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泵

特种泵
特种泵

液压反馈抽稠泵

工作原理:该泵由两台不同泵径的泵串联而成,中心管将上、下柱塞连伟一体。上冲程时,柱塞总成上行,上柱塞与下泵筒之间的环腔体积增大,压力减小,进油阀打开,出油阀在油管内液柱压力作用下关闭,井液晶进/排油接头进入环腔内。下冲程时,柱塞总成下行,上柱塞与下泵筒之间的环腔体积减小,压力增大,环腔中的井液通过进/排油接头使进油阀关闭,油管内的液柱压力通过进油阀加在下柱塞上(液压反馈力),强怕柱塞克服稠油的摩擦阻力下行。

结构特点:1该泵由两根泵筒、两根柱塞组成,下冲程时产生较大的反馈力,大大减少了杆柱下行阻力,改善了抽油杆的受力状况。2 阀罩为四槽流线型结构,流道面积大,流动阻力小,提高了泵的充满系数;适用于年度在2000mpa.s以下的原油开采。

技术参数:

规格(mm)工作泵筒长度(mm)柱塞长度(mm)最大冲程(m)泵常数(m3/d)

φ57*φ38 3.3-6.60.6-1.5 5.137.8

φ70*φ44 3.3-6.60.6-1.5 5.153.9

φ83*φ57 3.3-6.60.6-1.5 5.172.2

分抽混出抽油泵

工作原理:如图所示,该泵依靠上下两根柱塞在泵筒内往复运动完成抽吸过程。当柱塞同步上行时,上游动阀关闭,吸入腔容积增大,压力降低,在压差的作用下,环流阀和固定阀同时开启,封隔器上下两油层油液分别进入上下两个吸入腔室。上形成终止时完成吸液过程,两柱塞同步下行时,环行阀和固定阀关闭,两游动阀和分流阀开启,下泵吸入的液体经过连接管流入上柱塞与上泵经分流阀流入液体混合,共同通过上游动阀进入油管

结构特点:1该泵具有用一台抽油泵同事开采两个油层的特点2上下泵径的大小由开采油层的供液能力决定2需和分隔器配套使用,封隔器是否可靠决定分抽泵的性能。

技术参数:

公称直径(mm)柱塞长度

(mm)

冲程

(m)

连接油管

(In)

连接抽油杆

(In)

最大外径

(mm)

Φ44/321200 5.1 2?"CYG19 Φ104

Φ57/381200 5.1 2?"CYG19 Φ114

Φ70/441200 5.1 3?"CYG22 Φ114

气液混抽泵

工作原理:上行程时,柱塞上行,固定阀开启进油,上下游动阀关闭。当柱塞下端进入气腔室时,泵内井液中的气体上升。直至上冲程结束,下冲程时,柱塞下行,固定阀关闭,游动阀打开出油,当柱塞上端进入气腔室时,气腔室与油管连通,这时存在于气腔室中的气液混合体上逸,直至下冲程结束。气腔室的设置给泵内气体开辟了通道,从而增加泵筒内液气体的充满系数,降低泵内气液比,有利于泵效的提高。

结构特点:1气腔室的设置给泵内气体开辟了通道,解决了泵的抽空及气锁现象,实现了该泵具有企业混抽的特种功能2柱塞长度必须大于气腔室长度从而密封气腔室,不造成冲程损

失3气腔室尺寸应根据油井的气液比大小确定 技术参数 公称直径(mm ) 柱塞长度(m ) 冲程 (m ) 连接油管(mm )

最大外径(mm ) 32 1.5-3.2 5.1 60.3:73.0 Φ107 38 1.5-3.2 5.1 73.0 Φ107 44 1.5-3.2

5.1

73.0

Φ107

过桥泵

工作原理:上冲程时,柱塞在最低位置开始提升,由于上部油管的高液压,上、下游动阀关闭,柱塞上行,在压差的作用下使进油阀打开进油,井下压力驱使底层液体通过进油阀流入到泵筒内。下冲程时,油液压力驱使游动阀打开,油液从柱塞下面通过柱塞内孔游动阀流向柱塞上面,从而流入到油管内。

结构特点:过桥泵就是常规泵的上下接箍之间搭一个手里桥(过桥泵外管),濮阳中石提供二泵筒仅靠一端悬挂固定于外观内,这样就避免了因承受悬挂尾管、锚定油管锚、作风封隔器产生的拉伸李而使泵筒发生缩径或者弯曲变形。 技术参数:

公称直径 (mm ) 冲程(m )

连接油管外径

(mm )

柱塞长度(m )

最大外径

(mm )

32 1.8-5.1

φ73.0 1.2-2.4 Φ88.9

38 44

防落物抽油泵

工作原理:当柱塞上行时,进油阀开启,游动阀关闭,油液会被提升至泵筒下腔室内。柱塞继续上行,至规定冲程后,上冲程结束,油液充满整个泵腔室。当柱塞下行时,进油阀关闭,游动阀开启,油液顺柱塞上行到泵筒上腔室内、油管。下冲程结束。

结构特点:泵底部进油凡尔采用了环形空间设计,落物空间大,避免了因砂粒和残留物直接的下落导致进油口堵塞。2独特的进出口设计,避免了因柱塞的往复运动使砂粒和残留物做往复运动而导致整泵进出油口堵塞现象发生。 技术参数:

公称直

径 (mm ) 冲程(m )

连接油管外径

(mm ) 柱塞长度(m ) 最大外径(mm )

32 1.8-5.1 73.0 1.2-2.4 φ107

38 44 50 57

长柱塞防砂泵

工作原理:抽油过程与普通抽油泵相似,在抽油过程中,井内液体通过桥式进油阀总成的侧向进油孔进入泵内,由柱塞排至泵上。

结构特点:1泵效高:由于该泵的上游动阀罩始终暴露在泵筒之外,因此出油过流断面不受泵筒内径的限制,故出油阻力较常规抽油泵小。柱塞下行阻力一较小,泵效较高,因此也适用于抽稠油。2柱塞始终封住泵筒,使管柱内的砂粒不易在泵筒与柱塞之间沉积。3有独立的沉砂通道,避免了所沉砂粒再次被抽出。

技术参数:

规格(mm)工作柱塞长度

(mm)

泵筒长度(m)冲程(m)最大外径(mm)配合抽油杆(in)

φ381500 3.3-6.9 5.1φ1073/4

φ441500 3.3-6.9 5.1φ1073/4

φ32 1500 3.3-6.9 5.1 φ107 3/4

动筒式防砂泵

工作原理:上冲程时,抽油杆带动泵筒上行,出油阀关闭,泵筒腔内空间增大,压力下降,井内的液体启开进油阀进入到泵腔内。下冲程时,泵筒下行,泵内压力增高,出油阀打开,进油阀关闭,泵内液体排入油管内。

结构特点:1泵筒做上、下运动,而柱塞靠加长管固定在管柱上。2出油阀始终在泵筒之上,停抽时,避免砂埋、砂卡。沉积到泵筒和外管环形空间的砂子再次被抽出。3柱塞加长管属细长杆类,稳定性差,因此该泵不适宜做长冲程泵和在稠油井中使用。4泵筒在油管中上下运动,运动空间受限制,该泵的排量较小;由于进油凡尔小于出油凡尔,对液流有阻抗作用。技术参数

规格(mm)工作柱塞长

度(mm)

泵筒长度

(m)

冲程(m)

最大外径

(mm)

配合抽油杆

(in)

φ381500 3.3-6.9 5.1φ1073/4

φ44 1500 3.3-6.9 5.1 φ107 3/4

双作用泵

工作原理:上冲程时下部固定阀打开。与此同时,上腔室体积减小,压力增大,上固定阀关闭,下游动阀关闭,上腔室的油流启开上游动阀,通过上柱塞排除地面。下冲程时下固定阀关闭,下游动阀打开,上游动阀关闭,原油通过下柱塞、上柱塞进入油管。与此同时,上腔室体积增大,压力降低,上固定阀打开,原油从油管与套管的环形空间进入汲油。

结构特点:1一个往复冲程可完成两次汲油和排油的过程,比泵径和工作参数完全相同的抽油泵提高了产液量。2因为下冲程时杆柱下行阻力较大,不宜在原油粘度大而出砂严重的油井中使用,且抽油杆柱易断脱。

技术参数:

规格(mm) 柱塞长度

(mm)

连接油管

(in)

冲程

(m)

泵常数

(m3/d)

配合抽油杆

(in)

φ38/571200 2 7/8 5.1 5.73 3/4

φ44/951200 2 7/8 5.1 18.21 3/4

抽砂泵

工作原理:冲头、沉砂油管、抽砂泵、油管。按下井次序接好后,随着动力油管的不断下入,冲头接触砂面,指重表下降,当沉砂油管重量完全加载砂面上时,抽砂泵柱塞下行,这时指重表有一个稳定的指重值,就是动力油管的重量,当抽砂泵的柱塞至下死点位置时,指重表悬重稍有下降即开始上提,上提过程中,砂子通过冲头被吸入沉砂油管,当上提至指重表的指重值大于动力油管指重值时立即下放,重复以上的过程,完成抽砂作业。

结构特点:1安全,不污染油层,节约环境污染处理费用。2节约水泥车,罐车劳务,减轻工人劳动强度。工人劳动强度比传统水力冲砂工艺低,濮阳中石提供。3缩短作业周期,不等不靠水泥车、罐车4减少泵站水处理费用。5特别对于漏失井,节约使用暂堵剂的费用。技术参数:

规格(mm) 柱塞长度(mm) 连接螺纹(in) 冲程(m)

φ70600 2 7/8 4

φ83600 2 7/8 4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