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盘古开天地 试讲教案

最新盘古开天地  试讲教案
最新盘古开天地  试讲教案

《盘古开天地》教案

教材分析:《盘古》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的第18课。本单元的专题是“灿烂的中华文化”,这个专题与第六单元的专题“壮丽的祖国山河”共同构成了本册教材丰厚的文化底蕴。《盘古开天地》正是从神话这个角度初窥中华传统文化的一次尝试。教材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是围绕“灿烂的中华文化”这个专题,使学生第一次认识神话这种文学形式,体会巨人盘古的献身精神,感受神话丰富想象力,激发其热爱祖国灿烂的传统文化的情感。《盘古开天地》想象丰富,脉络清晰,文字叙述具体而生动,围绕“创造”这个中心,讲述了一个叫盘古的巨人,用斧头开天辟地,用身体顶天蹬地,最后化作万物,创造了美丽的宇宙的神奇故事。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接触神话,内心感到新鲜、有趣。《盘古开天地》以具体而生动地叙述,极富想象力的故事,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学生注重感悟故事本身的神奇,忽视对语言表达的关注,没有细细体味文中的语言,在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练就“善于发现”的眼睛,感受语言文字的精妙。《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据此并结合本文内容,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如:画面再现法、鉴赏品评法、合作探究法,做到授之以渔。本课就以新的课程理念为指导,营造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课堂,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发展思维,启迪智慧。

教学课型:讲读课

教学方法:

1.诵读法:反复诵读,体会盘古开天的伟大之处。

2.讨论法:分小组讨论,文中盘古做出了哪些什么举动。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10个生字

2.能力目标:理解字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意思,积累好词佳句

3.情感目标: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盘古的伟大

教学重点:

感受故事的神奇,理解课文是怎样把盘古创造宇宙这个故事写具体的。

教学难点:

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盘古的伟大

教学方法:

1.探究法:通过读书能提出看法和疑问,并小组合作学习,共同探讨疑难问题,能将全文译为白话文,以及初步理解寓意。

2.谈话法:通过学习让学生联想现实社会中类似的事情,通过提问是大家可以更加深入的了解,以及学会分析事物的对于错。

3.练习法:学习以后可以用自己的话向自己的父母讲述。

课前准备:

①教师应多准备一些资料,以便引导学生多角度理解课文。

②把课后练习融于教学的过程中。

③可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解决生字词、分角色朗读熟悉课文内容、赏析人物。

教学步骤

一、出示卡通人物,引出课题。

师:同学们,你们听过或读过神话故事吗?说来听听。(区分童话、科幻画、神话故事

)看看这些卡通上的人物,你们认识他们吗?(出示卡通人物:、孙悟空、女娲。)

(设计意图:上课时出示孙吾空、女娲补天的卡通画,这些都是孩子们熟悉的神话故事的人物,充分调动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兴趣,这时,再由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引入课题,使学生一开始就处在一种轻松和主动的学习氛围中。)

师:他们都是神话故事里的人物。在中国,在神话中,还有一位巨人被称作为人类的老祖宗,他就是——生:盘古。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盘古开天地的故事。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18

课,伸出你的小手和老师一起写课题。(板书课题)注意盘字的笔顺。先写点,再写横,在写点,一笔一划,把字写工整。

师:老师请一位做得最端正的同学来读课题。(指生读课题,然后齐读。)

二、检查预习

肌肤四肢滋润辽阔逐渐缓缓一丈宇宙黑暗茂盛创造上升下降血液

开天辟地顶天立地身化万物

注意:血液的血在这里读四声,他还有一个读音读xie 流血的血。

注意:知道一丈有多长?生:大概是一公里。师:一丈大约有3.3米,咱们平时上课的教室的高度大约就是一丈。

(设计意图:一是为了检查学生预习时对字词的掌握情况,对一些词语可以借鉴生活中熟悉的事物来解释。如“一丈”。同时积累一些与课堂学习有关的四字词语,如“开天辟地、顶天立地、生化万物。)

带着刚认识的生字,齐读课文

点评学生朗读熟练度,指出错误改正

三、精读课文

1.师:深入学习课文的一个好办法,就是带着问题来读书。围绕着盘古创造了美丽的宇宙,你想到了哪些问题?生1:盘古是怎样创造宇宙的?(师:关于宇宙你还想了解些什么?)生2:宇宙之前是什么样子?生3:盘古创造宇宙之后又是什么样的?(师边板书)师: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进文本。先来了解盘古创造宇宙之前宇宙到底是什么样的?赶快从书上找到相关的语句。

(设计意图:深入学习课文的一个好办法,就是带着问题来读书。”当学生找出中心句后,我让学生围绕中心句提问题,接着梳理问题,重点讨论:盘古是怎样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美丽的宇宙的?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走进文本再读课文。)

生:盘古创造宇宙之前,宇宙是混沌一片的。师:请同学们圈起这个好词。(师板书:

混沌)什么叫做混沌?生:非常乱。师:眼前是什么样的?生:看不清。师:给人的感觉呢?生:恐怖,害怕。

师:遇到不懂的词语,我们还有一个好办法,就是查字典。我们看看字典上对混沌是怎么来理解的。自己读一读 (混沌 1.我国传说中指宇宙形成以前模糊一团的景象。 2.形容无知识的样子。)

师:根据课文的内容,应该选择第几种解释?生:1。

师:是不是理解了混沌的意思了?生:理解了。现在我们知道宇宙之前是混沌一片的了。我们将继续关注这个词。

师:盘古在这混沌之中,一睡就是十万八千年,有一天,他醒了,他是怎样创造宇宙的

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看看答案藏在哪些自然段?

生:2、3、4段。

2.重点研读第二自然段,体验盘古创造宇宙的艰难。

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神奇的神话故事中去,看看盘古是如何创造这番神奇的。写天和地被创造出来的是哪个自然段?请你们读读第二自然段,想一想:盘古是怎么创造天和地的?(1)盘古做的第一件事情是——学生汇报。屏幕出示句子:有一天,盘古忽然醒了。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

(2)找出文中的句子读一读,画一画,说一说,体会盘古是怎样把混沌一片的东西劈开的。天地分开容易吗?可以从这句话的哪些词语看出来?体会,读——猛劈、抡起

(3)读读这个句子,把盘古开天地的勇敢、艰辛读出来。指名读、齐读

(4)读了这段话,想一想,你有什么新发现?你有什么发现?(让学生找出意思相反或相近的词)

“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盘古这一劈多神奇呀!我们可以用一个成语来概括盘古做的事情——开天辟地

(5)把这个自然段连起来读读,感受一下!自己先练读。指名朗读评价。

设计意图:用成语来概括盘古所做的事情,不仅是训练了学生的概括能力,而且丰富了学生的词汇,起到积累、展示的作用。

3.品析盘古做的第二件事。

(1)天地分开了,盘古也该休息了。是吗?他是怎么做的?

(2)学生汇报,屏幕出示:

天地分开以后,盘古怕它们还会合在一起,就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

(3)想不想当一当神话中这位了不起的盘古呀?大家都试试看吧!你们可以站起来。准备好了吗?开始吧!

(4)你们的动作用一个成语来概括就是——顶天立地。

(5)我们这么快就累了,盘古可是撑着一片天啊!他站了多久?书上说“这样不知过了多少年”,我们想想看,一年过去了,盘古是怎么做的?读句子。

一百年过去了,盘古依然是——读句子。

一千年,一万年,十万八千年过去了,盘古还是——读句子。

(6)盘古以血肉之躯,支撑着天地,真是——勇敢、坚强、了不起、伟大

设计意图:做动作,随机采访,体验盘古支撑天地的艰辛。从动作到成语,无需解释学生就能明白顶天立地的意思。再运用电教手段辅助教学,一次一次的引读,感受时间的漫长,使学生更加体会到盘古的坚强和勇敢。

4、感受盘古创造的美丽宇宙。

就这样,天和地终于成形了,盘古却──累得倒了下去,倒下后的盘古还能创造神奇吗?请你赶紧读读第四自然段。

(1)读一读,说说你有什么感受。再读读,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①浮想联翩。学生朗读,想象盘古用自己整个身体创造宇宙的情形。

②展示台。选择自己最爱读的句子,把它记在脑海里,注意像“隆隆的雷声”、“茂盛的花草树木”等这样的词语。

③学生再次有感情地齐读中心句“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2)师总结:你看天地就是盘古,盘古就是天地,已经合二为一了。我们用一个词来概括就是——天人合一。

(3)盘古用身体创造的美丽世界,看看这个美丽多彩的世界,发挥你的想象力,来回想一

下盘古的变化,你也来创造神奇!教师引导学生想象课文中没有写出的内容:

(4)盘古身上的其他部分还能变成什么?

设计意图:我有效的抓住省略号这一语言信息,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更要尊重学生的创造欲望。

①请用什么变成了怎么样的什么的句式自己写一写。

②我们先在自己的小组内互相说一说、改一改,接着想一想怎么把大家的句子连成一段话。我们自己也能创造神话故事,多么神奇啊!在你们这些小作家的笔下,我感受到了同样的神奇。

设计意图:独立写到小组合作,让每个人都有独立思考和交流的机会。同时,同学间相互合作,可以使汇报的内容更丰富、质量更高,培养了合作的能力和想象能力。

四、拓展延伸,尝试复述课文

1.学生借助多媒体画面尝试复述课文。

课件出示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的画面。体会盘古开天劈地的献身精神。学习作者和运用夸张和丰富的想象手法。

设计意图:通过复述对课文内容进行了回顾梳理,而且在具体的语境中学生自然而然地理解了“创造”的意思,并体会到“神奇”和盘古的精神。学习了写作手法。

五、课堂小结,

1. 齐读最后一段中心句,教师总结

我们的祖先真了不起,能想象出这么神奇的神话故事,给我们带来了无尽的想象,把我们引向更为神秘的神话世界。把神话故事《盘古开天地》讲给家长或朋友听,请他们提提意见。准备参加班内将要开展的“故事大王”评选活动。还要把这篇课文里许多用得非常好的词语摘抄下来。

2.屏幕出现作业

板书设计:

18、盘古开天地

开天辟地

盘古顶天立地

天人合一

第二课时

(通过多媒体手段回顾导入,再读课文;更进一步想象、描述,指导学生复述故事。培养想象力,激发阅读神话的兴趣。指导写字。)

一、回顾导入

《盘古开天地》这篇课文处处充满了神奇的想象,用生动准确的语言塑造了盘古雄伟、高大的形象,赞美了他为开辟天地而勇于献身的精神。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神话故事《盘古开天地》。

二、再读课文,指导学生复述故事

1、朗读回味

①展示读。看谁读得最有感情,读得最美,做好讲故事及评选“故事大王”的准备工作。

②记忆读。看谁能记住一些优美的词语,如“隆隆的雷声”、“茂盛的花草树木”。

2.练习复述

①小组内互讲、互提意见,并推荐一句同学代表本组参加全班的“故事大王”的评选。

②指名在全班复述,然后评议。

3.评选方法:

①用自己的话讲,并不是反对用课文中的优美词语和句子,反对的是背诵课文。如能恰如其次地用上课文的句子,并把这些句子自然融入自己的复述中,还应该表扬、鼓励。

②讲述生动,不吞吞吐吐或语言罗嗦。

③可以按照“盘古醒后一天地分开后一盘古倒下后”的顺序进行复述。

4.颁发“故事大王”小奖状。

设计意图:通过复述,能恰如其分地用上课文的句子,并把这些句子自然融入自己的复述中,练习了学生的读悟说的能力,在运用中加强对词句的理解。通过复述,学生更进一步疏通了课文,体会盘古创造宇宙的艰难和神话故事想象神奇。

三、拓展延伸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其实《盘古开天地》的神话故事早在五千年前就已经被古代人民创造出来了。三国时,有个叫徐整的人把它记载下来了。想看吗?

(1)屏幕出示——

盘古开天辟地

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在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

盘古垂死化身。气成风云。声为雷霆。左眼为日。右眼为月。四肢五体为四极五岳。血液为江河。筋脉为地里。肌肉为田土。发为星辰。皮肤为草木。齿骨为金石。精髓(suǐ)为珠玉。汗流为雨泽。身之诸(zhū)虫。因风所感。化为黎甿(méng)。

盘古氏,天地万物之祖也。

——三国东吴?徐整《三五历纪》《五运历年纪》

(2)自由读读,理解。

(3)交流不明白的地方。

(4)认识神话这种文学体裁。古代人民的想象多么—神奇啊!要使学生认识神话这种文学体裁,体会巨人盘古的献身精神,感受我国古代人民的丰富想象力。

设计意图:引入“古文”,不仅是课外阅读拓展的需要,也是希望学生感受到古代人民的智慧,感受他们想象的神奇。这篇古文本身还是比较浅显的,尤其在现代文学习的基础上再去读就比较容易了。垂死化身这段相对比较难,但学生都知道这段主要是讲盘古的什么变成了什么,而这么多的变化,则让学生自然要敬佩古人丰富的想象了。

五、课堂小结

多媒体课件展示神奇、美丽宇宙:因为有了盘古的开天辟地,才有了这美丽的世界;因为有了神话传说,才有了无尽的想象。我们的祖先真了不起,能想象出这么神奇的神话故事,把我们引向更为神秘的神话世界。中国古代神话故事,反映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灿烂辉煌。我们以前读过许多神话故事如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课后通过上图书室或者上中国神话网搜集神话故事,课外活动进行“故事大王”评比赛。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能有一个延伸的平台,引导学生在课外的阅读中再去感受神话的神奇。

板书设计:

18.盘古开天地

前(混沌)开天辟地

创造顶天立地

后(美丽)化作万物四年级语文单元作业

第一单元

练功房

一、写一写,看看你的字有进步吗?

ɡuān cháo lǒnɡzhào fènɡxìɡuīlǜ

zhào yào jìjìng càn làn huīfù

二、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符号标出来。

大堤.(dītī)号.称(háo hào)切.割(qiēqiè)蒙.骗(mēng méng)湖泊.(bópō)反差.(chāchà)

应.接不暇(yìng yīng )围绕.(rào rǎo)

三、补充词语。

横()江面()天卷地人声鼎()不可()数

()首挺胸人迹罕()

四、填写诗句。

雾锁山头山锁雾,。

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

请你写出自己喜欢的一幅对联:

智慧宫

一、选词填空。

继续持续连续陆续

演出就要开始了,观众()走进剧院。演出一小时后,中间休息十分钟,又()演出。一位演员表演很出色,()唱了三首歌曲,观众为她热烈鼓掌,掌声()了好几分钟。

二、给带点字选择合适的解释。

深:①很;②深奥;③(颜色)浓;④深度;⑤(感情)厚;⑥距离开始的时间很久。

(1)峡谷最深.处达6009千米。()

(2)这件衣服的颜色太深.了。()(3)夜已经很深.了。()

(4)对于这件事我深.信不疑。()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