会促进的生理机制是,别人的工作表现和动作可以转换为自己的外界刺激,从而引起自己同样的或相似的心理反应和动作表现;查荣克的研究,有他人在场是产生社会促进作用还是社会干扰作用,取决于个体从事活动的性质。

(2)从众:个体在群体中常常会不知不觉地受到群体的压力,从而在知觉、判断、信仰以及行为上,表现出与群体中多数人一致的行为倾向,这就是从众现象,或称为从众行为。个人在团体中如按照社会规范行事,行为表现符合众所认可的标准,即称为从众.

(3)服从:人们一般是按照规范和惯例行事的。人们不会无条件地服从权威的一切命令。在涉及政治、道德等问题的时候,是否服从权威,绝不单纯地取决于服从心理,而是取决于人的价值观和政治立场.

(4)社会赋闲:是指个人与群体其他成员一起完成某件事情时,或个人活动时有他人在场,往往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时偏少,不如单干时出力多,个人的活动积极性与效率下降的现象,另外也叫做社会干扰、社会至弱、社会逍遥、社会懈怠。

35、去个性化定义、原因

去个性化,就是个人在群体中丧失了对自我的控制,失去了个体感,与群体同一起来。

原因:匿名性、丧失了责任感、群体的淹没性

36、社会心理在不同传播类型中的表现

传播的基本类型主要有四种:

(1)自我传播,又称内传播、内向传播,是指个体对信息的加工过程,可以采用自我对话

的心理过程。

(2)人际传播,是指信息在社会个体之间的传播行为,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彼此保持着相互的影响与作用.

(3)组织传播,又称组织沟通,是在组织内部的信息传递活动,其目的在于提高组织的效率. (4)大众传播,是由一些机构和技术构成的,由专业化群体凭借这些机构和技术,通过诸如报纸、广播、杂志、电视、电影等技术手段向社会大众传递信息的活动.

37、信息理解中的社会心理作用

A、人们的理解受愿望、需要、态度、动机及其他心理因素的影响,这就是选择性理解。

B、在选择性理解的基础上,同时存在着其他的选择性特征,即选择性接触、选择性注意、选择性记忆。

38、模仿等的概念

(1)模仿的定义:模仿是在无控制和压力的条件下,个体受到他人行为刺激,自主地仿照他人的行为而活动的过程。

(2)暗示的定义:是指在无对抗条件下,人们对接受到的某种信息迅速无批评地加以接受,并依次做出行为反应的过程。

(3)感染的定义:从感染者角度,定义为通过某种方式引起他人相同的情绪和行动;从被感染者角度,定义为个人的情绪反应受到他人的或群体的影响,表现出对某种心理状态的无意识、不自主的遵从.

(4)舆论的概念:舆论就是通常人们说的“公论"、公众意见,指在大家共同关心的有争议的问题上多数人意见的总和,是社会上的众人对于某些社会事件的一致反应和判断,是具有代表性的综合性的意见。舆论是人们对某一信息符号的心理作用过程,是人们对信息的感知、态度及其行为结果.

(5)谣言的定义:谣言以舆论形式出现,也是一种信息传播的过程,实际上是一种心理作用的过程。奥尔波特和波斯特曼在对谣言的研究中提出谣言有两个重要的基础,一是重要性,二是模糊性.

(6)民谣的定义:民谣也是舆论的一种,是社会大众以丰富通俗的语言、幽默诙谐的表达形式抒发对社会事情、问题等社会现象的意见、观点和态度的反映

(7)时尚的心理机制:时尚产生的心理动机是人类借助时尚行为来获得社会的认同,表现自己,满足人类的“虚荣心”,以及寻求并享受“刺激”的心理愿望。时尚的推广流行是人类模仿、从众、趋同、服从、自我防御的心理作用的结果。

(8)时尚、流行的产生与传播基础:1.物质生活,物质生活的丰富是时尚产生的最基本条件。

2、闲暇,闲暇也是时尚产生的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

39、时尚的传播规律

1、时尚的发展与社会物质生产及文明程度成正比

2、时尚的变迁有时呈现为周期性的循环往复的状态

3、时尚的流行常呈现常态曲线

4、时尚的流行常会因传播的远广而失真

40、人格的定义、特点

人格是指在自然与社会因素的交互作用下所形成的个体特有模式,这一模式是一个人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统一体,它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心理品质。

特点:1)人格的整体性 2)人格的稳定性,人格的稳定性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人格的跨时间的持续性.二是人格的跨情境一致性。3)人格的独特性,人格的独特性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心理与行为是各不相同的 4)人格的社会性,人格的社会性是指社会化把人这样的动物变成社会的成员.5)功能性

41、人格培养的因素

1.生物遗传因素2。社会文化因素3。家庭环境因素4.早期童年经验5。学校教育因素6。自然物理因素7.自我调控因素

42、心理健康的含义标志

心理健康指的是个体既能适当地评价和接受自我,又能与他人和谐相处;既能适应自己所面临的不断变化发展着的现实环境,又能不断完善和保持自身的人格特征;同时具有良好的自我节制和调控能力,并在认知功能、情绪反应和意志行为方面都能处于比较积极的状态。

我国学者一般认同的心理健康的标志

1、了解自我,悦纳自我

2、接受他人,善与人处

3、正视现实,接受现实

4、热爱生活,乐于工作

5、情绪表现适当与稳定

6、人格完整和谐

7、心理行为符合年龄与性别特征

43、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

(一)生物因素的影响1、遗传因素的影响2、病菌、病毒感染所造成的影响3、化学物品导致的依赖和中毒4、严重躯体疾病或生理机能障碍的影响5、颅脑外伤的影响

(二)、心理因素的影响1、心理冲突2、挫折3、心理应激4、特殊的人格特征

(三)、社会因素的影响1、社会文化环境的变迁2、早期教育与家庭环境3、生活事件33、心理健康的维护:

1、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2、讲究心理卫生

3、增强情绪的自我调控能力,及时排除各种负性情绪

4、培养和完善健全的人格

5、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扩大人际交往

社会心理学重点

1.霍曼斯,社会交换理论。 成功命题:对于人们所采取的行动来说,某人的特定行动越是经常得到报酬,则该人越可能采取该行动。 刺激命题:加入过去某一特定命题或者一组命题的出现一直使某人的行动得到报酬,则现在的刺激与过去的刺激相似,该人现在就有可能采取该行动或类似的行动。 价值命题:某人的行动结果对他越有价值,则他越有可能采取该行动。 剥夺—满足命题: ①某人在近期越是经常得到他期望的报酬,或得到了他未曾料到的惩罚是,他就会被激怒并有可能采取攻击行为;这一行为的结果对他来说更有价值。 ②当某人的行动得到了期望的报酬,特别是报酬比期望的更大,或者没有收到预期的惩罚,他就会高兴并有可能采取赞同行为,这一行为的结果对他来说更有价值。 理性命题:在选择各种行动时,某人会选择他认识的结果的价值乘以加过实现的概率后得到较大值的那种行动。 2.角色的分类 ①根据角色形态的不同,分为:理想角色、领悟角色、实践角 色。 ②根据角色扮演者获得角色的方式不同,分为:先赋角色、自 致角色。

③根据角色扮演者收角色规范制约程度的不同,分为:规定性 角色、开放性角色、 ④根据角色与角色之间的权力和地位,分为:支配角色和受支 配角色、 ⑤根据角色扮演者的最终意图,分为:功利性角色和表现性角 色。 先赋角色:指个人与生俱来或在成长过程中自然获得的角色,它通常建立在遗传,血缘等先天的或生物的基础上。 自致角色:指个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活动而获得的角色。 功利性角色:该角色行为是以实际利益为目标的。 表现性角色:该角色行为是不计报酬的,或虽有报酬,但不是从获得报酬出发而采取的行为模式。 3.自我意识对人格形成和发展的作用。 ①自我意识调节者遗传和环境因素对人格的影响,也是导致人格差异的重要原因。 ②人的自我意识还可以对自己已有人格品质本身进行认识,调节和评价,主动引导人格向更高目标发展,实现人格的自我完善。 ③热歌的发展水平与自我意识的发展水平呈正相关关系,自我意识水平是人格成熟度的标志。 ④自我意识是维持人格发展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因素。 4.偏见 偏见是指对一个人或团体所持有的一种不公平、不合理的消极否

社会心理学复习资料

社会心理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是对人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规律进行系统 研究的科学。人,既指个体也包括群体。 社会心理和社会犯罪行为则所指个体或群体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队源自于社会规范、群体压力、自我暗示、他人建议等社会影响所作出的内锥果和表征反应。 变量:指在性质、数量上可以变化、操纵或测量的条件、现象或特征。效度:是指所 测结果符合该测量的目的的程度,或说在测量被测对象时所具有的真确度。 信度:指一个测量所测出分数的稳定性或可靠性,亦即为测出的分数的可重复性。 研究者偏向:指研究者对研究结果的期望会自觉不自觉地表现在与被试者的相互作用中,并影响被试者在实验中的表现,从而使实验结果产生偏差。 被试者偏向:指研究者对研究结果的希望可以自觉不自觉地表现在与被试者的相互作 用中,并影响被试者在实验中的整体表现,从而并使实验结果产生偏差。 操作性定义***实验室实验法***二、简述题: 1、详述社会心理学研究中的因果关系和有关关系a两个变量间的两种关系 b相关关系只是指两个变量的值一同变化;当数值一同增加或一同减少时,其为正相关;当一个数值增加而另一个数值减少时,其为负相关。c因果关系则指一个变量是另一 个变量变化的原因。 d有时有关关系中存有着因果关系,但有关关系并不必然就存有因果关系。2、详述内在效度和外在效度的差异 a内在效度指研究结果反映所要测量的心理差异的程度,减少或消除人为性或无关干 扰的程度。 b外在效度指研究结果的归纳程度。归纳程度低,则外在效度低。c一般来讲,实验 室研究内在效度低,外在效度高;现场实验则恰好相反。3、比较实验室实验法与现场实 验法的好坏㈠实验室实验 实验室实验是在特定的实验室条件下进行的,能对所研究的情境给予很高程度的控制,能最大限度地突出重要因素,防止无关因素的干扰。 优点:一就是实验者可以最小程度地掌控毫无关系变量的影响;二就是随机精心安排 被试消解被试间差异的影响,从而暴露出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

社会心理学-复习重点整理

社会心理学复习提纲 1.社会心理学的定义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与社会,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以及群体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学科. 2.马斯洛总结的自我实现者的特征 能够了解并跟上现实 能够接纳自己,别人和环境 能够超越环境,而不只是适应环境 有自发而不流俗的思想 入乡随俗但能够保持独立性,能欣赏生活的宁静 有个人的处事哲学和道德标准 社会兴趣广泛 能与他人建立深厚的友谊并乐于助人 能够容忍他人,具有民主的风度 有幽默感,能够在生活中化解紧张 能够承受欢乐与悲伤的情感冲击 3.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步骤 一.提出问题:两个方面:从理论中演绎出要研究的问题(个体集体主义文化和人格推论中国人比美国人在团体中跟容易达成一致)从实践中提出问题(中国1986到2001入世) 二.查阅文献 三. 选择研究方法1.相关研究:探寻自然关系(两个或多个因素之间的自然关系)正相关,负相关和零相关(身高衣服颜色)优势:通常使用真实情境,更容易收集到资料(温度和犯罪的关系);劣势:通常因果关系是模糊的2。实验研究:人为安排两种或多种在同一维度上的不同情境,并把被试随机分配到这些情境中,然后探寻感兴趣的行为,并探寻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的方法。(通过操纵一些因素来考察他们对其他因素的影响)可分为实验室研究和现场研究。优势:可以通过控制变量和随机分配来探寻因果关系研究 四.收集资料的方法1.观察法(老师鼓励对孩子表达态度的影响)2。调查法(被试自我报告):失真,应用最多3。实验:无法重现情景4。档案 五.研究中应注意的问题1.样本的代表性:随机取样,异质性2。实验者偏差:实验者和情景标准化3.被试偏差4.伦理问题:斯坦福大学津巴多教授监狱实验改编的电影《死亡实验》4.人际关系定义 广义的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包括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法律关系、角色关系、文化关系、心理关系等一切方面.社会心理学上所研究的人际关系是狭义的人际关系,是指人们在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心理关系。 5.人际关系的维度与模式 (1)人际关系的两个基本维度:A情感上的“亲疏”与地位上的“尊卑”是人际关系中两个最基本的维度。B当互动双方在“尊卑”维度上表现出互补性,而在“亲疏”维度上表现出对等性时,双方关系比较和谐;相反,当互动双方在“尊卑”维度上表现出对等性,而在“亲疏”维度上表现出对立性时,双方关系容易紧张。C差序格局、尊卑有序。 (2)社会关系的四种模式:A美国心理学家费斯克社会互动的四种模式:1)共享:由团体成员共享情感与资源,不分彼此。家人关系、亲密朋友等关系。2)权威排序:依据年龄、阶层、地位等形成不对等的权威与顺从关系,如长幼关系、上下级关系等。3)对等互惠:双方平等,强调对等回报与交易的平衡.4)市场定价:双方基于理性,进行得失衡量,考虑成

社会心理学重要知识点考点整理

第一章 一、研究方法概念 (1)观察法:是指在没有任何干预的情况下,研究者直接地、系统地观察研究对象在日常环境下发生的自然行为,记录客观发生的事实和数据,并根据这些数据了解他们心 理活动的方法。 (2)相关研究法:基于描述的科学方法,它能够描述事物之间共同变化的关系。 (——心理学研究的第二个层次) (3)实验法:通过人为地、系统地操作变量,导致某些行为发生变化,并对之进行观察、记录和解释的科学方法。(——探寻因果关系) 因变量量程受限出现了天花板或地板效应会导致零结果错误,从而导致实验不符合假设。即使在因变量恒定的条件下,如果因变量的测量范围受到限制,使测量结果只能“停留”量表的最顶端或最底端,则零结果也会发生。我们分别称之为天花板效应和地板效应。 (零结果:指自变量的操作没有引起因变量的变化,因而因变量的变动为零。) (4)调查法:根据被调查对象对事先拟定问题的回答来收集和整理资料,通过统计和分析来了解人们的行为和心理活动的特征。 随机取样中造成偏差的潜在因素:a. 不具有代表性的样本 b. 问题的顺序 c. 答案的选项 d. 问题的措辞 二、社会心理学研究中的问题 (1)实验者效应:主试在实验中可能以某种方式(如表情、手势、语气等)有意无意地影响被试,使他们的反应附和实验者的期望。 要求特征:在心理学实验中,被试并不是消极被动的,他们总是以某种动机、态度来对待实验的,因而实验结果在很大程度上也依赖于被试对实验的态度。那么很 有可能,被试会自发地对实验者的实验目的产生一个假设或猜想,然后再以 一种自以为能满足这一假想的实验目的的方式进行反应。

(例如:安慰剂效应:指病人虽然获得无效的治疗,但却“预料”或“相信”治疗有效,而让 病患症状得到舒缓的现象。 霍桑效应:指那些意识到自己正在被别人观察的个人具有改变自己行为的倾向。) (2)社会心理学研究中的伦理:大部分不合乎伦理的行为是由于研究者所承受的压力,使他 在伦理上投机取巧。 研究者面临的压力包括:建立职业生涯、出版论文、取得声望、获得荣耀、保住工作、 顺利毕业等等 伦理行为源自于研究者在接受专业训练过程中对伦理原则的内化而产生的敏感度。 心理学研究伦理总结: 1、身体伤害:绝对不可以对研究对象做出不必要的无法挽回的身体伤害; 2、心理压力:绝对不应该制造不必要的压力,如果压力会产生长时间的作用,研究者应该持 续跟踪观察,并且为被试提供免费的心理咨询。 3、用到欺骗的研究者可以描述涉及的基本程序,只隐瞒所检验的假设的具体信息。实验结束 后告知被试有关实验的一切情况。 4、绝不强迫任何人参与研究;参与必须是自愿的,签署书面的知情同意书。 5、特殊群体:研究涉及无能为力者(如小孩或精神迟滞者)是不合乎伦理的,除非满足两个 条件:法律监护人授予书面同意以及研究者遵守所有的不伤害被试的伦理原则; 6、在必要的最低限度以及正当的研究目的下,触犯他人的隐私,保护研究对象的信息免于曝 光。 第二章 一、社会学习理论 (1)弗洛伊德的理论诞生背景: 梦的解释:“梦是被压抑的欲望与潜意识的产品” 梦分为显梦和隐梦,显梦是指说出来的未经分析的梦,隐梦是指其背后隐含的意义由分析联想得到。对梦的解释并不是就其对梦的表面内容作解释,而是探查梦里头所隐藏的思想内容。 假设每个人在其心灵内均有两种心理步骤: 第一个步骤是在梦中表现出愿望的内容,且为意识能接受; 第二个步骤起着扮演检查官的角色,它促成了梦的伪装变形。 (2)迷笼实验:(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 将饥饿的猫禁闭于迷笼之内,饿猫可以用抓绳的动作逃出笼外获得食物。饥饿的猫第一次被关进迷笼时,开始盲目地乱撞乱叫,东抓西咬,经过一段时间后,它可能做对了打开迷笼门的动作,逃出笼外。 桑代克重新将猫再关入笼内,并记录每次从实验开始到猫做出打开笼门的正确动作所用的时间。经过上述多次重复实验,桑代克得出猫的学习曲线。 桑代克认为猫是在进行“尝试错误”的学习,经过多次的尝试错误,饿猫学会了打开笼门的动作。 笼内情境感觉和反应动作的冲动的联结,桑代克称它为联结联结主义(一种心理学习理论)(3)动物和人遵循同样的学习律:练习律、效果律、准备律 (4)新行为主义—斯金纳的学习理论: 将条件反射分为S-R和R-S两种: S-R:巴甫洛夫和华生,经典条件反射(与非自愿行为有关,行为是自发的,如看到强光流泪)

社会心理学复习资料

社会心理学 名词解释 1.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心理现象的科学;是从社会与个体 相互作用的观点出发;研究特定社会生活下;个体与群体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 2.参照群体:个体从心理上把自己列入与之对照;并在评价;态度;行为及 价值观形成之上接受其影响的群体.. 3.社会化:是个体在社会的影响下;通过社会知识的学习和社会经验的获 得;形成一定社会所认可的心理——行为模式;成为合格社会成员的过程.. 4.自我意识:是对自己存在的觉察;是对所有属于自己身心状况的认识; 体验和控制..包括认识自己的生理状况;心理特征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等.. 5.社会角色:是处于一定社会地位的个体;依据社会客观期望;借助自己的 主观能力适应社会环境所表现出的行为模式.. 6.镜像自我:依据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形成自我概念.. 7.角色采择:依据镜像自我;按照别人的期望不断调节自己的行为并塑造 自己.. 8.社会认知:是个体对人们包括自己个他人的社会信息作出感知;推断的 过程..包括对他人的认知;对自己的认知;对人和人关系的认知.. 9.图式:过去经验中形成的关于个人群体角色或事件;一套有组织的认知 系统或结构..可以是语言材料的;也可以是视觉材料的或其他具体材料

的.. 10.社会印象:通过人们对认知对象的接触和知觉在头脑中形成并留在记忆 里的认知对象的形象..包括对认知对象外表的记忆和人的行为;人格; 情绪特征的记忆;具有综合性和完整性.. 11.印象管理:指一个人通过一定的方式影响或控制别人形成对自己印象的 过程..即有意识地留给别人一定的印象.. 12.社会态度:是个人对特定对象以一定方式做出反应时所持有的评价性的 较稳定的内部心理倾向.. 13.侵犯:即侵犯行为;也称攻击或攻击行为..指有意伤害别人;不为社会规 范所许可的行为.. 14.利他行为:一种自发形成的;把帮助别人当做唯一目的且不期望任何外 在酬赏的社会行为.. 15.人际交往:在社会生活中;人们运用语言符号系统或非语言符号系统相 互交流信息;沟通情感的过程.. 16.群体:当个人按某个特征结合在一起;并进行共同活动相互交往时;才形 成了群体.. 简答论述 1.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答:1个体社会心理和行为;主要研究特定生活条件下的个体;考察影响个体心理和行为特征形成的社会因素有哪些;它们是通过什么途径发生作用的;发生了怎么的作用;怎么发生作用..①人的社会化和自我意识 ②人的社会动机

社会心理学重点

精品文档基本概念: 1.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是一门对人类个体在与其所属的社会相互作用的整个人生过程中在认知、情感和行为等方面的活动规律进行科学研究的学科.P4 2.社会化:是指人类个体在与社会相互作用的整个人生过程中,通过学习社会文化(内容)而使自己从生物人转变成社会人,并逐渐形成和发展自己的人格,不断调整自己的价值观念及相应的社会行为方式的过程。P63 3.社会认知:认知:人对信息的输入、信息的贮存与信息的提取使用等心理加工过程(即:知识的获得和使用过程).社会认知:“个体对社会性信息的获得、贮存与提取使用等心理加工全过程”。P115 4.第一印象:两给素不相识的人第一次见面所形成的印象。 5.首因效应:由于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对印象形成的影响更大,进而第一印象在一定程度上主导了总体印象形成的现象。P123 6.晕轮效应:又称成见效应和光圈效应。当认知者对一个人的某种特征形成好或坏的印象后,他还倾向于据此推论该人其他方面的特征,这就是晕轮效应。 P125 7.社会刻板印象:主要包括“性别”、“地域”和“种族”等。刻板印象是人们通过整合有关信息及个人经验形成的一种针对特定对象的既定认知模式。 (金盛华)P141 8.自我:也称自我意识,是对自己存在的觉察,即自己认识自己的一切。弗洛伊德理论中的自我是意识的结构部分,是来自本我经外部世界影响而形成的知觉系统。(自我即以自身为对象,形成对自身的看法和观点的问题。)P163 9.自尊:是指个体对自己整体状况的满意水平。P17 10.印象管理:是指一个人通过一定的方法去影响别人对于自己的印象,使别人所形成的印象符合自己期望的过程。胡:是指人们试图让他人以自己期望的方式来看待自己。P130 11.归因:是指根据有关的外部信息、线索判断人的内在状态,或根据外在行为表现推测行为原因的过程,也称归因过程。P152 12.基本归因误(偏)差:指在对他人的行为进行归因时,往往倾向于把他人行为归结为内在因素,而低估了情景因素的影响。P157 13.人际关系:指人与人之间通过直接交往形成起来的相互之间的情感联系。其状态有:零接触、单、双向接触、表层接触、轻度卷入、中度卷入、深度卷入;其类型有:正式一一非正式、稳定一一不稳定、亲密一一疏远、积极一一消极;杨中芳老师的人际关系类型:血缘、姻缘、地缘、业缘。P271 14.人际吸引: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接纳与喜欢。P243 15.(社会测量法:是由莫雷诺(J. C. Moreno)首创的、用于定量地提示整个团体的人际关系状况,以及各成员在该团体内人际关系状况的一种方法。步骤:明确测量目的、确定测量变量、设计、选择方法、编制测量问卷、测量的实施、结果处理。原理:认为人与人之间的相互选择,反映着他们之间心理上的联系,肯定的选择意味着接纳,与对方的心理距离近;否定的选择意味着排斥,与对方的心理距离远。) 16.亲社会行为:泛指一切符合社会期望而对他人、群体或社会有益的行为,如分享、合作、谦让等。P299 17.助人行为:特指以特定的个人或群体为对象的亲社会行为。P299 18.利他主义:无个人动机,不期望回报的助人行为。P299 19.责任分散假设:拉特纳和达利假设,当紧急事件发生时,如果有很多旁观者在场,那么任何一个旁观者出面帮忙的可能性都不大。这里可能的原因是:可能助人者人数的增加导致了单个人责任感的降低;也许每个人都对想,其他人会帮忙,甚至他们已经这样做了。每个人都会把其他人假象成乐于助人、勇于承担责任的人,而实际上,可能没有一个人采取实质的行动,大家依旧保持着旁观者的身份。P302 20.侵犯:即侵犯行为,也称攻击或攻击行为,指有意伤害别人且不为社会规范所允许的行为(金盛华:一种有意违背社会规范的伤害行为)。该定义包括三个要素:伤害意图、社会评价、伤害行为(与敌意的关系)。P322 21.社会影响:个人行为与态度由于社会压力或作用而朝社会占优势的方向变化的过程。P10 22.从众: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群体直接或隐含的引导或压力向多数人相一致方向变化的现象。P351 精品文档 23.遵从(服从):指人在权威或强制性的命令下放弃自己的观念或行为而接受他人的观念或行为。(金盛华:指个体或群众在权威命令之下,迫于直接的或规范的压力而做出命令指定行为的现象。)P352

社会心理学复习重点

1.社会化完全是一个自动化的过程。(×) 2.性别角色社会化即个体在成人之后的行为要符合其性别的社会规范。(√) 3.社会态度揭示我们在社会当中认识自己、认识别人的规律.(√)4.广告对人的影响就是一个态度改变的过程。(√) 5.心理学研究的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我们通常通过某人的外在行为去推测他的心理.(√) 6.相关的事件一定能够揭示因果.(×) 7.社会心理是受文化差异影响的,所以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所有事情所表现的社会心理都不同.(×) 8.阿西的实验证明所有人都会屈服于群体压力。(×) 9.被研究人员揣摩研究者研究动机的现象被称为研究者倾向。(×)10.运用观察法进行心理学研究时,可以进行无目的的观察。(×)11.马基雅维里认为一个好的君主既要勇猛无比有力量,还要狡猾无比像个狐狸一样。(√) 12.中国的荀子和西方的马基雅维利都认为人性本恶。(√)13.德国的民族心理学、法国的群众心理学、英国的本能心理学、工业心理学和中国古典心理学都是形成社会心理学的直接来源。(×) 14.迪尔凯姆认为社会心理学它要研究由诸多个体所构成的群体的心理.(√) 15.戈弗曼的拟剧论讲人生如戏。(√) 16.米德是从社会微观的角度去理解社会心理学。(×)

性别角色社会化就是个体成人之后的行为要符合其性别的社会规√社会化的过程是一个一生的过程√ 个体因素会影响我们的认知准确度,造成认知偏差. √ 心理学研究的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我们通常通过某人的外在行为去推测他的心理√ 方法论是研究社会心理学的最高的或者是原则性的指导思想√ 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出现变化的变量叫做因变量。√ 古代心理学思想主要是一些名家的言论或者思想对人类心理的理解√ 观察法我们都是以旁观者的身份进行观察分析. × 亚里士多德倡导性善论。× 麦独孤认为人的社会行为后面隐藏的动因是本能√ 迪尔凯姆认为可以把社会的整体意识还原为个体意识的相加× 米德是从社会微观的角度去理解社会心理学。× 奥尔波特认为研究心理学应当研究群体. × 过分注重实验室研究是社会心理学 20 世纪70 年代出现危机的原因之一√ 苏联的社会心理学研究比较注重实验× 西方社会心理学注重实验研究。√ 精神分析当中的社会文化学派是弗洛伊德本人的精神分析理论×弗洛伊德是一位可以被称为大师的社会心理学家√ 自我扮演的是调节本我和超我的冲突的角色。√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发展的第五个阶段是性器期阶段× 霍妮认为孩子跟父母的关系是一种社会关系√

(2021年整理)社会心理学复习要点

(完整)社会心理学复习要点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社会心理学复习要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社会心理学复习要点的全部内容。

社会心理学复习要点 1。社会化的基本途径: 社会教化:指社会通过社会化的机构及其执行者实施社会化的过程。 社会化的机构包括家庭、学校、社会团体、社会组织、大众传播媒介、法庭、监狱、劳动教养所等。 可分为两大类:有系统的正规教育(学校、监狱、劳教所);非系统、非正规教育(社会风俗、团体亚文化、传播媒介) 个体内化:指人经过一定方式的社会学习,接受社会教化,将社会目标、价值观、规范和行为方式等转化为其自身稳定的人格特质和行为反应模式的过程. 包括:观察学习、认知加工、角色扮演、主观认同、自我强化 2。社会化的影响因素: 生物学基础:遗传因素 文化环境因素:文化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朋辈团体、职业背景、大众传播媒介 3。主要的社会动机: (1)亲和动机的理论:1.本能论(麦独孤、亚里士多德)2.生存论(柏拉图)3。社会交换理论(霍曼斯)4。适宜唤起层次理论(赫伯)5.条件作用理论:合群在个体早期表现为亲子的依恋。 影响亲和的因素:1.情境因素2.情绪因素3.出生顺序4。相似性5.享受交流的乐趣6。找到自我评价的基准 亲和动机概念:个人在社会生活中与他人亲近,交流以获得他人的关心理解、合作的一种心理状态,是个体害怕孤独,希望和他人在一起的一种心理倾向。 高亲和动机的人特点:1.喜欢交往,并享受交往带来的乐趣2.渴望友谊,喜欢合作3.对人际冲突的回避4.对失去亲密关系的恐惧 亲和的作用:1。满足个体某些社会性需要2.使个体获得对其生存与发展最有意义的信息3。

社会心理学复习重点

一、社会心理学的定义(dìngyì): 社会心理学是对人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规律(guīlǜ)进行系统研究的科学。这里所说的人,既包括个体也包括群体,而所谓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则是指个体或群体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对于来自社会规范、群体压力、自我暗示、他人要求等社会影响所作出的内隐的和外显的反应(“内隐的反应(fǎnyìng)”即心理(xīnlǐ),“外显的反应(fǎnyìng)”即行为)。 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 (一)个体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1、人的社会化 2、自我 3、社会认知4、社会态度 (二)人际交往心理和行为(三)群体心理 三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社会心理学常用的研究方法 1.观察法:观察法一般分为一般观察法和参与观察法。参与观察法又分为公开参与观察法和隐蔽参与观察法。 2.实验法:实验法分为实验室实验法和现场实验法。 3.调查法:调查法分为访谈法和问卷法。 调查法的优点在于直截了当,针对性强,比较省时省力,收集的信息量较大。调查法的缺点主要在于准确性较弱,被调查者的回答可能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尤其是使用问卷调查时,这个缺点更为明显。 4.档案研究法:提示:在学习每种研究方法时,除了要明白概念之外,还应该明白每一种方法的优点和缺点。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采用的是多元化的思路,即根据研究的问题采用适合的方法。 四、社会心理学的诞生时间和标志 1908年,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和美国社会学家罗斯分别从不同的学科角度写出了第一本社会心理学的同名教科书,其象征意义在于社会心理学由此终于从促使其诞生的社会学和心理学土壤中脱生出来,并走向独立。所以,1908年常被认作社会心理学的诞生之年。 社会化:社会化是个体通过与社会的交互作用,适应并吸收社会文化,成为一个(yīɡè)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P23)

社会心理学重点整理章志光版

社会心理学重点整理 引言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在群体环境中的行为、思维和情感等方面的学科。它关 注个体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揭示了个体在社会中的行为和心理现象。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对社会心理学的重点进行整理,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社会心理学的知识。 社会认知 社会认知是社会心理学的核心概念之一,它研究个体对社会世界的认知和理解。社会认知包括社会知觉、社会记忆和社会思维三个方面。 社会知觉 社会知觉是指个体对他人的感知和理解。它涉及到人们对他人外貌、表情、动 作等非语言信息的分析和解读。社会知觉研究表明,人们在观察他人时往往会从多个方面进行信息收集,并对他人进行判断和评价。 社会记忆 社会记忆是个体对社会信息进行存储和再现的过程。社会记忆包括自我记忆和 他人记忆两个方面。自我记忆研究关注个体对自身经历的回忆和表现,而他人记忆研究则关注个体对他人经历的记忆和表现。社会记忆研究揭示了人们对他人信息的加工和存储方式。 社会思维 社会思维是个体对社会信息进行加工和推理的过程。社会思维包括归因、模因 和心理理论等方面。归因研究关注人们对他人行为原因的解释和推断,模因研究关注人们对他人观点和行为的学习和模仿,心理理论研究关注人们对他人心理状态的推测和理解。 社会互动 社会互动是个体在社会中与他人发生行为和情感交流的过程。社会互动研究关 注个体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下的互动方式和效果。

社会规范 社会规范是社会互动中的一种重要因素,它规定了个体在不同情境下的行为标准。社会规范研究关注人们如何对待和遵守社会规范,以及社会规范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互惠行为 互惠行为指个体在互动过程中,基于相互合作和互惠原则进行的行为。互惠行 为研究关注人们如何进行合作、信任和交流,以及互惠行为对个体与群体之间关系的影响。 群体行为 群体行为研究关注个体在群体环境中的行为表现和群体动力学。群体行为研究 揭示了个体在群体中的集体决策、集体行动和集体思维等方面的特点和规律。 社会影响 社会影响是个体在社会中接受和受到他人行为、观点和情感的影响。社会影响 研究关注个体在社会互动中是如何受到他人的影响,以及个体如何对他人进行影响。 社会压力 社会压力是个体在社会互动中感受到的心理压力。社会压力研究关注社会环境 对个体心理健康和幸福感的影响,以及个体应对社会压力的方式和策略。 权威影响 权威影响指个体在社会中受到权威者观点和行为的影响。权威影响研究关注权 威对个体行为和决策的导向作用,以及个体如何对权威进行评价和解读。 社会认同 社会认同是个体对自己所属群体的认同和归属感。社会认同研究关注个体在社 会中如何建立认同感,并且如何与他人进行社会认同互动。 通过对社会心理学的重点整理,我们可以看到社会心理学对于个体在社会中的 行为和心理现象提供了重要的解释和理解。社会认知、社会互动和社会影响是社会心理学的三个重要方面,它们相互作用共同决定了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的行为和心理表现。希望本文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社会心理学的知识,进一步提高个体在社会互动中的能力和素质。

社会心理学重点整理

社会心理学 1、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方法原则:客观原则;宏观与微观相统一原则;交往原则;人道原则 2、社会心理学的具体研究方法:实验法和非实验法(又叫相关法或非操纵法,相关法的包括档案研究、现场研究和模拟研究,问卷调查,个案研究,评估研究) 3、精神分析理论:奥地利的弗洛伊德创,阿德勒和荣格推动形成,最初是在精神治疗中为分析病态行为的内部心理机制而建立起来的。早期理论认为:人的一切行为动机,都和性本能冲动有关。(由比多,“无意识”,潜意识)后期理论认为:人有指向生命的生长和增进的性本能和自我本能,即生存本能,也表现为死亡本能,人格由本我、自我和超我组成 4、参照群体理论:是关于人的社会心理态度和行为怎样受其从属的或追求的群体参照力所影响的社会心理学理论。代表人:海曼,纽科姆,谢里夫,梅顿,凯利。参照群体:指个体心理上把自己列入与之对照,并在评价、态度、行为上和在规范与价值观形成上接受其影响的群体。参照的类型:现实和思想,会员群体和外部群体,大的和小的,肯定性和否定性作用(凯利):规范和比较评价作用 5、社会化与个性化:个性化是指个性在特定社会条件的影响下,在实现社会化的同时形成个人心理—行为倾向独特性的过程。社会化与个性化的关系:①个人的个性化与社会化同步进行、同时实现;②社会化与个性化过程是伴生的、相互影响的,二者不是可分割的统一体的两个方面社会化:个体在社会影响下,通过社会 知识的学习和社会经验的获得,形成一定社会所认可的心理-行为模式,成为合格社会成员的过程。 6、亚文化认同机制:亚文化也称次级文化,①作为人们现实的社会环境,亚文化是人们社会化的直接背景,外部社会对于人们的要求与期望、奖励与惩罚,都是以

社会心理学复习整理

1.社会心理学的三大直接来源 一、法国的群体心理学:提出了群体特征问题 勒朋《群众心理学》中译本《乌合之众》 群众的基本特征: (1)失个性或恃众性;(2)传染性(3)被诱性;(4)极端性 对社会现象中的群众持否定态度,群众心理被描述为变态和病态。 二、英国的本能心理学:提出了群体内生的心理动力问题 麦独孤《社会心理学导论》:从遗传的因素出发解释社会行为。认为,本能“是遗传而来的或是本有的一种心理而兼生理的倾向”,“是支持人们身心活动并且管束人们行为的本源”;由本能激动而引起的本能心理历程都有情的一面去唤起原始的情绪,本能与情绪的结合成为人心底层组织的动力来源。 三、德国的民族心理学:提出了民族精神凝聚作用的问题 冯特: 《民族心理学》。强调对“民族精神”或“民族心”研究的重要性,认为共同精神基于普遍价值的形成,具有交互作用的特性;并以大量的史实为依据,论证了民族精神、民族意志在民族国家生成与发展中的作用。 2.社会心理学的形成与确立 1908年(英)麦独孤《社会心理学导论》、(美)罗斯《社会心理学》出版 标志着社会心理学的诞生 1924年,F.奥尔波特出版了《社会心理学》,以实验和研究为基础讨论了群体实验、人格评价、心理学在诸多领域的应用等课题,从此创立实验社会心理学。 3.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一、观察法 在不改变客观事物的性质和进程的条件下,通过人的直接感知,有目的、有计划地考察、描述客观事物的方法。根据参与程度,分为: 1.参与观察:研究者深入到被观察者中间成为他们的一员,在团体中建立各种关系进行直接观察的方法。 完全参与观察:隐瞒身份(如卧底)。弱点是容易失去客观立场。 半参与观察:不隐瞒。可信任的“外人” 2.非参与观察:旁观者的立场,不参与任何活动,只记录要观察的言行。 优点:比较客观缺点:易受“研究者效应”的影响、较难深入 可能会受到具体条件的限制(如听不清、看不到) 二、调查法 通过书面或口头回答问题的方式,了解被试的心理活动的方法。 按调查对象的范围,可分为: 普查抽样调查个案调查 按调查的形式,可分为:问卷法:书面访谈法:面对面、电话采访 三、实验法 根据一定的假设,系统操纵一个或多个变量,观察这种操纵对其他变量的影响,从而发现因果关系的一种方法。 1.实验室试验(F·奥尔波特首先将该方法引入社会心理学)----较容易控制变量,但脱离现实生活 2.现场试验(自然实验)------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进行的有控制的实验 经典案例:罗森塔尔的教育效应实验

社会心理学重要知识点考点整理

A/T- ziizi 第一早 一、研究方法概念 (1)观察法:是指在没有任何干预的情况下,研究者直接地、系统地观察研究对象在日常环境下发生的自然行为,记录客观发生的事实和数据,并根据这些数据了解他们心理 活动的方法。 (2)相关研究法:基于描述的科学方法,它能够描述事物之间共同变化的关系。 (——心理学研究的第二个层次) (3)实验法:通过人为地、系统地操作变量,导致某些行为发生变化,并对之进行观察、记录和解释的科学方法。(一一探寻因果关系) 因变量量程受限出现了天花板或地板效应会导致零结果错误,从而导致实验不符合假设。即使在因变量恒定的条件下,如果因变量的测量范围受到限制,使测量结果只能“停留”量表的最顶端或最底端,则零结果也会发生。我们分别称之为天花板效应和地板效应。 (零结果:指自变量的操作没有引起因变量的变化,因而因变量的变动为零。) (4)调查法:根据被调查对象对事先拟定问题的回答来收集和整理资料,通过统计和分析来了解人们的行为和心理活动的特征。 随机取样中造成偏差的潜在因素:a.不具有代表性的样本 b.问题的顺序 c.答案的选项 d.问题的措辞 二、社会心理学研究中的问题 (1)实验者效应:主试在实验中可能以某种方式(如表情、手势、语气等)有意无意地影响被试,使他们的反应附和实验者的期望。 要求特征:在心理学实验中,被试并不是消极被动的,他们总是以某种动机、态度来对待实验的,因而实验结果在很大程度上也依赖于被试对实验的态度。那么很 有可能,被试会自发地对实验者的实验目的产生一个假设或猜想,然后再以 一种自以为能满足这一假想的实验目的的方式进行反应。 (例如:安慰剂效应:指病人虽然获得无效的治疗,但却“预料”或“相信”治疗有效,而让

社会心理学复习重点

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知识(看书为主) 第一节概述 第一单元研究对象和范围 ✧侧重于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定义: 美国心理学家F.H.奥尔波特在《社会心理学》一书中指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学科。”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G.W.奥尔波特认为,社会心理学“试图了解和解释个体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怎样受他人的现实的、想象的和隐含的存在所影响。” ✧勒温(社会心理学之父)提出过一个著名的社会行为公式: B=f(P,E) 其中B——行为,P——个体,E——个体所处的情境,f——函数关系 第二单元社会心理学简史 ✧根据美国学者霍兰德(E.P.Hollander,1976)的研究,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可划分为哲学思辨、经验 描述与实证分析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也就是社会心理学的启蒙期、形成期及确立期。 ✧经验描述阶段的特点:在观察的基础上,对人类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进行客观的描述和分析。 ✧ 5 种重要的学识思潮对社会心理学起了直接的催生作用: 1.达尔文的进化论; 2.德国的民族心理学; 3.法国的群众心理学; 4.英国的本能心理学; 5.奥地利的精神分析学派。 ✧实证分析阶段的特点:社会心理学从描述转向实证研究,从定性研究转向定量研究,从纯理论研究转 向应用研究。(3个转向) ✧荀子提出“性恶说”。(二级掌握) 第三单元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社会心理学研究遵循的原则:价值中立原则。在心理咨询过程中也很重要。 ✧对一些反社会的价值观、对一些引起心理障碍的价值理念,咨询师应该进行积极的干预和引导。(郭 念锋) 第二节社会化与自我 第一单元社会化 ✧社会化的概念:社会化是个体由自然人成长、发展为社会人的过程。 由于社会急剧变化,对个体重新进行社会化的过程叫再社会化。比如我国的劳动教养和劳动改造制度就是一种再社会化的机制。 ✧社会化的基本条件:1. 人类有较长的生活依附期; 2. 人类的遗传素质提供了社会化的可能性。

社会心理学复习提纲

社会心理学复习提纲 1,人的心理分类 人的心理由于人的存在状态即现实载体的不同而区分为个体心理和群体心理。 2,中国社会关系的根本所在 制度性关系是中国社会关系的根本。“关系”在中国人生活中的核心位置,是一种文化遗留,它为我们这个民族所选择、所赋予。(宗法制度) 3,群体与个体的关系 一个个个体构成群体,群体心理则因心理共性或共鸣而具有感染性、鼓动性、动员性和集体性等特点。 从群体和个体构成的角度看,个体心理是群体心理的基础,群体心理寓于个体心理之中. 群体的单位是个体,个体心理及其表达能力的成熟是群体心理健康发展的基础,越来越不可忽视. 4,群体与个体心理的各自特征 1。个体心理 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是精神分析学派内部第一个反对弗洛伊德正统精神分析的心理学理论体系,是生物学走向的本我心理学转向社会文化走向的自我心理学,是古典精神分析向新精神分析转变的中介。阿德勒的心理整体论、主观目的论和社会文化定向,对后来西方心理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为精神分析社会文化学派的产生奠定了基础,而且也为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发展提供前提条件。但是,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仍属于潜意识心理学范畴。 2.群体心理 群体是相对于个体而言的,但不是任何几个人就能构成群体.群体是指两个或两个上的人,为了达到共同的目标,以一定的方式联系在一起进行活动的人群。可见群体有其自身的特点: 1。成员有共同的目标; 2。成员对群体有认同感和归属感; 3.群体内有结构,有共同的价值观等。 群体具有生产性功能和维持性功能。群体的价值和力量在于其成员思想和行为上的一致性,而这种一致性取决于群体规范的特殊性和标准化的程度。群体规范具有维持群体、评价

社会心理学复习要点

社会心理学复习要点 P89-90:社会心理学的诞生标志:美国社会学家罗斯的《社会心理学SSP》和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的《社会心理学导论PSP》。 侧重于心理学的定义:1924 年F.H.奥尔波特,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学科”。1954年G.W. 奥尔波特,社会心理学试图了解和解释个体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怎样受他人的现实的、想象的、隐含的存在所影响。他主张社会心理学主要采用实验研究的方法,揭示个体的社会行为的依存条件,分析个体心理的变化过程。 侧重于社会学的定义:社会情境中的人的心理过程及其行为规律的科学。 社会行为是人对社会因素引起的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反应系统。包括个体习得行为、亲社会和反社会行为、人际合作与竞争、群体决策行为等。社会行为取决于个体与情景。1936年勒温行为公式:B=f(P,E),B行为,P个体,E个体所处的情境,f函数关系。公式含义:行为是个体及其情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4个层面:个体、人际、群体和社会层面。 P91-97:社会心理学的阶段划分(美国霍兰德,1976): 1.哲学思辨阶段(启蒙期):古希腊-19世纪上半叶,特点是根据哲学思辨及社会准则来认识社会行为。人性善论苏格拉底、柏拉图、康德、卢梭,人性恶论亚里士多德马、基雅维里、霍布斯。 2.经验描述阶段(形成期):19世纪中叶-20世纪初,特点是在观察的基础上对人类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进行客观的描述和分析。达尔文进化论、德国民族心理学、法国群众心理学、英国本能心理学、奥地利精神分析学派5个学术思潮催生了社会心理学。 3.实证分析阶段(确立期):1920’,特点是从描述转向实证研究,从定性研究转向定量研究,从纯理论研究转向应用研究。 社会心理学实证法的先驱:特里普利特、莫德。 实验社会心理学的奠基人:F·奥尔波特,实验法验证了“群体因素对个体运动的影响”,提出“社会促进”,认为“合作群体种存在的社会刺激会增加个体的工作速度和数量”,1924出版《社会心理学》,自罗斯和麦独孤后第三本重大影响的社心著作。 社会心理学之父:勒温,最早倡导群众动力学研究,领导风格对群众氛围及群体绩效影响。提出“场理论”,最早用实验法研究社会冲突问题。认为社心不仅要指出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还要参与付诸于行动和社会政策的制定,“好理论,最实际”。《拓扑心理学原理》《人格的动力理论》《心理力的表达的测量》《解决社会冲突》《社会科学中的场论》。学生有:费斯廷格,赞德,凯利。

社会心理学重点整理-章志光版

社会心理学复习资料 现场实验:在现场背景中适当控制实验条件进行的实验,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现场研究:研究者亲临现场依据计划通过多种方法对有关的社会事件、群体活动及其中的心态进行观察与了解的方法。一般是非参与观察,即研究者作为旁观者观察;也可以进行参与观察,即研究者作为群体的成员参与活动. 优点: a.所获材料比较真实且有深度,有助于新事实的发现. b.不排除甚至相当重视晤谈,但更集中注意力于人们的行为、群体情境及相互作用的活动上。克服了许多被研究者不善或不愿描述而歪曲实情的困难。 c.采用参与观察法时;研究者的本来身份不易被觉察,因而可以消除或减少被访谈者常有的人为紧张感或唐突感,从而保证了材料来源的多样性与真实性. d.所得到的结果来自于不断发展变化的日常活动,因而其成果或结论能直接运用于被考察的环境.如果考察的群体较典型,其结论甚至可以推广或应用于类似的群体或 环境。 缺点: a.要考察的有关现象往往要等待其自发出现,而不能靠研究者的意愿去引发,有时还会遇到意外的干扰不能完成考察任务,所以在时间与精力上往往花费较多。 b.导致社会现象发生的因素往往是多方面多种类的,考察者所把握的因素是否全面或是否为主要原因,常常有赖于其分析素养,更取决于相关研究方法本身的局限性. 符号相互作用理论 符号相互作用理论:强调事物的意义和符号在社会过程及在社会心理、社会行为中的作用,带有社会学特色。 代表人物:米德、林顿、戈夫曼及海曼等人。 基本思想: 1.基本观点 心智、自我、社会是密切关联的三种结构和现象。它们的形成、维持和发展,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制约和关联,都凭借符号(特别是言语)及符号相互作用来实现。 米德把能传达某种意义的姿势(gestures),如动作、形相、言辞等称作符号,并称人是惟一能使用语言符号及其意义系统的动物。 (1)人的心智活动是人在社会相互作用过程中掌握与运用符号并通过符号相互作用而产生与发展起来的,它既是社会客体向主观领域过渡的内化过程,也是大脑赋意义于客 体的外化过程.

社会心理学重点整理

第一章 一、社会心理学的定义举例 社会心理学是一门研究我们周围情境的力量的科学,尤其关注我们是如何看待他人,如何影响他人的。更确切地说,社会心理学是一门就人们如何看待他人,如何影响他人,又如何互相关联的种种问题进行科学研究的学科.——David G。Myers,2005 社会心理学是“关于社会互动的研究",它所关心的“是人类群体行为的心理学解释"。-—(Ellwood,CA。The 我们的定义:社会心理学是从社会互动的观点出发,研究在特定社会生活条件下人(包括个体与群体)的社会心理与行为变化、发展的一门学科 二、心理学家与社会学家的分歧 心理学家注重个体,欲图通过个体的人格特征(得自本能或社会影响)来解释人的行为;而社会学家则注重群体(早期为大群体后期为小群体),欲图通过人们在群体中的互动来解释人的行为. 社会心理学的基本内容: 1。个体心理学 2.群体心理学3。大众心理学 三、社会心理学研究方法的三个层次: 一般方法论或广义方法论,即哲学世界观层次的方法论1。实证主义方法论2.人文主义(反实证主义)方法论3.马克思主义方法论 专门方法论(方法原则)1.客观原则2。宏观与微观相统一原则3.交往原则4。伦理原则 具体方法1.实验室实验2、现场实验3.系统观察法4.调查法 四、实验室实验的优缺点 优点(1)研究人员能够控制自变量和因变量(2)能够在各种场合随机地分配被试(3)操作检验虽然实验者能够控制自变量,但是确信被试是否察觉了实验者打算进行的操作是很重要的 缺点:(1)实验室环境的无关可能性.即指实验室条件的人为性,以及实验室环境与人周围的显示环境相距甚远这一事实。(2)实验者的期望(3)被试在实验室环境的反应。这些反应主要是需求特征和评价恐惧 五、现场实验的优缺点 优点(1)有较好的外部效度(2)有较高的反应真实性(3)仍保留了对自变量的控制和随机原则,能够说明现象间的因果关系。 缺点(1)变量不易控制(2)容易引发道德问题(3)较低的精确性和复杂性 六、问卷和访谈法优缺点 优点:首先,它可使研究人员在长时间跨度和广泛的社会领域中检验假设。而其它方法只能在当前的时间和地点中,根据有限的一小群人的情况检验假设.因此,这种方法能使研究人员更了解假设的普遍有效性。其次,因为资料最初是为其它目的而留下的,故无反应倾向性。缺点:常找不到检验假设所需要的数据。 第二章 1875年德国的谢夫勒(A·Schaffla)首先在现代意义上使用了“社会心理学”一词,1908年,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W·McDougall)和美国社会学家罗斯(E·Ross)同时出版了专著:《社会心理学引论》和《社会心理学》 有记载最早的社会心理学实验是美国的特里普利特(N·Triplett,1897)做的 奥尔波特(F·Allport于1924年发表了《社会心理学》一书)被人们公认是实验社会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一、社会心理学三大来源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