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晰思考离不开逻辑学——读《身边的逻辑学》有感

清晰思考离不开逻辑学——读《身边的逻辑学》有感
清晰思考离不开逻辑学——读《身边的逻辑学》有感

清晰思考离不开逻辑学

——读《身边的逻辑学》有感

奥斯卡·王尔德(Oscar Wilde)说“逻辑没有爱情的一半重要,但它能证明事情。”逻辑能证明人们是不是在跟你胡扯,这样你就能知道真相。“你们必晓得真理,真理必叫你们得以自由。”这句取自《圣经》的箴言镌刻在美国中央情报局(CIA)总部的大厅内墙上。由此可见,唯有清晰思考才能认识真理,洞悉现实,了解事物的真貌。

伯纳·派顿(Bernard M. Patten)的这本《身边的逻辑学》是写给普通读者的逻辑学入门书,它通过引用我们身边的大量实例,不仅说明了逻辑思维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教人如何清晰思考和理性生活,目的是让我们辨别出充斥于政治、经济、广告等等之中那些看似合理、实际是谎言的说辞。

书中用传统逻辑学的理论分析了日常交谈、投资建议、传媒宣传等诸多领域的“谎言”:过度概括、模糊定义、错误类比、片面拣选证据、集体思维、回避问题等等。这本书条理分明又不失幽默,解说深入浅出,举例广泛遍及社会各个领域。每一章节后还设计了小练习,这让读者阅读时兴趣十足。最后一章以刘易斯·卡罗尔的《爱丽丝梦游仙境》中的故事重温全书的重点。

联系到社会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本书可谓亲切通俗、简单实用。下列略举一二。

(一)广告中的过度概括

在数学上,从概括到特定的推理称为演绎推理,从特定到概括的推理称为归纳推理。找到反例,就能证明概括有误。所有科学原则都是暂定的。比如,光速不变原理是爱因斯坦创立狭义相对论的基本出发点之一,但2011年9月23日,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公布了一份研究结果,科研人员在让中微子进行近光速运动时,其到达时间比预计的早了60纳秒(1纳秒等于十亿分之一秒),对此,研究者认为,这可能意味着这些中微子是以比光速快60纳秒的速度运行。如果这一发现被验证为真,将颠覆支撑现代物理学的爱因斯坦相对论。

科学原则尚且如此,我们欣赏过的广告又如何呢?广告中的不合理因素有很多,作者重点研究了过度概括,指出:广告的概括合理必须建立在证据上,而证据必须包括公平的样本,而非刻意挑选的例子。例如,某明星使用某品牌洗衣粉,一方面说明明星拿的报酬越多,她的代言越可能带有偏见;另一方面,广告暗示我们也该使用该洗衣粉,作者称此为“隐含缺乏保证的概括”,而且即使一个明星使用洗衣粉后有效并不能说明广大的消费者使用后也有效。许多广告含有非理性的过度概括。

(二)错误类比是一种思考错误

作者指出:人类与机器的类比通常是错误的。惠特曼的《啊,船长,我的船长》将整个美国政府比作一艘航行在历史航道上的巨轮,林肯总统就是这艘航船的船长,这首诗感情诚挚,感人颇深。尼克松总统也经常说,他是驾驶国家之船的船长。然而,总统与船长的权力地位完全不同,所受约束的对象也不尽相同,唯一相同的地方只是“绝对的指挥权”,这正

是尼克松所需要的,不过他因为滥用权力,最后不得不辞去总统职务。作者导出一个教训:机器类比很容易让人上当,要小心。

在数学中,类比推理是推理与证明中的重要思维方式,但是类比不是万能的,有些问题却形似神离。例如以下两小题:

①设函数f(x)=x2+bx, (x≥1),若f(x)是递增函数,求实数b的取值范围;

②设数列{a n}的通项a n =n2+bn, (n∈N*),若{a n}是递增数列,求实数b的取值范围。

这两小题都涉及到单调性,但对象完全不同,第①题涉及的是函数,第②题考查的是数列,它们在单调性方面的定义并不相同,因此这两题的解法也完全不同。

(三)集体思维的盲点

集体思维是社会思维的形式之一,是创造性思维的一种重要途径。但为了顺从团体而远离真理,并以团体的想法作为自己的判断依据时,就出现了“团体盲思”的现象。

作者举了这么一个例子:美国哈佛大学社会关系实验室进行实验,要求123名受试者比较一条线与其他三条线,而这三条线中只有一条线与第一条线长度相同。在个别作答时,正确率达99%,在分组作答时(里面掺杂研究助理,以错误答案误导受试者),却有36.8%的人接受团体的错误判断,四分之一的人能维持独立思考,而这些人当然也就不会接受错误判断,大多数未能独立思考的人,认为与团体立异会暴露自己的无能,因此无论如何都要避免,而一部分能独立思考的人,却仍然接受错误判断,因为他们“不想破坏结果”。

曾有研究报告指出,当群众人数越多时,群众的智商就越低,这也就是为什么广告不需要过于复杂,只需要能让群众快速理解。因此,千万不要一味地跟着群众起舞,维持独立思考,才能让自己做出正确的判断。

在课堂教学中,有些学生在思考问题时,容易受到周围同学的影响,不能坚持独立思考,觉得“别人是对的,自己是错的”,或者听从大多数人的结果。为避免这种情况发生,教师可以引导每一位学生对提出的各种结果进行评价,鼓励提出反对意见和怀疑,用实例或演绎来证明真伪。

逻辑,就在我们的身边,就在我们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或显现,或隐藏。伯纳·派顿的《身边的逻辑学》以崭新的视角、详实的事例和严密的推理引导读者清晰思考,辨别真伪。那么,这本书中所有的原则和教训都是正确的吗?引用书中的一句话即可:“不要不假思索地接受任何简单答案,尤其是回答复杂问题的简单答案。”

阅读,给我的最大馈赠是精神的愉悦与涤荡。

逻辑学的收获和感想

我的眼中的逻辑学 在这学期之前,我对逻辑学的了解很少,仅仅局限于高中政治和历史课本上的相关知识。选修逻辑学有很多原因,唯独没有对逻辑学的喜好。因为当时的无知,对于“逻辑”二字,我第一反应就是晦涩和深奥,有很大的排斥心理。 但是,随着老师讲解的深入,我发现原来逻辑学不是我原先想的那样;逻辑学练习题不再是一团将我绕的死去活来的乱麻,它像一个脑筋急转弯,像一道数学题,可能卡住你,但只要运用原理,细细琢磨,就能推出正确的答案。 对逻辑学的兴趣愈发强烈,我特意在网上查找了逻辑学的发展历程,了解到逻辑学不仅发展时间长,而且东西方学者对之都有研究。通过学习,发现老师的讲解基本上以传统(形式)逻辑学为基础,所以,我详细了解了其发展过程。 大约在公元前6世纪左右,古代中国、古代印度和古希腊的学者,就各自独立地建立了自己的逻辑学说。他们分别是“名辨之学”、因明和古希腊的逻辑学。其中,古希腊的逻辑学最为系统,因而在世界逻辑学发展史上影响也最大、最深。 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被认为是古希腊逻辑学的创始人,他在其由后人整理并取名为《工具论》的著作中,第一次全面、系统地论述了传统形式逻辑,提出了有关范畴、命题、三段证明和谬误等一系列重要论述和思想。他所创立的逻辑学,逻辑史上称之为古典的或传统的形式逻辑(“形式逻辑”这一称呼是17世纪康德提出的)或古典的演绎逻辑。这一逻辑的主要特点在于:它是建立的对范畴的研究基础之上,即它主要涉及范畴、又范畴组成的命题、由命题组成的三段论和论证等。这是古代逻辑中较为完整地建立起来的一个三段论系统,它构成了逻辑的一个初等的、但是重要的部分。 亚里士多德以后,麦加拉-斯多葛学派研究了亚里士多德逻辑中欠缺的有关假言命题、选言命题、连言命题等属于复合命题的问题,研究了由这些命题所组成的各种推理形式及其规则,奠定了命题逻辑的基础。这是传统形式逻辑的一个重大发展,极大地丰富了传统形式逻辑、主要是演绎逻辑的内容。 欧洲中世纪时期,形式逻辑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也得到了发展。这时期的逻辑学家进一步研究了词项理论(包括对范畴词与非范畴词的研究、指代理论的研究等),创立了推论的学说,并对麦加拉-斯多葛派的命题逻辑作了更深入的研究。

逻辑思维 读后感

读后感 全书分为六章,六章每章用一正一反对比的两个人物事例讲述一个做人做事的准则。第一章未来不迎、过往不恋。第二章除了你自己,没人能靠得住;第三章怎么做个明白人;第四章活得通透的智慧;第五章好牌和烂牌,看你怎么打;第六章孤独的面对全世界。但总的来说,都在讲述“未来不迎,过往不恋,活在当下”的核心思想。从过多的纠结未来的得失最终丢失“配享太庙”名誉的清朝官员张廷玉到专注当下,稳扎稳打的曾国藩;从一生小心翼翼保守到一事无成清末嘉庆皇帝到不被人际关系绑定的李鸿章;……营销味道太重的书,并不是太喜欢,看完全书,留在脑海里的有三个词也是感触最深的:活在当下,就事论事,自由主义。 关于做事,活在当下。未来发生的事,不迎上去想它;当下正在做的事,不让它杂乱,要做什么就专心做什么;当这件事过去了,绝不留恋它。书中讲述最多的曾国藩成功之道正是在于很好的实践了这一法则。资质平平的曾国藩,却在风云变幻的晚清成为了一代名臣。身处官场有很多不情愿去做的,尽管不想去,但让他必须去做,既然做了,就踏踏实实做好当前该做的事。看过一部电影《一条狗的使命》,一条狗狗的四世轮回,每一世狗有不同家庭、不同生存环境下,无论怎样的生活,是苦是甜,既然选择了,都该“活在当下”。像书中引用的胡适的一句话“做了过河卒子,只能拼命向前”。 关于做人,就事论事。人与人相处,难免会有各种各样的矛盾,但在处理矛盾的时候不应带有自己的成见去解决问题,就事论事,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做一个分析,谁对谁错如何去改正。就事论事说起来很简单,做起来却比较难。我们很多人在平时生活工作中一旦出现矛盾,肯定会带着成见带着自己的喜好去处理,却不知这样只会让事情越来越糟糕。 关于自由主义,作者讲,真正的自由主义就是自己对自己负责。每个人都追求自由,却并不是每个人都理解什么是真正的自由。第一根底扎实,有自己的立命之处;第二,意守丹田,永远不向外追逐妄念。把所有的注意力放在当下,不管过去,不管未来,不管周边,做当下最该做的事。无论做什么,只要选择了就要对自己负责,有了自己的立命之本又不存有妄念,我们也就真正实现了自由主义,属于内心的自由。

逻辑学心得体会

逻辑学心得体会 篇一:学习逻辑学感想 结合本人实际,简述学习本课程后的体会(收获);并且提出对本课程的教学意见和建议。字数要求:1500字以上。时间过的真快啊,不知不觉间,学习逻辑学的课程也结束了。在这段时间里面,伴随着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的变化,使我们对自己的人生道路充满了迷茫,显现出一种无所适从的状态,整天都不知道干什么。就在我们处在迷茫的时候,它走进了我们的身旁,更走进了我们的心里。它就是逻辑学。逻辑学是研究思维、思维的规定和规律的科学。逻辑学的有用与否,取决于它对学习的人能给予多少训练以达到别的目的。学习的人通过逻辑学所获得的教养,在于训练思维,使人在头脑中得到真正纯粹的思想,因为这门科学乃是思维的思维。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学习逻辑学对我还有很大的帮助学习逻辑学使我懂得更多,使我有了深深的体会心得。它就像我们的父母一样的疼爱我们;像老师一样的关心我们;像朋友一样的帮助我们。在它那盏明灯的指引下,我们走出了人生的迷茫期,大步的迈向幸福的阳光大道。 什么是逻辑?翻开厚重的逻辑学导论,上面的解释清晰而有深意:“逻辑学是研究用于区分正确推理与不正确推理的方法和原理的学问。”正确推理的界定有着许多客观标准,而如果不了解这些标准,也就无法运用它们。逻辑学研

究的宗旨,就是发现并塑述这些标准,使之能够检验论证,把好的论证与坏的论证区别开来。我知道这才是学习逻辑的最终目的,习得知识并运用到实际活动中指导我们的生活与学习,也算是拥有了一份比别人更睿智的理性,在问题的分析上,我们会更占优势。因为在某些问题上,主观感官直觉做出的判断也许就是片面的,被蒙蔽的,而在这种时刻就应当辅助以逻辑的敏锐思维,丁是丁,卯是卯,不允许有丝毫含糊的地方。我认为这种严谨求精的态度也是学习文科需要注意的地方,这再也不单单是理科学生的专利。 也许人们受够了一些不实际的说教和死板的学术研究,觉得没有逻辑,生活照样进行的很好,而学习逻辑不过是多浪费了一些可以享受的时间和精力,在大学生的潜意识里,已经把逻辑学归到了马哲、军事理论这些可上课不上的课程里。大多数人将这些课程看做自由市场,想上就上,不想上了当然就翘课,这种风气已经逐渐得到大家的认可,成为了一种默认的习惯和做法。当然,一开始我也不例外,这确实是一件难以启齿的事。当初上逻辑课,也是奔着学分去的。然而在逐步的学习过程中,老师生动的举例,多是涉及到我们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让我觉得,逻辑学并没有想象中的乏味于枯燥,逻辑与生活并不是完全割裂开来的。生活离不开逻辑,逻辑也渗透在生活的各个层面。 我们都有逻辑思考的能力,但是这种能力显然还没有

《科学发现的逻辑》读后感

《科学发现的逻辑》读后感 2008-10-07 12:39:47| 分类:默认分类|举报|字号订阅 在科学发展史上,“归纳方法”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这种观点认为科学发现的逻 辑等同于归纳逻辑。归纳主义不能用理论来解释规律性,因为他们的看法是,理论只不过是有规律地同时发生的事件的陈述而已;而对于科学问题的证明通常是证明其结果的真实性或者是正确性。但是本文的作者认为科学问题是很难被证实的,从而提出了一种新的科学发现的逻辑方法——证伪,即认为科学问题的证实和证伪不是对称的,科学问题很难被证实,但是却能够被证伪。如果一个科学理论在当前的科学发展水平下不能够被证伪那就可以认为该理论(或者说至少在现阶段)是正确的或者是可接受的。波普的科学发现逻辑可用下图粗略表示: 一.问题是科学研究的起点 当自然界中出现了某种现象或问题时会引起科学家们的注意和兴趣,为了解释这个问 题或现象人们需要进行相关的科学研究。对于问题之间的关系,波普阐述了几个与别人不同的概念:全称陈述,单称陈述。给予某一事件以因果解释就是演绎出一个描述这一事件的陈述。在这里,现象、或者说单个的观察陈述,就是单称陈述;而规律、或者说一般性的普遍陈述,则是全称陈述,波普认为科学理论应划为全称陈述的范畴。从逻辑上说,单称陈述的简单堆砌永远无法证明全称陈述的合理性,但是反过来单称陈述却可以对全称陈述进行证伪,从而推翻或反驳原有的科学理论。这就是波普的科学逻辑的核心思想。 二.科学理论是对问题的尝试性解释 作者认为,理论是我们撤出去抓住“世界”的网;使得世界合理化,说明它,并且支 配它。我们尽力使得这个网的网眼越来越小。作为解释问题的理论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约定”,一种是“经验的或科学的假说”。约定论可以说是归纳逻辑的基础,它以证实性作为自己验证性的结果;经验或科学的假说则是证伪逻辑的工具或条件。对于理论的选择,波普引入了可证伪性(或可检验度)这一概念来作为选择理论的条件。我们优先选择在和其他理论的竞争中最能坚持住的理论;在自然选择中证明自己最适于生存的理论。这种理论不仅迄今为止已经受住最严格的检验,而且仍然可以用最严格的方法进行检验的理论。理论是工具,我们通过应用它来检验它,我们通过它的应用结果来判断它的适应性。

逻辑思维读后感 两篇

逻辑思维读后感 (一) 说到读书,萝卜青菜各有所爱,《罗辑思维》,这是一本书名,也是一档视频脱口秀的节目。喜欢在空余闲暇的时光听罗胖说书。我觉得这是挺享受的一件事。尽管他的观点不一定全都正确,但是他的思维方式和视角的确值得我们学习。 在这个随手即得互联网海量信息的时代,如何突破思维瓶颈? 不妨读读《罗辑思维》,作者罗振宇。《罗辑思维》一书是根据罗振宇的互联网视频知识脱口秀《罗辑思维》创作。知识信息量极大,喜笑怒骂;罗胖读书,讲给你听,这里聚合的不仅是精彩内容,更是一群有想法的人。他们的口号是:死磕自己,愉悦大家!。幽默犀利的语言引导大家摆脱旧方法束缚,增长见识,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作者罗振宇对正在到来的互联网时代有深刻的洞察。他认为,互联网正在成为我们生活中的基础设施,它将彻底改变人类协作的方式,使组织逐渐瓦解、消融,而个体生命的自由价值得到充分释放。《罗辑思维》的口号是有种、有趣、有料,做大家身边的读书人,倡导独立、理性的思考,凝聚爱智求真、积极上进、自由阳光、人格健全的年轻人。 印象比较深刻的是罗胖讲教育的话题,他说这个话题太大了,平时真的借一百个胆子都不敢说,因为学养不够,驾驭不了。但是《罗辑思维》这个节目有个好处,罗胖可以什么都不懂,但是只要知识的生产者、那些书籍的写作者还活着,还在勤奋地工作,他们一旦写出书来,我看得懂,我就能讲地出来,所以我在合适的时候,当合适的知识搬运工。之所以今天我胆儿这么肥,敢碰这个话题,是因为我看了这本书,《吾国教育病理》,这本书的作者是我国着名的社会学家,郑也夫先生。中国教育最大的问题其实就两个:第一个是不公平,第二个,就是它毁灭了一代人的兴趣、创造性和求学的热情,每个受过中国式教育的人都深知其中三味。 关于教育这一讲,内容庞多,大家有兴趣可以去网站搜索,挺值得我们教育工作者了解一下的,对其中有关创造力的言论,我觉得听来耳目一新,听着似乎觉得哪里不太舒服,但想想确实也有些道理。 创新是一种非常稀缺的人格特征,美国研究创新的学者做了一些很有意思的统计,比方说把人类历史上很多创新人物给他搁一块,然后一统计,发现一个特征,他们在十岁的时候,有四分之一的人双亲都死去了一个,到了20岁的时候,有一半以上的人双亲死去了一个。说白了,什么意思?就是有奇才异能的、有创造力的人,是家庭不幸福。家庭不幸福,问题家庭的孩子通常是两条路,一条是上街当流氓,杀人、撒谎、吸毒;还有一种,成为我们刚才讲的奇才异能之士。你说哪个概率大?当然是前者概率大了,所以我们在很多研究创造力的时候发现,比方说还有一个实验,人类目前七个领域的最杰出的人,发现一看,无一例外都有一个特征,这些人跟家庭成员相处有情感障碍,比如说爱因斯坦,爱因斯坦年轻的时候,就愿意独处,这种独处的方式,导致他后来的无数次婚姻一次都不成功,他跟自己的孩子相处得也不好。甘地、弗洛伊德这些人,跟自己的家人都没法相处,这些特征,为什么?因为他怪人嘛!他跟别人不一样,所以很多东西,其实回到一个原点,什么叫创新力,创造力就是这个人是个怪人,甚至在别人看来极端的精神病人,所以很多人说左撇子的人有创造力,你能找到一

行为逻辑学读后感

学习形式逻辑学的心得体会!(作用和意义) 逻辑学是研究纯粹理念的科学,我们可以说逻辑学是研究思维、思维的规定和规律的科学。但是只有思维本身才构成使得理念成为逻辑的理念的普遍规定性或要素。理念并不是形式的思维,而是思维的特有规定和规律自身发展而成的全体,这些规定和规律,乃是思维自身给予的,决不是已经存在于外面的现成的事物。 在某种意义下,逻辑学可以说是最难的科学,因为它所处理的题材,不是直观,也不象几何学的题材,是抽象的感觉表象,而是纯粹抽象的东西,而且需要一种特殊的能力和技巧,才能够回溯到纯粹思想,紧紧抓住纯粹思想,并活动于纯粹思想之中。但在另一种意义下,也可以把逻辑学看作最易的科学。因为它的内容不是别的,即是我们自己的思维,和思维的熟习的规定,而这些规定同时又是最简单、最初步的,而且也是人人最熟知的,例如:有与无,质与量,自在存在与自为存在,一与多等等。但是,这种熟知反而加重了逻辑研究的困难。因为,一方面我们总以为不值得费力气去研究这样熟习的东西。另一方面,对于这些观念,逻辑学去研究、去理解所采取的方式,却又与普通人所业已熟习的方式不相同,甚至正相反。 逻辑学的有用与否,取决于它对学习的人能给予多少训练以达到别的目的。学习的人通过逻辑学所获得的教养,在于训练思维,使人在头脑中得到真正纯粹的思想,因为这门科学乃是思维的思维。但是就逻辑学作为真理的绝对形式来说,尤其是就逻辑学作为纯粹真理的本身来说,它决不单纯是某种有用的东西。但如果凡是最高尚的、最自由的和最独立的东西也就是最有用的东西,那么逻辑学也未尝不可认为是有用的,不过它的用处,却不仅是对于思维的形式练习,而必须另外加以估价。 形式逻辑已经历了2000多年的历史,19世纪中叶以前的形式逻辑主要是传统逻辑,19世纪中叶以后发展起来的现代形式逻辑,通常称为数理逻辑,也称为符号逻辑。 形式逻辑是研究演绎推理及其规律的科学,包括对于词项和命题形式的逻辑性质的研究、思维结构的研究与必然推出的研究,它提供检验有效的推理和非有效推理的标准。它总结了人类思维的经验教训,以保持思维的确定性为核心,用一系列规则、方法帮助人们正确地思考问题和表达思想,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必要工具,是人类认识发育到一定阶段后出现思维方法。 形式逻辑是关于思维形式、思维形式的规律和简单逻辑方法的科学。在开始学习形式逻辑的时候,我了解到了什么是概念?知道概念是反映对象本质属性的思维方式。概念和语词有密切联系。语词是概念的物质外壳。概念只有借助语词才能形成、存在和表达。概念是语词思想内容。表达一定概念的语词才有具体的含义。而且现在还知道了内涵和外延是概念的两个逻辑特征。内涵,是反映在概念中的本质属性。外延,是概念中反映的对象的总和。一个概念的内涵越多,则他的外延越小;一个概念的内涵越少,则它的外延越大。 举例说明内涵与外延:企业管理是(企业为实现其一定目的,而合理地组织人与物的因素,有计划地指挥、调节和监督其经济活动的各种职能的总称),主要包括(计划、生产、技术、设备、物资、劳动、成本、财务等方面的管理)。第一个括号中的文字是“企业管理”的内涵,第二个括号中的文字是“企业管理”的外延。 根据外延的不同,概念可分为单独概念和普遍概念;根据内涵的不同,概念可分为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肯定概念与否定概念,实体概念和属性概念。 清朝有一个故事:有一次乾隆皇帝要将一批禁书焚毁,纪小岚因爱惜书籍想把他们保存下来,于是,他对乾隆说:“恳请皇上流下四本书,赐予我。”乾隆没多想,就答应了,问他要哪四本书。纪小岚不紧不慢地说:“《经》《史》《子》《集》这四本书。”乾隆没办法只能将这些书都交给了他。纪小岚故意将“四本书”这个非集合概念说成“《经》《史》《子》《集》”这样的集合概念。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还有一个例子是:我国的高等院校是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北京大学是我国的高等院校,所以,北京大学也是分布在全国各地。这句话显然是错误的。“我国的高等院校是分布在全国各地的”中的“高等院校”是集合概念,“北京大学是我国的高等院校”中的“高等院校”是非集合概念。这里把同一语词表达的两个不同概念当作同一概念来使用,犯了混淆集合概念与非集合概念的错误。

《逻辑学导论》读后感

读《逻辑学导论》有感 逻辑学是研究概念、命题和推理的,特别是研究思维形式,并揭示与之有关的思维规律及思维方法的。而要进行思维活动,就离不开运用概念、命题和推理;正确运用思维形式,遵守思维规律,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是正确地进行思维活动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因此,可以说,凡是在有思维活动的地方,就会有逻辑学的作用。所以,我选择了逻辑学来学习。人们要获得正确的认识,就必须正确地进行思维活动,而逻辑学正是为人们正确地进行思维活动提供了规范。由于逻辑形式、规律和方法是贯穿于具体思维活动中的,许多人虽然没有专门学过逻辑,但在长期、反复的思维活动中,通过各种途径,也可以自发地掌握一定的逻辑知识,并自发地使自己的思维合乎逻辑。但是,仅仅靠自发是不能系统地掌握逻辑知识的。与自觉的逻辑思维相比,自发的逻辑思维往往是有欠缺的。特别是当面对一些比较复杂的逻辑问题时,学过逻辑和没学过逻辑,逻辑学得好和学得不好就大不一样了。 而任何科学都是由概念、命题、推理组成的逻辑体系。列宁曾说:“任何科学都是应用逻辑。”科学理论建立的过程,也就是运用逻辑形式、规律和方法的过程。特别是在现代,逻辑学更是被直接应用于数学、语言学、哲学、计算机科学等许多学科的研究中,成为这些学科的必备的基础性研究手段。 总之,逻辑学对于认识事物、表达思想、开展论辩、进行科学研究都有重要作用。在各门知识中,逻辑学处于基础地位,是人类知识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这本《逻辑学导论》分为了三部分,分别是逻辑和语言,演绎,和归纳。本书内容精妙详细,难以短时精读全书,以下仅述前两部分。 第一部分逻辑和语言 这部分内容是逻辑学的基础,所以我花了最多时间在这部分上面,皇天不负有心人,在这部分内容里,我感觉到自己领悟的知识最多也是最实用的。 逻辑 逻辑学是研究用于区分正确推理和不正确推理的方法和原理的学问。通过对逻辑学的学习我们可以确认自己的一些天赋能力,并通过训练增强这些能力。正确推理的界定有着许多客观标准,而如果不了解这些标准,也就无法运用它们。所以,逻辑学的研究致力于阐释、说明与论证关于正确推论的各种原理,展示它们的效用,从而为人们更好地进行理性思考提供帮助。 任何论证都是命题构成的,命题是一种可以被肯定或否定的东西,也就是人们通常使用陈述句所断定的东西。命题是构成论证的部件。推论则指以一个或更多命题作为出发点,得出另一个命题的过程。论证则是逻辑学所关心的主要对象。一个论证的结论,就是以论证中的其他命题为根据所得出的那个命题,而这些其他命题,即被肯定或假定为接受结论的根据或理由的命题,则是该论证的前提。 而对于论证的分析,通常有两种分析技法:一种是解析,即用清楚的语言和逻辑顺序表明论证中的命题:另一种是图示,用二维空间关系图展示论证的结构,能够在平面图上直观地显示论证的结构。两种技法都很有用的分析工具,运用这两种工具对论证进行分析,可以更彻底地理解论证前提与结论的关联,所以可根据不同情况选用最方便适用的一种。 这两种分析方法其实对我们学生而言并不陌生。且不说在日常生活中与他人交流常用到解析法,在我们做过的大大小小的练习题,考试题中,审题的过程中往往要用到这两种方法。更直观地举例说,像语文的阅读题,数学的证明题,我们都会运用到解析法和图示法。

清晰思考离不开逻辑学——读《身边的逻辑学》有感

清晰思考离不开逻辑学 ——读《身边的逻辑学》有感 奥斯卡·王尔德(Oscar Wilde)说“逻辑没有爱情的一半重要,但它能证明事情。”逻辑能证明人们是不是在跟你胡扯,这样你就能知道真相。“你们必晓得真理,真理必叫你们得以自由。”这句取自《圣经》的箴言镌刻在美国中央情报局(CIA)总部的大厅内墙上。由此可见,唯有清晰思考才能认识真理,洞悉现实,了解事物的真貌。 伯纳·派顿(Bernard M. Patten)的这本《身边的逻辑学》是写给普通读者的逻辑学入门书,它通过引用我们身边的大量实例,不仅说明了逻辑思维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教人如何清晰思考和理性生活,目的是让我们辨别出充斥于政治、经济、广告等等之中那些看似合理、实际是谎言的说辞。 书中用传统逻辑学的理论分析了日常交谈、投资建议、传媒宣传等诸多领域的“谎言”:过度概括、模糊定义、错误类比、片面拣选证据、集体思维、回避问题等等。这本书条理分明又不失幽默,解说深入浅出,举例广泛遍及社会各个领域。每一章节后还设计了小练习,这让读者阅读时兴趣十足。最后一章以刘易斯·卡罗尔的《爱丽丝梦游仙境》中的故事重温全书的重点。 联系到社会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本书可谓亲切通俗、简单实用。下列略举一二。 (一)广告中的过度概括 在数学上,从概括到特定的推理称为演绎推理,从特定到概括的推理称为归纳推理。找到反例,就能证明概括有误。所有科学原则都是暂定的。比如,光速不变原理是爱因斯坦创立狭义相对论的基本出发点之一,但2011年9月23日,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公布了一份研究结果,科研人员在让中微子进行近光速运动时,其到达时间比预计的早了60纳秒(1纳秒等于十亿分之一秒),对此,研究者认为,这可能意味着这些中微子是以比光速快60纳秒的速度运行。如果这一发现被验证为真,将颠覆支撑现代物理学的爱因斯坦相对论。 科学原则尚且如此,我们欣赏过的广告又如何呢?广告中的不合理因素有很多,作者重点研究了过度概括,指出:广告的概括合理必须建立在证据上,而证据必须包括公平的样本,而非刻意挑选的例子。例如,某明星使用某品牌洗衣粉,一方面说明明星拿的报酬越多,她的代言越可能带有偏见;另一方面,广告暗示我们也该使用该洗衣粉,作者称此为“隐含缺乏保证的概括”,而且即使一个明星使用洗衣粉后有效并不能说明广大的消费者使用后也有效。许多广告含有非理性的过度概括。 (二)错误类比是一种思考错误 作者指出:人类与机器的类比通常是错误的。惠特曼的《啊,船长,我的船长》将整个美国政府比作一艘航行在历史航道上的巨轮,林肯总统就是这艘航船的船长,这首诗感情诚挚,感人颇深。尼克松总统也经常说,他是驾驶国家之船的船长。然而,总统与船长的权力地位完全不同,所受约束的对象也不尽相同,唯一相同的地方只是“绝对的指挥权”,这正

学习逻辑学心得体会

学逻辑学的心得体会 说实话,有点不大好意思,以前我只听说过“逻辑思维能力”这个概念,而非想过还有逻辑学,是这一学期的逻辑学这门课让我慢慢的了解它,在老师细细的讲解中,慢慢熟知它,渐渐学会应用它。还记得曾今,在我看来,逻辑就如同数学中的解题,有题目所给出的一个又一个有一个的已知推出其隐藏条件,最后成为大家都熟悉的“1+1=?”。这就是没学过这门课对逻辑学的了解。然而,通过这一学期的学习后,它使我了解到,逻辑是一门理性的科学,是一门思维的必然法则,不是关于特殊对象,而是关于一切一半的对象的,是客观的。它告诉我们应当怎样思维先天原理。在这儿,它也让我想到逻辑学的概念内容含义就如同大学老师讲课的方法,它告诉你的不是这个东西是什么,叫什么?而是教你怎样去识别东西,教的是一种思维。坦白的说,通过这一学期的学习,我对逻辑学的了解估计有15%吧。只初明白它不再是我以前想的那么狭窄,数学逻辑只是它的一部分,它所涉及的内容是方方面面的,各大学科、社会问题、历史问题等都有涉及。 总之在我看来,学习的人通过逻辑学所获得的教养,在于训练思维,使人在头脑中得到真正纯粹的思想,因为这门科学乃是思维的思维!

在很多人的眼里,他们认为逻辑学是最难的科学,因为它所处理的题材,不是直观,也不象几何学的题材,是抽象的感觉表象,而是纯粹抽象的东西,而且需要一种特殊的能力和技巧,才能够回溯到纯粹思想,紧紧抓住纯粹思想,并活动于纯粹思想之中。但是我却不这么认为! 在我的看法中,我认为恰恰相反,我觉得逻辑学在一定程度上是一门很好学的学科,因为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可以说是密不可分。逻辑之于生活,就像是水之于生命,饭菜之于盐,生活中没有逻辑就相当于生命没有活动的规则和定律而一塌糊涂,就像是食之无味的饭菜吊不起胃口。不管你是否在意,逻辑在生活中都会被经常用到,通过此通道的学习逻辑,你便可以更加准确和全面的了解逻辑学,更好,更快的的学好这门课程。 谈到逻辑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与联系,让我不由想起了以前在哪那本书上看到过的公孙龙著名白马非马的论断。故事内容是这样的: 古代的时候有一个叫做公孙龙,作为名家的代表人物,他可谓是将名家的名誉发挥到淋漓尽致的地步。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当时赵国一带的马匹流行烈性传染病,导致大批战马死亡。秦国战马很多,为了严防这种瘟疫传入秦国,秦就在函谷关口贴出告示:“凡赵国的马不能入关。这天,公孙龙骑着白马来到函谷关前。关吏说:“你人可入关,但马不能入关。”公孙龙辩到:

逻辑学的收获和感想培训资料

逻辑学的收获和感想

我的眼中的逻辑学 在这学期之前,我对逻辑学的了解很少,仅仅局限于高中政治和历史课本上的相关知识。选修逻辑学有很多原因,唯独没有对逻辑学的喜好。因为当时的无知,对于“逻辑”二字,我第一反应就是晦涩和深奥,有很大的排斥心理。 但是,随着老师讲解的深入,我发现原来逻辑学不是我原先想的那样;逻辑学练习题不再是一团将我绕的死去活来的乱麻,它像一个脑筋急转弯,像一道数学题,可能卡住你,但只要运用原理,细细琢磨,就能推出正确的答案。 对逻辑学的兴趣愈发强烈,我特意在网上查找了逻辑学的发展历程,了解到逻辑学不仅发展时间长,而且东西方学者对之都有研究。通过学习,发现老师的讲解基本上以传统(形式)逻辑学为基础,所以,我详细了解了其发展过程。 大约在公元前6世纪左右,古代中国、古代印度和古希腊的学者,就各自独立地建立了自己的逻辑学说。他们分别是“名辨之学”、因明和古希腊的逻辑学。其中,古希腊的逻辑学最为系统,因而在世界逻辑学发展史上影响也最大、最深。 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被认为是古希腊逻辑学的创始人,他在其由后人整理并取名为《工具论》的著作中,第一次全面、系统地论述了传统形式逻辑,提出了有关范畴、命题、三段证明和谬误等一系列重要论述和思想。他所创立的逻辑学,逻辑史上称之为古典的或传统的形式逻辑(“形式逻辑”这一称呼是17世纪康德提出的)或古典的演绎逻辑。这一逻辑的主要特点在于:它是建立的对范畴的研究基础之上,即它主要涉及范畴、又范畴组成的命题、由命题组成的三段论和论证等。这是古代逻辑中较为完整地建立起来的一个三段论系统,它构成了逻辑的一个初等的、但是重要的部分。 亚里士多德以后,麦加拉-斯多葛学派研究了亚里士多德逻辑中欠缺的有关假言命题、选言命题、连言命题等属于复合命题的问题,研究了由这些命题所

《稀缺》读后感:越赶越忙,越忙越穷的逻辑

《稀缺》读后感:越赶越忙,越忙越穷的 逻辑 越赶越忙,越忙越穷的逻辑 ——读《稀缺》有感 李志清 人常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按理,只要锲而不舍去耕耘,生活似乎就该美满幸福?可现实却并非如此,不少日理万机的人,生活总被一个个突发事件追着跑,每天就如同向空中抛接多球的杂耍者,虽看上去技艺高超,但随时都处在崩溃的边缘。 1,为什么会越忙越穷 我们习惯认为:贫穷是源自懒惰,忙碌是因为无能。可现实却常出现,勤奋并不能阻止贫困,精明也无法驱赶忙碌的事实。到底是什么造成了穷人无法翻转的贫穷?又是什么让忙碌的人会永无休止在忙碌? 美国经济学家穆来纳森和心理学家沙菲尔合着的《稀缺》用心理学实证研究,重新解读了经济学的核心概念“资源稀缺”,他们发现,贫穷和忙碌并非只是简单缺少金钱或时间,而根深蒂固的贫穷心态才是造就贫困的根源。

穷,极也。——《说文》 贫穷,就是资源极度匮乏。本质上讲,极度缺钱和极度缺时间的人都属穷人。 按理,给穷人适当资源,贫穷就该迎刃而解。但事实并非如此,即使给了缺钱的人一笔钱、让忙碌者空闲出一段时间,他们也无法轻易变得富足或高效。因为,在长期性的资源稀缺中,穷人已经形成了“管窥”之见,也就是对局部事件过度专注,虽然这种“专注”初期也会产生“专注红利”,即短期内会获得更高的效率。但从长远来看,正是这种“专心致志”却让人长期陷入到“权衡式思维”,致使“心智带宽”变窄,“稀缺”俘获大脑,因而阻止了人的认知能力和执行控制力的发挥,最终让人变得更加愚笨和低效。 2,更多耕耘却无更多回报 有两个学生每周都有固定的作业需要完成,菲力克每天按照进度完成当天的作业,虽然辛苦,但每周都能从容完成任务;奥斯卡每天用于作业的时间比菲力克还多,但总觉时间不够,常心烦意乱,每周的作业都是在匆忙中进行,还经常迟交。 事实上,奥斯卡与菲力克的智力相当且功课的强度相同,奥斯卡并没有选修更多课程。不同的是,奥斯卡每天完

学习逻辑学心得体会

学习逻辑学心得体会 【篇一:逻辑学学习感受】 201140503009工业设计钱心怡 生活处处有哲学 ——在逻辑学学习过程中的一点体会 现我错了,逻辑学是一门很贴近生活,很有意义,或者通俗点说, 是很有用的学问。 早在公元前5世纪前后,古代中国、古希腊和古印度就产生了各具 特色的逻辑学说。伴随着时代进步,逻辑学被广泛应用与其他科学 领域,在科学发展的进程中不断革新,日益体现出重要的理论意义 和应用价值。 随着学习的深入,我渐渐走进了逻辑学习的神秘殿堂。概念、定义、划分、判断、演绎推理、归纳推理??原本以为晦涩深奥,抽象难懂 的东西,经老师与实际相结合的讲述,一下子便豁然开朗。以前总 以为逻辑远在天边,没想到它就在我们眼前,很多时候,我们需要 用它解难答疑。逻辑试题,尤其是老师上课偶尔展示的公务员的考 试题中,大多是实用性的。逻辑当中有一些定义是要牢牢记住的, 但要重在理解,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例如划分、 定义的规则,联言判断、选言判断真假性的断定,周延不周延的判断,除牢记规则外,理解是必不可少的。理论联系实践,注重运用,这是最为重要的。 经过了半年的学习,越来越感受到逻辑的魅力。它不仅能提高人的 认识能力,提高逻辑思维能力。更准确的论证和表达思想,揭露谬误,驳斥诡辩。 【篇二:学习逻辑学感想】 结合本人实际,简述学习本课程后的体会(收获);并且提出对本 课程的教学意见和建议。字数要求:1500字以上。时间过的真快啊,不知不觉间,学习逻辑学的课程也结束了。在这段时间里面,伴随 着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的变化,使我们对自己的人生道路充满了迷茫,显现出一种无所适从的状态,整天都不知道干什么。就在我们 处在迷茫的时候,它走进了我们的身旁,更走进了我们的心里。它 就是逻辑学。逻辑学是研究思维、思维的规定和规律的科学。逻辑 学的有用与否,取决于它对学习的人能给予多少训练以达到别的目

《失败的逻辑》读书笔记

《失败的逻辑》读书笔记(上) 科学家写的书,严谨有趣。作者Dorner是马普研究所人类认知学主任,著述颇丰。第七章,《那么我们现在怎么办》,是整本书的总结和精华,对解决方案的总体探讨。 本章的开始,用很长的篇幅描述人类思维的特征,失败的第一个原因是:人类思维过程缓慢,特别是对于未知现实所需要的思维活动太慢,不能同时处理许多不同信息。于是,有限的资源下,“节约”时间和精力,成为思维过程中许多失败的基础。这和芒格研究的人类思维善于“走捷径”异曲同工。节省脑力资源大多数时候对我们是优势,但这种思维定势特征,有时候会成为错误来源而浑然不知。“不考虑副作用和长期影响的规划,比事先分析那些可能性,也要经济的多”。“总之,在我们处理复杂系统时,节省的倾向似乎起着主要作用,促使我们省略思维过程的某些步骤或尽量将其简化”。或许是德国人特有的严谨在被国人翻译的时候给“捣糨糊”了,这部分原本最重要的章节读起来很别扭,我怀疑或许译者忽略了一些关键词、转折词,要么就是见树木不见森林。大段大段的文字,没怎么弄明白层次结构到底要说明什么。 第二个原因,来自认知过程领域之外。也就是心理学上的“可控制感”,自我保护的成就感。“如果我们提出一个简化假设而且认为一切都依赖于一个中心变量,那么不仅把事情都变得容易了,而且还得到了一种安慰,感到事情都在我们的控制之下。没有这种简化,我们可能发现自己飘浮在一个由数据和很不容易分析的相互关系构成的海洋之上,而浮在海上不是一种愉快的感觉。形成简单假设并限制搜寻信息,可以缩短思维过程并允许我们有一种能力感”。是否真相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能控制。另一方面,无限的从事制定计划、收集信息和构造过程的倾向,也是一种自我保护,与现实的脱离使我们没有机会知道是措施不起作用还是完全错了。 第三个原因,人类记忆可能有一个很大的容量,但是它的“流入容量”较小。吸收新材料的速度慢。接收信息的衰落现象,其原因在于“通过屏蔽多余信息对我们的干扰,它可能为我们提供一些抽象方案。但它确实有自己的缺陷。人类面对时间结构系统所碰到的困难是一个重要例子”。所谓时间结构系统,作者在前面的几章分别用图表详细举例,很有意思。一个典型的例子是指数变化,很多人没法直观理解随着时间推进微小变化会最终及其陡峭。另一个例子,关于恒温箱调节实验的。简单的说,如果要干预一个刻度不准的恒温箱,使之实际温度恒定达到某个预期温度,结果很可能会让温度变化幅度更大,记录的实际温度变化轨迹和调节方案也错的离谱。呵呵,听起来是不很像股市?有预期,有实际情况,有对实际情况的认知。不是基本面决定股价(实际温度),而是我们对基本面的预期(预期温度)及其认知与现实之间的偏差(认知)决定股价变化(实际温度)。这是soros的核心思想。言归正传,波动性增大的原因,作者认为是“不能考虑较早发生的每一件事,只是因为那种信息已不再存在于他们的记忆之中了。” 第四种原因:我们不考虑不存在的问题,我们是当前的俘虏。

读后感

读《数学简史》有感 数学,很多人闻之色变。的确,中国式的应试教育让很多人对数学充满了畏惧,认为数学就是高智商人,才玩得转的学科,其实不然。数学的美丽,并不是我们做的那些所谓难题能够体现的,数学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样,如洪水猛兽,而是像一个神秘的花园,需要我们在其中细细观赏,慢慢品味,看得花儿的艳丽,嗅得花儿的芬芳。 数学史是我们认识数学,学习数学,研究数学的一块敲门砖。它可以帮助我们弄清数学的概念,数学思想的发展过程,让我们对数学概貌有整体的把握和了解。 所谓有需求,才会有发展。数的概念就是产生于计数的需要。而古人对周围环境的各种物体形状的长期观察中形成几何图形的概念,如从拉紧的绳子中产生了直线的概念,对太阳,对月亮的观察,产生了圆和弓形的概念等等。 令人骄傲的是,我们中国数学在人类文明发展的初期,处于领先位置。早在五六千年前,中国就有了数学符号。作为殷商时期的文化特征,甲骨文是中华文明中最古老的有记录的文字。从对已发掘的甲骨文中,我们惊喜的发现,几千年前,老祖宗们就已经对数学有了一定的认识及研究。而商代的数字系统甚至比同一时期的古巴比伦和古埃及更为先进,更为科学。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常被人挂在嘴边装深沉的几句文言文“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里的八卦,和今天我们熟知的二进制有着惊人的一致。观看八卦图,可以发现,八卦是有方位的,它是古代中国的坐标系,已沿用了几千年,流传至今。真的很奇妙,阴阳八卦里的数学思想真不由得令人拍案叫绝啊。除此之外,很多数学思想在我国早已萌芽,最著名的一例是“田忌赛马”的故事。想必大家对这个故事早已耳熟能详了。田忌的谋士孙膑是著名的军事家,他给田忌出了一个绝妙的应对方案:用上马对齐王的中马;用用中马对齐王的下马,田忌反而以2:1取胜。在这里反应了总体最优的数学思想。更不用说九九歌,也就是我们现在使用的乘法口诀了,那的确是中华人民智慧的结晶,让人不得不佩服。 原来总是听老师在课堂上提到“万物皆数”,现在我终于知道这句话的由来了,是来自毕氏。毕达哥拉斯学派重视研究数的理论而著称,但他们所说的数仅指整数和分数。毕氏本人的原话不得而知,但其学派一位晚期成员费洛罗斯明确说:“人们所知道的一切事物都包含数。因此没有数就不可能表达也不可能理解任何事物。”这就是人称的“万物皆数”。事实上,毕氏的理论不完全是正确的。一位善于思考的年轻人希帕斯就发现了一个新数。他发现如若正方形边长为1时,那么它的对角线长不是当时主流认为的整数和分数,而是一个新数——无理数根号2。他的这一发现动摇了毕氏学派“万物皆数”的哲学基础,跟坚持哥白尼“日心说”的布鲁诺一样,不能被当时奉行“万物皆数”的毕氏学派所容忍,与被烧死的哥白尼不同,希帕斯是被投入大海葬身鱼腹。这就是数学史上发现无理数的惨案,并且由此引发了第一次数学危机。 最后,这场危机通过在几何学中引进不可通约量概念而得到解决。两个几何线段,如果存在一个第三线段能同时量尽它们,就称这两个线段是可通约的,否则称为不可通约的。正方形的一边与对角线,就不存在能同时量尽它们的第三线段,因此它们是不可通约的。很显然,只要承认不可通约量的存在使几何量不再受整数的限制,所谓的数学危机也就不复存在了。 第一次数学危机告诉我们,直觉和经验不一定靠得住,而推理证明才是真正可靠的。

《简单的逻辑学》读后感1000字

《简单的逻辑学》读后感1000字 导读:读书笔记《简单的逻辑学》读后感1000字,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简单的逻辑学》读后感1000字: 看到这样一句话:除了时间管理,我们还应该关注精力管理。不过很惭愧,无论是时间管理,还是精力管理,我都没有做好。我说一下我的尝试。 在少数派的一篇文章里,我认识了“精制碳水”这个名词,也意识到精力管理这个概念。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中午一顿美味的午餐后,就开始十分疲倦,然后开始午睡。但是,我们的午睡体验往往很差,下午要是没课,一不小心一个下午就睡过去了,要是下午有课,起床那个瞬间又会极其难受。不可否认,午睡对我们恢复下午的精力非常必要,但是午睡又很难控制。 由于亚洲食物普遍含有较多精制碳水,我们一顿午饭后,这些精制碳水消化导致血糖升高,进而导致犯困。意识到这一点后,我对这个星期的餐食做了一个尝试: 早上:吐司+香蕉+牛奶/果汁 中午:三明治+香蕉+咖啡 下午:蔬菜沙拉 一个星期下来,不知是咖啡的原因还是因为减少精制碳水的摄入,这确实让我中午没有那么犯困了,但是这让我更早开始饥饿。另外,

我觉得这可能对我来说,节约的时间大于增加的精力,这让我不用到食堂慢慢排队。除了沙拉需要点外卖,需要耽误一点上下楼取餐的时间。 另外,尽管中午没有往常那么犯困了,但是不代表不需要午睡了。但是上床睡觉容易贪睡,我开始在书桌上趴在睡,然后10几分钟后就会因为手麻,脚麻而醒来,并且由于眼球受到压迫,醒来还要几分钟恢复视力,不由觉得自己有些本末倒置了。 让我最为头疼的不是午睡,而是晚睡。我有天尝试睡前不玩手机,结果1个小时没有睡着,不得将手机继续拿起,在刷手机中不知觉睡去。这几天一直都没有做到早睡早起,浪费了不少早上的大好时光。 在少数派有看到另一篇文章《对某些人而言,学会睡觉比任何事都难》。其实我觉得睡觉对任何人都不难,难的是管理睡眠,在该睡的时候,能快速入睡,在不该睡的时候,不要犯困。 《简单的逻辑学》是一本“小书”,就页码而言不到200页,我却花了6天才读完。反映了我在阅读上并没那么投入。其实这本书大部分内容,读后感都觉得比较熟悉,因为在离散数学中的数理逻辑部分就有学过,区别的话《简单的逻辑学》是文字版,而离散数学中是符号与数字。当然,《简单的逻辑学》本就是一本科普读物,自然要使用通俗文字来解释一些复杂概念。 这本书除了让我们简要地复习了一下以前学过的数理逻辑,更多让我学到是最后一章的【谬误】部分。我们因为各种主观原因产生非常多逻辑上的错误。当然很多我们都有所听闻。

《简单逻辑学》读后感

《简单逻辑学》读后感 《简单逻辑学》是由美国作家麦克伦尼写的一部著名的逻辑学著作,虽然薄薄的一本书但里面却饱含着丰富的内容。总之,读了《简单逻辑学》让我受益匪浅,它开阔了我的视野,锻炼了我的思维能力;让我的认识能力得到了提高,对问题的判断不停留在感性的认识而注重理性的思考。简单逻辑学的主题是清晰地思考,准确的判断。简单逻辑学既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说话的艺术。《简单逻辑学》这本书很好的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对提高一个人说话的逻辑水平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 通读全书,我比较喜欢的是第二章逻辑学的基本原理的第三点:万物终有其根源。充足理由律告诉我们,事物的存在不是偶然的,它们都有其自身的根源。我们不尽知每个事物存在的理由,但我们知道它们的存在都是有理由。人作为理性的动物,当我们想知道为什么事物会是这样时,我们就会用相当一部分精力来探寻这些理由。从理论上来看,关于本源的知识是非常让人感到振奋的,因为知其所以然才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它们。但是关于本源的知识同样可以广泛应用于实践领域,因为找到了事物的根源就可以控制事物的发展,控制事物所带来的影响。例如,我们可以确定某种细菌是引发某种疾病的原因,那么我们就可以通过消灭细菌的方式来达到消除疾病的目的。我们知道万物的根源后,弄懂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从而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 在探寻事物根源的过程中,我们一般从其结果开始。我们面对这样或那样的现象,并需要为之做出解释。也就是说我们面对这些客观的事物;去探寻这些事物是如何形成的。我们所做的探寻工作必须遵循如下原则:每一个原因与其结果之间必然存在根本的相似之处。这就是说,所谓原因,它必能导致我们所观察到的结果,并将在结果上留下其特定的印记:每一个结果,在一定程度上,都将反映出其根源的特性。这样的逻辑学思考有什么重要的实践意义呢?当我门在探寻某个原因的时候,我们不能直接知道产生了某种结果的原因是什么,但是我可以通过面前的结果得到关于它的间接知识。通过评估结果的性质,我可以推测出原因的部分特性,这些知识将指引我们的探寻方向。在这章节里里作者举了一个谁打翻了厨房里的牛奶的故事。从奇怪的声音,到半瓶牛那倒地,到看见蚂蚁,到金丝雀出笼,到窗户外邻家的猫,作者一步步探寻和排除,最终锁定那只灌木丛中正添嘴的猫为重点怀疑对象。 在我们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需要运用逻辑思维的场合无处不在。如果我们的逻辑思维好就有助于事情的顺利完成;相反,如果我们缺乏逻辑思维能力那就有可能把事情搞砸。生活中,逻辑无处不在。无论我们是有意还是无意,逻辑无时不在服务于我们的生活。 读了《简单逻辑学》让我认识到了自己以前思考问题的片面性。读了这本书对我的思维有很大的帮助,学到了逻辑的初步知识和基本技巧。通过对逻辑学的学习我相信,我以后思考问题一定会更加全面,言语表达一定会更加的清晰,逻辑性更强。

《金融的逻辑》读后感

《金融的逻辑》读后感 最近刚读完陈教授的《金融的逻辑》,受到了很多启发。这本书最大的特点就是语言生动有趣、浅显易懂,但又由浅入深,观点独到,这也是老师推荐书目时我选择这本书的原因。当然这么长的篇幅只反复强调了几个问题,让读者感觉到一丝繁琐,但对于我们金融学刚入门的学生来说还是值得一读的。 此书分为五个部分,共二十二章。在序言中,陈教授通过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一系列问题,进一步提出了一系列关于金融的问题,随后又深入浅出地从财富的文化和制度基因等方面告诉读者:金融到底是怎么回事?危机之后,金融市场是否会终结?人类社会为什么要金融市场?金融交易除了让华尔街、金融界赚钱之外,对社会到底有没有贡献、有没有创造价值?如果有的话,是如何贡献的?如何创造价值的?金融的逻辑是什么? 以下是我对本书几大部分的摘要和思考: 一、金融与文化 初读这本书,其中一个观点引起了我的思考。陈教授对古代族群、宗族、家庭以及儒家文化从金融视角的分析,强调中国的传统家庭,在长辈和子辈之间存在着一种隐性的金融关系。金融,顾名思义,关键就在于融字一字上,金融的作用强调的就是资本的融通、资本的跨空间跨时间的重新配置。在市场规则、信用交易保障体系均不发达的社会里,人们主要依靠以血缘建立的家庭、家族为跨时空利益交易的场地,或者说家庭、家族就是隐性的内部金融市场。在传统中国社会里,血缘是这些族内、亲情内部利益交换的信用基础,而儒家“三纲五常”名分等级秩序便是信用交易的具体文化制度保障。“孝”道文化是这种个人未来生活安全保障体系的另称,所以古代讲究的是通过“三纲”来维护信用关系。比如说儒家文化中“孝'文化的提出,在陈教授看来就是为了加强对子女心理的约束,来使他们未来履行养老义务,也即是来保证他们对父母前期投资进行未来的偿还。所以陈教授指出古代的这种孝道并不完全纯粹是亲情,同时还夹杂了利益关系。只有现代金融的建立才能帮助老人能够不依靠儿女来安排养老,这样家庭子女关系才能在非利益的基础上变得更加重视感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