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文化1

中国旅游文化1
中国旅游文化1

中国旅游文化

班级:

姓名:

学号:

深度发掘文化内涵促进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

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是旅游管理领域内人们关注的中心议题之一。本文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分析文化在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更新认识,深度发掘旅游文化内涵,提升旅游产业素质,从而构筑旅游产业发展的新优势,实现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

近20多年,我国旅游产业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经过对传统发展观的反思,人们意识到经济增长只是手段,经济发展才是目的,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成为普遍关注的中心议题。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为旅游业的未来发展指出了一条光明之路。旅游产业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深度发掘旅游文化内涵,从而构筑旅游业发展的新优势,实现旅游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文化内涵的阐释

现代旅游是在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后,主动追求更高质量的生活方式而出现的一种综合性大众活动,文化要素对旅游活动影响很大。

文化的内涵,一直是一个众说纷纭的问题。笔者结合众多学者的观点和理解,总体上对文化的内涵得出以下认识:

1.文化的广泛性。文化是一个大的范畴,包括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人们对文化多角度、多侧面的研究也正说明文化内容丰富,外延宽广。从不同视角可以把文化进行细分,旅游文化是其中的一个分支。

2.文化的层次性。文化具备特有的层次结构,包括表层的物质文化、核心层的精神文化、中间层的制度文化和中介层的教育文化。所以“物态文化和心态文化互为表里地对立统一于整个旅游活动中。而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则是由物态到心态的中间性过渡环节,具有承上启下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制度文化是保证服务质量,提高旅游层次,促进旅游业健康发展的必不可少的因素,具有保证方向和指南的意义”。因此,深度发掘旅游文化内涵应当多方位、多层次思考。

3.文化的模糊性。由于文化涵盖面广泛,有学者提出文化天然就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其内容既具体又抽象,“模糊的文化和文化的模糊,使得我们在理解、研究文化时,有时不得不不求甚解”。理解和掌握旅游文化内涵必须分门别类,层层递进。

4.文化的差异性和发展性。文化是历史发展中各地区各民族实践中创造的产物,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文化作为一个不断进行物质和信息交换的动态开放系统,在稳定与发展的对立中不断实现自我保持和自我更新。文化与时俱进的发展进程中,人居于中心地位。要以人为本,客观地看待由旅游人群流动带来的文化交流,旅游客源地与目的地的文化差异并不能说明两地文化孰优孰劣。

结合旅游产业理解文化,旅游文化不是旅游与文化的简单叠加,它不仅仅局限在民族传统文化的领域,也不是仅仅关注文化旅游这类文化表征比较明显的旅游形式,而是要将旅游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进一步揭示其内在的固有规律,以利于其

可持续发展。旅游文化和一般文化形式相同,也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多层次结构体系,“既涉及历史、地理、民族宗教、饮食服务、园林建筑、民俗娱乐与自然景观等旅游客体文化领域;又涉及旅游者自身文化素质、兴趣爱好、行为方式、思想信仰等文化主体领域;更涉及旅游业的服务文化、商品文化、管理文化、导游文化、政策法规等旅游介体文化”。全面而深刻地理解旅游的文化内涵,将使旅游文化建设更具目的性、针对性和实际可操作性。

二、文化在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1.先进的旅游文化引领旅游产业发展的方向。旅游是文化性很强的经济产业,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的文化本质特征必然要求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优先发展旅游文化,用先进文化引领旅游可持续发展。现代旅游是旅游者为了满足自己的精神文化需要而实施的一种高级消费,旅游者最大的收获就是精神的愉悦和一段回味无穷的美好记忆,所以没有文化就没有旅游,旅游产品和旅游产业的经济性、文化性是统一的。只有充分重视旅游产品的文化性,挖掘其文化内涵,展示文化特色,提高文化品位和文化含量,才能吸引旅游者,才能带来旅游业的蓬勃发展。

2.文化是旅游经济竞争的核心。旅游业的竞争本质上是文化的竞争,文化因素成为旅游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在旅游活动中,旅游者物质方面的需求是较低级的需求,易于满足;但是其最终目标是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属于高级而复杂的

需求,较难于满足。由于各地域、各民族的文化差异性往往为一个地域、一个民族所独有,很难模仿和复制,可比性较低,易于创出自己的特色和品牌,形成发展旅游强有力的竞争能力,文化中所带有的民族和地域的独特信息,往往是不可再生也是不可替代的,突出旅游文化特色形成区域间文化特质,是培植旅游经济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随着旅游开发逐渐向深度发展,文化象一只无形的手支配着旅游经济活动,只有通过文化创新才能保持旅游经济基业长青。

3.文化是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驱动力。知识经济时代,文化经济一体化是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重视文化因素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是世界性现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一份报告中强调:实现发展的动力实际上存在于文化之中,文化是发展的摇篮。国际旅游发展的经验显示,旅游业的收益越来越不依靠人数的增加,而来自于多元文化含量的旅游产品和特色旅游服务,旅游与文化交流结合程度愈高、旅游文化因素越多,旅游经济越发达。以北京大观园为例,从160万元《红楼梦》电视连续剧的制景费起家,不断发掘红楼文化,按《红楼梦》小说中的菜谱开发红楼宴、红楼宴舞,靠挖掘文化内涵使得企业发展成为国内旅游企业的知名品牌。在旅游资源走过普遍开发阶段之后,文化成为将旅游业发展引向深入的重要驱动力。

4.文化旅游是旅游产业的发展方向。我国旅游业在近年的迅猛发展,很大程度得益于我国悠久深厚的文化资源。2002年,海外游客对中国最感兴趣的旅游资源调查中,五种游客最感兴趣的旅游资源,文化类型就占了四种,其中对华侨的调查,文物古迹名列第一位。这体现了旅游对文化的依附性以及它本身具有的文化属性,中国独有的历史文化延续性、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繁多的文化资源种类,有利于开发结构完善、选择适应面广的旅游产品,形成优质品牌。目前,文化旅游市场开发方兴未艾,大力发展旅游文化、开发以文化为特色的旅游景点和旅游活动内容,可以满足游客的高层次文化需求,是中国旅游面向国际市场和竞争的必然选择,推进文化旅游的发展,才能使我国由旅游大国成为旅游强国。

5.旅游与文化相互作用。旅游者通过旅行活动,学习了解到旅游目的地的文化,同时也将自己本地区的文化带给了旅游目的地的居民,传播和交流了两地的文化。同时,为了吸引旅游者,旅游目的地也日益重视文化资源的开发和保护,这对于文化的发展无疑有着积极的作用。但是众多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的有关研究结果表明,这种旅游者大规模持续来访,对旅游目的地文化影响更多的是消极部分,最明显的是使当地文化不正常的商品化,这类变化对于那些原本以独具特色的文化和地方社会风情民俗为基本的旅游资源吸引旅游者来访的目的地是致命的,它将使这些目的地失去原有吸引力,失去旅游产业持续发展乃至维持其基本生存的基础。

三、旅游文化内涵建设促进旅游可持续发展

实现旅游产业利益最大化和不断发展,关键在于开发利用各种文化资源,满足人们对旅游产品和服务中的文化需求,在深度挖掘旅游文化内涵的过程中,建立产业良性的内部运行机制和外部发展关系,从而提升产业素质,获得可持续发展。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转变旅游发展观念。我国旅游业起步较晚,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提出“以旅游养旅游”、“五个一齐上”等发展思路,曾经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使人们对旅游从外事接待到事业再到产业的认识逐渐明晰,一些项目在一定时期内也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但是这种外延式扩张的粗放型发展,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对于旅游目的地的自然资源和社会文化资源造成的破坏难以用经济数字来计量。科学发展观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求旅游产业发展从数量型转向质量型和效益型,通过挖掘旅游文化内涵、提升产品附加价值,向深度发展。

2.坚持政府主导全面发挥旅游产业功能。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发展和旅游产业发展水平条件下,形成了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模式,并由此形成的政府主导、市场主体、企业运作、全民参与的产业发展态势,在旅游目的地,旅游投资经营者、游客、当地居民三者之间的利益交织在一起,只有政府才能协调好他们之间的现实矛盾,追求并达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文化效益的统一,因此,政府管理部门要提高管理的专业化、科学化水平,摒弃短期行为,做先进文化的代表,引导当地旅游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并由此全面发挥旅游产业功能。

3.构建旅游企业文化营造和谐旅游环境。随着我国旅游法制建设的逐步健全,促进了旅游市场环境的规范,但是旅游行业恶性竞争、虚假广告、合同欺诈等各种短期行为仍然在侵蚀着旅游经济本不健壮的肌体,严重威胁着旅游产业的长远发展。营造诚信公平的经营环境,改善旅游行业形象,是旅游经营企业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问题。依法治旅完善旅游法律法规建设,可以一定程度地规范市场秩序,更重要的是依靠旅游经营企业的自律,通过构建旅游经营企业的企业文化倡导诚信守法经营。

4.深度开发旅游资源以品牌促发展。旅游资源开发中的文化内涵开发是差异化竞争的重要手段。旅游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核心是文化创意,在分析地方文脉的基础上确定文化的开发方向和主题格调,明确定位围绕主题进行内容组织,进而通过旅游产品加以体现,并不断丰富文化内涵,进行创造性的升级改造。其中,对旅游资源文化主题的感知和把握并经由旅游产品外显是关键,其本质在于对旅游文化资源进行概括、发掘、升华最终凝聚区域特色的个性化精神,然后通过物化、创新,实现更深层次的整合,将文化内涵渗透、表现在旅游产品的各个层面,形成特色品牌,强化旅游吸引力。

5.重视旅游对社会文化的影响做好前瞻性研究。我国旅游产业起步较晚,旅游经济基础比较薄弱,缺乏市场的纵深拓展能力;另一方面,羽翼尚未丰满,恰逢中国加入WTO的巨大变革,刚刚蹒跚学步就面临着信息化和全球化的挑战,客观上使得中国旅游产业不可能亦步亦趋照搬照抄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模式。同时,正是由于我国旅游产业发展的历史很短,旅游产业发展的焦点集中在经济领域,加上旅游对社会文化的影响不如它对经济和环境的影响那么直接和易于察觉,往往需要比较长的时间,其结果才逐渐显现出来,可一旦结果显现,其后果也就无可挽回,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远远落后于旅游对经济和环境影响的问题研究。我们必须重视这个现象并做好前瞻性研究,现阶段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旅游接待地区社会文化商品化问题、传统文化衰退问题、民族文化异化问题以及游客带来的文化示范对旅游接待地的文化影响问题等等,从事这些研究的不仅包括旅游工作者,还包括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所以还应当重视做好成果共享和研究成果在实践中的应用推广。

6.加快人才培养夯实旅游产业发展基础。旅游产业链较长,属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快人才培养,提高劳动者素质,充分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丰富的优势。长期以来,我国旅游专业教育是置于经济学范畴内的,旅游文化还不是一个独立的学科,对旅游人才文化素质的提高重视不够。而实际上旅游产品设计、资源开发和规划、旅游服务都是基于文化基础上的,但旅游从业人员文化层次偏低,对文化的认知度不够,旅游文化内涵的“白化”环节缺失,无法做到帮助不同文化背景旅游者感悟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旅游活动只能停留观光的浅显层面,不能适应现代旅游的发展要求。因此,要加快旅游人才培养,逐步从单纯的生产性投资转向人力资本投资,提高旅游从业人员业务素质,提高他们对所处环境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的了解程度,既要做好服务员,又要做好讲解员,通过每一位旅游工作者的一言一行给与游客全方位的物质和精神的双重享受,提升旅游文化品位。

旅游产业是兼有经济、文化、社会和环境四大功能的产业,但是一味追求经济效益忽视文化及其他功能的现象在很多地方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旅游资源的适度开发和永续利用要求提升产业素质,整合文化要素,进行品牌运作。要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研究精神文化,开发物质文化,打造制度文化和管理文化,推进教育文化,由政府以及与旅游产业有关各方参与,深度发掘旅游文化内涵,积极实践,促使旅游产业走向成熟,持续健康发展。

旅游文化学试题

Xx大学财经学院试卷 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名称;旅游文化学 系别:班级: 姓名:学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空,合计15分) 1.广义的文化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一切______成果和______成果的总和。 2.中国长江流域上、中、下游的代表性文化分别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3.审美主体的审美层次由低到高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中国古典园林从园主身份来划分,一般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类。 5.休闲动机中最核心的部分是__________。 7.企业形象识别战略,即__________识别,__________识别和__________识别。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小题,合计20 分) 1.文化的本质属性是( ) A. 政治性 B.经济性 C. 社会性 D.艺术性 2、旅游主体文化包括( ) A、旅游者的思想信仰 B、旅游历史文化 C、旅游建筑文化 D、旅游民俗文化3、旅游客体文化包括() A、旅游导游文化 B、旅游管理文化 C、旅游法规 D、旅游宗教文化 4、下列属于旅游制度行为文化内容的是( ) A、节庆活动 B、古人类文化遗址 C、旅游纪念品 D、旅游服务设施 5、我国旅游活动成为一种社会风气和旅游文化的繁荣期是在() A.秦汉 B.魏晋南北朝 C.唐宋 D.元明清 5、旅游产品的根本属性和核心是() A、文化性 B、精品性 C、民俗性 D、民族性 6、一般情况下,旅游目的地可以分为城市型和 ( ) A,乡村型 B.海滨型 C.景点型 D.风景型 7、孔子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这种审美意识是( ) A、致用 B、比德 C、畅神 D、物与神游 8、下列关于把握观赏自然美景良机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到黄山、庐山旅游、秋季的观赏效果最佳 B. 游览海拔较高的风景名山,选择雨过天晴的时候最佳 C. 观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宜选择阳历8月18日 D. 反映哈尔滨地方特色的自然景观,夏季的观赏效果最佳 9、“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表现出民俗文化具有的特征是() A.民族性 B.地域性 C.传承性 D.变异性 10、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是 ( ) A.清明节,春节,端午节,元旦 B.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 C.五一节,清明节,元宵节,中秋节 D.中秋节,五一节,清明节,端午节 11.城市结构中最具有表现力的是()

中国旅游文化试题及答案

中国旅游文化A卷 一、填空(每空分,共10分) 1、旅游资源按其基本成因和属性,可分为()和()两大类。 2、旅游文化的特征有()()() 3、中国的四大宗教有()()()() 4、中国八大菜系包括()()()()()()()() 5、社会景观文化包括()()()三部分内容。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5分) 1、旅游文化 2、民俗文化 3、茶文化 三、简答(每题10分,共40分) 1、旅游文化是否等同于文化旅游?二者有何关系? 2、中国古城建筑有哪些特征? 3、中国古典园林有哪些分类?各具有什么特点?请举例说明 4、简述酒文化的属性及其研究对象。 四、分析与论述(第一小题20分,第二小题15分,共35分) 1、宗教有哪些功能?促成宗教旅游兴起的宗教式情感有何吸引力?(20分) 2、分)15儒家思想与道家思想对中国的旅游文化有何影响?(A卷答案 一、填空(每空分,共10分) 1、自然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1分) 2、双重性、大众性、双向扩散性(分) 3、道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2分) 4、山东菜系、广东菜系、四川菜系、江苏菜系、浙江菜系、安徽菜系、湖南菜系、福建菜系(4分)(或者答鲁菜、川菜、苏菜、浙菜、粤菜、闽菜、皖菜、湘菜也可) 5、饮食文化、民俗文化、宗教文化(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5分) 1、旅游文化:旅游文化是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以旅游客体为依托,在旅游消费或旅游经营过程中所反映、创造出来的观念形态及其外在表现的综合性社会文化聚合,是旅游客源地社会文化和旅游接待地社会文化通过旅游者这个特殊媒介相互碰撞作用的结果和过程。(5分) 2、民俗文化:是广大劳动人民所创造和传承的民间文化,是在共同地域、共同历史作用下形成的积久成习的文化传统。它是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水乳交融的基础文化,是创造民族高雅文化的基础和前提。这种民族的时代的文化既有物质的标志,制度的规范,又有具体的社会行为、风尚习惯的鲜活体现。(5分) 3、茶文化:茶文化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茶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过程中所创造的有关茶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茶文化特指人类创造的有关茶的精神财富,如茶史、茶诗、茶道、茶艺、茶叶制作学等,其中最核心的是茶道和茶艺。(5分) 二、简答。(每题10分,共40分) 1、旅游文化不能等同于文化旅游,(2分)旅游文化属文化的范畴,是文化的一个门类。文化旅游属于运动的范畴,是旅游的一种类型。文化旅游可以促进旅游文化的发展,但其构成要素要比旅游文化简单的多。(8分) 2、(1)按照一定的制度进行规划和设计(2分) 分)2)重视城市的选址(2(. (3)以方格网街道系统为主,区划整齐。(2分)

0826《中国旅游文化》思考题参考答案

《中国旅游文化》思考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中国旅游文化概述 1、如何理解旅游文化的概念? 旅游文化是旅游主体、旅游客体和旅游媒介之间相互碰撞、作用而产生的各种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及各种文化现象的总和。 2、旅游与文化的关系如何? (1)旅游是一种文化现象,“旅游”与“文化”并蒂连生;(2)中国文化孕育了旅游;(3)中国旅游启动着中国文化的创造;(4)旅游与中国文化之间相互制约。 3、中国旅游文化可分为哪几类?有哪些特征? 中国旅游文化可分为:中国旅游历史文化、旅游建筑文化、旅游聚落文化、旅游景观与山水文化、旅游园林文化、旅游饮食文化、旅游民俗文化、旅游民间工艺文化、旅游文学艺术、旅游宗教文化等。 中国旅游文化的特征:(1)综合性,即形态的多样性和消费的广泛性;(2)传承性,即旅游文化的历史继承性和演进性;(3)民族性,即旅游文化的民族特征;(4)地域性,即旅游文化具有的地方特色;(5)时代性,即旅游主体文化子系统具有时代性特点。 4、试述旅游文化与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关系。 (1)旅游文化是中国旅游业发展的基石。从旅游者角度看,旅游文化刺激旅游动机,丰富旅游活动,并且产生教育功能;从旅游业角度看,旅游文化具有强大的宣传作用,同时在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旅游文化起指导作用。(2)中国旅游业发展对中国旅游文化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二章中国旅游历史文化 1、以具体某一朝代为例,简述其主要文化内容。

2、“三皇”、“五帝”分别指的是什么? “三皇”主要是指:伏羲、神农、女娲;“五帝”主要是指: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3、帝王的谥号是一些固定的字,大致可分为哪三类?并举例说明。 (1)褒扬类;(2)贬抑类;(3)同情类。举例略。 4、中国历史文化旅游资源有哪些特征? (1)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使其极具历史吸引力;(2)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地位,使其成为重要的旅游集散地;(3)富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使其具有珍贵的历史文化价值。 5、简述中国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策略。 文化开发策略:(1)文化导向;(2)文化主题定位;(3)文化内容策划;(4)文化形象设计。 自然景观开发策略:(1)自然景观的科学内涵发掘;(2)自然景观的美学内涵发掘;(3)自然景观的附会文化资源。 人文景观旅游区开发策略:(1)民族性;(2)艺术性;(3)神秘性;(4)特殊性;(5)传统性 第三章中国旅游建筑文化 1、中国古代建筑大致可分为哪几种类型?最能代表古代建筑水平的是哪一种? 中国古代建筑大致可以分为中国古代宫殿建筑、中国古代陵墓建筑、中国古代园林建筑、中国古代宗教建筑以及中国古代军事、水利、桥梁建筑和中国古城镇、古民居。由于所采用的是当时最高级的建筑材料,利用的是最精湛的建筑技艺,故最能代表古代建筑水平的是中国古代宫殿建筑。 2、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布局遵循哪些原则? (1)严格的中轴对称;(2)左祖右社(左庙右社);(3)三朝五门;(4)中庭配置;(5)前朝后寝;(6)前宫后苑。 3、比较中国古代早期与晚期伊斯兰教建筑的区别。 (1)早期的清真寺在建筑上都保持了较多的外影响:高矗的光塔、葱头形尖拱券门和

中国旅游文化的发展史

中国旅游文化的发展史 孔若水1006101207 中国旅游历史很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并且从未间断过。这几千年的时间里,中国旅游逐渐发展为一种文化。 早在几千年前的神话传说中,就出现过好多类似于现代的旅游的事情,比如皇帝“作舟车以济不通,旁行天下”。尧舜禹都曾经云游四方。大禹为了治水,走遍了九州,三过家门而不入。神话传说中的人物与故事虽然属于虚构的畴,但依然是远古时代人们现实生活在某种程度上的客观反映。它们至少说明:旅游几乎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天性。 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旅游的第一个重要时期。随着生产力的迅速发展,这一时期的道路交通比商周时期有了提高,商旅因此而兴盛,于此形成了中国早期的旅游思想。 此时期,交通比以前有所发展。陆路交通方面,当时已有“国中之道”和“野鄙之道”的区分。驿路四通八达,形成了陆路交通网。还有许多历尽艰难筑成的道路工程,如国修筑的褒斜道栈道,齐鲁建设的黄淮交通网络等。水陆交通方面,这时期不仅利用自然河道,还广为开凿人工运河。比如吴国开凿的邗沟,国开凿的鸿沟等等,大大便利了南北航运。此时的造船业已较为发达,吴越两国是其代表。战国时期中国的造桥技术也臻于成熟,国建造的中渭桥是中国古代相当著名的一座桥梁,充分显示了当时造桥技术的高超。随着旅行活动的频繁,此时期的旅游业也有较大的发展。 此时期各诸侯国为了自己的生存与争霸,竭力发展经济,并非常

支持商业,因此商业旅行十分兴盛。而君主贵族的狩猎旅游活动十分普通,楚襄王、蔡灵侯、楚昭王等人都是典型的旅游君主。此外,民间的旅游娱乐活动已相当普遍。此时期的孔子就是一位大旅行家。他用了十几年的时间周游列国,足迹遍及、、、四个省份。 汉时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初盛期。远行成为这一时期的旅游活动的主要特色。 始皇统一全国后,规定车宽一律六尺,一边通行全国。水路交通方面,凿修了长34公里,沟通长江与珠江两大水系的灵渠,使南方地区只经水路便可与中原荆楚吴越相通。汉武帝时,国力强盛,相继修筑了“回中道”、“褒斜道”、“子午道”等,并最终形成了以京城长安为中心向四面辐射的交通网。汉代又不断开拓对外交通。当时有著名的丝绸之路,还有一条通向南方的“灵关道”。汉时代的交通工具较以前也有很大发展。 此时期的旅游活动中,最突出的是帝王巡游,代表人物是始皇和汉武帝;使者远行,突出实例是骞通西域;学者周游考察,典型为司马迁周游写《史记》。 旅行与旅游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在进行一种文化交流,不同的旅行者就是不同文化的传播者。汉时代,通过众多的旅行者,中国文化从东西南三个方向与外部世界展开了多方面、多层次的广泛交流。 而且,游记在此期间萌生。比如枚乘《七发》和司马相如的《子虚赋》和《上林赋》。除游记外,汉时期还有一些反映旅游活动的诗歌。

旅游文化 课后习题

第一章: 1.在旅游工作中应如何对待我国丰富的历史遗产? 2.如何理解中华文明史的基本特征? 3.为什么说每一个汉字的后面都是一个灵魂? 4.为什么说在世界各国中,中国的是史学最发达? 5.举例说明我国古代图书事业的盛况? 6.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有何现实意义? 7.试论述我国古代历法及干支,生肖知识并运用到旅游工作中。 8.为什么说中国曾是一块有无数发明和创造的乐土? 9.如何评价我们先辈的发明创造? 10 从张弿、班超、法显、玄奘、鉴真、郑和等人的事迹中,你获得哪些启迪? 11 姓与氏的原始含义及其意义。 12. 如何看待科举制? 第二章: 13 佛教是如何产生的? 14.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15.试评价佛教的基本教义。 16.佛教的供奉对象主要有哪些? 17.请简述几种佛教的主要节日。 18.参观当地的一家佛家寺院,了解该寺院建筑的基本布局和供奉对象。 19.请简述佛教传如中国后,在其传播发展过程中结合了中国文化的哪些特点。 20.根据生活实际和本章的所学知识谈谈佛教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影响。 21.佛教为什么尊奉老子为祖师爷? 22.小王看到电视剧中某个道士正在设坛做法、画符念咒,他一口断定该道士一定不是全真派的,你认为他的判断对吗?为什么? 23.道教的供奉对象主要有哪些? 24.道教对中国的自然科学、思想文化等曾经产生过什么样的影响? 25.道教的基本教义包含哪些内容? 26.列举道教的常见节日。 27.道教产生的思想基础是什么? 28.简述道教产生、传播和发展的过程。 29.根据本章所学,并查阅资料,了解道教目前在国外的传播、发展情况。 30.基督教的基本教义包含哪些主要内容? 31.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经历了怎样一个曲折的过程? 32.基督教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哪三个主要派系? 33.请参加当地教堂的一次礼拜活动,谈谈你所参加的活动是基督教哪一个支派的活动,并向你班上的同学介绍礼拜的过程. 34. 基督教的主要节日有哪些? 35.基督教的七件圣事是什么? 36.哥特式教堂有什么突出的特点? 37.比较基督教教堂和佛教寺院,从建筑的特点、体现的氛围谈谈基督教和佛教的共处和不同的之处。 38.为什么我国新疆地区的穆斯林在建造房产时要把大门朝西开。 39.伊斯兰教的基本教义包含什么内容?

《旅游文化》试题一及答案

《旅游文化学》试题一 一、填空:(1*30) ______________就是我国现存第一部诗歌总集,汉朝著名得文学体裁就是 ________ 与_____________ 。 2、我国现存最早得一部医书为___________ ,____ 朝首办第一所医校。 3、道教在宋元时期形成了__________ 与___________ 两大派别。 4、我国现存最大得皇家园林就是________________ 。 5、北京故宫得三大殿为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 6、歌特式建筑又称____________ 建筑,首先在_______ 国天主教堂出现。 7、满汉全席就是______ 时期兴起得一种规模盛大、程序繁杂、满汉饮食精粹合壁得 宴席。 8、茶艺主要包括人、茶、______ 、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 六大要素。 9、第一个以山水为主体,大量写作山水诗得著名诗人就是_______ ,最早得对联就是 ________ 。 10、《女士箴图》作者为东晋___________ ,《晚钟》作者为___________ 。 11、楷书可具体分为___________ 与_____________ 。 12、古希腊雕塑得题材主要取材于_________ 与________ 。 13、我国清真菜中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 四大名菜均 出自南京。 二、选择题:(2*10) 1、“王”姓得姓氏来源为( ) A祖先得族号 B分封得国名 C赏赐得爵位 D谥号 2、秋闱就是指( ) A院试 B乡试 C会试 D殿试 3、道场在山西五台山得就是( )菩萨。 A普贤 B文殊 C观音 D地藏王 4、巴黎圣母院就是( )建筑。 A罗马式 B文艺复兴式 C洛可可式 D哥特式 5、“帮典”——围裙,就是( )得传统民族服饰。 A蒙古族 B满族 C藏族 D土家族 6、油炸臭豆腐,就是( )菜系得著名小吃。 A湖南菜 B浙江菜 C北京菜 D四川菜 7、萨其玛就是( )得特色饮食。 A藏族 B维吾尔族 C苗族 D满族 8、大明湖畔第一泉就是( ) A趵突泉 B玉液泉 C玉泉 D惠山泉 9、我国园林叠山得山石材料,以( )品质最为优秀。 A青石 B黄石 C宣石 D湖石 10、以下对伊斯兰教宰牲节叙述正确得就是( ) A又名肉孜节 B在教历得12月10号 C在中国就是穆斯林最大得节日 D相传就是穆罕默德诞生得日子 三、名词解释:(2*5) 1、尊号: 2、茶艺: 3、集谛: 4、洗礼: 5、罗汉: 四、简答:(8*5)

中国旅游文化考试大纲

06944 中国旅游文化自学考试大纲 浙江省教育考试院 二OO八年十二月 自学用书:《旅游文化》,张维亚、赵昭主编,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年8月第1版 一、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要求 《旅游文化学》是浙江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旅游管理专业的必修课程。旅游文化是旅游学的基本概念之一,是旅游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作为旅游专业的必修课程,,以各相关专业的管理人员、公务人员、专业技能工作者和普通从业者为讲授对象,是集理论性、知识性、应用性为一体的学科。 《旅游文化》教材内容共分7章,分别介绍旅游文化概论、旅游者文化、旅游自然文化、旅游人文文化、旅游社会文化、旅游业文化、旅游文化环境等内容。本课程以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为目的,以能力为本位,兼顾知识教育、技能教育和能力教育,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在自学考试命题中应充分体现本课程的性质和特点。 本大纲对各章的重要内容作了扼要说明,并规定了考核目标(包括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使考试内容具体化和考核要求标准化。它的目的是:(1)使应考者能进一步明确考试内容和要求,能更有针对性地系统学习教材;(2)使社会助学单位能更全面,更有目的性地分层次进行辅导;(3)使考试命题者明确命题范围,合理准确地安排试题的知识、能力层次和难度。 本大纲在考核的目标中,按照识记、理解、应用三个层次规定其应达到的层次要求,三个能力层次为递进等级关系,各能力层次的含义是: 识记:指对学过的材料的记忆和识别,是这些知识在头脑中的再现,是最低的学习水平。 理解:指初步掌握材料的由来,能抓住有关概念、原理、原则、结论等的主要特征;正确理解概念、原理等之间的区别和联系;鉴别不同情况下概念、原理等的不同表述方法,或能用另一种表达方式解释有关概念和原理等。 应用:简单应用——指用学习过的知识分析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可表现为用某一具体原理说明一个实际问题,或用一个实际问题论证一具体的原理、原则;综合应用——指对所学知识的融会贯通,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较复杂的问题,对知识间的联系有深刻理解,对理论有深入的论述或能用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等。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使自考生在较全面、系统了解中国旅游文化的定义和内涵、特征、结构内容、基础理论、基本概念的基础上,系统掌握中国旅游文化的理论方法、基本知识,分析旅游活动中各个领域文化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关系,及旅游文化与旅游经济之间的相互联系与关系,认识学习旅游文化对于从事旅游工作的意义,以适应旅游管理从业人员提高专业素质的需要,从而胜任各相关专业的工作智能与技能需要,进而健康、文明地发展中国的旅游业。 学习本课程的要求是:自考生应联系本人所从事或喜爱专业的实际全面、系统、准确掌握中国旅游文化的理论方法、知识内容、基本概念。 二、考核目标 第1章旅游文化概论

中国旅游文化试题及复习资料

中国旅游文化A卷 一、填空(每空0.5分,共10分) 1、旅游资源按其基本成因和属性,可分为()和() 两大类。 2、旅游文化的特征有()()() 3、中国的四大宗教有()()()() 4、中国八大菜系包括()()()()() ()()() 5、社会景观文化包括()()()三部分内容。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5分) 1、旅游文化 2、民俗文化 3、茶文化 三、简答(每题10分,共40分) 1、旅游文化是否等同于文化旅游?二者有何关系? 2、中国古城建筑有哪些特征? 3、中国古典园林有哪些分类?各具有什么特点?请举例说明 4、简述酒文化的属性及其研究对象。 四、分析与论述(第一小题20分,第二小题15分,共35分) 1、宗教有哪些功能?促成宗教旅游兴起的宗教式情感有何吸引力?(20 分) 2、儒家思想与道家思想对中国的旅游文化有何影响?(15分) A卷答案

一、填空(每空0.5分,共10分) 1、自然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1分) 2、双重性、大众性、双向扩散性(1.5分) 3、道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2分) 4、山东菜系、广东菜系、四川菜系、江苏菜系、浙江菜系、安徽菜系、 湖南菜系、福建菜系(4分)(或者答鲁菜、川菜、苏菜、浙 菜、粤菜、闽菜、皖菜、湘菜也可) 5、饮食文化、民俗文化、宗教文化(1.5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5分) 1、旅游文化:旅游文化是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以 旅游客体为依托,在旅游消费或旅游经营过程中所反映、创造出来的观念形态及其外在表现的综合性社会文化聚合,是旅游客源地社会文化和旅游接待地社会文化通过旅游者这个特殊媒介相互碰撞作用的结果和过程。(5分) 2、民俗文化:是广大劳动人民所创造和传承的民间文化,是在共同 地域、共同历史作用下形成的积久成习的文化传统。它是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水乳交融的基础文化,是创造民族高雅文化的基础和前提。 这种民族的时代的文化既有物质的标志,制度的规范,又有具体的社会行为、风尚习惯的鲜活体现。(5分) 3、茶文化:茶文化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茶文化是指人类在 社会历史过程中所创造的有关茶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茶文化特指人类创造的有关茶的精神财富,如茶史、茶诗、茶道、茶艺、茶叶制作学等,其中最核心的是茶道和茶艺。(5分)

中国旅游文化-期末试题及答案1

中国旅游文化-期末试题1 一、填空(每空0.5分,共10分) 1、旅游资源按其基本成因和属性,可分为()和()两大类。 2、旅游文化的特征有()()() 3、中国的四大宗教有()()()() 4、中国八大菜系包括()()()()()()()() 5、社会景观文化包括()()()三部分内容。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5分) 1、旅游文化 2、民俗文化 3、茶文化 三、简答(每题10分,共40分) 1、旅游文化是否等同于文化旅游?二者有何关系? 2、中国古城建筑有哪些特征? 3、中国古典园林有哪些分类?各具有什么特点?请举例说明 4、简述酒文化的属性及其研究对象。

四、分析与论述(第一小题20分,第二小题15分,共35分) 1、宗教有哪些功能?促成宗教旅游兴起的宗教式情感有何吸引力?(20分) 2、儒家思想与道家思想对中国的旅游文化有何影响?(15分)

中国旅游文化-期末试题答案1 一、填空(每空0.5分,共10分) 1、自然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1分) 2、双重性、大众性、双向扩散性(1.5分) 3、道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2分) 4、山东菜系、广东菜系、四川菜系、江苏菜系、浙江菜系、安徽菜系、湖南菜系、福建菜系(4分)(或者答鲁菜、川菜、苏菜、浙菜、粤菜、闽菜、皖菜、湘菜也可) 5、饮食文化、民俗文化、宗教文化(1.5分)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5分) 1、旅游文化:旅游文化是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以旅游客体为依托,在旅游消费或旅游经营过程中所反映、创造出来的观念形态及其外在表现的综合性社会文化聚合,是旅游客源地社会文化和旅游接待地社会文化通过旅游者这个特殊媒介相互碰撞作用的结果和过程。(5分) 2、民俗文化:是广大劳动人民所创造和传承的民间文化,是在共同地域、共同历史作用下形成的积久成习的文化传统。它是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水乳交融的基础文化,是创造民族高雅文化的基础和前提。这种民族的时代的文化既有物质的标志,制度的规范,又有具体

中国旅游文化论文

中国旅游文化 旅游行为的综合性、时间空间的延展性、景观意态的趣味性、旅游内容的丰富性,以及满足游客文化需求多样化的客观规定性,促使旅游业必须具有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文化形态,这就是旅游文化。旅游文化可以分为传统旅游文化和现代旅游文化,前者主要包括旅游者和旅游景观文化;后者则增加了旅游业文化和文化传播。旅游文化建设乃是现代旅游业发挥最大效益效能的新型经营管理思路。 旅游与文化的关系 1、民族文化关系着旅游产品的竞争力。 文化是旅游发展的灵魂,旅游是文化发展的依托。旅游产品的竞争力最终体现为文化的竞争。业内人士都清楚,旅游的各要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和体现着对文化的应用、旅游产品的品位,反映了策划、规划、开发者对文化的理解。只有把旅游与文化紧密结合起来,这样的旅游产品才更具有生命力。这个基本规律对于民族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更是表现得极为突出和典型,例如:伯都讷端午文化旅游节、龙华寺大雄宝殿开光庆典等,都是对民族文化充分理解和挖掘运用的典型。 2、旅游和文化密不可分。 文化,作为旅游的灵魂,始终蕴含在旅游活动中,表现出极大的魅力。综观旅游发展史,虽然各个时期都有自己独特的表现形式,但在本质上却有许多共同之处,即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所追求的文化享受。文化有很强的民族性和发展性,任何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它们的地域性决定了文化的差异性。但是,地域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必然相互联系、相互交流,而人类的旅游活动,就是各种文化相互交流、相互结合的运动。旅游的主旨和内涵,主要是文化。因此,组织旅游和参与旅游的一切活动,必然与文化紧密结合在一起。 旅游文化的内容 旅游文化作为一种特定的文化形态,有其特定的内涵和相应的外延。广义的理解,旅游文化是人类过去和现在所创造的与旅游有关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是以一般文化的内在价值因素为依据,以旅游诸要素为依托,作用于旅游全过程的一种特殊文化形态。作为一种新的文化形态,旅游文化的理论基础是那些鲜明地反映着旅游经济和旅游活动特殊需要的部分,如旅游学、旅游经济学、旅游心理学、旅游教育学、旅游社会学、旅游文学、旅游美学、旅游营销学、旅游管理学、旅游资源学、旅游发展史、旅游服务艺术、导游艺术以及各种复合旅游特点的娱乐形式等。除理论基础之外,旅游文化还有更广泛的外延成分。它涉及文学、艺术、哲学、博物学、考古学、民俗学、宗教学、体育学、饮食学、建筑学、生态学、园艺学、色彩学、公共关系学等学科中与旅游相关的部分;它更体现在旅游浏览、旅游娱乐、旅游食宿、旅游服务、旅游购物、旅游环境,以及旅游专业队伍建设等具体的旅游诸形态中。一言以蔽之,旅游文化渗透在与旅游有关的吃、住、行、游、购、娱诸多要素及相关的服务各方面。 在这其中,我最感兴趣的是建筑旅游文化。众所周知,建筑是一门走出去的学科,需要去亲身感受大量的优秀建筑。因此,作为一个建筑学的学生,我们应该走到哪,看到哪,不

旅游文化考试试题及答案

旅游文化考试提纲一.名山的类型及其代表性名山。简述名山的作用和价值。 价值:美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科学价值、经济价值 作用:爱国主义教育的课堂、健身活动场所、上水文化源泉、天然博物馆、游览对象 类型及其代表性名山:花岗岩名山(黄山、泰山、华山、衡山、天柱山);岩溶名山(路南石林、织金洞、九寨沟、龙宫、桂林山水、太极洞、肇庆七星岩);丹霞名山(丹霞山、武夷山、云台山、金湖);其他名山(武陵源、雁荡山) 中国佛教和道教部分名山(五台山、峨眉山、普陀山、九华山、嵩山、青城山、武当山、龙虎山、齐云山、三清山) 二.简述山岳形象美的表现形式。 雄伟、奇特、险峻、秀丽、幽静、奥妙、空旷 三.简述传统民居的特点。徽派民居的基本特征。徽派民居的最明显的特征。 传统民居特点:区域性、民族性、历史文化性、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徽派民居的基本特征:高墙围合的方形封闭空间、天井、粉砖黛瓦马头墙、屋饰多采用“三雕”、厅堂陈列讲究 四.简述自然景观南北差异的主要表现。 南船北马我国古代的交通运输方式是南方以船为主,北方以马为主; 南米北面我国南北方的饮食习惯不同,南方人爱米饭,北方人喜面食; 南矮北高就人口的生物学特征而言,我国南方人矮,北方人高; 五.牌坊的功能?有徽州第一坊之称的是什么牌坊? 功能:纪念表彰功能(功名坊、忠孝节烈坊、寿坊)、教化功能、空间分界与标识功能、装饰美化功能 徽州第一坊:歙县“大学士”坊 六.按照旅游“三体”,旅游文化可以分为旅游主体文化、旅游客体文化和旅游介体文化,什么是旅游活动。 旅游是人们在闲暇时间里离开居住或工作环境,短暂的到旅游目的地所从事的休闲活动七.简述文化的形态,及其构成要素。 物质文化:是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方式和产品的总和,是可触知的具有物质实体额文化事物。物质性、基础性、易变性是其最基本特征 制度文化:是人类在社会活动中所形成的各种行为规范或体系。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家庭制度、婚姻制度、法律制度、礼仪制度、风俗制度都属于。 精神文化:是人类在精神需求的驱动下所形成的精神活动的方式及其对象化产品的总和。可以分为四个层面:书画文化、行为文化、艺术文化、心里文化。

中国旅游文化论文[1].._文档

旅游文化 进入21世纪,旅游产业的性质正在发生变化。民族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反映了几个宏观层面的问题,资源品位的评价应从五方面开展。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困难,更主要的是决策与发展机制,一定程度上超过了资金匮乏、基础设施落后。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成功,关键是要遵循旅游经济的基本规律和借鉴各地积累的经验。 民族文化是各民族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对人类的重要贡献,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旅游业发展所依托的重要资源。单纯的保护不是目的,也不是可行的手段,关键是在利用中达到保护的目的。近些年的开发实践证明,发展旅游是实现保护与发展共赢和资源优势转化的最佳途径。 一、民族文化与旅游发展的关系 (一)涉及旅游发展宏观层面的几个问题 民族文化与旅游发展的关系,至少涉及三大层面的问题:一是民族地区也主要是西部地区,反映的是经济欠发达地区旅游发展的现状与规律;这些地区旅游业整体发展水平较低,但却是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后劲所在,所反映的不仅是东西部旅游发展的关系,先发地区与后发地区的关系,也是一个局部与整体的关系问题。二是民族文化是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西部地区是一个主体性的资源,如何开发好这些资源,既有一个如何借鉴东部经验,也有一个怎样结合西部实际的问题,即经验推广与发展创新的问题。三是旅游产品的结构优化问题。20世纪90年代初,旅游业界就开始关注这个问题,官方提出了从观光向"观光+度假+专项"的发展思路,学术界有了旅游产品类型划分的一系列观点。其中,就涉及到了民族文化类的旅游产品,它们到底是单一的、还是复合的,是观光为主、还是参与为主,如何开发利用比较科学,都还缺乏比较充分的总结和概括。(二)民族文化在西部旅游发展中很重要 旅游与文化是相互包融的。对于旅游业性质的认识,改革开放以后经历了逐步统一的过程,现占主流的观点它是一个产业。随着近年来旅游产业规模的迅速扩大,以及对旅游业发展规律的观察,我认为旅游业现已成为兼具产业和事业性质的行业。这个"事业"与先前的事业接待不同,它是指服务于全民的社会事业,就像文化、体育、广电业一样,既是一项经济产业,也是事关人民生活必需的一项事业。随着大众旅游、假日旅游的崛起,不少经济发达地区把公众出游率,作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内容;宣传、精神文明建设部门把旅游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国民综合素质的一条重要渠道,作出了发展"红色旅游"的部署,表明旅游业的性质正在发生着一场重要的变化。也说明,旅游业的文化功能在进一步提升。 大家比较认同和接受的观点,旅游业是经济文化型的产业。民族文化作为旅游资源的重要内容,包含了许多有价值的可开发资源。在新疆、西藏、青海、宁夏、四川、云南、贵州、广西等多民族聚居的省份,民族文化是最具特色的旅游资源,那民族村落、建筑形式、生活方式、服饰饮食、婚丧习俗、宗教信仰、音乐歌舞、

中国旅游文化

中国旅游文化 一、何谓旅游文化?旅游与文化的关系是什么? 旅游行为的综合性、时间空间的延展性、景观意态的趣味性、旅游内容的丰富性,以及满足游客文化需求多样化的客观规定性,促使旅游业必须具有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文化形态,这就是旅游文化。旅游文化可以分为传统旅游文化和现代旅游文化,前者主要包括旅游者和旅游景观文化;后者则增加了旅游业文化和文化传播。旅游文化建设乃是现代旅游业发挥最大效益效能的新型经营管理思路。 二、中国旅游文化一般包括哪些内容?其中你最感兴趣的是哪部分?为什么? 旅游文化作为一种特定的文化形态,有其特定的内涵和相应的外延。广义的理解,旅游文化是人类过去和现在所创造的与旅游有关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是以一般文化的内在价值因素为依据,以旅游诸要素为依托,作用于旅游全过程的一种特殊文化形态。作为一种新的文化形态,旅游文化的理论基础是那些鲜明地反映着旅游经济和旅游活动特殊需要的部分,如旅游学、旅游经济学、旅游心理学、旅游教育学、旅游社会学、旅游文学、旅游美学、旅游营销学、旅游管理学、旅游资源学、旅游发展史、旅游服务艺术、导游艺术以及各种复合旅游特点的娱乐形式等。除理论基础之外,旅游文化还有更广泛的外延成分。它涉及文学、艺术、哲学、博物学、考古学、民俗学、宗教学、体育学、饮食学、建筑学、生态学、园艺学、色彩学、公共关系学等学科中与旅游相关的部分;它更体现在旅游浏览、旅游娱乐、旅游食宿、旅游服务、旅游购物、旅游环境,以及旅游专业队伍建设等具体的旅游诸形态中。一言以蔽之,旅游文化渗透在与旅游有关的吃、住、行、游、购、娱诸多要素及相关的服务各方面。 在这其中,我最感兴趣的是建筑旅游文化。众所周知,建筑是一门走出去的学科,需要去亲身感受大量的优秀建筑。因此,作为一个建筑学的学生,我们应该走到哪,看到哪,不是走马观花的看,而是要把所到之处的建筑看个透彻。以专业的角度拍一些建筑物的照片自然不用多说,此外,我们还可以以钢笔画速写的形式来加强自我对该建筑的理解和印象,同时也达到了锻炼手头功夫的目的,何乐而不为? 三、如何从文化的角度来理解并实践旅游?请举一实例详细说明 随着旅游业的兴起和迅猛发展,文化在旅游业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它正在成为整个旅游业的灵魂和支柱,决定着旅游业的发展方向和兴衰成败。旅游活动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文化活动。无论是旅游消费活动还是旅游经营活动都具有强烈的文化性。只有挖掘出文化内涵,它才会具备吸引旅游者的魅力。从文化的角度来理解旅游,就要认清楚文化的旅游功能。而文化的旅游功能是由文化的本质、文化的基本类型、文化的基本特征决定的。 谈谈我的一个实例吧,二十载人生,我去过很多的地方旅游,感受到了很多地

旅游文化考试试题及答案

旅游文化考试试题及答案

旅游文化考试提纲 一.名山的类型及其代表性名山。简述名山的作用和价值。 价值:美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科学价值、经济价值 作用:爱国主义教育的课堂、健身活动场所、上水文化源泉、天然博物馆、游览对象 类型及其代表性名山:花岗岩名山(黄山、泰山、华山、衡山、天柱山);岩溶名山(路南石林、织金洞、九寨沟、龙宫、桂林山水、太极洞、肇庆七星岩);丹霞名山(丹霞山、武夷山、云台山、金湖);其他名山(武陵源、雁荡山) 中国佛教和道教部分名山(五台山、峨眉山、普陀山、九华山、嵩山、青城山、武当山、龙虎山、齐云山、三清山) 二.简述山岳形象美的表现形式。 雄伟、奇特、险峻、秀丽、幽静、奥妙、空旷 三.简述传统民居的特点。徽派民居的基本特征。徽派民居的最明显的特征。 传统民居特点:区域性、民族性、历史文化性、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徽派民居的基本特征:高墙围合的方形封闭空间、天井、粉砖黛瓦马头墙、屋饰多采用“三雕”、

厅堂陈列讲究 四.简述自然景观南北差异的主要表现。 南船北马我国古代的交通运输方式是南方以船为主,北方以马为主; 南米北面我国南北方的饮食习惯不同,南方人爱米饭,北方人喜面食; 南矮北高就人口的生物学特征而言,我国南方人矮,北方人高; 五.牌坊的功能?有徽州第一坊之称的是什么牌坊? 功能:纪念表彰功能(功名坊、忠孝节烈坊、寿坊)、教化功能、空间分界与标识功能、装饰美化功能 徽州第一坊:歙县“大学士”坊 六.按照旅游“三体”,旅游文化可以分为旅游主体文化、旅游客体文化和旅游介体文化,什么是旅游活动。 旅游是人们在闲暇时间里离开居住或工作环境,短暂的到旅游目的地所从事的休闲活动 七.简述文化的形态,及其构成要素。 物质文化:是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方式和产品的总和,是可触知的具有物质实体额文化事物。物质性、基础性、易变性是其最基本特征

尔雅《民俗资源与旅游》

作业标题:何谓民俗文化(物态和非物态) 1民俗是通过传媒来进行记载与传播的,但是传媒不会影响民俗的发展。正确答案:× 2民俗是由“民间”和“风俗”组成。 正确答案:√ 3 高雅文化的基础是()。 A、人类 B、社会 C、民俗 D、政治 正确答案:C 4 民俗不具有()特点。 A、集体性 B、政治性 C、地域性 D、民族性 正确答案:B 作业标题:都市民俗与旅游资源 1旅游是一种跨文化的实践活动。 正确答案:√ 2 ()匈牙利人将汽车第一次带到上海。 A、1905年 B、1900年 C、1895年 D、1890年 正确答案:A 3 民俗文化是一种与()密切相关的文化现象。 A、社会群体 B、社会政治 C、自然界 D、人类社会生活 正确答案:D 4政治文化是一国的基础文化。 正确答案:×

乡村民俗与旅游资源 1 乡村民俗物态旅游资源不包含()。 A、古村落 B、乡间民居 C、建筑风格 D、自然风光 正确答案:C 2 非物态都市民俗旅游资源不包含()。 A、传统节日 B、传统娱乐 C、传统民俗文化技艺 D、传统建筑 正确答案:D 3 从建筑风格来讲,山西的()建筑比较多。 A、钟楼 B、四合院 C、大院 D、石塔 正确答案:C 4 都市民俗旅游资源分为物态的资源和非物态的资源。 正确答案:√ 5 一切自然的东西、人文的东西、历史的东西都会被传承。正确答案:× 资源概念的新拓展 1 主导性的资源驱动力是()。 A、人力资源 B、知识 C、社会 D、选项A和选项B 正确答案:D 2

人力资源的本质是()。 A、劳动能力 B、脑力劳动 C、体力劳动 D、智慧的表现 正确答案:A 3 资源是指一切可被人类开发和利用的()的总称。 A、物质 B、能量 C、信息 D、以上答案都正确 正确答案:D 4 人力资源具有时效性和能动性。 正确答案:√ 5 李光耀先生认为当集中化的资源满足于分散化的需求时系统就会奔溃。正确答案:× 民俗旅游资源开发 1 以下()不是资源的范畴。 A、民间传说 B、民间故事 C、民俗风葬 D、封建迷信 正确答案:D 2 通过()可以将资源转化为财富。 A、生产力 B、生产资料 C、人类劳动 D、社会生产 正确答案:C 3 传统经济中占据经济增长且具有主要贡献地位的是()。 A、劳动力 B、自然资源 C、资本

中国旅游文化-期末试题及答案3

中国旅游文化-期末试题3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空1分,共15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1.旅游组织文化包括________组织文化和________组织文化。 2.旅游中介对旅游者行为文化的影响表现在旅游中介影响旅游者 ________、影响旅游者时空行为文化、影响旅游者________、影响旅 游者心理行为文化。 3.岩溶地貌又称________,在地面上表现为________、石笋。 4.明清北京三大皇家庙宇是指太庙、_______和________。 5.中国造园艺术中的“________”理论是明朝的计成在《园冶》中首 次提出来的。 6.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下的价值观主要体现三方面的特点:以________ 为本位、忠君尊上的价值取向和以_______为中心。 7.旅游业的三大支柱是________、________和旅行社。 8.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原则包括两层意思:一是________的公平,二 是______的公平。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旅游文化的四大构成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 ) A.旅游者文化 B.旅游地文化 C.旅游业文化 D.旅游环境文化 2.蓬勃发展的体育旅游体现了旅游者文化的( ) A.生态性 B.休闲性 C.健康性 D.新奇性 3.下列花卉中体现了洛阳的地域特色的是( ) A.芍药 B.牡丹 C.菊花 D.桃花 4.盛产斑竹的君山在( ) A.洞庭湖 B.太湖 C.西湖 D.鄱阳湖 5.明清帝王祭祀土地神和五谷神是在( ) A.天坛 B.社稷坛 C.太庙 D.孔庙 6.以生猛海鲜著称的是( ) A.鲁菜 B.苏菜 C.粤菜 D.川菜 7.文殊菩萨的道场在( ) A.九华山 B.普陀山 C.峨眉山 D.五台山 8.在我国数量最多、分布最广、历史最悠久的古塔是( )

《中国旅游文化》期末复习试题2含答案

中国旅游文化试题 一、填空题(30分,每空1分) 1.我国第一个封建制国家是___________建立的___________王朝。 2.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年号是___________ 即位后使用的“建元”。 3.四书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合称,是封 建社会知识分子科举考试的必读书。 4.李春设计建造的___________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 5.“天人合一”和追求自然,正是中国古典园林的一个有着鲜明的个性的艺术风 格,它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造园艺术,___________;二、分隔空间,___________、;三、园林建筑,__________;四、树木花卉,表现自然。 6.中国古典园林理水之法一般有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三种。 7.中国佛教包容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大体系,佛教诞 生在___________,发扬光大却在中国。 8.“五斗米”道奉____________为教主,以____________为其主要经典。 9.我国的四大名绣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蜀绣。 10.中国茶道有“四谛”,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福建的___________、江西的___________、湖南的___________并称为中国 三大瓷都。 二、单选题(20分,每小题1分)

1.从旅游的三大基本要素出发,将旅游文化划分为旅游主体文化、旅游() 文化和旅游介体文化。 A、媒体 B、资源 C、客体 D、企业 2.“建安”是属于帝王的什么号()。 A、庙号 B、年号 C、谥号 D、尊号 3.名与字在意义上往往是相关联的,下列哪个是表示反义的关系()。 A、屈原名平字原 B、诸葛亮字孔明 C、韩愈字退之 D、关羽字云长 4.中国古代五行论中,下列匹配正确的是()。 A、土—中—黄 B、金—南—白 C、水—北—黑 D、木—西—青 5.苏州拙政园,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西湖分别属于()园林。 A、私家私家寺庙皇家 B、皇家自然自然皇家 C、皇家皇家寺庙自然 D、私家皇家皇家自然 6.以偏甜、偏淡、偏酸的“三偏”为特色,以佛跳墙、炒西施舌等为名菜的是: ()A、浙菜B、闽菜C、川菜D、湘菜 7.中国第一座佛教寺庙是()。 A、洛阳白马寺 B、开封少林寺 C、泉州开元寺 D、西安大慈恩寺 8.下列哪个古都前后是11个朝代的都城,时间上长达1000余年?( ) A、北京 B、西安 C、洛阳 D、开封 9.《桃花源记》的作者陶渊明生活在()时代 A、汉朝 B、魏晋南北朝 C、唐朝 D、宋朝 10.道教全真道的七个支派中,以()开创的龙门派势力最大。 A、马钰 B、王处一 C、丘处机 D、王重阳 11.按佛教天台宗说法,佛有“法身、报身、应身”三身,与他们相对应的佛名 依次是:() A、释迦牟尼佛、卢舍那佛、毗卢遮那佛 B、卢舍那佛、释迦牟尼佛、毗卢遮那佛 C、毗卢遮那佛、卢舍那佛、释迦牟尼佛 D、卢舍那佛、毗卢遮那佛、释迦牟尼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