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动舞蹈课程标准

《律动舞蹈》课程标准

一、课程定位

《律动舞蹈》是高职特殊教育专业一门专业必修课程。该课程学习让学生掌握民族民间舞和幼儿舞蹈的风格特点、基本技能技巧及对风格、特点、身段、舞姿的运用,同时培养学生对舞蹈的鉴赏力,提高舞蹈的表演能力,丰富学生舞蹈创编的素材,为学生将来从事特殊教育工作打下牢固的舞蹈基础。其前导课程是《乐理试唱》,奠定学生对的音乐感受性,后续课程是《音乐游戏》、《毕业顶岗实习》(含毕业设计),加强学生对该课程中习得技术的应用和提升。

二、课程目标

1.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运用舞蹈的基本技能技巧、舞蹈的风格、特点、身段、舞姿、舞蹈的基本知识,从事特殊儿童艺术家教家政和特殊儿童艺术表演等岗位工作。

(1)具有正确的舞蹈体态,初步掌握常用的翻、转、跳的技能技巧;能掌握汉、藏、蒙、维、傣民族民间舞蹈幼儿舞蹈的风格特点以及对舞蹈作品的表现能力、赏析能力;

(2)能初步运用所学舞蹈知识,选择、设计、组织幼儿音乐舞蹈教育活动;

(3)能针对特殊儿童创编幼儿舞蹈,完成特教幼儿舞蹈的教育任务。

2.知识目标

(1)律动舞蹈的特点及作用、正确的舞蹈基训方法、民族民间舞及幼儿舞蹈的基本风格动作特点;

(2)了解特殊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特殊教育教学知识、儿童舞蹈创编的方法;

(3)掌握律动舞蹈课程(游戏)设计的基本原则。

3.态度目标

在学习过程中,教育学生具有良好的个人艺术修养和职业道德,具有高度的责任心、爱心与细心,热爱特殊教育工作。

三、课程内容设计

1.设计思想

(1)本课程以项目能力导向教学模式为主线,以特殊教育教师所必须具备的工作能力为依据,实现校内、校外教学一体化,突出情境性(模拟课堂)原则与科学性原则并重的职业教育教学理念。

(2)结合特殊教育专业学生特点,基于行动(能力)导向,根据每个项目的内容特点,有针对性的灵活采用项目口传身授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情景教学、模拟教学、角色扮演、启发引导方法、模仿练习等。

2.课时分配

3.课程单元描述

课程单元1

课程单元2

课程单元3

课程单元4

课程单元5

1.期末考核及方式说明

(1)考核目的

通过考核,考查学生综合素质和艺术品格,检验学生舞台表现能力和文艺节目编导能力。

(2)考核内容

a.以舞蹈的形式,表演必选舞蹈片段。

b.以专场音乐会的形式,展示舞蹈节目创编与排练的结果。

2.过程考核说明

每节内容在下一次上课时进行随机抽查回课作为平时成绩记载;小组内同学之间互相担任考官,考核每个项目的知识和能力;专业研究室教师参与在演播厅表演,检验学生的舞台实践能力。

3.集中实训考核说明

开放式考核。行业专家和教师集体参评。

4.课程成绩形成(比例分配)

平时成绩占40%,期末考试成绩占60%.

五、教材与参考资料

1.教材

《舞蹈基础教程》徐文霞/孙娟主编,郑州大学出版社, 2008年6月第1版

2.参考书

(1)《舞蹈教育学》吕艺生主编,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年5月第1版

(2)《舞蹈基本功训练教程》杨鸥主编,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年9月第1版

(3)《舞蹈训练学概论》冯百跃主编,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年3月第1版

(4)《形体训练与舞蹈编导基础》田培培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3月第1版六、编制说明

编制人:黄婧

编制单位:人文艺术学院

编制日期:2010.4.20

专业建设委员会主任审批:王克银

教学单位负责人:邓学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