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中考试题专题汇编生物与环境

生物中考试题专题汇编生物与环境
生物中考试题专题汇编生物与环境

2018 生物中考试题汇编——生物与环境

一.选择题(共40 小题)

1.(2018?乐山)枯叶蝶形态和颜色与周围落叶非常相似,这属于()

A. 环境影响生物

B.生物适应环境

C.生物影响环境

D.环境制约生物

B【解答】枯叶蝶翅膀极像枯叶,与环境颜色一致,不易被敌害发现而生存下来;为了保护自己,防御敌害的各种行为都是防御行为,是对环境的适应。

2.(2018?海南)下列自然现象中具有生命特征的是()

A. 日出日落

B.潮涨潮退

C.花开花谢

D.春去秋来

C【解答】:生物的生命现象包括: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繁殖;应激性;遗传和变异。

ABD 中的自然现象都不具有生命特征,C 花开花谢具有新陈代谢、生长、繁殖等生物基本特征,属于生物。

3 . (2018?常德)在海洋深处,生存的植物种类非常少甚至没有,影响植物在此分布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A. 空气

B.阳光

C.温度

D.水

B【解答】光在海水中的穿透性有浅到深越来越弱,最浅处光最强,有红光也有蓝紫光,

有利于绿藻利用,所以是绿藻;往下一些红光穿透性不强被海水吸收,能利用起来用作光合作用的只剩蓝紫光,褐藻有利于吸收蓝紫光,最深处没有光,因此没有植物生存。

4.(2018?湘潭)当你仔细观察身边的树木,你会发现同一根枝条上相邻的叶片是互不遮挡的,每个叶片都能接收到阳光的照射,这种现象表明()

A.生物能适应环境

B.环境不影响生物

C.环境能适应生物

D.生物不影响环境

A【解答】下面的叶片就不能接受阳光的照射,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就会

减少,不利于樟树的生长。因此杨树上下相邻的叶片互不遮挡,能使每片叶都尽可能多地接受阳光的照射,体现了生物能适应环境。

5 .(2018?广东)“谷雨,谷得雨而生也。”谷雨前后适于播种和移栽植物,这说明()

A.环境影响生物

B.生物影响环境

C.生物适应环境

D.环境适应生物

A【解答】谷雨前后,适于播种与移栽植物,这体现了非生物因素水分对生物的影响,即环境影响生物。

6. (2018?达州)下列关于生物和生态系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飞蛾扑火是昆虫对光刺激作出的反应

B.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在这一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分解者

C. 州河里的所有动物、植物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D. 甲乙丙丁四种生物因捕食关系构成了一条食物链:乙T丁T丙T甲,若因某种原因

导致丙大量减少,则短时间内丁会大量增加,甲会大量减少

C【解答】飞蛾扑火”,是昆虫的趋光性,是生来就有的,不学就会的,由体内的遗传

物质所决定的先天性行为。“落红”中的有机物在土壤中被分解者分解成无机物后,形成“春泥”,可以作为植物的营养被植物吸收利用,重新起到“护花”作用。因此,“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落红化作春泥的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腐生细菌、真菌等分解者。动物、植物构成了生态系统的生物部分的一部分,不能构成一个生态系统;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必须有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乙T丁T丙T甲,若

因某种原因导致丙大量减少,丁缺少天敌,则短时间内丁会大量增加,而甲缺少食物会大量减少。7.(2018?恩施州)“春有桃花迷人眼,夏有莲叶荷田田”,不同的花儿在不同季节绽放,主要是受了()的影响,所以在异地引进作物品种之前应充分考虑,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A. 温度、水分

B.水分、日照

C.日照、温度

D.温度、土壤

C【解答】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光决定植物的生理和分布,也影响动物的繁殖和活动时间等。不同的花儿在不同季节绽放,这种差别主要是光照、温度不同造成的。

8.(2018?深圳)诗句“雨露滋润禾苗壮”所隐含的影响植物生长的非生物因素是()A. 阳光B.温度C.水分D.空气

C【解答】雨露滋润禾苗壮”,体现了水(非生物因)影响了生物禾苗的生活

9.(2018?淮安)进入黑暗环境中,猫的瞳孔会显著变大,有利于发现猎物,该事例可以说明()

A.生物能影响环境

B.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

C.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

B【解答】生物具有如下生命现象区别于非生物:①生物具有新陈代谢现象,能够不断从外界摄取营养物质,同时不断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营养、呼吸、排泄等);②生物

能够生长,由小长大,生物通过生长使体形增大,体重增加;③成熟的生物个体能够通过生殖产生后代;④生物具有应激性,能够对各种刺激作出有规律的反应;⑤生物体的子代与亲代之间既相似又有差异的特征,说明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现象;⑥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⑦生物体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进入黑暗环境中,猫的瞳孔会显著变大,有利于发现猎物,这种生命现象说明生物具有能适应一定的环境的特征。

10.(2018?黑龙江)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影响着环境。下列现象能够体现生物适应

环境的是()

A. 大树底下好乘凉

B.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C.青蛙冬眠

D.南橘北枳

C【解答】大树底下好乘凉,是大树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大气的湿度,降低温度,同时

大树遮阴,也能降低温度,大树还能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使树下氧气较多,因此大树下空气凉爽、湿润、清新好乘凉,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是白蚁在大堤内挖洞影响了大堤的牢固性,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与青蛙的冬眠有关的主要生态因素是温度,表明生物能适应环境;“南橘北枳”主要是南北温度的不同造成的,是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11 . (2018?郴州)2011 年,科学家在火星上首次发现有流动水的痕迹,并推测“火星可能存在生命”。以下有一条概述,可作为支持该推出的理论证据。请找出()

A.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B.生物能进行呼吸

C.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D.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A【解答】生物是指具有生命的物体,生物之所以区别于非生物是因为它具有非生物不具有的基本特征。2011 年,科学家在火星上首次发现有流动水的痕迹,并推测“火星可能存在生命”。由于水是生物生活所必需的营养,因此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可作为支持该推出的理论证据。

12 . (2018?济宁)农谚曰:“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清明时节影响播种的非生物因素主

换貝(\

要是()

A.温度

B.阳光

C. 土壤

D.空气

A【解答】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清明时节,我国很多地方的农民忙着春耕播种。这

是因为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

13.(2018?菏泽)下面的生物与其栖息地不相符的是()

A.鲨鱼-淡水湖泊

B.灰喜鹊一松林果园

C.企鹅一南极冰原

D.大熊猫一高山竹林

A【解答】鲨鱼有鳃,适于吸收水中的氧气,是与水生环境相适应的,生活在海洋中。

灰喜鹊,栖息于开阔的松林及阔叶林,公园和城镇居民区。杂食性,但以动物性食物为

主,主要吃半翅目的蝽象,鞘翅目的昆虫及幼虫,兼食一些植物果实及种子。灰喜鹊生

活在松林果园;企鹅体内脂肪较多,保温能力强,体表羽毛含绒量高保温效果好,因此

企鹅适于生存在寒冷的南极冰原。大熊猫以竹子为食,生活在高山竹林里

14.(2018?黑龙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体现了哪种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A. 水

B.阳光

C.温度

D. 土壤

A【解答】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中,主要描述了水

滋润着生物,影响了生物的生活,使生物开始萌发。因此“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诗句中描写的影响植物生长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水分。

15.(2018?潍坊)在我国北方,梧桐树一到冬天就落叶,说明生物体()

A. 能够生长和发育

B.成熟个体能够繁殖后代

C.具有遗传和变异现象

D.能对各种刺激作出反应

D【解答】在我国北方,梧桐树一到冬天就落叶,这是梧桐对低温环境的反应,从而减弱蒸腾作用。

16 . (2018?滁州)下列各项中,属于非生物因素的是()

A.绿色植物

B.水

C.细菌

D.肉食性动物

B【解答】生物的环境不仅是指生活的地点,还包括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光决定植物的生理和分布,也影响动物的繁殖和活动时间等。温度影响生物的分布、生长和发育。水分影响生物的生长和发育,并决定陆生生物的分布。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水属于非生物因素;绿色植物、肉食性动物、细菌属于生物,是生物因素。

17. (2018?绥化)在动物界中,羚羊发现猎豹后迅速奔逃,这种现象体现出生物具有的特征是()

A.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B.生物能进行呼吸

C.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D.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C【解答】生物能够对来自环境中的各种刺激作出一定的反应,羚羊发现猎豹后迅速

奔逃”,说明生物具有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的生物特征。

18. (2018?长沙)某生物社团的学生想观察植株的生长发育,他们带来了以下生物材料,

其中不会生长成植株的是()

A.绿豆

B.大米

C. 土豆

D.柳枝

B【解答】、绿豆是植物的种子,只有符合萌发的条件,可以发芽,生长成植株;大米是水稻的种子经过加工制成的,只剩下了种子的胚乳部分,不会萌发生长成植株;土豆是植物的茎,上面有许多芽眼,只要条件具备,可以发芽,生长成植株;将柳枝插入土壤,可以生根发芽,生长成植株. 19.(2018?扬州)含羞草的叶片受到触碰时,展开的叶片会合拢,这种现象反映生物能

够()

A. 进行呼吸

B.生长和繁殖

C.新陈代谢

D.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D【解答】含羞草受到碰触时叶片会合拢,这说明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20.(2018?临沂)诗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诗词里蕴含着不少生物学现象。下

列描述错误的是()

A.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影响这一现象的生态因素主要是水分

B.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缘”,枝条及其绿叶是由芽发育而来的

C. “地迥鹰犬疾,草深狐兔肥”,兔的牙齿有门齿和臼齿的分化与其植食性相适应

D.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蝉属于动物界的最大类群一节肢动物

A【解答】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体现了温度对生物的影响。春天温度

升高,鸭子开始下水游泳。万千枝条及其绿叶,是由植物体的芽发育而来。兔是草食性

动物,与其食性相适应,家兔的牙齿分为门齿和臼齿,无犬齿,有特别发达的盲肠,消

化食物的面积很大,适于消化植物纤维,蝉属于节肢动物,节肢动物中的昆虫纲是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一个类群。

21 . (2018?沈阳)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A.恐龙化石

B.电脑病毒

C.智能机器人

D.结核杆菌

D【解答】ABC不具有上述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生物。结核杆菌具有上述生物的特征,属于生物。

22.(2018?宣城)下列选项不能体现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是()

A. 一山不容二虎

B.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C. 螳螂捕食,黄雀在后

D.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D【解答】一山不容二虎”的大体意思是两只老虎为争夺领地、食物、配偶等争斗,属于攻击行为,属于生物对生物的影响;草和豆苗相互争夺营养物质和生存空间等,因此属于竞争关系,所以“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诗句中体现出豆苗与杂草间的生物关系是竞争关系。螳螂捕蝉揭示的是动物之间的捕食关系,即吃与被吃的关系,在成语“螳螂捕蝉”中,形成的食物链应为:树T蝉T螳螂;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是环境因素温度对生物的影响;

23.(2018?贵阳)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许多诗词歌赋蕴含着生物学知识。下列诗词能体现生物生殖现象的是()

A.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B.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C.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D.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B【解答】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说明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桃花盛开,说明生物能繁殖,能体现生物生殖现象;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说明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落红是凋零的花瓣,说明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24.(2018?衡阳)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A.钟乳石

B.机器人

C.七星瓢虫

D.无机盐

C【解答】钟乳石、机器人、无机盐不具有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生物;七星瓢虫具有生物的特征,属于生物。

25 . (2018?常德)“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体现了生物的哪一基本特征?()

A.需要营养

B.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C.能生长和繁殖

D.能进行呼吸

C【解答】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句话描述了小草的顽强的生命现象,体现了生

物的特征是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

26.(2018?赤峰)下列关于生物与环境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生态因素有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两类

B.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体现了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C.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D. 生物的生活环境是指生物的生存地点

D【解答】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

花始盛开”,表明环境影响生物的生长开花等,山上的温度比山下低,山上的桃花比山下的开的晚。才有了“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自然现象,造成这一差异的环境因素是温度。“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意思是白蚁在大堤内挖洞影响了大堤的牢固性,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生物的生活环境不仅指生物的生存空间,还包括在于它周围的各种因素。非生物因素如:温度、食物、光、空气、水等。而

阳光、空气、水、营养物质、适宜的温度、一定的生存空间等,这些都属于环境。

27.(2018? 滨州)下列哪项行为或现象与“葵花朵朵向太阳“所表现出的生物基本特征相同()A.燕子育雏B.子女与父母不同

C.种子萌发长成幼苗

D.小羊发现狼后迅速逃离

D【解答】葵花朵朵向太阳”所表现出的是葵花能对外界的太阳做出反应。燕子育雏说

明生物能够繁殖;子女与父母不同说明生物都能遗传变异;种子萌发长成幼苗说明生物能够生长;小羊发现狼后迅速逃离说明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28. (2018?聊城)现实中有许多实例能说明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下列实

例中能体现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A. 北方多种树木入冬会自动落叶

B. 仙人掌的叶变成剌

C. 部分宠物犬进入盛夏脱毛

D. 城市绿化改变了空气质量

D【解答】北方多种树木入冬会自动落叶,可以减少体内水分的消耗,适应寒冷的环境;仙人掌的叶变成剌,是为了减少水分的散失,是对干旱环境的一种适应;部分宠物犬进入盛夏脱毛,是生物适应环境;城市绿化改变了空气质量,是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29.

(2018?新疆)含羞草受到碰触时展开的叶片会合拢,这种现象说明生物()A.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B.生活需要营养

C.能进行呼吸

D.能生长和繁殖

A【解答】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生物具有应激性,能够对各种刺激作出有规律的反应,含羞草受到碰触后,展开的叶片会合拢,这种现象说明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30. (2018?张家界)下列属于生物影响环境的实例是()

A. 生活在寒冷海域中的海豹,皮下脂肪很厚

B. 蚯蚓使板结的土壤疏松

C. 生活在沙漠中的骆驼,尿液非常少

D. 沙漠里的骆驼刺根系特别发达

B【解答】生活在寒冷海域中的海豹胸部皮下脂肪较厚,有利于保持体温,减少热量的散失,适应寒冷的环境。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使土壤疏松,表明生物能影响环境,不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在炎热的沙漠中非常干燥,水源罕见。骆驼,尿液非常少,而且一般不出汗,(当体温升高到46C时才会出汗),可以减少体内水分的消耗,适应干旱缺水的环境。荒漠中的植物根系发达,是水分对生物影响,也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31.(2018?广东)下列诗句包含生命现象的是()

A.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B.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C.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D.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A【解答】鸭属于动物,桃花属于植物,诗中的现象属于生命现象;诗中没有生物,诗中的现象不属于生命现象。

32. (2018?广安)下列不属于生物的是()

A.优美的柳树

B.分布广泛的细菌

C.会洗衣的机器人

D.无细胞结构的病毒

C【解答】柳树、细菌、病毒都具有以上的生物特征,属于生物;机器人不具有以上的生物特征,不属于生物。

33. (2018?邵阳)下列物体中,属于生物的是()

A.生石花

B.奔驰的汽车

C.电脑病毒

D.恐龙化石

A【解答】生石花具有生物的特征,属于生物。BCD都不具有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生

物。

34. (2018?衡阳)下列叙述中,属于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是()

A.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B. 雨露滋润禾苗壮

C. 草盛豆苗稀

D.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C【解答】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表明生物能影响环境。雨露滋润禾苗壮”,体现了非

生物因素水对生物的影响。“草盛豆苗稀”,体现了生物因素草对生物豆苗的影响,草与豆苗,相互争夺阳光、水分、无机盐和生存的空间,属于竞争关系。“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

开”体现了非生物因素温度对生物的影响。

35. (2018?长沙)“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青“山”中植被丰富,能保持水土、调节气

候、净化空气等。这体现了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

A.生物影响环境

B.生物适应环境

C.环境影响生物

D.环境适应生物

A【解答】青山”中植被丰富,能保持水土、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等,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作用。

36. (2018?亳州)如图所示,表明生物具有什么样的共同特征:

A.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B.生物能进行呼吸

C.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D.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C【解答】轻轻触碰含羞草的叶片,含羞草的叶片就会立即紧闭下垂,即使一阵风吹过也会出现这种情形,就像一个害羞的少年,这一现象说明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37. (2018?新疆)我们经常说大树底下好乘凉”,这种现象说明()

A.生物适应环境

B.生物能影响环境

C.大气影响植物的生存

D.植物的生长需要水分

B【解答】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如蚯蚓改良土壤,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湿度等。

大树底下好乘凉,是大树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大气的湿度,降低温度,同时大树遮阴,也能降低温度,大树还能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使树下氧气较多,因此大树下空气凉爽、湿润、清新好乘凉,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38. (2018?威海)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会对环境产生影响。下列实例中体现生物

影响环境的是()

A. 变色龙随着环境改变体色

B. 海豹胸部的皮下脂肪厚度可达60毫米

C. 常刮大风的岛上有许多无翅或残翅的昆虫

D. 生长在岩石表面的地衣,能加速岩石风化,促进土壤层形成

D【解答】变色龙”的体色会随着环境变化而改变,变色龙”的体色变化的与周围环境的色彩非常相似,称为保护色不易被其他动物所发现,这对它躲避敌害或捕食猎物是十

分有利,属于生物适应环境;寒冷海域中海豹胸部皮下脂肪厚60毫米,有利于保温,与寒冷环境相适应,因此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常刮大风的岛上有许多无翅或残翅的昆虫,无翅或残翅的昆虫,由于不能飞翔,就不容易被风吹到海里,因而生存和繁殖后代的机会就多。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地衣加速岩石风化,促进地球土壤层的形成,是生物地衣对环境的影响。

A. AlphaGo机器人下棋

B.母鸡带领小鸡吃米

39. (2018?武汉)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A. AlphaGo机器人下棋

B.母鸡带领小鸡吃米

C.葵花朵朵向太阳

D.婴儿听优美的音乐

A【解答】AlphaGo机器人不能呼吸、生活不需要营养,不属于生命现象,小鸡、葵花、婴儿的生活需要营养、能进行呼吸,都属于生物。

40.(2018?南充)下列有关生物与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能够运动的物体就一定是生物

B. 蝴蝶的体色与周围的落叶颜色一致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C. 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D. 森林生态系统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肾”之称

B【解答】能够运动的物体不一定是生物,如汽车是能够运动的物体,但不是生物;枯叶蝶翅膀极像枯叶,与环境颜色一致,不易被敌害发现而生存下来;为了保护自己,防御敌害的各种行为都是防御行为,是对环境的适应;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和水等;森林生态系统分布在较湿润的地区,动植物种类繁多。森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消除污染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