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数学教案 曲线与方程

高二数学教案 曲线与方程
高二数学教案 曲线与方程

曲线和方程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曲线的点集与方程的解集之间的关系,从而掌握“曲线的方程”与“方程的曲线”这两个概念.

2.使学生掌握证明已知曲线C的方程是f(x,y)=0的方法和步骤.

3.通过曲线和方程概念的知识形成过程,培养学生合情推理能力、数学交流能力、探索能力,确立“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并进一步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对“曲线的方程”、“方程的曲线”定个中两个关系的理解.

教学过程

师:解析几何重要内容之一是利用代数方法来研究几何中曲线的问题.即通过建立坐标系,利用平面内点和有序实数对之间一一对应关系,建立曲线的方程,并通过对方程的讨论来研究曲线的几何性质.为此,在第二章“圆锥曲线”的第一节,先建立曲线和方程的关系.

这里,先看上堂课后留的两个思考题.(板书)

例1 (1)画出两坐标轴所成的角在第一、三象限的平分线l,并写出其方程.

(2)画出函数y=2x2(-1≤x≤2)的图象C.

(选择二位学生自制的计算机软盘或投影片,请二位学生各自操作,展示在投影仪上.取较好的解答定格,如图2-1.)

师:这二位同学解答很好.请大家对照直线l及方程,对照抛物线的一倍分C及方程,谈谈符合某种条件的点的集合L和C分别与其方程是怎样地联系起来的?(鼓励学生观察、联想,进行数学交流.学生讨论后选其两个回答,再口述一遍.)

生甲:如果M(x0,y0)是l上的任意一点,它到两个坐标轴的距离一定相等,因此x0=y0,那么它的坐标(x0,y0)是方程x-y=0的解;反过来,如果(x0,y0)是方程x-y=0的解,即x0,y0,那么以这个解为坐标的点到两坐标轴的距离相等,它一定在这条平分线l上.为此把直线l与方程x-y=0密切地联系了起来.

生乙:如果点M(x0,y0)是C上的点,那么(x0,y0)一定是y=2x2的解;反过来,如果(x0,y0)是方程y=2x2的解,那么以它为坐标的点一定在C上.

师:学生甲的回答清楚地说明了直线l完整地表示方程x-y=0,而方程x-y=0完整地表示了直线l.但学生乙的回答是否完满,请同学们思考,发表见解,并用最短的语言写在投影片上.(老师巡视后选一张投影展示定格.)

学生乙的回答忽略了-1≤x≤2,从而点集C与方程y=2x2的解的集合G无法建立一一对应关系.

师:请这位同学进一步阐明自己的见解.

生:就本题而言,如(3,18)∈G,但P(3,18)∈C.方程漏掉了制约条件-1≤x≤2.为此正确的理解是:如果点M(x0,y0)是C上的点,那么(x0,y0)一定是y=2x2(-1≤x≤2)的解;反过来,如果(x0,y0)是方程y=2x2(-1≤x≤2)的解,那么以它的坐标为点一定在C上.

师:这样的见解才确切地反映了点集C与方程y=2x2(-1≤x≤2)的解集G是一一对应的.从而,抛物线的一部分C完整地表示了方程y=2x2(-1≤x≤2),而方程

y=2x2(-1≤x≤2)完整地表示了C.现在我们来考虑以下这个问题:点集C还是抛物线

的一部分,方程却是y=2x2,不加任何制约条件.那么,此时的点集C与方程的解集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呢?(鼓励学生勇于探索,为合理推理铺垫.学生讨论后口答.)

生丙:曲线C上的任一点P的坐标(x0,y0)一定是y=2x2的解;但若(x0,y0)是y=2x2的解,以它为坐标的点不一定在C上,有一部分在y=2x2(x<-1或>2=的图象上.

师:回答得很好.我们再来考虑一个问题:点集C是抛物线y=2x2,而方程还是

y=2x2(-1≤x≤2).它们的关系又是怎样呢?(进一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并多向思维.学生口答.)

生丁:曲线C上点的坐标不一定是y=2x2(-1≤x≤2)的解;而以y=2x2(-1≤x≤2)的解为坐标的点却一定在C上.

师:以上两个问题反映了点集C与方程的解集不是一一对应的两种截然不同的不完整的关系.那么怎样才能使点集C与方程的解是一一对应的呢?为了研究方便,从曲线是点按照某种条件运动所成的轨迹的意义来说,我们也把直线看成曲线.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和有序实数对(x,y)联系起来,而二元方程f(x,y)=0的任一个解恰是一个有序实数对.现在我们一起归纳一下要具备的条件(学生讨论、口答).

师:同学们讨论得很好.曲线C和二元方程f(x,y)=0应具备以下两个条件:

1.若P(x0,y0)∈C,则f(x0,y0)=0成立;

2.若f(x0,y0)=0,则P(x0,y0)∈C.

本节课的“曲线的方程”与“方程的曲线(图形)”的定义是这样(老师操作计算机或投影片定格):

一般地,在直角坐标系中,如果某曲线C(看作适合某种条件的点的集合或轨迹)上的点与一个二元方程f(x0,y0)=0的解建立了如下的关系:

1.曲线上的点的坐标都是这个方程的解;

2.以这个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都在曲线上,那么,这个方程叫做曲线的方程,这条曲线叫做方程的曲线(图形).

师:我们已经给曲线的方程、方程的曲线下了定义.这堂课[例1]的第(1)小题,方程x-y=0是l的方程,而l是方程x-y=0的曲线;第(2)小题,方程y=2x2(-1≤x≤2)是曲线C的方程,而C是方程y=2x2(-1≤x≤2)的曲线.同学们再举3个例子,每个例

子画一条曲线,写一个方程.第1个例子满足定义中的两个条件;第2个例子满足定义中第1个条件,不满足第2个条件

;第3个例子不满足定义中第1个条件,满足第2个条件.(鼓励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强化概念记忆.选一位同学构造的例题板书.)

生:(板书)

师:(与学生一起评议)例1符合定义中的两个条件,y=|x|是曲线C的方程,C是方程y=|x|的曲线;例2中,曲线C的方程不是Y=x,C也不是方程y=-x的曲线,如果确定方程,那么曲线上遗漏了坐标是方程解的第三象限的点.如果确定曲线,那么方

程缺少了制约条件x>0;第3个例子,y=4-x2不是C的方程,C也不是y=4-x2的曲线.如果确定方程,曲线上混有坐不是方程解的点(以原点为圆心,2为半径而圆在x轴下方的部分).如果确定曲线,那么方程x2+y2=4增添了制约条件y≥0(以上叙述在师生多次数学交流中进行).

师:同学们对上面后两个例子,就定曲线变方程和定方程变曲线分别构造两个例子,使其符合“曲线的方程”、“方程的曲线”的定义,写在投影片上.(选正确与有错误的解答各一份.先展示有错的,进行纠正;后展示正确的定格.)

师:通过上面例题的研究,同学们掌握了“曲线的方程”、“方程的曲线”的定义,要牢记定义中的1、2两者缺一不可,当且仅当两者都满足时,能才称为“曲线的方程”和“方程的曲线”.下面研究“证明已知曲线C的方程是f(x,y)=0”的方法和步骤,请看例2(老师操作计算机或投影展示).

例2 证明以坐标原点为圆心,半径等于5的圆的方程是x2+y2=25,并判断点M1(3,-4),M2(-25,2)是否在这个圆上.

师:请同学们研究,证明应从何着手?

(大家讨论后回答)

生:应从以下两方面着手:1.圆上任一点M(x0,y0)满足x201920195;2.以方程x201920195的解(x0,y0)为坐标的点在圆上.

师:同学回答得很好,请大家阅读理解课本第50页例1,学会证明已知曲线C的方

程是f(x,y)=0的方法和步骤.(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阅读、思考、逻辑思维能力.)

师:现在我们再一起看一下本例题的证明过程.(老师操作计算机或投影片展示)

证明:1.设M(x0,y0)是圆上任意一点.因为点M到坐标原点的距离等于5,所以x201920195,,也就是x20+y20=25. 即(x0,y0)是方程x201920195的解.

2.设(x0,y0)是方程x2+y2=25的解,那么x201920=25.两边开方取算术根,得x20192019,即点M(x0,y0)到坐标原点的距离等于5,点M(x0,y0)是这个圆上的一点.

由1、2可知,x2+y2=25是以坐标原点为圆心,半径等于5的圆的方程.

师:现在请一位同学归纳一下证明已知曲线的方程的方法和步骤.

生:用“曲线的方程”和“方程的曲线”的定义来证明已知曲线C的方程是

f(x,y)=0.证明中分两个步骤;第一步,设M(x0,y0)是曲线C上任一点,证明(x0,y0)是f(x,y)=0的解;第二步,设(x0,y0)是f(x,y)=0的解,证明点M(x0,y0)在曲线C上.

师:这位同学的回答正确归纳了证明的两个步骤,要记住最后应加以总结,使证明更完美.现在我们再来看两个例题,同学们把解答写在投影片上.(老师操作计算机或投影片,先展示例3,解答后再展示例4.)

例3 求曲线y=x2关于直线y=x的对称图形的方程.(选两个同学的投影片)

1.解 y=x2关于直线y=x的对称图形的方程为y=x.

2.解:由

可知

y=x2关于直线y=x的对称图形的方程为y2=x.

师:第一个同学的解答是错误的,遗漏了对称图形中x轴下方图象的方程.而第二位同学通过画出曲线y=x2关于直线y=x的图象,写出了其方程.看来证明某已知曲线的方程是f(x,y)=0是必不可少的,证明课下研究.

例4 求曲线y=x3-x关于点(1,2)的对称曲线的方程.(选一个同学的投影片)

解设y=x2-x关于点(1,2)的对称曲线上任一点M(x,y),则M关于点(1,2)的对称点M′(2-x,4-y),因为M′在曲线y=x3-x上,所以4-y=(2-x)3-(2-x)即为所求的对称曲线的方程.

师:这位同学把所求曲线上的点转移到已知曲线上去,方法很好,也是今后求曲线的方程的基本方法.但是,我们这一堂课还要提出的问题是如何证明曲线y=x3-x关于点(1,2)的对称曲线的方程为4-y=(2-x)3-(2-x)呢?证明也留作课下研究.“曲线和方程”这一节,我们准备用两节课.这一堂课,着重研究了“曲线的方程”、“方程的曲线”这两个概念,以及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这是我们用代数的方法研究几何问题的基础.下一堂课,我们将着重研究证明曲线C的方程及重要性.为此,我们留以下作业:

书面作业:课本第51页练习,解答写在书本上;

研究作业:(板书)

1.证明曲线y=x2关于y=x的对称图形的方程是y2=x.

2.证明曲线y=x3-x关于点(1,2)的对称曲线的方程是4-y=(2-x)3-(2-x).

研究作业的解答请同学们储存在软盘内或写在投影片上.

设计说明

1.“曲线的方程”这一节,按教参要求是两课时,鉴于本节在解析几何中的重要地位,教案设计是第一堂课着重引出“曲线的方程”和“方程的曲线”的概念;第二堂课着重研究证明某曲线C的方程是f(x,y)=0.

由于在2.2节“求曲线的方程”中,指出了求曲线的方程的5个步骤,而课本中特别指明:“除个别情况外,化简过程都是同解变形过程,步骤(5)可以省略不写”.同学们高兴的是步骤(5)可以省略不写,而忽略了“同解变形过程”及“如有特殊情

况,可适当予以说明”.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对学生应用能力的要求日益加强.

就目前高中数学对学生的要求,已经到了某已知曲线经过多次平移,再求关于某已知点(带字母参数的)的对称曲线的方程,并加以证明.这样,高中数学中的8种基本对称关系:关于x轴、关于y轴、关于直线y=x、关于直线y=-x、关于直线x=α(α≠0)、关于直线y=b(b≠0)以及关于原点、关于除原点外的任一个定点(t,r)的对称曲线的方程的求法及证明已放到了教学日程上.那么这些问题放哪儿解决?由于这些问题在

前一阶段的教学中已有了不同程度的渗透,所以在这一节中系统解决较好.为此,设计了例3和例4,为下一堂课铺垫,也为学生在学习“坐标变换”后解决某已知曲线经过多次平移,再求关于某已知点(或某已知直线)的对称曲线的方程,并加以证明打下良好的基础.关于除此之外的第9种对称关系,即除上述提到前8种对称关系外的任一直线Ax+by+C=0的对称曲线的方程则可在以后的学习中适时介绍.

2.在锐意创新的时代,着重培养学生掌握数学的基本思想和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是本教案的出发点.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作为数学思想应向学生渗透、掌握、强化的有:函数与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等价转化思想及运动变换思想.不是所有的课都能把这些思想自然地溶纳进去,但由于“曲线与方程”这一节在教材中的特殊地位,它把高中数学中的解析几何和代数这两个单科紧紧连在一起,为此能把以上数学思想溶纳大半,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几何,原始的展现是形.解析几何,主要体现用数学研究形.为此,这一节教材中的“数形结合”应是涉及到数学思想中最多的一个,尽管侧重于用“数”研究“形”,同时对学生用“形”来研究“数”,解决某些代数问题起到了有益的启迪.由于曲线C中有很多的代数中函数的图象,曲线C是点按某种条件运动而成的,所以在这一节的教学中应对函数与方程思想、运动变换思想加以足够的重视.在本教案中例1的直线l和抛物线的一部分C在计算机显示中均以点运动所成的轨迹出现.并与代数中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方程相联系,触类旁通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是高中教学的任务之一,而逻辑思维能力是所有数学能力的核心.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本教案力图让学生主体参与、主题参与.让学生动手、动脑,通过观察、联想、猜测、归纳等合情推理,鼓励学生多向思维、积极活动、勇于探索.在学生的活动中,老师谨慎驾驭,肯定学生的正确,指出学生的错误.引导学生,揭示内涵,从正反两方面认识“曲线的方程”和“方程的曲线”定义的两个条件,不断地培养和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江苏省宿迁市高中数学第二章圆锥曲线与方程第14课时曲线与方程1导学案无答案苏教版选修

第14课时曲线与方程 【学习目标】 1?了解曲线方程的概念 2 ?能根据曲线方程的概念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问题情境】 前面我们用f(x,y)=O或y=f(x)来表示一条曲线,例如直线的方程,圆的方程以及圆锥曲线 的方程,那么什么是曲线的方程? 1、曲线的方程,方程的曲线 在直角坐标系中,如果某曲线 C (看作点的集合或适合某种条件的点轨迹)上的点与一 个二元方程f (x, y)=0的实数解建立了如下关系: (1)曲线C上的点的坐标都是___________________ ?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方程f( x, y)=0的解(x,y)为坐标的点都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那么,方程f (x, y)=0叫做曲 线C的方程,曲线C叫做方程f(x, y)=0的曲线. 1.点与曲线 如果曲线C的方程是f(x,y)=0,那么点P(x o, y o)在曲线C上的充要条件是f (x o, y o)=0 ? 【合作探究】 问题1:观察下表中的方程与曲线,说明它们有怎样的关系?

问题2…若曲线C的方程为k x2+2x+(1+k) y+3=0,(k € R),则曲线C过定点_____________ 问题3.方程x2+xy-x=0表示的曲线是 ________________ . 问题4?至俩个坐标轴距离相等的点所满足的方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

例1?判断下列结论的对错,并说明理由: (1)过点A ( 3,0 )且垂直于x轴的直线的方程为x=3; (2)到x轴距离为2的点轨迹方程为y=2; (3)到两坐标轴距离乘积等于k的点的轨迹方程为xy=k. 例2. (1)判断点(2,2迈),(3,1)是否在圆x2y216上; (2)已知方程为x2y225的圆过点C ( *''7 , m ,求m的值. 例3.设圆C: (x 1)2y2 1,过原点0作圆的任意弦,求所作弦的中点的轨迹 方程. 变式:过P( 2,4 )作两条相互垂直的直线「J,若l i交x轴于A点,交y轴于B点, 求线段AB的中点M的轨迹方程. 例4?已知一座圆拱桥的跨度是36m圆拱高为6m,以圆拱所对的弦AB所在直线为x轴,AB的垂直 y 平分线为y轴,建立直角坐标系x O y (如图),求圆拱的方程.*

曲线和方程时

课题:求曲线的方程(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坐标法和解析几何的意义,了解解析几何的基本问题. (2)进一步理解曲线的方程和方程的曲线. (3)初步掌握求曲线方程的方法. (4)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转化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求曲线的方程. 教学用具:计算机. 教学方法:启发引导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引入】 1?提问:什么是曲线的方程和方程的曲线. 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强调. 2?坐标法和解析几何的意义、基本问题. 对于一个几何问题,在建立坐标系的基础上,用坐标表示点;用方程表示曲线,通过研究方 程的性质间接地来研究曲线的性质,这一研究几何问题的方法称为坐标法,这门科学称为解析几何?解析几何的两大基本问题就是: (1)根据已知条件,求岀表示平面曲线的方程. (2)通过方程,研究平面曲线的性质. 事实上,在前边所学的直线方程的理论中也有这样两个基本问题. 而且要先研究如何求岀曲线方程,再研究如何用方程研究曲线?本节课就初步研究曲线方程的求法. 【问题】 如何根据已知条件,求岀曲线的方程. 【实例分析】

例1:设「、亦两点的坐标是、(3,7),求线段工三的垂直平分线-的方程.

由斜率关系可求得l 的斜率为 于是有 y~ 沪奶7 即丨的方程为 -0 ① 分析、引导:上述问题是我们早就学过的,用点斜式就可解决?可是,你们是否想过①恰好 就是所求的吗?或者说①就是直线 '的方程?根据是什么,有证明吗? (通过教师引导,是学生意识到这是以前没有解决的问题, 应该证明,证明的依据就是定义 中的两条). 证明:(1)曲线上的点的坐标都是这个方程的解. 设是线段」:王的垂直平分线上任意一点,贝9 呦?|阙 即 J (呵十if 十S 十if = J (仓_ 十也 将上式两边平方,整理得 首先由学生分析:根据直线方程的知识,运用点斜式即可解决. 解法一:易求线段 二占的中点坐标为(1, 3),

高考数学百大经典例题 曲线和方程(新课标)

典型例题一 例1 如果命题“坐标满足方程()0=y x f ,的点都在曲线C 上”不正确,那么以下正确的命题是 (A )曲线C 上的点的坐标都满足方程()0=y x f ,. (B )坐标满足方程()0=y x f ,的点有些在C 上,有些不在C 上. (C )坐标满足方程()0=y x f ,的点都不在曲线C 上. (D )一定有不在曲线C 上的点,其坐标满足方程()0=y x f ,. 分析:原命题是错误的,即坐标满足方程()0=y x f ,的点不一定都在曲线C 上,易知答案为D . 典型例题二 例2 说明过点)1,5(-P 且平行于x 轴的直线l 和方程1=y 所代表的曲线之间的关系. 分析:“曲线和方程”的定义中所列的两个条件正好组成两个集合相等的充要条件,二者缺一不可.其中“曲线上的点的坐标都是方程0),(=y x f 的解”,即纯粹性;“以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都是曲线上的点”,即完备性.这是我们判断方程是不是指定曲线的方程,曲线是不是所给方程的曲线的准则. 解:如下图所示,过点P 且平行于x 轴的直线l 的方程为1-=y ,因而在直线l 上的点的坐标都满足1=y ,所以直线l 上的点都在方程1=y 表示的曲线上.但是以1=y 这个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不会都在直线l 上,因此方程1=y 不是直线l 的方程,直线l 只是方程 1=y 所表示曲线的一部分. 说明:本题中曲线上的每一点都满足方程,即满足纯粹性,但以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不都在曲线上,即不满足完备性. 典型例题三

例3 说明到坐标轴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与方程x y =所表示的直线之间的关系. 分析:该题应该抓住“纯粹性”和“完备性”来进行分析. 解:方程x y =所表示的曲线上每一个点都满足到坐标轴距离相等.但是“到坐标轴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上的点不都满足方程x y =,例如点)3,3(-到两坐标轴的距离均为3,但它不满足方程x y =.因此不能说方程x y =就是所有到坐标轴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方程,到坐标轴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也不能说是方程x y =所表示的轨迹. 说明:本题中“以方程的解为坐标点都在曲线上”,即满足完备性,而“轨迹上的点的坐标不都满足方程”,即不满足纯粹性.只有两者全符合,方程才能叫曲线的方程,曲线才能叫方程的曲线. 典型例题四 例 4 曲线4)1(2 2 =-+y x 与直线4)2(+-=x k y 有两个不同的交点,求k 的取值范围.有一个交点呢?无交点呢? 分析:直线与曲线有两个交点、一个交点、无交点,就是由直线与曲线的方程组成的方程组分别有两个解、一个解和无解,也就是由两个方程整理出的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的判别式?分别满足0>?、0=?、0?即0)52)(12(<--k k ,即 25 21<--k k ,即21k 时,直线与曲线没有公共点. 说明:在判断直线与曲线的交点个数时,由于直线与曲线的方程组成的方程组解的个数 与由两方程联立所整理出的关于x (或y )的一元方程解的个数相同,所以如果上述一元方程是二次的,便可通过判别式来判断直线与曲线的交点个数,但如果是两个二次曲线相遇,两曲线的方程组成的方程组解的个数与由方程组所整理出的一元方程解的个数不一定相同,所以遇到此类问题时,不要盲目套用上例方法,一定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典型例题五

高考数学专题复习曲线与方程

第8讲 曲线与方程 一、选择题 1.若点P 到直线x =-1的距离比它到点(2,0)的距离小1,则点P 的轨迹为( ). A .圆 B .椭圆 C .双曲线 D .抛物线 解析 依题意,点P 到直线x =-2的距离等于它到点(2,0)的距离,故点P 的轨迹是抛物线. 答案 D 2. 动点P (x ,y )满足5x -1 2 y -2 2 =|3x +4y -11|,则点P 的轨迹 是 ( ). A .椭圆 B .双曲线 C .抛物线 D .直线 解析 设定点F (1,2),定直线l :3x +4y -11=0,则|PF |= x -1 2 y -2 2 ,点P 到直线l 的距离d =|3x +4y -11| 5 . 由已知得|PF | d =1,但注意到点F (1,2)恰在直线l 上,所以点P 的轨迹是直 线.选D. 答案 D 3.设圆(x +1)2+y 2=25的圆心为C ,A (1,0)是圆内一定点,Q 为圆周上任一点.线段AQ 的垂直平分线与CQ 的连线交于点M ,则M 的轨迹方程为 ( ). A.4x 221-4y 2 25=1 B.4x 221+4y 2 25=1 C.4x 225-4y 2 21 =1 D.4x 225+4y 2 21 =1 解析 M 为AQ 垂直平分线上一点,则|AM |=|MQ |,∴|MC |+|MA |=|MC |+|MQ |=|CQ |=5,故M 的轨迹为椭圆,∴

a =52,c =1,则 b 2=a 2- c 2=214 , ∴椭圆的标准方程为4x 225+4y 2 21=1. 答案 D 4.在△ABC 中,A 为动点,B ,C 为定点,B ? ? ???- a 2,0,C ? ????a 2,0且满足条件 sin C -sin B =1 2sin A ,则动点A 的轨迹方程是( ) A.16x 2 a 2-16y 2 15a 2=1(y ≠0) B.16y 2a 2-16x 2 3a 2=1(x ≠0) C.16x 2a 2-16y 2 15a 2=1(y ≠0)的左支 D.16x 2a 2-16y 2 3a 2=1(y ≠0)的右支 解析:sin C -sin B =12sin A ,由正弦定理得|AB |-|AC |=12|BC |=12a (定值). ∴A 点的轨迹是以B ,C 为焦点的双曲线的右支,其中实半轴长为a 4,焦距为 |BC |=a . ∴虚半轴长为? ????a 22-? ?? ??a 42 =34a ,由双曲线标准方程得动点A 的轨迹方程 为16x 2 a 2-16y 2 3a 2=1(y ≠0)的右支. 答案:D 5.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1,点E 在边AB 上,点F 在边BC 上,AE =BF =3 7 .动点 P 从E 出发沿直线向F 运动,每当碰到正方形的边时反弹,反弹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当点P 第一次碰到E 时,P 与正方形的边碰撞的次数为( ). A .16 B .14 C .12 D .10 解析 当E 、F 分别为AB 、BC 中点时,显然碰撞的结果为4,当E 、F 分别为

高中数学 2.1.1曲线与方程(1)导学案 人教A版选修2-1

2.1.1 曲线与方程(1) 【学习目标】 1.理解曲线的方程、方程的曲线; 2.求曲线的方程. 【重点难点】 重点:曲线的方程、方程的曲线 难点:求曲线的方程. 【学习过程】 一、自主预习 (预习教材理P 34~ P 36,找出疑惑之处) 复习1:画出函数22y x = (12)x -≤≤的图象. 复习2:画出两坐标轴所成的角在第一、三象限的平分线,并写出其方程. 二、合作探究 归纳展示 探究任务一:到两坐标轴距离相等的点的集合是什么?写出它的方程. 问题:能否写成y x =,为什么? 三、讨论交流 点拨提升 曲线与方程的关系:一般地,在坐标平面内的一条曲线C 与一个二元方程(,)0F x y =之

间, 如果具有以下两个关系: 1.曲线C 上的点的坐标,都是 的解; 2.以方程(,)0F x y =的解为坐标的点,都是 的点, 那么,方程(,)0F x y =叫做这条曲线C 的方程;曲线C 叫做这个方程(,)0F x y =的曲线. 注意:1? 如果……,那么……; 2? “点”与“解”的两个关系,缺一不可; 3? 曲线的方程和方程的曲线是同一个概念,相对不同角度的两种说法; 4? 曲线与方程的这种对应关系,是通过坐标平面建立的. 试试: 1.点(1,)P a 在曲线2250x xy y +-=上,则a =___ . 2.曲线220x xy by +-=上有点(1,2)Q ,则b = . 四、学能展示 课堂闯关 ※ 典型例题 例1. 证明与两条坐标轴的距离的积是常数(0)k k >的点的轨迹方程式是xy k =±. 变式:到x 轴距离等于5的点所组成的曲线的方程是50y -=吗? 例2.设,A B 两点的坐标分别是(1,1)--,(3,7),求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的方程.

曲线和方程典型例题

典型例题一 例1 如果命题“坐标满足方程()0=y x f ,的点都在曲线C 上”不正确,那么以下正确的命题是 (A )曲线C 上的点的坐标都满足方程()0=y x f ,. (B )坐标满足方程()0=y x f ,的点有些在C 上,有些不在C 上. (C )坐标满足方程()0=y x f ,的点都不在曲线C 上. (D )一定有不在曲线C 上的点,其坐标满足方程()0=y x f ,. 分析:原命题是错误的,即坐标满足方程()0=y x f ,的点不一定都在曲线C 上,易知答案为D . 典型例题二 例2 说明过点)1,5(-P 且平行于x 轴的直线l 和方程1=y 所代表的曲线之间的关系. 分析:“曲线和方程”的定义中所列的两个条件正好组成两个集合相等的充要条件,二者缺一不可.其中“曲线上的点的坐标都是方程0),(=y x f 的解”,即纯粹性;“以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都是曲线上的点”,即完备性.这是我们判断方程是不是指定曲线的方程,曲线是不是所给方程的曲线的准则. 解:如下图所示,过点P 且平行于x 轴的直线l 的方程为1-=y ,因而 在直线l 上的点的坐标都满足1=y ,所以直线l 上的点都在方程1=y 表示的曲线上.但是以1=y 这个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不会都在直线l 上,因此方程1=y 不是直线l 的方程,直线l 只是方程1=y 所表示曲线的一部分. 说明:本题中曲线上的每一点都满足方程,即满足纯粹性,但以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不都在曲线上,即不满足完备性. 典型例题三 例3 说明到坐标轴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与方程x y =所表示的直线之间的关系. 分析:该题应该抓住“纯粹性”和“完备性”来进行分析. 解:方程x y =所表示的曲线上每一个点都满足到坐标轴距离相等.但是“到坐标轴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上的点不都满足方程x y =,例如点)3,3(-到两坐标轴的距离均为3,但它不满足方程x y =.因此不能说方程x y =就是所有到坐标轴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方程,到坐标轴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也不能说是方程x y =所表示的轨迹. 说明:本题中“以方程的解为坐标点都在曲线上”,即满足完备性,而“轨迹上的点的坐标不都满足方程”,即不满足纯粹性.只有两者全符合,方程才能叫曲线的方程,曲线才能叫方程的曲线. 典型例题四 例4 曲线4)1(2 2=-+y x 与直线4)2(+-=x k y 有两个不同的交点,求k 的取值范围.有一个交点呢?无交点呢? 分析:直线与曲线有两个交点、一个交点、无交点,就是由直线与曲线的方程组成的方程组分

曲线和方程教案

《课堂教学设计》 课题:曲线和方程(1)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曲线上的点与方程的解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 (2)初步领会“曲线的方程”与“方程的曲线”的概念; (3)学会根据已有的情景资料找规律,培养学生分析、判断、归纳的逻辑思维能力与抽象思维能力,同时强化“形”与“数”一致并相互转化的思想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直线方程的复习引入,加强学生对方程的解和曲线上的点的一一对应关系的直观认识; (2)在形成曲线和方程概念的过程中,学生经历观察,分析,讨论等数学活动过程,探索出结论并能有条理的阐述自己的观点; (3)能用所学知识理解新的概念,并能运用概念解决实际问题,从中体会转化化归的思想方法,提高思维品质,发展应用意识。 ?情感与态度目标 (1)通过概念的复习引入,从特殊到一般,让学生感受事物的发展规律; (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体验几何问题可以转化成代数问题来研究,真正认识到数学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 (3)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推断可以获得数学猜想,体验到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性和创造性。 二:教材分析 1、教学分析:因为学生已有了用方程(有时用函数式的形式出现)表示曲线的感性认识(特别是二元一次方程表示直线),现在要进一步研究平面内的曲线和含有两个变数的方程之间的关系,是由直观表象上升到抽象概念的过程。所以本节课采用了复习引入课题,从特殊到一般的方法让学生易于接受。在概念的探索过程中采用了举反例的方法来揭示概念的内涵。在概念的应用即例题的设计方面,着重巩固对概念的两个条件的认识。 2、教学重点 “曲线的方程”与“方程的曲线”的概念。

高二数学教案 曲线与方程

曲线和方程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曲线的点集与方程的解集之间的关系,从而掌握“曲线的方程”与“方程的曲线”这两个概念. 2.使学生掌握证明已知曲线C的方程是f(x,y)=0的方法和步骤. 3.通过曲线和方程概念的知识形成过程,培养学生合情推理能力、数学交流能力、探索能力,确立“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并进一步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对“曲线的方程”、“方程的曲线”定个中两个关系的理解. 教学过程 师:解析几何重要内容之一是利用代数方法来研究几何中曲线的问题.即通过建立坐标系,利用平面内点和有序实数对之间一一对应关系,建立曲线的方程,并通过对方程的讨论来研究曲线的几何性质.为此,在第二章“圆锥曲线”的第一节,先建立曲线和方程的关系. 这里,先看上堂课后留的两个思考题.(板书) 例1 (1)画出两坐标轴所成的角在第一、三象限的平分线l,并写出其方程. (2)画出函数y=2x2(-1≤x≤2)的图象C. (选择二位学生自制的计算机软盘或投影片,请二位学生各自操作,展示在投影仪上.取较好的解答定格,如图2-1.)

师:这二位同学解答很好.请大家对照直线l及方程,对照抛物线的一倍分C及方程,谈谈符合某种条件的点的集合L和C分别与其方程是怎样地联系起来的?(鼓励学生观察、联想,进行数学交流.学生讨论后选其两个回答,再口述一遍.) 生甲:如果M(x0,y0)是l上的任意一点,它到两个坐标轴的距离一定相等,因此x0=y0,那么它的坐标(x0,y0)是方程x-y=0的解;反过来,如果(x0,y0)是方程x-y=0的解,即x0,y0,那么以这个解为坐标的点到两坐标轴的距离相等,它一定在这条平分线l上.为此把直线l与方程x-y=0密切地联系了起来. 生乙:如果点M(x0,y0)是C上的点,那么(x0,y0)一定是y=2x2的解;反过来,如果(x0,y0)是方程y=2x2的解,那么以它为坐标的点一定在C上. 师:学生甲的回答清楚地说明了直线l完整地表示方程x-y=0,而方程x-y=0完整地表示了直线l.但学生乙的回答是否完满,请同学们思考,发表见解,并用最短的语言写在投影片上.(老师巡视后选一张投影展示定格.) 学生乙的回答忽略了-1≤x≤2,从而点集C与方程y=2x2的解的集合G无法建立一一对应关系. 师:请这位同学进一步阐明自己的见解. 生:就本题而言,如(3,18)∈G,但P(3,18)∈C.方程漏掉了制约条件-1≤x≤2.为此正确的理解是:如果点M(x0,y0)是C上的点,那么(x0,y0)一定是y=2x2(-1≤x≤2)的解;反过来,如果(x0,y0)是方程y=2x2(-1≤x≤2)的解,那么以它的坐标为点一定在C上. 师:这样的见解才确切地反映了点集C与方程y=2x2(-1≤x≤2)的解集G是一一对应的.从而,抛物线的一部分C完整地表示了方程y=2x2(-1≤x≤2),而方程 y=2x2(-1≤x≤2)完整地表示了C.现在我们来考虑以下这个问题:点集C还是抛物线

人教新课标版数学高二 选修2-1练习 2.1.2曲线与方程求曲线的方程

课时跟踪检测(六)曲线与方程求曲线的方程 层级一学业水平达标 1.已知直线l:x+y-3=0及曲线C:(x-3)2+(y-2)2=2,则点M(2,1)() A.在直线l上,但不在曲线C上 B.在直线l上,也在曲线C上 C.不在直线l上,也不在曲线C上 D.不在直线l上,但在曲线C上 解析:选B将点M(2,1)的坐标代入方程知M∈l,M∈C. 2.方程xy2-x2y=2x所表示的曲线() A.关于x轴对称B.关于y轴对称 C.关于原点对称D.关于x-y=0对称 解析:选C同时以-x代替x,以-y代替y,方程不变,所以方程xy2-x2y=2x所表示的曲线关于原点对称. 3.方程x+|y-1|=0表示的曲线是() 解析:选B方程x+|y-1|=0可化为|y-1|=-x≥0,则x≤0,因此选B. 4.已知两点M(-2,0),N(2,0),点P为坐标平面内的动点,满足|MN|·|MP|+MN·NP =0,则动点P(x,y)的轨迹方程为() A.y2=8x B.y2=-8x C.y2=4x D.y2=-4x 解析:选B设点P的坐标为(x,y),则MN=(4,0),MP=(x+2,y),NP=(x-2,y), ∴|MN|=4,|MP|=(x+2)2+y2,MN·NP=4(x-2). 根据已知条件得4 (x+2)2+y2=4(2-x). 整理得y2=-8x.∴点P的轨迹方程为y2=-8x.

5.已知A (-1,0),B (2,4),△ABC 的面积为10,则动点C 的轨迹方程是( ) A .4x -3y -16=0或4x -3y +16=0 B .4x -3y -16=0或4x -3y +24=0 C .4x -3y +16=0或4x -3y +24=0 D .4x -3y +16=0或4x -3y -24=0 解析:选B 由两点式,得直线AB 的方程是 y -0 4-0=x +12+1 ,即4x -3y +4=0, 线段AB 的长度|AB |=(2+1)2+42=5. 设C 的坐标为(x ,y ), 则1 2×5×|4x -3y +4|5 =10, 即4x -3y -16=0或4x -3y +24=0. 6.方程x 2+2y 2-4x +8y +12=0表示的图形为________. 解析:对方程左边配方得(x -2)2+2(y +2)2=0. ∵(x -2)2≥0,2(y +2)2≥0, ∴????? (x -2)2=0,2(y +2)2 =0,解得????? x =2,y =-2. 从而方程表示的图形是一个点(2,-2). 答案:一个点(2,-2) 7.已知两点M (-2,0),N (2,0),点P 满足PM ·PN =12,则点P 的轨迹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 解析:设P (x ,y ),则PM =(-2-x ,-y ),PN =(2-x ,-y ). 于是PM · PN =(-2-x )(2-x )+y 2=12, 化简得x 2+y 2=16,此即为所求点P 的轨迹方程. 答案:x 2+y 2=16 8.已知点A (0,-1),当点B 在曲线y =2x 2+1上运动时,线段AB 的中点M 的轨迹方程是________________. 解析:设M (x ,y ),B (x 0,y 0),则y 0=2x 20 +1.

曲线和方程知识要点

曲线和方程的概念 【知识要点】 定义 一般地,如果曲线C 与方程0),(=y x F 之间有以下两个关系:(1)曲线C 上的点的坐标都是方程0),(=y x F 的解;(2)以方程0),(=y x F 的解为坐标的点都在曲线C 上. 我们就把0),(=y x F 叫做曲线C 的方程,曲线C 叫做方程0),(=y x F 的曲线. 注意:要建立曲线与方程间的对应关系,仅有条件“曲线C 上的点的坐标都是方程0),(=y x F 的解”是不够的,因为可能有满足方程0),(=y x F 的点不在曲线C 上;仅有条件“以方程0),(=y x F 的解为坐标的点都在曲线C 上”也是不够的,因为曲线C 上可能有不满足方程0),(=y x F 的点.只有同时具备这两个条件时,才能说方程0),(=y x F 是曲线C 的方程,曲线C 是方程0),(=y x F 的曲线. 求曲线的方程 【知识要点】 1 求曲线的方程的步骤: ①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如果已给出,本步骤省略). ②设曲线上任意一点的坐标为),(y x ,写出已知点的坐标,设出相关点的坐标. ③根据曲线上点所适合的条件,写出等式. ④用坐标表示这个等式(方程),并化简. ⑤证明以化简后的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都是曲线上的点(在本教材不作要求). (6)检验,该说明的要说明. 2 求曲线方程的常用方法:定义法、直接法、代入法、参数法等. (1)定义法:根据题意可以得出或推出动点的轨迹是直线或圆或椭圆或双曲线或抛物线.根据所学知识可以写出或求出轨迹方程.若方程形式知道,往往用待定系数法求. (2)直接法:根据题设条件直接写出动点的坐标),(y x 所满足的关系式,即方程0),(=y x F . (3)相关点法(代入法):是所求轨迹上的动点),(y x P 随着另一个已知曲线上的动点),(11y x M 的运动而运动时,一般用代入法求动点P 的轨迹方程.其方法是根据题设条件求得两动点坐标),(y x 与),(11y x 之间的关系式,从中解出),(),,(11y x g y y x f x ==,由于),(11y x M 在已知曲线上,故),(11y x M 满足已知曲线方程,将11,y x 的表达式代入已知曲线方程,从而求得动点P 的轨迹方程. (4)参数法:根据题意得出动点P 的坐标y x ,用其他点的坐标或长度、角、斜率、时间等参

高中数学选修1_1圆锥曲线与方程资料知识点讲义全

第二章圆锥曲线与方程一、曲线与方程的定义: (), 设曲线,方程=0,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C F x y ()() ①曲线上一点的坐标满足=0; ? C x y F x y ,, ()() 则曲线称是方程=0的曲线,方程=0是曲线的方程 C F x y F x y C ,,.二、求曲线方程的两种类型: 椭圆 一、椭圆及其标准方程 1、画法

3、方程 ()()22 22 22221010x y y x a b a b a b a b +=>>+=>>①或 ② ()()()()12123,0,,0,0,,0,. A a A a B b B b --、顶点 ()2222 22222x y x y m b a b a m b m <--①与椭圆+=1有相同焦点的椭圆方程为+=1 ()() 2222 22221010x y y x k k ka kb ka kb +=>+=>②有相同离心率的椭圆为或 .a c a c -+③椭圆上的点到焦点的最小距离是,最大距离是 12P P F PF ∠④为椭圆上一动点,当点为短轴端点时,最大. 24.AB F ABF a V ⑤为过焦点的弦,则的周长为 ()()1122,,,y kx b A x y B x y l =+⑥直线与圆锥曲线相交于两点,则当直线的斜率存在时,弦长为: ()( )2 22 121 2 12114l k x x k x x x x ?? =+-= ++-?? ()2 12121222110114k l y y y y y y k k ??=+ -=+?+-??或当存在且不为时, ()2210,0. Ax By A B +=>>⑥当椭圆的焦点位置不确定时,可设椭圆的方程为

高二数学 求曲线的方程

课题:求曲线的方程 教学目标:(1)能叙述求曲线方程的一般步骤,并能根据所给条件,选择适当的坐标系,求出曲线的方程。 (2)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和转化、归 纳、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方法,提高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3)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和团结协作的 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求曲线方程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教学难点:由已知条件求曲线的方程。 教学方法:启发式。 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技术和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举出实例(放录象剪辑): (1)鸟类迁徙 (2)鱼群洄游 (3)行星运动 (4)卫星发射 (5)导弹攻击 (6)台风移动 思考:(1)这些现象有何共同之处? (2)是否有必要研究这些现象?(揭示研究物体运动轨迹的 意义。) 揭示课题:求曲线的方程 引例:在南沙群岛中,甲岛与乙岛相距8海里,一艘军舰在海面上巡逻。巡逻过程中,从军舰上看甲、乙两岛,保持视角为直角。你能否为军舰巡逻的路线写一个方程? 分析:如果把甲、乙两岛和军舰看成三个点的话,甲、乙两岛是两个定点,而军舰则是一个动点。动点的运动具有一定的规律。 猜测: 军舰巡逻的路线是什么轨迹? (电脑演示军舰巡逻的动画效果。) 问题:如何利用动点运动的规律求出其运动轨迹方程?(引而不发) 例1.设A、B两点的坐标是(-1,-1)、(3,7),求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的方程。 (先请学生利用所学知识求直线方程。) 思考:(1)如果把这条垂直平分线看成是动点运动的轨迹,那么,这条垂直平分线上任意一点应该满足怎样的几何条件?

(2)几何条件能否转化为代数方程? 用什么方法进行转 化? (3)用新方法求得的直线方程,是否符合要求?为什么? (提示:方程与曲线构成对应关系,必须满足什么条件?) (学生回答时,教师边规范语言表达边板书。) 解题反思:你能否归纳一下求曲线方程的一般步骤? (1)设点----用(x,y)表示曲线上的任意一点M的坐标; (2)寻找条件----写出适合条件P的点M的集合P={ M |p(M)}; (3)列出方程----用坐标表示条件p(M),列出方程f(x,y)=0; (4)化简----化方程f(x,y)=0为最简形式; (5)证明----证明以化简后的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都是曲线上的点。 例2.已知点C到直线L的距离为4,若动点P到点C和直线L 的距离相等,求动点P的轨迹方程。 思考:(1)与例1相比,有什么显著的不同点? (2) 你准备如何建立坐标系? 为什么? (3) 比较所求轨迹方程是否有区别? 从中得到什么体会? (根据思考题,在独立思考、相互交流讨论的基础上,教师 适时点拨,学生自主解决。) 解题反思: (1) 没有确定的坐标系时,要求方程首先必须建立坐标 系; (2) 坐标系选取得适当,可以使运算简单,所得到的方程 也较简单; (3) 同一条曲线,在不同的坐标系中一般会有不同的方 程。 根据例2的求解过程,请学生对求曲线方程的一般步骤进行充实: (1)改为:“建系设点----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 用(x,y)表示 曲线上的任意一点M的坐标;” 阅读教材:第52—53页。

高中数学曲线与方程经典考点例题及其讲解

曲线与方程 考纲解读 1.利用曲线与方程的关系辨认曲线;2.求动点的轨迹(方程). [基础梳理] 1.曲线与方程 一般地,在直角坐标系中,如果某曲线C (看作点的集合或适合某种条件的点的轨迹)上的点与一个二元方程f (x ,y )=0的实数解建立了如下关系: (1)曲线上点的坐标都是这个方程的解; (2)以这个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都是曲线上的点. 那么这个方程叫作曲线的方程;这条曲线叫作方程的曲线. 2.求动点轨迹方程的一般步骤 (1)建立坐标系,用(x ,y )表示曲线上任意一点M 的坐标; (2)写出适合条件p 的点M 的集合P ={M |p (M )}; (3)用坐标表示条件p (M ),列出方程f (x ,y )=0,并化简; (4)查漏补缺. [三基自测] 1.到点F (0,4)的距离比到直线y =-5的距离小1的动点M 的轨迹方程为( ) A .y =16x 2 B .y =-16x 2 C .x 2=16y D .x 2=-16y 答案:C 2.在△ABC 中,A (0,3),B (-2,0),C (2,0),则中线AO (O 为原点)所在的方程为________. 答案:x =0(0≤y ≤3) 3.已知方程ax 2+by 2=2的曲线经过点A ????-5 4,0和B (1,1),则曲线方程为________. 答案:1625x 2+9 25 y 2=1 4.已知A (-5,0),B (5,0),则满足k AC ·k BC =-1的点C 的轨迹方程为________. 答案:x 2+y 2=25(去掉A 、B 两点) 考点一 坐标法(直接法)求解曲线方程|模型突破 [例1] (2018·成都模拟)动点P 与两定点A (a,0),B (-a,0)连线的斜率的乘积为k ,试求点P 的轨迹方程,并讨论轨迹是什么曲线. [解析] 设点P (x ,y ),则k AP = y x -a ,k BP =y x +a . 由题意得y x -a ·y x +a =k ,即kx 2-y 2=ka 2.

高二数学曲线与方程练习题

高二(2)部数学《曲线与方程 》同步训练 班级____姓名_____ 1. 若曲线C 上的点的坐标满足方程(,)0f x y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曲线C 的方程是(,)0f x y = B. 方程(,)0f x y =的曲线是C C. 坐标不满足方程(,)0f x y =的点都不在曲线C 上 D. 坐标满足方程(,)0f x y =的点都在曲线C 上 2. 方程|2|||y x =表示的图形是 ( ) A. 两条平行直线 B. 两条相交直线 C. 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 D. 一个点 3. “点M 在曲线x y 42=上”是“点M 的坐标满足方程x y 2-=”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4. 若直线022=--k y x 与k x y +=的交点在曲线2522=+y x 上,则k 的值是( ) A. 1 B. -1 C. 1或-1 D. 以上都不对 5. 求方程c bx ax y ++=2的曲线经过原点的充要条件是 。 6. 已知:[0,2)απ∈,点(c o s ,s i n )P αα在曲线22(2)3x y -+=上,则α的值是 ; 7. 方程2222(4)(4)0x y -+-=表示的图形是 。 8. 曲线2244x y +=关于直线y x =对称的曲线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 9. 已知线段AB ,B 点的坐标为(6,0),A 点在曲线y=x 2+3上运动,求AB 的中点M 的轨迹方程。 10. 已知点A (-1,0)、B (2,0),求使∠MBA=2∠MAB 的动点M 的轨迹方程

曲线和方程_1

曲线和方程 教学目标(1)了解用坐标法研究几何问题的方法,了解解析几何的基本问题. (2)理解曲线的方程、方程的曲线的概念,能根据曲线的已知条件求出曲线的方程,了解两条曲线交点的概念. (3)通过曲线方程概念的教学,培养学生数与形相互联系、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4)通过求曲线方程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转化能力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理解解析几何的思想方法. (5)进一步理解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教学建议教材分析(1)知识结构曲线与方程是在初中轨迹概念和本章直线方程概念之后的解析几何的基本概念,在充分讨论曲线方程概念后,介绍了坐标法和解析几何的思想,以及解析几何的基本问题,即由曲线的已知条件,求曲线方程;通过方程,研究曲线的性质.曲线方程的概念和求曲线方程的问题又有内在的逻辑顺序.前者回答什么是曲线方程,后者解决如何求出曲线方程.至于用曲线方程研究曲

线性质则更在其后,本节不予研究.因此,本节涉及曲线方程概念和求曲线方程两大基本问题.(2)重点、难点分析①本节内容教学的重点是使学生理解曲线方程概念和掌握求曲线方程方法,以及领悟坐标法和解析几何的思想.②本节的难点是曲线方程的概念和求曲线方程的方法.教法建议(1)曲线方程的概念是解析几何的核心概念,也是基础概念,教学中应从直线方程概念和轨迹概念入手,通过简单的实例引出曲线的点集与方程的解集之间的对应关系,说明曲线与方程的对应关系.曲线与方程对应关系的基础是点与坐标的对应关系.注意强调曲线方程的完备性和纯粹性.(2)可以结合已经学过的直线方程的知识帮助学生领会坐标法和解析几何的思想,学习解析几何的意义和要解决的问题,为学习求曲线的方程做好逻辑上的和心理上的准备.(3)无论是判断、证明,还是求解曲线的方程,都要紧扣曲线方程的概念,即始终以是否满足概念中的两条为准则.(4)从集合与对应的观点可以看得更清楚:设表示曲线上适合某种条件的点的集合;表示二元方程的解对应的点的坐标的集合.可以用集合相等的概念来定义“曲线的方程”和“方程的曲线”,即(5)在学习求曲线方程的方法时,应从具体实例出发,引导学生从曲线的几何条件,一步步地、自然而然地过渡到代数方程(曲线的方程),这

【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修2-1教案 】《2.1.1曲线与方程2.1.2求曲线的轨迹方程》教案

《2.1.1曲线与方程2.1.2求曲线的轨迹方程》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教学点 使学生掌握常用动点的轨迹以及求动点轨迹方程的常用技巧与方法.(二)能力训练点通过对求轨迹方程的常用技巧与方法的归纳和介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各方面知识的能力.2.学科渗透点 通过对求轨迹方程的常用技巧与方法的介绍,使学生掌握常用动点的轨迹,为学习物理等学科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教材分析: 1.重点:求动点的轨迹方程的常用技巧与方法. (解决办法:对每种方法用例题加以说明,使学生掌握这种方法.) 2.难点:作相关点法求动点的轨迹方法. (解决办法:先使学生了解相关点法的思路,再用例题进行讲解.) 三、教具准备:与教材内容相关的资料。 四、教学设想: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严谨的学习态度,培养积 极进取的精神. 五、教学过程: 学生探究过程: (一)复习引入 大家知道,平面解析几何研究的主要问题是: (1)根据已知条件,求出表示平面曲线的方程; (2)通过方程,研究平面曲线的性质. 我们已经对常见曲线圆、椭圆、双曲线以及抛物线进行过这两个方面的研究,今天在上面已经研究的基础上来对根据已知条件求曲线的轨迹方程的常见技巧与方法进行系统分析.(二)几种常见求轨迹方程的方法 1.直接法 由题设所给(或通过分析图形的几何性质而得出)的动点所满足的几何条件列出等式,再用坐标代替这等式,化简得曲线的方程,这种方法叫直接法. 例1(1)求和定圆x2+y2=k2的圆周的距离等于k的动点P的轨迹方程;

(2)过点A(a,o)作圆O∶x2+y2=R2(a>R>o)的割线,求割线被圆O截得弦的中点的轨迹.对(1)分析: 动点P的轨迹是不知道的,不能考查其几何特征,但是给出了动点P的运动规律:|OP|=2R 或|OP|=0. 解:设动点P(x,y),则有|OP|=2R或|OP|=0. 即x2+y2=4R2或x2+y2=0. 故所求动点P的轨迹方程为x2+y2=4R2或x2+y2=0. 对(2)分析: 题设中没有具体给出动点所满足的几何条件,但可以通过分析图形的几何性质而得出,即圆心与弦的中点连线垂直于弦,它们的斜率互为负倒数.由学生演板完成,解答为: 设弦的中点为M(x,y),连结OM, 则OM⊥AM. ∵kOM·kAM=-1, 其轨迹是以OA为直径的圆在圆O内的一段弧(不含端点). 2.定义法 利用所学过的圆的定义、椭圆的定义、双曲线的定义、抛物线的定义直接写出所求的动点的轨迹方程,这种方法叫做定义法.这种方法要求题设中有定点与定直线及两定点距离之和或差为定值的条件,或利用平面几何知识分析得出这些条件. 直平分线l交半径OQ于点P(见图2-45),当Q点在圆周上运动时,求点P的轨迹方程.

高二曲线和方程

曲线和方程 一、选择题(每个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1.已知集合}0,9|),{(2≠-==y x y y x M ,}|),{(b x y y x N +==且M ∩N ≠φ,则b 的取值范围是( ) A .2333≤≤-b B .23b 3≤<+ C .20≤≤b D .233≤<-b 2.已知两点)45 ,1(M ,)45,4(--N ,给出下列曲线方程:①4x+2y-1=0;②32 2=+y x ;③1222=+y x ;④12 22 =-y x ,在曲线上存在点P 满足|PM|=|PN|的所有曲线是( ) A .①②③ B .②④ C .①③ D .②③④ 3.若点),(00y x 不在曲线f(x ,y)=0上,则曲线0),(),(00=+y x f y x f λ(λ为非零实数)与曲线f(x ,y)=0的交点个数为( ) A .0 B .1 C .无数个 D .以上都错 4.点P (x ,y )到直线4x-3y+1=0与到直线12x+5y+13=0的距离相等,则点P 的轨迹方程为( ) A .2x+16y+13=0,56x-7y+39=0 B .2x-16y+13=0,56x+7y+39=0 C .2x+16y-13=0,56x-7y-39=0 D .2x+16y+13=0,56x+7y+39=0 5.与曲线f(x ,y)=0关于直线y=-x 对称的曲线方程是( ) A .f(y ,x)=0 B .f(-x ,-y)=0 C .f(-y ,-x)=0 D .f(y ,-x)=0 6.AB 是等腰三角形OAB 的底边,O 是原点,A 点的坐标是(3,4),则点B 的轨迹方程是( ) A .252 2=+y x

高中数学选修2-1《圆锥曲线与方程》知识点讲义上课讲义

第二章 圆锥曲线与方程 一、曲线与方程的定义: (),C F x y 设曲线,方程=0,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C x y F x y ?①曲线上一点的坐标满足=0; ()(),,. F x y x y C ?②方程=0解都在曲线上 ()(),,. C F x y F x y C 则曲线称是方程=0的曲线,方程=0是曲线的方程 二、求曲线方程的两种类型: () 1、已知曲线求方程;用待定系数法 ()()() 2,;,x y x y 、未知曲线求方程①设动点②建立等量关系; ③用含的式子代替等量关系;④化简;别出现不等价情况⑤证明;高中不要求

椭圆 一、椭圆及其标准方程 1、画法 {} 121222,2P PF PF a F F a +=<、定义: 3、方程 ()()22 22 22221010x y y x a b a b a b a b +=>>+=>>①或 ② () 22 22+10x y a b a b =>>二、几何性质: 1,. x a y b ≤≤、范围: 2x y O 、对称性:关于、、原点对称. ()()()()12123,0,,0,0,,0,. A a A a B b B b --、顶点 2224,,a b c a b c =+、之间的关系: () 2 25101c b e e a a ==-<<、离心率: 0, 1e e →→越圆越扁 扩展: ()2222 22222x y x y m b a b a m b m <--①与椭圆+=1有相同焦点的椭圆方程为+=1 ()() 2222 22221010x y y x k k ka kb ka kb +=>+=>②有相同离心率的椭圆为或 .a c a c -+③椭圆上的点到焦点的最小距离是,最大距离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